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9011A -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9011A
CN115779011A CN202111061030.XA CN202111061030A CN115779011A CN 115779011 A CN115779011 A CN 115779011A CN 202111061030 A CN202111061030 A CN 202111061030A CN 115779011 A CN115779011 A CN 11577901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rbal medicine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mpound
fructus
radix sophora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610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云睿
陈子晏
肖秋群
杨华方
周曼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da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da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da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da Pharmaceut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610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1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90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901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该湿疹膏由基质、中草药复配成份、添加剂组成。其中所述的基质和添加剂由以下组成:乳木果油、椰子油、羊毛脂、十八醇、Span‑80、Tween‑60、甘油、氮酮、甘草酸二钾、汉生胶、1,2‑己二醇、氯苯甘醚、香精、蒸馏水;所述的中草药成分由以下提取物组成: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和金银花。所述湿疹膏由以下方法制得:称量并混合已知上述量的基质加热为油相;甘油、汉生胶和蒸馏水搅拌后加热为水相;将两者混合搅拌;稍冷却后加入中草药成分搅拌,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备而成的湿疹膏为浅棕色,具有较好的抗炎和抗氧性能,副作用小,可直接涂抹于患处以达到缓解湿疹症状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湿疹膏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对婴儿湿疹的成因尚无明确表述,暂定为“由多种内外因素导致的过敏性皮肤炎症”。已知的常见可能病因有:婴儿皮肤屏障功能差;遗传因素和细菌感染;诱发因素主要为食物和可吸入物,以及某些外界物品如服饰,肥皂等。针对以上疾病的成因,国内研究者将治疗方式分为三大类,即饮食调理,日常护理和湿疹用药。
中医将婴幼儿湿疹称为“奶癣”,在病因病机上多为湿热蕴于肌肤不得疏泄而致,故总以燥湿解毒、祛风止痒治疗为主。主要用药有龙胆草、苦参、黄柏、蛇床子、地肤子等等,因偏方而异。《幼幼新书》云“奶癣脾积热气行”。指出奶癣的病因为脾胃积热。可见湿疹源于孕母嗜食无度遗热毒于胎儿,小儿饥饱不知饮食失节,脾胃受损湿热内蕴,又复感风热之邪所致。目前中药湿疹软膏的使用,已经成为治疗的一大研究方向。在中国学者影响下,也有相当部分国外研究开始采用中草药疗法,如使用PTQX(一种中草药符合制剂)治疗湿疹,并且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目前市面上的糖皮质激素类制剂具有着副作用大、不宜长期使用的缺点,更加安全的中药软膏制剂的研制开发正逐渐成为治疗方面的一大发展趋势。软膏剂作为经皮给药的一种剂型,使用方便、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是一种相当有效的给药途径,也是药物的优良载体。最后,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中药外用药,尤其是外用膏剂的制备和质量将会越来越容易和优质,不仅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能给中药软膏剂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生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糖皮质激素类婴儿湿疹膏可能导致患儿产生皮肤损伤、中枢抑制和化学物质损害,以及普通中草药婴儿湿疹膏疗效不明显的缺点。所以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该湿疹膏含有多种抗炎止痒成分,能够合用以达到缓解婴儿湿疹症状的效果。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
一种多肽抗生素抗菌人工敷料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该湿疹膏由基质、中草药复配成份、添加剂组成,其中:
1)所述的基质和添加剂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乳木果油、椰子油、羊毛脂、十八醇、Span-80、Tween-60、甘油、氮酮、甘草酸二钾、汉生胶、1,2-己二醇、氯苯甘醚、香精组成:乳木果油3%、椰子油3%、羊毛脂2%、十八醇5%、Span-80为1%、Tween-60 为4%、甘油7%、氮酮0.1%、甘草酸二钾0.2%、汉生胶0.2%、1,2-己二醇4.5%、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
2)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提取物组成:蛇床子0.5-1.0%、地肤子0.5-1.0%、苦参0.5-1.0%、黄柏0.5-1.0%、金银花0.5-1.0%。
3)称量并混合已知上述量的乳木果油、椰子油、羊毛脂、十八醇、Span-80、Tween-60、氮酮、1,2-己二醇,氯苯甘醚,加热至80℃为油相;甘油、汉生胶(提前溶胀)、蒸馏水,搅拌后加热至80℃为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形成乳膏,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稍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 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上述敷料中,所述的中草药成分最佳配比为蛇床子1.0%、地肤子0.5%、苦参1.0%、黄柏0.6%、金银花0.3%。所述婴儿湿疹膏中的有效成分以重量百分量记。所述的混合方式为水相加入油相。所使用中草药为蛇床子提取物(20:1);地肤子提取物(10:1);苦参提取物(10:1);金银花提取物(10:1);黄柏提取物(10:1)。中草药提取物溶解后需滤去不溶物。
