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2637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26378A
CN115826378A CN202211109391.1A CN202211109391A CN115826378A CN 115826378 A CN115826378 A CN 115826378A CN 202211109391 A CN202211109391 A CN 202211109391A CN 115826378 A CN115826378 A CN 115826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developing
transfer
toner
photosensitiv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93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皆川太佑
浅野裕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15826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26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65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potential of the developing electrod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e.g. for sensitising; Corona discharge devices
    • G03G15/0266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mount of char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7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bias applied in the transfer nip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6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 G03G15/167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 G03G15/16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by introducing the second base in the nip formed by the recording member and at least one transfer member, e.g. in combination with bias or heat at least one of the recording member or the transfer member being rotatable during the transfer with means for conditioning the transfer element, e.g. clea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16Transferring device, details
    • G03G2215/1647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 G03G2215/1652Cleaning of transfer member of transfer rol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感光构件、带电构件、曝光单元、显影构件、显影电压施加部、转印构件、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共用电源、以及控制器。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图像形成操作和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以便作为非图像形成操作执行清洁操作。控制器控制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以便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子照相类型的诸如打印机、复印机或传真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常规地,在使用电子照相类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通常具有鼓形状的电子照相感光构件的表面通过带电部件被带电,并且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由曝光部件进行曝光,使得在感光构件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通过显影部件将调色剂沉积在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上,使得调色剂图像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然后通过转印部件被转印到诸如记录片材之类的片状记录材料上。这里,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形成图像的记录材料在一些情形下被称为“纸”,但不限于纸。作为转印部件,已广泛使用与感光构件相对设置并用于与感光构件压力接触而在其本身和感光构件之间形成转印夹持部(转印部)的作为辊状转印构件的转印辊。在这种情况下,记录材料被馈送到转印夹持部,并且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使得电荷被赋予到记录材料,因此感光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
在这样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在重复地进行图像形成操作的情况下或者在发生记录材料的堵塞(卡纸)的情况下,感光构件上的调色剂(图像)被直接地转移到转印辊上,使得在一些情形下调色剂沉积在转印辊上。在沉积在转印辊上的调色剂的量相对大的情况下,在后续图像形成操作期间和之后,在一些情形下,发生沉积在转印辊上的调色剂被转移到记录材料的背面(转印辊侧的表面)上并且因此背面被调色剂污染的“纸背面污染”现象。
因此,已知执行以下转印辊清洁操作的构成(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2000-29281)。即,在转印夹持部中不存在记录材料的“在非片材(纸)经过期间”,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使得沉积在转印辊上的调色剂被转移到感光构件上(反向转印),因此转印辊被清洁。通过执行这样的清洁操作,可以抑制纸背面污染。
例如,在执行上述清洁操作的情况下,为了将沉积在转印构件上的正常电荷极性的调色剂从转印构件转移到感光构件上,需要用于将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施加到转印构件的电源。在常规构成中,单独地提供用于向转印辊施加用于清洁转印辊的清洁电压的电源。然而,近年来,由于对进一步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小和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需求,期望的是不单独地提供用于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电源。
因此,例如,将考虑实现清洁电压与带电电压之间的电源的共用性。然而,例如,在这种构成中,当在清洁操作期间清洁电压的值旨在被改变为适于清洁的值时,在一些情形下发生感光构件的表面电位从适当的值改变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用于将沉积在转印辊上的调色剂静电转移到感光构件上的转印辊与感光构件之间的电位差改变,因此,在一些情形下,转印辊清洁性能不稳定。
因此,例如,作为转印辊没有单独地设置有用于施加清洁电压的电源的构成,期望的是兼容地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减小和成本降低以及转印辊的稳定清洁。作为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执行需要电源将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施加到转印构件的操作,可能引起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在不提供用于将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施加到转印构件的单独的电源的情况下,在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缩小和成本降低的同时,向转印构件有效地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
通过本发明实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感光构件;带电构件,被配置为使感光构件的表面带电;曝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曝光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来在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电压;转印构件,与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的记录材料上;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共用电源,被配置为向显影电压施加部和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电压;以及控制器,能够控制共用电源,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以便作为非图像形成操作执行清洁操作,清洁操作用于当在转印部中不存在记录材料时,在从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向转印构件施加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从转印构件移动至感光构件上,并且控制器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共用电源,并且其中,控制器控制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以便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感光构件;带电构件,被配置为使感光构件的表面带电;带电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带电构件施加带电电压;曝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曝光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来在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电压;转印构件,与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的记录材料上;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共用电源,被配置为向显影电压施加部、带电电压施加部和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电压;以及控制器,能够控制共用电源,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以便作为非图像形成操作执行清洁操作,清洁操作用于当在转印部中不存在记录材料时,在从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向转印构件施加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从转印构件移动至感光构件上,并且控制器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共用电源,并且其中,控制器控制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以便执行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的操作、以及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带电电压施加部施加到带电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带电期间从带电电压施加部施加到带电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可旋转的感光构件;带电构件,被配置为使感光构件的表面带电;曝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曝光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来在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电压;转印构件,与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的记录材料上;
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共用电源,被配置为向显影电压施加部和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电压;以及控制器,能够控制共用电源,其中,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共用电源,并且其中,当相反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构件时,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得向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从共用电源输出的相同的极性的电压和从另一电源输出的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叠加形式的电压。
根据以下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图像形成部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3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操作模式的示意性框图。
图4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压电路构成的示例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5是示出了清洁电压与显影电压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曲线图。
图6是示出了显影电压与雾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曲线图。
图7是用于图示清洁操作的示例的定时图。
图8是示出了显影电压与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的示例的曲线图。
图9是分离机构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显影电压与清洁性能的另一示例的曲线图。
图11是用于图示清洁操作的另一示例的定时图。
图12是示出了显影电压与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示例的曲线图。
图13是示出了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压电路构成的另一示例的示意性电路图。
图14是示出了清洁电压与显影电压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示例的曲线图。
图15是示出了显影电压与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示例的曲线图。
图16是用于图示清洁操作的另一示例的定时图。
图17是示出了显影电压与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的另一示例的曲线图。
图18是示出了清洁电压与带电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9是用于图示清洁操作的另一示例的定时图。
图20是用于切换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辊的接触/分离状态的控制的示意性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具体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
(1)图像形成装置
将使用图1来描述根据实施例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总体构成和操作。
图1是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示意性截面图。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是电子照相类型的激光束打印机,并取决于从诸如主计算机之类的外部设备200(图3)输入的图像信息,在诸如纸或塑料膜之类的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
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可旋转的鼓状(圆柱形)感光构件(感光鼓)2作为图像承载构件。当从外部设备200向图像形成装置1输入打印指令(打印作业开始指令)时,感光构件2通过从驱动源(未示出)传输的驱动力以预定的圆周速度(处理速度)在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驱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铝筒上形成OPC(有机光电导体:有机感光构件)层来构成感光构件2。在该实施例中,OPC层包括主要由聚碳酸酯类粘结剂形成的20μm厚的CT层(电荷转移层:电荷传输层)。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感光构件2的外径为30mm。
旋转的感光构件2的表面(外周表面)被作为带电装置的可旋转的辊状带电构件的带电辊3均匀带电至预定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和预定电位。在该实施例中,带电辊3是具有导电芯金属周围涂覆有导电弹性层的单层构成的弹性(构件)辊。在该实施例中,带电辊3在导电芯金属相对于纵向方向的相对端部中的每一个处被按压部件(未示出)朝向感光构件2按压,并且与感光构件2的表面接触从而随着感光构件2的旋转而旋转。在该实施例中,在带电期间,向带电辊3施加作为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带电电压(带电偏压)。顺便提及,相对于感光构件2的旋转方向,感光构件2上的通过带电辊3使感光构件表面带电的位置是带电位置。带电辊3通过在相对于带电辊3的旋转方向的感光构件2与带电辊3之间的接触部分的上游侧和下游侧形成的、感光构件2与带电辊3之间的至少一个微小间隙中产生的电荷使感光构件2的表面带电。然而,将考虑感光构件2上的感光构件2接触带电辊3的位置被视为带电位置。
由作为曝光部件的激光扫描仪(曝光设备、曝光单元)4取决于图像信息使感光构件2的带电表面经受扫描曝光。激光扫描仪4输出取决于从外部设备200输入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信息的时间序列电数字像素信号调制的激光L。然后,激光扫描仪4使感光构件2的带电表面经受激光L的扫描曝光。由此,在感光构件2上形成取决于图像信息的静电潜像(静电图像)。
