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48237A -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8237A
CN115748237A CN202211392780.XA CN202211392780A CN115748237A CN 115748237 A CN115748237 A CN 115748237A CN 202211392780 A CN202211392780 A CN 202211392780A CN 115748237 A CN115748237 A CN 1157482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uorine
free
organic silicon
hydrophobic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278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欣
裴勇兵
乐翔
宋金星
周锰濛
马世聪
江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huanhua Functional New Material Co ltd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Transfar Fine Chemical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huanhua Functional New Material Co ltd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Transfar Fine Chemical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huanhua Functional New Material Co ltd, 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 Hangzhou Transfar Fine Chemical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huanhua Functional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9278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823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82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82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s For Attaching Organic Compounds To Fibrous Go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基材在硅烷偶联剂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基材,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中的官能团包括巯基、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以及,将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置于所述预处理基材表面,经热固化处理得到无氟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包括改性纳米粒子、有机硅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所述改性纳米粒子为经过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改性的纳米粒子。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无氟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疏水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防水、自清洁和油水混合物分离等领域。

Description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超疏水材料在自清洁、防污、防冰、设备保护、油水混合物分离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例如:将超疏水涂层涂敷在电线表面,水滴不易浸润表面,从而保持材料表面低冰粘附强度;将超疏水涂层涂覆在船舶表面,可使材料具有超疏水性,有利于减少海洋生物在其表面附着,大大减少维护成本。
固体材料表面的超疏水性是由表面的微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物质共同决定的,因而可以采用对固体材料的表面进行化学改性以及构造粗糙结构等化学制备方法制备超疏水材料。在传统技术中,表面化学改性包括氧化银颗粒的沉积和低表面能物质的修饰,构造粗糙结构包括碱液刻蚀和点击化学法。虽然利用化学制备方法可以使固体材料表面具有超疏水性,但是,化学制备方法普遍存在制备工艺繁琐、反应条件苛刻、化学反应改性及粒子沉积耗时长等缺陷,甚至需要采用低表面能含氟材料来降低表面能,严重限制了超疏水材料的大规模工业化制备。
由此,提出了以浸润、喷涂等为代表的快速制备超疏水材料的物理制备方法,该方法只需要将特定聚合物溶液处理剂通过浸润、喷涂等工艺施加到织物、海绵等固体基材的表面,再经过干燥固化,即可得到超疏水织物、海绵等功能材料。这种方法对制备工艺的要求不高,也极大地简化了制备过程。在传统技术中,为了增加粗糙度,普遍使用了纳米粒子构造粗糙结构,同时采用低表面能的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在基材表面形成超疏水涂层。但是,由于有机硅聚合物自身表面能低,使其与基材之间的附着力差,而且用于构建粗糙结构的纳米粒子,无论是与有机硅聚合物还是与基材之间都缺乏强化学作用力,低表面能化合物和纳米粒子与基材结合均不够牢固,在面对指压、摩擦、压缩等外界等干扰时,粒子和涂层容易从基材表面脱落,导致材料丧失超疏水性,使超疏水材料存在疏水稳定性较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利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无氟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疏水稳定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防水、自清洁和油水混合物分离等领域。
一种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基材在硅烷偶联剂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基材,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中的官能团包括巯基、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将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置于所述预处理基材表面,经热固化处理得到无氟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包括改性纳米粒子、有机硅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所述改性纳米粒子为经过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改性的纳米粒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与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10):(10-20):(5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包括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其中,所述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为6:1-10: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化剂选自含硅氢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nm-50n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和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中的官能团包括巯基、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无氟超疏水涂层中包覆有改性纳米粒子。
