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16499A -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16499A
CN115716499A CN202210765648.2A CN202210765648A CN115716499A CN 115716499 A CN115716499 A CN 115716499A CN 202210765648 A CN202210765648 A CN 202210765648A CN 115716499 A CN115716499 A CN 115716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ing member
divided
steering wheel
main body
g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6564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浅野巌
诹访间贵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hon Plas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hon Plas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hon Plast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hon Plas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716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164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 B62D1/06Rims, e.g. with heating means; Rim cov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该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为将包覆部件安装于轮圈部主体部的操作性良好并且外观优异的转向盘及其制造方法,转向盘(1)具备轮圈部(5),该轮圈部具有轮圈部主体部(19)和覆盖该轮圈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部件(12)。转向盘具备安装于轮圈部(5)的装饰部(21)。轮圈部主体部在与轮圈部主体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备安装部(20),装饰部安装于该安装部。包覆部件具备将轮圈部主体部(19)的以安装部(20)为基准分出的一方和另一方覆盖的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一个分割体和另一个分割体的在安装部中相对置的端部(36、37)的至少一部分呈彼此互补的形状。

Description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把持部安装有装饰部的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关于作为转向盘的把持部的轮圈部,有通过由真皮等的包覆部件覆盖表面来提高了外观的轮圈部,该转向盘是汽车的方向盘。在由包覆部件覆盖轮圈部主体部时,通常使用如下工序:将连成环状的包覆部件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大致中心部贴附于轮圈部主体的最外周侧之后,一边拉拽一边使包覆部件的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侧末端边缘向轮圈部主体部的内周侧靠近,在使两侧末端边缘面对面接触的状态下缝合。
以往,已知有在轮圈部的一部分设置有木纹的装饰部的转向盘(例如,参考专利文献1。)。在该结构的情况下,即使由包覆部件包覆轮圈部主体部,用于安装装饰部的安装部也需暴露在表面。此时,在将与安装部对应的部位的包覆部件预先挖成包围安装部的形状等并切除的状态下覆盖轮圈部主体部,由此能够进行如上述的工序中的包覆操作。
另一方面,近年来要求的装饰部的设计也多样化。例如,在轮圈部的一部分嵌合沿着轮圈部的宽度方向的外周直径的一对半圆状的装饰部,设为兼作横跨轮圈部的宽度方向整周的中心标记的装饰部。此时,为了使用于安装装饰部的安装部暴露在轮圈部的表面,需要完全分割包覆部件的一部分。
以这种方式分割的包覆部件不是以环状连续的,因此在缠绕到轮圈部主体部时必须一边向分割的端部侧拉拽包覆部件一边进行操作,从而操作困难,并且在无法充分拉拽的情况下有时会产生作为外观缺陷的褶皱等、在制造方面和品质方面受到影响。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25951号公报(第3-4页,图1-3)
如上所述,期望能够确保安装包覆部件的操作性的同时防止外观缺陷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包覆部件安装于把持部主体部的操作性良好并且外观优异的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方案1中所记载的方向盘具备:把持部,具有把持部主体部和覆盖该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部件;以及装饰部,安装于该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在与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备安装部,所述装饰部安装于该安装部,所述包覆部件具备将所述把持部主体部的以所述安装部为基准分出的一方和另一方覆盖的一个分割体和另一个分割体,所述一个分割体和所述另一个分割体的在所述安装部中相对置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呈彼此互补的形状。
