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72219A -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72219A
CN115872219A CN202211714925.3A CN202211714925A CN115872219A CN 115872219 A CN115872219 A CN 115872219A CN 202211714925 A CN202211714925 A CN 202211714925A CN 115872219 A CN115872219 A CN 1158722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cloth piece
cloth
overturning
press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1492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麦教枝
梁平仙
麦智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Yueya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Yueya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Yueya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Yueyang Plastic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1492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722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722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722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本产品在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与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之间套设套紧有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并形成有上层带组件和下层带组件及中层空间,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的传送带之间开设有镂空间隙,在前侧机架与后侧机架的中段之间设置有承托平台、布片扁压板装置、压板升降气缸装置、布片检测传感器、带第一翻转压条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承托平台横穿布置在中层空间;布片扁压板装置的外侧固定连接压板升降气缸装置;本产品通过上述的功能部件配合操作自动完成翻转折叠,提高布片叠在多道折叠程序中的翻转折叠效率,本翻转折叠过程免人工压紧及整理平整,尺寸、折的位置(折痕)、规格等统一标准。

Description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片折叠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1:专利文献公开号:CN115417229A,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折叠机,包括架体以及设置于架体内的驱动部、传动部、折叠部,所述架体包括顶板;所述顶板上开设有缺口;所述折叠部以及缺口均设置有两个,折叠部与缺口边缘的顶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部对称设置有两个,通过传动部驱动两个折叠部转动;所述顶板上设置有固定板以及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以及固定板设置于两个缺口之间;所述活动板相对顶板转动设置,转动后与固定板上表面重合。通过上述结构设置,驱动部用于提供动力,传动部用于传动,从而将折叠部进行折叠,折叠部的折叠可以将平铺在顶板上的无纺布进行折叠,而固定板以及活动板的设置,可以将折叠部折叠后的无纺布进一步翻折,将翻折后的无纺布放置于固定板上,而固定板上设置有方形凹槽,从而实现对无纺布的放置,折叠后,工人将无纺布搬离,再将新的无纺布平铺在顶板上,从而实现折叠效果;但是,上述结构需要人工配合先将布平铺,然后控制自动翻折,折叠后再通过人工搬离,为半自动操作翻转折叠,其翻转折叠效率低;由于每家公司设计的布片翻转折叠机械结构不同,上述翻折结构也不能适合于传送带类翻转折叠机械使用。
例如2:现有家居餐桌台面布、柜台面布,厂家经过指定的尺寸裁剪后,然后在布片边沿用缝纫机进行缝合包边,然后用人工一片一片地经过若干道翻转折叠将体积、面积缩小,然后再装入包装袋,之后发货市面销售;其人工折叠速度慢,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总会有一些折叠得不够整齐、标准不够统一等缺点。
例如3:专利文献公开号:CN210854668U,公开了一种无纺布折叠机,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前侧右端水平开设有连接槽,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侧前端和后端均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连接槽与转动槽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板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的左侧前端和后端均安装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前侧中部开设有连接孔,所述转动块贯穿转动槽连接,所述固定台的上表面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和抽气泵,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与转动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通过转动杆贯穿连接槽和连接孔活动连接,所述抽气泵的进气管与导管的中部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内部均水平开设有抽气槽,所述导管的左端和右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部的抽气槽连通,所述抽气槽的顶端内壁开设有若干组抽气孔。上述结构产品使用时把无纺布放置在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表面,控制抽气泵工作,经抽气孔,能够吸住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上表面的无纺布,通过转动杆贯穿连接槽和连接孔,使第一固定板与第二固定板活动连接,控制驱动电机工作,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能够带动转动杆连接的第二固定板翻转,使第二固定板上表面的无纺布折叠至第一固定板无纺布的上表面,控制抽气泵停止工作,驱动电机带动第二固定板复位,方便快捷;但是,上述结构需要人工配合先将布平铺,然后控制自动翻折,折叠后再通过人工搬离,为半自动操作翻转折叠,其翻转折叠效率低;由于每家公司设计的布片翻转折叠机械结构不同,上述翻折结构也不能适合于传送带类翻转折叠机械使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由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布片扁压板装置、压板升降气缸装置、布片检测传感器、带第一翻转压条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配合操作自动完成的翻转折叠装置。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包括控制器、前侧机架、后侧机架、电机传动装置、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电机传动装置与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线与电机传动装置连接;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与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之间套设套紧有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并由此形成有上层带组件和下层带组件,上层带组件与下层带组件之间形成有中层空间,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的传送带之间开设有镂空间隙,所述前侧机架与后侧机架的中段之间设置有承托平台、布片扁压板装置、压板升降气缸装置、布片检测传感器、带第一翻转压条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第一翻转压条至少有两条;第一翻转压条的宽度小于镂空间隙的宽度;所述承托平台位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的中段,横穿布置在中层空间,其前后两端与对应的前侧机架、后侧机架壁体固定连接,承托平台的顶面靠近上层带组件的反面;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的外侧与压板升降气缸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压板升降气缸装置用于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升降、横向前后撑开及收拢;布片扁压板装置布置在上层带组件中段上方,布片扁压板装置与承托平台垂直对应;压板升降气缸装置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升起后,布片可从上层带组件顶部传送;压板升降气缸装置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下降后,承托平台与布片扁压板装置之间夹压布片等待折叠;所述布片检测传感器位于承托平台、布片扁压板装置的后方,用于检测布片叠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布片检测传感器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压板升降气缸装置、第一压条翻转装置由控制器控制其的工作;所述第一压条翻转装置靠近承托平台,第一翻转压条、第一压条翻转装置横穿在中层空间,其第一翻转压条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同向设置,每条第一翻转压条与不同列的镂空间隙上下垂直居中对应,第一压条翻转装置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压条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翻转而翻折翻压布片折叠,镂空间隙为第一翻转压条提供翻转空间。
本发明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有益效果为:本产品由控制器、电机传动装置、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布片扁压板装置、压板升降气缸装置、布片检测传感器、带第一翻转压条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配合操作自动完成,提高布片叠在多道折叠程序中的至少一道翻转折叠效率,本翻转折叠过程免人工压紧及整理平整,整个过程降低人工成本,尺寸、折的位置(折痕)、规格等统一标准,每一道过程都是统一。
附图说明
图1、图2、图3为本发明产品布片折叠机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产品对折下插折叠装置与翻转折叠装置配合连接的结构立体图;
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为本发明产品翻转折叠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13为本发明产品承托平台的结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产品布片扁压板装置的结构立体图;
图15、图16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落入在上层带组件传送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到达布片检测传感器指定位置后,四个布片纠偏气缸及纠偏推板将布片叠推居中纠偏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通过布片扁压板装置压紧压平整,并通过第一压条翻转装置驱动第一翻转压条翻转折叠过程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通过第一翻转压条翻转折叠完成,形成有上层布片叠、下层布片叠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产品的前辅助压杆、后辅助压杆越位到上层布片叠压紧布片,布片扁压板装置压紧下层布片叠,并通过第二压条翻转装置驱动第二翻转压条翻转折叠过程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通过第二翻转压条再次翻转折叠完成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通过布叠压扁排空装置下压的示意图;
图23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传送到布片叠压缩装置下方的示意图;
图24为本发明产品的布片叠通过布片叠压缩装置下压的示意图;
图25为本发明产品布片叠压缩装置的拆分图;
图26为本发明产品布叠压扁排空装置的立体图;
图27为本发明产品第一压条翻转装置、第二压条翻转装置、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三者连接的立体图;
图28为本发明产品顶置气缸、布片扁压板装置、压板升降气缸装置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29、图30为本发明产品第一压条翻转装置、第二压条翻转装置、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顶置气缸、布片扁压板装置、压板升降气缸装置的连接结构立体图;