在感光构件2上形成的静电潜像通过由作为显影部件的显影设备5供应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来显影(使得可见或可视化),使得在感光构件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剂图像)。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显影设备5,被带电至与感光构件2的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调色剂被沉积在通过在感光构件表面被均匀带电之后将感光构件表面曝光而电位的绝对值降低的感光构件2的曝光部分(图像部分)上(反向显影类型)。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向显影设备5的稍后描述的显影辊施加作为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显影电压(显影偏压)。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显影期间的调色剂的电荷极性的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正常极性)为负极性。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设备5使用非磁性的单组分显影剂作为显影剂。然而,作为显影剂,显影设备5可以使用磁性的单组分显影剂或包含调色剂和载体的双组分显影剂。顺便提及,相对于感光构件2的旋转方向,感光构件2上的由显影设备5显影静电潜像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感光构件2上的感光构件2与显影辊彼此接触的位置)是显影位置。
与感光构件2相对地设置转印辊8,转印辊8是作为转印部件的可旋转的辊形状的转印构件(可旋转的转印构件)。在该实施例中,转印辊8是外径为14mm并且通过在具有SUS(不锈钢)的以5mm外径形成的芯金属上形成具有NBR(丙烯腈-丁二烯橡胶)或聚环氧氯丙烷橡胶的以4.5mm厚度形成的海绵状弹性层来制备的弹性辊。在该实施例中,转印辊8被压向感光构件2并形成转印夹持部(转印部)N,该转印夹持部是感光构件2的表面(外周表面)与转印辊8的表面(外周表面)之间的接触部分。转印辊8随着感光构件2的旋转而旋转。通过感光构件2的旋转,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发送到转印夹持部N。顺便提及,感光构件2上的相对于感光构件P的旋转方向调色剂图像被从感光构件2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的位置(在该实施例中,感光构件2上的感光构件2与转印辊8彼此接触的位置)是转印位置,并且感光构件2上的形成上述转印夹持部N的位置对应于转印位置。
堆叠在片材(纸)馈送盒9的片材堆叠台9a上的诸如记录片材等之类的片状记录材料P被以预定控制定时驱动的片材馈送辊10逐个地拾取,并且记录材料P通过馈送辊对11被朝向对齐部发送。在对齐部中,记录材料P的前端一旦被接收在对齐辊12和辊12a之间的夹持部中,使得记录材料P经受倾斜移动校正。另外,在对齐部中,在相对于记录材料P的馈送方向的对齐辊12和辊12a的下游侧,设置作为记录材料检测部件的对齐传感器13。通过该对齐传感器13,检测记录材料P的前端和后端中的每一个的到达定时。此后,记录材料P被从对齐部朝向转印夹持部N馈送。馈送到转印夹持部N的记录材料P被感光构件2和转印辊8夹持并馈送。在记录材料P被馈送的处理中,由转印电压施加部E2(图3)向转印辊8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正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转印电压(转印偏压),使得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
与感光构件2的表面分离的记录材料P沿着馈送引导件14朝向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设备15馈送。定影设备15包括诸如定影膜之类的可旋转的定影构件15a和与可旋转的定影构件15a压力接触的诸如加压辊等之类的加压构件15b。定影设备15在可旋转的定影构件15a与可旋转的加压构件15b之间的定影夹持部中对承载有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进行加热和加压,使得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在其上之后的记录材料P从定影设备15的定影夹持部排出,并由排出辊16输送。排出辊16将记录材料P排出(输出)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组件外部的排出托盘17上。
另一方面,通过作为感光构件清洁部件的清洁器6,从感光构件2的表面去除和收集在记录材料P与感光构件2分离之后残留在感光构件2的表面上的诸如调色剂(转印残留调色剂)之类的沉积物质。由此,感光构件2经受重复的图像形成。
这里,在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中,存在在转印夹持部N中不存在记录材料P的所谓的“非片材经过期间”的定时。以下定时对应于该“非片材经过期间”。首先,对应在图像形成操作的开始阶段中直到每个构件处于图像可形成状态为止的准备状态(在预旋转期间)。另外,对应在图像形成操作期间连续地馈送多个记录材料P的情形下的记录材料P与后续记录材料P之间的定时(片材(纸)间隔)。另外,对应在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结束之后的操作停止处理期间(在后旋转期间)。在这些定时中,在感光构件2的表面上出现的被称为“雾调色剂(fog toner)”的少量调色剂在一些情况下被转移到转印辊8的表面上。为此原因,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作为“非片材经过期间”的一系列图像形成操作结束之后的操作停止处理期间(在后旋转期间)执行用于去除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诸如雾调色剂之类的调色剂的清洁操作(清洁顺序)。在清洁操作中,向转印辊8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清洁电压(清洁偏压)。由此,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诸如上述雾调色剂之类的调色剂被转印(反向转印)到感光构件2上。通过清洁器6从感光构件2的表面去除并收集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雾调色剂”将在稍后具体地进一步描述。
顺便提及,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以55张/分钟的打印速度操作(在信纸大小的纸的情况下),并且处理速度(对应于感光构件2的圆周速度)约为300mm/s。
接下来,将使用图2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图像形成部(感光构件2和能作用于感光构件2的处理部件)的构成。图2是示出了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部的构成的示意性截面图。
由稍后描述的带电电压施加部E1(图3)向带电辊3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带电电压(带电偏压),使得感光构件2的表面被均匀带电。在该实施例中,在带电期间,向带电辊3施加约-1000V的带电电压,使得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变为-500V。通过由带电辊3使感光构件表面带电而形成的表面电位(带电电位)被称为“暗部电位Vd”。
激光扫描仪4使感光构件2的带电表面经受激光L的扫描曝光,从而去除感光构件2的表面的电荷,使得在感光构件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激光扫描仪4曝光的部分处的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被称为“亮部电位VL”。在该实施例中,调整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量,使得亮部电位VL变为-100V。
显影设备5包括作为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显影辊21、作为限制构件的显影刮刀22、作为供应构件的供应辊23、用于容纳调色剂的容纳腔室24以及被容纳在容纳腔室24中的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在该实施例中,作为调色剂,使用正常电荷极性是负极性并且平均粒径为7μm的非磁性球形调色剂。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向调色剂的表面添加(从外部添加)平均粒径为20nm的二氧化硅颗粒(外部添加剂颗粒)作为外部添加剂。
显影刮刀22由在平面图中具有矩形形状的板状构件构成,该板状构件在基本上平行于显影辊21的旋转轴方向的纵向方向和基本上垂直于该纵向方向的宽度(短边)方向中的每一个上具有预定长度并具有预定厚度。显影刮刀22在与显影辊21的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接触显影辊21的表面(外周表面)。即,显影刮刀22接触显影辊21,使得作为相对于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的自由端部位于作为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另一个端部的定影端部的相对于显影辊21的旋转方向的上游。显影刮刀22限制通过供应辊23供应到显影辊21上的调色剂的涂覆量,并将电荷赋予到调色剂。在该实施例中,显影刮刀22由相对薄的板状构件(薄板)构成,并且通过利用该薄板的弹簧弹性,产生对显影辊21的接触压力。显影刮刀22在显影辊21侧的其表面处接触调色剂和显影辊21。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显影刮刀22,使用通过在由SUS(不锈钢)制成的0.1mm厚的板簧形状的薄板上涂覆半导体树脂材料而制备的刮刀。顺便提及,显影刮刀22不限于该实施例中的显影刮刀,而是可以使用诸如磷青铜或铝之类的金属薄板来代替SUS。另外,也可以使用未经受表面涂覆的半导体橡胶或薄金属板来取代半导体树脂材料。
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由限制构件电压施加部(未示出)向显影刮刀22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限制构件电压(限制构件偏压)。由此,由于显影刮刀22与显影辊21之间的放电以及由显影刮刀22与显影辊21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摩擦电荷,向调色剂赋予负电荷。另外,同时,由显影刮刀22限制显影辊21上的调色剂的层厚度。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由限制构件电压施加部向显影刮刀22施加限制构件电压,使得通过从显影辊21的电位减去显影刮刀22的电位而获得的电位差变为-100V。即,在显影期间,由限制构件电压施加部向显影刮刀22施加与显影电压的极性相同的极性并且绝对值大于显影电压的限制构件电压。
供应辊23被部署为与显影辊21接触,并在其表面(外周表面)与显影辊21的表面(外周表面)之间形成预定的夹持部。供应辊23在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在该实施例中,供应辊23是通过在导电芯金属的外周表面上形成由弹性泡沫构件构成的弹性层而制备的弹性海绵辊。供应辊23和显影辊21以预定的侵入量彼此压力接触。另外,供应辊23和显影辊21被旋转以在它们之间的接触部分处在彼此相同的方向上移动。在该实施例中,供应辊23由从用于驱动感光构件2的驱动源分支并传输的驱动力旋转地驱动。供应辊23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辊21,并从显影辊21刮掉在显影之后残留在显影辊21上的调色剂。
此时,通过调节供应辊23和显影辊21之间的电位差,可以调节向显影辊21的调色剂的供应量。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由供应构件电压施加部(未示出)向供应辊23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供应构件电压(供应构件偏压)。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由供应构件电压施加部将供应构件电压施加到供应构件23,使得通过从供应构件23的电位减去显影刮刀22的电位而获得的电位差变为-100V。即,在显影期间,由供应构件电压施加部向供应构件23施加与显影电压的极性相同的极性并且绝对值大于显影电压的供应构件电压。
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21是通过围绕导电芯金属形成由导电橡胶材料构成的弹性层而制备的辊。容纳在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被掺入到供应辊23的海绵部分中,然后被朝向显影辊21输送。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21和供应辊23中的每一个的外径为
Figure BDA0003842554800000121
并且供应辊23进入显影辊21的侵入量被设置为1.5mm。另外,显影辊21和感光构件2被旋转以在它们之间的相对部分(接触部分)处在相同方向上移动。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21由从用于驱动感光构件2的驱动源分支并传输的驱动力旋转地驱动。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由稍后描述的显影电压施加部E2(图3)向显影辊21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显影电压(显影偏压)。在作为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接触部分的显影夹持部(显影部分)中,通过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池差而带负电的调色剂被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静电潜像的图像部分上,使得静电潜像被显影。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期间,由显影电压施加部E2向显影辊21施加-350V的显影电压。
显影辊21、显影刮刀22和供应辊23构成用于通过将调色剂沉积在形成在感光构件2上的静电潜像上来形成调色剂图像的显影构件。
通过稍后描述的转印电压施加部E3向转印辊8施加作为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正极性)的DC电压的预定转印电压(转印偏压),使得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在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通过使用恒定电流电路(未示出),控制(调节)转印电压,使得从稍后描述的转印电压施加部E3供应到转印辊8的电流变成约16μA。在该实施例中,使用电阻值为7.8LogΩ的转印辊8。通过以下方式测量转印辊8的电阻值。即,在正常温度/正常湿度(23℃/50&RH)的环境中,在400gf的负载下转印辊8与电接地的铝鼓压力接触的状态下,转印辊8以约120mm/秒的圆周速度旋转。然后,根据在向转印辊8的芯金属施加2.0kV的电压下测量的电流值,计算电阻值。
顺便提及,上述各个构件的构成和控制电压值不限于上述那些,而是在可以实现类似功能时可以适当地改变(选择)。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感光构件2以及作为能作用于感光构件2的处理部件的带电辊3、显影设备5和清洁器6一体地构成可拆卸地安装到图像形成装置1的装置主组件上的处理盒20。
图3是示出了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要部分的控制模式的示意性框图。图像形成装置1设置有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的控制器100。控制器100通过包括作为用于执行算术处理的中央元件的计算(运算)控制部件的CPU 101、作为存储部件的诸如ROM或RAM之类的存储器(存储介质)102、用于控制控制器100与除了控制器100外的各个部分之间的信号传送的输入/输出部分(未示出)来构成。输入到控制器100的信息、检测到的信息、计算结果等被存储在作为可重写的存储器的RAM中,并且控制程序、预先获取的数据表格等被存储在ROM中。CPU 101和诸如RAM或ROM之类的存储器102能够在它们之间进行数据传送和读取。控制器100通过进行对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个部分的整体控制来执行图像形成。另外,如稍后描述的,控制器100能够进行控制,使得执行当在转印夹持部中不存在记录材料P时在向转印辊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用于将调色剂从转印辊8移动至感光构件2的清洁操作。
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作为用于在单个或多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并输出一个图像(多个图像)的一系列操作并通过单个开始指令启动的打印作业(打印、打印操作)。打印操作通常包括图像形成步骤、预旋转步骤、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的片材间隔步骤、以及后旋转步骤。图像形成步骤是实际上进行形成在记录材料P上并输出的图像的静电潜像的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形成以及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等的时段,并且在图像形成期间是指该时段。具体地,图像形成期间的定时在进行静电潜像的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形成、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等的各个步骤的位置中的每一个处是不同的,并对应于感光构件2上的图像形成区域经过上述各个位置中的相关联的位置的时段。预旋转步骤是执行图像形成步骤之前的准备操作的、从开始指令的输入直到实际上开始形成图像为止的时段。片材间隔步骤(图像间隔步骤、记录材料间隔步骤)是与在多个记录材料P上连续形成图像(连续打印、连续图像形成)时的两个记录材料P之间的间隔对应的时段。后旋转步骤是执行图像形成步骤之后的后操作(预备操作)的时段。非图像形成期间是除了图像形成期间之外的时段,并包括预旋转步骤、片材间隔步骤、后旋转步骤以及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的电源打开期间、作为从休眠状态恢复期间的预备操作步骤的预多次旋转步骤等的时段。具体地,非图像形成期间的定时对应于感光构件2上的非图像形成区域经过形成静电潜像、形成调色剂图像以及转印调色剂图像的步骤的各个位置中的相关联的位置的时段。顺便提及,感光构件2或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形成区域是指取决于记录材料P的尺寸预先定义并且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然后从图像形成装置1输出的调色剂图像能够被输出的区域,并且非图像形成区域是指除了图像形成区域之外的区域。
(2)电路构成
接下来,将使用图4描述在该实施例中从共用电源输出显影电压和清洁电压的高压电路构成。图4是该实施例中的高压电路构成的图示。
首先,通过由变压器等构成的第一升压电路(电源)50产生(负极性的)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作为第一极性的电压。另外,通过由变压器等构成的第二升压电路(另一电源)51产生(正极性的)正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p作为与第一极性相反的第二极性的电压。另外,在图像形成期间(在转印期间),向转印辊8施加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和正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p的叠加形式的转印电压Vtr。用于通过使用第一升压电路50作为电源向转印辊8施加清洁电压(负转印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被称为“清洁电压施加部(或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图3)。另外,用于通过使用第二升压电路51(和另外的第一升压电路50)作为电源向转印辊8施加转印电压(正转印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被称为“转印电压施加部(或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E3(图3)。本文中,在该实施例中,在第一升压电路50中,进行相对昂贵的开环控制。为此原因,第一升压电路50具有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的绝对值随着负载越重而减小的特性。
