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2231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12231A CN115712231A CN202210459871.4A CN202210459871A CN115712231A CN 115712231 A CN115712231 A CN 115712231A CN 202210459871 A CN202210459871 A CN 202210459871A CN 115712231 A CN115712231 A CN 1157122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forming
- document
- reading
- housing
- closing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9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4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994 raw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973 pai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422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78 irradi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746 surface rough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92 add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71 impai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45 offset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39 repair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2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33—Means to access the interior of the apparatus using doors or 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04—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the entire apparatus
- G03G21/1619—Frame structur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43—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 H04N1/00546—Allowing easy access, e.g. for maintenance or in case of paper jam using a side open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与介质收容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介质收容部收容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给的记录介质;以及正面开闭盖,以跨越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至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介质收容部的一部分的方式予以覆盖并进行开闭,所述正面开闭盖包括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方向上覆盖至少所述介质收容部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一个开闭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下述日本专利特开平11-278742号公报(段落0014、图9)中,记载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在供纸部设置向近前或横向打开的前门,且在其内部配置有分别可各别地收纳、供给纸张的多个供纸托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与由多个盖在介质收容部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之间覆盖介质收容部的情况相比,至少可在介质收容部的外壳中减少由盖产生的上下方向的分割线。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与介质收容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介质收容部收容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给的记录介质;以及正面开闭盖,以跨越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至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介质收容部的一部分的方式予以覆盖并进行开闭,所述正面开闭盖包括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方向上覆盖至少所述介质收容部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一个开闭盖。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所述正面开闭盖也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多个收容部,所述正面开闭盖覆盖所有所述多个收容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多个收容部,所述正面开闭盖覆盖所述多个收容部中接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收容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倾斜收容部,所述倾斜收容部在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倾斜地配置,所述正面开闭盖至少覆盖所述倾斜收容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所述正面开闭盖的下端为不沿着所述倾斜收容部的倾斜的轮廓线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状。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包括:读取设备,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以及侧面开闭盖,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侧面中的一者或两者,且比所述正面开闭盖重,所述侧面开闭盖利用配置于其左右方向中的任意一个端的开闭支撑构件进行开闭。
(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方案,与由多个盖在介质收容部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之间覆盖介质收容部的情况相比,至少可在介质收容部的外壳中减少由盖产生的上下方向的分割线。
根据所述第二方案,与由多个盖在图像形成部与介质收容部的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之间覆盖图像形成部与介质收容部的情况相比,可在图像形成部的外壳与介质收容部的外壳中减少由盖产生的上下方向的分割线。
根据所述第三方案,可利用正面开闭盖在介质收容部的外壳中遮盖多个收容部彼此之间的分割线。
根据所述第四方案,可利用正面开闭盖覆盖至介质收容部的接近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收容部为止。
根据所述第五方案,可采用倾斜收容部,并且可将所述倾斜收容部隐藏。
根据所述第六方案,可将倾斜收容部隐藏,以使得不会发现倾斜收容部的存在。
根据所述第七方案,与侧面开闭盖利用设置于其上下方向中的任意一个端的开闭支撑构件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可抑制在侧面开闭盖的开闭时读取设备振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打开了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开闭盖时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概要图。
图4的(A)、图4的(B)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内部的概要图。
图5是将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介质收容部放大后的正面概要图。
图6是介质收容部中倾斜的收容部的立体图。
图7的(A)是装设有倾斜的收容部时的正面概要图,图7的(B)是将倾斜的收容部拉出(脱离)时的正面概要图。
图8的(A)是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原稿运载读取部等的正面概要图,图8(B)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外部读取部中的原稿承载面等的正面概要图。
图9的(A)是外部读取部的台部处于覆盖位置时的原稿承载面等的立体图,图9的(B)是台部处于释放位置时的原稿承载面等的立体图。
图10的(A)是台部处于覆盖位置时的原稿承载面等的概略剖面图,图10的(B)是台部处于释放位置时的原稿承载面等的概略剖面图。
图11的(A)是台部处于覆盖位置时的原稿承载面等的概略平面图,图11的(B)是台部处于释放位置时的原稿承载面等的概略平面图。
图12的(A)是处于覆盖位置时的台部与移动机构的概要图,图12的(B)是处于释放位置时的台部与移动机构的概要图。
图13的(A)是表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照明装置的配置的正面概要图,图13的(B)是表示所述照明装置的配置的左侧面概要图。
图14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自另一方向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15是打开了图1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侧面开闭盖时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17是参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18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开闭盖及左侧的侧面开闭盖的移动轨迹的概略平面图。
图19的(A)是表示原稿承载面的结构的概略平面图,图19的(B)是表示原稿承载面与读取对象物的状态的概略平面图。
图20是将原稿承载面的一部分放大后的正面图。
图21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用户进行操作的情形的概略侧面图。
图22的(A)是表示基于照明装置的一部分光源的反射光分布的概略侧面图,图22的(B)是表示基于照明装置的其余一部分光源的反射光分布的概略侧面图。
图23是用于对射入至照明装置的外部读取部的读取设备的光的量进行说明的概略侧面图。
图24的(A)是用于说明照明装置的光源的可动区域的概略侧面图,图24的(B)是用于说明所述光源的可动区域的概略正面图。
图25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内部框架的概略立体图。
图26是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驱动装置等的概略剖面图。
图27的(A)是驱动装置等的概略背面图,图27的(B)是内部框架、驱动装置等的概略立体图。
图28的(A)是表示驱动装置的内部的图,图28的(B)是表示驱动装置中的驱动马达的安装状态的图。
图29是表示驱动装置的内部的立体图。
图30是表示驱动装置中的联轴器等的概略剖面图。
图31是图30的联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2是表示驱动装置等的概略剖面图。
图33是联轴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3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35是打开了图3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开闭盖时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正面概要图。
图37是介质收容部等的变形例的概略正面图。
图38是原稿承载面等的变形例的概略平面图。
图39是图像形成装置的变形例的概略侧面图。
图40的(A)是表示原稿承载面的一部分的变形例的图,图40的(B)是表示原稿承载面的一部分的另一变形例的图。
图41是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42是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图43的(A)是表示比较例3的介质收容部的概略立体图,图43的(B)是表示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的概略正面图。
图44的(A)是表示比较例5的原稿承载台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图44的(B)是表示比较例6的原稿承载台的一部分结构的图,图44的(C)是表示比较例7的原稿承载台的一部分结构的图。
图45是作为比较对象的驱动装置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自斜前方观察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时的立体图。图2是打开了图像形成装置1A的正面开闭盖时的立体图。图3是打开了图像形成装置1A的正面开闭盖时的正面概要图。
在图1等各附图中,附加箭头来表示的上下、左右及前后的各方向是以假设使用图像形成装置1A时使用者站立面对的图像形成装置1A的正面Ft为基准而表示的方向。
如图1至图3中的任一者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框体10A,具有图像形成部20、介质收容部30A、介质排出部40、原稿运载读取部50及外部读取部60;以及正面开闭盖11A,以覆盖框体10A的正面的方式开闭。
框体10A是图像形成装置1A的装置主体的一例。框体10A具有内部的骨架部分与外部的外壳部(外壳部分),且是由多个框架、外盖等材料构成为所需的结构及形状的结构体。
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A形成为其外观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的结构体。
另外,框体10A的外壳部例如由正面开闭盖11A、背面盖、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右侧的侧面盖14等外盖形成。背面盖、右侧的侧面盖14等外盖形成为不会进行开闭活动而固定地安装的非开闭盖。另外,除了特别说明的情况以外,外盖构成为不透明的盖(无法自外部透视的盖)。
关于正面开闭盖11A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的详细情况,将在之后叙述。
<图像形成部>
图像形成部20是具有用于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图像的设备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部20使用最终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包含显影剂的图像的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而构成。
如图4的(A)所示,包括电子照相方式的成像装置的图像形成部20设置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共计四种颜色的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在以后的说明中,在不需要区别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情况下,省略对符号附加的Y、M、C及K。
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除了所使用的色粉以外,基本上均同样地构成。具体而言,如图4的(B)所示,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包括:感光鼓21,为像保持体的一例,进行旋转且为圆筒状;带电器22,使感光鼓21带电;曝光装置23,对带电的感光鼓21照射曝光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4,利用包含色粉的显影剂24将静电潜像显影成色粉像;以及鼓清扫装置27等。
由此,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使用各颜色的色粉形成各颜色的图像。
另外,图像形成部20包括中间转印装置25、以及配置于自中间转印装置25离开的位置的定影装置26。进而,图像形成部20也包括未图示的显影剂补给装置、图像处理装置等设备。
如图4的(A)所示,中间转印装置25包括中间转印带251以及一次转印辊252,所述一次转印辊252隔着中间转印带251分别配置于各颜色的感光鼓21的相反侧,将各颜色的感光鼓21上所形成的色粉像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51。
另外,中间转印装置25包括缠绕有中间转印带251的支撑辊256、以及缠绕有中间转印带251并将旋转力传递至中间转印带251的驱动辊257。由此,中间转印带251沿图中箭头方向环绕。
进而,中间转印装置25包括:二次转印辊253,隔着中间转印带251配置于支撑辊256的相反侧,用于将中间转印带251上所转印的色粉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以及带清扫装置254,清扫中间转印带251的外周面。而且,在二次转印辊253与中间转印带251之间形成有在记录介质P上转印色粉像的转印辊隙NT。
在所述图像形成部20中,如图4的(A)所示,各颜色的感光鼓21与环绕中间转印装置25移动的中间转印带251接触。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在中间转印带251的环绕方向上自其上游侧起按此顺序排列配置。
另外,在图像形成部20中,色粉像通过一次转印辊252,以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顺序被一次转印至中间转印带251上。另一方面,色粉像通过二次转印辊253自中间转印带251转印至夹在中间转印带251与二次转印辊253之间而被运载的记录介质P。进而,转印有色粉像的记录介质P被朝向定影装置26运载。
如图4的(A)所示,定影装置26在记录介质P的运载方向上配置于转印辊隙NT的下游侧。定影装置26对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色粉像进行加热、加压,使其定影于记录介质P。通过所述定影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最终被排出至介质排出部40。
另外,所述图像形成部20具备:形成与自连接于图像形成装置1A的信息终端机等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的功能;使用由原稿运载读取部50读取的原稿的读取信息作为图像信息,形成与所述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的功能;以及使用由外部读取部60读取的读取对象物的读取信息作为图像信息,形成与所述图像信息相对应的图像的功能。
进而,所述图像形成部20除了曝光装置23、定影装置26等的一部分之外,是以如下方式安装:当呈现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A的状态(参照图2、图3)时,能够如图2中箭头Q所示自框体10A的内侧向外侧(框体10A的近前侧)拉出以进行检查、修理等作业。
<介质收容部>
介质收容部30A是具有收容向图像形成部20供给的记录介质P的设备的部分。所述介质收容部30A配置于图像形成部20的下方侧。另外,所述介质收容部30A具有分开收容作为记录介质P的记录介质P1、记录介质P2、记录介质P3的三个收容部31A、31B、31C。
作为记录介质P,例如使用包含规定尺寸的片状的普通纸、涂布纸、厚纸等介质。
在所述介质收容部30A中,结合图像形成部20的转印动作,自作为收容目的地的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中的任一个朝向图像形成部20送出所需的记录介质P(P1、P2、P3)。
收容部31A、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以此顺序自上方向下方排列。
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B中的记录介质P2的最大尺寸小于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A中的记录介质P1的最大尺寸。另外,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C中的记录介质P3的最大尺寸小于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A中的记录介质P1的最大尺寸,且大于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B中的记录介质P2的最大尺寸。
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A中的记录介质P1的最大尺寸为第一尺寸的一例,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B中的记录介质P2的最大尺寸为第二尺寸的一例,能够收容于收容部31C中的记录介质P3的最大尺寸为第三尺寸的一例。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收容部31A主要收容A3开尺寸的记录介质P1,A3开尺寸的记录介质P1是收容部31A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最大尺寸。另外,收容部31B主要收容明信片尺寸的记录介质P2,明信片尺寸的记录介质P2是收容部31B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2的最大尺寸。收容部31C主要收容A4开尺寸的记录介质P3,A4开尺寸的记录介质P是收容部31C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3的最大尺寸。
由此,关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收容于收容部31A的记录介质P1最长,收容于收容部31B的记录介质P2第二长,收容于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3第三长。此处,所谓记录介质P的前后方向的长度,是记录介质P被送出至后述的介质运载路径35的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的长度。
另外,最上层的收容部31A成为可对运载方向上的长度比框体10A的横向宽度长的尺寸的记录介质P1进行收容及供给的收容部。
另外,收容部31C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3的张数多于收容部31A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张数、及收容部31B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2的张数。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收容部31A能够收容200张的记录介质P1,收容部31B能够收容100张记录介质P2,收容部31C能够收容1000张记录介质P3。
由此,关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的总体厚度,收容于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3的总体厚度最厚,收容于收容部31A的记录介质P1的总体厚度第二厚,收容于收容部31B的记录介质P2的总体厚度第三厚。即,收容于收容部31B的记录介质P的总体厚度最薄。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A中,A4尺寸的记录介质P的消耗量最多。即,将收容消耗量最多的记录介质P3的收容部31C能够收容的张数设为多于收容部31A能够收容的张数及收容部31B能够收容的张数。
-运载部-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包括主要的介质运载路径35,所述介质运载路径35以记录介质P自介质收容部30A(的各收容部31A、31B、31C)通过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而到达介质排出部40的排出口41的方式运载记录介质P。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是作为在记录介质P上进行色粉像的转印的部分的转印辊隙NT。
介质运载路径35包括:送出辊36a、送出辊36b、送出辊36c,将分别收容于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1、记录介质P2、记录介质P3分别向介质运载路径35送出;以及防止辊37a、防止辊37b、防止辊37c,分别防止由送出辊36a、送出辊36b、送出辊36c分别送出的记录介质P1、记录介质P2、记录介质P3的重叠运载。
另外,介质运载路径35包括调整辊38,所述调整辊38在记录介质P的运载方向上配置于防止辊37a、防止辊37b、防止辊37c的下游侧,且调整记录介质P向转印辊隙NT送出的时机。
