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70752A - 三尖瓣输送器 - Google Patents

三尖瓣输送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70752A
CN115670752A CN202211391800.1A CN202211391800A CN115670752A CN 115670752 A CN115670752 A CN 115670752A CN 202211391800 A CN202211391800 A CN 202211391800A CN 115670752 A CN115670752 A CN 115670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nveying
tricuspid valve
bending
pull wi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9180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意
黄文晞
耿肖肖
刘瑩
吴明明
陈大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Koka Nantong Lifescienc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670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70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6Deployment by retracting a sh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Deployment by mechanical expans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27Devices for manipulating or deploying heart valves during implantation
    • A61F2/2439Expansion controlled by fila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Devices for obstructing a leak through a native valve in a closed condi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24Heart valves ; Vascular valves, e.g. venous valves; Heart implants, e.g. passive device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the native valve or the heart muscle; Transmyocardial revascularisation [TMR] devices; Valves implantable in the body
    • A61F2/2442Annuloplasty rings or inserts for correcting the valve shape; Implants for improving the function of a native heart valve
    • A61F2/2466Delivery devices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尖瓣输送器。一种三尖瓣输送器,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包括:一释放结构;一输送结构,具有输送管;一调弯结构,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调弯管,调弯管允许输送管穿过;一装载器结构,用于装载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和供调弯管穿过;一扩张结构,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扩张鞘管,扩张鞘管允许调弯管穿过。其中输送结构具有拉线控制装置,拉线控制装置包括相互配合的内管和外管。本发明通过外管在内管外滑动连接的方式实现推拉调控输送拉线,推拉更顺畅可靠,在用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开合时,更为准确可靠。

Description

三尖瓣输送器
本申请要求申请日为2021年11月1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2021113240164的优先权。本申请引用上述中国专利申请的全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尖瓣输送器。
背景技术
三尖瓣位于人体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其形态上是三个瓣叶与心室内的腱索相连,用于阻止右心室的血液逆流回右心房的作用。具体的,三尖瓣如同一个“单向活门”,保证血液循环由右心房一定向右心室方向流动和通过一定流量。当右心室收缩时,心脏挤压室内血液,血液冲击瓣膜。三尖瓣关闭,血液不倒入右心房。但当三尖瓣结构发生损伤或心脏发生损伤时,就会引发三尖瓣返流现象。
目前通过收束治疗三尖瓣返流的方式主要有外科开胸手术和内科微创手术两种。外科开胸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以及术后长期而昂贵的康复治疗,使大量患者不愿接受该种治疗方式。而经股动脉经导管主动脉瓣治疗手术的内科微创手术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创伤更小、并发症少、术后康复快的新型治疗方法。
在进行瓣膜治疗过程中,需要采用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来实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通过其夹合结构来夹合瓣叶,而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需要与其配合的输送器来对其进行输送、控制其形态和释放。但是,心脏内的空间极其有限,因此需要一种可以精准控制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输送器,来实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稳定输送、控制及释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在三尖瓣瓣膜治疗过程中,缺少一种对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进行稳定输送、控制及释放的输送器的技术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尖瓣输送器。
一种三尖瓣输送器,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包括:
一释放结构;
一输送结构,具有输送管;
一调弯结构,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调弯管,所述调弯管允许所述输送管穿过;
一装载器结构,用于装载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和供所述调弯管穿过;
一扩张结构,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扩张鞘管,所述扩张鞘管允许所述调弯管穿过。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结构包括一输送手柄,所述输送手柄包括:
一输送壳体,远端与所述输送管的近端连接;
一拉线控制装置,数量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数量相同,用于控制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开合;
所述拉线控制装置包括:
一内管,远段固定于所述输送壳体内部;
一外管,远端贯穿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且套设在所述内管外,近端位于所述输送壳体外,所述外管至少与所述内管的中部及近段、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轴向滑动连接;
一输送拉线,远端依次沿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内部及所述输送管内部轴向延伸并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连接于所述外管的近端。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设置有外装孔,所述外管通过所述外装孔贯穿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并沿轴向方向在所述外装孔内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管的远端设置有:
一阻尼环,套设在所述内管外并与所述内管贴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管的外表面为防滑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管的远段通过一内装夹与所述输送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内管的远段可在所述内装夹与所述输送壳体之间倾斜晃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装夹包括:
一装夹底座,顶面具有下半圆柱槽;
一装夹顶块,底面具有上半圆柱槽,所述装夹顶块连接于所述装夹底座上方,所述上半圆柱槽和所述下半圆柱槽形成一用于容纳所述内管的圆柱槽,所述圆柱槽的外径大于或等于所述内管的外径。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推动块,设置在外管的近端,带动所述外管沿轴向滑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推动滑板,固定在所述输送壳体近端侧边,所述推动滑板上沿轴向设置有推动滑槽;
所述推动块上设置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所述推动滑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启动块,设置在所述推动块上,内侧设置有防推卡;
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对应设置有卡凹口,所述卡凹口与所述防推卡可拆卸卡合连接;
当所述卡凹口与所述防推卡卡合连接时,推动块无法沿外管轴向方向移动,所述输送拉线的长度被锁定,当需要拉动或输送所述输送拉线时,按压启动块,将所述卡凹口与所述防推卡分离,轴向滑动所述推动块,以实现拉动或输送所述输送拉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旋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近端,与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当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设置有推动块时,所述外管的近端通过所述推动块固定安装所述旋控装置,所述输送拉线贯穿所述推动块后与所述旋控装置固定。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旋控装置包括:
一外圈体,至少顶面敞开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外穿孔;
一内圈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外圈体内,与所述外圈体的内壁具有间隙;
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穿过所述外穿孔与所述内圈体的外壁缠绕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圈体上下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所述内圈体上下两端外壁与所述外圈体的内壁贴设,所述内圈体的中部外壁缠绕所述输送拉线。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圈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内圈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内穿孔;
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依次穿过一个所述外穿孔和对应的一个所述内穿孔后再次从另一个与内穿孔对应的外穿孔伸出。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穿孔位于所述外穿孔内侧,致使所述内穿孔与所述外穿孔相对应设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圈体上端设置有一操作端,通过所述操作端旋转所述内圈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操作端为拉线操作柄、端面槽口或端面凸块。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手柄的远端设置有一过渡件,所述输送手柄通过过渡件连接所述输送管的近端;
所述过渡件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不低于穿过所述输送手柄的所述输送拉线的数量,所述穿线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输送手柄的轴向,所述穿线孔连通所述过渡件的近端和远端;
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通过所述穿线孔进入所述输送手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穿线孔与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过渡线管,所述过渡线管的远端连通对应的所述穿线孔,所述过渡线管的近端连通对应的所述内管,所述穿线孔、所述过渡线管和所述内管在所述输送手柄内部形成拉线通道。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释放结构包括:
一中芯杆,远端穿过所述输送管后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可拆卸连接,近端设置有一释放控制端,所述中芯杆通过所述释放控制端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连接或分离;
一修复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形态;
所述修复器控制组件包括:
一旋转套管,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连接在所述输送壳体上,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销钉卡槽;
一螺纹管,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转套管内部,近端伸出于所述旋转套管,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一中芯杆固定件,与所述中芯杆可旋转连接且带动所述中芯杆轴向移动,并与所述螺纹管的近端可拆卸连接;
一推进螺母,近端与所述螺纹管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远端沿径向挖设有销钉安装孔,通过限位销钉依次穿过所述销钉安装孔和所述销钉卡槽与所述旋转套管连接;
所述中芯杆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中芯杆固定件、所述螺纹管和所述输送管后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连接,当转动所述推进螺母,所述螺纹管沿轴向伸出或伸入所述旋转套管,带动所述中芯杆固定件,进而带动所述中芯杆向远端推送或回拉,以控制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形态。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杆固定件内设置有定位块容纳腔;
所述中芯杆的近段设置有一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可转动的限制于所述定位块容纳腔内。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中芯杆的近段还设置有一垫片,所述垫片贴设于所述定位块的近端侧或远端侧;
所述定位块容纳腔的轴向长度大于所述定位块的轴向长度,所述定位块容纳腔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垫片的总轴向长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纹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限转槽,所述限转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螺纹管的轴向;
所述旋转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限转块,所述限转块位于所述限转槽内且与所述限转槽滑动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结构包括:
一调弯手柄,与所述调弯管连通,控制所述调弯管的弯曲度。
所述调弯手柄包括:
一转动件,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内壁设置有可驱动调弯拉线的转动件内螺纹,一端外壁套设有调弯旋钮;
一主杆,设置在所述转动件内,远端为敞开结构且内部中空,
一拉线固定件,环状结构,位于所述转动件内,套设在所述主杆外并可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所述拉线固定件上设置有拉线固定端;
一内动件,环状结构,位于所述转动件内,套设在所述拉线固定件远端侧的所述主杆外并可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外表面设置有内动件外螺纹,所述内动件外螺纹与所述转动件内螺纹螺纹连接,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拉线过渡孔;
至少一调弯拉线,一端与所述调弯管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调弯管、所述转动件、所述主杆和所述拉线过渡孔后与所述拉线固定端连接;
当转动所述调弯旋钮带动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内动件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当内动件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拉线固定件向近端移动,进而带动拉线固定端上的调弯拉线移动,以调节调弯管的弯曲度,当内动件向远端移动时,由于调弯管的远端都是具有弹性的,因此拉线固定件在与内动件具有距离时,拉线固定件自动向远端移动,以调节调弯管的弯曲度。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拉线固定端包括:
一拉线固定孔,设置在拉线固定件的外壁上,轴向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平行;
一拉线固定杆,插接在所述拉线固定孔上,供所述调弯拉线缠绕。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内动件上位于所述拉线过渡孔的远端侧和近端侧分别设置有避让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注胶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主杆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调弯防转条或调弯防转槽;
所述拉线固定件和所述内动件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调弯防转槽或调弯防转条。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转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件外螺纹;
所述调弯手柄还包括:
一调弯壳体,可容纳所述转动件,近端或远端伸出有所述调弯旋钮,侧壁上设置有壳体滑槽,所述壳体滑槽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设置;
一调弯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螺旋推块,所述螺旋推块与所述转动件外螺纹啮合,所述限位块的外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滑槽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螺旋推块为长条形推块,或所述螺旋推块中部为内凹结构,致使所述螺旋推块由两个凸起块组成。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调弯标记,所述调弯标记可以是凸起、凹槽或带色彩的标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调弯壳体上设置有可透视的外盖,所述外盖密封盖设于所述壳体滑槽外侧。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扩张结构还包括:
一扩张手柄,采用与所述调弯手柄相同的结构。
一种拉线控制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
将内管的远段通过内装夹固定于输送壳体内部,将外管从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外侧插入于所述输送壳体内,调整所述内管的倾斜度并使所述外管从所述内管的近端侧套接;
将所述内管的远段固定于所述输送壳体内部,使得所述内管固定不动。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三尖瓣输送器,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外管在内管外滑动连接的方式实现推拉调控输送拉线,推拉更顺畅可靠,在用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开合时,更为准确可靠。
2、阻尼环的设计,与内管紧密贴合,在推动外管时产生一定的阻尼,防止了外管轻微受力就发生大量位移而影响控制精度的问题。同时,阻尼环可控制外管定位,在外管运动到目标位置后,撤去操作外力,外管在阻尼环的作用下可以与内管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
3、通过内装夹固定内管的远段,使得内管可以在内装夹与输送壳体之间可倾斜晃动,在外管与内管装配时,无需精确确定外装孔和内管之间的对应关系,大大降低了输送壳体的加工精度。调整内管位置,外管即可轻松的与内管顺畅滑动,在完成内管的调整后,在内管的远段采用胶粘等灵活的方式实现内管远段的固定不动。
4、在输送壳体的近端设置卡凹口,摒弃原有的外凸结构,以防止对操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伤害。
5、旋控装置可实现推拉与旋转双调控的目的,增加了输送拉线的调控精度。
6、外穿孔和内穿孔可实现输送拉线的大幅度抽拉调整,以使在本发明的输送器未进入人体前,便于对输送拉线进行装配调整。
7、过渡件上设置穿线孔,可实现每根输送拉线通过各自对应的穿线孔独立进入输送管或独立的进入内管,使得每根输送拉线互相之间不发生干扰,防止输送拉线之间发生缠绕问题。
8、将释放结构的修复器控制组件限定为限位销钉依次穿过销钉安装孔和销钉卡槽与旋转套管连接的方式,实现更稳定可靠。
9、在释放结构的旋转套管内设置限转块,在螺纹管的外壁上设置限转槽,两者配合设置限制了螺纹管在旋转套管内旋转,从而使得螺纹管在推进螺母的作用下沿旋转套管的轴向移动。
10、在调弯结构中,将原有的拉线固定环采用分体设计,即拆分成拉线固定件和内动件,拉线固定件可以自行移动,为调弯拉线或扩张拉线的移动留出空间,调弯管或扩张鞘管可实现自行回直的目的,也防止了人工强行回直调弯管或扩张鞘管的远端。
11、拉线固定孔轴线方向与转动件轴线方向平行的设计,可避免拉线固定杆的端部与转动件内螺纹干涉导致转动件无法正常旋转问题。
12、避让槽可防止内动件与拉线固定件紧靠时挤压调弯拉线。
13、在主杆侧面设置注胶孔,解决了管/鞘需要先涂抹粘结剂再与主杆进行装配时,造成的粘结剂外溢导致装置污染的问题。
14、通过壳体滑槽的长度可确定限位块近端和远端的位置,从而限制转动件的转动极限,进而控制调弯拉线的行程。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输送结构和释放结构的一种结构爆炸图;
图1(b)为图1(a)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图1(c)为本发明输送结构和释放结构的一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发明输送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b)为图2(a)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旋控装置的一种结构爆炸图;
图4(a)为本发明释放结构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4(b)为图4(a)的剖视图;
图4(c)为图4(a)中旋转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d)为本发明中芯杆和中芯杆固定件之间的连接爆炸图;
图5(a)为本发明调弯结构、装载器结构和扩张结构的一种连接示意图;
图5(b)为图5(a)的一种应用示意图;
图5(c)为图5(a)中除去壳体和转动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发明调弯结构除调弯壳体外的一种结构爆炸图;
图6(b)为图6(a)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6(c)为本发明调弯手柄的部分结构爆炸图;
图7为本发明拉线固定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a)为本发明限位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b)为本发明限位块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在本发明中,当描述三尖瓣输送器时,“远端”、“近端”、“远段”、“近段”作为方位词,该方位词为介入医疗器械领域惯用术语,其中“远端”、“远段”表示手术过程中远离操作者的一端或一段,“近端”、“近段”表示手术过程中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或一段。“轴向”指平行于医疗器械远端中心和近端中心连线的方向;“径向”是指垂直于上述“轴向”的方向。
参照图1(a)、图1(b)和图5(a),本发明的三尖瓣输送器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包括释放结构100、输送结构200、调弯结构300、装载器结构400和扩张结构500。
输送结构200具有输送管210,调弯结构300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调弯管310,输送管210穿过调弯管310并伸出于调弯管310后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可拆卸连接,输送结构200用于将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输送至目标位置。装载器结构400用于装载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和供调弯管310穿过。扩张结构500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扩张鞘管510,扩张鞘管510允许调弯管310穿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2(b),输送结构200还包括输送手柄220,输送手柄220包括输送壳体和拉线控制装置。
输送壳体的远端与输送管210的近端连接。在输送壳体的远端端部优选可拆卸的设置有输送封端2211。输送壳体优选由输送上外壳221a和输送下外壳221b连接组成。
拉线控制装置可在输送壳体上沿输送管210的轴向滑动,优选的,拉线控制装置的数量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数量相同,每个拉线控制装置分别连接对应的一个夹片,拉线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夹片开合。