一种由如上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所述基材表面的无氟超疏水涂层,其中,所述无氟超疏水涂层中分布有改性纳米粒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的水接触角大于155°,有机溶剂的接触角小于5°。
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中,采用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对纳米粒子进行疏水改性,一方面,可以在纳米粒子表面引入乙烯基等活性反应基团,有利于与有机硅聚合物之间形成化学键作用,从而提升超疏水稳定性;另一方面,改性反应无需在醇、水体系甚至加热条件下进行,不仅提升了改性效率,而且有利于拓展应用范围。进而,将改性纳米粒子与有机硅聚合物、有机溶剂混合构成的有机硅聚合物溶液附着于预处理基材表面,通过热固化处理,使有机硅聚合物在预处理基材表面交联固化,并且预处理基材和改性纳米粒子均能够参与交联固化反应,使有机硅聚合物与基材之间形成稳固的化学键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与改性纳米粒子之间形成稳固的交联化学键合作用,使改性纳米粒子被包覆固定在有机硅聚合物结构中,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具有微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的无氟超疏水涂层。
因此,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疏水稳定性,在遇到指压、摩擦、压缩等外界破坏时,无氟超疏水材料表面的无氟超疏水涂层能够始终保持结构稳定且不易脱落,并且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中,尤其是防水、自清洁和油水混合物分离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表面水滴滚动、“银镜”现象及自清洁效果图;
图2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及原材料密胺海绵的水接触角及液体润湿性测试图,其中,a为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的水接触角及液体润湿性测试图,b为原材料密胺海绵的水接触角及液体润湿性测试图,m为硫酸铜染色的去离子水,n为咖啡,x为牛奶,y为茶水;
图3为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对二氯甲烷(苏丹红染色)/水(氯化铜染色)混合物分离效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或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基材在硅烷偶联剂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基材,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中的官能团包括巯基、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S2,将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置于所述预处理基材表面,经热固化处理得到无氟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包括改性纳米粒子、有机硅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所述改性纳米粒子为经过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改性的纳米粒子。
步骤S1中,将基材在具有特定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可以使基材表面活化、富集氢氧根离子呈负离子性,有利于硅烷偶联剂在基材表面经水解、缩聚反应后引入,进而使基材表面具有丰富的巯基、乙烯基等活性官能团,有利于提高基材表面官能团与有机硅聚合物中硅氢键的交联固化反应,从而使有机硅聚合物与基材之间形成稳固的化学键作用,提高有机硅聚合物在基材表面的附着力,进而提升了无氟超疏水材料的超疏水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碱性水溶液中的碱性物质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不受基材材质的限制,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基材。
具体地,所述基材可以选自平面织物或者三维多孔材料,其中,所述平面织物的材质选自聚酯、棉、羊毛、丝绸、尼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三维多孔材料可以为海绵,所述海绵的材质选自聚氨酯海绵、密胺海绵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将基材在硅烷偶联剂的碱性水溶液中预处理30min-60min,处理温度为30℃-60℃。
步骤S2中,采用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对纳米粒子进行疏水改性,一方面,可以在纳米粒子表面引入乙烯基等活性反应基团,有利于与有机硅聚合物之间形成化学键作用,从而提升超疏水稳定性;另一方面,基于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的液体特性,改性反应无需在醇、水体系甚至加热条件下进行,与传统技术中利用硅烷偶联剂改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相比较,不仅改性效率更高,而且工艺简单、条件温和,易于快速实现纳米粒子的疏水改性。
为了使纳米粒子在基材表面能有效构造粗糙结构,并增强纳米粒子与有机硅聚合物以及与基材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充分兼顾和平衡各原料配比对超疏水材料结构和性质的影响,所述纳米粒子与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10):(10-20):(50-100),优选为(6-8):(12-16):(50-70)。
为了使有机硅聚合物与具有特定活性反应基团的预处理基材和纳米粒子相匹配,进而增强化学键作用,所述有机硅聚合物包括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其中,所述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为6:1-10:1,优选为8:1-10:1。
具体地,所述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选自Sylgard 184聚二甲基硅氧烷、Sylgard 186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化剂选自含硅氢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通过热固化处理,固化剂中的硅氢键与聚二甲基硅氧烷中的不饱和双键发生加成反应,从而形成具有交联结构的有机硅聚合物涂层。
具体地,所述纳米粒子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中的至少一种。
为了使纳米粒子在基材表面构造粗糙结构时发挥最大作用,纳米粒子表面的硅巯基、硅乙烯基等功能基团最大程度参与到有机硅聚合物的硅氢键交联固化反应中,使固化后纳米粒子与有机硅聚合物之间强作用力,以赋予无氟超疏水材料持久的超疏水性质,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nm-50nm。
利用有机溶剂可以有效调节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的浓度和粘度,进而调控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在预处理基材表面的附着量。
具体地,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和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将纳米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浸润5min-15min,得到改性纳米粒子,再将改性纳米粒子加入到有机硅聚合物和有机溶剂中超声分散,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
进而,将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置于预处理基材表面,通过热固化处理,使有机硅聚合物在预处理基材表面交联固化,并且预处理基材和改性纳米粒子均能够参与交联固化反应,使有机硅聚合物与基材之间形成稳固的化学键作用的同时,还可以与改性纳米粒子之间形成稳固的交联化学键合作用,使改性纳米粒子被包覆固定在有机硅聚合物结构中,从而在基材表面形成具有微纳粗糙结构和低表面能的无氟超疏水涂层。