进而,介质运载路径35包括排出辊39,所述排出辊39将通过定影装置26而定影有色粉像的记录介质P向介质排出部40排出。
除此之外,介质运载路径35也包括未图示的其他多个运载辊对、运载引导构件等。
-收容部31A-
收容部31A成为最上层的收容部。另外,此最上层的倾斜收容部31A也是配置于最接近图像形成部20的位置的收容部。进而,此最上层的倾斜收容部31A成为可对运载方向上的长度比框体10A的横向宽度长的尺寸的记录介质P1进行收容及供给的收容部。
另外,如图5等所示,收容部31A包括上方开放的箱状的收容主体部32,所述收容主体部32的左右方向(装置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一对滑轨33A而安装于装置主体即框体10A。
滑轨33A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框体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部31A的收容主体部32A。由此,收容部31A相对于框体10A沿自前向后的方向(装置进深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2至图5等所示,收容部31A在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下,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自正面Ft观察),以装置宽度方向的一端(图中左侧的端部)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
具体而言,收容部31A构成为以如下方式配置的倾斜收容部: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以装置宽度方向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成为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且自框体10A的正面观察,自左上朝向右下倾斜地下降。此处,所谓一端、另一端,为收容部31A的一部分,且是自正面Ft观察时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离得最远的两点中的一者或另一者。换句话说,所谓收容部31A的一端,为收容部31A的下游侧端部,所谓收容部31A的另一端,为收容部31A的上游侧端部。另外,所谓收容部31A的上游侧端部或下游侧端部,是指供收容于收容部31A内的记录介质P配置的面与收容部31A相交的部分。此外,收容于收容部31A的记录介质P1的姿势成为记录介质P1的介质面沿着收容部31A的底板的姿势。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图5等所示,收容部31A以收容于收容部31A的记录介质P1的前边缘Pf相对于后边缘Pr成为上方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此处,所谓记录介质P1的前边缘Pf,是记录介质P1被送出至介质运载路径35的一侧的边缘,所谓记录介质P1的后边缘Pr,是与前边缘Pf相反的一侧的边缘。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收容部31A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下,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能够被运载至介质运载路径35。换句话说,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A位于能够对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进行运载的第一运载位置。
另一方面,当用户将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前方侧)拉出时,收容部31A被滑轨33A引导,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停止,从而相对于框体10A脱离。另外,当用户将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里侧(后方侧)推入时,收容部31A被滑轨33A引导而装设于框体10A。所谓脱离是能够将记录介质P1收容于收容部31A的状态。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收容部31A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是收容部31A未自框体10A中拆除而被框体10A支撑的状态,且是能够将记录介质P1收容于收容部31A的状态。
在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收容部31A以装置宽度方向的一端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具体而言,自装置进深方向(前侧)观察,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A与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的收容部31A重叠。换句话说,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A配置于框体10A的装置宽度内。
收容部31A在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向收容部31A的上方开放,从而能够向收容部31A供给记录介质P1。换句话说,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A位于能够向收容部31A供给记录介质P1的第一供给位置。
如图6所示,收容部31A包括收容主体部32以及后边缘限制部34R,所述后边缘限制部34R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后边缘Pr接触,以限制记录介质P1的后边缘Pr的位置。另外,收容部31A包括:一对侧边缘限制部34S,分别与记录介质P1的两侧边缘Ps接触,以限制记录介质P1的侧边缘Ps的位置;以及支撑部320,自下方支撑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
如图6所示,收容主体部32形成为上方开放的箱状。
另外,收容主体部32具有在记录介质P1的厚度方向(以下称为“介质厚度方向”)上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背面相向的底板32a、以及在记录介质P1的运载前后方向(以下称为“介质前后方向”)上与记录介质P1的后边缘Pr相向的后壁32b。进而,收容主体部32具有在运载前后方向上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前边缘Pf相向的前壁32c、以及在记录介质P1的宽度方向(以下称为“介质宽度方向”)上与记录介质P1的侧边缘Ps相向的一对侧壁32d、32e。
一对侧壁32d、32e是装置进深方向的里侧的侧壁32d与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的侧壁32e。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侧壁32d形成为自后壁32b延伸至前壁32c的矩形形状。另一方面,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侧壁32e具有形成为自后壁32b延伸至前壁32c的矩形形状的基本部分32e1、以及自基本部分32e1向装置宽度方向的一侧延伸的延伸部分32e2。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收容部31A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下,如图3所示,在侧壁32d与框体10A之间,收容部31A的倾斜的轮廓线J形成了将收容部31A与框体10A分割且倾斜的分割线Lc。
如图6所示,后边缘限制部34R配置于收容主体部32的内部,且安装于收容主体部32的底板32a。另外,后边缘限制部34R被形成于底板32a的沿介质前后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省略图示)引导,使得其仅在介质前后方向上决定的范围内移动。进而,后边缘限制部34R在移动时,通过未图示的锁定机构而移动受到了限制。所述后边缘限制部34R通过与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后边缘Pr在介质前后方向上接触,来限制记录介质P1的后边缘Pr的位置。
如图6所示,侧边缘限制部34S配置于收容主体部32的内部,且安装于收容主体部32的底板32a。进而,侧边缘限制部34S相对于记录介质P1而分别配置于介质宽度方向的两侧。另外,一对侧边缘限制部34S形成为在介质宽度方向上对称。
侧边缘限制部34S被形成于底板32a的沿介质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狭缝(省略图示)引导,使得其仅在介质宽度方向上决定的范围内移动。所述侧边缘限制部34S在移动时,通过在侧边缘限制部34S与底板32a之间产生的摩擦力而原地停止。
此处,收容部31A采用了集中(centralize)方式。因此,收容部31A包括当使其中一个侧边缘限制部34S在介质宽度方向上移动时,也使另一个侧边缘限制部34S在介质宽度方向上移动相同的量的未图示的机构。
所述一对侧边缘限制部34S通过在介质宽度方向上与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侧边缘Ps接触,来限制记录介质P1的侧边缘Ps的位置。
如图6所示,支撑部320配置于收容主体部32的内部。
另外,支撑部320使用金属板而形成,自介质厚度方向观察,支撑部320形成为在介质宽度方向上对称,且形成为相对于矩形形状切除两处之后的形状。
具体而言,在支撑部320中,形成有用于避免与移动的侧边缘限制部34S发生干扰的U字状的切口321。另外,支撑部320的后边缘320b的位置是以避免与移动的后边缘限制部34R发生干扰的方式决定。
进而,在支撑部320的后边缘320b的两端部分,分别形成有向介质宽度方向突出的轴部322。所述轴部322插入至分别形成于收容部31A的侧壁32d、侧壁32e且未图示的贯通孔中。由此,支撑部320将轴部322作为旋转中心,以支撑部320的前端部分上下移动的方式旋转。
在将收容部31A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图4、图5)下,支撑部320如图7的(A)所示,支撑部320的前端部分被设置于框体10A的未图示的施力构件向上方施力,支撑部320整体以轴部322为中心旋转。由此,被支撑部320支撑的记录介质P1的前边缘Pf与送出辊36a接触。
另一方面,在使收容部31A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参照图4、图5)下,支撑部320如图7的(B)所示,在支撑部320的前端部分,施力构件所施加的力被解除,从而与收容主体部32的底板32a接触。此外,收容部31A即便在自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也与装设于框体10A时同样地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所谓脱离,如上所述是自装置主体将收容部拉出,从而可向收容部31A供给记录介质P1的状态。
-收容部31B-
接下来,收容部31B构成为配置于最上层的倾斜收容部31A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之间的间隙中的小型收容部,且成为中层的收容部。
如图5所示,收容部31B包括上方开放的箱状的收容主体部,其左右方向(装置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一对滑轨33B分别安装于框体10A。
滑轨33B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框体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部31B。由此,收容部31B相对于框体10A沿装置进深方向移动。
当由用户将收容部31B相对于框体10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拉出时,收容部31B被滑轨33B引导而相对于框体10A脱离。另外,当由用户将收容部31B相对于框体10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里侧推入时,收容部31B被滑轨33B引导而装设于框体10A。
另外,如图5所示,收容部31B在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及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经水平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收容部31B经水平配置,只要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即可,例如是容许收容部31B中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2不会因倾斜而移动的稍许倾斜的状态。
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B位于能够对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2进行运载的第二运载位置。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B位于能够向收容部31B供给记录介质P2的第二供给位置。
另外,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B可与收容部31A的位置无关地,自框体10A被拉出至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
进而,如图5所示,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收容部31B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的配置范围(图中的R1)内。
另外,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收容部31B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的配置范围(图中的R2)内。
-收容部31C-
接下来,收容部31C构成为以自框体10A的正面观察沿着左右方向且大致水平的状态配置的一般的收容部,且成为最下层的收容部。最下层的收容部31C成为可对记录介质P3进行收容及供给的收容部,所述记录介质P3的尺寸为运载方向上的长度稍短于框体10A的横向宽度的程度。
另外,如图5所示,收容部31C包括上方开放的箱状的收容主体部,其左右方向(装置宽度方向)的两端通过一对滑轨33C分别安装于框体10A。
滑轨33C包括外部组件、中间组件、及内部组件,外部组件安装于框体10A,内部组件安装于收容部31C。由此,收容部31C相对于框体10A沿装置进深方向移动。
当用户将收容部31C相对于框体10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拉出时,收容部31C被滑轨33C引导而相对于框体10A脱离。另外,当用户将收容部31C相对于框体10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里侧推入时,收容部31C被滑轨33C引导而装设于框体10A。
另外,如图5所示,收容部31C在装设于框体10A的状态及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经水平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收容部31C经水平配置,只要沿着水平方向配置即可,例如是容许收容部31C中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3不会因倾斜而移动的稍许倾斜的状态。
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C位于能够对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3进行运载的第三运载位置。另外,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C位于能够向收容部31C供给记录介质P3的第三供给位置。
另外,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C可与收容部31A的位置无关地,自框体10A被拉出至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
进而,如图5所示,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收容部31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3在装置宽度方向上配置于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的配置范围R1内。
进而,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中的收容主体部均在其正面侧包括内部盖,所述内部盖包括与各收容部31A、31B、31C的正面侧的形状对应的轮廓。
另外,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中的收容主体部均以如下方式安装:当呈现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A的状态(参照图2、图3)时,能够如图2中箭头Q所示自框体10A的内侧向外侧(框体10A的近前侧的外部)拉出以分别进行记录介质P(P1、P2、P3)的收容等作业。
<介质排出部>
介质排出部40是将利用图像形成部20形成有图像的记录介质P排出的部分。所述介质排出部40设置于图像形成部20的上方的位置。另外,所述介质排出部40形成为在框体10A的正面Ft中偏向上部的右侧存在的收容空间43。收容空间43成为在框体10A中通过正面开口和与其连续的右侧面开口向外部开放的空间。
所述介质排出部40在收容空间43的左侧的内壁面设置有记录介质P的排出口41,且在收容空间43的底面设置有装载并收容自排出口41排出的记录介质P的装载面42。装载面42例如形成为随着自排出口41向右方向离开而向上方隆起地倾斜的面且为不断上升的斜面。
<原稿运载读取部>
原稿运载读取部50是读取所运载的片状的原稿G(参照图9、图10)的原稿像的结构部分。
如图3所示,所述原稿运载读取部50配置于图像形成部20的上方侧。
另外,原稿运载读取部50具有:原稿台51,承载作为读取对象的原稿G;读取设备部55,读取原稿G的原稿像;原稿排出部56,将读取后的原稿G排出;运载机构57,以将原稿台51的原稿G送出并使其通过读取设备部55然后将其排出至原稿排出部56的方式进行运载;以及盖部58,覆盖读取设备部55及运载机构57。
原稿台51是具有承载原稿G的承载面的结构部分。
原稿台51被配置成存在于外部读取部60的后述的台部61的下方。因此,在不使用原稿运载读取部50时,如图8的(A)、图9的(A)等所示,原稿台51成为由外部读取部60的台部61覆盖的状态。另外,在使用原稿运载读取部50时,如图9的(B)、图10的(B)等所示,外部读取部60的台部61被移动至释放位置,从而原稿台51成为与台部61的上表面连续的状态,由此,原稿G的承载面向右侧扩大。
此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原稿台”,是以指代承载原稿G的部件的含义使用。因此,“台”不包括对形状进行特别指定的含义。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原稿台51配置于读取设备部55的右侧,另外,形成为向其右侧延伸的板状。所述原稿台51的上表面51a成为原稿G的承载面。原稿台51的上表面51a形成为自盖部58的原稿接收口58d朝向右方侧成为上坡面的倾斜面。
如图8的(A)、图9的(B)等所示,在原稿台51设置有侧边缘限制部52(所谓的侧面引导件(side guide))。侧边缘限制部52与原稿台51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侧端接触,以限制原稿G向装置进深方向的一侧及另一侧的移动。
读取设备55包括读取所运载的原稿G的其中一个面的原稿像的第一读取传感器55A、以及读取所运载的原稿G的另一个面的原稿像的第二读取传感器55B。作为第一读取传感器55A与第二读取传感器55B,例如可使用被称为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ontact ImageSensor,CIS)的密接型的图像传感器。
原稿排出部56是具有收容面的结构部分,所述收容面将已由读取设备部55读取原稿像的原稿G排出并予以收容。
所述原稿排出部56被配置成存在于原稿台51的下方。
另外,原稿排出部56形成为自盖部58的原稿排出口58e向右侧延伸的板状。原稿排出部56的上表面56a成为原稿G的收容面。原稿排出部56的上表面56a形成为自盖部58的原稿排出口58e朝向右方侧成为上坡面的倾斜面。
如图8的(A)所示,盖部58具有顶板58a、以及侧板58b、侧板58c。
顶板58a相对于读取设备部55设置于上方侧,且自上方侧覆盖读取设备部55。如图9的(A)、图10的(A)所示,顶板58a也构成外部读取部60的后述台部61的一部分,且承载包括由外部读取部60读取的原稿G等的读取对象物的一部分。
侧板58b设置于相对于读取设备部55而言的装置宽度方向的一侧(图8的(A)中的左方侧),且自装置宽度方向的一侧覆盖读取设备部55。侧板58c设置于相对于读取设备部55而言的装置宽度方向的另一侧(图8的(A)中的右方侧),且自装置宽度方向的另一侧覆盖读取设备部55。
在侧板58c形成有将承载于原稿台51的原稿G接收至盖部58的内部的原稿接收口58d。原稿接收口58d包括沿装置进深方向延伸的开口。另外,在侧板58c中的原稿接收口58d的下方侧,形成有自盖部58的内部向原稿排出部56排出原稿G的原稿排出口58e。原稿排出口58e包括沿装置进深方向延伸的开口。
运载机构57配置于盖部58的内部。换句话说,运载机构57由盖部58覆盖。
运载机构57包括多个运载辊等运载构件57a~运载构件57e、以及在运载方向上对原稿G进行引导的未图示的引导构件等。在运载机构57中,通过运载构件57a~运载构件57e以C字状的运载路线自原稿接收口58d向原稿排出口58e(最终为原稿排出部56)运载承载于原稿台51的原稿G。
在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运载机构57自原稿台51向原稿排出部56运载原稿G,读取设备部55的第一读取传感器55A及第二读取传感器55B中的一个或两个读取由运载机构57运载的原稿G的单面或表背两面上的原稿像。
<外部读取部>
外部读取部60是在框体10A的外部(上方)对读取对象物进行读取的形式的读取部。如图1等所示,所述外部读取部60包括作为载置读取对象物的承载部的台部61、与读取放置于台部61的读取对象物的读取设备部65等。
-台部-
台部61包括具有上表面61a的板状的构件,所述上表面61a是能够承载读取对象物并将其以静止的状态放置的平坦的承载面。另外,台部61以其上表面61a成为框体10A的最上表面的方式安装于框体10A的上端。
读取对象物只要是能够放置于台部61且由读取设备部65自台部61的上方进行读取的物品即可。读取对象物例如除了包括记录有图像的信息的片状的原稿G之外,还包括书、杂志、食品、植物等立体的物品。
另外,台部61被设定于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相同的高度。即,台部61的上表面61a被设置于相对于顶板58a的上表面的同一面上。进而,台部61自上方侧覆盖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的上表面51a。
另外,台部61被设置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A的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原稿G等读取对象物的承载操作的高度(参照图21)。具体而言,台部61例如被设置于距图像形成装置1A所设置的地面为1000mm左右的高度。
具体而言,如图8的(A)、图8的(B)、图9的(B)等所示,台部61具有形成上表面61a的顶板61b、以及侧板61c、侧板61d、侧板61e。
如图8的(A)、图10的(A)所示,台部61的顶板61b是将板厚方向设为上下方向的板状,且如图11的(A)所示,在俯视时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在台部61中,如图9的(A)、图10的(A)等所示,作为读取对象物的一例的原稿G被承载于顶板61b的上表面61a。
另外,顶板61b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及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尺寸形成为大于原稿台51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及装置进深方向上的尺寸。
台部61的侧板61c自顶板61b的右端部向下方侧伸出。侧板61c形成为将板厚方向设为装置宽度方向的板状。侧板61c设置于相对于原稿台51而言的右方侧,且自右方侧覆盖原稿台51。
台部61的侧板61d、侧板61e分别自顶板61b的前端部及后端部向下方侧伸出(参照图9的(B))。侧板61d、侧板61e形成为将板厚方向设为装置进深方向的板状。侧板61d、侧板61e分别设置于相对于原稿台51而言的前方侧及后方侧,且分别自前方侧及后方侧覆盖原稿台51。
进而,台部61能够移动至自上方侧覆盖原稿台51的覆盖位置(图10的(A)、图12的(A)等所示的位置)、以及将相对于原稿台51而言的上方侧开放的开放位置(图10的(B)、图12的(B)等所示的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台部61以能够移动至覆盖位置以及开放位置的方式被作为支撑体的框体10A支撑。具体而言,如图12所示,在台部61的侧板61d、侧板61e形成有由沿着左右方向的长孔形成的轨道62。在轨道62中插入有设置于原稿台51的前表面及后表面的轴部535。
由此,轴部535通过轨道62而被引导至覆盖位置(图12的(A)所示的位置)以及开放位置(图12的(B)所示的位置),从而台部61在所述覆盖位置与开放位置之间沿着装置宽度方向移动。
如图8、图10等所示,台部61在开放位置配置于相对于原稿台51而言的读取设备部55的相反侧(即右方侧)。如图9的(B)、图10的(B)等所示,在位于开放位置的台部61承载原稿台51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一部分。
如此,在外部读取部60中,由轨道62、轴部535等构成使台部61移动的移动机构。作为所述移动机构,并不限于所述结构,能够使用各种机械部件来构成。
另外,如上所述,台部61具有作为覆盖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的盖的功能。即,台部61兼作覆盖原稿台51的盖。由于台部61具有作为盖的功能,因此也可理解为原稿台51的盖(被覆构件)。
