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3026B -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23026B
CN115923026B CN202310013652.8A CN202310013652A CN115923026B CN 115923026 B CN115923026 B CN 115923026B CN 202310013652 A CN202310013652 A CN 202310013652A CN 115923026 B CN115923026 B CN 1159230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ipe
cooling
sealing
ring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136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923026A (zh
Inventor
陈伟
陈志伟
倪耀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Yunke Rubb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136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230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923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3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9230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230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4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the processing of minerals
    • Y02P40/50Glass production, e.g. reusing waste heat during processing or shaping
    • Y02P40/57Improving the yield, e-g- reduction of reject rat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涉及密封条注塑技术领域,包括输料组件、上模具、下模具、冷却组件、下机架、移动组件,输料组件和移动组件紧固连接,下模组和下机架上表面紧固连接,上模组和移动组件紧固连接,移动组件和下机架上表面紧固连接,冷却组件设置在上模具、下模具内部。本发明的混合部件实现了熔化基料表层和内部的动态回流,降低了熔化基料在表层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混合部件还实现了对温度分布的动态平衡,熔化基料的表层温度会改变混合仓内部的活塞板移动范围,进而对各个位置的动态回流速度进行调整,以平衡密度差异导致的流速不等,实现了换热层基料接触速度的平衡。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密封条注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玻璃用密封条对汽车的隔音性能、防尘性能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但传统的汽车玻璃密封条注塑装置存在较多的缺陷,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常规的注塑装置在将加热后的基料注塑到型腔之前,基料由于转动加热容易混入气泡、间隙等,气泡和间隙的存在对成品注塑件的结构强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了生产的良品率。
常规的注塑输料装置多是通过螺旋输料机进行输料,该设备在运转时,熔化的基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基料由于储存时受到的挤压力不同,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密度差异,密度较大的基料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在旋转的过程中会趋于向输料机内壁移动,待基料全部熔化后,集中在输料机内壁表层的基料密度会大于内层密度,基料的局部密度差异会导致后续注塑产品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密度的差异会导致各个位置的熔化基料流动性能不同,在转动的过程中,流动性能的差异会导致加热不均匀,热量的不均匀传递会造成熔化状态的基料注塑后各位置初始温度的不统一,进而影响后续的冷却工作。
汽车玻璃密封条和车身接触的一面要塞入车身固定槽内,需要有较好的弹性,能够缓冲震动,但常规的冷却方式不能使得密封条背离凹陷层的一侧处于同一降温速率,冷却液都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使得流经的区域总会出现温度差异,而冷却速率的不同步会使得密封条质地不均匀,降低其弹性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包括输料组件、上模具、下模具、冷却组件、下机架、移动组件,输料组件和移动组件紧固连接,下模组和下机架上表面紧固连接,上模组和移动组件紧固连接,移动组件和下机架上表面紧固连接,冷却组件设置在上模具、下模具内部,上模具、下模组侧边设置有对齐块,位于上模具上的对齐块上设置有对齐柱,位于下模具上的对齐块上设置有对齐孔。在需要对密封条进行注塑时,移动组件带动上模具和下模具合模,对齐柱插入对齐孔中,输料组件将加热后的注塑流体输入到型腔中,冷却组件对型腔进行冷却,注塑完成后上下模分离,注塑件被取出。本发明的输料组件在第二密封板回移动的过程中,靠近第二密封板处的基料被挤压,原本留存在基料中的间隙,气泡等都被挤压充实,注塑过程基料也在加压状态下输出,进一步避免了外界气流混入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混合部件实现了熔化基料表层和内部的动态回流,降低了熔化基料在表层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混合部件还实现了对温度分布的动态平衡,熔化基料的表层温度会改变混合仓内部的活塞板移动范围,进而对各个位置的动态回流速度进行调整,以平衡密度差异导致的流速不等,实现了换热层基料接触速度的平衡。本发明的冷却组件对密封条的凹槽进行急速降温,快速收缩,该位置会形成偏硬的强度集中区,这一设置可以增加密封条和玻璃接触位置的抗压强度,提升玻璃固定的稳定性。冷却组件在上模具处通过点阵式的换热方式实现了换热速率的同步,并且针对局部温度差异对局部速率进行了调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成品密封条的质地均匀度。
