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91760A -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1760A
CN115891760A CN202211086619.XA CN202211086619A CN115891760A CN 115891760 A CN115891760 A CN 115891760A CN 202211086619 A CN202211086619 A CN 202211086619A CN 115891760 A CN115891760 A CN 1158917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e
battery
easiness
parameter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66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宇野雄平
山本祐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8917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176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通过使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性能充分发挥而能够谋求能量效率的改善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具备:设定部,其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放电,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Description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为了减轻地球环境上的不良影响,机动车的废气的限制进一步推进,利用了旋转电机的车辆的开发不断推进。在这样的状况下,存在如下技术:在搭载多个蓄电池的车辆中,使能够取下并通过车辆外部的电源进行充电的蓄电池与其他蓄电池相比优先向旋转电机供电(例如,参照日本国特开2010-2888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搭载多个蓄电池的车辆中,担心当向旋转电机的供电偏向使用特定的蓄电池、特定的蓄电池的充电器次数增加时,不能充分发挥多个蓄电池的性能,整体的能量效率降低。而且,也有时由于蓄电池的充电量不足而招致限制搭载于车辆的设备等的功能的事态。
本发明是考虑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之一在于提供通过使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性能充分发挥而能够谋求能量效率的改善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采用了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具备:设定部,其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以及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放电,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2):在上述(1)的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多个蓄电池中存在特定蓄电池的情况下,使所述特定蓄电池放电,所述特定蓄电池是在所述电动车辆行驶时逐次设定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比作为当前的充放电的对象的蓄电池高的蓄电池。
(3):在上述(1)或(2)的方案中,所述控制部在搭载于所述电动车辆的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全部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设为能够限制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一功能的一部分。
(4):在上述(1)至(3)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电动车辆作为行驶模式能够在第一行驶模式和第二行驶模式下行驶,所述第二行驶模式是与所述第一行驶模式相比对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功能的一部分进行限制的行驶模式,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行驶模式被设定为所述第二行驶模式的所述电动车辆中的成为放电或再生充电的对象的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高于既定值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二功能的限制。
(5):在上述(1)至(4)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控制部还控制对所述多个蓄电池的再生充电,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对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低的蓄电池优先进行再生充电。
(6):在上述(1)至(5)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基于抵达能够使所述多个蓄电池的充电量增加的充电点为止的时间来设定。
(7):在上述(6)的方案中,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充电所需时间来设定,所述充电所需时间基于所述充电点的空闲状况及所述蓄电池的更换所需要的时间中的至少任一方来推定。
(8):在上述(6)或(7)的方案中,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在成为设定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的对象的对象蓄电池为更换式蓄电池的情况下,还基于所述对象蓄电池的装卸所花费的时间来设定。
(9):在上述(8)的方案中,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所述对象蓄电池的重量来设定。
(10):在上述(1)至(9)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使所述蓄电池的充电量增加的金额来设定。
(11):在上述(1)至(10)中的任一方案中,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过去的充电频率来设定。
(12):本发明的一方案的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使计算机进行如下控制: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13):本发明的一方案的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其中,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控制: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发明效果