具体地,所述将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置于预处理基材表面的方式可以为浸涂或着喷涂,所述热固化处理的温度为50℃-100℃,时间为15min-60min。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由如上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所述基材表面的无氟超疏水涂层,其中,所述无氟超疏水涂层中分布有改性纳米粒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的水接触角大于155°,有机溶剂的接触角小于5°。
本发明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具有优异的超疏水稳定性,在遇到指压、摩擦、压缩等外界破坏时,无氟超疏水材料表面的无氟超疏水涂层能够始终保持结构稳定且不易脱落,并且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可以广泛应用于家居、建筑中,尤其是防水、自清洁和油水混合物分离等领域。
以下,将通过以下具体实施例对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聚酯织物置于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氨水溶液中30min,保持温度60℃后取出,得到预处理聚酯织物。
将5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浸润5min,然后加入到13.2质量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50质量份的四氢呋喃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中包括12质量份的Sylgard 184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道康宁)和1.2质量份的固化剂。将预处理聚酯织物置于有机硅聚合物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80℃下加热30min,得到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
实施例2
将棉纤维织物置于乙烯基三甲基硅烷的氢氧化钠水溶液中45min,保持温度45℃后取出,得到预处理棉纤维织物。
将10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浸润5min,然后加入到16.5质量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80质量份的甲苯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中包括15质量份的Sylgard184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道康宁)和1.5质量份的固化剂。将预处理棉纤维织物置于有机硅聚合物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100℃下加热15min,得到无氟超疏水棉纤维织物。
实施例3
将密胺海绵置于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氢氧化钾水溶液中30min,保持温度60℃后取出,得到预处理密胺海绵。
将3质量份的纳米三氧化二铝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浸润5min,然后加入到13.2质量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75质量份的正己烷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中包括12质量份的Sylgard 186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道康宁)和1.2质量份的固化剂。将预处理密胺海绵置于有机硅聚合物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50℃下加热60min,得到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
实施例4
将聚氨酯海绵置于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的氨水溶液中60min,保持温度30℃后取出,得到预处理聚氨酯海绵。
将10质量份的纳米四氧化三铁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浸润5min,然后加入到22质量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100质量份的正己烷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中包括20质量份的Sylgard 186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道康宁)和2质量份的固化剂。将预处理聚氨酯海绵置于有机硅聚合物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75℃下加热45min,得到无氟超疏水聚氨酯海绵。
对比例1
将聚酯织物置于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氨水溶液中30min,保持温度60℃后取出,得到预处理聚酯织物。
将5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改性纳米粒子溶液。将预处理聚酯织物置于改性纳米粒子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80℃下加热30min,得到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
对比例2
将聚酯织物置于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氨水溶液中30min,保持温度60℃后取出,得到预处理聚酯织物。
将5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到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的碱性氨水溶液中,升温至50℃搅拌反应1h后,将改性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离心分离,再经乙醇重复洗涤3-6次后干燥,得到乙烯基改性二氧化硅粒子,然后将其加入到13.2质量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50质量份的四氢呋喃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中包括12质量份的Sylgard 184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道康宁)和1.2质量份的固化剂。将预处理聚酯织物置于有机硅聚合物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80℃下加热30min,得到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
对比例3
将聚酯织物置于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氨水溶液中30min,保持温度60℃后取出,得到预处理聚酯织物。
将5质量份的纳米二氧化硅粒子加入到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中浸润5min,然后加入到13.2质量份的有机硅聚合物和50质量份的四氢呋喃中超声分散均匀,得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中包括12质量份的Sylgard 184聚二甲基硅氧烷(美国道康宁)和1.2质量份的固化剂。将预处理聚酯织物置于有机硅聚合物溶液中浸润5min,然后取出在80℃下加热30min,得到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
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3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织物进行有机溶剂接触角、水接触角以及疏水稳定性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摩擦实验的测试方法为:将织物在500目的砂纸上铺展开,并将织物上表面压制100g的标准码,使其在砂纸上水平移动20cm为完成1次摩擦实验,将织物分别进行10次、20次、30次、40次、50次、60次、70次以及80次摩擦实验,并测试其完成不同次数摩擦实验后的水接触角。
表1
Figure BDA0003932668910000111
