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85C - 隔热容器 - Google Patents

隔热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85C
CN1156385C CNB991197534A CN99119753A CN1156385C CN 1156385 C CN1156385 C CN 1156385C CN B991197534 A CNB991197534 A CN B991197534A CN 99119753 A CN99119753 A CN 99119753A CN 1156385 C CN1156385 C CN 1156385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rical body
outer cylindrical
cup
heat
insulated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197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9261A (zh
Inventor
鹿谷幸博
櫛田恭博
清水秀贵
山県勝弘
向井峰夫
寿
太田喜寿
S
小宫康豐
渡辺克宏
奥下正隆
石井良教
萩原明
日高和弘
山田一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27707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03477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27708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0347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102963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00118519A/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3099779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773366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45769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54488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0457689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3340692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2492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92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38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8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1/00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 B65D81/38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 B65D81/3865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drinking cups or like containers
    • B65D81/3869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packages, for contents presenting particular transport or storage problems, or adapted to be used for non-packaging purposes after removal of contents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drinking cups or like containers formed with double walls, i.e. hollow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5/00Details of other kinds or types of 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 B65D25/20External fittings
    • B65D25/205Means for the attachment of labels, cards, coupons or the lik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or peripheral walls of curved or partially-curved cross-section made by winding or bending paper without folding along defined lines
    • B65D3/0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or peripheral walls of curved or partially-curved cross-section made by winding or bending paper without folding along defined lin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B65D3/06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or peripheral walls of curved or partially-curved cross-section made by winding or bending paper without folding along defined lin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essentially conical or frusto-co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3/00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or peripheral walls of curved or partially-curved cross-section made by winding or bending paper without folding along defined lines
    • B65D3/22Rigid or semi-rigid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or peripheral walls of curved or partially-curved cross-section made by winding or bending paper without folding along defined lines with double walls; with walls incorporating air-chambers; with walls made of laminated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2203/00Decoration means, markings, information elements, contents indicators
    • B65D2203/02Labels

Abstract

一种隔热容器,包括:纸制的杯体和包围着杯体的由其整个外层表面受过压纹处理的纸板形成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且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接触,下开口边缘处的向内卷曲部分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在其下部接触;杯体与外层圆柱体集成为一体以形成隔热容器,在杯体与外层圆柱体之间还定义了一间隙,这种该隔热容器能够产生良好的隔热效果。

Description

隔热容器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盛装方便食品如方便面条的杯形容器,尤其涉及到一种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并能够盛装倒入开水就能够食用的方便食品的容器。
由塑料如起泡的聚苯乙烯制成的容器经常被用于这种类型的杯型隔热容器,但是这些容器在用废后会造成污染问题。在公开号为445212的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纸制成的隔热容器来替代这些容器,该纸制成的隔热容器包括:由纸制成的杯体;和形成一双层结构的圆筒的外层圆柱体,在该双层结构的圆筒中定义了一隔热间隙(gap)。
在公开号为445212的日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公开的这种纸制成的隔热容器的优点在于:通过将普通纸杯和与该纸杯形成一锥形角度的锥形纸形成的无底的外层圆柱体组合而构成的简单结构,就能够得到产生隔热效果的杯子。位于该容器中越低的部位隔热间隙越大,因此,当一般用一只手或双手端该容器时,能够产生良好的隔热效果。然而,当长时间用一只手或双手端该容器上部时,由于间隙没有起到隔热效果或隔热效果弱,所以会造成一只手或双手逐渐感到发烫。
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良好隔热性能的容器,很难传输容器中盛装的食品的热量,不管用一只手或双手端住该容器的圆筒的任何部位。