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1321B -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11321B CN115911321B CN202211465594.4A CN202211465594A CN115911321B CN 115911321 B CN115911321 B CN 115911321B CN 202211465594 A CN202211465594 A CN 202211465594A CN 115911321 B CN115911321 B CN 11591132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atom
- chelate
- aqueous solution
- preparation
- metal che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材料制备过程中采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螯合金属离子,加入乙醇使螯合物金属‑EDTA沉淀至硅藻表面,通过煅烧,实现了由碳‑金属网络包覆的低阻抗硅藻负极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安全性高,同时利用了硅藻独特的天然结构,生物相容性良好,不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强了硅藻负极的导电性,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硅藻应用和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伴随着近年来能源市场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商业化石墨负极理论比容量仅为372mAh·g-1,已不再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发具有更高能量密度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至关重要。
二氧化硅由于储量丰富、获取成本低、理论比容量高等优点,被认为是有前景的候选材料。然而,二氧化硅本征电导率极低,体积膨胀较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其循环性能。为此,科研人员在二氧化负极材料的改性上进行了大量研究,通过纳米结构设计合成具有独特纳米结构的二氧化硅以抵抗体积应变,并将其与导电相(如碳、金属)复合增强其导电性。例如,Tang等(DOI:10.1002/adfm.201704561)合成了由Ni纳米颗粒修饰的二氧化硅分层中空纳米球,在100mA·g-1获得了676mAh·g-1的稳定容量。
然而,二氧化硅的纳米结构设计工艺复杂且成本高,难以商业化。硅藻,其壳体成分为无定形水合二氧化硅(SiO2·nH2O),是一种具有独特中空多孔结构的天然三维生物材料,避免了复杂的合成过程,近期在能源领域也得到了研究探索。例如,Nowak等(DOI:10.1016/j.algal.2019.101538)研究了硅藻壳体作为锂离子电池(LIBs)负极活性材料的可行性。经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中国专利CN201910628481.3公开了一种硅藻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对硅藻进行简单洗涤、干燥后煅烧即得SiO2/C复合材料,导电性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容量和循环性能。虽然SiO2/C复合材料能够改善导电性,但对于其工业应用尚存在较大差距,将金属螯合物与硅藻复合后进行煅烧制备新型复合负极材料,将进一步提升导电性、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结合现有技术的研究探索,提供一种工艺简单且具有高导电性的硅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以实现高能量密度负极材料的开发。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金属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得到的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
所述的硅藻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螯合物水溶液配置:将金属盐溶于EDTA溶液得到金属螯合物水溶液;
2)螯合物沉淀:将硅藻粉均匀分散在金属螯合物水溶液中,使金属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获得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3)煅烧:将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
所述的硅藻粉是将培养硅藻经酸浸、洗涤后冻干,得到干燥硅藻粉。
进一步地,配置溶液浓度为0.5-2M HCl/HNO3/H2SO4浸泡硅藻3-8h去除碳酸盐成分,按照过滤富集藻液:甲醇/乙醇/丙酮=1:3-1:5的体积比脱除杂质,经固液分离得到硅藻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干燥硅藻粉。
更进一步地,优选配置1M HCl浸泡硅藻3h,按照过滤富集藻液:乙醇=1:5的体积比加入乙醇清洗脱除杂质。
所述的制备方法,金属盐包括Co2+、Ni2+、Fe2+中至少一种的可溶性金属盐,优选硫酸盐、硝酸盐或者氯盐。
所述的制备方法,将螯合物溶液调节pH至6.0~8.0,称取与EDTA相同摩尔量的金属盐溶于螯合物溶液得到金属螯合物水溶液。
所述的制备方法,金属螯合物水溶液浓度为5-20mM。
所述的制备方法,优选步骤1)将0.5M EDTA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50倍,得到10mMEDTA溶液,用HNO3/H2SO4/HCl调节pH至6.0~8.0避免Co2+、Ni2+等金属离子水解沉淀,称取与EDTA相同摩尔量的Co(NO3)2·6H2O/CoSO4·7H2O/CoCl2·6H2O/Ni(NO3)2·6H2O/NiSO4·6H2O/NiCl2·6H2O/Fe(NO3)2·6H2O/FeSO4·7H2O/FeCl2·4H2O等Co2+/Ni2+/Fe2+金属盐,加入到10mM EDTA溶液中,得到10mM Co(II)-EDTA、Ni(II)-EDTA或Fe(II)-EDTA水溶液。
所述的制备方法,步骤(2)将粒径5-10μm干燥硅藻粉均匀分散在金属螯合物水溶液中,加入无水乙醇水浴加热使金属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固液分离干燥获得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本发明通过EDTA螯合金属离子煅烧后可直接得到单质金属,这比目前文献报道中需要用到氢气还原更简单,且在目前没有报道出现过这种方法。
所述的制备方法,
步骤(2)将干燥硅藻粉分散到金属螯合物水溶液中,固液比范围0.2g:20mL~0.2g:200mL;再按照金属螯合物水溶液:无水乙醇=1:5~1:10的体积比混合,在80~100℃下水浴加热搅拌1~3h,使金属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
优选螯合物水溶液:无水乙醇=1:5的体积比混合,在80℃下水浴加热搅拌3h。
进一步地,经5000~10000r/min离心5~10min实现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所述的制备方法,
步骤3)将干燥的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以5~10℃/min的速度升温至600~900℃煅烧1~3h。
优选升温速率5℃/min,煅烧温度600℃,保温时间3h。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硅藻基复合材料在负极材料制备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
