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1395A -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81395A
CN115681395A CN202110825019.XA CN202110825019A CN115681395A CN 115681395 A CN115681395 A CN 115681395A CN 202110825019 A CN202110825019 A CN 202110825019A CN 115681395 A CN115681395 A CN 1156813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main body
damping mechanism
limit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250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任柳吉
况文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Jim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250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813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813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813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震机构,包括磁性组件一和限位件,所述磁性组件一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设置在基体上,所述磁性件二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所述基体与主体之间还通过限位件连接,并且所述的限位件为柔性件。本发明所述的减震机构采用磁悬浮结构以及柔性限位件进行减震,减少硬接触,有效减少震动传导,提高减震效果,解决机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背景技术
在电视、显示器、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中通常会设置扬声器,扬声器工作时会有震动,会导致产生机震或者是画面抖动等不良状况,严重影响视听体验。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减震机构是采用螺钉与胶垫相配合的结构,利用胶垫的柔性来进行缓冲从而降低震动,但胶垫的减震效果有限,特别是对于振动幅度大的低频段,胶垫无法完全进行吸收缓冲,仍然会残存有震动,扬声器与机体之间仍然存在较大接触传导的可能,进而仍然会产生机震、画面抖动等状况,影响音质效果、画面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减震机构,解决目前技术中对扬声器的减震效果差,容易产生机震等不良状况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减震机构,包括磁性组件一和限位件,所述磁性组件一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所述磁性件一设置在基体上,所述磁性件二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所述基体与主体之间还通过限位件连接,并且所述的限位件为柔性件。本发明所述的减震机构利用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磁性斥力来避免主体与基体直接接触,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的配合构成磁力减震结构,保持主体与基体之间具有间距,减少主体与基体的硬接触,能降低震动的传导,当发生磁性斥力方向上的震动时,能通过磁性斥力进行减震,降低震动幅度,降低震动的传导,并且基体与主体之间通过限位件连接以保障两者处于限位连接状态而不会完全脱离分开,确保两者之间的距离不会超出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之间产生足够磁力的范围,确保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所构成的磁悬浮减震结构能稳定的发挥功能,并且由于限位件为柔性件,从而当发生非磁性斥力方向上的震动时,柔性件能发生弹性形变从而起到减震的功能,避免主体与基体的硬接触,减少震动的传导,有效减震,解决机震的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一一对应的设置有大于等于一组,每组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都磁性相斥;
或者所述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一一对应的设置有大于等于两组,其中一部分组的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组的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磁性相吸,并且磁性相斥的总作用力大于磁性相吸的总作用力,从而最终才能保障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整体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进而能够通过磁性斥力来进行减震,如果磁性相斥的总作用力小于磁性相吸的总作用力,则会出现吸合的状况,主体与基体直接硬接触,无法实现有效减震。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一设置有若干个并同时对应一个磁性件二,所有磁性件一都与磁性件二磁性相斥;或者,一部分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磁性相吸;