进一步的,输料组件包括驱动电机、转动轴、螺旋叶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液压缸、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出料嘴、进料套管、混合部件,进料套管一端和第二固定板紧固连接,进料套管另一端和出料嘴紧固连接,出料嘴通过管道和上模具相连接,液压缸和第二固定板紧固连接,液压缸的输出轴和第一活动板紧固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驱动电机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和第一活动板紧固连接,驱动电机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和第二活动板紧固连接,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导向杆滑动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和转动轴紧固连接,转动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伸入进料套管内部,转动轴伸入进料套管内部的一端和螺旋叶片紧固连接,螺旋叶片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板,螺旋叶片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板,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和转动轴紧固连接,第一密封板、第二密封板和进料套管滑动连接,混合部件设置在进料套管内部。进料套管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注塑基料通过入料口进入到进料套管内部,螺旋叶片转动推动注塑基料前行,基料前行的过程中被加热熔化,螺旋叶片带动熔化后的基料继续转动前行。在初次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进入稳定状态,此时在进料套管内部靠近出料嘴的一端已经被熔化后的基料填充,第二密封板阻挡了基料的排出,此时液压缸带动驱动电机后移动,驱动电机带动转动轴移动,转动轴带动第二密封板移动。第二密封板带动基料回退,回退完毕后,第二密封板上的滑动出料口打开,驱动电机转动将基料输送到第二密封板靠近出料嘴的一端,此时滑动出料口再关闭,液压缸复位,将基料挤入到模具的型腔中。常规的注塑装置在将加热后的基料注塑到型腔之前,基料由于转动加热容易混入气泡、间隙等,气泡和间隙的存在对成品注塑件的结构强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了生产的良品率。本发明的输料组件在第二密封板回移动的过程中,靠近第二密封板处的基料被挤压,原本留存在基料中的间隙,气泡等都被挤压充实,注塑过程基料也在加压状态下输出,进一步避免了外界气流混入的可能性。
进一步的,第二密封板上设置有滑动出料口,滑动出料口处设置有滑动出料板,滑动出料板和第二密封板转动连接,第二密封板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可控制滑动出料板的转动,进而控制滑动出料口的开启和闭合,驱动单元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本发明的驱动单元接受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都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驱动电机的位置,进而确定第二密封板的位置,并根据第二密封板的位置控制滑动出料口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出料量的精确控制,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整体的自动化程度。
进一步的,混合部件包括加热环、转动管、密封仓、混合仓、活塞板、卡齿单元、伸缩杆、复位弹簧,进料套管分为内管套、外管套,加热环有若干组,若干组加热环嵌入到内管套内部,若干组加热环设置在内管套靠中间位置,不同的加热环间距相等,转动管设置在内套管、外套管之间,转动管一端和出料嘴转动连接,转动管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内部嵌入有传动盘,传动盘和转动轴滑动连接,传动盘外侧和转动管紧固连接,传动盘和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转动管和加热环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仓,密封仓内部设置有空腔,密封仓上表面设置有条形孔,密封仓下表面和内管套紧固连接,密封仓上表面和转动管滑动连接,转动管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杆,伸缩杆底部延伸到转动管靠近密封仓的一侧,伸缩杆内部设置有拉扯弹簧,混合仓和外管套内壁紧固连接,活塞板、复位弹簧设置在混合仓内部,活塞板和混合仓滑动连接,复位弹簧一端和活塞板紧固连接,复位弹簧另一端和混合仓内壁端面紧固连接,混合仓两端通过管道和内管套内壁相连通,混合仓靠近活塞板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入阀,混合仓远离活塞板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出阀,活塞板内部也设置有单向输出阀,活塞板靠近转动管的一端设置有卡齿单元。常规的注塑输料装置多是通过螺旋输料机进行输料,该设备在运转时,熔化的基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基料由于储存时受到的挤压力不同,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密度差异,密度较大的基料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在旋转的过程中会趋于向输料机内壁移动,待基料全部熔化后,集中在输料机内壁表层的基料密度会大于内层密度,基料的局部密度差异会导致后续注塑产品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密度的差异会导致各个位置的熔化基料流动性能不同,在转动的过程中,流动性能的差异会导致加热不均匀,热量的不均匀传递会造成熔化状态的基料注塑后各位置初始温度的不统一,进而影响后续的冷却工作。本发明的混合部件通过加热环对基料进行加热,加热环为单侧加热,热量传递到基料上,部分位置的基料由于外侧密度较大,导致流动性能变差,延长了换热时间。这部分基料附带的热量较高,热量反馈在密封仓内部的气体上,气体膨胀,当转动管转动时,带动伸缩杆移动到密封仓区域,密封仓和伸缩杆内部导通,密封仓内部的气压推动伸缩杆拉长其内部的拉扯弹簧,伸缩杆伸长后继续转动,不同长度的伸缩杆作用在卡齿单元上的接触角度范围不同,越长的伸缩杆带动卡齿单元移动角度越大,则相应的活塞板移动距离也越大,活塞板每次移动时会带动靠近密封仓位置的表层基料输入到混合仓内部,复位弹簧复位时基料穿过活塞板进入混合仓另一侧,下一次活塞板移动时正好将这部分朝转动轴喷射出去。本发明的混合部件实现了熔化基料表层和内部的动态回流,降低了熔化基料在表层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混合部件还实现了对温度分布的动态平衡,熔化基料的表层温度会改变混合仓内部的活塞板移动范围,进而对各个位置的动态回流速度进行调整,以平衡密度差异导致的流速不等,实现了换热层基料接触速度的平衡。