图31为本发明产品布片纠偏气缸、纠偏推板与纠偏气源控制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对折下插折叠装置1、控制器A、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电机传动装置D、驱动电机D1、电机齿轮D2、电机传动带D3、转轴齿轮D4、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左前轴承座E1、左传送带转轴E2、左后轴承座E3、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右前轴承座G1、右传送带转轴G2、右后轴承座G3、承托平台H、上顶板H1、顶板座架H2、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气缸底架J1、压板升降气缸J2、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公共升降横梁J4、前横向伸缩气缸J5、前升降竖架J6、后横向伸缩气缸J7、后升降竖架J8、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布片检测传感器K、光感发射器K1、光感反射器K2、右侧机架S、穿带孔S1、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左前纠偏推板T1、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右前纠偏推板U1、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左后纠偏推板V1、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右后纠偏推板W1、纠偏气源控制阀X、前顶气缸支架N、前顶置气缸N1、前辅助压杆N2、后顶气缸支架O、后顶置气缸O1、顶置气缸控制阀NO、后辅助压杆O2、布片扁压板装置I、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上层带组件F1、中层空间F2、下层带组件F3、镂空间隙F4、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第一翻转压条L1、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翻转轴L3、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齿条装置L5、第一翻转气缸L6、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第一前限位防脱环L31、第一后限位防脱环L32、第一齿条座L51、第一横向齿条L52、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第二翻转压条M1、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翻转轴M3、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齿条装置M5、第二翻转气缸M6、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第二前限位防脱环M31、第二后限位防脱环M32、第二齿条座M51、第二横向齿条M52、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P、间距调节手轮P1、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前轴座P4、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前左锥形齿轮P6、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前定位滑动装置P9、主轴后锥形齿轮P10、主轴后轴座P11、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后左锥形齿轮P13、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后定位滑动装置P16、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布叠压板架Q1、杠杆架Q2、杠杆基础轴Q3、纵向升降气缸Q4、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布片叠压缩装置R、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承托平板装置R3、气缸龙门架R4、布叠压缩气缸R5、布叠压缩板R6、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上半信号发射器R71、下半信号反射器R72、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导杆定位孔R9、压缩板定位杆R10、上信号发射通孔R11、下信号发射通孔R12、排空气孔R13、前壁板座R31、后壁板座R32、顶承托平板R33。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本文所称的布片是指已经经过布片折叠机的前四道折叠装置折叠四道后的布片叠;本翻转折叠装置的上一道工序是对折下插折叠装置,被折叠的布片经对折下插折叠装置1对折折叠后落入本翻转折叠装置继续进行第五折、第六折的折叠工作;本翻转折叠装置是循环工作的;本翻转折叠装置是布片的第五折、第六折的折叠装置;本翻转折叠装置包括控制器A(控制系统)、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电机传动装置D、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本身具有一定复位弹力属性;控制器A通过电线与电机传动装置D连接;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为铁质金属板制造、为板体支架;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与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之间的间距1.6米~2.6米,即: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顶部长度为1.6米~2.6米,根据布片叠被折叠的尺寸(规格)需求视实际情况设定;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宽度为30厘米~65厘米,一般40厘米~50厘米,根据被折叠布片叠的宽度决定选择最佳宽度;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优选为水平设置,这样才能平整输送布片叠;当然,也可从左端往右端微倾斜;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表面粗糙,与布片叠形成较好的摩擦力,布片叠不会自然滑动;
电机传动装置D与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连接,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与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之间套设套紧有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并由此形成有上层带组件F1和下层带组件F3,上层带组件F1与下层带组件F3之间形成有中层空间F2(中层空间(F2为中空的空间),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传送带之间开设有镂空间隙F4(即:上层带组件F1、下层带组件F3的带与带之间均形成有镂空间隙F4,上下镂空间隙F4是垂直),镂空间隙F4的宽度为4厘米~6厘米;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由若干片布片承托传送带组成,优选地: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由5片~8片布片承托传送带组成,布片承托传送带宽度为3厘米~5厘米;布片承托传送带为橡胶材质或硅胶材质或PVC材质或织物与软胶复合制造;
本产品主要技术改进在于:所述前侧机架B与后侧机架C之间设置有承托平台H、布片扁压板装置I、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布片检测传感器K、带第一翻转压条L1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第一翻转压条L1至少有两条,第一翻转压条L1优选为三条至四条;第一翻转压条L1的宽度小于镂空间隙F4的宽度;所述承托平台H的为铁质金属制造、其顶面平整,优选为水平设置;所述承托平台H为矩形,其长度为30厘米~65厘米、宽度为宽度为30厘米~50厘米,承托平台H的长度略小于或等于或略大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宽度;第一翻转压条L1为金属板条;
所述承托平台H位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中段,横穿布置在中层空间F2,其前后两端用螺丝与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壁体固定连接,承托平台H的顶面靠近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承托平台H是固定不动的;承托平台H与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之间有2厘米~4厘米空间,常态下,承托平台H不与上层带组件F1有接触,不会影响上层带组件F1的旋转工作;布片扁压板装置I环周形状、尺寸与承托平台H基本相同;承托平台H、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左右边沿平直,平直能在布片翻转折叠时有明显平直的分界折痕;
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外侧与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的顶部固定连接,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用于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升降、横向前后撑开及收拢;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连接在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之间;布片扁压板装置I布置在上层带组件F1中段上方,布片扁压板装置I与承托平台H垂直对应;常态下,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升起后,上层带组件F1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有布片叠传送的空间,不会阻碍布片叠正常传送,上层带组件F1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的空间高度为5厘米~10厘米,布片叠可从上层带组件F1顶部传送;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下降后,承托平台H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夹压布片等待折叠;所述布片检测传感器K位于承托平台H、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后方,用于检测布片叠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布片检测传感器K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A;
所述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靠近承托平台H,第一翻转压条L1、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横穿在中层空间F2,其第一翻转压条L1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向设置,这样,第一翻转压条L1才能由下往上翻转,第一翻转压条L1的翻转度数为:0度~200度,每条第一翻转压条L1与不同列的镂空间隙F4上下垂直居中对应,由于布片叠是宽扁的,需要在不同位置有承托再翻转,这样布片叠整体不会软落(软坠),所以要在不同列的镂空间隙F4上下垂直设置第一翻转压条L1;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压条L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而翻折翻压布片折叠,镂空间隙F4为第一翻转压条L1提供翻转空间;第一翻转压条L1的直径或宽度小于镂空间隙F4宽度;第一翻转压条L1的长度等于或略小于承托平台H的宽度;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由控制器A控制其的工作(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器A并由控制器A控制其的工作);布片叠是指至少有两层布片层叠在一起;
工作过程:控制器A先控制电机传动装置D启动旋转工作,电机传动装置D驱动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旋转,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随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旋转,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而随动旋转,由此,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由左往右进行旋转工作;布片检测传感器K持续反馈信号给控制器A;由于本翻转折叠装置是接上一道工序的对折下插折叠装置而继续进行布片折叠的装置,布片经对折下插折叠装置对折折叠后落在本翻转折叠装置的左边上层带组件F1的顶部,由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是由左往右旋转的,所以布片叠由左往右进行传送的,布片叠要从承托平台H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通过,当布片叠在传送过程中,布片叠前头被布片检测传感器K捕捉检测到后,即反馈信号给控制器A,并视为布片叠传送到指定位置,然后,控制器A控制电机传动装置D停止旋转工作,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停止旋转,布片叠停止传送不动了,布片叠中段刚好停留在承托平台H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然后控制器A控制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进行下降工作,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拉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下降,布片扁压板装置I从布片叠顶下压,然后,承托平台H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夹压布片叠,压扁压平整布面,上层带组件F1也会一并被夹压,夹压力度为2千克~4千克,压紧等待折叠;然后,控制器A控制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工作正转翻转,其第一翻转压条L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第一翻转压条L1从布片的底部托起布片叠,并快速翻折(翻转)布片叠,以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边沿压边为基础翻折,布片叠会被翻折至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顶部,并施加一定的压力翻压布片叠平整,然后完成布片叠折叠,并形成上层布片叠及下层布片叠,上层布片叠与下层布片叠之间夹着布片扁压板装置I,即:布片扁压板装置I被上层布片叠盖着的;第一翻转压条L1先临时压紧布片叠不动,然后控制器A会控制进行下一道的折叠程序;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通过自身的翻转行程确定翻转的角度;本折叠工作为自动完成,从检测到布片至完成本折叠用时为:3秒~5秒;提高布片叠在多道折叠程序中的其中一道翻转折叠效率,本折叠过程免人工压紧及整理平整,由控制器A、电机传动装置D、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布片扁压板装置I、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布片检测传感器K、带第一翻转压条L1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配合按设定的程序操作自动完成,整个过程降低人工成本,尺寸、折的位置(折痕)、规格等统一标准;每一道过程都是统一。
