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3976A -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3976A
CN115923976A CN202211571300.6A CN202211571300A CN115923976A CN 115923976 A CN115923976 A CN 115923976A CN 202211571300 A CN202211571300 A CN 202211571300A CN 115923976 A CN115923976 A CN 1159239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
shell
assembled
protection device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713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23976B (zh
Inventor
云利兵
王麒凯
王惠真
胡宗豪
赵俊桥
杨文旭
谭伟嘉
罗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5713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39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39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39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39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39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Bags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属于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架机构、侧气帘组件和前气帘组件,安装架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臂和旋转臂,安装架固定装配于电动车车身两端,安装臂末端转动装配有旋转臂,侧气帘组件包括侧悬壳体和侧气囊,侧悬壳体活动装配于旋转臂一端,且两端叠设有侧气囊,前气帘组件包括前侧壳体,前侧壳体活动装配于电动车龙头一侧,两端叠设有前置气囊,本发明通过在电动车的侧部以及前部分别设置有侧气帘组件和前气帘组件,能够在发生撞击时,瞬间释放出气囊对驾驶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同时该气囊还可脱离车身,跟随驾驶员运动,减少撞击后与地面碰撞的伤害,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环保等特点深受青睐,成为市民重要的出行工具,但随之而来的是电动自行车交通事故占比逐年大幅上升,部分地区超过半数的交通事故均与电动自行车相关。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电动自行车通常是由车架、电机和蓄电池构成,而车架本身并不具备抗冲击的防撞性能,因此在很多交通事故中,当电动车在发生撞击后,电动车上的驾驶员直接吸收撞击产生的动能,造成躯干和内脏的损伤,对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因此,亟需一种基于对驾驶员进行保护的电动车防护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架机构,所述安装架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臂和旋转臂,所述安装架固定装配于电动车车身两端,其上连通有气体发生器,且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装配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末端转动装配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中布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通;
侧气帘组件,所述侧气帘组件包括侧悬壳体和侧气囊,所述侧悬壳体活动装配于旋转臂一端,且所述导气板中部固定布设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导气板两端还叠设有侧气囊,所述侧气囊通过导气孔与所述导气板相连通;以及
前气帘组件,所述前气帘组件包括前侧壳体,所述前侧壳体活动装配于电动车龙头一侧,所述前侧壳体内部布设有三通导气板,所述三通导气板两端叠设有前置气囊,所述三通导气板一端还布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装配于电动车龙头上,且所述前侧壳体与所述固定架滑动相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机构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布设于旋转臂末端且朝向侧悬壳体一侧设置,所述侧气帘组件还包括卡扣臂,所述卡扣臂滑动装配于侧悬壳体末端,用于扣合连接所述卡槽。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架机构还包括碰撞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所述碰撞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均布设于电动车车身两侧,且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相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气帘组件还包括滑腔、阀板、驱动齿条和卡扣臂,所述滑腔布设于侧悬壳体末端,且朝向旋转臂一侧设置,所述滑腔中弹性滑动装配有阀板,所述阀板一端固定装配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碰撞感应器通过传动齿轮联动相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气帘组件还包括滑槽、前置气体发生器和,所述滑槽固定布设于固定架一侧,用于限定所述前侧壳体的滑动轨迹,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固定装配于固定架中,且与所述电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通气管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气帘组件还包括L型搭扣,前气帘组件还包括扣环,所述L型搭扣布设于侧悬壳体末端,所述布设于前侧壳体两侧,所述L型搭扣用于扣合连接所述扣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碰撞传感器独立控制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所述碰撞感应器串联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和前置气体发生器。