-读取设备部-
读取设备部65包括能够以光学方式读取放置于台部61的读取对象物的读取设备66(参照图3)、与对所述读取设备66进行支撑及安装的支撑部67等零件。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读取设备部65中,读取设备66以自台部61的后端侧向上方立起所需长度的状态由支撑部67支撑,并以能够对台部61之侧进行读取的姿势被安装。
支撑部67具有在相对于台部61而言的后方侧自框体10A向上方延伸的支柱部67a、以及自支柱部67a的上端部向前方侧弯曲延伸的安装部67b。读取设备66被安装于安装部67b。由此,读取设备66被设置于比台部61靠上方侧。
作为读取设备66,例如使用将感光转换为电信号的电荷耦合元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CMOS)等摄像元件、透镜等光学元件组合而构成的照相机。作为所述读取设备66的照相机有时也被称为实物照相机。
另外,关于作为读取设备66的照相机,使所述照相机朝向下方侧,从而能够读取承载于台部61的上表面61a的原稿G等读取对象物。自前方侧观察,所述照相机的光轴例如沿着上下方向。
如图11的(A)所示,读取设备66具有跨越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与台部61的读取范围MH。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顶面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至少在读取设备66的读取范围MH内形成为平面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顶板58a的顶面的整个面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的整个面形成为平面状。
此处,所谓平面状,是指以能够支撑为适于由读取设备66读取的片状原稿G的姿势的程度形成为平面,且容许在能够支撑为适于由读取设备66读取的原稿G的姿势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另外,所谓适于读取的原稿G的姿势,是平滑的姿势,且是至少与跨越顶板58a的顶面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承载片状的原稿G(具体而言,为普通纸)的情况相比挠曲小的姿势。
此外,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顶面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理想的是与读取设备66的光轴垂直。至少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自前方侧观察的情况下,顶板58a的顶面及台部61的上表面61a相对于垂直于读取设备66的光轴的方向的角度小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的上表面51a相对于所述垂直方向的角度。
另外,在外部读取部60中,包括用于在读取时将放置于台部61的读取对象物照亮的照明装置68。
照明装置68包括一个以上的光源,例如,如图13概略性所示,包括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设置于支撑部67的支柱部67a。即,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设置于台部61的上方。
具体而言,光源68a、光源68b在读取设备66的附近、且为支撑部67的安装部67b的读取设备66的左右两侧朝下设置。光源68c、光源68d在操作面板91的附近、且为后述的操作面板91的下端的支柱部67a的左右两侧的端部朝斜下设置。
如此,光源68a、光源68b与光源68c、光源68d配置于距台部61的高度不同的位置。即,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分别配置于向作为读取对象物的被摄物照射的光的角度不同的位置,从而构成为分别自不同的方向朝向所述被摄物照射光。由此,在外部读取部60中,可提高被摄物与台部61(上表面61a)的判别性。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如图1等所示,在支撑读取设备部65的支撑部67的支撑部67a中的基部侧且为近前侧的位置,设置有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A的操作的操作面板91。
就提高其操作性等的观点而言,操作面板91被配置成存在于向比台部61更靠上方离开的位置。所述操作面板91主要具有能够进行操作画面的显示与操作的触摸式液晶面板等显示部,但也可包括按钮等机械式操作部。
<正面开闭盖>
而且,如图1至图3等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A中的正面开闭盖11A是以跨越作为装置主体的框体10A的正面中至少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与介质收容部30A的一部分的方式予以覆盖并进行开闭的盖。
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正面开闭盖11A构成为能够覆盖框体10A的正面中除了介质排出部40与外部读取部60的台部61之外的部分、即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两者的全部的开闭盖。
且换句话说,所述正面开闭盖11A构成为在框体10A的左右方向上覆盖图像形成部20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并且覆盖介质收容部30A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一个开闭盖。
所述正面开闭盖11A也是覆盖框体10A的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端(左端10h)至端(右端10m)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
此外,所谓所述覆盖端至端,不仅包括完全覆盖作为装置主体的框体10A的正面与其左侧面的边界部分至框体10A的正面与其右侧面的边界部分的情况,而且还包括至少在左右方向上覆盖介质收容部30A的情况。
另外,如图2等所示,正面开闭盖11A的整体形状成为具有切口部11d的形状,所述切口部11d是在框体10A的正面的除了台部61之外的下方的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中,右上部大约一半以与介质排出部40的正面开口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切除而成。另外,正面开闭盖11A在其外周缘形成有凸缘。
进而,如图2等所示,所述正面开闭盖11A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框体10A的正面的左端10h,经由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16,沿箭头Do、箭头Dc所示的方向进行开闭活动。开闭支撑构件16在框体10A的正面中的左端10h的上下方向上分离地设置。
由此,正面开闭盖11A的整体向左横向(箭头Do所示的方向)打开。
另外,正面开闭盖11A在自框体10A的前侧(装置进深方向)覆盖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和介质收容部30A的全部的覆盖位置(参照图1)、与将所述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和介质收容部30A的全部向装置进深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参照图2、图3)之间移动。
此外,正面开闭盖11A在所述移动时,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在覆盖位置停止。另外,正面开闭盖11A当自停止于覆盖位置的状态起以开闭支撑构件16为支点朝向开放位置旋转移动时,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在开放位置停止。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A中,如图1或图2所示,在右侧的侧面盖14的前侧端部设置有拉手导向凹陷部14c。拉手导向凹陷部14c是以凹陷形状形成的部分,所述凹陷形状以在打开正面开闭盖11A时容易将使用者的手指钩在成为正面开闭盖11A的拉手的部分的方式进行导向。
根据以上所述,正面开闭盖11A当位于覆盖位置时,限制对装设于框体10A的介质收容部30A的三个收容部31A、31B、31C进行的脱离作业。
另一方面,正面开闭盖11A当位于开放位置时,不限制对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进行的脱离作业。换句话说,容许对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进行的脱离作业。
另外,在正面开闭盖11A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例如,当将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A沿装置进深方向拉出而使其相对于框体10A脱离时,脱离的收容部31A的收容主体部32中的底板32a在底板32a的厚度方向上开放。
<侧面开闭盖>
另外,如图14或图15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A中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构成为能够覆盖框体10A的左侧面中除了外部读取部60的台部61与上端盖部15的一部分之外的部分、即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两者的全部的单个的开闭盖。
另外,如图15所示,也可谓所述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构成为也将作为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的定影装置26或介质运载路径35的一部分覆盖并进行开闭的单个的开闭盖。
进而,所述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基于在其内面侧设置有介质运载路径35的一部分或绝热构件等构件等理由,而成为比正面开闭盖11A重的开闭盖。
而且,如图15等所示,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的整体形状成为具有切口部13d的形状,所述切口部13d是框体10A的右侧面的除了台部61与上端盖部15之外的下方的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的一部分经切除而成。
切口部13d是与上端盖构件15的在前后方向上长的长方形形状相对应的形状,且设置于所述长方形中的上部的前方侧的部分。
另外,如图2等所示,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框体10A的左侧面中的后端,经由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16,沿箭头Do、箭头Dc所示的方向进行开闭活动。开闭支撑构件16在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的左右方向(以框体10A观察的情况下为前后方向)的两端中后方之端,以在上下方向上分离的关系配置。
由此,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的整体向后方侧(箭头Do所示的方向)打开。
进而,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在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框体10A的左侧面中除了外部读取部60的台部61和上端部的一部分(上端盖部15)之外的部分的覆盖位置(参照图14)、与将所述框体10A的部分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参照图15)之间移动。
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在所述移动时,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在覆盖位置停止。另外,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当自停止于覆盖位置的状态起以开闭支撑构件16为支点朝向开放位置旋转移动时,与未图示的止挡件抵接而在开放位置停止。
除此之外,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也自通过介质运载路径35运载记录介质P的侧方覆盖框体10A。因此,如图15所示,位于开放位置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将用于运载记录介质P的介质运载路径35的至少一部分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也具备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图像形成装置1A的框体10A的功能。由此,如图15所示,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移动至自装置宽度方向覆盖装设于框体10A的定影装置26的覆盖位置、以及将定影装置26向装置宽度方向开放的开放位置。
另外,如图16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以中央控制部95为中心的控制系统的结构,所述中央控制部95对图像形成部20、原稿运载读取部50、外部读取部60、介质运载路径35等装置整体的动作进行总体控制。
中央控制部95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等运算处理装置、存储器等存储元件、输入输出部、控制电路部等。另外,中央控制部95根据记录元件等中所保存的控制程序、参照数据、检测数据等,朝向控制对象发送必要的控制指令。
另外,中央控制部95经由所需的传输路径912等与通信部96、操作显示部97、存储部98、检测部99、图像形成控制部201、介质运载控制部351、原稿运载读取控制部501、外部读取控制部601、照明控制部681等连接。
通信部96接收自图像形成装置1A所连接的终端装置发送来的指示信息(例如图像形成动作指令、原稿读取动作指令、外部读取动作指令等)。
操作显示部97在操作面板91或终端装置等的显示画面显示各种信息。操作显示部87输入由作为使用者的用户进行的各种操作信息。操作面板91在由外部读取部60进行读取时,通过中央控制部95,以显示画面熄灭的方式受到控制。
存储部98保存由中央控制部95等生成的图像数据等各种数据。
检测部99对控制所需的信息进行检测。检测部99包括各种传感器等。
图像形成控制部201对图像形成部20的动作进行控制。
介质运载控制部351对介质运载路径35的动作进行控制。
原稿运载读取控制部501对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读取设备57、运载机构47等的动作进行控制。
外部读取控制部601对外部读取部60的读取设备66等的动作进行控制。
照明控制部681对照明装置68的动作进行控制。通过中央控制部95,照明装置68在点亮、熄灭、光的亮度或光轴等的调整方面受到控制。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作为检测部99的一例,应用了联锁开关(interlockswitch)86,所述联锁开关86也是与图像形成装置1A的动作相关的安全机构之一。例如,如图2所示,联锁开关86包括设置于正面开闭盖11A的联锁开关86的可动连接部86a、以及设置于框体10A上的联锁开关86的开关部86b。
中央控制部95在联锁开关86处于连接状态时以能够执行图像形成部20、原稿运载读取部50、外部读取部60、介质运载路径35等的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连接状态是可动连接部86a连接于开关部86b的状态。
相反地,中央控制部95在联锁开关86处于非连接状态时以无法进行图像形成部20、原稿运载读取部50、外部读取部60、介质运载路径35等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非连接状态是可动连接部86a自开关部86b脱离而未经连接的状态。处于所述非连接状态时的中央控制部95在动作为停止中时以不开始执行动作(不受理执行指示)的方式进行控制,另外,在为动作过程中时以强制性停止所述动作的方式进行控制。
<作用及效果>
如图1所示,包括以上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A在将正面开闭盖11A闭合时、即位于覆盖位置时,成为在框体10A的正面的外壳中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包括定影装置26)与介质收容部30A的全部由一个正面开闭盖11A覆盖的状态。
此时的正面开闭盖11A在框体10A的左右方向上覆盖至少介质收容部30A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A中,与由多个盖在介质收容部30A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之间覆盖介质收容部30A的情况相比,至少可在介质收容部30A的外壳中消除由盖彼此产生的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分割线Lv(参照图41)而减少分割线。特别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利用闭合的正面开闭盖11A,也可消除以跨越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的方式延伸的分割线。
所谓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分割线Lv,除了包括沿着上下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分割线之外,也包括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例如相对于上下方向以±45°以内的角度)延伸的分割线。
关于此方面,图41所示的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A成为由两个开闭盖111、112分别将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与介质收容部30A的全部覆盖并进行开闭的结构。
在此种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A中,在其框体10A的正面的外壳中存在也成为开闭盖111与开闭盖112的边界线的纵向的分割线Lv。此情况下的纵向的分割线Lv成为以沿上下方向纵贯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的方式延伸的分割线。因此,在比较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00A的情况下,在框体10A的正面的外壳中存在纵向的分割线Lv,相应地,框体10A的正面的外观的品质(美观)受损。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构成为:正面开闭盖11A覆盖介质收容部30A中的所有三个收容部31A、31B、31C(全部)。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通过闭合的正面开闭盖11A,在框体10A的正面的外壳(正面开闭盖11A)中,在介质收容部30A的多个收容部31A、31B、31C彼此之间也不会存在因各收容部31A、31B、31C的轮廓线产生的分割线。由此,与存在由各收容部31A、31B、31C的轮廓线产生的分割线的情况相比,美观的损失得到抑制。
而且,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能够利用正面开闭盖11A一次性遮盖介质收容部30A的整体。由此,作为介质收容部30A,也可采用例如像倾斜收容部31A那样的包含特有形态的收容部。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即便在包括倾斜收容部31A作为介质收容部30A的情况下,也能够将所述倾斜收容部31A隐藏以维持外观的品质。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当正面开闭盖11A位于覆盖位置时,使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自框体10A脱离(拉出)的作业受到限制。
顺便提及,关于图像形成装置1A,也可设为采用了图17所示那样的正面开闭盖11D代替所述正面开闭盖11A的图像形成装置1C。
正面开闭盖11D是如下的开闭盖:将框体10A的正面中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与作为介质收容部30A的一部分的倾斜收容部31A覆盖并进行开闭,而且其下端11v形成为大致沿着倾斜收容部31A的下边中的倾斜的轮廓线Ji的形状。所述正面开闭盖11D也成为覆盖作为介质收容部30A一部分的倾斜收容部31A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开闭盖。另外,所述正面开闭盖11D也是覆盖图像形成部20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开闭盖。
但是,在采用了所述正面开闭盖11D的作为参考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C中,如图17所示,需要一并设置覆盖介质收容部30A的其余收容部31B、收容部31C的第二正面开闭盖11E。
而且,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C的情况下,在正面开闭盖11D与第二正面开闭盖11E之间存在沿倾斜方向延伸的分割线Ld,与所述分割线Ld的存在相应地,外观的品质提高变得困难。
但是,即便是采用了所述正面开闭盖11D的图像形成装置1C,与图42所示的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B相比也在以下方面优异。
首先,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B采用了覆盖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但是完全不覆盖介质收容部30A的开闭盖作为正面开闭盖115。即,此时的正面开闭盖115并非以至少跨越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与介质收容部30A的一部分的方式予以覆盖的开闭盖。
另外,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B设置有覆盖介质收容部30A中的倾斜收容部31A的外盖331,且设置有覆盖介质收容部30A中的两个收容部31B、31C的第二正面开闭盖117。
即,对图像形成装置1C与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B进行比较的情况下,在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B中,由于正面开闭盖115不覆盖倾斜收容部31A,因此存在两条倾斜的分割线Ld1、Ld2。特别是在图像形成装置100B中,在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的边界存在分割线(Ld1)。
关于此方面,在采用了正面开闭盖11D的图像形成装置1C中,倾斜的分割线Ld变为一条,相应地,分割线Ld的数量得到抑制,框体10A的正面的外壳的外观品质提高。
与此相对,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作为正面开闭盖11A,采用了其下端11v包括不沿着倾斜收容部31A的倾斜的轮廓线Ji而沿左右方向大致水平地延伸的形状的开闭盖。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能够遮盖倾斜收容部31A,以使得不会发现倾斜收容部31A的存在,也能够维持外观的品质。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即便像介质收容部30A那样具有倾斜收容部31A以外的收容部31B、收容部31C,也不需要另行设置用于覆盖所述收容部31B、收容部31C的、像比较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00A中那样的第二正面开闭盖11E。
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比正面开闭盖11A重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构成为在其左右方向的后端利用开闭支撑构件16进行开闭。
因此,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构成为利用设置于其上下方向中的任意一端的开闭支撑构件16进行开闭的情况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A在使侧面开闭盖13进行开闭活动时不易发生振动。其结果,可抑制在侧面开闭盖13的开闭时振动传递至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而使读取设备66振动的情况。这在由外部读取部60进行的读取动作中需要使侧面开闭盖13开闭时特别有效。
除此之外,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以跨越框体10A的左侧面中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的方式予以覆盖并进行开闭的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框体10A的左侧面的外壳中不会存在纵贯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的纵向的分割线,所述左侧面的外壳中的外观的品质提高。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中,当打开正面开闭盖11A时,处于正面开闭盖11A侧的联锁开关86的可动连接部82a自处于框体10A侧的联锁开关86的开关部86b脱离,成为非连接的状态。在由图像形成装置1A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中时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A的情况下,根据成为联锁开关86的非连接状态的检测信息,中央控制部95对图像形成控制部201、外部读取控制部601、介质运载控制部351进行强制性停止动作的控制。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当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A时,露出至框体10A的正面侧的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运载路径35的各动作(图像形成动作)停止,因此可确保安全性。