进一步的,卡齿单元包括活动滑板、排列齿、复位齿,活动滑板和混合仓靠近转动管的一侧滑动连接,活动滑板和活塞板紧固连接,排列齿和活动滑板表面紧固连接,排列齿有若干个,若干个排列齿的间距保持相等,复位齿设置在混合仓远离活塞板一侧的外壁上,伸缩杆远离转动管的一端设置有拨齿。活动滑板和活塞板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措施,多个排列齿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伸缩杆在转动时,不同长度状态下会和不同的排列齿接触,活动滑板在伸缩杆推动下会带动活塞板移动,当伸缩杆的长度较长时,切入位置和脱出位置之间的间距更大,活塞板的移动距离更大,当伸缩杆长度较小时,切入位置和脱出位置之间的间距更小,活塞板的移动距离更小。伸缩杆继续移动拨齿会和复位齿接触,复位齿接触面倾斜设置,伸缩杆会在斜面作用下被压缩,在伸缩杆底部即将脱出条形孔区域时,伸缩杆内部气体被全部压回密封仓内部。
进一步的,冷却组件包括分流块、合流块、入流管、冷却管、顶升部件,下模具的型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突起,分流块设置在下模具底部,合流块设置在下模具两侧,入流管、冷却管有若干根,若干根入流管、冷却管沿着密封条的型腔轴向均匀分布,入流管一端和分流块相连,入流管另一端和冷却管相连,入流管和冷却管相连的一端延伸到突起处,冷却管贴近型腔设置,冷却管远离入流管的一端和合流块相连,顶升部件嵌入在下模具内部,顶升部件设置在型腔底部。冷却液从分流块处进入入流管,再从入流管处进入冷却管。汽车玻璃密封条在加工时,卡合玻璃的凹槽处需要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但传统的注塑模具对整个密封条的成型方式相同,凹槽处和密封条表层的柔软度相类似,容易出现已安装玻璃在密封条内部晃动的情况。本发明下模具的冷却路线最先经过型腔突起处,则密封条凹槽处会最先冷却,此时冷却液的温度最低,密封条的凹槽会急速降温,快速收缩,该位置会形成偏硬的强度集中区,这一设置可以增加密封条和玻璃接触位置的抗压强度,提升玻璃固定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顶升部件包括第一顶升杆、第二顶升杆,第一顶升杆、第二顶升杆内部设置有电力驱动机构,第一顶升杆顶部两侧设置有吹风孔,第一顶升杆设置在下模具型腔凹槽处,第二顶升杆设置在下模具型腔突起处。密封条的凹槽处在成型后由于表面的内弯曲会增加和下模具的接触面积,其包膜力大于上模具,上模具可以顺利脱模。上模具脱模后第一顶升杆将密封条突起处顶起,该位置冷却收缩时间较长,弯曲曲线向外,包模力较小,容易顶起,顶起后吹风孔向两侧缝隙鼓入气体,气体从侧向施力,将密封条和下模具脱离,降低包模力对脱模的影响。第二顶升杆接着伸出,将密封条完全顶出。
进一步的,冷却组件还包括外环腔、内环腔、降温部件,外环腔、内环腔、降温部件都设置在上模具内部,降温部件从外环腔、内环腔中穿过,降温部件有若干个,若干个降温部件围绕外环腔、内环腔均匀设置,外环腔上设置有若干根进水管路,内环腔上设置有若干根排水管路,降温部件包括进水管、回水管、控制单元、调节套管,进水管和外环腔紧固连接,回水管和内环腔紧固连接,回水管套在进水管外部,调节套管和进水管滑动连接,进水管表面和调节套管对应位置设置有直条孔,调节套管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调节套管伸出外环腔的一端和控制单元紧固连接,控制单元包括温差电偶、螺线管、磁条,外环腔、内环腔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腔道,温差电偶、螺线管、磁条设置在腔道中,温差电偶一端和外环腔外壁紧固连接,温差电偶另一端和内环腔外壁紧固连接,螺线管串联在温差电偶中间,螺线管和内环腔紧固连接,磁条插入到螺线管内部,磁条和调节套管紧固连接,磁条远离内环腔的一端设置有止推弹簧,止推弹簧远离磁条的一端和外环腔外壁紧固连接。汽车玻璃密封条和车身接触的一面要塞入车身固定槽内,需要有较好的弹性,能够缓冲震动,但常规的冷却方式不能使得密封条背离凹陷层的一侧处于同一降温速率,冷却液都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使得流经的区域总会出现温度差异,而冷却速率的不同步会使得密封条质地不均匀,降低其弹性质量。本发明的降温部件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冷却液从外环腔输入到各个进水管中,进水管中冷却液从回水管处流入到内环腔集中排出,进水管内壁中设置有隔热层,避免温度传递。换热区域以点的形式覆盖在型腔表面,通过多组降温部件的设置,使得各个点之间的换热效果叠加,调整距离,使得叠加效果区域均匀。而换热处只在排出进水管的瞬间进行换热工作,换热的冷却液温度始终保持相等,换热后就从回水管向上排出。当型腔内部存在温度差异时,换热后输出的冷却液也存在温度差异,温差电偶根据温度差异产生不同大小的电流,当型腔局部温度较高时,该位置对应的内环腔区域和外环腔之间的温差较大,温差电偶产生更大的电流,螺线管产生的磁力对磁条有阻碍作用,当电流变大时,磁条会压缩止推弹簧,调节套管会向外环腔内部移动,调节套管表面的通孔和直条孔重合区域增加,冷却液的输入量提升,换热点的流体速度提升,该位置的型腔会获得更快的换热速率,等该位置的温度趋于和其他位置一致时,换热速率会重新恢复正常。本发明通过点阵式的换热方式实现了换热速率的同步,并且针对局部温度差异对局部速率进行了调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成品密封条的质地均匀度。
进一步的,移动组件包括立柱、位移模组、横栏,立柱和下机架上表面紧固连接,位移模组和立柱紧固连接,横栏和位移模组的位移平台紧固连接,输料组件和横栏上表面紧固连接,上模具和横栏下表面紧固连接。位移模组调节横栏位置,横栏控制上模具、下模具开模合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输料组件在第二密封板回移动的过程中,靠近第二密封板处的基料被挤压,原本留存在基料中的间隙,气泡等都被挤压充实,注塑过程基料也在加压状态下输出,进一步避免了外界气流混入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混合部件实现了熔化基料表层和内部的动态回流,降低了熔化基料在表层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混合部件还实现了对温度分布的动态平衡,熔化基料的表层温度会改变混合仓内部的活塞板移动范围,进而对各个位置的动态回流速度进行调整,以平衡密度差异导致的流速不等,实现了换热层基料接触速度的平衡。本发明的冷却组件对密封条的凹槽进行急速降温,快速收缩,该位置会形成偏硬的强度集中区,这一设置可以增加密封条和玻璃接触位置的抗压强度,提升玻璃固定的稳定性。冷却组件在上模具处通过点阵式的换热方式实现了换热速率的同步,并且针对局部温度差异对局部速率进行了调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成品密封条的质地均匀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输料组件加热状态下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输料组件排料状态下的剖面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混合部件径向分布图;
