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4489A - 图像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4489A
CN115914489A CN202210449874.XA CN202210449874A CN115914489A CN 115914489 A CN115914489 A CN 115914489A CN 202210449874 A CN202210449874 A CN 202210449874A CN 115914489 A CN115914489 A CN 1159144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ocument
color
processing apparatus
image proc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44987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加藤尚之
石仓研一
饭塚隆大
田中博幸
长谷川真也
富冈洸太
山川洋一
佐藤智纪
中田隆介
香田一行
安达伟人
森田美帆
石田智睦
近藤真之介
塩川裕也
石原大辅
橘康平
大场真一
远藤泰辅
山田健二
野田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2200330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23031207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9144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44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25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original characteristics, e.g. contrast, den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48Detecting edges, e.g. of a stationary shee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127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 H04N1/00249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 H04N1/00251Conn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a still picture apparatus with another apparatus, e.g. for storage, processing or transmission of still picture signals or of information associated with a still picture with a photographic apparatus, e.g. a photographic printer or a projector with an apparatus for taking photographic images, e.g. a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29Detection means
    • H04N1/00734Optical detectors
    • H04N1/00737Optical detectors using the scanning elements as detec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742Detection methods
    • H04N1/0075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 H04N1/00753Detecting a change in reflectivity of a sheet relative to a particular backgrou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5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two-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two-dimensional arr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and to details thereof
    • H04N220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 H04N2201/0402Arrangements not specific to a particular one of the scanning methods covered by groups H04N1/04 - H04N1/207
    • H04N2201/0436Scanning a picture-bearing surface lying face up on a suppor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且被摄物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介质排出部,排出由站立状态的人取出的介质;承载部,设置于比所述介质排出部更靠上方处,并承载如下颜色的被摄物: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黑色的值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以及摄影部,设置于比所述承载部更靠上方处,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所述被摄物进行摄影,所述承载部的上部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从而在由所述摄影部摄影到的图像中对所述被摄物与所述承载部进行区分。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特开2017-175594号公报中公开一种图像读取装置,其包括:载置台,载置读取介质;读取部,透过载置台自下方以光学方式读取载置于载置台上的读取介质;按压构件,将载置于载置台上的读取介质按压在载置台上并能够转动;拍摄部,自上方拍摄载置于闭合状态的按压构件的上表面的读取介质;以及支柱部,对拍摄部进行固定。
发明内容
一种图像处理装置,例如是如放置在办公室中那样的、人在站立的状态下用手拿起位于介质的排出部中的介质的类型的图像处理装置,并设置有承载被摄物的承载部、以及自上方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的摄影装置,若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则在被摄物是白色的情况下承载部的颜色与被摄物的颜色是相近的颜色,因此有时难以判别被摄物。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图像处理装置中,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且被摄物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的图像处理装置,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是人在站立的状态下用手拿起位于介质的排出部中的介质的类型的图像处理装置,并设置有承载被摄物的承载部、以及自上方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的摄影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可提供如下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介质排出部,排出由站立状态的人取出的介质;承载部,设置于比所述介质排出部更靠上方处,并承载如下颜色的被摄物: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黑色的值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以及摄影部,设置于比所述承载部更靠上方处,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所述被摄物进行摄影,所述承载部的上部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从而在由所述摄影部摄影的图像中对所述被摄物与所述承载部进行区分。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在所述承载部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所述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图像获取部,其获取由所述摄影部摄影到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在所述承载部承载有被摄物。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的至少端部为白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所述承载部的至少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所述承载部的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中至少与被摄物的端部相接的部分附近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方案,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方案,在所述承载部上示出标记,所述标记表示能够由所述图像获取部获取图像数据的承载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的范围。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方案,所述标记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黑色的值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一方案,所述标记的颜色为白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二方案,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照射部,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照射光,所述照射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三方案,所述承载部设置于比形成所承载的被摄物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更靠上方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四方案,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在比所述承载部更靠上方处包括操作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五方案,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里侧。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六方案,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摄影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七方案,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当所述摄影部对被摄物进行摄影时,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操作面板熄灭。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八方案,所述承载部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九方案,所述承载部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方案,所述摄影部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一方案,所述摄影部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二方案,所述标记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三方案,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也形成为用户近接侧的表面的一部分。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四方案,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形成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中的自装置本体的顶面至所述介质排出部之间。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五方案,在自装置本体的顶面至所述介质排出部之间形成有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与其他颜色。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六方案,在自装置本体的顶面至所述介质排出部之间,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形成为上部侧,其他颜色形成为下部侧。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十七方案,所述图像处理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照射部包含多个光源,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多个光源中的各个的点亮/熄灭进行控制,并以调整照射的光的明亮度或光轴的方式进行控制。
本公开的第一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包括:介质排出部,排出由站立状态的人取出的介质;承载部,设置于比所述介质排出部更靠上方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与承载的被摄物的颜色为预定的浓度以上的色差;以及摄影装置,设置于比所述承载部更靠上方处,自上方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
本公开的第二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一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浓度以上的颜色。
本公开的第三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一附记实施方式或第二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还包括图像获取部,其获取由所述摄影装置摄影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本公开的第四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一附记实施方式至第三附记实施方式中任一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承载部承载有被摄物。
本公开的第五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四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的至少端部为白色。
本公开的第六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四附记实施方式或第五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的至少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浓度以上的颜色。
本公开的第七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六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的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中至少与被摄物的端部相接的部分附近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浓度以上的颜色。
本公开的第八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一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
本公开的第九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三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在所述承载部上示出表示能够由所述图像获取部获取图像数据的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的承载范围的标记。
本公开的第十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根据第九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其中所述标记的颜色为预先设定的浓度以下的颜色。
(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方案,在图像处理装置中,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且被摄物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是人在站立的状态下用手拿起位于介质的排出部中的介质的类型的图像处理装置,并设置有承载被摄物的承载部、以及自上方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的摄影部。
根据所述第二方案,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三方案,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获取承载部中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第四方案,即便在被摄物并非平面状的情况下,也可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五方案,可使用户识别基于摄影部的摄影范围。
根据所述第六方案,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七方案,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八方案,与承载部的光的反射率高于预先设定的值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九方案,可使用户识别承载部中的可获取被摄物的图像数据的范围。
根据所述第十方案,与标记的颜色为黑色的情况相比,可使用户更容易识别承载部中的可获取图像数据的范围。
根据所述第十一方案,与标记的颜色为黑色的情况相比,可使用户更容易识别承载部中的可获取图像数据的范围。
根据所述第十二方案,与不设置照射部的情况相比较,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十三方案,即便是将承载部设置于比图像形成部更靠上方处的结构,也可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十四方案,用户可在站立的状态下容易操作。
根据所述第十五方案,用户可在站立的状态下一边确认承载被摄物的位置一边进行操作。
根据所述第十六方案,用户可在站立的状态下容易进行操作。
根据所述第十七方案,可在不受到由操作面板带来的光的影响的情况下对被摄物进行摄影。
根据所述第十八方案至第二十二方案中的任一方案,可提高操作性。
根据所述第二十三方案至第二十六方案中的任一方案,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使用户更容易识别承载部。
根据所述第二十七方案,可根据被摄物或外来光来调整光量。
根据所述第一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在图像处理装置中,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且被摄物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所述图像处理装置是人在站立的状态下用手拿起位于介质的排出部中的介质的类型的图像处理装置,并设置有承载被摄物的承载部、以及自上方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的摄影装置。
根据所述第二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三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获取承载部中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根据所述第四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即便在被摄物并非平面状的情况下,也可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五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使用户识别基于摄影装置的摄影范围。
根据所述第六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七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承载部的颜色为白色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八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承载部的光的反射率高于预先设定的值的情况相比,可更容易判别被摄物。
根据所述第九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可使用户识别承载部中的可获取被摄物的图像数据的范围。
根据所述第十附记实施方式的图像处理装置,与标记的颜色为黑色的情况相比,可使用户更容易识别承载部中的可获取图像数据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1是表示第一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一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正面图。
图1-3是表示第一形态的原稿读取部的结构的概略正面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形态的原稿读取部的被装载部开放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
图1-5是表示第一形态的被配置部的正面剖面图。
图1-6是自上方观察第一形态的被配置部的平面图。
图1-7是表示第一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1-8是表示相对于第一形态而言的第一比较形态的被配置部的正面剖面图。
图1-9是表示相对于第一形态而言的第二比较形态的被配置部的正面剖面图。
图1-10是表示相对于第一形态而言的第三比较形态的被配置部的正面剖面图。
图1-11是表示第一形态的被配置部的变形例的正面剖面图。
图1-12是表示第一形态的被配置部的变形例的正面剖面图。
图2-1是表示第二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第二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略正面图。
图2-3是表示第二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的结构的概略正面图。
图2-4是表示第二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的被装载部开放的状态的概略正面图。
图2-5是自上方观察第二形态的承载部的平面图。
图2-6是表示第二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3-1是表示第三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的概略图。
图3-2是表示第三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的立体图。
图3-3是表示在图3-2所示的结构中使原稿台移动至开放位置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4是表示第三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的上部的剖面图。
图3-5是表示在图3-4所示的结构中使原稿台移动至开放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3-6是表示第三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的平面图。
图3-7是表示在图3-6所示的结构中使原稿台移动至开放位置的状态的平面图。
图3-8是表示第三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中的移动机构的剖面图。
图3-9是表示在图3-8所示的结构中使原稿台移动至开放位置的状态的剖面图。
图4-1是表示第四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2是表示第四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结构图。
图4-3是表示第四形态的收容装置的结构图。
图4-4的(A)及图4-4的(B)是表示第四形态的收容装置、且表示收容部装设于装置本体的状态、与脱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5的(A)及图4-5的(B)是表示第四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且表示盖闭合的状态、与打开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6的(A)及图4-6的(B)是表示相对于第四形态而言的第一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且表示收容部装设于装置本体的状态、与脱离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4-7是表示相对于第四形态而言的第二比较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4-8是表示相对于第四形态而言的变形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1是表示第五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5-2是表示第五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的结构图。
图5-3的(A)及图5-3的(B)是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且表示覆盖部的开闭的立体图。
图5-4的(A)及图5-4的(B)是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且表示覆盖部的开闭的正面图。
图5-5是表示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的收容部的立体图。
图5-6的(A)及图5-6的(B)是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且表示收容部的装卸的立体图。
图5-7的(A)及图5-7的(B)是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且表示收容部的装卸的正面图。
图5-8的(A)及图5-8的(B)是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且表示其他覆盖部的开闭的立体图。
图5-9是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且表示覆盖部、及其他覆盖部的移动轨迹的平面图。
图6-1的(A)是表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图,图6-1的(B)是表示图6-1的(A)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图。
图6-2是表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所使用的控制装置的硬件结构的框图。
图6-3是表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6-4是自上方向表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承载部的图。
图6-5是表示用户对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进行操作的情况的图。
图6-6的(A)及图6-6的(B)是用以说明基于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照射装置的反射光分布的图。
图6-7是用以说明入射至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摄影装置的光的量的图。
图6-8的(A)及图6-8的(B)是用以说明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光源的可动区域的图。
图6-9是另一自上方向表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承载部的图。
图6-10是表示另一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
图7-1是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7-2是图7-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开闭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7-3是图7-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概要图。
图7-4是图7-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自其他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7-5是图7-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开闭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7-6是表示图7-1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7-7是第七形态之二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7-8是图7-7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开闭盖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7-9是图7-7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概要图。
图7-10是参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7-11是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7-12是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8-1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应用驱动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图8-2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装置的结构图。
图8-3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单元的结构图。
图8-4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装置的结构图。
图8-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成像装置的结构图。
图8-6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框架的立体结构图。
图8-7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8-8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的背面结构图。
图8-9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取下外盖及驱动装置后的状态的背面立体图。
图8-10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
图8-11是表示驱动马达的侧面结构图。
图8-12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8-13是表示联轴器的剖面结构图。
图8-14是表示联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15是表示本公开的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的剖面结构图。
图8-16是表示联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8-17是表示以前的驱动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形态>
使用附图对第一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所示的说明中,自用户(图示省略)站立的一侧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0,将装置上下方向(铅垂方向)、装置宽度方向(水平方向)、装置深度方向(水平方向)分别记载为H方向、W方向、D方向。另外,在需要区分装置上下方向、装置宽度方向、装置深度方向各自的一侧与另外一侧的情况下,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100,将上侧记载为+H侧,下侧记载为-H侧,右侧记载为+W侧,左侧记载为-W侧,里侧记载为-D侧,近前侧记载为+D侧。
<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1-1所示,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原稿读取装置10、形成装置110、面板部102、以及控制部(图示省略)。原稿读取装置10读取形成在原稿G(图示省略)的表面及背面上的图像,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转换为电子数据。形成装置110配置于原稿读取装置10的下方,基于由原稿读取装置10转换而得的图像的电子数据来形成原稿G的复印图像,并记录于作为介质的片材构件P上。面板部102配置于后述的照相机部20与原稿台30之间,是能够实现用户的触摸输入的操作、并且针对+D侧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信息的触摸屏显示器。面板部102是显示部的一例。控制部(图示省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0的各部的动作。原稿读取装置1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形成装置>
如图1-2所示,形成装置110包括收容部120、运载部160、形成部130、以及排出部170。
收容部120收容多个尺寸的片材构件P,并将片材构件P供给至形成部130。本形态的收容部120具有第一收容部122与第二收容部124。第一收容部122能够收容最多500张最大A3尺寸的片材构件P。第二收容部124能够收容最多1500张最大A4尺寸的片材构件P。即,在收容部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尺寸的片材构件P是A4尺寸的片材构件P。片材构件P由控制部(图示省略)自收容部120选择性地送出。
运载部160包含多个辊构件162而构成,将通过控制部(图示省略)选择性地送出的片材构件P向形成部130运载。
形成部130具有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片材构件P上形成图像的功能。形成部130包括:感光体单元132,形成多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转印部140,将由感光体单元132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至片材构件P;以及定影部150,将转印至片材构件P的色粉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P。
感光体单元132以按颜色形成色粉图像的方式包括多个。在本形态中,包括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共计四种颜色的感光体单元132。图1-2中所示的Y、M、C、K表示与所述各颜色对应的构成部分。此外,在不特别区分颜色(Y、M、C、K)的情况下,省略末尾的字母进行记载。
感光体单元132Y~感光体单元132K(132Y、132M、132C、132K)各个除了所使用的色粉以外,基本上同样地构成。
如图1-2所示,感光体单元132Y~感光体单元132K各个以沿着转印部140的转印带141(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的外周部的方式排列。
如图1-2所示,感光体单元132包括:感光体鼓133,沿图中箭头A方向旋转;以及带电器134,使感光体鼓133带电。进而,感光体单元132包括:曝光装置135,对通过带电器134而带电的感光体鼓133进行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以及显影装置136,使用色粉将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粉图像。
转印部140具有如下功能:将各颜色的感光体鼓133的色粉图像与中间转印体重叠而进行一次转印,将所述重叠的色粉图像二次转印至片材构件P。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转印部140包括:作为中间转印体的转印带141、驱动辊142、一次转印辊143、二次转印辊144、以及支撑辊145。
转印带141是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环形状的带,并缠绕在配置于+W侧的折回部上的驱动辊142、与配置于-W侧上的二次转印辊144上。驱动辊142与未图示的马达等驱动部件连接,并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利用驱动部件进行旋转驱动而使转印带141环绕。
一次转印辊143是隔着转印带141而配置于各颜色的感光体鼓133的相反侧的辊状的构件。而且,一次转印辊143具有如下功能:将形成于感光体鼓133上的色粉图像在感光体鼓133与一次转印辊143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T转印至转印带141。
二次转印辊144是与驱动辊142为相反侧的、配置于转印带141的折回部的内侧的辊状的构件。支撑辊145是隔着转印带141而配置于二次转印辊144的相反侧的辊状的构件。二次转印辊144及支撑辊145具有如下功能:将转印至转印带141的色粉图像在转印带141与支撑辊145之间的二次转印位置NT转印至片材构件P。
定影部150通过对自形成部130运载来的片材构件P进行加热及加压,将在形成部130中转印至片材构件P的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P。另外,定影部150将定影有图像的片材构件P运载至排出部170。
排出部170包含位于原稿读取装置10的排出部18(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的下方的排出台172、以及配置于排出台172与定影部150之间的排出辊对174而构成。排出部170利用排出辊对174将自定影部150运载来的片材构件P排出至排出台172。
<原稿读取装置>
接下来,对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的结构进行说明。原稿读取装置10配置于形成装置110的上方。原稿读取装置10包括:照相机部20;以及原稿台30,配置于照相机部20的下方。另外,原稿读取装置10还包括配置于原稿台30的下方的被装载部40、读取部50、以及排出部18。
原稿读取装置10具有如下功能:利用照相机部20拍摄承载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并读取形成于原稿G的上表面(表面)上的图像的功能。另外,原稿读取装置10具有如下功能:由读取部50一边运载配置于被装载部40中的原稿G一边进行读取,并排出至排出部18。原稿G具有明度高的颜色的底色。本形态中的原稿G的底色是白色。
图1-7是表示原稿读取装置1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如图1-7所示,原稿读取装置10还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器)11、只读存储器(Read OnlyMemory,ROM)12、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13、以及存储体(storage)14。