或者,所述磁性件二设置有若干个并同时对应一个磁性件一,所有磁性件二都与磁性件一磁性相斥;或者,一部分磁性件二与磁性件一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磁性件二与磁性件一磁性相吸,同样的,磁性相斥的总作用力大于磁性相吸的总作用力,从而最终才能保障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整体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进而能够通过磁性斥力来进行减震。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总作用力与主体的重力方向相反,并且当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产生的总作用力与主体的重力相等时,所述限位件对基体和主体的作用力为零,仅依靠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之间的磁力使得主体达到稳定状态,也就是说,当主体与基体之间的间距刚好达到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之间产生的磁力等于主体的重力的状态,仅依靠作用于主体的磁性斥力来支撑住主体,使得主体达到处于悬浮的稳定状态,在稳定状态时限位件不产生作用力而处于自由状态,此种方式使得限位件的负荷较低,避免限位件过度疲劳受损而失去弹性形变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在主体重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组,提高磁力的均衡性,确保总磁力能保持方向而稳定的作用于主体,确保磁力稳定的与重力相抗衡,抵消减弱主体在竖向的震动,保障减震效果,并且,所述限位件在主体重心轴线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提高主体相对于基体的位置稳定性,提高减震效果,使得非竖向的任意方向上都具有良好的减震性能,减小每个限位件的震动负荷,避免震动幅度过大而导致限位件受损而主体产生过大的位置偏移,确保在震动之后能稳定的恢复精确位置关系。
进一步的,还包括磁性组件二,所述磁性组件二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三和磁性件四,所述磁性件三设置在基体上,所述磁性件四设置在主体上,所述磁性组件二对主体产生的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并且沿着横向或倾斜于横向。震动不仅仅只有竖向上的,还包括横向以及其他方向上,利用磁性组件二在非竖向的方向上构成磁力减震结构,从而能对各个方向上震动都能利用磁力来进行减震,磁性件三和磁性件四所构成的磁力减震结构与柔性的限位件相协作,在非竖向上提高减震效果,提高减震方向全面性,提高整体的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为在竖向和/或横向上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柔性件,利用柔性件的弹性形变能力来进行减震,在竖向上,柔性件与磁性件一、磁性件二协同作用,通过柔性件的弹性形变作用力以及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之间的磁力来共同进行减震,能有效提高减震效果,而在横向上,则主要是利用柔性件的弹性形变进行减震。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包括弹簧、柔性杆其中的一种或结合,结构简单,实施方便,弹簧、柔性杆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能力,在将基体与主体保持连接状态的同时能利用弹性形变能力进行减震,避免主体与基体的硬接触,减少震动的传导。
进一步的,所述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两者的相对侧至少有一者设置有减震垫,避免震动幅度过大时磁性件一与磁性件二发生撞击而受损,对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起到保护作用,同时也是对基体和主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基体和主体由于硬碰撞而受损,保障磁性件一和磁性件二所构成的磁悬浮减震结构的完好性,确保与重力相抗衡的磁力稳定,从而保证减震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弹性缓冲层,所述主体的若干个不同方向的外表上设置有所述弹性缓冲层,在不同方向上分别利用弹性缓冲层进一步的进行缓冲减震,避免主体与基体之间发生硬碰撞,保障主体与基体的完好性。
一种扬声器,采用上述的减震机构,所述的主体为扬声器主体,扬声器工作时会有震动,利用减震机构的磁悬浮减震结构以及柔性的限位件进行有效减震,避免扬声器工作时产生机震,提高音质效果。
一种投影仪,采用上述的减震机构,所述的主体为扬声器主体,所述的基体为投影仪的机体,避免扬声器主体与投影仪的机体硬接触,降低震动传导,避免投影仪的镜头等光学部件震动,提高画面稳定性,优化显示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优点在于:
本发明所述的减震机构采用磁悬浮结构以及柔性限位件进行减震,减少硬接触,有效减少震动传导,提高减震效果,解决机震的问题,提高音质效果,提高画面稳定性,提高视听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体通过减震机构安装在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主体上罩接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限位件采用柔性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柔性杆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限位件采用弹簧时的减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的主体通过减震机构倒装在基体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三的减震机构还包括磁性件三和磁性件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磁性件一1;磁性件二2;副磁性件一11;副磁性件二21;限位件3;柔性杆31;弹簧32;基体4;主体5;支架51;减震垫6;弹性缓冲层7;磁性件三8;磁性件四9;副磁性件三81;副磁性件四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减震机构,采用磁悬浮的方式进行减震,有效减小震动传导,提高减震效果,避免产生机震、画面抖动等状况,保障音质效果和画面稳定性,提高视听体验。