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道路交通基础建设的不断完善,宽敞的道路以及穿插连接着大大小小各个城市,为提高形成安全和舒适性,柏油路逐渐普及,而在铺设这些道路时通常需要用到沥青,沥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以及各种非金属衍生物所组成的黑褐色复杂混合物,属于高粘度有机液体,沥青有液态和固态两种存贮形态,固态又分袋装、桶装、块状等;其中块状由于外形不规则、大小不均、搬运不方便等特点,通常在道路铺设等施工作业时,会对沥青进行加热融化至流体进行运输,使得对熔化保温设备有很高的要求,一般的沥青运输设备对块状沥青的熔化不理想,影响其正常的工作。
但是现有的高温沥青运输罐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现有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3504107U的一种熔化沥青双层保温运输罐,包括罐体,罐体外形呈椭圆形,罐体外壁与内壁之间设有保温层,罐体顶端固定连接有进料管,罐体底部边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进料管和出料管均贯穿罐体内壁,进料管和出料管外壁一侧分别铰接有进料管盖和出料管盖,进料管盖和出料管盖顶端均固定连接有颈部开关,罐体一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机构,罐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加热机构,罐体外部一端固定连接有开关面板,罐体外侧底部嵌套连接有支架腿,支架腿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但现有的沥青运输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该沥青运输罐加热机构设置于罐体中部下端,该沥青运输罐呈横向设置,会导致内部沥青加热不均匀,而该罐体设置的搅拌机构仅因有加热机构的阻挡,仅能对部分沥青搅拌,无法使罐内沥青均匀加热,影响沥青的整体质量,内部沥青易因温度降低从而产生固结,且影响正常下料;
2、该沥青运输罐下料时罐体内壁易残留大量的沥青,该运输罐因未设置清洁结构,仅通过螺旋搅拌棒无法在下料时对内壁清理,而沥青高温状态无法人工处理,冷却后固结更加不便处理,会导致每次使用后内部均会有一部分残留;
3、该沥青运输罐所设置的搅拌机构无法均匀搅拌沥青,因搅拌机构所设置的螺旋搅拌棒仅能够对部分沥青进行搅拌,其无法达到对全部沥青搅拌的效果,部分沥青受热不均匀会导致部分沥青硬化甚至固结,影响道路铺设时的粘黏性,导致道路部分区域寿命减低。
针对上述问题,在原有防止固结的道路铺设高温沥青运输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固结的道路铺设高温沥青运输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运输罐沥青的加热和搅拌不均匀,易导致部分沥青硬化,从而影响道路铺设的效果,导致铺设道路部分区域寿命较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固结的道路铺设高温沥青运输罐,包括运输罐体、传动电机和传动轴:
运输罐体右侧上端连接有进料口,且进料口上端轴连接有进料盖板;
所述运输罐体左侧上端螺栓固定有电机固定架,且电机固定架上端螺栓安装有传动电机;
所述传动电机下端键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下端贯穿至运输罐体内部;
所述运输罐体下侧连接有加热机构;
所述运输罐体内部设置有下料机构,且传动轴下方与下料机构连接;
所述下料机构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传动轴下方与搅拌机构连接;
所述运输罐体中部设置有翻料机构,且传动轴上端与翻料机构连接;
所述运输罐体下端左侧连接有密封机构,且运输罐体中部外壁轴连接有吊环,且吊环与运输罐体构成旋转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进料口向运输罐体内部注入沥青料,同时采用进料盖板对罐体进行密封,并启动加热机构对沥青进行加热,且运输罐体本身具有保温的效果,配合搅拌机构和翻料机构,确保沥青的受热均匀,提高沥青的质量,到达施工场地后,反向旋转传动电机,启动下料机构,进行下料。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槽:
所述运输罐体外壁开设有加热槽,且加热槽内部设置有电热丝,所述加热槽右侧导通连接有换气管,且换气管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固定架,所述安装固定架设置有两组,且安装固定架呈十字形结构设计,并且两组安装固定架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流风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环绕设置的电热丝,并配合导流风扇,能够更加均匀地对运输罐体内部的沥青进行加热保温,提高沥青流体的稳定性,不易出现硬化和固结的情况,便于提高导流铺设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电热丝于加热槽内部成螺旋状环绕设置,且电热丝与加热槽内壁和外壁接触;