关于技术方案2中所记载的方向盘,在技术方案1中所记载的方向盘中,所述一个分割体和所述另一个分割体中,相对置的端部的互补的形状是以具有间断的方式形成的。
技术方案3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制造如下的方向盘,该方向盘具备:把持部,具有把持部主体部和覆盖该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部件;以及装饰部,安装于该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在与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备安装部,所述装饰部安装于该安装部,所述方向盘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包覆部件上预先形成分割预定部;以使所述分割预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对位的方式由所述包覆部件覆盖所述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分割预定部切断所述包覆部件;以及在所述安装部安装所述装饰部。
关于技术方案4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在技术方案3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中,以使分割预定部间断地具有孔部的方式在包覆部件上预先形成分割预定部。
发明效果
根据技术方案1中所记载的方向盘,能够在将未预先分割的包覆部件安装于把持部主体部之后在安装部的位置处切断包覆部件,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将包覆部件安装于把持部主体部的操作性良好,并且不易在包覆部件产生褶皱等外观不良、且外观优异的方向盘。
根据技术方案2中所记载的方向盘,除了技术方案1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效果以外,由于以间断地具有的方式将孔部预先形成于包覆部件而能够从孔部切断包覆部件,因此在由包覆部件覆盖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时,能够经由孔部通过肉眼观察安装部,因此还能够使包覆部件与安装部容易地对位,并且能够从孔部容易地切断包覆部件,从而操作性变得良好。
根据技术方案3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能够制造将包覆部件安装于把持部主体部的操作性良好,并且不易在包覆部件产生褶皱等外观不良、且外观优异的方向盘。
根据技术方案4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除了技术方案3中所记载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的效果以外,由于在由包覆部件覆盖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时,能够经由孔部通过肉眼观察安装部,因此还能够使包覆部件与安装部容易地对位,并且能够从孔部容易地切断包覆部件,从而操作性变得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放大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2中,图2的(a)是表示在上述方向盘的把持部主体部缠绕包覆部件的工序的立体图,图2的(b)是表示接着图2的(a),从分割预定部切断包覆部件的工序的立体图,图2的(c)是表示通过图2的(b)切断的包覆部件在安装部中的位置的主视图,图2的(d)是表示接着图2的(b),在安装部安装装饰部的工序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上述方向盘的包覆部件的一例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4中,图4的(a)是与图5的I-I相当的位置的剖视图,图4的(b)是与图5的II-II相当的位置的剖视图。
图5是上述方向盘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包覆部件的另一例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被切断的包覆部件在安装部中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8是表示上述方向盘的包覆部件的又一例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的方向盘的被切断的包覆部件在安装部中的位置的主视图。
图10是表示上述方向盘的包覆部件的又一例的一部分的平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作为方向盘的转向盘,5-作为把持部的轮圈部,12-包覆部件,19-作为把持部主体部的轮圈部主体部,20-安装部,21-装饰部,30-一个分割体,31-另一个分割体,32-分割预定部,33-孔部,36、37-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5中,1例如为作为车辆的汽车中的、作为方向盘(转向方向盘)的转向盘。转向盘1具备作为方向盘主体的转向盘主体2及安装于转向盘主体2的搭乘者侧的模块3等。另外,转向盘1通常在倾斜的状态下安装于车辆所具备的转向轴,但是以下,从驾驶员(搭乘者)侧观察转向盘1时,将箭头U方向作为上侧,将箭头D方向作为下侧,将车辆的前侧即前侧上方的前挡风玻璃侧作为前侧或背面侧,将车辆的后侧即后侧下方作为后侧、跟前侧或正面侧而进行说明。并且,转向盘主体2的各部的上下左右等的配置以转向盘1的中立(空档)位置为基准。
