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7886A -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7886A
CN115917886A CN202180043394.7A CN202180043394A CN115917886A CN 115917886 A CN115917886 A CN 115917886A CN 202180043394 A CN202180043394 A CN 202180043394A CN 115917886 A CN115917886 A CN 1159178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nector
connector module
module
latching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433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亚历山大·多普勒
西尔维斯特·基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Original Assignee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filed Critical Staeubli Electrical Connectors AG
Publication of CN1159178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78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6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 H01R13/518Mean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insulating body, e.g. casing, hoods for holding or embracing several coupling parts, e.g.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6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assembled by snap action of the part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包括保持框架(2)和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该保持框架(2)具有两个侧壁(3),两个侧壁(3)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横向地限定容纳空间(4),该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够插入容纳空间(4)中,其中侧壁(3)在面向容纳空间(4)的内侧(6)上具有多个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并且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在其外侧(8)上具有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其中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能够插入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中,使得插头连接器模块(5)精确地定位在容纳空间(4)中,其中,侧壁(3)在其外侧(10)上具有闩锁结构(11),并且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在容纳空间(4)外部接合在闩锁结构(11)中的至少一个闩锁凸片(12),并且其中,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元件(13),例如电功能元件或流体功能元件,利用该功能元件(13),能够与另一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功能元件在插接在一起状态下建立功能接触。

Description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现有技术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是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例如,EP 0 742 608公开了这种插头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其中布置有电导体元件的模块部件连接到框架。然后,模块部件通过闩锁凸耳相对于保持框架固定。根据EP 0 742608的插头连接器的缺点是,例如,单个模块的定位不精确。
从JP-H09-147960可以获知另一种插头连接器,其具有固定在基部元件上的模块。这是很不利的,因为闩锁元件位于内部,这在可接近性方面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从现有技术开始,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缺点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特别地,本发明目标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式插头连接器,其中插头连接器模块能够更容易地组装。
该目标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因此,模块化插头连接器包括保持框架和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该保持框架具有两个侧壁,两个侧壁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横向地限定容纳空间,且插头连接器模块能够安装在容纳空间中。侧壁在面向容纳空间的内侧上具有多个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并且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在其外侧上具有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能够插入到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中,并且更为准确地说,使得插头连接器模块位置精确地安装在容纳空间中。侧壁在其外侧具有闩锁结构,并且插头连接器模块具有至少一个闩锁凸耳,该闩锁凸耳接合在容纳空间外部的闩锁结构中。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元件,例如电功能元件或光学功能元件或流体功能元件,通过该功能元件,能够与另外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块的功能元件在配合状态下建立功能接触。
