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07703A -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07703A
CN115707703A CN202110961274.7A CN202110961274A CN115707703A CN 115707703 A CN115707703 A CN 115707703A CN 202110961274 A CN202110961274 A CN 202110961274A CN 115707703 A CN115707703 A CN 1157077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following
formula
steps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12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彦君
王建
裴慧
孔猛
巴萨瓦拉杰·希达贡纳瓦
李锋
孙中亚
邢艳平
胡青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Viwit Bai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Weiz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dong Weizhi Zhong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Viwit Bai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Weiz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dong Weizhi Zhong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Viwit Bai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Weizhi Pharmaceutical Co ltd, Shandong Weizhi Zhong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Viwit Baike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6127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07703A/zh
Priority to CN202180100142.3A priority patent/CN11771591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22654 priority patent/WO2021259396A2/zh
Priority to KR1020247005635A priority patent/KR20240038022A/ko
Publication of CN1157077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0770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本发明具体公开了提供式P08所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检测方法以及其在制备杀菌药物、作为杀虫剂的应用,以及进一步将其作为标准品、对照品或检测项目用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的杂质研究、质量控制或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Figure DDA0003222414490000011

Description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 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药物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伐尼克兰,是一种芳基稠合氮杂多环化合物,能够调节胆碱能,以酒石酸盐的形式出售,商品名为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11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12
能与神经元烟碱乙酰胆碱特异性受体位点结合,可用于以下疾病:
治疗炎性肠疾病(包括但不限于:溃疡性结肠炎、坏疽性脓皮病和克罗恩氏病(Crohn’s disease))、过敏性肠综合症、痉挛性张力障碍、慢性疼痛、急性疼痛、腹泻(celiac sprue)、囊炎(pouchitis)、血管收缩、焦虑、恐慌症(panic disorder)、抑郁症、双相性精神障碍(bipolar disorder)、孤独症、睡眠障碍、时差反应(jet lag)、肌萎缩性侧索硬化(ALS)、认知机能障碍、药物/毒素-诱发的认知损伤(例如,起因于酒精、巴比妥类药物、维生素缺乏、消遣性药物(recreational drug)、铅、砷、汞)、疾病诱发的认知损伤(例如,起因于阿尔茨海默氏病(早老性痴呆)、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帕金森氏病、多发性硬化症、AIDS、(大)脑炎、创伤、肾性脑病和肝性脑病、甲状腺机能减退、皮克氏病、科尔萨科夫氏综合症和前额(frontal)和皮层下痴呆(subcortical dementia))、高血压、食欲过盛、厌食症、肥胖症、心律失常、胃酸分泌过多、溃疡、嗜铬细胞瘤、进行性核上麻痹(progressive supramuscular palsy)、化学品依赖和成瘾(例如,对尼古丁(和/或烟草产品)、酒精、苯并二氮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13
类、巴比妥类、类阿片或可卡因的依赖和成瘾)、头痛、偏头痛、中风、外伤性脑损伤(TBI)、强迫观念与行为性疾病(OCD)、精神病、亨廷顿氏舞蹈病、迟发性运动障碍、运动机能亢进、诵读困难、精神分裂症、多发性硬化性痴呆、年龄相关性认知衰退、癫痫症、包括小发作缺乏癫痫症(including petit mal absence epilepsy)、注意力缺陷机能亢进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图雷特氏综合症(Tourette’s Syndrome);特别是,对尼古丁的依赖、成瘾和脱瘾,包括在戒烟治疗中的应用(参见:CN 1509174A)。
伐尼克兰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消旋物的拆分方法,已被美国专利申请US 6,410,550和国际专利申请WO 01/62736所公开,它们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
亚硝胺化合物,包括与胺结合的亚硝基(N(R1)(R2)-N=O)结构,是某些动物的基因毒性物质,有些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可能或潜在的人类致癌物。
这些亚硝胺化合物,在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InternationalConference on Harmonization,简称ICH)指导文件M7(R1)中被称为“关注组群”化合物,评估和控制药品中的DNA反应性(致突变)杂质以限制潜在的致癌风险(2018年3月)。ICH指南建议,将包括亚硝胺化合物在内的任何已知致突变/致癌物控制在人类癌症风险可忽略的摄入量水平。
目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鉴定出七种亚硝胺杂质,这些杂质理论上可能存在于药品中,因为使用了可能导致亚硝胺形成的制备工艺和材料:N,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亚硝基二乙胺(NDEA)、N-亚硝基-N-甲基-4-氨基丁酸(NMBA)、N亚硝基异丙基乙胺(NIPEA)、N-亚硝二异丙胺(NDIPA)、N-亚硝二丁胺(NDBA)和N-亚硝基甲基苯胺(NMPA)。其中,有五种杂质(NDMA、NDEA、NMBA、NIPEA和NMPA)实际上已在原料药或药品中检测到。
举例来说,FDA试验的一些初步结果表明,某些雷尼替丁产品中的NDMA含量已超过可接受的水平。近年来,FDA还发现有的二甲双胍产品中含有NDMA杂质,且在某些批次中检出NDMA含量高于FDA建议的可接受摄入量限值。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以便将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亚硝胺杂质含量控制在能够满足安全性要求的较低水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或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进一步将本发明的亚硝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对照品或检测项目用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的杂质研究、质量控制或检测方法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式P08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合物: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2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伐尼克兰与亚硝酸盐在酸和溶剂的条件下发生亚硝胺化反应,生成式P08所示化合物;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22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亚硝酸盐优选为亚硝酸钠和/或亚硝酸钾。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亚硝酸盐优选为亚硝酸盐的水溶液,更优选的,所述亚硝酸盐的水溶液的浓度为0.2~0.6g/mL,例如为0.4g/mL。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酸优选为醋酸。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溶剂优选为四氢呋喃和水,所述四氢呋喃和水的体积比为1:4~6。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溶剂与所述伐尼克兰的体积质量比优选为8~16g/mL,例如为12.5g/mL。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伐尼克兰与所述亚硝酸盐的摩尔比优选为1:(1~4),例如为1:2.5。
所述制备方法中,所述反应的温度优选为40~60℃,例如为52℃。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P08所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对照品或检测项目在氮杂多环化合物的原料药或制剂的杂质研究、质量控制或检测方法中的应用;所述氮杂多环化合物为伐尼克兰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优选的,所述的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31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首先实现定性检测,并在定性检测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定量检测,监控伐尼克兰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原料药或制剂中式P08所示化合物(基因毒性杂质)的残留情况,进而保证药物的产品质量和用药安全;所述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式P08所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或对照品,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待测样品中的式P08所示化合物;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32
进一步的,所述待测样品为氮杂多环化合物的原料药或制剂,所述的氮杂多环化合物为伐尼克兰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较佳地,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
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或等效柱;
流动相A:甲酸-纯化水,体积比为0.01~0.2:100(包括但不限于:0.02:100、0.03:100、0.04:100、0.05:100、0.06:100、0.07:100、0.08:100、0.09:100、0.1:100、0.11:100、0.12:100、0.15:100、0.18:100等),优选体积比为0.1:100;
