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009A - 分送器 - Google Patents

分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09A
CN1159009A CN96121926A CN96121926A CN1159009A CN 1159009 A CN1159009 A CN 1159009A CN 96121926 A CN96121926 A CN 96121926A CN 96121926 A CN96121926 A CN 96121926A CN 1159009 A CN1159009 A CN 11590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ption part
mentioned
state
bolster
pal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61219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8851C (zh
Inventor
藤藤木健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itsu Ko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oritsu Ko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7277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817681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720369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877102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8272035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81772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itsu Ko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oritsu Ko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90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0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885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8851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D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EXPOSED PHOTOGRAPHIC MATERIAL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D13/00Processing apparatu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covered by groups G11B3/00 - G11B11/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3/00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 B65H33/16Forming counted batches in delivery pile or stream of articles by depositing articles in batches on moving suppo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38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ovable piling or advancing arms, frames, plates, or like members with which the articles are maintained in face cont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8Bands, chains, or like moving recei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30Chains
    • B65H2404/31Chains with auxiliary handling means
    • B65H2404/311Blades, lugs, plates, paddles, fing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30Other features of supports for sheets
    • B65H2405/35Means for moving support
    • B65H2405/352Means for moving support in closed loop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271/00Sheet feeding or delivering
    • Y10S271/903Traveling wicket for stack on ed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llation Of Sheets And Webs (AREA)
  • Sorting Of Articles (AREA)
  • Photographic Developing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托盘(22)由与托盘支承轴(64)基本保持平行的摇动支承轴(71),可相对该摇摆支承轴(71)产生摇摆的多个托盘部件(220a,220b)构成,在多个托盘部件(220a,220b)之间没有伸开状态保持机构,该机构在托盘伸开时,可使多个托盘部件保持远离托盘支承轴64的状态。

Description

分送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送器,它具有接纳分类物的多个接纳部件,通过驱动机构循环驱动的循动旋转机构(比如链),设于该循环旋转机构上的多个接纳部件支承轴,上述接纳部件可摇摆自如地支承于接纳部件支承轴上,在循环旋转机构的循环通路上,接纳部件在可接纳分类物的伸开状态,与通过接纳部件支承轴旋转摇摆而靠近循环旋转机构的折合状态之间作状态变换。
在过去,这种分选器中,各个接纳部件是由单独的一块板状物构成的。
但是,这样的各个接纳部件由单独的板状物构成的场合,在处于合上状态时,多个接纳部件的专用空间的变小有限。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接纳部件进行循环构成的分选器,在接纳部件处于折合状态时,其专用空间可尽可能地减小的分送器。
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分送器特征在于,除了由使接纳部件在接纳部件支承轴上基本保持平行的摇摆支承轴,以及相对摇摆支承轴摇摆自如的多个接纳部件构成外,同时,特定的上述接纳部件可摇摆自如地设于上述接纳部件支承轴上,在多个接纳部件之间设有伸开状态保持机构,该机构在伸开状态使多个接纳部件保持在远离接纳部件支承轴的方向。
在上述结构的分送器中,虽然分送器按循环方式驱动,但是在部分循环通路上,形成有伸开状态和折合状态。而在本申请的接纳部件中,接纳部件取随接纳部件支承轴旋转而转动的状态,同时各个接纳部件可处于随摇摆支承轴旋转而摇摆,成拆合的状态。因此,例如在接纳部件由2个部件构成的场合,如图4所示,成2次折叠状态可缩小上述专用空间,可减小上述接纳部的循环通路所必需的空间,从而可使装置小型化。
上述的本发明的分送器特征在于接纳部件由位于接纳部件支承轴一侧的底端接纳部件,与通过摇摆支承轴可摇摆地支承于底端接纳部件上的顶端接纳部件构成。
需要时,上述结构的接纳部件由单独的一个摇摆支承轴和分别与该轴连接的一对接纳部件构成,其底端接纳部件可摇摆自如地支承于前述的接纳部件支承轴上。因此,接纳部件以最简单的结构,而可尽可能地缩小折合状态的专用空间。
此外,本发明的分送器的特征在于接纳部件循环路径包括沿竖直上下方向的接纳部件竖直移动通路部分,接纳部件支承轴是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支承轴,而且,接纳部件的伸开状态是接纳部件从水平支承轴沿斜上方向伸出的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场合,接纳部件绕水平轴旋转,在伸开状态,沿斜上方向保持伸开的状态,接纳分类物件。因此,可在从上方朝向接纳部件落下方式供给分类物件时,一边产生重力,一边实现分类。而且,就是在接纳部件从折合状态变换到伸出状态的情况中,仍可利用重力进行状态变换。在这里,在通过接纳部件自重进行状态变换的场合,虽然变换动作为消极的,并易产生冲击等情况,但是如果在产生相对移动的部件之间设置阻力部件,则即使在产生有变换动作加速等动作变动的情况下,则可将冲击动作吸收,从而确保稳定的动作状态。
另外,本发明的分送器的特征在于分别在设有驱动器的分送器支架上设有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和在接纳部件上设有可与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相接触的接触部,在使接纳部件处于伸开状态的接纳部件竖直移动路径的正前方附近,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与凸轮接触部相接触,接纳部件重心相对接纳部件支承轴位于循环旋转机构的相反侧。