进一步: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左段、右段前后外侧共同设置有布片纠偏装置;布片纠偏装置包括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左前纠偏推板T1、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左后纠偏推板V1、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右前纠偏推板U1、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右后纠偏推板W1、纠偏气源控制阀X;
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左段前外侧设置有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左前纠偏推板T1,左前纠偏推板T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右段前外侧设置有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右前纠偏推板U1,右前纠偏推板U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所述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通过连接支架及螺丝固定在前侧机架B;
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左段后外侧设置有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左后纠偏推板V1,左后纠偏推板V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右段后外侧设置有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右后纠偏推板W1,右后纠偏推板W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所述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通过连接支架及螺丝固定在后侧机架C;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相向等高设置;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相向等高设置;
所述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通过气管连接有同一纠偏气源控制阀X,纠偏气源控制阀X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器A;纠偏气源控制阀X为电磁阀。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的气源均通过纠偏气源控制阀X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
落入在上层带组件F1顶部的布片叠有时可能会有一些偏位,但偏位幅度很小,不够平直,所以要纠偏;为了使落入在上层带组件F1顶部的布片叠传送到达指定位置后,布片叠前后左右没有偏位,布片叠更加平直,折叠后更加整齐,所以,设置本布片纠偏装置;使用时:当布片叠前头被布片检测传感器K捕捉检测到后,即反馈信号给控制器A,并视为布片叠传送到指定位置,然后,控制器A控制纠偏气源控制阀X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门关闭,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同步有气压进入,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的伸缩杆同步伸出,左前纠偏推板T1、左后纠偏推板V1同步往上层带组件F1内推入,左前纠偏推板T1、左后纠偏推板V1相向之间的间距缩小,布片叠左段由此被推正居中在上层带组件F1中间;右前纠偏推板U1、右后纠偏推板W1同步往上层带组件F1内推入,右前纠偏推板U1、右后纠偏推板W1相向之间的间距缩小,布片叠右段由此被推正居中在上层带组件F1中间;由此,长方形的布片叠被推正中;这样,布片叠前后左右没有倾斜的偏位,布片叠更加平直,折叠后更加整齐,不会偏位;本纠偏用时为:1秒~2秒;推完后,控制器A控制纠偏气源控制阀X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门打开,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的伸缩杆被吸入内缩,对应的左前纠偏推板T1、右前纠偏推板U1、左后纠偏推板V1、右后纠偏推板W1即退出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侧边;然后控制器A会控制进行下一道的程序。由于本布片是已经经过布片折叠机的前四道折叠装置折叠四道后形成的布片叠,已经折叠有六层了,有一定的厚度了及硬度了,所以能被纠偏气缸所推动变位纠偏。
进一步:所述前侧机架B与后侧机架C之间设置有带第二翻转压条M1的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第二翻转压条M1至少有两条,第二翻转压条M1优选为三条至四条;第二翻转压条M1的宽度小于镂空间隙F4的宽度;第二翻转压条M1为金属板条;
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I包括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前后等高对称且相向设置;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长度、宽度、形状相同,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长度等于或略大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一半的宽度;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左右板边平直;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与承托平台H(上顶板H1)的顶面上下平整设置,优选为均为水平设置,这样压紧贴效果更好;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各自外侧与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顶部固定连接,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用于驱动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同步升降、横向前后撑开及收拢;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可以由一块板或两块板制成。
所述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外侧边顶部用螺丝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前顶气缸支架N、后顶气缸支架O,前顶气缸支架N、后顶气缸支架O用螺丝固定连接有对应往右下倾斜设置的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通过气管连接有顶置气缸控制阀NO,顶置气缸控制阀NO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各自对应的伸缩杆端横向用螺丝固定连接有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等高对称且相向设置,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位于对应的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右侧边沿上方;顶置气缸控制阀NO为电磁阀;
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左边,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右边;第二翻转压条M1、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横穿在中层空间F2,其第二翻转压条M1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向设置,每条第二翻转压条M1与不同列的镂空间隙F4居中对应,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用于驱动第二翻转压条M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而翻折翻压布片折叠,镂空间隙F4为第二翻转压条M1提供翻转空间;
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驱动第一翻转压条L1顺时针翻转,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驱动第二翻转压条M1逆时针翻转,第二翻转压条M1与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配合使用,实现左右两侧翻转折叠夹压布片叠;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短于对应的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长度,优选为:前辅助压杆N2的长度为前扁压板I1长度的30%~50%,后辅助压杆O2的长度为后扁压板I2长度的30%~50%;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的气源均通过顶置气缸控制阀NO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作为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的折叠定位杆;
工作时,是接上述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工序继续工作的;当第一翻转压条L1压紧布片叠不动时(也是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驱动第一翻转压条L1顺时针翻转压紧布片叠不动的),而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是被上一折的上层布片叠与下层布片叠夹着的,然后控制器A会控制顶置气缸控制阀NO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门关闭,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的伸缩杆快速伸出,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先往下推一下,然后,控制器A会控制顶置气缸控制阀NO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门打开,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的伸缩杆快速内缩,而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被快速被上提一下,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快速往上越位回到上层布片叠的上顶部并压着上层布片叠(即:由于布片叠有一定柔性(软性),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的长度短又处于布片叠的外侧边沿,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在快速往上运动时,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就能快速滑过布片叠的外侧边沿复位到上层布片叠的上顶部压着上层布片叠),由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临时压紧上层布片叠,工作时间为1秒~2秒完成;
然后,控制器A控制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工作反转翻转,使第一翻转压条L1返回中层空间F2复位并完成复位,脱离压紧布片叠;
然后,控制器A控制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工作正转翻转,其第二翻转压条M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第二翻转压条M1从布片的底部托起布片叠,并快速翻折(翻转)布片叠,下层布片叠以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边沿压边为基础翻折,上层布片叠以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为基础形成翻折,第二翻转压条M1同步翻转折叠上层布片叠及下层布片叠,第一翻转压条L1为顺时针翻转折叠,而第二翻转压条M1为逆时针翻转折叠,布片叠会被再次翻折至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顶部,并施加一定的压力翻压布片叠平整,防止布片叠自然反弹,然后完成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的布片叠折叠,这样折叠压缩减短了原长条的布片叠,经过上述两道的翻转折叠,可以缩减原长度的70%~75%,例如:原布片叠长度1米,经过上述两道的翻转折叠后,其长度变为25厘米~30厘米;
然后,控制器A控制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工作反转翻转,使第二翻转压条M1返回中层空间F2复位并完成复位,脱离压紧布片叠;
然后,控制器A控制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进行脱出工作,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将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横向撑开,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同步被撑开,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从已折叠的布片叠退出(脱出),前扁压板I1、前辅助压杆N2从前侧横向退出(脱出),后扁压板I2、后辅助压杆O2从后侧横向退出(脱出),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不再接触布片叠;
