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6198A -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6198A
CN115786198A CN202211489834.4A CN202211489834A CN115786198A CN 115786198 A CN115786198 A CN 115786198A CN 202211489834 A CN202211489834 A CN 202211489834A CN 115786198 A CN115786198 A CN 1157861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train
acid
campylobacter
co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8983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6198B (zh
Inventor
岳碧松
尚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ichua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21148983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61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61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61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61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61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及其应用。该菌株是从贵州省黎平县果利寨采集的酸菜中分离筛选获得,在MR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没有溶血现象,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对酸、胆盐、人工胃液、人工肠液有较好的耐受能力,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黏附能力强,具有一定降血糖和降胆固醇潜力,能产乳酸、乙酸等多种短链脂肪酸,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弯曲杆菌等常见的腹泻类致病菌具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模型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炎症因子明显降低。因此,该菌株可应用于人和动物功能性食品领域。

Description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较强抑菌和抗炎作用的副干酪乳杆菌,特别涉及功能性乳酸菌及其制品生产开发领域。
背景技术
酸菜是贵州风味特产,历久不衰。酸菜具有制作简便、风味美好、食用方便、不限时令等优点,酸菜中富含膳食纤维,能增进肠胃消化,它保存有大量维生素C、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不仅是佐餐佳品,而且有保健作用。经检测发现,贵州酸菜中含有丰富的乳酸菌,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醇、醛、酸、酯和硫化物等物质与果蔬形成独特风味。乳酸菌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形成的酸性环境能够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从而达到抑菌效果。在发酵食品中,乳酸菌能够降低发酵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酸盐的含量,提高制品中的营养成分含量,增强抗氧化性、调节肠道菌群。在我国,发酵食品有着悠久的食用传统,人类日常食物中的蔬菜、肉和奶制品等都可以利用乳酸菌进行发酵生产出具有特殊风味和益生特性的食品。
近年来,益生菌研究和利用如火如荼,肠道益生菌通过调节宿主肠道内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屏障和促进营养吸收等途径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维持机体健康。酸菜食品中富含各种乳酸菌,从中分离筛选对人和动物有益的益生菌,开发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功能性食品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提供一株抑菌和抗炎作用较强的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于2022年10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905。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非疾病治疗目的的抑制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或大肠弯曲杆菌上的应用。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治疗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或大肠弯曲杆菌导致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抗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调节人或动物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降低血糖或胆固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GZ0613是从贵州省黎平县果利寨采集的酸菜中分离筛选获得。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在MR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为乳白色,表面光滑,边缘整齐,不透明,对菌体形态进行镜检,革兰氏染色呈紫色,杆状。通过采用细菌通用引物16SrRNA的27F/1492R对其基因组总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由1010个碱基对(bp)组成的目的基因序列,序列如附表SEQ ID No.1所示。将测序得到的基因序列输入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其与GenBank中的标准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train A015相似率达99.88%,可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GZ0613通过耐酸、耐胆盐和黏附试验表明,其对酸和胆盐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黏附能力较强,没有溶血现象,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具有一定降血糖和降胆固醇潜力,能产乳酸、乙酸等多种短链脂肪酸,对多种致病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可抑制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弯曲杆菌生长。