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隔热容器,包括: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所述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的尺寸: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接触,并且在该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处的该向内卷曲部分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在其下部接触;其中,外层圆柱体包围着杯体,并且该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粘结以使杯体与外层圆柱体集成为一体,从而形成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与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的间隙在接近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部分的部位处空间变得最大;并且该外层圆柱体是由其整个外层表面基本上均受过精细压纹处理的纸板形成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隔热容器,包括: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所述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的尺寸: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接触,并且在该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处的该向内卷曲部分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在其下部接触;其中,外层圆柱体包围着杯体,并且该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粘结以使杯体与外层圆柱体集成为一体,从而形成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与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的间隙在接近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部分的部位处空间变得最大;并且该外层圆柱体是由受过压纹处理的纸板形成的,从而要被印制的字符和图案形成了向外凸起的部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隔热容器,包括: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其中,向内凹的侧面刻度标记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筒的上部的位置环形地形成,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侧面刻度标记的内表面与杯体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靠近杯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粘结,使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为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一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四方面的隔热容器,包括: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其中,在外层圆柱体的上部,上开口边缘向内弯折以形成弯折部分,该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一种尺寸: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下面,上部的弯折部分与侧壁的外层周边表面接触,同时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侧壁外周边表面接触,其中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并且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弯折部分的下部位置的外层圆柱体的内侧表面与靠近杯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的杯体的侧壁外周边表面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从而形成了隔热容器,并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有一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的隔热容器,包括:纸制的杯体,且该杯体在上部延伸,并在其上开口边缘处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纸制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在上部延伸,且在上部和下部均是开口,并在其下开口边缘处有向内卷曲的部分;其中所述的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以沿圆桶的整个外围接近它的方向弯曲,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并且至少上端或者外层圆柱体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一间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第六方面的隔热容器,包括:纸制的杯体,且该杯体在上部延伸,并且在上开口边缘处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纸制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在上部延伸,并由纸制成,且上部和下部均是开口的,在下开口边缘处有向内卷曲的部分;其中与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相邻的上端沿整个外围弯曲以向外延伸,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同时至少上端或者外层圆柱体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一间隙。此外,该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一种结构,它的上端在沿其整个外围靠近它的方向上弯曲。
根据上述的本发明的结构,有下述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具有沿其整个外表面经过压纹加工的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所以除外层圆柱体30和杯体20之间定义的间隙所产生的隔热效果外,由于外层圆柱体30表面上的细微的凹凸,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另外,由于经过压纹加工,外层圆柱体的表面有不规则图案,隔热容器很容易被手拿住,同时由于凹凸图案,提供了一种目前还没有制成的具有优美的设计的隔热容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具有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该纸板经过压纹加工,使得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所以除外层圆柱体30和杯体20之间定义的间隙所产生的隔热效果,由于外层圆柱体表面上的凸起,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另外,由于被印在外层圆柱体表面上的字符和图案变成突起,所以通过外层圆柱体表面上的凹和凸强调字符和图案,从而提供一种从设计角度或审美角度具有优美的设计的隔热容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隔热容器包括纸制的杯体,该杯体在上开口边缘处向外具有卷曲的部分;和纸制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向内卷曲的部分,且上部和下部均是开口的,其中向内凹的侧面的标记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的部位环形地形成,并且,在靠近杯体的圆桶的上部的部位,外层圆柱体的侧面标记的内侧面与杯体侧壁外周边的表面粘结,同时,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使得二者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有隔热间隙的隔热容器,从下部在大约延伸到外层圆柱体的侧面标记的空间中定义了用于隔热的该间隙,即使用手拿隔热容器的圆桶的任意部分,隔热容器中的盛放物的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包括纸制的杯体,该杯体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纸制的外层圆柱体,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向内卷曲的部分,且上部和下部都是开口的,其中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边缘向内弯折,在外层圆柱体上端处形成弯折部分,并且外层圆柱体有一个尺寸: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下面,外层圆柱体的上部的弯折部分与杯体侧壁的外周边表面接触,同时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下部的侧壁外周边表面接触,并且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弯折部分的下部的位置,外层圆柱体的内侧表面与杯体的圆桶的侧壁表面在靠近圆桶上部的位置粘结,同时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使得二者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有隔热间隙的隔热容器,在从圆桶的下部延伸到圆桶的上部的空间定义了用于隔热的该间隙,即使用手拿隔热容器的任意部分,隔热容器中的盛放物的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具有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该纸板经过压纹加工,使得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所以在外层圆柱体的表面上印上的字符和图案通过向外突起的部分形成突出的状态,由此实施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由于凹凸而使字符和图案被强调,使隔热容器具有优秀美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具有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该纸板的整个外表面基本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所以由于压纹加工,外层圆柱体上有凹凸,使得隔热容器可以很容易被手拿住,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另外,由于凹凸而使字符和图案被强调,使隔热容器具有优美的设计。
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包括纸制杯体,且该杯体在上部延伸,在其上开口边缘处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纸制的外层圆柱体,外层圆柱体在上部延伸,且在上部和下部开口,在其下开口边缘处有向内卷曲的部分,其中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端在沿圆桶的整个外围向它靠近的方向上弯曲,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同时至少上端或者外层圆柱体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隔热间隙,在从圆桶的下部大约延伸到圆桶的上部的空间中形成了用于隔热的该间隙,即使用手拿隔热容器的任意部分,隔热容器中的盛放物的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使隔热容器实施良好的隔热性能。另外,当装配完杯体和外层圆柱体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以锥形或曲线形向内弯曲,并且接触或插入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以防止其撞击向外卷曲的部分的下侧,因此外层圆柱体可以顺利的插入杯体,不会损坏外观。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外层圆柱体的形状为:向内凹的凹部突起在靠近其圆桶的上端部分的位置环形的形成,所以在从圆桶的下部大约延伸到圆桶的上部的空间中定义了该间隙,因此,当手拿隔热容器时,凹部突起实现支撑作用以防止隔热间隙变窄,以实施更好的隔热效果。