通过利用电阻器52和晶体管53将24V的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分压来产生显影电压Vdev。在该实施例中,为了精确地控制显影电压Vdev,通过反馈显影电压Vdev来控制晶体管53的导通。这里,关于高压电路构成,与晶体管53处于截止状态的情况下相比,在晶体管53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升压电路50的负载较重。即,在该实施例中,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的绝对值在使显影电压Vdev的绝对值较大时变大,并且在使显影电压Vdev的绝对值较小时变小。为此原因,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显影电压Vdev,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可以被改变。用于通过使用第一升压电路50作为电源将显影电压施加到显影辊21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被称为“显影电压施加部”E2。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由独立的第三升压电路(另外的电源)54产生带电电压Vpri。用于通过使用第三升压电路54作为电源将带电电压施加到带电辊3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被称为“带电电压施加部”E1。
接下来,将描述选择显影电压施加部E2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的原因,即,选择显影电压作为从其自身和清洁电压共用的电源供应的电压的原因。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电压改变的情况下,进行以下控制:改变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的输出电压值(即,显影电压)。即,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改变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的输出电压值来控制(调节)清洁操作期间的清洁电压(负转印电压)。另一方面,清洁操作的原理是使得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通过转印辊8的电位(施加到转印辊8的清洁电压)和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之间的电位差被静电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这里,将假定选择带电电压施加部E1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当在清洁操作期间清洁电压改变时,带电电压改变。即,在这种情况下,不仅目标清洁电压改变,而且带电电压改变。另外,当带电电压改变时,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改变。为此原因,转印辊8的电位与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也改变。即,在清洁操作期间,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和清洁电压二者都改变。由此,在一些情况下,存在转印辊8的电位与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之间的电位差不变成所期望的电位差的可能性,因此没有有效地执行转印辊8的清洁,并且需要花费相对长的时间来清洁转印辊8。因此,在该实施例中,从能够实现转印辊8的稳定清洁的角度看,选择显影电压施加部E2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
使用图5,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显影电压与清洁电压之间的关系。图5是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显影电压与清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显影电压来改变清洁电压。从图5中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电压被设置为例如作为图像形成期间(显影期间)的显影电压的-350V的情况下,约-6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另外,当显影电压被改变为-380V时,例如,在清洁操作期间,更有利于转印辊8的清洁的约-78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
顺便提及,该实施例中可使用的高压电路构成不限于图4中示出的高压电路构成,而是可以在采用具有类似功能的电路时适当地改变。另外,显影电压与清洁电压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5中示出的关系,而是可以取决于电路上的各个构件的电阻值、升压电路的性能等而改变。
(3)雾调色剂和显影电压的设定值
接下来,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雾调色剂与显影电压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
首先,将描述雾调色剂。“雾调色剂”是指从显影设备5转移到感光构件2的暗部电位Vd部分上的调色剂。作为雾调色剂的发生因素,可以列举以下因素。例如,可以列举出:因由于显影辊21上的调色剂与感光构件2的摩擦而引起的摩擦电荷,调色剂的一部分的电荷量降低,以及电荷极性朝向与正常电荷极性侧相反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正极性)侧偏移。另外,例如,可以列举出以下的情况: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随着显影设备5的消耗而劣化,并且调色剂带电性降低,因此,不能在显影辊21上维持调色剂的正常电荷量,并且调色剂被带电至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正极性)。因此,当存在(1)带电量降低的调色剂和(2)带电至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调色剂时,这容易引起雾调色剂。
接下来,将与显影电压的设定值相关联地描述以下机制:(1)带电量降低的调色剂和(2)带电至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调色剂作为雾调色剂被转移到感光构件2的暗部电位Vd部分上。
在该实施例中,在图像形成期间,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并且暗部电位Vd被设置为-500V。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21上存在的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为负极性。为此原因,具有正常电荷极性和正常电荷量的调色剂因显影夹持部中的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场的影响而被静电地吸引到显影辊21侧。由于该影响,当使用具有正常电荷极性和正常电荷量的调色剂时,没有发生调色剂转移到感光构件2的暗部电位Vd部分上,或者即使发生这种转印,其发生量也非常小。
另一方面,与具有正常电荷极性和正常电荷量的上述调色剂相比,(1)带电量降低的调色剂的用于如上所述将调色剂朝向显影辊21侧静电吸引的力相对较小。在这种状况下,例如,当使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诸如,-400V)时,用于如上所述将调色剂朝向显影辊21侧静电吸引的力进一步减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与感光构件2的物理摩擦,显影辊21上的一部分调色剂从显影辊21朝向感光构件2侧剥离,结果在一些情形下该一部分调色剂被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另外,存在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较大的情况下,该转移量(感光构件2上的雾调色剂的产生量)变得较大的趋势。因此,在使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的情况下产生的雾调色剂被称为“背景(ground)雾调色剂”。
另外,(2)带电至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调色剂受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场影响,并且用于将调色剂朝向感光构件2侧静电吸引的力作用于该调色剂上。另外,例如,当使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小(诸如,-300V)时,用于通过静电力如上所述将调色剂朝向感光构件2侧吸引的力增大。当该静电力增大至使得静电力克服在调色剂与显影辊21之间产生的非静电力的程度时,调色剂作为雾调色剂被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另外,存在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较小的情况下,该转移量(感光构件2上的雾调色剂的产生量)变得较大的趋势。因此,在使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小的情况下产生的雾调色剂被称为“反向雾调色剂”。
图6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暗部电位Vd被固定到-500V的情况下显影电压的设定值与雾调色剂到感光构件2上的转移量(下文被简称为“雾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这里,在以下过程中测量雾调色剂量。首先,选择没有形成静电潜像的纯白色图像作为要打印的图像,然后开始图像形成操作。然后,在记录材料P到达转印夹持部N之前,感光构件2的旋转停止,并且雾调色剂残留在感光构件2上的状态停止。然后,感光构件2上存在的雾调色剂沉积在粘合带(Scotch修补带,由Sumitomo 3M有限公司制造)上。沉积有雾调色剂的粘合带被施加到白底片材(“GF-C081”(商品名),由Canon K.K.制造)上。另外,为了比较,没有沉积雾调色剂的粘合带被施加到同一片材上。然后,通过使用“REFLECTMETERMODEL TC-6DS”(由东京Denshoku有限公司制造),测量沉积有雾调色剂的粘合带部分的白度(whiteness)(反射率D1(%))和没有沉积雾调色剂的粘合带部分的白度(反射率D2(%))。然后,根据其间的差值,计算雾浓度(%)(=D2(%)-D1(%))。通过该雾浓度(%),可以表示雾调色剂量。
根据图6,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从作为图像形成期间的设定值的-350V增大的情况下,理解的是,雾调色剂量增加。顺便提及,该条件下的雾调色剂对应于上述的“背景雾调色剂”。另外,根据图6,另外,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从作为图像形成期间的设定值的-350V减小的情况下,理解的是,雾调色剂量增加。顺便提及,该条件下的雾调色剂对应于上述的“反向雾调色剂”。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使用图6描述了在使得不容易出现雾调色剂的条件下-即,在调色剂劣化不容易有进展的耐久性的初始阶段中的雾调色剂量。在稍后描述的另一实施例中,将描述假定调色剂劣化进展的耐久性之后的雾调色剂量的构成。这里,“耐久性的初始阶段”或“非耐久性”是指显影设备5(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的寿命时段的初始阶段或崭新的(新的)状态,并具体地对应于稍后描述的耐久性测试的开始之前或初始阶段。另外,“耐久性之后”是指显影设备5(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的寿命时段的最后阶段或寿命结束状态,并具体地对应于稍后描述的耐久性测试的结束之后或最后阶段。
(4)清洁操作
接下来,使用图7,将进一步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清洁操作。在该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在单个打印作业的最终记录材料P经过转印夹持部N之后-即,在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2到记录材料P上的转印(图像形成的结束之后的定时处执行清洁操作。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感光构件2与显影辊21之间始终接触而形成显影夹持部。
图7是示出了在单个打印作业中的最终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的形成(打印)和图像形成之后的后旋转的定时中的各个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状态的定时图。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根据图7中示出的定时图执行打印作业的操作的控制。在图7中,示出了带电电压、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显影电压、正转印电压和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的状态。顺便提及,关于显影电压和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图像形成期间的设定值由“图像形成”(用于图像形成)来表示,并且清洁操作期间的设定值由“清洁”(用于清洁)来表示。
首先,将描述各个部分的操作。在图像形成期间,施加带电电压(“ON”),使得感光构件2的表面被带电至暗部电位Vd。另外,取决于图像信息来进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的“ON/OFF”,使得在感光构件2上形成静电潜像。由此,在感光构件2的表面上,部分地形成亮部电位VL。向显影辊21施加用于图像形成的显影电压Vdev,使得在感光构件2上形成调色剂图像。向转印辊8施加正转印电压Vtrp和用于图像形成的负转印电压Vtrn的叠加形式的转印电压Vtr,使得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上。转印电压Vtr的极性是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正极性)。即,在该实施例中,从作为这些电压共用的电源的第一升压电路50输出显影电压Vdev和负转印电压Vtrn。为此原因,在图像形成期间,向转印辊8施加正转印电压Vtrp和用于图像形成的负转印电压Vtrn的叠加形式的转印电压Vtr。在该实施例中,转印电压Vtr经受恒定电流控制,并且其目标电流值为16μA。在图像形成期间,作为正转印电压Vtrp,施加绝对值比负转印电压Vtrn大的正极性电压。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进行控制以便通过调节由第二升压电路51输出的正转印电压来执行转印电压Vtr的恒定电流控制,使得由作为电流检测部件的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并流过转印辊8的电流接近目标电流值。
接下来,将描述在后旋转期间执行的清洁操作期间的各个部分的操作。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显影电压,清洁电压也可以以从属形式改变。在后旋转期间,显影电压Vdev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然后,正转印电压Vtrp断开(“OFF”)。该操作的目的是将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改变为有效地执行转印辊8的清洁的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即,在许多情形下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被带电至作为正常电荷极性的负极性。因此,通过向转印辊8施加具有负极性和大的绝对值的清洁电压,使强的静电力作用在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上,使得变得可以促进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到记录材料2上的转移。然后,在后旋转期间,在一定时间内,执行清洁操作(将清洁电压施加到转印辊8),此后,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可旋转的构件的旋转、电压的施加)结束。
这里,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即使在后旋转期间带电电压也开启(“ON”)的原因。在带电电压没有被施加到带电辊3的状态下,当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时,显影辊21的电位在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侧大于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显影辊21上的调色剂因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场的影响而被静电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不需要的调色剂。另外,在这种情况下,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的一部分被转移到转印辊8上,使得转印辊8被调色剂污染。出于抑制这种情形的目的,在该实施例中,即使在后旋转期间,带电电压也保持为“ON”。
在该实施例中,在后旋转期间,执行清洁操作(向转印辊8施加清洁电压)达与转印辊8的四整周(转)对应的约0.6秒,此后,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可旋转的构件的旋转、电压的施加)结束。该实施例中的清洁电压的设定电压将在随后的项目(5)中描述。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清洁操作是在后旋转期间执行的,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定时是在非图像形成期间时,可以在任意定时执行清洁操作。即,可以例如在开始图像形成之前的预旋转期间或者在连续打印期间在转印夹持部N中不存在记录材料P的片材间隔等中执行清洁操作。另外,例如,在记录材料P被堵塞等之后,预测或检测转印辊8上的污染物调色剂的沉积,然后可以执行清洁操作。
(5)图像电流实验结果
在该实施例中,在非图像形成期间(具体地,当显影位置和转印位置二者是在非图像形成期间的定时),显影电压的设定值从图像形成期间(显影期间)的设定值改变,使得清洁电压被控制(调节)到适于转印辊8的清洁的设定值。此时,取决于清洁电压的设定值,影响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另外,如上所述,取决于显影电压的设定值,改变雾调色剂量。为此原因,考虑到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和清洁操作期间的雾调色剂量二者,期望的是调节显影电压。
首先,通过使用图8,将描述显影电压与用于(清洁)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图8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和清洁电压)改变时的清洁性能的实验的结果的曲线图。
该实验通过被划分为由调色剂污染物沉积在转印辊8的“预备片材(纸)经过”和用于评估执行清洁操作之后的片材背面污染的“片材(纸)背面污染片材经过”组成的两个进行的。