图5是本发明的混合部件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的上模具、下模具内部结构剖面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顶出原理图;
图8是本发明的降温部件工作原理图;
图9是图8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输料组件、11-驱动电机、12-转动轴、13-螺旋叶片、14-液压缸、15-第一密封板、16-第二密封板、17-出料嘴、18-进料套管、19-混合部件、191-加热环、192-转动管、193-密封仓、194-混合仓、195-活塞板、196-卡齿单元、1961-活动滑板、1962-排列齿、1963-复位齿、197-伸缩杆、198-复位弹簧、2-上模具、3-下模具、4-冷却组件、41-分流块、42-合流块、43-入流管、44-冷却管、45-顶升部件、451-第一顶升杆、452-第二顶升杆、46-外环腔、47-内环腔、48-降温部件、481-进水管、482-回水管、483-控制单元、4831-温差电偶、4832-螺线管、4833-磁条、484-调节套管、5-下机架、6-移动组件、61-立柱、62-位移模组、63-横栏。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9,本发明提供技术方案:
如图1-图9所示,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包括输料组件1、上模具2、下模具3、冷却组件4、下机架5、移动组件6,输料组件1和移动组件6紧固连接,下模组3和下机架5上表面紧固连接,上模组2和移动组件6紧固连接,移动组件6和下机架5上表面紧固连接,冷却组件4设置在上模具2、下模具3内部,上模具2、下模组3侧边设置有对齐块,位于上模具2上的对齐块上设置有对齐柱,位于下模具3上的对齐块上设置有对齐孔。在需要对密封条进行注塑时,移动组件6带动上模具2和下模具3合模,对齐柱插入对齐孔中,输料组件1将加热后的注塑流体输入到型腔中,冷却组件4对型腔进行冷却,注塑完成后上下模分离,注塑件被取出。本发明的输料组件1在第二密封板16回移动的过程中,靠近第二密封板16处的基料被挤压,原本留存在基料中的间隙,气泡等都被挤压充实,注塑过程基料也在加压状态下输出,进一步避免了外界气流混入的可能性。本发明的混合部件19实现了熔化基料表层和内部的动态回流,降低了熔化基料在表层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混合部件19还实现了对温度分布的动态平衡,熔化基料的表层温度会改变混合仓内部的活塞板移动范围,进而对各个位置的动态回流速度进行调整,以平衡密度差异导致的流速不等,实现了换热层基料接触速度的平衡。本发明的冷却组件4对密封条的凹槽进行急速降温,快速收缩,该位置会形成偏硬的强度集中区,这一设置可以增加密封条和玻璃接触位置的抗压强度,提升玻璃固定的稳定性。冷却组件4在上模具2处通过点阵式的换热方式实现了换热速率的同步,并且针对局部温度差异对局部速率进行了调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成品密封条的质地均匀度。
输料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转动轴12、螺旋叶片13、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液压缸14、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出料嘴17、进料套管18、混合部件19,进料套管18一端和第二固定板紧固连接,进料套管18另一端和出料嘴17紧固连接,出料嘴17通过管道和上模具2相连接,液压缸14和第二固定板紧固连接,液压缸14的输出轴和第一活动板紧固连接,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驱动电机11靠近第一固定板的一端和第一活动板紧固连接,驱动电机11靠近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和第二活动板紧固连接,第一活动板、第二活动板和导向杆滑动连接,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转动轴12紧固连接,转动轴12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伸入进料套管18内部,转动轴12伸入进料套管18内部的一端和螺旋叶片13紧固连接,螺旋叶片13靠近驱动电机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5,螺旋叶片13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板16,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和转动轴12紧固连接,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和进料套管18滑动连接,混合部件19设置在进料套管18内部。进料套管18靠近驱动电机11的一端设置有入料口,注塑基料通过入料口进入到进料套管18内部,螺旋叶片13转动推动注塑基料前行,基料前行的过程中被加热熔化,螺旋叶片13带动熔化后的基料继续转动前行。在初次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进入稳定状态,此时在进料套管18内部靠近出料嘴17的一端已经被熔化后的基料填充,第二密封板16阻挡了基料的排出,此时液压缸14带动驱动电机11后移动,驱动电机11带动转动轴12移动,转动轴12带动第二密封板16移动。第二密封板16带动基料回退,回退完毕后,第二密封板16上的滑动出料口打开,驱动电机11转动将基料输送到第二密封板16靠近出料嘴17的一端,此时滑动出料口再关闭,液压缸14复位,将基料挤入到模具的型腔中。常规的注塑装置在将加热后的基料注塑到型腔之前,基料由于转动加热容易混入气泡、间隙等,气泡和间隙的存在对成品注塑件的结构强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降低了生产的良品率。本发明的输料组件1在第二密封板16回移动的过程中,靠近第二密封板16处的基料被挤压,原本留存在基料中的间隙,气泡等都被挤压充实,注塑过程基料也在加压状态下输出,进一步避免了外界气流混入的可能性。
