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85686B -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85686B
CN115785686B CN202211651253.6A CN202211651253A CN115785686B CN 115785686 B CN115785686 B CN 115785686B CN 202211651253 A CN202211651253 A CN 202211651253A CN 115785686 B CN115785686 B CN 1157856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phalt
elastomer
reinforced plastic
modifier
w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5125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85686A (zh
Inventor
潘友强
张志祥
莫剑臣
陈李峰
吴恺
张健
李款
詹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lu Jiaok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lu Jiao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lu Jiaok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lu Jiaok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5125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856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856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56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856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856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3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in transportation, e.g. on roads, waterways or railways

Landscapes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桥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技术要点如下:改性剂为球型复合结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由内至外分别为:增韧型弹性体结构10~20份,增强型塑料结构10~15份,温拌型聚合物结构2~4份和速熔型沥青结构5~15份。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具有增韧、增粘、增强、温拌和速熔的多重功效,且适用于拌合楼干法直投改性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且方便运输和储存。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路桥材料领域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改性沥青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但是改性沥青产品受运输半径的影响较大,一般改性沥青产品的辐射半径为800公里以内。但是长距离的运输会导致改性沥青变性,影响路用性能。
现有技术中通常像沥青中加入沥青改性剂来应对改性沥青无法长时间运输的问题。但是目前的沥青改性剂功能单一。
有鉴于上述现有沥青改性剂存在的缺陷,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材料多年丰富经验及专业知识,配合理论分析,加以研究创新,开发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开发一种具有增韧、增粘、增强、温拌和速熔的多重功效,且适用于拌合楼干法直投改性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且方便运输和储存。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为球型复合结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由内至外分别为:增韧型弹性体结构10~20份,增强型塑料结构10~15份,温拌型聚合物结构2~4份和速熔型沥青结构5~15份。
本发明提供的层状结构顺序,由外至内是按照速熔性能从高到低、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只有这种结构和组合才能将改性剂的每层结构均匀的熔化并分散到沥青混合料中,发挥各层结构的作用。
进一步的,改性剂为椭球型。
在本发明中,增韧型弹性体结构为改性剂的骨架基础,对改性剂有定型的作用,增强型塑料结构一方面可配合增韧型弹性体结构起到骨架作用,另一方面,可对结构进一步增强。在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的基础上,外围分布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和速熔型沥青结构,起到温拌和速熔的效果。在改性剂投入拌和楼进行生产时,速熔型沥青结构和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最先熔化,将未熔化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均匀的分散于沥青混合料中,伴随着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的逐步熔化,最终形成性能稳定的改性沥青混合料。
进一步的,增韧型弹性体结构材料为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熔点范围在140~150℃,尺寸为1~3mm。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可对沥青进行增韧作用,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开裂性能。
进一步的,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在120~130℃,结构厚度为100~200μm。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可提高沥青的塑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
进一步的,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为聚乙烯蜡,熔点范围在100~110℃,结构厚度为50~100μm。聚乙烯蜡可降温沥青的粘度,起到温拌的效果,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密实度。
进一步的,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为沥青,软化点在90~100℃,结构厚度为0.5~1mm。可实现改性剂的快速熔化、分散,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改性剂不易团聚。
进一步的,改性剂最外部还包覆无机粉料结构,无机粉料结构材料为氢氧化镁粉体,氢氧化镁粉体一方面起到阻燃剂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隔离剂的作用,防止运输过程中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结团,不影响后期使用。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具有同样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加热熔融,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热喷于步骤S1所述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表面,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沥青加热至熔融,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表面,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4、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后,裹覆氢氧化镁粉体,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
进一步的,步骤S1中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步骤S2中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步骤S3中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和步骤S4中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在热喷时均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转速为20~50r/min。
进一步的,步骤S1~S3中的热喷采用的是喷浆的方式。
进一步的,步骤S4中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的加热温度是70℃。
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制备方法如下:
S1、将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50r/min,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13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50r/min,将聚乙烯蜡在11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聚乙烯蜡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50r/min,将沥青在10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沥青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4、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或球型复合结构,从内至外分别为增韧型弹性体结构、增强型塑料结构、温拌型聚合物结构、速熔型沥青结构和无机粉料结构。增韧型弹性体结构可对沥青进行增韧作用,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开裂性能。增强型塑料结构可提高沥青的塑性,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性能。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可降温沥青的粘度,起到温拌的效果,提高沥青混合料的碾压密实度。速熔型沥青结构可实现改性剂的快速熔化、分散,在沥青混合料拌和过程中改性剂不易团聚。无机粉料结构一方面起到阻燃剂的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隔离剂的作用,防止运输过程中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结团,不影响后期使用。