根据(1)~(13)的方案,通过使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性能充分发挥,能够谋求能量效率的改善。
根据(2),即使在根据环境而充电容易性参数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恰当的蓄电池来进行充放电。
根据(3),通过抑制电力的使用,能够抑制缺电。
根据(4),通过停止对功能的限制,能够辅助舒适的行驶。
根据(5),能够进行对难以充电的蓄电池优先的再生充电。
根据(6)~(11),能够提高充电容易性参数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的一例的图。
图2是表示参照表252的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学习完毕模型254的功能的图。
图4是表示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的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具备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的电动车辆的结构的一例的图。电动车辆1是电力机动车(EV:Electric Vehicle),其通过由从行驶用的蓄电池(二次电池)供给的电力驱动的旋转电机(电动马达)来行驶。
适用本发明的车辆例如不仅是四轮的车辆,也可以是跨骑型的二轮的车辆、三轮(除了前一轮且后二轮之外还包括前二轮且后一轮的车辆)的车辆、以及助力式的自行车等通过由从行驶用的蓄电池供给的电力驱动的电动马达来行驶的全部车辆。电动车辆1例如也可以是进一步组合如下电力来行驶的混合动力电力机动车(HEV),该电力是通过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等以燃料为能源的内燃机的运转而供给的电力。
电动车辆1例如具备行驶用马达10、驱动轮12、制动装置14、减速器16、PDU(PowerDrive Unit)20、第一蓄电池31、第二蓄电池32、第三蓄电池33、第四蓄电池34、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二蓄电池传感器37、第三蓄电池传感器38、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VCU(VoltageControl Unit)40、第一开关电路51、第二开关电路52、第三开关电路53、第四开关电路54、显示装置61、扬声器62、附属设备63、驾驶操作件70、车辆传感器80、行驶控制装置100及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从第一蓄电池31、第二蓄电池32、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中选择成为放电或再生充电的对象的蓄电池(以下称作充放电蓄电池)。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经由网络NW而能够与信息收集中心2通信。
信息收集中心2收集全国各地的充电点的信息。充电点的信息中例如包括充电点的所在地、充电点中的能够更换的装卸式蓄电池的有无、向固定放置式蓄电池充电的充电装置的空闲状况、每单位电力的充电所需时间及金额的信息。信息收集中心2将充电点的信息向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发送。装卸式蓄电池是更换式蓄电池的一例。
行驶用马达10是电动车辆1的行驶用的旋转电机。行驶用马达10例如是三相交流电动机。行驶用马达10的转子(rotor)连结于减速器16。行驶用马达10通过从充放电蓄电池供给的电力而驱动(旋转)。行驶用马达10使自身的旋转动力向减速器16传递。行驶用马达10作为使用了电动车辆1减速时的动能的再生制动器进行动作而发电。
配置于驱动轮12的制动装置14例如具备制动钳、向制动钳传递液压的液压缸、以及使液压缸产生液压的电动马达。制动装置14也可以具备将通过电动车辆1的驾驶员对制动踏板(未图示)的操作而产生的液压经由主液压缸向液压缸传递的机构作为备用。制动装置14不限于上述说明的结构,也可以是将主液压缸的液压向液压缸传递的电子控制式液压制动装置。
减速器16例如是差速齿轮。减速器16使连结有行驶用马达10的轴的驱动力即行驶用马达10的旋转动力向连结有驱动轮12的车轴传递。减速器16例如也可以包括将多个齿轮、轴组合并根据变速比(齿数比)使行驶用马达10的旋转速度变速并向车轴传递的变速机构,即所谓的传动机构。减速器16例如也可以包括将行驶用马达10的旋转动力与车轴直接连结或分离的离合器机构。
PDU20例如是AC-DC转换器。PDU20将从充放电蓄电池供给的直流的电力变换为用于驱动行驶用马达10的交流的电力,并将其向行驶用马达10输出。PDU20将由作为再生制动器而进行了动作的行驶用马达10发出的交流的电力变换为直流的电力,并将其向充放电蓄电池输出。
PDU20也可以与电力的输出目的地配合而升压或降压后输出。
VCU40例如是DC-DC转换器。VCU40将从充放电蓄电池供给(放电)的电力升压为恰当的电压并向PDU20输出。VCU40将由PDU20输出的作为再生制动器进行了动作的行驶用马达10发出的电力降压并向充放电蓄电池输出而使充放电蓄电池蓄电(再生充电)。
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例如是作为蓄电部而具备如锂离子电池等那样能够反复进行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的蓄电池。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既可以是盒式的蓄电池封装体等相对于电动车辆1能够容易装卸的结构,也可以是相对于电动车辆1的装卸不容易的固定安设式的结构。
例如,第一蓄电池31及第二蓄电池32是固定安设式的结构,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是装卸式的结构。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也可以是除了锂离子电池以外的二次电池,例如也可以是铅蓄电池、镍氢电池、钠离子电池等,也可以是双电层电容器等电容器或将二次电池与电容器组合得到的复合电池等。
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积蓄(充入)从电动车辆1的外部的充电器(未图示)导入的电力,并为了使电动车辆1行驶而放出所积蓄的电力。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积蓄(再生充入)经由PDU20及VCU40供给的作为再生制动器进行了动作的行驶用马达10发出的电力,并为了电动车辆1的行驶(例如,加速)而放出所积蓄的电力。
在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分别连接有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分别检测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电压、电流、温度等物理量。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例如具备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利用电压传感器检测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电压,利用电流传感器检测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电流,并利用温度传感器检测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温度。