(照相机部)
照相机部20是所谓的实物照相机,具有拍摄承载于后述的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功能。照相机部20是拍摄部件的一例。
如图1-6所示,照相机部20的拍摄范围(视场角)AC和与将装置宽度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A3尺寸的原稿G相对应而形成于原稿台30上的四个标记M(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重叠。在本形态中,A3尺寸的原稿G是能够通过照相机部20拍摄的最大尺寸的原稿。
(原稿台)
如图1-2所示,原稿台30配置于照相机部20的下方,是配置有由照相机部20拍摄的原稿G的被配置部的一例。原稿台30包括:后述的读取部50的盖52,配置于-W侧;以及平板32,排列在盖52的+W侧且以沿着D-W平面延伸的姿势配置。盖52是第一被配置部的一例。平板32是第二被配置部的一例。如图1-6所示,盖52及平板32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均呈现矩形形状。原稿台30沿着D-W平面扩展,具有配置有原稿G的被配置面30a。被配置面30a在平板32以将-W侧的边缘与盖52的+W侧的边缘隔着间隙S(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而合一的方式排列时形成,被四个标记M包围。即,被配置面30a是盖52的上表面52a及以与盖52隔着间隙S而合一的方式排列的平板32的上表面32a中、被四个标记M包围的部分。另外,被配置面30a与照相机部20的拍摄范围(视场角)AC一致。
原稿G优选为以原稿G的中心的位置与照相机部20的拍摄范围(视场角)AC的中心重叠的方式承载于原稿台30上。特别是,A4尺寸的原稿G优选为以所述原稿G的中心的位置与照相机部20的拍摄范围(视场角)AC的中心重叠的方式承载于原稿台30上。
原稿台30具有进行承载于被配置面30a上的原稿G的对位的四个标记M。四个标记M与将装置宽度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A3尺寸的原稿G相对应。标记M通过针对盖52的上表面52a及平板32的上表面32a的涂装来形成。
标记M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而呈现L字状,对应于将装置宽度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A3尺寸的原稿G的四角而形成有四个。在四个标记M中,-W侧的标记M形成于读取部50的盖52的上表面52a上,+W侧的标记M形成于平板32的上表面32a上。四个标记M在盖52与平板32以隔着间隙S而合一的方式排列时划定被配置面30a。与四个标记M相对应的A3尺寸的原稿G的中心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照相机部20的摄影范围(视场角)AC的中心重叠。
如图1-3及图1-4所示,平板32是通过未图示的引导机构相对于读取部50的盖52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移动地设置的板状的构件。平板32构成被配置面30a,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32a。平板32的上表面32a是第二表面的一例。平板32具有如下功能:通过自以形成被配置面30a的方式与盖52排列的状态(参照图1-3)向+W侧滑动移动而将后述的被装载部40的上方开放(参照图1-4)。此外,平板32在以形成被配置面30a的方式与盖52排列时,将被装载部40的上方关闭。平板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被配置面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
(检测部件)
如图1-7所示,CPU 11是中央运算处理单元,执行各种程序,或控制各部。即,CPU11自ROM 12或存储体14读出程序,并将RAM 13设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程序。CPU 11根据在ROM12或存储体14中记录的程序来进行所述各结构的控制及各种运算处理。在本形态中,在ROM12或存储体14中保存有原稿检测程序,所述原稿检测程序是通过对照相机部20所拍摄的图像执行色差或亮度差的检测处理来检测原稿G的边缘。另外,在ROM 12或存储体14中保存有识别读取程序,所述识别读取程序是基于由原稿检测程序检测出的原稿G的边缘来识别原稿G并读取形成于所述原稿G的上表面(表面)上的图像。CPU 11通过原稿检测程序,作为检测部件11a发挥功能,所述检测部件11a根据被配置面30a与原稿G的色差或亮度差,自照相机部20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出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边缘。另外,CPU11通过识别读取程序,作为识别读取部件11b发挥功能,所述识别读取部件11b基于由原稿检测程序检测出的原稿G的边缘来识别原稿G并读取形成于所述原稿G上的图像。
为了自照相机部20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出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边缘,被配置面30a的颜色构成为与原稿G的颜色之间存在预定的亮度差以上且存在预定的色差以上。其中,只要能够检测出原稿G的边缘,则并不限于所述形态。例如,被配置面30a的颜色与原稿G的颜色即便为预定的色差以下,但只要为如能够检测出原稿G的边缘的亮度差以上即可。具体而言,例如在8位(bit)环境下的情况下,优选为期望50LSB(least significantbit,最低有效位)以上的亮度差,但只要存在至少20LSB以上的亮度差即可。另外相反,被配置面30a的颜色与原稿G的颜色即便为预定的亮度差以下,但只要为如能够检测出原稿G的边缘的色差以上即可。
ROM 12保存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RAM 13作为工作区域而暂时存储程序或数据。存储体14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SSD),保存包含操作系统在内的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
(被装载部)
如图1-3所示,被装载部40是配置于原稿台30的下方、且具有相对于被配置面30a形成为凹处的矩形形状的底表面42的原稿读取装置10的框体的一部分。底表面42的-W侧的端部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后述的盖52的前端面52e重叠。底表面42以-W侧的端部相对于+W侧的端部而成为下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如图1-4所示,被装载部40具有如下功能:在平板32的-W侧的端部通过滑动移动而相对于被装载部40向+W侧移动从而被装载部40的上方开放的状态下,能够将多个原稿G装载于底表面42上。另外,在所述状态下,被装载部40具有如下功能:能够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A4(短边)长的原稿G以跨越滑动移动的平板32的上表面32a与底表面42的状态配置。
(读取部)
读取部50是所谓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ADF),具有如下功能:一边运载配置于被装载部40中的原稿G一边进行读取。读取部50具有盖52、取入口54、运载部56、读取部件60、以及排出口58。
取入口54相对于被装载部40而在-W侧邻接地配置。取入口54是开口的一例。排出口58在装置上下方向的位置是比取入口54更靠下方处的位置,配置于形成装置110的排出部170的上方。另外,排出口58相对于排出部18而在-W侧邻接地配置。
运载部56具有:自取入口54至排出口58的大致U字状的运载路线56a、以及沿着运载路线56a而配置的多个辊构件56b。运载部56使用辊构件56b自取入口54取入配置于被装载部40中的原稿G,并对其朝向排出口58在运载路线56a内进行运载。
读取部件60是沿着运载路线56a而配置的固定密接型的图像传感器,且具有如下功能:读取形成于由运载部56运载来的原稿G的表面及背面的图像。读取部件60具有:表面读取部60a,读取形成于原稿G的表面的图像;以及背面读取部60b,读取形成于原稿G的背面的图像。
盖52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而具有L字状的剖面,是覆盖读取部50的上方的面板状的构件。盖52构成被配置面30a,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52a。盖52的上表面52a是第一面的一例。另外,盖52具有:端面52b,与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相向;以及突出部52c,在比平板32更靠下方处的位置自端面52b以矩形形状突出。即,突出部52c与盖52一体地形成。另外,突出部52c具有:向上面52d,朝向上方;以及前端面52e,朝向+W侧。
如图1-3所示,在盖52及平板32形成被配置面30a时,突出部52c配置于平板32的-W侧的端部的下方。即,在形成有被配置面30a时,盖52的突出部52c及平板32的-W侧的端部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换句话说,在形成被配置面30a时,盖52及平板32通过盖的突出部52c及平板32的-W侧的端部的一部分而形成重叠部70。另外,此时突出部52c的向上面52d与平板32的下表面相向。另外,此时突出部52c通过设置于向上面52d上的肋材等支撑部件(图示省略)自下方支撑平板32。即,突出部52c能够自下方支撑平板32。
另外,在本形态中,盖52的前端面52e位于比平板32的-W侧的端面32e更靠平板32侧(即,+W侧)处。盖52的前端面52e是“第一被配置部的端部中第二被配置部侧的端部”的一例,平板32的-W侧的端面32e是“第二被配置部的端部中第一被配置部侧的端部”的一例。
在盖52及平板32形成被配置面30a时,如图1-5所示,在连结盖52的前端面52e的下边缘52f与照相机部20的虚拟直线KC上配置有平板32。另外,此时在连结位于盖52的前端面52e的比下边缘52f更靠上方处的上边缘52g与照相机部20的虚拟直线上配置有平板32。换句话说,在形成重叠部70时,盖52的前端面52e相对于照相机部20被平板32遮挡。进而,在形成重叠部70时,盖52的前端面52e的下边缘52f相对于照相机部20被平板32遮挡。盖52的前端面52e的下边缘52f是重叠部70的下端的一例。
(间隙)
在盖52及平板32形成被配置面30a时,在盖52与平板32之间形成间隙S。间隙S利用盖52的端面52b及向上面52d、与平板32的朝向-W侧的端面及下表面,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而形成为L字状。换句话说,在形成重叠部70时,重叠部70具有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以非直线状自被配置面30a到达配置于平板32的下方的盖52的上边缘52g的间隙S。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间隙S具有:纵间隙TS,沿装置上下方向自被配置面30a延伸至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的下边缘;以及横间隙YS,在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的下边缘的下方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的下边缘是纵间隙TS的下端。纵间隙TS自下方被突出部52c覆盖。换句话说,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的下边缘自下方被突出部52c覆盖。此外,间隙S在图1-2、图1-3、图1-5、图1-6中被强调图示为形成于盖52与平板32之间的部分。
另外,在盖52及平板32形成被配置面30a时,在连结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的下边缘与照相机部20的虚拟直线上配置有平板32。换句话说,在形成重叠部70时,平板32的-W侧的端面的下边缘相对于照相机部20被平板32遮挡。
间隙S在被配置面30a中形成边界线K。换句话说,如图1-5所示,在盖52的上表面52a与平板32的上表面32a之间由间隙S形成边界线K。如图1-6所示,边界线K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而呈现沿装置深度方向延伸的单一的直线状。
盖52及平板32的表面利用明亮度低的颜色进行着色。本形态中的盖52及平板32的表面的颜色为黑色。即,突出部52c的表面的颜色为黑色。因此,在本形态中,表面均为黑色的重叠部70与盖52的色差及重叠部70与平板32的色差小于表面为黑色的盖52及平板32与底色为白色的原稿G的色差。
此外,盖52及平板32例如表面也可利用明亮度高的颜色(具体而言,例如白色等)进行着色。在所述情况下,原稿G例如可具有明亮度低的颜色(具体而言,例如黑色等)的底色。若在被配置面30a与原稿G上产生色差,则能够使用各种颜色作为原稿G、盖52、及平板32的颜色。
被配置面30a的颜色是指利用照相机部20(拍摄部件的一例)作为被配置面30a的颜色而检测出的颜色,可未必为被配置面30a自身的颜色。另外,原稿G的颜色是指利用照相机部20作为原稿G的颜色而检测出的颜色,可未必为原稿G自身的颜色。
盖52具有通过未图示的开闭机构将读取部50的上方开放而能够使运载路线56a露出的结构。读取部50具有如下功能:当因运载部56的运载不良导致原稿G在运载路线56a发生堵塞时,能够通过盖52的开闭机构使读取部50的上方开放而以手动取出堵塞在运载路线56a中的原稿G。
如图1-2所示,排出部18是配置于排出口58的下方且形成装置110的排出部170的上方的托盘状的构件。排出部18具有如下功能:接收由运载部56运载并自排出口58排出的原稿G。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形态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此外,在所述说明中,在记载相对于本形态而言的比较形态时,在使用与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相同的零件等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所述零件等的符号及名称进行说明。
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的原稿台30在被配置面30a的下方具有盖52与平板32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重叠部70。将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与以下所示的作为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进行比较。
如图1-8所示,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包括盖252来代替本形态中的盖52。盖252不具有相当于本形态中的盖52的突出部52c的结构。具体而言,第一比较形态的盖252的+W侧的端面与平板232的-W侧的端面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向,在装置上下方向上不重叠。即,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不具有相当于本形态中的重叠部70的结构。在形成有被配置面30a时,在盖252的+W侧的端面与平板232的-W侧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S2来代替本形态中的间隙S。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间隙S2以沿着装置上下方向的直线状自被配置面30a延伸至盖252及平板232的背面(与被配置面30a相反的面)。关于以上的方面以外,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设为与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相同的结构。
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不具有相当于本形态中的重叠部70的结构。因此,在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中,通过间隙S2后,反射至配置于平板232的下方的构件的光到达照相机部20。所述情况下,根据配置于平板232的下方的构件的颜色,间隙S2有可能作为相对于原稿台30的亮度差或色差大的部分而被照相机部20拍摄。因此,在相对于由照相机部20拍摄到的、表示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图像而根据原稿G与原稿台30的亮度差或色差来检测原稿G的边缘的结构中,检测部件11a有可能将间隙S2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
另一方面,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的原稿台30通过具有重叠部70,即便可见光L自被配置面30a侧入射至间隙S,也到达配置于比盖52的下边缘52f更靠上侧处的突出部52c的向上面52d。因此,在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通过间隙S作为相对于原稿台30的色差小的部分而被照相机部20拍摄,与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相比,检测部件11a将间隙S2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在根据被配置面30a与原稿G的色差对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边缘进行检测的结构中,与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抑制由检测部件11a带来的对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具有如下结构:在连结盖52的突出部52c的下边缘52f与照相机部20的虚拟直线KC上配置有平板32。将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与以下所示的作为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进行比较。
如图1-9所示,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包括盖352及平板332来代替本形态中的盖52及平板32。盖352的+W侧的端面352b及平板332的-W侧的端面332b相对于照相机部20在-W侧相向。另外,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盖352的+W侧的端面352b及平板332的-W侧的端面332b自上侧朝向下侧向-W侧倾斜。在盖352及平板332形成被配置面30a时,盖352的+W侧的端部相对于平板332的-W侧的端部而配置于上方,并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即,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具有重叠部。形成于盖352的+W侧的端面352b及平板332的-W侧的端面332b之间的间隙S3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自上侧朝向下侧以向-W侧倾斜的直线状延伸。在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中,可见光L自照相机部20朝向间隙S3入射的情况下,可见光L朝向盖352的端面352b的下边缘及平板332的端面332b的下边缘呈直线地到达。即,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具有如下结构:可见光L能够自照相机部20朝向重叠部的下端呈直线地到达。关于以上的方面以外,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设为与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相同的结构。
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具有可见光L能够自照相机部20朝向重叠部的下端呈直线地到达的结构,因此自照相机部20入射至间隙S3的可见光L不会被遮挡而到达盖352及平板332的下方。所述情况下,间隙S3有可能作为相对于原稿台30的色差大的部分而被照相机部20拍摄。因此,在相对于由照相机部20拍摄到的、表示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图像而根据原稿G与原稿台30的色差来仅对原稿G的边缘进行检测的结构中,检测部件11a有可能将间隙S3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
另一方面,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具有如下结构:在连结盖52的突出部52c的下边缘52f与照相机部20的虚拟直线KC上配置有平板32。因此,沿着自照相机部20连结盖52的突出部52c的下边缘52f的虚拟直线KC上朝向所述下边缘52f的可见光L被平板32遮挡。另外,如所述那样,自照相机部20入射至间隙S的可见光L到达突出部52c的向上面52d。因此,在根据被配置面30a与原稿G的色差对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边缘进行检测的结构中,与第二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310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抑制由检测部件11a带来的对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的重叠部70具有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以非直线状自被配置面30a到达原稿台30的下方的间隙S。将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与以下所示的作为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进行比较。
如图1-10所示,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包括盖452及平板432来代替本形态中的盖52及平板32。盖452的+W侧的端面452b及平板432的-W侧的端面432b相对于照相机部20在-W侧相向。另外,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盖452的+W侧的端面452b及平板432的-W侧的端面432b自上侧朝向下侧向+W侧倾斜。在盖452及平板432形成被配置面30a时,盖452的+W侧的端部相对于平板432的-W侧的端部而配置于下方,并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即,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具有重叠部。形成于盖452的+W侧的端面452b及平板432的-W侧的端面432b之间的间隙S4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自上侧朝向下侧以向+W侧倾斜的直线状延伸。关于以上的方面以外,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设为与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相同的结构。
在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中,可见光L沿着自照相机部20连结间隙S4的下端的虚拟直线KC4上朝向所述下边缘的可见光L被平板432遮挡。然而,由于通过自照相机部20入射至间隙S4的光沿着直线状的间隙S4发生衍射而到达盖452及平板432的下方,因此检测部件11a有可能将间隙S4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
另一方面,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具有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以非直线状自被配置面30a到达原稿台30的下方的间隙S。因此,在根据被配置面30a与原稿G的色差对配置于原稿台30上的原稿G的边缘进行检测的结构中,与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抑制由检测部件11a带来的对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此外,所述第三比较形态作为本形态的变形例而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性思想中。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突出部52c与原稿台30的盖52一体地形成。因此,与突出部52c是与盖52独立的结构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零件件数更少。
另外,本形态的突出部52c与盖52一体地形成,由此具有与盖52相同的材质。即,本形态的突出部52c具有与盖52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颜色。因此,突出部52c的表面相对于盖52的上表面52a的色差小于与盖52独立地设置的突出部相对于盖52的色差。因此,突出部52c的表面相对于原稿G的色差与盖52的上表面52a相对于原稿G的色差相同。因此,与突出部52c的材质和盖52不同的结构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抑制由检测部件11a带来的对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表面均为黑色的重叠部70与盖52的色差及重叠部70与平板32的色差小于表面为黑色的盖52及平板32与底色为白色的原稿G的色差。因此,与重叠部70和原稿台30的色差大于原稿台30和原稿G的色差的结构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抑制由检测部件11a带来的对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还包括读取部50。因此,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在读取原稿G时,除了使用照相机部20以外可使用读取部50。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读取部50的盖52构成原稿台30。因此,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与构成原稿台30的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配置于平板32与读取部50的盖52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使原稿读取装置10的尺寸更紧凑。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包括:读取部50,自相对于被装载部40而在-W侧邻接的取入口54运载原稿G;以及平板32,相对于读取部50向+W侧移动并能够将被装载部40的上方开放。因此,在包括读取部50的结构中,与平板32沿装置深度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使尺寸更大的原稿G跨越被装载部40与向+W侧移动的平板32进行装载。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具有如下结构:平板32通过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而移动。因此,与通过使平板32旋转而移动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更容易地使平板32移动而使被装载部40的上方开放。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读取部50的盖52具有能够自下方支撑平板32的突出部52c。因此,与平板32在重叠部自下方支撑读取部50的盖52的结构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可提高装载部40的上方被关闭时的平板32的耐载荷性。
另外,与包括第一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10的结构相比,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可抑制使用照相机部20的原稿G的复印不良。
另外,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包括针对+D侧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信息的面板部102。因此,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在包括在+D侧显示信息的面板部102的结构中,与平板32向+D侧移动的结构相比,更容易在确认面板部102的显示内容的同时使具有上表面32a的平板32移动。
如以上那样,对第一形态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形态,能够在本公开的技术性思想的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形、变更、改良。
例如,本形态的形成装置110设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形成装置。然而,作为形成装置110,例如可为喷墨方式或胶版印刷方式。
另外,本形态的间隙S设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而形成为L字状。然而,在本公开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以在连结重叠部的下端与拍摄部件的虚拟直线上配置有第一被配置部或第二被配置部的方式形成的间隙时的形状并不限定于L字状。
例如,关于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所述间隙时的形状,只要是如所述的第三比较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410(参照图1-10)那样,在连结重叠部的下端与拍摄部件的虚拟直线上配置有第一被配置部或第二被配置部,则可为直线状。
另外,如图1-11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所述间隙时的形状可为横卧的帽状。具体而言,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所述间隙可形成于盖552与平板532之间,所述盖552中+W侧的端部形成为向+W侧的凸状,所述平板532中-W侧的端部形成为和盖552的+W侧的端部相对应的凹状。
另外,如图1-12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所述间隙时的形状可为横卧的V字状。具体而言,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所述间隙可形成于盖652与平板632之间,所述盖652中+W侧的端部形成为向+W侧的V字状的凸部,所述平板632中-W侧的端部形成为与盖652的+W侧的端部相对应的V字状的凹处。另外,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所述间隙时的形状也可为U字状来代替所述V字状。
另外,形成本形态的重叠部70的突出部52c设为与盖52一体地形成。然而,本公开的重叠部可与第一被配置部或第二被配置部独立地形成。此外,本公开的第一被配置部、第二被配置部、与重叠部的至少自间隙露出的部分优选为具有相互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颜色。
另外,本形态的被配置面30a设为盖52的上表面52a及以与盖52隔着间隙S而合一的方式排列的平板32的上表面32a中、被四个标记M包围的部分。然而,作为被配置面30a,并无特别限定,可由盖52的上表面52a及平板32的上表面32a各个的整体形成。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台30设为包括读取部50的盖52与平板32。然而,作为原稿台30,可包括包含第一被配置部的第一面与第二被配置部的第二面的三个以上的构件。另外,作为间隙S及边界线K,可形成有两个以上。
另外,本形态的边界线K设为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为单一的直线状。然而,作为边界线K,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可为曲线状,也可弯曲。
另外,本形态的平板32设为通过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而移动。然而,作为平板32,可具有沿装置深度方向滑动的结构。另外,作为平板32,可具有通过旋转而移动并将被装载部40的上方开放的结构,也可具有能够相对于原稿台30装卸的结构。
另外,本形态的平板32设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被配置面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然而,平板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并不限定于比被配置面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可与被配置面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相等,也可比被配置面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短。
另外,作为原稿读取装置10,可为不包括读取部50的结构。在所述结构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例如仅由照相机部20进行原稿G的图像读取。进而,在所述结构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平板部32可构成为通过自图1-3所示的位置向+W侧滑动移动,将排出部170的上方开放。在所述结构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也起到与包括读取部50的所述的原稿读取装置10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10中设为能够通过照相机部20摄影的原稿G的最大尺寸为A3尺寸。然而,能够通过照相机部20摄影的原稿的最大尺寸并不限定于A3尺寸,可为A2或B3等比A3尺寸更大的尺寸,也可为A4或B4等比A3尺寸更小的尺寸。
另外,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中设为在收容部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片材构件P的尺寸是A4。然而,在收容部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片材构件P的尺寸并不限定于A4,可为A3也可为B5。
<第二形态>
使用附图对第二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进行说明。
此外,在以下所示的说明中,自用户(图示省略)站立的一侧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2100,将装置上下方向(铅垂方向)、装置宽度方向(水平方向)、装置深度方向(水平方向)分别记载为H方向、W方向、D方向。另外,在需要区分装置上下方向、装置宽度方向、装置深度方向各自的一侧与另外一侧的情况下,正面观察图像形成装置2100,将上侧记载为+H侧,下侧记载为-H侧,右侧记载为+W侧,左侧记载为-W侧,里侧记载为-D侧,近前侧记载为+D侧。
<图像形成装置>
如图2-1所示,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包括原稿读取装置2010、形成装置2110、面板部2102、以及控制部(图示省略)。原稿读取装置2010读取形成在原稿2000G的表面及背面上的图像,并且将所读取的图像转换为电子数据。形成装置2110配置于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下方,基于由原稿读取装置2010转换而得的图像的电子数据来形成原稿2000G的复印图像,并记录于作为介质的片材构件2000P上。面板部2102配置于后述的摄影部2020与原稿台2030之间,是能够实现用户的触摸输入的操作、并且针对+D侧显示图像形成装置2100的信息的触摸屏显示器。面板部2102是显示部的一例。控制部(图示省略)控制图像形成装置2100的各部的动作。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形成装置>
如图2-2所示,形成装置2110包括收容部2120、运载部2160、形成部2130、以及排出部2170。
收容部2120收容多个尺寸的片材构件2000P,并将片材构件2000P供给至形成部2130。本形态的收容部2120具有第一收容部2122与第二收容部2124。第一收容部2122能够收容最多500张最大A3尺寸的片材构件2000P。第二收容部2124能够收容最多1500张最大A4尺寸的片材构件2000P。即,在收容部2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尺寸的片材构件2000P是A4尺寸的片材构件2000P。片材构件2000P是片材构件2000P的一种。片材构件2000P由控制部(图示省略)自收容部2120选择性地送出。
运载部2160包含多个辊构件2162而构成,将通过控制部(图示省略)选择性地送出的片材构件2000P向形成部2130运载。
形成部2130具有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在片材构件2000P上形成图像的功能。形成部2130包括:感光体单元2132,形成多种颜色的色粉图像;转印部2140,将由感光体单元2132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至片材构件2000P;以及定影部2150,将转印至片材构件2000P的色粉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2000P。
感光体单元2132以按颜色形成色粉图像的方式包括多个。在本形态中,包括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共计四种颜色的感光体单元2132。图2-2中所示的Y、M、C、K表示与所述各颜色对应的构成部分。此外,在不特别区分颜色(Y、M、C、K)的情况下,省略末尾的字母进行记载。
感光体单元2132Y、感光体单元2132M、感光体单元2132C、感光体单元2132K各个除了所使用的色粉以外,基本上同样地构成。
如图2-2所示,感光体单元2132Y、感光体单元2132M、感光体单元2132C、感光体单元2132K各个以沿着转印部2140的转印带2141(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的外周部的方式排列。
如图2-2所示,感光体单元2132包括:感光体鼓2133,沿图中箭头2000A方向旋转;以及带电器2134,使感光体鼓2133带电。进而,感光体单元2132包括:曝光装置2135,对通过带电器2134而带电的感光体鼓2133进行曝光来形成静电潜像;以及显影装置2136,使用色粉将静电潜像显影而形成色粉图像。
转印部2140具有如下功能:将各颜色的感光体鼓2133的色粉图像与中间转印体重叠而进行一次转印,将所述重叠的色粉图像二次转印至片材构件2000P。具体而言,如图2-2所示,转印部2140包括:作为中间转印体的转印带2141、驱动辊2142、一次转印辊2143、二次转印辊2144、以及支撑辊2145。
转印带2141是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的环形状的带,并缠绕在配置于+W侧的折回部上的驱动辊2142、与配置于-W侧上的二次转印辊2144上。驱动辊2142与未图示的马达等驱动部件连接,并具有如下功能:通过利用驱动部件进行旋转驱动而使转印带2141环绕。
一次转印辊2143是隔着转印带2141而配置于各颜色的感光体鼓2133的相反侧的辊状的构件。而且,一次转印辊2143具有如下功能:将形成于感光体鼓2133上的色粉图像在感光体鼓2133与一次转印辊2143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2000T转印至转印带2141。
二次转印辊2144是与驱动辊2142为相反侧的、配置于转印带2141的折回部的内侧的辊状的构件。支撑辊2145是隔着转印带2141而配置于二次转印辊2144的相反侧的辊状的构件。二次转印辊2144及支撑辊2145具有如下功能:将转印至转印带2141的色粉图像在转印带2141与支撑辊2145之间的二次转印位置转印至片材构件2000P。
定影部2150通过对自形成部2130运载来的片材构件2000P进行加热及加压,将在形成部2130中转印至片材构件2000P的图像定影至片材构件2000P。另外,定影部2150将定影有图像的片材构件2000P运载至排出部2170。
排出部2170包含位于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排出部2018(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的下方的排出台2172、以及配置于排出台2172与定影部2150之间的排出辊对2174而构成。排出部2170利用排出辊对2174将自定影部2150运载来的片材构件2000P排出至排出台2172。
<原稿读取装置>
接下来,对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结构进行说明。原稿读取装置2010配置于形成装置2110的上方。原稿读取装置2010包括:摄影部2020;原稿台2030,配置于摄影部2020的下方;以及检测读取部2011a。另外,原稿读取装置2010还包括配置于原稿台2030的下方的被装载部2040、读取部2050、以及排出部2018。
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功能:利用摄影部2020对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的原稿2000G进行摄影并读取形成于原稿2000G的上表面(表面)上的图像。另外,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功能:由读取部2050一边运载配置于被装载部2040中的原稿2000G一边进行读取,并排出至排出部2018。
