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2090B -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2090B
CN115892090B CN202211607068.7A CN202211607068A CN115892090B CN 115892090 B CN115892090 B CN 115892090B CN 202211607068 A CN202211607068 A CN 202211607068A CN 115892090 B CN115892090 B CN 1158920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 apron
vertical rod
rod
peda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070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2090A (zh
Inventor
李立恒
刘洪涛
吕荣斌
钱秀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Changchun Railway Vehicl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070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20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20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20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20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20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包括:固设于单轨车辆的底板上的安装座;沿着单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渡板,渡板的一端铰接于安装座上,绕着安装座旋转,渡板可收折于底板上,还可伸出在单轨车辆外;远离安装座设置的第一踏板,且第一踏板铰接在渡板的靠近司机台的一侧,在第一踏板相对于渡板打开时,第一踏板与另一个单轨车辆上的第一踏板沿着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接;单轨车辆的两端均设置有司机台,每个司机台对应一个逃生渡板,一个司机台与对应的渡板的位置关系与另一个司机台与对应的渡板的位置关系相同。本发明中的逃生渡板使用方便、收纳方便,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及时地疏散乘客。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单轨车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Z型逃生渡板。
背景技术
单轨交通线路大多以高架桥或梁形式敷设,在车辆出现事故或火灾等突发状况时,乘客救援疏散极为困难。因此,救援疏散对单轨车辆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单轨交通线路仅适用于纵向救援。在纵向救援时,同一线路上的救援列车从故障列车前部或者尾部接近故障列车,在救援列车司机和故障列车司机的协同下,救援列车停在合适的位置,救援列车司机和故障列车司机通过旗语或者信号灯交流信息。当救援列车停在合适位置后,救援列车司机和故障列车司机将端部逃生门打开,并将各自的逃生渡板打开,形成逃生通道。故障列车上的乘客在司机的指挥下,通过逃生通道疏散至救援列车内。救援列车行驶至最近车站,引导乘客疏散。
现有的逃生渡板多为直线型,救援列车和故障列车的逃生渡板对接后形成直线型逃生通道。但是由于单轨车辆的端部设置有司机台,因此限制了逃生渡板的设置。在现有技术中,比如申请号为201711045695.5的发明专利申请中,将逃生渡板设备设置在司机室顶棚。当紧急救援时,将逃生渡板设备从司机室顶棚取下并展开。但是,从司机室顶棚取下逃生渡板设备难度较大,并且将逃生渡板设备收纳在司机室顶棚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如何提高逃生渡板使用和收纳的便捷性,从而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及时地疏散乘客,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逃生渡板使用和收纳的便捷性,从而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及时地疏散乘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所述逃生渡板位于所述单轨车辆的司机台的一侧,所述逃生渡板包括:
固设于所述单轨车辆的底板上的安装座;
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渡板,所述渡板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绕着所述安装座旋转,所述渡板可收折于所述底板上,还可伸出在所述单轨车辆外;
远离所述安装座设置的第一踏板,且所述第一踏板铰接在所述渡板的靠近所述司机台的一侧,在所述第一踏板相对于所述渡板打开时,所述第一踏板与另一个所述单轨车辆上的所述第一踏板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接;
所述单轨车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司机台,每个所述司机台对应一个所述逃生渡板,一个所述司机台与对应的所述渡板的位置关系与另一个所述司机台与对应的所述渡板的位置关系相同。
优选地,所述安装座包括固设于所述单轨车辆的底板上安装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的安装耳,所述安装座为两个;