本发明的副干酪乳杆菌GZ0613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对DSS小鼠结肠炎模型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可缓解脾肿大和结直肠萎缩现象,且降低多种炎症因子水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分离筛选自贵州酸菜,在MR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对酸和胆盐有一定的耐受能力,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黏附能力强,没有溶血现象,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2、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能产乳酸、乙酸等多种短链脂肪酸,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弯曲杆菌等常见病原细菌抑菌能力较强。
3、本发明提供的副干酪乳杆菌GZ0613通过动物实验表明,对DSS小鼠结肠炎模型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炎症指标明显降低。因此,应用于功能性食品领域,不仅具有实际生产价值,而且对人和动物健康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保藏信息:
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于2022年10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905。
附图说明
图1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与其它菌株的亲缘关系
图2为本发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在MRS琼脂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图(A)
和革兰氏染色图(B);
图3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的溶血活性实验;
图4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液短链脂肪酸测定总离子流色谱图
图5.小鼠脾脏指数(A)和结直肠长度(B)
图6正常小鼠(A)和DSS诱导结肠炎小鼠(B)结肠组织切片HE染色。
图7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实验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从商业渠道购买得到的。
本发明中所述的标准菌株LGG是指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 ATCC53103。
实施例1副干酪乳杆菌GZ0613的分离、鉴定和安全性评估:
1.1、分离鉴定
取少许从贵州省黎平县果利寨采集的酸菜样品于50mL MRS肉汤中,充分振荡混匀,置于37℃恒温摇床培养24h。采用10倍梯度稀释,涂布接种于MRS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h后挑取单菌落,并连续纯化3次。将纯化后的菌株接种于600μL MRS肉汤培养基中,37℃摇床培养18h,加入400μL浓度50%(V/V)的无菌甘油,于-80℃超低温冰箱中冻存备用。
冻存菌株活化培养后用MRS肉汤培养基进行扩培,用天根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菌株DNA,16S rRNA扩增采用菌落PCR技术完成,PCR引物为16S rRNA通用引物27F和1492R,序列如下:
27F:5-AGAGTTTGATCMTGGCTCAG-3,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
PCR产物测序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有限公司完成,其16S rRNA序列附后(SEQIDNo.1)。本序列在NCBI中进行BLAST比对,与标准菌株Lactobacillus paracasei strainA015相似率达99.88%,可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命名为Lactobacillus paracasei GZ0613,该菌株与其它菌株的系统发育关系如附图1。将该菌株于2022年10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NO.25905。
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接种于MRS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观察并记录单菌落的形态。采用试剂盒法对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进行革兰氏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染色后的细菌形态。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在MRS琼脂培养基上生长良好,菌落形态乳白色、圆形凸起、边缘平整、表面光滑,如图2中(A)所示。革兰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菌体呈杆状、紫色,符合革兰氏阳性菌的染色特征,如图2中(B)所示。
1.2、溶血活性及抗生素抗性评估
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测试该菌株对常见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活化培养,菌液浓度调整至1×106CFU/mL,用无菌棉签将菌液均匀地涂抹于MRS培养基平板表面,室温10min后放入药敏纸片,37℃培养24h后,用游标卡尺测量各药敏纸片周围的抑菌圈直径,每种抗生素重复3次,试验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标准判断菌株的药物敏感性,结果以敏感(S)、中介(I)和耐药(R)表示。
溶血性实验结果表明,在菌落周围没有出现溶血现象(图3);对测试的四环素、氨苄西林、克拉霉素和氯霉素4种抗生素均表现为敏感(S),说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的安全性。
实施例2副干酪乳杆菌GZ0613的主要发酵特征
2.1、耐酸性和耐胆盐性评估:将待测菌株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在MRS琼脂平板上进行复苏并活化3代,并调节菌液初始浓度达到1×106CFU/mL。使用盐酸和猪胆盐分别配制酸度(pH=3.0)及胆盐浓度(0.3%)的MRS肉汤培养基。将1mL待测菌株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液接种于pH=3.0的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18h。培养完毕,适当摇晃离心管,吸取20μL菌液涂布于MRS琼脂平板培养基,设置3个重复,于37℃培养24h。观察培养后MRS平板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同样,将1mL待测菌株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液接种于胆盐浓度为0.3%的MRS肉汤培养基,37℃培养18h后,涂平板,37℃培养24h,查看菌落生长情况。
