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4866A -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Google Patents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4866A
CN115724866A CN202111028455.0A CN202111028455A CN115724866A CN 115724866 A CN115724866 A CN 115724866A CN 202111028455 A CN202111028455 A CN 202111028455A CN 115724866 A CN115724866 A CN 115724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cancer
boron
conversion
bbp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845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志博
陈俊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k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k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Pek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2845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4866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1728 priority patent/WO202302993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4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4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btained by treating materials with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Therapies using these prepar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51/00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 A61K51/02Preparations containing radioactive substances for use in therapy or testing in vivo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rier, i.e. characterised by the agent or material covalently linked or complexing the radioactive nucleus
    • A61K51/04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5/00Antineoplastic agents
    • A61P35/02Antineoplastic agents specific for leukemia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BGENERAL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APPARATUS THEREFOR
    • C07B59/00Introduction of isotopes of elements into organic compounds ; Labelled organic compounds per s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FACYCLIC, CARBOCYCLIC OR 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CARBON, HYDROGEN, HALOGEN, OXYGEN, NITROGEN, 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
    • C07F5/00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f Groups 3 or 13 of the Periodic Table
    • C07F5/02Boron compoun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nc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Antibodies Or Antigens For Use As Internal Diagnostic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
Figure DDA0003244385310000011
其中R基团为氢或烷基。与苯环连接的硼原子可以是10B或天然硼。‑BF3 中的至少一个氟原子可以是放射性标记的。本发明一般涉及放射性药物及核医学领域。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用于肿瘤诊断与BNCT治疗的诊疗一体化药物,通过其相同的化学结构提供可靠的药物体内分布结果。

Description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放射性药物及核医学领域,具体地涉及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用于硼中子捕获治疗和肿瘤诊断。
背景技术
硼中子俘获疗法(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是一种二元靶向放射精准医疗技术。先给患者施用能够在肿瘤细胞内富集的硼携带剂药物,再对病患进行热中子或者超热中子的照射。其原理是将强靶向性的含硼药物施于病患并在癌细胞中产生富集,10B对于热中子的捕获截面相对于人体组成的正常元素而言非常高,利用热中子与10B原子的俘获反应,使其产生的高能α粒子和Li粒子的能量仅作用于约10μm的癌细胞内,对细胞的结构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使其不能修复而凋亡。使用该疗法进行恶性肿瘤治疗可在杀灭肿瘤组织同时,最大程度保留患部周围正常组织及功能,以提高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与生存时期。4-硼酸-L-苯丙氨酸(4-L-boronophenylalanine,BPA)是FDA批准的临床最常用的应用于BNCT的硼携带剂药物。