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32641A - 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 Google Patents
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32641A CN115832641A CN202111229253.2A CN202111229253A CN115832641A CN 115832641 A CN115832641 A CN 115832641A CN 202111229253 A CN202111229253 A CN 202111229253A CN 115832641 A CN115832641 A CN 1158326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injection
- plate
- battery
- hole
- clamp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5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9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9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11049 f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52 prim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792 electroly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6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compound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00838 Al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42 ir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521257 Hydrop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0113 Oede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43 active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78 crys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086 sid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265 solid produ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904 solv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91 vacuum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设有容纳腔,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压板,与夹具本体连接,压板和夹具本体沿第一方向共同夹持电池,压板设有贯穿的第一注液孔,第一注液孔用于在压板夹持电池时与电池的注液口连通;以及推板,与压板连接,推板可沿第二方向相对压板运动,其中,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当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推板关闭第一注液孔,当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推板打开第一注液孔。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能够有效的改善注液过程中电池喷液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背景技术
注液是电池的生产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具体是指将电解液注入真空干燥深度脱水电池壳体,以润湿极片、隔离膜、颗粒间空隙以及颗粒内部空隙的过程。注液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一次注液,即电池装入铝壳中烘烤至水分达标后,一次性注入总电解液量80%-90%,二部分是电池一次注液并化成后,进行二次注液,达到工艺规范的电池总注液量。
实际生产情况下,电池需借助注液夹具安装定位以完成注液。在注液过程中电池常常会出现喷液,不利于电池与注液设备的安装对位,或者影响电池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注液过程中电池喷液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压板以及推板,夹具本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压板与所述夹具本体连接,所述压板和夹具本体沿第一方向共同夹持所述电池,所述压板设有贯穿的第一注液孔,所述第一注液孔用于在所述压板夹持所述电池时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口连通;推板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推板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压板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推板关闭所述第一注液孔,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推板打开所述第一注液孔。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注液夹具的注液孔处设置可活动的推板。当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推板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使得电池的内部空间与电池外相隔绝,电池内的电解液不易喷出电池外。当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推板打开注液夹具的注液孔,电池的内部空间与电池外相连通,易于对电池内进行二次注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推板设有贯穿的第二注液孔;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推板未设有所述第二注液孔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注液孔,以使所述推板关闭所述第一注液孔;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二注液孔与所述第一注液孔至少部分重叠,以使所述推板打开所述第一注液孔。