根据表1可知,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织物分别在乙醇、正己烷、丙酮、甲苯、二氯甲烷溶剂中浸泡24h后干燥,仍可以保持较高的水接触角,同时,在完成80次摩擦实验后,仍具有150°左右的水接触角,说明实施例1和实施例2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织物具有优异的超疏水稳定性。
而对比例1在没有有机硅聚合物的存在下,纳米粒子以最有效的方式在基材表面构造粗糙结构,使初始水接触角高达159°,但由于这些纳米粒子仅以物理方式附着在基材表面,在溶剂浸泡、特别是摩擦实验后疏水角下降得非常明显,80次摩擦后,疏水角仅有125°,超疏水稳定性较差。
对比例2采用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粒子改性,其改性速度慢,且粒子表面的羟基去除不完全、不彻底,剩余羟基的存在不利于提高疏水性,因此初始水接触角仅有151°,并且这种改性方法粒子表面引入的功能基团数量有限,因而在后期固化时,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粒子与有机硅聚合物之间形成的交联基团少、导致它们之间作用较弱,经摩擦实验后,疏水角下降幅度大,超疏水稳定性低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
对比例3采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基材预处理,由于其不含有巯基、乙烯基等功能基团,后期在固化时这些基团不能参与到有机硅聚合物硅氢、硅乙烯基的交联固化中,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相比,由于基材和有机硅聚合物涂层之间无法形成强化学键合作用,超疏水稳定性也不如实施例1和实施例2。
应用实施例1
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进行防水、自清洁应用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水滴在织物表面能轻易的滚动,将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置于水中,会呈现“银镜”现象。此外,当超疏水织物被灰尘污染时,在水滴冲击下水滴可以带走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表面的污染物,使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保持清洁,因此,该无氟超疏水聚酯织物可以用于织物表面防水、自清洁。
应用实施例2
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及原材料密胺海绵进行水接触角及液体润湿性测试,结果如图2(a)所示,其静态水接触角达到156°,并且茶水(y)、牛奶(x)、咖啡(n)及硫酸铜染色的去离子水(m)在其表面均显示超疏水性质。
将二氯甲烷(苏丹红染色)/水(氯化铜染色)的混合物倒入中部装有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的试管中,基于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的超疏水亲油性质,可以使二氯甲烷从试管底部流出,从而达到油水混合物分离的目的,分离效果如图3所示,因此,该无氟超疏水密胺海绵可以用于油水混合物的分离。
应用对比例1
将原材料密胺海绵进行液体润湿性测试,结果如图2(b)所示,茶水(y)、牛奶(x)、咖啡(n)及硫酸铜染色的去离子水(m)在其表面均显示超亲水状态。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基材在硅烷偶联剂的碱性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基材,其中,所述硅烷偶联剂中的官能团包括巯基、乙烯基中的至少一种;以及
将有机硅聚合物溶液置于所述预处理基材表面,经热固化处理得到无氟超疏水材料,其中,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溶液包括改性纳米粒子、有机硅聚合物以及有机溶剂,所述改性纳米粒子为经过四甲基二乙烯基二硅氮烷改性的纳米粒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与所述有机硅聚合物、所述有机溶剂的质量比为(3-10):(10-20):(50-1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聚合物包括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固化剂,其中,所述双键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所述固化剂的质量比为6:1-10: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化剂选自含硅氢键的聚二甲基硅氧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选自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铝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粒子的粒径为20nm-50n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甲苯和己烷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9.一种由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包括基材以及附着于所述基材表面的无氟超疏水涂层,其中,所述无氟超疏水涂层中分布有改性纳米粒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氟超疏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氟超疏水材料的水接触角大于155°,有机溶剂的接触角小于5°。
CN202211392780.XA 2022-11-08 2022-11-08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74823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2780.XA CN115748237A (zh) 2022-11-08 2022-11-08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92780.XA CN115748237A (zh) 2022-11-08 2022-11-08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8237A true CN115748237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68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92780.XA Pending CN115748237A (zh) 2022-11-08 2022-11-08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823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6768A (zh) * 2023-08-23 2023-12-08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自修复无氟的PDMS/Si-Me超疏水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5635A (zh) * 2012-01-12 2012-07-18 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90420A1 (zh) * 2016-11-18 2018-05-24 北京易净星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透明超疏水涂层的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9692502A (zh) * 2019-02-26 2019-04-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130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紫外光固化的疏水性透明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92329A (zh) * 2020-05-25 2020-08-28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