将本发明制备的活性材料与Super P、PVDF按7:2:1或7:1.5:1.5或8:1: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NMP),在300~450r/min球磨1~3h,得到混合均匀的电极浆料,将浆料以25~300μm的厚度涂布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裁切后得到电极片。优选活性材料:Super P:PVDF=7:2:1的比例,在300r/min下球磨3h,浆料涂布厚度50μm。
继续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将裁切好的电极片放到电池下壳,在电极片表面滴加1~2滴电解液,放上隔膜,再滴加1~2滴电解液,最后放入锂片,盖上电池上盖,在扣式电池封装机上封口,完成电池组装。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中公开的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在采用硅藻生物材料这一基础上,首次通过螯合物沉淀的方式在硅藻表面附加一层由碳-金属网络构成的导电层,在现有技术上更进一步提升二氧化硅的导电性,同时通过碳-钴/镍网络抑制体积膨胀,实现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负极材料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3提供的硅藻复合材料的XRD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SEM-EDS图。
其中,a-f分别表示:a.硅藻复合材料SEM图;b.硅藻复合材料EDS图;c.C元素谱图;d.O元素谱图;e.Si元素谱图;f.Co元素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2,3提供的阻抗谱。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2,3提供的充放电曲线。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充放电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发明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均配置1M HCl浸泡硅藻3h,按照过滤富集藻液:乙醇=1:5的体积比加入乙醇清洗脱除杂质,经固液分离得到硅藻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干燥硅藻粉。
实施例1: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20mL 10mM Co(II)-EDTA水溶液中制备硅藻负极材料
(1)取2mL 0.5M EDTA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50倍,得到100mL 10mM EDTA溶液,用HNO3调节pH 6.0,称取0.291g Co(NO3)2·6H2O(10mM),加入到100mL 10mM EDTA溶液中,得到100mL 10mM Co(II)-EDTA水溶液;
(2)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20mL10 mM Co(II)-EDTA水溶液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80℃下水浴加热搅拌3h,使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经9000r/min离心10min实现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3)将干燥的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中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600℃煅烧3h,实现硅藻复合材料的制备;
(4)通过XRD分析硅藻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结果如图1所示,复合材料成分为SiO2、C和Co单质(JCPDS No.00-015-0806),成功合成所需复合材料DBS@C-Co-20。
(5)将活性复合材料与Super P、PVDF按7:2: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在300r/min球磨3h,得到混合均匀的电极浆料,将浆料以50μm的厚度涂布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裁切后得到直径为12mm的圆形电极片;
(6)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将裁切好的电极片放到电池下壳,在电极片表面滴加1滴电解液,放上隔膜,再滴加1滴电解液,最后放入锂片,盖上电池上盖,在扣式电池封装机上封口,完成电池组装;
(7)将组装好的电池在Gamry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阻抗谱测试,测试频率范围为100kHz~10MHz,阻抗谱结果如图3所示,电荷转移阻抗Rct约为480Ω,远低于碳复合硅藻材料(~2000Ω)。
(8)将组装好的电池在LAND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上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测试电压范围为0.001~3.0V(vs.Li/Li+),电流密度为100mA·g-1,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该电极在循环100圈后得到~360mAh·g-1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良好。
(9)此外,将干燥硅藻粉不做处理直接置于氩气气氛下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600℃煅烧3h,得到简单硅藻基-碳复合材料DBS@C,并以上述实验步骤进行电极制备、电池组装和电化学性能测试,作为对比。XRD、阻抗谱和充放电结果分别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该电极电荷转移阻抗Rct约为2000Ω,在100mA·g-1下循环100圈后得到~280mAh·g-1的比容量。
实施例2: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40mL 10mM Co(II)-EDTA水溶液中制备硅藻负极材料
(1)取2mL 0.5M EDTA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50倍,得到100mL 10mM EDTA溶液,用HNO3调节pH 6.0,称取0.291g Co(NO3)2·6H2O(10mM),加入到100mL 10mM EDTA溶液中,得到100mL 10mM Co(II)-EDTA水溶液;
(2)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40mL10 mM Co(II)-EDTA水溶液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80℃下水浴加热搅拌3h,使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经9000r/min离心10min实现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3)将干燥的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中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600℃煅烧3h,实现硅藻复合材料的制备;
(4)通过XRD分析硅藻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结果如图1所示,复合材料成分为SiO2、C和Co单质(JCPDS No.00-015-0806),成功合成所需复合材料DBS@C-Co-40。
(5)将活性复合材料与Super P、PVDF按7:2: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在300r/min球磨3h,得到混合均匀的电极浆料,将浆料以50μm的厚度涂布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裁切后得到直径为12mm的圆形电极片;
