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5614A -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5614A
CN115725614A CN202210935141.7A CN202210935141A CN115725614A CN 115725614 A CN115725614 A CN 115725614A CN 202210935141 A CN202210935141 A CN 202210935141A CN 115725614 A CN115725614 A CN 11572561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ne
stha
elaa
pfka
col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514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景文
邓汉宁
张天萌
张伟平
刘云鹏
徐沙
曾伟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Jiangnan University, Bloomage Bio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Huaxiyineng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514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5614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561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561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和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或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的新用途,通过对大肠杆菌基因组内源的pfkA,sthA,elaA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进行敲除,提高了雌马酚的生产能力,使摇瓶水平的雌马酚产量由90mg/L提高至110.6~224.1mg/L不等。

Description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属于基因工程及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异黄酮类物质是豆科植物中的重要功能物质,在植物的抗病虫害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人类健康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大豆苷元广泛存在于大豆等豆类植物中,可以较容易地从豆类植物中提取得到。但其对人体的主要功效是通过它的还原形式-雌马酚所体现的,雌马酚的功能性强于大豆苷元数倍,并具有许多大豆苷元不具备的功效,这使得雌马酚在药物、化妆品和食品工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雌马酚是由肠道菌群转化大豆苷元生成的,并不能从植物中提取。目前对雌马酚的生产主要是利用传统的化学方法,通过对大豆苷元进行一系列的还原,保护与脱保护反应而制备。对于手性化合物的合成,通常存在着反应能耗高,分离难度大,催化剂昂贵等问题,而且通常会产生较多的副产物,导致目标产物的得率低。而通过微生物转化的方式生产雌马酚则可以很好的避免这些问题,且微生物转化生成的雌马酚全为S型,正好是我们所需要的。因此,针对化学合成雌马酚在产品稳定性、质量安全和价格等方面的局限,绿色,安全,产物单一的微生物转化方式为雌马酚的合成提供可行的思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或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在提高大肠杆菌雌马酚产量方面的应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应用是抑制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的表达。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因pfk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8412所示;所述基因ela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6750所示;所述基因sth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8461所示。
本发明还提供了用于生产雌马酚的重组大肠杆菌,以大肠杆菌为出发菌株,对如下一个或多个基因进行了基因表达抑制:编码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缺失或沉默了大肠杆菌内源编码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敲除了大肠杆菌内源编码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中的一个或多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缺失或沉默了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NAD(P)+转氢酶基因sth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缺失或沉默了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缺失或沉默了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重组大肠杆菌缺失或沉默了大肠杆菌内源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肠杆菌工程菌还进行了如下至少一种改进:
(1)表达了Asaccharobacter celatus来源的大豆苷元还原酶Ac_DZNR;
(2)表达了Lactococcus garvieae来源的二氢大豆苷元消旋酶Lg_DDRC;