拉线控制装置包括内管222、外管223和输送拉线。内管222的远段固定于输送壳体内部。优选的,内管222的远段固定于输送上外壳221a的内部。外管223的远端贯穿输送壳体的近端且套设在内管222外,优选的,外管223的远端贯穿于输送上外壳221a的近端。外管223的近端位于输送壳体外,外管223至少与内管222的中部及近段轴向滑动连接、外管223与输送壳体的近端轴向滑动连接。输送拉线的远端依次沿外管223内部、内管222内部及输送管210内部轴向延伸并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可拆卸连接,输送拉线的近端连接于外管223的近端。当需要回拉或输送输送拉线时,驱动输送壳体外的外管223沿输送壳体的近端和内管222的外壁轴向滑动,带动外管223近端的输送拉线跟随移动。在外管223和内管222的滑动配合下,推拉调控输送拉线更顺畅可靠,在用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开合时,更为准确可靠。
具体的,输送拉线在使用时一端连接于外管223的近端,另一端沿外管223内部、内管222内部及输送管210内部轴向延伸至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可拆卸连接后,又延伸回至外管223的近端,致使输送拉线形成类U型结构。输送拉线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连接时,在夹片上设置有拉线通孔,输送拉线绕过拉线通孔即可实现与夹片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将输送结构200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分离时,松开输送拉线,持续抽拉输送拉线的一端,直至整条拉线抽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壳体的近端设置有外装孔2212,外管223通过外装孔2212贯穿输送壳体的近端并沿轴向方向在外装孔2212内滑动。优选的,参照图1(a)、图1(b)和图2(b),在输送上外壳221a的近端设置有外装孔2212,外装孔2212的数量与拉线控制装置的数量相同或不少于拉线控制装置的数量,以使得每根外管223均通过其对应独立的装孔2212贯穿输送上外壳221a的近端。外管223可沿外管轴向方向在外装孔2212内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2(b),外管223的远端设置有阻尼环224,阻尼环224套设在内管222外并与内管222贴合。
阻尼环224通常为弹性材料,通过阻尼环224与内管222紧密贴合设计,从而在推动外管223时需要一定的力,产生阻尼,防止了外管223轻微受力就发生大量位移而影响控制精度的问题。同时,阻尼环224也能控制外管223定位,在外管223运动到目标位置后,撤去操作外力,外管223在阻尼环224的作用下可以与内管222保持稳定的位置关系。同时阻尼环224也防止了外管223的远端从输送壳体的内部滑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管222的外表面为防滑层。可通过对内管222外表面进行磨砂处理等方式得到防滑层,即使得内管222外表面相对不光滑或凹凸不平,增加阻尼环224与内管222之间产生的阻尼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2(a)和图2(b),内管222的远段通过内装夹225与输送壳体的内部连接,内管222的远段可在内装夹225与输送壳体之间倾斜晃动。优选的,内管222的远段通过内装夹225与输送上外壳221a的内部连接。
本发明通过内装夹225来实现内管222的远段和输送壳体的连接,而不是将两者直接硬连接,原因在于:可大大降低输送壳体的加工精度,尤其是外装孔与内管222固定位置的对应关系,假设内管不能轻微调整,而输送壳体加工精度不足或发生内应力形变,在内管222与外管223安装完成后,可能会造成内管222相对外管223滑动受限制,例如滑动不顺畅或无法滑动等现象。本发明通过内管222相对固定位置可倾斜晃动的方式,来保证了在装配时能调整内管222使其与外管223保持顺畅滑动,在完成内管222调整后,在内管222的远端或远段采用胶粘等灵活的方式,实现内管222远段与输送壳体的直接硬固定,即此时内管222两点固定,从而内管222与外管223形成稳定的状态。
基于此,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拉线控制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将内管222的远段通过内装夹225固定于输送壳体内部,将外管223从输送壳体的近端外侧插入于输送壳体内,调整内管222的倾斜度并使外管223从内管222的近端侧套接。将内管222的远段固定于输送壳体内部,使得内管222固定不动。
具体的,可将内管222的远段通过内装夹225固定于输送上外壳221a内部,将外管223从输送上外壳221a近端的外装孔2212插入于输送上外壳221a内,调整内管222的倾斜度并使外管223从内管222的近端侧套接,在外管223与内管222保持顺畅滑动的情况下,认为完成了内管222的调整。将内管222的远段通过胶粘固定于输送上外壳221a内部,使得内管222固定不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装夹225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能夹持并允许内管222具有一定倾斜晃动的夹持机构,本发明的内装夹225也可以采用如下式设计:
参照图2(b),内装夹225包括装夹底座2251和装夹顶块2252。装夹底座2251的顶面具有下半圆柱槽。装夹顶块2252的底面具有上半圆柱槽,装夹顶块2252连接于装夹底座2251上方,上半圆柱槽和下半圆柱槽形成一用于容纳内管222的圆柱槽,圆柱槽的外径略大于或等于内管222的外径,这里可以通过控制装夹底座2251和装夹顶块2252之间的夹紧程度来进行调整,例如装夹顶块2252紧压装夹底座2251,或装夹顶块2252仅仅与装夹底座2251接触,装夹底座2251和装夹顶块2252材料是具有一定的弹性形变的,通过施加一定的力使其产生变形,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变圆柱槽的外径。如图2(b)中所示,多个内装夹225的装夹底座2251可以一体制成且各自具有独立的下半圆柱槽。装夹顶块2252与装夹底座2251可拆卸连接,例如在装夹顶块2252和装夹底座2251上均设置螺丝孔,两者通过螺丝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2(b),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推动块226,推动块226设置在外管223的近端,推动块226带动外管223沿轴向滑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推动滑板2261,推动滑板2261固定在输送壳体近端侧边,推动滑板2261上沿轴向设置有推动滑槽2262。优选的,推动滑板2261固定在输送下外壳221b的近端外壁上,推动滑槽2262可延伸至输送下外壳221b的近端,使得输送下外壳221b的近端端面上也对应的设置有滑槽。
推动块226上设置有导向块2263,导向块2263与推动滑槽2262滑动连接。当需要通过推动块226沿轴向移动时,推动滑槽2262为推动块226提供导向作用,使得推动块226的推动过程更稳定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2(b),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启动块227,启动块227设置在推动块226上,在启动块227的内侧设置有防推卡2271。该启动块227可转动的设置在推动块226上,两者可以采用类夹子结构。
输送壳体的近端对应设置有卡凹口2213,卡凹口2213与防推卡2271可拆卸卡合连接。具体的,可以在输送下外壳221b上对应设置卡凹口2213。当卡凹口2213与防推卡2271卡合连接时,推动块226无法沿外管223轴向方向移动,输送拉线的长度被锁定,当需要拉动或输送输送拉线时,按压启动块227,将卡凹口2213与防推卡2271分离,才能实现推动块的移动,轴向滑动推动块226,以实现拉动或输送输送拉线。卡凹口2213的设计,摒弃原有的外凸结构,以防止对操作人员的手部造成伤害。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2(b),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旋控装置228,旋控装置228设置在外管223的近端,旋控装置228与输送拉线的近端固定。输送拉线通过旋控装置228进行固定。旋控装置228可实现旋转,使得拉线控制装置实现了推拉和旋转双调控的目的,增加了输送拉线的调控精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拉线控制装置设置有推动块226时,外管223的近端通过推动块226固定安装旋控装置228,输送拉线贯穿推动块226后与旋控装置228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旋控装置228包括外圈体2281和内圈体2282。外圈体2281是至少顶面为敞开结构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以用于容纳内圈体2282,外圈体2281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外穿孔2283。内圈体2282可旋转的设置在外圈体2281内,内圈体2282的外壁与外圈体2281的内壁具有间隙以容纳输送拉线。输送拉线的近端穿过外穿孔2283与内圈体2282的外壁缠绕连接。