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投影仪,投影仪的机体内设置扬声器,所述的扬声器通过减震机构安装在投影仪的机体内,所述的减震机构包括磁性组件一以及限位件3,所述磁性组件一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所述的磁性件一1设置在基体4(投影仪的机体)上,所述的磁性件二2设置在主体5(扬声器主体)上,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具有间距,具体的,所述的磁性件二2嵌入设置在主体5的底侧,而磁性件一1位于磁性件二2正下方,也就是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在竖向上相互正对并间隔开,并且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两者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同,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相斥的磁力,并且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力沿着竖向,从而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并且与主体5的重力方向相反,利用磁性斥力使得主体5处于悬浮状态,所述限位件3连接在基体4与主体5之间,并且所述的限位件3为柔性件,利用限位件3保障基体4与主体5两者处于限位连接状态而不会完全脱离分开;
本实施例利用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性斥力来承载主体5,使得主体5处于悬浮状态,减少硬接触,减少震动传导,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为永磁体,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力的计算公式为F=μ0/[4S(H/δ)^2](μ0为真空磁导率,H为永磁体磁动势,S为永磁体表面积,δ为气隙),当主体5向下靠近基体4时,所述的磁性件二2向磁性件一1靠近,两者之间的磁力随着间距的缩短而越来越大,当所有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力等于主体5的重力时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
如果主体5继续向下靠近基体4,则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力会大于主体5的重力,从而磁力会将主体5向上推动以向稳定状态恢复,而如果主体5向上远离基体4,则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力会小于主体5的重力,磁力无法支撑住主体5,主体会向下下落而向稳定状态恢复,磁力与主体的重力始终处于抗衡状态,当产生竖向上的震动时,主体5会在稳定状态的上下进行震动活动,磁力不断发生变化的同时使得主体5始终向稳定状态恢复,从而有效降低震动,最终归于稳定状态;
同时主体5与基体4之间需要进行限位连接,震动不只是竖向上的,非竖向上的震动会导致主体5相对于基体4发生横向偏移,从而磁力的方向可能发生偏斜,进而磁力难以与重力相抗衡并且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会出现主体5整体偏移脱出的状况,因此主体5与基体4还通过柔性的限位件3进行连接,所述的限位件3在竖向上将基体4与主体5之间限制在预设间距范围内,避免震动幅度过大而出现超出产生有效磁力的距离的状况,确保基体4与主体5保持较近的有效距离从而确保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能产生足够的磁力,避免距离过远导致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的磁力过小,同时由于限位件3为柔性件,所述限位件3在竖向和横向上都可进行弹性形变,从而在非竖向上的震动可通过限位件3的弹性形变来进行减震,基体4与主体5之间只通过柔性的限位件3的进行连接,没有其他的刚性接触连接,从而能有效的减少震动传导,提高减震效果,消除机震的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是相斥的磁力,磁性件二2受到的磁力则是竖直向上的,也就是说,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与主体5的重力方向相反,优选的方案是,主体5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时,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磁性斥力与主体5的重力相等,并且所述限位件3对基体4和主体5的作用力为零,也就是说,主体5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时,所述的限位件3处于非工作的自由状态,仅当出现震动而导致主体5偏离稳定状态的位置时,所述的限位件3才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对基体4和主体5产生作用力,此种方式使得限位件的负荷低,避免限位件3长时间工作而失去弹性形变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也可以是,主体5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时,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加上限位件3对主体5产生的向上支撑力的总和等于主体5的重力;还可以是,主体5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时,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等于限位件3对主体5产生的向下拉力与主体5的重力的总和。这两种方式中的限位件3始终处于受力状态,也就是说,限位件3始终对基体4和主体5产生有作用力,限位件3长时间处于工作弹性形变状态,可能出现过度疲劳受损导致失去弹性形变能力而无法弹性恢复,影响使用寿命。