(3)表达了Slackia isoflavoniconvertens来源的二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DHDR和四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THDR。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肠杆菌工程菌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出发菌株。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豆苷元还原酶Ac_DZN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氢大豆苷元消旋酶Lg_DDRC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6所示,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二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DHD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7所示,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四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THDR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8所示,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以pRSFDuet-1、pCDFDuet-1、pETDuet-1作为表达载体表达所述大豆苷元还原酶Ac_DZNR、二氢大豆苷元消旋酶Lg_DDRC、二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DHDR或四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THDR。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转化大豆苷元生产雌马酚的方法,所述方法是以所述大肠杆菌为发酵菌株,在含大豆苷元的培养基中,于25~37℃发酵至少24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采用IPTG诱导。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发酵采用分阶段发酵,所述分阶段包括:
第一阶段:控制温度35~37℃、溶解氧浓度35-45%促进细胞生长;
第二阶段:添加终浓度0.1-0.2mM的诱导剂,并控制温度23-28℃,氧气浓度25-35%,诱导5-7h后流加大豆苷元;
第三阶段:控制温度23-28℃发酵至少23-26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是将20g/L终浓度的葡萄糖于30℃,150rpm继续发酵24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是将所述重组大肠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培养8~12h作为种子液,以1%~4%的接种量接种于TB培养基中,35~37℃培养至OD600=0.6~1.0,加入0.1~0.5mM终浓度的IPTG并降温诱导8-12h,补加大豆苷元于22~28℃,并补加20g/L终浓度的葡萄糖继续发酵12~48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是将所述大肠杆菌种子液接种于TB培养基中,37℃培养至OD600=0.8,加入终浓度0.1mM的IPTG并降温诱导10h,再向发酵培养基中补加大豆苷元和葡萄糖,于28~30℃,120-180rpm继续发酵至少24h。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种子液是将所述大肠杆菌接种于LB培养基中培养10h获得。
本发明还要求保护所述大肠杆菌在生产含雌马酚产品方面的应用。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筛选获得了来源于Asaccharobacter celatus的大豆苷元还原酶,该酶的转化率高达58%。
(2)本发明将Asaccharobacter celatus的大豆苷元还原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表达Lg_DDRC,Si_DHDR,Si_THDR,实现了雌马酚在大肠杆菌中的合成,为雌马酚的合成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本发明通过敲除了大肠杆菌内源编码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中的一个或多个基因,使雌马酚的产量由91.9mg/L提高至110.6~224.1mg/L不等。
附图说明
图1为携带大豆苷元还原酶的表达载体构建图。
图2为全细胞催化的色谱图。
图3为转化产物二氢大豆苷元的质谱图。
图4为全细胞催化验证催化能力的产量比较图。
图5为雌马酚的质谱柱状图。
图6为工程菌株在转化条件下的雌马酚摇瓶水平产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培养基
LB培养基:蛋白胨10g/L,酵母粉5g/L,氯化钠10g/L。加入15g/L琼脂粉,以配制LB固体培养基。
TB培养基:蛋白胨12g/L,酵母粉24g/L,4mL甘油、KH2PO4 2.31g/L、K2HPO4 12.54g/L。
发酵培养基:蛋白胨12g/L,酵母粉24g/L,5g/L葡萄糖、KH2PO4 2.31g/L、K2HPO412.54g/L。
补充培养基:D-葡萄糖500g/L、MgSO4·7H2O 7.5g/L、酵母提取物10g/L。
200g/L葡萄糖母液:称取200g无水葡萄糖溶于500mL去离子水中,完全溶解后定容至1L。
100mM大豆苷元的DMSO母液:称取100mmol大豆苷元溶于500mL DMSO中,完全溶解后用DMSO定容至1L。
200mM大豆苷元的DMSO母液:称取200mmol大豆苷元溶于500mL DMSO中,完全溶解后用DMSO定容至1L。
(二)大肠杆菌的化学转化感受态制备:
将E.coli BL21(DE3)划线于LB固体平板中培养12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8-10h,以1.5-2.5%接种量接种于50mL LB培养基中,培养至OD600=0.6-1.0。