由于引导元件布置在容纳空间内,因此引导元件被很好地保护免受外部机械影响。将闩锁结构布置在外侧的好处在于,闩锁凸耳保持容易接近并且单个插头连接器模块可以相对容易地组装和替换。
根据本发明的两个模块化插头连接器能够彼此连接且然后形成插头连接器布置。换句话说,在插头连接器布置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插头连接器连接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插头连接器。相应地对功能元件进行设计,使得在第一插头连接器的功能元件与第二插头连接器的功能元件之间建立功能接触。在这种情况下,以下描述适用于第一插头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二者。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插头连接器和第二插头连接器能够沿着线性插入方向彼此连接。
表述“功能元件”被理解为,例如具有引脚侧或匹配容纳件侧的电插头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引脚侧位于第一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块中,而容纳件侧位于连接到所述第一插头连接器的第二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块中。数据信号,或电能可以通过电插头连接器传输。不过,功能元件也可以是流体功能元件,特别是气动功能元件。关于设计为容纳件侧的插头连接器模块和设计为插头侧的插头连接模块的分配,可以设想将所有容纳件侧分配给一个保持框架,将所有插头侧分配给另一保持框架。不过,也可以将容纳件侧和插头侧布置在一个保持框架上。
外侧上的闩锁结构优选为在侧壁的整个长度上完全延伸的凹槽。这样的好处在于,可以为要安装的所有插头连接器模块提供单个闩锁结构,而不管它们在保持框架中的位置。
插头连接器模块的闩锁凸耳在连接到保持框架时优选位于保持框架的外侧。因此,可以确立特别好的可接近性。
优选地为每个插头连接器模块提供两个闩锁凸耳,其中一个闩锁凸耳与一个侧壁的闩锁结构接合,另一闩锁凸耳与另一侧壁的闩锁结构接合。插头连接器模块因此连接到保持框架的两侧,这确保了插头连接器模块的良好安装。
闩锁凸耳优选地具有在插头连接器模块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宽度。不过,闩锁凸耳特别优选为不宽于插头连接器模块的宽度。这种设计的结果是,可以提高刚性,因此可以提高抵抗外部影响的鲁棒性。
侧壁的外侧优选为在闩锁凸耳所在的区域中具有凹陷区域,凹陷区域从外侧的外侧表面延伸到侧壁中,其中凹陷区域和闩锁凸耳的设计使得闩锁凸耳基本上不突出超过外侧表面,特别是使得闩锁凸耳基本上与外侧表面齐平。闩锁凸耳然后嵌入所述凹陷区域,由此一方面产生紧凑的结构,另一方面产生闩锁凸耳不易被释放的结构。
侧壁优选为在其后端面上具有第一定位元件,第一定位元件与布置在插头连接器模块上的第二定位元件配合。将定位元件布置在端面上的另外的好处是可以通过附加元件引导插头连接器模块。
第一定位元件特别优选地是凸轮,第二定位元件是凸轮接合在其中的容纳件。可选地,第二定位元件是凸轮而第一定位元件是凸轮接合在其中的容纳件。
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优选是至少一个引导脊,并且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是至少一个引导槽,其中,至少一条引导脊接合在至少一个引导槽中。
因此,引导槽和引导脊被设计成彼此互补或匹配。
引导槽和引导脊优选为沿与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相同的方向定向。
优选地,两个侧壁中的一个侧壁上的引导元件设计成与两个侧壁中的另一侧壁上的引导元件不同,使得可以实现对插头连接器模块的定向进行编码。
在每种情况下,引导元件特别地优选为延伸超过容纳空间的至少一半深度。换言之,引导元件在侧壁的至少一半深度上延伸。
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和/或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特别地优选为具有主引导区域和插入区域,其中插头连接器模块和保持框架之间在插入区域中的间隙比在主引导区域中的间隙大。因此,可以建立用于组装插头连接器模块的特别有利的结构。
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优选为具有侧表面,其中,侧表面和引导元件之间的间距被设计成使得两个相邻的插头连接器模块能够在侧表面处彼此接触。因此,可以特别好地利用可用的容纳空间。
保持框架优选为具有两个横向壁,两个横向壁各自布置在侧壁的端部并与侧壁连接,其中侧壁和横向壁优选为设计成一体。
保持框架优选地设计成矩形。容纳空间优选地设计成长方体。
横向壁优选为在外侧具有容纳件,接地接触元件保持在该容纳件中,其中接地接触元件由导电材料制成。接地接触元件用作接地接触,其中接地接触然后连接到第二插头连接器的接地接触元件。
保持框架优选为具有引导结构,在插入移动期间利用该引导结构来引导两个保持框架。引导结构优选为布置在两个横向壁上。引导结构优选为具有编码元件,使得不会发生不正确的配合。
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优选为具有接触侧,通过该接触侧,该功能元件对于与另外的插头的插入过程是可接近的。插头连接器模块优选为还具有连接侧,通过该连接侧,功能元件可以连接到连接元件,例如连接电缆或连接软管。插头连接器模块能够优选为以其接触侧首先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中。
也就是说,换言之,插头连接器模块可以沿两个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安装在容纳空间中。
闩锁凸耳优选为从连接侧突出。
侧壁优选为具有前端面和后端面,其中,闩锁凸耳在后端面上延伸,并且其中,当连接到另一插头连接器时,前端面能够相对于另一插头连接器的前端面定向。
从插入方向看,插头连接器模块优选为突出到容纳空间之外。插头连接器模块优选为设计成使得在侧壁与插头连接器模块之间产生中间空间,待连接的插头连接器的突出插头连接器模块能突出到该中间空间中。换言之,从容纳空间突出的第一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块突出到第二插头连接器的中间空间中。
在从属权利要求书中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
附图说明
下文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附图仅用于解释,而不应当被解释为用作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特别优选的实施例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a示出了根据图1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的另一立体图;