转向盘主体2具有作为把持部的轮圈部(握把部)5、位于轮圈部5的内侧的轮毂部6及连结这些轮圈部5和轮毂部6的多个辐条部7。
轮圈部5为由驾驶员(搭乘者)把持操作的部分。轮圈部5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即,在本实施方式中,轮圈部5沿着圆周方向延伸。优选轮圈部5形成为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轮圈部5形成为圆环状。
轮毂部6为与转向轴连结的部分。并且,在轮毂部6的搭乘者侧安装有模块3。而且,轮毂部6的背面侧由盖体覆盖。盖体也称为后盖、下盖或车体盖,由合成树脂等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辐条部7在左右形成有2个。并不限于此,辐条部7也可以形成有3个、4个或其以上的个数。
作为模块3,例如能够使用容纳了安全气囊装置或冲击吸收体的模块等垫体。另外,在模块3中可以一体组装作为开关装置的喇叭开关机构等。
接着,对转向盘主体2的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4的(a)、图4的(b)及图5所示,转向盘主体2具有芯骨10、作为覆盖芯骨10的基材层的树脂层11及覆盖树脂层11的包覆部件12。
芯骨10例如由铝、镁等金属制造。芯骨10至少具有形成轮圈部5的一部分的、作为把持部芯骨部的轮圈芯骨部15、以及形成轮毂部6的一部分的轮毂芯骨部。并且,芯骨10可以具有形成辐条部7的一部分的辐条芯骨部。
轮圈芯骨部15形成为与轮圈部5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即,该轮圈芯骨部15根据轮圈部5的形状而例如呈至少一部分沿着圆弧形成的环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轮圈芯骨部15形成为圆环状。
关于轮毂芯骨部,在具备与转向轴啮合的锯齿结构的轮毂上一体地固定构成芯体的轮毂板而构成。
辐条芯骨部从轮毂芯骨部的轮毂板以放射状延伸而形成。辐条芯骨部无需一定与所有辐条部7相对应,至少一部分的辐条部7可以不具备辐条芯骨部而由修整器(Finisher)、盖体等构成。
树脂层11至少覆盖轮圈芯骨部15而形成。因此,树脂层11的至少一部分形成为圆弧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环状或圆环状。树脂层11例如形成为截面圆形(还包括截面大致圆形)。关于树脂层11,例如使用使软质的起泡聚氨酯树脂微小起泡而成的树脂层。由轮圈芯骨部15和覆盖该轮圈芯骨部15的树脂层11构成作为把持部主体部的轮圈部主体部19。轮圈部主体部19整体形成为圆形或大致圆形。即,轮圈部主体部19的至少一部分呈圆弧状。轮圈部主体部19位于沿着转向盘1的转动方向、即转向轴的圆周方向延伸的位置。
在轮圈部主体部19中,在树脂层11即表面形成有安装部20。安装部20呈槽状,且为容纳包覆部件12的一部分并且覆盖该包覆部件12的一部分而安装装饰部21的部分。安装部20沿着轮圈部主体部19延伸的方向、即轮圈部主体部19的长度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与轮圈部主体部19的圆周方向交叉的方向形成于树脂层11。安装部20沿着轮圈部主体部19的经线(子午线)方向形成于树脂层11。即,安装部20形成于轮圈部主体部19的小径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从正面观察转向盘主体2时,安装部20在轮圈部主体部19中位于模拟时钟的6点方向即下部。安装部20可以在轮圈部主体部19的经线方向的整周上相连,也可以是间断的。关于安装部20,例如可以在成型出树脂层11时同时形成,也可以在成型出树脂层11之后加工而形成。安装部20通过从底部20a的两侧部立起侧壁20b而形成。底部20a形成于距离轮圈部主体部19的树脂层11的表面规定的深度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部20a形成为与轮圈部主体部19的树脂层11的表面平行(也包括大致平行)。在图示的例子中,底部20a在轮圈部主体部19的树脂层11的经线方向上相连而形成。
装饰部21为暴露在转向盘1的表面的加饰部。从正面观察转向盘主体2时,本实施方式的装饰部21配置成,在轮圈部主体部19中在模拟时钟的6点方向上沿着径向延伸,并具有作为轮圈部5的中心标记的功能。装饰部21形成为恒定宽度或略恒定宽度的带状。并且,装饰部21形成为与安装部20嵌合的圆环状。即,装饰部21在轮圈部主体部19的经线方向上呈圆环状。关于装饰部21,例如在轮圈部主体部19的经线方向上被分割为多个、例如一对装饰体21a、21b,将这些装饰体21a、21b配置成在安装部20中夹持树脂层11并通过利用爪相互嵌合卡住而配置于安装部20。装饰部21由合成树脂、金属或木材等任意材料形成。
装饰部21在安装部20中覆盖包覆部件12的一部分。包覆部件12为由驾驶员(搭乘者)直接把持的部分,且为暴露在转向盘1的表面的加饰部。包覆部件12例如由天然皮革、合成皮革等皮革或合成树脂等形成为片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覆部件12配置成连续覆盖轮圈部主体部19的树脂层11的整个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包覆部件12由多个包覆部件片25构成,这些包覆部件片25的末端边缘部彼此通过缝制等连结而形成为一体。
如图3所示,包覆部件片25形成为长条状,在沿着宽度方向的侧缘部25a、25a中,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相较于沿着长度方向的末端边缘部25b、25b向长度方向突出而形成。包覆部件片25的宽度方向的中央部配置于从正面观察轮圈部主体部19(图5)的状态下的轮圈部主体部19(图5)的外周侧,沿着长度方向的末端边缘部25b、25b在轮圈部主体部19(图5)的内周侧相互通过缝制等接合部26(图2的(a))接合,由此包覆部件12覆盖轮圈部主体部19而安装。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包覆部件12中,规定的部分、例如包覆部件片25彼此的连结部分别落入形成于轮圈部主体部19的槽部的位置,在轮圈部5的驾驶员(搭乘者)侧构成形成所谓的木纹风设计的设计部28。例如,关于设计部28(槽部),从正面观察转向盘主体2时,在轮圈部主体部19中,分别在模拟时钟的2点、4点、8点、10点方向上配置,呈相对于径向倾斜的直线状。