但是,由于BNCT需要根据硼携带剂的药代动力学结果规划治疗策略,如何有效获取BPA在肿瘤及其他组织器官中的浓度则成为各项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是一种依托于放射性分子探针的分子影像技术,其结合了分子探针和医学影像技术,能对活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在细胞及分子水平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从11C,18F等正电子衰变的同位素中发射出来的带正电子,很快与周围广泛分布的带负电子碰撞发生湮灭,并将能量转化为两个方向相反的能量为511keV的光子。两个光子被仪器相对的两个探头同时检测到,表明两个探头连线上发生了一次湮灭。这样,PET就能够对体内放射性的分布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定量。再经过计算机重建,即可获得三维的人体PET图像。PET是对活体内药物分布进行研究的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PET成像的基础上结合治疗组件,实现肿瘤成像与治疗一体化是技术发展的方向。2-氟-4-硼酸-L-苯丙氨酸(2-fluoro-4-L-boronophenylalanine,FBPA)是苯环上2号位氟原子取代的BPA。这个氟原子可以是放射性的18F,此时该分子可以作为PET探针,以模拟BPA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18F]-FBPA为探针的PET影像技术现在已经应用于BNCT的疗前诊断,帮助了解BPA在病患体内的动态分布信息(Ishiwata K,et al.Melanoma Research,1992.PMID:1450671),然而,FBPA和BPA在分子结构上存在差异,探针剂量的FBPA不能代表治疗剂量的BPA在体内的分布情况,FBPA-PET技术并不成熟,因此发展一种全新的能够实现诊疗一体化药物分子刻不容缓。
发明内容
BNCT治疗必须依赖于硼携带剂在肿瘤部位的高度富集,并根据其富集的情况,定制治疗方案,这要求对硼携带剂的体内浓度分布需要做实时监测。BPA作为目前唯一获批的BNCT药物,对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就尤为重要。其中重要方法即借助PET分子影像的方法,通过在BPA苯环上引入放射性的18F得到[18F]FBPA。通过[18F]FBPA模拟BPA在体内的分布,进而对BNCT进行规划。但是,从化学结构上,以F原子取代苯环上的H原子,难以保证其化学性质及生物学性质与BPA仍然相同,这种差异将为BNCT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21
针对现有的FBPA--PET不能准确有效反应BPA在体内的分布情况,精准高效实现BNCT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诊疗一体硼携带剂,例如(S)-BBPA,其可以进行便捷的放射性标记,标记前后具有相同的化学结构,可以准确反映其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以解决经典硼携带剂体内实时分布不清晰预测的问题,提供更加高效的BNCT规划;并且通过分子内的两个硼原子,实现更加高效的BNCT。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31
本发明的构思如下:硼氨酸是一类将天然氨基酸的羧基用三氟化硼取代进而发展的一类氨基酸衍生物。通过18F-19F同位素交换反应,其可以使用18F进行放射性标记构建放射性探针,进而实现PET成像。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三氟化硼基团和羧酸根在电性上表现出高度的相似性,故而硼氨酸与其相应的天然氨基酸在生物识别、转运上亦表现出相似性。基于此,申请人发现,通过替换BPA中的羧酸根为三氟化硼基团,构建BBPA,其中手性碳原子有S构型与R构型。R构型的(R)-BBPA与天然氨基酸手性相同,而S构型的(S)-BBPA与天然氨基酸构型相反,二者均可以在肿瘤区域有高富集,其中(S)-BBPA表现出较低的正常组织背景摄取,体现出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一方面,(S)-BBPA可以进行F-18标示实现体内的分子浓度分布分析;另一方面,其也可以直接作为BNCT的硼携带剂。由于(S)-BBPA放射性标记前后具有完全一致的化学结构,通过[18F](S)-BBPA可以准确的反映(S)-BBPA在体内的分布情况,为BNCT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重要依据。更重要的是,(S)-BBPA中具有2个硼原子,具有更强的硼元素载带能力,实现更高效的硼元素递送。
在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32
其中R基团为氢或烷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化合物为S型或R型的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化合物具有式II的结构: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41
其中R基团为氢或烷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与苯环连接的硼原子是10B或天然硼。在一个实施方案中,-BF3 -中的至少一个氟原子是放射性氟原子,例如18F。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烷基是甲基。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BF3 -中的硼原子是天然硼。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申请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化合物6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42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43
添加KHF2溶液,并且添加盐酸至pH<5,以产生含化合物7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44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45
然后加酸以得到化合物。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1)将对溴苯乙醇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46
转化成化合物1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51
(2)在添加N-甲基亚氨基乙酸的情况下将化合物1转化成化合物2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52
(3)将化合物2转化成化合物3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53