图2b示出了用于根据前述图之一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块的详细视图;
图3示出了根据图1和图2a的两个配合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配合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5a示出了穿过根据图4的配合插头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5b示出了穿过根据图4的配合插头连接器的截面图;
图6示出了图3至图5的立体分解图;和
图7示出了用于另一插头连接器的保持框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的立体图如图1和图2a所示。接着图3至图6示出了插头连接器1中的两种,这两种可以相互配合。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包括保持框架2和安装在保持框架2上的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通常,保持框架2上安装有多个不同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其中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类型可以不同。
保持框架2包括两个侧壁3,两个侧壁3彼此平行地延伸并横向地限定容纳空间4。在这种情况下,侧壁3彼此间隔地布置。将两个侧壁3彼此连接的横向壁21布置在侧壁3的自由端处。在这种情况下,此处的侧壁3以及横向壁21限定出容纳空间4。在所示实施例中,容纳空间4基本上设计成长方体。
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够至少部分地安装在容纳空间4中,并且如已经提到的,安装在保持框架2上。
侧壁3在面向容纳空间4的内侧6上具有多个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此外,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在其外侧8上具有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两种引导元件7、9用于在组装过程中引导插头连接器模块5,并用于组装后的精确定位安装。在这种情况下,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可以插入到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中,更准确地说,这样的插入方式使得插头连接器模块5可以被推入容纳空间4中,并且在其被推入到容纳空间4中之后以位置精确的方式被安装。引导元件7、9用于连接器模块5在插入移动E期间突出到容纳空间4中。
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的数量基本上取决于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宽度。
侧壁3在它们的外侧10上具有闩锁结构11。插头连接器模块5还具有至少一个闩锁凸耳12,闩锁凸耳12接合在容纳空间4外侧的闩锁结构11中。
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至少一个功能元件13。功能元件13可以是,例如电接触元件,其被设计为引脚侧或容纳件侧。不过,功能元件也可以是流体功能元件,例如气动联接器。在两个插头连接器1的配合状态下,能够建立与功能元件的功能接触。参考图3至图5,对此进行更详细的解释。
在所示实施例中,在侧壁3的外侧10上的闩锁结构11是完全沿着侧壁3的整个长度L延伸的凹槽14。在这种情况下,凹槽14在侧壁3的整个长度L上连续延伸,即没有断开。连续的凹槽14的好处在于,闩锁凸耳12能相应地锁在闩锁结构11中而无需横向机械力。
通过引导元件7、9来提供横向引导和横向于侧壁3的纵向侧的定位,而插头连接器模块5在插入运动E的方向上通过锁在凹槽14中的闩锁凸耳12来固定。
当插头连接器模块5连接到保持框架2时,闩锁凸耳12位于保持框架2的外侧10上,并相应地接合在凹槽14中,在这种情况下,闩锁凸耳12围着侧壁3的后端面18,然后沿着侧壁3相对于容纳空间4向外凸出,直到它到达它在凹槽14中接合的点。换言之,闩锁凸耳12提供了U形空间27,U形空间27围绕侧壁3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实际的闩锁凸耳12布置在该U形空间27的一侧,而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布置在另一侧。
对于每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提供了至少两个闩锁凸耳12,其中一个闩锁凸耳12与一个侧壁3的闩锁结构11接合,而另一闩锁凸耳12与另一侧壁3的闩锁结构11接合。也就是说,两个侧壁3都与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相应闩锁结构11连接。这种相对于容纳空间4的双侧对称的包围的好处在于可以在保持框架2的容纳空间4中建立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良好安装。
闩锁凸耳12优选为具有在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宽度。也就是说,在宽的插头连接器模块中的闩锁凸片12比在相对窄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中的宽。不过,闩锁凸耳12也可以具有比插头连接器模块5窄的宽度或由多个部件形成。
其中安装有功能元件13的容纳点28布置在插头连接器模块5内。这些容纳点28可以具有任何形式且基本上取决于功能元件13的形状。不过,容纳点28被设计成使得功能元件13通常以固定但可更换的方式安装在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容纳点28中。
侧壁3的外侧8在闩锁凸耳12所在的区域中具有凹陷区域15。在这种情况下,凹陷区域15从外侧8的外侧表面16延伸到侧壁3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凹陷区域16在侧壁3的整个长度L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中,凹陷区域15和闩锁凸耳12被设计成使得闩锁凸耳12不会突出到外侧表面16之外。闩锁凸耳12特别优选为与外侧表面16齐平。另外,进一步加深凹陷区域15的凹槽14布置在所述凹陷区域15中。
此外,侧壁3在其后端面17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元件18。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定位元件19与布置在插头连接器模块5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元件19协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元件18是凸轮,而第二定位件19是凸轮延伸到其中的容纳件。在所示实施例中,定位元件18相对于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在纵向方向L上偏移,并且额外地有助于防止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倾斜。