根据本性明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具有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该纸板经过压纹加工,使得印在外层圆柱体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所以印在外层圆柱体的表面上的字符和图案通过向外突起的部分形成突出的状态,由此实施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由于凹凸而使字符和图案被强调,使隔热容器具有优美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具有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该纸板整个外表面基本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所以由于压纹加工,外层圆柱体上的表面有凹凸,使得隔热容器可以很容易被手拿住,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另外,由于凹凸图案,提供了一种目前还没有制成的隔热容器。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隔热容器,包括纸制杯体,且纸制杯体在上部延伸,在其上开口边缘处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纸制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在上部延伸,且上部和下部都是开口的,在其下开口边缘处有向内卷曲的部分,其中接近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外层圆柱体的上端沿外围弯曲以向外扩展,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同时至少上端或者外层圆柱体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隔热间隙,在从圆桶的下部大约在一宽度范围内延伸到圆桶的上部的空间中形成了用于隔热的该间隙,即使用手拿隔热容器的任意部分,隔热容器中的盛放物的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使隔热容器实施良好的隔热性能。另外,当装配完杯体和外层圆柱体时,由于杯体的上端向外伸展,外层圆柱体的上端接触或插入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以防止其撞击向外卷曲的部分的下侧,因此外层圆柱体可以顺利的插入杯体,不会损坏外观。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的外层圆柱体的形状为:在靠近圆桶的上端部分的凹部向内凹,且在从圆桶的下部大约延伸到凹部突起的空间中定义了隔热间隙,因此,当手拿隔热容器时,凹部起支撑作用防止间隙变窄,以实施更好的隔热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的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经过压纹加工,使得印在外层圆柱体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印在外层圆柱体的表面上的字符和图案通过向外突起的部分形成突出的状态,由此实施良好的隔热效果,并且由于凹凸而使字符和图案被强调,使隔热容器具有优美的设计。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隔热容器的纸板制的外层圆柱体的整个外表面基本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由于压纹加工,外层圆柱体的表面上有凹凸,使得隔热容器可以很容易被手拿住,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另外,由于凹凸图案,提供了一种目前还没有制成的具有优美设计的隔热容器。
图1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示意图,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示意图,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4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个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5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一个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6是放大图5中左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7是展示形成外层圆柱体坯体(blank)的展开图;
图8所示为图5中隔热容器的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9所示为图5中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10所示为图5中隔热容器的另一改进,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11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侧视图;
图12是构成图11中所示的隔热容器的纸杯体的侧视图;
图13是构成图11中所示的隔热容器的外层圆柱体的侧视图;
图14所示为展示图11中的隔热容器结构的一个例子;
图15是放大图13中外层圆柱体的右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16是用来加工图13中的外层圆柱体的芯轴的侧视图;
图17是图16中的芯轴沿A-A剖示的放大截面图;
图18是解释用图16中的芯轴在外层圆柱体的上端形成锥形的的示意图;
图19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另一个例子隔热容器的另一个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20是放大图19中的隔热容器的外层圆柱体的右上部分的部分放大图;
图21所示为图14中的隔热容器的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22所示为图14中的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23所示仍为图14中的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24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一个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25(a),(b)和(c)是显示图24中构成隔热容器的杯体,其上端弯曲过程的视图。
图26所示是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另一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27是解释图26中构成隔热容器的外层圆柱体的右上部分的放大图;
图28是显示图27中外层圆柱体的变形的部分放大图;
图29是用于加工图26中隔热容器的外层圆柱体的芯轴的侧视图;
图30是图29中圈A的放大截面图;
图31是解释图29中用芯轴在外层圆柱体上端所形成的锥体的视图;
图32所示仍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另一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33所示为图26中隔热容器的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34所示为图26中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35所示仍为图26中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右半部分为侧视图,左半部分为截面图;
第一实施例(图1):
图1描述的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隔热容器。
图1所示为按照本发明表示隔热容器结构的例子,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1中的隔热容器1包括:纸制的杯体2和中空圆柱型的外层圆柱体3,外层圆柱体的上部和下部开口。
纸制的杯体2的内表层或内外表层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并且包括圆桶4和沿着圆桶4的较低部分包封(wrap)的底盘5,看起来象普通的杯体,同时在上开口边缘有向外卷曲的部分6。
外层圆柱体3由单张纸或由在其一面或两面同时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的纸制成,它在其圆桶7的下开口边缘部分有向内卷曲的部分8。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在裙形上比杯体2的圆桶4稍大,即圆桶7有锥形部分。外层圆柱体3有一个尺寸:外层圆柱体3的上开口内表面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在紧邻向外卷曲的部分6下面处接触,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开口边缘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在下部接触。如图1所示,外层圆柱体3由纸板制成,纸板的整个外表面经过压纹加工。突起的图案可以是梨形或恰当的凹/凸图案。凹/凸图案可以深深的印在外层圆柱体3的背面上。
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外层圆柱体3的内表面的上开口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紧邻向外卷曲的部分6下面处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1中的隔热容器。根据隔热容器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开口边缘处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其下部粘结,以保证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之间的联结。