所述换气管呈“U”形结构设计,且换气管两端均贯穿加热槽内部,并且换气管贯穿至加热槽底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换气管的设置,能够对加热槽内部上下端的空气进行不断循环,进一步保证内部沥青加热的均匀性,防止出现下端硬化的情况发生。
优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第一活动环;
所述运输罐体内部上端轴承连接有第一活动环,且第一活动环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环,所述传动轴底端贯穿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传动轴轴承连接;
所述第一齿轮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棘轮,所述传动轴下端轴连接有棘爪,且棘爪与内棘轮啮合连接,并且棘爪末端与传动轴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
所述第一活动环下侧内壁开设有限位槽,且第一活动环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设置有三组,且刮板呈弧形结构设计,并且刮板外侧与运输罐体内壁接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棘爪与内棘轮的配合,在传动电机正向旋转时,第一齿轮不会跟随传动轴的旋转,对沥青下料时传动电机反向旋转,第一齿轮跟随传动轴旋转,并带动内齿环、第一活动环和刮板同步转动,刮板能够对运输罐体内壁残留沥青进行刮除,便于提高运输罐体内部的洁净性,减少内部残留,且刮板仅在下料时旋转,能够降低刮板与运输罐体内壁之间的摩擦,提高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刮板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环,所述第二活动环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齿环;
所述运输罐体下端面开设有下料槽,且下料槽上端两侧呈斜面设计,所述下料槽内部设置有绞龙轴,且绞龙轴右端与运输罐体轴承连接,所述绞龙轴右侧键连接有锥齿轮,且锥齿轮上端与啮合连接构成旋转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于刮板下端设置第二活动环,刮板旋转同时第二活动环与锥齿环同步转动,并带动蛟龙轴于下料槽内部进行旋转,因沥青流体的流动性较差,该结构便于提高沥青流体下料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活动套管:
所述活动套管外壁下侧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外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设置于限位槽内部,且限位环与限位槽轴承连接构成滑动结构;
所述活动套管外壁中部安装有外齿环,所述传动轴下端键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外齿环啮合连接构成旋转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电机带动传动轴进行旋转,传动轴借助第二齿轮传动带动外齿环、活动套管和进行旋转,活动套管与下料机构采用同一动力源,便于降低制造成本,同时提高稳定性,降低故障率。
优选的,所述活动套管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设置有三组,并且搅拌杆以活动套管水平中心点为轴环形阵列分布。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于活动套管下方安装多组搅拌杆,在活动套管旋转时同步带动其对运输罐体内部沥青进行搅拌,提高加热均匀度。
优选的,所述翻料机构包括传动杆:
所述运输罐体上端中部贯穿有传动杆,且传动杆与运输罐体轴承连接,所述运输罐体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且螺旋叶片上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
所述传动杆上端贯穿运输罐体外部,且传动杆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所述传动轴上端贯穿有第二皮带轮,且传动轴与第二皮带轮键连接,并且第一皮带轮与第二皮带轮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轴的旋转,带动第二皮带轮转动,第二皮带轮通过传动皮带带动第一皮带轮、传动杆和螺旋叶片同步转动,螺旋叶片能够在转动时,不断对运输罐体内下端沥青向上翻动,便于提高加热的均匀,同时在沥青流体下料时,能够将内部沥青向下输送,防止因沥青流体流动性较差影响下料的速度。
