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3822A -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3822A
CN115813822A CN202211625333.4A CN202211625333A CN115813822A CN 115813822 A CN115813822 A CN 115813822A CN 202211625333 A CN202211625333 A CN 202211625333A CN 115813822 A CN115813822 A CN 11581382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alicylic acid
percent
acne
efficiency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253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玉凤
徐勇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aini Xinchuang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aini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aini Bio 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aini Bio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253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3822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38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382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个人护理品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1‑10%甘油、0.02‑15%地黄提取物、0.05‑1%黄原胶、0.01‑0.5%EDTA‑2Na、2‑6%桂花花提取物、0.2‑10%改性水杨酸、0.05‑2%葡萄糖酸锌、0.2‑2%酒精、0.005‑1%桃拓酚、1‑5%二丙二醇、0.005‑0.15%二氯苯甲醇、0.2‑2%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优选示例中,改性水杨酸为包裹水杨酸、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或者水杨酸接枝壳聚糖。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对皮肤无刺激,祛痘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个人护理品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青春痘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脸部皮肤皮脂腺分泌亢进、过多,给丙酸唑疮杆菌提供了必要的养料,导致丙酸唑疮杆菌过渡繁殖和滋生,造成毛囊感染;(2)毛孔角质分化过度,与皮脂混合,堵塞毛孔,提供了封闭的环境,产生黑头、白头、粉刺;(3)局部的炎症反应破坏了大量组织,炎症消退后局部组织纤维化造成囊肿、疤痕组织等。通常情况下,比较严重的青春痘是以上几点原因的综合结果。
目前的祛痘护理品只能针对上述青春痘产生的原因中的一两点,功效单一,或者有其他刺激皮肤的成分,比如杏仁酸等,或者还含有一些能一起灭杀皮肤有益菌的杀菌成本,比如伞花烃、皮傲宁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祛痘组合物功效单一,对于较为严重的青春痘不能起到较好的祛痘效果以及祛痘效果慢等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申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1-10%甘油、0.02-15%地黄提取物、0.05-1%黄原胶、0.01-0.5% EDTA-2Na、2-6%桂花花提取物、0.2-10%改性水杨酸、0.05-2%葡萄糖酸锌、0.2-2%酒精、0.005-1%桃拓酚、1-5%二丙二醇、0.005-0.15%二氯苯甲醇、0.2-2%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优选的,所述原料组分还包含0.1-1%四氢胡椒碱。
优选的,所述地黄提取物为怀地黄提取物。
优选的,所述改性水杨酸为包裹水杨酸。
优选的,所述改性水杨酸为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
更优选的,所述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由化学式为O(CH2CH)CH2O(CH2CH2O)m(CH2CH3CHO)nCH2CH2CH2Si3O2Me7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反应获得,其中m=5-50,n=0-20,Me代表甲基。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1:0.3-10。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1:1-5。
优选的,所述改性水杨酸为水杨酸接枝壳聚糖。
一种上述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甘油和所述黄原胶分散均匀,获得混合物;
将所述水和所述地黄提取物搅拌溶解均匀,加入所述EDTA-2Na和所述混合物,搅拌溶解均匀,获得A相;
将所述酒精、所述桃拓酚、所述双丙二醇、所述二氯苯甲醇和所述增溶剂DZ-917混合均匀,获得B相;
