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69787B -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9787B
CN115769787B CN202211681270.4A CN202211681270A CN115769787B CN 115769787 B CN115769787 B CN 115769787B CN 202211681270 A CN202211681270 A CN 202211681270A CN 115769787 B CN115769787 B CN 115769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
balls
lily
scales
b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68127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69787A (zh
Inventor
刘鹏飞
谷艳芹
熊卫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chuang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chuang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chuang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chuang Technology Qingdao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68127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697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69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9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69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9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1)剥取百合种球鳞片,进行消毒及预处理;2)将处理的百合鳞片接种于生产培养基上2个月诱导出芽球;3)将芽球剥下,在生产培养基上继代2次,选取直径约1.0‑2.0cm的种球,剥下鳞片横切成3‑4段,在2.0mg/L BA溶液中浸泡10‑20min,取出稍晾干后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4)重复3)步骤,可循环生产青岛百合芽球;5)将步骤3)获得的芽球,在生产培养基上连续继代得到成品种球;6)将种球低温冷藏处理60天,打破休眠;7)将种球预处理后,栽种于基质中培养1年,获得商品种球。本发明优点:种球繁殖率高,畸变率小,简单易操作,组培球移栽成活率高,基质栽种效果好,商品种球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百合组培快繁领域,具体的为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青岛百合是青岛崂山特有的一种野生花卉资源,其花朵呈橙红或黄色,花瓣修长艳丽,是国家二级濒危植物。野生居群呈群落分布,由于人为破坏,面积逐年缩小,多样性面临威胁。通过人工拯救繁殖,有利于百合野生资源的保护,还可作为园林景观花卉加以利用。
野生青岛百合主要依靠种子和鳞茎繁殖,种子实生苗需5~7年才开花,且发芽率低,难以规模化利用。而传统的鳞片扦插繁殖系数低、周期长,长期繁殖造成病毒积累,种性退化,不适宜青岛百合这类数量较少的珍稀野生种。如授权号为CN101711493B的专利直接剥取鳞片繁殖百合种球,其直接将消毒后的鳞片栽种到大田中,栽种当年不采收,让植株在大田中自然越冬和春化,直至来年11月种球成熟后进行采收。
植物组织培养则可以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目前,青岛百合组培研究多集中在实验室阶段,多采用细胞分类素类刺激增殖,畸变率高,操作要求高,费时费力不适合工厂化操作的要求。此外,百合组培苗移栽后易腐烂也是制约百合工厂化组培应用的一个难点,在反复实验对比并结合工厂化生产要求的基础上,我们构建了青岛百合的规模化组培生产体系,该体系操作简单,扩繁效率高,移栽成活率高,种球质量好,适于在百合种球生产企业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解决野生青岛百合种质资源保护、商品化生产和利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及预处理:弃去百合鳞茎球最外层鳞片,将中层和内层鳞片清洗干净、消毒,然后晾干;
(2)小芽球的诱导:将步骤(1)处理好的中层和内层百合鳞片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
(3)小芽球的转接:将直径0.3-0.5cm的小芽球切下,转入生产培养基,每2个月继代1次,继代2次后,挑选直径1.0-2.0cm的百合球,剥下鳞片横切成3-4段,放入2.0mg/L的BA溶液中浸泡10-20min,取出后在无菌滤纸上稍吹干,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1个百合球经过步骤(3)的一次繁殖能够得到80-100个芽球。