采用“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与主体5的重力相等时限位件3对基体4和主体5的作用力为零”的优选方案,当出现震动导致主体5偏离稳定状态时,主体5向下运动靠近基体4,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的间距缩小,从而作用于主体5的竖直向上的磁力变大,该磁力会驱使主体5向上运动以恢复稳定状态,同时,所述的限位件3可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对主体5的向上的弹性支撑力,避免震动幅度过大,保持主体5相对稳定的位置状态,在弹性支撑力和磁力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主体5向上运动以恢复稳定状态;而当主体5向上运动远离基体4,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的间距增大,从而作用于主体5的竖直向上的磁力变小,主体5的重力会驱使主体5向下运动以恢复稳定状态,同时,所述的限位件3可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对主体5的向下的弹性拉力,避免震动幅度过大,保持主体5相对稳定的位置状态,从而在弹性拉力共同作用下使得主体5向下运动以恢复稳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限位件3仅在主体5向上运动远离基体4时对主体5产生向下的弹性拉力,而当主体5向下运动靠近基体4时不对主体5产生作用力,如图4所示,所述的限位件3主要包括柔性杆31,柔性杆31采用硅胶、橡胶一类的材质制成,主体5和基体4上开孔,所述柔性杆31穿过孔后与螺钉固定,所述柔性杆31的长度方向沿着竖向或倾斜于竖向,从而当主体5与基体4由于震动而间距增大时,所述限位件3受到拉伸而产生弹性形变,从而限位件3对主体5和基体4产生拉力,避免主体5与基体4的间距增加过大,减小震动幅度,保持基体4与主体5之间处在预设间距范围内;而当主体5与基体4由于震动而间距变小时,柔性杆从孔穿过滑动而不产生弹性形变,从而限位件3不对主体5和基体4产生作用力,仅通过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的磁力来进行减震。最优选的是,限位件3的柔性杆的长度刚好与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作用于主体5的磁力与主体5的重力相等时匹配,即,一旦发生主体5从稳定状态远离基体4时,即便是微小的位移距离,所述限位件3都会对主体5产生拉力,能够提高主体5的位置稳定性,而如果限位件3的柔性杆的长度稍长,则当主体5从稳定状态远离基体4一小段距离时,此时柔性杆还未被拉伸,从而限位件3还不会对主体5和基体4产生拉力,只有当主体5与基体4之间的间距更大而超过柔性杆的自然状态使其被拉伸时,所述的限位件3才会对主体5和基体4产生拉力,此种方式主体5的安装稳定性稍低,存在晃动况量。如图5所示,所述限位件3的柔性杆可以在其两端设置一体的卡头,所述的卡头呈锥形,并且卡头的最大外径大于柔性杆的直径,利用柔性杆本身所采用的柔性材质的特性,将卡头通过柔性形变卡接到主体5和基体4上的孔中,从而完成限位连接,结构简单,装配方便,同样可以起到限位、减震功能。
如图6所示,所述的限位件3可以是弹簧32,所述弹簧32的两端分别与主体5和基体4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长度方向沿着竖向,当主体5与基体4由于震动而间距增大时,弹簧受到拉伸而对主体5产生向下的弹性拉力,当主体5与基体4由于震动而间距减小时,弹簧受到压缩而对主体5产生向上的弹性支撑力,能够减小震动幅度,提高减震效果。
为了保障磁悬浮减震结构的稳定性,需要保障磁力方向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组,可以将均布的磁性件一1看做一个整体部件,均布的磁性件二2也看做一个整体部件,具体的,扬声器主体呈长方体状,所述的磁性件二2在扬声器主体的下方布置有四个,并且分布在靠角落处,所述的磁性件一1对应的在基体4上布置有四个,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一一对应,每一对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都是磁性斥力,也就是每一对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的相对侧都是磁性相同,每一对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所产生的作用于主体的磁力都竖直向上并且大小相同,所有磁性斥力的中心为主体5重心轴线,也就是说,所有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所产生的作用于主体的总作用力沿着主体5重心轴线竖直向上,确保作用于主体的磁力的均衡性,避免震动时磁力的总作用力与主体的重力不在同一直线上而发生主体倾斜偏倒的状况,保障主体姿态的稳定性。
同理,所述的限位件3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也间隔设置有若干个,所有的限位件3相互协作,能提高在各个方向上的减震效果,在减震的同时提高主体5安装的稳定性,避免主体5发生过大的偏移或者是倾倒的状况,具体的,在扬声器主体的四角分别设置有孔,扬声器主体的四角分别通过一个限位件3与投影仪的机体连接,限位件3的柔性杆穿过孔后进行限位固定。