在所示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被设计为引导脊。在所示实施例中,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被设计为引导槽。在这种情况下,引导脊能被推入引导槽中,并因此接合在引导槽中。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引导元件7、9彼此平行地延伸。两个侧壁3中的一个侧壁上的引导元件7能设计成不同于两个侧墙3中的另一侧壁上的引导元件7,因此能对插头连接器模块5相对于容纳空间4的定向进行编码。也就是说,插头连接器模块5仅能在一个方向上安装在容纳空间4中。
优选地,所述引导槽之间的栅格间距小于5毫米,优选为2至4毫米,特别是大约为3.5毫米。这样的好处在于能提供非常精细地分开的网格间隔,这具有节省空间的效果,因为模块能以更精细的结构的方式定位。
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在接收空间4深度的至少一半上延伸。也就是说,换言之,引导元件7在侧壁3的深度T的至少一半上延伸。
侧壁3中的一个侧壁上的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特别优选为仅在侧壁3的深度T的一部分上延伸,而侧壁3的另一侧壁上的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在整个深度上延伸。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具有编码表面36。编码表面36在图2b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编码表面36被布置以使得,如果插头连接器模块5被错误地推入容纳空间4中,则编码表面36抵靠在整个深度上延伸的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且因此使其不能插入。正确的位置示于图5b的截面图中,其中编码表面位于没有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的区域中。
此外,侧壁3在其后端面17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定位元件18。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一定位元件19与布置在插头连接器模块5上的至少一个第二定位元件19协作。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定位元件18是凸轮,而第二定位件19是凸轮延伸到其中的容纳件。在所示实施例中,定位元件18相对于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在纵向方向L上偏移,并且额外有助于防止插头连接器模块倾斜。
在所示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被设计为引导脊。在所示实施例中,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被设计为引导槽。在这种情况下,所述引导脊可以被推入所述引导槽中,并因此接合在所述引导槽中。在这种情况下,所有引导元件7、9彼此平行地延伸。两个侧壁3中的一个侧壁上的引导元件7可以设计成不同于两个侧壁3中的另一侧壁上的引导元件7,因此能对插头连接器模块5相对于容纳空间4的定向进行编码。也就是说,插头连接器模块5仅能在一个方向上安装在容纳空间4中。
优选地,所述引导槽之间的栅格间距小于5毫米,优选为在2至4毫米的范围内,特别是大约3.5毫米。这样的好处在于能提供非常精细地分开的网格间隔,这具有节省空间的效果,因为模块能以更精细的结构方式定位。
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在容纳空间4的深度的至少一半上延伸,也就是说,引导元件7在侧壁3的深度T的至少一半上延伸。
侧壁3中的一个侧壁上的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特别优选为仅在侧壁3的深度T的一部分上延伸,而侧壁3中的另一侧壁上的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在整个深度上延伸。此外,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具有编码表面36。编码表面36在图2b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编码表面36的布置方式使得如果插头连接器模块5被错误地推入容纳空间4中,那么编码表面36紧靠在整个深度上延伸的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因此使其不被插入。正确的位置如图5b的截面图所示,其中所述编码表面位于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不存在的区域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可以具有插入区域25和主引导区域26。在这种情况下,插入区域25布置在主引导区域25的前面。在所示实施例中,插入区域25被设计成倾斜平面。在这种情况下,插头连接器模块5和保持框架2之间在插入区域25中的间隙大于在主引导区域26中的间隙,因此插头连接器模块5可以更容易地安装在容纳空间4中。
在所示实施例中,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不具有插入区域25,而是仅包括主引导区域26,不过,保持框架侧向引导元件7也可以配备有插入区域26。
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侧表面20。在这种情况下,侧表面20和引导元件7、9之间的间隔优选为使得两个相邻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可以在它们的侧表面20处以固定的方式几乎彼此接触。也就是说,在保持框架2中,两个相邻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之间存在优选的间隙。该间隙优选地保持尽可能小。
横向壁21在外侧具有容纳件22。接地接触元件23可以保持在该容纳件上。接地接触元件23优选地由导电材料制成,并且可以用作触点。两个配合的插头连接器1的接地接触元件23彼此电连接。
此外,在横向壁21上分别布置有引导结构32。引导结构32引导两个插头连接器1沿着插入移动S进行配合。如图3所示,引导结构32可以在插头连接器1中的一个中设计为引导凸耳33,并在插头连接器1中的另一个中设计为引导开口34。在这种情况下,引导凸耳33可以插入引导开口34中。引导凸耳33和引导开口34优选为具有编码元件。这些编码元件由附图标记37和38表示。编码元件37例如是凹槽37,而编码元件38例如是接合在凹槽中的弹簧38,如图3所示。图3中的虚线表示协作。