在上述结构的接纳部件中,设于接纳部件上的凸轮接触部在与设于分送器支架一侧的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相接触的同时,在接纳部件竖直移动通路上部位置移动。这样,在该位置之后的阶段,由于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的作用,接纳部件的重心相对接纳部件支承轴,位于支承整个接纳部件的循环旋转机构的相反侧。因此,接纳部件在自重的作用下,从折合状态向伸开状态对接纳部件的支持转动轴加作用力,而可自动地处于伸开状态。
上述结构可通过对凸轮形状、位置的选择以较简单的结构,而可确实进行状态变换,从而可使整个装置形成简单的结构,使状态变换更稳定。
再有,本发明的分送器的特征在于伸开状态保持机构可使多个接纳部件保持直线或弯曲状态。
虽然使多个接纳部件保持怎样的状态可以考虑各种变换实施例,但是特别在呈弯曲状接纳部件上放置的分类物件的数量较多且重时,最好能不使接纳部件的顶端朝下。
根据下面通过附图对实施例的说明容易得出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
图1为具有本发明的分送器的照片印相显影设备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输送带附近结构的斜视图;
图3为沿图2中X-X线的剖面图;
图4为分送器横剖面图;
图5为分送器的顶部详图;
图6为装设于分送器上的托盘平面图;
图7为托盘侧面图;
图8为托盘的第2实施例形态;
图9为托盘的第2实施例形态;
图10为托盘的第3实施例形态;
图11为托盘的第4实施例形态;
图12为托盘的第5实施例形态;
图13为托盘的第6实施例形态。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1为具有感光材料排列装置1的照片印相显影设备2的整体示意图。在图中,标号3表示印相曝光部,标号4表示显影处理部。印相曝光部3的结构为公知技术,故在这里仅仅简单地给出组成部件的名称。标号5为将感光材料卷绕成滚筒状的胶片暗盒。标号6为切割器,标号7为传送用吸附带,标号8为光源,标号9为反射镜管,标号10为负像遮片,标号11为透镜装置。
经印相曝光的感光材料50通过传送器12沿箭头方向送向分配装置13。该分配装置13有将沿直线送来的感光材料50按3排交错式布置送向下游侧的构造。因此,根据上述目的,分配装置13由对感光材料50进行分配的分配器13a和将经分配的感光材料50朝向传送方向传送的传送器13b构成。在该分配装置13中,感光材料50,沿传送方向(图中箭头方向)具有相位差而呈相互交错布置。因此,上述的分配器13a具有将送入的感光材料50朝向与传送方向的垂直方向移动的移动台(在图外侧位置),虽然该移动台在图中未示出。
上述分配装置13的下游侧为显影处理部4。
该显影处理部4沿感光材料的传送方向设有存放显影液的显影处理槽14,干燥处理部15和感光材料排列装置1。
上述显影处理槽14由分隔板14a将其内部分隔成几个腔室构成,在每个腔室内分别存放有显影处理所需的不同种类的显影处理液。如图所示,感光材料50依次穿过各腔室,从显影处理液中通过。
上述干燥处理部15由沿传送路径设有多个夹持传送辊机构16(由相互接触的一对传送辊构成)构成,在上述传送路径的一侧设有加热器17,从而感光材料50通过传送路径时,可对其进行适当的干燥作业。
接着,将干燥后的感光材料50送入感光材料排列装置1。
下面对感光材料排列装置1内的感光材料50的传送系统进行描述,该系统包括接受经在先的显影和干燥处理后的感光材料50,并将其送向传送器18的传送路径,与设于传送器18前端的按比如一个胶卷单位接纳感光材料50的本申请独特构造的分送器19。
在这里,该传送器18设于感光材料定位装置内的传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出口20和分送器19之间,如图2所示,它具有传送通路21,该通路21与从传送路径出口20送出的感光材料50的送出方向基本垂直。因此,按3排交错方式送进的感光材料50分别在沿传送器移动方向的传送器的不同位置上,输送到分送器19的接纳部件的托盘22上。
下面对传送路径中的传送路径出口20附近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该传送路径沿感光材料50的传送通路设有由前述的一对夹辊构成的夹持传送辊机构16,在其末端的传送路径出口20设有相对夹持传送辊机构16以高速排出的夹辊机构23。
如图2所示,构成夹持输送辊机构16的辊16a由处于与感光材料50平行的方向B(输送器安置方向)的单一的辊构成。
如图3所示,上述排出夹辊机构23由大直径驱动辊24和与该驱动辊24相接触旋转的小直径从动辊25构成,上述驱动辊24支承于原动轴26一侧的支架6a上,该原动轴26和辊轴27之间设有齿轮驱动传动机构26b。另外,在齿轮驱动传动机构26b的从动齿轮26c和驱动辊24的驱动轴27之间设有扭矩限制器28,该限制器28可使辊相对规定的旋转扭矩作自由旋转,上述的扭矩限制器28可采用磁粉式的限制器,但是也可采用具有任何构成的限制器。
另外,多个导向辊29与从动辊25同轴设置并夹住从动辊25,上述导向辊29的直径大于从动辊25的直径。