流动相B:乙腈;
较佳地,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33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的规格是:2.1mm×l00mm,1.7μm。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15~35℃(包括但不限于:20℃、25℃、30℃或32℃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进样体积:1~25μ1(包括但不限于:2μ1、3μ1、4μ1、5μ1、6μ1、7μ1、8μ1、9μ1、10μ1、15μ1、20μ1或22μ1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流速:0.1~1ml/min(包括但不限于:0.2ml/min、0.3ml/min、0.4ml/min、0.5ml/min、0.6ml/min、0.7ml/min、0.8ml/min或0.9ml/min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30℃;进样体积:2μ1;流速:0.4ml/min。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在所述式P08所示化合物出峰之前切换进入质谱;例如:在梯度洗脱程序的2~3min切进质谱,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在2min、2.1min、2.2min、2.3min、2.4min、2.5min、2.6min、2.7min、2.8min、2.9min或3min切进质谱。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检测仪器为UPLC-MS/MS(ACQuity I CLASS&TRIPLE QUAD 5500+)。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质谱条件还包括:离子源:ESI(电喷雾电离源)或APCI(大气压化学电离源);喷撞气:9psi;气帘气:30psi;离子化电压:5500V:温度:500℃;喷雾气:50psi;辅助加热气:50psi。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质谱条件还包括:正离子模式;扫描模式:SIM(single ion monitoring,单离子检测扫描)、SRM(selective reaction monitoring)或MRM(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多反应检测扫描);优选SIM或MRM。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
色谱柱:ChromCore Biphenyl或等效柱;
流动相A:甲酸-纯化水,体积比为0.01~0.2:100(包括但不限于:0.02:100、0.03:100、0.04:100、0.05:100、0.06:100、0.07:100、0.08:100、0.09:100、0.1:100、0.11:100、0.12:100、0.15:100、0.18:100等),优选体积比为0.05:100;流动相B:乙腈;
较佳地,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41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的规格是:2.1mm×l00mm,3μm。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15~35℃(包括但不限于:20℃、25℃、30℃或32℃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进样体积:1~25μ1(包括但不限于:2μ1、3μ1、4μ1、5μ1、6μ1、7μ1、8μ1、9μ1、10μ1、15μ1、20μ1或22μ1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流速:0.1~1ml/min(包括但不限于:0.2ml/min、0.3ml/min、0.4ml/min、0.5ml/min、0.6ml/min、0.7ml/min、0.8ml/min或0.9ml/min等)。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25℃;进样体积:20μ1;流速:0.4ml/min。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在所述式P08所示化合物出峰之前切换进入质谱;例如:在梯度洗脱程序的6~7min切进质谱。
进一步的,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质谱条件包括:
正离子模式;
扫描模式:SIM(single ion monitoring,单离子检测扫描)、SRM(selectivereaction monitoring,选择反应扫描)或MRM(multi reaction monitoring,多反应检测扫描);优选SIM或MRM。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检测仪器为Vanquish HPLCQ-Exactive-MS/MS。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质谱条件还包括:喷雾电压:3.9kV;鞘气流速:35arb;辅助气流速:10arb;毛细管温度:320℃:辅助气温度:320℃。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质谱条件还包括:扫描模式:SIM,单离子检测扫描;扫描范围:240.3-241.9m/z;极性:正离子模式。
进一步的,所述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包含酒石酸伐尼克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的辅料包含稀释剂、崩解剂、助流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稀释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硅化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包含:无水物、水合物)、甘露醇、共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淀粉、麦芽糊精、琼脂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稀释剂包含微晶纤维素和/或无水磷酸氢钙。
进一步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稀释剂的重量比为1:(100~300);优选为1:(150~250);更优选为1:(185~195)。
进一步的,所述的崩解剂选自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羟基乙酸淀粉钠、交联维酮、玉米或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进一步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崩解剂的重量比为1:(1~10);优选为1:(2~6);更优选为1:(3.5~4.5);例如为1:4。
进一步的,所述的助流剂选自胶态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胶态硅石、玉米淀粉、滑石粉、硅酸钙、硅酸镁、磷酸三钙和硅水凝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助流剂为胶态二氧化硅。
进一步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助流剂的重量比为1:(0.1~8);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0.5~2.5);最优选为1:(0.8~2),例如1:0.8、1:1或1:2。
进一步的,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盐、硬脂酸、滑石粉、矿物油、麦芽、苯甲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苯甲酸钠、乙酸钠、氯化钠、亮氨酸、月桂基硫酸镁和月桂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盐;更优选为,所述的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镁。
进一步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润滑剂的重量比为1:(0.1~8);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0.5~2.5);最优选为1:(1~2),例如1:1、1:1.4或1:2。
进一步的,所述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是固体制剂;优选片剂或颗粒剂。
进一步的,所述的片剂是素片或包衣片。
进一步的,所述包衣片的包衣剂为欧巴代包衣剂(包括但不限于:白、蓝、黄、红、绿、橙等的欧巴代包衣剂);优选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62
White和/或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63
Blue。
进一步的,所述的检测方法为定性检测或定量检测。
进一步的,当所述的检测方法为定量检测时,以所述式P08所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或对照品,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进样检测,得到对应的峰面积数据,将浓度与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方程;再将待测样品溶液进样检测,得到对应的峰面积数据,将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峰面积检测数据代入线性方程,可得到所述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浓度数据。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用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浓度数据除以待测样品溶液中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浓度数据,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含量数据。
进一步的,当所述待测样品是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用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浓度数据除以待测样品溶液中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浓度数据,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含量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品或对照品溶液的溶剂是乙腈和/或纯化水;待测样品溶液的溶剂是乙腈和/或纯化水。
进一步的,所述标准品或对照品溶液的溶剂与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溶剂相同。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式P08所示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晶型、溶剂合物作为杀菌剂和/或杀虫剂的应用;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61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式P08所示化合物可以具有杀菌、杀虫活性,且本发明的化合物可以作为标准品、对照品或检测项目应用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的杂质研究、质量控制或检测方法中。
本发明药物的施用方式没有特别限制,代表性的施用方式包括但并不限于:口服、肠胃外(静脉内、肌肉内或皮下)、和局部给药。
用于口服给药的固体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丸剂、散剂和颗粒剂等。在这些固体剂型中,活性化合物与至少一种常规惰性赋形剂(或载体)混合,或与下述成分混合:(a)填料或增容剂;(b)增粘剂,例如:羧甲基纤维素及其盐;(c)保湿剂;(d)崩解剂;(e)缓溶剂;(f)吸收加速剂;(g)润湿剂;(h)吸附剂;以及(i)润滑剂等。胶囊剂、片剂和丸剂中,剂型还可包含缓冲剂。
固体剂型如片剂、糖丸、胶囊剂、丸剂和颗粒剂,可采用包衣和壳材制备,如肠衣和其它本领域公知的材料。它们可包含不透明剂,并且,这种剂型中活性化合物或化合物的释放可以延迟的方式在消化道内的某一部分中释放。必要时,活性化合物也可与上述赋形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形成微胶囊形式。