图3示出了根据上述描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插入点被对应的具有不同配件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占据。在这种情况下,插头连接器模块5中的每个具有接触侧K,通过该接触侧K,功能元件13对于与另外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入过程是可接近的。
根据图3的两个插头连接器1可以沿着插入移动S彼此连接。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所有功能元件13彼此连接。然后,两个插头连接器1的接触侧K在配合状态下彼此接触。
与接触侧K相对,插头连接器模块5中的每个具有连接侧A。功能元件13可以通过该连接侧A连接到连接元件(图中未示出),例如连接电缆或连接软管。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插头连接模块5可以分别首先以其接触侧K安装在容纳空间4中。也就是说,插头连接器模块5可以沿插入移动S的方向安装在容纳空间4中。在这种情况下,所示实施例中的闩锁凸耳12也相应地从连接侧A突出。
图4中示出根据图3的插头连接器处于配合状态下。
图5a和图5b示出了根据图4的截面图。在该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从插入方向S看,顶部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从容纳空间4中突出。相反,底部插头连接器模块5在侧壁3和插头连接器模块5之间具有中间空间29。在图5a和图5b中,现在示出了顶部插头连接器1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从容纳空间4中突出的部分伸入到中间空间29中。如果功能元件被设计为引脚-容纳件结构,那么这种结构是特别有利的。在这种情况下,在图5a和图5b中,顶部插头连接器1中的功能元件13被设计为引脚侧功能元件30,而底部插头连接器1的功能元件13被设计为容纳件侧功能元件31。因此,引脚侧功能元件13的从容纳空间4中突出的区域可以被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同样从容纳空间4突出的区域35保护免受机械外部影响。还提供了插入过程中的触摸保护。
根据图3至图5的插头连接器的分解图在图6中示出。
图7示出了保持框架2的另一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侧壁3的长度被设计为小于根据图1至图6的实施例的侧壁3的长度。不用说,其他长度也是可以想象的。
附图标记说明
1          插头连接器
2          保持框架
3          侧壁
4          容纳空间
5          插头连接器模块
6          内侧
7          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
8          外侧
9          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
10         外侧
11         闩锁结构
12         闩锁凸耳
13         功能元件
14         凹槽
15         凹陷区域
16         外侧表面
17         后端面
18         第一定位元件
19         第二定位元件
20         侧表面
21         横向壁
22         容纳件
23         接地接触元件
24         前端面
25         插入区域
26         主引导区域
27         U形空间
28         容纳点
29         中间空间
30         引脚侧功能元件
31         容纳件侧功能元件
32         引导结构
33         引导凸耳
34         引导开口
35         突出区域
36         编码表面
37         编码元件
38         编码元件
A          连接侧
B          宽度
K          接触侧
E          插入移动
T          深度
S          插入方向
L          长度

Claims (20)

1.一种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包括:
-保持框架(2),其具有两个侧壁(3),所述两个侧壁(3)彼此平行地延伸并且横向地限定容纳空间(4),和
-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所述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够安装到所述容纳空间(4)中,
其中所述侧壁(3)在面向所述容纳空间(4)的内侧(6)上具有多个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在其外侧(8)上具有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能够插入所述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中,使得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以精确定位的方式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4)中,
其中所述侧壁(3)在其外侧(10)上具有闩锁结构(11),并且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至少一个闩锁凸耳(12),所述至少一个闩锁凸耳(12)接合在所述容纳空间(4)外部的闩锁结构(11)中,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包括至少一个功能元件(13),例如电功能元件或光学功能元件或流体功能元件,通过该功能元件(13),能够与另一插头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模件(5)的功能元件在配合状态下建立功能接触。