图2-6是表示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硬件结构的框图。如图2-6所示,原稿读取装置2010还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处理器)2011、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2012、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2013、以及存储体2014。
(摄影部)
摄影部2020是所谓的实物照相机,具有对承载于后述的原稿台2030上的原稿2000G进行摄影的功能。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的原稿2000G可为大小是任意大小的原稿,但优选为市场上流通的规定尺寸(例如,A3尺寸或A4尺寸的原稿)或者收容于收容部2120中的尺寸的原稿。
如图2-5所示,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2000AC和与将装置宽度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A3尺寸的原稿2000G相对应而形成于原稿台2030上的标记2000M(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重叠。在本形态中,A3尺寸的原稿2000G是能够通过摄影部2020摄影的最大尺寸的原稿。A3尺寸的原稿2000G是能够通过摄影部2020摄影的最大尺寸的原稿的一例。
(原稿台)
如图2-2所示,原稿台2030配置于摄影部2020的下方,是承载有由摄影部2020摄影的原稿2000G的承载部的一例。原稿台2030包括:后述的读取部2050的盖2052,配置于-W侧;以及平板2032,排列在盖2052的+W侧且以沿着D-W平面延伸的姿势配置。盖2052及平板2032是构成原稿台2030的构件的一例。即,原稿台2030包括两个构件即盖2052及平板2032。盖2052及平板2032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均呈现矩形形状。原稿台2030沿着D-W平面扩展,具有承载有原稿2000G的承载面2030a。承载面2030a包括:盖2052的上表面2052a;以及以将-W侧的边缘与盖2052的+W侧的边缘隔着间隙2000S而合一的方式排列的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
如图2-2、图2-3、图2-5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间隙2000S沿着H方向自承载面2030a延伸至盖2052及平板2032的背面(与承载面2030a相反的面)。间隙2000S在承载面2030a中形成边界线2000K。换句话说,如图2-5所示,在盖2052的上表面2052a与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之间由间隙2000S形成边界线2000K。边界线2000K呈现沿装置深度方向延伸的单一的直线状。此外,在图2-2、图2-3、图2-5中,间隙2000S被强调图示为形成于盖2052与平板2032之间的部分。
此外,作为间隙2000S,可为盖2052的一部分与平板2032的一部分俯视时重合而形成的间隙。此时,盖2052的一部分可配置于平板2032的一部分的上方侧,平板2032的一部分可配置于盖2052的一部分的上方侧。
原稿2000G优选为以原稿2000G的中心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基于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视场角)的中心重叠的方式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特别是,A4尺寸的原稿2000G优选为以所述原稿2000G的中心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基于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视场角)的中心重叠的方式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进而,A4尺寸的原稿2000G优选为以所述原稿2000G的中心与和形成于原稿台2030上的标记2000M相对应的A3尺寸的原稿2000G的中心重叠的方式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如此,在A4尺寸的原稿2000G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时,无论原稿2000G的配置是纵向还是横向,边界线2000K均形成于一部分被A4尺寸的原稿2000G覆盖的位置上。
因此,边界线2000K的位置形成于“摄影范围的中心(或承载有原稿2000G的位置的中心)”与“摄影范围的中心(或承载有原稿2000G的位置的中心)上所承载的A3尺寸的原稿2000G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端部”之间。进而,在本形态中,在摄影范围的中心与标记2000M之间形成边界线2000K。
原稿台2030具有进行承载于承载面2030a上的原稿2000G的对位的标记2000M。标记2000M与将装置宽度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A3尺寸的原稿2000G相对应。标记2000M通过针对承载面2030a的涂装来形成。
标记2000M自装置上下方向观察而呈现L字状,对应于将装置宽度方向设为长边方向的A3尺寸的原稿2000G的四角而在承载面2030a上形成有四个。在四个标记2000M中,-W侧的标记2000M形成于读取部2050的盖2052的上表面2052a上,+W侧的标记2000M形成于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上。与四个标记2000M相对应的A3尺寸的原稿2000G的中心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基于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视场角)的中心重叠。
标记2000M各个形成于盖2052的上表面2052a或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中、远离边界线2000K的位置处。换句话说,边界线2000K形成于相对于标记2000M沿着承载面2030a而偏移的位置。另外,在本形态中,在A3尺寸的原稿2000G配置于原稿台2030时被所述原稿2000G覆盖的位置形成有边界线2000K。在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在未被A3尺寸的原稿2000G覆盖的位置不存在边界线2000K。换句话说,边界线2000K在承载面2030a上承载有A3尺寸的原稿2000G时,在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仅形成于被A3尺寸的原稿2000G覆盖的范围内。此外,在摄影范围外,在被A3尺寸的原稿2000G覆盖的范围外,也可存在边界线2000K。
如图2-3及图2-4所示,平板2032是通过未图示的引导机构相对于读取部2050的盖2052能够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移动地设置的板状的构件。平板2032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2032a。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是构成承载面2030a的面的一例。平板2032具有如下功能:通过自与盖2052邻接的状态(参照图2-3)向+W侧滑动移动而将后述的被装载部2040的上方开放(参照图2-4)。平板20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即,盖2052与平板2032之间的边界线2000K配置于比将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平分的平分线更靠-W侧处。
可以说原稿台2030在承载面2030a(表面的一例)上具有由盖2052及平板2032(多个零件的一例)形成的边界线2000K。边界线2000K存在于将承载面2030a进行三分割时的中央部。具体而言,边界线2000K存在于将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三等分时的中央部分。
(检测读取部)
如图2-6所示,CPU 2011是中央运算处理单元,执行各种程序,或控制各部。即,CPU2011自ROM 2012或存储体2014读出程序,并将RAM 2013设为工作区域来执行程序。CPU2011根据在ROM 2012或存储体2014中记录的程序来进行所述各结构的控制及各种运算处理。在本形态中,在ROM 2012或存储体2014中保存有原稿检测程序,所述原稿检测程序是通过对摄影部2020所摄影的图像执行色差的检测处理来检测原稿2000G的边缘。另外,在ROM2012或存储体2014中保存有摄影图像读取程序,所述摄影图像读取程序是读取在经摄影及检测的原稿2000G的上表面(表面)上形成的图像。CPU 2011通过这些程序,作为检测读取部2011a发挥功能,所述检测读取部2011a自摄影部2020所摄影的图像中测定原稿2000G与原稿台2030的承载面2030a的色差,对原稿2000G的边缘进行检测并读取形成于所述原稿2000G上的图像。即,检测读取部2011a具有如下功能:自摄影部2020所摄影的承载面2030a上承载的原稿2000G的图像中仅对原稿2000G进行检测并加以读取。
ROM 2012保存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RAM 2013作为工作区域而暂时存储程序或数据。存储体2014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Drive,SSD),保存包含操作系统在内的各种程序、及各种数据。
(被装载部)
如图2-2所示,被装载部2040是配置于原稿台2030的下方、且具有相对于承载面2030a形成为凹处的矩形形状的底表面2042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框体的一部分。底表面2042的-W侧的端部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原稿台2030的边界线2000K重叠。底表面2042以-W侧的端部相对于+W侧的端部而成为下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如图2-4所示,被装载部2040具有如下功能:在平板2032的-W侧的端部通过滑动移动而相对于被装载部2040向+W侧移动从而被装载部2040的上方开放的状态下,能够将多个原稿2000G装载于底表面2042上。另外,在所述状态下,被装载部2040具有如下功能:能够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A4(短边)长的原稿2000G以跨越滑动移动的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与底表面2042的状态配置。
(读取部)
读取部2050是所谓自动原稿输送装置(Auto Document Feeder,ADF),具有如下功能:一边运载配置于被装载部2040中的原稿2000G一边进行读取。读取部2050具有盖2052、取入口2054、运载部2056、读取部件2060、以及排出口2058。
取入口2054相对于被装载部2040而在-W侧邻接地配置。取入口2054是开口的一例。排出口2058在装置上下方向上的位置是比取入口2054更靠下方处的位置,配置于形成装置2110的排出部2170的上方。另外,排出口2058相对于排出部2018而在-W侧邻接地配置。
运载部2056具有:自取入口2054至排出口2058的大致U字状的运载路线2056a、以及沿着运载路线2056a而配置的多个辊构件2056b。运载部2056使用辊构件2056b自取入口2054取入配置于被装载部2040中的原稿2000G,并对其朝向排出口2058在运载路线2056a内进行运载。
读取部件2060是沿着运载路线2056a而配置的固定密接型的图像传感器,且具有如下功能:读取形成于由运载部2056运载来的原稿2000G的表面及背面的图像。读取部件2060具有:表面读取部2060a,读取形成于原稿2000G的表面的图像;以及背面读取部2060b,读取形成于原稿2000G的背面的图像。
盖2052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而具有L字状的剖面,是覆盖读取部2050的上方的面板状的构件。盖2052具有朝向上方的上表面2052a。如所述那样,盖2052的上表面2052a是构成承载面2030a的面的一例。在平板2032以将平板2032的-W侧的边缘与盖2052的+W侧的边缘隔着间隙2000S而合一的方式相对于盖2052排列时(参照图2-2及图2-3),盖2052的上表面2052a相对于平板2032的上表面2032a而成为大致同一面。
盖2052具有通过未图示的开闭机构将读取部2050的上方开放而能够使运载路线2056a露出的结构。读取部2050具有如下功能:当因运载部2056的运载不良导致原稿2000G在运载路线2056a发生堵塞时,能够通过盖2052的开闭机构使读取部2050的上方开放而以手动取出堵塞在运载路线2056a中的原稿2000G。
如图2-2所示,排出部2018是配置于排出口2058的下方且形成装置2110的排出部2170的上方的托盘状的构件。排出部2018具有如下功能:接收由运载部2056运载并自排出口2058排出的原稿2000G。
<作用及效果>
接下来,对本形态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此外,在所述说明中,在记载相对于本形态而言的比较形态时,在使用与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100相同的零件等的情况下,直接使用所述零件等的符号及名称进行说明。
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在A3尺寸的原稿2000G被配置于原稿台2030时被所述原稿2000G覆盖的位置形成有边界线2000K。因此,在读取由摄影部2020所摄影的原稿2000G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中,与在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且所承载的原稿2000G的外侧的部分存在形成于构件与构件的间隙中的线即间隙线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原稿2000G的读取精度,所述摄影部2020自承载有原稿2000G的原稿台2030的上方对原稿2000G进行摄影。
另外,在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中,在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在未被A3尺寸的原稿2000G覆盖的位置不存在边界线2000K。因此,与在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在未被A3尺寸的原稿2000G覆盖的位置存在边界线2000K的情况相比,可提高A3尺寸的原稿2000G的读取精度。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结构:边界线2000K由承载面2030a中的盖2052与平板2032之间的间隙2000S形成。因此,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在原稿台2030包括多个构件的情况下,与边界线2000K形成于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且承载于原稿台2030上的原稿2000G的外侧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原稿2000G的读取精度。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结构:在相对于进行原稿2000G的对位的标记2000M而沿着承载面2030a偏移的位置形成边界线2000K。因此,与边界线2000K和标记2000M重叠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可提高原稿2000G的读取精度。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结构:边界线2000K为单个。因此,与边界线2000K为多个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外观更良好。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还包括读取部2050。因此,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在读取原稿2000G时可选择摄影部2020或读取部2050中的某一个进行读取。
另外,在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中,构成原稿台2030的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是覆盖读取部2050的上方的盖2052。因此,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中,与构成原稿台2030的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配置于平板2032与读取部2050的盖2052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使原稿读取装置2010的尺寸更紧凑。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包括:读取部2050,自相对于被装载部2040而在-W侧邻接的取入口2054运载原稿2000G;以及平板2032,相对于读取部2050向+W侧移动并能够将被装载部2040的上方开放。因此,在包括读取部2050的结构中,与平板2032沿装置深度方向移动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可使尺寸更大的原稿2000G跨越被装载部2040与向+W侧移动的平板2032进行装载。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结构:平板2032通过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而移动。因此,与通过使平板2032旋转而移动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可更容易地使平板2032移动而使被装载部2040的上方开放。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结构:盖205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短。即,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具有如下结构:平板20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因此,与盖205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可使尺寸更大的原稿2000G跨越被装载部2040与平板2032进行装载。
另外,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在由摄影部2020对原稿2000G进行摄影并读取的结构中,与边界线2000K形成于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且所述原稿2000G的外侧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使用摄影部2020的原稿2000G的复印不良。
特别是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具有如下结构:在将与在收容部2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A4尺寸的片材构件2000P相同的尺寸即A4尺寸的原稿2000G配置于承载面2030a上时,边界线2000K的一部分被所述原稿2000G覆盖。因此,与在摄影部2020的摄影范围内在A4尺寸的原稿2000G的外侧形成边界线2000K的情况相比,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可抑制使用摄影部2020的原稿2000G的复印不良。
另外,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包括针对+D侧显示图像形成装置2100的信息的面板部2102。因此,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在包括在+D侧显示信息的面板部2102的结构中,与平板2032向+D侧移动的结构相比,更容易在确认面板部2102的显示内容的同时使具有上表面2032a的平板2032移动。
如以上那样,对第二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形态,能够在本公开的技术性思想的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形、变更、改良。
本形态的承载面2030a不需要为完全的平面。即,承载面2030a只要为在所述承载面2030a上承载原稿2000G并可由摄影部2020进行摄影的形状即可。因此,例如若在承载面2030a上承载原稿2000G并可由摄影部2020进行摄影,则可在承载面2030a上形成凹凸。
例如,本形态的形成装置2110设为电子照相方式的形成装置。然而,作为形成装置2110,例如可为喷墨方式或胶版印刷方式。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台2030设为包括读取部2050的盖2052与平板2032这两个构件。然而,作为原稿台2030,可包括上表面被单个或多个槽分割成多个面的一个构件。单个或多个槽是边界线的一例。另外,作为原稿台2030,可包括三个以上的构件。即,本公开的构件彼此之间的间隙2000S及由间隙2000S所形成的边界线2000K可形成有两个以上。
另外,本形态的边界线2000K设为单一的直线状。然而,作为边界线2000K,在承载面2030a上可为曲线状,也可弯曲。
另外,本形态的平板2032设为通过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而移动。然而,本形态的平板2032可具有沿装置深度方向滑动的结构。另外,本形态的平板2032可具有通过旋转而移动并将被装载部2040的上方开放的结构,也可具有能够相对于原稿台2030装卸的结构。
另外,本形态的平板2032设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然而,本形态的平板203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并不限定于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长,可与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相等,也可比承载面203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更短。
另外,本形态的原稿读取装置2010中设为能够通过摄影部2020摄影的原稿2000G的最大尺寸为A3尺寸。然而,能够通过本形态的摄影部2020摄影的原稿的最大尺寸并不限定于A3尺寸,可为A2或B3等比A3尺寸更大的尺寸,也可为A4或B4等比A3尺寸更小的尺寸。
另外,本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2100中设为在收容部2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片材构件2000P的尺寸是A4。然而,在本形态的收容部2120中能够最多收容的片材构件2000P的尺寸并不限定于A4,可为A3也可为B5。
<第三形态>
以下,基于附图对第三形态的一例进行说明。
(图像读取装置3010)
对第三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3010进行说明。图3-1是表示本形态的图像读取装置3010的概略图。此外,各图中所示的箭头H表示装置上下方向,箭头W表示装置宽度方向(具体而言,为水平方向),箭头D表示装置深度方向(具体而言,为水平方向)。装置上下方向、装置宽度方向、及装置深度方向相互交叉(具体而言,为正交)。
图3-1所示的图像读取装置3010是读取图像的装置。具体而言,如图3-1所示,图像读取装置3010包括运载部3014、图像形成部3012、读取部3030、运载机构3040、原稿台3050、排出部3060、原稿台3070、以及照相机3080。
此外,在本形态中,如后述那样,图像读取装置3010具有形成图像的功能,因此可将其理解为图像形成装置。
(运载部3014、及图像形成部3012)
运载部3014(参照图3-1)对收容于收容部3016中的纸张等记录介质3000P进行运载。具体而言,如图3-1所示,运载部3014具有多个运载辊等运载构件3014A,并通过运载构件3014A对记录介质3000P进行运载。
图像形成部3012(参照图3-1)将图像形成于由运载部3014运载来的记录介质3000P上。在图像形成部3012中,能够将由读取部3030及照相机3080读取的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3000P上。
具体而言,在图像形成部3012中,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将色粉图像(图像的一例)形成于记录介质3000P上。更具体而言,如图3-1所示,图像形成部3012具有色粉像形成部3020Y、色粉像形成部3020M、色粉像形成部3020C、色粉像形成部3020K(以下,称为3020Y~3020K)、转印体3024、以及定影部3026。
在图像形成部3012中,各色粉像形成部3020Y~3020K进行带电、曝光、显影、转印各工序,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各颜色的色粉像形成于转印体3024上。进而,在图像形成部3012中,将形成于转印体3024上的各颜色的色粉像转印至记录介质3000P,并通过定影部3026将所述色粉像定影至记录介质3000P。如此,在图像形成部3012中,使用经由转印体3024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3000P的中间转印方式。
(读取部3030、及运载机构3040)
图3-1等所示的读取部3030是读取被运载的原稿3000G(参照图3-3及图3-5)的图像的构成部分。如图3-1所示,所述读取部3030设置于相对于图像形成部3012而言的上方侧。具体而言,读取部3030具有读取传感器3032、读取传感器3034、以及盖3033。
读取传感器3032是具有读取被运载的原稿3000G的一个面的图像的读取功能的功能部。读取传感器3034是具有读取被运载的原稿3000G的另一面的图像的读取功能的功能部。作为读取传感器3032、读取传感器3034,作为一例,可使用被称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 Sensor,CIS)的密接型的图像传感器。
盖3033是覆盖读取传感器3032的构成部分。具体而言,如图3-1所示,盖3033具有顶板3035、以及侧板3037、侧板3039。
顶板3035设置于相对于读取传感器3032而言的上方侧,自上方侧覆盖读取传感器3032。如图3-2及图3-4所示,在顶板3035上承载有已由照相机308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的一部分。
侧板3037设置于相对于读取传感器3032而言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图3-1中的左方侧),自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侧覆盖读取传感器3032。侧板3039设置于相对于读取传感器3032而言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图3-1中的右方侧),自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覆盖读取传感器3032。
此外,装置宽度方向的一方相当于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的左方,因此以下将装置宽度方向的一方称为左方。装置宽度方向的另一方相当于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的右方,因此以下将装置宽度方向的另一方称为右方。为了便于说明,这些方向是规定的方向,因此装置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向。
在侧板3039上形成有将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原稿3000G接收到盖3033的内部的接收口3039A。接收口3039A包括沿装置深度方向延伸的开口。
在侧板3039中的接收口3039A的下方侧形成有将原稿3000G自盖3033的内部向排出部3060排出的排出口3039B。排出口3039B包括沿装置深度方向延伸的开口。
运载机构3040是运载已由读取部303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的机构。所述运载机构3040配置于盖3033的内部。换句话说,运载机构3040由盖3033覆盖。
具体而言,运载机构3040具有多个运载辊等运载构件3040A。在运载机构3040中,通过运载构件3040A利用C字状的运载路线自接收口3039A向排出口3039B(即,排出部3060)运载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原稿3000G。
如此,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运载机构3040自原稿台3050向排出部3060运载原稿3000G,读取部3030读取由运载机构3040运载来的原稿3000G的图像。
(原稿台3050)
如图3-3、图3-5、及图3-7所示,原稿台3050是承载有已由读取部3030(参照图3-1)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的台。即,原稿台3050也可以说是承载有由运载机构3040(参照图3-1)运载来的原稿3000G的构成部分。此外,原稿台3050是第二承载部的一例。
在原稿台3050中,原稿3000G被承载于上表面3050A上。因此,原稿台3050的上表面3050A是承载有原稿3000G的承载面。在本形态中,如后述那样,在原稿台307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自上方侧将原稿3000G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
此外,在本形态中,所谓“原稿台”是以指代承载原稿3000G的部件的含义使用。因此,“台”不包含对形状进行特别指定的含义。
如图3-1所示,原稿台3050设置于相对于读取部3030而言的右方侧。另外,原稿台3050设置于相对于原稿台3070而言的下方侧、且相对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而言的下方侧。因此,原稿台3050的上表面3050A相对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具有阶差。
原稿台3050形成为自盖3033的侧板3039向右方侧延伸的板状。原稿台3050的上表面3050A自接收口3039A向右方侧延伸。上表面3050A形成为自接收口3039A朝向右方侧成为上坡面的倾斜面。
如图3-3及图3-7所示,在原稿台3050设置有限制部3058(所谓的侧面引导件(sideguide))。限制部3058与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原稿3000G的侧端接触,以限制原稿3000G向装置深度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移动。
此外,装置深度方向的一方相当于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的前方,因此以下将装置深度方向的一方称为前方。装置深度方向的另一方相当于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的后方,因此以下将装置深度方向的另一方称为后方。由于这些方向是为了便于说明而规定的方向,因此装置结构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向。
(排出部3060)
图3-5等所示的排出部3060是排出已由读取部303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的构成部分。即,排出部3060也可以说是承载有由运载机构3040运载来的原稿3000G的构成部分。在排出部3060中,原稿3000G被承载于上表面3060A上。因此,排出部3060的上表面3060A是承载有原稿3000G的承载面。
排出部3060设置于相对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而言的下方侧、且原稿台3050的下方侧。排出部3060形成为自盖3033的侧板3039向右方侧延伸的板状。
排出部3060的上表面3060A自排出口3039B向右方侧延伸。上表面3060A包括自排出口3039B朝向右方侧成为上坡面的倾斜面。
(原稿台3070)
如图3-2及图3-4所示,原稿台3070是承载有已由照相机308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的台。原稿台3070是承载部的一例,且是第一承载部的一例。
在原稿台3070中,原稿3000G被承载于上表面3070A上。因此,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是承载有原稿3000G的承载面。如图3-4所示,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设置于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相同的高度。即,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相对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而设置于同一面上。
原稿台3070设置于比排出部3060更靠上方侧处、且比原稿台3050更靠上方侧处。因此,原稿台3070自上方侧覆盖原稿台3050的上表面3050A。而且,原稿台3070设置为如下高度:对图像读取装置3010进行操作的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可进行承载原稿3000G的操作。具体而言,原稿台3070例如设置于距设置有图像读取装置3010的地面1000mm左右的高度。
具体而言,如图3-3所示,原稿台3070具有顶板3071、以及侧板3072、侧板3074、侧板3075。如图3-4所示,顶板3071是将板厚方向设为上下方向的板状,如图3-6所示,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原稿台3070中,如图3-2、图3-4及图3-6所示,原稿3000G承载于顶板3071上。因此,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包括顶板3071的上表面。
如图3-4所示,顶板3071设置于原稿台3050的上方侧。顶板3071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及装置深度方向上的尺寸大于原稿台3050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及装置深度方向上的尺寸。
侧板3075自顶板3071的右端部向下方侧伸出。侧板3075形成为将板厚方向设为装置宽度方向的板状。侧板3075设置于相对于原稿台3050而言的右方侧,自右方侧覆盖原稿台3050。
侧板3072、侧板3074各自分别自顶板3071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向下方侧伸出(参照图3-3)。侧板3072、侧板3074形成为将板厚方向设为装置深度方向的板状。侧板3072、侧板3074各自分别设置于相对于原稿台3050而言的前方侧及后方侧,分别自前方侧及后方侧覆盖原稿台3050。
进而,原稿台3070设为能够移动至自上方侧覆盖原稿台3050的覆盖位置(图3-1、图3-2、图3-4、及图3-6所示的位置)、与将相对于原稿台3050而言的上方侧开放的开放位置(图3-3、图3-5、及图3-7所示的位置)。在本形态中,原稿台3070能够移动至覆盖位置与开放位置地由作为支撑体的装置本体3011支撑。
如图3-8及图3-9所示,在侧板3072、侧板3074各自上形成有由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孔形成的轨道3076。分别设置于原稿台3050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的一对轴部3057插入至轨道3076。而且,一对轴部3057通过轨道3076将原稿台3070引导至覆盖位置(图3-8所示的位置)与开放位置(图3-9所示的位置),由此原稿台3070沿着装置宽度方向在覆盖位置(图3-8所示的位置)与开放位置(图3-9所示的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3-3、图3-5、及图3-7所示,原稿台3070在开放位置配置于相对于原稿台3050而言的读取部3030的相反侧(即右方侧)。而且,在位于开放位置的原稿台3070上承载有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原稿3000G的一部分。
如此,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由一对轴部3057及导轨3076构成使原稿台3070移动的移动机构。此外,作为所述移动机构,并不限于所述结构,能够使用各种机械部件来构成。
另外,如所述那样,原稿台3070具有作为覆盖原稿台3050的盖的功能。即,原稿台3070兼作覆盖原稿台3050的盖。由于原稿台3070具有作为盖的功能,因此也可理解为原稿台3050的盖(被覆构件)。
(照相机3080)
照相机3080是能够读取承载于原稿台3070上的原稿3000G(被摄物的一例)的图像的照相机(所谓的实物照相机)。所述照相机3080设置于比原稿台3070更靠上方侧处。另外,照相机3080朝向下方侧,使得能够读取承载于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上的原稿3000G的图像。此外,照相机3080是对被摄物进行摄影的摄影部的一例。
作为照相机3080,例如可使用具有透镜等光学系统、与将感光转换为电信号的摄像元件的数字照相机。作为摄像元件,例如有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及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等。自前方侧观察,照相机3080的光轴例如沿着上下方向。
照相机3080由设置于装置本体3011上的支撑部3085支撑。支撑部3085具有:支柱部3087,在相对于原稿台3070而言的后方侧自装置本体3011向上方延伸;以及安装部3089,自支柱部3087的上端部向前方侧延伸。照相机3080安装于安装部3089上。
如图3-6所示,照相机3080具有跨越读取部3030与原稿台3070的读取范围3000MH。读取部3030中的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及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至少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3000MH中形成为平面状。在本形态中,顶板3035的顶面3035A的整个面、及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的整个面形成为平面状。此外,读取范围3000MH是摄影范围的一例。
此外,此处所述的平面状是指形成为能够支撑为适于利用照相机3080的读取的原稿3000G的姿势的程度的平面,容许在能够支撑为适于利用照相机3080的读取的原稿的姿势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
所谓适于读取的原稿3000G的姿势是平滑的姿势,且是至少与跨越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和原稿台3050的上表面3050A而承载原稿3000G(具体而言,为普通纸)的情况相比挠曲小的姿势。
此外,读取部3030中的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及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理想的是与照相机3080的光轴垂直。至少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在自前方侧观察的情况下,顶面3035A及上表面3070A相对于垂直于照相机3080的光轴的方向的角度小于原稿台3050的上表面3050A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角度。
而且,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照相机3080通过在位于覆盖位置的原稿台3070与读取部3030中的顶板3035的顶面3035A上承载原稿3000G,并由照相机3080拍摄所述原稿3000G,来读取所述图像。图像是形成于原稿3000G上的像,是包含文字、图画及照片等的图像。
另外,作为承载有原稿3000G的承载面而发挥功能的顶面3035A及上表面3070A不需要为平面状。即,顶面3035A及上表面3070A只要为在所述顶面3035A及上表面3070A上承载原稿3000G并可由照相机3080进行摄影的形状即可。因此,例如若在顶面3035A及上表面3070A上承载原稿3000G并可由照相机3080进行摄影,则可在顶面3035A及上表面3070A上形成凹凸。
(本形态的作用)