(4)芽球增殖:重复步骤(3)即可循环生产大量百合小芽球;
(5)成品种球的获得:将(4)获得的小种球在生产培养基上每2个月继代1次,继代5次后可获得直径4-5cm的成品种球;
(6)种球的低温冷藏:将步骤(5)得到的成品种球直接移入冷库中,4℃低温冷藏60天;
(7)移栽驯化及商品种球的栽种:冷藏后取出种球洗净培养基,平铺于干热灭菌的水苔基质中,均匀喷洒1g/L的甲基硫菌灵溶液,然后覆盖1-2cm厚水苔,定期喷水,维持基质湿度40%-60%,持续炼苗1个月,使种球逐步适应外界环境。驯化完的种球,放入1g/L甲基硫菌灵溶液中浸泡30min后晾干,然后栽种于种植基质中,1年后即可收获。
上述步骤(2)-(5)中,生产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附加0.2-0.5mg/L IBA、20-50g/L蔗糖和6.5g/L琼脂粉,并调节ph值为5.8,培养条件均为24±1℃,黑暗培养。
优选地,步骤(2)-(5)中,生产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附加0.5mg/L IBA、50g/L蔗糖和6.5g/L琼脂粉,并调节ph值为5.8。
上述步骤(7)中,种植基质为:按重量比,松树锯末70-80份,干鸡粪5-10份,干羊粪5-10份,腐殖酸5-10份,海藻粉1-5份。混合均匀后粉碎成1-2mm的颗粒,然后加水50%充分腐熟发酵,至基质变黑色疏松柔软后,加入2%的石灰氮并混合均均,夏季高温闷晒1周后,打开晾晒5-7天即可使用。
具体地,步骤(1)外植体消毒及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先将百合种球弃去最外层鳞片,将中层和内层鳞片用洗洁精清洗干净,流水冲洗半小时;将完整鳞片在超净台内75%的酒精消毒1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有效氯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min,每100ml滴加1滴吐温,反复摇晃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7次,彻底清洗掉次氯酸钠溶液残留。将消毒后的鳞片用解剖刀切去鳞片基部接触消毒液的部分1-3mm,再放置于无菌滤纸上在超净台内吹干30min。
优选地,步骤(2)小芽球的诱导:将步骤(1)处理好的中层和内层百合鳞片放入冰箱冷冻24h,然后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
本发明百合种球繁育过程中,按步骤(3)一个小芽球,经过4个月培养后直径达到1.0-2.0cm,含7-9个鳞片,然后切割并处理,再培养2个月后,可扩繁得到80-100个小芽球,周期一共6个月。一年扩繁倍数可达6400-10000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有效的进行青岛百合的工厂化生产,只用一种生产培养基和简单的浸泡处理,即可生产青岛百合商品种球,繁殖速度快,系数高,种球畸变率低,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廉;(2)由于水苔非常柔软,保水透气性非常好,利用水苔炼苗不易划伤鳞片,更利于其鳞片的蜡质化,从而提高移栽的成活率;(3)种植基质,腐熟后颗粒小,非常松散柔软透气,无需额外施肥,栽种百合种球的效果非常好;(4)与采用生产培养基直接培养相比,通过BA溶液浸泡后单个鳞片长出的小芽球从2个左右增大到4个左右,提高了1倍,大大加快了繁育速率。
附图说明
图1鳞片诱导2个月的芽球照片;
图2新接种芽球(A)和培养4个月后的芽球(B)照片;
图3移栽驯化的成品种球(C)和(D)照片;
图4基质栽种后收获得商品种球(E)照片。
具体实施例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说明。
实施例1:青岛百合外植体消毒
以扦插的青岛百合种球为材料,去除种球最外层鳞片,取完整中层和内层鳞片,加少许洗洁精浸泡鳞片并流水冲洗30min,用吸水纸吸干水分。以75%酒精消毒1min后无菌水冲洗3次,以有效氯2%的次氯酸钠溶液做梯度消毒1-20min,无菌水冲洗8次,彻底洗净次氯酸钠残留,切成1×1cm小块进行接种。从表1可以看出,百合种球由于接触土壤,含菌较多,较难消毒,且随着次氯酸钠消毒时间的延长,对鳞片的伤害增加,褐化率上升,所以选择10-15分钟可以初步达到消毒要求。
表1次氯酸钠消毒时间对青岛百合消毒效果的影响
实施例2: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百合鳞片褐化率的影响
将鳞片消毒后,先切除鳞片与消毒液接触的基部部分,然后按以下4种预处理方式,1)切小块1.0×1.0cm后直接接种;2)切小块1.0×1.0cm并置于冰箱24h冷藏后接种;3)消毒后整片直接接种;4)整片以无菌水冲洗并置于冰箱24h冷藏后接种。如表2所示,切小块更容易导致外植体褐化,整块接种的方式褐化率最低。4种处理方式,各接种30个鳞片,共重复3次,对褐化数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处理1、2和处理3、4之间差异显著,而处理1和2间,处理3和4间差异不显著,即百合鳞片整块接种能显著降低褐化率,但冷藏处理24h对降低褐化的作用并不显著。切小块可能由于消毒液与鳞片的接触面更多,伤害也更强,导致褐化率升高,而保持整块接种可以有效的降低褐化比率。
表2不同预处理方式对百合鳞片褐化率的影响