US20200308421A1 (en) * 2017-01-18 2020-10-01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rable hydrophilic-super-hydrophobic bipolar self-cleaning composite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11732932A (zh) * 2020-07-02 2020-10-02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080938A (zh) * 2020-09-08 2020-12-1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无氟耐用超疏水棉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6983A (zh) * 2021-01-19 2021-06-01 佛山市思博睿科技有限公司 无氟超疏水的改性二氧化硅复合树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85635A (zh) * 2012-01-12 2012-07-18 中山大桥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冰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8090420A1 (zh) * 2016-11-18 2018-05-24 北京易净星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备透明超疏水涂层的涂料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US20200308421A1 (en) * 2017-01-18 2020-10-01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urable hydrophilic-super-hydrophobic bipolar self-cleaning composite film,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CN109692502A (zh) * 2019-02-26 2019-04-3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油水分离过滤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23130A (zh) * 2020-03-31 2020-07-1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紫外光固化的疏水性透明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1592329A (zh) * 2020-05-25 2020-08-28 福建拓烯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及改性二氧化硅气凝胶
CN111732932A (zh) * 2020-07-02 2020-10-02 深圳市新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硅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2080938A (zh) * 2020-09-08 2020-12-15 华东师范大学 一种无氟耐用超疏水棉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876983A (zh) * 2021-01-19 2021-06-01 佛山市思博睿科技有限公司 无氟超疏水的改性二氧化硅复合树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新彭等: "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的棉织物超疏水整理", 《印染》, no. 21, pages 7 - 13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86768A (zh) * 2023-08-23 2023-12-08 北京建筑大学 一种自修复无氟的PDMS/Si-Me超疏水涂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Foorginezhad et al. Fabrication of stable fluorine-free superhydrophobic fabrics for anti-adhesion and self-cleaning properties
CN111021043B (zh) 紫外光固化有机硅/二氧化硅杂化超疏水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87447B (zh) 一种适应多种基底的耐久性透明超疏水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0644240B (zh) 一种多功能耐久性和自修复超疏水织物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09837758B (zh) 一种织物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方法
CN109610161B (zh) 一种多功能的超双疏织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Wu et al. Durable superhydrophobic and photocatalytic cotton modified by PDMS with TiO2 supported bamboo charcoal nanocomposites
CN113152104B (zh) 一种基于巯基-烯点击反应的短流程无氟超疏水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US20110223823A1 (en) Superhydrophilic wool fabric with wash fastness and nano-finishing method for preparing the same
JP2023503523A (ja) 超疎水コーティング層およびその作製方法と使用
WO2017219610A1 (zh) 用于制备超双疏表面的涂层液的生产方法、具有超双疏表面的织物及多功能织物
Guo et al. Fabrication of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with multiple durability and wearing comfort via an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spraying method
CN107365088A (zh) 一种玻璃表面超疏水膜的制备方法
Kong et al. Robust fluorine-free superhydrophobic coating on polyester fabrics by spraying commercial adhesive and hydrophobic fumed SiO2 nanoparticles
CN111632581B (zh) 一种仿树莓状超疏水亲油棉纤维油水吸附/分离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748237A (zh) 无氟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iang et al. Synthesis of superhydrophobic fluoro-containing silica sol coatings for cotton textile by one-step sol–gel process
CN113564918A (zh) 具有液滴单向渗透性的Janus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17813B (zh) 疏油疏水防雾玻璃及其涂层的制备方法
CN111888800B (zh) 一种接枝改性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Erasmus et al.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by fluorosilane modification
Sun et al. Fabrication of a novel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by HDTMS with TiO2 supported activated carbon nanocomposites for photocatalysis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Cao et al. One-step preparation of functionalized superhydrophobic cotton fabric with self-cleaning and oil/water separation ability
CN110699966A (zh) 一种F-SiO2纳米粒子和PDMS改性PET网状织物的方法
CN105217967B (zh) 一种玻璃防雾涂层的形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