顺带提及,关于中央控制部95,也可构成为以如下方式进行控制:在为了进行图像形成动作而具有存在于介质运载路径35的中途的记录介质P的情况下,在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A时,将处于其运载途中的记录介质P运载至介质排出部40并使其排出之后,停止介质运载路径35的动作。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正面开闭盖11A以配置于介质收容部30A的左侧的开闭支撑构件16为中心进行开闭,且在移动至开放位置的情况下,将自框体10A的正面观察以自左上朝向右下倾斜地下降的方式配置的收容部31A向装置进深方向的近前侧开放。由此,在正面开闭盖11A移动至开放位置的情况下,在收容部31A的右侧不配置(不存在)正面开闭盖11A,因此用户在收容部31A中收容记录介质P1时的作业性变得更容易。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的正面开闭盖11A中开闭支撑构件16的位置自装置进深(前侧的)方向观察被配置于相比接近自上端向下端倾斜的倾斜的收容部31A的下端而言更接近其上端的位置。由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与位于开放位置的正面开闭盖11A的开闭支撑构件16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被配置于相比接近收容部31A的上端而言更接近其下端的位置的情况相比,使正面开闭盖11A移动至开放位置而拉出收容部31A的状态下的作业空间变大,收容记录介质P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当在正面开闭盖11A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使倾斜的收容部31A相对于框体10A脱离时,脱离的收容部31A的底板32a(参照图6)在底板32a的厚度方向上开放。由此,与自框体10A脱离的收容部31A的底板32a未在底板32a的厚度方向上开放的情况相比,在收容部31A中收容记录介质P1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自其正面Ft侧观察,如图4所示,倾斜的收容部31A的下端相比接近收容部31A的上端侧的框体10A的左端10h(侧壁)而言更接近收容部31A的下端侧的框体10A的右端10m(侧壁)。由此,与收容部31A的下端相比接近所述右端10m(侧壁)而言更接近所述左端10h(侧壁)的情况相比,在收容部31A中收容记录介质P1的作业性提高。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如图18所示,正面开闭盖11A的移动轨迹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的移动轨迹相离。由此,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与正面开闭盖11A的移动位置无关地移动。此处,所谓正面开闭盖11A的移动轨迹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的移动轨迹相离,是立体上两个移动轨迹不重叠。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记录介质P的介质运载路径35的一部分开放,由此能够去除堵在介质运载路径35的中途的记录介质P。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正面开闭盖11A位于开放位置的状态下,能够进行图像形成部20(包括定影装置26)的维护。
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自其正面侧观察,相对于框体10A脱离(拉出)的收容部31A以在其左右方向上一端与另一端的上下位置不同的方式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由此,与采用了图43的(A)所示比较例3的介质收容部300A中的收容部310A代替收容部31A的情况相比,在供给记录介质P1时,在装置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变小。
比较例3的介质收容部300A是应用了以左右方向上的一端与一端的上下位置相同且沿着水平方向的方式配置的收容部310A代替倾斜配置的收容部31A的例子。
另外,在介质收容部30A中,如图5所示,自其前侧观察,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收容于框体10A中所装设的收容部31A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的配置范围R1内,配置收容于框体10A中所装设的收容部31B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由此,若假设倾斜配置的收容部31A与图43的(B)所示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300B的收容部310B的形状为同一形状,则与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300B相比,装置宽度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2的配置范围变小。
此处,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300B是包括以相互相同的角度倾斜并且以在上下方向上错开的状态配置的三个收容部310B、310C、310D的介质收容部的例子。
在所述介质收容部300B中,能够收容于中层的收容部310C中的记录介质P12的最大尺寸小于能够收容于最上层的收容部310B的记录介质P11的最大尺寸。另外,能够收容于最下层的收容部310D的记录介质P13的最大尺寸小于能够收容于中层的收容部310C的记录介质P12的最大尺寸。
在所述介质收容部300B中,收容于最上层的收容部310B的记录介质P11的可收容张数、收容于中层的收容部310C的记录介质P12的可收容张数、以及收容于最下层的收容部310D的记录介质P13的可收容张数相同。因此,关于所收容的记录介质P的厚度方向上的总体厚度,最上层的收容部310B、中层的收容部310C、以及最下层的收容部310D中形成得相同。
另外,在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300B中,中层的收容部310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2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0D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3自最上层的收容部310B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1的配置范围(图中的R4)突出。换句话说,超出范围R4。顺带提及,在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300B中,中层的收容部310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2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0D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3的一部分在装置宽度方向上超出范围R4,但也可为记录介质P12、记录介质P13的整体超出范围R4。
另外,如图43的(B)所示,中层的收容部310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2在上下方向上自最上层的收容部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1的配置范围(图中的R5)突出。换句话说,超出范围R5。顺带提及,在比较例4的介质收容部300B中,中层的收容部310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2的一部分在上下方向上超出范围R5,但也可为记录介质P12的整体超出范围R5。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介质收容部30A中,中层的收容部31B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在框体10A的上下方向与左右方向两个方向上均配置于最上层的倾斜的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的配置范围R1内。由此,在假设倾斜配置的最上层的收容部31A与比较例4的最上层的收容部310B的形状为同一形状的情况下,与比较例4中的介质收容部300B相比,上下方向与左右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2的配置范围变小。
另外,在介质收容部30A中,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3在框体10A的左右方向上配置于最上层的收容部31A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1的配置范围R1内。由此,在假设倾斜配置的最上层的收容部31A与比较例4的最上层的收容部310B的形状为同一形状的情况下,与比较例4中的介质收容部300B相比,左右方向上的记录介质P3的配置范围变小。
另外,在介质收容部30A中,中层的收容部31B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的倾斜程度小于最上层的收容部31A的倾斜程度。由此,与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的倾斜程度和最上层的收容部31A的倾斜程度相同的情况相比,分别收容于收容部31B与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2、记录介质P3欲沿倾斜方向移动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在介质收容部30A中,中层的收容部31B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经水平配置。由此,与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为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结构的情况相比,分别收容于收容部31B与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欲沿倾斜方向移动的情况得到抑制。
进而,在介质收容部30A中,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3的张数多于最上层的收容部31A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张数、及中层的收容部31B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2的张数。由此,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3的张数少于最上层的收容部31A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张数、及中层的收容部31B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2的张数的情况相比,收容有记录介质P3的状态下的介质收容部30A的重心位于下方。
另外,在介质收容部30A中,可与最上层的收容部31A的位置无关地,将装设于框体10A的中层的收容部31B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自框体10A拉出至装置近前侧(前侧)。由此,与在最上层的收容部31A相对于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中层的收容部31B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两者无法拉出的结构相比,记录介质P2或记录介质P3向收容部31B或收容部31C的供给变得容易。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与不包括介质收容部30A的情况相比,向图像形成装置1A供给记录介质P(特别是记录介质P1)时必需的范围变小。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除了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之外还包括外部读取部60。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可设置对所运载的原稿G的原稿图像进行读取的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读取设备部55、以及外部读取部60的读取设备部65两者,所述读取设备部65配置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原稿台51与原稿排出部56的更上方侧处所设置的台部61的上方侧。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至少在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部65的读取范围MH内形成为平面状。因此,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在读取设备部65的读取范围MH内形成有在难以按照适于读取的原稿的姿势加以支撑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的情况相比,能够创造适于由读取设备部65进行读取的片状的原稿G的姿势。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顶面与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至少在读取设备部65的读取范围MH内形成为相同高度的平面状。因此,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及盖部58的顶板58a的顶面在读取设备部65的读取范围MH内形成有在难以按照适于读取的原稿的姿势加以支撑的范围内形成的凹凸的情况相比,能够创造适于由读取设备部65进行读取的原稿G的姿势。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使台部61的上表面61a与盖部58的顶板58a的顶面承载片状的原稿G。因此,与仅在台部61的上表面61a承载原稿G的情况相比,可承载原稿G的范围扩大。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形成为能够移动至将相对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而言的上方侧开放的开放位置。因此,在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可自相对于原稿台51而言的上方侧的位置,将原稿G承载于原稿台51的上表面51a。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移动至开放位置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承载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一部分。因此,与仅在原稿台51承载原稿G的情况相比,可承载原稿G的范围扩大。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被设置于操作图像形成装置1A的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可进行原稿G的承载操作的高度。因此,用户无需坐下便可进行将原稿G承载于台部61的上表面61a的操作。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包括能够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由原稿运载读取部50以及外部读取部60分别读取的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20。因此,在图像形成部20中,可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所运载的原稿G的原稿图像以及承载于台部61的原稿G的图像。
<第一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的结构>
-与外部读取部相关的详细的结构-
如图1、图8等所示,外部读取部60中的作为承载台或兼作原稿台的台部61成为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结合使用的结构。
如图9的(A)、图11的(A)等所示,台部61的上表面61a与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顶面)自其上方侧观察均呈现矩形形状。
台部61成为加上盖部58的顶板58a而顺着沿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的平面扩大的台部,且构成为:其经结合的上表面也作为承载为读取对象物一例的片状的原稿G的原稿承载面63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8的(B)、图19的(A)等所示,所述原稿承载面63构成为以台部61的左侧的端部边缘与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中的右侧的端部边缘隔着间隙S合一的方式排列的状态。
此处,如图8的(B)或图19的(A)所示,间隙S自装置进深方向(前侧)观察而沿着前后方向延伸。
另外,间隙S在台部61与盖部58的顶板58a之间形成了边界线K。换句话说,如图8的(B)或图19的(A)所示,在台部61的上表面61a与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之间,由间隙S形成了边界线K。边界线K呈现沿装置的前后方向延伸的单一的直线状。在图8的(B)或图19的(A)中,间隙S作为形成于台部61与盖部58之间的部分而被强调图示。
在构成原稿承载面63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与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如图19的(A)所示,具有进行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的原稿G的对位的标记(标志(mark))M。
标记M自图像形成装置1A的上方观察而呈现L字状,且例如与以装置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A3开尺寸的原稿G的四角相对应地,在载置面30a形成有四个。四个标记M中,左侧的两个标记M形成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右侧的两个标记M形成于台部61的上面61a。标记M例如通过涂装形成。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的原稿G的大小可为任意大小的原稿,但优选为市场上流通那样的规定尺寸(例如,A3开尺寸或A4开尺寸的原稿)或收容于收容部30A的尺寸的原稿。
如图19的(A)所示,与四个标记M相对应的A3开尺寸的原稿G的中心(虚拟中心线Lc)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与基于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视场角)AC的中心重叠。A3开尺寸以外的A4开等尺寸的原稿G优选为以所述原稿G的中心的位置与摄影范围AC的中心重叠的方式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
标记M分别形成于相对于边界线K远离的位置。换句话说,边界线K形成于相对于标记M而沿着原稿承载面63偏移的位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A3开尺寸的原稿G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时,在由所述原稿G覆盖的位置形成有边界线K。另外,在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在未由A3开尺寸的原稿G覆盖的位置不存在边界线K。换句话说,当在原稿承载面63承载有A3开尺寸的原稿G时,边界线K在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仅形成于由A3尺寸的原稿G覆盖的范围内。
此外,在摄影范围AC以外,在由A3开尺寸的原稿G覆盖的范围外也可存在边界线K。另外,边界线K存在于将原稿承载面63分割成三部分时的中央部。具体而言,边界线K存在于将原稿承载面63在装置宽度方向上三等分时的中央部分。
如图8的(B)所示,构成原稿承载面63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一部分形成了与台部61的上表面61a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的重叠部64。
盖部58的顶板58a具有与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相向的端面58f、以及在比台部61靠下方的位置自端面58f呈矩形形状突出的突出部58g。突出部58g与盖部58一体地形成。另外,突出部58g具有朝向上方的向上面58h、以及朝向右侧的前端面58i。
由此,盖部58的顶板58a在形成原稿承载面63时,其突出部58g配置于台部61的左侧的端部的下方,成为与台部61的一部分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的状态,也形成重叠部64。此时,突出部58g的向上面58h与台部61的下表面相向。另外,此时,突出部58g通过设置于向上面58h上的肋材等支撑部件(省略图示)自下方支撑台部61。
如图20所示,原稿承载面63以在将盖部58中的顶板58的端面58f的下边缘52j与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连结的虚拟直线KC上存在台部61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另外,此时,以在将盖部58中的顶板58的端面58f的位于比下边缘58j更靠上方处的上边缘58k与读取设备66连结的虚拟直线上存在台部61的一部分的方式配置。
换句话说,在原稿承载面63中,当形成有重叠部64时,盖部58中的顶板58的端面58f相对于读取设备66被台部61遮挡。另外,在原稿承载面63中,当形成有重叠部64时,盖部58中的顶板58的端面58f的下边缘58j相对于读取设备66被台部61遮挡。盖部58中的顶板58的端面58f的下边缘58j是重叠部64的下端的一例。
原稿承载面63中的间隙S利用盖部58中的顶板58的端面58f及向上面58h、以及台部61的朝向左侧的端面及下表面,自装置前侧观察而形成为L字状。换句话说,原稿承载面63在形成有重叠部64时,所述重叠部64具有自装置前侧观察时以非直线状自原稿承载面63到达配置于台部61的下方的盖部58中的端面58f的上边缘58k的间隙S。
另外,如图20所示,自装置前侧观察,间隙S具有:纵间隙TS,沿装置上下方向自原稿承载面63延伸至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的下边缘;以及横间隙YS,在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的下边缘的下方沿装置宽度方向延伸。此时,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的下边缘是纵间隙TS的下端。纵间隙TS自下方由盖部58的顶板58的突出部58g覆盖。换句话说,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的下边缘自下方由顶板58的突出部58g覆盖。
关于存在所述间隙S的原稿承载面63,在将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的下边缘与读取设备66连结的虚拟直线上配置有台部61。换句话说,原稿承载面63在形成有重叠部64时,台部61的左侧的端面的下边缘相对于读取设备66被台部61遮挡。
另外,在由外部读取部60进行读取的情况下,如图19的(B)所示,原稿承载面63承载包括原稿G的读取对象物。
所述原稿承载面63构成为:为了对作为读取对象物的被摄物(例如原稿G)与原稿承载面63进行区分,使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部分或者原材料部分与所承载的被摄物成为预定的亮度差以上,即,使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者原材料颜色与所承载的被摄物的颜色成为预定的色差以上。
但是,只要是对被摄物与原稿承载面63进行区分,则并不限于此形态。例如,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者原材料颜色与所承载的被摄物的颜色即便小于预定的色差,但只要是如对所述被摄物与原稿承载面63进行区分那样的亮度差以上即可。具体而言,例如在8位(bit)环境下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优选为50LSB(leastsignificant bit,最低有效位)以上的亮度差,但只要至少具有20LSB以上的亮度差即可。另外,相反地,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部分或者原材料部分与所承载的被摄物即便为预定的亮度差以下,但只要是如对被摄物与原稿承载面63进行区分那样的色差以上即可。