(4)将化合物3转化成化合物4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54
(5)将化合物4转化成化合物5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55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61
(6)将化合物5转化成化合物6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62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63
以及
(7)将化合物6转化成化合物7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64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65
(8)将化合物7转化成化合物8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66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71
以及
(9)将化合物8转化为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72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73
在另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硼携带剂组合物,其包含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的式I的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载体。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硼携带剂组合物还包含果糖、十一氢巯基十二硼化二钠及其二聚体、硼化树枝状聚合物-EGF生物缀合物、EGFR单克隆抗体-硼酸盐缀合物、FR靶向性含硼脂质体、FR靶向性含硼纳米颗粒和硼酸盐卟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又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本发明的化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或诊断癌症。本发明的化合物通过LAT-1转运体在肿瘤中高富集,从而实现治疗的目的。癌症可以是表达或过表达LAT-1转运体的癌症。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药物是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或硼中子俘获疗法的硼携带剂。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癌症选自鳞状细胞癌、肺癌、腹膜癌、肝细胞癌、胃癌、黑素瘤、胰腺癌、成胶质细胞瘤、宫颈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肝瘤、乳腺癌、结肠癌、结肠直肠癌、子宫癌、唾液腺癌、肾癌、肝癌、前列腺癌、外阴癌、甲状腺癌、肝癌、头颈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或脑垂体瘤。
本发明的优点包括:
(1)本发明使用了18F标记前后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式I的化合物,例如(S)-BBPA与[18F](S)-BBPA,可以用于肿瘤诊断与BNCT治疗的诊疗一体化药物,通过其相同的化学结构提供可靠的药物体内分布结果。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81
(2)结构中具有两个B原子,具有更高的B递送效率。
(3)本发明的方法实现单个硼的氟化。
(4)本发明的化合物在肿瘤中具有高摄取。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例如(S)-BBPA,用于获取硼携带剂的动态分布,进行BNCT前的治疗规划,亦可以直接用于BNCT。
(6)本发明提供了制备本发明的化合物的新方法。
(7)与(R)-BBPA相比,(S)-BBPA在体内具有相同或更好的治疗效果,更低的副作用以及更低的背景摄取。
附图简述
图1:制备的[18F](S)-BBPA的Radio-HPLC图。
图2:[18F](S)-BBPA的Radio-HPLC图,表明在4小时时间尺度内(2个18F半衰期),[18F](S)-BBPA在模拟体内环境中可以保持充分的稳定。
图3:在注射肿瘤细胞后15分钟对小鼠进行PET/CT得到的图。
图4:(S)-BBPA和(R)-BBPA的成像对比度比较的图。
图5:(S)-BBPA和(R)-BBPA对小鼠肿瘤的治疗效果的图。
图6:(S)-BBPA和(R)-BBPA对小鼠体重的影响的图。
图7:使用γ计数器测量细胞的放射性强度的图。
图8A-B:(S)-BBPA的1H-NMR和19F-NMR的谱图。
图9:(R)-BBPA的HPLC-MS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91
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是L型或S型。这些化合物可以用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或者硼中子俘获疗法。
在式(I)中,R独立是氢或烷基。“烷基”是指饱和的线性烃基。例如,烷基可以是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等。优选地,R基团是甲基。
在式(I)中,-BF3 -中的至少一个氟原子是放射性标记的。例如,1、2或3个氟原子是18F。-BF3 -中的硼原子可以是天然硼。
在式(I)中,与苯环连接的硼原子是10B或天然硼。
本发明还提供了式I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092
R基团为氢,或烷基,优选甲基。
本发明还提供了硼携带剂组合物,其包含本发明的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载体。硼携带剂组合物还可以包含果酸,或者可以包含其它硼携带剂,例如十一氢巯基十二硼化二钠及其二聚体、硼化树枝状聚合物-EGF生物缀合物、EGFR单克隆抗体-硼酸盐缀合物、FR靶向性含硼脂质体、FR靶向性含硼纳米颗粒和硼酸盐卟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1)将对溴苯乙醇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01
转化成化合物1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02
(2)在添加N-甲基亚氨基乙酸的情况下将化合物1转化成化合物2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03
(3)将化合物2转化成化合物3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04
(4)将化合物3转化成化合物4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05