所述渡板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在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两个所述侧板伸出所述渡板,两个所述侧板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安装耳上。
优选地,所述渡板的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踏板,随着所述第二踏板的转动,所述第二踏板可收折于所述渡板上,还可打开与所述底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第二踏板的一面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第二踏板接触的面与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第二踏板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第二踏板相对的面用于与所述底板接触;在所述第二踏板展开时,所述第二踏板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
优选地,所述渡板的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端板,在所述渡板收折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端板的与所述渡板相对的边与所述底板接触。
优选地,所述渡板的远离所述第一踏板和所述安装座的拐角处设置有安全栏,所述安全栏可收折于所述渡板上。
优选地,所述安全栏包括第一立杆、第二立杆、第三立杆、第一横杆以及第二横杆;
所述第一立杆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渡板的与所述第一踏板相对的侧部;所述第二立杆的底部和所述第三立杆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渡板的与所述安装座相对的端部,且所述第二立杆相对于所述第三立杆靠近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一横杆与所述第一立杆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杆通过套管套装在所述第二立杆的顶部;所述第二横杆与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第三立杆连接。
优选地,所述端板上还连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包括腹板和两个翼板,两个所述翼板与所述端板连接,所述腹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翼板连接;
所述安全栏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第三立杆连接的连杆,所述连杆上连接有限位板,在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第三立杆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板与所述腹板相对,所述腹板可对所述限位板形成阻挡以防止所述第二立杆和所述三立杆向所述端板的方向转动。
优选地,所述第二立杆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套管脱出的限位件,所述第二横杆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二立杆连接;
所述第一立杆、所述第二立杆以及所述第三立杆均包括粗管以及插设于所述粗管内的细管,所述第一立杆的粗管上螺纹旋接有旋钮,所述旋钮用于将所述第一立杆的细管顶紧在所述第一立杆的粗管上,以将所述第一立杆的粗管和细管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立杆的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把手、卡片、插头,所述渡板上设置有卡座,所述卡座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卡孔和插孔,所述卡孔与所述卡片适配,所述插孔与所述插头适配;
所述卡片随所述第一立杆转至与所述卡孔对齐时,所述卡片可通过所述卡孔,所述卡片随着所述第一立杆转至与所述卡孔错位时,所述卡座对所述卡片形成阻挡。
优选地,所述渡板的与所述第一踏板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为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贯穿两个所述立板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连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位于两个所述立板之间,所述螺纹杆上旋接有锁紧螺母;
所述第二立杆上连接有锁板,所述锁板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锁板朝着所述立板所在侧悬伸,所述锁板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杆孔,沿着所述第二立杆的轴向所述锁板上还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杆孔和所述锁板的一侧边缘部,当所述安全栏收折于所述渡板上后,随着所述转杆的转动所述螺纹杆可通过所述通道进入所述杆孔,所述锁紧螺母可通过挤压所述锁板而将所述第二立杆压紧在所述渡板上。
优选地,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第二踏板接触的面与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第二踏板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窄侧面和宽侧面;所述第二踏板收折于所述渡板上后,所述安全栏收折时所述第一横杆可卡接在所述凸块的宽侧面。