图像读取装置3010包括:读取部3030,读取运载来的原稿3000G的图像;排出部3060,排出已由读取部303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原稿台3070,设置于比排出部3060更靠上方侧处;以及照相机3080,设置于比原稿台3070更靠上方侧处,且能够读取承载于原稿台3070上的原稿3000G(被摄物的一例)的图像。因此,在包括读取运载来的原稿3000G的图像的读取部3030的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可设置读取部3030与照相机3080这两者,所述照相机3080在设置于比排出原稿3000G的排出部3060更靠上方侧处的原稿台3070的上方侧设置并读取原稿3000G的图像。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至少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3000MH中形成为平面状。因此,与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3000MH中,形成为在难以支撑为适于读取的原稿的姿势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的情况相比,能够创造适于利用照相机3080的读取的原稿3000G的姿势。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读取部3030中的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及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至少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3000MH中形成为平面状。因此,与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及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3000MH中,形成为在难以支撑为适于读取的原稿的姿势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的情况相比,可创造适于利用照相机3080的读取的原稿3000G的姿势。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在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及顶板3035的顶面3035A上承载有原稿3000G。因此,与仅在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上承载有原稿3000G的情况相比,可扩大可承载原稿3000G的范围。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原稿台3070设为能够移动至将相对于原稿台3050而言的上方侧开放的开放位置。因此,可自相对于原稿台3050而言的上方侧向原稿台3050承载原稿3000G。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在位于开放位置的原稿台3070上承载有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原稿3000G的一部分。因此,与将原稿3000G仅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情况相比,可扩大可承载原稿3000G的范围。
另外,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原稿台3070设置为如下高度:对图像读取装置3010进行操作的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可进行承载原稿3000G的操作。因此,用户不用坐下便可进行将原稿3000G承载于原稿台3070上的操作。
另外,图像读取装置3010包括能够将已由读取部3030及照相机3080读取的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3000P上的图像形成部2012。因此,可将运载来的原稿3000G的图像与承载于原稿台3070上的原稿3000G的图像形成于记录介质3000P上。
(图像形成部3012的变形例)
作为图像形成部的一例,并不限于所述的图像形成部3012。作为图像形成部的一例,例如可使用各色粉像形成部3020Y~3020K不经由转印体3024而在记录介质3000P上直接形成色粉像的直接转印方式。另外,作为图像形成部的一例,可为向记录介质3000P喷出油墨以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只要为具有在记录介质3000P上形成图像的功能的图像形成部即可。
(读取部3030的变形例)
在读取部3030中,作为具有图像的读取功能的功能部,使用了密接型的图像传感器,但并不限于此。作为所述功能部,例如可为CCD等图像传感器等,只要为能够读取图像的功能部即可。
另外,在本形态中,读取部3030具有读取传感器3032、读取传感器3034作为具有图像的读取功能的功能部,但并不限于此。作为读取部3030,可为仅具有读取传感器3032、读取传感器3034中的一个的结构。即,作为读取部3030,只要能够读取原稿3000G的至少一个面的图像即可。
另外,在本形态中,将盖3033理解为构成具有读取传感器3032、读取传感器3034的读取部3030的一部分的构成部分,但并不限于此。例如,可将盖3033理解为构成具有运载机构3040的运载部的一部分的构成部分。
(照相机3080的变形例)
作为照相机3080读取的图像的一例,并不限于包含文字、图画及照片等的图像。作为照相机3080读取的图像的一例,例如可为静止图像或动画等影像,只要为能够由照相机3080读取的像即可。
作为被摄物的一例,并不限于原稿3000G。作为被摄物的一例,也可为放映影像的影像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等)或书、名片等,只要为照相机3080能够拍摄的被摄物即可。
另外,只要是承载于原稿台3070及盖3033上的物质,则能够设为被摄物。因此,照相机3080可构成为不仅能够对图像进行拍摄,还能够以静止图像或动画的形式对被摄物自身进行拍摄。
(原稿台3070的变形例)
如图3-4所示,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设置为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相同的高度,但并不限于此。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与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可具有阶差。所述阶差例如可设为在能够支撑为适于利用照相机3080的读取的原稿的姿势的范围内形成的阶差。
(其他变形例)
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读取部3030中的顶板3035的顶面3035A、及原稿台3070的上表面3070A至少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中形成为平面状即可,在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外,可具有在难以支撑为适于读取的原稿的姿势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
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已由照相机308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设为如下结构:承载于位于覆盖位置的原稿台3070、与读取部3030中的顶板3035的顶面3035A上,但也可为仅承载于原稿台3070上的结构。在所述情况下,照相机3080的读取范围3000MH可设为仅包含原稿台3070的范围。
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作为承载部的一例,使用原稿台3070,但并不限于此。在图像读取装置3010中,例如可使用原稿台3050作为承载部的一例。即,可为将已由照相机3080读取图像的原稿3000G等被摄物承载于原稿台3050上的结构。在所述情况下,例如原稿台3070可为被固定于开放位置上的结构,也可为不设置原稿台3070的结构。
图像读取装置3010包括图像形成部3012,但也可为不包括图像形成部3012的装置。
本公开并不限于所述形态,能够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实现各种变形、变更、改良。例如,所述所示的变形例可适宜将多个组合来构成。
<第四形态>
依据图4-1~图4-7对本公开的第四形态的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各图所示的箭头H为铅垂方向且表示装置上下方向,箭头W为水平方向且表示装置宽度方向,箭头D为水平方向且表示装置深度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4-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4010包括:图像形成部4012,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色粉图像;以及收容装置4110,具有沿着运载路线4016运载记录介质P的运载部4014及收容记录介质P的收容部4060、收容部4070、收容部4080。进而,图像形成装置4010包括:控制部4028,对各部进行控制;以及主电源4036,向各部供给商用主电源的电力。
在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4010中,记录介质P由收容部4060、收容部4070、收容部4080收容,并由运载部4014沿着运载路线4016运载被收容于任一收容部4060、4070、4080中的记录介质P。进而,由图像形成部4012形成的色粉图像形成于要运载的记录介质P上,并将形成有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至装置本体4010a的外部。
〔图像形成部4012〕
如图4-1所示,图像形成部4012包括:多个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分别形成各颜色的色粉图像;以及转印部4032,将由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进而,图像形成部4012包括定影装置4034,所述定影装置4034将通过转印部4032而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色粉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P。
-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
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以按颜色形成色粉图像的方式包括多个。在本第四形态中,设置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共计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区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情况下,省略对符号附加的Y、M、C、及K。
各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除了使用的色粉以外基本上同样地构成,如图4-2所示,包括旋转的圆筒状的像保持体4040、以及使像保持体4040带电的带电器4042。进而,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包括:曝光装置4044,对带电的像保持体4040照射曝光光来形成静电潜像;以及显影装置4046,利用包含色粉的显影剂G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由此,各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使用各颜色的色粉来形成各颜色的图像。
另外,如图4-1所示,各颜色的像保持体4040与环绕移动的转印带4050(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接触。而且,在转印带4050的环绕方向(参照图中箭头)上,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色粉图像形成部4030自上游侧按照所述顺序排列而配置。
-转印部4032-
如图4-1所示,转印部4032包括:转印带4050;以及一次转印辊4052,隔着转印带4050而分别配置于各颜色的像保持体4040的相反侧,并将各颜色的像保持体4040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至转印带4050上。
另外,转印部4032包括:缠绕辊4056,缠绕有转印带4050;以及驱动辊4058,缠绕有转印带4050,并将旋转力传递至转印带4050。由此,转印带4050沿图中箭头方向环绕。
进而,转印部4032包括二次转印辊4054,所述二次转印辊4054隔着转印带4050而配置于缠绕辊4056的相反侧,并将转印至转印带4050上的色粉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而且,在二次转印辊4054与转印带4050之间形成有将色粉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转印辊隙NT。
在所述结构中,按照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顺序通过一次转印辊4052将色粉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4050上。另一方面,通过二次转印辊4054将色粉图像自转印带4050转印至夹持于转印带4050与二次转印辊4054之间而运载的记录介质P。进而,转印有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P朝向定影装置4034而被运载。
-定影装置4034-
如图4-1所示,定影装置4034在记录介质P的运载方向上配置于转印辊隙NT的下游侧。定影装置4034对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加压而使其定影至记录介质P上。
〔收容装置4110〕
如图4-1所示,收容装置4110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4010的下方部分,包括:三个收容部4060、4070、4080,收容记录介质P;以及运载部4014,运载记录介质P。而且,配置于最上方的收容部406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此外,关于收容装置4110,将在后面叙述详细情况。
〔控制部4028、主电源4036〕
控制部4028、及主电源4036配置于在倾斜的收容部4060与图像形成部4012之间形成的三角区域中。
(主要部分结构)
接下来,对收容装置4110进行说明。
如图4-1所示,收容装置4110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4010的下方部分。如图4-3所示,所述收容装置4110包括:装置本体4110a;收容部4060,收容记录介质P;收容部4070,收容记录介质P;以及收容部4080,收容记录介质P。另外,收容装置4110包括:滑轨4064,能够使收容部4060沿装置深度方向移动;滑轨4074,能够使收容部4070沿装置深度方向移动;以及滑轨4084,能够使收容部4080沿装置深度方向移动。进而,收容装置4110包括:运载部4014,运载记录介质P;以及盖4130,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置本体4110a(参照图4-5的(A)、图4-5的(B))。
收容部4060是第一收容部的一例,收容部4070是第二收容部的一例,收容部4080是第三收容部的一例。另外,装置深度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例。进而,装置宽度方向是侧方的一例。进而,收容装置4110的装置本体4110a是图像形成装置4010的装置本体4010a中的下方部分。
而且,收容部4060、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按照所述顺序自上方向下方排列。进而,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小于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另外,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小于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且大于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
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是第一尺寸的一例,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是第二尺寸的一例,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是第三尺寸的一例。
在本第四形态中,收容部4060主要收容A3尺寸的记录介质P,A3尺寸的记录介质P是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另外,收容部4070主要收容明信片尺寸的记录介质P,明信片尺寸的记录介质P是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收容部4080主要收容A4尺寸的记录介质P,A4尺寸的记录介质P是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
由此,关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记录介质P最长,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第二长,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记录介质P第三长。此处,所谓记录介质P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是记录介质P被送出至运载路线4016的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的长度。
另外,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与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及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的张数相比更多。
在本第四形态中,收容部4060设为能够收容200张记录介质P,收容部4070设为能够收容100张记录介质P,收容部4080设为能够收容1000张记录介质P。
由此,关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在厚度方向上的综合厚度,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的综合厚度最厚,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记录介质P的综合厚度第二厚,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记录介质P的综合厚度第三厚。即,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记录介质P的综合厚度最薄。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4010中,A4尺寸的记录介质P的消耗量最多。即,收容消耗量最多的记录介质P的收容部4080的能够收容的张数与收容部4060的能够收容的张数及收容部4070的能够收容的张数相比更多。
〔运载部4014〕
如图4-1所示,运载部4014包括:送出辊4020a,将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记录介质P向运载路线4016送出;以及防止辊4022a,防止由送出辊4020a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重叠运载。
另外,运载部4014包括:送出辊4020b,将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记录介质P向运载路线4016送出;以及防止辊4022b,防止由送出辊4020b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重叠运载。
进而,运载部4014包括:送出辊4020c,将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向运载路线4016送出;以及防止辊4022c,防止由送出辊4020c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重叠运载。
另外,运载部4014在记录介质P的运载方向上配置于防止辊4022a、防止辊4022b、防止辊4022c的下游侧,且包括调整辊4024,所述调整辊4024调整向转印辊隙NT送出的记录介质P的时机。进而,运载部4014包括排出辊4026,所述排出辊4026将通过定影装置4034而定影有色粉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至装置本体4010a的外部。
〔收容部4060、滑轨4064〕
如图4-3所示,收容部4060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状,一对滑轨4064在收容部4060中分别安装于装置宽度方向的两端。
滑轨4064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装置本体41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部4060。由此,收容部4060在装置深度方向上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移动。
而且,如图4-3、图4-4的(A)所示,收容部4060在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以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图中左侧的端部)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具体而言,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4060以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而成为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此处,所谓一端、另一端是收容部4060的一部分,是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离得最远的两点中的一者、或另一者。
换句话说,所谓收容部4060的一端是收容部4060的下游侧端部,所谓收容部4060的另一端是收容部4060的上游侧端部。另外,所谓收容部4060的上游侧端部或下游侧端部是指配置有收容于收容部4060内的记录介质P的平面与收容部4060相交的点。
此外,关于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记录介质P的姿势,记录介质P的介质面沿着收容部4060的底板。
在本第四形态中,收容部4060以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记录介质P的前边缘Pf相对于后边缘Pr而成为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此处,所谓记录介质P的前边缘Pf是记录介质P被送出至运载路线4016(参照图4-1)的一侧的边缘,所谓记录介质P的后边缘Pr是与前边缘Pf为相反侧的边缘。
而且,在收容部4060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状态下,能够通过运载部4014对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记录介质P进行运载。换句话说,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60位于能够对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进行运载的第一运载位置。
另一方面,当用户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60向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拉出时,如图4-4的(B)所示,收容部4060被滑轨4064引导,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从而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另外,当用户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60向装置深度方向的里侧推入时,收容部4060被滑轨4064引导,从而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所谓脱离是能够将记录介质P收容于收容部4060中的状态。在本第四形态中,所谓收容部4060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状态,是收容部4060未自装置本体4110a拆除而被装置本体4110a支撑的状态,且是能够向收容部4060中收容记录介质P的状态。
在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4060以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具体而言,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60与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状态的收容部4060重叠。换句话说,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相对于装置本体脱离的收容部4060配置于装置本体4110a的装置宽度内。
而且,在收容部4060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状态下,收容部4060的上方开放,从而能够将记录介质P供给至收容部4060。换句话说,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60位于能够将记录介质P供给至收容部4060中的第一供给位置。第一供给位置是第二位置的一例。
〔收容部4070、滑轨4074〕
如图4-3所示,收容部4070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状,一对滑轨4074在收容部4070中分别安装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滑轨4074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装置本体41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部4070。
由此,当用户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70向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拉出时,收容部4070被滑轨4074引导,从而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另外,当用户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70向装置深度方向的里侧推入时,收容部4070被滑轨4074引导,从而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
另外,如图4-3所示,收容部4070在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状态、及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均水平地配置。此外,在本第四形态中所谓收容部4070水平地配置,只要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即可,例如处于容许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记录介质P不会因倾斜而移动的稍许倾斜的状态。
而且,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70位于能够对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进行运载的第二运载位置,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70位于能够将记录介质P供给至收容部4070中的第二供给位置。
另外,无论收容部4060的位置如何,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70均自装置本体4110a向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拉出。
进而,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中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图中R1)内。另外,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中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图中R2)内。
〔收容部4080、滑轨4084〕
如图4-3所示,收容部4080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状,一对滑轨4084在收容部4080中分别安装于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两端。
滑轨4084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装置本体41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部4080。
由此,当用户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80向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拉出时,收容部4080被滑轨4084引导,从而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另外,当用户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80向装置深度方向的里侧推入时,收容部4080被滑轨4084引导,从而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
另外,如图4-3所示,收容部4080在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状态、及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均水平地配置。此外,在本第四形态中所谓收容部4080水平地配置,只要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即可,例如处于容许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不会因倾斜而移动的稍许倾斜的状态。
而且,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80位于能够对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进行运载的第三运载位置,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80位于能够将记录介质P供给至收容部4080中的第三供给位置。
另外,无论收容部4060的位置如何,均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80自装置本体4110a向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拉出。
进而,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中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R1内。
〔盖4130〕
如图4-5的(A)、图4-5的(B)所示,盖4130安装于装置本体4110a上,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置本体4110a的一个侧面的覆盖位置、与将装置本体4110a的一个侧面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开放的开放位置。
而且,位于覆盖位置的盖4130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通过运载部4014而运载记录介质P的运载路线4016的至少一部分。因此,位于开放位置的盖4130将通过运载部4014而运载记录介质P的运载路线4016(参照图4-1)的至少一部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开放。
此外,在本第四形态中,盖4130还具备自图像形成装置4010的装置本体4010a的一个侧面覆盖的功能。即,盖4130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4010a的定影装置4034的覆盖位置、与将定影装置4034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开放的开放位置。
如图4-5的(A)所示,自装置宽度方向观察,位于覆盖位置的盖4130包括:本体部4132,形成为沿装置上下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以及支撑部4134,能够旋转地支撑本体部4132。
如图4-5的(A)、图4-5的(B)所示,支撑部4134在装置本体4110a中安装于装置深度方向的里侧的部分,在装置上下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一对。
在所述结构中,盖4130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收容装置4110的装置本体4110a的覆盖位置(参照图4-5的(A))、与将装置本体411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开放的开放位置(参照图4-5的(B))。具体而言,盖4130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在覆盖位置停止。另外,当使停止在覆盖位置的盖4130旋转移动时,盖4130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在开放位置。
(总结)
接下来,在与第一比较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4210的收容装置4310、及第二比较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4410的收容装置4510进行比较的同时对收容装置411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关于收容装置4310的结构、及收容装置4510的结构,主要说明与收容装置4110的结构不同的部分。
〔收容装置4310的结构〕
如图4-6的(A)、图4-6的(B)所示,收容装置4310包括收容记录介质P的三个收容部4260、4070、4080。
如图4-6的(A)所示,收容部4260在相对于装置本体4310a装设的状态下,与收容部4060同样地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另一方面,如图4-6的(B)所示,收容部4260在相对于装置本体4310a脱离的状态下,被未图示的滑动件及连杆机构引导,从而水平地配置。而且,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4260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自装置本体4310a突出。
〔收容装置4510的结构〕
如图4-7所示,收容装置4510包括收容部4560、收容部4570、及收容部4580,收容部4560、收容部4570、及收容部4580按照所述顺序自装置上下方向的上方朝向下方排列。
而且,收容部45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小于收容部45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另外,收容部45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最大尺寸小于收容部45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的最大尺寸。
另外,收容于收容部4560中的记录介质P的能够收容张数、收容于收容部4570中的记录介质P的能够收容张数、以及收容于收容部4580中的记录介质P的能够收容张数相同。由此,关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在厚度方向上的综合厚度,收容部4560、收容部4570、以及收容部4580设为相同。
进而,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4560以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而成为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另外,收容部4570以与收容部4560相同的角度倾斜。进而,收容部4580以与收容部4560相同的角度倾斜。
而且,收容于收容部45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及收容于收容部458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自收容于收容部456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图中R4)突出。换句话说,自范围R4超出。此外,在第二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510中,收容于收容部45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及收容于收容部458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自范围R4超出,但记录介质P整体可自范围R4超出。
进而,收容于收容部45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上下方向上自收容于收容部456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图中R5)突出。换句话说,自范围R5超出。此外,在第二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510中,收容于收容部45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的一部分在装置上下方向上自范围R5超出,但记录介质P整体可自范围R5超出。
〔收容装置4110的作用〕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收容装置4110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60以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一端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由此,与第一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310相比,在供给记录介质P时,配置收容部4060的范围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变得更小。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收容部4060配置于装置本体4110a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范围内。由此,与第一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310相比,在供给记录介质P时,配置收容部4060的范围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变得更小。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于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6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R1内,配置有收容于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由此,当倾斜配置的收容部4060与收容部4560的形状假定为同一形状时,与第二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510相比,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上所配置的范围变得更小。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位于开放位置的盖4130将记录介质P的运载路线4016的至少一部分开放。由此,与不具有盖4130的情况相比,在自收容部4060、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运载来的记录介质P在运载路线4016的中途堵塞的情况下,堵塞的记录介质P更容易被去除。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上下方向及装置宽度方向两个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中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内。由此,当倾斜配置的收容部4060与收容部4560的形状假定为同一形状时,与第二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510相比,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及装置上下方向上所配置的范围变得更小。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中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所配置的范围内。由此,当倾斜配置的收容部4060与收容部4560的形状假定为同一形状时,与第二比较形态的收容装置4510相比,记录介质P在装置宽度方向上所配置的范围变得更小。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倾斜程度小于收容部4060的倾斜程度。由此,与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倾斜程度和收容部4060的倾斜程度相同的情况相比,可抑制收容于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试图向倾斜方向移动。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水平地配置。由此,与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情况相比,可抑制收容于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试图向倾斜方向移动。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与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及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相比更多。由此,与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少于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及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的情况相比,在收容有记录介质P的状态下的收容装置4110的重心位于下方。