在以下条件下进行预备片材经过。不执行能够在片材间隔等中执行的清洁操作,并且进行在1000个片材上的纯白色图像的单面连续打印,使得在转印辊8上沉积调色剂污染物。在连续打印的结束之后的后旋转期间,仅执行一次清洁操作,然后图像形成装置1的操作结束。另外,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以图8中示出的电平在增大显影电压的绝对值的方向上从作为背景雾调色剂量最小的-350V改变。
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片材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在进行上述预备片材经过之后,在预旋转期间,在不执行可执行的清洁操作的情况下,进行在单个片材上的纯白色图像的单面打印,然后测量片材背面污染(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按以下方式进行纸背面污染的测量。为了进行测量,使用“REFLECTMETER MODEL TC-6DS”(由东京Denshoku有限公司制造)。测量发生纸背面污染的部分的白度(反射率D1(%))和没有发生纸背面污染的部分的白度(反射率D2(%))。然后,根据其间的差值,计算纸背面污染浓度(%)=(=D2(%)-D1(%))。通过该纸背面污染浓度(%),可以表示纸背面污染的程度。另外,关于纸背面污染的程度,还通过眼睛观察进行辨别。
作为预备片材经过和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共同的条件,在正常温度/湿度条件下(在作为示例的正常温度/正常湿度(23℃/50%RH)环境下)进行实验,并且作为记录材料P,“GF-C081”(A4尺寸纸,由Canon K.K.制造,商品名)。
根据图8的结果,理解的是,在显影电压为约-380V的情况下,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改善。另外,根据图8的结果,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理解的是,在使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于约400V的条件下以及在使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小于约-360V的条件下,存在纸背面污染程度变得有点差的趋势。对应于这三种类型的条件,显影电压的绝对值为约-380V的区域被称为区域B。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于-400V的区域被称为区域A。另外,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小于-360V的区域被称为区域C。
在区域C中,绝对值相对小的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如以上使用图5描述的,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小的条件下,存在清洁电压的绝对值变小的趋势。为此原因,在清洁操作期间,不向转印辊8施加足以去除通过预备片材经过而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的清洁电压,使得残留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在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表现为纸背面污染。
另一方面,在区域A中,绝对值相对大的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为此原因,在清洁操作期间,有利于清洁转印辊8的绝对值大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然而,如以上使用图6描述的,绝对值相对大的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的条件也是背景雾调色剂容易转移到记录材料P上的条件。为此原因,在清洁操作期间在感光构件2上产生的背景雾调色剂主要通过物理沉积力被转移到转印辊8上,并在后续的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表现为纸背面污染。
相反,在区域B中,与在区域C中类似,感光构件2上的雾调色剂相对小,并且与区域A中类似地绝对值相对大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为此原因,从雾调色剂转移到转印辊8以及去除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二者的角度来看,区域B可以说是对纸背面污染方面有效的条件。
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在下面的表1中,示出了该实施例(实施例1)的构成、比较例1和2的构成以及常规示例的构成中的每一个中的纸背面污染的性能评估结果。如表1中所示,实施例1(该实施例)、比较例1和2以及常规示例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和操作基本上相同,除了如表1中所示地,电源结构和控制电压值不同。
表1
Figure BDA0003842554800000241
*1:“PSC”是电源共用性。
*2:“设置”是在转印辊的清洁期间的电压设置。
*3:“DV”是显影电压。
*4:“TRCV”是转印辊清洁电压。
*5:“PBC”是纸背面污染。
*6:“SC”是有点明显。
首先,将描述该实施例(实施例1)的结果。在该实施例中,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从共用电源(这些电压共用的)输出。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另外,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80V,结果是清洁电压被设置为-800V。在该条件下,当执行预备片材经过和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时,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7%,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是“良好”。
接下来,将描述比较例1的结果。比较例1与该实施例的类似之处在于,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是从共用电源输出的,并且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然而,比较例1与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并且不从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改变。在该条件下,清洁电压被设置为-600V,并且仅输出绝对值相对小的清洁电压,因此,结果是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次于该实施例中的清洁性能。在这种情况下,纸背面污染浓度为1.6%,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为“有点明显”的结果。
接下来,将描述比较例2的结果。比较例2与该实施例的类似之处在于,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是从共用电源输出的,并且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然而,比较例2与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450V。在该条件下,清洁电压被设置为-1200V,并且可以输出绝对值相对大的清洁电压,但清洁操作期间产生的雾调色剂的量变大。结果,纸背面污染浓度为1.2%,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为“有点明显”的结果。
接下来,将描述常规示例的结果。常规示例的构成使得电源对于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不是共用的。在该构成中,清洁操作期间的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中的每一个可以被设置为任意电压。为此原因,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定为最有利于减少雾调色剂量的-350V。另外,清洁电压被设置为-1200V,在-1200V下,可以实现清洁转印辊8时的足够的清洁性能。在该条件下,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6%。另外,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是“良好”。这里,当将该实施例的结果与常规示例的结果进行比较时,尽管纸背面污染浓度稍有差异,但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没有差异,并且在该实施例和常规示例中的任一个中,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是“良好”。由此,根据该实施例,理解的是,可以实现转印辊8的足够的清洁性能。
因此,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可旋转的记录材料2;带电构件3,用于使感光构件2的表面带电;曝光设备4,用于通过对感光构件2的带电表面进行曝光而在感光构件2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显影构件21,用于通过将调色剂沉积在静电潜像上来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电压施加部E2,用于将显影电压施加到显影构件21;转印构件8,用于将调色剂图像从感光构件2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N的记录材料P上;上述第一转印电压E3,用于向转印构件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用于向转印构件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共用电源50,用于向显影电压施加部E2和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供应电压;以及控制器100,能够控制共用电源50,并且控制器100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共用电源50。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进行控制,以便执行当在转印部N中不存在记录材料P时,在由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向转印构件8施加上述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从转印构件8移动至感光构件2的清洁操作作为非图像形成操作。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控制共用电源50的输出的改变,使得在清洁操作期间由显影电压施加部E2施加到显影构件21的电压的值与在调色剂图像形成期间由显影电压施加部E2施加到显影构件21的电压的值不同。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控制上述改变,使得与不进行上述改变的情况相比,在清洁操作期间由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施加到转印构件8的电压的绝对值变大。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当上述相反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构件8时,向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E3施加从共用电源50输出的相同的极性的电压和从另一电源51输出的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叠加形式的电压。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电源对于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是共用的,并且通过将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的设定值相对于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的设定值改变来控制(调节)清洁电压。另外,根据该实施例,可以实现与在清洁电压与显影电压之间没有实现电源的共用性的常规构成相同的程度的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电压与显影电压之间实现了电源的共用性,因此,与常规构成相比,高压电源的数量减少,结果是变得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尺寸减小和成本降低。因此,根据该实施例,作为不设置用于清洁转印构件的单独的电源的构成,变得可以在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尺寸减小和成本降低的同时执行转印构件8的稳定清洁。即,根据该实施例,不设置用于向转印构件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单独的电源,使得在实现图像形成装置1的尺寸减小和成本降低的同时,可以有效地向转印构件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实施例2)。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和操作与实施例1中的基本构成和操作相同。因此,在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通过添加与实施例1中的参考编号或符号相同的参考编号或符号,从详细的描述中省略具有与实施例1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或构成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
实施例1的构成是假定产品寿命相对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产品以及使用环境为正常温度/湿度条件(作为示例的正常温度/正常湿度(23℃/50%RH)环境)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产品。即,实施例1的构成是假定雾调色剂量相对小的条件。另一方面,该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满足了雾调色剂量相对大的条件。
这里,在实施例1中,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使得感光构件2和显影辊21总是彼此接触并形成显影夹持部。另一方面,在该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使得感光构件2和显影辊21可以彼此机械地分离,以便满足雾调色剂量相对大的条件。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在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状态下执行转印辊8的清洁(向转印辊8施加清洁电压)。
图9是用于图示该实施例中的分离机构40的示意图。在该实施例中,设置能够将感光构件2与显影辊21彼此机械地分离的分离机构40。分离机构40能够切换感光构件2与显影辊21彼此接触的状态(下文中被称为纸背面“显影接触状态”)与感光构件2与显影辊21彼此分离的非接触状态(下文中被称为“显影分离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分离机构40具有以下构成。构成显影设备5的容纳腔室24的显影容器5a被固定到支撑感光构件2和带电辊3的另一容器(框架),从而绕基本上平行于感光构件2的旋转轴方向设置的旋转轴5b可旋转(可摆动)。另外,显影容器5a被诸如弹簧之类的推动构件5c推动,使得由显影容器5a可旋转地支撑的显影辊21在显影辊21接触感光构件2的方向上旋转。另外,分离机构40包括作为驱动源的分离马达41、由分离马达41驱动的移动构件(凸轮等)42、以及设置在显影容器5a上的用于接收由移动构件42在其上进行的动作的接收部43。分离马达41的旋转操作由控制器100控制,使得执行由移动构件42朝向接收部43的推动以及推动的释放。通过由移动构件42推动接收部43,显影容器5a抵抗推动构件5c的推动力而旋转,使得显影设备5可以部署在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分离位置(显影分离状态)。另外,由移动构件42对接收部43的推动被释放,由此通过推动构件5c的推动力允许显影容器5a的旋转,因此,显影设备5可以部署在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接触的接触位置(显影接触状态)。在该实施例中,分离机构40在显影期间大致使显影辊21接触感光构件2。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分离机构40在清洁操作期间使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另外,分离机构40可以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驱动)的停止期间(在图像形成装置1等待打印作业的待机状态期间或在电源关闭状态期间)使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另外,在该实施例中,显影辊21在显影接触状态下被旋转驱动。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分离状态下,显影辊21的旋转停止。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分离机构40切换显影接触状态与显影分离状态之间的状态(感光构件2和显影辊21之间的状态)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感光构件2转移到转印辊8上的雾调色剂的量来改善后续的图像形成期间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即,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通过改变显影电压来调节清洁电压,并且执行转印辊8的清洁。然而,如在实施例1中描述的,当显影电压改变时,存在雾调色剂量改变的可能性。即,即使在用户(操作者)旨在将清洁电压调节至原本有利于转印辊8的清洁的绝对值大的清洁电压的情况下,从雾调色剂量的增加和纸背面污染随着雾调色剂量增加而恶化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对可选择的显影电压的范围存在一定的限制。另一方面,当采用如在该实施例中的包括分离机构40的构成时,在清洁操作期间,变得可以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机械地分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选择在显影接触状态下出现雾调色剂或者雾调色剂量变大的显影电压的设定值时,在显影分离状态下,也不存在雾调色剂从显影辊21物理地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路径。为此原因,变得可以形成在感光构件2上不产生雾调色剂的状态。