本发明通过旋转内圈体2282,输送拉线会缠绕或松开于内圈体2282的外壁,即内圈体2282与外圈体2281之间的间隙处,从而实现输送拉线的回收或输送。致使输送结构200可以实现推拉与旋转双调控,增加了输送拉线的调控精度。例如,若推拉推动块226幅度过大,可通过轻微旋转内圈体2282来实现输送拉线精确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内圈体2282上下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内圈体2282上下两端外壁与外圈体2281的内壁贴设,内圈体2282的中部外壁缠绕输送拉线。这样的设计,使得内圈体2282的中部外壁与外圈体2281的内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而内圈体2282上下两端外壁与外圈体2281的内壁相对紧密,使得内圈体2282相对外圈体2281在旋转时具有一定的阻尼感。这种配合关系为现有技术,例如过盈配合或过渡配合等,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内圈体228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内圈体2282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内穿孔2284。输送拉线的近端依次穿过一个外穿孔2283和对应的一个内穿孔2284后再次从另一个与内穿孔2284对应的外穿孔2283伸出。因此,如图3所示,外圈体2281具有两个外穿孔2283分别对应着内圈体2282贯穿的内穿孔2284两端。外穿孔2283和内穿孔2284的配合设计,在旋控装置228内外形成拉线通道,可直接实现输送拉线的大幅度抽拉调整。这样的大幅度拉线调整往往出现在装置未进入人体前,便于对输送拉线进行装配调整。预留固定输送拉线长度,调整完成后,旋转内圈体2282,位于外圈体2281两侧的部分输送拉线进入外圈体2281与内圈体2282之间,使得输送拉线缠绕在内圈体2282上进行固定。一般的,可以进行旋转两圈及其以上进行固定。但是这里并不是限制性的描述,因为内圈体2282与外圈体2281之间的间隙在不同装置上可以是不同的,因为输送拉线在面对不同装置时粗细也可能不同,所以往往其可靠固定圈数也是不同的,但根据实际需求,其输送拉线的固定圈数是不需要经过创造性劳动就可以确定的,但一般会多固定一圈及以上,因为在不能确认操作人员是否会反向旋转内圈体2282情况下,需要为输送拉线的固定留出反向旋转余量,当然,一般旋控装置228常用于细微调整,所以内圈体2282调动相对为小幅度调整,这里,针对特殊情况,例如:如果操作人员需要大量反方向旋转内圈体2282,此时可在固定输送拉线时大量过多旋转圈数,来保证操作人员可以大量反向旋转内圈体2282。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穿孔2284位于外穿孔2283内侧,致使内穿孔2284与外穿孔2283相对应设置,以使得输送拉线能更为顺畅的依次从外穿孔2283和内穿孔2284贯穿。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3,内圈体2282上端设置有操作端2285,通过操作端2285旋转内圈体2282。操作人员可通过操作端2285直接旋转内圈体2282。如图3中所示,该操作端2285为拉线操作柄。操作端2285也可以为端面槽口,该端面槽口例如为可对应插入扁口螺丝刀的形状,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扁口螺丝刀插入端面槽口旋转内圈体2282。操作端2285还可以为端面凸块,该端面凸块例如为可对应插入凹十字螺丝刀的形状,操作人员可直接通过凹十字螺丝刀插入端面凸块旋转内圈体2282,从而便于内圈体2282的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1(a)至图2(b),输送手柄220的远端设置有过渡件229,输送手柄220通过过渡件229连接输送管210的近端。过渡件229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2291,穿线孔2291的数量不低于穿过输送手柄220的输送拉线的数量,例如当一根输送拉线多次穿过输送手柄220时,则按照穿过次数计算。穿线孔2291的长度方向为输送手柄220的轴向,穿线孔2291连通过渡件229的近端和远端。输送拉线的近端通过穿线孔2291进入输送手柄220内部。在过渡件229上设置穿线孔2291,可实现每根输送拉线通过各自对应的穿线孔2291独立进入输送管210,使得每根输送拉线互相之间不发生干扰,防止输送拉线之间发生缠绕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穿线孔2291与内管222之间设置有过渡线管,过渡线管的远端连通对应的穿线孔2291,过渡线管的近端连通对应的内管222,穿线孔2291、过渡线管和内管222在输送手柄220内部形成拉线通道。穿过同一个内管222的输送拉线为多根时,通过同一根内管222的输送拉线所在的过渡线管的近端共同连接于对应的内管222远端。通过过渡线管的设计,可实现每根输送拉线通过各自对应的过渡线管独立的进入内管222,输送拉线互相之间不发生干扰,防止输送拉线之间发生缠绕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图1(a)、图1(b)、图4(a)和图4(b),释放结构100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可拆卸连接,释放结构100可控制输送结构200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连接或分离。释放结构100包括中芯杆110、释放控制端120和修复器控制组件。
中芯杆110的远端穿过输送管210后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可拆卸连接,中芯杆110的近端设置有释放控制端120,中芯杆110通过释放控制端120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连接或分离。优选的,释放控制端120可以采用释放旋钮,该释放旋钮与中芯杆110近端端部固定,通过转动释放旋钮,带动中芯杆110转动,以实现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可拆卸连接或分离。
修复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形态。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状态主要有张开、打伞和合拢状态,例如:中国专利:一种瓣膜修复夹具(公开号:CN111449805A)中修复夹具的三个状态,该三尖瓣输送器包括但不限于用于该种类修复夹具,其可以适用于多种需要进行拉线控制和输送的医疗器械,其通过中芯杆110对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推送或回拉实现上述各种状态,修复器控制组件可实现对中芯杆110的推送或回拉。修复器控制组件包括旋转套管131、螺纹管132、中芯杆固定件133和推进螺母134。
旋转套管131的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旋转套管131的内部中空,旋转套管131连接在输送壳体上。当输送壳体上设置有旋转套管131时,优选在旋转套管131上设置有多个辅助导向件,例如图4(c)中的第一导向件1311、第二导向件1312等,推动块226可以支撑于旋转套管131上,通过辅助导向件导向推动块226沿轴向移动。旋转套管131的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销钉卡槽1314。如图4(c)所示,旋转套管131上还可设置有第三导向件1313,第三导向件1313用于固定旋转套管131于输送壳体,以防止旋转套管131的轴向移动或旋转。
螺纹管132的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螺纹管132内部中空,螺纹管132至少部分位于旋转套管131内部,螺纹管132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螺纹管132的近端伸出于旋转套管131并与中芯杆固定件133可拆卸连接,两者连接时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
中芯杆固定件133与中芯杆110可旋转连接且带动中芯杆110轴向移动。在螺纹管132带动中芯杆固定件133沿轴向移动时,进而带动中芯杆110沿轴向移动,最终实现控制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状态。
推进螺母134的近端与螺纹管132的外螺纹螺纹连接,具体的,推进螺母134的近端内壁上优选设置有内螺纹,通过内螺纹与螺纹管132的外螺纹螺纹连接。推进螺母134的远端可沿旋转套管131的周向运动,具体的,推进螺母134的远端沿径向挖设有销钉安装孔1341,推进螺母134通过推进销钉1342依次穿过销钉安装孔1341和销钉卡槽1314实现与旋转套管131连接,以实现推进螺母134可沿旋转套管131的周向运动。如图4(a)所示,沿推进螺母134的周向设置有四个销钉安装孔1341,推进螺母134分别通过四个推进销钉1342实现与旋转套管131旋转连接。
中芯杆110的远端依次穿过中芯杆固定件133、螺纹管132和输送管210后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连接,当转动推进螺母134时,由于旋转套管131不动,此时可使螺纹管132沿轴向伸出或伸入旋转套管131,带动中芯杆固定件133,进而带动中芯杆110向远端推送或回拉,以控制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芯杆固定件133需要限制中芯杆110相对于螺纹管132不能轴向移动,而却可以转动,以使得中芯杆110可通过释放控制端120与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可拆卸连接或分离,即中芯杆110不能独立于中芯杆固定件133或螺纹管132自行进行轴向移动。因此本发明的中芯杆110与中芯杆固定件133可采用如下连接方式,以实现中芯杆固定件133允许中芯杆110转动而限制中芯杆110自行轴向移动:
中芯杆固定件133内设置有定位块容纳腔。中芯杆110的近段设置有定位块111,定位块111可转动的限制于定位块容纳腔内。即定位块111可以在定位块容纳腔内转动,但是定位块111在中芯杆固定件133与螺纹管132的配合下不能从定位块容纳腔内轴向移动,从而使得中芯杆110不能沿着中芯杆固定件133或螺纹管132轴向移动,但却可以在释放控制端120的作用下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芯杆的近段还设置有垫片112,垫片112贴设于定位块111的近端侧或远端侧。中芯杆固定件133的定位块容纳腔轴向长度大于定位块111的轴向长度,中芯杆固定件133的定位块容纳腔轴向长度小于定位块111与垫片112的总轴向长度。由于定位块111不能过于压紧在中芯杆固定件133与螺纹管132之间,否则将难以实现中芯杆110的转动。因此为了防止因定位块111未被压紧而导致中芯杆110轴向方向的晃动,在定位块111的远端侧或近端侧设置有垫片112,例如硅胶垫片(环),在中芯杆固定件133的内部给定位块111预留的定位块容纳腔的轴向长度略小于定位块111与垫片112加起来的总轴向长度,但大于定位块111的轴向长度,从而在中芯杆固定件133与螺纹管132固定后,定位块111受到垫片112的挤压,并不能轴向晃动,而在垫片112的作用下,定位块111不会被过渡挤压,使得中芯杆110在释放控制端120的作用下进行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4(a),螺纹管132的外壁上设置有限转槽1321,限转槽1321的长度方向为螺纹管132的轴向。参照图4(a)和图4(c)旋转套管131的内壁上设置有限转块1315,限转块1315位于限转槽1321内且与限转槽1321滑动连接。限转槽1321和限转块1315的配合设置限制了螺纹管132在旋转套管131内旋转,从而使得螺纹管132在推进螺母134的作用下沿旋转套管131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5(a)至图6(c),调弯结构300包括调弯管310和调弯手柄320,调弯管310可以弯曲,可调弯管310可被输送管210穿过,调弯管310弯曲时,其内的输送管210和输送管210内的中芯杆一起弯曲。调弯手柄320与调弯管310连通,调弯手柄320控制调弯管310的弯曲度。参照图6(a)和图6(b),调弯手柄320包括转动件321、主杆322、拉线固定件323、内动件324和至少一调弯拉线。
转动件321的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转动件321的内部中空,转动件321的内壁设置有可驱动调弯拉线的转动件内螺纹,转动件321的一端外壁套设有调弯旋钮3211,转动调弯旋钮3211,转动件321跟着转动。
主杆322设置在转动件321内,主杆322的远端为敞开结构且内部中空。优选的,如图6(b)所示,在主杆322远端设置有供输送拉线穿过的间隙3223。
拉线固定件323为环状结构,拉线固定件323位于转动件321内,拉线固定件323套设在主杆322外并可沿主杆322轴向移动,拉线固定件323上设置有拉线固定端。
内动件324为环状结构,内动件324位于转动件321内,内动件324套设在主杆322外并可沿主杆322轴向移动,内动件324位于拉线固定件323远端侧。内动件324的外表面设置有内动件外螺纹,内动件外螺纹与转动件内螺纹螺纹连接,内动件324的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拉线过渡孔3241。
调弯拉线的远端与调弯管310连接,调弯拉线的近端依次穿过调弯管310、转动件321、主杆322和拉线过渡孔3241后与拉线固定端连接。
当转动调弯旋钮3211带动转动件321转动时,内动件324沿主杆322轴向移动,当内动件324向近端移动时,带动拉线固定件323向近端移动,进而带动拉线固定端上的调弯拉线移动,以调节调弯管310的弯曲度,当内动件324向远端移动时,由于调弯管310的远端都是具有弹性的,因此拉线固定件323在与内动件324具有距离时,拉线固定件323在调弯管310的远端自动回弹变直的作用下,从而拉线固定件323在调弯拉线的带动下自动向远端移动,从而使得调弯管310由弯曲变直。
若将拉线固定件323和内动件324设计为一体结构,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发明将拉线固定件323和内动件324设计为分体,而扩张结构500的扩张手柄520优先采用与调弯结构300的调弯手柄320相同的结构。本发明将拉线固定件323和内动件324采用分体设计的其原因如下:
参照图1(a)、图1(b)和图5(a),在三尖瓣输送器中,使用扩张鞘管并不是单个结构,而是需要相互配合的多个结构,即三尖瓣输送器包括但不限于本发明中的释放结构100、输送结构200、调弯结构300、装载器结构400和扩张结构500。扩张结构500中的扩张鞘管510的内部穿过调弯结构300的调弯管310,而调弯结构300的调弯管310内部穿过输送结构200的输送管210。
参照图5(b)和图5(c),在三尖瓣输送器进入人体时,能够操作的调弯结构是由调弯结构300和扩张结构500组成,因此两者实则是相互协作而又相互制约的,例如当扩张鞘管510主动弯曲时,即扩张结构500的内动件524推动拉线固定件523后移带动扩张拉线使得扩张鞘管510远端弯曲,同时其将会带动调弯管310弯曲。但此时调弯管310属于被动弯曲,此时调弯管310远端的弯曲会一定程度上推动调弯拉线后移,假设内动件324与拉线固定件323为一体结构,此时由于内动件324与转动件321螺纹连接的关系,内动件324被转动件321固定,不能自由移动,所以拉线固定件323也不能移动,此时的拉线将会无法得到后移空间,会造成调弯管310弯曲困难,增加了扩张鞘管510的弯曲难度,从而增加了扩张拉线的拉力,可能造成扩张拉线的拉断,或造成调弯拉线因无后移空间而弯折,而影响调弯管310的调弯动作。本发明将拉线固定件323和内动件324采用分体设计,拉线固定件323可以自行后移(向近端移动),为调弯拉线的后移留出空间,降低了扩张鞘管510的弯曲难度,防止了调弯拉线弯折。同理,在调弯管310主动弯曲时,扩张鞘管510的远端将会被动弯曲,因此优选扩张手柄520的内部采用与调弯手柄320相同的内部结构。
调弯管310和扩张鞘管510的远端通常都是具有弹性的,因此在撤去各自的拉线的拉紧力时,两者的远端可以自行回直。因此,拉线固定件和内动件的分体设计,也防止了人工强行回直调弯管310和扩张鞘管510的远端。如果调弯管310和扩张鞘管510的远端中其中一个处于弯曲状态,此时强行回直其中另一个,在弯曲状态的管体阻止下,也会造成回直困难,或者造成未操作回直管体的拉线被强行推动而无后移空间造成弯折,影响正常功能。而采用分体结构,就避免了人工强行回直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7,拉线固定端包括拉线固定孔3231和拉线固定杆3232,拉线固定孔3231设置在拉线固定件的外壁上,拉线固定孔3231的轴向与转动件321的轴向平行。拉线固定孔3231轴线方向与转动件轴线方向平行的设计,可避免拉线固定杆3232的端部与转动件内螺纹干涉导致转动件321无法正常旋转问题。拉线固定杆3232插接在拉线固定孔3231上,需要固定调弯拉线时,调弯拉线缠绕固定于拉线固定杆323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a)和图6(b),内动件324上位于拉线过渡孔3241的远端侧和近端侧分别设置有避让槽3242。避让槽3242可防止内动件与拉线固定件紧靠时挤压调弯拉线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a)和图6(b),主杆322的外壁上设置有注胶槽3221。在主杆322侧面设置注胶孔,解决了管/鞘需要先涂抹粘结剂再与主杆322进行装配时,造成的粘结剂外溢导致装置污染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杆322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调弯防转条或调弯防转槽。拉线固定件323和内动件324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调弯防转槽或调弯防转条。如图6(b)中所示,主杆322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调弯防转条3222,拉线固定件323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调弯防转槽3233,内动件324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调弯防转槽324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照图6(c),转动件321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件外螺纹3212。调弯手柄320还包括调弯壳体325和调弯限位装置。
调弯壳体325可容纳转动件321,调弯壳体325的近端或远端伸出有调弯旋钮3211,调弯壳体325的侧壁上设置有壳体滑槽3251,壳体滑槽3251沿转动件321的轴向设置。如图5(a)至图6(a),在调弯壳体325的远端可拆卸的设置有调弯封端3252。
调弯限位装置包括限位块3261,限位块3261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螺旋推块3262,螺旋推块3262与转动件外螺纹3212啮合,限位块3261的外侧滑动安装于壳体滑槽3251上。
通常调弯拉线会预留一定的长度以便于与拉线固定件323装配,所以在装配精度上要求极高。为了容纳调弯拉线装配过程中的误差,主杆322上套设的拉线固定件323和内动件324的滑动区间也相对长一些,以此容纳调弯拉线固定时的长度误差,而间接也导致了调弯拉线运动行程长度控制困难的问题。为了解决此问题,防止调弯拉线控制其相应的调弯管310弯曲过多,造成调弯管310的远端无法正常回直,本发明增设了调弯限位装置。壳体滑槽3251的长度决定了限位块3261远端和近端的位置,从而限制了转动件321的转动极限,因此控制了调弯拉线的行程。实际使用时,可以在完成调弯拉线与拉线固定件323固定后,装配转动件321,在完成转动件321调试,使得内动件324处于合适位置,然后将限位块3261放入滑槽的相应位置处,并使螺旋推块3262与转动件外螺纹3212啮合,从而实现其拉线行程的控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推块3262为长条形推块。参照图8(a),在限位块3261的内侧设置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螺旋推块3262。