2.根据前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侧(8)上的闩锁结构(11)是凹槽(14),所述凹槽(14)在所述侧壁(3)的整个长度(L)上完全延伸。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闩锁凸耳(12)在连接到所述保持框架(2)时,位于所述保持框架(2)的外侧(8)上。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针对每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提供两个闩锁凸耳(12),其中一个闩锁凸耳(11)与一个侧壁(3)的闩锁结构(11)接合,并且另一闩锁凸耳(12)与另一侧壁(3)的闩锁结构(11)接合。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凸耳(12)具有基本上在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整个宽度上延伸的宽度。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的外侧(8)在所述闩锁凸耳(12)所在的区域中具有凹陷区域(15),所述凹陷区域(15)从所述外侧(8)的外侧表面(16)延伸到所述侧壁(3)中,其中所述凹陷区域(15)和所述闩锁凸耳(12)被设计成使得所述闩锁凸耳(12)基本上不突出超出所述外侧表面(16),特别是使得所述闩锁凸耳(12)基本上与所述外侧表面(16)齐平。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在其后端面(17)上具有第一定位元件(18),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8)与布置在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上的第二定位元件(19)协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8)是凸轮,并且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9)是所述凸轮接合在其中的容纳件;或者所述第二定位元件(19)是凸轮,并且所述第一定位元件(18)是所述凸轮接合在其中的容纳件。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侧引导元件(9)是至少一个引导脊,并且所述保持框架侧引导元件(7)是至少一个引导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引导脊接合在所述至少一个引导槽中。
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侧壁(3)中的一个侧壁上的引导元件(7)被设计成与所述两个侧壁(3)中的另一侧壁上的引导元件(7)不同,使得实现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的定向的编码。
11.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7)在所述容纳空间(4)的至少一半深度(T)上延伸。
1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元件(7、9)具有插入区域(25)和主引导区域(26),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与所述保持框架(2)之间在所述插入区域(25)中的间隙大于在所述主引导区域(26)中的间隙。
1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侧表面(20),其中所述侧表面(20)与所述引导元件(7、9)之间的间距被设计成使得两个相邻的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够在所述侧面(20)处彼此接触。
1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框架(2)具有两个横向壁(21),所述两个横向壁(21)分别设置在所述侧壁(3)的端部并连接所述侧壁(3),其中所述侧壁(3)和所述横向壁(21)优选地设计为一体。
1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框架(4)具有引导结构(32),在插入移动期间,利用所述引导结构(32)来引导两个保持框架(4),其中所述引导结构优选地具有编码元件(37、38)。
1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接触侧(K),通过所述接触侧(K),所述功能元件(13)对于与另一插头连接器的插入过程是可接近的,并且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具有连接侧(A),通过所述连接侧(A),所述功能元件(13)能够连接到连接元件,例如连接电缆或连接软管,其中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能够首先以其接触侧(K)安装在所述容纳空间(4)中。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闩锁凸耳(12)从所述连接侧(A)突出。
1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3)具有前端面(24)和后端面(17),其中所述闩锁凸耳(12)在所述后端面(17)上延伸,并且其中所述前端面(18)在连接到另外的插头连接器(1)时,能够相对于所述另外的插头连接器(1)的前端面(24)定向。
1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从插入方向(S)看,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以突出区域(35)从所述容纳空间(4)突出。
2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模块化插头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被设计成使得在所述侧壁(3)与所述插头连接器模块(5)之间产生中间空间(29),插头连接器模件(5)的突出区域能够突出到所述中间空间(29)中。
CN202180043394.7A 2020-06-18 2021-06-08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Pending CN11591788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0180815 2020-06-18
EP20180821 2020-06-18
EP20180821.9 2020-06-18
EP20180815.1 2020-06-18
PCT/EP2021/065244 WO2021254822A1 (de) 2020-06-18 2021-06-08 Modular aufbaubaren steckverbinder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7886A true CN115917886A (zh) 2023-04-04

Family

ID=7630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3811.8A Pending CN115803972A (zh) 2020-06-18 2021-06-08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CN202180043394.7A Pending CN115917886A (zh) 2020-06-18 2021-06-08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43811.8A Pending CN115803972A (zh) 2020-06-18 2021-06-08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20230352870A1 (zh)