本发明所述的敷料可采用常规的方法制得,本发明人推荐的方法如下: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0.5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0.6g、金银花提取物0.3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心前后对比图
图2是防腐效果对比图
图3是抗炎实验小鼠图(右耳涂抹湿疹膏)
图4是正交试验助手分析结果图
图5是正交试验直观效应图
图6是优选方案成品图
图7是致痒模型小鼠图(颈部给药)
图8是本发明申请的中草药复配婴儿湿疹膏。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0.5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0.6g、金银花提取物0.3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2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0.5g、地肤子提取物0.5g、苦参提取物0.5g、黄柏提取物0.5g、金银花提取物0.5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3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0.5g、地肤子提取物1.0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0.5g、金银花提取物0.5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4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0.5g、地肤子提取物1.0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1.0g、金银花提取物1.0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5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0.5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0.5g、金银花提取物1.0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6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0.5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1.0g、金银花提取物0.5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7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1.0g、苦参提取物0.5g、黄柏提取物0.5g、金银花提取物1.0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8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0.5g、地肤子提取物0.5g、苦参提取物0.5g、黄柏提取物1.0g、金银花提取物1.0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实施例9
1.制备所述的油相:取乳木果油3g、椰子油3g、羊毛脂2g、十八醇5g、Span-80为1g、Tween-60为4g、甘油7g、氮酮0.1g、甘草酸二钾0.2g,混合并加热至80℃。
2.制备所述的水相:取汉生胶0.2g、1,2-己二醇4.5g、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混合加热至80℃。
3.制备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1.0g、苦参提取物0.5g、黄柏提取物1.0g、金银花提取物0.5g,用10-15ml蒸馏水溶解并煮沸,滤去不溶物。
4.制备基质:取所述的水相、油相,在80℃下将水相倒入油相之中,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成乳。
5.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正交实验相关表征:
1.理化性质表征
表1湿疹膏理化性质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071
由说明书附图1可见,通过离心测试,流动性较基质而言较大,因为加入了中药提取液;流动性随搅拌时间有一定的提高。
2.稳定性/防腐性能表征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072
为了更好的适应婴儿的皮肤,最初的一批乳膏中仅加入了少量的防腐剂,结果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一周后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质现象。在防腐剂的选择上,则是选用了较为安全的1,2-己二醇,目前尚无任何证据表明对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损伤,且在低浓度是具有一定的保湿作用,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乳膏和搽剂中;氯苯甘醚抗菌性能更优,仅用少量即可达到抑菌浓度,但是对皮肤有轻微刺激,故在制备过程中仅用微量,两者复配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防腐效果可见于说明书附图图2。
3.湿疹膏活性表征实验表征
3.1婴儿湿疹膏对巴豆油激发小鼠耳部所致炎症反应的影响实验
实验目的:本专利采用模型小鼠,针对小鼠炎症进行造模,检测本婴儿湿疹膏对于抗炎的效果。
模型建立:20只SPF级雌雄各半昆明小鼠(体重18–22g),并以自由饮食和饮用水适应性喂养了一周。饲喂环境受到控制(光照/黑暗周期12小时;湿度40-70%;环境温度21-26℃)。所有动物实验均经南方医科大学大学动物中心批准并在动物中心进行,所有动物都具有相应的合格证。
将其随机分成10组(其中有一组空白对照,一组使用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082
宝宝湿疹抗菌膏作为对比),每组2只,分别连续给药7天于小鼠右耳,末次给药1h后,小鼠左右耳前后两面涂抹2%的巴豆油50μL,于5h后拉颈处死,剪下相同大小耳片,立即将左右耳片称重,计算药物对小鼠耳肿胀抑制程度,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及分析:
表2婴儿湿疹膏对巴豆油激发小鼠耳部所致炎症反应的影响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081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091
初步分析数据,可以看出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092
宝宝湿疹抗菌膏的抗炎作用明显,而自制的湿疹膏抗炎效果随加入的主药成分不同而上下波动。为了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优选配方,故采用正交设计助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说明书附图4:
运用正交设计助手对实验数据进行直观分析,见于说明书附图图5,可以看到蛇床子和苦参的极差波动较大,代表蛇床子和苦参是婴儿湿疹膏中起作用的较为主要成分,而地肤子和黄柏波动较小,说明其的含量对湿疹膏起效过程影响小,按照顺序排列为蛇床子>苦参>黄柏>地肤子>金银花。
优选方案如下表3,成品如说明书附图6:
表3婴儿湿疹膏优选方案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01
表4验证实验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02
本实验根据优选方案设计出的湿疹膏成品在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部验证的抑制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如表4),肿胀抑制率分别达到了60.20%和68.29%,均大于市面上所售的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04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03
宝宝湿疹抗菌膏53.82%,证明正交试验结果较为可靠,优选方案相较于样品和市售产品,具有更强的抗炎作用。
3.2婴儿湿疹膏对对组胺所致小鼠颈部皮肤瘙痒的影响
实验目的:本专利采用模型小鼠,针对小鼠致痒阈进行造模,检测本婴儿湿疹膏对于抗痒的效果。
模型建立:20只SPF级雌雄各半昆明小鼠(体重18–22g),并以自由饮食和饮用水适应性喂养了一周。饲喂环境受到控制(光照/黑暗周期12小时;湿度40-70%;环境温度21-26℃)。所有动物实验均经南方医科大学大学动物中心批准并在动物中心进行,所有动物都具有相应的合格证。
实验中随机分9组,每组2只,实验组给药3天后,末次给药1h后向小鼠颈部注射0.05%组胺0.1ml每只,观察小鼠在10min之内搔抓注射部位的次数和频率,与空白组进行对照并进行分析。
表5注射后10min内小鼠搔抓次数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11
运用方差分析法分析湿疹膏的使用对于小鼠搔抓次数的影响,矫正运算过程后结果输出如下表6,表7:
表6方差分析结果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12
表7方差分析中间过程值
Figure RE-GDA0003380612360000113
*p<0.05**p<0.01
从表中不难看出p<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这表明使用湿疹膏的小鼠在接受组胺刺激后的搔抓次数显著小于同样接受刺激,但未使用湿疹膏的小鼠。这同时也说明湿疹膏在止痒方面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虽不能完全止痒,但具有较为显著的疗效。
3.2婴儿湿疹膏急性毒性实验
实验目的:本专利采用小鼠灌胃方式检测本婴儿湿疹膏对于小鼠的伤害程度。
模型建立:10只SPF级雌雄各半昆明小鼠(体重18–22g),并以自由饮食和饮用水适应性喂养了一周。饲喂环境受到控制(光照/黑暗周期12小时;湿度40-70%;环境温度21-26℃)。所有动物实验均经南方医科大学大学动物中心批准并在动物中心进行,所有动物都具有相应的合格证。
昆明种小鼠10只,雄性,18~22g,沾取部分湿疹膏并直接对小鼠进行灌胃,观察小鼠生理活动状态。此项实验是为了检验误服状态下湿疹膏对患者的损伤。
实验结果及分析:
灌胃后未发现小鼠有呕吐,抽搐等异常活动,继续饲养一周后未出现明显副作用,初步证明该本实验制备的中草药复配湿疹膏误服后的安全性。婴儿由于年龄小,使用湿疹膏时即使出现舔舐等行为也能减少使用这类药物的后顾之忧。
4.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总体分析
本专利从现行婴儿湿疹治疗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制备方式,并对其外观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查,通过正交试验得到了更为高效的湿疹膏优选方案。通过水相加入油相手段制备得到的的样品质地均匀、色泽鲜明、气泡较少、味道清新,颜色均为黄色至深棕不等,随加入各种中药提取物的质量变化。在流动性上,每个样品所采用的主药质量不同,搅拌时间长度也不同,加上加入蒸馏水的含量差异导致了流动性的不同,但基本能够维持粘度在5000-8000mpa.s左右,倒置不倾出。在保存方式上,由于防腐剂的加入使得乳膏的保存时间大大延长,但要进入使用环节还需进一步测定乳膏的含量均匀度和有效保质期。
同时,本专利以婴儿湿疹膏对巴豆油激发小鼠耳部所致炎症反应的影响实验和婴儿湿疹膏对组胺所致小鼠皮肤瘙痒的影响这两个预实验对婴儿湿疹膏的活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蛇床子>苦参>黄柏>地肤子>金银花的结论的同时,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基本符合预期,且优于市面上所售特定品种的湿疹膏,具有开发潜力。止痒实验则是通过方差检验的方式,得出了p<0.01的结论,即婴儿本湿疹膏能明显减少小鼠在组胺刺激下的搔抓次数,具有一定的止痒功效。最后通过少量灌胃实验进一步证明其安全性,能够减少婴儿误吞的隐患。
本专利最佳优选方案为主药成分中草药提取液:取蛇床子提取物1.0g、地肤子提取物0.5 g、苦参提取物1.0g、黄柏提取物0.6g、金银花提取物0.3g。此方案无论在抗炎还是抗痒方面都表现出良好的性能,已通过上述实验加以验证。

Claims (10)

1.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基质的制备及中草药成分的配比,包括如下步骤:
1)所述的基质和添加剂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乳木果油、椰子油、羊毛脂、十八醇、Span-80、Tween-60、甘油、氮酮、甘草酸二钾、汉生胶、1,2-己二醇、氯苯甘醚、香精组成:乳木果油3%、椰子油3%、羊毛脂2%、十八醇5%、Span-80为1%、Tween-60为4%、甘油7%、氮酮0.1%、甘草酸二钾0.2%、汉生胶0.2%、1,2-己二醇4.5%、氯苯甘醚微量、香精微量、蒸馏水余量;
2)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提取物组成:蛇床子0.5%、地肤子0.5%、苦参0.5%、黄柏0.5%、金银花0.5%。