(5)将化合物4转化成化合物5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11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12
(6)将化合物5转化成化合物6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13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14
以及
(7)将化合物6转化成化合物7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15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21
(8)将化合物7转化成化合物8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22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23
以及
(9)将化合物8转化为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24
优选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25
在步骤(1)中,可以将对溴苯乙醇溶解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冷却(例如-78℃),加入正丁基锂/己烷溶液,溶液逐渐变黄后变为米白色糊状,搅拌15min(例如在-78℃);随后滴加硼酸三异丙酯,溶液变澄清,反应20min(例如-78℃)。随后升至室温,加入盐酸,室温搅拌。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1。
在步骤(2)中,可以将化合物1溶解于甲苯,加入DMSO和N-甲基亚氨基乙酸反应获得化合物2。
在步骤(3)中,可以将化合物2溶解于无水二氯甲烷无水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加入DMP氧化剂,再加入碳酸氢钠粉末反应。然后添加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并且搅拌。过滤除去不溶物,分出有机相,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可以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3。
在步骤(4)中,可以将化合物3溶解于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S)-叔丁基亚磺酰胺,滴加钛酸四异丙酯,室温搅拌。加入水淬灭反应并搅拌,过滤除去不溶物分出有机相,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可以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色晶体化合物4。
在步骤(5)中,可以将PCy3·HBF4加入1mL甲苯中,随后加入CuSO4·5H2O和110μL去离子水,并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0分钟。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苄胺,立即形成深蓝色催化剂。将反应体系维持低温度(例如0-40℃,例如0℃),加入化合物4和B2pin2。随后,将反应体系恢复至室温,反应至TLC显示反应物完全消失。加入饱和EDTA洗涤反应混合物,再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将有机相合并随后用无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黄色油状液体化合物5。
在步骤6中,可以将化合物5溶于甲醇中,加入NaOH溶液,室温搅拌。HPLC分析确认化合物5消失及化合物6产生。随后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KHF2溶液,测定溶液pH,并加入适量的盐酸(例如至pH<5),室温搅拌。HPLC确认原料的消失与化合物7的生成。可以使用制备HPLC纯化,得到白色粉末化合物7。
在步骤7中,可以将HCl滴加入化合物7粉末中,随后室温下搅拌(例如1小时)。HPLC确认原料的消失和BBPA的生成,使用制备HPLC得到白色粉末BBPA(例如(S)-BBPA)。
在步骤(8)中,可以将BBPA(例如(S)-BBPA)溶解于水中,再加入哒嗪-HCl缓冲液,随后加入水18F-水溶液。将反应混合物反应(例如在85℃反应15min),随后用生理盐水淬灭反应,并用Sep-Pak Alumina Light cartridge除去游离的氟离子得到最终产物。
本发明提供了使用硼携带剂组合物治疗或诊断癌症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硼携带剂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或诊断癌症。药物可以是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或硼中子俘获疗法的硼携带剂。本发明还提供了硼携带剂组合物,用于治疗或诊断癌症。
术语“癌症”和“癌性”指或描述哺乳动物中特征通常为细胞生长不受调节的生理学状况。癌症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癌瘤、淋巴瘤、母细胞瘤、肉瘤、和白血病。此类癌症的更具体例子包括鳞状细胞癌、肺癌(包括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和肺鳞癌)、腹膜癌、肝细胞癌、胃癌(包括胃肠癌)、黑素瘤、胰腺癌、成胶质细胞瘤、宫颈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肝瘤、乳腺癌、结肠癌、结肠直肠癌、子宫内膜或子宫癌、唾液腺癌、肾癌、肝癌、前列腺癌、外阴癌、甲状腺癌、肝癌和各种类型的头颈癌,及B细胞淋巴瘤(包括低级/滤泡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小淋巴细胞(SL)NHL;中级/滤泡NHL;中级弥漫性NHL;高级成免疫细胞NHL;高级成淋巴细胞NHL;高级小无核裂细胞NHL;贮积病NHL;套细胞淋巴瘤;AIDS相关淋巴瘤;和瓦尔登斯特伦氏巨球蛋白血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急性成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毛细胞白血病;慢性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和移植后淋巴增殖性病症(PTLD)、以及与瘢痣病、水肿(诸如与脑瘤有关的)和梅格斯氏(Meigs)综合征有关的异常血管增殖。
提供以下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实施例
实施例1:化合物的制备
(S)-BBPA的制备
合成方案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51