耐酸性试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在pH=3.0的MRS肉汤培养基中处理18h后仍可在MRS琼脂平板上长出正常菌落;耐盐性试验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在胆盐浓度为0.3%MRS肉汤培养基中耐受18h后仍可在MRS琼脂平板上长出正常菌落;说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具有较强的耐酸和耐胆盐特性。
2.2、细胞粘附性试验: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复苏后接种于MRS肉汤培养基中,37℃恒温培养24h。培养完毕后置于-4℃、5000r/min条件下离心10min,并用无菌PBS缓冲液多次洗涤。调整菌悬液浓度至1×106CFU/mL后备用。复苏人结肠癌细胞HT-29,将其接种至细胞培养板,添加DMEM完全培养基并置于37℃、CO2浓度为5%的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每隔一天更换一次培养液。当细胞贴壁状态达80%时,使用0.25%胰酶-EDTA进行消化,并传代培养。培养完毕后用细胞血球计数板对其进行计数,并将细胞浓度调整至5×106个/mL。将1mL细胞悬浮液加至六孔细胞培养皿的其中一培养孔中,置于培养箱中培养。待培养板中的细胞长至单层,弃掉DMEM培养液,用无菌PBS将每孔冲洗3次。将1mL已制备好的菌悬液加入细胞孔,轻微晃动细胞培养板,吸取孔中少量菌液用于平板计数,其结果作为菌悬液中的初始活菌数。将细胞板置于37℃孵育2h,弃去培养基并用无菌PBS缓冲液洗涤3次。使用0.7mL0.25%胰蛋白酶-EDTA消化细胞10min,待细胞完全脱落后加入0.3mL DMEM培养液终止消化,收集黏附实验结束后的培养液进行平板计数,其结果作为黏附活菌数。并用标准菌株LGG作为对照。
粘附率(%)=结束期乳酸菌数目/初始乳酸菌接种数目×100%
结果见表1。所述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粘附率为15.69%。
表1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人结肠癌细胞HT-29的粘附率
菌株 重复1 重复2 重复3 均值
副干酪乳杆菌GZ0613 15.59% 16.13% 15.35% 15.69%
标准菌株LGG 15.13% 16.42% 15.14% 15.56%
2.3、模拟胃液、肠液耐受实验:模拟胃液和肠液购自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工胃液模拟液成分为稀盐酸、胃蛋白酶和氯化钠,最终pH 2.5;人工肠液模拟液成分为磷酸二氢钾和胰蛋白酶,最终pH 6.8。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复苏并活化,将菌液浓度调整至1×108CFU/mL,取1mL菌液加人9mL模拟人工胃液液中,并进行10倍梯度稀释,吸取20μL涂平板计活菌数,作为耐受人工胃液的初始活菌值;接菌的模拟胃液于37℃培养3h后,再次涂平板计活菌数,作为耐受人工胃液的结束活菌值。同理,将1mL浓度为1×108CFU/mL所述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液加入9mL模拟肠液中,并进行活菌计数,37℃培养6h后再次计活菌数,计算存活率。存活率=结束时活菌数/初始活菌数*100%。
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对于人工模拟胃、肠液有较好的耐受能力,人工胃液中3h后平均存活率为85.01%,人工肠液6h后平均存活率为83.43%(表2)。
表2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对于人工模拟胃、肠液的耐受能力(%)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61
2.4、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测定
发酵液的制备: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保存菌株活化培养24h后,吸取4ul菌液加入到4mL肉汤培养基中,37℃培养24h备用。
短链脂肪酸的检测:检测仪器为日本岛津公司气质联用仪(GCMS-QP2010 Plus),色谱柱为美国RESTEK(瑞斯泰克)公司Rtx-5熔融石英毛细管柱(30m×0.25mm×0.25um)。GC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40℃保持5min,每分钟5℃升至150℃,以每分钟10℃升到280℃,并维持2min。载气为高纯氦气(纯度>99.999%),流速:1.0mL/min。MS条件:电离方式为EI;温度为200℃,接口温度220℃,质量扫描范围m/z 33-500。取发酵液4mL,加入浓度为200ug/mL2-乙基丁酸内标液10ul,样品以分流模式1:3的方式进样1μL,溶剂延迟时间设定为0.1min,进样口温度270℃。5种短链脂肪酸(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异己酸)的浓度采用内标法计算。
GC-MS检测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液中乙酸含量最高,达到11.743ug/mL,与LGG标准菌株接近。此外还含有正丁酸、异丁酸、2-甲基丁酸三种丁酸和异戊酸(图4)。最新研究发现乙酸不仅增加了结肠中IgA产生,而且还改变了IgA与特定微生物的结合的能力。因此,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产生的乙酸具有调节IgA产生以维持粘膜稳态的作用。
表3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液短链脂肪酸含量(ug/mL)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62
实施例4副干酪乳杆菌GZ0613降糖、降胆固醇活性体外检测
4.1、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α-葡萄糖苷酶参与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利用,研究表明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可以降低人体血液中的血糖水平。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保存菌种复苏培养24h后,按2%接种量接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在37℃条件下培养24h,菌液在4℃4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上清液经0.22μm滤膜过滤得到发酵上清液(CFS)备用;取上清液25μL,加入PBS缓冲液(pH=6.8)50μL、20mmol/L的PNPG溶液50μL,37℃水浴10min;加入20U/mlα-葡萄糖苷酶溶液30μL,37℃继续反应10min;加入50μL 1mol/L Na2CO3溶液终止反应;在96孔板(365μL)中进行,每组设定3个重复;在酶标仪405nm处测定吸光值,计算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71
其中A组为α-葡萄糖苷酶;B组为PBS缓冲液;C为待测样品组,含α-葡萄糖苷酶和待测样品;D组仅含待测样品。
检测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上清液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活性,抑制率为9.76%(表4)。