如图2所示,在传送路径出口20的外侧,如上所述,设有传送器18,该传送器18在感光材料50送出的同时,作间歇式驱动。也就是说,传送器18通过与皮带轮30相连接的驱动部(在图外侧)作间歇式驱动。图中的标号31表示压辊。
在传送器18的下游侧设有分送器19,该分送器19上设有对感光材料50排列并接纳该感光材料50的多节式托盘22。该托盘22由多个节段构成,在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链22a上与传送器18的连接位置处大体成水平状态。与1个胶卷中的每个幅相应的感光材料50在叠放于一个托盘22上后,该托盘22就向下方移动,接着新托盘22就接住从传送器18送出的感光材料50。
下面对分送器19的详细结构进行说明。图4表示分送器19的剖面图,图5表示分送器19的顶部的详图,图6表示托盘22附近结构的平面图,图7表示每个托盘22的侧面图。
上述分送器19包括链旋转驱动用的链轮62a,以及与链轮62a相对应的从动链轮62b,上述链轮62a位于与分送器支架60相对并通过驱动机构(在图外侧)驱动旋转的驱动轴61上。因此,如图所示,链22a采用的是循环驱动机构。另外,由于上述的链轮62a和62b沿上下竖直方向设置,托盘22的循环通路具有沿竖直方向的托盘竖直移动通路部分101。
下面对链22a与存放有分类的感光材料50的多个托盘22的连接关系进行描述。如图6所示。相对设于链22a上的链节63,在与该链节成整体连接的链节附着属部件67上设有托盘支承轴64,在该支承轴64上分别以可摆动自如的方式设有托盘22。该托盘支承轴64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支承轴构成。
此外,在本申请的分送器19中,在上述链22a的循环通路上,托盘22在下述两个状态之间可进行状态变换,这两个状态分别为接纳分类件而伸开的状态(在图4中左侧的托盘垂直移动通路部分101a中托盘22所处的状态)与由于托盘支承轴64旋转靠近链22a的折合状态(在位于图4中右侧的托盘垂直移动通路部分101b中托盘所处的状态)。
在这里所述的伸开状态指托盘22越过循环通路顶部25,移动过一定长度的循环通路的状态下,由位于托盘底端的托盘支承部66(该支承部66由前述的托盘支承轴64将支承轴支承于链一侧的链节63,以及与链节63成整体的链节附属部件67构成)朝斜上方呈直线伸出的状态。上述状态是通过使设于托盘底端的第1凸部68和相对应的设于上述链节附属部件67上的第1凸部接纳部69相接触而保持着的。
上述折叠状态是通过托盘22的托盘支承轴64旋转,托盘前端70与分送器支架60相接触,并由后续的托盘22支承而保持着的。
下面对本申请独特的托盘22进行描述。
如图6和7所示,托盘22由与作为前述的水平支承轴的托盘支承轴64基本保持平行的摇摆支承轴71和可相对该摇摆支承轴产生摇摆的多个托盘部件220构成。另外,在上述多个托盘部件220之间设有伸开状态保持机构72,该机构72在上述伸开状态可使多个托盘部件220沿远离托盘支承轴64的方向保持直线状态。
具体来说,图示的托盘22具有最为简单的2件折叠结构,它包括位于托盘支承轴一侧的底端托盘部件220a和顶端托盘部件220b,该部件220b通过摇摆支承轴71可以摇摆方式支承在底端托盘部件220a上。因此,由于托盘22a本身可形成双折的折叠状态,这样在位于图4右侧的托盘竖直移动通路部分101b(在该部位的托盘22向上移动)中,所设定的链至分送器支架60之间的间距小于已有技术中的相应距离。
此外,在上述的顶端托盘部件220b和底端托括盘部件220a之间相对第1凸部68和第1凸部接纳部69,设有作为伸出状态保持机构72的第2凸部73与第2凸部接纳部74。通过上述伸出状态保持机构的接触,可使托盘22成直线状保持伸开状态。
下面对托盘22从循环通路顶部65移动而处于伸开状态的场合下用来顺利进行上述动作的本申请的独特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和5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结构,在分送器支架60上设有托盘状态设定凸轮75,在此位置上的托盘22中设有与上述凸轮75相接触凸轮接触部76,上述托盘状态设凸轮75和凸轮接触部76的作用是在托盘22即将处于伸出状态的移动通路附近时,托盘状态设定凸轮75与凸轮接触部76相接触,托盘22的重心相对托盘支承轴64位于链的相对侧。由于采用上述的结构,在位于图4中左侧的托盘竖直移动通路部分101a(在该部位托盘向下移动)的入口100处,托盘支承轴64因自重而发生旋转摆动,这样就可快速顺利地将托盘的状态变换成前述的伸开状态。
在上述结构的分送器19中,托盘22从折合状态至伸开状态的变换是在循环通路顶部附近进行的。在该部位托盘22开始向下移动。在这里如果托盘支承轴64与托盘22之间,以及摇摆支承轴71与摇摆支承于摇摆支承轴71上的托盘部件220(具体为顶端托盘部件220b)之间发生剧烈的摆动,上述的第1凸部68与第1凸部接纳部69,以及第2凸部73和第2凸部接纳部74中的任何一对或两对相互接触,这样在上述状态变换时会引起冲击,而对各部件220a,220b产生不必要冲击,在这种冲击严重的场合,任何一个部件220a,220b还会发生跳跃。因此,为了避免上述现象发生要采用下述的结构。
即,设置在托盘22进行折合状态与伸开状态的状态变换时可抵抗上述变换的阻力部件。如图6所示,具体来说,在托盘支承轴64,链节附属部件67和托盘22之间设有作为第1阻力部件的O形圈77,在设于托盘22上的摇摆支承轴71和托盘部件220(具体来说为顶端托盘部件220b和底端托盘部件220a)之间设有作为第2阻力部件的O形圈78。