将对溴苯乙醇(5mmol,0.7ml)溶解于5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冷却至-78℃。逐滴加入正丁基锂/己烷溶液(12mmol,2.4eq),溶液逐渐变黄后变为米白色糊状,保持在-78℃搅拌15min。随后滴加硼酸三异丙酯(15mol,3.5ml,3eq.),溶液变澄清,-78℃反应20min。随后升至室温,加入50ml 10%盐酸,室温搅拌15min。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3),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30ml×2),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1(0.66g,80%)。化合物无须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反应。1H NMR(400MHz,Methanol-d4)δ7.60–6.94(m,4H),3.75(t,J=7.1Hz,2H),2.82(t,J=7.1Hz,2H)。
化合物1(0.66g,4mmol)溶于16ml甲苯中,加入1.6ml DMSO,再加入N-甲基亚氨基乙酸(647mg,4.4mmol,1.1eq.)。回流,并安装加满甲苯的分水器,约2小时后结束反应。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溶剂,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晶体化合物2(650mg,59%)。1H NMR(400MHz,Methanol-d4)δ7.53–7.10(m,4H),4.35–3.96(m,4H),3.75(t,J=7.0Hz,2H),3.31(s,3H),2.82(t,J=7.1Hz,2H)。
将化合物2(1.1g,4mmol)溶于40ml无水二氯甲烷与40ml无水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加入DMP氧化剂(1.7g,4mmol,1eq.),再加入碳酸氢钠粉末(3.36g,40mmol,10eq.)。室温反应1小时。加入40ml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与4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15分钟。过滤除去不溶物,分出有机相,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3),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30ml×2),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3(541mg,49%)。1H NMR(400MHz,Acetone-d6)δ9.74(s,1H),7.41(dd,J=100.7,7.9Hz,4H),4.48–4.07(m,4H),2.75(s,3H)。
将化合物3(541mg,1.97mmol)溶解于2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S)-叔丁基亚磺酰胺(477mg,3.94mmol,2eq.),滴加钛酸四异丙酯(是否与合成方案中的Ti(OPri)4不一致)(3.94mmol,1165μL,l.2eq.),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20ml水淬灭反应并搅拌10min,过滤除去不溶物分出有机相,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3),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30ml×2),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色晶体化合物4(490mg,66%)。1H NMR(400MHz,Acetone-d6)δ8.07(s,1H),7.43(dd,J=83.2,7.9Hz,4H),4.51–4.03(m,4H),3.91(d,J=5.1Hz,2H),2.73(s,3H),1.12(s,9H)。
将PCy3·HBF4(2.4mg,6.6μmol,5mol%)加入1mL甲苯中,随后加入CuSO4·5H2O(1.65mg,6.6μmol,5mol%)和去110μL离子水,并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0分钟。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苄胺(3μL,27μmol,20mol%),立即形成深蓝色催化剂。将反应体系维持在0℃,加入化合物4(50mg,132μmol,1.0eq.)和B2pin2(67mg,264μmol,2.0eq.)。随后,将反应体系恢复至室温,反应1小时至TLC显示反应物完全消失。加入饱和EDTA(2×5mL)洗涤反应混合物,再用饱和食盐水(5mL)洗涤。将有机相合并随后用无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黄色油状液体化合物5(49mg,75%)。粗产品不用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将化合物5(49mg,99μmol,1.0eq.)溶于1ml甲醇中,加入1ml 1M NaOH溶液(1mmol,10eq.),室温搅拌一小时。HPLC分析确认化合物5消失及化合物6产生。随后向反应混合物中滴加0.33mL 3M KHF2溶液(10eq.),测定溶液pH,并加入适量的盐酸至pH<5,室温搅拌4小时。HPLC(C18,A相水/0.1%TFA,B相乙腈,0-15分钟:95%A-5%A,其余为B)确认原料的消失与化合物7的生成。使用制备HPLC纯化,得到白色粉末化合物7(24mg,55%)。
1.1mL 1M HCl(1.1mmol,20eq.)滴加入化合物7粉末中(24mg.54μmol,1.0eq.),随后室温下搅拌1小时。HPLC确认原料的消失和BBPA的生成,使用制备HPLC(C18,A相水/0.1%TFA,B相乙腈,0-15分钟:95%A-5%A,其余为B)得到白色粉末(S)-BBPA(9.3mg,74%)。19FNMR(400MHz,D2O,ppm):147.65.LC-MS:Found:232.1(MS-),Calculated:232.1。
放射化学标记
将(S)-BBPA(0.3mg)溶解与50μL水中,再加入5μl哒嗪-HCl缓冲液(1.0M,pH~2.0),随后加入水18F-水溶液(30μL,370MBq)。反应混合物在85℃反应15min,随后用0.5ml生理盐水淬灭反应,并用Sep-Pak Alumina Light cartridge除去游离的氟离子得到最终产物[18F](S)-BBPA(~148MBq,RCY40%)。Radio-HPLC结果如图1(HPLC方法,A相:乙腈,B相:水/0.1%TFA;20%A,余为B)。
(R)-BBPA的制备
合成方案
Figure BDA0003244385290000181
如上所示,化合物2至化合物7及(R)-BBPA由可商业购买的对溴苯乙醇(化合物1)作为起始化合物合成。