在一些实施例中,螺旋推块3262中部为内凹结构,致使螺旋推块3262由两个凸起块组成。参照图8(b),在限位块3261的内侧设置有两组螺旋推块3262,每组螺旋推块3262均具有两个凸起块组成。内凹结构的螺旋推块3262可大大降低其加工精度,增加其与转动件外螺纹3212啮合的流畅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块326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调弯标记3263,调弯标记3263可以是凸起、凹槽或带色彩的标记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参照图6(c),调弯标记3263是一条凸起,该凸起的长度方向垂直于调弯壳体325的长度方向。操作人员可根据调弯标记3263确定限位块3261在壳体滑槽3251内的不同位置,实现对调弯管310状态的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弯壳体325上设置有可透视的外盖3253,外盖3253密封盖设于壳体滑槽3251外侧。外盖3253可以采用例如无色透明的亚克力板、玻璃等制成。外盖3253将壳体滑槽3251密封,从而使得调弯手柄320形成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防止了调弯手柄320内部污染。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24)

1.一种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从近端至远端依次包括:
一释放结构;
一输送结构,具有输送管;
一调弯结构,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调弯管,所述调弯管允许所述输送管穿过;
一装载器结构,用于装载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和供所述调弯管穿过;
一扩张结构,具有可调节弯曲度的扩张鞘管,所述扩张鞘管允许所述调弯管穿过;
所述输送结构包括一输送手柄,所述输送手柄包括:
一输送壳体,远端与所述输送管的近端连接;
一拉线控制装置,数量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数量相同,用于控制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开合;
所述拉线控制装置包括:
一内管,远段固定于所述输送壳体内部;
一外管,远端贯穿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且套设在所述内管外,近端位于所述输送壳体外,所述外管至少与所述内管的中部及近段、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轴向滑动连接;
一输送拉线,远端依次沿所述外管内部、所述内管内部及所述输送管内部轴向延伸并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夹片可拆卸连接,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连接于所述外管的近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结构包括:
一调弯手柄,与所述调弯管连通,控制所述调弯管的弯曲度;
所述调弯手柄包括:
一转动件,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内壁设置有可驱动调弯拉线的转动件内螺纹,一端外壁套设有调弯旋钮;
一主杆,设置在所述转动件内,远端为敞开结构且内部中空,
一拉线固定件,环状结构,位于所述转动件内,套设在所述主杆外并可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所述拉线固定件上设置有拉线固定端;
一内动件,环状结构,位于所述转动件内,套设在所述拉线固定件远端侧的所述主杆外并可沿所述主杆轴向移动,外表面设置有内动件外螺纹,所述内动件外螺纹与所述转动件内螺纹螺纹连接,侧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连通远端和近端的拉线过渡孔;
至少一调弯拉线,一端与所述调弯管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调弯管、所述转动件、所述主杆和所述拉线过渡孔后与所述拉线固定端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的远端设置有:
一阻尼环,套设在所述内管外并与所述内管贴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的远段通过一内装夹与所述输送壳体的内部连接,所述内管的远段可在所述内装夹与所述输送壳体之间倾斜晃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推动块,设置在外管的近端,带动所述外管沿轴向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启动块,设置在所述推动块上,内侧设置有防推卡;
所述输送壳体的近端对应设置有卡凹口,所述卡凹口与所述防推卡可拆卸卡合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控制装置还包括:
一旋控装置,设置在所述外管的近端,与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固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控装置包括:
一外圈体,至少顶面敞开且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外穿孔;
一内圈体,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外圈体内,与所述外圈体的内壁具有间隙;
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穿过所述外穿孔与所述内圈体的外壁缠绕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上下两端的直径大于中部直径,所述内圈体上下两端外壁与所述外圈体的内壁贴设,所述内圈体的中部外壁缠绕所述输送拉线。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所述内圈体的外壁上设置有连通内外的内穿孔;
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依次穿过一个所述外穿孔和对应的一个所述内穿孔后再次从另一个与内穿孔对应的所述外穿孔伸出。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体上端设置有一操作端,通过所述操作端旋转所述内圈体。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手柄的远端设置有一过渡件,所述输送手柄通过过渡件连接所述输送管的近端;
所述过渡件上设置有若干穿线孔,所述穿线孔的数量不低于穿过所述输送手柄的所述输送拉线的数量,所述穿线孔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输送手柄的轴向,所述穿线孔连通所述过渡件的近端和远端;
所述输送拉线的近端通过所述穿线孔进入所述输送手柄内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线孔与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过渡线管,所述过渡线管的远端连通对应的所述穿线孔,所述过渡线管的近端连通对应的所述内管,所述穿线孔、所述过渡线管和所述内管在所述输送手柄内部形成拉线通道。
14.如权利要求1至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结构包括:
一中芯杆,远端穿过所述输送管后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可拆卸连接,近端设置有一释放控制端,所述中芯杆通过所述释放控制端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连接或分离;
一修复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的工作形态;
所述修复器控制组件包括:
一旋转套管,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连接在所述输送壳体上,外壁上沿周向设置有销钉卡槽;
一螺纹管,近端和远端为敞开结构,内部中空,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旋转套管内部,近端伸出于所述旋转套管,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一中芯杆固定件,与所述中芯杆可旋转连接且带动所述中芯杆轴向移动,并与所述螺纹管的近端可拆卸连接;
一推进螺母,近端与所述螺纹管的外螺纹螺纹连接,远端沿径向挖设有销钉安装孔,通过限位销钉依次穿过所述销钉安装孔和所述销钉卡槽与所述旋转套管连接;
所述中芯杆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中芯杆固定件、所述螺纹管和所述输送管后与所述三尖瓣经股瓣膜修复器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的外壁上设置有限转槽,所述限转槽的长度方向为所述螺纹管的轴向;