感受态试剂盒采用TAKRA公司的高效感受态制备试剂盒。感受态制备过程按其说明书进行操作。
(三)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制备:
将E.coli BL21(DE3)划线于LB固体平板中培养12h。挑取单菌落接种于5mL液体LB培养基中培养8-10h,以2%接种量接种于50mL LB培养基中(用于基因敲除时添加终浓度1mM的阿拉伯糖),培养至OD600=0.6-1.0。冰上冷却菌体30min,4000rpm,4℃收集菌体,用10%的预冷甘油溶液重悬洗涤菌体,重复洗涤一次,用10%的预冷甘油溶液重悬菌体后分装至无菌EP管中,即得大肠杆菌电转化感受态。
(四)大肠杆菌的化学转化:
1)取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于冰上放置冻融,加入相应构建好的表达载体,冰上放置30min。
2)将放置后的含目标载体的感受态于42℃水浴锅热激90s,之后置于37℃摇床后培养40min左右。
3)将感受态低速离心后去除部分上清,吹吸悬浮细胞,涂布于含相应抗性的LB平板上,进行抗性筛选,并做菌落PCR及测序验证重组转化子。
(五)大肠杆菌的电转化:
1)取制备好的感受态细胞于冰上放置冻融,加入相应构建好的载体或片段混匀,冰上放置5-15min。
2)吸取含目的载体或片段的感受态至预冷的0.2mm电转杯中,在1.25kV/mm,25μF,200Ω条件下电激。
3)立即吸取1mL的LB培养基重悬电激后的大肠杆菌,转移至无菌EP管中,置于37℃摇床后培养1-2h左右。
4)将感受态低速离心后去除部分上清,吹吸悬浮细胞,涂布于含相应抗性的LB平板上,进行抗性筛选,并做菌落PCR及测序验证重组转化子。
(六)雌马酚的HPLC测定:
使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液相检测条件为:大曹色谱柱CAPCELL PAK UG120250mm×4.6mm column(particle size 5μm);流动相A,含有1‰甲酸的超纯水;流动相B,含有1‰甲酸的甲醇;流动相比例条件,0-2min,5%B,2-13min,5-100%B,13-15min,100%B,15-18min,100-5%B,18-20min,5%B;流速:1mL/min;柱温:40℃;进样量:10μL;检测器波长:280nm。
(七)菌株信息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涉及的菌株
Figure BDA0003783180670000051
Figure BDA0003783180670000061
实施例1大肠杆菌内源基因的单敲除及组合敲除
为了提高底盘细胞生产雌马酚的能力,利用CRISPR/Cas9系统对E.coli BL21(DE3)相关内源基因进行敲除。分别用引物sg-pfkA-F/sg-pfkA-R、sg-sthA-F/sg-sthA-R、sg-elaA-F/sg-elaA-R扩增质粒pEcgRNA,利用热激法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涂布于含有链霉素的抗性平板筛选阳性转化子,挑取单菌落接种于含相应抗性的5mL液体LB中,提取质粒,即得质粒pEcgRNA-pfkA、pEcgRNA-elaA、pEcgRNA-sthA;用引物pfkA-armup-F/pfkA-armup-R和pfkA-armdown-F/pfkA-armdown-R分别扩增基因pfkA得上下由同源臂pfkA-armup、pfkA-armdown,再以pfkA-armup、pfkA-armdown为模板,用引物pfkA-armup-F/pfkA-armdown-R进行融合PCR,得到片段pfkA-arm;用引物elaA-armup-F/elaA-armup-R和elaA-armdown-F/elaA-armdown-R分别扩增基因elaA得上下由同源臂elaA-armup、elaA-armdown,再以elaA-armup和elaA-armdown为模板,用引物elaA-armup-F/elaA-armdown-R进行融合PCR,得到片段elaA-arm;用引物sthA-armup-F/sthA-armup-R和sthA-armdown-F/sthA-armdown-R分别扩增基因sthA得上下由同源臂sthA-armup、sthA-armdown,再以sthA-armup和sthA-armdown为模板,用引物sthA-armup-F/sthA-armdown-R进行融合PCR,得到片段sthA-arm;将PCR产物sthA-arm通过试剂盒回收并测序验证。
取100ng的pEcCas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的化学感受态细胞中,得到菌株BL21(DE3)-Cas,利用菌株BL21(DE3)-Cas制备电转化感受态。取100ng pEcgRNA-pfkA和400ng pfkA-arm电转入BL21(DE3)-Cas感受态中进行pfk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pfkA,获得菌株BL21(DE3)ΔpfkA-Cas,进一步消除质粒pCas质粒,获得菌株EqC_No1。
以上述相同的策略,取100ng pEcgRNA-sthA和400ng sthA-arm电转入BL21(DE3)-Cas感受态中进行Gene ID 948461所示sth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sthA,获得菌株BL21(DE3)ΔsthA-Cas,进一步消除质粒pEcCas后,得到菌株EqC_No2。
以上述相同的策略,取100ng pEcgRNA-elaA和400ng elaA-arm电转入BL21(DE3)-Cas感受态中进行Gene ID 946750所示ela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elaA和pEcCas后,得到菌株EqC_No2-1。
所用引物序列均列在表2中。
表2引物及序列
Figure BDA0003783180670000062
Figure BDA0003783180670000071
实施例2大肠杆菌内源基因的双敲除
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策略,区别在于,取100ng pEcgRNA-sthA和400ng sthA-arm电转入BL21(DE3)ΔpfkA-Cas(含有pCas质粒的EqC_No1)感受态中进行Gene ID 948461所示sth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sthA,获得菌株BL21(DE3)ΔpfkAΔsthA-Cas,进一步消除pEcCas后,得到同时敲除pfkA和sthA的菌株,命名为EqC_No3。