表4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发酵液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72
4.2、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胆固醇的降解作用
研究表明,一些乳酸菌能够吸附或吸收胆固醇,通过排出体外达到降低动物体内胆固醇的目的。因此,在胆固醇-MRS培养基(MRS-CHOL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胆盐和胆固醇,培养后测定胆固醇浓度变化即可计算对胆固醇的降解能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胆固醇溶液的制备:胆固醇0.06g、牛胆盐0.12g、蔗糖脂肪酸脂0.06g、冰乙酸5ml、吐温0.6ml,超声震荡至完全溶解,无菌条件下用0.22μm滤膜过滤后备用;
胆固醇-MRS培养基(MRS-CHOL培养基)制备:在300ml MRS液体培养基中加入胆固醇溶液5mL、6mol/L NaOH溶液12mL;
接种培养:将所述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种活化培养24h,以2%的接种量接种于MRS-CHOL液体培养基中,37℃培养48h,另一份不接菌的为空白对照。
胆固醇含量测定:分别取菌悬液和空白对照500μL于5mL试管中,缓缓加入4.5ml无水乙醇,静置10min,3000r/min离心15min;取上清0.5ml于试管中加入1mg/ml邻苯二甲醛0.2ml、混合酸4.3ml,震荡摇匀,静置30min;在5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值;由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胆固醇含量: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81
其中C0为空白对照组的OD值;C1为实验组OD值;
实验结果表明,所述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胆固醇有一定的吸附能力,为12.12%(表5)。
表5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胆固醇的降解能力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82
实施例5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的抑菌活性评估
将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 CMCCB 4410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B 50094)、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ATCC14028)、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MCCB 10104)、空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jejuni ATCC 33291)和大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coli ATCC43478)分别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复苏并活化3次。吸取适量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至离心管,将活化好的致病菌接种于肉汤培养基中,并调节菌液浓度达到1×108CFU/mL。吸取上述致病菌和肉汤的混合液1mL加至500mL灭菌后暂未凝固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内(温度冷却至40℃左右),充分混匀后按每皿20mL的量分装至培养皿中。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使用直径6mm的打孔器在平板上打孔,制成致病菌琼脂板,每板对应一株菌,并设置三孔作为重复。将待测菌株进行复苏并活化,调节培养后的菌液浓度达到1×108CFU/mL。吸取50μL的待测菌菌液加至上述致病菌琼脂板孔内,于37℃培养24h。培养后,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打孔点周围的抑菌圈直径大小并记录。将标准菌株LGG作为对照菌株,与待测菌株同时进行以上实验操作。
结果表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的发酵液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大肠弯曲杆菌等致病菌的生长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对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效果更加明显(表6)。
表6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的抑菌活性评估(直径:mm)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83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91
实施例6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对小鼠结肠炎模型的预防作用试验
6.1、实验方法
DSS水溶液:用葡聚糖硫酸钠盐(DSS)配制浓度为4%(w/v)的水溶液。
菌悬液的制备:将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在MRS肉汤培养基培养24h后,在-4℃、6000r/min条件下离心5min,弃上清液。使用无菌PBS缓冲液重悬菌体,调节菌液浓度为5×109CFU/mL,冰箱保存备用。
实验动物:共27只小鼠,随机分成9笼,每笼3只,随机分为3组,包括空白对照组(CK)、DSS模型组、益生菌(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处理组。实验处理如表7所示。
表7DSS诱导小鼠结肠炎实验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092
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在建模期和治疗期结束时,每组分别随机处死3只小鼠,眼球取血,3000r/min离心10min,获得血清。使用ELISA试剂盒测定血清的炎症因子(IL-1β、IL-6、IL-8和TNF-α),操作步骤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脾脏指数、结直肠长度和组织切片:在建模期结束后,每组处死并解剖3只小鼠,迅速取其脾脏,用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后称量。脾脏指数=脾脏质量(g)/小鼠体重(g)
*100%。测量结直肠长度,并剪去1cm结肠浸泡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24h,切片后染色观察组织变化。
肠道菌群分析:在建模期结束时(第14天)采集小鼠新鲜粪便样品,用粪便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提取总DNA,电泳检测质量合格后送测序公司进行16S rRNA基因V3-V4高变区测序,序列在QIIME2平台进行处理。
6.2、结果分析
