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13027A -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3027A
CN115813027A CN202111087517.5A CN202111087517A CN115813027A CN 115813027 A CN115813027 A CN 115813027A CN 202111087517 A CN202111087517 A CN 202111087517A CN 115813027 A CN115813027 A CN 115813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tomizing
base
atomizer
chamber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751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承志
唐光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moore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8751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30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3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3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雾化主体,具有一雾化腔;基体,由至少一层棉层构成并具有用于导出液体雾化介质的雾化面;以及加热片,铺设于雾化面;其中,基体和加热片设置于雾化腔内。上述雾化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卷绕的手工装配方式组装雾化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加热片直接铺设于基体的雾化面,因此可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装配,有效提高了雾化器的组装效率与产品一致性,节省了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由固体或液体小质点分散并悬浮在气体介质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由于气溶胶可通过呼吸系统被人体吸收,为用户提供一种新型的替代吸收方式,例如可对草本类气溶胶生成基质烘烤加热而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用于医疗等不同领域中,为用户递送可供吸入的气溶胶,替代常规的产品形态及吸收方式。
现有雾化器通常采用圆柱形卷绕式棉芯发热体加热雾化液,圆柱形卷绕式棉芯发热体主要通过棉芯卷绕弹簧发热丝、发热网等发热元件进行组装,卷绕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手工完成,因此装配效率受到工人熟练程度、操作力度等人为因素制约,装配效率低且装配一致性差,影响了雾化器的使用体验与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卷绕式棉芯发热体的装配工艺复杂、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提供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装置,该雾化器及雾化装置可以达到装配工艺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的技术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雾化主体,具有一雾化腔;
基体,由至少一层棉层构成并具有用于导出液体雾化介质的雾化面;以及
加热片,铺设于所述雾化面;
其中,所述基体和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面为形成于所述基体一侧的平面或圆弧面,所述加热片铺设于所述雾化面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第一装配部及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组装后其内形成所述雾化腔;
所述基体与所述加热片装配形成一雾化模块,所述雾化模块支撑于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中一者上,另一者沿组装方向抵压所述雾化模块,并将所述雾化模块保持于所述雾化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中一者被构造为雾化底座,另一者被构造为雾化盖;
所述基体支撑于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加热片朝向所述雾化盖并由所述雾化盖抵压。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底座设有底座导液腔及底座导液孔,所述底座导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独立设置,所述底座导液孔连通于所述底座导液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面向所述雾化模块的底部开设多个底座导液通道,所述多个底座导液通道彼此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底座导液通道连通所述底座导液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腔面向所述雾化模块的底部开设多个底座导液通道,所述多个底座导液通道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底座导液孔的一部分与所述底座导液通道连通,另一部分与所述雾化模块的周向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盖开设雾化盖出气腔及雾化盖进液腔,所述雾化盖出气腔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