通过在推板设置贯穿的第二注液孔,当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注液孔与第一注液孔至少部分重叠,推板围合成第二注液孔的部分填充于空间内,换而言之,电解液不易通过第一注液孔进入该空间内,有效地避免了盐类结晶阻碍推板的运动的情形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板设有滑道与开口,所述滑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注液孔均与所述滑道连通;所述推板包括主体部与抵接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滑道,所述主体部可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抵接部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处伸出,其中,所述第二注液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如此设置,该开口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抵接部抵接于开口的第一侧壁,抵接部受到阻碍作用,第一驱动件可根据该反馈而停止驱动。当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抵接部抵接于开口的第二侧壁,抵接部亦会受到阻碍作用,第一驱动件可根据该反馈而停止驱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开口的第一侧壁,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开口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滑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注液孔之间,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滑道的内表面或者所述主体部,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分别抵接于滑道的内表面和所述主体部,以将所述滑道的内表面和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隙密封。通过在开口与第一注液孔之间设置密封件,有效地减少了电解液经过开口与推板之间的间隙处流至外界外,以腐蚀电池的表面的情形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远离所述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使得推板具有复位性,当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推板可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此时,推板未设有第一注液孔的部分覆盖第二注液孔,以关闭第二注液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压板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板可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压板运动;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所述限位板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板分别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开口的第二侧壁,所述限位板对所述推板进行限位,当所述限位板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推板可在所述滑道内自由滑动。限位板可通过外接第二驱动件,以实现限位板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的之间任一位置的精确调节,以尽可能地减少因人工操作不当所造成活动的推板打开第二注液孔,以使得电解液从第二注液孔喷出的情形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的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使得限位板具有复位性,当限位板处于第三位置,限位板可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第三位置,此时,限位板分别抵接推板30与开口的第三侧壁,以对推板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夹具本体设有连通所述缺口的插接孔,所述压板设有贯穿的通孔,当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缺口时,所述插接孔和通孔连通;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插接于所述插接孔。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压板与夹具本体的插销连接,可以将压板较为准确地固定于缺口处,以对压板一端的端部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夹具本体沿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共同对所述电池进行限位。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系统,其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注液夹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注液夹具沿Y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注液夹具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注液夹具中推板处于第一位置,限位板处于第三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注液夹具沿Y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注液夹具中推板处于第二位置,限位板处于第四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注液夹具沿Y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号如下:
10、夹具本体;20、压板;30、推板;40、密封件;60、限位板;80、插销;90、定位块;
10a、容纳腔;10b、缺口;10c、插接孔;11、基板;12、侧板;
20a、第一注液孔;20b、滑道;20c、开口;
20a、第二注液孔;31、主体部;32、抵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多个”指的是两个以上(包括两个),同理,“多组”指的是两组以上(包括两组),“多片”指的是两片以上(包括两片)。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技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注液的基本过程是将电池注液孔与注液设备连接,注液设备将电池内部吸成负压,用管路将电池与电解液连接,使电池内部与电解液所在空间之间形成压差,利用该压差使电解液自动吸入到电池内部,再进行高压与真空循环的注液方式,完成自动注液。