虽然托盘22可随托盘支承轴64旋转,而从折合状态变换到伸开状态,但是由于设置了上述的O形圈77和78,这样可抑制托盘的旋转,并可抑制随冲击旋转产生的跳跃。在此场合,O形圈77,78的阻力程度可在不产生跳跃等情况的状态下,使上述旋转调节到能以允许的速度进行的程度。
由于托盘22由两个托盘部件220a,220b构成,这样与采用一个部件构成托盘的情况相比更容易产生冲击、跳跃等情况。
但是,如果设置可反抗状态变换的O形圈77、78,则可使在各部件220a,220b之间,以及可摇摆地支承于托盘支承轴64上的底端托盘部件220a与托盘支承轴64之间的运动顺利地进行,进而可保证稳定地运动。
因此,由于在各部件中设置了上述的阻力部件,从而在从折叠状态变换到伸出状态的同时,不会对上述状态变换产生冲击或不会产生部件的跳跃情况。
下面对感光材料排列装置的使用情况进行说明。
对感光材料50的尺寸,以标准的89mm-6英寸的感光材料为对象的实例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送入上述装置1中的感光材料50是以三排交错状送入的,如图2,图3所示。
在传送路径中,感光材料50通过沿路径设置的具有基本相同的传送速度的多个夹持传送辊机构16送至传送路径出口20,而感光材料50的后端与末端的夹持传送辊机构16相脱离时,该感光材料50由排出夹持辊机构23加速,并以高速向传送器18送出。
另外,如上所述,相对构成排出夹持辊23的从动辊25,在辊的两侧适当位置(该位置为沿宽度向支承感光材料50的位置),由于设有导向辊29,如图所示感光材料50的两侧缘稍向上抬起而弯成导水槽状,而将感光材料送出。
送出的感光材料50在传送器18上按与送出方相垂直的方向,通过传送器18的间歇式驱动而传送,但是,此时的按三排交错方式排列送出的感光材料50分别独个地借助送出和传送用的传送器的传送移动送至托盘22上。也就是说,在一张感光材料50处于传送器18的传送状态时,下一张感光材料50还未处于完全通过到达夹持辊机构23排出的位置。这样通过传送器18的间歇式驱动使依次送出的感光材料50逐个地叠置于托盘22上。
在这里,传送器18的间歇式驱动的时间是这样设定的,首先通过其相应的光检测器(在图外侧)对高速送出的感光材料50的后端进行检测,在该后端通过后,经过规定时间后再驱动传送器18,通过相同的光检测器(在图外侧)对感光材料50朝向托盘22的移动进行检测,测到后,停止传送器18运动。
同时,通过光检测器(在图外侧)对各感光材料50的后端进行检测的信号,对通过的感光材料50的张数进行计量,通过控制电路(在图外侧)核对一个胶卷的张数,当一个胶卷上的所有各张感光材料50叠于一个托盘22上时,使下一个托盘下移。
该托盘22的向下移动,由于采用上述的本申请的独特结构,而可顺利、快速地进行,同时不会发生冲击或跳跃现象。
下面对托盘22的各种变换实例结合图8-12进行说明。
在图4所示的第1实施例中,托盘沿斜上方向呈直线状伸开,但是本发明可不必限于上述形式。
图8表示托盘22的第2实施列,在该图中底端托盘部件220a和顶端托盘部件220b相互成弯折状态。底端托盘部件220a从托盘支承轴64沿斜下方向伸出,顶端托盘部件220b从摇摆支承轴71沿斜上方向伸出。即托盘22中的感光材料50的支承面朝向内侧弯曲。这样,即使在托盘22上放置的感光材料50的张数很多的情况下,仍有使托盘的前端70不会朝向下方的效果。
在图8所示的结构场合,伸开状态保持机构72如图9所示。通过改变第2凸部接纳部74或第2凸部73的倾斜角度,而可以改变顶端托盘部件220b的伸开方向。另外,由于改变第一凸部接纳部69的倾斜角度,或第1凸部68的形状,从而可改变底端托盘部件220a的伸开方向。
在图10所示的托盘22的第3实施例中,底端托盘部件220a和顶端托盘部件220b均沿斜上方向伸出。在这里顶端托盘部件220b沿更为倾斜的上方(更大的倾斜角度)伸出。这样底端托盘部件220a和顶端托盘部件220b相互保持弯折状态。
图11表示托盘22的第4实施例。在这里,托盘22中的感光材料50的支承面呈凹面弯曲,由此,可产生与第2,第3实施例的结构相同的效果,上述凹面的曲率可根据托盘22的伸出长度进行适当选择。
在图8,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虽然托盘22的伸出状态的弯折位置在摇摆支承轴71处,但是本发明也可不限于上述形式,如图12的第5实施例所示,也可采用使顶端托盘部件220b本身弯折的形状,另外底端托盘部件220a本身也可形成弯折形状。
另外,也可使底端托盘部件220a成直线状伸出,而顶端托盘部件220b呈弯曲状伸出。
下面结合图13对第6实施例进行描述。为了抑止托盘22产生跳跃情况,虽然在以前的实施例中使用了O形图,但是也可采用可吸收冲击的某种材料来阻止跳跃情况的发生。
也就是说,采用可吸收冲击的某种材料形成托盘22的托盘部件220。该材料具体可为弹性材料,比如热硬化性弹性材料和热塑性弹性材料,上述热硬化性弹性材料具体可为聚氨酯、各种橡胶、弹性环氧树脂,上述热塑性弹性材料具体可为可吸收冲击的ABS、SBS、聚氨酯。