用于口服给药的液体剂型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乳液、溶液、悬浮液、糖浆或酊剂。除了活性化合物外,液体剂型可包含本领域中常规采用的惰性稀释剂,如水或其它溶剂,以及增溶剂和乳化剂等。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A说明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面所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本发明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关于本发明中使用术语的定义,除非另有说明,本文中术语提供的初始定义适用于全文中的该术语;对于本文没有具体定义的术语,应当根据公开内容和/或上下文,给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给予它们的含义。
实施例1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制剂1):
按照表1的配方,将胶态二氧化硅(Colloidal silicon dioxide)第I部分和无水磷酸氢钙(Anhydrous dibasic calcium phosphate)第I部分混合在一起,之后加入酒石酸伐尼克兰(Varenicline tartrate)并混匀,再加入胶态二氧化硅第II部分和无水磷酸氢钙第II部分并混匀,然后加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roscarmellose sodium)和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粒内部分并混匀,干法制粒,并将颗粒和硬脂酸镁粒外部分混合在一起,压缩成片剂,然后使用欧巴代包衣粉进行包衣:乳白色和/或蓝色(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71
White和/或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72
Blue,也可简称为:欧巴代白、欧巴代蓝等)。
在上述制剂配方中,微晶纤维素和无水磷酸氢钙用作稀释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作崩解剂,胶态二氧化硅用作助流剂,硬脂酸镁用作润滑剂,乙醇和/或纯化水作为包衣溶剂。
表1、制剂1(未包衣的素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81
其中,酒石酸伐尼克兰1.71mg/片可折算成伐尼克兰1mg/片,即:每片制剂中包含1mg有效成分(伐尼克兰),也可以表示为:1mg素片(或者1mg包衣片等);而0.5mg素片是在1mg素片的基础上各组分的量都减为一半。
实施例2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制剂2):
按照表2的配方,将胶态二氧化硅(Colloidal silicon dioxide)第I部分和无水磷酸氢钙(Anhydrous dibasic calcium phosphate)第I部分混合在一起,之后加入酒石酸伐尼克兰(Varenicline tartrate)并混匀,再加入胶态二氧化硅第II部分和无水磷酸氢钙第II部分并混匀,然后加入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roscarmellose sodium)和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粒内部分并混匀,干法制粒,并将颗粒和硬脂酸镁粒外部分混合在一起,压缩成片剂,然后使用欧巴代包衣粉进行包衣:乳白色和/或蓝色(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83
White和/或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84
Blue)。
在上述制剂配方中,微晶纤维素和无水磷酸氢钙用作稀释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作崩解剂,胶态二氧化硅用作助流剂,硬脂酸镁用作润滑剂,纯化水作为包衣溶剂。
表2、制剂2(未包衣的素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82
实施例3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制剂3):
按照表3的配方,将胶态二氧化硅(Colloidal silicon dioxide)第I部分和微晶纤维素(Microcrystalline cellulose)第I部分混合在一起,之后加入酒石酸伐尼克兰(Varenicline tartrate)并混匀,再加入胶态二氧化硅第II部分和微晶纤维素第II部分并混匀,然后加入无水磷酸氢钙(Anhydrous dibasic calcium phosphate)、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Croscarmellose sodium)和硬脂酸镁(Magnesium stearate)粒内部分并混匀,再与硬脂酸镁粒外部分混合在一起,压缩成片剂,然后使用欧巴代包衣粉进行包衣:乳白色和/或蓝色(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93
White和/或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94
Blue)。
在上述制剂配方中,微晶纤维素和无水磷酸氢钙用作稀释剂,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用作崩解剂,胶态二氧化硅用作助流剂,硬脂酸镁用作润滑剂,纯化水作为包衣溶剂。
表3、制剂3(未包衣的素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91
实施例4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制剂4):按照表4的配方,根据实施例3类似的工艺制备。
表4、制剂4(未包衣的素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092
实施例5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制剂5):按照表5的配方,根据实施例3类似的工艺制备。
表5、制剂5(未包衣的素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01
实施例6
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制剂6):按照表6的配方,根据实施例3类似的工艺制备(用干法制粒)。
表6、制剂6(未包衣的素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02
实施例7
利用UPLC-MS/MS(设备类型:ACQuity I CLASS&TRIPLE QUAD 5500+)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的亚硝胺杂质P08,其结构式如下。利用HPLC Q-Exactive-MS/MS(Vanquish HPLC Q-Exactive-MS/MS)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片(素片或包衣片)中的亚硝胺杂质P08。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03
检测结果,见表7。
表7、素片中亚硝胺杂质P08的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04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1
ppm:parts per million,定义为百万分之一,1ppm即为一百万分之一。
实施例8
包衣工艺优化:按照表8,对实施例2~6所得的素片进行包衣,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包衣片。
表8、酒石酸伐尼克兰包衣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2
其中,#1W表示1mg素片(#1)用2%的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4
white进行包衣,#2W表示1mg素片(#2)用2%的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5
white进行包衣,其他类推。
实施例9
根据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是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要求,需要对药物中的亚硝胺杂质进行检测,一般要求控制在≤7.5ppm。
利用HPLC Q-Exactive-MS/MS(Vanquish HPLC Q-Exactive-MS/MS)检测包衣片中的亚硝胺杂质P08。以美国畅沛(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6
RLD)和中国畅沛(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7
RLD)作为对照;其中,RLD为Reference Listed Drug的缩写,指的是参比制剂。检测结果见表9。
表9、包衣片中亚硝胺杂质P08的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13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21
实施例10
亚硝胺化合物P08的制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22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4.0g化合物M02(伐尼克兰)和45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清;加入8.2mL的NaNO2水溶液(浓度为0.4g/mL),加入2.9g醋酸,升温至52℃,TLC监控反应完毕,有固体析出,过滤,真空干燥,得到亚硝胺化合物P08,其纯度为98.87%(面积归一化法)。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31
亚硝胺化合物P08的1H-NMR、13C-NMR和IR图谱,分别见表10~12;M+H+=241.20;UV:在乙腈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04.40nm。
表10、亚硝胺化合物P08的1H-NMR图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32
表11、亚硝胺化合物P08的13C-NMR图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33
表12、亚硝胺化合物P08的IR图谱
吸收波数(cm<sup>-1</sup>) 归属
3048.8 Ar-H
2961.4,2931.8 饱和C-H伸缩振动
1925.2 苯环C=C伸缩振动
1575.2 N=O伸缩振动
885.2 苯环C-H弯曲振动
实施例11
我们创造性开发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UPLC-MS/MS),用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并进行和通过了方法学验证。
UPLC-MS/MS的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具体见表13。
表13、UPLC-MS/MS的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41
1、溶液配制
稀释剂:纯化水
对照品储备液:称取19.970mg亚硝胺化合物P08(纯度≥98%),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8ml乙腈,后加入稀释剂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
对照品母液:量取对照品储备液37.5μl于10ml量瓶中,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
2、系统适用性
系统适用性溶液(100%限度水平对照品溶液):量取对照品母液约100.0μl于10ml量瓶中,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
连续进6针系统适用性溶液,计算6针系统适用性溶液中目标物峰面积的RSD,结果是4%,系统适用性良好。
3、线性
标准曲线溶液:分别量取对照品母液50.0μl、100.0μl、150.0μl、200.0μl置于4个10ml量瓶中,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依次作为线性溶液L-3、L-4、L-5、L-6。量取L-3溶液800μ1至10ml量瓶中,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作为L-2。量取L-2溶液1000μ1至10ml量瓶中,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作为L-1。