其中,注液量对电池的电性能影响显著。当电池壳体内的注液量较少时,不易充分浸润极片和隔离膜,进而会造成内阻偏大、容量发挥较低、循环性能较差;随着电池壳体内的注液量增多,极片和隔离膜充分浸润,内阻变小,活性物质容量增大,循环性能也会随着电解液增多而增强;但当注液量过多时,会导致电池副反应增多,产气量和固体产物增多,循环性能也会随之变差。另外,过多的游离电解液也会参与燃烧和爆炸等剧烈反应,导致电池的安全性较差。因而,需合理地将注液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以同时满足电池具有较高地能量密度以及较稳定的安全性能。
本申请的发明人注意到,电池需借助注液夹具安装定位以完成一次注液。具体地,注液时先使用注液夹具对电池进行定位,在注液夹具的夹持作用下注液夹具的注液孔正对电池的注液口压紧,再将部分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完成一次注液工序后,注液夹具与电池从注液设备撤出,注液夹具会装配于电池等待二次注液工序的到来,在此等待时间内,电池需静置以充分浸润极片与隔离膜。然而,由于电池内部与外界的压差存在,电池内的电解液会在压强差的作用下从注液口处喷出,在一情形下,若喷出的电解液积聚在注液夹具的容纳腔内,随着电解液积液的溶剂挥发,盐类会结晶粘附于容纳腔的侧壁,导致电池的固定位置发生偏移,进而不利于电池与注液设备的安装对位。在另一情形下,若喷出的电解液积聚在电池的表面,电解液积液易于电池的壳体反应,并腐蚀电池的壳体,进而影响到电池的安全性能。
为改善注液过程中电池喷液的问题,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通过关闭电池的内部空间,可有效地改善电池内与外界环境出现压强差的情形。具体为在注液夹具装配于电池时,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由于此时电池的注液口在注液夹具的夹持作用下是与注液夹具的注液孔连通的,并且电池的注液口在后续的工序中才需关闭。因此,在此情形下只需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即可。而为了保证电池的二次注液工序正常进行,还需注液夹具的注液孔能够被打开,使得注液设备的注液器具与电池内相连通,以通入另一部分电解液。
基于以上考虑,为了有效地改善注液过程中电池常常会喷液,所造成的不利于电池与注液设备的安装对位,或者影响到电池安全性能的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注液夹具,在注液夹具的注液孔处设置可活动的推板。当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推板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使得电池的内部空间与电池外相隔绝,电池内的电解液不易喷出电池外。当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推板打开注液夹具的注液孔,电池的内部空间与电池外相连通,易于对电池内进行二次注液。
该注液夹具的工作原理如下,将电池夹持于该注液夹具中,在注液夹具的夹持作用下,电池的注液口与注液夹具的注液孔连通,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注液夹具的注液孔为关闭状态。再将注液设备的注液器具装配于注液夹具,并且注液器具的注液口与注液夹具的注液孔连通。需对电池内注入电解液时,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注液夹具的注液孔为打开状态,即可方便地注入电解液。由于推板能够关闭或打开注液夹具的注液孔,即电池内与电池外的压差可调整,进而有效地改善了注液过程中电池常常会喷液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注液设备、注液夹具以及电池的装配顺序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形调整,在此仅出于描述方便的需要。
并且,在一次注液完成后,通过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电池内部仍处于高压状态,在此状态下,可加速电解液充分浸润极片和隔离膜的时间,并使得极片和隔离膜吸收电解液的速率维持在较高的区间内。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注液夹具可以但不限应用于对电池实施注液操作以制作电池单体时夹持该电池,此处的电池单体可以是软包电池,也可以是硬壳电池。该电池单体的形状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采用该注液夹具制成的电池单体但不限于用于车辆、船舶或飞行器等用电装置中。亦可以使用具备本申请公开的电池单体、电池等组成该用电装置的电源系统。
请参阅图1示出的示例,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注液夹具的结构示意图。为描述简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该注液夹具应用于注液系统中举例说明,该注液系统还包括注液设备与注液器具,注液器具安装于设备主体,并与设备主体的注液管路连通,上述注液夹具可安装于设备主体,通过调整注液夹具的推板的位置,打开或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以将电池的注液口与注液器具的注液口连通或封闭。其中,注液器具包括但不限于注液杯、注液筒、注液管或注液针。
该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该夹具本体10设有容纳腔10a,容纳腔10a用于为电池提供容纳空间,夹具本体10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夹具本体10可以包括基板11与多个侧板12,多个侧板12依次首尾连接并均与基板11的同一板面连接,基板11与多个侧板12共同限定出用于容纳电池的容纳腔10a。多个侧板12可围合成两端开口20c的空心结构,基板11可以为板状结构,基板11设置于该空心结构的一开口20c侧并与多个侧板12连接,以使基板11与多个侧板12共同限定出容纳腔10a。应当说明的是,容纳腔10a的形状与电池的形状相适配,比如,电池的形状为圆柱体,容纳腔10a的形状也可为圆柱体,又比如,电池的形状为长方体,容纳腔10a的形状也可为长方体。
其中,基板11是指设置于上述空心结构的开口20c处,并将该处开口20c至少部分封闭的部件。不限地,基板11的形状可以与空心结构的开口20c形状相适配以与该空心结构配合。可选地,基板11可以由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材质(如不锈钢)制成,这样,基板11整体具有较平整的表面,能够为电池提供较稳定的支撑。基板11可以设有贯穿的通孔等连接结构,可利用紧固件穿过通孔并与注液设备螺纹连接,以将基板11可拆卸地固定于注液设备。沿容纳腔10a的延伸方向观察,基板11的表面积大于等于空心结构的开口20c面积。若基板11的表面积等于空心结构的表面积,则基板11分别与各侧板12朝向开口20c的侧壁连接。若基板11的表面积大于空心结构的表面积,则基板11与各侧板12与朝向开口20c的侧壁相邻的侧壁连接。当然了,沿容纳腔10a的延伸方向观察,基板11的表面积亦可小于空心结构的开口20c面积。另外,基板11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侧板12是指组成上述空心结构,并与基板11连接的部件。侧板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侧板12均与基板11的同一面一体连接。