上述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与前顶气缸支架N、后顶气缸支架O配合,可以同时完成下层布片叠、上层布片叠的翻转折叠,折叠后退出,整个过程机械自动完成,其成本低,折叠快速高效,布片叠被折后的尺寸、折的位置(折痕)、规格等统一,折后方方正正,整齐;
然后,控制器A会控制进行下一道程序工作。
进一步: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升降的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布片翻转折叠后,再通过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下压布片叠排空并压平整,防止布片叠因为过高过厚而反弹松开;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设置在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之间,位于上层带组件F1的上方;
所述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包括布叠压板架Q1、杠杆架Q2、杠杆基础轴Q3、纵向升降气缸Q4、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为电磁阀,纵向升降气缸Q4通过气管与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连接,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布叠压板架Q1的顶部与杠杆架Q2的末端活动连接(即:在布叠压板架Q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穿轴孔,在杠杆架Q2的末端焊接固定有圆的横向轴杆,横向轴杆的刚好能横穿插入在两个穿轴孔内进行限位并防脱形成活动连接),杠杆架Q2的中后段活动式横穿有杠杆基础轴Q3(即:所述杠杆架Q2的中后段开设有横向杆孔,杠杆基础轴Q3从横向杆孔穿过并形成活动连接,在横向杆孔的两外侧的杠杆基础轴Q3卡接固定有定位环圈,定位环圈用于防止杠杆架Q2前后位移,而杠杆基础轴Q3的前后两端用螺丝与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固定连接,杠杆基础轴Q3形成横杆挂轴),杠杆架Q2的前端活动连接纵向升降气缸Q4的伸缩杆(即:在杠杆架Q2的前端焊接固定一根圆的横杆轴,在纵向升降气缸Q4的伸缩杆的底端焊接固定一个穿轴环圈,横杆轴从穿轴环圈穿过并使两者之间形成活动连接);纵向升降气缸Q4通过其自身的伸缩杆推动及拉动杠杆架Q2的一端升降而使另一端升降,布叠压板架Q1随杠杆架Q2的末端升降而升降,下降为压扁布片叠紧贴折叠及排空。常态下,布叠压板架Q1是升高的;所述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右端固定连接有右侧机架S,纵向升降气缸Q4用螺丝固定在右侧机架S内壁;纵向升降气缸Q4通过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
本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是接上一道的布片叠折叠完成后再继续工作的程序;当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从已折叠的布片叠退出(脱出)后,控制器A控制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门打开,纵向升降气缸Q4的伸缩杆内缩,以杠杆基础轴Q3为基础点,采用杠杆原理,杠杆架Q2的前端提起、而后端下降,布叠压板架Q1同步下降,布叠压板架Q1用力下压布片叠的顶部,下压的压力为5千克~10千克,布片叠被下压排空、压得更扁,防止布片叠因为过高过厚而反弹自动翻开/松开,由此,形成一整块,整体成型稳定;然后,控制器A控制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门关闭,纵向升降气缸Q4的伸缩杆伸出,以杠杆基础轴Q3为基础点,采用杠杆原理,杠杆架Q2的前端下降、而后端提起,布叠压板架Q1同步升起,布叠压板架Q1脱离布片叠的顶部被提升起;
然后,控制器A会控制进行下一道程序工作。
进一步:所述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右段靠近末端设置有布片叠压缩装置R;所述布片叠压缩装置R包括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承托平板装置R3、气缸龙门架R4、布叠压缩气缸R5、布叠压缩板R6、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布叠压缩气缸R5通过气管连接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器A;布叠压缩气缸R5通过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承托平板装置R3、布叠压缩板R6优选为水平设置,其夹压力均匀;布叠压缩板R6的底面长宽度大于被压布片叠的长宽度;布叠压缩板R6的长度为:40厘米~60厘米;布叠压缩板R6的宽度为:40厘米~60厘米;所述布叠压缩气缸R5的左右两侧气缸龙门架R4上均设置有导杆定位孔R9,导杆定位孔R9上穿接有压缩板定位杆R10,压缩板定位杆R10的底端与布叠压缩板R6的顶部固定连接;由于布片叠是软的,布叠压缩气缸R5的伸缩杆伸出下压布叠压力大,万一布叠压缩板R6的一侧受力不均匀时,压缩板定位杆R10就起到一个平衡压力的作用,防止布叠压缩板R6压布叠歪偏;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电磁阀。
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设置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对应的前后外侧;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之间固定连接承托平板装置R3,承托平板装置R3横穿接在中层空间F2、其顶部板面靠近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承托平板装置R3的顶部平整;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之间用螺栓固定连接气缸龙门架R4,气缸龙门架R4中部用螺栓竖直固定连接有布叠压缩气缸R5,布叠压缩气缸R5的底部伸缩杆端用螺丝固定连接布叠压缩板R6,气缸龙门架R4的中部外侧用螺丝固定连接有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A,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朝下检测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输出的布片。常态下,布叠压缩板R6通过布叠压缩气缸R5内缩被提升起,布叠压缩板R6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之间有空间让布片叠通过;布叠压缩板R6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之间的高度为15厘米~25厘米;
本布片叠压缩装置R为二次加压压缩;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从已折叠的布片叠退出(脱出),不再接触布片叠;本布片叠压缩装置R是接上一道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继续工作的程序,当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工作完成后,然后,控制器A控制电机传动装置D继续启动旋转工作,电机传动装置D驱动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旋转,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随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旋转,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而随动旋转,由此,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由左往右进行旋转工作;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持续反馈信号给控制器A;由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是由左往右旋转的,所以布片叠由左往右进行传送的,布片叠要从承托平板装置R3与布叠压缩板R6之间通过,当布片叠在传送过程中,布片叠前头被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捕捉检测到后,即反馈信号给控制器A,并视为布片叠传送到指定位置,然后,控制器A控制电机传动装置D停止旋转工作,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停止旋转,布片叠停止传送不动了,布片叠中段刚好停留在承托平板装置R3与布叠压缩板R6之间;然后,控制器A控制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门关闭,布叠压缩气缸R5的伸缩杆下降,压缩板定位杆R10同步下降,布叠压缩板R6同步下降下压布片叠,布片叠通过底部的承托平板装置R3支承,承托平板装置R3、布叠压缩板R6之间夹压布片叠,上层带组件F1同时也是被夹压的,夹紧力在7千克~15千克,夹压时间为3秒~5秒;夹压完成后,控制器A控制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门打开,布叠压缩气缸R5的伸缩杆提升,压缩板定位杆R10同步上升,布叠压缩板R6同步上升脱离下压布片叠,完成压缩过程;这样,二次将布片叠的内部空气完全排空,布片叠压扁排空成型,成型后呈方块状,方正、简洁、美观、体积小,表面平整无皱纹,各折叠分段的折叠线清晰,经本布片叠压缩装置R压缩完成后,下一步为通过包装袋将折叠好的布片叠进行包装、贴标签、标识等,然后上市销售。
优选地:所述布叠压缩板R6的中部板体开设有上信号发射通孔R11;所述承托平板装置R3的板体开设下信号发射通孔R12;
所述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包括上半信号发射器R71及下半信号反射器R72,上半信号发射器R71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A,上半信号发射器R71用支架及螺丝固定连接在气缸龙门架R4的中部外侧,位于上层带组件F1的上方,上半信号发射器R71的信号发射极朝下;下半信号反射器R72用支架及螺丝固定连接在前侧机架B,下半信号反射器R72伸入布置在承托平板装置R3的板体下方,上半信号发射器R71、上信号发射通孔R11、镂空间隙F4、下信号发射通孔R12、下半信号反射器R72垂直对应,上半信号发射器R71通过上信号发射通孔R11、镂空间隙F4、下信号发射通孔R12与下半信号反射器R72进行光感信号传输;常态下,上半信号发射器R71所发射的光感信号通过下半信号反射器R72反射回上半信号发射器R71,为无布片触动信号;当布片叠从上层带组件F1的顶部从左往右传送过程中,布片叠前头切断它们的传输信号时,上半信号发射器R71的光感信号无法传递到下半信号反射器R72,下半信号反射器R72也无法反射光感信号,控制器A通过上半信号发射器R71视为捕捉到有布片叠通过的信号,视为布片叠到达指定位置;上述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的具体安装结构及部件组成比较合理,检测准确;当然,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也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或光感传感器或光电开关或微动开关或触动开关等等,在这里不作限制,只要实现检测功能即可。
优选地:在布叠压缩板R6的板体开设有排空气孔R13,在压缩布片叠时,空气可以从排空气孔R13排出,排空气更加快速高效,效果好;
优选地:所述承托平板装置R3包括前壁板座R31、后壁板座R32、顶承托平板R33,前壁板座R31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前侧壁板架R1内壁,后壁板座R32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后侧壁板架R2内壁,顶承托平板R33的前后两端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前壁板座R31、后壁板座R32顶部,顶承托平板R33的顶部平整,顶承托平板R33的顶面靠近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顶承托平板R33与上层带组件F1之间的间距为1厘米~2厘米,顶承托平板R33优选为水平设置),其结构连接牢固、稳定、承重力好,承托平板装置R3为金属制造。
进一步:所述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至少包括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翻转轴L3、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齿条装置L5、第一翻转气缸L6、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第一翻转压条L1同一排列式固定焊接连接在第一翻转轴L3上;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设置靠近在前侧机架B,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设置靠近在后侧机架C,第一翻转轴L3的前后两端活动横穿在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的顶部(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的顶部均开设有轴孔,第一翻转轴L3的前后两端刚好能穿接在轴孔内,由此形成活动连接,可以在轴孔加注润滑油提高润滑效果;轴孔内可以设置轴承以提高滑动性能),第一翻转轴L3的前端穿接卡紧固定有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转轴齿轮L4的齿轮与第一齿条装置L5的齿级齿合连接,第一齿条装置L5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向平整设置,优选为水平设置;第一齿条装置L5与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端用螺栓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伸缩驱动第一齿条装置L5、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翻转轴L3运动而使第一翻转压条L1往布片扁压板装置I顶部翻转折叠及压合布片;第一翻转轴L3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左边;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与第一翻转气缸L6用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为电磁阀;第一翻转气缸L6的气源是通过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所述第一翻转轴L3的前后两端段卡紧固定有对应的第一前限位防脱环L31、第一后限位防脱环L32,第一前限位防脱环L31、第一后限位防脱环L32分别挨近在对应的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内壁,第一翻转轴L3通过第一前限位防脱环L31、第一后限位防脱环L32防止脱出;第一翻转压条L1的根部与第一翻转轴L3之间有一个弯曲位,用于调节第一翻转轴L3与承托平台H之间的高低翻转落差;