EP (2) EP4169131A1 (zh)
JP (2) JP2023529963A (zh)
KR (2) KR20230024355A (zh)
CN (2) CN115803972A (zh)
WO (2) WO202125482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491217A (en) 1975-04-29 1977-11-09 Amp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housing
DE69622082T2 (de) 1995-05-12 2003-02-27 Framatome Connectors Int Verbindungsmodul mit abnehmbaren Kontakten und Anwendung in Verbindungsleisten
JP3171312B2 (ja) 1995-11-27 2001-05-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汎用コネクタ
JP2001015223A (ja) * 1999-06-25 2001-01-19 Nec Corp 汎用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結合方法
DE102004002850B4 (de) * 2004-01-19 2010-05-12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TWM283372U (en) * 2005-07-22 2005-12-11 Advanced Connectek Inc Spring connector
JP2013069542A (ja) * 2011-09-22 2013-04-18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の端子抜き構造
DE202012010735U1 (de) * 2012-11-12 2012-12-03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Modularer Steckverbinder
DE202013000969U1 (de) 2013-01-31 2014-05-08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er
DE102015104562B4 (de) * 2015-03-26 2018-12-06 Amphenol-Tuchel Electronics Gmbh Halterahmen und Steckverbinder mit Halterahmen für ein modulares Steckverbinder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9131A1 (de) 2023-04-26
EP4169130A1 (de) 2023-04-26
WO2021254822A1 (de) 2021-12-23
JP2023529963A (ja) 2023-07-12
JP2023529964A (ja) 2023-07-12
WO2021254821A1 (de) 2021-12-23
CN115803972A (zh) 2023-03-14
US20230231339A1 (en) 2023-07-20
KR20230024355A (ko) 2023-02-20
KR20230024332A (ko) 2023-02-20
US20230352870A1 (en) 2023-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73894B1 (ko) 단자 위치 확인 장치를 가진 전기 커넥터
EP0971442B1 (en)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side type retainer
US7661986B2 (en) Connector
EP2369687B1 (en) Connector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100041266A1 (en) Power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signal connector
US6659797B2 (en) Connector with resiliently deflectable lock arm
CN113258355B (zh) 连接器组件
US8915750B2 (en) Plug connector with mis-insert features and corresponding receptacle connector therewith
US6716069B2 (en) Connector with a housing and a retainer held securely on the housing
US787883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insulative housing configured with hermaphroditic halves
US20160329662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thereof
US10290966B2 (en) Joint connector
EP1524728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963009A1 (en) A construction for preventing an error assembling of a connector housing and a cover and a connector comprising the same
KR20040019874A (ko) 커넥터 조립체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커넥터
EP0982808A1 (en) Retra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d connecting a retrac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structure
KR100502029B1 (ko) 단자 잠금 구조체를 갖는 전기 커넥터
US6589080B2 (en) Terminal fitting and a connector
CN115917886A (zh) 模块化插头连接器
US5738543A (en) Connector with terminal position assurance member
US10128605B2 (en) Connector
US747012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CN110710061B (zh) 连接器结构
US6371818B1 (en) Connector
US20040155749A1 (en) Fuse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