以上述相同的策略,区别在于,取100ng pEcgRNA-elaA和400ng elaA-arm电转入BL21(DE3)ΔpfkA-Cas(含有pCas质粒的EqC_No1)感受态中进行Gene ID 946750所示ela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elaA和pEcCas后,得到敲除pfkA和elaA菌株,命名为EqC_No3-1。
以上述相同的策略,区别在于,取100ng pEcgRNA-elaA和400ng elaA-arm电转入BL21(DE3)ΔsthA-Cas感受态(含有pCas质粒的EqC_No2)中进行Gene ID 948461所示ela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elaA和pEcCas后,得到敲除elaA和sthA菌株,命名为EqC_No3-2。
实施例3大肠杆菌内源基因的三敲除
按照实施例1相同的策略,区别在于,取100ng pEcgRNA-elaA和400ng elaA-arm电转入BL21(DE3)ΔpfkAΔsthA-Cas感受态中进行Gene ID 946750所示elaA基因的敲除,将敲除成功的菌株消除质粒pEcgRNA-elaA,获得菌株BL21(DE3)ΔpfkAΔsthAΔelaA-Cas,进一步消除pEcCas后,得到同时敲除pfkA、sthA、elaA三个基因的菌株,命名为EqC_No4。
实施例4表达大豆苷元还原酶的质粒构建及酶的表达
1)表达载体构建
来源于Slackia isoflavoniconvertens的大豆苷元还原酶Si_DZNR,其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123220034.1所示,经密码子优化后得到编码Si_DZNR的基因片段,并构建于pET28a(+)表达载体的多克隆位点,获得重组质粒pET28a(+)-1,其质粒图谱如图1所示,其N端保留了His标签和thrombin位点,以双酶切方式构建。密码子优化,基因合成,载体构建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
将来源于Adlercreutzia celatus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酶,通过密码子优化获得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的基因片段,采用与重组质粒pET28a(+)-1同样的方法,构建至pET28a(+)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ET28a(+)-2。
按照上述相同策略,分别将来源于Adlercreutzia mucosicola(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160344852.1所示)、Sharpea porci(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154515424.1所示)、Sharpea azabuensis(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074782075.1所示)、Traorella massiliensis(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071441835.1所示)、Catenisphaera adipataccumulans(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183327643.1所示)、Clostridium saccharogumia(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027090791.1所示)、Intestinibaculum porci(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179951177.1所示)、Holdemania massiliensis(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020223358.1所示)的酶分别进行密码子优化,采用与重组质粒pET28a(+)-1相同的策略,构建至pET28a(+)表达载体,分别获得重组质粒pET28a(+)-3~pET28a(+)-10。
2)蛋白表达
将步骤(1)构建的重组质粒pET28a(+)-1~pET28a(+)-10分别转化至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并将转化液涂布至LB平板上,37℃培养过夜,利用菌落PCR验证转化子,获得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1~E.coli BL21(DE3)/pET28a(+)-10。
将验证正确的转化子转移至含有50mg/L硫酸卡那霉素的5mL LB培养基中37℃过夜培养,制备种子液。将培养好的种子液以一定比例转接至含有50mg/L硫酸卡那霉素的50mL TB培养基中,控制初始OD600=0.02~0.04,37℃,220rpm培养至菌体浓度达到OD600=0.8后,降温至22-28℃,并添加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至终浓度0.1mM进行诱导表达8-12h,获得菌液。
实施例5全细胞催化验证酶的催化能力
将实施例4中重组菌株E.coli BL21(DE3)/pET28a(+)-1~E.coli BL21(DE3)/pET28a(+)-10的菌液分别于4000rpm,4℃离心收集菌体,并用PBS溶液清洗菌体2次,收集细胞重悬于KPB(pH=8.0)溶液中,并控制细胞重悬液的菌体量为OD600=10,随后,往细胞重悬液中添加体积分数6‰的100mM大豆苷元DMSO储备液,混合均匀后,置于25℃,150rpm的反应条件下进行全细胞催化。
通过全细胞催化大豆苷元以比较和验证氨基酸序列如Genbank登录号WP_123220034.1所示的Si_DZNR和实施例1筛选的大豆苷元还原酶活性,定时取样用于液相检测产物的生成及底物消耗情况。转化率(%)按如下公式计算:实际生成的二氢大豆苷元摩尔数/理论完全转化生成二氢大豆苷元摩尔数×100%。
结果如图2~图4所示,来源于Adlercreutzia celatus、Adlercreutziamucosicola、Sharpea porci、Sharpea azabuensis、Traorella massiliensis的酶具有大豆苷元还原酶活性,可以将大豆苷元还原为二氢大豆苷元。而来源于Catenisphaeraadipataccumulans、Clostridium saccharogumia、Intestinibaculum porci、Holdemaniamassiliensis的酶不具有催化大豆苷元还原为二氢大豆苷元的能力,转化率为0。