3)称量并混合已知上述量的乳木果油、椰子油、羊毛脂、十八醇、Span-80、Tween-60、氮酮、1,2-己二醇,氯苯甘醚,加热至80℃为油相;甘油、汉生胶(提前溶胀)、蒸馏水,搅拌后加热至80℃为水相;将水相加入到油相形成乳膏,立即使用电动搅拌器以500转/min的转速下不断搅拌约10min;稍冷却后加入提前用约10-15ml蒸馏水溶解煮沸的上述量中草药复配成分,每30秒加入一部分并乳化,待全部加入后再有间隔地以500转/min转速搅拌10min,加入甘草酸二钾与香精,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即得本婴儿湿疹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草药复配婴儿湿疹膏,其特征在于:将油相加入水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0.5%、地肤子0.5%、苦参0.5%、黄柏1.0%、金银花1.0%。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0.5%、地肤子1.0%、苦参1.0%、黄柏0.5%、金银花0.5%。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0.5%、地肤子1.0%、苦参1.0%、黄柏1.0%、金银花1.0%。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1.0%、地肤子0.5%、苦参1.0%、黄柏0.5%、金银花1.0%。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1.0%、地肤子0.5%、苦参1.0%、黄柏1.0%、金银花0.5%。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1.0%、地肤子1.0%、苦参0.5%、黄柏0.5%、金银花1.0%。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1.0%、地肤子1.0%、苦参0.5%、黄柏1.0%、金银花0.5%。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草药复配成分由以下重量百分量的蛇床子、地肤子、苦参、黄柏、金银花组成:蛇床子1.0%、地肤子1.0%、苦参0.5%、黄柏1.0%、金银花0.5%。
CN202111061030.X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Pending CN11577901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030.XA CN115779011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61030.XA CN115779011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9011A true CN115779011A (zh) 2023-03-14

Family

ID=85473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61030.XA Pending CN115779011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901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541A (zh) * 2007-07-16 2009-01-21 陆荣政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5938A (zh) * 2012-08-06 2014-02-12 四川滇虹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3419A (zh) * 2017-06-07 2017-10-10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婴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47541A (zh) * 2007-07-16 2009-01-21 陆荣政 一种治疗妇科疾病、皮肤病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65938A (zh) * 2012-08-06 2014-02-12 四川滇虹医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治疗婴儿湿疹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7233419A (zh) * 2017-06-07 2017-10-10 南方医科大学 一种婴儿湿疹膏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慧;袁东晓;林芳;刘思源;: "中药洗浴加郁美净儿童霜治疗婴儿湿疹180例",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no. 03, pages 32 - 3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976110B (zh) 一种雪菊茶珍及其制备方法
KR100611796B1 (ko) 십전대보단 성분을 함유한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3169127B (zh) 一种由金银花、菊花、芍药花制成的饮料
CN105106894A (zh) 一种治疗红剑鱼白头白嘴病的中草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490612A (zh) 一种女性补益膏及制备方法
CN107557254B (zh) 一种荔枝玫瑰酒和制备方法及补益气血与抗氧化应用
CN104605120B (zh) 一种诃子凉果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92959A (zh) 一种滋补三鞭酒及其提取方法
CN115779011A (zh) 一种中草药复配的婴儿湿疹膏的研制
CN106107100A (zh) 羊体增膘用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038334A (zh) 含有苦丁茶提取物的抑菌祛味牙膏
CN103893593B (zh) 具有清热解毒、抗炎和增强免疫力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KR20110120010A (ko) 졸음방지용 홍삼말랭이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졸음방지용 홍삼말랭이
AU2020101792A4 (en) Combined functional chocolat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4491359B (zh) 一种治疗口腔溃疡、咽炎肿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265A (zh) 延胡索乙素在制备口腔护理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5998049A (zh) 铁皮石斛多糖在制备防治代谢综合征药物及保健品中的应用
CN106214622A (zh) 保湿修护爽肤水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3902B (zh) 一种含有葛根的液态乳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56694A (zh) 含有柠檬桃金娘提取物的预防或治疗(改善)瘙痒症的组合物
CN104758358A (zh) 一种用于湿疹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1894A (zh) 一种鹿茸口服液及制备方法
CN114209638B (zh) 一种用于制备牙膏的复方苦丁茶中药组合物及复方苦丁茶中药牙膏
RU2812611C1 (ru) Композиции из гинзенозида Rg3 и гинзенозида Rg5 и их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ое применение, включая противоопухолевые эффекты
CN105726929A (zh) 一种清热解毒可溶性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