在采用弹性材料形成的场合,虽然整个托盘22的整体可由弹性材料形成,但是也可采用弹性材料形成托盘中必要的局部。按上述方式由于在第1凸部68和第1凸部接纳部69,以及第2凸部73和第2凸部接纳部74相互接触时会产生冲击,因此,对上述部分可采用弹性材料形成。在此场合,托盘部件220可采用双重成形(双色成形)制成,另外,第1凸部68(第2凸部73,第2凸部接纳部74也同样)可采用相对分开连接方式与其它部分连接成一体。
此外,也可只是托盘部件220a,220b中的一个,比如底端托盘部件220a采用弹性材料形成。再有,只是托盘支承部66由弹性材料形成也可以。另外,也可仅仅使托盘支承部66中的第1凸部接纳部69作成弹性的。
下面对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进行说明。
(1)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托盘有两个部件构成,但是上述部件的数量是可以任意选择的。增加部件的数量,容易缩短链至分送器支架立面的距离。
(2)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阻力部件采用的是O形圈,但是只要能够产生阻力运动的阻尼作用,上述阻力部件可采用任何形式。
(3)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采用了第1阻力部件和第2阻力部件,但是也可只采用两者中的一个。
(4)再有,采用单独部件形成托盘的场合,显然可以仅仅设置上述实施例中的第1阻力部件。
(5)此外,对于阻力部件的连接关系,如上述实施例所述,该阻力部件不仅可设置于轴与托盘部件之间,也可设于托盘部件和分送器支架之间,另外还可设于与分送器支架成一体设置的任何一个部件之间。总之,只要是实现干涉性能,避免产生冲击的机构都可以。
(6)吸收冲击的某种材料除橡胶外也还有金属。
(7)托盘支承轴和摇摆支承轴不仅可为单独的部件,也可与其它部件成整体成形。比如,摇摆支承轴可与托盘部件整体成形。本发明中的支承轴不仅包含轴部件,而且还包含轴承。

Claims (10)

1.一种分送器,它包括:
接纳分类件的多个接纳部件;
通过驱动器进行循环驱动的循环旋转机构;
设于上述循环旋转机构中的多个接纳部件支承轴,上述接纳部件可摇摆地支承于该接纳部件支承轴上;
在上述循环旋转机构的循环通路上,上述接纳部件可在接纳分类件而伸出的状态以及折合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上述折合状态是通过上述接纳部件支承轴的旋转摆动,使该接纳部件靠近循环旋转机构的状态,其特征在于:
上述接纳部件(22)由与上述接纳部件支承轴(64)基本保持平行的摇摆支承轴(71)和可相对该摇摆支承轴(71)摇摆的多个接纳构成部件(220a,220b)构成;
上述的接纳构成部件(220a)可摇摆地设于上述接纳部件支承轴(64)上;
在上述多个接纳构成部件(22a,22b)之间设有伸开状态保持机构(72),该机构可在上述伸开的状态使上述多个接纳构成部件(220a,220b)保持在远离接纳部件支承轴的方向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纳部件(22)由位于上述接纳部件支承轴(64)一侧的底端接纳部件(220a)和通过摇摆支承轴(71)而摇摆支承于底端接纳部件(220a)上的顶端接纳部件(220b)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纳部件(22)的循环通路包括沿竖直上下方向的接纳部件竖直移动通路部分,上述接纳部件支承轴(64)由沿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支承轴形成,上述接纳部件(22)的伸出状态为接纳部件(22)从水平支承轴沿斜上方向伸出的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具有驱动器的分送器支架(60)中设有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75),而在上述接纳部件(22)中分别设有与上述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75)相接触的凸轮接触部(76),在上述接纳部件(22)即将靠近保持伸出状态的接纳部件竖直移动通路时,上述接纳部件状态设定凸轮(75)与凸轮接触部(76)相接触,这样上述接触部件(22)的重心相对上述接纳部件(64)位于上述循环旋转机构的相反侧。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伸出状态保持机构(72)由设于上述顶端接纳部件(220b)上的凸部(73)和设于底端接纳部件(220a)上的凸部接纳部(74)构成。
6.根据权利要1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阻力部件(77、78),该部件可在接纳部件(22)进行折叠状态和伸开状态的状态变换时抵抗上述的状态变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阻力部件(77)为O形圈,它设于接纳部件(22)和接纳部件(22)的支承部件(67)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阻力部件(78)为O形圈,它设于接纳部件(220a)和接纳部件(220b)的支承部件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伸开状态接纳部件(22)和接纳部件支承部(66)按相互接触的方式形成,上述接纳部件(22)和接纳部件支承部(66)中的至少一个由可吸收冲击的材料制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分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材料为弹性材料。