第二密封板16上设置有滑动出料口,滑动出料口处设置有滑动出料板,滑动出料板和第二密封板16转动连接,第二密封板16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可控制滑动出料板的转动,进而控制滑动出料口的开启和闭合,驱动单元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具体结构不作描述。本发明的驱动单元接受控制信号进行驱动,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都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驱动电机11的位置,进而确定第二密封板16的位置,并根据第二密封板16的位置控制滑动出料口的开启和关闭。本发明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对出料量的精确控制,同时也极大程度的提升了装置整体的自动化程度。
混合部件19包括加热环191、转动管192、密封仓193、混合仓194、活塞板195、卡齿单元196、伸缩杆197、复位弹簧198,进料套管18分为内管套、外管套,加热环191有若干组,若干组加热环191嵌入到内管套内部,若干组加热环191设置在内管套靠中间位置,不同的加热环191间距相等,转动管192设置在内套管、外套管之间,转动管192一端和出料嘴17转动连接,转动管192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第二固定板内部嵌入有传动盘,传动盘和转动轴12滑动连接,传动盘外侧和转动管192紧固连接,传动盘和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转动管192和加热环19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仓193,密封仓193内部设置有空腔,密封仓193上表面设置有条形孔,密封仓193下表面和内管套紧固连接,密封仓193上表面和转动管192滑动连接,转动管192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杆197,伸缩杆197底部延伸到转动管192靠近密封仓193的一侧,伸缩杆197内部设置有拉扯弹簧,混合仓194和外管套内壁紧固连接,活塞板195、复位弹簧198设置在混合仓194内部,活塞板195和混合仓194滑动连接,复位弹簧198一端和活塞板195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98另一端和混合仓194内壁端面紧固连接,混合仓194两端通过管道和内管套内壁相连通,混合仓194靠近活塞板195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入阀,混合仓194远离活塞板195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出阀,活塞板195内部也设置有单向输出阀,活塞板195靠近转动管192的一端设置有卡齿单元196。常规的注塑输料装置多是通过螺旋输料机进行输料,该设备在运转时,熔化的基料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基料由于储存时受到的挤压力不同,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密度差异,密度较大的基料受到的离心力较大,在旋转的过程中会趋于向输料机内壁移动,待基料全部熔化后,集中在输料机内壁表层的基料密度会大于内层密度,基料的局部密度差异会导致后续注塑产品的应力分布不均匀。另一方面,密度的差异会导致各个位置的熔化基料流动性能不同,在转动的过程中,流动性能的差异会导致加热不均匀,热量的不均匀传递会造成熔化状态的基料注塑后各位置初始温度的不统一,进而影响后续的冷却工作。本发明的混合部件19通过加热环191对基料进行加热,加热环191为单侧加热,热量传递到基料上,部分位置的基料由于外侧密度较大,导致流动性能变差,延长了换热时间。这部分基料附带的热量较高,热量反馈在密封仓193内部的气体上,气体膨胀,当转动管192转动时,带动伸缩杆197移动到密封仓193区域,密封仓193和伸缩杆197内部导通,密封仓193内部的气压推动伸缩杆197拉长其内部的拉扯弹簧,伸缩杆197伸长后继续转动,不同长度的伸缩杆197作用在卡齿单元196上的接触角度范围不同,越长的伸缩杆197带动卡齿单元196移动角度越大,则相应的活塞板195移动距离也越大,活塞板195每次移动时会带动靠近密封仓193位置的表层基料输入到混合仓194内部,复位弹簧复位时基料穿过活塞板195进入混合仓194另一侧,下一次活塞板195移动时正好将这部分朝转动轴12喷射出去。本发明的混合部件19实现了熔化基料表层和内部的动态回流,降低了熔化基料在表层的密集分布。另一方面,混合部件19还实现了对温度分布的动态平衡,熔化基料的表层温度会改变混合仓内部的活塞板移动范围,进而对各个位置的动态回流速度进行调整,以平衡密度差异导致的流速不等,实现了换热层基料接触速度的平衡。
卡齿单元196包括活动滑板1961、排列齿1962、复位齿1963,活动滑板1961和混合仓194靠近转动管192的一侧滑动连接,活动滑板1961和活塞板195紧固连接,排列齿1962和活动滑板1961表面紧固连接,排列齿1962有若干个,若干个排列齿1962的间距保持相等,复位齿1963设置在混合仓194远离活塞板195一侧的外壁上,伸缩杆197远离转动管192的一端设置有拨齿。活动滑板1961和活塞板195连接位置设置有密封措施,多个排列齿1962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伸缩杆197在转动时,不同长度状态下会和不同的排列齿1962接触,活动滑板1961在伸缩杆197推动下会带动活塞板195移动,当伸缩杆197的长度较长时,切入位置和脱出位置之间的间距更大,活塞板195的移动距离更大,当伸缩杆197长度较小时,切入位置和脱出位置之间的间距更小,活塞板195的移动距离更小。伸缩杆197继续移动拨齿会和复位齿1963接触,复位齿1963接触面倾斜设置,伸缩杆197会在斜面作用下被压缩,在伸缩杆197底部即将脱出条形孔区域时,伸缩杆197内部气体被全部压回密封仓193内部。
冷却组件4包括分流块41、合流块42、入流管43、冷却管44、顶升部件45,下模具3的型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突起,分流块41设置在下模具3底部,合流块42设置在下模具3两侧,入流管43、冷却管44有若干根,若干根入流管43、冷却管44沿着密封条的型腔轴向均匀分布,入流管43一端和分流块41相连,入流管43另一端和冷却管44相连,入流管43和冷却管44相连的一端延伸到突起处,冷却管44贴近型腔设置,冷却管44远离入流管43的一端和合流块42相连,顶升部件45嵌入在下模具3内部,顶升部件45设置在型腔底部。冷却液从分流块41处进入入流管43,再从入流管43处进入冷却管44。汽车玻璃密封条在加工时,卡合玻璃的凹槽处需要具有较为稳定的结构,但传统的注塑模具对整个密封条的成型方式相同,凹槽处和密封条表层的柔软度相类似,容易出现已安装玻璃在密封条内部晃动的情况。本发明下模具3的冷却路线最先经过型腔突起处,则密封条凹槽处会最先冷却,此时冷却液的温度最低,密封条的凹槽会急速降温,快速收缩,该位置会形成偏硬的强度集中区,这一设置可以增加密封条和玻璃接触位置的抗压强度,提升玻璃固定的稳定性。