不限地,侧板12与基板11可以是独立的部件,可以在侧板12与基板11上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结构,以将多个侧板12安装于基板11的同一面。其中,一侧板12的形状可以根据电池与之贴合一侧面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大小来确定。侧板12的材质可以是多种,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只需满足侧板12与基板11连接形成夹具本体10即可,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参阅图2示出的示例,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提供的注液夹具的爆炸图。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夹具,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压板20以及推板30。夹具本体10设有上述容纳腔10a,容纳腔10a用于容纳电池。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连接,压板20和夹具本体10沿第一方向Y共同夹持电池,压板20设有贯穿的第一注液孔20a,第一注液孔20a用于在压板20夹持电池时于电池的注液口连通。推板30与压板20连接,推板30可沿第二方向X相对压板20运动,其中,第二方向X垂直于第一方向Y,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推板30关闭第一注液孔20a,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推板30打开第一注液孔20a。
如图2所示,图中第一方向Y为电解液的注液方向,图中第二方向X为垂直于电解液的注液方向,图中第三方向Z为另一垂直于电解液的注液方向,其中,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X以及第三方向Z中的任意两个方向两两垂直。
压板20是指与夹具本体10连接,以与夹具本体10沿第一方向Y共同夹持电池的部件。不限地,压板20的形状可以与空心结构远离基板11的一侧开口20c的形状相适配以配合夹具本体10。可选地,压板20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如不锈钢)的材质制成。这样,压板20在夹持电池时就不易发生形变,可较稳定对电池施加夹紧力。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注液孔20a靠近容纳腔10a的开口20c处可以设有注液咀(未示出),注液咀可以用于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共同夹持电池时塞入电池的注液口内,以关闭第一注液孔20a与电池的注液口之间的间隙。示例性的,注液咀可以为橡胶、塑料等。
推板30是指与压板20连接,并沿第二方向X相对压板20运动,以关闭或打开第一注液孔20a的部件。不限地,推板30的形状可以与第一注液孔20a的形状相适配以封闭第一注液孔20a。可选地,推板30可以由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如不锈钢)的材质制成。这样,推板30在关闭第一注液孔20a时,不易出现在推板30受到外界环境的压力作用而产生形变,使得第一注液孔20a与推板30之间出现间隙而造成电解液喷出的情形。推板30的材质也可以是多种的,比如,铜、铁、铝、不锈钢、铝合金、塑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制。
“压板20和夹具本体10沿第一方向Y共同夹持电池”是指电池容纳于夹具本体10的容纳腔10a内,电池沿第一方向Y的一端抵接于夹具本体10,电池沿第一方向Y的另一端抵接于压板20。其中,电池抵接于压板20的一端为电池设有连通电池内的注液口的一端。
“第一注液孔20a用于在压板20夹持电池时与电池的注液口连通”是指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连接时,设置于压板20的注液咀插接于电池的注液口,以封闭第一注液孔20a与电池的注液口之间的间隙。当然了,压板20朝向容纳腔10a的表面亦可抵接于电池设有注液口的表面,且第一注液孔20a与电池的注液口相连通。
“推板30可沿第二方向X相对于压板20运动”是指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连接,压板20固定于夹具本体10,即推板30为可活动的部件,压板20为不可活动的部件。推板30可相对压板20沿第一方向Y在压板20的第一位置与压板20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该运动路径包括推板3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所生成的路径与推板30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所生成的路径。其中,请参阅图3与图4所示出的示例,“第一位置”是指当推板30完全关闭第一注液孔20a时,推板30相对于压板20所处的位置。请参阅图5与图6示出的示例,“第二位置”是指当推板30至少部分打开第二注液孔30a时,推板30相对于压板20所处的位置。换而言之,推板30的第一位置仅为一个,推板30的第二位置可为多个,由于推板30的第二位置的不同,前述运动路径也不相同。
示例性的,以当推板30完全打开第二注液孔30a时所处的位置为第二位置为例说明。应当说明的是,压板20的第一位置为推板30的初始位置,即此时的推板30是关闭第一注液孔20a的。压板20的第二位置为推板30的运动极限位置,即此时的推板30是完全打开第一注液孔20a的。
请继续结合图1一并参阅图4示出的示例,电池容纳于容纳腔10a内,且在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的共同夹持作用下固定,注液咀插接于电池的注液口,第一注液孔20a远离注液咀的一端开口20c供注液器具插接,以使得注液器具的注液口与第一注液孔20a连通。此时,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第一注液孔20a处于关闭状态,若对电池进行注液操作,沿第二方向X,将推板30由第一位置运动至第二位置,第一注液孔20a由至少部分打开直至完全打开状态,电解液在压差的作用下通过注液器具的注液口经由第一注液孔20a流入电池内,直至电池内的电解液留有余量,以供注液设备对电池内进行加压,进而维持电池内的高压状态。再将推板30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第一注液孔20a处于关闭状态,即可移除注液器具,并将注液夹具从注液设备中移除。其中,图4中箭头方向为电解液的注液方向(第一方向Y)。
通过在注液夹具的注液孔处设置可活动的推板30。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推板30关闭注液夹具的注液孔,使得电池的内部空间与电池外相隔绝,电池内的电解液不易喷出电池外。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推板30打开注液夹具的注液孔,电池的内部空间与电池外相连通,易于对电池内进行二次注液。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请继续参考图4至图6,推板30设有贯穿的第二注液孔30a。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推板30未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覆盖第一注液孔20a,以使得推板30关闭第一注液孔20a。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沿第一方向Y观察,第二注液孔30a与第一注液孔20a至少部分重叠,以使推板30打开第一注液孔20a。