注:字母a,b表示显著性差异水平小于0.05;相同字母表示差异不显著,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
实施例3: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小种球诱导的影响
将百合鳞片整块接种入6种诱导培养基,每个配方接种5瓶,每瓶接种6个鳞片。如表3所示,6种培养基均添加蔗糖50g/L,琼脂粉6.5g/L,统计45天后的每瓶出芽数。表明,1/2MS和MS上的鳞片出芽少且瘦小;添加细胞分裂素BA或KT有助于芽的诱导,但长出的芽为细的叶片状丛生芽,需要分割并更换培养基才能发育成小鳞茎球,费时费力;在只添加生长素(NAA和IBA)的5和6号培养基,均可以直接长出小鳞茎状的芽,但NAA更容易使芽发生愈伤化,导致畸变。
进一步,利用培养基3和5,各接种120个鳞片(表4)。约45天后,将诱导的芽从鳞片上切下,统一转接入培养基5,在第45天统计鳞茎球的变异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来自培养基3的芽经过二次培养后才能形成鳞茎球状的芽,且大小与培养基5直接诱导出的芽相似,即通过培养基3来诱导芽会至少晚1.5个月成球。而且,其形态畸变率8.3%大于培养基5来源的小鳞茎球3.3%,且第3次转接后,依然保持较高的变异率。所以,采用培养基5直接诱导成芽更适合规模化生产的要求。
表3不同培养基配方对青岛百合种球增殖的影响
注:本表为每瓶接种6块鳞片,诱导45d后的每瓶平均出芽数。
表4两种培养方式小鳞茎球形态畸变的比较
实施例4:不同IBA浓度对小鳞茎球生根的影响
以培养基5为基础,配制IBA浓度为0.2、0.5、0.7和1.0mg/L的梯度培养基(表5)。选取直径约1.5cm的百合种球,切除所有的根,然后接种入IBA梯度培养基,每个梯度接种10瓶,每瓶接种9个种球。1.5个月后,统计每瓶的百合种球根长,得到每瓶均值,然后记录每个处理梯度下各10瓶的均值。
利用SPSS 17.0对根长均值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IBA浓度对百合球生根长度的影响,显示IBA浓度>0.5mg/L后,对根的诱导促进作用并无显著增强,本着节约药品的原则,采用IBA浓度为0.5mg/L为较好的选择。
表5不同IBA浓度对百合种球生根的影响
注:相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实施例5:不同蔗糖浓度对小鳞茎球增重的影响
以培养基5为基础,配制蔗糖浓度为20、30、40、50、60、70和90g/L的梯度培养基(表6),共配制7个梯度,每个梯度接种6瓶,每瓶接种9个种球。选择直径1.0cm大小的种球,接种前先称取培养瓶的重量,接种后再称取培养瓶的重量,二者差值即为接种种球的初始重量;培养2个月后,先带瓶称取重量,然后移出百合球,再称取空培养瓶的重量,二者差值即为接种种球的最后重量;用最后重量减去初始重量即为百合种球的生长增加重量。
利用SPSS 17.0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蔗糖浓度对百合球增重的影响,显示蔗糖浓度>50g/L后,对百合球重量的促进作用并无显著增强,高浓度蔗糖对百合种球的生长反而不利,本着节约药品的原则,采用蔗糖浓度为50g/L为较好的选择。
表6不同蔗糖浓度对百合种球增重的影响
注:相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实施例6:BA浸泡时间对小鳞茎球增殖的影响
以实施例3培养基5组培的青岛百合种球(直径约1.5cm)为材料,依据鳞片的大小切成3-4小块,在浓度2mg/L BA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然后接种入种球生产培养基,每个处理梯度各接种6瓶,共60块鳞片,共用掉17个百合种球,即每个梯度约2.43个种球。培养2个月后,统计每个梯度的出芽总数量。结果如表7所示,随着浸泡时间的增长,芽的增值系数呈上升趋势,对各梯度下出小球数量的显著性分析表明,超过10min后,浸泡时间对鳞片的增殖促进作用不在显著增强,第5、6和7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所以,浸泡时间为10-20min即可。以平均1个种球计算,10-30分钟处理,其增殖倍数为88-101倍。
表7不同BA浸泡时间对百合鳞片增殖的影响
实验编号 时间 接种数 出小球数 增值系数
1 10s 60 144 2.4a
2 30s 60 128 2.1a
3 1min 60 142 2.4a
4 5min 60 193 3.2b
5 10min 60 215 3.6bc
6 20min 60 233 3.9bc
7 30min 60 246 4.1c
实施例7.青岛百合种球的循环生产
鳞片诱导2个月后,选择直径0.3-0.5cm的小芽球切下,转接至生产培养基上继代培养2次,共培养4个月,使小芽球慢慢长大,然后选择直径1.0-2.0cm的百合球,剥下鳞片横切成3-4段,在灭菌的2.0mg/L BA溶液中浸泡10-20min,用滤网过滤出鳞片小块,置无菌滤纸上稍晾干,然后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诱导出芽球。重复进行以上操作,即为百合种球的循环生产。在外植体消毒步骤中,为降低褐化率,采用整块接种的方式,而循环生产时,可以将百合鳞片切成小块,是因为没有次氯酸钠的伤害,小鳞片块的褐化率会变得很低。
进一步,循环生产获得的小芽球,待种球积累至一定量后,直接在生产培养基连续继代5次即可获得直径约4-5cm的商品种球。在青岛百合种球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均保持黑暗环境,温度维持在24±1℃。