常态下,第一翻转压条L1平整地布置在中层空间F2;工作时,控制器A控制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关闭,第一翻转气缸L6有气压进入,其伸缩杆伸出,第一齿条装置L5往左运动,而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翻转轴L3则往反方向旋转,即:往右旋转、顺时针旋转,第一翻转压条L1由此顺时针翻转,由此,第一翻转压条L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第一翻转压条L1由此从布片的底部托起布片叠,并快速翻折(翻转)布片叠;准确地,第一翻转压条L1的翻转度数为:0度~180度;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伸出尽后刚好能让第一翻转压条L1的翻转180度;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内缩尽后刚好能让第一翻转压条L1的回程翻转180度;翻折(翻转)布片叠完成后,控制器A控制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打开,第一翻转气缸L6的气压被吸走,其伸缩杆内缩,第一齿条装置L5往右运动,而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翻转轴L3相对于第一齿条装置L5是反方向旋转,即:往左旋转、逆时针旋转,第一翻转压条L1由此逆时针翻转,由此,第一翻转压条L1往后翻转回程,第一翻转压条L1最终复位在中层空间F2,等待下一次的循环翻转工作;上述为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的具体结构及部件连接,其结构设置合理,安装牢固,工作时翻转稳定、灵活、快速、高效。
所述第一齿条装置L5包括第一齿条座L51及第一横向齿条L52,第一齿条座L51的顶部用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横向齿条L52,第一齿条座L51用螺栓与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第一横向齿条L52的顶部齿级与第一转轴齿轮L4齿合连接,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在伸缩运动时,第一齿条座L51、第一横向齿条L52同步运动,第一横向齿条L52驱动第一转轴齿轮L4旋转运动;设计合理的旋转结构。
所述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至少包括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翻转轴M3、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齿条装置M5、第二翻转气缸M6、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第二翻转压条M1同一排列式固定连接在第二翻转轴M3上;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设置靠近在前侧机架B,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设置靠近在后侧机架C,第二翻转轴M3的前后两端活动横穿在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的顶部(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的顶部均开设有轴孔,第二翻转轴M3的前后两端刚好能穿接在轴孔内,由此形成活动连接,可以在轴孔加注润滑油提高润滑效果;轴孔内可以设置轴承以提高滑动性能),第二翻转轴M3的前端穿接卡紧固定有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转轴齿轮M4的齿轮与第二齿条装置M5的齿级齿合连接,第二齿条装置M5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向平整设置,优选为水平设置;第二齿条装置M5与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端用螺栓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伸缩驱动第二齿条装置M5、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翻转轴M3运动而使第二翻转压条M1往布片扁压板装置I顶部翻转折叠及压合布片;第一翻转轴L3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右边;第一翻转轴L3、第二翻转轴M3是一顺一逆旋转;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与第二翻转气缸M6用螺栓固定连接。第二翻转压条M1的根部与第二翻转轴M3之间有一个弯曲位,用于调节第二翻转轴M3与承托平台H之间的高低翻转落差;
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为电磁阀;第二翻转气缸M6的气源是通过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所述第二翻转轴M3的前后两端段固定有对应的第二前限位防脱环M31、第二后限位防脱环M32,第二前限位防脱环M31、第二后限位防脱环M32分别挨近在对应的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内壁,第二翻转轴M3通过第二前限位防脱环M31、第二后限位防脱环M32防止脱出;第二翻转压条M1的根部与第二翻转轴M3之间有一个弯曲位,用于调节第二翻转轴M3与承托平台H之间的高低翻转落差;
常态下,第二翻转压条M1平整地布置在中层空间F2;工作时,控制器A控制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关闭,第二翻转气缸M6有气压进入,其伸缩杆伸出,第二齿条装置M5往右运动,而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翻转轴M3则往反方向旋转,即:往左旋转、逆时针旋转,第二翻转压条M1由此逆时针翻转,由此,第二翻转压条M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第二翻转压条M1由此从布片的底部托起布片叠,并快速翻折(翻转)布片叠;准确地,第二翻转压条M1的翻转度数为:0度~180度;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伸出尽后刚好能让第二翻转压条M1的翻转180度;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内缩尽后刚好能让第二翻转压条M1的回程翻转180度;翻折(翻转)布片叠完成后,控制器A控制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打开,第二翻转气缸M6的气压被吸走,其伸缩杆内缩,第二齿条装置M5往左运动,而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翻转轴M3相对于第二齿条装置M5是反方向旋转,即:往右旋转、顺时针旋转,第二翻转压条M1由此顺时针翻转,由此,第二翻转压条M1往后翻转回程,第二翻转压条M1最终复位在中层空间F2,等待下一次的循环翻转工作;上述为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的具体结构及部件连接,其结构设置合理,安装牢固,工作时翻转稳定、灵活、快速、高效。
所述第二齿条装置M5包括第二齿条座M51及第二横向齿条M52,第二齿条座M51的顶部用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横向齿条M52,第二齿条座M51用螺栓与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第二横向齿条M52的顶部齿级与第二转轴齿轮M4齿合连接,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在伸缩运动时,第二齿条座M51、第二横向齿条M52同步运动,第二横向齿条M52驱动第二转轴齿轮M4旋转运动;设计合理的旋转结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共同活动连接有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P;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P与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连接;
所述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P包括间距调节手轮P1、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前轴座P4、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前左锥形齿轮P6、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前定位滑动装置P9、主轴后锥形齿轮P10、主轴后轴座P11、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后左锥形齿轮P13、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后定位滑动装置P16;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优选仅在中段设置有螺纹,左右两端段没有螺纹,这样,与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连接的杆体防止与螺纹形成摩擦磨损;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横向设置,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轴向设置,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之间的夹角为90度;
所述主轴前轴座P4、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用螺丝与前侧机架B固定连接,主轴后轴座P11、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用螺丝与后侧机架C固定连接;
所述间距调节手轮P1用螺丝组件固定连接在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的前端,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前后两端段轴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主轴前轴座P4、主轴后轴座P11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即:在主轴前轴座P4、主轴后轴座P11上均开设有穿轴孔,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前后两端段轴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主轴前轴座P4、主轴后轴座P11的穿轴孔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所述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前后两端段轴体穿接卡紧固定有对应的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后锥形齿轮P10;
所述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的左右两端段杆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即:在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上均开设有穿轴孔,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前后两端段杆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的穿轴孔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正向螺纹连接,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反向螺纹连接(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的底部均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的是正牙螺纹孔,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的是反牙螺纹孔,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穿过并拧接在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的螺纹孔内形成螺纹连接);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与前左锥形齿轮P6齿合连接;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的底部滑动式连接在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滑动部件上,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固定部件固定连接在前侧机架B上;前定位滑动装置P9由组成滑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组成部,滑动部件为卡合件,固定部件为导轨条;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滑动部件与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固定部件以燕尾槽结构卡合滑动连接,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滑动部件以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固定部件为基础进行左右滑动,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与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滑动部件用螺丝固定连接,因此,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以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固定部件为基础进行左右滑动式运动。前定位滑动装置P9为定位滑动导轨。