具体地,推板30可以为长方形板状结构。与推板30相匹配的,压板20可以设有容纳且能够使得推板30沿第二方向X运动的空间。第二注液孔30a可以设置于推板30沿第二方向X的一端,或者,第二注液孔30a亦可设置于推板30沿第二方向X的另一端,又或者第二注液孔30a可以设置于推板30沿第二方向X的两端之间。其中,第二注液孔30a的形状与第一注液孔20a的形状相适配。
若第二注液孔30a设置于推板30沿第二方向X的一端。则第一位置为推板30未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覆盖第一注液孔20a时推板30所处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推板30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与第一注液孔20a至少部分重叠时推板30所处的位置。
若第二注液孔30a设置于推板30沿第二方向X的另一端。则第一位置为推板30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与第一注液孔20a至少部分重叠时推板30所处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推板30未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覆盖第一注液孔20a时推板30所处的位置。
若第二注液孔30a设置于推板30沿第二方向X的两端之间。则第一位置为推板30未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两端部分覆盖第一注液孔20a时推板30所处的位置。第二位置为推板30设有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与第二注液孔30a至少部分重叠时推板30所处的位置。
通过在推板30设置贯穿的第二注液孔30a,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注液孔30a与第一注液孔20a至少部分重叠,推板30围合成第二注液孔30a的部分填充于空间内,换而言之,电解液不易通过第一注液孔20a进入该空间内,有效地避免了盐类结晶阻碍推板30的运动的情形发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压板20设有滑道20b与开口20c,滑道20b沿第二方向X延伸,开口20c与第一注液孔20a均与滑道20b连通。推板30包括主体部31与抵接部32,主体部31收容于滑道20b,主体部31可沿第二方向X运动,抵接部32与主体部31连接,抵接部32至少部分从开口20c处伸出,其中,第二注液孔30a设置于主体部31。
滑道20b是指压板20的内部沿第二方向X设有中空且两端封闭的空间,该空间可将推板30的主体部31收容于此,并且推板30的主体部31可沿滑道20b的延伸方向(第二方向X)运动。开口20c设置于滑槽沿滑槽的延伸方向的一端,第一注液孔20a处于开口20c与滑槽沿滑槽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之间。
抵接部32可通过外接第一驱动件(图未示),以实现推板30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的之间任一位置的精确调节,以尽可能地减少因人工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注液孔未关闭或打开的情形出现。其中,第一驱动件可以为机械夹爪。
具体地,抵接部32设置于主体部31远离第二注液孔30a的一端,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抵接部32抵接于开口20c的第一侧壁,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抵接部32抵接于开口20c的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并且第一侧壁相对于第二侧壁靠近滑道20b远离开口20c的一端。
如此设置,该开口20c可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抵接部32抵接于开口20c的第一侧壁,抵接部32受到阻碍作用,第一驱动件可根据该反馈而停止驱动。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抵接部32抵接于开口20c的第二侧壁,抵接部32亦会受到阻碍作用,第一驱动件可根据该反馈而停止驱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注液夹具还包括密封件40,密封件40位于开口20c与第一注液孔20a之间,密封件40设置于滑道20b的内表面或者主体部31,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时,密封件40分别抵接于滑道20b的内表面和主体部31,以将滑道20b的内表面和主体部31之间的间隙密封。其中,密封件40可以为塑料、橡胶材料制成的。
通过在开口20c与第一注液孔20a之间设置密封件40,有效地减少了电解液经过开口20c与推板30之间的间隙处流至外界外,以腐蚀电池的表面的情形发生。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注液夹具还包括第一弹性件(图未示),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滑道20b远离开口20c的侧壁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主体部31远离抵接部32的一端连接。其中,第一弹性件为弹簧,示例性的,第一弹性件为压缩弹簧。
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使得推板30具有复位性,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且第一驱动件不再对推板30施加作用力时,推板30可在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第一位置,此时,推板30未设有第一注液孔20a的部分覆盖第二注液孔30a,以关闭第二注液孔30a。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注液夹具还包括限位板60,限位板60,限位板60与压板20连接,并且限位板60可沿第三方向Z相对压板20运动。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并且限位板60处于第三位置时,限位板60分别抵接于抵接部32与开口20c的第二侧壁,限位板60对推板30限位,当限位板60处于第四位置时,推板30可在滑道20b内自由滑动。
限位板60可通过外接第二驱动件,以实现限位板60在第三位置与第四位置的之间任一位置的精确调节,以尽可能地减少因人工操作不当所造成活动的推板30打开第二注液孔30a,以使得电解液从第二注液孔30a喷出的情形发生。其中,第二驱动件为机械夹爪。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注液夹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图未示),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开口20c的第三侧壁连接,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限位板60连接,第三侧壁与第二侧壁相邻设置。