第一开关电路51设置于将第一蓄电池31与VCU40连接的配线。通过接通第一开关电路51,第一蓄电池31与VCU40之间能够通电,通过断开第一开关电路51,将第一蓄电池31与VCU40之间切断。第二开关电路52设置于将第二蓄电池32与VCU40连接的配线。第三开关电路53设置于将第三蓄电池33与VCU40连接的配线。第四开关电路54设置于将第四蓄电池34与VCU40连接的配线。第二开关电路52~第四开关电路54、第二蓄电池32~第四蓄电池34及VUC40之间的关系与第一开关电路51、第一蓄电池31及VUC40之间的关系同样。
显示装置61例如是设置于电动车辆1的仪表板的中央显示器。显示装置61也可以是设置于电动车辆1的其他位置的显示器,也可以是使观看者例如驾驶员视觉辨认与车辆的风景重叠的图像的所谓的平视显示器(heads up display)。显示装置61例如显示与由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进行的控制相应的信息。
扬声器62设置于电动车辆1的内部的适当的位置例如后部座位的后方。例如,输出表示与由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进行的控制相应的声音信息。附属设备63例如是对于电动车辆1的行驶而言不是必需的设备。附属设备63中例如包括用于对智能手机等充电的充电插头、AV(Audio Visual)功能。
驾驶操作件70例如包括油门踏板、制动踏板、换挡杆、转向盘、异形转向盘、操纵杆、以及其他操作件。在驾驶操作件70安装有检测由电动车辆1的利用者(驾驶员)对各个操作件的操作的有无、或者操作量的传感器。驾驶操作件70将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向行驶控制装置100输出。例如,在油门踏板安装有油门开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由驾驶员对油门踏板的操作量。
车辆传感器80检测电动车辆1的行驶状态。车辆传感器80例如包括检测电动车辆1的速度的车速传感器、检测电动车辆1的加速度的加速度传感器。车速传感器例如也可以具备安装于电动车辆1的各驱动轮12的车轮速度传感器和速度计算机,并通过综合由车轮速度传感器检测出的车轮速度,来导出(检测)电动车辆1的速度(车速)。
行驶控制装置100根据驾驶操作件70所具备的各个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即由电动车辆1的驾驶员对各个操作件的操作、以及由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选择出的充放电蓄电池,来控制PDU20及VCU40的运转、动作。例如,行驶控制装置100为了对充放电蓄电池进行充放电,根据油门开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油门开度,来控制PDU20及VCU40的运转、动作。此时,行驶控制装置100例如也考虑由车辆传感器80输出的行驶状态信息所包含的车速等,来控制PDU20及VCU40的运转、动作。行驶控制装置100例如也可以还考虑自身控制着的变速机构的变速比(齿数比)等,来控制PDU20及VCU40的运转、动作。
行驶控制装置100例如也可以由马达控制部、PDU控制部、蓄电池控制部、VCU控制部这样的分别分体的控制装置构成。行驶控制装置100例如也可以置换为马达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PDU-ECU、蓄电池ECU、VCU-ECU这样的控制装置。行驶控制装置100也可以包含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的功能。
行驶控制装置100基于电动车辆1的行驶模式,来控制从充放电蓄电池进行的电力的放出及向充放电蓄电池进行的电力的再生充入。电动车辆1例如作为行驶模式而能够在第一行驶模式和第二行驶模式至少这2个行驶模式下行驶,该第二行驶模式与第一行驶模式相比限制电动车辆1的功能的一部分。第一行驶模式例如是通常行驶模式,第二行驶模式例如是节能行驶模式。在第二行驶模式时被限制的电动车辆1的功能是第二功能的一例。电动车辆1的行驶模式例如能够通过驾驶员的操作而设定。行驶控制装置100将与所设定的行驶模式相应的行驶模式信号向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输出。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例如具备通信部210、设定部220、控制部230及存储部250。行驶控制装置100中的马达控制部、PDU控制部、蓄电池控制部及VCU控制部、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中的设定部220及控制部230例如均通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硬件处理器执行程序(软件)来实现。
这些构成要素中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通过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等硬件(包括电路部:circuitry)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协同配合来实现。这些构成要素的功能中的一部分或全部还也可以通过专用的LSI来实现。程序可以预先保存于电动车辆1所具备的HDD(Hard Disk Drive)、闪存器等存储装置(具备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的存储装置),也可以保存于DVD、CD-ROM等能够装卸的存储介质(非暂时性的存储介质),并通过向电动车辆1所具备的驱动装置装配存储介质而安装于电动车辆1所具备的HDD、闪存器。存储部250由存储装置实现。在存储部250中存储有参照表252及学习完毕模型254。
通信部210例如基于Wi-Fi、DSRC、Bluetooth(注册商标)、以及其他通信标准来进行无线通信。通信部210接收由信息收集中心2通过网络NW而发送的各种信息。
设定部220基于通信部210所接收的信息及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的检测结果,例如更新存储于存储部250的参照表252。设定部220例如在电动车辆1行驶中,逐次更新参照表252。在参照表252中存储表示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各自的充电容易程度的内容。在此,关于参照表252,进行说明。
图2是表示参照表252的内容的一例的图。在参照表252中包括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中的充电容易程度的内容。在充电容易程度的内容中,例如包括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充电点空闲状况、充电所需时间、装卸所需时间、蓄电池重量、充电金额、蓄电池容量、充电频率。