盖进液腔连通所述底座导液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雾化底座开设进气通道和多个布气孔,所述多个布气孔沿所述雾化底座的周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布气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电源和上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上述雾化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卷绕的手工装配方式组装雾化器,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加热片直接铺设于基体的雾化面,因此可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装配,有效提高了雾化器的组装效率与产品一致性,节省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剖视图;
图3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雾化器的雾化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0、雾化器;10、外壳;12、储液仓;30、出气杆;32、出气通道;50、雾化主体;51、雾化腔;52、雾化底座;521、底座底壁;5212、第一底座进气槽;522、底座侧壁;5221、第二底座进气槽;5223、布气孔;523、隔离件;5232、底座导液孔;524、底座容纳腔;525、底座导液腔;526、底座导液通道;54、雾化盖;541、雾化盖出气腔;543、雾化盖进液腔;56、盖体密封件;70、雾化模块;72、基体;74、加热片;90、电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阅图1,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器100,雾化器100与电源(图未示)电性连接,雾化器100用于储存并在电源的电能作用下加热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使气溶胶生成基质产生气溶胶供使用者吸食。
如图1至图3所示,雾化器100呈横截面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的鼎状结构,包括外壳10、出气杆30、雾化主体50、雾化模块70以及电极件90。其中,外壳10用于储存并为雾化模块70提供气溶胶生成基质,雾化主体50配接于外壳10的一端,用于安装雾化模块70及电极件90,雾化模块70通过电极件90与电源电性连接,电源提供的电能通过电极件90传递至雾化模块70,以加热雾化模块70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以产生气溶胶,气溶胶通过出气杆30排出雾化器100。在下列实施方式中,气溶胶生成基质为可流动的液体雾化介质。
外壳10呈中空的壳体结构,包括外壳顶壁及自外壳顶壁的边缘沿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外壳侧壁,外壳侧壁沿周向环绕外壳顶壁以形成一端开口的储液仓12。在下列实施例中,外壳10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如图2中的X方向),外壳10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如图2中的Y方向),外壳10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如图2中的Z方向)。其中,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外壳顶壁开设有连通储液仓12和外界环境的连通孔,出气杆30呈中空管状结构以形成两端开口的出气通道32,出气杆30的一端连接于外壳顶壁并与连通孔连通,出气杆30的另一端沿第三方向延伸至储液仓12的开口端以与雾化主体50配接。如此,雾化主体50通过出气杆30与外界环境连通,雾化主体50中的气溶胶经过出气通道32流入外界环境。
雾化主体50配接于储液仓12的开口端并与储液仓12连通,包括第一装配部及第二装配部,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组装后其内形成用于装配雾化模块70的雾化腔51,雾化模块70支撑于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中一者上,另一者沿组装方向抵压雾化模块70,并将雾化模块70保持于雾化腔51内。如此,第一装配部、第二装配部以及雾化模块70呈模块化设置,在生产过程中可将第一装配部、雾化模块70以及第二装配部逐层布置,为雾化器100的自动化装配生成提供了可能。在本申请中,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中一者被构造为雾化底座52,第一装配部与第二装配部中另一者被构造为雾化盖54。
具体地,雾化底座52呈中空壳体结构,包括底座底壁521及自底座底壁521的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底座侧壁522,底座侧壁522环绕底座底壁521以与底座底壁521形成一端开口的底座容纳空间。底座底壁521与外壳侧壁远离外壳顶壁的一端配接,底座侧壁522伸入储液仓12中。
进一步地,雾化底座52还包括两个隔离件523,两个隔离件5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底座容纳空间内,每个隔离件523自底座底壁521沿第三方向延伸至底座容纳空间的开口端,从而将底座容纳空间分割为底座容纳腔524和两个底座导液腔525。底座容纳腔524位于底座容纳空间的中部以与出气通道32对应设置,并用于支撑及收容雾化模块70。两个底座导液腔525分别位于底座容纳腔524在第二方向上相对两侧以与储液仓12对应设置。每个隔离件523连接底座底壁521的一端开设有两个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的底座导液孔5232,每个底座导液腔525通过两个底座导液孔5232与底座容纳腔524连通。如此,储液仓12中的液体雾化介质首先进入底座导液腔525中,然后通过底座导液孔5232进入底座容纳腔524的雾化模块70中。可以理解,底座导液孔5232的数量以及开设位置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以满足不同要求。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容纳腔524的底部开设有连通雾化腔51的底座导液通道526,每个底座导液孔5232的一部分与底座导液通道526对应设置,底座导液孔5232的另一部分与底座容纳腔524中的雾化模块70周向连通。如此,从底座导液孔5232流出的液体雾化介质一部分进入底座导液通道526中,另一部分直接进入雾化腔51的雾化模块70中。之后,这两部分液体雾化介质分别通过毛细作用沿第三方向传递至雾化腔51中的雾化模块70的各个部分,从而提高了液体雾化介质的传递效率。