(6)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将裁切好的电极片放到电池下壳,在电极片表面滴加1滴电解液,放上隔膜,再滴加1滴电解液,最后放入锂片,盖上电池上盖,在扣式电池封装机上封口,完成电池组装;
(7)将组装好的电池在Gamry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阻抗谱测试,测试频率范围为100kHz~10mHz,阻抗谱结果如图3所示,电荷转移阻抗Rct为480Ω。
(8)将组装好的电池在LAND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上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测试电压范围为0.001~3.0V(vs.Li/Li+),电流密度为100mA·g-1,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该电极在循环100圈后得到~400mAh·g-1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3: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60mL 10mM Co(II)-EDTA水溶液中制备硅藻负极材料
(1)取2mL 0.5M EDTA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50倍,得到100mL 10mM EDTA溶液,用HNO3调节pH 6.0,称取0.291g Co(NO3)2·6H2O(10mM),加入到100mL 10mM EDTA溶液中,得到100mL 10mM Co(II)-EDTA水溶液;
(2)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60mL10 mM Co(II)-EDTA水溶液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80℃下水浴加热搅拌3h,使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经9000r/min离心10min实现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3)将干燥的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中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600℃煅烧3h,实现硅藻复合材料的制备;
(4)通过XRD分析硅藻复合材料物相组成,结果如图1所示,复合材料成分为SiO2、C和Co单质(JCPDS No.00-015-0806),成功合成所需复合材料DBS@C-Co-60。
通过SEM观察样品形貌,硅藻壳体结构保持完整形貌如图2a所示;通过EDS分析样品元素分布,能谱结果如图2b-f所示,C、Co元素均匀分布在SiO2表面;
(5)将活性复合材料与Super P、PVDF按7:2: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在300r/min球磨3h,得到混合均匀的电极浆料,将浆料以50μm的厚度涂布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裁切后得到直径为12mm的圆形电极片;
(6)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将裁切好的电极片放到电池下壳,在电极片表面滴加1滴电解液,放上隔膜,再滴加1滴电解液,最后放入锂片,盖上电池上盖,在扣式电池封装机上封口,完成电池组装;
(7)将组装好的电池在Gamry电化学工作站上进行阻抗谱测试,测试频率范围为100kHz~10mHz,阻抗谱结果如图3所示,电荷转移阻抗Rct约为320Ω。
(8)将组装好的电池在LAND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上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测试电压范围为0.001~3.0V(vs.Li/Li+),电流密度为100mA·g-1,充放电曲线如图4所示,该电极在循环100圈后得到~520mAh·g-1的比容量,循环稳定性良好。
实施例4: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40mL 10mM Ni(II)-EDTA水溶液中制备硅藻负极材料
(1)取2mL 0.5M EDTA标准液用蒸馏水稀释50倍,得到100mL 10mM EDTA溶液,用HNO3调节pH 6.0,称取0.291g Ni(NO3)2·6H2O(10mM),加入到100mL 10mM EDTA溶液中,得到100mL 10mM Ni(II)-EDTA水溶液;
(2)将0.2g干燥硅藻粉分散到40mL10 mM Ni(II)-EDTA水溶液中,加入100mL无水乙醇,在80℃下水浴加热搅拌3h,使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经9000r/min离心10min实现固液分离,收集沉淀,冷冻干燥后得到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3)将干燥的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氩气气氛中以5℃/min的速度升温至600℃煅烧3h,实现硅藻复合材料的制备;
(4)将活性复合材料与Super P、PVDF按7:2: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适量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剂,在300r/min球磨3h,得到混合均匀的电极浆料,将浆料以50μm的厚度涂布在铜箔上,80℃真空干燥,裁切后得到直径为12mm的圆形电极片;
(5)在充满氩气手套箱中将裁切好的电极片放到电池下壳,在电极片表面滴加1滴电解液,放上隔膜,再滴加1滴电解液,最后放入锂片,盖上电池上盖,在扣式电池封装机上封口,完成电池组装;
(6)将组装好的电池在LAND电池充放电测试系统上进行循环充放电测试,测试电压范围为0.001~3.0V(vs.Li/Li+),电流密度为100mA·g-1,该电极在循环100圈后得到~360mAh·g-1的比容量。
Claims (7)
1.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螯合物水溶液配置:将金属盐溶于EDTA溶液得到金属螯合物水溶液;
2)螯合物沉淀:将干燥硅藻粉分散到金属螯合物水溶液中,固液比范围0.2g:20mL~0.2g:200mL;再按照金属螯合物水溶液:无水乙醇=1:5 ~ 1:10的体积比混合,在80~100 ℃下水浴加热搅拌1~3 h,使金属螯合物沉淀在硅藻表面,获得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
3)煅烧:将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下煅烧得到成分为SiO2、C和Co单质的硅藻基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盐包括Co2+、Ni2+、Fe2+中至少一种的可溶性金属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螯合物溶液调节pH至 6.0~8.0,称取与EDTA相同摩尔量的金属盐溶于螯合物溶液得到金属螯合物水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金属螯合物水溶液浓度为5-20 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将干燥的金属螯合物-硅藻混合物在惰性气氛中以5 ~10 ℃/min的速度升温至600 ~ 900 ℃煅烧1 ~3 h。
6.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的硅藻基复合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负极材料制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65594.4A CN115911321B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65594.4A CN115911321B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11321A CN115911321A (zh) | 2023-04-04 |