取标准曲线溶液分别进样分析,以目标物的浓度(X)为横坐标(单位:ng/ml),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线性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r;结果显示,线性方程:Y=7370X-12900,线性相关系数r=0.999,线性良好,在0.2951ng/ml~147.6ng/ml(即:0.02951ppm~14.76ppm)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4、检测限(LOD)
LOD溶液:量取L-1溶液5000μ1至10ml量瓶中,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作为LOD溶液。
取LOD溶液连续进样2针,目标峰的S/N(信噪比)分别为11、8,满足不小于3的要求,方法灵敏;LOD=0.01476ppm。
5、定量限(LOQ)
取定量限溶液(L-1溶液)连续进样6针,目标峰的S/N分别为23、24、17、12、24、14,满足不小于10的要求,方法灵敏;LOQ=0.02951ppm。
6、准确度
样品溶液:称取样品(例如:购买或合成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约10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平行制备2份。
准确度溶液:称取样品约100mg置于10ml量瓶中,分别加入对照品母液50.0μl(50%限度水平)、100.0μl(100%限度水平)、150.0μl(150%限度水平),再用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即得。每个准确度水平平行配制3份。
结果显示,在5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的回收率在95%~102%之间,RSD为4%;在10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的回收率在90%~103%之间,RSD为7%;在15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的回收率在98%~100%之间,RSD为1%,符合接受标准,准确度良好。
7、重复性
称取样品约10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对照品母液100.0μl,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平行配制6份。
结果显示,6份重复性溶液中亚硝胺化合物P08含量的RSD为6%,符合接受标准,重复性良好。
8、专属性
取空白溶液(稀释剂)、100%限度水平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与“重复性”的样品溶液相同)、10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分别进样分析。
结果显示,样品溶液、100%限度水平对照品溶液、10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的目标物保留时间均为3.47min,目标物的出峰位置处没有明显的干扰,满足分离度的要求,专属性良好。
9、中间精密度
中间精密度溶液:称取样品约100mg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对照品母液100.0μl,稀释剂稀释至刻度,混匀。平行配制6份。再加上“7、重复性”的6份溶液。
计算6份中间精密度溶液和6份重复性溶液共计12份溶液的浓度RSD,为9%,满足不大于15%的要求,符合接受标准,中间精密度良好。
10、溶液稳定性
取10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15℃放置,每隔一段时间进样分析,计算每个时间点与零点的浓度比值,21h内该比值在96%~113%之间。
11、耐用性
分别考察色谱柱温度变化±2℃、有机相初始比例±1%、流速变化±0.01ml/min时,100%限度水平准确度溶液中目标物的浓度值,每个条件下分别进样2针,计算同一参数波动中,6份溶液中目标物浓度值的RSD在4%~6%之间,方法耐用性良好。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样品中的亚硝胺化合物P08含量,检测2次,取平均值:
P08含量:C(ppm)=样品溶液中的P08浓度(ng/ml)/[m(mg)/V(ml)]
m:样品质量,mg;
V:样品稀释体积,ml。
实施例12
同时,我们还开发了HPLC Q-Exactive-MS/MS(Vanquish HPLC Q-Exactive-MS/MS)方法,用于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剂中亚硝胺杂质P08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并进行和通过了方法学验证。
HPLC Q-Exactive-MS/MS的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具体见表14。
表14、HPLC Q-Exactive-MS/MS的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61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71
1、溶液配制
对照品储备液:称取7.5mg亚硝胺化合物P08置于100ml量瓶中,加入乙腈溶解,定容(定溶液1A)。取1.0ml定溶液1A置于100ml量瓶中,加入乙腈定容(定溶液1B)。取1.0ml定溶液1B置于20ml量瓶中,加入乙腈定容,得到对照品储备液。
对照品溶液:取1.0ml对照品储备液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乙腈定容,即得对照品溶液。
样品溶液:取10片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剂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3ml纯化水和3ml乙腈,超声30s,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混匀。
样品加标溶液:取10片酒石酸伐尼克兰片剂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3ml纯化水和3ml乙腈,超声30s,再加入1.0ml对照品储备液,加入乙腈定容至刻度,混匀。
安慰剂溶液:称取1g安慰剂(相当于去掉有效成分的片剂)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3ml纯化水和3ml乙腈,超声30s,用乙腈稀释至刻度,混匀。
安慰剂加标溶液:称取1g安慰剂置于10ml量瓶中,加入3ml纯化水和3ml乙腈,超声30s,再加入1.0ml对照品储备液,加入乙腈定容稀释至刻度,混匀。
空白:乙腈。
2、专属性
取空白、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安慰剂溶液、样品加标溶液、安慰剂加标溶液分别进样分析。
结果显示,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加标溶液的目标物保留时间均约为7.80min,目标物的出峰位置处没有明显的干扰,满足分离度的要求,专属性良好。
3、溶液稳定性
取对照品溶液、样品溶液室温条件下放置,每隔一段时间进样分析:0、2、4、6、8、10、12小时,计算每个时间点与零点的峰面积比值(即:峰面积变化率)。
结果显示,12小时内对照品溶液的亚硝胺化合物P08峰面积变化率<12%,12小时内样品溶液的亚硝胺化合物P08峰面积变化率<3.5%。
4、系统适用性
取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5次,计算目标物峰面积的RSD,结果为1.41%,系统适用性良好。
5、重复性
平行配制6份样品溶液,分别进样分析。结果显示,6份样品溶液中杂质化合物P08含量的RSD为3.49%,符合接受标准,重复性良好。
6、中间精密度
由两位分析员在不同时间分别称取6份样品溶液,分别进样分析,并计算平均值和RSD。结果显示,RSD=5.93%。
7、线性
分别配制0.015ng/ml、0.38ng/ml、1.88ng/ml、3.77ng/ml、5.65ng/ml、18.83ng/ml、37.66ng/ml、753.2ng/ml的对照品溶液,进样分析;以目标物的浓度(X)为横坐标,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线性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r;
结果显示,线性方程:Y=462785X+1000000,线性相关系数r=0.9999,线性良好,在0.015ng/ml~753.2ng/ml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8、准确度
结果显示,样品加标溶液的回收率在85%~95%之间,RSD为2.03%,符合接受标准,准确度良好。
9、检测限(LOD)
LOD=13.2ppb,目标峰的平均S/N(信噪比)为75.94,满足大于3的要求,方法灵敏。
10、定量限(LOQ)
LOQ=17.6ppb,目标峰的平均S/N为103.35,满足大于10的要求,方法灵敏。
11、耐用性
考察色谱柱温度变化±2℃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耐用性良好。
按照以下公式计算计算样品中的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含量:
C(ppm)=样品溶液中的P08浓度(ng/ml)/样品溶液中的酒石酸伐尼克兰浓度(mg/ml)
实施例13
亚硝胺化合物P06的制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81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5g化合物M01和52mL四氢呋喃(THF),搅拌溶清;加入10mL的NaNO2水溶液(浓度为0.4g/mL),以及3g醋酸,升温至50℃反应,TLC或HPLC监控反应完毕,浓缩,加入50mL二氯甲烷(DCM)和50mL饱和食盐水,搅拌溶清,静置,分液,取有机相,用饱和食盐水洗一次,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浓缩至干,得到亚硝胺化合物P06,纯度为93.69%(面积归一化法)。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91
亚硝胺化合物P06的1H-NMR、13C-NMR和IR图谱,分别见表15~17;M+H+=279.10;UV:在乙腈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23.80nm。
表15、亚硝胺化合物P06的1H-NMR图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92
表16、亚硝胺化合物P06的13C-NMR图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193
表17、亚硝胺化合物P06的IR图谱
吸收波数(cm<sup>-1</sup>) 归属
3034.5 Ar-H
2920.2,2879.0 饱和C-H伸缩振动
1667.2 苯环C=C伸缩振动
1546.9,1428.2,1344.9 N=O,N-O伸缩振动
845.2 苯环C-H弯曲振动
实施例14
亚硝胺化合物P07的制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01
向100mL三口瓶中,加入4.0g化合物P06和50mL二氯甲烷(DCM),搅拌溶清;加入1.0g钯炭催化剂(Pd/C),先用氮气置换后,然后再持续通氢气,升温至25~30℃,反应过夜,TLC监控反应完毕,过滤,浓缩至干,得到亚硝胺化合物P07,纯度为96.59%(面积归一化法)。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02
亚硝胺化合物P07的1H-NMR、13C-NMR和IR图谱,分别见表18~20;M+H+=219.20;UV:在乙腈:水=1:1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212.00nm。
表18、亚硝胺化合物P07的1H-NMR图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03
表19、亚硝胺化合物P07的13C-NMR图谱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04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11
表20、亚硝胺化合物P07的IR图谱
吸收波数(cm<sup>-1</sup>) 归属
3432.6 N-H伸缩振动
3008.2 Ar-H
2942.2,2870.9 饱和C-H伸缩振动
1655.5 苯环C=C伸缩振动
1495.2 N=O伸缩振动
866.5 苯环C-H弯曲振动
实施例15
申请日为2020年07月2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202010698570.8(发明名称:一种伐尼克兰中间体、伐尼克兰及其盐的制备方法),其全部内容以引用方式全部并入本文。