所述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的左右两端段杆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即:在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上均开设有穿轴孔,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前后两端段杆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的穿轴孔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与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正向螺纹连接,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与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反向螺纹连接(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的底部均开设有对应的螺纹孔,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的是正牙螺纹孔,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的是反牙螺纹孔,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穿过并拧接在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的螺纹孔内形成螺纹连接);主轴后锥形齿轮P10与后左锥形齿轮P13齿合连接;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的底部滑动式连接在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滑动部件上,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固定部件固定连接在后侧机架C上;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由组成滑动部件和固定部件组成部,滑动部件为卡合件,固定部件为导轨条;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滑动部件与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固定部件以燕尾槽结构卡合滑动连接,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滑动部件以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固定部件为基础进行左右滑动,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与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滑动部件用螺丝固定连接,因此,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以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固定部件为基础进行左右滑动式运动。后定位滑动装置P16为定位滑动导轨。
调节例1:使用时,通过用手往逆时针拨动间距调节手轮P1旋转时,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后锥形齿轮P10同时往逆时针旋转,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后锥形齿轮P10同步驱动对应的前左锥形齿轮P6、后左锥形齿轮P13反方向旋转(顺时针旋转),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前左锥形齿轮P6、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后左锥形齿轮P13同时往顺时针旋转,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之间的间距变小、两个转轴支承座靠拢,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之间的间距变小、两个转轴支承座靠拢;第一翻转气缸L6、第二翻转气缸M6之间的间距变小、两个翻转气缸靠拢,第一翻转轴L3、第二翻转轴M3之间的间距变小、两个翻转轴靠拢,第一翻转压条L1、第二翻转压条M1之间的间距变小,在翻转折叠布片时,其翻转折叠后的布片叠尺寸(例如:宽度)变小,用于小范围调节被折叠布片叠的尺寸,调节范围一般为0~10厘米,用于调整适合所需的叠布片叠的尺寸,同步调节,调节准确,调节灵活,调节尺寸统一规范,一步调节完成,调节效率高,不用对位。
调节例2:使用时,通过用手往顺时针拨动间距调节手轮P1旋转时,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后锥形齿轮P10同时往顺时针旋转,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后锥形齿轮P10同步驱动对应的前左锥形齿轮P6、后左锥形齿轮P13反方向旋转(逆时针旋转),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前左锥形齿轮P6、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后左锥形齿轮P13同时往逆时针旋转,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之间的间距变大、两个转轴支承座之间远离,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之间的间距变大、两个转轴支承座之间远离;第一翻转气缸L6、第二翻转气缸M6之间的间距变大、两个翻转气缸之间远离,第一翻转轴L3、第二翻转轴M3之间的间距变大、两个翻转轴之间远离,第一翻转压条L1、第二翻转压条M1之间的间距变大,在翻转折叠布片时,其翻转折叠后的布片叠尺寸(例如:宽度)变大,用于小范围调节被折叠布片叠的尺寸,调节范围一般为0~10厘米,用于调整适合所需的叠布片叠的尺寸,同步调节,调节准确,调节灵活,调节尺寸统一规范,一步调节完成,调节效率高,不用对位。
进一步:所述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包括气缸底架J1、压板升降气缸J2、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公共升降横梁J4、前横向伸缩气缸J5、前升降竖架J6、后横向伸缩气缸J7、后升降竖架J8、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压板升降气缸J2通过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通过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连接工厂自有气源管网得到吹气气压及吸气气压;压板升降气缸J2有两个、分布在公共升降横梁J4的两端段,这样,有更好的支撑能力,上下升降更加稳定,公共升降横梁J4前后段更加平衡/平稳;
气缸底架J1、压板升降气缸J2、公共升降横梁J4、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设置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下底部;
所述气缸底架J1的前后两端与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用螺栓固定连接,用于固定安装气缸,气缸底架J1用螺栓竖直固定连接有压板升降气缸J2,压板升降气缸J2通过气管与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连接,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压板升降气缸J2的顶部伸缩杆端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公共升降横梁J4,公共升降横梁J4为板条式、铁质金属制造,公共升降横梁J4的长度大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宽度,公共升降横梁J4的顶部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相背向设置,前横向伸缩气缸J5的伸缩杆往前伸缩,后横向伸缩气缸J7的伸缩杆往后伸缩;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通过气管与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连接,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
所述前横向伸缩气缸J5的伸缩杆端与前升降竖架J6的底部用螺丝固定连接,前升降竖架J6的顶部用螺丝固定连接前扁压板I1的外侧;所述后横向伸缩气缸J7的伸缩杆端与后升降竖架J8的底部用螺丝固定连接,后升降竖架J8的顶部用螺丝固定连接后扁压板I2的外侧;前升降竖架J6、后升降竖架J8设置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对应前后外侧;上述为左右撑开及收拢的具体结构及部件连接,其结构设计合理,
升降调节过程:常态下,控制器A控制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门关闭,压板升降气缸J2有气压进入,压板升降气缸J2的伸缩杆伸出将公共升降横梁J4顶起,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随动升高,前升降竖架J6、后升降竖架J8同步升高,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同步被举起,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也是同步被举起,由此,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与上层带组件F1(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之间有布片叠传送的空间,不会阻碍布片叠正常传送,上层带组件F1与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之间的空间高度为5厘米~10厘米,布片叠可从上层带组件F1顶部传送;当控制器A控制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门打开,压板升降气缸J2的气压抽吸,压板升降气缸J2的伸缩杆内缩将公共升降横梁J4拉下,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随动下降,前升降竖架J6、后升降竖架J8同步下降,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同步被拉下,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从布片叠顶下压,然后,承托平台H与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之间夹压布片叠,压扁压平整布面,上层带组件F1也会一并被夹压,压紧等待折叠;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呈U形叉;上述为升降的具体结构及部件连接,其结构设计合理,采用气缸升降速度快,工作效率高,升的时间为1~2秒,降的时间为1~2秒,一般都是1秒钟;
前后撑开及收拢调节过程:常态下,控制器A控制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的吹气阀门关闭、吸气阀门打开,后横向伸缩气缸J7、后横向伸缩气缸J7的伸缩杆内缩将前升降竖架J6、后升降竖架J8拉合收拢,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置于上层带组件F1(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正顶部,为了使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可以从布片叠顶下压夹压布片叠,为待夹压布片叠状态;
当控制器A控制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的吹气阀门打开、吸气阀门关闭,后横向伸缩气缸J7、后横向伸缩气缸J7的伸缩杆伸出将前升降竖架J6、后升降竖架J8撑开,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退出在对应该侧的上层带组件F1(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外侧边,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从已折叠的布片叠退出(脱出),不再接触布片叠,布片叠可以随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流动了,由此,控制器A控制电机传动装置D继续启动旋转工作,电机传动装置D驱动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由左往右进行旋转工作,将布片叠传送至布片叠压缩装置R进行二次压缩折叠;
采用气缸左右撑开及收拢速度快,工作效率高,撑开的时间为1~2秒,收拢的时间为1~2秒,一般都是1秒钟。
进一步:所述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右端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右侧机架S,右侧机架S用螺栓与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固定连接,在右侧机架S开设有穿带孔S1,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右段从穿带孔S1穿出在外部;右侧机架S内部为机械动作区、右侧机架S外是人作业区,为了保证人的操作安全,所以在右侧机架S开设穿带孔S1,将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右段一部分从穿带孔S1穿出在外部,用于人为作业;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最右端为接收完成折叠的布片叠进行商品包装、贴标签、装箱等。
进一步:所述电机传动装置D包括驱动电机D1、电机齿轮D2、电机传动带D3、转轴齿轮D4,驱动电机D1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前侧壁板架R1内壁,驱动电机D1的电机轴端卡接拧紧固定电机齿轮D2,电机齿轮D2与转轴齿轮D4之间套设套紧电机传动带D3,电机传动带D3的内表面有有齿级的,防止旋转打滑,旋转行程准确;优选地:驱动电机D1为伺服电机或包括变速箱一体式的电机(包括变速箱在内的一整套电机)或含有变速功能的套装电机或变频电机等;因为传动带不能太快,所以要有变速。
所述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包括左前轴承座E1、左传送带转轴E2、左后轴承座E3,左前轴承座E1、左后轴承座E3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上;左传送带转轴E2的前后两端刚好横穿在前左前轴承座E1、左后轴承座E3上;