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是电动车辆1抵达成为通过对蓄电池充电或更换蓄电池来使蓄电池的充电量增加的对象的充电点(以下称作对象充电点)为止的时间。设定部220例如通过导航装置(未图示)中的目的地设定、自己家位置、工作单位位置、日程信息、拥堵信息等来决定对象充电点。设定部220例如基于由GNSS装置(未图示)测定的电动车辆1的当前位置、以及由信息收集中心2发送的对象充电点的所在地,来推定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充电点中针对与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中的每个蓄电池也许能够应对也许不能应对,因此设定部220决定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中的每个蓄电池的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越短,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
充电所需时间是关于作为固定放置式蓄电池的第一蓄电池31及第二蓄电池32充电所需要的时间。设定部220为了求出充电所需时间,求出充电点的空闲状况、以及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充电所需要的时间。设定部220基于由信息收集中心2发送的信息,按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中的每个蓄电池来取得充电点空闲状况。设定部220基于由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检测出的电压值及电流值,来算出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中的各个蓄电池的SOC。
设定部220基于取得的充电点空闲状况、算出的SOC、由信息收集中心2发送的由设置于对象充电点的充电装置进行的每单位时间的充电速度,来推定充电所需时间。充电所需时间越短,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
装卸所需时间是关于作为装卸式蓄电池的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从电动车辆1装卸所需要的时间。装卸所需时间按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中的每个蓄电池而预先存储。装卸所需时间越短,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
蓄电池重量是作为装卸式蓄电池的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的重量。蓄电池重量按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中的每个蓄电池而预先存储。蓄电池重量越轻,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装卸所需时间、蓄电池重量是与更换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时的工夫相应的值。
充电金额是使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充电量增加的金额。充电金额例如是为了向第一蓄电池31及第二蓄电池32充满电而所需要的金额、以及为了更换第三蓄电池33及第四蓄电池34而所需的金额。设定部220基于算出的SOC、由信息收集中心2发送的由设置于对象充电点的充电装置进行的每单位电力的金额及用于更换装卸式蓄电池的金额,来算出充电金额。装卸金额越便宜,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
蓄电池容量是通过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各自的SOC的上限值、SOC余量、SOC的上限值与余量的关系而得到的值,例如是将SOC的上限值除以余量而得到的值。蓄电池容量越大,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
充电频率是对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过去充电的频率。设定部220每当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充电时,更新充电频率。充电频率越高,则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决定为越高。
设定部220算出并设定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设定部220例如每当更新参照表252时,算出并设定充电容易性参数。设定部220例如在算出成为决定充电容易性参数的对象的蓄电池(以下称作对象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时,利用预先生成并保存于存储部250的学习完毕模型254。
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依次成为对象蓄电池。设定部220将充电容易程度的内容的数据作为输入数据向存储于存储部250的学习完毕模型254输入,并将由学习完毕模型254输出的输出数据作为充电容易性参数而输出,由此算出对象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
图3是概念性地表示学习完毕模型254的功能的图。学习完毕模型254例如具有输入层、中间层及输出层。作为输入数据向学习完毕模型254的输入层输入作为对象蓄电池的充电容易程度的内容的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充电所需时间、装卸所需时间、蓄电池重量、充电金额、蓄电池容量、充电频率的各数据。作为输出数据从输出层输出对象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中间层例如具有将输入层与输出层相连的多层神经网络。
在利用学习完毕模型254的情况下,设定部220也可以根据算出的充电容易性参数来预测作为放电的结果而被充电或更换的蓄电池,并将预测出的蓄电池与实际被充电或更换的蓄电池的履历进行比较,由此来更新(强化)学习完毕模型254。设定部220也可以通过利用了学习完毕模型的方法以外的方法来算出充电容易性参数。设定部220例如也可以对各充电容易程度的内容乘以任意的系数,并求出其和来作为充电容易性参数。
控制部230控制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放电及再生充电。控制部230关于由设定部220设定的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各自,比较充电容易性参数。控制部230在使充放电蓄电池放电的情况下,将作为比较充电容易性参数的结果而充电容易性参数最高的蓄电池决定为充放电蓄电池。在存在电动车辆1行驶时被逐次设定的充电容易性参数比当前的充放电蓄电池高的蓄电池(以下称作特定蓄电池)的情况下,控制部230进行使特定蓄电池放电的控制。
控制部230在使充放电蓄电池再生充电的情况下,将作为比较充电容易性参数的结果而充电容易性参数最低的蓄电池决定为充放电蓄电池。控制部230将表示所决定的充放电蓄电池的充放电蓄电池信号向行驶控制装置100输出。行驶控制装置100根据所输出的充放电蓄电池信号所表示充放电蓄电池,来控制PDU20及VCU40。
控制部230决定第一开关电路51~第四开关电路54中的与所决定的充放电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以下称作控制对象开关电路)。控制部230例如在充放电蓄电池为第一蓄电池31的情况下,将第一开关电路51决定为控制对象开关电路。控制部230通过使控制对象开关电路闭合,来使充放电蓄电池放电或再生充电。