隔热容器1中有前述的结构,在杯体2的圆筒4和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之间定义了间隙9,杯体2的圆筒4和外层圆柱体3的圆筒7分别有不同的锥度,间隙9产生了隔热效果。于是,当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中时,内圆筒4的热量不会传到外圆筒7。尽管盛放物如面条被长时间存放于杯体2的下部,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之间的间隙9却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的向内卷曲的部分8处变得最大,即,位于该容器中越低的部位间隙9的体积越大,这样可以产生良好的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外层圆柱体3的外表面的整个表面经过压纹加工,不是平的,因此,用一只手或两只手可以很容易的拿着外层圆柱体3,并且即使外层圆柱体3本身有热量,热量也很难传到手上。由于通过压纹加工后外层圆柱体3上形成了凹/凸图案,所以使在外层圆柱体3的外表面上得到设计和审美效果成为可能。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中,通过压纹加工,在外层圆柱体3的圆筒的整个外表面上基本都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在外层圆柱体3的表面上仍然留有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例如,考虑到一只手或双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中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显示商品名称的部分会以图案的形式留下来。
另外,在杯体2的圆筒4上环形地形成突起,使突起向内或向外突出,以作为到开水时倒入参考线的标准。
第二实施例(图2):
图2描述的是按照第二实施例的隔热容器。
图2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示意图,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2中的隔热容器1包括纸制的杯体2和中空的圆柱形的外层圆柱体3,外层圆柱体3的上部和下部开口。
纸制的杯体2的内表层或内外表层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并且包括圆桶4和沿着圆桶4的较低部分包封的底盘5,看起来象普通的杯体,同时在上开口边缘有向外卷曲的部分6。
外层圆柱体3由单张纸或由在一层或两层同时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的纸制成,它在圆桶7的下口边缘有向内卷曲的部分8。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在裙形上比杯体2的圆桶4稍大,即圆桶7有锥形部分。外层圆柱体3有一个尺寸:外层圆柱体3的内表面的上部与杯体2侧面的外周边在向外卷曲的部分6处接触,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口边缘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面的外周边在下部接触。如图2所示,外层圆柱体3由纸板制成,纸板的外表面经过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9。突起的部分向前表面突起,同时在背面形成和前表面的突起相应的凹纹,由于向外的突起部分9,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用手触摸或看就可以被识别。
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外层圆柱体3的内表面的上开口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紧邻向外卷曲的部分6下面处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1中的隔热容器。根据隔热容器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开口边缘处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其下部粘结,以保证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之间的联结。
隔热容器1中有前述的结构,在杯体2的圆筒4和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之间定义了间隙10,杯体2的圆筒4和外层圆柱体3的圆筒7分别有不同的锥度,间隙10产生了隔热效果。于是,当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中时,内圆筒4的热量不会传到外圆筒7。尽管盛放物如面条被长时间存放于杯体2的下部,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之间的间隙10却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的向内卷曲的部分8处变得最大,即,位于该容器中越低的部位间隙10的体积越大,这样可以产生良好的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字符和图案作为外层圆柱体3向外突起的部分而处于凸起状态,可以在突起的部分9上得到良好的隔热效果,使热量很难传到手上。
在所有有字符和图案出现的地方形成突起部分9是不必要的,只有要强调的字符和图案要经过压纹加工。根据本发明,考虑到手持面积,最好能设计字符和图案,使向外突起部分9分布在外层圆柱体3整个外周边上。
另外,在杯体2的圆筒4上环形地形成突起,使突起向内或向外突出,以作为到开水时倒入参考线的标准。
第三实施例(图3和图4)
图3和图4描述的是按照第三实施例的隔热容器。
图3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示意图,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3中的隔热容器1包括:纸制的杯体2和中空圆柱型的外层圆柱体3,外层圆柱体的上部和下部开口。
纸制的杯体2的内表层或内外表层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并且包括圆桶4和沿着圆桶4的较低部分包封的底盘5,看起来象普通的杯体,同时在上开口边缘有向外卷曲的部分6。
外层圆柱体3由单张纸或由在一面或两面同时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的纸制成,它在圆桶7的下开口边缘有向内卷曲的部分8。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在裙形上比杯体2的圆桶4稍大,即圆桶7有锥形部分。在靠近圆桶7上部的部分,环形的形成向内凹的侧面刻度标记9。外层圆柱体3有一个尺寸:外层圆柱体的侧面刻度标记9的内表面与杯体2侧壁的外层周边表面在靠近杯体的圆桶的上部的部位接触,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开口边缘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壁的外层周边在下部接触。
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外层圆柱体3的侧面刻度标记9的内表面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靠近圆柱的上部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3中的隔热容器1。根据隔热容器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开口边缘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其下部粘结,以保证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之间的联结。
隔热容器1中有前述的结构,在杯体2的圆桶4和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之间定义了间隙10,并且间隙10产生了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的上部的部位一有向内凹的侧面刻度标记9,所以从下部延伸到侧面刻度标记9的空间定义了间隙10。因此当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中时,内圆筒4的热量不会传到外圆筒7,即使握在隔热容器通常被握的任意部位,手也不会感到烫。
图4是按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示意图,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虽然图4中的隔热容器和图3所示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的圆筒的上部的部位,前者的环形的侧面刻度标记9是不连续的,而在后者中,图4所示的隔热容器的侧面刻度标记9被分成6个部分。
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并且在靠近圆柱的上部的部位,当外层圆柱体3的侧面刻度标记9的内表面与杯体侧壁的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时,图4所示的隔热容器被装配,并且得到与图3所示的隔热容器相似的隔热效果。
另外,在杯体2的圆桶4上环形的形成突起,使它向内或向外突起,作为标准成为倒开水时的参考线。当杯体2上有倒水参考线时,侧面刻度标记9最好比倒水参考线高。因为这样一个结构,开水的热量不会经由侧面刻度标记9传到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上。
第四实施例(图5到10):
图5到图10描述的是按照第四实施例的隔热容器。
图5所示为按照本发明隔热容器的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前视图。
图5中的隔热容器1包括:纸制的杯体2和中空圆柱型的外层圆柱体3,外层圆柱体的上部和下部开口。
纸制的杯体2的内表层或内外表层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并且包括圆桶4和沿着圆桶4的较低部分包封的底盘5,看起来象普通的杯体,同时在上开口边缘有向外卷曲的部分6。
外层圆柱体3由单张纸或由在一面或两面同时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的纸制成,它在其圆桶7的下开口边缘有向内卷曲的部分8。外层圆柱体3的圆桶7在裙形上比杯体2的圆桶4稍大,即圆桶7有锥形部分。如图6的放大图所示,在外层圆柱体的上部,上开口边缘向内弯折,形成弯折部分9。外层圆柱体3有一个尺寸:弯折部分9与杯体侧壁的外周边在靠近杯体2的圆桶的上部接触,在圆筒7的下口边缘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面的外周边在下部接触。
当外层圆柱体3从其下端包围杯体2时,外层圆柱体3的弯折部分9的下部的内表面与杯体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靠近圆桶的上部通过乳胶10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5中的隔热容器1。根据隔热容器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的下开口边缘处,向内卷曲的部分8与杯体2侧面的外周边表面在其下部粘结,以保证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之间的联结。