所述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右端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右侧机架S,右侧机架S用螺栓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
所述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包括右前轴承座G1、右传送带转轴G2、右后轴承座G3,右前轴承座G1、右后轴承座G3用螺栓固定连接在对应的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上;右传送带转轴G2的前后两端刚好横穿在右前轴承座G1、右后轴承座G3上;
左传送带转轴E2、右传送带转轴G2之间套设套紧有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上述电机传动装置D、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结构设置合理,配合度好,工作旋转稳定;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旋转速度为:10秒/米~15秒/米。
工作时,控制器A控制驱动电机D1工作,电机齿轮D2旋转而带动电机传动带D3旋转,电机传动带D3驱动转轴齿轮D4旋转,左传送带转轴E2同步旋转,左传送带转轴E2同步带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旋转,右传送带转轴G2随动旋转,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由左往右旋转将布片叠进行传送。
进一步:所述承托平台H包括上顶板H1、顶板座架H2,上顶板H1的反面与顶板座架H2的顶部焊接或用螺栓固定连接,上顶板H1的顶部平整,最好水平设置,顶板座架H2的前后两端用螺丝与与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内壁体固定连接;所述上顶板H1为矩形,其长度为30厘米~65厘米、宽度为宽度为30厘米~50厘米;上顶板H1的顶面靠近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但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在布片扁压板装置I下压时,布片叠被下压,上层带组件F1有一定的弹性,上层带组件F1压在上顶板H1的顶面,而布片叠压在上层带组件F1的顶部,由此,布片扁压板装置I与上顶板H1之间一并夹压上层带组件F1和布片叠;此为承托平台H的具体结构及连接结构,其连接稳定、牢固。
进一步:所述布片检测传感器K包括光感发射器K1及光感反射器K2,光感发射器K1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A,光感发射器K1用支架及螺丝固定连接在前侧机架B和/或后侧机架C上,位于上层带组件F1的上方,光感发射器K1的发射极朝下;光感反射器K2用支架及螺丝固定连接在前侧机架B,光感反射器K2伸入布置在中层空间F2,光感发射器K1与光感反射器K2垂直对应,光感发射器K1与光感反射器K2之间通过镂空间隙F4进行光感传输;常态下,光感发射器K1所发射的光感信号通过光感反射器K2反射回光感发射器K1,为无布片触动信号;当布片从上层带组件F1的顶部从左往右传送过程中,布片叠前头切断它们的传输信号时,光感发射器K1的光感信号无法传递到光感反射器K2,光感反射器K2也无法反射光感信号,控制器A通过布片检测传感器K视为捕捉到有布片通过的信号,视为布片叠到达指定位置;上述布片检测传感器K的具体安装结构及部件组成比较合理,检测准确;当然,布片检测传感器K也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或光感传感器或微动开关或触动开关等等,在这里不作限制,只要实现检测功能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包括控制器(A)、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电机传动装置(D)、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电机传动装置(D)与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连接,控制器(A)通过电线与电机传动装置(D)连接;左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E)与右传送带转轴套设装置(G)之间套设套紧有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并由此形成有上层带组件(F1)和下层带组件(F3),上层带组件(F1)与下层带组件(F3)之间形成有中层空间(F2),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传送带之间开设有镂空间隙(F4),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机架(B)与后侧机架(C)的中段之间设置有承托平台(H)、布片扁压板装置(I)、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布片检测传感器(K)、带第一翻转压条(L1)的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第一翻转压条(L1)至少有两条;第一翻转压条(L1)的宽度小于镂空间隙(F4)的宽度;
所述承托平台(H)位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中段,横穿布置在中层空间(F2),其前后两端与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壁体固定连接,承托平台(H)的顶面靠近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
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外侧与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的顶部固定连接,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用于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升降、横向前后撑开及收拢;布片扁压板装置(I)布置在上层带组件(F1)中段上方,布片扁压板装置(I)与承托平台(H)垂直对应;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升起后,布片可从上层带组件(F1)顶部传送;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驱动布片扁压板装置(I)下降后,承托平台(H)与布片扁压板装置(I)之间夹压布片等待折叠;
所述布片检测传感器(K)位于承托平台(H)、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后方,用于检测布片叠是否到达指定位置;布片检测传感器(K)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A);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由控制器(A)控制其的工作;
所述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靠近承托平台(H),第一翻转压条(L1)、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横穿在中层空间(F2),其第一翻转压条(L1)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向设置,每条第一翻转压条(L1)与不同列的镂空间隙(F4)上下垂直居中对应,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用于驱动第一翻转压条(L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而翻折翻压布片折叠,镂空间隙(F4)为第一翻转压条(L1)提供翻转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机架(B)与后侧机架(C)的中段之间设置有带第二翻转压条(M1)的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第二翻转压条(M1)至少有两条;第二翻转压条(M1)的宽度小于镂空间隙(F4)的宽度;
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I)包括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前后等高对称且相向设置;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各自外侧与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顶部固定连接,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用于驱动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同步升降、横向前后撑开及收拢;
所述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的外侧边顶部固定连接有对应的前顶气缸支架(N)、后顶气缸支架(O),前顶气缸支架(N)、后顶气缸支架(O)固定连接有对应往右下倾斜设置的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通过气管连接有顶置气缸控制阀(NO),顶置气缸控制阀(NO)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前顶置气缸(N1)、后顶置气缸(O1)各自对应的伸缩杆端横向固定连接有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等高对称且相向设置,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位于对应的前扁压板(I1)、后扁压板(I2)右侧边沿上方;
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左边,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右边;第二翻转压条(M1)、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横穿在中层空间(F2),其第二翻转压条(M1)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同向设置,每条第二翻转压条(M1)与不同列的镂空间隙(F4)居中对应,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用于驱动第二翻转压条(M1)由下往上穿过镂空间隙(F4)翻转而翻折翻压布片折叠,镂空间隙(F4)为第二翻转压条(M1)提供翻转空间;
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驱动第一翻转压条(L1)顺时针翻转,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驱动第二翻转压条(M1)逆时针翻转,第二翻转压条(M1)与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配合使用,实现左右两侧翻转折叠夹压布片;前辅助压杆(N2)、后辅助压杆(O2)短于对应的前扁压板(I1)和后扁压板(I2)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压条翻转装置(L)至少包括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翻转轴(L3)、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齿条装置(L5)、第一翻转气缸(L6)、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第一气缸气源控制阀(L8)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第一翻转压条(L1)同一排列式固定连接在第一翻转轴(L3)上;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设置靠近在前侧机架(B),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设置靠近在后侧机架(C),第一翻转轴(L3)的前后两端活动横穿在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的顶部,第一翻转轴(L3)的前端穿接固定有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转轴齿轮(L4)的齿轮与第一齿条装置(L5)的齿级齿合连接,第一齿条装置(L5)与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一翻转气缸(L6)的伸缩杆伸缩驱动第一齿条装置(L5)、第一转轴齿轮(L4)、第一翻转轴(L3)运动而使第一翻转压条(L1)往布片扁压板装置(I)顶部翻转折叠及压合布片;第一翻转轴(L3)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左边;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与第一翻转气缸(L6)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压条翻转装置(M)至少包括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翻转轴(M3)、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齿条装置(M5)、第二翻转气缸(M6)、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第二气缸气源控制阀(M8)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第二翻转压条(M1)同一排列式固定连接在第二翻转轴(M3)上;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设置靠近在前侧机架(B),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设置靠近在后侧机架(C),第二翻转轴(M3)的前后两端活动横穿在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的顶部,第二翻转轴(M3)的前端穿接固定有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转轴齿轮(M4)的齿轮与第二齿条装置(M5)的齿级齿合连接,第二齿条装置(M5)与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端固定连接;通过第二翻转气缸(M6)的伸缩杆伸缩驱动第二齿条装置(M5)、第二转轴齿轮(M4)、第二翻转轴(M3)运动而使第二翻转压条(M1)往布片扁压板装置(I)顶部翻转折叠及压合布片;第一翻转轴(L3)位于靠近承托平台(H)的右边;第一翻转轴(L3)、第二翻转轴(M3)是一顺一逆旋转;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与第二翻转气缸(M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共同活动连接有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P);