CN96121926A 1995-10-25 1996-10-25 分送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85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8)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7277798A JP2817681B2 (ja) 1995-10-25 1995-10-25 ソータ
JP27779795 1995-10-25
JP277797/95 1995-10-25
JP277798/95 1995-10-25
JP27203696A JP2877102B2 (ja) 1996-10-15 1996-10-15 ソータ
JP8272035A JP2817729B2 (ja) 1995-10-25 1996-10-15 ソータ
JP272036/96 1996-10-15
JP272035/96 1996-10-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09A true CN1159009A (zh) 1997-09-10
CN1088851C CN1088851C (zh) 2002-08-07

Family

ID=274789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612192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8851C (zh) 1995-10-25 1996-10-25 分送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5934670A (zh)
EP (1) EP0770570B1 (zh)
KR (1) KR100188352B1 (zh)
CN (1) CN1088851C (zh)
DE (1) DE69604036T2 (zh)
HK (1) HK100277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2065A (zh) * 2019-08-14 2020-01-03 霍山县雁江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堆码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59070B1 (fr) * 1997-01-31 1999-04-23 Neopost Ind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de documents
US6378861B1 (en) 1999-11-19 2002-04-30 Bell & Howell Mail And Messaging Technologies Company Right angle stager apparatus and method
EP1593621B1 (de) * 2004-05-05 2011-10-05 Hunkeler AG Stapelvorrichtung
EP2138439B1 (de) * 2008-05-23 2015-05-20 Ferag AG Vorrichtung zum Stapeln von flächigen Produkten, insbesondere Druckereiprodukten
JP4674344B2 (ja) * 2008-08-26 2011-04-20 伊東電機株式会社 搬送物昇降装置
GB201106704D0 (en) * 2011-04-21 2011-06-01 Ishida Europ Ltd Conveyor system
GB2533283B (en) * 2014-12-10 2018-03-21 Dresscode Systems Ltd An article dispensing apparatus
FR3121921B1 (fr) * 2021-04-16 2023-03-31 Synerlink Système de chargement et déchargement de plaques dans une machine traitant des récipient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5572A (en) * 1891-12-22 diebold
US899854A (en) * 1908-02-10 1908-09-29 George W Younkman Freight-conveyer.