优选地,所述凸块为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凸块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第一立杆的卡孔。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杆的远离所述第二立杆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悬杆,在所述安全栏收折于所述渡板上时,所述悬杆压置在所述第一踏板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中,如果一个单轨车辆出现故障,成为故障车辆。那么另一个单轨车辆,也即救援车辆,会沿着单轨驶向故障车辆。当两车接近时,翻转各自的渡板以将各自的渡板翻转出各自的车辆外,渡板错位对向相接,之后翻开各自的第一踏板,两个第一踏板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接。如此形成了渡板—第一踏板—第一踏板—渡板的Z型救援通道。乘客及车组人员可通过该Z型通道完成故障车辆到救援车辆的快速转移。
在本发明中由于逃生渡板在非工作状态时可收折于单轨车辆的底板,在使用时只要从底板上将渡板转至单轨车辆的外部,将第一踏板从渡板上打开,即可形成Z型通道。本发明中的逃生渡板使用方便、收纳方便,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及时地疏散乘客。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逃生渡板使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逃生渡板收折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卡片、把手、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锁板、立板、螺纹杆以及锁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限位架与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渡板、2为第一踏板、3为第二踏板、4为侧板、5为安装耳、6为安装板、7为把手、8为第一立杆、9为锁板、10为第二立杆、11为第三立杆、12为第一横杆、13为第二横杆、14为悬杆、15为端板、16为凹口、17为凸块、18为旋钮、19为卡座、20为卡片、21为插头、22为卡孔、23为螺纹杆、24为锁紧螺母、25为转杆、26为立板、27为连杆、28为限位板、29为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从而提高逃生渡板使用和收纳的便捷性,从而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及时地疏散乘客。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附图1-附图6。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该逃生渡板位于单轨车辆的司机台的一侧。逃生渡板具体包括:安装座、渡板1、第一踏板2。
其中,安装座固设于单轨车辆的底板上。渡板1沿着单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渡板1的一端铰接在安装座上。绕着安装座旋转渡板1时,渡板1可收折于单轨车辆的底板上。绕着安装座朝另一个方向旋转渡板1时,渡板1可伸出在单轨车辆外。
第一踏板2设置在渡板1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且第一踏板2铰接在渡板1的靠近司机台的一侧的侧部。第一踏板2可转动,以收折于渡板1上,第一踏板2还可以向另一个方向转动,以实现打开。
单轨车辆的两端均设置有司机台,每个司机台对应一个逃生渡板。一个司机台与对应的渡板1的位置关系与另一个司机台与对应的渡板1的位置关系相同。比如与一个司机台对应的渡板1位于该司机台的左侧,那么与另一个司机台对应的渡板1位于该另一个司机台的左侧。如此便于统型,降低逃生渡板的安装难度,便于批量化安装使用。
在本发明中,如果一个单轨车辆出现故障,成为故障车辆。那么另一个单轨车辆,也即救援车辆,会沿着单轨驶向故障车辆。当两车接近时,翻转各自的渡板1以将各自的渡板1翻转出各自的车辆外,渡板1错位对向布置,之后翻开各自的第一踏板2,两个第一踏板2沿着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接。如此形成了渡板1—第一踏板2—第一踏板2—渡板1的Z型救援通道。乘客及车组人员可通过该Z型通道完成故障车辆到救援车辆的快速转移。
在本发明中由于逃生渡板在非工作状态时可收折于单轨车辆的底板,在使用时只要从底板上将渡板1转至单轨车辆的外部,将第一踏板2从渡板1上打开,即可形成Z型通道。本发明中的逃生渡板使用方便、收纳方便,能够在突发状况下快速、及时地疏散乘客。
安装座具体包括固设在单轨车辆的底板上的安装板6,比如可通过螺丝将安装板6固定在底板上。安装座还包括安装耳5,安装耳5固定设置在安装板6上的。安装座为沿着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渡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4,侧板4与渡板1相垂直。在靠近安装座的一端,两个侧板4伸出在渡板1外,两个侧板4分别铰接在两个安装耳5上。由于两个侧板4在安装座的一端均伸出在了渡板1外,因此使得渡板1具有较大的旋转空间,以确保渡板1顺利翻转。
单轨车辆的端部还设置有逃生门,该逃生门处于常闭状态,在发生故障时将逃生门打开。逃生门安装在门框上。安装座靠近门框设置。在将渡板1打开后渡板1靠近安装座的端部支撑于门框上,从而提高了渡板1的使用强度。
渡板1的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踏板3,随着第二踏板3的转动,第二踏板3可收折于渡板1上,还可打开与底板接触。在第二踏板3打开时,第二踏板3成为底板和渡板1之间的过渡桥梁。渡板1高于底板,第二踏板3的靠近渡板1的一侧与渡板1连接,第二踏板3远离渡板1的一侧与底板接触,第二踏板3在打开状态时呈倾斜布置。第二踏板3的设置提高了逃生过渡板1使用的安全性。