实施例7:种球的低温冷藏
待组培百合种球直径达4-5cm时,即可随瓶移入冷库冷藏60天,冷藏后取出种球洗净培养基,均匀摆放于水苔基质中并覆盖1-2cm厚水苔,定期喷水,维持基质湿度40%-60%,持续炼苗1个月,使种球在基质内逐步适应外界环境。
驯化完的种球,放入1g/L甲基硫菌灵溶液中浸泡30min后晾干,然后栽种于种植基质中。水苔炼苗可以提供一定的酸性环境,降低种球霉变几率,而且水苔质地疏松柔软,透气保湿性好,不会像土壤颗粒或锯末会划伤幼嫩的组培球,从而可以降低染菌率,提高百合种球的成活率。
实施例8:不同基质对青岛百合种球栽种的影响
选择园土、常用育苗基质(草炭:珍珠岩:蛭石=5:3:1)、步骤(7)中的种植基质土,选用55cm×25cm的种植盆,选取大小相对一致的种球,每盆栽种种球(3×9)27个,每种基质栽种5盆。于当年3月初栽种,当年11月末收获,整个生长期不施加肥料,只浇水。统计成活种球个数和每盆种球重量均值。结果如表8所示,步骤(7)的基质明显优于其它两种基质,非常适合青岛百合种球的种植。
表8不同栽培基质对百合种球成活率和种球大小的影响
通过以上实施例表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系统的解决了青岛百合工厂化生产的问题,方法简单易操作,繁殖系数高。利用水苔驯化炼苗和专用基质种植栽培,对种球伤害小,成活率高,生产的商品种球质量非常好。

Claims (6)

1.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外植体消毒及预处理:弃去百合种球最外层鳞片,将中层和内层鳞片清洗干净、消毒,然后晾干;
(2)小芽球的诱导:将步骤(1)处理好的中层和内层百合鳞片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
(3)小芽球的转接:将直径0.3-0.5cm的小芽球切下,转入生产培养基,每2个月继代1次,继代2次后,挑选直径1.0-2.0cm的百合球,剥下鳞片横切成3-4段,放入2.0mg/L的BA溶液中浸泡10-20min,取出后在无菌滤纸上稍吹干,转接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
(4)芽球增殖:重复步骤(3)即可循环生产大量百合小芽球;
(5)成品种球的获得:将步骤(4)获得的小种球在生产培养基上每2个月继代1次,继代5次后可获得直径4-5cm的成品种球;
(6)种球的低温冷藏:将步骤(5)得到的成品种球放入冷库4℃冷藏60天,解除休眠;
(7)移栽驯化及商品种球的获得:将冷藏的种球摆放于水苔中,室温炼苗1个月,再栽至于种植基质中种植1年,即可获得商品种球;
所述种植基质为:按重量比将松树锯末70-80份,干鸡粪5-10份,腐殖酸5-10份和海藻粉1-5份,混合均匀后粉碎成1-2mm的颗粒,充分腐熟发酵,至基质变黑色疏松柔软后,加入2%的石灰氮并混合均匀,夏季高温闷晒1周后,打开晾晒5-7天即可使用
步骤(2)-(5)中,生产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附加0.2-0.5mg/L IBA、20-50g/L蔗糖和6.5g/L琼脂粉,并调节pH值为5.8,培养条件均为24±1℃,黑暗培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5)中,生产培养基均为MS培养基附加0.5mg/L IBA、50g/L蔗糖和6.5g/L琼脂粉,并调节pH值为5.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外植体消毒及预处理具体步骤为:先将百合种球弃去最外层鳞片,将中层和内层鳞片用洗洁精清洗干净,流水冲洗半小时;将完整鳞片在超净台内75%的酒精消毒1min,无菌水冲洗3次;然后用有效氯2%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0-15min,每100ml滴加1滴吐温,反复摇晃消毒后用无菌水冲洗7次,彻底清洗掉次氯酸钠溶液残留,将消毒后的鳞片用解剖刀切去鳞片基部接触消毒液的部分1-3mm,再放置于无菌滤纸上在超净台内吹干30min。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小芽球的诱导:将步骤(1)处理好的中层和内层百合鳞片放入冰箱冷冻24h,然后接种入生产培养基,培养2个月后,长出直径0.3-0.5cm的小芽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种球的低温冷藏具体为:将直径4-5cm的成品种球,随瓶直接移入冷库中,4℃低温冷藏60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青岛百合的种球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7)移栽驯化及商品种球的获得具体为:冷藏后取出种球洗净培养基,平铺于干热灭菌的水苔基质中,均匀喷洒1g/L的甲基硫菌灵溶液,然后覆盖1-2cm厚水苔,定期喷水,维持基质湿度40%-60%,持续炼苗1个月,使种球逐步适应外界环境,驯化完的种球,放入1g/L甲基硫菌灵溶液中浸泡30min后晾干,然后栽种于基质中。