通过弯曲扇形坯体,和粘结扇形坯体的两端,形成了中空圆柱形的外层圆柱体3。坯体(blank)就是纸坯,是通过冲压纸板而形成的,并具有与纸板相同的厚度。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的部分8的形成方式与杯体2的向外卷曲的部分6相同。同时,虽然上部开口边缘的弯折部分9通过向内弯折坯体边缘而形成,但是如果沿图7(A)所示的坯体B的上端边缘的穿孔形成弯折线,可以容易地、确定地完成弯折。另外,如果如图7(B)所示,在上端边缘以给定间隔形成凹槽b,可以容易地完成弯折。
隔热容器1中有前述的结构,在杯体2的圆筒4和外层圆柱体3的圆筒7之间定义了间隙11,并且间隙11产生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在外层圆柱体3的上部内侧有弯折部分9,所以在从上部大约延伸到下部的空间中形成了间隙11。因此,如果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中,杯体2的内圆筒4的热量很大范围内不会传到外圆筒7,所以即使握在隔热容器通常被握的任意部位手也不会感到烫。
图8所示为图5中隔热容器的变形,和显示隔热容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投影图。
虽然图8中的隔热容器1和图5所示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的纸板经过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了突起部分12。突起部分不总是都形成在字符和图案上,但可以形成在那些被强调的字符和图案上。
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在靠近圆桶的上部,外层圆柱体3的弯折部分9的上部的内表面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这样装配成了隔热容器1。有这种结构的隔热容器和图5中的隔热容器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特别是在隔热间隙宽的突起部分12隔热效果变大。
图9所示为图5中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和显示隔热容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投影图。虽然图9所示的隔热容器和图5所示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的纸板沿着其整个外表面受到精细压纹加工,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在靠近圆筒的上部,外层圆柱体3的弯折部分9的上部的内表面与杯体2侧壁的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10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这样装配成了隔热容器。虽然图5所示的隔热容器1产生相同的隔热效果,但是由于外层圆柱体3的表面上细微的凹凸,隔热容器很容易被一只手或双手拿住,并且由于外层圆柱体3和杯体2之间定义的间隙11所产生的隔热效果,热量很难传到手上,因此总体的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虽然图9所示的变形中,外层圆柱体3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会部分地保留在圆桶的表面上。例如,考虑到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上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商品名称如面条会以图案的形式留下来。
图10所示为图5中隔热容器的另一变形,和显示隔热容器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截面图,右半部分为投影图。
虽然图10所示的隔热容器1和图5所示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的纸板沿着其整个外表面受到精细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了突起部分12。向外突起的部分12不总是都形成在字符和图案上,它也可以形成在那些要被强调的字符和图案上。
当外层圆柱体3包围杯体2时,在靠近圆桶的上部,外层圆柱体3的弯折部分9的上部的内表面与杯体侧壁的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10粘结,使得杯体2和外层圆柱体3成为一体,这样装配成了隔热容器1。有这种结构的隔热容器和图5中的隔热容器1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特别是在隔热间隙宽的突起部分12隔热效果变大。由于外层圆柱体3的表面上细微的凹凸带来的隔热效果,总体的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虽然图10所示的另一变形中,外层圆柱体3的圆筒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会部分地保留在圆桶的表面上。例如,考虑到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上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形成突起部分12部分会以图案的形式留下来。
此外,在杯体2的圆桶4上可以环形地形成凸起,该凸起向内或向外突出,以作为倒入沸水时当作标准的倒入参考线。在这种情况下,用于粘结的粘结间隙10最好高于倒入参考线。在前述图5、图6、图8到图10中的隔热容器,在杯体20上形成有向内突起的突起20。
第五实施例(图11到图23):
参照一些例子描述按照第五实施例的隔热容器。
图11到14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例子,其中图11是侧视图,显示隔热容器的外形,图12是杯体的侧视图,图13是外层圆柱体的侧视图,图14是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11所示的隔热容器10包括:图12所示的纸制的杯体20与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外层圆柱体30在上部和下部开口,是中空圆柱形。
纸制的杯体20的内表层或内外表层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通过弯曲和紧固圆桶21的下部的圆形底板22形成,圆桶21通过将扇形坯体弯成圈形成,向外卷曲的部分23在其上开口边缘的形成方式与普通纸杯一样。这些图中的例子所示,向内突起且宽度窄的突起24,在靠近上侧的部分,在杯体20的圆桶21上环形地形成,成为到开水时的当作标准参考线。加强肋(rib)包括:向外突起的凸部25,凸部25在杯体20的圆桶21的中部环形地延伸形成。突起24和凸部25在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互相结合之前用凹凸模型形成。
同时,中空圆柱形的外层圆柱体3由单张纸或由在一面或两面同时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的扇形纸制成,它在圆桶31的下开口边缘有向内卷曲的部分32。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在上部延伸。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的裙形比杯体20的圆桶21稍大,即,圆桶21有锥形部分。
在外层圆柱体30中,凹部突起33在靠近其圆桶的上部环形的向内凹。外层圆柱体30有一个尺寸:凹部突起33的内表面与杯体20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靠近杯体2的圆桶的上部接触或稍微分离。圆桶31的下开口边缘处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下侧壁外周边接触。另外,如图15中的放大视图所示,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沿整个外围向内接近于它的方向弯成锥形,同时,上端34的顶端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接触。上端34的弯曲不受锥形的限制,可以弯成曲线状。
外层圆柱体30有前述的结构,虽然在用形成坯体的冲压机冲压纸板时,凹部突起33也同时形成,但是在上端34用结构如图16所示的芯轴完成形成锥形或弯曲。虽然用芯轴40通过沿其周边弯曲扇形坯体形成向内卷曲的部分32,但是上端34可以在形成向内卷曲的部分32的同时形成锥形或被弯曲。即,芯轴40有斜槽41,如图16和图16的部分放大图17所示,在整个周边上斜槽直径最大1mm,厚约2nm,角度为20°到30°,安全(escape)部分42使凹部突起33在坯体损坏时不发生变形。第一弯曲步骤中,用力将弯曲模型压向外层圆柱体30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被压入芯轴40的斜槽41中,如图18所示,由此在第二弯曲步骤中,形成了向内卷曲的部分32。当完成卷曲步骤后,将外层圆柱体30从芯轴40中移出,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沿其整个周边以向内形成锥形的状态被弯曲。或者,如果适当的设置斜槽41的形状和推向力,上端34可以形成曲线的形状。
另外,当杯体20被外层圆柱体30包围,同时插入外层圆柱体时,外层圆柱体30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这样,在靠近杯体23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下侧部位,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通过乳胶10粘结,乳胶提前涂在圆桶的外周边的表面上,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11和图14中的隔热容器10。或者,在靠近圆桶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凹部突起33的内侧表面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另外,根据隔热容器10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下开口边缘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更进一步确保杯体20与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充分的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在杯体20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粘结,由此固定上端34和向外卷曲的部分23。
如传统的隔热容器中提到的,如果紧邻在向外卷曲的部分下的外层圆柱体30的上边缘的直径和杯体20的直径被制造的基本相同,当凹部突起33在外层圆柱体30上成型时,凹部突起33向内突起,当外层圆柱体30包裹杯体20时,杯体20不能完全插入外层圆柱体30,使得外层圆柱体30的下部被从杯体20中挤出。因此,外层圆柱体30的内直径根据凹部突起33的侧面相应放大以确保插入。如果外层圆柱体30沿下部的整个周边向内成锥形或弯曲,以防止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挤压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由此确保了杯体20插入外层圆柱体30。因此,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不会产生空隙,外观不会受损。