CN115911321B true CN115911321B (zh) | 2023-09-05 |
Family
ID=86494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65594.4A Active CN115911321B (zh) | 2022-11-22 | 2022-11-22 |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11321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5917A (zh) * | 2013-01-09 | 2013-04-10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09935819A (zh) * | 2019-04-02 | 2019-06-25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0518197A (zh) * | 2019-07-12 | 2019-11-29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种硅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CN110739446A (zh) * | 2018-07-18 | 2020-01-31 | 厦门高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0449073B1 (ko) * | 2002-10-15 | 2004-09-18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리튬 이차 전지용 양극 활물질 및 그 제조 방법 |
GB201522446D0 (en) * | 2015-12-18 | 2016-02-03 | Norwegian Univ Sci & Tech Ntnu | Anode |
-
2022
- 2022-11-22 CN CN202211465594.4A patent/CN11591132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035917A (zh) * | 2013-01-09 | 2013-04-10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锂离子电池二氧化硅/碳复合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0739446A (zh) * | 2018-07-18 | 2020-01-31 | 厦门高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硅/碳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CN109935819A (zh) * | 2019-04-02 | 2019-06-25 | 江西理工大学 |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0518197A (zh) * | 2019-07-12 | 2019-11-29 | 北京师范大学 | 一种硅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11321A (zh) | 2023-04-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ang et al. | Controlled synthesis of micro/nanostructured CuO an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 |
CN105355866B (zh) | 一种四氧化三钴复合石墨烯三维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 |
CN112349899B (zh) | 一种硅基复合负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 | |
CN101420023B (zh) | 一种电化学嵌/脱锂离子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140494B (zh) | 一种Fe3O4/Fe/C纳米复合电池电极材料的仿生合成方法 | |
CN107628594B (zh) | 一种二维纳米片组装成3d花状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溶剂热制备法 | |
CN107732235A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nca的制备方法 | |
CN107342408A (zh) | 提高球形掺杂Co3O4产率的方法及应用 | |
CN104900859B (zh) | 一种多孔SnO2纳米球/石墨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Wang et al. | Microwave Synthesized In2S3@ CNTs with Excellent Properties inLithium‐Ion Battery and Electromagnetic Wave Absorption | |
CN113113576A (zh) | 一种Bi/ SnOx@C钠离子电池复合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3400980A (zh) | 三氧化二铁/氧化镍核壳纳米棒阵列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Han et al. | Metallic Sb nanoparticles embedded into a yolk–shell Sb 2 O 3@ TiO 2 composite as an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 |
Sun et al. | Uniform lithium deposition enabled by a carbon nanotubes framework modified with nanosized ZIF-8 particles for dendrite-free lithium metal anode | |
Zhang et al. | Binder-free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d metal oxides as anode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 |
CN112751008B (zh) | 多酚改性锌铁基异质结氧化物碳纳米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810910A (zh) | 一种Na2-2xFe1+xP2O7/碳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5911321B (zh) | 一种硅藻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8275724B (zh) | 一种三氧化钼自组装纳米颗粒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 |
Yao et al. | Lithium storage performance of zinc ferrite nanoparticle synthesized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riblock copolymer P123 | |
CN105977483A (zh) | 一种用于电极的碳基纳米复合材料 | |
CN109449407A (zh) | 可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Fe7S8@C纳米棒材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9286018A (zh) | 一种超薄二维碳片的制备方法 | |
WO2018195837A1 (zh) | 一种金属 - 硫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4039044A (zh) | 一种由碳包覆纳米片构成的三维电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