另外,在收容装置4110中,无论收容部4060的位置如何,均可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自装置本体4110a向装置深度方向拉出。由此,与在收容部4060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脱离的状态下无法将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双方拉出的结构相比,更容易向收容部4070或收容部4080供给记录介质P。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4010中,与不包括收容装置4110的情况相比,对图像形成装置4010供给记录介质P时所需的范围变得更小。
此外,关于特定的第四形态,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涉及的第四形态,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本公开能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采取其他各种第四形态。例如,在所述第四形态中,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4010中使用了收容装置4110,但例如也可在喷墨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收容装置4110。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收容装置4110包括收容部4060、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但也可不包括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所述情况下,未起到通过包括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而起到的作用。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范围R1内配置有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但也可向范围R1外突出。但是,未起到通过配置于范围R1内而起到的作用。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水平地配置,但也可不水平地配置,只要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倾斜角度比收容部4060的倾斜角度更小即可。由此,与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倾斜角度和收容部4060的倾斜角度相同的情况、以及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倾斜角度比收容部4060的倾斜角度更大的情况相比,可抑制收容于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中的记录介质P试图向倾斜方向移动。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无论收容部4060的位置如何,均可将相对于装置本体4110a装设的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自装置本体4110a向装置深度方向拉出,但只要可将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中的至少一个拉出即可。由此,与无法将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双方拉出的情况相比,更容易供给记录介质P。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与收容部406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及收容部407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相比更多。但是,收容于各收容部中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可为其他关系。所述情况下,未起到通过收容部4080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最多而起到的作用。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设为无论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位置如何,装设于装置本体4110a上的收容部4060均能够向供给位置移动。由此,与收容部4060的移动有时因收容部4070及收容部4080的位置而受到限制的情况相比,更容易向收容部4060供给记录介质P。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如图4-8所示,可在收容部4060的上端部分形成对自收容部4070运载来的记录介质P进行引导的肋材等引导部4200,且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内配置有自收容部4070至引导部4200为止的部分的运载路线4016。所述情况下,与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外配置有自收容部4070至引导部4200为止的部分的运载路线4016的情况相比,可抑制装置本体4110a的宽度通过自收容部4070至引导部4200为止的部分的运载路线4016而变得更宽。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可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内配置有图像形成部4012。由此,与在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外配置有图像形成部4012的情况相比,至少可抑制包含图像形成部4012的装置本体4010a的宽度变得更宽。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使记录介质P的表里反转的反转路线可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内。由此,与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外配置有反转路线的情况相比,可抑制装置本体4010a的宽度变得更宽。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通过图像形成部4012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上的转印辊隙NT可配置于与自收容部4060送出记录介质P的部分相反的一侧。进而,使记录介质P的表里反转的反转路线可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内。由此,与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部4060所配置的范围外配置反转路线的情况相比,可抑制装置本体4010a的宽度变得更宽。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收容装置4110也有时不包括运载部4014。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收容部4070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收容于收容部407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范围R1内即可。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收容部4080可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收容于收容部4080中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时配置于范围R1内即可。
另外,在所述第四形态中,对收容部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收容部只要一端与另一端的位置不同即可。例如,即便在收容部与铅垂方向平行地设置的情况下,当与收容部水平的情况相比时,也可减小在宽度方向上配置收容部的范围。
<第五形态>
依据图5-1~图5-9对本公开的第五形态的片材收容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例进行说明。此外,各图所示的箭头H为铅垂方向且表示装置高度方向,箭头W为水平方向且表示装置宽度方向,箭头D为水平方向且表示装置深度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结构)
如图5-1所示,图像形成装置5010包括:图像形成部5012,通过电子照相方式形成色粉图像;片材收容装置5110,具有收容片材P的收容部5018、收容部5060、及沿着运载路线5016运载片材P的运载部5014;以及控制部5028,对各部进行控制。
在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5010中,由运载部5014沿着运载路线5016运载被收容于收容部5018、收容部5060中的片材P。进而,由图像形成部5012形成的色粉图像形成于要运载的片材P上,并将形成有色粉图像的片材P排出至装置本体5010a的外部。
〔图像形成部5012〕
如图5-1所示,图像形成部5012包括:多个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分别形成各颜色的色粉图像;以及转印部5032,将由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至片材P。进而,图像形成部5012包括定影装置5034,所述定影装置5034将通过转印部5032而转印至片材P的色粉图像定影至片材P。色粉图像形成部是图像形成单元的一例,定影装置5034是定影部的一例。
-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
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以按颜色形成色粉图像的方式设置有多个。在本第五形态中,设置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K)共计四种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区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情况下,省略对符号附加的Y、M、C、及K。
各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除了使用的色粉以外基本上同样地构成,如图5-2所示,包括旋转的圆筒状的像保持体5040、以及使像保持体5040带电的带电器5042。进而,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包括:曝光装置5044,对带电的像保持体5040照射曝光光来形成静电潜像;以及显影装置5046,利用包含色粉的显影剂G将静电潜像显影为色粉图像。由此,各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使用各颜色的色粉来形成各颜色的图像。
另外,如图5-1所示,各颜色的像保持体5040与环绕移动的转印带5050(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接触。而且,在转印带5050的环绕方向(参照图中箭头)上,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自上游侧按照所述顺序排列而配置。
-转印部5032-
如图5-1所示,转印部5032包括:转印带5050;以及一次转印辊5052,隔着转印带5050而分别配置于各颜色的像保持体5040的相反侧,并将各颜色的像保持体5040上形成的色粉图像转印至转印带5050上。
另外,转印部5032包括:缠绕辊5056,缠绕有转印带5050;以及驱动辊5058,缠绕有转印带5050,并将旋转力传递至转印带5050。由此,转印带5050沿图中箭头方向环绕。
进而,转印部5032包括二次转印辊5054,所述二次转印辊5054隔着转印带5050而配置于缠绕辊5056的相反侧,并将转印至转印带5050上的色粉图像转印至片材P。而且,在二次转印辊5054与转印带5050之间形成有将色粉图像转印至片材P的转印辊隙NT。
在所述结构中,按照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顺序通过一次转印辊5052将色粉图像一次转印至转印带5050上。另一方面,通过二次转印辊5054将色粉图像自转印带5050转印至夹持于转印带5050与二次转印辊5054之间而运载的片材P。进而,转印有色粉图像的片材P朝向定影装置5034而被运载。
-定影装置5034-
如图5-1所示,定影装置5034在片材P的运载方向上配置于转印辊隙NT的下游侧。定影装置5034对转印至片材P的色粉图像进行加热、加压而使其定影至片材P上。
〔片材收容装置5110〕
片材收容装置5110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5010的下方部分。此外,关于片材收容装置5110,将在后面叙述详细情况。
(主要部分结构)
接下来,对片材收容装置5110进行说明。
如图5-1所示,片材收容装置5110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5010的下方部分。所述片材收容装置5110包括:装置本体5110a;收容部5018,收容片材P;以及收容部5060,收容片材P。另外,片材收容装置5110包括运载部5014,所述运载部5014对收容于收容部5018、收容部5060中的片材进行运载。进而,如图5-8的(A)、图5-8的(B)所示,片材收容装置5110包括:覆盖部5120,自装置深度方向覆盖装置本体5110a;以及覆盖部5130,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置本体5110a。另外,如图5-5所示,片材收容装置5110包括轨道构件5084,所述轨道构件5084能够使收容部5018向装置深度方向移动。
此外,收容部5018是第一收容部的一例,收容部5060是第二收容部的一例。另外,装置深度方向是第一方向的一例,装置宽度方向是侧方的一例。
另外,片材收容装置5110的装置本体5110a是图像形成装置5010的装置本体5010a中的下方部分。
〔收容部5018〕
收容部5018收容A3尺寸的片材P,如图5-1所示,配置于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的下方。A3尺寸是第一尺寸的一例。
另外,收容部5018被配置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时以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具体而言,在装置宽度方向上,收容部5018以收容部5018的一侧(图中左侧)的端部位于比收容部5018的另一侧的端部更靠上方处的方式倾斜。此处,所谓一端、另一端是收容部5018的一部分,是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离得最远的两点中的一者、或另一者。
另一方面,在装置本体5110a设置有:侧壁5112a,朝向装置宽度方向的一方并且位于收容部5018的上端侧;以及侧壁5112b,朝向装置宽度方向的另一方并且位于收容部5018的下端侧。而且,收容部5018的下端比收容部5018的上端侧的侧壁5112a更接近收容部5018的下端侧的侧壁5112b。
进而,如图5-6的(A)、图5-6的(B)所示,收容部5018设为能够在后述的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装卸。
另外,如图5-5所示,所述收容部5018包括:收容本体部5070;以及后边缘限制部5074,与所收容的片材P的后边缘Pr接触,来限制片材P的后边缘Pr的位置。另外,收容部5018包括:一对侧边缘限制部5082,分别与片材P的两侧边缘Ps接触,来限制片材P的侧边缘Ps的位置;以及支撑部5094,自下方支撑所收容的片材P。
而且,通过收容部5018倾斜,收容于收容部5018中的片材P的前边缘Pf位于比后边缘Pr更靠上方处。另外,将片材P自片材P的前边缘Pf向运载路线5016送出。
-收容本体部5070-
如图5-5所示,收容本体部5070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状。而且,收容本体部5070具有:底板5070a,在片材P的厚度方向(以下为“介质厚度方向”)上与所收容的片材P的背面相向;以及后壁5070b,在片材P的前后方向(以下为“介质前后方向”)上与片材P的后边缘Pr相向。进而,收容部5018具有:前壁5070c,在介质前后方向上与所收容的片材P的前边缘Pf相向;以及一对侧壁5072,在片材P的宽度方向(以下为“介质宽度方向”)上与片材P的侧边缘Ps相向。
一对侧壁5072是装置深度方向的里侧的侧壁5072a、与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的侧壁5072b。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侧壁5072a形成为自后壁5070b延伸至前壁5070c的矩形形状。另一方面,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侧壁5072b具有:基本部分5073a,形成为自后壁5070b延伸至前壁5070c的矩形形状;以及延伸部分5073b,自基本部分5073a向装置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
而且,在收容部5018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状态下,如图5-3的(B)、图5-4的(B)所示,在侧壁5072b与装置本体5110a之间形成有将收容部5018与装置本体5110a分割且倾斜的分割线5076。此处,所谓收容部5018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是相对于自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覆盖装置本体5110a的覆盖部5120,收容部5018配置于装置本体5110a侧。
-后边缘限制部5074-
如图5-5所示,后边缘限制部5074配置于收容本体部5070的内部,并安装于收容本体部5070的底板5070a。另外,后边缘限制部5074被形成于底板5070a上的沿介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图示省略)引导,使得其仅在介质前后方向上预定的范围内移动。而且,移动的后边缘限制部5074因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而移动受到限制。
在所述结构中,后边缘限制部5074通过在介质前后方向上与收容于收容部5018中的片材P的后边缘Pr接触,来限制片材P的后边缘Pr的位置。
-侧边缘限制部5082-
如图5-5所示,侧边缘限制部5082配置于收容本体部5070的内部,并安装于收容本体部5070的底板5070a。进而,侧边缘限制部5082相对于片材P而分别配置于介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另外,一对侧边缘限制部5082形成为在介质宽度方向上对称。
侧边缘限制部5082被形成于底板5070a上的沿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图示省略)引导,使得其仅在介质宽度方向上预定的范围内移动。而且,移动的侧边缘限制部5082因在侧边缘限制部5082与底板5070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原地停止。
收容部5018采用集中(centralize)方式,收容部5018包括未图示的机构,所述未图示的机构当使一个侧边缘限制部5082沿介质宽度方向移动时,也使另一个侧边缘限制部5082沿介质宽度方向移动相同的量。
在所述结构中,一对侧边缘限制部5082通过在介质宽度方向上与收容于收容部5018中的片材P的侧边缘Ps接触,来限制片材P的侧边缘Ps的位置。
-支撑部5094-
如图5-5所示,支撑部5094配置于收容本体部5070的内部。
支撑部5094使用金属板而形成,自介质厚度方向观察,形成为在介质宽度方向上对称、且相对于矩形形状切除两个部位后的形状。
具体而言,在支撑部5094中形成有用于避免与移动的侧边缘限制部5082发生干涉的U字状的切口5094a。另外,支撑部5094的后边缘5094b的位置是以避免与移动的后边缘限制部5074发生干涉的方式决定。
进而,在支撑部5094的后边缘5094b的两端部分分别形成有向介质宽度方向突出的轴部5096。而且,所述轴部5096插入至分别形成于收容部5018的侧壁5072上的通孔5078中。由此,支撑部5094将轴部5096作为旋转中心,以支撑部5094的前端部分上下移动的方式旋转。
在所述结构中,在将收容部5018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参照图5-1)的状态下,如图5-7的(A)所示,支撑部5094的前端部分被设置于装置本体5110a的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向上方施力,支撑部5094以轴部5096为中心旋转。而且,被支撑部5094支撑的片材P的前端部分与送出辊5020接触。
另一方面,在使收容部5018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参照图5-1)脱离的状态下,如图5-7的(B)所示,在支撑部5094的前端部分,施力构件所施加的力被解除,从而与收容本体部5070的底板5070a接触。此外,收容部5018即便在使收容部5018自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状态下,也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时同样地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此处,所谓脱离是将收容部自装置本体拉出,从而可向收容部供给片材P的状态。具体而言,所谓收容部5018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状态,是收容部5018未自装置本体5110a拆除而被装置本体5110a支撑的状态,且是能够将片材P收容至收容部5018中的状态。
〔收容部5060〕
收容部5060收容A4尺寸的片材P,如图5-1所示,配置于收容部5018的上方部分的下方。虽省略详细情况,但与收容部5018同样地,所述收容部5060包括收容本体部、后边缘限制部、一对侧边缘限制部、以及自下方支撑片材P的支撑部。A4尺寸是第二尺寸的一例。此外,在本第五形态中,第一尺寸与第二尺寸是不同的尺寸,但也可为相同的尺寸。
另外,收容部5060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沿着水平方向配置。换句话说,收容部5060被配置成使得移动力不作用于收容于收容部5060中的片材P。
而且,在收容部5060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状态下,如图5-3的(B)、图5-4的(B)所示,在收容部5060与装置本体5110a之间形成有将装置本体5110a与收容部5060分割的分割线5062。此外,在本第五形态中所谓分割线,并不限定于收容部、与装置本体5110a的分割线,例如还包含收容部、与其他收容部等其他构件的分割线。
另外,收容部5060能够在后述的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装卸。
〔轨道构件5084〕
轨道构件5084设置有一对,如图5-5所示,安装于收容本体部5070的后壁5070b的下端部、与收容本体部5070的前壁5070c的下端部分。
轨道构件5084是所谓的滑轨,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装置本体51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本体部5070。
在所述结构中,轨道构件5084向装置深度方向对收容部5018进行引导。具体而言,轨道构件5084将收容部5018引导至收容部5018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装设位置(参照图5-6的(A))、与收容部5018自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脱离位置(参照图5-6的(B))。
此外,虽省略详细情况,但关于收容部5060,也设置有使收容部5060自装置本体5110a装卸的轨道构件。
〔运载部5014〕
如图5-1所示,运载部5014包括:送出辊5020a,将收容于收容部5018中的片材P向运载路线5016送出;以及防止辊5022a,防止由送出辊5020a送出的片材P的重叠运载。另外,运载部5014包括:送出辊5020b,将收容于收容部5060中的片材P向运载路线5016送出;以及防止辊5022b,防止由送出辊5020b送出的片材P的重叠运载。
进而,运载部5014包括:调整辊5024,调整向转印辊隙NT送出的片材P的时机;以及排出辊5026,将通过定影装置5034而定影有色粉图像的片材P排出至装置本体5010a的外部。
〔覆盖部5120〕
覆盖部5120是所谓的正面盖,如图5-3的(A)、图5-3的(B)所示,安装于装置本体5110a,移动至自装置深度方向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覆盖位置、与使收容部5018向装置深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
此外,在本第五形态中,覆盖部5120还具备自装置深度方向覆盖图像形成装置5010的装置本体5010a的功能。由此,覆盖部5120移动至自装置深度方向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010a中的各颜色的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的覆盖位置、与将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向装置深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
如图5-3的(A)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位于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20包括:本体部5122,以沿装置高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在外周边缘形成有凸缘;以及支撑部5124,能够旋转地支撑本体部5122。
如图5-3的(A)、图5-3的(B)所示,支撑部5124在装置本体5110a中安装于装置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一对。
在所述结构中,覆盖部5120移动至自装置深度方向覆盖收容部5018的覆盖位置(参照图5-3的(A)、图5-4的(A))、与将收容部5018向装置深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参照图5-3的(B)、图5-4的(B))。具体而言,覆盖部5120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在覆盖位置。另外,当使停止在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20旋转移动时,覆盖部5120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在开放位置。
此处,在覆盖部512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下,如图5-4的(A)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部5120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整体及收容部5060的整体。换句话说,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部5120覆盖收容部5018的分割线5076全部、及收容部5060的分割线5062全部。
另一方面,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如图5-4的(B)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部5120配置于比收容部5018的下端更接近上端的位置。进而,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5018的整体及收容部5060的整体在装置深度方向上被开放。换句话说,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可直接视认到收容部5018的分割线5076全部、及收容部5060的分割线5062全部。
根据以上情况,位于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20限制相对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及收容部5060的脱离作业,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不限制相对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及收容部5060的脱离作业。换句话说,容许相对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脱离作业。
另外,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当将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沿装置深度方向拉出而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脱离时,在底板5070a的厚度方向(图5-6的(B)所示的箭头B)上不存在覆盖部5120,从而脱离后的收容部5018的底板5070a被开放。具体而言,如图5-6的(B)所示,脱离后的收容部5018的底板5070a在底板5070a的厚度方向(图5-6的(B)所示的箭头B)上不存在覆盖部5120而被开放。
〔覆盖部5130〕
覆盖部5130是所谓的侧面盖,如图5-8的(A)、图5-8的(B)所示,安装于装置本体5110a,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置本体5110a的覆盖位置、与使装置本体5110a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覆盖部5130是另一覆盖部的一例。此外,在本第五形态中,覆盖部5130包括单个覆盖部。
而且,位于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30自通过运载部5014运载片材P的侧方覆盖装置本体5110a。因此,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30使通过运载部5014运载片材P的运载路线5016(参照图5-1)的至少一部分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
此外,在本第五形态中,覆盖部5130还具备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图像形成装置5010的装置本体5010a的功能。由此,覆盖部5130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010a的定影装置5034的覆盖位置、与使定影装置5034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
另外,如图5-8的(A)所示,自装置宽度方向观察,位于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30包括:本体部5132,形成为沿装置高度方向延伸的矩形形状;以及支撑部5134,能够旋转地支撑本体部5132。
如图5-8的(A)、图5-8的(B)所示,支撑部5134在装置本体5110a中安装于装置深度方向的里侧的部分,在装置高度方向上分离地设置有一对。
在所述结构中,覆盖部5130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运载路线5016的至少一部分的覆盖位置(参照图5-8的(A))、与将运载路线5016的至少一部分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参照图5-8的(B))。具体而言,覆盖部5130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在覆盖位置。另外,当使停止在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30旋转移动时,覆盖部5130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在开放位置。
(总结)
如以上说明那样,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在覆盖部512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下,如图5-4的(A)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部5120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整体。由此,与无覆盖收容部5018的覆盖部5120的结构相比,可抑制由倾斜的分割线5076引起的美感的损失。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在覆盖部512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下,如图5-4的(A)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部5120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60的整体。由此,与无覆盖收容部5060的覆盖部5120的结构相比,可抑制由分割线5062引起的美感的损失。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如图5-4的(B)所示,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部5120配置于比收容部5018的下端更接近上端的位置。由此,与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时配置于比收容部5018的上端更接近下端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提高在收容部5018中收容片材P的作业性。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当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使收容部5018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脱离时,脱离的收容部5018的底板5070a在底板5070a的厚度方向上开放。由此,与自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收容部5018的底板5070a未在底板5070a的厚度方向上开放的情况相比,提高在收容部5018中收容片材P的作业性。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位于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20限制相对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脱离作业,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不限制相对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脱离作业。换句话说,容许相对于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脱离作业。由此,在覆盖部5120位于覆盖位置的状态下,限制收容部5018自装置本体5110a脱离。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5018的下端比收容部5018的上端侧的侧壁5112a更接近下端侧的侧壁5112b。由此,与收容部的下端比收容部的下端侧的侧壁更接近上端侧的侧壁的情况相比,提高在收容部5018中收容片材P的作业性。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覆盖部5120的移动轨迹与覆盖部5130的移动轨迹分离。由此,无论覆盖部5120的移动位置如何,覆盖部5130均移动。此处,所谓覆盖部5120的移动轨迹与覆盖部5130的移动轨迹分离,是两个移动轨迹立体上不重叠。
另外,在片材收容装置5110中,在覆盖部513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片材P的运载路线5016的一部分开放,由此能够去除在运载路线5016的中途堵塞的片材P。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5010中,与无覆盖收容部5018的覆盖部5120的结构相比,可抑制由倾斜的分割线5076引起的美感的损失。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5010中,在覆盖部512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能够维护色粉图像形成部5030。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5010中,在覆盖部5130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能够维护定影装置5034。
此外,关于特定的第五形态,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涉及的第五形态,本领域技术人员明确,本公开能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采取其他各种第五形态。例如,在所述第五形态中,在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5010中使用了片材收容装置5110,但例如也可在喷墨方式等的图像形成装置中使用片材收容装置5110。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通过使覆盖部5120、及覆盖部5130旋转移动,将装置本体5110a开闭,但也可通过滑动移动将装置本体5110a开闭。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20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18的整体,但也可仅覆盖收容部5018的一部分。由此,在倾斜的分割线5076装置深度方向上露出的条数变少。此处,所谓露出是不被其他构件覆盖,露出在表面。所谓条数变少是指在分割线的直线部分中露出的长度变短。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覆盖位置的覆盖部5120覆盖装设于装置本体5110a的收容部5060的整体,但也可仅覆盖收容部5060的一部分。由此,分割线5062在装置深度方向上露出的条数变少。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时配置于比收容部5018的下端更接近上端的位置,但覆盖部也可配置于比收容部5018的上端更接近下端的位置。所述情况下,与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配置于比收容部5018的下端更接近上端的位置的情况相比,更容易进行收容部5018中的送出辊等供纸部的维护。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自装置深度方向观察,收容部5018的下端比收容部5018的上端侧的侧壁5112a更接近下端侧的侧壁5112b,但收容部5018的下端也可比收容部5018的下端侧的侧壁5112b更接近上端侧的侧壁5112a。所述情况下,未起到通过使收容部5018的下端比收容部5018的上端侧的侧壁5112a更接近下端侧的侧壁5112b而起到的作用。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也可使覆盖部5120的质量小于收容部5018的质量,在收容部5018相对于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状态下,使位于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无法移动至覆盖位置。由此,在收容部5018自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状态下,使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移动至覆盖位置时,覆盖部5120与收容部5018接触而停止移动。因此,与在收容部5018自装置本体5110a脱离的状态下可使开放位置的覆盖部5120强制移动至覆盖位置的结构相比,可抑制覆盖部5120的破损。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在覆盖部5120的本体部5122以配置于收容部5018的-W侧的支撑部5124为中心而开闭,并向开放位置移动的情况下,使收容部5018向装置深度方向的近前侧开放。由此,在覆盖部5120的本体部5122移动至开放位置的情况下,在收容部5018的+W侧不配置本体部5122,因此用户更容易将片材P收容至收容部5018。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支撑部5124配置于收容部5018的-W侧,但也可将支撑部5124配置于收容部5018的+W侧,本体部5122以所述支撑部为中心而开闭。所述情况下,在本体部5122移动至开放位置的情况下,在收容部5018的-W侧不配置本体部5122,因此容易应对例如在送出辊5020a的附近即拾取部分发生的卡纸。
另外,在所述第五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在包括单个覆盖部的覆盖部5120向覆盖位置移动的情况下,收容部5018、及收容部5060在装置深度方向上被覆盖。由此,与覆盖部为两片的情况相比,由覆盖部产生的分割线变得更少。