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设置于运输罐体中心位置,且螺旋叶片外部直径小于活动套管内径,并且螺旋叶片底端高度高于绞龙轴上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叶片能够不断的翻动运输罐体下端的沥青流体,便于解决因运输罐体底部不平整,底部区域搅拌遗漏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密封机构包括固定板:
所述运输罐体左侧外部螺栓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下端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所述运输罐体左侧下端连接有下料管,且下料管右侧贯穿运输罐体内部,所述下料管右端与下料槽左侧连接,且绞龙轴左端贯穿至下料管内部;
所述下料管左侧内部嵌入安装有密封盖,且密封盖上端与下料管轴连接构成旋转结构,所述密封盖上端呈“L”形结构设计,且电动伸缩杆下端与密封盖左侧上端轴连接,并且密封盖与电动伸缩杆构成旋转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电动伸缩杆下端与密封盖的连接,能够较好地对下料管左端进行密封,电动伸缩杆能够提高较高的稳定性,便于在下料机构启动的同时电动伸缩杆收缩,解除对下料管的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防止固结的道路铺设高温沥青运输罐,通过搅拌机构与翻料机构的配合,通过传动电机同步进行传动,带动搅拌杆和螺旋叶片同步旋转,能够在搅拌同时,螺旋叶片同步对运输罐体底端沥青流体向上翻动,提高搅拌均匀性,便于更加均匀地对沥青进行加热,提高沥青的质量,进而提高道路铺设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同时通过下料机构的设置,能够在传动电机反向旋转时进行下料,多组刮板的设置能够降低下料时运输罐体内壁的沥青残留,提高沥青的利用率,降低浪费,并且同步旋转的蛟龙轴能够提高沥青立体下料的速度,解决了沥青流体流动性差下料速度慢的问题,间接地提高了道路铺设的效率。
1、通过设置加热机构,通过于运输罐体外壁开设加热槽,并于加热槽内部螺旋环绕设置加热丝,便于更加均匀地对罐体进行加热,同时配合导流风扇和换气管,能够对加热槽内部空气进行循环,因热空气会向上流动,该结构解决了加热槽上部和下部的温度差,提高内部沥青的加热均匀性,保证道路铺设所使用沥青的质量;
2、通过搅拌机构与翻料结构配合,通过传动轴带动第二齿轮和第二皮带轮同步旋转,配合传动结构同步带动搅拌杆和螺旋叶片的转动,在对运输罐体内部沥青流体搅拌的同时,对下端沥青向上翻动,提高搅拌均匀性,进一步提高加热的均匀,因沥青流动性较差,螺旋叶片在旋转时产生向上的吸力,能对运输罐体底端不平整处的沥青向上翻动,便于提高沥青搅拌的全面性;
3、同时设置下料机构,同样采用传动轴进行传动,并通过内棘轮与棘爪的配合,能够在传动轴反向旋转时带动第一齿轮旋转为下料机构提供动力,带动第一活动环和刮板的转动,下料的同时对运输罐体内壁残留的沥青进行刮除,减少运输罐体内壁的沥青残留,减少浪费,同时刮板带动第二活动环和锥齿环的旋转,为蛟龙轴提供动力,通过锥齿环和锥齿轮的配合,蛟龙轴旋转对沥青流体进行下料,因沥青流体的流动性较差,能够提高沥青下料的速度,进而提高道路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固结的道路铺设高温沥青运输罐,包括运输罐体1、传动电机5和传动轴6,运输罐体1右侧上端连接有进料口2,且进料口2上端轴连接有进料盖板3;运输罐体1左侧上端螺栓固定有电机固定架4,且电机固定架4上端螺栓安装有传动电机5;传动电机5下端键连接有传动轴6,且传动轴6下端贯穿至运输罐体1内部;运输罐体1下侧连接有加热机构7;运输罐体1内部设置有下料机构8,且传动轴6下方与下料机构8连接;下料机构8内侧设置有搅拌机构9,传动轴6下方与搅拌机构9连接;运输罐体1中部设置有翻料机构10,且传动轴6上端与翻料机构10连接;运输罐体1下端左侧连接有密封机构11,且运输罐体1中部外壁轴连接有吊环12,且吊环12与运输罐体1构成旋转结构;通过传动电机5与传动轴6的配合反向旋转时能够为下料机构8、搅拌机构9和翻料机构10提供动力,在正向旋转时仅为搅拌机构9和翻料机构10提供动力,沥青料通过进料口2进入运输罐体1内部后,通过进料盖板3对进料口2进行密封,首先启动加热机构7对沥青进行加热,同时搅拌机构9和翻料机构10进行搅拌,提高加热的均匀,到达施工地点后,传动电机5反向旋转进行下料。
加热机构7包括加热槽701:运输罐体1外壁开设有加热槽701,且加热槽701内部设置有电热丝702,加热槽701右侧导通连接有换气管703,且换气管703上端内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固定架704,安装固定架704设置有两组,且安装固定架704呈十字形结构设计,并且两组安装固定架704中部固定安装有导流风扇705;电热丝702于加热槽701内部呈螺旋状环绕设置,且电热丝702与加热槽701内壁和外壁接触,换气管703呈“U”形结构设计,且换气管703两端均贯穿加热槽701内部,并且换气管703贯穿至加热槽701底端;通过于加热槽701内部设置螺旋环绕的电热丝702并配合空气循环结构,提高运输罐体1内部沥青加热的均匀性,通过于换气管703上端内部设置导流风扇705,不断对加热槽701内部的空气进行循环,因电热丝702的螺旋环绕设置,不会对内部空气流动产生阻挡,内部空气呈螺旋状上升或下降循环,提高加热机构7的加热效果,防止因热空气向上流动,上下温度不均匀出现硬化情况,提高道路铺设施工的质量。