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的总作用力为四组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磁力之和,即4μ0/[4S(H/δ)^2],当减震机构处于稳定状态时,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等于所有限位件3对主体5产生的向下拉力与主体5的重力的总和,每个限位件3对主体5产生的向下拉力为KΔXsinα(K为弹性拉杆弹性系数,ΔX为处于稳定状态时限位件3相对于其处于静止不受力状态下的形变量,α为限位件3与水平面的夹角),从而4μ0/[4S(H/δ)^2]=G+4KΔXsinα,G为主体5的重力;优选的是,当减震机构处于稳定状态时,磁性组件一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等于主体5的重力,也就是说限位件3在减震机构处于稳定状态时处于静止不受力状态,也就是ΔX为零,此种方式能降低限位件的负荷。
当震动幅度过大时,可能出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直接接触而碰撞的状况,可能出现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由于碰撞而受损的状况,也可能出现扬声器主体由于碰撞而器件受损的状况,为了减小碰撞冲击,在所述磁性件一1的面向磁性件二2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垫6,所述的减震垫具体可采用硅胶、橡胶等材质制成,还可以是在磁性件二2的面向磁性件一1的一侧设置减震垫6,再或者是两者都设置有减震垫6,利用减震垫6对碰撞进行缓冲,减小碰撞冲击,避免器件受损,保障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5的横向上的四周外表以及顶面分别设置有弹性缓冲层7,所述弹性缓冲层7采用减震泡棉并通过粘附的方式固定在主体5,在非竖向的方向上可通过弹性缓冲层7进行减震,当发生非竖向的震动时,主体5通过弹性缓冲层7间接的与基体接触,从而避免发生硬接触,减少震动传导,提高减震效果,震动幅度过大时,弹性缓冲层7能有效进行缓冲吸能,避免发生碰撞冲击而导致器件受损。具体的,所述的扬声器主体的外部罩接有支架51,所述支架通过螺钉直接固定在投影仪的机体上,所述的弹性缓冲层7位于支架51与扬声器主体之间,利用支架51限定扬声器主体的空间区域,即使扬声器主体震动过大也只会与支架51发生碰撞,减小对投影仪的机体内其他器件的影响。
实施例二
如图7所示,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将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进行倒装,即从上至下依次是磁性件一1、磁性件二2和主体5,此种状态下,磁性组件一产生的作用于主体5的总作用力竖直向下,与主体5的重力同向,如果要达到平衡的稳定状态,则需要限位件3对主体5产生足够的向上的拉力,也就是说,当主体5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时,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作用于主体5的磁力加上主体5的重量之和等于限位件3对主体5的拉力;
当发生震动时,主体5向上运动靠近基体4时,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作用于主体5的磁力增大,而限位件3对主体5的拉力减小,从而主体5受到的总作用力向下,会驱使主体5向下运动以恢复稳定状态;主体5向下运动远离基体4时,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之间产生的作用于主体5的磁力减小,而限位件3对主体5的拉力增大,从而主体5受到的总作用力向上,会驱使主体5向上运动以恢复稳定状态,同样的实现减少主体5与基体4硬接触,减少震动传导,有效减震,解决机震问题,提高视听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设置有磁性组件二,磁性组件二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三8和磁性件四9,所述的磁性件三8设置在基体4上,所述的磁性件四9设置在主体5上,所述磁性件三8与磁性件四9之间具有间距,所述磁性件三8与磁性件四9两者的相对侧的磁极相同,并且磁性件三8与磁性件四9之间产生的磁性斥力垂直于竖向,也就是沿着横向,所述磁性件三8和磁性件四9在主体5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组,具体的,所述磁性件三8和磁性件四9可设置两组,并且两组所产生的磁力方向相互垂直,扬声器主体呈长方体状,也就是在扬声器主体的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上分别设置一组磁性件三8和磁性件四9,再加上磁力沿着竖向的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在整个三维空间上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分别都通过磁力来进行减震,从而无论震动是哪个方向的都能很好的进行减震,提高减震方向的全面性,有效提高减震效果。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一一对应的设置有四组,其中两组的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斥,也就是两者相对侧磁极相同,另两组的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吸,也就是两者相对侧磁极相反,但需要保持磁性相斥的总作用力大于磁性相吸的总作用力,从而保障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整体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该总作用力与主体5的重力方向相反,避免出现吸合的状况,避免主体与基体直接硬接触;
并且,相对侧磁极相同的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需要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布时,相对侧磁极相反的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也需要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布,从而保障作用力均衡,避免出现主体5偏斜倾倒的状况,具体的,不同类型的组可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匀间隔并且交错布置,两组相对侧磁极相同与两组相对侧磁极相反组合使用时,相同类型的组分布在主体5重心轴线周向的直径方向上,能保障主体5收到的总体作用力处在主体5的重心轴线上,保障主体5姿态的稳定性。