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具有增韧、增粘、增强、温拌和速熔的多重功效,拌合楼干法直投改性,且方便运输和储存。
附图说明
图1为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剖面图。
附图标记
1为无机粉料结构、2为速熔型沥青结构、3为温拌型聚合物结构、4为增强型塑料结构、5为增韧型弹性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具体实施方式、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实施例1: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具体结构为:由外至内包括:无机粉料结构1、速熔型沥青结构2、温拌型聚合物结构3、增强型塑料结构4、增韧型弹性体结构5。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1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13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2份聚乙烯蜡在11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聚乙烯蜡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沥青在10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50份沥青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4、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5份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的粒径为3.7mm。
测试粘韧性的沥青制备过程为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175℃搅拌1h,搅拌速率为500rpm。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SMA-13的级配,油石比为6.0%,沥青温度175℃,石料温度为185℃,拌和温度为155℃,成型温度为145℃。
将5kg粒径13~16mm的集料加入拌锅中加热到175℃,然后加入100g上述改性剂,拌和至改性剂完全融化在石料表面,记录拌和时间作为速熔性评判指标,测试结果见表1。
表1.实施例1的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实施例2: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具体结构为:由外至内包括:无机粉料结构1、速熔型沥青结构2、温拌型聚合物结构3、增强型塑料结构4、增韧型弹性体结构5。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15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12.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13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3份聚乙烯蜡在11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聚乙烯蜡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沥青在10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75份沥青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4、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10份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的粒径为5.5mm。
测试粘韧性的沥青制备过程为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175℃搅拌1h,搅拌速率为500rpm。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SMA-13的级配,油石比为6.0%,沥青温度175℃,石料温度为185℃,拌和温度为155℃,成型温度为145℃。
将5kg粒径13~16mm的集料加入拌锅中加热到175℃,然后加入100g上述改性剂,拌和至改性剂完全融化在石料表面,记录拌和时间作为速熔性评判指标,见表2。
表2.实施例2的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实施例3: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具体结构为:由外至内包括:无机粉料结构1、速熔型沥青结构2、温拌型聚合物结构3、增强型塑料结构4、增韧型弹性体结构5。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2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50r/min,将15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13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50r/min,将4份聚乙烯蜡在11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聚乙烯蜡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50r/min,将沥青在10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100份沥青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4、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15份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的粒径为6.5mm。
测试粘韧性的沥青制备过程为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175℃搅拌1h,搅拌速率为500rpm。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SMA-13的级配,油石比为6.0%,沥青温度175℃,石料温度为185℃,拌和温度为155℃,成型温度为145℃。
将5kg粒径13~16mm的集料加入拌锅中加热到175℃,然后加入100g上述改性剂,拌和至改性剂完全融化在石料表面,记录拌和时间作为速熔性评判指标,测试结果见表3。
表3.实施例3的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对比实施例1: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无增强型塑料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具体结构为:由外至内包括:无机粉料结构、速熔型沥青结构、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增韧型弹性体结构。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10份增韧型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2份聚乙烯蜡在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聚乙烯蜡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沥青在10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50份沥青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5份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的粒径为2.8mm。
测试粘韧性的沥青制备过程为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175℃搅拌1h,搅拌速率为500rpm。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SMA-13的级配,油石比为6.0%,沥青温度175℃,石料温度为185℃,拌和温度为155℃,成型温度为145℃。
将5kg粒径13~16mm的集料加入拌锅中加热到175℃,然后加入100g上述改性剂,拌和至改性剂完全融化在石料表面,记录拌和时间作为速熔性评判指标,测试结果见表4。
表4.对比例实施例1的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对比实施例2: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无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具体结构为:由外至内包括:无机粉料结构、速熔型沥青结构、增强型塑料结构、增韧型弹性体结构。
S1、将1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13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沥青在10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50份沥青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速熔型沥青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5份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的粒径为3.4mm。
测试粘韧性的沥青制备过程为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175℃搅拌1h,搅拌速率为500rpm。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SMA-13的级配,油石比为6.0%,沥青温度175℃,石料温度为185℃,拌和温度为175℃,成型温度为165℃。
需要说明的是,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改性剂缺少温拌结构,因此,只有将拌和温度提高为175℃,成型温度提高为165℃。才能够让混合料压实,测试其性能指标。
将5kg粒径13-16mm的集料加入拌锅中加热到175℃,然后加入100g上述改性剂,拌和至改性剂完全融化在石料表面,记录拌和时间作为速熔性评判指标,测试结果见表5。
表5.对比实施例2的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对比实施例3: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无速熔型沥青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为椭球型,具体结构为:由外至内包括:无机粉料结构、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增强型塑料结构、增韧型弹性体结构。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10份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1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在13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旋转设备转速为20r/min,将2份聚乙烯蜡在110℃加热至熔融状态,采用喷浆的形式往旋转设备的容器中热喷,将聚乙烯蜡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表面,喷涂完毕后进入传送带,边传输边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加热至70℃,裹覆5份氢氧化镁粉体,最终得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改性剂的粒径为1.2mm。