<第六形态>
图6-1的(A)、图6-1的(B)表示作为第六形态的图像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图像形成装置6010。图像形成装置6010是复合机等那样的设置于办公室中的装置。
在图6-1的(A)、图6-1的(B)中,图像形成装置6010包括:装置本体6012、作为介质排出部的排出托盘6014、承载部6016、作为摄影部的摄影装置6018、照射装置6020及操作面板6022等。
排出托盘6014是排出作为介质的一例的纸张的地方。另外,排出托盘6014设置于由处于站立状态的用户取出介质的位置。
承载部6016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配置于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且装置本体6012的上部。另外,承载部6016在铅垂方向上设置于比排出托盘6014更靠上方处。
另外,承载部6016被构成为承载被摄物。此处,在第六形态中,所谓被摄物是纸张等原稿、名片、收据等平面物、以及书等立体物等。
摄影装置6018设置于比承载部6016更靠上方处,并构成为自上方对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摄影装置6018以朝向承载部6016的方式向下设置。此处,所谓比承载部6016更靠上方,在以承载部6016的上表面为基准面的情况下,不限于基准面的垂直上方,也是指在铅垂方向上位于上方且高于基准面的位置。摄影装置6018被构成为:在承载部6016上将被摄物的摄影面朝上放置进行摄影。
另外,在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且承载部6016的上表面里侧设置有支柱6024。支柱6024被设置为相对于承载部6016的上表面大致垂直地向上延伸,且端部向承载部6016的上方弯曲。在支柱6024的端部装设有摄影装置6018。
在排出托盘6014与承载部6016之间设置有形成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即,在排出托盘6014上方设置有在排出至所述排出托盘6014的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照射装置6020包括一个以上的光源,例如包括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设置于支柱6024上。即,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设置于承载部6016的上方。
具体而言,光源6020a、光源6020b在摄影装置6018的附近、且支柱6024的摄影装置6018的两侧向下设置。光源6020c、光源6020d在操作面板6022的附近、且操作面板6022的下端的支柱6024的两侧向斜下设置。
即,光源6020a、光源6020b与光源6020c、光源6020d配置于距承载部6016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即,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分别配置于照射至被摄物上的光的角度不同的位置,被构成为分别自不同的方向朝向被摄物照射光。由此,可提高被摄物与承载部6016的判别性。
操作面板6022包括显示画面,被构成为进行图像形成装置6010的设定。另外,操作面板6022配置于比承载部6016更靠上方处。另外,操作面板6022配置于装置本体6012的里侧。另外,操作面板6022设置于承载部6016与摄影装置6018之间的支柱6024上。
另外,在承载部6016的顶板下方的装置本体6012内设置有具有双面同时读取功能的原稿输送装置。即,被构成为:通过使承载部6016的顶板沿平面方向滑动,可使用原稿输送装置。
接下来,将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6010的硬件结构示于图6-2。
如图6-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6010具有:CPU 6031、存储器6032、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装置6033、经由网络在与外部的装置等之间进行数据的发送及接收的通信接口(简称为IF(interface))6034、包含触摸屏或液晶显示器以及键盘的用户界面(简称为UI(userinterface))装置6035、扫描器6036、打印引擎6037、摄影装置6018、照射装置6020。这些构成部件经由控制总线6040来相互连接。
打印引擎6037经过带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等工序而将图像印刷至纸张上。
CPU 6031是基于保存于存储器6032或存储装置6033中的控制程序执行规定的处理,以对图像形成装置6010的动作进行控制的处理器。此外,在第六形态中,CPU 6031作为读出保存于存储器6032或存储装置6033内的控制程序并加以执行的部件进行说明,但也能够将所述程序保存于只读存储光盘(Compact Disc-Read Only Memory,CD-ROM)等存储介质中并提供给CPU 6031。
图6-3是表示通过执行所述控制程序而实现的图像形成装置601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6-3所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6010包括控制部6041、通信部6042、操作显示部6043、存储部6044、图像读取部6045、图像形成部6046、图像输出部6047、摄影部6048、以及照射部6049。
通信部6042接收自终端装置发送来的印刷作业(印刷指示的一例)。
控制部6041进行如下控制:基于通过通信部6042接收的印刷作业而生成作为印刷数据的图像数据,并自图像输出部6047输出所生成的图像数据。
存储部6044保存通过控制部6041而生成的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
图像输出部6047基于利用控制部6041的控制而在纸张上输出图像。
操作显示部6043由控制部6041控制,在操作面板6022或终端装置等的显示画面上显示各种信息。操作显示部6043输入由作为使用者的用户进行的各种操作信息。
图像读取部6045基于利用控制部6041的控制而进行读取各种原稿等被摄物的图像的扫描动作。
图像形成部6046基于利用控制部6041的控制而形成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的图像。
摄影部6048由控制部6041控制,对被摄物进行摄影。控制部6041作为获取由摄影部6048进行了摄影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的图像获取部来发挥功能。
照射部6049由控制部6041控制,对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照射光。
控制部6041通过对照射部6049进行控制,以控制多个光源6020a、6020b、6020c、6020d各自的点亮/熄灭、以及以调整所照射的光的明亮度或光轴的方式进行控制。
控制部6041控制为在通过摄影部6048对被摄物进行摄影时,将操作面板6022熄灭。
图6-4是自上方表示承载部6016的图,是表示将被摄物S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情况的图。
第六形态的承载部6016被构成为:为了区分被摄物S与承载部6016,使得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部分或原材料部分与所承载的被摄物S为预定的亮度差以上,且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与所承载的被摄物S的颜色为预定的色差以上。其中,只要是对被摄物S与承载部6016进行区分,则并不限于所述形态。例如,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与所承载的被摄物S的颜色即便设为预定的色差以下,但只要为如对被摄物S与承载部6016进行区分的亮度差以上即可。具体而言,例如在8位环境下的情况下,优选为期望50LSB以上的亮度差,但只要存在至少20LSB以上的亮度差即可。另外相反,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部分或原材料部分与所承载的被摄物S即便设为预定的亮度差以下,但只要为如对被摄物S与承载部6016进行区分的色差以上即可。
在承载部6016上承载有如下颜色的被摄物S:例如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黑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表现。例如在8位环境下,承载有以相比接近0而言更接近255的值表现Y值的被摄物S。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白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表现,以便在由摄影部6048摄影的图像中对被摄物S与承载部6016进行区分。例如在8位环境下,是以相比接近255而言更接近0的值表现Y值的颜色。此外,在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颜色只要为如下的颜色即可: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白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表现。
另外,第六形态的承载部6016中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另外,构成为:承载部6016的上表面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10%以下。此处,在第六形态中,所谓黑色是指与无彩色点(x=0.333、y-=0.333、Y=0)的色度偏移以色差ΔE计为3以内的颜色、光学浓度的光密度(optical density,OD)值为1.0以上的颜色、或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为50以下的颜色。其中,所述黑色的定义是第六形态的承载部6016中的定义,可根据实际的装置周边的环境或摄影部的性能来变更。
此外,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颜色并不限于承载部6016自身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也可为通过照射部6049而映出至承载部6016上的颜色、或映出至承载部6016上的颜色与阴影重叠而形成的颜色。
如此,通过使承载部6016的颜色与所承载的被摄物S的颜色的色差或亮度差明确,可容易判别被摄物S。由此,能够提高被摄物的图像数据的剪辑或旋转修正的精度等。
另外,在承载部6016的上表面的四角设置有标记6051。
标记6051表示的是为能够通过摄影装置6018对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S进行摄影、能够通过控制部6041获取图像数据的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承载的范围的承载被摄物的位置。如图6-4所示,标记6051例如使用方括号形状的标记。标记6051的颜色是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黑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表现的颜色,例如为白色。换句话说,标记6051的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例如为80%以上。如此,通过使标记6051与承载部6016的亮度差明确,可容易判别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由此,能够提高被摄物的图像数据的剪辑或旋转修正的精度等。
此外,标记6051并不限于方括号状,也可为引导线等。此处,在第六形态中,所谓标记6051,为区分承载被摄物S的区域与不承载被摄物S的区域的标记。具体而言,作为标记6051,可使用如所述那样由方括号等示出承载被摄物的范围的标记;使承载被摄物的范围的承载部6016的颜色与承载的范围以外的颜色不同的标记;使承载被摄物的范围的承载部6016的材质与承载的范围以外的材质不同的标记;通过照射装置6020照射被摄物的承载位置来示出的标记等。
图6-5是表示用户对图像形成装置6010进行操作的情况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6010中在人在站立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操作的位置配置有承载部6016、操作面板6022、排出托盘6014等,并构成为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容易进行操作。
如图6-1的(A)、图6-1的(B)及图6-5所示,承载部6016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也形成为用户近接侧的表面的一部分,形成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中的自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至排出托盘6014之间。
另外,在自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至排出托盘6014之间形成有承载部6016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与其他颜色。具体而言,在自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至排出托盘6014之间,承载部6016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形成为上部侧,其他颜色形成为下部侧。
由此,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为白色的情况相比,用户更容易识别承载部6016的位置。
接下来,使用图6-6的(A)、图6-6的(B)及图6-7对基于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的反射光分布与入射至摄影装置6018的光量的关系进行说明。
图6-6的(A)是表示在使用摄影装置6018附近的光源6020a、光源6020b,自被摄物的上方朝下照射来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光源的指向性高时及光源的指向性低时各自的反射光分布的图。图6-6的(B)是表示在使用操作面板6022附近的光源6020c、光源6020d,自被摄物的上方朝斜下照射来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光源的指向性高时及光源的指向性低时各自的反射光分布的图。
若光源的指向性高,则入射至被摄物的光在具有指向性的状态下反射,因此光不会扩散,反射光分布不会变广。即,若光源的指向性高,则入射至摄影装置6018的光的量变少、变暗。另一方面,若光源的指向性低,则与指向性高的情况相比,入射至被摄物的光在不具有指向性的状态下反射,因此光会扩散,反射光分布变广。
即,通过将光源的指向性设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可使入射至摄影装置6018的光的量增多。优选为具有如下的指向性:例如在由光源对被摄物自45度方向照射光的情况下,使反射的光相对于照射的光的量的比例成为50%以下。
换句话说,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优选为使所照射的光的指向性比预先设定的范围更广。
另外,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分别使用所照射的光的色温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且例如为5000K(开尔文)以上的色温的光源。作为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例如可使用作为白色的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
另外,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包括对各自所照射的光的明亮度进行调整的调光部件,且构成为可考虑到被摄物或外部光来进行调光。
另外,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包括分别使照射的光的光轴可变的可变部件的一例即马达。
接下来,使用图6-8的(A)及图6-8的(B)对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的可变动作进行说明。
控制部6041通过马达而使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各自的光轴可变,从而分别变更相对于被摄物的照射角度。
另外,控制部6041对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各自的点亮或熄灭进行控制。
另外,控制部6041对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各自的光量即光的明亮度进行调整。即,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分别具备调光功能,且可通过控制部6041的控制,对照射至被摄物的光的明亮度进行调整。
因此,能够不受被摄物或外部光的影响地将来自被摄物的反射光调整为一定。
另外,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可分别使点亮比率可变。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判别性,进一步获取最优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具体而言,例如将光源6020a、光源6020b设为强而以100%点亮,并将光源6020c、光源6020d熄灭;将光源6020a、光源6020b、光源6020c、光源6020d全部设为中而以60%点亮;将6020a、光源6020b设为强而以100%点亮,并将光源6020c、光源6020d设为弱而以30%点亮,从而能够对照射至被摄物的光的明亮度进行调整。
接下来,对承载部6016的变形例进行说明。图6-9是另一自上方向表示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承载部6060的图。
在本变形例的承载部6060中,承载被摄物的范围6056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在承载的范围6056的周围显示有引导线6058。
基于摄影装置6018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换句话说,基于摄影装置6018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6012的近前侧处。
另外,作为引导线6058内的中心的承载的范围6056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01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且装置本体6012的近前侧处。
接下来,使用图6-10对另一第六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6100进行说明。
如图6-10所示,图像形成装置6100中承载部6016或摄影装置6018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6100的中部而非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6100的上部。图像形成装置6100包括:装置本体6102,包含图像形成部等;以及图像处理部6104,包含所述的承载部6016、排出托盘6014等。
承载部6016与排出托盘6014设置于用户能够在站立的状态下操作、取出的高度。承载部6016构成为配置于用户侧。
摄影装置6018设置于比承载部6016更靠上方处,并构成为自上方对承载于承载部6016上的被摄物进行摄影。摄影装置6018以朝向承载部6016的方式向下设置。
承载部6016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10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换句话说,承载部6016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10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另外,基于摄影装置6018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10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换句话说,基于摄影装置6018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6102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6102的近前侧处。
此外,在所述第六形态中,对将本公开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6010中包括的摄影装置6018或承载部60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将本公开应用于与包括图像形成部6046与图像输出部6047的图像形成装置连接而使用的包括摄影装置6018与承载部6016的图像处理装置,进而也可将本公开应用于包括后处理装置的装置。
另外,在所述第六形态中,对将本公开应用于图像形成装置6010中包括的摄影装置6018或承载部6016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此,也可将本公开应用于摄影装置6018与承载部6016分别为单体的装置等各种图像处理装置。
另外,在所述第六形态中,使用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全部或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只要承载部6016的上部的一部分且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中至少与被摄物的端部相接的部分附近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即可。
另外,在所述第六形态中,使用将标记6051的颜色设为白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包含其他有色,也可为黑色。即,只要是可判别为承载部6016的颜色的颜色即可。
<第七形态之一>
以下,参照附图对第七形态之一进行说明。
图7-1是自斜前方观察所述公开的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时的立体图。图7-2是图像形成装置7001A的正面开闭盖打开时的立体图。图7-3是图像形成装置7001A的正面开闭盖打开时的正面概要图。在图7-1等各附图中,附加箭头来表示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的各方向是以假设使用图像形成装置7001A时使用者站立面对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的正面Ft为基准而表示的方向。
如图7-1至图7-3的任一者所示,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包括:框体7010A,具有图像形成部7020、介质收容部7030A、介质排出部7040及外部读取部7060;以及正面开闭盖7011A,以覆盖框体7010A的正面的方式打开或闭合。
框体7010A是图像形成装置7001A的装置本体的一例。框体7010A具有内部的骨架部分与外部的外壳部(外壳部分),且是由多个框架、外盖等材料构成为所需的结构及形状的结构体。如图7-1所示,第七形态之一中的框体7010A形成为其外观包含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的结构体。
另外,框体7010A的外壳部例如由正面开闭盖7011A、背面盖、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右侧的侧面盖7014等外盖形成。背面盖、右侧的侧面盖7014等外盖成为不会进行开闭活动而固定地安装的非开闭盖。另外,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外盖构成为不透明的盖(无法自外部透视的盖)。关于正面开闭盖7011A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叙述。
图像形成部7020是具有用于在记录介质7009(7009A、7009B、7009C)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的部分。第七形态之一中的图像形成部7020使用最终在记录介质7009上形成包含显影剂的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构成。
包含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的图像形成部7020包括:均未图示的感光体等像保持体、配置于所述像保持体的周围的带电装置、曝光装置、显影装置、转印装置等设备、以及配置于远离像保持体的位置的定影装置。另外,所述图像形成部7020还包括未图示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图像处理装置、控制装置等设备。其中作为转印装置,采用将形成于像保持体上的包含显影剂的图像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7009上的直接转印方式的装置、或将所述图像自像保持体在中间转印体处中转并转印至记录介质7009上的中间转印方式的装置。图7-3中虚线所示的符号7026是配置有构成图像形成部7020的一部分的定影装置的定影部。
所述图像形成部7020是以如下方式安装:当呈现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A的状态(参照图7-2、图7-3)时,如图7-2中箭头P所示能够自框体7010A的内侧向外侧(框体7010A的近前侧)拉出以进行检查、修理等作业。
另外,所述图像形成部7020具备:形成与自和图像形成装置7001A连接的信息终端机等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的功能;以及使用由外部读取部7060读取的读取对象物的读取信息作为图像信息,形成与所述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的功能。
因此,在图像形成部7020中,在所述成像装置上按顺序进行以像保持体为中心的带电动作、与图像信息相对应的曝光动作、显影动作、转印动作。由此,在图像形成部7020中,在像保持体上制成包含显影剂的图像,然后将所述图像自像保持体转印至记录介质7009上。另外,在图像形成部7020中,对转印有图像的记录介质7009进行定影动作,由此将所述图像定影至记录介质7009上。通过所述定影而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7009最终被排出至介质排出部7040。
介质收容部7030A是具有收容向图像形成部7020供给的记录介质7009的设备的部分。所述介质收容部7030A配置于图像形成部7020的下方侧。另外,所述介质收容部7030A具有三个收容部7031A、7031B、7031C。作为记录介质7009(7009A、7009B、7009C),例如使用包含规定尺寸的片材状的普通纸、涂布纸、厚纸等介质。
其中,收容部7031A构成为以自框体7010A的正面观察自左上朝向右下倾斜地下降的方式配置的倾斜收容部,且成为最上层的收容部。所述最上层的倾斜收容部7031A成为可对运载方向上的长度比框体7010A的横向宽度更长的尺寸的记录介质7009A进行收容及供给的收容部。另外,所述最上层的倾斜收容部7031A也是配置于最接近图像形成部7020的位置的收容部。
收容部7031C构成为以自框体7010A的正面观察沿着左右方向且大体水平的状态配置的一般的收容部,且成为最下层的收容部。最下层的收容部7031C成为可对记录介质7009C进行收容及供给的收容部,所述记录介质7009C的尺寸为运载方向上的长度比框体7010A的横向宽度稍短的程度的尺寸。收容部7031B构成为配置于最上层的倾斜收容部7031A与最下层的收容部7031C之间的间隙中的小型收容部,且成为中层的收容部。
另外,收容部7031A、收容部7031B、收容部7031C均包括未图示的对记录介质7009进行收容的托盘等收容体、以及将记录介质7009自所述收容体送出的送出装置等。另外,收容部7031A、收容部7031B、收容部7031C中的收容体均在正面侧包括内部盖,所述内部盖包含与各收容部7031A、7031B、7031C的正面侧的形状相应的轮廓。顺带提及,倾斜收容部7031A的收容体配置成自左上朝向右下倾斜地下降的倾斜状态。其他收容部7031B、7031C的收容体均配置成大体水平的状态。
进而,收容部7031A、收容部7031B、收容部7031C中的收容体均以如下方式安装:当呈现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A的状态(参照图7-2、图7-3)时,如图7-2中箭头P所示能够自框体7010A的内侧向外侧(框体7010A的近前侧的外部)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7009的收容等作业。
在所述介质收容部7030A中,配合图像形成部7020中的转印动作,自作为收容目的地的收容部7031A、收容部7031B、收容部7031C中的任一个朝向图像形成部7020送出所需的记录介质7009。图7-3中的单点划线所示的符号7037是对记录介质7009以自介质收容部7030A(的各收容部7031A、7031B、7031C)通过图像形成部7020的一部分而到达介质排出部7040的排出口7041的方式进行运载的主要的介质运载路径。图像形成部7020的一部分是在记录介质7009上进行图像的转印的部分。所述介质运载路径7037包括未图示的多个运载驱动辊对、运载引导构件等。
外部读取部7060是在框体7010A的外部(上方)对读取对象物进行读取的形式的读取部。如图7-1等所示,所述外部读取部7060包括:承载并放置读取对象物的台部7061;以及读取承载于台部7061上的读取对象物的读取设备部7065等。
台部7061包括具有平坦的上表面部7061a的板状的构件,所述上表面部7061a能够承载读取对象物并将其以静止的状态放置。另外,台部7061以其上表面部7061a成为框体7010A的最上表面的方式安装于框体7010A的上端。读取对象物只要是能够放置于台部7061且由读取设备部7065自台部7061的上方进行读取的物品即可,例如除了包含记录有图像的信息的片材状的原稿以外,还包含书、杂志、食品、植物等立体的物品。
读取设备部7065包括: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放置于台部7061上的读取对象物的读取设备7065a(参照图7-3)、以及对所述读取设备7065a进行支撑并安装的支撑部7065b等零件。第七形态之一中的读取设备部7065以如下姿势被安装:读取设备7065a在自台部7061的后端侧向上方立起所需长度的状态下由支撑部7065b支撑,并能够对台部7061之侧进行读取。作为读取设备7065a,例如使用将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等摄像元件或透镜等光学元件组合而构成的照相机。作为所述读取设备7065a的照相机也有时被称为实物照相机。读取设备部7065可包括在读取时将放置于台部7061上的读取对象物照亮的照明设备。
另外,如图7-1等所示,读取设备部7065中,在对其读取设备7065a进行支撑的构件的基部侧且为近前侧的位置,设置有对图像形成装置7001A进行操作的操作面板7091。就提高其操作性等观点而言,操作面板7091被配置成存在于比台部7061更向上方离开的位置。所述操作面板7091主要具有能够进行操作画面的显示与操作的触摸式液晶面板等显示部,但也可包括按钮等机械式操作部。
介质排出部7040是将利用图像形成部4020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7009排出的部分。所述介质排出部7040设置于图像形成部7020的上方的位置。另外,所述介质排出部7040形成为在框体7010A的正面Ft中偏向上部的右侧存在的收容空间7043。收容空间7043成为在框体7010A中通过正面开口和与其连续的右侧面开口而向外部开放的空间。所述介质排出部7040在收容空间7043的左侧的内壁面设置有记录介质7009的排出口7041,且在收容空间7043的底表面设置有装载并收容自排出口7041排出的记录介质7009的装载面7042。装载面7042例如形成为随着自排出口7041向右方向离开而向上方隆起地倾斜的面且为不断上升的斜面。
而且,如图7-1至图7-3等所示,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的正面开闭盖7011A构成为如下开闭盖:能够覆盖框体7010A的正面中除了介质排出部7040与外部读取部7060的台部7061以外的部分、即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两者的全部。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A也是覆盖框体7010A的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端(左端7010h)至端(右端7010m)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此外,所谓覆盖端至端,不仅包含完全覆盖装置本体的正面与左侧面的边界部分至装置本体的正面与右侧面的边界部分,而且也包含至少在左右方向上覆盖介质收容部。
另外,如图7-2等所示,正面开闭盖7011A的整体形状成为具有切口部7011d的形状,所述切口部7011d是在框体7010A的正面的除了台部7061以外的下方的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中,右上部大约一半以与介质排出部7040的正面开口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切除而成。
进而,如图7-2等所示,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A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框体7010A的正面的左端7010h,经由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7016,沿箭头Do、箭头Dc所示的方向进行开闭活动。由此,正面开闭盖7011A的整体向左横向(箭头Do所示的方向)打开。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如图7-1或图7-2所示,在右侧的侧面盖7014的前侧端部设置有拉手导向凹陷部7014c。拉手导向凹陷部7014c是以凹陷形状形成的部分,所述凹陷形状以在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A时容易将使用者的手指钩在成为正面开闭盖7011A的拉手的部分的方式进行导向。
另外,如图7-4或图7-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构成为如下开闭盖:能够覆盖框体7010A的左侧面中除了外部读取部7060的台部7061与上端部的一部分(上部盖部7015)以外的部分、即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两者的全部。所述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基于在其内表面侧设置有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一部分或绝热构件等构件等理由,而成为比正面开闭盖7011A更重的开闭盖。
另外,如图7-5等所示,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的整体形状成为具有切口部7013d的形状,所述切口部7013d是框体7010A的左侧面的除了台部7061与上部盖部7015以外的下方的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的一部分经切除而成。切口部7013d是与上部盖部7015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且设置于所述长方形中的上部的前方侧的部分。如图7-5所示,所述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也成为也将作为图像形成部7020的一部分的定影部7026或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一部分覆盖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
进而,如图7-5等所示,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框体7010A的左侧面的后端,经由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7016,沿箭头Do、箭头Dc所示的方向进行开闭活动。开闭支撑构件7016配置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的左右方向(以框体7010A观察的情况下为前后方向)的两端中后方之端。由此,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的整体向后方侧(箭头Do所示的方向)打开。
另外,如图7-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7001A包括对图像形成部7020、外部读取部7060、介质运载路径7037等装置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7008。在图7-6中,将控制装置7008显示为控制部。
控制装置7008包括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元件、输入输出部、存储装置、控制装置等。另外,控制装置7008根据存储元件或存储装置中所保存的控制程序、参照数据、检测数据等,向控制对象发送所需的控制指令。因此,控制装置7008与专用地控制图像形成部7020的动作的图像形成控制部7028、专用地控制外部读取部7060的动作的外部读取控制部7068、专用地控制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动作的介质运载控制部7038等连接。另外,控制装置7008与对控制所需的信息进行检测的包含各种传感器等的检测部7081连接。
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作为检测部7081的一例,应用联锁开关(interlockswitch)7082,所述联锁开关7082也是与图像形成装置7001A的动作相关的安全机构之一。联锁开关7082例如包括:设置于正面开闭盖7011A的联锁开关7082的可动连接部7082a、以及设置于框体7010A的联锁开关7082的开关部7082b。
控制装置7008在联锁开关7082处于连接状态时以能够执行图像形成部7020、外部读取部7060、介质运载路径7037等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连接状态是可动连接部7082a连接于开关部7082b的状态。相反地,控制装置7008在联锁开关7082处于非连接状态时以无法进行图像形成部7020、外部读取部7060、介质运载路径7037等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非连接状态是可动连接部7082a自开关部7082b脱离而未经连接的状态。处于所述非连接状态时的控制装置7008在运行停止中时以不开始执行动作(不受理执行指示)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运行过程中时以强制性停止所述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如图7-1所示,包含以上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在将正面开闭盖7011A闭合时,成为在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壳中图像形成部7020的全部(包含定影部7026)与介质收容部7030A的全部由一个正面开闭盖7011A覆盖的状态。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当与由多个开闭盖覆盖框体7010A的左右的端至端的情况相比时,在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壳(正面开闭盖7011A)中,如图7-11例示,在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之间不会存在以沿上下方向纵贯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的方式延伸的纵向的分割线Lv,从而外观的品质提高。
关于此方面,图7-11所示的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成为由两个开闭盖7111、7112分别将图像形成部7020的全部与介质收容部7030A的全部覆盖并进行开闭的结构。在此种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中,在其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壳中存在也成为开闭盖7111与开闭盖7112的边界线的纵向的分割线Lv。因此,在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的情况下,在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壳中存在纵向的分割线Lv,相应地,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观的品质受损。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7001A构成为:正面开闭盖7011A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A中的三个收容部7031A、7031B、7031C所有(全部)。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在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壳(正面开闭盖7011A)中,在介质收容部7030A的多个收容部7031A、7031B、7031C彼此间也不会存在分割线,从而提高外观的品质。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能够利用正面开闭盖7011A一次性遮盖介质收容部7030A的整体。因此,作为介质收容部7030A,也可采用例如像倾斜收容部7031A那样的包含特有形态的收容部。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即便在包含倾斜收容部7031A作为介质收容部7030A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所述倾斜收容部7031A隐藏以维持外观的品质。