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电动车的侧部以及前部分别设置有侧气帘组件和前气帘组件,能够在发生撞击时,瞬间释放出气囊对驾驶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同时该气囊还可脱离车身,跟随驾驶员运动,减少撞击后与地面碰撞的伤害,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车防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车防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车防护装置中侧气帘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车防护装置中侧气帘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动车防护装置中前气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电动车车身、2-电动车龙头、3-安装架机构、301-安装架、302-气体发生器、303-安装臂、304-旋转臂、305-导气管、306-滑插管、307-卡槽、308-碰撞感应器、309-压力感应器、310、4-侧气帘组件、401-侧悬壳体、402-导气板、403-导气孔、404-滑腔、405-阀板、406-驱动齿条、407-传动齿轮、408-卡扣臂、409-单向止逆阀、410-侧气囊、411-封盖、412-L型搭扣、5-前气帘组件、501-前侧壳体、502-三通导气板、503-前置气囊、504-通气管、505-固定架、506-滑槽、507-前置气体发生器、508-弹球扣、509-扣环、510-前置碰撞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的电动车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架机构3,所述安装架机构3包括安装架301、安装臂303和旋转臂304,所述安装架301固定装配于电动车车身1两端,其上连通有气体发生器302,且所述安装架301一端固定装配有安装臂303,所述安装臂303末端转动装配有旋转臂304,所述旋转臂304中布设有导气管305,所述导气管305与所述气体发生器302相连通;侧气帘组件4,所述侧气帘组件4包括侧悬壳体401和侧气囊410,所述侧悬壳体401活动装配于旋转臂304一端,且所述导气板402中部固定布设有导气板402,所述导气板402与所述导气管305相连通,所述导气板402两端还叠设有侧气囊410,所述侧气囊410通过导气孔403与所述导气板402相连通;以及前气帘组件5,所述前气帘组件5包括前侧壳体501,所述前侧壳体501活动装配于电动车龙头2一侧,所述前侧壳体501内部布设有三通导气板502,所述三通导气板502两端叠设有前置气囊503,所述三通导气板502一端还布设有固定架505,所述固定架505固定装配于电动车龙头2上,且所述前侧壳体501与所述固定架505滑动相接。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在使用该电动车防护装置时,驾驶员在驾驶电动车行驶的过程中,该装置中安装臂303两端转动连接的旋转臂304可带动其上活动装配的侧悬壳体401同步旋转,并且可将侧悬壳体401末端旋转搭接在前侧壳体501两端,在驾驶员的侧向构成防护围栏结构,并且当驾驶员遭受侧向撞击时,布设于所述电动车车身1两侧的碰撞感应器308在检测到碰撞动量的同时,利用其一端的气体发生器302快速驱使气囊系统中的叠氮化钠和硝酸钾发生反应,生成氮气,而氮气形成的气流会穿过导气管305进入至侧悬壳体401中,并穿过导气板402上的导气孔403进入侧气囊410内使气囊迅速膨胀,其反应时间通常在十分之一秒之内,能够瞬间膨胀气囊,使得导气板402两端的侧气囊410均向外膨胀,并在空间方向上形成纵向的保护平面,能够在驾驶员两侧形成软质的防护层,不仅可消解冲撞产生的冲击动量,同时还可减少驾驶员与地面撞击的伤害,同时还可触发前侧壳体501两端的前置气囊503膨胀,从而在驾驶员的三侧方向上同时构成保护层,并且由于所述侧悬壳体401和旋转臂304在充气后自动断开,因此当驾驶员身体重心脱离电动车本体时,该气囊可包裹于驾驶员身体外并跟随驾驶员运动,从而在撞击地面前起到良好的缓冲防护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碰撞感应器308和压力感应器309均为现有技术设备,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请参阅图3,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机构3还包括卡槽307,所述卡槽307布设于旋转臂304末端且朝向侧悬壳体401一侧设置,所述侧气帘组件4还包括卡扣臂408,所述卡扣臂408滑动装配于侧悬壳体401末端,用于扣合连接所述卡槽307。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侧悬壳体401通过其一侧末端上装配的若干个卡扣臂408活动扣合于卡槽307中,以使所述旋转臂304和侧悬壳体401活动连接,使得所述侧悬壳体401中的侧气囊410在充气完成后,所述卡扣臂408从卡槽307中松脱,以使旋转臂304和侧悬壳体401分离,此时驾驶员在侧倾运动时,所述旋转臂304和侧悬壳体401之间无机械干涉影响驾驶员的运动。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架机构3还包括碰撞感应器308和压力感应器309,所述碰撞感应器308和压力感应器309均布设于电动车车身1两侧,且与所述气体发生器302电性相接。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碰撞感应器308用于检测碰撞动量,所述压力感应器309装配于安装架301一端,能够在车辆发生侧倾、滑倒时,优先与地面接触,并触发所述气体发生器302给气囊进行充气,从而在电动车侧向倾倒时提供缓冲防护,尤其适用于在冬天路面光滑的环境下给驾驶员提供更好的防护效果。
请参阅图3,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气帘组件4还包括滑腔404、阀板405、驱动齿条406和卡扣臂408,所述滑腔404布设于侧悬壳体401末端,且朝向旋转臂304一侧设置,所述滑腔404中弹性滑动装配有阀板405,所述阀板405一端固定装配有驱动齿条406,所述驱动齿条406与所述碰撞感应器308通过传动齿轮407联动相接。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当所述阀板405通过滑插管306进行充气时,气体穿过阀板405后进入至导气板402中,当侧气囊410中的气体瞬间充满后,多余的气体产生的压力推动所述阀板405克服弹性作用力滑动,以使所述阀板405带动其一侧的驱动齿条406滑动,从而利用驱动齿条406与传动齿轮407的啮合同步驱动所述卡扣臂408滑动,以使卡扣臂408从卡槽307中滑离,所述阀板405上的滑孔对气体的泄出影响忽略不计。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导气板402中还布设有单向止逆阀409,所述单向止逆阀409可防止气体的逆流,确保气体填充后所述侧气囊410具有一定的韧性起到防护效果。
请参阅图5,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气帘组件5还包括滑槽506、前置气体发生器507和前置碰撞传感器510,所述滑槽506固定布设于固定架505一侧,用于限定所述前侧壳体501的滑动轨迹,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507固定装配于固定架505中,且与所述前置碰撞传感器510电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通气管504相连通。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前侧壳体501通过滑槽506限位滑动装配于固定架505上,限定所述前侧壳体501仅在水平方向上运动,且所述前侧壳体501可通过弹球扣508活动扣合于固定架505一侧,以使通气管504与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507相连通,通过前置气体发生器507可快速充气至前置气囊503中进行纵向伸展,在驾驶员与电动车龙头2之间构成防护层,用于减少追尾事故时的撞击伤害。