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雾化腔51的底壁开设多个底座导液通道526,多个底座导液通道526彼此连通,从而使液体雾化介质可均匀分布于雾化腔51的底壁的各个区域,进而提高液体雾化介质在雾化模块70中的均匀性。
具体地,雾化腔51的底壁凸设有多个阵列排布的导液凸起,多个导液凸起之间界定形成多条纵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与多条横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多条纵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条纵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沿第二方向自雾化腔51的一侧延伸至雾化腔51的另一侧,多条横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沿第二方向间隔排布,每条横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沿第一方向自雾化腔51的一端延伸至雾化腔51的另一端,且每条纵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与每条横向的底座导液通道526相交。如此,流入雾化腔51中的液体雾化介质在多条底座导液通道526中流动而均匀分布于雾化腔51底部,从而能为雾化模块70均匀供液,使液体雾化介质的雾化更加均匀。
可以理解,底座导液通道526的数量及排布方式不限于此,可根据需要设置。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仅通过底座导液通道526从雾化模块70的底部导液,或仅通过底座导液孔5232从雾化模块70的周向导液。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底座52还设有连通外界环境的雾化腔51的进气通道和布气孔5223,外界气流通过进气通道、布气孔5223进入雾化腔51中,然后包裹并携带气溶胶流出雾化腔51。
具体地,雾化底座52的底座底壁521开设有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间隔设于雾化腔51的下方并沿第二方向贯穿底座底壁521,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的底壁开设有沿第三方向延伸并连通外界环境的底座进气孔。雾化侧壁的外表面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二底座进气槽5221,第二底座进气槽5221沿第三方向延伸,第二底座进气槽5221的一端与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连通,多个布气孔5223开设于第二底座进气槽5221远离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一端的槽壁并连通雾化腔51,且多个布气孔5223沿雾化底座52的周向间隔排布。具体在一实施例中,雾化底座5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开设有三个布气孔5223,三个布气孔5223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可以理解,布气孔5223的数量不限,可根据需要设置。
如此,底座进气孔、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以及第二底座进气槽5221共同形成进气通道,气流从底座进气孔流入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然后经过第二底座进气槽5221流入多个布气孔5223,最后进入雾化腔51中。由于气流通过多个布气孔5223均匀流入雾化腔51中,因此可充分包裹气溶胶流动,相较于现有的中心孔供气方式,更有利于减少雾化后的烟气冷凝,提升香气浓郁度。
雾化盖54沿第三方向组装于雾化底座52的开口端,包括雾化盖顶壁及自雾化盖顶壁边缘朝同一方向延伸形成的雾化盖侧壁,雾化盖侧壁环绕雾化盖顶壁以与雾化盖顶壁共同形成雾化容纳腔,雾化盖侧壁远离雾化盖顶壁的一端设有卡扣以与雾化底座52的底座侧壁522卡接。
进一步地,雾化盖容纳腔内设有雾化盖出气腔541和两个雾化盖进液腔543。雾化盖出气腔541位于雾化盖容纳腔的中部,雾化盖出气腔541连通雾化底座52的底座容纳腔524以与底座容纳腔524共同形成雾化腔51,雾化盖出气腔541的另一端出气杆30的一端插设于雾化盖出气腔541的另一端以连通雾化底座52的雾化腔51,雾化腔51中的气溶胶可从雾化盖出气腔541流入出气通道32。两个雾化盖进液腔543分别位于雾化盖出气腔541在第一方向上的相对两侧,两个雾化盖进液腔543分别连通雾化底座52的两个底座导液腔525和外壳10的储液仓12,储液仓12中的液体雾化介质可通过雾化盖进液腔543中流入底座导液腔525中。
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雾化盖54靠近雾化模块70的一端由具有一定刚度和耐温性能的绝缘材质,例如耐高温塑料、陶瓷材料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主体50还包括盖体密封件56。盖体密封件56由硅胶材料形成,罩设于雾化盖54远离雾化底座52的一端外以起到密封作用,避免储液仓12中的液体雾化介质通过雾化盖54与外壳侧壁之间的间隙流出,盖体密封件56开设有与雾化盖出气腔541及雾化盖进液腔543对应连通的通孔,因此储液仓12中的液体雾化介质可穿过盖体密封件56进入雾化盖进液腔543中,雾化盖出气腔541中的气溶胶也可穿过盖体密封件56进入出气通道32中。