在隔热容器10中有前述的结构,在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定义了一个间隙,并且该间隙产生了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0的上部有向内凹的凹部突起33,所以从外层圆柱体30的下部大约延伸到凹部突起33的空间中定义了该间隙。因此当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10中时,圆柱21内的热量在更大范围里不会传到圆柱31外,即使握在隔热容器通常被握的任意部位,手也不会感到烫。另外,向外突起的加强肋以凸部25的形式在杯体20的圆桶21上形成,通过凸部25,杯体20的强度增加了,同时凸部25用来支撑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使圆桶31不向内弯曲。结果,如果用手拿隔热容器10,可以防止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的间隙变窄。
图19所示为第五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并且隔热容器10包括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与图12中的隔热容器一样,外层圆柱体30与图13中所示的隔热容器有不同的形状。
第五实施例中的外层圆柱体30上没有凹部突起33,而凹部突起33环形的存在于如图13所示的外层圆柱体30上。如图20的放大视图所示,外层圆柱体30有一个尺寸: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沿整个周边以向内接近它的方向弯成曲线状,上端34的顶端和向外弯曲的部分的内侧接触。上端34也许会弯曲成上面提到的锥形,取代曲线形。上端34的弯曲用前面实施例中提到的芯轴完成,同时形成向内卷曲的部分32。
另外,当杯体20被外层圆柱体30包裹,同时插入外层圆柱体30时,外层圆柱体30的顶端34接触或者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这样,在靠近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下部的部位,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通过乳胶10粘结,乳胶提前涂在圆桶的外周边的表面上,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19中的隔热容器10。另外,根据隔热容器10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下开口边缘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更进一步确保杯体20与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另外,如果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以和前述例子相同的方式充分的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外层圆柱体30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下部的侧壁外周边表面粘结,由此固定上端34和向外卷曲的部分23。
在隔热容器10中有前述的结构,在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定义了一个间隙,并且该间隙产生隔热效果。因此当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10中时,圆柱21内的热量在很大范围内不会传到圆柱31外,所以即使握在隔热容器通常被握的任意部位,手也不会感到烫。另外,在第五实施例中,由于向外突起的加强肋以凸部25的形式在杯体20的圆桶21上环形地形成,通过凸部25,杯体20的强度增加了,同时凸部25用来支撑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使圆桶31不向内弯曲。结果,如果用手拿隔热容器10,可以防止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的间隙变窄。
图21所示为图14中的隔热容器的一个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
虽然图21中的隔热容器10和图14所示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0的纸板经过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了向外的突起部分35。突起部分35不是总形成在所有的字符和图案上,但是可以形成在那些被强调的字符和图案上。有这样结构的隔热容器10与图14所示的隔热容器10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同时,因为间隙在向外突起部分35很宽,特别是在突起部分35隔热效果变大。
图22所示为图14中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个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虽然图22所示的隔热容器10和图14中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0的纸板的整个外表面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虽然有这样结构的隔热容器10与图14中的隔热容器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但是由于外层圆柱体30表面上的细微的凹凸,隔热容器很容易被一只手或双手拿住,并且由于外层圆柱体30和杯体20之间定义的间隙11所产生的隔热效果,热量很难传到手上,因此总体的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虽然图22所示的变形中,外层圆柱体的圆桶整个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也可以部分地保留在圆桶的表面上。例如,考虑到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上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商品名称如面条会以图案的形式留下来。
图23所示仍为图14中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个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虽然图23所示的隔热容器10和图14中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0的纸板的整个外表面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部分35。突起部分35不总是形成在所有的字符和图案上,但是可以形成在那些被强调的字符和图案上。虽然有这样结构的隔热容器与图14中的隔热容器10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但是特别是在间隙宽的突起部分35处,隔热效果变大,同时,除了由于外层圆柱体30表面上的细微的凹凸带来的隔热效果,总体的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虽然图23所示的变形中,外层圆柱体3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也可以部分地保留在圆桶的表面上。例如,考虑到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上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商品名称如面条会以图案的形式留下来。
在图21到图23所示的每个隔热容器与图14中的隔热容器10方式相同的情况下,当杯体20被外层圆柱体30包裹,并且插入外层圆柱体30时,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这样,在靠近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下部的部位,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通过乳胶10粘结,乳胶提前涂在圆桶的外周边的表面上,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由此装配了隔热容器10。或者在靠近圆桶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凹部突起33的内侧面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另外,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下开口边缘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如果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充分的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外层圆柱体30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坯体20下部粘结,由此固定上端34和向外卷曲的部分23。
虽然在前述的每个例子中,具有较窄宽度并且向内突起的突起24在靠近杯体20的圆桶21的上部环形的形成,该突起作为标准成为倒水参考线,但是当倒入开水时,突起24会向外突起,比如向外表面突起。无论属于何种情况,粘结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的乳胶其位置最好在倒水参考线之上。
在前述的多个例子中,靠近外层圆柱体30的上部的凹部突起33是带形连续的,延伸到除圆桶31的接缝的整个外围,但它可以是间断的。凹部突起33的形状可以是圆形的,椭圆形的,或者是任意形状及带形。
第六实施例(图24到图35):
参照一些例子描述按照第六实施例的隔热容器。
图24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图24所示的隔热容器10包括:纸制的杯体20与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外层圆柱体30在上部和下部开口,是中空圆柱形。
纸制的杯体20的内表层或内外表层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通过弯曲和紧固围绕圆桶21的下部的圆形底板22形成,圆桶21通过弯曲扇形坯体形成,向外卷曲的部分23在其上开口边缘的形成方式与普通纸杯一样。这些图中的例子所示,突起24,向内突起且宽度窄,在靠近上侧的部分,环形的在杯体20的圆桶21上形成,成为到开水时作为标准的参考线。加强肋包括:向外突起并且环形的延伸的凸部25,凸部25在杯体20的圆桶21的中部形成。突起24和凸部25在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互相结合之前,在杯体20上用凹凸模型形成。杯体20的上端26紧邻向外卷曲的部分23,向外卷曲的部分23被弯曲,使它沿整个外围进一步向外伸展。上端26在向外卷曲的部分23形成的同时弯曲。
在如图24所示的杯体20中,上端26经过直线形状的弯曲加工,与图25(a)所示的圆桶21在锥度上不同,该直线形状被如图25(b)所示的曲率为R的曲线b(曲率R),或者如图25(c)所示的曲率为R1和R2的连接两个曲线c,d的形状所取代。伸展的尺寸根据纸的厚度、克数(grammage)或基本重量、开口的延伸以及开口的圆周长度而不同,但是要求在卷曲部分不会产生裂缝。具体说,伸展尺寸为0.1至2.0mm,直径方向上最好为0.1至1.0mm。