顺带提及,关于图像形成装置7001A,也能够设为采用如图7-10所示那样的正面开闭盖7011D代替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A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C。正面开闭盖7011D是如下的开闭盖:将框体7010A的正面中图像形成部7020的全部与作为介质收容部7030A的一部分的倾斜收容部7031A覆盖并进行开闭,而且其下端7011v形成为大体沿着倾斜收容部7031A的下边中的倾斜的轮廓线Ji的形状。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D也成为覆盖框体7010A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开闭盖。
但是,在采用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D的作为参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C中,如图7-10所示,需要一并设置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A的其余收容部7031B、7031C的第二正面开闭盖7011E。而且,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C的情况下,在正面开闭盖7011D与第二正面开闭盖7011E之间存在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分割线Ld,与所述分割线Ld的存在相应地,外观的品质难以提高。
其中,即便是采用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D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C,当与图7-12所示的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相比时,也在以下方面优异。
首先,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采用覆盖图像形成部7020的全部、但完全不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A的开闭盖作为正面开闭盖7115。另外,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设置有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A中的倾斜收容部7031A的外盖7331,且设置有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A中的两个收容部7031B、7031C的第二正面开闭盖7117。
即,在对图像形成装置7001C与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中,由于不利用正面开闭盖7115覆盖倾斜收容部7031A,因此存在两条倾斜的分割线Ld1、Ld2。在所述方面,在采用正面开闭盖7011D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C中,倾斜的分割线Ld变为一条,相应地,分割线Ld的数量得到抑制,框体7010A的正面的外壳的外观品质提高。
相对于此,在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作为正面开闭盖7011A,采用其下端7011v包含不沿着倾斜收容部7031A的倾斜的轮廓线Ji而沿左右方向大体水平地延伸的形状的开闭盖。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能够隐藏倾斜收容部7031A,以使得不会发现倾斜收容部31A的存在,也能够维持外观的品质。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即便如介质收容部7030A那样具有倾斜收容部7031A以外的收容部7031B、收容部7031C,也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覆盖所述收容部7031B、收容部7031C的、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7100A中那样的第二正面开闭盖7117。
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比正面开闭盖7011A更重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构成为在其左右方向的后端利用开闭支撑构件7016进行开闭。因此,当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构成为利用设置于其上下方向中的任意一端的开闭支撑构件7016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时,图像形成装置7001A在使侧面开闭盖7013进行开闭活动时不易发生振动,可抑制在侧面开闭盖7013的开闭时振动传至外部读取部7060中的读取设备7065a而使读取设备7065a振动的情况。这在由外部读取部7060进行的读取动作中需要使侧面开闭盖7013开闭时特别有效。
除此以外,图像形成装置7001A包括覆盖跨越框体7010A的左侧面中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的部分并进行开闭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在框体7010A的左侧面的外壳中不会存在纵贯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的纵向的分割线,所述左侧面的外壳中的外观的品质提高。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当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A时,处于正面开闭盖7011A侧的联锁开关7082的可动连接部7082a自处于框体7010A侧的联锁开关7082的开关部7082b脱离,成为非连接的状态。在由图像形成装置7001A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中时打开了正面开闭盖7011A的情况下,根据成为联锁开关7082的非连接状态的检测信息,控制装置7008对图像形成控制部7028、外部读取控制部7068、介质运载控制部7038进行强制性停止动作的控制。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当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A时,露出至框体7010A的正面侧的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各动作(图像形成动作)停止,因此可确保安全性。顺带提及,关于控制装置7008,也可构成为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为了进行图像形成动作而具有存在于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中途的记录介质7009的情况下,当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A时,将处于其运载途中的记录介质7009运载至介质排出部7040并使其排出后,停止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动作。
<第七形态之二>
图7-7是自斜前方侧观察所述公开的第七形态之二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B时的立体图。图7-8是图像形成装置7001B的正面开闭盖打开时的立体图。图7-9是图像形成装置7001B的正面开闭盖打开时的正面概要图。
第七形态之二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B除了变更以下的方面以外,成为与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相同的结构。如图7-7至图7-9中的任一图所示,所述变更的方面在于如下方面:应用原稿读取部7050来代替外部读取部7060的方面、应用介质收容部7030B来代替介质收容部7030A的方面、以及应用正面开闭盖7011B来代替正面开闭盖7011A的方面。作为装置本体的一例的框体7010B与第七形态之一的框体7010A不同的方面在于,采用介质收容部7030B。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共同的构成部分同样地附加第七形态之一中使用的符号,除了必要的情况以外省略其说明。
首先,原稿读取部7050是具有读取片材状的原稿的设备的部分。如图7-7至图7-9所示,原稿读取部7050包括图像读取部7050、稿台盖部7053、以及自动原稿输送装置7055等设备或构件。
图像读取部7051是具有作为放置原稿的原稿台的一例的稿台玻璃7052、读取稿台玻璃7052上所放置的原稿的读取设备等的部分。稿台盖部7053是覆盖稿台玻璃7052并进行开闭的部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7055是配置于稿台盖部7053上且对多个原稿进行自动运载并能够进行连续读取的设备。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7055采用利用配置于原稿的运载路径上的图像传感器等读取设备进行读取的方式、与使用图像读取部7051中的读取设备读取稿台玻璃7052上所放置的原稿的方式。图7-9中的由单点划线表示的符号7057是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7055中运载原稿的主要的原稿运载路径。稿台盖部7053在稿台玻璃7052的后方,通过未图示的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连结于图像读取部7051。由此,稿台盖部7053被安装成能够以配置于其后端部的未图示的铰链为支点向箭头E1、箭头E2所示的开闭方向转动。
所述原稿读取部7050在稿台玻璃7052上读取原稿或者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7055的运载途中连续地读取原稿,并将其所读取的原稿的信息以图像信息的形式自图像读取部7051发送至图像形成部7020等。由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构成为图像形成部7020可在记录介质7009(7009D、7009E、7009F)上形成由原稿读取部7050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并予以输出。另外,所述原稿读取部7050在图像读取部7051的前侧的端部配置有进行图像形成装置7001B的操作的操作面板7092。所述操作面板7092除了包含按钮、开关等机械式操作部以外,还包含画面显示部、能够进行操作画面的显示与操作的触摸式液晶面板等显示部。
接下来,如图7-8或图7-9所示,介质收容部7030B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的三个收容部7031D、7031E、7031F。
所述三个收容部7031D、7031E、7031F均包括未图示的收容记录介质7009的托盘等收容体、以及自所述收容体送出记录介质7009的送出装置等。另外,三个收容部7031D、7031E、7031F均构成为其各收容体以沿着左右方向的大体水平的状态配置的一般的收容部。另外,分别收容于收容部7031D、收容部7031E、收容部7031F的记录介质7009D、记录介质7009E、记录介质7009F可为相互相同的尺寸,也可为相互不同的尺寸,还可为至少一个为不同的尺寸。最上层的收容部7031D也是配置于最接近图像形成部7020的位置的收容部。
接下来,如图7-7至图7-9等所示,正面开闭盖7011B构成为能够覆盖框体7010B中的图像形成部7020的全部与介质收容部7030B的一部分(收容部7031D、收容部7031E)的开闭盖。所述正面开闭盖7011B也是覆盖框体7010B的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端(左端7010h)至端(右端7010m)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
另外,正面开闭盖7011B的整体形状成为如下形状:在框体7010B的正面的除了图像读取部7051以外的下方的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中的上部的右半部具有切口部7011e,另一方面,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B的除了下层的收容部7031F以下的部分以外的部分。切口部7011e是包含与介质排出部7040的正面开口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的部分。进而,如图7-8等所示,正面开闭盖7011B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框体7010B的正面的左端,经由多个(在本例中为两个)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7016,沿箭头Do、箭头Dc所示的方向进行开闭活动。由此,正面开闭盖7011B的整体向左横向(箭头Do所示的方向)打开。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正面开闭盖7011B成为不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B中的最下层的收容部7031F的开闭盖。因此,最下层的收容部7031F在其收容体的正面侧固定安装有正面外部盖7033来代替正面开闭盖7011B。另一方面,由正面开闭盖7011B覆盖的收容部7031D、收容部7031E中的收容体均在正面侧包括包含与各收容部7031D、7031E的正面侧的形状(横长的长方形)相应的轮廓的内部盖。
收容部7031D、收容部7031E中的收容体均以如下方式安装:当呈现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B的状态(参照图7-8、图7-9)时,可如图7-8中箭头P所示自框体7010B的内侧向外侧(框体7010B的正面近前侧)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7009的收容等作业。相对于此,最下层的收容部7031F以如下方式安装:无论正面开闭盖7011B是否开闭,均可随时自框体7010B的内侧向外侧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7009的收容作业等。
如图7-7所示,包含以上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在将正面开闭盖7011B闭合时,在框体7010B的正面的外壳中,成为图像形成部7020(包含定影部7026)的全部与介质收容部7030B的一部分即收容部7031D、收容部7031E由一个正面开闭盖7011B覆盖的状态。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当与利用各别的开闭盖分别覆盖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B的情况相比时,在框体7010B的正面的外壳(正面开闭盖7011B)中,在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B之间不存在分割线Ld(参照图7-10),从而外观的品质提高。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7001B构成为:正面开闭盖7011B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B中的两个收容部7031D、7031E。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在框体7010B的正面的外壳(正面开闭盖7011B)中,在介质收容部7030B的收容部7031D、收容部7031E彼此间也不会存在分割线(Ld),相应地提高外观的品质。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不由正面开闭盖7011B覆盖的介质收容部7030B中的一个收容部7031F无论正面开闭盖7011B是否开闭,均能够随时自框体7010B的内侧向外侧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7009的收容作业等。因此,作为不由正面开闭盖7011B覆盖的收容部7031F,例如宜选择如记录介质7009的消耗多而需要频繁地进行记录介质7009的补给作业的收容部。若设为不由正面开闭盖7011B覆盖此种收容部7031F的结构,则在进行使用频率高的收容部7031F中的记录介质7009的补给作业时不需要进行正面开闭盖7011B的开闭动作,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当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B时,联锁开关7082成为非连接的状态。具体而言,如图7-8等所示,处于正面开闭盖7011B侧的联锁开关7082的可动连接部7082a成为自处于框体7010B侧的联锁开关7082的开关部7082b脱离的状态。另外,在由图像形成装置7001B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中时打开了正面开闭盖7011B的情况下,检测出成为联锁开关7082的非连接的状态的情况,控制装置(参照图7-6)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对图像形成控制部7028及介质运载控制部7038进行强制性停止动作的控制。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当打开正面开闭盖7011B时,露出至框体7010B的正面侧的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运载路径7037的各动作(图像形成动作)停止,因此可确保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即便是在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中打开了正面开闭盖7011B时,介质运载路径7037相对于最下层的收容部7031F的运载动作也不会停止。
(变形例)
所述公开并不限定于第七形态之一及第七形态之二中例示的内容,例如也包含如以下列举的变形例。
在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可将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构成为利用配置于其左右方向的右端(自框体7010A而言为前后方向上的前端)的开闭支撑构件7016进行开闭。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可取代左侧的侧面开闭盖7013或在其基础上,将右侧的侧面盖7014构成为覆盖框体7010A的右侧面中图像形成部7020与介质收容部7030A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所述情况下,当右侧的侧面盖7014处于比正面开闭盖7011A更重的关系时,宜采用利用配置于所述侧面盖7014的左右方向(框体7010A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的开闭支撑构件7016进行开闭的结构。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7001A中,左侧的侧面盖与右侧的侧面盖中的任一者均可设为不进行开闭的外盖。
在第七形态之二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关于正面开闭盖7011B,可构成为如第七形态之一中的正面开闭盖7011A那样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B的所有三个收容部7031D、7031E、7031F的形态的开闭盖。另外,相反地,关于正面开闭盖7011B,可构成为除了覆盖图像形成部7020以外还覆盖介质收容部7030B的最上层的收容部7031D的形态的开闭盖。
框体7010A、框体7010B并不限于如第七形态之一及第七形态之二中例示的框体7010A、框体7010B那样的包含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的结构体,例如可为具有包含曲面的侧面部的形状的框体7010A、框体7010B。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可为在第七形态之一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A(包含图像形成装置7001C)中省略了外部读取部7060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另外,也可为在第七形态之二的图像形成装置7001B中省略了原稿读取部7050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这些情况下,在配置有外部读取部7060或原稿读取部7050的框体7010A、框体7010B的上端,例如设置上端盖作为外盖即可。除此以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于图像形成部7020是使用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部,也可具有包含其他图像形成方式(例如油墨喷出方式等)的图像形成部7020。
<第八形态>
图8-1表示第八形态的应用驱动装置的图像形成装置。此外,图8-1中,箭头X表示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水平方向(宽度方向),箭头Y表示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深度方向,箭头Z表示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铅垂方向(上下方向)。
<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的结构>
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8001例如被构成为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8001是收容装置的一例。如图8-1所示,所述图像形成装置8001包括如下装置等:多个成像装置8010,形成由构成显影剂的色粉进行显影的色粉像;中间转印装置8020,分别保持由各成像装置8010形成的色粉像并最终运载至二次转印至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记录纸张8005上的二次转印位置;供纸装置8050,收容并运载应供给至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二次转印位置的所需的记录纸张8005;以及定影装置8040,使通过中间转印装置8020进行了二次转印的记录纸张8005上的色粉像进行定影。此外,图中的8001a表示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8001a包括支撑结构构件或外盖等。另外,图中的双点划线表示在装置本体8001a内运载记录纸张8005的主要的运载路线。
成像装置8010包括分别专用地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四种颜色的色粉像的四个成像装置8010Y、8010M、8010C、8010K。这些四个成像装置8010(Y、M、C、K)被配置成在装置本体8001a的内部空间中以黄色(Y)的成像装置8010Y位于沿着Z方向的上方且黑色(K)的成像装置8010K位于沿着Z方向的下方地倾斜的状态排列成一列。
四个成像装置8010包括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成像装置8010(Y、M、C)、以及黑色(K)的成像装置8010K。黑色的成像装置8010K配置于沿着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中间转印带8021的移动方向B的最下游侧。图像形成装置8001中,作为图像形成模式,包括使彩色的成像装置8010(Y、M、C)及黑色(K)的成像装置8010K运行以形成全色的图像的全色模式、以及仅使黑色(K)的成像装置8010K运行以形成黑白(单色)的图像的黑白模式。
如图8-2所示,各成像装置8010(Y、M、C、K)包括作为图像形成部件(像保持体)的一例的旋转的感光体鼓8011。在所述感光体鼓8011的周围有如下装置等:带电装置8012,使感光体鼓8011的能够形成像的周面(像保持面)带电有所需的电位;曝光装置8013,对于感光体鼓8011的带电的周面,照射基于图像的信息(信号)的光而形成具有电位差的(各颜色用的)静电潜像;显影装置8014(Y、M、C、K),为图像形成部件(显影部件)的一例,对于所述静电潜像,利用相对应的颜色(Y、M、C、K)的显影剂的色粉进行显影而形成色粉像;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K),将所述各色粉像转印至中间转印装置8020上;以及鼓清扫装置8016(Y、M、C、K),将一次转印后残留并附着于感光体鼓8011的像保持面的色粉等附着物去除并加以清扫。
感光体鼓8011在进行接地处理的圆筒状或圆柱状的基材的周面上形成具有包含感光材料的光导电性层(感光层)的像保持面。如后述那样,所述感光体鼓8011被支撑为自第八形态的驱动部件传递驱动力,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
带电装置8012包括以与感光体鼓8011接触的状态进行配置的接触型的带电辊8121。将对带电辊8121的表面进行清扫的清扫辊8122以接触的方式配置于带电辊8121的背面。向带电装置8012供给带电用电压。作为带电用电压,在显影装置8014进行反转显影的情况下,供给与自显影装置8014供给的色粉的带电极性为相同极性的电压或电流。对于带电辊8121及清扫辊8122,自感光体鼓8011传递驱动力而使其从动旋转。
曝光装置8013包含LED打印头,所述LED打印头通过沿着感光体鼓8011的轴方向排列的作为多个发光元件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对感光体鼓8011照射与图像信息相应的光来形成静电潜像。此外,作为曝光装置8013,可使用沿着感光体鼓8011的轴方向对根据图像信息构成的激光光进行偏向扫描的装置。
显影装置8014(Y、M、C、K)均是在形成有开口部与显影剂的收容室的框体8140的内部,配置有如下构件等而构成:显影辊8141,保持显影剂并将其运载至与感光体鼓8011相向的显影区域;搅拌供给构件8142,包含一边搅拌显影剂一边使其通过显影辊8141地供给的螺旋推运器等;搅拌运载构件8143,包含一边搅拌显影剂一边将其向搅拌供给构件8142运载的螺旋推运器等;以及层厚限制构件8144,对由显影辊8141保持的显影剂的量(层厚)进行限制。在所述显影装置8014中,自未图示的电源装置向所述显影辊8141与感光体鼓8011之间供给显影用电压。另外,如后述那样,对于显影辊8141,自第八形态的驱动部件传递驱动力而使其沿所需的方向旋转。对于搅拌供给构件8142及搅拌运载构件8143,自显影辊8141传递驱动力而使其从动旋转。进而,作为四种颜色的显影剂,使用包含非磁性色粉与磁性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
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K)是包括一次转印辊的接触型的转印装置,所述一次转印辊与感光体鼓8011周围的中间转印带8021接触并旋转,并且被供给一次转印用电压。作为一次转印用电压,自未图示的电源装置供给表示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的直流电压。
鼓清扫装置8016包括如下等:容器状的本体8160,其一部分开口;清扫板8161,被配置成以所需的压力与一次转印后的感光体鼓8011的周面接触,去除残留色粉等附着物以进行清扫;以及螺旋推运器等送出构件8162,回收由清扫板8161去除的色粉等附着物并将其送出至未图示的回收系统地进行运载。作为清扫板8161,可使用包含橡胶等材料的板状的构件(例如刮板)。对于鼓清扫装置8016的送出构件8162,自感光体鼓8011传递驱动力而使其从动旋转。
如图8-1所示,中间转印装置8020被配置成存在于各成像装置8010(Y、M、C、K)的沿着Z方向的上方的位置。如图8-2所示,所述中间转印装置8020主要包括:中间转印带8021,一边通过成为感光体鼓8011与一次转印装置8015(一次转印辊)之间的一次转印位置,一边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多个带支撑辊8022~8026,将中间转印带8021自其内表面保持为所需的状态并旋转自如地进行支撑;作为二次转印部件的一例的二次转印装置8030,配置于由带支撑辊8026支撑的中间转印带8021的外周面(像保持面)侧,并使中间转印带8021上的色粉像二次转印至记录纸张8005上;以及带清扫装置8027,将通过二次转印装置8030后残留并附着于中间转印带8021的外周面上的色粉、纸粉等附着物去除并进行清扫。
作为中间转印带8021,例如使用由使碳黑等电阻调整剂等分散于聚酰亚胺树脂、聚酰胺树脂等合成树脂中而成的材料制成的环状带。另外,带支撑辊8022兼作带清扫装置8027的相向辊,并且被构成为通过后述的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8070而旋转驱动的驱动辊,带支撑辊8023、带支撑辊8024被构成为形成中间转印带8021的图像形成面的露面辊,带支撑辊8025被构成为对中间转印带8021赋予张力的张力赋予辊,带支撑辊8026被构成为与二次转印装置8030相向的相向辊。
中间转印装置8020被构成为能够使带支撑辊8023、带支撑辊8024与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K)一起朝向中间转印带8021的内侧及外侧移动。在全色模式时,如图8-2所示,在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K)经由中间转印带8021而与感光体鼓8011(Y、M、C、K)的表面接触的位置处配置有带支撑辊8023、带支撑辊8024。另一方面,在黑白模式时,如图8-4所示,使带支撑辊8023移动,以使得仅黑色(K)的一次转印装置8015K经由中间转印带8021而与黑色(K)的感光体鼓8011K的表面接触,彩色的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与中间转印带8021一起自感光体鼓8011(Y、M、C)的表面离开。
进而,在维护时,如图8-5所示,带支撑辊8023、带支撑辊8024移动至彩色的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及黑色(K)的一次转印装置8015K与中间转印带8021一起自感光体鼓8011(Y、M、C、K)的表面离开的位置。此外,为方便起见,图8-5表示将黄色(Y)的感光体鼓单元8200Y拆除的状态。
如图8-1所示,二次转印装置8030是包括在二次转印位置处与中间转印带8021的周面接触并旋转、并且被供给二次转印用电压的二次转印辊8031的接触型的转印装置,所述二次转印位置是中间转印装置8020中由带支撑辊8026支撑的中间转印带8021的外周面部分。另外,将显示与色粉的带电极性相反的极性或相同的极性的直流电压作为二次转印用电压,自未图示的电源装置供给至二次转印辊8031或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带支撑辊8026。
定影装置8040在形成有记录纸张8005的导入口及排出口的未图示的框体的内部配置有如下等构成:辊形态或带形态的加热用旋转体8041,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且利用加热部件进行加热以将表面温度保持为规定的温度;以及带形态或辊形态的加压用旋转体8042,在大体沿着所述加热用旋转体8041的轴方向的状态下以规定的压力接触而从动旋转。在所述定影装置8040中,加热用旋转体8041与加压用旋转体8042接触的接触部成为进行所需的定影处理(加热及加压)的定影处理部。
供纸装置8050被配置成存在于成像装置8010(Y、M、C、K)的下方侧的位置。所述供纸装置8050主要包括:单个(或多个)纸张收容体8051,以装载了所需的尺寸、种类等的记录纸张8005的状态进行收容;以及送出装置8052、送出装置8053,自纸张收容体8051一张张地送出记录纸张8005。纸张收容体8051例如被安装成可向装置本体8001a的正面(使用者操作时相向的侧面)侧拉出。
作为记录纸张8005,例如可列举:电子照相方式的复印机、打印机等中所使用的普通纸或描图纸等薄纸、或者投影仪(overhead projector,OHP)片材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定影后的图像表面的平滑性,记录纸张8005的表面也优选为尽可能平滑,例如也可优选地使用利用树脂等对普通纸的表面进行了涂布的涂料纸、印刷用的美术纸等每平方米重量相对大的所谓厚纸等。
在供纸装置8050与二次转印装置8030之间设置有包括将自供纸装置8050送出的记录纸张8005运载至二次转印位置的单个或多个纸张运载辊对8054、8055或未图示的运载引导件的供纸运载路径8056。在供纸运载路径8056中配置于二次转印位置正前的位置的纸张运载辊对8055被构成为例如对记录纸张8005的运载时期进行调整的辊(定位辊)。另外,在二次转印装置8030与定影装置8040之间设置有用于将自二次转印装置8030送出的二次转印后的记录纸张8005运载至定影装置8040的纸张运载路径8057。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装置本体8001a中所形成的纸张的排出口附近的部分中,设置有排出运载路径8061,所述排出运载路径8061包括用于将自定影装置8040送出的定影后的记录纸张8005排出至装置本体8001a的上部的纸张排出部8058的纸张排出辊对8059、纸张排出辊对8060。
进而,图像形成装置8001包括用于在记录纸张8005的两面形成图像的双面单元8062。当通过纸张排出辊对8059、纸张排出辊对8060向纸张排出部8058运载在单面形成有图像的记录纸张8005时,双面单元8062在纸张排出辊对8060保持记录纸张8005的后端的期间使所述纸张排出辊对8060反向旋转,由此经由切换门8063而导入记录纸张8005。双面单元8062具有包括对所导入的记录纸张8005以使其表里反转的状态进行运载的多个运载辊8064及未图示的运载引导件的双面用运载路线8065。
此外,在图8-1中,符号8145(Y、M、C、K)分别表示作为显影剂收容容器的一例的色粉盒,所述显影剂收容容器收容有供给至相对应的显影装置8014的至少包含色粉的显影剂。在第八形态中,在色粉盒8145(Y、M、C、K)的内部仅收容色粉。
图8-1中符号8100表示对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动作进行总体控制的控制装置。控制装置8100包括未图示的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将这些CPU或ROM等连接的总线、通信接口等。
<图像形成装置的动作>
以下,对由图像形成装置8001进行的基本的图像形成动作进行说明。
此处,对于使用所述四个成像装置8010(Y、M、C、K)形成将四种颜色(Y、M、C、K)的色粉像组合而构成的全色图像的全色模式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图像形成装置8001中,当自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或图像读取装置等接收到图像信息及全色的图像形成动作(印刷)的请求的指令信息时,控制装置8100使四个成像装置8010(Y、M、C、K)、中间转印装置8020、二次转印装置8030、定影装置8040等启动。
而且,在各成像装置8010(Y、M、C、K)中,如图8-1及图8-2所示,首先各感光体鼓8011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各带电装置8012使各感光体鼓8011的表面分别带电所需的极性(在第八形态中为负极性)及电位。继而,曝光装置8013对于带电后的感光体鼓8011的表面,照射基于转换为各颜色成分(Y、M、C、K)而获得的图像的信号而发出的光,并在其表面上分别形成包括所需的电位差的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
继而,各成像装置8010(Y、M、C、K)相对于形成于感光体鼓8011上的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自显影辊8141分别供给带电为所需的极性(负极性)的相对应的颜色(Y、M、C、K)的色粉,并使其以静电方式附着来进行显影。通过所述显影,形成于各感光体鼓8011上的各颜色成分的静电潜像被显影化为分别利用所述相对应的颜色的色粉进行了显影的四种颜色(Y、M、C、K)的色粉像。
继而,当将在各成像装置8010(Y、M、C、K)的感光体鼓8011上形成的各颜色的色粉像运载至一次转印位置时,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K)使所述各颜色的色粉像以按照顺序重合的状态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8021上。
另外,在一次转印结束后的各成像装置8010(Y、M、C、K)中,鼓清扫装置8016以刮取附着物的方式去除附着物,并对感光体鼓8011的表面进行清扫。由此,各成像装置8010(Y、M、C、K)形成为能够进行下一成像动作的状态。
继而,在中间转印装置8020中,保持通过中间转印带8021的旋转而进行了一次转印的色粉像,并将其运载至二次转印位置。另一方面,在供纸装置8050中,配合成像动作而将所需的记录纸张8005送出至供纸运载路径8056。在供纸运载路径8056中,作为定位辊的纸张运载辊对8055配合转印时期将记录纸张8005送出并供给至二次转印位置。
在二次转印位置,二次转印装置8030使中间转印带8021上的色粉像一并二次转印至记录纸张8005上。另外,在二次转印结束后的中间转印装置8020中,带清扫装置8027去除并清扫在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8021的表面上残留的色粉等附着物。
继而,将二次转印有色粉像的记录纸张8005自中间转印带8021剥离后,经由纸张运载路径8057而运载至定影装置8040。在定影装置8040中,使二次转印后的记录纸张8005导入并通过旋转的加热用旋转体8041与加压用旋转体8042之间的接触部,由此进行必要的定影处理(加热及加压),来使未定影的色粉像定影至记录纸张8005上。最后,定影结束后的记录纸张8005通过纸张排出辊对8060而被排出至例如设置于装置本体8001a的上部的纸张排出部8058。
通过以上的动作,输出形成有将四种颜色的色粉像组合而构成的全色图像的记录纸张8005。
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8001中,当自未图示的个人计算机或图像读取装置等接收到图像信息及黑白(单色)的图像形成动作(印刷)的请求的指令信息时,控制装置8100使四个成像装置8010(Y、M、C、K)中仅黑色(K)的成像装置8010K、中间转印装置8020、二次转印装置8030、定影装置8040等启动。
在黑白模式下,如图8-4所示,使带支撑辊8023移动,以使得仅黑色(K)的一次转印装置8015K经由中间转印带8021而与黑色(K)的感光体鼓8011K的表面接触,彩色的一次转印装置8015(Y、M、C)与中间转印带8021一起自感光体鼓8011(Y、M、C)的表面离开。
而且,利用黑色(K)的成像装置8010K形成黑色(K)的色粉像,从而在记录纸张8005上形成黑白(单色)的图像。
<图像形成单元>
且说,图像形成装置8001中,在伴随图像形成动作而感光体鼓8011的感光体层等受到磨损而感光体鼓8011达到寿命的情况等下,需要将感光体鼓8011更换为新的感光体鼓。另外,图像形成装置8001中,在显影装置8014内的显影剂劣化而显影装置8014达到寿命的情况等下,将显影装置8014更换为新的显影装置。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8001中,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成像装置8010(Y、M、C、K)经单元化。如图8-3所示,各成像装置8010(Y、M、C、K)包括:作为客户更换单元(Customer Replacement Unit,CRU)的一例的感光体鼓单元8200,一体地包括感光体鼓8011、带电装置8012及鼓清扫装置8016;以及显影单元8300,单独包括显影装置8014。此外,曝光装置8013装设于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装置本体8001a上。
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感光体鼓单元8200(Y、M、C、K)以及显影单元8300(Y、M、C、K)被构成为能够分别单独地相对于装置本体8001a进行装卸。
感光体鼓单元8200(Y、M、C、K)及显影单元8300(Y、M、C、K)使用设置于装置本体8001a的内部的未图示的作为引导部件的一例的导轨,自所述装置本体8001a的正面(前表面)侧朝向后(背面)侧沿着Y方向推入,由此定位并固定至预定的动作位置。在感光体鼓单元8200及显影单元8300的背面侧,如图8-6所示,以朝向背面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定位构件8201或多个定位销8301、8302。在与感光体鼓单元8200及显影单元8300的位置相对应的内部框架8066中,开设有供感光体鼓单元8200及显影单元8300的定位构件8201及定位销8301、定位销8302插入的定位孔8202、定位孔8303、定位孔8304。此外,感光体鼓单元8200及显影单元8300被定位在动作位置之后,通过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固定至动作位置。
如图8-1所示,将相对应的颜色的色粉以所需的时机自配置于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上部的色粉盒8145(Y、M、C、K)供给至显影单元8300(Y、M、C、K)的各显影装置8014(Y、M、C、K)中。使收容于色粉盒8145(Y、M、C、K)中的各颜色的色粉沿着Y方向朝向装置本体8001a的背面侧运载。如图8-7所示,在沿着色粉盒8145(Y、M、C、K)的背面的端部连接有朝向沿着Z方向的下方配置的供给管8146。如图8-6及图8-7所示,在供给管8146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各显影装置8014(Y、M、C、K)连结并供给色粉的作为突出部的一例的连结部8147。在连结部8147上能够开闭地安装有将在供给管8146的下端部开设的未图示的供给口保持为通常闭塞的状态的未图示的第一挡板构件。如图8-7所示,连结部8147以自形成于装置本体8001a的内部框架8066上的开口部8067(参照图8-6)朝向装置本体8001a的背面侧突出的状态配置。
另一方面,各显影装置8014(Y、M、C、K)以在搅拌运载构件8143的背面侧的端部朝向装置本体8001a的背面延长(突出)的状态包括供给部8149,所述供给部8149与连结部8147结合而向框体8140的内部供给色粉并作为突出部的一例。各显影装置8014(Y、M、C、K)的供给部8149在其上端部开设有未图示的补给口。在供给部8149的补给口,通常能够开闭地装设有向闭合方向施力的未图示的第二挡板构件。