控制部230在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设为能够限制附属设备63的功能的一部分来进行限制,并且使显示装置61显示执行功能的限制这一情况,并且由扬声器62通过声音输出执行功能的限制这一情况。附属设备63的功能是第一功能的一例。
控制部230基于由行驶控制装置100输出的行驶模式信号,来判定电动车辆1的行驶模式是否为第二行驶模式。控制部230在行驶模式被设定为第二行驶模式的电动车辆1中的充放电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高于既定值的情况下,解除在第二行驶模式下被限制的电动车辆1的功能。被解除的功能既可以是在第二行驶模式下被限制的全部功能,也可以是一部分功能,还可以根据充电容易性参数来决定。在第二行驶模式下被限制的功能的一部分既可以是附属设备63的功能,也可以是其他功能。
接着,说明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中的处理。图4是表示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首先,在设定部220中,基于通信部210接收的信息及第一蓄电池传感器36~第四蓄电池传感器39的检测结果,来更新存储于存储部250的参照表252(步骤S101)。
接着,设定部220基于更新后的参照表252所包含的抵达充电点所需时间等内容,对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设定充电容易性参数(步骤S103)。接着,控制部230使用充电容易性参数来选择充放电蓄电池(步骤S105)。控制部230在从充放电蓄电池放电的情况下,选择充电容易性参数最高的蓄电池作为充放电蓄电池,在向充放电蓄电池进行再生充电的情况下,选择充电容易性参数最低的蓄电池作为充放电蓄电池。
接着,控制部230判定所选择的充放电蓄电池是否与当前的充放电蓄电池不同(步骤S107)。在判定为所选择的充放电蓄电池与当前的充放电蓄电池不同的情况下,控制部230将所选择的充放电蓄电池设为特定蓄电池。控制部230将与当前的充放电蓄电池对应的开关电路从闭合状态断开,并使与特定蓄电池对应的控制对象开关电路闭合(步骤S109)。通过将控制对象开关电路闭合,特定蓄电池成为充放电蓄电池,从充放电蓄电池放出电力,向充放电蓄电池进行再生充电。在判定为所选择的充放电蓄电池与当前的充放电蓄电池没有不同(一致)的情况下,控制部230跳过步骤S109的处理。
接着,控制部230判定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的全部的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是否低于规定值(步骤S111)。控制部230在判定为全部的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限制附属设备63的功能(步骤S113)。控制部230在判定为不是全部的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低于规定值(全部的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中的至少1个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跳过步骤S113的处理。
接着,控制部230判定电动车辆1的行驶模式是否为第二行驶模式(步骤S115)。在控制部230判定为电动车辆1的行驶模式不是第二行驶模式的情况下,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结束图4所示的处理。控制部230在判定为电动车辆1的行驶模式是第二行驶模式的情况下,判定充放电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是否高于既定值(步骤S117)。
在控制部230判定为充放电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不高于既定值的情况下,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结束图4所示的处理。在判定为充放电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高于既定值的情况下,控制部230解除在第二行驶模式下行驶时被限制着的功能的限制(步骤S119)。这样,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结束图4所示的处理。
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200基于第一蓄电池31~第四蓄电池34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选择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蓄电池作为充放电蓄电池。因此,由于从容易充电的蓄电池起依次放电,因此使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性能充分发挥,由此能够谋求能量效率的改善。
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控制部230选择一个充放电蓄电池,但控制部230也可以选择多个例如两个充放电蓄电池。另外,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使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蓄电池优先选择为充放电蓄电池,但也可以有时不将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蓄电池选择为充放电蓄电池。例如,也可以是,在充满电或充电量超过设定上限值的情况下,即使在充电容易性参数高时,也不选择为充放电蓄电池。
上述说明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表现。
一种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构成为具备:
存储装置,其存储有程序;以及
硬件处理器,
通过所述硬件处理器执行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的程序来进行如下处理:
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
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以上使用实施方式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丝毫不被这样的实施方式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形及替换。

Claims (13)

1.一种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具备:
设定部,其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以及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多个蓄电池各自的放电,