雾化模块70装配于雾化腔51内,包括基体72与加热片74。基体72支撑于雾化底座52上,基体72由至少一层棉层构成并具有用于导出液体雾化介质的雾化面,棉层可由有机棉、纤维棉或泡沫棉中的一种或多种形成,棉层的层数及厚度可根据需要设置。加热片74为由发热丝、Mesh网、发热膜或泡沫金属形成的网状结构,加热片74铺设于雾化面并与电源电性连接,用于加热雾化由雾化面导出的液体雾化介质。作为一较佳的实施方式,基体72呈长方体状结构,雾化面为形成于基体72一侧的平面或圆弧面,加热片74铺设于雾化面上。
如此,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卷绕的手工装配方式组装雾化模块70,本申请中的雾化模块70的加热片74直接铺设于基体72的一侧表面,因此可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装配,有效提高了雾化模块70的组装效率与产品一致性,节省了生产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雾化面可以为平面或圆弧面,允许其有一定的曲度变化。
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雾化面形成于基体72朝向雾化盖54的上表面。当雾化模块70收容于雾化腔51内时,基体72支撑于雾化底座52上,加热片74朝向雾化盖54,雾化盖54的雾化盖出气腔541的腔壁抵压加热片74的两侧或四周,以将加热片74压紧于雾化面。如此,加热片74在雾化盖54的作用下与基体72紧密贴合,从底座导液孔5232流入的液体雾化介质一部分直接流入基体72远离加热片74的一端,一部分则均布于底座导液通道526中,然后从基体72远离加热片74的一侧表面沿第三方向逐渐穿透基体72到达加热片74。
进一步地,基体72贯穿开设有两个电连接孔,两个电连接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每个电连接孔自基体72朝向底座导液通道526的一侧表面沿第三方向延伸至雾化面。两个电极件90的一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电连接孔中以与加热片74的正极和负极抵接,两个电极件90的另一端穿过雾化底座52的底座底壁521以与电源电性连接。
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雾化面形成于基体72在第二方向上的一侧的侧表面。当雾化模块70收容于雾化腔51内时,基体72支撑于雾化底座52上,发热片74位于基体72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如此,从底座导液孔5232流入的液体雾化介质一部分直接流入基体7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一部分则均布于底座导液通道526中,然后从基体72的一侧逐渐到达加热片74。
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雾化面形成于基体72朝向底座导液通道526的底表面。当雾化模块70收容于雾化腔51内时,发热片74位于基体72朝向底座导液通道526的底部。如此,从底座导液孔5232流入的液体雾化介质一部分直接流入基体72靠近加热片74的一端,一部分则均布于底座导液通道526中,然后穿过加热片74到达基体72并逐渐渗透至基体72远离加热片74的一侧。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防止雾化模块70在搁置过程中漏液,在储液仓12与雾化模块70之间的液体雾化介质的流动路径上,可以增设切断阀,切断阀在不发生抽吸时保持关闭状态,从而防止液体雾化介质流入雾化模块70中。而在雾化器100的使用过程中,切断阀切换至开启状态,从而允许液体雾化介质流入雾化模块70中。
上述雾化器100的工作原理如下:
外壳10的储液仓12中的液体雾化介质依次经过盖体密封件56、雾化盖54的雾化盖进液腔543进入两个底座导液腔525中,一部分雾化液通过隔离件523上开设的底座导液孔5232进入雾化腔51中的雾化模块70的基体72中,另一部分雾化液通过底座导液孔5232进入位于雾化模块70一侧的底座导液通道526中以在雾化模块70的一侧均匀分布。之后,这两部分液体雾化介质分别通过毛细作用沿第三方向传递至基体72的各个部分,最后达到铺设有加热片74的雾化面。电源输出的电流通过电极件90流入加热片74以使加热片74加热雾化面的液体雾化介质,液体雾化介质受热生成气溶胶。
同时,外部气流通过底座进气孔进入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然后经过第一底座进气槽5212进入多个布气孔5223,之后进入雾化腔51内携带包裹气溶胶从出气通道32流出。
上述雾化模块70及雾化器100,由于加热片74铺设于基体72的雾化面上,因此雾化面的温度场分布更容易监测、调控,从而实现雾化过程中温度场分布的精确控制。雾化底座52、雾化盖54、基体72以及加热片74可作为标准化模块组件逐层布置,因此为雾化器100的自动化装配生产提供了可能,解决了现有的圆柱形卷绕式棉芯发热体手工装配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差的问题。
而且,雾化器100通过底座导液孔5232、底座导液通道526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横向、纵向多维度同时导液,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单纯依赖一个导液孔的供液方式,更容易实现均匀供液、均匀雾化。
此外,沿周向设置的布气孔5223提供的均匀气流,能够更大程度地携带并包裹气溶胶流动,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中心孔供气方式,更有利于减少雾化后的冷凝,提升气溶胶的香气浓郁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主体,具有一雾化腔;
基体,由至少一层棉层构成并具有用于导出液体雾化介质的雾化面;以及
加热片,铺设于所述雾化面;
其中,所述基体和所述加热片设置于所述雾化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为形成于所述基体一侧的平面或圆弧面,所述加热片铺设于所述雾化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主体包括第一装配部及第二装配部,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组装后其内形成所述雾化腔;