并且,包覆部件12(包覆部件片25)预先相连而形成为环状或长条状,制造时在装饰部21或安装部20的位置处被分割。即,包覆部件12以装饰部21或安装部20为基准,在一方和另一方具备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下部的包覆部件片25被分割为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
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从图3所示的分割预定部32被分割而形成。分割预定部32在与包覆部件12(包覆部件片25)的长度方向交叉的方向上预先形成为直线状等。因此,分割预定部32在由包覆部件12包覆了轮圈部主体部19(图5)的状态下以沿着轮圈部主体部19(图5)的经线方向的方式配置。
分割预定部32可以任意地形成,但是作为一例,能够形成为由在包覆部件12间断地形成的孔部33和孔部33、33之间的连续部34构成。
孔部33优选设定为宽度为2mm、长度为10mm±5mm,进一步优选设定为11mm等。孔部33、33之间的连续部34的间距优选设为孔部33的长度以上。若孔部33的大小过小,则难以从孔部33看到轮圈部主体部19(图5),若孔部33的大小过大,则在由包覆部件12覆盖轮圈部主体部19(图5)的至少一部分时孔部33会打开、即产生所谓的开口,因此难以使包覆部件12与轮圈部主体部19(图5)对位。
对于从分割预定部32分割的包覆部件12的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中的每一个,图1所示的端部36、37插入到安装部20并相互对置地位于轮圈部主体部19延伸的方向即纬线(经线)方向上,且被安装于安装部20的装饰部21遮盖。端部36为分割预定部32(图3)的一个边缘部,端部37为分割预定部32(图3)的另一个边缘部。因此,连续部34(图3)被切断而成的切断部38、39位于端部36、37的至少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部38、39位于作为孔部33(图3)的侧缘部的非切断部40、40之间及非切断部41、41之间并以具有间断的方式地形成。切断部38、39呈彼此互补的形状。即,切断部38、39呈彼此平行或大致平行的直线状,或呈曲率(曲率半径)的大小彼此相等且正负号彼此相反的曲线状。在本实施方式中,切断部38、39以在使端部36、37并排的状态下相互相连的方式一致。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端部36呈切断部38与非切断部40在纬线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矩形波浪状的形状。同样地,端部37呈切断部39与非切断部41在纬线方向上交替地排列的矩形波浪状的形状。
然后,在制造转向盘1时,首先将预先成型出的芯骨10安装于成型模具之后,将合成树脂原料搅拌混合并注射到型腔中。其结果,合成树脂原料伴随起泡进行反应而成为聚氨酯的同时流向流动末端。
接着,使在型腔内树脂层11覆盖轮圈芯骨部15而形成的中间体从成型模具脱模,切除毛刺等。
然后,由包覆部件12覆盖中间体的树脂层11的表面。包覆部件12例如预先通过缝制等将多个包覆部件片25的侧缘部25a彼此连结而制成长条状,将包覆部件12以从外周侧向内周侧缠绕的方式安装于树脂层11。此时,如图2的(a)所示,将分割预定部32与形成于树脂层11的安装部20的位置对齐,在树脂层11的内周侧的位置,通过缝制等接合部26将包覆部件片25的末端边缘部25b、25b彼此(分割预定部32除外)接合,由此将包覆部件12固定于轮圈部主体部19。在该操作中,在分割预定部32形成有孔部33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经由孔部33通过肉眼观察安装部20,由此能够使分割预定部32与安装部20容易地对位。
并且,使包覆部件片25彼此的连结部分别落入形成于树脂层11的槽部,并且将包覆部件12的两端部彼此在与一个槽部相对应的位置处通过缝制等接合,并使其落入该槽部而作为设计部28(图5)固定。
若由包覆部件12对树脂层11的包覆结束,则如图2的(b)所示,从分割预定部32分割包覆部件12。例如,对于分割预定部32,使用剪刀、切刀等工具T在轮圈部主体部19的经线方向的整周上切断连续部34。此时,可以使用工具T沿着一个方向切断分割预定部32,也可以沿着一个方向切断轮圈部主体部19的经线方向的半周,并沿着与其相反的方向切断剩余的半周等。通过从分割预定部32分割包覆部件12,如图2的(c)所示,一个分割体30的端部36及另一个分割体31的端部37以安装部20为基准位于一方和另一方,并在纬线方向上相互对置。
在该状态下,如图1及图2的(d)所示,覆盖一个分割体30的端部36及另一个分割体31的端部37的同时将装饰部21安装于安装部20。
然后,在完成的转向盘主体2中,在转向盘主体2安装模块3、盖体等,从而完成转向盘1。
如上所述,在第1实施方式中,在包覆部件12预先形成分割预定部32,以使分割预定部32与安装部20对位的方式由包覆部件12覆盖轮圈部主体部19的至少一部分,从分割预定部32切断包覆部件12之后,在安装部20安装装饰部21。因此,包覆部件12以安装部20为基准被分割为覆盖轮圈部主体部19的一方和另一方的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在一个分割体30和另一个分割体31的安装部20中相互对置的端部36、37的至少一部分呈彼此互补的形状。即,能够在将未预先分割的包覆部件12安装于轮圈部主体部19之后在安装部20的位置处切断包覆部件12,因此能够提供一种将包覆部件12安装于轮圈部主体部19的操作性良好,并且不易在包覆部件12产生褶皱等外观不良、且外观优异的转向盘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分割预定部32以间断地具有孔部33的方式预先形成于包覆部件12,并从孔部33切断包覆部件12。因此,在从分割预定部32切断包覆部件12之后的一个分割体30与另一个分割体31的相互对置的端部36、37,以具有间断的方式形成有互补的形状即切断部38、39。此时,在由包覆部件12覆盖轮圈部主体部19的至少一部分时,能够经由孔部33通过肉眼观察安装部20,因此能够使包覆部件12的分割预定部32与安装部20容易地对位,并且能够在分割预定部32从孔部33容易地切断包覆部件12,从而操作性变得良好。