将所述桂花花提取物、所述改性水杨酸和所述葡萄糖酸锌依次加入到所述A相中搅拌溶解均匀,再加入所述B相,搅拌均匀,即得。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申请从青春痘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性分析,在祛痘组合物中通过地黄提取物、桂花花提取物和桃拓酚三种祛痘功效组分的组合,辅以改性水杨酸、葡萄糖锌功效成分,综合祛痘效果显著。
2、本申请祛痘组合物中加入四氢胡椒碱,不影响祛痘效果的发挥,而且可以促进功效成分更快的渗透到皮肤中,更快的发挥出功效成分的祛痘功效,祛痘效果更好。
3、本申请中采用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提高了祛痘组合物对皮肤的润湿和渗透,有利于祛痘组合物中功效成分更快速的渗透到皮肤中发挥功效,加快了祛痘效果的显现。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同一志愿者上额头采用实施例8的祛痘组合物测试前和测试3天后的对比图;
图1-测试前,图2-测试3天后。
图3和图4为同一志愿者脸颊处采用实施例8的祛痘组合物测试前和测试3天后的对比图;
图3-测试前,图4-测试3天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在整个说明书中,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文使用的术语应理解为如本领域中通常所使用的含义。因此,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含义。若存在矛盾,本说明书优先。
本申请一方面提出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1-10%甘油、0.02-15%地黄提取物、0.05-1%黄原胶、0.01-0.5% EDTA-2Na、2-6%桂花花提取物、0.2-10%改性水杨酸、0.05-2%葡萄糖酸锌、0.2-2%酒精、0.005-1%桃拓酚、1-5%二丙二醇、0.005-0.15%二氯苯甲醇、0.2-2%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2-7%甘油、0.1-5%地黄提取物、0.1-0.8%黄原胶、0.1-0.5% EDTA-2Na、2-6%桂花花提取物、1-8%改性水杨酸、0.1-1.5%葡萄糖酸锌、0.5-1.5%酒精、0.01-0.5%桃拓酚、1-5%二丙二醇、0.01-0.15%二氯苯甲醇、0.5-2%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本申请中,甘油可以增加皮肤的保湿性,使皮肤柔嫩,有效成分更容易渗透;黄原胶起到增稠剂的作用。EDTA-2Na可以螯合一些杂质,防止影响葡萄糖酸锌的效果。DZ-917时候油醇聚醚-12、油醇聚醚-15和油醇聚醚-20的混合物,可以对桃拓酚、二氯苯甲醇起到增溶效果。葡萄糖酸锌可以加速伤口愈合,有防腐、抗菌、调节皮脂分泌的功能,对油性及暗疮皮肤非常有效,还可以抑制5-α-还原酶的活性,也能抑制细菌脂肪酶催化皮脂中甘油三酯分解成游离脂肪酸。
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中,地黄提取物含有较多的地黄聚糖,地黄聚糖可以促进水通道蛋白3(AQP3)的表达,AQP3可以参与血管内皮细胞的迁移,促进人成纤维细胞的增值,促进伤口愈合,帮助修复皮肤,防止痘印、痘坑的产生。
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中,桂花花提取物,OSMANTHUS FRAGRANS FLOWEREXTRACT,香气浓郁芳香,可以赋予高效祛痘组合物让人愉悦的香气,而且所含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功效,所含的桂花多糖具有抗肿瘤、免疫、抗凝血、降血糖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所含的苯丙素苷化合物毛蕊花苷是一类含取代苯乙基和肉桂酰基的天然糖苷,广泛存在于双子叶植物中。近年的,研究表明,苯丙素苷化合物作为药用植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消炎、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保肝护肝和碱基修复作用,所含的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癌、抗氧化、抗老化等生物活性。
另外,桂花花提取物含有约5%的芳樟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芳樟油对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而芳樟醇是芳樟油的主要抑菌活性物质。桂花花提取物含有约6%的β-紫罗兰酮,还能防止痘痘皮肤菌群失衡。
还有,桂花花提取物具有抗炎功效,对脂溢性脱发、青春期雄激素分泌旺盛,引起的油脂分泌过量,以及角质过度生长产生的青春痘、粉刺、痤疮等有着良好的防治作用。
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中,桃拓酚是采用超临界CO2技术从桃拓罗汉松(如栅栏柱、树桩、老房子所用的木材等)的芯材中萃取获得,具有杀菌、抗微生物、抗氧化、抗炎症等功效。桃拓酚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耐甲氧苯青霉素菌,流行病菌,公众耐多药菌)、变形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耐青霉素)、ancomyc链球菌(耐红霉素)、粪肠球菌(耐高级庆大霉素)、粪肠球菌(耐安可霉素ancomycin)、门斯顿沙门氏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绿脓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产氨短杆菌、短小棒状杆菌等细菌具有很好的抗菌作用。