将对溴苯乙醇(5mmol,0.7ml,化合物1)溶解于5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冷却至-78℃。逐滴加入正丁基锂/己烷溶液(12mmol,2.4eq),溶液逐渐变黄后变为米白色糊状,保持在-78℃搅拌15min。随后滴加硼酸三异丙酯(15mol,3.5ml,3eq.),溶液变澄清,-78℃反应20min。随后升至室温,加入50ml 10%盐酸,室温搅拌15min。分液,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 x 3),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30ml x 2),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2(0.66g,80%)。化合物无须进一步纯化,直接用于下步反应。化合物2:1H NMR(400MHz,Methanol-d4)δ7.60–6.94(m,4H),3.75(t,J=7.1Hz,2H),2.82(t,J=7.1Hz,2H)。
化合物2(0.66g,4mmol)溶于16ml甲苯中,加入1.6ml DMSO,再加入N-甲基亚氨基乙酸(647mg,4.4mmol,1.1eq.)。回流,并安装加满甲苯的分水器,约2小时后结束反应。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溶剂,使用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晶体化合物3(650mg,59%)。化合物3:1H NMR(400MHz,Methanol-d4)δ7.53–7.10(m,4H),4.35–3.96(m,4H),3.75(t,J=7.0Hz,2H),3.31(s,3H),2.82(t,J=7.1Hz,2H)。
将化合物3(1.1g,4mmol)溶于40ml无水二氯甲烷与40ml无水四氢呋喃的混合溶剂中,加入DMP氧化剂(1.7g,4mmol,1eq.),再加入碳酸氢钠粉末(3.36g,40mmol,10eq.)。室温反应1小时。加入40ml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与40ml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搅拌15分钟。过滤除去不溶物,分出有机相,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 x 3),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30ml x 2),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白色固体化合物4(541mg,49%)。化合物4:1H NMR(400MHz,Acetone-d6)δ9.74(s,1H),7.41(dd,J=100.7,7.9Hz,4H),4.48–4.07(m,4H),2.75(s,3H)。
将化合物4(541mg,1.97mmol)溶解于20ml无水四氢呋喃中,加入叔丁基亚磺酰胺(477mg,3.94mmol,2eq.),滴加钛酸四异丙酯(3.94mmol,1165μl,2eq.),室温搅拌2小时。加入20ml水淬灭反应并搅拌10min,过滤除去不溶物分出有机相,水相使用乙酸乙酯萃取(20ml x 3),将有机相合并,饱和氯化钠洗涤(30ml x 2),无水硫酸钠干燥,真空除去溶剂。硅胶柱层析分离,得到黄色晶体化合物5(490mg,66%)。化合物5:1H NMR(400MHz,Acetone-d6)δ8.07(s,1H),7.43(dd,J=83.2,7.9Hz,4H),4.51–4.03(m,4H),3.91(d,J=5.1Hz,2H),2.73(s,3H),1.12(s,9H)。
将PCy3·HBF4(124mg,6mol%)加入10ml甲苯中,随后加入CuSO4·5H2O溶液(82mg,6mol%)和去离子水(6mL),并在室温下剧烈搅拌10min。随后在氮气保护下加入苄胺(153μL,0.25eq.),立即形成深蓝色催化剂。加入额外的50ml甲苯,将反应体系维持在0℃,加入化合物5(2.2g,5.7mmol)和B2pin2(2.8g,2.0eq.)。随后,将反应体系恢复至室温,反应1小时至TLC显示反应物完全消失。加入饱和EDTA(2x 50mL)洗涤反应混合物,再用饱和食盐水(50mL)洗涤。将有机相合并随后用无Na2SO4干燥,并在真空中除去有机溶剂,得到黄色油状液体化合物6(3.0g)。粗产品不用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
将化合物6(3.0g,5.7mmol)溶于50ml乙腈中,加入57ml 1M NaOH溶液,室温搅拌半小时。随后加入4.7ml浓盐酸中和反应,得到含化合物7的反应混合物,直接用于下步反应。
向含化合物7的反应混合物中加入14.25ml 3M的KHF2溶液(10eq.),再逐滴加入4.7ml浓盐酸至pH<0,室温反应2小时。在30℃减压蒸发除去HCl降低酸度至pH~2,反应30min。加入乙腈共沸干燥,使用乙腈洗涤固体,弃去不溶物,乙腈相使用pre-HPLC纯化(A相:乙腈,B相:水/0.1%TFA;0-2min:5%A,2-11min:5%A-50%A,其余为B),得到(R)-BBPA。
实施例2:放射性稳定性研究
将被标记的[18F](S)-BBPA加入50%胎牛血清,并保存于37℃中。在特定时刻,取出少量,使用Radio-HPLC分析(C18,A相水/0.1%TFA,B相乙腈,0-15分钟:80%+20%B),确定其中的放射性物质组成。信号以归一化强度表示,即信号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统一设定为1。结果表明在4小时时间尺度内(2个18F半衰期),[18F](S)-BBPA在模拟体内环境中可以保持充分的稳定,结果如图2所示。
实施例3:PET动物成像
肿瘤模型动物的建立:将肿瘤细胞(BGC823人源胃癌细胞、B16-F10小鼠黑色素瘤和GH3大鼠脑垂体瘤)于5%CO2培养箱中培育至汇合。小鼠选取4-6周龄小鼠,右肩剃毛,将约106个肿瘤细胞悬浮于50μL PBS中,注射于小鼠右肩上。在无菌环境中饲养1-2周,待肿瘤体积至200~400mm3,肿瘤模型建立完成。
将标记的化合物[18F](S)-BBPA或[18F](R)-BBPA取200μCi溶于0.2ml生理盐水中,通过尾静脉注射进入肩部种植有肿瘤的小鼠体内,并在注射后1小时进行15分钟的PET/CT采集并作图像重建,结果如图3所示。[18F](S)-BBPA或[18F](R)-BBPA均可以指示出肿瘤位置,[18F](S)-BBPA虽然肿瘤摄取较低,但是其成像背景、肌肉摄取较低,因此实际的成像对比度较高,如定量分析结果图4所示。
实施例4:低剂量硼中子捕获治疗实验
将含有天然硼的BPA、(S)-BBPA和(R)-BBPA以100mg/kg的剂量溶解于生理盐水中,并通过尾静脉注射至上述肩部种植B16-F10和黑色素瘤的小鼠体内,在1h时进行BNCT处理,在后续21天测量肿瘤大小,并与单独注射相关药物及单纯进行中子束照射的组别作对比。
从图5和图6中可以看出,由于(S)-BBPA和(R)-BBPA具有两个硼原子,联合中子束治疗效果显著,而BPA硼浓度较低,在低剂量下治疗效果低于BBPA。同时注意到,虽然(S)-BBPA和(R)-BBPA都较好地抑制了肿瘤生长,但是(R)-BBPA较显著的减轻了体重,这可能是由于(R)-BBPA在肌肉中有较高的背景摄取,引起了较强的副作用。综上所述,分子结构内具有两个硼原子的(S)-BBPA和(R)-BBPA均可以作为高效的硼载剂,但是(S)-BBPA较低的背景摄取可以带来更好的硼浓度差异,减少副作用的发生。这对缩短治疗周期、减少药物用量、降低辐照剂量与患者费用支出,减少并发症与副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例5:(S)-BBPA摄取机制研究