在原稿承载面63,例如承载如下颜色的被摄物:所述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来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黑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来表现。例如,在8位环境下,载置以相比接近0而言更接近255的值表现Y值的被摄物。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颜色为如下的颜色:所述颜色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来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白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来表现,以便在由读取设备66摄影的图像中对被摄物与原稿承载面63进行区分。例如,在8位环境下,是以相比接近255而言更接近0的值表现Y值的颜色。此外,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颜色只要是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来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白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黑色的值的Y值来表现的颜色即可。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者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浓度以上的颜色。另外,构成为:原稿承载面63的上表面的全部或其一部分的涂装颜色或者原材料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10%以下。此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黑色,是距无彩色点(x=0.333,y-=0.333,Y=0)的色度偏移以色差ΔE计为3以内的颜色。
此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所谓黑色,是指距无彩色点(x=0.333,y-=0.333,Y=0)的色度偏移以色差ΔE计为3以内的颜色、光密度的OD(optical density)值为1.0以上的颜色、或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为50以下的颜色。但是,所述黑色的定义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原稿承载面63中的定义,可根据实际的装置周边的环境或摄影部的性能来变更。
除此之外,原稿承载面63的上部的颜色并不限于原稿承载面63自身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也可为通过照明装置68映出至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或映出至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与阴影重叠而形成的颜色。
如此,通过使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与所承载的读取对象物的颜色的亮度差或色差明确,可容易地判别读取对象物。由此,能够提高读取对象物的图像数据的剪切或旋转修正的精度等。
进而,形成于原稿承载面63的标记M的颜色是在以表示YCbCr方式的亮度的Y值来表现的情况下,以相比接近表现黑色的值而言更接近表现白色的值的Y值来表现的颜色,且例如为白色。换句话说,标记M的颜色的光的反射率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且例如为80%以上。
如此,通过使标记M的颜色与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的亮度差明确,可容易地判别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的读取对象物。由此,能够提高读取对象物的读取图像数据的剪切或旋转修正的精度等。
另外,标记M用于区别原稿承载面63中承载读取对象物的区域与不承载读取对象物的区域。
因此,作为标记M,可使用如上所述由方括号等示出承载读取对象物的范围的标记;使承载读取对象物的范围的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与其不进行承载的范围的颜色不同的标记;使承载读取对象物的范围的原稿承载面63的材质与其不进行承载的范围的材质不同的标记;或通过照明装置68照射读取对象物的承载位置来示出的标记等。
图16所示的外部读取控制部601像中央控制部95那样包括CPU等运算处理装置、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存储元件、输入输出部、控制电路部等,并且包括辅助存储装置(存储体(storage))等存储部84。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ROM或存储部84中保存有原稿检测程序,所述原稿检测程序通过对读取设备66所读取的(摄影的)读取图像执行色差或亮度差的检测处理来检测原稿G的边缘。另外,在ROM或存储部84中保存有摄影图像读取程序,所述摄影图像读取程序对经摄影及检测的形成于原稿G的上表面(表面)的原稿图像进行读取。
外部读取控制部601中的运算处理部通过这些程序而作为检测读取部发挥功能,所述检测读取部自读取设备66所摄影的图像中测定原稿G与作为所述原稿承载面63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及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的色差或亮度差,并对原稿G的边缘进行检测,从而读取所述原稿G中形成的原稿图像。即,所述检测读取部具有自读取设备66所摄影的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读取图像中,仅检测并读取原稿G的功能。
另外,为了自读取设备66所拍摄的图像中检测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边缘,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构成为在与原稿G的颜色之间存在预定的亮度差以上的亮度差且存在预定的色差以上的色差。但是,只要能够检测原稿G的边缘,则并不限于此形态。例如,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与原稿G的颜色即便为预定的色差以下,但只要为如能够检测原稿G的边缘那样的亮度差以上即可。具体而言,例如在8位环境下的情况下,理想的是优选为50LSB以上的亮度差,但只要至少具有20LSB以上的亮度差即可。另外,相反地,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与原稿G的颜色即便为预定的亮度差以下,但只要为如能够检测原稿G的边缘的色差以上即可。
此外,关于所述原稿检测程序或摄影图像读取程序,也可构成为通过中央控制部95进行运算处理。
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如图21所示,外部读取部60的台部61、操作面板91、介质排出部40等被配置于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操作的位置,且构成为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容易进行操作。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原稿承载面63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例如也应用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的一部分。原稿承载面63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应用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中自框体10A(盖部58或台部61)的顶面至介质排出部40之间。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框体10A的自顶面至介质排出部40之间,应用原稿承载面63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以及其他颜色。
由此,与用户近接侧的表面为白色的情况相比,用户更容易识别原稿承载面63的位置。
-照明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22与图23对照明装置68的详细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22的(A)是表示在使用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附近的光源68a、光源68b,自作为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的上方朝下照射来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光源的指向性高时及光源的指向性低时各自的反射光分布的图。图22的(B)是表示在使用操作面板91附近的光源68c、光源68d,自读取对象物的上方朝斜下照射来进行摄影的情况下,光源的指向性高时及光源的指向性低时各自的反射光分布的图。
图23是针对射入至读取设备66的光的量,分为光源的指向性高的情况与光源的指向性低的情况来表示的图。
在外部读取部60中,若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的指向性高,则入射至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的光在具有指向性的状态下反射,因此光不会扩散,反射光分布不会变宽。即,若光源的指向性高,则入射至读取设备66的光的量变少、变暗。另一方面,在外部读取部60中,如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的指向性低,则与指向性高的情况相比,入射至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的光在不具有指向性的状态下反射,因此光会扩散,反射光分布变宽。
据此,在外部读取部60中,通过将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的指向性设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下,可使入射至读取设备66的光的量增多。关于光源的指向性,优选为具有如下的指向性:例如在由光源相对于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自45度方向照射光的情况下,使反射的光相对于照射的光的量的比例成为50%以下。
换句话说,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优选为使所照射的光的指向性比预先设定的范围变宽。
另外,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分别使用所照射的光的色温为预先设定的值以上且例如为5000开尔文(K)以上的色温的光源。作为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例如可使用作为白色的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diode,LED)。
另外,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包括对各自所照射的光的明度进行调整的调光部件,且构成为可通过所述调光部件考虑到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或外部光来进行调光。
进而,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包括分别使所照射的光的光轴可变的可变部件的一例即马达。
如图24所示,中央控制部95或外部读取部60的外部读取控制部601构成为:通过使马达工作而使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各自的光轴可变,从而分别变更相对于包括台部61等的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的照射角度。
另外,中央控制部95或外部读取控制部601构成为:对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各自的点亮或熄灭进行控制。
另外,中央控制部95或外部读取控制部601构成为:对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各自的光量即光的明度进行调整。此情况下,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分别具备调光功能,且此调光机构由中央控制部95或外部读取控制部601控制,以对照射至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的光的明度进行调整。
由此,在由外部读取部60进行读取时,能够不受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或外部光的影响地将来自被摄物的反射光调整为一定。
此外,关于照明装置68中的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可构成为:通过中央控制部95或外部读取控制部601的控制,分别使点亮比率可变。在像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使判别性提高,进一步获取最优的被摄物的图像数据。
关于点亮比率,例如可将光源68a、光源68b设为强而以100%点亮,并将光源68c、光源68d熄灭;将光源68a、光源68b、光源68c、光源68d全部设为中等而以60%点亮;或者将光源68a、光源68b设为强而以100%点亮,并将光源68c、光源68d设为弱而以30%点亮。由此,能够对照射至被摄物的读取对象物的光的明度进行调整。
<外部读取部的详细的结构所带来的作用及效果>
在外部读取部60中,在将A3开尺寸的原稿G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时由所述原稿G覆盖的位置,形成有边界线K。
因此,在对由如下的读取设备66、即自承载有原稿G的原稿承载面63的上方读取原稿G的读取设备66摄影的原稿G进行读取的外部读取部60中,与在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且为所承载的原稿G的外侧的部分存在由构件与构件的间隙形成的线即间隙线的情况相比,可使原稿G的读取精度提高。
另外,在外部读取部60中,在原稿承载面63中的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在未由A3开尺寸的原稿G覆盖的位置不存在边界线K。
因此,与在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在未由A3开尺寸的原稿G覆盖的位置存在边界线K的情况相比,A3开尺寸的原稿G的读取精度提高。
另外,外部读取部60具有由原稿承载面63中的台部61与盖部58之间的间隙S形成边界线K的结构。
因此,在原稿承载面63包括多个构件的情况下,与边界线K形成于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且为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外侧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原稿G的读取精度。
另外,外部读取部60具有在相对于进行原稿G的对位的标记M而沿着原稿承载面63偏移的位置形成有边界线K的结构。因此,与边界线K与标记M重叠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原稿G的读取精度。
另外,外部读取部60具有边界线K为单个的结构。因此,比边界线K为多个的情况美观。
另外,在外部读取部60中,构成原稿承载面63的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为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覆盖读取设备部55等的上方的盖部58。因此,与构成原稿承载面63的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配置于台部61和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使外部读取部60乃至图像形成装置1A的尺寸紧凑。
另外,外部读取部60构成为:构成原稿承载面63的台部61相对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接收口58d向右侧移动,从而将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的上方开放。因此,与台部61向装置进深方向(后侧)移动的情况相比,可使更大尺寸的原稿G跨越原稿台51与移动至右侧的台部61而装载。
另外,外部读取部60具有台部61沿装置宽度方向移动的结构。因此,与使台部61通过旋转而移动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使台部61移动而将原稿台51的上方开放。
除此之外,在外部读取部60中,构成为: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短。换句话说,外部读取部60构成为:台部61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长。
因此,与盖部58的顶板58a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一半长的情况相比,可使更大尺寸的原稿G跨越原稿台51与台部61而装载。
另外,在外部读取部60中,边界线K形成于原稿承载面63中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且为所述原稿G的内侧。因此,与边界线K形成于原稿承载面63中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且为所述原稿G的外侧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使用读取设备66进行的原稿G的读取不良。
特别是在外部读取部60中,构成为:当将与能够最多地收容于介质收容部30A的收容部31C中的A4开尺寸的记录介质P3为同等尺寸的A4开尺寸的原稿G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时,边界线K的一部分被所述原稿G覆盖。因此,与边界线K形成于原稿承载面63中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AC内且为所述原稿G的外侧的情况相比,可抑制使用读取设备66进行的原稿G的读取不良。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包括将信息显示于装置近前侧的操作面板91。因此,在包括将信息显示于装置近前侧的操作面板91的结构中,与台部61向装置近前侧移动的结构相比,容易在确认操作面板91的显示内容的同时使具有上表面61的台部61移动。
接下来,关于外部读取部60的作用及效果,与图44的(A)所示的比较例5的外部读取部600A进行比较来说明。
首先,如图44的(A)所示,比较例5的外部读取部600A包括盖部580A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58。
比较例5中的盖部580A不具有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58的突出部58f的结构。具体而言,比较例5中的盖部580A的右侧的端面与台部610A的左侧的端面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相互相向,且在装置上下方向上不重叠。即,外部读取部600A在原稿承载面63不具有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叠部64的结构。
因此,比较例5中的盖部580A在与台部610A结合而形成原稿承载面63时,在盖部580A的右侧的端面与台部610A的左侧的端面之间形成有间隙S2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间隙S。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间隙S2以沿着装置上下方向的直线状自原稿承载面63延伸至盖部580A及台部610A的背面。
比较例5的外部读取部600A不具有相当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重叠部64的结构。
因此,在比较例5的外部读取部600A中,在通过间隙S2之后被配置于盖部580A及台部610A的下方的构件反射的光到达读取设备66。此情况下,根据配置于盖部580A及台部610A的下方的构件的颜色,有间隙S2作为相对于原稿承载面63的亮度差或色差大的部分被读取设备66拍摄的担忧。因此,在对由读取设备66拍摄的、表示配置于原稿承载面63的原稿G的图像,根据原稿G与原稿承载面63的亮度差或色差来检测原稿G的边缘的结构中,有检测部件将间隙S2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的担忧。
另一方面,外部读取部60的原稿承载面63具有重叠部64。
由此,即便在原稿承载面63中可见光H有时自原稿承载面63侧入射至间隙S的情况下,也会到达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比盖部58的顶板58a的突出部58f的下边缘52i更靠上侧处所配置的突出部58f的向上面58g。因此,在外部读取部60中,此时的间隙S作为相对于原稿承载面63的亮度差或色差小的部分被读取设备66拍摄,由此,与比较例5的具有间隙S2的外部读取部600A相比,外部读取部60的外部读取控制部601等中的所述检测部件将间隙S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的可能性小。
其结果,在根据原稿承载面63与原稿G的亮度差或色差来检测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边缘的结构中,与比较例5的外部读取部600A相比,外部读取部60可抑制利用检测部件进行的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接下来,关于外部读取部60的作用及效果,与图44的(B)所示的比较例6的外部读取部600B进行比较来说明。
首先,如图44的(B)所示,比较例6的外部读取部600B包括盖部580B及台部610B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58及台部61。
盖部580B的右侧的端面581及台部610B的左侧的端面611在左侧与读取设备66相向。另外,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盖部580B的右侧的端面581及台部610B的左侧的端面611自上侧朝向下侧向左侧倾斜。当盖部580B及台部610B形成了原稿承载面63时,盖部580B的右侧的端面581相对于台部610B的左侧的端面611而配置于上方,且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即,比较例6的外部读取部600B具有重叠部。
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于盖部580B的右侧的端面581与台部610B的左侧的端面611之间的间隙S3自上侧朝向下侧以向左侧倾斜的直线状延伸。在所述外部读取部600B中,在可见光自读取设备66朝向间隙S3入射的情况下,所述可见光朝向盖部580B的端面581的下边缘与台部610B的端面611的下边缘呈直线地到达。即,比较例6的外部读取部600B具有可见光能够自读取设备66朝向重叠部的下端呈直线地到达的结构。
由于比较例6的外部读取部600B具有可见光能够自读取设备66朝向重叠部的下端呈直线地到达的结构,因此自读取设备66入射至间隙S3的可见光L不会被遮挡而到达盖部580B及台部610B的下方。此情况下,有间隙S3作为相对于原稿承载面63的亮度差或色差大的部分被读取设备66拍摄的担忧。因此,在对由读取设备66拍摄的、表示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图像,根据原稿G与原稿承载面63的亮度差或色差来检测仅原稿G的边缘的结构中,有检测部件将间隙S3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的担忧。
另一方面,如图20所示,外部读取部60具有在将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突出部58g的下边缘58j与读取设备66连结的虚拟直线KC上配置有台部61的结构。
因此,沿着自读取设备66连结盖部58的突出部58g的下边缘58j的虚拟直线KC上朝向所述下边缘58j的可见光被台部61遮挡。另外,如上所述,自读取设备66入射至间隙S的可见光到达突出部58f的向上面58h。由此,在根据原稿承载面63与原稿G的亮度差或色差来检测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边缘的结构中,与比较例6的外部读取部600B相比,在外部读取部60中可抑制利用检测部件进行的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接下来,关于外部读取部60的作用及效果,与图44的(C)所示的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进行比较来说明。
首先,如图44的(C)所示,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包括盖部580C及台部610C来代替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盖部58及台部61。
盖部580C的右侧的端面582及台部610C的左侧的端面612在左侧与读取设备66相向。另外,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盖部580C的右侧的端面582及台部610C的左侧的端面612自上侧朝向下侧向右侧倾斜。当盖部580C的上表面与台部610C的上表面形成了原稿承载面63时,盖部580C的右侧的端部相对于台部610C的左侧的端部而配置于下方,且在装置上下方向上重叠。即,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具有重叠部。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形成于盖部580C的右侧的端面582与台部610C的左侧的端面612之间的间隙S4自上侧朝向下侧以向右侧倾斜的直线状延伸。
在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中,可见光沿着自读取设备66连结间隙S4的下端的虚拟直线KC4上朝向所述下边缘的可见光被台部610C遮挡。然而,自读取设备66入射至间隙S4的光因沿着直线状的间隙S4衍射而到达盖部580C及台部610C的下方,因此有检测部件将间隙S4误检测为原稿G的边缘的担忧。