另外,在第1实施方式中,孔部33可以设为不产生间隙的狭缝状等。
并且,如图6所示的第2实施方式那样,在孔部33、33之间,用于辅助自分割预定部32的切断的分割辅助部43可以在与孔部33分开的位置处形成于连续部34中的至少任一个。尤其,分割辅助部43优选形成于孔部33、33之间的间距比规定大的部位。分割辅助部43例如形成为狭缝或薄壁部等。此时,能够从分割预定部32容易地切断包覆部件12,并且在分割预定部32中切断距离变短,从而能够提高切断精度。
另外,从分割预定部32分割包覆部件12的工具可以局部去除分割预定部32。例如,如图7及图8所示的第3实施方式那样,可以利用工具以带状去除分割预定部32。此时,端部36、37的切断部38、39虽然不以彼此相连的方式一致,但是呈彼此互补的形状。并且,在图示的例子中,非切断部40、41稍微残留在端部36、37而端部36、37呈矩形波浪状,但是并不限于此,切断部38与非切断部40、及切断部39与非切断部41可以分别以同一面状相连。此时,能够发挥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并且,如图9及图10所示的第4实施方式那样,分割预定部32即使形成为标记线,也能够发挥相同的作用效果。关于标记线,可以在包覆部件12(包覆部件片25)的表面上印刷等,也可以比包覆部件12(包覆部件片25)的其他部分形成得薄。此时,从分割预定部32分割的一个分割体30的端部36和另一个分割体31的端部37成为整体相连的切断部,呈彼此互补的形状。
而且,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关于安装部20,只要是在与轮圈部主体部19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形成并切断包覆部件12,则能够根据转向盘1的设计等来任意地设定其位置、数量。
并且,轮圈部5可以是圆环整体,也可以是圆环的一部分,还可以至少一部分是直线状等。
然后、转向盘1除了汽车等车辆以外,还能够用作任意交通工具的转向用方向盘。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例如能够优选用作电动汽车等汽车的转向盘。

Claims (4)

1.一种方向盘,其特征在于,具备:
把持部,具有把持部主体部和覆盖该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部件;以及
装饰部,安装于该把持部,
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在与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备安装部,所述装饰部安装于该安装部,
所述包覆部件具备将所述把持部主体部的以所述安装部为基准分出的一方和另一方覆盖的一个分割体和另一个分割体,
所述一个分割体和所述另一个分割体的在所述安装部中相对置的端部的至少一部分呈彼此互补的形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向盘,其中,
所述一个分割体和所述另一个分割体中,相对置的端部的互补的形状是以具有间断的方式形成的。
3.一种方向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制造如下的方向盘,该方向盘具备:把持部,具有把持部主体部和覆盖该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包覆部件;以及装饰部,安装于该把持部,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在与所述把持部主体部延伸的方向交叉的方向上具备安装部,所述装饰部安装于该安装部,
所述方向盘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包覆部件上预先形成分割预定部;
以使所述分割预定部与所述安装部对位的方式由所述包覆部件覆盖所述把持部主体部的至少一部分;
从所述分割预定部切断所述包覆部件;以及
在所述安装部安装所述装饰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向盘的制造方法,其中,
以使分割预定部间断地具有孔部的方式在包覆部件上预先形成分割预定部。
CN202210765648.2A 2021-08-24 2022-07-01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57164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36376 2021-08-24
JP2021136376A JP2023030948A (ja) 2021-08-24 2021-08-24 ハンド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16499A true CN115716499A (zh) 2023-02-28

Family

ID=852538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65648.2A Pending CN115716499A (zh) 2021-08-24 2022-07-01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745784B2 (zh)
JP (1) JP2023030948A (zh)