如果将第二踏板3处于打开状态时朝上的一面定义为正面,那么第二踏板3的朝下的一面则为背面。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在第二踏板3的背面设置了凸块17。凸块17的与第二踏板3接触的面与凸块17的与第二踏板3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凸块17的与第二踏板3相对的面用于与底板接触。在第二踏板3展开时,第二踏板3与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一夹角与第二夹角相等。即在将第二踏板3打开后,凸块17能够支撑第二踏板3,从而提高了第二踏板3的结构强度。
在渡板1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设置了端板15,在渡板1处于打开状态时端板15斜向上延伸。在渡板1收折于底板上后,端板15的与渡板1相对的边与底板接触。渡板1的靠近安装座的一端铰接在安装耳5上,渡板1与安装耳5的铰接部距底板具有一定的高度。在将渡板1收折于底板上后,渡板1的一端由安装耳5支撑,另一端由端板15支撑,从而确保渡板1处于水平状态。另外,在渡板1收折于底板上后,端板15和侧板4对渡板1内部的零部件形成了防护。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端板15上设置了凹口16,该凹口16从端板15的远离渡板1的一侧向渡板1处凹陷形成。凹口16的作用为在需要展开渡板1时,人手可以通过凹口16抓住端板15,从而将渡板1翻转开。
乘客在通过逃生渡板时,走到渡板1的远离安装座的一端时需要转身面向第一踏板2,那么此时需要对乘客进行防护,以防止乘客在转身时重心不稳,发生危险。为此,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在渡板1的远离第一踏板2和安装座的拐角处设置了安全栏。在使用逃生渡板时,安装栏展开,形成防护。在不使用逃生渡板时,安全栏可收折于渡板1上,安全栏位于渡板1和底板之间,以避免安全栏占用额外的空间。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安全栏具体包括:第一立杆8、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第一横杆12以及第二横杆13。
第一立杆8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渡板1的与第一踏板2相对的侧部。第二立杆10的底部和第三立杆11的底部铰接在渡板1的与第二踏板3相对的端部。并且第二立杆10相对于第三立杆11靠近第一立杆8。第一横杆12连接在第一立杆8上,且第一横杆12还通过套管套接在第二立杆10上。第二横杆13连接在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上。
如果要收折安全栏,那么首先解除第一立杆8与渡板1的连接关系,之后绕着第二立杆10转动第一立杆8和第一横杆12,从而使第一立杆8和第一横杆12合并入第二立杆10与第三立杆11所在的平面。之后向着安装座的方向转动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以使整个安全栏收折于渡板1上。
如果要展开安全栏,那么首先朝着远离安装座的方向转动安全栏,之后将第一立杆8和第一横杆12展开,最后将第一立杆8锁紧在渡板1上。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在端板15上还设置了限位架29。限位架29具体包括腹板和两个翼板。两个翼板与端板15连接,腹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翼板连接。安全栏还包括连杆27,连杆27位于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的底部,且连杆27用于连接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连杆27上连接有限位板28。在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处于竖直状态时,限位板28与腹板相对。如果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朝着端板15的方向转动,那么腹板会对限位板28形成阻挡,从而阻止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朝着端板15的方向转动,如此便能够确保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保持竖直状态,从而提高安全栏使用的稳定性。
第二立杆10的顶部设置有限位件,该限位件用于防止套管从第二立杆10的顶部脱出。第二横杆13通过套管与第二立杆10连接。第一立杆8、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均包括粗管以及插设于粗管内的细管。第一立杆10的粗管上螺纹旋接有旋钮18,旋钮18沿着径向将第一立杆10的细管顶紧在第一立杆10的粗管上,从而实现第一立杆10的粗管与细管的固定。
在本发明一具体实施例中限定第一立杆8、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所对应的粗管位于下方,所对应的细管从上至下插在对应的粗管中。当第一立杆8的细管上下移动时,第一立杆8会通过第一横杆12以及套管带动第二立杆10的细管上下移动,同时套管会通过第二横杆13带动第三立杆10的细管上下移动。因此第一立杆8、第二立杆10以及第三立杆11的伸缩是整体进行的,三根立杆同时伸长和收缩,从而方便了安全栏的收折和展开。当第一立杆8伸缩到位后,通过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的旋钮18将第一立杆8的细管和粗管固定,那么也就实现了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的长度固定。