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原料组分还包含0.1-1%四氢胡椒碱。四氢胡椒碱是目前唯一一种从植物提取出来具有强效促渗透作用的安全、高效、天然的促渗成分。本申请中加入四氢胡椒碱可以加快有效成分的经皮渗透,加快祛痘功效的体现。
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地黄提取物为怀地黄提取物。怀地黄是地黄经过炮制、提取、浓缩、干燥而成,相比普通地黄,具有更高的地黄多糖含量。
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改性水杨酸为包裹水杨酸。水杨酸是脂溶性的,可以顺着分泌油脂的皮脂腺渗入毛孔的深层,有利于溶解毛孔内老旧堆积的角质层,改善毛孔阻塞,阻断粉刺的形成并缩小被撑大的毛孔,同时具有很好的剥脱角质的作用,去除积聚过厚的角质层,防止因皮肤产生的油脂不能及时排出毛孔而导致痘痘产生,同时剥脱角质,还能使其他有效成分更好的进入皮肤,抑制痘痘的产生。包裹水杨酸解决了水杨酸在水性体系难溶的问题,增大了水杨酸的溶解度,而且具有持久释放的效果。包裹水杨酸产品来源无特别的限制,比如郑州珂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arsai 20、广州汇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BioGenic SA-200等。
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改性水杨酸为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聚散三硅氧烷具有很好的润湿能力,将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结合起来成为改性水杨酸,综合了聚醚三硅氧烷的性能和水杨酸的性能,可以实现水杨酸的快速渗透进皮肤,更快的发挥出功效。而且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也可以提高水杨酸在水中的溶解性。
在本申请更优选的实施例中,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由化学式为O(CH2CH)CH2O(CH2CH2O)m(CH2CH3CHO)nCH2CH2CH2Si3O2Me7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反应获得,其中m=5-50,n=0-20,Me代表甲基。本申请中,具体的,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可以按如下方法制备:将上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和水杨酸加入到有机溶剂中(比如乙酸丁酯)中,再加入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和水杨酸重量和1%的催化剂(比如N,N-二甲基苄胺),升温至100-120℃,反应2-10小时,后处理,即得。后处理方法可以为,减压蒸出乙酸丁酯和未反应的水杨酸,再加入水中快速搅拌,静置,收集液体后除去水。
上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的化学式中,-Si3O2Me7代表结构为(Me3SiO)2MeSi-的七甲基三硅氧烷基结构。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分子上的环氧基团可以与水杨酸分子上的酚羟基或羧基进行反应,将聚醚三硅氧烷分子和水杨酸分子结合在一起。
更进一步优选的,上述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的化学式中,m=5-20,n=0,或者5≤m-n≤15。
在本申请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1:0.3-10。
在本申请再进一步优选的实施例中,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1:1-5。通过控制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尽量将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转化为改性水杨酸。更进一步的,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1:1.5-5。
在本申请优选的实施例中,改性水杨酸为水杨酸接枝壳聚糖。水杨酸接枝壳聚糖可以兼具发挥出壳聚糖的功效,提高祛痘组合物的抗菌性。本申请中,壳聚糖的单糖单位个数可以是10-1000。
本申请另一方面提出一种上述任一实施方案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甘油和黄原胶分散均匀,获得混合物;
将水和地黄提取物搅拌溶解均匀,加入EDTA-2Na和上述混合物,搅拌溶解均匀,获得A相;
将酒精、桃拓酚、双丙二醇、二氯苯甲醇和增溶剂DZ-917混合均匀,获得B相;
将桂花花提取物、改性水杨酸和葡萄糖酸锌依次加入到上述A相中搅拌溶解均匀,再继续加入上述B相,搅拌均匀,即得。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比例及实验数据对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5%甘油、2%怀地黄提取物、0.5%黄原胶、0.3%EDTA-2Na、4%桂花花提取物、4%包裹水杨酸Narsai 20、0.7%葡萄糖酸锌、1%酒精、0.1%桃拓酚、3%二丙二醇、0.08%二氯苯甲醇、1.1%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将甘油和黄原胶分散均匀,获得混合物;
将水和怀地黄提取物搅拌溶解均匀,加入EDTA-2Na和上述混合物,搅拌溶解均匀,获得A相;
将酒精、桃拓酚、双丙二醇、二氯苯甲醇和增溶剂DZ-917混合均匀,获得B相;
将桂花花提取物、包裹水杨酸和葡萄糖酸锌依次加入到上述A相中搅拌溶解均匀,再继续加入上述B相,搅拌均匀,获得祛痘组合物。
实施例2