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多个蓄电池中存在特定蓄电池的情况下,使所述特定蓄电池放电,所述特定蓄电池是在所述电动车辆行驶时逐次设定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比作为当前的充放电的对象的蓄电池高的蓄电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在搭载于所述电动车辆的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全部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低于规定值的情况下,设为能够限制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一功能的一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动车辆作为行驶模式能够在第一行驶模式和第二行驶模式下行驶,所述第二行驶模式是与所述第一行驶模式相比对所述电动车辆的第二功能的一部分进行限制的行驶模式,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行驶模式被设定为所述第二行驶模式的所述电动车辆中的成为放电或再生充电的对象的所述蓄电池的充电容易性参数高于既定值的情况下,解除所述第二功能的限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部还控制对所述多个蓄电池的再生充电,
所述控制部进行如下控制:对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低的蓄电池优先进行再生充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基于抵达能够使所述多个蓄电池的充电量增加的充电点为止的时间来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充电所需时间来设定,所述充电所需时间基于所述充电点的空闲状况及所述蓄电池的更换所需要的时间中的至少任一方来推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在成为设定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的对象的对象蓄电池为更换式蓄电池的情况下,还基于所述对象蓄电池的装卸所花费的时间来设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所述对象蓄电池的重量来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使所述蓄电池的充电量增加的金额来设定。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还基于过去的充电频率来设定。
12.一种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控制:
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
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13.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程序,其中,
所述程序使计算机执行如下控制:
设定搭载于电动车辆的多个蓄电池各自的与充电容易程度建立了关联的充电容易性参数;
使所述多个蓄电池中的所述充电容易性参数高的所述蓄电池优先放电。
CN202211086619.XA 2021-09-30 2022-09-06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89176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61011A JP2023050744A (ja) 2021-09-30 2021-09-30 車両用放電制御装置、車両用放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61011 2021-09-3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1760A true CN115891760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323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6619.XA Pending CN115891760A (zh) 2021-09-30 2022-09-06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050744A (zh)
CN (1) CN11589176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50744A (ja) 2023-04-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2770B2 (en) Relating to range prediction in electric vehicles
US8862376B2 (en) Cruising distance calculation apparatus for a hybrid vehicle
JP4506881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3660972B (zh) 用于对混合电动车用电池充电的方法和系统
CN101517361B (zh) 车辆的显示装置和车辆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KR101464895B1 (ko) 차량
US8423219B2 (en) Electric drive vehicle
CN113085653B (zh) 蓄电池信息提供装置、提供系统、提供方法及存储介质
JP2018509880A (ja) 自動車の中の電池のエネルギー状態の値を決定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140132214A1 (en)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ally powered vehicle
CN108327543A (zh) 电动车辆
CN101010214A (zh) 机动车辆及其控制方法
JP6942775B2 (ja) バッテリ状態判定システム、およびバッテリ状態判定方法
JP5275529B1 (ja) 電動車両の表示装置
JP2019047687A (ja) 電動車両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15891760A (zh) 车辆用放电控制装置、车辆用放电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JP3838233B2 (ja) 蓄電機構の制御装置
JP5256891B2 (ja) 充電制御装置
JP7058680B2 (ja) バッテリ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バッテリ制御プログラム
JP5304691B2 (ja) 電動車両用バッテリシステム、電動車両、及び電動車両へのサブバッテリ搭載方法
CN113383451A (zh) 蓄电池特定系统及蓄电池特定方法
WO2019087995A1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13129379A (ja) 車両の制御装置
US20220297573A1 (en) Vehicle control device,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40181899A1 (en) Relating to range prediction in electric vehicl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