请参阅图5,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气帘组件4还包括L型搭扣412,前气帘组件5还包括扣环509,所述L型搭扣412布设于侧悬壳体401末端,所述扣环509布设于前侧壳体501两侧,所述L型搭扣412用于扣合连接所述扣环509。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侧悬壳体401通过L型搭扣412扣合于前侧壳体501两端,且所述导气板402仅可通过纵向转动旋进至扣环509中,因此当侧悬壳体401受到水平方向的撞击时,可通过L型搭扣412带动扣环509横向滑动,以使所述前侧壳体501从固定架505上脱离。
在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情况中,所述通气管504上装配有单向气阀,此处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2,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前置碰撞传感器510独立控制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507,所述碰撞感应器308串联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302和前置气体发生器507。
本实施例在实际应用时,所述前置碰撞传感器510可在发生追尾事故时独立控制前侧壳体501中的前置气囊503弹开,用于在驾驶员前侧进行防护,所述碰撞感应器308可控制侧悬壳体401和前侧壳体501中的气囊同步弹开,以使三层气囊在驾驶员身体周向构成连续的防护结构,起到更好的防撞效果。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并通过在电动车的侧部以及前部分别设置有侧气帘组件4和前气帘组件5,能够在发生撞击时,瞬间释放出气囊对驾驶员起到安全防护作用,同时该气囊还可脱离车身,跟随驾驶员运动,减少撞击后与地面碰撞的伤害,起到更好的缓冲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车防护装置包括:
安装架机构,所述安装架机构包括安装架、安装臂和旋转臂,所述安装架固定装配于电动车车身两端,其上连通有气体发生器,且所述安装架一端固定装配有安装臂,所述安装臂末端转动装配有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中布设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相连通;
侧气帘组件,所述侧气帘组件包括侧悬壳体和侧气囊,所述侧悬壳体活动装配于旋转臂一端,且所述导气板中部固定布设有导气板,所述导气板与所述导气管相连通,所述导气板两端还叠设有侧气囊,所述侧气囊通过导气孔与所述导气板相连通;以及
前气帘组件,所述前气帘组件包括前侧壳体,所述前侧壳体活动装配于电动车龙头一侧,所述前侧壳体内部布设有三通导气板,所述三通导气板两端叠设有前置气囊,所述三通导气板一端还布设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固定装配于电动车龙头上,且所述前侧壳体与所述固定架滑动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机构还包括卡槽,所述卡槽布设于旋转臂末端且朝向侧悬壳体一侧设置,所述侧气帘组件还包括卡扣臂,所述卡扣臂滑动装配于侧悬壳体末端,用于扣合连接所述卡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机构还包括碰撞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所述碰撞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均布设于电动车车身两侧,且与所述气体发生器电性相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帘组件还包括滑腔、阀板、驱动齿条和卡扣臂,所述滑腔布设于侧悬壳体末端,且朝向旋转臂一侧设置,所述滑腔中弹性滑动装配有阀板,所述阀板一端固定装配有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与所述碰撞感应器通过传动齿轮联动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气帘组件还包括滑槽、前置气体发生器和,所述滑槽固定布设于固定架一侧,用于限定所述前侧壳体的滑动轨迹,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固定装配于固定架中,且与所述电性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通气管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气帘组件还包括L型搭扣,前气帘组件还包括扣环,所述L型搭扣布设于侧悬壳体末端,所述布设于前侧壳体两侧,所述L型搭扣用于扣合连接所述扣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碰撞传感器独立控制所述前置气体发生器,所述碰撞感应器串联控制所述气体发生器和前置气体发生器。
CN202211571300.6A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Active CN1159239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1300.6A CN115923976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71300.6A CN115923976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3976A true CN115923976A (zh) 2023-04-07
CN115923976B CN115923976B (zh) 2024-03-26

Family

ID=86650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71300.6A Active CN115923976B (zh) 2022-12-08 2022-12-08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3976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8342A (en) * 1992-04-10 1994-09-20 Ab Volvo Air bag system for side collision protection
US20040256848A1 (en) * 2003-06-19 2004-12-23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pparatus, motorcycle equipped with airba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irbag apparatus
CN105351882A (zh) * 2015-11-13 2016-02-24 四川大学 适用于圆筒形灯罩的遮光罩
US20170225724A1 (en) * 2016-04-27 2017-08-10 David C. Andersen Safety automobile with releasable counter-impact passenger compartment