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5%甘油、2%怀地黄提取物、0.5%黄原胶、0.3%EDTA-2Na、4%桂花花提取物、4%包裹水杨酸Narsai 20、0.7%葡萄糖酸锌、1%酒精、0.1%桃拓酚、3%二丙二醇、0.08%二氯苯甲醇、1.1%增溶剂DZ-917、0.5%四氢胡椒碱,余量为水,
将甘油和黄原胶分散均匀,获得混合物;
将水和怀地黄提取物搅拌溶解均匀,加入EDTA-2Na和上述混合物,搅拌溶解均匀,获得A相;
将酒精、桃拓酚、四氢胡椒碱、双丙二醇、二氯苯甲醇和增溶剂DZ-917混合均匀,获得B相;
将桂花花提取物、包裹水杨酸和葡萄糖酸锌依次加入到上述A相中搅拌溶解均匀,再继续加入上述B相,搅拌均匀,获得祛痘组合物。
实施例3
将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O(CH2CH)CH2O(CH2CH2O)5.4CH2CH2CH2Si3O2Me7和水杨酸按摩尔比1:1.5加入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和水杨酸重量和7倍的乙酸丁酯中,再加入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和水杨酸重量和1%的N,N-二甲基苄胺,升温至110℃,反应5小时,减压蒸出乙酸丁酯和未反应的水杨酸,再加入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重量10倍的水中快速搅拌,静置,收集液体后除去水,获得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
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5%甘油、2%怀地黄提取物、0.5%黄原胶、0.3%EDTA-2Na、5%桂花花提取物、6%上述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0.7%葡萄糖酸锌、1%酒精、0.17%桃拓酚、3%二丙二醇、0.08%二氯苯甲醇、1.1%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
实施例4
将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O(CH2CH)CH2O(CH2CH2O)15.1(CH2CHCH3O)4.7CH2CH2CH2Si3O2Me7和水杨酸按摩尔比1:3加入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和水杨酸重量和8倍的乙酸丁酯中,再加入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和水杨酸重量和1.5%的N,N-二甲基苄胺,升温至110℃,反应6小时,减压蒸出乙酸丁酯和未反应的水杨酸,再加入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重量10倍的水中快速搅拌,静置,收集液体后除去水,获得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
实施例3中,将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替换为等重量的上述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实施例5
实施例4中,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由6%调整为8%,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实施例6
实施例4中,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由6%调整为9.5%,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实施例7
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3%甘油、4%怀地黄提取物、0.5%黄原胶、0.3%EDTA-2Na、6%桂花花提取物、6%水杨酸接枝壳聚糖、0.6%葡萄糖酸锌、1%酒精、0.4%桃拓酚、4%二丙二醇、0.08%二氯苯甲醇、1.5%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制备。
实施例8
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4%甘油、4%怀地黄提取物、0.4%黄原胶、0.2%EDTA-2Na、6%桂花花提取物、3%包裹水杨酸Narsai 20、0.5%葡萄糖酸锌、1.2%酒精、0.4%桃拓酚、3%二丙二醇、0.08%二氯苯甲醇、1.5%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按照实施例1的制备方法进行制备。
实施例9
实施例8中,包裹水杨酸Narsai 20替换为等重量的实施例3的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实施例10
实施例8中,包裹水杨酸Narsai 20替换为7%重量百分含量的实施例3的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对比例1
实施例8中,怀地黄提取物替换为等重量的桂花花提取物,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对比例2
实施例8中,桂花花提取物替换为等重量的怀地黄提取物,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对比例3
实施例8中,桃拓酚替代为等重量的桂花花提取物,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对比例4
实施例8中,葡萄糖酸锌替代为等重量的桂花花提取物,其余步骤保持不变。
性能测试
一、皮肤刺激性
受试物:实施例1-10的高效祛痘组合物以及空白组的清水。
受试者:男性10名,女性10名,年龄20-30岁。
受试方法:分别取0.1ml受试物滴于每个受试者的前臂皮肤上,摊平后用一层油纸覆盖,再用无刺激性胶布和绷带加以固定。24小时后除去绷带、胶布和油纸,采用温和的清水,清洗受试部位,分别于1小时、24小时和48小时观察涂抹部位皮肤反应。
经过测试,实施例1-10的高效祛痘组合物都对皮肤无刺激、无红斑产生。