1、伐尼克兰中间体的制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12
①、将3kg(约8.69mol)化合物A和0.35kg钯炭(Pd/C,Pd 5%)催化剂,加入到36kg异丙醇和15kg纯化水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5-35℃,通氢气并搅拌进行反应6h,然后停止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A的剩余量≤0.5%),垫硅藻土过滤除去钯炭催化剂,得到含化合物B的反应液;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13
②、在惰性气体(本实施例为氮气)保护下,向步骤①所得的反应液中,加入75g碳酸氢钠(约0.89mol,显碱性),然后缓慢加入乙二醛的水溶液(0.556kg(约9.58mol)乙二醛和6.5kg水,显酸性)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8h(包含乙二醛水溶液的加入时间),然后停止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B的剩余量≤0.5%),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90kg纯化水,控制釜内温度在20-30℃,保温2h,之后离心,干燥(45-50℃),得到2.34kg伐尼克兰中间体(化合物C),为类白色固体,HPLC纯度99.1%,有关物质检测项目:化合物A≤0.1%,化合物B≤0.1%,其他最大单个未知杂质含量≤0.1%。
2、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14
a、在惰性气体(本实施例为氮气)保护下,向反应釜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约20.25mol)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约6.51mol)化合物C(前一步骤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搅拌反应8h,然后停止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21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约7.73mol)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包含无水乙醇和L-(+)-酒石酸的加入时间),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2.08kg酒石酸伐尼克兰,为类白色固体。
实施例1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法(UPLC-MS/MS,详见表13),用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
经检测,实施例15制备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114ppm(试验结果显示,该杂质的保留时间约在3.47min左右);这表明,如果不加以控制和处理,而按照常规的方法制备酒石酸伐尼克兰,所得产物中的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含量通常在数百ppm级别,无法满足FDA对亚硝胺杂质的限量要求。
实施例17
1、伐尼克兰中间体的制备
①、将3kg化合物A(经检测,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含量为722ppm)和0.35kg钯炭(Pd/C,Pd 5%)催化剂,加入到36kg异丙醇和15kg纯化水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5~35℃,通氢气并搅拌进行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A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垫硅藻土过滤除去钯炭催化剂,得到含化合物B的反应液;
②、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步骤①所得的反应液中,加入75g碳酸氢钠,然后缓慢加入乙二醛的水溶液(0.56kg乙二醛和6.5kg水)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B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90kg纯化水,控制釜内温度在20~30℃,保温2h,之后离心,干燥(45~50℃),得到化合物C。
2、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a、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化合物C(前一步骤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的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
再按照每克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溶剂用量8ml,将制得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加入到打浆溶剂中,于30~40℃打浆1.5h,之后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二氯甲烷打浆处理后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5.94ppm,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和P07的含量为未检出(小于检测限),满足FDA对亚硝胺杂质的限量要求。
实施例18
1、伐尼克兰中间体的制备
①、将3kg化合物A(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质量,一般可以要求: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含量≤500ppm,检测值为485ppm)和0.35kg钯炭(Pd/C,Pd 5%)催化剂,加入到36kg异丙醇和15kg纯化水的反应釜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5~35℃,通氢气并搅拌进行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A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垫硅藻土过滤除去钯炭催化剂,得到含化合物B的反应液;
②、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步骤①所得的反应液中,加入75g碳酸氢钠,然后缓慢加入乙二醛的水溶液(0.56kg乙二醛和6.5kg水)中,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B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90kg纯化水,控制釜内温度在20~30℃,保温2h,之后离心,干燥(45~50℃),得到化合物C。
2、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a、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化合物C(前一步骤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的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
再按照每克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溶剂用量8ml,将制得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加入到打浆溶剂中,于30~40℃打浆1.5h,之后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乙酸乙酯打浆处理后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3.04ppm,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和P07的含量为未检出(小于检测限)。
实施例19
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a、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化合物C(实施例18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的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
再按照每克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溶剂用量8ml,将制得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加入到打浆溶剂中,于30~40℃打浆1.5h,之后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二氯甲烷打浆处理后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4.47ppm,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和P07的含量为未检出(小于检测限)。
实施例20
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a、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化合物C(实施例18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的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
再按照每克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溶剂用量8ml,将制得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加入到打浆溶剂中,于30~40℃打浆1.5h,之后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异丙醇打浆处理后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2.89ppm,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和P07的含量为未检出(小于检测限)。
实施例21
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a、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化合物C(实施例18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的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
再按照每克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溶剂用量8ml,将制得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加入到打浆溶剂中,于30~40℃打浆1.5h,之后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正庚烷打浆处理后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24.29ppm。
实施例22
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制备
a、在惰性气体(氮气)保护下,向反应瓶中加入20kg纯化水、0.81kg氢氧化钠、8kg二氯甲烷和2kg化合物C(实施例18制得),控制反应温度在20~35℃,HPLC检测反应液中化合物C的剩余量≤0.5%停止反应,之后向反应釜内加入18.5kg二氯甲烷,搅拌,静置,分液,取有机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5kg×2)萃取,合并有机相,有机相中加入5kg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对滤液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加入10kg无水乙醇,继续减压蒸馏(真空度≤-0.09MPa,40~50℃)至基本无馏分产生,得到含伐尼克兰的母液;
b、向步骤a所得含伐尼克兰的母液中,缓慢加入30kg无水乙醇和1.16kg的L-(+)-酒石酸,控制反应温度在20~30℃,搅拌反应16h,然后停止反应,之后离心,干燥(70~75℃),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