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使得限位板60具有复位性,当限位板60处于第三位置,且第二驱动件不再对限位板60施加作用力时,限位板60可在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复位至第三位置,此时,限位板60分别抵接推板30与开口20c的第三侧壁,以对推板30进行限位。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可选地,容纳腔10a的侧壁设置有缺口10b,夹具本体10设有连通缺口10b的插接孔10c,压板20设有贯穿的通孔,当压板20安装于缺口10b时,插接孔10c和通孔连通。注液夹具还包括插销80,插销80穿过通孔插接于插接孔10c。
通过上述方式实现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的插销80连接,可以将压板20较为准确地固定于缺口10b处,以对压板20一端的端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注液夹具还包括定位块90,定位块90可收容于容纳腔10a内,定位块90与夹具本体10沿第二方向X以及第三方向Z共同对电池进行限位。具体地,定位块90设有限位腔,电池可收容于该限位腔内。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请继续参见图4至图6,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液夹具,注液夹具包括夹具本体10、压板20、推板30、限位板60以及定位块90。定位块90容纳于夹具本体10内,定位块90用于收容电池,压板20与夹具本体10连接,压板20、夹具本体10以及定位块90共同固定电池,且压板20的第二注液孔30a与电池的注液口连通,推板30与压板20连接,推板30可沿第二方向X相对压板20运动,当推板30处于第一位置,且压板20处于第三位置时,推板30关闭第一注液孔20a,定位块90分别抵接推板30与压板20,以对推板30进行限位。当推板30处于第二位置时,且压板20处于第四位置时,推板30打开第一注液孔20a,推板30可自由滑动。
基于同一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注液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注液夹具。关于注液夹具的具体结构与功能请参阅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注液夹具即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1)
1.一种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夹具本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用于容纳电池;
压板,与所述夹具本体连接,所述压板和夹具本体沿第一方向共同夹持所述电池,所述压板设有贯穿的第一注液孔,所述第一注液孔用于在所述压板夹持所述电池时与所述电池的注液口连通;以及
推板,与所述压板连接,所述推板可沿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压板运动,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推板关闭所述第一注液孔,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推板打开所述第一注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板设有贯穿的第二注液孔;
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推板未设有所述第二注液孔的部分覆盖所述第一注液孔,以使所述推板关闭所述第一注液孔;
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沿所述第一方向观察,所述第二注液孔与所述第一注液孔至少部分重叠,以使所述推板打开所述第一注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设有滑道与开口,所述滑道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开口和所述第一注液孔均与所述滑道连通;
所述推板包括主体部与抵接部,所述主体部收容于所述滑道,所述主体部可沿所述第二方向运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抵接部至少部分从所述开口处伸出,其中,所述第二注液孔设置于所述主体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开口的第一侧壁,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开口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相对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侧壁相对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滑道远离所述开口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密封件;
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注液孔之间,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滑道的内表面或者所述主体部,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密封件分别抵接于滑道的内表面和所述主体部,以将所述滑道的内表面和所述主体部之间的间隙密封。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道远离所述开口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部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压板连接,并且所述限位板可沿第三方向相对所述压板运动;
当所述推板处于第一位置,并且所述限位板处于第三位置时,所述限位板分别抵接于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开口的第二侧壁,所述限位板对所述推板进行限位,当所述限位板处于第四位置时,所述推板可在所述滑道内自由滑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开口的第三侧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连接,所述第三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相邻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纳腔的侧壁设置有缺口,所述夹具本体设有连通所述缺口的插接孔,所述压板设有贯穿的通孔,当所述压板安装于所述缺口时,所述插接孔和通孔连通;
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插销,所述插销穿过所述通孔插接于所述插接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注液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夹具还包括定位块;