由上文描述可知,第一立杆8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渡板1上。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一立杆8与渡板1的可拆卸连接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第一立杆8的底部设置有把手7、卡片20以及插头21,把手7位于卡片20的上方,卡片20位于插头21的上方。渡板1上与第一立杆8的底部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卡座19,该卡座19固连在渡板1上。卡座19上设置有与卡片20配合的卡孔22,还设置有与插头21配合的插孔。插孔位于卡孔22的下方。
第一立杆8的粗管位于下方,细管位于上方,把手7、卡片20以及插头21均连接在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随着第一立杆8的粗管的转动,卡片20可与卡孔22对齐,在卡片20与卡孔22对齐时,卡片20能够通过卡孔22进入到卡座19的下方,或者通过卡孔22脱离卡座19。在卡片20随着第一立杆8的粗管转至与卡孔22错位时,卡座19会对卡片20形成阻挡。
在将第一立杆8紧固在卡座19上时,首先通过把手7转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使卡片20转至与卡孔22对齐,之后向下移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使卡片20通过卡座19上的卡孔22,继而使插头21插入到插孔中,之后通过把手7转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使卡片20与卡孔22错位,如此,卡座19便对卡片20形成了阻挡,从而便实现了第一立杆8与渡板1的连接。最后旋拧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的旋钮18,从而将第一立杆8的粗管和细管紧固。
在需要拆卸第一立杆8时,首先旋松旋钮18,解除第一立杆8的粗管和细管的紧固关系,之后通过把手7转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从而使卡片20与卡孔22对齐,之后通过把手7向上移动粗管,从而使卡片20从卡孔22中穿出,使插头21从插孔中穿出,并最终离开卡座19。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7和卡片20均固连在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旋钮18螺纹旋接在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即把手7、卡片20、旋钮18等零部件均未脱离第一立杆8,均与第一立杆8存在连接关系,那么在收纳安全栏杆时不必单独对零部件进行保存,在使用安全栏时也不必从其他收纳盒中寻找零部件,从而提高了安全栏使用的便捷性。
安全栏收折于渡板1上后,需要将安全栏紧固在渡板1上,以防止安全栏从渡板1上脱落,从而造成零部件的损失或者丢失。为此本发明具体实施例设计了如下方案:渡板1的与第一踏板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立板26,且立板26为沿着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贯穿两个立板26设置有转杆25,转杆25上固连有螺纹杆23,螺纹杆23位于两个立板26之间,螺纹杆23上旋接有锁紧螺母24。进一步地,可以将锁紧螺母24优选为蝶形螺母。
第二立杆10上连接有锁板9,锁板9沿着第二立杆10的径向,或者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锁板9相对于第二立杆10朝着立板26所在侧悬伸。锁板9上开设有与螺纹杆23配合的杆孔,锁板9上还设置有沿着第二立杆10的轴向沿着的通道,该通道连通杆孔和锁板9的一侧边缘部。当安全栏收折于渡板1上后,随着转杆25的转动螺纹杆23可通过通道进入杆孔,锁紧螺母24可通过挤压锁板9而将第二立杆10压紧在渡板1上,从而实现对第二立杆10的固定。由于安全栏为整体结构,因此对第二立杆10形成固定,也就对整个安全栏形成固定。
在收折安全栏时,首先将第一立杆8和第一横杆12收折到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所在的平面内,之后再将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以及第一立杆8转动至渡板1上。在将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第一立杆8转至渡板1前,螺纹杆23处于水平状态,如此能够避免螺纹杆23对安全栏的收折造成干涉。之后转动螺纹杆23,将螺纹杆23转至锁板9上的杆孔内,之后向下旋拧锁紧螺母24,以向下压紧锁板9。锁板9的另一端焊接在第二立杆10上,因此锁紧螺母24通过锁板9将第二立杆10压紧在渡板1上,以确保安全栏收折后的稳定性。
在需要使用安全栏时,首先旋松锁紧螺母24,之后将螺纹杆23从杆孔中转出,螺纹杆23变为水平状态,之后就可以将渡板1上安全栏翻转至成竖直状态。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立板26固连在渡板1上,螺纹杆23通过转杆25可转动地安装在立板26上,锁紧螺母24旋接在螺纹杆23上,锁板9固连在第二立杆10上,因此,用于锁紧第二立杆10的零部件并不是独立的零部件,那么在收纳安全栏杆时不必单独对这些零部件进行保存,在使用安全栏时也不必从收纳盒中寻找零部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栏使用的便捷性。
由上文描述可知第一踏板2和第二踏板3均铰接在渡板1上。那么在将第一踏板2和第二踏板3收折到渡板1上后,需要对第一踏板2和第二踏板3进行限位固定,以防止第一踏板2和第二踏板3任意摆动。
在上文中在第二踏板3的背面设置了凸块17,凸块17的与第二踏板3接触的面与凸块17的与第二踏板3相对的面之间形成了窄侧面和宽侧面。在本实施例中限定当安全栏收折于渡板1后,第一横杆12恰好卡在凸块17的宽侧面上,如此第一横杆12对第二踏板3形成了限位。进一步地,将凸块17设置为两个,两个凸块17沿着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两个凸块17之间形成用于卡接第一立杆8的卡孔。在收折安全栏时,第一立杆8能够卡到两个凸块17之间的卡孔中,以提高对第二踏板3的固定效果。