测试粘韧性的沥青制备过程为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175℃搅拌1h,搅拌速率为500rpm。
沥青混合料的制备采用PG76-22沥青,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掺量为沥青质量的1%,SMA-13的级配,油石比为6.0%,沥青温度175℃,石料温度为185℃,拌和温度为155℃,成型温度为145℃。
将5kg粒径13-16mm的集料加入拌锅中加热到175℃,然后加入100g上述改性剂,拌和至改性剂完全融化在石料表面,记录拌和时间作为速熔性评判指标,测试结果见表6。
表6.沥青混合料测试结果
根据上述结果可知,实施例1中是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结构完整,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具有增韧、增粘、增强、温拌和速熔的多重功效。而对比例1中缺少增强型塑料结构,导致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制备的沥青混合料中的动稳定度较低。对比例2中缺少温拌型聚合物,导致混合料必须采用热拌的形式,拌和温度为175℃,成型温度为165℃。达不到温拌(拌和温度为155℃,成型温度为145℃)环保节能的效果。对比例3缺少速熔型沥青结构,导致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速熔性能较差,速熔时间较长。
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例2和对比例3中不含有速溶沥青或温拌结构,导致改性剂在熔化过程中分散不均匀,导致材料的空隙率提高,浸水残留稳定度降低。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展示如上,但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剂为球型复合结构,按照重量份数计算,由内至外分别为:增韧型弹性体结构10~20份,增强型塑料结构10~15份,温拌型聚合物结构2~4份和速熔型沥青结构5~15份;所述增韧型弹性体结构材料是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熔点范围在140~150℃;所述增强型塑料结构材料为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在120~130℃;所述温拌型聚合物结构材料为聚乙烯蜡,熔点范围在100~110℃;所述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是沥青,软化点是90~100℃;所述改性剂的最外部还包覆了无机粉料结构,为氢氧化镁粉体;
其中,所述增韧型弹性体结构尺寸为1~3mm,所述增强型塑料结构厚度为100~200μm,所述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厚度为50~100μm,所述速熔型沥青结构厚度为0.5~1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S1、将线性低密度聚乙烯加热熔融,热喷于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表面,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
S2、将聚乙烯蜡加热至熔融,热喷于步骤S1所述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表面,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
S3、将沥青加热至熔融,热喷于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表面,冷却至室温,得到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
S4、将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材料加热后,裹覆氢氧化镁粉体,冷却至室温,得到所述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步骤S2中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结构、步骤S3中的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结构在热喷时均放置在旋转设备的容器中,转速为20~50r/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S3中的热喷采用的是喷浆的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增韧型弹性体/增强型塑料/温拌型聚合物/速熔型沥青结构的加热温度是70℃。
CN202211651253.6A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7856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1253.6A CN115785686B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51253.6A CN115785686B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5686A CN115785686A (zh) 2023-03-14
CN115785686B true CN115785686B (zh) 2024-02-20

Family

ID=854276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51253.6A Active CN115785686B (zh) 2022-12-21 2022-12-21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85686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29670U (zh) * 2015-01-15 2015-08-05 浙江恒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改性颗粒及其添加设备
CN107446210A (zh) * 2017-08-04 2017-12-08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抗车辙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608610A (zh) * 2020-12-17 2021-04-06 江苏长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33105A1 (en) * 2008-08-29 2011-09-29 Billian I.P. Limited Asphalt pellet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529670U (zh) * 2015-01-15 2015-08-05 浙江恒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sma改性沥青混凝土改性颗粒及其添加设备
CN107446210A (zh) * 2017-08-04 2017-12-08 江苏中路交通科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温拌沥青抗车辙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2608610A (zh) * 2020-12-17 2021-04-06 江苏长路交通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耐低温型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专用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85686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861676B (zh) 废旧高聚物基沥青混合料综合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6009719A (zh) 厂拌温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18403B (zh) 一种直投快融沥青混合料复合改性剂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10028754A (zh) 一种微烧蚀轻质酚醛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72744A (zh) 一种直投式速溶型sbs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9987881B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80539A (zh) 一种利用再生玻璃钢制备的沥青冷补料
CN115785686B (zh) 一种复合多效型高模量增粘改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30731A (zh) 一种复合改性剂及其制备的具有高抗飞散性能的排水沥青混凝土
CN111923531A (zh) 一种硫化交联沥青防水卷材
CN106590005A (zh) 一种塑木复合地板及其制备方法
US4029630A (en) Proces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structural elements
CN109761542A (zh) 一种抗车辙沥青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77724B (zh) 激光选择性烧结制备玻璃制品的方法
CN109438942A (zh) 一种可降解的pla复合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3953B (zh) 水性环氧树脂乳化沥青冷拌钢渣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29000B (zh) 一种沥青改性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31486A (zh) 一种无机保温装饰材料
EP0020102A1 (en) Improvements i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building products from moulding compositions
CN113788641B (zh) 一种抗水损的再生骨料沥青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9516770A (zh) 一种发泡陶瓷防潮木塑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7641469A (zh) 一种耐高温防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KR20210073656A (ko) 고내구성의 아스팔트 콘크리트를 위한 아스콘 첨가제,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아스콘 조성물
US3594460A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laboratory counter top
CN109440028A (zh) 一种踏面清扫器研磨子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