另一方面,如图8的(B)或图20所示,外部读取部60具有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时以非直线状自原稿承载面63到达其下方的间隙S。由此,在根据原稿承载面63与原稿G的亮度差或色差来检测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原稿G的边缘的结构中,与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相比,在外部读取部60中可抑制利用检测部件进行的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此外,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作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而包含于本公开的技术思想中。
另外,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外部读取部60中,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突出部58f作为盖部58的一部分而一体地形成。由此,与突出部58f和盖部58为分体的结构相比,外部读取部60的零件个数少。
另外,盖部58的突出部58f由于作为盖部58的一部分而一体地形成,因此具有与盖部58相同的材质。即,突出部58f具有与盖部58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及表面颜色。由此,突出部58f的表面相对于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的色差小于与盖部58分体设置的突出部相对于盖部58的上表面的色差。因此,突出部58f的表面相对于原稿G的色差与盖部58的上表面相对于原稿G的色差同等。其结果,与突出部58f的材质和盖部58不同的结构相比,外部读取部60可抑制利用检测构件进行的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
另外,外部读取部60中,表面均为黑色的重叠部64与盖部58及台部61的色差小于表面为黑色的盖部58及台部61与底色为白色的原稿G的色差。因此,与重叠部64和原稿承载面63的色差大于原稿承载面63和原稿G的色差的结构相比,外部读取部60可抑制利用检测构件进行的原稿G的边缘的检测不良。此外,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是由读取设备66作为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而检测出的颜色,可未必是原稿承载面63自身的颜色。另外,所谓原稿G的颜色,是由读取设备66作为原稿G的颜色而检测出的颜色,可未必是原稿G自身的颜色。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除了包括外部读取部60之外还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A在读取原稿G时,除了可使用外部读取部60之外还可使用原稿运载读取部50。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中,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盖部58构成了原稿承载面63的一部分。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A中,与构成原稿承载面63的两个构件中的一个构件配置于台部61和盖部58之间的情况相比,可使图像形成装置1A的尺寸紧凑。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自相对于原稿台51在左侧邻接的原稿接收口58d运载原稿G;以及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相对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向右侧移动,从而能够将原稿台51的上方开放。因此,在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结构中,与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向装置进深方向(后方)移动的情况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A可使更大尺寸的原稿G跨越原稿台51与移动至右侧的台部61而装载。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具有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沿装置宽度方向通过滑动而移动的结构。因此,与使台部61通过旋转来移动的情况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A可容易地使台部61移动来将原稿台51的上方开放。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中,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具有能够自下方支撑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的突出部58f。因此,与台部61利用重叠部自下方支撑盖部58的结构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A可提高原稿台51的上方被关闭时的台部61的耐载荷性。
另外,与包括比较例5的外部读取部600A的结构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A可抑制发生使用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进行的原稿G的读取不良。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将图像形成装置1A的信息显示于其正面Ft侧的操作面板91。因此,在包括将信息显示于正面Ft侧的操作面板91的结构中,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台部61向正面Ft侧(前侧)移动的结构相比,图像形成装置1A容易在确认操作面板91的显示内容的同时使台部61移动。
-图像形成单元-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伴随图像形成动作而感光鼓21的感光体层等磨损、感光鼓21达到寿命的情况等下,需要更换新的感光鼓21。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在显影装置24内的显影剂劣化,显影装置24达到寿命的情况等下,将显影装置24更换为新的显影装置。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经单元化。如图4的(B)所示,各图像形成部20Y、20M、20C、20K包括:作为客户更换单元(Customer Replacement Unit,CRU)的一例的感光鼓单元201,一体地包括感光鼓21、带电器22及鼓清扫装置27;以及显影装置单元300,由显影装置24单独构成。此外,曝光装置23装设于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A的装置主体的框体10A。
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各感光鼓单元200(Y、M、C、K)以及显影装置单元300(Y、M、C、K)被构成为能够分别单独地相对于框体10进行装卸。
感光鼓单元200(Y、M、C、K)与显影装置单元300(Y、M、C、K)通过以下方式装设:使用设置于框体10A内部的且未图示的作为引导部件的一例的导轨,自框体10A的前表面侧朝向后方(背面)侧沿着与箭头Q相反的方向推入。在感光鼓单元200与显影装置单元300的背面侧,如图25所示,以朝向所述背面突出的方式设置有被定位并固定于预定的动作位置的定位构件211或多个定位销311、312。另外,在与感光鼓单元200和显影装置单元300的位置相对应的内部框架17,开设有供所述定位构件211与定位销311、定位销312插入的定位孔212、定位孔313、定位孔314。感光鼓单元200与显影装置单元300被定位于动作位置后,通过未图示的固定部件固定于动作位置。
自配置于中间转印装置25上部的未图示的色粉盒以所需的时机向显影装置单元300(Y、M、C、K)的各显影装置24(Y、M、C、K)供给对应颜色的色粉。色粉盒中所收容的各颜色的色粉被朝向框体10A的后方侧运载。如图26所示,在沿着色粉盒的背面的端部连接有朝向下方配置的供给管246。如图25与图26所示,在供给管246的下端部,设置有与各显影装置24(Y、M、C、K)连结并供给色粉的作为突出部的一例的连结部247。在连结部247上,能够开闭地安装有未图示的第一挡板构件,所述第一挡板构件将在供给管246的下端部开设的未图示的供给口保持为通常闭塞的状态。如图26所示,连结部247以自形成于框体10A的内部框架17的开口177(参照图25)向框体10A的后方侧突出的状态配置。
<驱动装置的结构>
如图27的(A)所示,对图像形成装置1A中的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及中间转印装置25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70装设于与这些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及中间转印装置25的背面(后方)侧相对应的框体10A的背面。
图27的(A)是表示将作为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A背面侧的外盖的一例的背面外盖拆除后的状态的图。背面外盖配置于比内部框架17或驱动马达更靠框体10A的外侧处,至少覆盖内部框架17或驱动马达。
在进入驱动装置70的说明之前,如图27的(B)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A中的框体10A在其后方侧的内部包括内部框架17。
内部框架17包括通过对金属板实施冲压加工(拉深加工)等,与框体10A的背面外盖18(参照图26)近接且平行地配置的平板状的第一部分171、以及经由相对于第一部分171倾斜的拉深加工部172而配置于朝向框体10A的内侧凹陷的位置的平板状的第二部分173。
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设置于与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以及中间转印装置25的背面侧相对应的位置。内部框架17的第二部分173设置于与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以及中间转印装置25的下方及侧方相对应的位置。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与第二部分173相对于背面外盖18分别平行地配置。
如图26所示,内部框架17的第二部分173与背面外盖18的间隔D1设定为比第一部分171与背面外盖18的间隔D2大的值(D1>D2)。另外,内部框架17的拉深加工部172的下端部具有与图像形成部20Y、图像形成部20M、图像形成部20C、图像形成部20K的倾斜度相同的倾斜角度。
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及第二部分173并不限定于平板状,也广泛包括具有凹凸、或倾斜配置的部分等。另外,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及第二部分173未必需要相对于背面外盖18分别平行地配置,也可相对于背面外盖18成角度地倾斜配置。
另外,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与第二部分173未必需要一体地形成,第一部分171与第二部分173也可由不同的金属板等形成,且相互一体地连结、或者以分体的形式构成。
如图27的(A)所示,驱动装置70形成为沿着装置前后方向的长度(厚度)相对短(薄)的平面大致矩形形状的扁平箱体状。在驱动装置70中,如图26所示,以在框体10A的一侧面沿着上方向竖立的状态配置有装置基板701。框体10A的背面侧中的驱动装置70的端面由装置盖701a覆盖。
而且,如图28的(A)所示,驱动装置70包括作为对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显影装置24(Y、M、C)进行驱动的驱动部件(驱动源)的一例的第一驱动马达702。另外,驱动装置70包括作为对中间转印带251、黑色(K)的感光鼓21K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24K进行驱动的驱动部件(驱动源)的一例的第二驱动马达703。进而,驱动装置70包括作为对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感光鼓21(Y、M、C)进行驱动的驱动部件(驱动源)的一例的第三驱动马达704。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安装于装置基板701。
这些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以相同的方式构成。
如图28的(B)所示,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包括平面大致矩形形状的基板705。在基板705的背面,以呈短的圆柱形状突出的状态设置有作为如下的驱动部主体、即包括内置有减速机构的马达的驱动部主体的一例的马达主体706。另外,在基板705的表面,以自马达主体706朝向一个方向突出的方式配置有驱动轴707。在驱动轴707的外周,沿着周向在三处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的安装用内螺纹部708。图28的(B)中,符号709表示对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进行定位的圆柱形状的凸台。
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通过对未图示的内置马达的旋转轴进行旋转驱动,而利用同样内置的减速机构使旋转轴的旋转减速,并对驱动轴707以预定的转速进行旋转驱动。此外,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当然也可不内置减速机构。
如图28的(A)所示,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配置于内部框架17的第二部分173。
在内部框架17的第二部分173中,第一驱动马达702在自背面观察时的左侧端的上部朝向下方配置。另外,第二驱动马达703在与第一驱动马达702邻接的位置、且为比第一驱动马达702稍靠下侧处朝向下方配置。进而,第三驱动马达704在比第二驱动马达703更向靠近中央部处稍微分离的位置、且为第二驱动马达703的下方朝向第二驱动马达703侧水平地配置。
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以其驱动轴707自马达主体706向接近背面外盖18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配置。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的沿着其驱动轴707的轴方向能够安装的长度构成为大于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与背面外盖18的间隔D2(参照图26)。
如图28的(A)所示,第一驱动马达702的驱动轴707构成为包括斜齿轮或正齿轮等的驱动齿轮710。
第一驱动马达702的驱动齿轮710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显影装置24(Y、M、C)的第一传递齿轮711啮合。
如图29所示,第一传递齿轮711与配置于框体10A的内侧且外径相对大的第二传递齿轮712啮合。
第二传递齿轮712与配置于和黄色(Y)的显影装置24Y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Y啮合。另外,第二传递齿轮712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三传递齿轮713及第四传递齿轮714,与配置于和品红色(M)的显影装置24M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M啮合。
进而,第四传递齿轮714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五传递齿轮715及第六传递齿轮716,与配置于和青色(C)的显影装置24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C啮合。
因此,驱动装置70通过对第一驱动马达702进行旋转驱动,配置于和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显影装置24(Y、M、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Y、M、C)被旋转驱动。
如图28的(A)所示,第二驱动马达703的驱动轴707构成为包括斜齿轮或正齿轮等的驱动齿轮717。
第二驱动马达703的驱动齿轮717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黑色(K)的感光鼓单元200K的第七传递齿轮718、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黑色(K)的显影装置24K的第一传递滑轮719、以及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作为中间转印装置25的驱动辊的带支撑辊的第八传递齿轮720分别啮合。
第七传递齿轮718与外径相对大的第九传递齿轮721以及外径相对小的第十传递齿轮722啮合。
第十传递齿轮722与配置于和黑色(K)的感光鼓21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1K啮合。
另外,第一传递滑轮719的旋转驱动力经由同步带(timing belt)723传递至第二传递滑轮724。
第一传递滑轮719及第二传递滑轮724是与同步带723啮合的带有齿轮的滑轮。第二传递滑轮724经由第十一传递齿轮725~第十三传递齿轮727,与配置于和黑色(K)的显影装置24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K啮合。此外,第十一传递齿轮725沿着轴方向一体地具有多个传递齿轮,从而构成为也能够沿着轴方向传递驱动力。
第八传递齿轮720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十四传递齿轮728、以及外径相对更小的第十五传递齿轮729及第十六传递齿轮730,与配置于和作为中间转印装置25的带支撑辊的驱动辊257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2啮合。
因此,驱动装置70通过对第二驱动马达703进行旋转驱动,配置于和黑色(K)的显影装置24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K、配置于和黑色(K)的感光鼓21K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1K被旋转驱动。另外,通过对第二驱动马达703进行旋转驱动,配置于和中间转印装置25的驱动辊257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2被旋转驱动。
另外,如图28的(A)所示,第三驱动马达704的驱动轴707构成为包括斜齿轮或正齿轮等的驱动齿轮731。
第三驱动马达704的驱动齿轮731与将旋转驱动力传递至黄色(Y)、品红色(M)及青色(C)的彩色的感光鼓21(Y、M、C)的第十七传递齿轮732啮合。第十七传递齿轮732与配置于和品红色(M)及青色(C)的感光鼓21(M、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1(M、C)分别啮合。另外,品红色(M)的感光鼓21M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1M经由外径相对小的第十八传递齿轮734,与配置于和黄色(Y)的感光鼓21Y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1Y啮合。
因此,驱动装置70通过对第三驱动马达704进行旋转驱动,配置于和感光鼓21(Y、M、C)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相对应的位置的感光体驱动齿轮81(Y、M、C)被旋转驱动。
另外,如图29所示,驱动装置70包括分别能够沿着感光体驱动齿轮81(Y、M、C、K)及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Y、M、C、K)的轴方向移动地配置的、作为第一结合传递部件及第二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Y、M、C、K)及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Y、M、C、K)。
进而,驱动装置70包括能够沿着中间转印装置25的驱动辊257的轴方向移动地配置的、作为第三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中间转印装置主动联轴器840。
如图30以及图31所示,感光体驱动齿轮81(Y、M、C、K)一体地具有在其中心形成为朝向一侧面突出的圆筒形状的轴芯部811。在轴芯部811,以被向沿着感光体驱动齿轮81的一侧面的旋转轴方向突出的方向施力的状态装设有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
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一体地具有:圆筒形状的第一齿轮部812,在外周形成有包括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以及圆筒形状的第二齿轮部813,位于第一齿轮部812的前端,将外径设定得比第一齿轮部812更小且在外周形成有包括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在第二齿轮部813的前端设置有尖细形状的锥形部814。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包括在第一齿轮部812与第二齿轮部813之间朝向半径方向外方以环状突出的第一抵接部815。
在感光体驱动齿轮81的轴芯部811,形成有与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的第一齿轮部812啮合的、包括为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的内齿轮816。
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构成为能够在第一齿轮部812与感光体驱动齿轮81的内齿轮816啮合并传递旋转驱动力的状态下沿着轴方向移动。
另外,如图32所示,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的第二齿轮部813构成为能够与设置于感光鼓单元200的感光鼓21的沿着轴方向的一端部的、作为第二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50啮合(结合)及分离。
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50形成为在其内周面包括与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的第二齿轮部813啮合的、包括为渐开线齿轮的正齿轮的内齿轮817的圆筒形状。在内齿轮817的开口端设置有朝向端部扩大直径的锥形部818。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50以固定于感光鼓21的沿着轴方向的一端部的状态装设。在感光鼓单元200的侧面,在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50的外周以朝向侧方突出的方式设置有对感光体从动联轴器850进行保护的圆筒形状的保护构件819。
作为感光体主联轴器810,并不限定于包括包含渐开线齿轮的第一齿轮部812及第二齿轮部813,但经由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而被旋转驱动的感光鼓21是对画质带来直接影响的构件,因此理想的是速度变动等少且旋转精度高。包括包含渐开线齿轮的第一齿轮部812及第二齿轮部813的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能够以相对高的旋转精度向感光鼓21传递旋转驱动力,因此可优选地使用。
如图30所示,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被介隔存在于感光体驱动齿轮81的轴芯部811的内侧端面与第一齿轮部812的内部端面之间的作为第一施力部件的一例的第一螺旋弹簧820向突出的方向施力。通过装设于感光体驱动齿轮81的轴芯部811的固定轴821限制了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沿着感光体驱动齿轮81的轴方向的突出量。
另外,在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Y、M、C、K),如图33所示,以能够沿着旋转轴的轴方向在突出量受到限制的状态下移位的方式装设有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
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一体地包括以在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的一侧面沿着轴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的大致圆柱形状或圆筒形状的驱动传递轴831。
在驱动传递轴831的外周,沿着周向一体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剖面大致半圆形状的第一凸部832。另外,三个第一凸部832分别配置于在驱动传递轴831的外周相互呈120度的角度的位置。各第一凸部832沿着驱动传递轴831的轴方向形成在整个长度上。在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中,在驱动传递轴831的外周设置有形成为圆筒形状的第一轴支撑部833。
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形成为大致圆筒形状。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具有装设孔835,所述装设孔835在其内周面形成有与驱动传递轴831的多个第一凸部832卡合的多个第一凹部834。