二、抗菌性测试
测试实施例1-10、对比例1-4的祛痘组合物以及空白组去离子水对唑疮丙酸杆菌的抑菌作用。将浓度为100CFU/ml的唑疮丙酸杆菌悬浮液均匀涂抹于培养基,分别加入3ml待测样品,于37℃培养48小时后测定培养皿的抑菌圈直径。每组试验平行测3次,结果取平均值。评价标准为:抑菌1级,抑菌圈直径≥20mm;抑菌2级,15mm≤抑菌圈直径<20mm;抑菌3级,10mm≤抑菌圈直径<15mm;抑菌4级,5mm≤抑菌圈直径<10mm;抑菌5级,抑菌圈直径<5mm。
测试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4004096600000081
Figure BDA0004004096600000091
由上述抗菌性测试可知,本申请的高效祛痘组合物的具有较好的抗菌性。对比实施例1和2,实施例2中加入四氢胡椒碱,祛痘组合物的抗菌性差别不大。对比实施例4、5和6,随着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含量的提高,祛痘组合物的抗菌性提高。对比实施例8、对比例1-4,祛痘组合物中将怀地黄提取物替换为等重量的桂花花提取物,抗菌性提高,反之,抗菌性变差;桃拓酚替换为等重量的桂花花提取物,抗菌性稍微变差,但区别很小;葡萄糖酸锌替换为等重量的桂花花提取物,抗菌性稍微提升,但区别很小。
三、祛痘效果评价
将青春痘分为4级,1级(轻微)以痘痘为主,少量丘疹和脓包,总皮损小于30个;2级(中等)有唑疮、中度丘疹和脓包,总皮损在30-50个;3级(严重)存在大量丘疹和脓包,偶见炎症性皮损,分布广泛,总皮损在51-100个,结节少于3个;4级(十分严重)存在结节性、囊肿性或唑疮性损害,伴有疼痛和囊肿,总皮损超过100个,结节或囊肿超过3个。
随机选取150例2-3级青春痘的志愿者,男性90例,女性60例,年龄在18-25岁,病程1年以上,男性和女性志愿者随机分成15组,每组10例,包括6例男性志愿者和4例女性志愿者。
使用方法:每日早晚脸部皮肤用温水清洁后,将实施例1-10、对比例1-4的祛痘组合物以及空白组去离子水均匀涂抹于患处,2小时内不洗脸或有其他动作。3天和5天后由志愿者评价使用效果,使用效果分数取平均值。结果如下表2所示。
使用效果评价:效果非常好,青春痘消失,皮肤不油腻,≥90分;效果好,青春痘基本消失,皮肤油腻明显改善,≥80分,<90分;效果可以,青春痘有明显好转,皮肤油腻有改善,≥70分,<80分;有点效果,青春痘有好转,皮肤油腻改善较小,≥60分,<70分;无效果,青春痘无好转,皮肤油腻无改善,<60分。分数越高,祛痘效果越好。
表2使用效果评价/分
Figure BDA0004004096600000092
Figure BDA0004004096600000101
由表2的结果可知,本申请的祛痘组合物效果明显。对比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抗菌性效果相似下,5天的祛痘效果差不多,实施例2的3天祛痘效果优于实施例1的3天祛痘效果。对比实施例4、5和6,随着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重量含量的提高,3天的祛痘效果变化程度高于5天的祛痘效果变化程度,说明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有利于功效成分的快速渗透。对比实施例8、9和10,将包裹水杨酸替换为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5天的祛痘效果稍微变差,这与水杨酸的含量有关,但3天的祛痘效果变好,说明功效成分更快速的渗透进皮肤,更快的发挥祛痘效果。对比实施例8、对比例1-4,对比例1-4的祛痘效果明显差与实施例8的祛痘效果,说明本申请采用桂花花提取物、地黄提取物和桃拓酚作为主要功效成分,辅以改性水杨酸和葡萄糖酸锌可以明显提高祛痘效果。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100%重量,包括以下各原料组分,1-10%甘油、0.02-15%地黄提取物、0.05-1%黄原胶、0.01-0.5% EDTA-2Na、2-6%桂花花提取物、0.2-10%改性水杨酸、0.05-2%葡萄糖酸锌、0.2-2%酒精、0.005-1%桃拓酚、1-5%二丙二醇、0.005-0.15%二氯苯甲醇、0.2-2%增溶剂DZ-917,余量为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组分还包含0.1-1%四氢胡椒碱。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黄提取物为怀地黄提取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杨酸为包裹水杨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杨酸为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三硅氧烷改性水杨酸由化学式为O(CH2CH)CH2O(CH2CH2O)m(CH2CH3CHO)nCH2CH2CH2Si3O2Me7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反应获得,其中m=5-50,n=0-20,Me代表甲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1:0.3-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环氧基聚醚三硅氧烷与水杨酸的摩尔比1:1-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水杨酸为水杨酸接枝壳聚糖。
10.一种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高效祛痘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甘油和所述黄原胶分散均匀,获得混合物;
将所述水和所述地黄提取物搅拌溶解均匀,加入所述EDTA-2Na和所述混合物,搅拌溶解均匀,获得A相;
将所述酒精、所述桃拓酚、所述双丙二醇、所述二氯苯甲醇和所述增溶剂DZ-917混合均匀,获得B相;
将所述桂花花提取物、所述改性水杨酸和所述葡萄糖酸锌依次加入到所述A相中搅拌溶解均匀,再加入所述B相,搅拌均匀,即得。