CN202211681270.4A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Active CN1157697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1270.4A CN115769787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681270.4A CN115769787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9787A CN115769787A (zh) 2023-03-10
CN115769787B true CN115769787B (zh) 2023-08-22

Family

ID=85393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681270.4A Active CN115769787B (zh) 2022-12-27 2022-12-27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69787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845A (zh) * 2011-12-12 2012-04-1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观赏百合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3704136A (zh) * 2013-12-24 2014-04-09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8834895A (zh) * 2018-07-14 2018-11-20 沿河后花园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05845A (zh) * 2011-12-12 2012-04-11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观赏百合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03704136A (zh) * 2013-12-24 2014-04-09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野生百合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8834895A (zh) * 2018-07-14 2018-11-20 沿河后花园农业观光旅游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百合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珍稀濒危植物青岛百合的繁殖技术研究";张凌云等;《江苏农业科学》;第42卷(第4期);第57-5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9787A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47198B (zh) 一种通过种子组培快繁空气凤梨的方法
CN101983554A (zh) 一种墨兰种苗繁殖方法
CN101695284A (zh) 一种提高杜鹃花杂交种成苗率的方法
CN111616052A (zh) 一种苹果砧木楸子的快速繁殖及无糖生根培养方法、应用
CN112273231A (zh) 一种诱导天门冬丛生芽增殖与植株再生的方法
CN111109081B (zh) 一种石蒜无根组培方法和石蒜栽培方法
CN104920223A (zh) 一种墨兰种苗繁殖方法
CN106305417A (zh) 一种截形十二卷瓶外生根组培育苗方法
CN113243295B (zh) 朱顶红组培繁育方法
CN107593443B (zh) 一种小花山奈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方法
CN111480578B (zh) 一种箭叶淫羊藿种胚组培快繁方法
CN110663552B (zh) 一种滇桐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1564010B (zh) 一种蓝果树的快速繁殖方法
CN115769787B (zh) 一种青岛百合的种球繁育方法
CN112106664B (zh) 一种壮丽含笑种子无菌萌发及快速繁殖方法
CN111434218A (zh) 一种黄精品种复壮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4686358A (zh) 一种水榆花楸组培快繁方法
CN101543184A (zh) 一种魔芋的开放式组织培养方法
CN113973717A (zh) 一种珠芽魔芋组培微球茎催芽育苗方法
CN113728845A (zh) 一种虎舌红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
CN113287518A (zh) 一种在华南地区朱顶红商品化种球生产方法
CN108260531B (zh) 一种北美红杉茎段诱导植株再生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11480579A (zh) 一种柔毛淫羊藿未成熟胚组培快繁方法
CN101699990B (zh) 茛力花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方法
CN105660398B (zh) 一种毛坝大木漆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