在细胞摄取实验中,通过加入高浓度的氨基酸转运体底物或抑制剂,通过竞争抑制的方式,可以对(S)-BBPA进入细胞的机制进行研究。本研究中,选择丙氨酸(Alanine,Ala)、谷氨酸(Glutamate,Glu)、BCH(2-Aminobicyclo-(2,2,1)-heptane-2-carboxylicacid)、BPA和GPNA(L-γ-Glutamyl-p-nitroanilide)作为竞争底物或者抑制剂,与对照组相比较。
将标准培育条件下的B16-F10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平均转移至1.5ml EP管中(4×105/管),150xg离心2min,除去上清液。配制一系列含有天然氨基酸(25mM)或抑制剂(10mM)的PBS溶液,分别加入至上述含有细胞的EP管中(0.5ml,n=6),其中加入普通PBS的对照组。然后向每管中加入10μl含有740kBq的[18F](S)-BBPA的生理盐水。将上述细胞在37℃下孵育60min,然后150xg离心2min,弃去上清液,再用PBS(1ml×2)洗涤。最终使用γ计数器测量每管中细胞的放射性强度,计算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值,结果如图7所示。
Ala是氨基酸转运系统ASC系统和A系统的底物,Glu是Xc -转运体的底物,二者都不能抑制[18F]BBPA的摄取;而BCH是LAT-1转运体的特异性抑制剂,其显著地抑制了[18F]BBPA的摄取,说明(S)-BBPA是通过LAT-1的转运进入肿瘤细胞;GPNA是ASCT2转运体的特异性抑制剂,其不能抑制(S)-BBPA的摄取;(S)-BBPA是BPA的硼氨酸衍生物,BPA显著地抑制了(S)-BBPA的摄取,抑制效果甚至优于BCH,说明尽管(S)-BBPA与BPA手性不同,但其在转运通路上仍然具有极高的生物相似性,其具有完全一致的生物通路。由此可以得出基本结论(S)-BBPA基于LAT-1转运体在肿瘤中高富集,这与BPA的转运机制相同。
综上所述,(S)-BBPA与BPA具有较高的生物相似性,主要通过LAT-1转运进入细胞。LAT-1是肿瘤细胞高表达的氨基酸转运体,因此(S)-BBPA可以在肿瘤组织细胞中取得高摄取,有助于PET的高对比度成像和高浓度的硼富集实现高效BNCT。
虽然参考其具体的实施方案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可以替换等同内容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另外,可进行许多修改以使具体的情况、材料、组合物、方法、一个或多个方法步骤适应本发明的目的、精神和范围。所有这类修改意在随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

Claims (10)

1.式I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11
其中R基团为氢,或烷基,优选甲基。
2.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所述化合物为S构型或R构型。
3.权利要求1或2的化合物或其药学可接受的盐,其中与苯环连接的硼原子是10B或天然硼,
优选地,其中在-BF3 -中至少一个氟原子是放射性氟原子,优选18F;
优选地,其中在-BF3 -中硼原子是天然硼。
4.硼携带剂组合物,其包含一种或多种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和药学可接受的载体。
5.权利要求4的硼携带剂组合物,其还包含果糖、十一氢巯基十二硼化二钠及其二聚体、硼化树枝状聚合物-EGF生物缀合物、EGFR单克隆抗体-硼酸盐缀合物、FR靶向性含硼脂质体、FR靶向性含硼纳米颗粒和硼酸盐卟啉中的一种或多种。
6.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对化合物6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12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13
添加KHF2溶液,并且添加盐酸至pH<5,以产生含化合物7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21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22
然后进一步加酸以得到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
7.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1)将对溴苯乙醇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23
转化成化合物1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24
(2)在添加N-甲基亚氨基乙酸的情况下将化合物1转化成化合物2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25
(3)将化合物2转化成化合物3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26
(4)将化合物3转化成化合物4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31
(5)将化合物4转化成化合物5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32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33
(6)将化合物5转化成化合物6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34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35
以及
(7)将化合物6转化成化合物7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41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42
(8)将化合物7转化成化合物8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43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44
以及
(9)将化合物8转化为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45
优选
Figure FDA0003244385280000046
8.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化合物或权利要求4或5的硼携带剂组合物在制备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用于治疗或诊断癌症;优选地,癌症是表达或过表达LAT-1转运体的癌症。
9.权利要求8的用途,其中所述药物是用于肿瘤诊疗一体化或硼中子俘获疗法的硼携带剂。