另外,第一横杆12的远离第二立杆10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悬杆14。在安全栏收折于渡板1上时,悬杆14恰好压在第一踏板2上,从而对第一踏板2形成固定限位。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逃生渡板的使用方法如下:
展开逃生渡板的方法:首先手扶端板15的凹口16将渡板1翻转开,伸向对面的单轨列车,之后展开第一踏板2和第二踏板3。之后旋松锁紧螺母24,并将螺纹杆23从锁板9的杆孔中转出,解除对第二立杆10的锁紧。之后将安全栏从渡板1上转至竖直状态。将第一立杆8和第一横杆12展开,旋松第一立杆8上的旋钮18,通过把手7转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从而使位于卡孔22下方的卡片20与卡孔22对齐,之后向下移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从而使卡片20穿过卡孔22并使插头21进入到插孔中。之后通过把手7转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使卡片20与卡孔22错位,之后向上调节第一立杆8的细管,同时带动第二立杆10的细管以及第三立杆11的细管向上移动,以将安全栏调节至合适高度,最后旋紧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的旋钮18。
收折逃生渡板的方法:首先将第一踏板2和第二踏板3收折于渡板1上。之后旋松第一立杆8上的旋钮18,之后通过把手7转动第一立杆8的粗管,从而使卡片20与卡孔22对齐,之后向上移动粗管,从而使卡片20和插头21从卡座19中脱出。之后旋松旋钮18,第一立杆8的细管向下收缩入第一立杆8的粗管中,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同时收缩。之后向第二立杆10和第三立杆11处转动第一立杆8和第一横杆12,之后将第一立杆8、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第一横杆12、第二横杆13整体翻折到渡板1上。第二立杆10上的锁板9置于两个立板26的上方。转动螺纹杆23,从而将螺纹杆23转至锁板9的杆孔内,之后向下旋拧锁紧螺母24,以下压锁板9,从而将第二立杆压紧在渡板1上。在将安全栏整体翻转到渡板1后,第一横杆12恰好卡在第二踏板3的凸块17的宽侧面处,从而对第二踏板3形成限位。同时悬杆14恰好压在第一踏板2上,对第一踏板2形成限位。最后将渡板1整体翻转至单轨车辆的底板上。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渡板位于所述单轨车辆的司机台的一侧,所述逃生渡板包括:
固设于所述单轨车辆的底板上的安装座;
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渡板(1),所述渡板(1)的一端铰接于所述安装座上,绕着所述安装座旋转,所述渡板(1)可收折于所述底板上,还可伸出在所述单轨车辆外;
远离所述安装座设置的第一踏板(2),且所述第一踏板(2)铰接在所述渡板(1)的靠近所述司机台的一侧,在所述第一踏板(2)相对于所述渡板(1)打开时,所述第一踏板(2)与另一个所述单轨车辆上的所述第一踏板(2)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对接;
所述单轨车辆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司机台,每个所述司机台对应一个所述逃生渡板,一个所述司机台与对应的所述渡板(1)的位置关系与另一个所述司机台与对应的所述渡板(1)的位置关系相同;
所述渡板(1)的远离所述第一踏板(2)和所述安装座的拐角处设置有安全栏,所述安全栏可收折于所述渡板(1)上;
所述安全栏包括第一立杆(8)、第二立杆(10)、第三立杆(11)、第一横杆(12)以及第二横杆(13);
所述第一立杆(8)的底部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渡板(1)的与所述第一踏板(2)相对的侧部;所述第二立杆(10)的底部和所述第三立杆(11)的底部铰接在所述渡板(1)的与所述安装座相对的端部,且所述第二立杆(10)相对于所述第三立杆(11)靠近所述第一立杆(8);所述第一横杆(12)与所述第一立杆(8)连接,且所述第一横杆(12)通过套管套装在所述第二立杆(10)的顶部;所述第二横杆(13)与所述第二立杆(10)和所述第三立杆(11)连接;
所述第一立杆(8)的底部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把手(7)、卡片(20)、插头(21),所述渡板(1)上设置有卡座(19),所述卡座(19)上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卡孔(22)和插孔,所述卡孔(22)与所述卡片(20)适配,所述插孔与所述插头(21)适配;
所述卡片(20)随所述第一立杆(8)转至与所述卡孔(22)对齐时,所述卡片(20)可通过所述卡孔(22),所述卡片(20)随着所述第一立杆(8)转至与所述卡孔(22)错位时,所述卡座(19)对所述卡片(20)形成阻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包括固设于所述单轨车辆的底板上的安装板(6),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安装板(6)上的安装耳(5),所述安装座为两个;