再按照每克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溶剂用量8ml,将制得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加入到打浆溶剂中,于30~40℃打浆1.5h,之后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乙醇打浆处理后的酒石酸伐尼克兰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含量为2.60ppm,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和P07的含量为未检出(小于检测限)。
实施例23~25
通过进一步控制本发明起始原料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的含量(例如:将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含量控制在≤250ppm、≤200ppm、≤150ppm、≤100ppm或更低的范围内),以及增加打浆处理的次数等,我们还制备得到了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含量分别为0.511ppm、0.205ppm、0.118ppm的酒石酸伐尼克兰。
若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含量过高,可以通过以下打浆处理方法降低P06的含量,例如:将3.3kg化合物A(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含量为722ppm)加入到打浆溶剂(8.00kg(11.7L)正庚烷和2.70kg(3L)乙酸乙酯)中,于15~35℃打浆搅拌4~5h,之后离心,水洗滤饼,再离心,干燥,即可。经检测,打浆处理后化合物A中的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含量为0.03%(315ppm)。这说明,通过一次上述打浆处理就能够将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含量降低至少一半以上。
打浆处理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打浆溶剂能够溶解目标化合物中的微量杂质使其留在液体中,而不溶的目标化合物仍为固体形式,再通过固液分离,进而降低目标化合物中的杂质含量。
实施例26
采用如表21所述条件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本发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7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并进行和通过了方法学验证。
表21、检测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7的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61
1、溶液配制
空白(稀释剂):水-乙腈(95:5)
对照品储备液:称取25mg亚硝胺化合物P07(纯度≥95%),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溶解,定容至刻度,混匀(定溶液Ⅰ)。取1.0ml定溶液Ⅰ,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定容至刻度,混匀,得到对照品储备液。
对照品溶液:取0.45ml对照品储备液,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
样品溶液:取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约100m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
2、系统适用性
连续5针对照品溶液,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7峰面积的RSD≤15%,保留时间的RSD≤2.0%,与相邻峰能很好地分开,系统适用性良好。
3、线性
配制浓度分别为0.002688μg/ml、0.020157μg/ml、0.033594μg/ml、0.053751μg/ml、0.067189μg/ml、0.100783μg/ml(以亚硝胺化合物P07计)的对照品溶液;
取上述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分析,以目标物的浓度(X)为横坐标(单位:μg/ml),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线性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r;结果显示,线性方程:Y=3000000X+2671.7,线性相关系数r=0.998,线性良好,在0.002688μg/ml~0.100783μg/ml(即:0.2688ppm~10.0783ppm)的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4、检测限(LOD)
LOD=0.1344ppm,目标峰的S/N(信噪比)为14.8、13.1等,满足大于3的要求,方法灵敏。
5、定量限(LOQ)
LOQ=0.2688ppm,目标峰的S/N为20.5、24.9等,满足大于10的要求,方法灵敏。
6、专属性
结果显示,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7的保留时间为14.487min左右,相邻峰之间没有干扰,满足分离度的要求,专属性良好。
此外,
经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耐用性等也都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规定和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7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
实施例27
采用如表22所述条件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用于本发明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并进行和通过了方法学验证。
表22、检测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色谱条件以及质谱条件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71
1、溶液配制
空白(稀释剂):纯化水
对照品储备液:称取25mg亚硝胺化合物P06(纯度≥92%),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乙腈溶解,定容至刻度,混匀(定溶液II)。取1.0ml定溶液II,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定容至刻度,混匀,得到对照品储备液。
对照品溶液:取4.5ml对照品储备液置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定容至刻度,混匀,即得。
样品溶液:取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约1000mg,置于20ml顶空瓶中,准确量取5.0ml稀释剂溶解,混匀。
2、系统适用性
连续5针对照品溶液,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峰面积的RSD≤15%,保留时间的RSD≤2.0%,与相邻峰能很好地分开,系统适用性良好。
3、线性
取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分析,以目标物的浓度(X)为横坐标(单位:μg/ml),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线性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r;结果显示,线性相关系数r>0.99,线性关系良好。
4、检测限(LOD)
LOD=0.0145ppm,目标峰的S/N(信噪比)为5.8,满足大于3的要求,方法灵敏。
5、定量限(LOQ)
LOQ=0.0289ppm,目标峰的S/N为12.0,满足大于10的要求,方法灵敏。
6、专属性
结果显示,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保留时间为14.648min左右,相邻峰之间没有干扰,满足分离度的要求,专属性良好。
此外,
经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耐用性等也都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规定和要求,能够很好地实现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
实施例28
为了更好地保证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包括:P06、P07、P08;其中,P08是由P06经中间产物P07转化而来;因此,P08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亚硝胺杂质的主要存在形式,P06是化合物A等原料中亚硝胺杂质的主要存在形式,P07是制备过程中的中间产物)的限量要求,需要对起始原料化合物A中的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进行定性和/或定量检测,例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其色谱条件见表23。
表23、检测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色谱条件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81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291
1、制作标准曲线
空白(稀释剂):乙腈-水(60:40)
对照品溶液:称取25mg亚硝胺化合物P06(纯度≥92%),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得到对照品溶液。
分别配制浓度为0.0001394mg/ml、0.0004645mg/ml、0.0007432mg/ml、0.000929mg/ml、0.001115mg/ml、0.001394mg/ml、0.001858mg/ml(以亚硝胺化合物P06计)的对照品溶液;
取上述不同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分析,以目标物的浓度(X)为横坐标(单位:mg/ml),峰面积(Y)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到线性方程和线性相关系数r;结果显示,线性方程:Y=228.94X+0.0025,线性相关系数r=0.999,线性良好,在该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
检测限:LOD=0.004%(即40ppm),目标峰的S/N(信噪比)为6.4,满足大于3的要求,方法灵敏。
定量限:LOQ=0.014%(即140ppm),目标峰的S/N为18.9,满足大于10的要求,方法灵敏。
专属性:样品和对照品的混合溶液检测结果显示,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保留时间为4.592min左右(分离度R=13.18),化合物A的保留时间为7.587min左右(分离度R=6.82),杂质M01的保留时间为9.373min左右(分离度R=7.24),杂质M02的保留时间为12.45min左右(分离度R=5.25),各个峰之间没有干扰,满足分离度的要求,专属性良好。
此外,
经验证,该检测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耐用性等也都符合方法学验证的规定和要求,能够用于化合物A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定性和/或定量检测。
2、对样品进行检测
样品溶液:取化合物A约2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入稀释剂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混匀。
样品溶液进样检测,得到其峰面积数据以及色谱图(见:图1),将该峰面积数据代入上述由对照品溶液得到的线性方程,计算得到检测样品溶液中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的浓度数据。
再按照以下公式,计算样品(化合物A)中的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6含量:
P06含量:C(用%或ppm表示)=样品溶液中的P06浓度(mg/ml)/[m(mg)/V(ml)]
m:样品质量,mg;
V:样品稀释体积,ml。
实施例29:
检测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是否具有基因毒性(能够致突变或致癌)。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菌株