10.权利要求8或9的用途,其中所述癌症选自鳞状细胞癌、肺癌、腹膜癌、肝细胞癌、胃癌、胰腺癌、黑素瘤、成胶质细胞瘤、宫颈癌、卵巢癌、肝癌、膀胱癌、肝瘤、乳腺癌、结肠癌、结肠直肠癌、子宫癌、唾液腺癌、肾癌、肝癌、前列腺癌、外阴癌、甲状腺癌、肝癌、头颈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或脑垂体瘤。
CN202111028455.0A 2021-09-02 2021-09-02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ending CN11572486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8455.0A CN115724866A (zh) 2021-09-02 2021-09-02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CT/CN2022/111728 WO2023029935A1 (zh) 2021-09-02 2022-08-11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8455.0A CN115724866A (zh) 2021-09-02 2021-09-02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4866A true CN115724866A (zh) 2023-03-03

Family

ID=85292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8455.0A Pending CN115724866A (zh) 2021-09-02 2021-09-02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4866A (zh)
WO (1) WO2023029935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4367825B9 (en) * 2013-12-17 2018-08-16 Osaka Prefecture University Public Corporation Production method for 2-fluoro-4-borono-L-phenylalanine, and precursor of 2-fluoro-4-borono-L-phenylalanine
CN109384806B (zh) * 2017-08-03 2021-04-27 王璐 一种[18f]fbpa新型制备方法
CN109053781A (zh) * 2018-07-12 2018-12-21 北京大学 一种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
CN110835352B (zh) * 2018-08-17 2022-05-24 南京中硼联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制备18f-bpa的方法
CN109776587B (zh) * 2019-01-25 2020-12-18 北京大学 一种碳链延长的谷氨酰胺三氟化硼类似物
CN113354669B (zh) * 2020-03-03 2022-07-08 北京大学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29935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54669B (zh)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9384806B (zh) 一种[18f]fbpa新型制备方法
CN114773179B (zh) 一种化合物ⅰ液体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心肌代谢pet显像上的用途
US20210284613A1 (en) Radiolabelled compound
CN111467510A (zh) 一种特异性靶向放射性核素标记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8299482B (zh) F-bpa及其中间体合成方法、中间体及其应用
Gona et al. [18 F] Fluorination of o-carborane via nucleophilic substitution: towards a versatile platform for the preparation of 18 F-labelled BNCT drug candidates
JP4554202B2 (ja) 放射性標識神経ペプチドyy5受容体拮抗薬
WO2023246829A1 (zh) 包含化合物ⅰ的液体组合物、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15724866A (zh) 肿瘤诊疗一体化的硼携带剂、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14031652B (zh) 一种含环己烷的葡萄糖衍生物及其应用
KR20240045241A (ko) 붕소 중성자 포획 요법에 사용하기 위한 BTS 및 BTS(OMe)를 포함하는 보릴화 아미노산 조성물 및 그의 방법
CN108358958B (zh) 中间体、中间体合成方法及应用
CN113773337A (zh) 放射性标记的含硼化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
JP2006315958A (ja) 放射性ハロゲン標識有機化合物の製造方法
RU2695365C2 (ru) Набор для получения радио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ого препарата
CN112423744A (zh) 用于放射疗法和诊断成像的制剂和试剂盒
JPH09176179A (ja) グルコースまたはマンノース誘導体、および該誘導体を含有する放射性診断剤
Tada et al. Resin-assisted synthesis of a neopentyl 211At-labeled activated ester possessing a triazole spacer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synthesis of in vivo stable 211At-labeled antibodies.
CN101486707A (zh) 2-甲基-5-硝基咪唑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KR101903693B1 (ko) BSH 합성을 위한 티오피롤리딘을 이용한 Na2[B12H12] 반응
CN112778163A (zh) 心脏显像正电子药物[18f]mfbg和[18f]mhpg的新型制备方法
WO2021108474A1 (en) Method for extrac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ai18f-labeled hbed conjugates
KR20220165359A (ko) 신규한 벤조사이아졸 유도체 및 붕소 중성자 포획 요법에 있어서의 이의 용도
CN115772183A (zh) 一类吲哚乙基氟硼酸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