同时,中空圆柱形的外层圆柱体30由单张纸或由在一面或两面同时涂有合成树脂如聚乙烯的扇形纸制成,它在其圆桶31的下开口部分边缘有向内卷曲的部分32。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在上部伸展。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的裙形比杯体20的圆桶21稍大,即,圆桶21有锥形部分。另外,外层圆柱体有一个尺寸: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的上端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接触,同时圆桶31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的表面的在下部接触。
另外,当杯体20被外层圆柱体30包围,同时插入外层圆柱体30时,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这样,在靠近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下侧,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通过乳胶10粘结,乳胶提前涂在圆桶的外周边的表面上,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24中的隔热容器10。另外,根据隔热容器10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下开口边缘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更进一步确保杯体20与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在这种情况下,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充分的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在杯体20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由此固定上端34和向外卷曲的部分23。
在有前述的结构的隔热容器10中,在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定义了一个间隙,并且该间隙产生了隔热效果。另外,由于紧邻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上端26被弯曲,并且沿整个外围向外伸展,所以在从上部延伸到下部的空间中形成了该间隙。因此,如果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10中,内圆桶21的热量很大范围内不会传到外圆筒31,所以即使握在隔热容器10通常被握的任意部位手也不会感到烫。另外,向外突起的加强肋以凸部25的形式在杯体20的圆桶21上形成,通过凸部25,杯体20的强度增加了,同时凸部25用来支撑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使圆桶31不向内弯曲。结果,如果用手拿隔热容器10,可以防止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的间隙变窄。
图26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隔热容器10包括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其中杯体与图23中所示的隔热容器一样,外层圆柱体30和图23中的形状不同。
在本实施例的外层圆柱体30中,除图23中外层圆柱体30外,凹部突起33在靠近圆桶的上部环形地向内凹。外层圆柱体30有一个尺寸:凹部突起33的内表面与杯体20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靠近杯体20的圆桶的上部接触或稍微分离,并且在圆桶31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外周边的侧壁下部接触。另外,如图27中的放大视图所示,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以沿着整个周边向内接近它的方向弯成锥形,同时,上端34的顶端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接触。上端34的弯曲不受锥形的限制,但是可以弯成如图28所示的曲线状。
有前述的结构的外层圆柱体30,虽然在用形成坯体的冲压机冲压纸板时,凹部突起33也同时形成,但是在上端34用如图29所示结构芯轴40完成锥形或弯曲。虽然用芯轴40通过沿其周边弯曲扇形坯体形成向内卷曲的部分32,但是上端34也可以在形成卷曲部分的同时被弯曲成锥形或者被弯成曲线。即,芯轴40有斜槽41,如图29所示;图30是图29的部分放大图,在整个外围上斜槽直径最大1mm宽,厚约2mn,角度为20°到30°,安全部分42使凹部突起33在纸板损坏时不发生变形。第一弯曲步骤中,用力将弯曲模型压向外层圆柱体30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被压入芯轴40的斜槽41中,如图31所示,由此在第二弯曲步骤中,形成了向内卷曲的部分32。当外层圆柱体30从芯轴40中移出完成弯曲步骤时,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沿其整个外围向内弯曲成锥形。或者,如果适当的设置斜槽41的形状和推向斜槽41的力,上端34可以形成曲线的形状。
另外,当杯体20被外层圆柱体30包围,同时插入外层圆柱体30时,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这样,在靠近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下侧的部位,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通过乳胶10粘结,乳胶提前涂在圆桶的外周边的表面上,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由此形成了图26所示的隔热容器10。或者,在靠近其圆桶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凹部突起33的内侧面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另外,根据隔热容器10的使用情况,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下开口边缘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更进一步确保杯体20与外层圆柱体30的结合。另外,如果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充分的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外层圆柱体30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下部的侧壁外周边表面粘结,由此在上端34和向外卷曲的部分23之间固定。
在有前述的结构的隔热容器10中,在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定义了一个间隙,并且该间隙产生了隔热效果。另外,由于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的上部的部位有向内凹的凹部突起33,所以从外层圆柱体30的下部大约延伸到凹部突起33的空间中定义了该间隙11。因此当开水被倒入隔热容器10中时,杯体20的内圆筒21的热量在很大范围内不会传到外圆柱31,即使握在隔热容器通常被握的任意部位,手也不会感到烫。另外,向外突起的加强肋以凸部25的形式在杯体20的圆桶21上环形的形成,通过凸部25,杯体20的强度增加了,同时凸部25用来支撑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使圆桶31不向内弯曲。结果,如果用手拿隔热容器10,可以防止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之间的间隙变窄。
图32所示为按照本发明的第六实施例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例子,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隔热容器10包括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其中杯体与图26中所示的一样,外层圆柱体30和图23中的形状不同。
虽然由于凹部突起33也是在靠近圆桶的下部环形的向内凹,在这点上本例中的外层圆柱体30与图26所示相同,但是本例中的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不是以向内靠近它的方向弯曲,而是保持竖直。当使用在靠近圆桶的上部的部位具有凹部突起33的外层圆柱体30时,外层圆柱体30向内突起,因此认为上端34不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接触。然而,如果杯体20的上端26在向外的方向上弯曲很大,或者外层圆柱体30的凹部突起33在向内的方向上凹得很小,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可能象本例一样保持竖直。
图33所示为图26所示的隔热容器的一个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33中的隔热容器10和图26所示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0的纸板经过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了向外的突起部分35。突起部分35不总是形成在字符和图案上,但是可以只形成在那些被强调的字符和图案上。有这样结构的隔热容器10与图26所示的隔热容器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同时,因为间隙在向外突起部分35很宽,隔热效果特别是在突起部分35处变大。
图34所示为图26中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个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虽然图34所示的隔热容器10和图26中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0的纸板的整个外表面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虽然有这样结构的隔热容器与图26中的隔热容器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但是由于外层圆柱体30表面上的细微的凹凸,总体的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并且,隔热容器很容易被一只手或双手拿住,同时又由于外层圆柱体30和杯体20之间定义的间隙所产生的隔热效果,热量很难传到手上。虽然图34所示的变形中,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也可以部分地保留在圆桶的表面上。例如,考虑到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上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商品名称如面条会以图案的形式留下来。
图35所示仍为图26中的隔热容器的另一个变形,和显示其结构的示意图,其中图中左半部分为侧视图,右半部分为截面图。