上述改动也适用于对实施例二,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始终为磁性斥力,当主体5处于平衡的稳定状态时,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加上主体5的重量之和等于限位件3对主体5的拉力;
同样,也可对实施例三进行改动,在扬声器主体的前后方向的同一侧,磁性件三8与磁性件四9一一对应的设置有两组,一组的磁性件三8与磁性件四9磁性相斥,另一组的磁性件三8与磁性件四9磁性相吸,并且需要保障磁性相斥的总作用力大于磁性相吸的总作用力,从而确保磁性组件二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是磁性斥力,利用磁性吸力将主体向基体吸合靠近,避免主体由于震动过度远离基体,能够保障主体状态的稳定性,保障减震效果。
实施例五
如图9所示,所述磁性件一1设置有若干个并同时对应一个磁性件二2,具体的是,所述的磁性件二2为大尺寸的结构,而磁性件一1为小尺寸结构,若干个磁性件一1同时正对一个磁性件二2,此种结构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所有磁性件一1都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斥,同样可以构成稳定的磁性减震结构;另一种方式为,一部分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吸,并且需要保障磁性相斥的总作用力大于磁性相吸的总作用力,从而保障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整体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从而能够利用磁性斥力来进行有效减震。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磁性组件一和限位件(3),所述磁性组件一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所述磁性件一(1)设置在基体(4)上,所述磁性件二(2)设置在主体(5)上,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所述基体(4)与主体(5)之间还通过限位件(3)连接,并且所述的限位件(3)为柔性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一一对应的设置有大于等于一组,每组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都磁性相斥;
或者所述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一一对应的设置有大于等于两组,其中一部分组的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组的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1)设置有若干个并同时对应一个磁性件二(2),所有磁性件一(1)都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斥;或者,一部分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磁性件一(1)与磁性件二(2)磁性相吸;
或者,所述磁性件二(2)设置有若干个并同时对应一个磁性件一(1),所有磁性件二(2)都与磁性件一(1)磁性相斥;或者,一部分磁性件二(2)与磁性件一(1)磁性相斥,另一部分磁性件二(2)与磁性件一(1)磁性相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与主体(5)的重力方向相反,并且当所述磁性组件一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与主体(5)的重力相等时,所述限位件(3)对基体(4)和主体(5)的作用力为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均布有若干组,所述限位件(3)在主体(5)重心轴线的周向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性组件二,所述磁性组件二包括相对并间隔设置的磁性件三(8)和磁性件四(9),所述磁性件三(8)设置在基体(4)上,所述磁性件四(9)设置在主体(5)上,所述磁性组件二对主体(5)产生的总作用力为磁性斥力并且沿着横向或倾斜于横向。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为在竖向和/或横向上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柔性件。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3)包括弹簧、柔性杆其中的一种或结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件一(1)和磁性件二(2)两者的相对侧至少有一者设置有减震垫(6)。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缓冲层(7),所述主体(5)的若干个不同方向的外表上设置有所述弹性缓冲层(7)。
11.一种扬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所述的主体(5)为扬声器主体。
12.一种投影仪,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减震机构,所述的主体(5)为扬声器,所述的基体(4)为投影仪的机体。