顶升部件45包括第一顶升杆451、第二顶升杆452,第一顶升杆451、第二顶升杆452内部设置有电力驱动机构,第一顶升杆451顶部两侧设置有吹风孔,第一顶升杆451设置在下模具3型腔凹槽处,第二顶升杆452设置在下模具3型腔突起处。密封条的凹槽处在成型后由于表面的内弯曲会增加和下模具3的接触面积,其包膜力大于上模具2,上模具2可以顺利脱模。上模具2脱模后第一顶升杆451将密封条突起处顶起,该位置冷却收缩时间较长,弯曲曲线向外,包模力较小,容易顶起,顶起后吹风孔向两侧缝隙鼓入气体,气体从侧向施力,将密封条和下模具3脱离,降低包模力对脱模的影响。第二顶升杆452接着伸出,将密封条完全顶出。
冷却组件4还包括外环腔46、内环腔47、降温部件48,外环腔46、内环腔47、降温部件48都设置在上模具2内部,降温部件48从外环腔46、内环腔47中穿过,降温部件48有若干个,若干个降温部件48围绕外环腔46、内环腔47均匀设置,外环腔46上设置有若干根进水管路,内环腔47上设置有若干根排水管路,降温部件48包括进水管481、回水管482、控制单元483、调节套管484,进水管481和外环腔46紧固连接,回水管482和内环腔47紧固连接,回水管482套在进水管481外部,调节套管484和进水管481滑动连接,进水管481表面和调节套管484对应位置设置有直条孔,调节套管484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调节套管484伸出外环腔46的一端和控制单元483紧固连接,控制单元483包括温差电偶4831、螺线管4832、磁条4833,外环腔46、内环腔47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腔道,温差电偶4831、螺线管4832、磁条4833设置在腔道中,温差电偶4831一端和外环腔46外壁紧固连接,温差电偶4831另一端和内环腔47外壁紧固连接,螺线管4832串联在温差电偶4831中间,螺线管4832和内环腔47紧固连接,磁条4833插入到螺线管4832内部,磁条4833和调节套管484紧固连接,磁条4833远离内环腔47的一端设置有止推弹簧,止推弹簧远离磁条4833的一端和外环腔46外壁紧固连接。汽车玻璃密封条和车身接触的一面要塞入车身固定槽内,需要有较好的弹性,能够缓冲震动,但常规的冷却方式不能使得密封条背离凹陷层的一侧处于同一降温速率,冷却液都流动过程中产生的温度变化使得流经的区域总会出现温度差异,而冷却速率的不同步会使得密封条质地不均匀,降低其弹性质量。本发明的降温部件48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冷却液从外环腔46输入到各个进水管481中,进水管481中冷却液从回水管482处流入到内环腔47集中排出,进水管481内壁中设置有隔热层,避免温度传递。换热区域以点的形式覆盖在型腔表面,通过多组降温部件48的设置,使得各个点之间的换热效果叠加,调整距离,使得叠加效果区域均匀。而换热处只在排出进水管481的瞬间进行换热工作,换热的冷却液温度始终保持相等,换热后就从回水管482向上排出。当型腔内部存在温度差异时,换热后输出的冷却液也存在温度差异,温差电偶根据温度差异产生不同大小的电流,当型腔局部温度较高时,该位置对应的内环腔47区域和外环腔46之间的温差较大,温差电偶4831产生更大的电流,螺线管4832产生的磁力对磁条4833有阻碍作用,当电流变大时,磁条4833会压缩止推弹簧,调节套管484会向外环腔内部移动,调节套管484表面的通孔和直条孔重合区域增加,冷却液的输入量提升,换热点的流体速度提升,该位置的型腔会获得更快的换热速率,等该位置的温度趋于和其他位置一致时,换热速率会重新恢复正常。本发明通过点阵式的换热方式实现了换热速率的同步,并且针对局部温度差异对局部速率进行了调整,极大程度的提升了成品密封条的质地均匀度。
移动组件6包括立柱61、位移模组62、横栏63,立柱61和下机架5上表面紧固连接,位移模组62和立柱61紧固连接,横栏63和位移模组62的位移平台紧固连接,输料组件1和横栏63上表面紧固连接,上模具2和横栏63下表面紧固连接。位移模组62调节横栏63位置,横栏63控制上模具2、下模具3开模合模。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注塑基料通过入料口进入到进料套管18内部,螺旋叶片13转动推动注塑基料前行,基料前行的过程中被加热熔化,混合部件对基料进行均匀化处理。螺旋叶片13带动熔化后的基料继续转动前行。在初次运行一段时间后,设备进入稳定状态,此时在进料套管18内部靠近出料嘴17的一端已经被熔化后的基料填充,第二密封板16阻挡了基料的排出,此时液压缸14带动驱动电机11后移动,驱动电机11带动转动轴12移动,转动轴12带动第二密封板16移动。第二密封板16带动基料回退,回退完毕后,第二密封板16上的滑动出料口打开,驱动电机11转动将基料输送到第二密封板16靠近出料嘴17的一端,此时滑动出料口再关闭,液压缸14复位,将基料挤入到模具的型腔中。下模具3中冷却液从分流块41处进入入流管43,再从入流管43处进入冷却管44,最终从合流块处排出。上模具2中冷却液从外环腔46输入到各个进水管481中,进水管481中冷却液从回水管482处流入到内环腔47集中排出。位移模组62调节横栏63位置,横栏63控制上模具2、下模具3开模合模。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装置包括输料组件(1)、上模具(2)、下模具(3)、冷却组件(4)、下机架(5)、移动组件(6),所述输料组件(1)和移动组件(6)紧固连接,所述下模具(3)和下机架(5)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上模具(2)和移动组件(6)紧固连接,所述移动组件(6)和下机架(5)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冷却组件(4)设置在上模具(2)、下模具(3)内部,所述上模具(2)、下模具(3)侧边设置有对齐块,位于所述上模具(2)上的对齐块上设置有对齐柱,位于所述下模具(3)上的对齐块上设置有对齐孔;
所述输料组件(1)包括驱动电机(11)、转动轴(12)、螺旋叶片(13)、第一固定板(111)、第二固定板(112)、第一活动板(113)、第二活动板(114)、液压缸(14)、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出料嘴(17)、进料套管(18)、混合部件(19),所述进料套管(18)一端和第二固定板(112)紧固连接,所述进料套管(18)另一端和出料嘴(17)紧固连接,所述出料嘴(17)通过管道和上模具(2)相连接,所述液压缸(14)和第二固定板(112)紧固连接,液压缸(14)的输出轴和第一活动板(113)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111)、第二固定板(11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所述驱动电机(11)靠近第一固定板(111)的一端和第一活动板(113)紧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靠近第二固定板(