各显影装置8014(Y、M、C、K)通过装设于装置本体8001a上,框体8140的背面侧的端部推动第一挡板构件而打开供给口,并且连结部8147的装置本体8001a的内侧端部推动第二挡板构件而打开补给口。由此,能够自供给管8146向显影装置8014的内部供给色粉。
<驱动装置的结构>
图8-8是表示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驱动装置的结构图。此外,图8-8是表示将作为位于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背面的外壁的一例的外盖8068拆除后的状态的背面图。此外,外盖配置于比内部框架及驱动马达更靠装置本体8001a的外侧处,至少覆盖内部框架及驱动马达。
如图8-8所示,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成像装置8010(Y、M、C、K)及中间转印装置8020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8070被装设于与这些各成像装置8010(Y、M、C、K)及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背面侧相对应的装置本体8001a的背面。
如图8-9所示,装置本体8001a在其背面内部包括内部框架8066。内部框架8066包括: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拉深加工)等,与作为装置本体8001a的外壁的一例的外盖8068(参照图8-7)近接地平行配置的平板状的第一部分8661、以及经由相对于第一部分8661倾斜的拉深加工部8662朝向装置本体8001a的内侧凹陷的位置处所配置的平板状的第二部分8663。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设置于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成像装置8010(Y、M、C、K)以及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背面侧相对应的位置。内部框架8066的第二部分8663设置于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成像装置8010(Y、M、C、K)以及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下方及侧方相对应的位置。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与第二部分8663相对于外盖8068分别平行地配置。内部框架8066的第二部分8663与外盖8068的间隔D1被设定为比第一部分8661和外盖8068的间隔D2更大的值(D1>D2)。另外,内部框架8066的拉深加工部8662的下端部具有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成像装置8010(Y、M、C、K)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角度。
此外,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及第二部分8663并不限定于平板状的部分,也广泛包含具有凹凸、或倾斜配置的部分等。另外,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及第二部分8663未必需要相对于外盖8068分别平行地配置,也可相对于外盖8068成角度地倾斜配置。
另外,内部框架8066未必需要一体地形成第一部分8661与第二部分8663,第一部分8661与第二部分8663也可由不同的金属板等形成,相互一体地连结,或者独立地构成。
如图8-8所示,驱动装置8070形成为平面大体矩形形状的沿着深度Y方向的长度(厚度)相对短(薄)的扁平的箱体状。在驱动装置8070中,如图8-7所示,以在装置本体8001a的一侧面上沿着Z方向竖立的状态配置有装置基板8701,装置本体8001a的背面侧的端面由盖8701a覆盖。
如图8-10所示,驱动装置8070包括:作为对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显影装置8014(Y、M、C)进行驱动的驱动部件(驱动源)的一例的第一驱动马达8702、作为对中间转印带8021、黑色(K)的感光体鼓8011K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K进行驱动的驱动部件(驱动源)的一例的第二驱动马达8703、以及作为对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感光体鼓8011(Y、M、C)进行驱动的驱动部件(驱动源)的一例的第三驱动马达8704。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在第八形态中安装于装置基板8701上。
这些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同样地构成。如图8-11所示,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包括平面大体矩形形状的基板8705。在基板8705的背面,以短的圆柱形状突出的状态设置有作为包含内置有减速机构的马达的驱动部本体的一例的马达本体8706。另外,在基板8705的表面,以自马达本体8706朝向一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有驱动轴8707。在驱动轴8707的外周,沿着周向在三个部位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安装用母螺纹部8708。此外,在图8-11中,符号8709表示对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进行定位的圆柱形状的凸台。
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通过使未图示的内置马达的旋转轴旋转驱动,利用同样内置的减速机构使旋转轴的旋转减速,以预定的转速使驱动轴8707旋转驱动。此外,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当然也可不内置减速机构。
如图8-9及图8-10所示,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配置于内部框架8066的第二部分8663上。在内部框架8066的第二部分8663中,第一驱动马达8702在自背面观察时的左侧端的上部朝向下方配置。另外,第二驱动马达8703在与第一驱动马达8702邻接的位置、且为比所述第一驱动马达8702更稍靠下侧处朝向下方配置。进而,第三驱动马达8704在比第二驱动马达8703更靠中央部稍微离开的位置、且为所述第二驱动马达8703的下方朝向第二驱动马达8703侧水平地配置。
如图8-7所示,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以其驱动轴8707自马达本体8706向靠近外盖8068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配置。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沿着其驱动轴8707的轴方向能够安装的长度构成为比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与外盖8068的间隙D2更大。
如图8-10所示,第一驱动马达8702的驱动轴8707被构成为包含斜齿轮或正齿轮等的驱动齿轮8710。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显影装置8014(Y、M、C)的第一传递齿轮8711与第一驱动马达8702的驱动齿轮8710咬合。如图8-12所示,配置于装置本体8001a的内侧且外径相对大的第二传递齿轮8712与第一传递齿轮8711咬合。在和黄色(Y)的显影装置8014Y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Y与第二传递齿轮8712咬合。另外,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三传递齿轮8713及第四传递齿轮8714,在和品红色(M)的显影装置8014M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M与第二传递齿轮8712咬合。进而,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五传递齿轮8715及第六传递齿轮8716,在和青色(C)的显影装置8014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C与第四传递齿轮8714咬合。
因此,驱动装置8070通过使第一驱动马达8702旋转驱动,在与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显影装置8014(Y、M、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Y、M、C)被旋转驱动。
另一方面,如图8-10所示,第二驱动马达8703的驱动轴8707被构成为包含斜齿轮或正齿轮等的驱动齿轮8717。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黑色(K)的感光体鼓单元8200K的第七传递齿轮8718、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K的第一传递滑轮8719、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带支撑辊8022的第八传递齿轮8720分别与第二驱动马达8703的驱动齿轮8717咬合。
外径相对大的第九传递齿轮8721、和外径相对小的第十传递齿轮8722与第七传递齿轮8718咬合。在与黑色(K)的感光体鼓8011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K与第十传递齿轮8722咬合。另外,第一传递滑轮8719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同步带8723传递至第二传递滑轮8724。此外,第一传递滑轮8719及第二传递滑轮8724是与同步带8723咬合的带有齿轮的滑轮带轮。经由第十一传递齿轮8725~第十三传递齿轮8727,在与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K与第二传递滑轮8724咬合。此外,第十一传递齿轮8725沿着轴方向一体地具有多个传递齿轮,被构成为也能够沿着轴方向传递驱动力。
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082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十四传递齿轮8728、外径相对更小的第十五传递齿轮8729及第十六传递齿轮8730与第八传递齿轮8720咬合,所述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082配置于与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沿着带支撑辊8022的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
因此,驱动装置8070通过使第二驱动马达8703旋转驱动,在与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K、在与黑色(K)的感光体鼓8011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K、及在与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带支撑辊8022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082分别被旋转驱动。
另外,如图8-10所示,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驱动轴8707被构成为包含斜齿轮或正齿轮等的驱动齿轮8731。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感光体鼓8011(Y、M、C)的第十七传递齿轮8732与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驱动齿轮8731咬合。在与品红色(M)及青色(C)的感光体鼓8011(M、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M、C)分别与第十七传递齿轮8732咬合。另外,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十八传递齿轮8734,在与黄色(Y)的感光体鼓8011Y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Y与品红色(M)的感光体鼓8011M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M咬合。
因此,驱动装置8070通过使第三驱动马达8704旋转驱动,在与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显影装置8014(Y、M、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处所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Y、M、C)被旋转驱动。
另外,如图8-12所示,驱动装置8070包括被配置成能够分别沿着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Y、M、C、K)及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Y、M、C、K)的轴方向移动的、作为第一结合传递部件及第二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Y、M、C、K)及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Y、M、C、K)。另外,驱动装置8070包括被配置成能够沿着中间转印装置8020的带支撑辊8022的轴方向移动的、作为第三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中间转印装置主动联轴器8840。
如图8-13所示,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Y、M、C、K)一体地具有在其中心形成为向一侧面突出的圆筒形状的轴芯部8811。在轴芯部8811,以被向沿着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的一侧面的旋转轴方向突出的方向施力的状态装设有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一体地具有:圆筒形状的第一齿轮部8812,在外周形成有包含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以及圆筒形状的第二齿轮部8813,位于第一齿轮部8812的前端,将外径设定得比所述第一齿轮部8812更小且在外周形成有包含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在第二齿轮部8813的前端设置有尖细形状的锥形部8814。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包括在第一齿轮部8812与第二齿轮部8813之间朝向半径方向外方以环状突出的第一抵接部8815。
如图8-14所示,在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的轴芯部8811,形成有与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的第一齿轮部8812咬合的、包含为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的内齿轮8816。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被构成为能够在第一齿轮部8812与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的内齿轮8816咬合并传递旋转驱动力的状态下沿着轴方向移动。另外,如图8-15所示,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的第二齿轮部8813被构成为能够与设置于感光体鼓单元8200的感光体鼓8011的沿着轴方向的一端部的、作为第二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850咬合(结合)及分离。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850形成为在其内周面包括与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的第二齿轮部8813咬合的、包含为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的内齿轮8817的圆筒形形状。在内齿轮8817的开口端设置有朝向端部扩大直径的锥形部8818。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850以固定状态装设于感光体鼓8011的沿着轴方向的一端部。在感光体鼓单元8200的侧面,在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850的外周以朝向侧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对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850进行保护的圆筒形状的保护构件8819。
此外,作为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并不限定于包括包含渐开线齿轮的第一齿轮部8812及第二齿轮部8813的感光体主动联轴器,但经由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而旋转驱动的感光体鼓8011是直接对画质造成影响的构件,因此期望速度变动等少且旋转精度高。包括包含渐开线齿轮的第一齿轮部8812及第二齿轮部8813的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能够以相对高的旋转精度向感光体鼓8011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可优选地使用。
如图8-13所示,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被介隔存在于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的轴芯部8811的内侧端面与第一齿轮部8812的内部端面之间的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例的第一螺旋弹簧8820向突出的方向施力。通过装设于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的轴芯部8811上的固定轴8821限制了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沿着感光体驱动齿轮8081的轴方向的突出量。
另外,如图8-16所示,在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Y、M、C、K),以能够沿着旋转轴的轴方向在突出量受到限制的状态下移位的方式装设有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一体地包括以在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的一侧面上沿着轴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大致圆柱形状或圆筒形状的驱动传递轴8831。在驱动传递轴8831的外周,沿着周向一体地设置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三个)剖面大致半圆形状的第一凸部8832。另外,三个第一凸部8832分别配置于在驱动传递轴8831的外周上相互呈120度的角度的位置。各第一凸部8832沿着驱动传递轴8831的轴方向形成在整个长度上。在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中,在驱动传递轴8831的外周设置有形成为圆筒形状的第一轴支撑部8833。
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具有装设孔8835,所述装设孔8835在其内周面上形成有与驱动传递轴8831的多个第一凸部8832卡合的多个第一凹部8834。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一体地包括在其基端部朝向半径方向外方以环状突出的第二抵接部8836。在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的前端,沿着周向以向侧方突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多个(在图示例中为三个)大致半球形状的第二凸部8837。各第二凸部8837沿着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的周向而配置于与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的第一凸部8832相同的位置处。
另外,如图8-13所示,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的多个第二凸部8837被构成为能够与设置于显影单元8300的显影辊8141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的、作为第二驱动传递部件的一例的显影装置从动联轴器8301咬合(结合)及分离。显影装置从动联轴器8301在其内周面包括与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的多个第一凸部8832卡合的多个第二凹部8302。如图8-16所示,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被介隔存在于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80的端面与第二抵接部8836的下端面之间的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一例的第二螺旋弹簧8838向突出的方向施力。如图8-15所示,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被安装成能够在与显影辊8141的显影装置从动联轴器8301接触而突出位置被限制的状态下旋转。此外,通过未图示的限制构件对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830的突出位置进行限制。
进而,如图8-12所示,在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082,以能够沿着轴方向移位的方式装设有作为第一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中间转印装置主动联轴器8840。中间转印装置主动联轴器8840与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810同样地构成。
<驱动装置的动作>
在应用于所述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驱动装置8070中,如下所述,在对作为被驱动部件的一例的感光体鼓8011及显影装置8014进行支撑的内部框架与外壁之间配置有驱动部件的驱动装置中,与内部框架中和外壁的距离最近的部分与外壁之间配置有驱动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内部框架与外壁的距离。
即,如图8-7所示,所述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8070配置于装置本体8001a的内部中背面侧的端部。在装置本体8001a的背面侧的端部存在内部框架8066。
且说,将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Y、M、C、K)的供给部8149以比所述第一部分8661更向背面侧突出的状态设置于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中。
因此,以前,如图8-17所示,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Y、M、C、K)及感光体鼓8011(Y、M、C、K)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8070必须配置为:使将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驱动力传递至各显影装置8014(Y、M、C、K)及感光体鼓8011(Y、M、C、K)的传递齿轮避开显影装置8014(Y、M、C、K)的供给部8149。
其结果,以前的驱动装置需要将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配置于装置本体8001a的更靠背面侧处,因此内部框架8066的第一部分8661与外盖8068的距离变大,导致装置本体8001a的大型化。
相对于此,如图8-7所示,第八形态的驱动装置8070被构成为:将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配置于内部框架8066中间隙D1比和外盖8068的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8661更大的第二部分8663上,而不是将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配置于内部框架8066中和外盖8068的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8661与外盖8068之间。
因此,如图8-7所示,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Y、M、C、K)及感光体鼓8011(Y、M、C、K)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8070可将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配置于内部框架8066中间隙D1比和外盖8068的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8661更大的第二部分8663上,且以其驱动轴8707自马达本体8706向接近外盖8068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配置。
因此,对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8014(Y、M、C、K)及感光体鼓8011(Y、M、C、K)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8070只要配置成使将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驱动力传递至各显影装置8014(Y、M、C、K)及感光体鼓8011(Y、M、C、K)的传递齿轮避开显影装置8014(Y、M、C、K)的供给部8149即可,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不会比传递齿轮更靠背面侧突出。
如上所述,在应用于第八形态的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驱动装置8070中,在对显影装置8014(Y、M、C、K)及感光体鼓8011(Y、M、C、K)进行支撑的内部框架8066与外盖8068之间配置有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驱动装置中,与在内部框架8066中和外壁的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8661与外盖8068之间配置有第一驱动马达8702~第三驱动马达8704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内部框架8066与外盖8068的距离。
另外,如至此所说明那样,本公开中的驱动装置的实施方式不仅包含与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其他构成部分分开构成的情况,还包含作为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一部分构成的情况。本公开中的框架的实施方式也同样地,不仅包含与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内部框架8066分开构成驱动装置的框架的情况,还包含图像形成装置8001的内部框架8066与驱动装置8070的框架共通的情况。
此外,在所述第八形态中,对应用于全彩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当然也可同样地应用于单色的图像形成装置中。
<关于所有形态的附加事项>
此外,尽管使用特定的形态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形态,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明确,能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采用其他各种形态。只要不违反本形态的技术思想,则能够进行变更、删除、附加及组合。例如,能够将多个形态的一部分或全部适宜地组合而构成,或者将不同的形态中所记载的一部分结构部彼此组合而构成。例如,能够构成为具有作为第二形态中记载且第四形态中未记载的结构部的边界线2000K、以及作为第四形态中记载且第二形态中未记载的结构部的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收容部4060的装置。
另外,在所述形态中虽未特别说明,但(1)即便为具有相同含义的语句彼此,在各形态中也由不同的语句表现的情况、(2)即便为具有不同含义的语句彼此,也存在一部分在各形态中由相同的语句表现的情况。在(1)、(2)任一个中,技术方案中记载的结构部的解释设为基于进行了所述结构部的说明的形态中的所述结构部的技术性意义或定义。另外,在(2)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结构部的技术性意义,基本上解释为均包含任一含义。其中,均包含任一含义来进行解释的结果,并不限于包含现有技术的情况。此外,本段表达的“相同”解释为不仅包含完全相同的内容,也包含实质上相同的内容。

Claims (27)

1.一种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质排出部,排出由站立状态的人取出的介质;
承载部,设置于比所述介质排出部更靠上方处,并承载如下颜色的被摄物: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黑色的值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以及
摄影部,设置于比所述承载部更靠上方处,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所述被摄物进行摄影,
所述承载部的上部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从而在由所述摄影部摄影到的图像中对所述被摄物与所述承载部进行区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接近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图像获取部,其获取由所述摄影部摄影到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承载部承载有被摄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的至少端部为白色。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至少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未承载被摄物的部分中至少与被摄物的端部相接的部分附近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白色的值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上表面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承载部上示出标记,所述标记表示能够由所述图像获取部获取图像数据的承载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的范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表现的情况下,以比表现黑色的值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所表现的颜色。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的颜色为白色。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照射部,对承载于所述承载部上的被摄物照射光,
所述照射部设置于所述承载部的上方。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设置于比形成所承载的被摄物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更靠上方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比所述承载部更靠上方处包括操作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装置本体的里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面板设置于所述承载部与所述摄影部之间。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处理器,
当所述摄影部对被摄物进行摄影时,所述处理器将所述操作面板熄灭。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部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摄影部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2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标记配置于比装置本体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装置本体的近前侧处。
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也形成为用户近接侧的表面的一部分。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形成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中的自装置本体的顶面至所述介质排出部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自装置本体的顶面至所述介质排出部之间,形成有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与其他颜色。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自装置本体的顶面至所述介质排出部之间,所述承载部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形成为上部侧,其他颜色形成为下部侧。
2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图像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处理器,
所述照射部包含多个光源,
所述处理器对所述多个光源中的各个的点亮/熄灭进行控制,并以调整照射的光的明亮度或光轴的方式进行控制。
CN202210449874.XA 2021-08-23 2022-04-27 图像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59144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5289 2021-08-23
JP2021135290 2021-08-23
JP2021-135424 2021-08-23
JP2021-135491 2021-08-23
JP2021135489 2021-08-23
JP2021-135290 2021-08-23
JP2021135490 2021-08-23
JP2021135487 2021-08-23
JP2021135483 2021-08-23
JP2021-135487 2021-08-23
JP2021135289 2021-08-23
JP2021135424 2021-08-23
JP2021-135489 2021-08-23
JP2021-135490 2021-08-23
JP2021-135483 2021-08-23
JP2021135491 2021-08-23
JP2022-003301 2022-01-12
JP2022003301A JP2023031207A (ja) 2021-08-23 2022-01-12 画像処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4489A true CN115914489A (zh) 2023-04-04

Family

ID=813868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449874.XA Pending CN115914489A (zh) 2021-08-23 2022-04-27 图像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8066A1 (zh)
EP (1) EP4141550A1 (zh)
CN (1) CN11591448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4318526C2 (de) * 1992-06-10 1999-11-25 Canon Kk Bildeingabevorrichtung
JP3436025B2 (ja) * 1995-12-27 2003-08-11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読取り画像の修正方法及び画像読取り装置
EP1562081A1 (en) * 2004-02-03 2005-08-10 Avision Inc. Sheet-fed scanning device capable of detecting a document edge
JP2007104339A (ja) * 2005-10-04 2007-04-19 Murata Mach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9674382B2 (en) * 2012-06-25 2017-06-0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latens for imaging devices
JP2017175594A (ja) 2016-03-18 2017-09-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1550A1 (en) 2023-03-01
US20230058066A1 (en) 2023-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80159774A1 (en)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110013973A1 (en) Attachment assis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9395652B2 (en) Developing unit,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843019B2 (en) Development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09220987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705848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5914489A (zh) 图像处理装置
JP5303484B2 (ja) カセット及び処理装置
EP4141551A1 (en)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4141553A1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4141554A1 (en)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4142272A1 (en) Sheet contai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23031207A (ja) 画像処理装置
EP4141552A1 (en)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EP4142274A1 (en) Container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15782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372803B2 (ja) 画像処理装置
JP5066396B2 (ja) 印字処理装置、多機能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単機能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56921A (ja) フル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の廃トナー回収装置
JP2023028807A (ja) シート規制板、手差しトレイ、シートカセ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77742B2 (ja) 給紙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5712231A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1010192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914460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9302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