接下来,将与雾调色剂量相关联地描述期望在显影接触状态下执行清洁操作的条件。如上所述,作为容易引起雾调色剂的调色剂,可以列举出(1)带电量降低的调色剂和(2)带电至与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调色剂。作为调色剂的量大的这样的条件,即,大量产生雾调色剂的条件,可以列举出以下条件。例如,可以列举出以下情况:显影设备5(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在高湿度环境中长时间地静置,并且调色剂自身吸收湿气,因此带电性能降低。另外,例如,可以列举出使用重复执行图像形成操作的耐久性之后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的情况。特别地,当重复执行图像形成操作时,显影设备5中的调色剂因由于调色剂在容纳腔室24中的流动、与显影刮刀22的摩擦等而经受机械损坏以及由于对显影辊21的通电和带电动作而经受电损坏而劣化。具体地,有助于调色剂带电性的外部添加剂从调色剂脱离或嵌入调色剂中,使得调色剂带电性降低。例如,可以通过与显影设备5(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的使用量相关的指标来掌握该调色剂劣化的程度。作为该指标,可以列举出经受通过使用显影设备5进行的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数量的累计值(即,经受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总数)、显影辊21的旋转距离(或旋转时间)、显影刮刀22的通电时间等。另外,在关于环境(图像形成装置1的内部和外部中的至少一个的温度和湿度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指示高湿度环境的情况下,该调色剂劣化变得明显。另外,随着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量越少,调色剂劣化变得越明显。这是因为,与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量大的情况相比,在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量少的情况下,单个调色剂颗粒受上述摩擦或通电影响的频率相对增强。通过使用例如容纳腔室24中的残留调色剂量作为指标,可以掌握容纳腔室24中的该调色剂量对调色剂劣化的影响程度。因此,随着调色剂劣化的进展,带电性低的调色剂的存在的可能性增加,因此,结果,出现雾调色剂的可能性增大。
使用图10,将描述在非耐久性的调色剂与耐久性之后的调色剂之间的雾调色剂的出现(产生)趋势。图10是示出了在具有该实施例的构成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暗部电位Vd被固定到-500V的情况下显影电压的设定值与雾调色剂量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作为图10中的说明图例的“新的状态”(非耐久性)是指使用处于不执行耐久性测试的新的状态的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获取的结果,并且该结果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图6的结果相同。另外,作为图10中的说明图例的“在10K张之后”是指使用处于在使用处于新的状态的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进行10K(x103)张的单面连续打印的耐久性测试之后的状态的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获取的结果。顺便提及,在耐久性测试中使用的记录材料P是“GF-C 081”(A4尺寸的纸,由CanonK.K.制造,商品名),并且作为在耐久性测试期间形成的图像图案,使用打印比率为5%的整个表面半色调图像。雾调色剂浓度的测量方法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测量方法类似。
根据图10,理解的是,与使用非耐久性的显影设备5和非耐久性的调色剂的情况相比,在使用10K张之后(耐久性之后)的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的情况下,整体上雾调色剂量增加。因此,在雾调色剂量增加的状态下,如上所述,通过产生雾调色剂,存在清洁操作期间可选择的显影电压的范围基本上被限制的可能性。
接下来,将使用图11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清洁操作。
图11是示出了在单个打印作业中的最终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形成(打印)和图像形成之后的后旋转的定时中的各个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状态的定时图。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根据图11中示出的定时图执行打印作业的操作的控制。在图11中,示出了带电电压、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显影电压、正转印电压、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和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的状态。顺便提及,除了电压控制和伴随的状态之外,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和项目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和项目类似。
在该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结束并且序列前进到后旋转操作时,正转印电压Vtrp被断开,并且基本上同时,开始通过分离机构40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分离操作。然后,在分离操作结束之后,使显影电压Vdev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并且利用上述显影电压Vdev的改变,使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因此,通过在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之后改变显影电压,如上所述,变得可以在抑制雾调色剂的产生的同时使清洁电压的设置的自由度高。
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显影电压的设定值从图像形成期间的设定值改变,使得控制(调节)清洁电压的设定值。由此,可以将清洁电压调节至更有利于清洁转印辊8的清洁电压,同时抑制清洁操作期间的雾调色剂的产生。因此,即使在相对容易地产生雾调色剂的调色剂状态下,也变得可以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的清洁。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12,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显影电压与用于(清洁)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图12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和清洁电压)改变时的清洁性能的实验的结果的曲线图。顺便提及,该实施例中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实验条件类似。
具体地,该实验通过被划分为由调色剂污染物沉积在转印辊8的“预备片材(纸)经过”和用于评估执行清洁操作之后的片材背面污染的“片材(纸)背面污染片材经过”组成的两个进行的。预备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并且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改变为图12中示出的电平。
在图12中,作为说明图例的“实施例1”是指实施例1中描述的构成的结果,并且具体地,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使用非耐久性的调色剂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即,图12中的“实施例1”再次示出了图8的结果,以进行比较。
在图12中,作为说明图例的“实施例1+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是指如实施例1中类似地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然而,在该实验结果中,作为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使用利用图10描述的10K耐久性(测试)之后的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如以上参考图10所述,在使用耐久性之后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的情况下,与处于新的状态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的情况相比,容易产生雾调色剂。为此原因,理解的是,与图12中的“实施例1”的实验结果相比,图12中的“实施例1+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的实验结果示出了纸背面污染整体上变差的趋势。特别地,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于-400V的条件下,存在纸背面污染变差的趋势。这是因为,如上所述,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雾调色剂的量的增加的影响超过了由于清洁电压的绝对值增加而引起的对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的影响,结果是该影响导致纸背面污染的不利情形。
在图12中,作为说明图例的“实施例2+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是指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条件下的该实施例的实验结果。另外,在该实验结果中,作为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使用利用图10描述的10K耐久性(测试)之后的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当将图12中的“实施例2+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的结果与图12中的“实施例1+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的结果彼此比较时,理解的是,在“实施例2+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中,特别地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于-400V的条件下,存在纸背面污染改善的趋势。这是出于以下原因。首先,可以列举出显影电压被设置为相对大的绝对值并因此清洁电压被设置为有利于清洁转印辊8的绝对值较大的清洁电压的点。除此之外,可以列举出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由此抑制了雾调色剂到感光构件2上的转移的点。即,从这两点的角度来看,改善了纸背面污染的程度。
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在下面的表2中,示出了该实施例(实施例2)的构成以及比较例3和4的构成中的每一个中的纸背面污染的性能评估结果。如表2中所示,实施例2(该实施例)以及比较例3和4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和操作基本上相同,除了如表2中所示地,电源结构和控制电压值不同。
表2
Figure BDA0003842554800000331
*1:“T&DD”是用于评估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AD”是在耐久性(测试)之后。
*2:“CSS”是在转印辊的清洁期间显影辊的接触/分离状态。
*3:“设置”是在转印辊的清洁期间的电压设置。
*4:“DV”是显影电压。
*5:“TRCV”是转印辊清洁电压。
*6:“PBC”是纸背面污染。“CN”是明显。“SC”是有点明显。
首先,将描述该实施例(实施例2)的结果。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另外,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450V,结果是清洁电压被设置为-1200V。在该条件下,当执行预备片材经过和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时,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5%,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是“良好”。
接下来,将描述比较例3的结果。比较例3与该实施例的类似之处在于,清洁电压和显影电压是从共用电源输出的,并且在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450V,结果是清洁电压被设置为-1200V。然而,比较例3与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2分离。在该条件下,在清洁操作期间产生的背景雾调色剂的量大,结果是纸背面污染浓度为2.2%,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是“明显”的结果。
接下来,将描述比较例4的结果。比较例4与该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80V,结果是清洁电压被设置为-800V,并且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2分离。在该条件下,尽管在清洁操作期间产生的背景雾调色剂的量被抑制为相对小的量,但在假定耐久性(测试)之后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的情况下,其抑制量是不足够的。另外,关于清洁电压,只有绝对值相对小的清洁电压能够被施加到转印辊8。结果是纸背面污染浓度为1.6%,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是“有点明显”的结果。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由此,清洁电压的设定值可以被设置为有利于清洁转印辊8同时减少清洁操作期间的雾调色剂量的设定值。因此,即使在使用容易产生雾调色剂的诸如耐久性(测试)之后的调色剂之类的调色剂的情况下,也可以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清洁。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以下构成:出于增强转印辊8的清洁性的目的,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始终与感光构件2分离,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构成。例如,通过执行分离操作,出现停机时间(不能形成图像的时间)变得相对长的情况以及产生操作噪声的情况。为此该原因,在一些情况下,期望尽可能地不执行分离操作。因此,如上所述,基于诸如调色剂耐久性的情形、图像形成装置1的安装环境信息等之类的指示雾调色剂的产生的容易度的指标,在清洁操作期间,还可以在执行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的分离的情况和不执行分离的情况之间进行切换。
图20是在打印作业的后旋转期间执行清洁操作的情况下切换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的分离的执行和非执行的控制的示意性流程图。当由打印作业指定的图像形成结束时(S101),当序列前进到后旋转操作时,控制器100判定在清洁操作中是否需要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的分离(S102)。例如,作为指示调色剂劣化程度的与显影设备5(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的使用量相关的指标,经受使用显影设备5进行的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数量的累计值被顺次地更新并存储在由控制器100控制的用作计数器的存储器102中。然后,例如,在存储在存储器102中的经受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数量变得不小于预先设置的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器100判定需要在清洁操作期间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在控制器100在S102中判定需要分离的情况下(“是”),控制器100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如上所述的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分离操作(S103),然后使图像形成装置1执行后旋转期间的清洁操作(S104)。另一方面,在控制器100在S102中判定不需要分离的情况下(“否”),不执行分离操作,而是执行后旋转期间的清洁操作(S104)。顺便提及,如上所述,指示调色剂劣化程度的指标不限于经受图像形成的片材的数量,而是可以使用显影辊21的旋转距离(或旋转时间)、显影刮刀22的通电时间等。另外,基于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环境传感器(诸如,温度/湿度传感器)的环境检测结果,可以例如在高湿度环境中执行分离操作。另外,基于用于检测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的剩余(调色剂)量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在容纳腔室24中的调色剂的剩余量变得不小于预先设置的预定阈值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分离操作。取决于这些指标的分离操作的执行或不执行的控制可以彼此任意地组合。另外,在发生记录材料P的堵塞之后执行清洁操作的情况下,可以执行分离操作,使得清洁电压的绝对值可以尽可能大地增大。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选择针对显影辊21的电压施加部(上述显影电压施加部E2),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当采用如在该实施例中一样的显影辊21可以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构成时,抑制了在清洁操作期间的雾调色剂的产生。为此原因,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例如,也可以选择上述限制构件电压施加部或上述供应构件电压施加部。
即,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可以选择用于向诸如显影辊21、显影刮刀22、供应辊23等之类的与由显影设备5进行的图像形成(调色剂图像形成)相关的任何显影构件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部。这里,在一些情形下,施加到诸如显影辊21、显影刮刀22或供应辊23之类的显影构件并与由显影设备5进行的图像形成(调色剂图像形成)相关的电压被统称为“显影电压”。另外,在本文中,在一些情形下,用于将电压施加到诸如显影辊21、显影刮刀22或供应构件23之类的显影构件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被统称为“显影电压施加部”。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进行在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的整个时段中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此。通过在清洁操作中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使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可以获得相应的效果。