112)的一端和第二活动板(114)紧固连接,所述第一活动板(113)、第二活动板(114)和导向杆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1)的输出轴和转动轴(12)紧固连接,所述转动轴(12)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伸入进料套管(18)内部,所述转动轴(12)伸入进料套管(18)内部的一端和螺旋叶片(13)紧固连接,所述螺旋叶片(13)靠近驱动电机(11)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密封板(15),螺旋叶片(13)远离驱动电机(11)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密封板(16),所述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和转动轴(12)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和进料套管(18)滑动连接,所述混合部件(19)设置在进料套管(18)内部;
所述混合部件(19)包括加热环(191)、转动管(192)、密封仓(193)、混合仓(194)、活塞板(195)、卡齿单元(196)、伸缩杆(197)、复位弹簧(198),所述进料套管(18)分为内管套、外管套,所述加热环(191)有若干组,若干组加热环(191)嵌入到内管套内部,若干组所述加热环(191)设置在内管套靠中间位置,不同的加热环(191)间距相等,所述转动管(192)设置在内套管、外套管之间,所述转动管(192)一端和出料嘴(17)转动连接,转动管(192)另一端和第二固定板(1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112)内部嵌入有传动盘,所述传动盘和转动轴(12)滑动连接,所述传动盘外侧和转动管(192)紧固连接,所述传动盘和第二固定板(112)转动连接,所述转动管(192)和加热环(191)之间设置有若干个密封仓(193),所述密封仓(193)内部设置有空腔,密封仓(193)上表面设置有条形孔,所述密封仓(193)下表面和内管套紧固连接,所述密封仓(193)上表面和转动管(192)滑动连接,所述转动管(192)表面设置有若干个伸缩杆(197),所述伸缩杆(197)底部延伸到转动管(192)靠近密封仓193的一侧,所述伸缩杆(197)内部设置有拉扯弹簧,所述混合仓(194)和外管套内壁紧固连接,所述活塞板(195)、复位弹簧(198)设置在混合仓(194)内部,所述活塞板(195)和混合仓(194)滑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198)一端和活塞板(195)紧固连接,复位弹簧(198)另一端和混合仓(194)内壁端面紧固连接,所述混合仓(194)两端通过管道和内管套内壁相连通,所述混合仓(194)靠近活塞板(195)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入阀,所述混合仓(194)远离活塞板(195)的一端设置有单向输出阀,所述活塞板(195)内部也设置有单向输出阀,所述活塞板(195)靠近转动管(192)的一端设置有卡齿单元(196);
所述冷却组件(4)包括分流块(41)、合流块(42)、入流管(43)、冷却管(44)、顶升部件(45),所述下模具(3)的型腔中间位置设置有突起,所述分流块(41)设置在下模具(3)底部,所述合流块(42)设置在下模具(3)两侧,所述入流管(43)、冷却管(44)有若干根,若干根入流管(43)、冷却管(44)沿着密封条的型腔轴向均匀分布,所述入流管(43)一端和分流块(41)相连,入流管(43)另一端和冷却管(44)相连,所述入流管(43)和冷却管(44)相连的一端延伸到突起处,所述冷却管(44)贴近型腔设置,所述冷却管(44)远离入流管(43)的一端和合流块(42)相连,所述顶升部件(45)嵌入在下模具(3)内部,所述顶升部件(45)设置在型腔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板(16)上设置有滑动出料口,所述滑动出料口处设置有滑动出料板,所述滑动出料板和第二密封板(16)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密封板(16)内部设置有驱动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齿单元(196)包括活动滑板(1961)、排列齿(1962)、复位齿(1963),所述活动滑板(1961)和混合仓(194)靠近转动管(192)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活动滑板(1961)和活塞板(195)紧固连接,所述排列齿(1962)和活动滑板(1961)表面紧固连接,排列齿(1962)有若干个,若干个排列齿(1962)的间距保持相等,所述复位齿(1963)设置在混合仓(194)远离活塞板(195)一侧的外壁上,所述伸缩杆(197)远离转动管(192)的一端设置有拨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部件(45)包括第一顶升杆(451)、第二顶升杆(452),所述第一顶升杆(451)、第二顶升杆(452)内部设置有电力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顶升杆(451)顶部两侧设置有吹风孔,所述第一顶升杆(451)设置在下模具(3)型腔凹槽处,所述第二顶升杆(452)设置在下模具(3)型腔突起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4)还包括外环腔(46)、内环腔(47)、降温部件(48),所述外环腔(46)、内环腔(47)、降温部件(48)都设置在上模具(2)内部,所述降温部件(48)从外环腔(46)、内环腔(47)中穿过,所述降温部件(48)有若干个,若干个降温部件(48)围绕外环腔(46)、内环腔(47)均匀设置,所述外环腔(46)上设置有若干根进水管路,所述内环腔(47)上设置有若干根排水管路,所述降温部件(48)包括进水管(481)、回水管(482)、控制单元(483)、调节套管(484),所述进水管(481)和外环腔(46)紧固连接,所述回水管(482)和内环腔(47)紧固连接,所述回水管(482)套在进水管(481)外部,所述调节套管(484)和进水管(481)滑动连接,所述进水管(481)表面和调节套管(484)对应位置设置有直条孔,所述调节套管(484)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调节套管(484)伸出外环腔(46)的一端和控制单元(483)紧固连接,所述控制单元(483)包括温差电偶(4831)、螺线管(4832)、磁条(4833),所述外环腔(46)、内环腔(47)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腔道,所述温差电偶(4831)、螺线管(4832)、磁条(4833)设置在腔道中,所述温差电偶(4831)一端和外环腔(46)外壁紧固连接,温差电偶(4831)另一端和内环腔(47)外壁紧固连接,所述螺线管(4832)串联在温差电偶(4831)中间,螺线管(4832)和内环腔(47)紧固连接,所述磁条(4833)插入到螺线管(4832)内部,所述磁条(4833)和调节套管(484)紧固连接,所述磁条(4833)远离内环腔(47)的一端设置有止推弹簧,所述止推弹簧远离磁条(4833)的一端和外环腔(46)外壁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6)包括立柱(61)、位移模组(62)、横栏(63),所述立柱(61)和下机架(5)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位移模组(62)和立柱(61)紧固连接,所述横栏(63)和位移模组(62)的位移平台紧固连接,所述输料组件(1)和横栏(63)上表面紧固连接,所述上模具(2)和横栏(63)下表面紧固连接。