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一体地包括在其基端部朝向半径方向外方以环状突出的第二抵接部836。在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的前端,沿着周向以向侧方突出的方式一体地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大致半球形状的第二凸部837。各第二凸部837沿着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的周向而配置于与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的第一凸部832相同的位置。
另外,如图32所示,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的多个第二凸部837构成为能够与设置于显影装置单元300的显影辊24b的沿着轴方向的端部的、作为第二驱动传递部件的一例的显影装置从动联轴器301啮合(结合)及分离。
显影装置从动联轴器301在其内周面包括与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的多个第一凸部832卡合的多个第二凹部302。
如图33所示,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被介隔存在于显影装置驱动齿轮80的端面与第二抵接部836的下端面之间的作为第二施力部件的一例的第二螺旋弹簧838向突出的方向施力。
如图32所示,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被安装成能够在与显影辊24b的显影装置从联轴器301接触而突出位置被限制的状态下旋转。此外,通过未图示的限制构件限制了显影装置主动联轴器830的突出位置。
进而,在中间转印体驱动齿轮82,如图29所示,以能够沿着轴方向移位的方式装设有作为第一结合传递部件的一例的中间转印装置主动联轴器840。中间转印装置主动联轴器840与感光体主动联轴器810以相同的方式构成。
<驱动装置的动作、作用及效果>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驱动装置70中,如以下所说明,在对作为被驱动部件的一例的感光鼓21及显影装置24进行支撑的内部框架17与外壁之间配置有马达等驱动部件的驱动装置中,与在内部框架17中和外壁的距离最近的部分与外壁之间配置有驱动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内部框架17与背面外盖之类的外壁的距离。
首先,如图26所示,驱动装置70配置于框体10A的内部中背面侧的端部。在框体10A的背面侧的端部存在内部框架17。
另外,在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以向比所述第一部分171更靠背面侧处突出的状态设置有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及黑色(K)的显影装置24(Y、M、C、K)的供给部249。
因此,以前,驱动装置70必须如图45所示的参考例的驱动装置700那样配置为:使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的驱动力传递至显影装置24(Y、M、C、K)及感光鼓21(Y、M、C、K)的传递齿轮避开显影装置24(Y、M、C、K)的供给部249。
其结果,在参考例的驱动装置700中,如图45所示,需要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配置于框体10A的更靠背面侧处,因此内部框架17的第一部分171与背面外盖18的距离变大(间隔D3),导致框体10A的大型化。
与此相对,如图26所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驱动装置70构成为:并非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配置于内部框架17中和背面外盖18的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171与背面外盖18之间,而是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配置于内部框架17中和背面外盖18的距离成为间隔D1的第二部分173,所述间隔D1比和背面外盖18的距离成为最近的间隔D2的第一部分171大。
由此,如图26所示,对显影装置24(Y、M、C、K)及感光鼓21(Y、M、C、K)进行驱动的驱动装置70可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配置于内部框架17中和背面外盖18的距离成为间隔D1这一比和背面外盖18的距离成为间隔D2而最近的第一部分171大的距离的第二部分173,且以所述驱动马达702~驱动马达704的驱动轴707自马达本体706向接近背面外盖18的方向突出的状态配置。
由此,驱动装置70只要配置成仅使将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的驱动力传递至各显影装置24(Y、M、C、K)及感光鼓21(Y、M、C、K)的传递齿轮避开显影装置24(Y、M、C、K)的供给部249即可,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不会向比传递齿轮更靠背面侧处突出。
如上所述,在对显影装置24(Y、M、C、K)及感光鼓21(Y、M、C、K)进行支撑的内部框架17与背面外盖18之间配置有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的驱动装置中,与在内部框架17中和外壁的距离最近的第一部分17与背面外盖18之间配置第一驱动马达702~第三驱动马达704的情况相比,驱动装置70能够减小内部框架17与背面外盖18的距离。
第二实施方式.
图34是自斜前方侧观察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B时的立体图。另外,图35是打开了图像形成装置1B的正面开闭盖时的立体图。图36是打开了图像形成装置1B的正面开闭盖时的正面概要图。
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B除了对以下方面进行了变更以外,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相同的结构。
如图34至图36中的任一个所示,所述变更的方面为:应用原稿专用读取部50B代替了外部读取部60及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方面;应用介质收容部30B代替了介质收容部30A的方面;以及应用正面开闭盖11B代替了正面开闭盖11A的方面。作为装置主体的一例的框体10B在采用了介质收容部30B的方面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框体10A不同。
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共同的结构部分同样地附加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符号,且除了必要的情况之外省略其说明。
首先,原稿专用读取部50B是具有读取片状的原稿(G)的设备的部分。如图34至图36所示,原稿专用读取部50B包括图像读取部53、稿台盖部54、自动原稿输送装置570等设备或构件。
图像读取部53是具有作为放置原稿的原稿台的一例的稿台玻璃531、读取稿台玻璃531上所放置的原稿的未图示的读取设备等的部分。稿台盖部54是覆盖稿台玻璃531并进行开闭的部分。自动原稿输送装置570是配置于稿台盖部54上且对原稿台561上所承载的多个原稿进行自动运载并能够进行连续读取的设备。
自动原稿输送装置570采用利用配置于原稿的运载路径Rg上的图像传感器等读取设备进行读取的方式、与使用图像读取部53中的读取设备读取稿台玻璃531上所放置的原稿的方式。图36中的由单点链线表示的原稿的运载路径Rg是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570中运载原稿的主要原稿运载路径。稿台盖部54在稿台玻璃531的后方,通过未图示的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连结于图像读取部53。由此,稿台盖部54被安装成能够以配置于其后端部的未图示的铰链部为支点向箭头E1、箭头E2所示的开闭方向转动。
所述原稿专用读取部50B在稿台玻璃531上读取原稿或者在自动原稿输送装置570的运载途中连续地读取原稿,并将其所读取的原稿的信息以图像信息的形式自图像读取部53发送至图像形成部20等。由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B中,构成为图像形成部20可在记录介质P上形成由原稿专用读取部50B读取的原稿的图像并予以输出。
另外,所述原稿专用读取部50B在图像读取部53的前侧的端部配置有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B的操作的操作面板92。所述操作面板92除了包括按钮、开关等机械式操作部之外,还包括画面显示部、能够进行操作画面的显示与操作的触摸式液晶面板等显示部。
接下来,如图35或图36所示,介质收容部30B具有沿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的三个收容部31D、31E、31F。
所述三个收容部31D、31E、31F均包括收容记录介质P的未图示的托盘等收容体、以及自所述收容体送出记录介质P的未图示的送出装置等。
另外,三个收容部31D、31E、31F均构成为其各收容体以沿着左右方向的大致水平的状态配置的一般的收容部。另外,分别收容于收容部31D、收容部31E、收容部31F的记录介质P4、记录介质P5、记录介质P6可为相互相同的尺寸,也可为相互不同的尺寸,还可为至少一个为不同的尺寸。最上层的收容部31D也是配置于最接近图像形成部20的位置的收容部。
接下来,如图34至图36等所示,正面开闭盖11B构成为能够覆盖框体10B中的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以及介质收容部30B的一部分(收容部31D、收容部31E)的开闭盖。
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正面开闭盖11B构成为能够覆盖框体10B的正面中除了介质排出部40与介质收容部30B的一部分(收容部31F)之外的部分、即图像形成部20的全部与介质收容部30B的一部分的开闭盖。
且换句话说,所述正面开闭盖11B构成为在框体10B的左右方向上覆盖图像形成部20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并且覆盖介质收容部30B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一个开闭盖。
所述正面开闭盖11B也是覆盖框体10B的正面中的左右方向的端(左端10h)至端(右端10m)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
另外,正面开闭盖11B的整体形状成为如下形状:在框体10B的正面的除了图像读取部53之外的下方的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形中的上部的右半部具有切口部11e,另一方面,覆盖介质收容部30B的除了下层的收容部31F以下的部分之外的部分。
进而,如图35等所示,正面开闭盖11B以如下方式安装:在框体10B的正面的左端,经由多个(在本例中为两个)铰链等开闭支撑构件16,沿箭头Do、箭头Dc所示的方向进行开闭活动。由此,正面开闭盖11B的整体向左横向(箭头Do所示的方向)打开。
另外,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B中,正面开闭盖11B成为不覆盖介质收容部30B中的最下层的收容部31F的开闭盖。
因此,最下层的收容部31F在其收容体的正面侧固定安装有正面外部盖33来代替正面开闭盖11B。
另一方面,由正面开闭盖11B覆盖的收容部31D、收容部31E中的收容体均在正面侧包括包括与各收容部31D、31E的正面侧的形状(横长的长方形)相对应的轮廓的内部盖。
收容部31D、收容部31E中的收容体均以如下方式安装:当呈现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B的状态(参照图35、图36)时,可如图35中箭头Q所示自框体10B的内侧向外侧(框体10B的正面近前侧)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P4、记录介质P5的收容等作业。
与此相对,最下层的收容部31F以如下方式安装:无论正面开闭盖11B是否开闭,均可随时自框体10B的内侧向外侧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P6的收容作业等。
如图34所示,包括以上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B中,在将正面开闭盖11B闭合时,在框体10B的正面的外壳中,成为图像形成部20(包括定影装置26)的全部与作为介质收容部30B的一部分的收容部31D、收容部31E由一个正面开闭盖11B覆盖的状态。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B中,与由多个盖在介质收容部30A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之间覆盖介质收容部30A的情况相比,至少可在介质收容部30A的外壳中消除由盖彼此产生的大致沿着上下方向的分割线Lv(参照图41)而减少分割线。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与利用各别的开闭盖分别覆盖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B的情况相比,也可利用闭合的正面开闭盖11B消除以跨越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B的方式延伸的分割线。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B中,正面开闭盖11B构成为覆盖介质收容部30B中的两个收容部31D、31E。
因此,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B中,在框体10B的正面的外壳(正面开闭盖11B)中,在介质收容部30B的收容部31D、收容部31E彼此之间也不存在分割线(Ld),相应地外观的品质提高。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介质收容部30B中的不由正面开闭盖11B覆盖的一个收容部31F无论正面开闭盖11B是否开闭,均可随时自框体10B的内侧向外侧拉出以进行记录介质P6的收容作业等。
因此,作为不由正面开闭盖11B覆盖的收容部31F,例如宜选择如记录介质P6的消耗多而需要频繁地进行记录介质P6的补给作业那样的收容部。若设为不由正面开闭盖11B覆盖此种收容部31F的结构,则在进行使用频率高的收容部31F中的记录介质P6的补给作业时不需要进行正面开闭盖11B的开闭动作,作业性提高。
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B中,当打开正面开闭盖11B时,联锁开关86成为非连接的状态。具体而言,如图35等所示,处于正面开闭盖11B侧的联锁开关86的可动连接部86a成为自处于框体10B侧的联锁开关86的开关部86b脱离的状态。另外,在利用图像形成装置1B进行的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中时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B的情况下,检测出成为联锁开关86的非连接的状态的情况,控制装置中的中央控制部95接收所述检测信息,对图像形成控制部201及介质运载控制部351进行强制性停止动作的控制。
因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当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B时,露出至框体10B的正面侧的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运载路径35的各动作(图像形成动作)停止,因此可确保安全性。
另一方面,在图像形成装置1B中,即便是在图像形成动作的执行中打开了正面开闭盖11B时,介质运载路径35相对于最下层的收容部31F的运载动作也不会停止。
此外,虽使用特定的实施方式对本公开进行了说明,但本公开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在本公开的范围内采用其他实施方式,且只要不违反本实施方式的技术思想,则能够进行变更、删除、附加及组合。例如,能够将各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适宜地组合而构成,或者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一部分结构部彼此组合而构成。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正面开闭盖11A也可设为将介质收容部30A的一部分与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例如除定影装置26之外的部分)覆盖以进行开闭的一个开闭盖。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也可将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构成为利用配置于其左右方向的右端(自框体10A而言为前后方向上的前端)的开闭支撑构件16进行开闭。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也可取代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或在其基础上,将右侧的侧面盖14构成为覆盖框体10A的右侧面中图像形成部20与介质收容部30A并进行开闭的开闭盖。此情况下,当右侧的侧面盖14处于比正面开闭盖11A重的关系时,宜采用利用配置于所述侧面盖14的左右方向(框体10A的前后方向)上的两端中的一端的开闭支撑构件16进行开闭的结构。
进而,在图像形成装置1A中,左侧的侧面盖与右侧的侧面盖中的任一者均可设为不进行开闭的外盖。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B中,关于正面开闭盖11B,也可构成为如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正面开闭盖11A那样覆盖介质收容部30B的所有三个收容部31D、31E、31F的形态的开闭盖。另外,相反地,关于正面开闭盖11B,也可构成为除了覆盖图像形成部20之外还覆盖介质收容部30B的最上层的收容部31D的形态的开闭盖。
框体10并不限于如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例示的框体10A、框体10B那样的包括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方体状的形状的结构体,例如,也可为具有包括曲面的侧面部的形状的框体10。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示出了通过以开闭支撑构件16为支点旋转移动来进行开闭的结构例,但关于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与左侧的侧面开闭盖13,也可设为通过滑动移动进行开闭的结构。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可使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的质量小于介质收容部30A、介质收容部30B的质量,且构成为在介质收容部30A、介质收容部30B中的收容部31A、收容部31B、收容部31C、收容部31D、收容部31E中的任意一个相对于框体10A脱离(拉出)的状态下,均无法使位于开放位置的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移动至覆盖位置。
此情况下,当在所述任一个收容部31自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使处于开放位置的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向覆盖位置移动时,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与脱离状态的收容部31接触而停止移动。因此,与在收容部31自框体10A脱离的状态下可强行使处于开放位置的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移动至覆盖位置的结构相比,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的破损得到抑制。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将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的开闭支撑构件16配置于收容部31A的左侧,但也可构成为将开闭支撑构件16配置于收容部31A的右侧并以所述开闭支撑构件16为中心对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进行开闭。此情况下,当正面开闭盖11A、正面开闭盖11B移动至开放位置时,在收容部31A的左侧不配置(不存在)正面开闭盖11A,因此例如容易应对在记录介质P1的拾取部分产生的堵塞(卡纸(jam))。
除此之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包括单个盖的正面开闭盖11A移动至覆盖位置的情况下,利用所述正面开闭盖11A,收容部31A及收容部31C在装置进深方向上被覆盖。由此,与正面盖为两片的结构的情况相比,由正面开闭盖11A产生的分割线变少。
进而,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作为介质收容部30A、介质收容部30B,示出了具有三个收容部31A~31C及收容部31D~31F的结构例,但作为介质收容部,也可具有一个收容部31、两个收容部、或四个以上的收容部。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介质收容部30A中的中层的收容部31B与下层的收容部31C水平地配置的结构例,但所述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也可并非水平地配置,还可以比最上层的倾斜的收容部31A的倾斜角度小的倾斜角度倾斜地配置。
在如此构成的情况下,与将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的倾斜角度设为和倾斜的收容部31A的倾斜角度相同的情况、或使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的倾斜角度比倾斜的收容部31A大的情况相比,收容于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2、记录介质P3欲沿各倾斜方向移动的情况得到抑制。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可与最上层的倾斜的收容部31A的位置无关地,将装设于框体10A的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自框体10A拉出至装置近前侧,但也可构成为可将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中的至少一个拉出。由此,与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两者均无法拉出的情况相比,记录介质P的供给变得容易。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3的张数比倾斜的收容部31A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1的张数或中层的收容部31B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2的张数多。但是,收容于所述各收容部31中的记录介质P的张数也可为其他关系。在此情况下,起不到最下层的收容部31C中能够收容的记录介质P3的张数最多时起到的作用。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对收容部31A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形态进行了说明,但收容部31A只要是其一端与另一端的位置不同的形态即可。例如,即便为收容部31A与铅垂方向平行地设置的形态,与收容部31A为水平的形态的情况相比,也可在装置宽度方向上缩小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关于所述一端与另一端,为如前文所述的内容。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形成为装设于框体10A的最上层的倾斜的收容部31A能够与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的位置无关地移动至供给位置。由此,与倾斜的收容部31A的移动有时因收容部31B及收容部31C的位置而受限的情况相比,记录介质P1向倾斜的收容部31A的供给变得容易。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如图37所示可构成为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上端部分形成有对自中层的收容部31B运载的记录介质P2进行引导的肋材等引导部312,且在装置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内配置自中层的收容部31B至引导部312的部分的运载路线35a。在此情况下,与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外配置有自收容部31B至引导部312的部分的运载路线35a的情况相比,框体10A的宽度因自收容部31B至引导部312的部分的运载路线35a而变宽的情况得到抑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可构成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内配置图像形成部20的一部分或全部。由此,与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之外配置有图像形成部20的情况相比,至少包括图像形成部20的框体10A的宽度变宽的情况得到抑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可构成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内配置使记录介质P的表面及背面反转的反转路线。由此,与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外配置反转路线的情况相比,框体10A的宽度变宽的情况得到抑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可构成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自倾斜的收容部31A送出记录介质P1的部分的相反侧配置通过图像形成部20将图像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转印辊隙NT。进而,可构成为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内配置使记录介质P的表面及背面反转的反转路线。由此,与在装置宽度方向上在倾斜的收容部31A的配置范围外配置反转路线的情况相比,框体10A的宽度变宽的情况得到抑制。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也有介质收容部30A、介质收容部30B不包括介质运载路径35中的送出辊36a、送出辊36b、送出辊36c或防止辊37a、防止辊37b、防止辊37c的情况。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中层的收容部31B可为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收容部。只要收容部31B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2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而配置于范围R1内即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虽未特别说明,但最下层的收容部31C可为配置成相对于水平方向倾斜的收容部。只要收容部31C中所收容的最大尺寸的记录介质P3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而配置于范围R1内即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承载面63,可采用如图38所示原稿G的承载范围631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且在承载范围631的周围示出有引导线635的原稿承载面。