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来源:美国MOLT OX公司,购自上海宝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经鉴定符合要求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株进行试验。
1.2代谢活化系统
大鼠肝S9,来源:上海宝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受试物
名称: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性状:白色粉末。
1.4主要仪器与试剂
X SR-204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公司);高压蒸汽灭菌器(日本SANYO公司);隔水式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技有限公司);Stuart温控摇床培养箱(英国Stuart公司);BHC-1300II A2生物安全柜(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
6-磷酸葡萄糖,来源: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辅酶II,来源: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营养肉汤,来源: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琼脂粉,来源: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灭菌注射用水,来源: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敌克松,来源:CHEMSERVICE;甲磺酸甲酯,来源: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2-氨基芴,来源:上海晶纯试剂有限公司;1,8-二羟基蒽醌,来源:美国SIGMA-ALDRICH公司;环磷酰胺,来源:美国SIGMA-ALDRICH公司;叠氮化钠,来源:RIEDEL-SEELIE。
1.5试验方法(Ames试验平板掺入法)
实验采用平板掺入法。
1.5.l剂量选择与受试物配制
剂量设计:按每皿5mg、2.5mg、1.25mg、0.625mg、0.3125mg、0.15625mg进行试验。
受试物配制:取本品用二甲基亚砜配成50mg/ml的溶液,用二甲基亚砜依次稀释成25mg/ml、12.5mg/ml、6.25mg/ml、3.125mg/ml、1.5625mg/ml。
1.5.2试验方法。
将冷冻保存的菌液TA97a、TA98、TA100、TA102、TA1535 0.1ml分别接种于10ml营养肉汤培养基,37℃振荡(100次/min)培养10h。将含0.5mmol/L组氨酸-0.5mmol/L生物素的顶层培养基2.0ml分装于试管中,0.103MPa灭菌20min,50℃水浴保温。然后每管依次加入受试物溶液0.1ml、S9混合液0.5ml(需代谢活化时)和菌液0.1ml,充分混匀,迅速倾入底层琼脂平板上,转动平板,使之分布均匀。水平放置待冷凝固化后,倒置于37℃培养箱里孵育48h,计数每皿回变菌落数。每个剂量均做三个平行板,同时设自发回变组、溶剂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
1.6试验数据统计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301
表示,采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1.7结果判定
如果受试物的回变菌落数是溶剂对照回变菌落数的两倍或两倍以上,并呈剂量-反应关系,则该受试物判定为致突变阳性;受试物在任何一个剂量条件下,出现阳性反应并有可重复性,则该受试物判定为致突变阳性。如果受试物经上述试验菌株测定后,无论在加S9和未加S9条件下均为阴性,则该受试物为致突变阴性。
2试验结果
结果见表24。
表24、Ames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311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312
续表Ames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313
Figure BDA0003222414470000314
Ames试验结果可见,在不加S9的条件下,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剂量为625μg/皿时,TA1535菌落数超过溶剂对照组的两倍。在加S9条件下,剂量为2500μg/皿时,TA98菌落数超过溶剂对照组的两倍,剂量为5000、2500、1250、625μg/皿时,TA1535菌落数超过溶剂对照组的两倍,并呈剂量-反应关系。这表明,在加与不加代谢活化系统的情况下,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对鼠伤寒沙门氏菌为致突变阳性。
实施例30
参照现有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例如: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4-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4部分:防治小麦白粉病试验盆栽法;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6.5-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菌剂第5部分:抑制水稻纹枯病菌试验蚕豆叶片法;中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54.6-2006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6部分:杀虫活性试验浸虫法;NY/T 1154.9-2008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杀虫剂第9部分:喷雾法等),测定亚硝胺杂质化合物P08的杀菌或杀虫活性。
当然,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或变形,这些相应的改变和/或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6)

1.式P08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合物: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11
2.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伐尼克兰与亚硝酸盐在酸和溶剂的条件下发生亚硝胺化反应,生成式P08所示化合物;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12
较佳地,所述制备方法满足以下条件①~⑥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①:所述的亚硝酸盐为亚酸钠和/或亚硝酸钾;
②:所述的酸为醋酸;
③:所述溶剂为四氢呋喃和水,所述四氢呋喃和水的体积比为1:4~6;
④:所述溶剂与所述伐尼克兰的体积质量比为8~16g/mL,例如为12.5g/mL;
⑤:所述伐尼克兰与所述亚硝酸盐的摩尔比为1:(1~4),例如为1:2.5;
⑥:所述反应的温度为40~60℃,例如为52℃。
3.式P08所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对照品或检测项目在氮杂多环化合物的原料药或制剂的杂质研究、质量控制或检测方法中的应用;所述氮杂多环化合物为伐尼克兰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较佳地,所述检测方法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13
4.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式P08所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或对照品,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待检样品中的式P08所示化合物;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14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氮杂多环化合物的原料药或制剂,所述的氮杂多环化合物为伐尼克兰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较佳地,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
色谱柱:ACQUITY UPLC BEH C18或等效柱;
流动相A:甲酸-纯化水,体积比为0.01~0.2:100,例如:0.02:100、0.03:100、0.04:100、0.05:100、0.06:100、0.07:100、0.08:100、0.09:100、0.1:100、0.11:100、0.12:100、0.15:100、0.18:100等),优选体积比为0.1:100;
流动相B:乙腈;
较佳地,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21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色谱柱的规格是:2.1mm×l00mm,1.7μm。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满足以下条件①~③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柱温:15~35℃;例如:20℃、25℃、30℃或32℃;
②:进样体积:1~25μ1;例如:2μ1、3μ1、4μ1、5μ1、6μ1、7μ1、8μ1、9μ1、10μ1、15μ1、20μ1或22μ1;
③:流速:0.1~1ml/min;例如:0.2ml/min、0.3ml/min、0.4ml/min、0.5ml/min、0.6ml/min、0.7ml/min、0.8ml/min或0.9ml/min;
较佳地,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30℃;进样体积:2μ1;流速:0.4ml/min。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为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满足以下条件①~④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在所述式P08所示化合物出峰之前切换进入质谱;例如:在梯度洗脱程序的2~3min切进质谱,例如在2min、2.1min、2.2min、2.3min、2.4min、2.5min、2.6min、2.7min、2.8min、2.9min或3min切进质谱
②:检测仪器为UPLC-MS/MS,ACQuity I CLASS&TRIPLE QUAD 5500+;
③:离子源:ESI或APCI;喷撞气:9psi;气帘气:30psi;离子化电压:5500V:温度:500℃;喷雾气:50psi;辅助加热气:50psi;
④:正离子模式;扫描模式:SIM、SRM或MRM;优选SIM或MRM。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包括:
色谱柱:ChromCore Biphenyl或等效柱;
流动相A:甲酸-纯化水,体积比为0.01~0.2:100,例如:0.02:100、0.03:100、0.04:100、0.05:100、0.06:100、0.07:100、0.08:100、0.09:100、0.1:100、0.11:100、0.12:100、0.15:100、0.18:100等),优选体积比为0.05:100;
流动相B:乙腈;
较佳地,按下表进行梯度洗脱: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31
11.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色谱柱的规格是:2.1mm×l00mm,3μm。
12.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满足以下条件①~③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柱温:15~35℃,例如:20℃、25℃、30℃或32℃;
②:进样体积:1~25μ1,例如:2μ1、3μ1、4μ1、5μ1、6μ1、7μ1、8μ1、9μ1、10μ1、15μ1、20μ1或22μ1;
③:流速:0.1~1ml/min,例如:0.2ml/min、0.3ml/min、0.4ml/min、0.5ml/min、0.6ml/min、0.7ml/min、0.8ml/min或0.9ml/min;
较佳地,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色谱条件还包括:柱温:25℃;进样体积:20μ1;流速:0.4ml/min。
13.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待测样品是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时,所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质谱条件满足以下条件①~④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在所述式P08所示化合物出峰之前切换进入质谱;例如:在梯度洗脱程序的6~7min切进质谱;