所述旋转套管的内壁上设置有限转块,所述限转块位于所述限转槽内且与所述限转槽滑动连接。
1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线固定端包括:
一拉线固定孔,设置在拉线固定件的外壁上,轴向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平行;
一拉线固定杆,插接在所述拉线固定孔上,供所述调弯拉线缠绕。
1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动件上位于所述拉线过渡孔的远端侧和近端侧分别设置有避让槽。
1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外壁上设置有注胶槽。
1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的外壁上沿轴向设置有调弯防转条或调弯防转槽;
所述拉线固定件和所述内动件的内壁上对应的设置有调弯防转槽或调弯防转条。
2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件的外壁上设置有转动件外螺纹;
所述调弯手柄还包括:
一调弯壳体,可容纳所述转动件,近端或远端伸出有所述调弯旋钮,侧壁上设置有壳体滑槽,所述壳体滑槽沿所述转动件的轴向设置;
一调弯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内侧设置有若干组螺旋推块,所述螺旋推块与所述转动件外螺纹啮合,所述限位块的外侧滑动安装于所述壳体滑槽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块为长条形推块;
或所述螺旋推块中部为内凹结构,致使所述螺旋推块由两个凸起块组成。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调弯标记。
23.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弯壳体上设置有可透视的外盖,所述外盖密封盖设于所述壳体滑槽外侧。
24.如权利要求2或16至2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三尖瓣输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结构还包括:
一扩张手柄,采用与所述调弯手柄相同的结构。
CN202211391800.1A 2021-11-10 2022-11-08 三尖瓣输送器 Pending CN1156707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24016 2021-11-10
CN2021113240164 2021-11-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0752A true CN115670752A (zh) 2023-02-03

Family

ID=83698664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2010.6A Active CN115245407B (zh) 2021-11-10 2021-11-17 经股瓣膜修复用输送器
CN202211391790.1A Pending CN115670751A (zh) 2021-11-10 2022-11-08 三尖瓣输送器
CN202222966591.0U Active CN219109847U (zh) 2021-11-10 2022-11-08 三尖瓣输送手柄
CN202211391800.1A Pending CN115670752A (zh) 2021-11-10 2022-11-08 三尖瓣输送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62010.6A Active CN115245407B (zh) 2021-11-10 2021-11-17 经股瓣膜修复用输送器
CN202211391790.1A Pending CN115670751A (zh) 2021-11-10 2022-11-08 三尖瓣输送器
CN202222966591.0U Active CN219109847U (zh) 2021-11-10 2022-11-08 三尖瓣输送手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4) CN1152454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65974A (zh) * 2022-04-22 2023-10-31 上海微创心通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输送系统及手柄组件
CN116999211A (zh) * 2023-01-16 2023-11-07 武汉唯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人工瓣膜固定环的输送及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7499B2 (en) * 2017-10-20 2021-12-2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Steerable catheter
CN110292464A (zh) * 2018-03-22 2019-10-01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弯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CN112274297A (zh) * 2019-07-24 2021-01-29 乐普(北京)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经导管心脏瓣膜夹合系统
CN111772874A (zh) * 2019-08-06 2020-10-16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夹合器及其夹合系统
CN112741709A (zh) * 2019-10-30 2021-05-04 杭州德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可调式瓣膜夹合系统
CN112472364A (zh) * 2020-11-19 2021-03-12 上海捍宇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夹合器的输送机构
CN214511423U (zh) * 2020-12-18 2021-10-29 宁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装载输送的瓣膜夹
CN112535552A (zh) * 2020-12-22 2021-03-23 科凯(南通)生命科学有限公司 一种瓣膜修复夹具及其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70751A (zh) 2023-02-03
CN115245407B (zh) 2023-06-02
CN219109847U (zh) 2023-06-02
CN115245407A (zh) 2022-10-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70752A (zh) 三尖瓣输送器
US6162208A (en) Articulating endoscopic implant rotator surgica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CN108378960B (zh) 一种介入心脏瓣膜的可调弯输送系统
US5735842A (en) Low profile manipulators for heart valve prostheses
CN103826574B (zh) 人工心脏瓣膜的传递系统
CN103096838B (zh) 用于支架瓣膜的导管输送系统
AU2023201629A1 (en) Apparatus to provide an adjustable mechanism for radial ultrasound port and flush port
US20130297013A1 (en) Hypotube shaft with articulation mechanism
US9694158B2 (en) Torque for incrementally advancing a catheter during right heart catheterization
US20130123915A1 (en) Device for the in situ delivery of heart valves
EP3457959B1 (en) Control device for a surgical instrument
US11813414B2 (en) Control systems for shapeable catheters
CN117752467A (zh) 定位精准的反流心脏瓣膜输送器和输送系统
CN112932742A (zh) 一种可缩小装载管径的植入器械系统
EP4295815A1 (en) Rotatably adjustable positioning device
CN114681181B (zh) 一种经心尖植入的介入瓣膜输送系统
CN214967153U (zh) 一种可缩小装载管径的植入器械系统
CN218045225U (zh) 一种锚钉装置和锚钉输送器
CN111772873A (zh) 用于输送植入体的驱动手柄及输送系统
CN219629865U (zh) 组织锚固件
CN216318221U (zh) 控制模组和输送系统
CN115153967A (zh) 经股二尖瓣夹合器用输送器
CN114391900B (zh) 手术器械传动控制机构、手术器械传动装置及手术器械
CN219021746U (zh) 经股二尖瓣夹合器用输送器的连接结构
CN210963544U (zh) 一种粒子植入辅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