CN202211625333.4A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81382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5333.4A CN115813822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25333.4A CN115813822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3822A true CN115813822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63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25333.4A Pending CN115813822A (zh) 2022-12-16 2022-12-16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3822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8695A1 (en) * 2000-05-19 2002-05-16 Muhammed Majeed Method of increased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with tetrahydropiperine and its analogues and derivatives
JP2009234993A (ja) * 2008-03-27 2009-10-15 Shiseido Co Ltd サリチル酸又はサリチル酸誘導体を含有す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CN103585926A (zh) * 2013-11-22 2014-02-19 东华大学 一种耐酸碱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890457A (zh) * 2017-12-11 2018-04-10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桂花干细胞提取物的增强免疫力、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2754A (zh) * 2019-12-04 2020-04-28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三硅氧烷改性肌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3402A (zh) * 2020-06-04 2020-09-11 昆明滇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锯叶棕精油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3356A (zh) * 2021-05-07 2021-09-21 广州摩亚方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桃拓酚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3175A (zh) * 2021-11-13 2022-02-18 厦门海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痘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58695A1 (en) * 2000-05-19 2002-05-16 Muhammed Majeed Method of increased bioavailability of nutrients and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s with tetrahydropiperine and its analogues and derivatives
JP2009234993A (ja) * 2008-03-27 2009-10-15 Shiseido Co Ltd サリチル酸又はサリチル酸誘導体を含有する油中水型乳化組成物
CN103585926A (zh) * 2013-11-22 2014-02-19 东华大学 一种耐酸碱聚醚改性三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7890457A (zh) * 2017-12-11 2018-04-10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桂花干细胞提取物的增强免疫力、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72754A (zh) * 2019-12-04 2020-04-28 常熟理工学院 一种三硅氧烷改性肌肽及其制备方法
CN111643402A (zh) * 2020-06-04 2020-09-11 昆明滇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锯叶棕精油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413356A (zh) * 2021-05-07 2021-09-21 广州摩亚方舟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桃拓酚的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53175A (zh) * 2021-11-13 2022-02-18 厦门海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痘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NNA OLEJNIK等: "Silsesquioxanes in the Cosmetics Industry—Applications and Perspectives", MATERIALS, vol. 15, no. 3, 31 January 2022 (2022-01-31) *