所述翻转轴间距调节装置(P)包括间距调节手轮(P1)、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前轴座(P4)、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前左锥形齿轮(P6)、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前定位滑动装置(P9)、主轴后锥形齿轮(P10)、主轴后轴座(P11)、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后左锥形齿轮(P13)、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后定位滑动装置(P16);
所述主轴前轴座(P4)、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与前侧机架(B)固定连接,主轴后轴座(P11)、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与后侧机架(C)固定连接;
所述间距调节手轮(P1)固定连接在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的前端,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前后两端段轴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主轴前轴座(P4)、主轴后轴座(P11)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所述主间距旋转调节轴(P2)前后两端段轴体穿接固定有对应的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主轴后锥形齿轮(P10);
所述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的左右两端段杆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第一前转轴支承座(L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正向螺纹连接,第二前转轴支承座(M2)与前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5)反向螺纹连接;主轴前锥形齿轮(P3)与前左锥形齿轮(P6)齿合连接;前左轴承座(P7)、前右轴承座(P8)的底部滑动式连接在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滑动部件上,前定位滑动装置(P9)的固定部件固定连接在前侧机架(B)上;
所述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的左右两端段杆体刚好能横穿过对应的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并与它们形成活动连接;第一后转轴支承座(L7)与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正向螺纹连接,第二后转轴支承座(M7)与后气缸间距调节螺纹杆(P12)反向螺纹连接;主轴后锥形齿轮(P10)与后左锥形齿轮(P13)齿合连接;后左轴承座(P14)、后右轴承座(P15)的底部滑动式连接在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滑动部件上,后定位滑动装置(P16)的固定部件固定连接在后侧机架(C)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片扁压板装置(I)的上方设置有上下升降的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布片翻转折叠后,再通过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下压布片叠排空并压平整;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设置在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之间,位于上层带组件(F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叠压扁排空装置(Q)包括布叠压板架(Q1)、杠杆架(Q2)、杠杆基础轴(Q3)、纵向升降气缸(Q4)、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纵向升降气缸(Q4)通过气管与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连接,纵向气缸气源控制阀(Q5)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布叠压板架(Q1)的顶部与杠杆架(Q2)的末端活动连接,杠杆架(Q2)的中后段活动式横穿有杠杆基础轴(Q3),杠杆架(Q2)的前端活动连接纵向升降气缸(Q4)的伸缩杆;纵向升降气缸(Q4)通过其自身的伸缩杆推动及拉动杠杆架(Q2)的一端升降而使另一端升降,布叠压板架(Q1)随杠杆架(Q2)的末端升降而升降,下降为压扁布片叠紧贴折叠及排空。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升降气缸装置(J)包括气缸底架(J1)、压板升降气缸(J2)、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公共升降横梁(J4)、前横向伸缩气缸(J5)、前升降竖架(J6)、后横向伸缩气缸(J7)、后升降竖架(J8)、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
所述气缸底架(J1)的前后两端与对应的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固定连接,气缸底架(J1)竖直固定连接有压板升降气缸(J2),压板升降气缸(J2)通过气管与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连接,压板气缸气源控制阀(J3)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压板升降气缸(J2)的顶部伸缩杆端固定连接有公共升降横梁(J4),公共升降横梁(J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相背向设置,前横向伸缩气缸(J5)的伸缩杆往前伸缩,后横向伸缩气缸(J7)的伸缩杆往后伸缩;前横向伸缩气缸(J5)、后横向伸缩气缸(J7)通过气管与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连接,横梁气缸气源控制阀(J9)通过电线与控制器(A)连接;
所述前横向伸缩气缸(J5)的伸缩杆端与前升降竖架(J6)的底部固定连接,前升降竖架(J6)的顶部固定连接前扁压板(I1)的外侧;所述后横向伸缩气缸(J7)的伸缩杆端与后升降竖架(J8)的底部固定连接,后升降竖架(J8)的顶部固定连接后扁压板(I2)的外侧;前升降竖架(J6)、后升降竖架(J8)设置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的对应前后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右段设置有布片叠压缩装置(R);所述布片叠压缩装置(R)包括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承托平板装置(R3)、气缸龙门架(R4)、布叠压缩气缸(R5)、布叠压缩板(R6)、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布叠压缩气缸(R5)通过气管连接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压缩气缸气源控制阀(R8)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器(A);
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设置在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对应的前后外侧;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之间固定连接承托平板装置(R3),承托平板装置(R3)横穿接在中层空间(F2)、其顶部板面靠近上层带组件(F1)的反面;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之间固定连接气缸龙门架(R4),气缸龙门架(R4)中部竖直固定连接有布叠压缩气缸(R5),布叠压缩气缸(R5)的底部伸缩杆端固定连接布叠压缩板(R6),气缸龙门架(R4)的中部外侧固定连接有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通过数据线连接控制器(A),布片检测信号传感器(R7)朝下检测从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输出的布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机架(B)、后侧机架(C)右端固定连接有右侧机架(S),右侧机架(S)与前侧壁板架(R1)、后侧壁板架(R2)固定连接,在右侧机架(S)开设有穿带孔(S1),布片承托传送带组件(F)右段从穿带孔(S1)穿出在外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左段前外侧设置有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左前纠偏推板(T1),左前纠偏推板(T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
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右段前外侧设置有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右前纠偏推板(U1),右前纠偏推板(U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
所述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固定在前侧机架(B);
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左段后外侧设置有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左后纠偏推板(V1),左后纠偏推板(V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
所述上层带组件(F1)的右段后外侧设置有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的伸缩杆端固定有右后纠偏推板(W1),右后纠偏推板(W1)的底边略高于上层带组件(F1),不与上层带组件(F1)接触;
所述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固定在后侧机架(C);
所述左前布片纠偏气缸(T)、右前布片纠偏气缸(U)、左后布片纠偏气缸(V)、右后布片纠偏气缸(W)通过气管连接有同一纠偏气源控制阀(X),纠偏气源控制阀(X)通过电线连接控制器(A)。
CN202211714925.3A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Pending CN1158722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4925.3A CN115872219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14925.3A CN115872219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72219A true CN115872219A (zh) 2023-03-31

Family

ID=857573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14925.3A Pending CN115872219A (zh) 2022-12-29 2022-12-29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7221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9244A (zh) * 2023-10-12 2023-11-14 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c板输送收卷用纠偏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49244A (zh) * 2023-10-12 2023-11-14 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c板输送收卷用纠偏装置
CN117049244B (zh) * 2023-10-12 2023-12-26 江苏汉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c板输送收卷用纠偏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95180U (zh) 编织袋缝边机
CN115872219A (zh)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CN104047120B (zh) 一种层状布料缝制机
CN103612863B (zh) 一种编织袋包裹折边机构
CN106564215A (zh) 一种全自动卷膜制袋套箱设备
CN111056091A (zh) 一种自动包装服装、撕胶封袋的设备、方法及系统
CN210028217U (zh) 一种服装自动折叠制袋装袋封口的设备
US4748922A (en) Device for the manufacture of partially fabricated fitted elastic bedsheets or similar seat covers
CN210390238U (zh) 一种折箱纸片自动加工设备
CN205836087U (zh) 马夹袋制备装置
CN113400414A (zh) 一种ccd定位全自动片材机
CN203890634U (zh) 一种层状布料缝制机
CN220299960U (zh) 一种布片折叠机的翻转折叠装置
CN112829991B (zh) 一种袋口折边机及其工作方法
CN111483660B (zh) 一种真空保温板的折边装置
CN112960221B (zh) 一种全自动包装码垛生产线
TWI534045B (zh) Automatic bag making machine
CN114161771A (zh) 一种包装袋自动制作设备
CN107585531A (zh) 一种产品翻转机构
CN111017320A (zh) 丁苯橡胶成品块包装袋套装方法
CN211893861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软包供料成形一体机
CN206602765U (zh) 一种多种板料复合整理装置
CN114789585B (zh) 一种手工锡箔纸快速折叠成纸元宝的自动化设备
KR102584531B1 (ko) 회전식 비닐 가공기 및 이를 통해 제조된 비닐 가공품
CN220681788U (zh) 一种纸袋自动折底投底卡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