下料机构8包括第一活动环801;运输罐体1内部上端轴承连接有第一活动环801,且第一活动环801上侧内壁固定连接有内齿环802,传动轴6底端贯穿有第一齿轮803,且第一齿轮803与传动轴6轴承连接,第一齿轮803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棘轮804,传动轴6下端轴连接有棘爪805,且棘爪805与内棘轮804啮合连接,并且棘爪805末端与传动轴6外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806,第一活动环801下侧内壁开设有限位槽807,且第一活动环801下端面固定连接有刮板808,刮板808设置有三组,且刮板808呈弧形结构设计,并且刮板808外侧与运输罐体1内壁接触;刮板808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活动环809,第二活动环809下端面固定连接有锥齿环811,运输罐体1下端面开设有下料槽810,且下料槽810上端两侧呈斜面设计,下料槽810内部设置有绞龙轴812,且绞龙轴812右端与运输罐体1轴承连接,绞龙轴812右侧键连接有锥齿轮813,且锥齿轮813上端与啮合连接构成旋转结构;通过传动电机5和传动轴6的反向旋转为下料机构8提供动力,采用内棘轮804和棘爪805配合,控制传动轴6与第一齿轮803的单向传动,第一齿轮803带动内齿环802、第一活动环801和刮板808同步旋转,多组刮板808能够在下料时对运输罐体1内壁残留沥青进行刮除清理,降低沥青残留,同时刮板808带动第二活动环809和锥齿环811转动,通过锥齿轮813带动绞龙轴812的转动进行下料,解决了沥青流动性差下料速度慢的问题,提高下料速度,间接提高了道路铺设施工的工作效率。
搅拌机构9包括活动套管901,活动套管901外壁下侧固定有连接板902,且连接板902外侧端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03,限位环903设置于限位槽807内部,且限位环903与限位槽807轴承连接构成滑动结构,活动套管901外壁中部安装有外齿环904,传动轴6下端键连接有第二齿轮905,且第二齿轮905与外齿环904啮合连接构成旋转结构;活动套管901下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906,且搅拌杆906设置有三组,并且搅拌杆906以活动套管901水平中心点为轴环形阵列分布;通过传动电机5和传动轴6的正向旋转为第二齿轮905提供动力,第二齿轮905带动外齿环904、活动套管901和搅拌杆906转动,对运输罐体1内部沥青进行搅拌,提高加热的均匀度,且该搅拌机构9与下料机构8同用同一动力源,降低成本的同时提供了该运输管的可靠性,降低故障率。
翻料机构10包括传动杆1001,运输罐体1上端中部贯穿有传动杆1001,且传动杆1001与运输罐体1轴承连接,运输罐体1内部设置有螺旋叶片1002,且螺旋叶片1002上端与传动杆1001固定连接,传动杆1001上端贯穿运输罐体1外部,且传动杆1001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皮带轮1003,传动轴6上端贯穿有第二皮带轮1005,且传动轴6与第二皮带轮1005键连接,并且第一皮带轮1003与第二皮带轮1005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1004;螺旋叶片1002设置于运输罐体1中心位置,且螺旋叶片1002外部直径小于活动套管901内径,并且螺旋叶片1002底端高度高于绞龙轴812上端;通过传动电机5与传动轴6作为动力源,传动轴6正向旋转的同时带动第二皮带轮1005转动,配合传动皮带1004,能够同步带动第一皮带轮1003、传动杆1001和螺旋叶片1002同步旋转,螺旋叶片1002的旋转能够对运输罐体1内部沥青不断向上翻动,提高搅拌的效果,且因运输罐体1下端不平整,而沥青的流动性较差,在螺旋叶片1002旋转时,会对运输罐体1底部的沥青产生一定的吸力,进而将其向上输送,配合搅拌杆906对其翻动,提高搅拌的均匀度,提高对运输罐体1内部沥青搅拌的全面性,防止因底端沥青搅拌遗漏而产生硬化的情况发生,确保沥青施工的质量。
密封机构11包括固定板1101,运输罐体1左侧外部螺栓连接有固定板1101,且固定板1101下端轴连接有电动伸缩杆1102,运输罐体1左侧下端连接有下料管1103,且下料管1103右侧贯穿运输罐体1内部,下料管1103右端与下料槽810左侧连接,且绞龙轴812左端贯穿至下料管1103内部,下料管1103左侧内部嵌入安装有密封盖1104,且密封盖1104上端与下料管1103轴连接构成旋转结构,密封盖1104上端呈“L”形结构设计,且电动伸缩杆1102下端与密封盖1104左侧上端轴连接,并且密封盖1104与电动伸缩杆1102构成旋转结构;通过密封盖1104与电动伸缩杆1102的连接,通过电动伸缩杆1102的伸缩能够带动密封盖1104的转动,嵌入式安装的密封盖1104并配合电动伸缩杆1102,能够提高良好的稳定性和密封性,电动控制的密封机构11能够在下料机构8启动时同步开启密封盖1104进行下料,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