所述基体与所述加热片装配形成一雾化模块,所述雾化模块支撑于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中一者上,另一者沿组装方向抵压所述雾化模块,并将所述雾化模块保持于所述雾化腔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装配部与所述第二装配部中一者被构造为雾化底座,另一者被构造为雾化盖;
所述基体支撑于所述雾化底座上,所述加热片朝向所述雾化盖并由所述雾化盖抵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底座设有底座导液腔及底座导液孔,所述底座导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独立设置,所述底座导液孔连通于所述底座导液腔与所述雾化腔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面向所述雾化模块的底部开设多个底座导液通道,所述多个底座导液通道彼此连通,且至少一个所述底座导液通道连通所述底座导液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腔面向所述雾化模块的底部开设多个底座导液通道,所述多个底座导液通道彼此连通;
其中,所述底座导液孔的一部分与所述底座导液通道连通,另一部分与所述雾化模块的周向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盖开设雾化盖出气腔及雾化盖进液腔,所述雾化盖出气腔连通所述雾化腔,所述雾化盖进液腔连通所述底座导液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底座开设进气通道和多个布气孔,所述多个布气孔沿所述雾化底座的周向间隔排布,每个所述布气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雾化腔。
10.一种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和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与所述雾化器电性连接。
CN202111087517.5A 2021-09-16 2021-09-16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Pending CN115813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7517.5A CN115813027A (zh) 2021-09-16 2021-09-16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7517.5A CN115813027A (zh) 2021-09-16 2021-09-16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3027A true CN115813027A (zh) 2023-03-21

Family

ID=855157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7517.5A Pending CN115813027A (zh) 2021-09-16 2021-09-16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30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075476U (zh)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和雾化组件
CN215958369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7065393U (zh) 雾化器及其发热件
CN218164288U (zh) 发热体、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189453U (zh) 雾化组件及设有其的雾化装置
CN212911687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11838771A (zh) 电子烟及其雾化装置
CN115813027A (zh)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218104924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器
CN215347019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WO2023039777A1 (zh) 雾化器及雾化装置
CN114794571A (zh)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20236041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115336801A (zh)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CN217038896U (zh) 电子雾化设备
WO2023179601A1 (zh)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354593U (zh) 加热器、雾化器以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019121U (zh) 发热元件、雾化芯、雾化组件和电子雾化装置
CN218921624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CN216776111U (zh) 双发气雾发生装置和电子雾化器
CN218164274U (zh) 主机、电子雾化装置及电子雾化系统
CN218337732U (zh)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457272U (zh) 电子雾化系统
CN219422202U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736883U (zh) 雾化芯组件和电子雾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