CN202110825019.XA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Pending CN1156813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5019.XA CN115681395A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25019.XA CN115681395A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81395A true CN115681395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442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25019.XA Pending CN115681395A (zh) 2021-07-21 2021-07-21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81395A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828A (ja) * 1991-07-26 1993-02-09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振動絶縁方法
JPH08140782A (ja) * 1994-11-15 1996-06-04 Delta Kogyo Co Ltd 磁気浮上式クッション体
JPH08270725A (ja) * 1995-03-28 1996-10-15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反発型磁気ダンパ、反発型磁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反発型磁気防振台
JPH09273590A (ja) * 1996-04-04 1997-10-21 Act Giken:Kk マグネット浮上型防振装置
JP2000006628A (ja) * 1998-06-22 2000-01-11 Tokai Rubber Ind Ltd 能動的防振型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材
US20070131504A1 (en) * 2005-12-14 2007-06-14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Planar vibration absorber
CN201061375Y (zh) * 2007-01-29 2008-05-21 闫涛 磁悬浮多层飘浮床
JP2008208859A (ja) * 2007-02-23 2008-09-11 Toshiba Corp 防振支持装置
US20120188037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Fullerton Larry W Multi-level magnetic system for isolation of vibration
CN102661345A (zh) * 2012-05-10 2012-09-12 深圳市泰玛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减震装置
US20130299290A1 (en) * 2011-01-03 2013-11-14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 Vibration isolator
CN203549294U (zh) * 2013-11-21 2014-04-16 北京中鼎恒盛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减震型隔膜压缩机机座
CN205195843U (zh) * 2015-10-30 2016-04-27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音响投影设备
FR3034842A1 (fr) * 2015-04-07 2016-10-14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 maintien en position d'une piece d'equime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ar rapport a un element de structure dudit vehicule
CN206054617U (zh) * 2016-09-06 2017-03-29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减振装置
KR101769591B1 (ko) * 2016-02-15 2017-08-18 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기부상 받침대
CN206816728U (zh) * 2017-06-09 2017-12-29 赵克中 一种板式永磁悬浮减震装置
CN108105165A (zh) * 2018-02-05 2018-06-01 德州科瑞特风机有限公司 磁悬浮减震风机
US20180234771A1 (en) * 2016-08-03 2018-08-16 1More Inc. Loudspeaker unit
CN109454469A (zh) * 2019-01-22 2019-03-1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数控机床保护减振底座
JP2019124034A (ja) * 2018-01-16 2019-07-25 文美子 兼子 磁力免震装置
CN110230760A (zh) * 2019-04-25 2019-09-13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减震架
JP2020125597A (ja) * 2019-02-01 2020-08-20 亨 小川 免震建物
CN112731745A (zh) * 2020-12-31 2021-04-3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机减震支架以及对应的投影仪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3828A (ja) * 1991-07-26 1993-02-09 Showa Electric Wire & Cable Co Ltd 振動絶縁方法
JPH08140782A (ja) * 1994-11-15 1996-06-04 Delta Kogyo Co Ltd 磁気浮上式クッション体