因此,显影构件可以包括用于承载和馈送调色剂并用于将调色剂供应到感光构件2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并且显影电压施加部E2可以是用于将电压施加到显影剂承载构件的构件。另外,显影构件可以包括承载、馈送调色剂并将其供应到感光构件2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并可以包括用于限制承载在显影剂承载构件上的调色剂的量的限制构件,并且显影电压施加部E2可以是用于将电压施加到限制构件的显影电压施加部。另外,显影构件可以包括承载、馈送调色剂并将其供应到感光构件2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并可以包括用于将调色剂供应到显影剂承载构件的供应构件,并且显影电压施加部E2可以是用于将电压施加到供应构件的显影电压施加部。另外,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包括分离机构40,分离机构40能够在显影剂承载构件接触感光构件2的接触位置与显影剂承载构件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显影剂承载构件。另外,控制器100能够控制分离机构40,使得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显影剂承载构件部署在分离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实施例3)。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和操作与实施例1和2中的基本构成和操作相同。因此,在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通过添加与实施例1和2中的参考编号或符号相同的参考编号或符号,从详细描述中省略具有与实施例1和2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或构成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
在实施例1和2中,作为使用其自身和清洁电压施加部E4共用的电源的电压施加部,选择显影电压施加部E2。另一方面,在该实施例(实施例3)中,用于清洁电压施加部E4的电源是其自身以及不仅显影电压施加部E2而且也是带电电压施加部E1共用的。即,在该实施例中,从共用电源供应清洁电压、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顺便提及,与实施例2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类似,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包括分离机构40,并且与实施例2中类似,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能够在清洁操作期间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
将使用图13描述该实施例中的从共用电源输出显影电压、带电电压和清洁电压的高压电路构成。图13是该实施例中的高压电路构成的图示。
首先,通过由变压器等构成的第一升压电路(电源)60,产生带电电压Vpri和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带电电压Vpri被施加到带电辊3。另外,通过由变压器等构成的第二升压电路(另一电源)61,产生正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p。另外,在图像形成期间(在转印期间),向转印辊8施加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和正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p的叠加形式的转印电压Vtr。在该实施例中,用于通过使用第一升压电路60作为电源向转印辊8施加清洁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对应于“清洁电压施加部(或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用于通过使用第一升压电路60作为电源向带电辊3施加带电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对应于“带电电压施加部”E1。另外,在该实施例中,用于通过使用第二升压电路61(和另外的第一升压电路60)作为电源向转印辊8施加转印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对应于“转印电压施加部(或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E3。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升压电路60使带电电压Vpri经受反馈控制,以便精确地控制带电电压Vpri。另外,在该实施例的高压电路构成中,负转印电压Vtrn与带电电压Vpri以电路方式分离,但输出彼此关联的电压。即,在该实施例中,当使带电电压Vpri的绝对值大时,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的绝对值也变大,并且当使带电电压Vpri的绝对值小时,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的绝对值也变小。为此原因,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调节带电电压Vpri,变得可以改变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
这里,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第一升压电路60中的负载的影响。在该实施例的高压电路构成中,在带电辊3的负载重的情况下,进行通过增大第一升压电路60的输出电压值来使带电电压Vpri维持在控制值的控制。由此,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的绝对值增大。另一方面,在带电辊的负载轻的情况下,进行第一升压电路60的输出电压值的控制,使得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的绝对值减小。
通过用电阻器62和晶体管63对24V的带电电压Vpri进行分压来产生显影电压Vdev。在该实施例中,为了精确地控制显影电压Vdev,通过反馈显影电压Vdev来控制晶体管63的导通。这里,关于高压电路构成,与在晶体管53处于截止状态的情况下相比,在晶体管63处于导通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升压电路60的负载较重。即,在该实施例中,在使显影电压Vdev的绝对值较小时,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的绝对值变大,并且在使显影电压Vdev的绝对值较大时,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的绝对值变小。在该实施例中,用于通过使用第一升压电路60作为电源向显影辊21施加显影电压的电压施加部(电压施加部件)对应于“显影电压施加部”E2。
使用图14,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显影电压与清洁电压之间的关系。图14是示出了该实施例中的显影电压与清洁电压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调节显影电压来改变清洁电压。如从图14中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在显影电压被设置为例如作为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的-350V的情况下,约-6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另外,例如,在清洁操作期间当显影电压被改变为-300V时,更有利于转印辊8的清洁的约-8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顺便提及,图14是在带电辊3的负载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获取的结果。稍后在另一实施例中将描述带电辊3的负载波动的条件。
顺便提及,该实施例中可使用的高压电路构成不限于图13中示出的高压电路构成,而是可以在采用具有类似功能的电路时适当地改变。另外,显影电压与清洁电压之间的关系不限于图14中示出的关系,而是可以取决于电路上的各个构件的电阻值、升压电路的性能等而改变。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15,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显影电压与用于(清洁)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图15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和清洁电压)改变时的清洁性能的实验的结果的曲线图。顺便提及,该实施例中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1中描述的实验条件类似。具体地,该实验通过被划分为由调色剂污染物沉积在转印辊8的“预备片材(纸)经过”和用于评估执行清洁操作之后的片材背面污染的“片材(纸)背面污染片材经过”组成的两个进行的。预备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并且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改变为图15中示出的电平。
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如上所述,清洁电压绝对值随着显影电压绝对值减小而变大,使得清洁转印辊8的效果增强。另一方面,如以上使用图6描述的,在使显影电压绝对值小的情况下,转移到感光构件上的反向雾调色剂的量增加。
首先,将描述作为图15中的说明图例的“不分离+新的调色剂”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结果是在与实施例1类似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使用非耐久性的调色剂。在这种情况下,理解的是,在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00V的情况下,纸背面污染被最大程度地改善。另一方面,在显影电压绝对值大于-320V的条件下以及在显影电压绝对值小于-250V的条件下,理解的是,纸背面污染变得有点严重。
在显影电压绝对值大于-320V的区域中,绝对值相对大的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如以上使用图14描述的,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大的条件下,存在清洁电压的绝对值变小的趋势。为此原因,在清洁操作期间,不向转印辊8施加足以去除因预备片材经过而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的清洁电压,使得残留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在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表现为纸背面污染。
另一方面,在显影电压绝对值小于-250V的区域中,绝对值相对大的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为此原因,在清洁操作期间,有利于清洁转印辊8的绝对值大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然而,如以上使用图6描述的,绝对值相对小的显影电压被施加到显影辊21的条件也是反向雾调色剂容易转移到记录材料P上的条件。为此原因,在清洁操作期间在感光构件2上产生的反向雾调色剂被转移到转印辊8上,并在后续的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表现为纸背面污染。
相反,在显影电压为约-300V的区域中,与显影电压绝对值大于-320V的区域中类似,感光构件2上的雾调色剂相对小。另外,在显影电压为约-300V的区域中,与显影电压绝对值小于-250V的区域中类似地,绝对值相对大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为此原因,从将雾调色剂转移到转印辊8以及去除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二者的角度来看,显影电压为约-300V的区域可以说是在纸背面污染方面有效的条件。
另外,图15中的图例的“不分离+新的调色剂”的纸背面污染的性能评估结果是在显影电压被设置为约-300V的条件下,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8%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程度为“良好”。该结果与实施例1的结果类似,并且即使在如在该实施例中一样从共用电源供应清洁电压、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的构成中,理解的是,与实施例1中类似地可以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清洁。
接下来,将描述作为图15中的图例的“不分离+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的实验结果。该实验结果是与实施例1中类似地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分离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然而,在该实验结果中,作为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使用利用图10描述的10K耐久性(测试)之后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如以上参考图10所述,在使用耐久性之后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的情况下,与处于新的状态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的情况相比,容易产生雾调色剂。为此原因,理解的是,与图15中的“不分离+新的调色剂”的实验结果相比,图15中的“不分离+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的实验结果表现出纸背面污染在整体上变差的趋势。
接下来,将描述如图15中的“分离+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该实验结果是如实施例2中类似地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另外,在该实验结果中,作为显影设备5和调色剂,使用利用图10描述的10K耐久性(测试)之后的调色剂和显影设备5。要理解,在该条件下,特别地在显影电压的绝对值小于-300V的条件下,存在纸背面污染改善的趋势。这是出于以下原因。首先,可以列举出显影电压被设置为相对小的绝对值并因此清洁电压被设置为有利于清洁转印辊8的绝对值较大的清洁电压的点。除此之外,可以列举出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由此抑制了雾调色剂到感光构件2上的转印的点。即,从这两点的角度来看,纸背面污染的程度改善。
另外,图15中的图例的“不分离+调色剂(在耐久性测试之后)”的纸背面污染的性能评估结果是在显影电压被设置为-150V的条件下,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8%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为“良好”。该结果与实施例2的结果类似,并且即使在如在该实施例中一样从共用电源供应清洁电压、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的构成中假定带电性能进一步降低的调色剂的情况下,要理解,可以与实施例2中类似地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清洁。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2中类似,描述了显影辊21可以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构成,但与实施例1中类似,可以在清洁电压、显影电压和带电电压之间实现电源的共用性。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实施例4)。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和操作与实施例1至3中的基本构成和操作相同。因此,在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通过添加与实施例1和3中的参考编号或符号相同的参考编号或符号,从详细描述中省略具有与实施例1至3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或构成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
在实施例2和3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使得抑制了在清洁操作期间雾调色剂到感光构件2上的转移。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和2中类似,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另外,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使得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被改变为亮部电位VL。顺便提及,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高压电路构成类似于实施例3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高压电路构成。
首先,将描述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的原因。
清洁操作是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在该实施例中,负极性)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并且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被转印到感光构件2上,使得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被去除。调色剂到感光构件2上的这种转移主要利用静电力来执行,使得随着增大转印辊8(清洁电压)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位差,转印辊8的清洁性增强。
这里,当以实施例2的构成为示例时,在清洁操作期间,不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因此,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为作为暗部电位Vd的-500V。例如,在该条件下,当-10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时,通过从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减去转印辊8的电位(清洁电压)而获得的电位差为500V(=-500V-(-1000V))。即,该500V的电位差成为用于在清洁操作期间将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驱动力。
另一方面,在清洁操作期间,当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时,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被改变为作为亮部电位VL的-100V。然后,在该条件下,当与如上所述类似地,-10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时,通过从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减去转印辊8的电位(清洁电压)而获得的电位差为900V(=-100V-(-1000V))。即,与不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的情况相比,变得可以提供较大的电位差,并且对应地,可以改善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
接下来,将描述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的情况下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原因。如上所述,当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时,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变为亮部电位VL。