6.2.1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在造模期和治疗期结束时,测定IL-1β、IL-6、IL-8和TNF-α四个炎症因子指标,结果表明:这四个炎症因子都明显低于DSS模型组,有的已经接近空白对照组,说明副干酪乳杆菌GZ0613菌株对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有明显的缓解作用(表8)。
表8小鼠血清炎症因子测定结果(pg/ml)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101
6.2.2体重变化:结果表明:在造模期和治疗期,DSS模型组和GZ0613处理组体重都有下降,但DSS模型组体重下降更加明显(表9),说明饲喂益生菌GZ0613能够减轻DSS对动物的伤害。
表9小鼠体重变化(克)
Figure BDA0003962992440000102
6.2.3脾脏指数、结直肠长度和组织切片:解剖发现DSS处理会引起脾脏指数增加(图5中A)、结直肠缩短(图5中B),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结肠组织的炎症反应(图6),饲喂益生菌GZ0613可以减缓这些炎症症状。
6.2.4肠道菌群分析:实验小鼠肠道菌群分析发现,饲喂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可以调节小鼠肠道菌群,使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更高(图7中A),且菌群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图7中A),毛螺菌(Lachnospiraceae)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益生菌数量增加。
综上所述,饲喂副干酪乳杆菌GZ0613,可以明显减轻DSS对小鼠造成的伤害,因此,将其应用于功能性食品领域,不仅具有广阔的前景,而且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Claims (6)

1.一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于2022年10月13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905。
2.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非疾病治疗目的的抑制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或大肠弯曲杆菌上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治疗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铜绿假单胞菌、空肠弯曲杆菌或大肠弯曲杆菌导致疾病的药品中的应用。
4.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抗肠炎药物中的应用。
5.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调节人或动物肠道菌群的功能性食品中的应用。
6.权利要求1所述的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GZ0613在制备降低血糖或胆固醇的药物中的应用。
CN202211489834.4A 2022-11-25 2022-11-25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Active CN1157861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9834.4A CN115786198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89834.4A CN115786198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6198A true CN115786198A (zh) 2023-03-14
CN115786198B CN115786198B (zh) 2023-09-19

Family

ID=854414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89834.4A Active CN115786198B (zh) 2022-11-25 2022-11-25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6198B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9652A (zh) * 2023-06-07 2023-09-19 浙江大学 一株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高产酸的副干酪乳酪杆菌fmes-1及其应用
CN116814481A (zh) * 2023-06-09 2023-09-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株源自酸马奶的益生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人工智能筛选方法
CN116832068A (zh) * 2023-06-09 2023-10-03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应用
CN116836893A (zh) * 2023-08-31 2023-10-03 北京新浠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后生元产品和应用
CN117025456A (zh) * 2023-07-31 2023-11-10 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血尿酸、抗炎作用的副干酪乳酪杆菌a21151及其应用
CN117070413A (zh) * 2023-08-21 2023-11-17 广东海洋大学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by5及其应用
CN117603885A (zh) * 2024-01-18 2024-02-27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p-116及其在制备调节肠道屏障受损产品中的应用
CN117701477A (zh) * 2024-02-05 2024-03-15 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在改善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CN117701477B (zh) * 2024-02-05 2024-05-28 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在改善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08751A (ko) * 2015-03-06 2016-09-20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혈당 조절 효능을 갖는 신규 유산균 및 이의 용도
CN111560331A (zh) * 2020-05-15 2020-08-21 诺佰克(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3699063A (zh) * 2021-08-10 2021-11-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株降胆固醇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60108751A (ko) * 2015-03-06 2016-09-20 경희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혈당 조절 효능을 갖는 신규 유산균 및 이의 용도