刘婷;刘芳;陈亮;余娟;龚盛昭;: "植物黄酮类化合物在化妆品功效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广东化工, no. 09, 15 May 2020 (2020-05-15) *
常思思;董银卯;祝钧;何聪芬;: "壳聚糖改性水杨酸的刺激性和美白功效研究", 香料香精化妆品, no. 04, 31 August 2010 (2010-08-31) *
无: "为什么我强烈建议油皮的人一定要用水杨酸祛痘?", pages 1 - 3,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www.zhihu.com/tardis/bd/art/564327836> *
李小迪;: "协同增效抗痘系列化妆品配方开发", 香料香精化妆品, no. 03, 30 June 2007 (2007-06-30) *
王建新: "化妆品植物原料大全", 30 June 2012, 中国纺织出版社, pages: 93 *
苗宗成等: "基于环氧氯丙烷醚化改性水杨酸的功能材料的制备", 化工新型材料, vol. 42, no. 11, 15 November 2014 (2014-11-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64904B1 (ko) 천연 추출물을 포함하는 여드름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CN109998937B (zh) 含有甘油葡糖苷(αGG)的系列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KR101422830B1 (ko) 피부 pH 조절 및 유지효과가 우수한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1494282B (zh) 一种退红抗炎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与含有该组合物的祛痘平衡精华乳
JP2003012489A (ja) ヒアルロニダーゼ活性阻害剤及び保湿化粧料
WO2005009454A1 (ja) 歯周病治療用及び/又は予防用組成物
WO2005034894A1 (ja) 育毛剤組成物
WO2002076479A1 (en)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cne vulgari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KR102443283B1 (ko) 마이크로바이옴을 이용한 피부 장벽 개선 효과가 우수한 화장료 조성물
KR101123653B1 (ko) 여드름 개선을 위한 화장료 조성물
CN112402308A (zh) 一种多效舒缓保湿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37211B (zh) 一种温和低敏性保湿祛痘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5813822A (zh) 一种高效祛痘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JPH06336422A (ja) 皮膚外用剤
CN115429738A (zh) 一种祛痘修护焕活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
JP2009191019A (ja) 皮膚若しくは毛髪用化粧料
JP3002166B2 (ja) 高品質木酢液原料の製造方法
JPH11171784A (ja) 皮膚外用剤
KR19990039050A (ko) 말벌 독 추출물을 함유하는 여드름 예방 및 치료제
BRPI1101172A2 (pt) composiÇço desodorante e antiperspirante, processo para produÇço de composiÇço desodorante e antiperspirante e mÉtodo para prevenÇço e/ou reduÇço dos odores da transpiraÇço
KR101363028B1 (ko) 레몬밤, 베르가못, 박하잎, 한련초 및 지구자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여드름 예방, 개선 또는 치료용 화장용 조성물
WO2007144723A2 (en) Use of plants of carpobrotus edulis as anti-itching and/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KR100331675B1 (ko) 피부외용제
KR102453167B1 (ko) 식물성 세라마이드 성분을 함유하는 피부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JP2004175688A (ja) 美白剤及び化粧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228

Address after: Room 404-4, No. 1134 Jimei North Avenue, Software Park Phase III, Xiamen Torch High tech Zone, Xiamen, Fujian Province, 361000

Applicant after: Xiamen Haini Xinchuang Bio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401, 4th Floor, No. 316, Tongji South Road, Jimei District, Xiamen City, Fujian Province, 361000

Applicant before: XIAMEN HAINI BIO-TECH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