在这种状态下,当在不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情况下而维持显影接触/分离状态时,感光构件2与显影辊21之间的电位差成为用于将调色剂从显影辊21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电位差。即,显影辊21的电位的绝对值变得大于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在这种状态下,当执行转印辊8的清洁(将清洁电压施加到转印辊8)时,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的调色剂被转移到转印辊8上,使得转印辊8被调色剂污染。为了抑制这种情形,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的情况下,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
接下来,使用图16,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清洁操作。图16是示出了在单个打印作业中的最终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的形成(打印)和图像形成之后的后旋转的定时中的各个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状态的定时图。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根据图16中示出的定时图执行打印作业的操作的控制。在图16中,示出了带电电压、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显影电压、正转印电压、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和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的状态。顺便提及,除了伴随状态的电压控制之外,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和项目、以及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状态与实施例1至3中描述的那些类似。
在该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结束并且序列前进到后旋转操作时,正转印电压Vtrp关断,并且基本上同时,开始通过分离机构40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分离操作。然后,在分离操作结束之后,使显影电压Vdev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并且利用上述显影电压Vdev的改变,使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另外,基本上同时,执行激光扫描仪的光发射(“开”),使得感光构件2的整个表面(相对于与感光构件2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的整个图像形成区域)处于曝光状态(亮部电位VL)。因此,在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之后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使得可以抑制不需要的调色剂从显影辊21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另外,清洁操作期间的感光构件2与转印辊8(清洁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大幅改变,使得转印辊8的清洁的清洁性能可以改善。
接下来,通过使用图17,将描述在该实施例中显影电压与用于(清洁)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之间的关系。图17是示出了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和清洁电压)改变时的清洁性能的实验的结果的曲线图。顺便提及,该实施例中的实验条件与实施例1至3中描述的实验条件类似。
具体地,该实验通过被划分为由调色剂污染物沉积在转印辊8的“预备片材(纸)经过”和用于评估执行清洁操作之后的片材背面污染的“片材(纸)背面污染片材经过”组成的两个进行的。预备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并且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改变为图17中示出的电平。
在图17中,作为说明图例的“实施例3(Vd)”是指实施例1中描述的构成的结果,并且具体地,是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不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使用10K耐久性(测试)之后的调色剂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即,图17中的“实施例3(Vd)”再次示出了图15的结果,以进行比较。
在图17中,作为说明图例的“实施例4(VL)”是指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由激光扫描仪4进行的感光构件2的曝光操作的该实施例的实验结果。另外,该实验结果是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并且使用10K耐久性(测试)之后的调色剂的条件下的实验结果。当实施例2的结果与该实施例(实施例4)的结果彼此比较时,要理解,在该实施例的结果中,在绝对值较大的显影电压下(即,在绝对值较小的清洁电压下),可以实现类似的防止纸背面污染的水平。这表明,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感光构件2经受激光扫描仪4的曝光操作,因此,即使在绝对值较小的清洁电压下,也形成上述的足够的电位差,因此可以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清洁。
基于上述评估结果,在下面的表3中,示出了该实施例(实施例4)的构成以及实施例3的构成中的每一个中的纸背面污染的性能评估结果。
表3
Figure BDA0003842554800000451
*1:“SP”是在转印辊的清洁期间的感光构件的表面电位。
*2:“设置”是在转印辊的清洁期间的电压设置。
*3:“DV”是显影电压。
*4:“TRCV”是转印辊清洁电压。
*5:“PBC”是纸背面污染。
首先,将描述该实施例(实施例4)的结果。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由激光扫描仪4进行的感光构件2的曝光操作。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另外,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250V,结果是清洁电压被设置为-1000V。在该条件下,当执行预备片材经过和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时,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8%,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程度是“良好”。要理解,该结果表明,实现了与清洁操作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150V使得结果是清洁电压被设置为-1400V的情况类似的防止纸背面污染的水平。顺便提及,实施例3的构成使得在清洁操作期间不执行由激光扫描仪4进行的感光构件2的曝光操作。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在较常见的显影电压中的改变的情况下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清洁。将认为,从增强高压电路的自由度的观点来看,该实施例的构成在以下情况下是有效的。即,可以列举出用户(操作者)期望通过在清洁操作期间将显影电压的改变范围抑制到小的值来缩短显影电压的收敛时间的情况、从显影电压施加部E2的电压输出性能的观点来看期望使所使用的电压范围小的情况和类似情况。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描述了使用与实施例3中的高压电路构成类似的高压电路构成的情况,但在使用与实施例1和2中的高压电路构成类似的高压电路构成的情况下,可以与该实施例中类似地执行由激光扫描仪4进行的感光构件2的曝光。
另外,在该实施例中,进行以下描述:在清洁操作期间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的时段中,在相对于经过转印夹持部的感光构件的旋转方向的整个区域中,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曝光。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通过在清洁操作期间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使经过转印夹持部N的感光构件2的表面经受曝光来获得对应的效果。即,控制器100能够控制曝光设备4,使得在非图像形成操作期间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转印构件(辊)8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经过转印夹持部N的感光构件2的表面被曝光。
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实施例5)。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基本构成和操作与实施例1至4中的基本构成和操作相同。因此,在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将通过添加与实施例1和4中的参考编号或符号相同的参考编号或符号,从详细描述中省略具有与实施例1至4中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功能或构成相同或对应的功能或构成的元件。
在实施例4中,采用了通过在清洁操作期间改变显影电压来输出有效电压作为清洁电压的类型。另一方面,在该实施例(实施例5)中,通过改变带电电压来输出有效电压作为清洁电压的类型。顺便提及,图像形成装置1的高压电路构成与实施例3和4的图像形成装置的高压电路构成类似。
关于通过带电电压的改变来改变清洁电压的方法,在实施例3中,使用图13进行描述,使得将省略详细描述。如在该实施例中,在通过改变带电电压来改变清洁电压的情况下,变得可以取决于带电电压的设定值或带电辊3的负载状态来改变清洁电压的设定值。
在该实施例的构成中,在图18中示出在带电电压的设定值改变的情况下带电电压的设定值与清洁电压的设定值之间的关系。从图18中理解的,在该实施例中,在带电电压被改变为作为图像形成期间的带电电压的-1000V的情况下,约-7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另外,例如,当在清洁操作期间带电电压被改变为-1210V时,在清洁转印辊8方面更有效的约-1000V的清洁电压被施加到转印辊8。
另一方面,在通过改变带电电压来改变清洁电压的类型中,需要注意一点。即,清洁操作使得通过使用转印辊8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位差将沉积在转印辊8上的调色剂静电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从而从转印辊8去除调色剂。然而,当简单地改变带电电压-即,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时,转印辊8与感光构件2之间的电位差也改变。为此原因,在一些情况下,有可能形成使得转印辊8的清洁本身没有有效地执行的电位关系。为了抑制这种情形,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执行由激光扫描仪4进行的感光构件2的曝光操作,使得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稳定地改变为预定的亮部电位VL。即,在清洁操作期间改变带电电压以调节清洁电压,同时通过曝光操作将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稳定地设置在预定的亮部电位VL,从而不受该改变的影响。由此,变得可以执行转印辊8的稳定清洁。
接下来,使用图19,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清洁操作。图19是示出了在单个打印作业中的最终记录材料P上的图像的形成(打印)和图像形成之后的后旋转的定时中的各个部分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状态的定时图。在该实施例中,控制器100根据图19中示出的定时图执行打印作业的操作的控制。在图19中,示出了带电电压、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显影电压、正转印电压、负转印电压(清洁电压)和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的状态。顺便提及,除了伴随状态的电压控制之外,显影辊接触/分离状态和项目以及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状态与实施例1至4中描述的那些类似。另外,关于清洁电压,图像形成期间的设定值由“用于图像形成”来表示,并且清洁操作期间的设定值由“用于清洁”来表示。
在该实施例中,当图像形成结束并且序列前进到后旋转操作时,正转印电压Vtrp关断,并且基本上同时,开始通过分离机构40将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的分离操作。然后,在分离操作结束之后,使带电电压Vpri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并且利用上述显影电压Vdev的改变,使转印电压(清洁电压)Vtrn从用于图像形成的设定值改变为用于清洁的设定值。另外,基本上同时,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开启,使得感光构件2的整个表面(相对于与感光构件2的表面的移动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的整个图像形成区域)处于曝光状态(亮部电位VL)。因此,在显影辊21与感光构件2分离之后执行激光扫描仪4的光发射,使得可以抑制不需要的调色剂被从显影辊21转移到感光构件2上。另外,清洁操作期间的感光构件2与转印辊8(清洁电压)之间的电位差大幅改变,使得转印辊8的清洁的清洁性可以改善,同时将感光构件2的表面电位稳定地维持在预定的亮部电位VL。
在下面的表4中,示出了该实施例(实施例5)的构成以及实施例4的构成中的每一个中的纸背面污染的性能评估结果。顺便提及,该实施例中的性能评估条件与实施例1等中描述的性能评估条件类似。
具体地,该实验通过被划分为由调色剂污染物沉积在转印辊8的“预备片材(纸)经过”和用于评估执行清洁操作之后的片材背面污染的“片材(纸)背面污染片材经过”组成的两个进行的。预备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和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期间的显影电压被设置为-350V,并且带电电压被设置为-100V。
表4
Figure BDA0003842554800000491
*1:“设置”是转印辊的清洁期间的电压设置。
*2:“DV”是显影电压。
*3:“CHV”是带电电压。
*4:“TRCV”是转印辊清洁电压。
*5:“PBC”是纸背面污染。
首先,将描述该实施例(实施例5)的结果。在该实施例中,在清洁操作期间,显影电压被设置为与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相同的-350V,并且带电电压从图像形成期间的带电电压改变并被设置为约-1210V。因此,带电电压从图像形成期间的带电电压改变,使得清洁操作期间的清洁电压被调节为-1000V。在该条件下,当执行预备片材经过和纸背面污染评估片材经过时,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8%,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为“良好”。
接下来,将描述实施例4的结果。在实施例4的构成中,在清洁操作期间,带电电压被设置为与图像期间的带电电压相同的-1000V,并且显影电压从图像形成期间的显影电压改变并被设置为约-250V。由此,清洁操作期间的清洁电压被调节为-1000V。即使在该条件下,纸背面污染浓度为0.8%,并且通过眼睛观察辨别的纸背面污染的程度为“良好”。
即,在该实施例和实施例4之间,清洁电压调节方法彼此不同,但清洁电压的设定值是相同的,因此,转印辊8的清洁性能是相同的。
因此,图像形成装置1可以包括用于向显影电压施加部E2、带电电压施加部E1和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供应电压的共用电源60。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100可以控制共用电源60的输出的改变,使得进行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E2施加到显影构件21的电压和在调色剂图像形成期间从显影电压施加部E2施加到显影构件21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值的改变、以及在清洁操作期间从带电电压施加部E1施加到带电构件3的电压和在带电期间从带电电压施加部E1施加到带电构件3的电压之间的电压值的改变中的至少一个。此外,控制器100能够控制上述改变,使得在清洁操作期间从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E4施加到转印构件8的电压的绝对值大于在不进行上述改变的情况下的电压的绝对值。
如上所述,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清洁操作期间的清洁电压调节方法,使用改变清洁电压的类型。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与在改变显影电压(施加到诸如显影剂承载构件、限制构件和供应构件之类的显影构件的电压)的类型的情况下类似地,可以执行转印辊8的良好清洁。
顺便提及,在该实施例中,作为清洁电压调节方法,描述了带电电压被单独地改变,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为了调节清洁电压,可以使用诸如显影电压施加部(用于将电压施加到诸如显影剂承载构件、限制构件或供应构件之类的显影构件的电压施加部)、带电电压施加部等之类的多个电压施加部。例如,可以通过组合多个电压改变方法(诸如,显影电压的改变与带电电压的改变的组合)来调节清洁电压。
如上所述,基于具体示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被构成为执行用于在当转印夹持部N中不存在记录材料P时向转印辊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从转印辊8移动至感光构件2的清洁操作。然而,与用于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不限于转印辊8的清洁操作。例如,非图像形成操作是用于当转印夹持部N中不存在记录材料P时通过将承载在显影辊21上的调色剂沉积在感光构件2上来确保与感光构件2接触而形成接触部分的清洁器6的润滑性质而执行的调色剂清除。具体地,为了使调色剂到达接触部分,调色剂必须经过作为感光构件2与转印辊8之间的接触部分的转印夹持部N。此时,为了抑制调色剂沉积在转印辊8上,需要向转印辊8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使得使转印电压的绝对值大于在转印夹持部N中形成在感光构件2上的表面电位的绝对值。即使在这种构成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类似,需要进行与施加到转印辊8的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的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转印构件是转印辊的情况,但转印构件不限于转印辊。转印构件可以由例如包括与感光构件可接触的可旋转的环形带构成。在该转印带的内周表面侧,在与感光构件相对的位置,可以部署用于向转印带施加电压的电压施加构件(辊、刷子、片材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描述了感光构件是感光鼓的情况,但感光构件不限于感光鼓。感光构件也可以是以环形带形状构成的感光带。