②:喷雾电压:3.9kV;鞘气流速:35arb;辅助气流速:10arb;毛细管温度:320℃:辅助气温度:320℃;
③:检测仪器为Vanquish HPLC Q-Exactive-MS/MS;
④:扫描模式:SIM、SRM或MRM;优选SIM;极性:正离子模式。
14.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包含酒石酸伐尼克兰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其中,所述的辅料包含稀释剂、崩解剂、助流剂和润滑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较佳地,所述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满足以下条件①~⑤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①:所述的稀释剂选自微晶纤维素、硅化微晶纤维素、磷酸氢钙、甘露醇、共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淀粉、麦芽糊精、琼脂和瓜尔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稀释剂包含微晶纤维素和/或无水磷酸氢钙;优选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稀释剂的重量比为1:(100~300);优选为1:(150~250);更优选为1:(185~195);
②:所述的崩解剂选自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羟基乙酸淀粉钠、交联维酮、玉米或预糊化淀粉、羧甲基纤维素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钙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崩解剂为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
优选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崩解剂的重量比为1:(1~10);优选为1:(2~6);更优选为1:(3.5~4.5);例如为1:4;
③:所述的助流剂选自胶态二氧化硅、气相二氧化硅、二氧化硅、胶态硅石、玉米淀粉、滑石粉、硅酸钙、硅酸镁、磷酸三钙和硅水凝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助流剂为胶态二氧化硅;
优选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助流剂的重量比为1:(0.1~8);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0.5~2.5);最优选为1:(0.8~2),例如1:0.8、1:1或1:2;
④:所述的润滑剂选自硬脂酸盐、硬脂酸、滑石粉、矿物油、麦芽、苯甲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聚乙二醇、苯甲酸钠、乙酸钠、氯化钠、亮氨酸、月桂基硫酸镁和月桂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优选的,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盐;更优选为,所述的硬脂酸盐为硬脂酸镁;
优选的,所述酒石酸伐尼克兰与所述润滑剂的重量比为1:(0.1~8);优选为1:(0.2~5);更优选为1:(0.5~2.5);最优选为1:(1~2),例如1:1、1:1.4或1:2;
⑤:所述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是固体制剂;优选片剂或颗粒剂;所述片剂优选素片或包衣片;所述包衣片的包衣剂优选为欧巴代包衣剂;例如:白、蓝、黄、红、绿、橙的欧巴代包衣剂;优选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41
White和/或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42
Blue。
15.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方法为定性检测或定量检测;较佳地,当所述的检测方法为定量检测时,以所述式P08所示化合物作为标准品或对照品,制成不同浓度的标准品溶液或对照品溶液,进样检测,得到对应的峰面积数据,将浓度与峰面积进行线性回归,得到线性方程;再将待测样品溶液进样检测,得到对应的峰面积数据,将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峰面积检测数据代入线性方程,可得到所述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浓度数据;
较佳地,所述检测方法还满足以下条件①~③中的一种或多种:
①:用待测样品溶液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浓度数据除以待测样品溶液中酒石酸伐尼克兰的浓度数据,得到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酒石酸伐尼克兰制剂中式P08所示化合物的含量数据;
②:所述标准品或对照品溶液的溶剂是乙腈和/或纯化水;待测样品溶液的溶剂是乙腈和/或纯化水;
③:所述标准品或对照品溶液的溶剂与所述待测样品溶液的溶剂相同。
16.式P08所示化合物、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晶型、其溶剂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的溶剂合物作为杀菌剂和/或杀虫剂的应用;
Figure FDA0003222414460000051
CN202110961274.7A 2021-08-20 2021-08-20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Pending CN1157077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1274.7A CN115707703A (zh) 2021-08-20 2021-08-20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CN202180100142.3A CN117715910A (zh) 2021-08-20 2021-10-08 一种亚硝胺杂质、能够减少亚硝胺杂质生成的伐尼克兰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PCT/CN2021/122654 WO2021259396A2 (zh) 2021-08-20 2021-10-08 一种亚硝胺杂质、能够减少亚硝胺杂质生成的伐尼克兰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KR1020247005635A KR20240038022A (ko) 2021-08-20 2021-10-08 니트로사민 불순물, 니트로사민 불순물 생성을 줄일 수 있는 바레니클린 약학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와 응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1274.7A CN115707703A (zh) 2021-08-20 2021-08-20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07703A true CN115707703A (zh) 2023-02-21

Family

ID=8521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1274.7A Pending CN115707703A (zh) 2021-08-20 2021-08-20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07703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7715910A (zh) 一种亚硝胺杂质、能够减少亚硝胺杂质生成的伐尼克兰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AU2006222312B2 (en) New polymorphous forms of rifaximin, processes for their production and use thereof in the medicinal
EP2791141B1 (en) Tofacitinib mono-tartrate salt
KR20070088485A (ko) 시나칼세트의 정제법
WO2016166546A1 (en) An antimicrobial compound
CN111386255B (zh) 用于制备n-乙酰基半胱氨酸酰胺及其衍生物的方法
CN115721724A (zh) 一种包含仲胺化合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EP3597189B1 (en) Crystalline compounds
US20220144851A1 (en) Novel polymorphs of integrase inhibitor
MX2014004308A (es) R(+)-n-formil-propargil-aminoindan.
JP2014534197A (ja) R(+)−n−メチル−プロパルギルアミノインダン
CN115707687A (zh) 酒石酸伐尼克兰的相关杂质化合物及其制备、应用和检测方法
CN115707703A (zh) 亚硝胺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在检测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或制剂中的应用及检测方法
EP1801111A1 (en) Novel polymorph forms of olmesartan medoxomil
CN113908131A (zh) 一种能够减少亚硝胺杂质生成的伐尼克兰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与应用
CN115707470A (zh) 一种低亚硝胺杂质含量的伐尼克兰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JP2018517680A (ja) 化合物の不純物及びそれらの検出方法
CN112351969A (zh) 用于制备氨基二芳基醚和氨基二芳基醚盐酸盐的方法
CN115707688A (zh) 制备酒石酸伐尼克兰的原料中的杂质化合物及其制备、应用和检测方法
CN115894488A (zh) 低亚硝胺杂质含量的酒石酸伐尼克兰原料药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32380A1 (en)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a vmat2 inhibitor
EP3063151B1 (en) A stable polymorph of the salt of (2r)-4-oxo-4-[3-(trifiuoromethyl)-5,6- dihydro[l,2,4]triazolo[4,3-a]pyrazin-7(8h)-yl]-l-(2,4,54rifluorophenyl)butan-2-amine with l-tartaric acid
US6703408B2 (en) N-formyl derivatives of paroxetine
EP2216315A1 (en) Novel crystalline forms of atovaquone
CZ2015442A3 (cs) Ibrutinib hemisulfá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77500 No. 389, Shannan West Road, T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Weizhi Zhongke Pharmaceutical Co.,Ltd.

Applicant after: Weizhi Pharmaceutical Co.,Ltd.

Applicant after: SHANDONG VIWIT BAIKE PHARMACEUT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277500 No. 389, Shannan West Road, Te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Zaozhu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Weizhi Zhongke Pharmaceutic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Weizhi Pharmaceutical Co.,Ltd.

Applicant before: SHANDONG VIWIT BAIKE PHARMACEUTICAL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