此情况下,基于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框体10A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装置的前侧)处。换句话说,基于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成存在于比框体10A的顶面的中心更靠框体10A的近前侧处。
另外,作为引导线635内的中心的、原稿G的承载范围631的中心配置成比框体10A的顶面的中心更靠近用户近接侧且为装置主体12的近前侧。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也可构成为如图39所例示那样的图像形成装置1C。
图39的图像形成装置1C包括:主体部10C,包括图像形成部20等;以及图像处理部10D,包括外部读取部60中的原稿承载面63与介质排出部40等。
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1C中,外部读取部60中的原稿承载面63或读取设备66配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C的中部而非图像形成装置1C的上部(实际上是主体部10C的上部)。
原稿承载面63与介质排出部40设置于用户在站立的状态下能够进行操作、或记录介质的取出等作业的高度。原稿承载面63构成为配置于用户站立着进行操作的一侧(前侧)。
读取设备66设置于比原稿承载面63更靠上方处,且构成为自上方读取包括原稿承载面63上所承载的被摄物即原稿G的读取对象物。读取设备66以朝向原稿承载面63的方式朝下设置。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C中,原稿承载面63的中心配置于比主体部10C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装置的前侧)处。换句话说,原稿承载面63的中心配置于比主体部10C的顶面的中心更靠图像形成装置10C整体的近前侧的图像处理部10D。
基于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主体部10C的顶面的中心更靠用户近接侧处。换句话说,基于读取设备66的摄影范围的中心配置于比主体部10C的顶面的中心更靠图像形成装置1C整体的近前侧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外部读取部60中的原稿承载面63的全部或一部分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所述原稿承载面63也可为设为:作为其一部分的、未承载读取对象物的部分中至少与读取对象物的端相接的部分附近的涂装颜色或原材料颜色为黑色或预先设定的光学浓度以上的颜色。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使用将原稿承载面63中的标记M的颜色设为白色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也包括其他的彩色,且可为黑色。即,标记M的颜色只要是可判别为原稿承载面63的颜色的颜色即可。
外部读取部60中的原稿承载面63不需要完全为平面。即,原稿承载面63只要是能够在所述原稿承载面63承载原稿G并由读取设备66读取(摄影)的形状即可。因此,只要可在原稿承载面63承载原稿G并由读取设备66读取,则原稿承载面63例如也可为形成有凹凸的面。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承载面63,例示了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以及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这两个构件的原稿承载面。
但是,原稿承载面63也可包括上表面被单个或多个槽分割成多个面的一个构件。单个或多个槽为边界线的一例。
另外,原稿承载面63也可包括三个以上的构件。即,原稿承载面63中也可形成两个以上的由所述构件彼此之间的各间隙S形成的边界线K。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承载面63中的边界线K,例示了为单一的直线状的边界线。
但是,所述边界线K在原稿承载面63上也可为曲线状,还可弯曲。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例示了通过沿装置宽度方向滑动而移动的台部。
但是,台部61也可具有沿装置进深方向滑动的结构。另外,台部61也可具有通过旋转而移动,以将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的上方开放的结构。进而,台部61还可具有能够相对于框体10A装卸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设为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比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全长的一半长。
但是,台部61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并不限定于比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全长的一半长,也可为与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全长的一半同等的长度、或比原稿承载面63的装置宽度方向上的全长的一半短的长度。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能够由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读取的原稿G的最大尺寸,例示了A3开尺寸。
但是,能够由读取设备66读取的原稿G的最大尺寸并不限定于A3开尺寸,也可为A2开或B3开等比A3开尺寸大的尺寸,还可为A4开或B4开等比A3开尺寸小的尺寸。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介质收容部30A,例示了能够最多地收容于最下层的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3的尺寸为A4开尺寸。但是,能够最多地收容于收容部31C的记录介质P3的尺寸并不限定于A4开尺寸,也可为A3开尺寸,进而也可为B5开尺寸。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承载面63中的间隙S,例示了自装置进深方向(前侧)观察而形成为L字状,但并不限定于所述L字状。
例如,原稿承载面63中的间隙S只要如所述比较例7的外部读取部600C(参照图44的(C))那样在将重叠部的下端与读取设备66连结的虚拟直线KC4上配置有台部61或盖部58的一部分,则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所述间隙S时的形状也可为直线状。
另外,原稿承载面63中的间隙S如图40的(A)所示,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所述间隙S时的形状也可为横卧的帽状(凸部)的形状。具体而言,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图40的(A)所示的间隙S形成于盖部58B与台部61B之间,所述盖部58B的右侧的端部形成为向右方向的凸状,所述台部61B的左侧的端部形成为与盖部58B的右侧的端部相对应的凹状。
另外,原稿承载面63中的间隙S如图40的(B)所示,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所述间隙S时的形状也可为横卧的V字状的形状。具体而言,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图40的(B)所示的间隙S形成于盖部58C与台部61C之间,所述盖部58C的右侧的端部形成有向右方向的V字状的凸部,所述台部61C的左侧的端部形成有与盖部58C的右侧的端部相对应的V字状的凹部。
进而,间隙S的自装置进深方向观察时的形状也可为U字状的形状,来代替图40的(B)所示的间隙S的V字状。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关于形成了原稿承载面63中的重叠部64的突出部58f,例示了与盖部58一体地形成的突出部。
但是,原稿承载面63中的重叠部64也可与盖部58或台部61分体地形成。此外,重叠部64的至少自间隙S露出的部分优选为具有与盖部58或台部61相同的表面粗糙度以及表面颜色。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承载面63,例示了由四个标记M包围的部分。但是,原稿承载面63并无特别限定,也可为由盖部58的顶板58a的上表面及台部61的上表面61a各自的整体形成的结构。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外部读取部60中的原稿承载面63,例示了包括位于覆盖位置的台部61的上表面61a以及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盖部58的顶板58a的顶面的原稿承载面。
但是,作为所述原稿承载面63,也可设为仅在台部61的上表面61a承载原稿G的结构。此情况下,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的读取范围MH可设为仅包括台部61的上表面61a的范围。
另外,作为外部读取部60中的原稿承载面63,例如也可构成为将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用作原稿承载面63的一例。
即,此结构成为将由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读取原稿图像的原稿G等读取对象物承载于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原稿台51的结构。此情况下,例如,台部61可为固定于开放位置的结构,也可为不设置台部61的结构。
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并不限于读取静止图像,例如也可读取动态图像等影像。
作为由外部读取部60读取的读取对象物,并不限于如上所述的原稿G,除此之外,例如也可为放映影像的影像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移动终端等)、或名片等,只要为读取设备66能够读取的物体即可。另外,作为读取对象物,若被承载于原稿承载面63等部分,则能够设为被摄物。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读取设备部55,例示了使用密接型的图像传感器的情况,但并不限于此。作为读取设备部55,例如也可为CCD等图像传感器等,只要能够读取所运载的原稿G的原稿图像即可。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原稿运载读取部50中的读取设备部55,例示了在运载机构57的运载路径的两侧配置两个读取设备(读取传感器)55A、55B以在一次运载时读取原稿G的表背两面的原稿图像的结构例,但并不限于此。读取设备部55也可构成为配置两个读取设备55A、55B中的仅一个,且在一次运载时读取原稿G的单侧面的原稿图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作为构成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一部分的结构部分而配置有盖部58,但并不限于此。例如,盖部58也可构成为构成运载机构57的一部分的结构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也可为不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结构。
在包括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例如,仅由外部读取部60中的读取设备66进行原稿G中的原稿图像的读取。
另外,在包括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外部读取部60中的台部61也可构成为通过自图8的(A)或图9的(A)所示的覆盖位置向右侧滑动移动而将介质排出部40的上方开放。在包括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1A中,也起到与包括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的情况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驱动装置70的实施方式不仅包括与图像形成装置1A的其他结构部分分开构成的情况,也包括作为图像形成装置1A的一部分而构成的情况。本公开中的框架的实施方式也同样地,不仅包括与图像形成装置1A的内部框架17分开构成驱动装置70的框架的情况,也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A的内部框架17与驱动装置70的框架共用的情况。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也可为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A(包括图像形成装置1C)中省略了外部读取部60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另外,也可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B中省略了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
在包括所述结构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情况下,在配置有外部读取部60或原稿运载读取部50的框体10A、框体10B的上端,例如只要作为外盖而设置上端盖即可。
除此之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并不限于图像形成部20是使用显影剂的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部,也可具有包括其他图像形成方式(例如油墨喷出方式、胶版印刷方式等)的图像形成部20。
另外,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部20,也可应用使用将形成于感光鼓21的色粉像直接转印至记录介质P的直接转印方式来代替使用中间转印装置25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部。
进而,作为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图像形成部20,并不限于形成彩色图像的图像形成部,也可应用形成单色(例如黑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部。
另外,关于所述实施方式等中记载的作用及效果,仅说明了各实施方式等中记载的公开中的作用及效果,并且说明了在某条件下起到的作用及效果。即,权利要求中记载的结构部未必需要起到与所述结构部相对应的所述作用及效果(即,实施方式中记载的作用及效果)。
Claims (7)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具有图像形成部与介质收容部,所述图像形成部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所述介质收容部收容向所述图像形成部供给的记录介质;以及
正面开闭盖,以跨越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中至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与所述介质收容部的一部分的方式予以覆盖并进行开闭,
所述正面开闭盖包括在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方向上覆盖至少所述介质收容部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的一个开闭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正面开闭盖也覆盖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的左右方向的端至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多个收容部,
所述正面开闭盖覆盖所有所述多个收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多个收容部,
所述正面开闭盖覆盖所述多个收容部中接近所述图像形成部的一部分收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介质收容部具有倾斜收容部,所述倾斜收容部在所述装置主体的正面倾斜地配置,
所述正面开闭盖至少覆盖所述倾斜收容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正面开闭盖的下端为不沿着所述倾斜收容部的倾斜的轮廓线而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读取设备,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上方;以及
侧面开闭盖,设置于所述装置主体的左右侧面中的一者或两者,且比所述正面开闭盖重,
所述侧面开闭盖利用配置于其左右方向中的任意一个端的开闭支撑构件进行开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135290 | 2021-08-23 | ||
JP2021135483 | 2021-08-23 | ||
JP2021135490 | 2021-08-23 | ||
JP2021-135289 | 2021-08-23 | ||
JP2021135424 | 2021-08-23 | ||
JP2021-135424 | 2021-08-23 | ||
JP2021135289 | 2021-08-23 | ||
JP2021135491 | 2021-08-23 | ||
JP2021-135490 | 2021-08-23 | ||
JP2021-135483 | 2021-08-23 | ||
JP2021135489 | 2021-08-23 | ||
JP2021-135290 | 2021-08-23 | ||
JP2021135487 | 2021-08-23 | ||
JP2021-135489 | 2021-08-23 | ||
JP2021-135487 | 2021-08-23 | ||
JP2021-135491 | 2021-08-23 | ||
JP2022003355A JP2023031208A (ja) | 2021-08-23 | 2022-01-12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2-003355 | 2022-01-12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12231A true CN115712231A (zh) | 2023-02-24 |
Family
ID=813868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59871.4A Pending CN115712231A (zh) | 2021-08-23 | 2022-04-28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53700A1 (zh) |
EP (1) | EP4142273A1 (zh) |
CN (1) | CN115712231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157504A (en) * | 1990-04-20 | 1992-10-20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Copy cassette supplying apparatus |
JPH09222762A (ja) * | 1996-02-19 | 1997-08-26 | Minolta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6371476B2 (en) * | 1998-03-27 | 2002-04-16 | Minolta Co., Ltd. | Image producing apparatus wherein a paper feed unit and a paper stack are arranged in a vertical direction |
JP2003312870A (ja) * | 2002-04-19 | 2003-11-06 | Canon Inc | 給紙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2005222035A (ja) * | 2004-01-09 | 2005-08-18 | Canon Inc |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2022
- 2022-03-31 US US17/710,996 patent/US20230053700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4-25 EP EP22169619.8A patent/EP4142273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4-28 CN CN202210459871.4A patent/CN115712231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53700A1 (en) | 2023-02-23 |
EP4142273A1 (en) | 2023-03-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721013B1 (ko) | 화상 형성 장치 | |
US810318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513764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KR101408430B1 (ko) | 전자사진 화상 형성 장치 | |
US8059989B2 (en)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member supporting a plurality of cartridges | |
US8588645B2 (en) | Multi-function printer | |
EP1276310B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666279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process cartridge guide portions | |
CN115712231A (zh) | 图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31208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1650613B1 (en) |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mounted with an open and close unit | |
US20230057320A1 (en) |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30055462A1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US20230058921A1 (en) | Document read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30055327A1 (en) | Sheet contain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30055187A1 (en) | Container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30058066A1 (en) |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 |
EP4141551A1 (en) |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45490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tachable image bearing and transfer belt mechanisms | |
JP200530888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6161905A (ja) | スイッチ機構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