JPH08270725A (ja) * 1995-03-28 1996-10-15 Agency Of Ind Science & Technol 反発型磁気ダンパ、反発型磁気アクチュエータ及び反発型磁気防振台
JPH09273590A (ja) * 1996-04-04 1997-10-21 Act Giken:Kk マグネット浮上型防振装置
JP2000006628A (ja) * 1998-06-22 2000-01-11 Tokai Rubber Ind Ltd 能動的防振型サスペンション部材
US20070131504A1 (en) * 2005-12-14 2007-06-14 Northrop Grumman Corporation Planar vibration absorber
CN201061375Y (zh) * 2007-01-29 2008-05-21 闫涛 磁悬浮多层飘浮床
JP2008208859A (ja) * 2007-02-23 2008-09-11 Toshiba Corp 防振支持装置
US20130299290A1 (en) * 2011-01-03 2013-11-14 Technische Universiteit Eindhoven Vibration isolator
US20120188037A1 (en) * 2011-01-20 2012-07-26 Fullerton Larry W Multi-level magnetic system for isolation of vibration
CN102661345A (zh) * 2012-05-10 2012-09-12 深圳市泰玛风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减震装置
CN203549294U (zh) * 2013-11-21 2014-04-16 北京中鼎恒盛气体设备有限公司 减震型隔膜压缩机机座
FR3034842A1 (fr) * 2015-04-07 2016-10-14 Valeo Vision Dispositif de maintien en position d'une piece d'equimement de vehicule automobile par rapport a un element de structure dudit vehicule
CN205195843U (zh) * 2015-10-30 2016-04-27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内置音响投影设备
KR101769591B1 (ko) * 2016-02-15 2017-08-18 아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자기부상 받침대
US20180234771A1 (en) * 2016-08-03 2018-08-16 1More Inc. Loudspeaker unit
CN206054617U (zh) * 2016-09-06 2017-03-29 深圳怡化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减振装置
CN206816728U (zh) * 2017-06-09 2017-12-29 赵克中 一种板式永磁悬浮减震装置
JP2019124034A (ja) * 2018-01-16 2019-07-25 文美子 兼子 磁力免震装置
CN108105165A (zh) * 2018-02-05 2018-06-01 德州科瑞特风机有限公司 磁悬浮减震风机
CN109454469A (zh) * 2019-01-22 2019-03-12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基于磁悬浮技术的数控机床保护减振底座
JP2020125597A (ja) * 2019-02-01 2020-08-20 亨 小川 免震建物
CN110230760A (zh) * 2019-04-25 2019-09-13 唐山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磁悬浮减震架
CN112731745A (zh) * 2020-12-31 2021-04-30 成都极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机减震支架以及对应的投影仪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13225B (zh) 减振方法和水平作用的减振器
US4883250A (en) Vibration-proof and earthquake-immue mount system
JP6372034B2 (ja) 防振減震装置
US6084329A (en) Vibration mechanism having a magnetic spring
KR101316490B1 (ko) 부품 반송 장치
CN212114369U (zh) 一种防震开关柜
WO2018075297A1 (en) Horizontal-motion vibration isolator
CN111836146A (zh) 一种具备防振功能的麦克风音头
JP5764841B2 (ja) 防振装置
CN115681395A (zh) 一种减震机构及采用其的扬声器和投影仪
CN112984044A (zh) 位移抑制机构以及除振装置
KR20160037389A (ko) 지진계와 서스펜션 원리를 이용한 액션 카메라 진동감쇠 마운트
JP2001090775A (ja) 免震用摩擦ダンパー
US20200284316A1 (en) Passive motion isolation system
JP2001200890A (ja) 免震台
JP2002286451A (ja) ジャイロコンパス用防振緩衝装置
KR20050014934A (ko) 영구자석을 이용한 충격흡수장치
KR102247871B1 (ko) 가변구조 내진스토퍼
JP2014177963A (ja) 空気ばね装置及び防振装置
EP1658752B1 (en) Microphone
JP2004068914A (ja) 除振機構
JP5907772B2 (ja) ローリング防止機構及び同機構付き防振架台
JP2000170831A (ja) 免震台
JPH0791106A (ja) 制振装置
JPH10245179A (ja) エレベータかごの制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