CN109153420A (zh) * 2016-02-16 2019-01-04 联宝兴业有限公司 用于两轮车辆的气囊安全系统
CN209600447U (zh) * 2019-01-22 2019-11-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帘安装结构
CN111409746A (zh) * 2020-05-07 2020-07-14 磐安秀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安全保护装置
US20210061208A1 (en) * 2018-01-31 2021-03-04 Thyssenkrupp Presta Ag Method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of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CN215155249U (zh) * 2021-03-19 2021-12-14 张翊萱 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电动车保护装置
CN215285099U (zh) * 2021-06-09 2021-12-24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骑行的紧急防护装置
CN114243355A (zh) * 2021-11-12 2022-03-25 高邮市德尔门特电器厂 具备插座防护能力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
CN114738146A (zh) * 2022-04-13 2022-07-12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结构强度的废气再循环阀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48342A (en) * 1992-04-10 1994-09-20 Ab Volvo Air bag system for side collision protection
US20040256848A1 (en) * 2003-06-19 2004-12-23 Takata Corporation Airbag apparatus, motorcycle equipped with airbag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irbag apparatus
CN105351882A (zh) * 2015-11-13 2016-02-24 四川大学 适用于圆筒形灯罩的遮光罩
CN109153420A (zh) * 2016-02-16 2019-01-04 联宝兴业有限公司 用于两轮车辆的气囊安全系统
US20170225724A1 (en) * 2016-04-27 2017-08-10 David C. Andersen Safety automobile with releasable counter-impact passenger compartment
US20210061208A1 (en) * 2018-01-31 2021-03-04 Thyssenkrupp Presta Ag Method for occupant protection of a motor vehicle comprising a steer-by-wire steering system
CN209600447U (zh) * 2019-01-22 2019-11-08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气帘安装结构
CN111409746A (zh) * 2020-05-07 2020-07-14 磐安秀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安全保护装置
CN215155249U (zh) * 2021-03-19 2021-12-14 张翊萱 一种具有自动防护功能的电动车保护装置
CN215285099U (zh) * 2021-06-09 2021-12-24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骑行的紧急防护装置
CN114243355A (zh) * 2021-11-12 2022-03-25 高邮市德尔门特电器厂 具备插座防护能力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座
CN114738146A (zh) * 2022-04-13 2022-07-12 温州市温纳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高结构强度的废气再循环阀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安全气囊保护服——将人体的伤害降至最低", 摩托车, 5 April 2008 (2008-04-05), pages 94 - 96 *
罗静波: "建设20万套微车安全气囊项目可行性研究",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硕士)社会科学Ⅰ辑, 15 December 2002 (2002-12-15), pages 150 - 80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3976B (zh) 2024-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IE37019B1 (en) Safety device with an inflatable cushion
KR20130049698A (ko) 영구자석과 전자석을 이용한 차량의 완충장치
EP4349660A1 (en) Vehicle collision shock attenuation device
CN201056189Y (zh) 触发式汽车相撞缓冲装置
CN1161247C (zh) 可吸收能量的安全带
CN103802700B (zh) 一种汽车座椅碰撞缓冲装置
CN102774345A (zh) 一种小型乘用车乘员保护装置
WO2008052380A1 (fr) Système d'actionnement inverse de véhicule
US3811701A (en) Restraining device for a vehicle passenger
CN115923976A (zh) 一种电动车防护装置
JPH09328087A (ja) 自動二輪車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2590727A (zh) 无人驾驶汽车用减速装置
CN202463747U (zh) 抗撞保险汽车
CN203283162U (zh) 车船吸撞装置
CN201264575Y (zh) 汽车气囊安全装置
CN2892579Y (zh) 气囊型汽车碰撞缓冲吸能装置
CN201026850Y (zh) 汽车安全防护和辅助紧急制动装置
CN110588555B (zh) 一种汽车缓冲保险杠
US3938825A (en) Vehicle safety apparatus
CN219325800U (zh) 一种能吸收冲击力的汽车前面罩
JPH08318799A (ja) 車両の安全装置
CN217099890U (zh) 一种吸能高回弹汽车保险杠
CN215398566U (zh) 一种具有缓冲功能的汽车保险杆
CN213538772U (zh) 一种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CN215042647U (zh) 一种汽车主动安全防撞的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