所述渡板(1)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板(4),在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两个所述侧板(4)伸出所述渡板(1),两个所述侧板(4)分别铰接在两个所述安装耳(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1)的靠近所述安装座的一端铰接设置有第二踏板(3),随着所述第二踏板(3)的转动,所述第二踏板(3)可收折于所述渡板(1)上,还可打开与所述底板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踏板(3)的一面设置有凸块(17),所述凸块(17)的与所述第二踏板(3)接触的面与所述凸块(17)的与所述第二踏板(3)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凸块的与所述第二踏板(3)相对的面用于与所述底板接触;在所述第二踏板(3)展开时,所述第二踏板(3)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所述第一夹角与所述第二夹角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1)的远离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设置有端板(15),在所述渡板(1)收折于所述底板上时,所述端板(15)的与所述渡板(1)相对的边与所述底板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15)上还连接有限位架(29),所述限位架(29)包括腹板和两个翼板,两个所述翼板与所述端板(15)连接,所述腹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翼板连接;
所述安全栏还包括与所述第二立杆(10)和所述第三立杆(11)连接的连杆(27),所述连杆(27)上连接有限位板(28),在所述第二立杆(10)和所述第三立杆(11)处于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板(28)与所述腹板相对,所述腹板可对所述限位板(28)形成阻挡以防止所述第二立杆(10)和所述三立杆(11)向所述端板(15)的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杆(10)的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套管脱出的限位件,所述第二横杆(13)通过所述套管与所述第二立杆(10)连接;
所述第一立杆(8)、所述第二立杆(10)以及所述第三立杆(11)均包括粗管以及插设于所述粗管内的细管,所述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螺纹旋接有旋钮(18),所述旋钮(18)用于将所述第一立杆(8)的细管顶紧在所述第一立杆(8)的粗管上,以将所述第一立杆(8)的粗管和细管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渡板(1)的与所述第一踏板(2)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立板(26),所述立板(26)为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个,贯穿两个所述立板(26)设置有转杆(25),所述转杆(25)上固连有螺纹杆(23),所述螺纹杆(23)位于两个所述立板(26)之间,所述螺纹杆(23)上旋接有锁紧螺母(24);
所述第二立杆(10)上连接有锁板(9),所述锁板(9)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锁板(9)朝着所述立板(26)所在侧悬伸,所述锁板(9)上开设有与所述螺纹杆(23)配合的杆孔,沿着所述第二立杆(10)的轴向所述锁板(9)上还设置有通道,所述通道用于连通所述杆孔和所述锁板(9)的一侧边缘部,当所述安全栏收折于所述渡板(1)上后,随着所述转杆(25)的转动所述螺纹杆(23)可通过所述通道进入所述杆孔,所述锁紧螺母(24)可通过挤压所述锁板(9)而将所述第二立杆(10)压紧在所述渡板(1)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7)的与所述第二踏板(3)接触的面与所述凸块(17)的与所述第二踏板(3)相对的面之间形成窄侧面和宽侧面;所述第二踏板(3)收折于所述渡板(1)上后,所述第一横杆(12)可卡接在所述凸块(17)的宽侧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块(17)为沿着所述单轨车辆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两个所述凸块(17)之间形成用于卡接所述第一立杆(8)的卡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12)的远离所述第二立杆(10)的一端向下延伸形成悬杆(14),在所述安全栏收折于所述渡板(1)上时,所述悬杆(14)压置在所述第一踏板(2)上。
CN202211607068.7A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Active CN1158920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7068.7A CN115892090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07068.7A CN115892090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2090A CN115892090A (zh) 2023-04-04
CN115892090B true CN115892090B (zh) 2024-04-19

Family

ID=864779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07068.7A Active CN115892090B (zh) 2022-12-14 2022-12-14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2090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88319A (ko) * 2001-05-21 2002-11-27 박수진 전동차량 안전발판
CN1914079A (zh) * 2003-12-19 2007-02-14 勃姆巴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用于有轨车辆的应急逃生装置
CN107697076A (zh) * 2017-08-11 2018-02-16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救援疏散装置