CN111560331A (zh) * 2020-05-15 2020-08-21 诺佰克(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3699063A (zh) * 2021-08-10 2021-11-26 华南理工大学 一株降胆固醇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ited B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69652B (zh) * 2023-06-07 2024-05-14 浙江大学 一株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高产酸的副干酪乳酪杆菌fmes-1及其应用
CN116769652A (zh) * 2023-06-07 2023-09-19 浙江大学 一株高效降解亚硝酸盐和高产酸的副干酪乳酪杆菌fmes-1及其应用
CN116832068B (zh) * 2023-06-09 2024-04-09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应用
CN116814481A (zh) * 2023-06-09 2023-09-29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株源自酸马奶的益生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人工智能筛选方法
CN116832068A (zh) * 2023-06-09 2023-10-03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株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应用
CN116814481B (zh) * 2023-06-09 2024-04-09 内蒙古农业大学 一株源自酸马奶的益生副干酪乳酪杆菌pc646及其人工智能筛选方法
CN117025456A (zh) * 2023-07-31 2023-11-10 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血尿酸、抗炎作用的副干酪乳酪杆菌a21151及其应用
CN117025456B (zh) * 2023-07-31 2024-02-06 广西爱生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降血尿酸、抗炎作用的副干酪乳酪杆菌a21151及其应用
CN117070413A (zh) * 2023-08-21 2023-11-17 广东海洋大学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by5及其应用
CN117070413B (zh) * 2023-08-21 2024-05-31 广东海洋大学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by5及其应用
CN116836893B (zh) * 2023-08-31 2023-12-05 北京新浠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后生元产品和应用
CN116836893A (zh) * 2023-08-31 2023-10-03 北京新浠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后生元产品和应用
CN117603885A (zh) * 2024-01-18 2024-02-27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p-116及其在制备调节肠道屏障受损产品中的应用
CN117603885B (zh) * 2024-01-18 2024-04-05 东北农业大学 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p-116及其在制备调节肠道屏障受损产品中的应用
CN117701477A (zh) * 2024-02-05 2024-03-15 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在改善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CN117701477B (zh) * 2024-02-05 2024-05-28 中科微智(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株副干酪乳酪杆菌及其在改善肠道疾病中的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6198B (zh) 2023-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786198B (zh)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5747111B (zh) 一株戊糖片球菌及其应用
CN107523514B (zh) 一株有效吸附邻苯二甲酸单酯的产胞外多糖植物乳杆菌
CN115851500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0157645B (zh) 一种唾液乳杆菌y4及其应用
CN111100810B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dnb1及其胞外多糖和应用
CN112725219B (zh) 一种青春双歧杆菌菌株及其应用
CN114752529B (zh) 植物乳杆菌hom3201菌株及其活菌制剂、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7327608A (zh) 鼠李糖乳杆菌菌株及其用途
CN116121146A (zh) 一株产乳酸能力较强的戊糖片球菌及其应用
CN113881591A (zh) 一种产多糖的副干酪乳酸杆菌slp16及其应用以及利用该菌株制备得到的饲料添加剂
CN115725456A (zh) 一种唾液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09666614B (zh) 一种鼠李糖乳杆菌及其在制备预防过敏性哮喘的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
CN113930367B (zh) 一株具有降胆固醇性能的乳酸菌及其应用
CN111004735A (zh) 一株发酵乳杆菌及其在改善肠道健康方面的应用
CN109161501B (zh) 一种饲用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5820498A (zh) 一株植物乳杆菌yj2406及其应用
CN116463264B (zh) 一种具有结肠癌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1004734A (zh) 一种能够调控肠道中不动杆菌属相对丰度的鼠李糖乳杆菌
CN113373084B (zh) 一种抗菌且产胞外多糖的弯曲乳杆菌及其应用
CN116218746B (zh) 一株具有降尿酸作用的植物乳植杆菌
CN116426415A (zh) 一种食窦魏斯氏菌te2103及其应用
CN117903980A (zh) 一种海氏肠球菌及其应用
CN117327616A (zh) 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ZN1及其应用
CN116121110A (zh) 一种抑菌和抗炎作用较强的乳酸乳球菌yj0801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