根据本发明,不设置用于向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单独的电源,使得可以在实现图像形成装置的尺寸缩小和成本降低的同时,向转印构件有效地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要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随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感光构件;
带电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带电;
曝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曝光所述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来在所述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
显影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电压;
转印构件,与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的记录材料上;
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
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
共用电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和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电压;以及
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共用电源,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以便作为非图像形成操作执行清洁操作,所述清洁操作用于当在转印部中不存在记录材料时,在从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所述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从所述转印构件移动至所述感光构件上,并且所述控制器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所述共用电源,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以便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期间从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得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转印构件的电压的绝对值大于在不进行所述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的情况下的电压的绝对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用于在承载和输送调色剂的同时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向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施加电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用于在承载和输送调色剂的同时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以及用于限制由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承载的调色剂的量的限制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向所述限制构件施加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用于在承载和输送调色剂的同时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以及用于向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供应调色剂的供应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向所述供应构件施加电压。
6.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感光构件;
带电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带电;
带电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带电构件施加带电电压;
曝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曝光所述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来在所述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
显影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电压;
转印构件,与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的记录材料上;
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
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
共用电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所述带电电压施加部和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电压;以及
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共用电源,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以便作为非图像形成操作执行清洁操作,所述清洁操作用于当在转印部中不存在记录材料时,在从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所述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电压的情况下,将调色剂从所述转印构件移动至所述感光构件上,并且所述控制器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所述共用电源,并且
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以便执行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调色剂图像的形成期间从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显影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的操作、以及使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所述带电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带电构件的电压的值与在带电期间从所述带电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带电构件的电压的值不同的操作中的至少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得在清洁操作期间从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施加到所述转印构件的电压的绝对值大于在不进行所述共用电源的输出的改变的情况下的电压的绝对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用于在承载和输送调色剂的同时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向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施加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用于在承载和输送调色剂的同时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以及用于限制由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承载的调色剂的量的限制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向所述限制构件施加电压。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显影构件包括用于在承载和输送调色剂的同时向所述感光构件供应调色剂的显影剂承载构件、以及用于向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供应调色剂的供应构件,并且
其中,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向所述供应构件施加电压。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当所述相反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转印构件时,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得向所述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从所述共用电源输出的所述相同的极性的电压和从另一电源输出的所述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叠加形式的电压。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分离机构,所述分离机构能够在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与所述感光构件接触的接触位置和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与所述感光构件分离的分离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
其中,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分离机构,使得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所述相同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转印构件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所述显影剂承载构件被定位在所述分离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曝光单元,使得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所述相同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转印构件的时段的至少一部分中,经过转印部的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被曝光。
14.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可旋转的感光构件;
带电构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带电;
曝光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曝光所述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来在所述感光构件的带电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
显影构件,被配置为通过在静电潜像上沉积调色剂来形成调色剂图像;
显影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显影构件施加显影电压;
转印构件,与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接触而形成转印部并且被配置为将调色剂图像从所述感光构件的表面转印到经过转印部的记录材料上;
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反的极性的转印电压;
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被配置为向所述转印构件施加与调色剂的正常电荷极性相同的极性的转印电压;
共用电源,被配置为向所述显影电压施加部和所述第二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电压;以及
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共用电源,
其中,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便执行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操作以及与图像形成操作不同的非图像形成操作,并且在非图像形成操作中控制所述共用电源,并且
其中,当所述相反的极性的电压被施加到所述转印构件时,所述控制器进行控制,使得向所述第一转印电压施加部供应从所述共用电源输出的所述相同的极性的电压和从另一电源输出的所述相反的极性的电压的叠加形式的电压。
CN202211109391.1A 2021-09-17 2022-09-13 图像形成装置 Pending CN11582637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52693A JP2023044587A (ja) 2021-09-17 2021-09-17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152693 2021-09-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26378A true CN115826378A (zh) 2023-03-21

Family

ID=8323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9391.1A Pending CN115826378A (zh) 2021-09-17 2022-09-13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95217A1 (zh)
EP (1) EP4191340A1 (zh)
JP (1) JP2023044587A (zh)
KR (1) KR20230041615A (zh)
CN (1) CN115826378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39588A (ja) * 1994-02-28 1995-09-12 Brother Ind Ltd 画像形成装置
US6185387B1 (en) * 1997-05-09 2001-02-0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3279523B2 (ja) 1998-07-13 2002-04-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137423A (ja) * 1998-10-30 2000-05-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908863B2 (ja) * 2006-02-02 2012-04-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高圧電源装置
JP5201866B2 (ja) * 2007-04-03 2013-06-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JP6671970B2 (ja) * 2015-02-10 2020-03-2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971632B2 (ja) * 2017-05-25 2021-11-2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488790B2 (en) * 2017-11-29 2019-11-26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voltage contr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095217A1 (en) 2023-03-30
JP2023044587A (ja) 2023-03-30
EP4191340A1 (en) 2023-06-07
KR20230041615A (ko)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2159B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844200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pre-exposure light control feature
US8831450B2 (en)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ntrolling voltage and current in charging members
JP5754961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9119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212325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112834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014559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794276B2 (ja) 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526832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3853B2 (ja) 現像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形成装置
US2014004444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095217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8120219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952095B2 (ja) 現像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1829087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image bearing members having different surface layer thicknesses
US20230092025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4300202A1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H1127213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230305422A1 (en) Image-forming apparatus
JP2010117491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16511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309973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8268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26956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