US3012653A (en) * 1958-12-15 1961-12-12 Ralph E Schramm Shelf attachment for vending machines
US3245518A (en) * 1962-06-07 1966-04-12 Automatic Canteen Co Belt with integrally molded teeth and vanes
US4274624A (en) * 1978-10-30 1981-06-2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Dual-mode sheet sorting apparatus
FI59070C (fi) * 1979-11-16 1981-06-10 Rysti & Co Ab Sorteringsfoerfarande och -anlaeggning foer traevirke
EP0068462B1 (en) * 1981-07-01 1987-09-02 Harris Graphics Corporation Stacker-tyer
US4730721A (en) * 1984-07-02 1988-03-15 Demaiter Leon J Tobacco harvester
SE468354B (sv) * 1988-09-15 1992-12-21 Wamag Idab Ab Foerfarande och anordning foer mellanlagring av en stroem av tidningar e 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42065A (zh) * 2019-08-14 2020-01-03 霍山县雁江印务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堆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69604036T2 (de) 2000-02-17
KR970022498A (ko) 1997-05-28
CN1088851C (zh) 2002-08-07
HK1002773A1 (en) 1998-09-18
DE69604036D1 (de) 1999-10-07
US5934670A (en) 1999-08-10
EP0770570A3 (en) 1998-02-25
EP0770570A2 (en) 1997-05-02
EP0770570B1 (en) 1999-09-01
KR100188352B1 (ko) 1999-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851C (zh) 分送器
CN1273364C (zh) 用于定位和输送板状体的方法和设备
CN1722183A (zh) 媒体盘片自动售货机和用于退回媒体盘片的方法
CN100430966C (zh) 媒体盘片自动售货机
CN1755549A (zh) 转印带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CN101384496A (zh) 制品的分导设备
CN106339729B (zh) 一种智能卡生产线的末端接卡和收卡装置
CN109795836A (zh) 一种物流用滚轮式分拣机
CN1228226C (zh) 辊轮和纸张类抽出方法
RU2559774C2 (ru) Механизм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ки носителя информации
CN1849057A (zh) 部件供给装置
CN1722182B (zh) 媒体盘片自动售货机的输送夹持器模件及其控制方法
CN1628951A (zh) 片状物的延展机
CN209433187U (zh) 一种自动曝光机
CN208377203U (zh) 一种纸盒包装组合机上料装置
CN1324752A (zh) 供纸设备和设有供纸设备的成象设备
CN1930003A (zh) 卡片印刷机以及在卡片上印刷的方法
CN1605553A (zh) 纸张类处理装置
CN206407725U (zh) 一种摇摆式放塑料编织袋用装置
CN215287209U (zh) 一种裱纸机用裱纸定位机构
CN108573562A (zh) 一种硬币分拣包装机
CN211846469U (zh) 一种适用两种纸宽的移载装置
CN1220117C (zh) 彩色图象形成装置和调色剂供给装置
CN209931335U (zh) 一种馒头整形设备
CN109454988A (zh) 一种安瓿瓶印字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807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