CN (1) CN115716499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38854A (en) * 1924-10-20 1925-05-19 Imp Brass Mfg Co Steering-wheel marker
US3802291A (en) * 1972-10-31 1974-04-09 Sheller Globe Corp Soft steering wheel rim
JP2000225951A (ja) 1999-02-08 2000-08-15 Tokai Rika Co Ltd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KR100999246B1 (ko) * 2008-09-02 2010-1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스티어링 휠의 림
US20100199802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Guillaume Carlo F Steering Wheel Enhancement Apparatus
US20110219910A1 (en) * 2010-03-12 2011-09-15 Wu Tieh-Han Grip Sleeve Assembly
EP2511153A1 (en) * 2011-04-06 2012-10-17 Autoliv Development AB A Steering Wheel
JP6388496B2 (ja) * 2014-06-06 2018-09-1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構造
JP2016068758A (ja) * 2014-09-30 2016-05-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JP6401139B2 (ja) * 2015-09-30 2018-10-03 株式会社Subaru ステアリング用機器操作装置
DE102015014257A1 (de) * 2015-11-05 2017-05-11 Dalphi Metal Espana, S.A. Lenkrad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derartigen lenkrads
JP6761963B2 (ja) * 2017-06-05 2020-09-30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用乗員情報検出センサ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030948A (ja) 2023-03-08
US20230061692A1 (en) 2023-03-02
US11745784B2 (en) 2023-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90611B2 (ja) ハンドル用被覆部材、ハンドル、及びハンドルの製造方法
JP5415125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10081383B2 (en) Steering device
CN111065569B (zh) 用于制造车辆方向盘的方法
US7384061B2 (en) Trim panel and a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080250643A1 (en) Steering whe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3426999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US11077819B2 (en) Decoration member and cover body for airbag apparatus
CN115716499A (zh) 方向盘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094728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
CN113544042B (zh) 方向盘制作方法
WO2013187286A1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及び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JP4340979B2 (ja) ハンドルカバー
US5971428A (en) Vehicle steering wheel for equipment with an integrated gas bag restraint system
JP5889726B2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230082763A1 (en) Airbag Cover of a Vehicle
JP2938503B2 (ja) 内装品の製造方法
JP2022067874A (ja) ハンドル
EP2625070B1 (en) Trim element for motor vehicle adapted to optimum deployment of inflatable bag device
JP2022067875A (ja) ハンドル
JP2004276680A (ja) 革張りエアバッグカバー
EP3266656B1 (en) Skin-covered interior trim pad
JPH07257309A (ja) エアバッグ用オ−ナメントとその製造方法
JPH0411569A (ja) ステアリングホイールの外装材形成方法
JP2019199141A (ja) ハンド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