所述定位块可收容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夹具本体沿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共同对所述电池进行限位。
11.一种注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注液夹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29253.2A CN115832641B (zh) | 2021-10-21 | 2021-10-21 | 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29253.2A CN115832641B (zh) | 2021-10-21 | 2021-10-21 | 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32641A true CN115832641A (zh) | 2023-03-21 |
CN115832641B CN115832641B (zh) | 2024-09-06 |
Family
ID=855160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29253.2A Active CN115832641B (zh) | 2021-10-21 | 2021-10-21 | 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3264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47120A (ja) * | 2003-02-13 | 2004-09-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解液注液方法および電解液注液装置 |
CN101079478A (zh) * | 2007-07-03 | 2007-11-28 | 黄春章 | 采用注液头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 |
CN203967173U (zh) * | 2014-06-17 | 2014-11-26 |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铝壳锂电池注液装置 |
JP2018156834A (ja) * | 2017-03-17 | 2018-10-0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注液治具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CN210866350U (zh) * | 2019-12-05 | 2020-06-26 |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 |
CN112234326A (zh) * | 2020-11-20 | 2021-01-15 |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
-
2021
- 2021-10-21 CN CN202111229253.2A patent/CN1158326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4247120A (ja) * | 2003-02-13 | 2004-09-0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解液注液方法および電解液注液装置 |
CN101079478A (zh) * | 2007-07-03 | 2007-11-28 | 黄春章 | 采用注液头的锂离子电池注液方法 |
CN203967173U (zh) * | 2014-06-17 | 2014-11-26 | 深圳市斯盛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 铝壳锂电池注液装置 |
JP2018156834A (ja) * | 2017-03-17 | 2018-10-04 | 株式会社豊田自動織機 | 注液治具及び蓄電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
CN210866350U (zh) * | 2019-12-05 | 2020-06-26 | 中兴高能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电池注液装置 |
CN112234326A (zh) * | 2020-11-20 | 2021-01-15 | 苏州凌威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电池注液口结构及电池盖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32641B (zh) | 2024-09-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4254576U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108889557B (zh) | 电池注胶治具、注胶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212113760U (zh) | 一种储能装置 | |
CN115832641A (zh) | 注液夹具及注液系统 | |
CN215816316U (zh) | 电芯的顶盖注液结构和电芯 | |
KR20180111121A (ko) | 전해질 주입장치 | |
CN219873670U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和单体电池 | |
WO2021232252A1 (zh) | 端盖组件、二次电池、电池模块、装置、注液方法及装置 | |
CN216529091U (zh) |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 |
CN221057540U (zh) | 可排气补液的电池顶盖及电池 | |
CN211320231U (zh) | 电芯化成用的托盘以及电芯化成装置 | |
CN115360476A (zh) |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 |
CN114039137A (zh) | 一种顶盖组件及电池 | |
CN115832546A (zh) |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 |
CN212542633U (zh) | 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 |
CN210325955U (zh) | 一种锂离子电池化成排气装置 | |
CN116581498B (zh) | 电池端盖组件、电池、电池包和用电设备 | |
CN111952531A (zh) | 一种电池注液结构、电池顶盖及动力电池 | |
CN220324677U (zh) | 一种负压抽酸装置 | |
CN220291003U (zh) | 单体电池 | |
CN220774536U (zh) | 一种大容量电池 | |
CN221861904U (zh) | 电池注液装置 | |
CN221885294U (zh) | 一种电池组、弹性支撑件以及电池组用外壳顶板 | |
CN220821879U (zh) | 盖板组件、电池单体以及电池包 | |
CN220492097U (zh) | 一种电池包及用电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