DE102016217978A1 (de) * 2016-09-20 2018-03-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Übergangssystem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207274696U (zh) * 2017-09-30 2018-04-27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应急逃生疏散坡道装置
CN208963071U (zh) * 2018-09-03 2019-06-11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的手动翻板装置
CN210133113U (zh) * 2019-07-16 2020-03-10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及其紧急疏散门
CN216467796U (zh) * 2021-12-06 2022-05-10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门组件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CN216467794U (zh) * 2021-12-06 2022-05-10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逃生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0088319A (ko) * 2001-05-21 2002-11-27 박수진 전동차량 안전발판
CN1914079A (zh) * 2003-12-19 2007-02-14 勃姆巴迪尔运输有限公司 用于有轨车辆的应急逃生装置
DE102016217978A1 (de) * 2016-09-20 2018-03-2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Übergangssystem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107697076A (zh) * 2017-08-11 2018-02-16 北京新联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救援疏散装置
CN207274696U (zh) * 2017-09-30 2018-04-27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应急逃生疏散坡道装置
CN208963071U (zh) * 2018-09-03 2019-06-11 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列车的手动翻板装置
CN210133113U (zh) * 2019-07-16 2020-03-10 通号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悬挂式轨道车辆及其紧急疏散门
CN216467796U (zh) * 2021-12-06 2022-05-10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逃生门组件及悬挂式轨道列车
CN216467794U (zh) * 2021-12-06 2022-05-10 中铁工程机械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逃生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2090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37373B (zh) 列车车体及胶轮列车
WO2020042264A1 (zh) 坡道式紧急疏散门和轨道车辆
EP0028632A1 (en) Wheelchair lift
GB2409195A (en) Detrainment device for a rail vehicle
EP3808617A1 (en) Foldable bearing vehicle
NL8205085A (nl) Opvouwbare lastwagen.
US4555890A (en) Process for the installation of curtain walls and apparatus for the execution of the process
CN115892090B (zh) 一种适用于单轨车辆的逃生渡板
WO2021068394A1 (zh) 一种可折叠防护栏及应用及运输汽车用铁路货车专用车
CN112498499A (zh) 胶轮列车
CN210234822U (zh) 车用多级踏步抽拉折叠梯装置
CN211370258U (zh) 一种伸缩式应急救援梯
US5167190A (en) Mobile engine-carrier convertible between road and rail use with folding swan-neck and ramps for attaching to railway bogies
US4756500A (en) Support device for a work tool
KR101144942B1 (ko) 철도차량의 비상도어용 핸드레일
KR102108334B1 (ko) 철도차량용 비상사다리
CN108979518A (zh) 一种轨道列车的紧急疏散梯、使用方法及轨道列车
CN217294534U (zh) 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
WO1996036519A1 (de) Personenübergang für schienenfahrzeuge
CN211420793U (zh) 一种道路养护车及其座椅旋转机构
CN111976765B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及其应急逃生用折叠踏板组件
CN113306595A (zh) 地铁高架区间u型梁救援渡板
CN213892489U (zh) 一种适用于高速磁浮列车的可伸缩应急疏散梯
CN217516482U (zh) 一种防止电瓶车进入电梯装置
CN220226416U (zh) 一种车库挡车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