CN202310013652.8A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Active CN1159230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3652.8A CN115923026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13652.8A CN115923026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3026A CN115923026A (zh) 2023-04-07
CN115923026B true CN115923026B (zh) 2023-05-05

Family

ID=858306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13652.8A Active CN115923026B (zh) 2023-01-05 2023-01-05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2302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464932B (zh) * 2023-12-28 2024-03-15 大地(山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零部件生产用注塑模具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736847U (zh) * 2020-07-20 2021-03-19 合肥千力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盖体预制件注塑模具
CN114407309A (zh) * 2022-01-20 2022-04-29 深圳市尚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塑料制品智能制造注塑成型机床
CN114589875A (zh) * 2022-02-22 2022-06-07 卢春侠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注塑机
CN114801026A (zh) * 2022-06-27 2022-07-29 徐州远博泡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
CN217223567U (zh) * 2022-05-12 2022-08-19 青岛铁路客车卧铺制造厂有限公司 列车底部高强度金属线槽模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2736847U (zh) * 2020-07-20 2021-03-19 合肥千力塑料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盖体预制件注塑模具
CN114407309A (zh) * 2022-01-20 2022-04-29 深圳市尚翼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纤维塑料制品智能制造注塑成型机床
CN114589875A (zh) * 2022-02-22 2022-06-07 卢春侠 一种塑料件加工用注塑机
CN217223567U (zh) * 2022-05-12 2022-08-19 青岛铁路客车卧铺制造厂有限公司 列车底部高强度金属线槽模具
CN114801026A (zh) * 2022-06-27 2022-07-29 徐州远博泡沫包装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食品级塑料包装容器自灭菌式智能制造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23026A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23667A (en) Apparatus for the injection molding of fluid-filled plastic bodies
CN107745478B (zh) 一种中心转塔多色立式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CN109822812B (zh) 一种多工位控温注塑机
CN108000801B (zh) 一种带圆盘型独立开合模注塑机及注塑方法
CN115923026B (zh) 一种汽车玻璃密封条加工用注塑装置
CN101659114B (zh) 集制胚、吹瓶、灌装、封口为一体的灌装机
CN105799124A (zh) 一种液态硅胶注射模具冷流道装置
CN111688108A (zh) 一种新型多腔注塑模具
CN116141571B (zh) 一种附带可变形式模具的多规格灯罩注塑设备
US4501549A (en) Injection mold with replacable insert in mold cavity outlet opening
CN209289683U (zh) 一种热流道注塑模具
CN207859363U (zh) 一种便于定位安装的注塑模具
KR100824614B1 (ko) 압출 성형물 냉각장치
CN101497237B (zh) 不间歇自动高速吹瓶机
JP2019171629A (ja) 金型システム
CN114801045A (zh) 一种新型高效注塑机及快速成型工艺
CN108162294A (zh) 一种用于制造注塑成型件的方法
CN210477573U (zh) 以超临界流体作为发泡剂的弹性聚合物的发泡加工系统
KR101941890B1 (ko) 개량된 압출 주입구조를 갖는 고무 사출 금형장치
CN114055719B (zh) 一种用于注塑机的薄壁式塑料产品注塑模具
CN109228165B (zh) 一种电磁硫化胎面活络模模具
CN110789052B (zh) 一种可控性高精度模具注塑机
CN219520484U (zh) 硬质合金产品生产的注射成型装置
CN214395309U (zh) 一种多点同步注塑及流量可调的管道连接件注塑机
CN219683880U (zh) 一种汽车风扇连接盘铸件的垂直线铸造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