实施例筛选的10个酶在分别加入底物反应12h后表现出最大转化率,其中,以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5所示的酶的转化率为58%,约为Si_DZNR的转化率的3倍,来源于Adlercreutzia mucosicola、Sharpea porci、Sharpea azabuensis、Traorellamassiliensis的酶也具有催化大豆苷元还原为二氢大豆苷元的酶活性,转化率分别为6%、3%、8%、7%。
实施例6转化大豆苷元生产雌马酚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构建
为构建转化大豆苷元合成雌马酚的工程菌株,以pCDFDuet-1、pRSFDuet-1质粒为模板,用引物对pCDF-cz1-F/pCDF-cz1-R扩增pCDFDuet-1的除MCS1位点的其他片段,命名为pcdf1;用引物对pCDF-DDRC-F/pCDF-DDRC-R扩增SEQ ID NO.2所示的DDRC编码基因片段ddrc;利用Gibson组装将pcdf1和ddrc顺序组装,经抗性筛选验证克隆子,挑取阳性克隆子提取质粒后送测序,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命名为pCDF-c。用引物对pCDF-cz2-R/pCDF-cz2-F扩增pCDF-c的除MCS2位点的其他片段,命名为pcdf2;用引物对pCDF-DZNR-F/pCDF-DZNR-R扩增SEQ ID NO.1所示的Ac_DZNR的编码基因片段dznr;利用Gibson组装将pcdf2和dznr顺序组装,即得质粒pCDF-cz。按照上述相同的策略,对于质粒pRSFDuet-dt的构建,用引物对pRSF-dt1-F/pRSF-dt1-R扩增pRSFDuet-1的除MCS1位点的其他片段,命名为pRSF1;用引物对pRSF-DHDR-F/pRSF-DHDR-R扩增SEQ ID NO.3所示的DHDR编码基因片段dhdr;利用Gibson组装将pRSF1和dhdr顺序组装,经抗性筛选验证克隆子,挑取阳性克隆子提取质粒后送测序,将测序正确的质粒命名为pRSF-d。用引物对pRSF-dt2-R/pRSF-dt2-F扩增pRSF-d的除MCS2位点的其他片段,命名为pRSF2;用引物对pRSF-THDR-F/pRSF-THDR-R扩增如SEQ IDNO.4所示THDR的编码基因片段thdr;利用Gibson组装将pRSF2和thdr顺序组装,即得质粒pRSF-dt。引物、基因合成、测序均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完成。将pCDF-dt和pET-cz转化入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得到菌株WT_EqC。将pCDF-dt和pET-cz分别转到EqC_No1、EqC_No2、EqC_No3和EqC_No4中,得到的菌株分别命名为EqC_No5、EqC_No6、EqC_No7和EqC_No8。
所有引物及基因序列均列在表3中。
表3引物及序列
Figure BDA0003783180670000101
Figure BDA0003783180670000111
实施例7转化大豆苷元生产雌马酚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的摇瓶水平生产
分别将实施例6构建的菌株WT_EqC、EqC_No5~EqC_No8划线于含有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LB平板上于37℃过夜培养12h,挑取菌落接种于含有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的LB液体中,于37℃,220rpm培养8-10h作为种子液,以1.5-2.5%的接种量接种于含有5%(w/v)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40)的25mL TB培养基(含链霉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中,培养1.5-3h,待菌体OD600=0.8-1.0时,添加终浓度为0.1mM的IPTG,并降温22-28℃,220rpm诱导,诱导10-12h后,添加10%200g/L的葡萄糖母液,并添加5%的100mM大豆苷元母液,于25℃,120-180rpm继续培养24h,并取样进行HPLC检测雌马酚的含量。液相结果分析显示(图5~图6)对照菌株WT_EqC的雌马酚产量为53.2mg/L;各改造菌株产量分别为EqC_No5:91.9mg/L,EqC_No6:110.6mg/L,EqC_No7:224.1mg/L,EqC_No8:201.6mg/L。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10)

1.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或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在提高大肠杆菌雌马酚产量方面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pfk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8412所示;所述基因ela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6750所示;所述基因sth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8461所示。
2.一种用于生产雌马酚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包含对出发菌株的如下一个或多个基因进行了基因表达抑制:编码6-磷酸果糖激酶的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缺失或沉默了(a)~(c)任一组大肠杆菌内源基因:
(a)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NAD(P)+转氢酶基因sthA;
(b)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和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c)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缺失或沉默了大肠杆菌内源的6-磷酸果糖激酶基因pfkA、NAD(P)+转氢酶基因sthA和GNAT家族N-乙酰转移酶基因elaA。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因pfkA的核苷酸序列如Gene ID:948412所示,Gene ID为948412;所述基因elaA的Gene ID为946750;所述基因sthA Gene ID为948461。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还进行了如下至少一种改进:
(1)表达了Asaccharobacter celatus来源的大豆苷元还原酶Ac_DZNR;
(2)表达了Lactococcus garvieae来源的二氢大豆苷元消旋酶Lg_DDRC;
(3)表达了Slackia isoflavoniconvertens来源的二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DHDR和四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THDR。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苷元还原酶Ac_DZNR含有如SEQ ID NO.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二氢大豆苷元消旋酶Lg_DDRC含有如SEQ IDNO.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二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DHDR含有如SEQ ID NO.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所述四氢大豆苷元还原酶Si_THDR含有如SEQ ID NO.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其特征在于,以大肠杆菌BL21(DE3)为宿主。
9.一种微生物转化大豆苷元生产雌马酚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权利要求2~8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为发酵菌株。
10.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重组大肠杆菌或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方法在生产含雌马酚产品方面的应用。
CN202210935141.7A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572561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5141.7A CN115725614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5141.7A CN115725614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5614A true CN115725614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2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5141.7A Pending CN115725614A (zh) 2022-08-05 2022-08-05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561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21968B (zh) 四氢嘧啶生物合成基因簇、突变体及制备四氢嘧啶的方法
CN109055324B (zh) 一种改进的酮还原酶及其应用
CN112680484B (zh) 一种利用双菌共培养体系生产3,4-二羟基丁酸的方法
CN112980711B (zh) 利用强启动子全合成羟基酪醇的重组解脂亚罗酵母菌的构建方法
CN112375723B (zh) 生产马来酸的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0396507A (zh) 源自Cnuibacter physcomitrellae的L-泛解酸内酯脱氢酶
CN114934062B (zh) 一种高效表达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工程菌及应用
CN111411128A (zh) 一种生产α,ω-二元羧酸的整细胞生物催化方法及其应用
CN114525215B (zh) 产萜类化合物的重组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和发酵产萜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应用
CN108060203B (zh) 一种全细胞混合转化甘油生产1,3-丙二醇的方法
CN115725614A (zh)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菌株及其应用
CN113684163A (zh) 一种提高乳酰-n-四糖产量的基因工程菌及其生产方法
CN115747240A (zh) 一种生产雌马酚的重组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及应用
CN113388627B (zh) 还原酶lx05基因,含有该基因的基因工程菌及其应用
CN118064417B (zh) 一种3-脱氢莽草酸脱水酶突变体及其应用
CN114292825B (zh) 一种托品酮的合成方法
CN114806999B (zh) 一种基因工程菌及其在制备二氢大豆苷元中的应用
CN111575258B (zh) 一种羰基还原酶EbSDR8突变体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CN115786292B (zh) 一种3β-羟基甾体脱氢酶及其在制备去氢表雄酮中的应用
CN110004119B (zh) ε-酮酯还原酶突变体及其催化合成(R)-α-硫辛酸前体的应用
CN113025546B (zh) 一种多酶级联转化l-酪氨酸生产酪醇的方法
CN110331121B (zh) 一种高产脂肽的重组菌及其应用
CN111019915B (zh) 羰基还原酶突变体在手性邻位卤代-α-苯乙醇合成中的应用
CN107338263B (zh) 一种基于树干毕赤酵母合成菌株发酵木糖生产衣康酸的构建方法
CN115975964A (zh) 一种高活性酮基泛解酸内酯还原酶突变体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