图35所示的隔热容器10和图26中的隔热容器有基本相同的结构,但是前者与后者不同之处在于,制成外层圆柱体30的纸板的整个外表面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使得被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部分35。突起部分35不总是形成在所有的字符和图案上,但是可以只形成在那些被强调的字符和图案上。有这样结构的隔热容器10与图26所示的隔热容器以相同的方式产生隔热效果,同时,因为间隙在向外突起部分35很宽,隔热效果特别是在突起部分35处变大,又由于外层圆柱体30表面上的细微的凹凸图案产生的隔热效果,总体的隔热效果变得越来越好。虽然图35所示的变形中,外层圆柱体3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了凹/凸图案,但是没有形成凹/凸图案的部分也可以部分地保留在圆桶的表面上。例如,考虑到手拿的面积,圆桶的上部和下部的带形上会留有非压纹部分,或者考虑到隔热容器的设计,形成突起35的部分会留下来。
在如图33至35的每个隔热容器中,当杯体20被外层圆柱体30包围,同时插入外层圆柱体30时,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这样,在靠近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下侧的部位,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与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通过乳胶粘结,乳胶提前涂在圆桶的外周边的表面上,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由此装配成了与图26所示的隔热容器10相同的隔热容器的基本冷却部分10。或者,在靠近其圆桶的下部,外层圆柱体30的凹部突起33的内侧面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通过乳胶粘结,使得杯体20和外层圆柱体30成为一体。另外,在外层圆柱体30的下开口边缘形成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下部粘结。如果外层圆柱体30的上端34的顶端充分的插入杯体20的向外卷曲的部分23的内侧,外层圆柱体30的向内卷曲的部分32与杯体20的侧壁的外周边表面在杯体20的下部粘结,由此固定上端34和向外卷曲的部分23。
在前述变形的每个例子中,宽度很窄且在靠近杯体20的圆桶21的上部的位置向内突起以作为倒入开水时的倒水参考线的标准的突起24成环形地形成,但是,其也可以向外突出。无论何种情况,用于粘结杯体20的圆桶21和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31的乳胶最好放置在倒水参考线以上。
在靠近外层圆柱体30的圆桶的上部有凹部突起33时,凹部突起33在整个周边的带形内连续地形成,或者在留出凹部突起33的圆桶31的接缝时不连续地形成。如果凹部突起33不连续的形成,其形状可能是圆形的,椭圆形的,或者是任意形状及带形。

Claims (23)

1.一种隔热容器,包括:
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
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所述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的尺寸: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接触,并且在该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处的该向内卷曲部分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在其下部接触;
其中,外层圆柱体包围着杯体,并且该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粘结以使杯体与外层圆柱体集成为一体,从而形成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与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的间隙在接近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部分的部位处空间变得最大;并且
该外层圆柱体是由其整个外层表面基本上均受过精细压纹处理的纸板形成的。
2.一种隔热容器,包括:
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
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所述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的尺寸: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接触,并且在该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处的该向内卷曲部分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在其下部接触;
其中,外层圆柱体包围着杯体,并且该外层圆柱体的上开口内表面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部分之下的部位与杯体的侧壁外层周边粘结以使杯体与外层圆柱体集成为一体,从而形成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与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的间隙在接近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部分的部位处空间变得最大;并且
该外层圆柱体是由受过压纹处理的纸板形成的,从而要被印制的字符和图案形成了向外凸起的部分。
3.一种隔热容器,包括:
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
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
其中,向内凹的侧面刻度标记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筒的上部的位置环形地形成,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侧面刻度标记的内表面与杯体的侧壁外周边表面在靠近杯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粘结,使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为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并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一间隙。
4.按照权利要求3的隔热容器,其中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具有环形的侧面刻度标记是不连续的。
5.一种隔热容器,包括:
一杯体,其由纸制成,并在上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外卷曲的部分;
一外层圆柱体,其由纸制成,上下部分都是开口的,并在下开口边缘处具有一向内卷曲的部分;
其中,在外层圆柱体的上部,上开口边缘向内弯折以形成弯折部分,该外层圆柱体具有这样一种尺寸:在紧邻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下面,上部的弯折部分与侧壁的外层周边表面接触,同时外层圆柱体的下开口边缘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侧壁外周边表面接触,其中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并且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弯折部分的下部位置的外层圆柱体的内侧表面与靠近杯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的杯体的侧壁外周边表面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从而形成了隔热容器,并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有一间隙。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由经过印纹处理的纸板制成外层圆柱体,使得印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外层圆柱体由纸板制成,该纸板的整个外层表面基本上都经过精细压纹处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容器,外层圆柱体由纸板制成,该纸板的整个外层表面基本上都经过精细压纹处理,并经过使要印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部分的压纹处理。
9.一种隔热容器,包括:
纸制的杯体,且该杯体在上部延伸,并在其上开口边缘处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
纸制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在上部延伸,且在上部和下部均是开口,并在其下开口边缘处有向内卷曲的部分;
其中所述的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以沿圆桶的整个外围接近它的方向弯曲,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并且至少上端或者外层圆柱体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一间隙。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环形地形成的向内凹的凹部突起。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的位置环形地形成的向内凹的凹部突起,且它是不连续的。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以突起形成的倒水参考线,突起在杯体的圆桶上环形地形成,并且向杯体的圆桶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突起。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以环形的凸部形成的加强肋,该加强肋在杯体的圆桶上形成,并且向杯体的圆桶的外表面突起。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印在外层圆柱体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外层圆柱体由纸板制成,该纸板的整个外层表面基本都经过精细的压纹加工。
16.一种隔热容器,包括:
纸制的杯体,且该杯体在上部延伸,并且在上开口边缘处有向外卷曲的部分;和
纸制的外层圆柱体,该外层圆柱体在上部延伸,并由纸制成,且上部和下部均是开口的,在下开口边缘处有向内卷曲的部分;
其中与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相邻的上端沿整个外围弯曲以向外延伸,当杯体被外层圆柱体包围时,外层圆柱体的上端的顶端接触或者插入杯体的向外卷曲的部分的内侧,同时至少上端或者外层圆柱体的向内卷曲的部分与杯体粘结,使得杯体和外层圆柱体结合成一体,由此形成了隔热容器,并且在杯体和外层圆柱体之间定义了一间隙。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所述的外层圆柱体的上端在沿其整个外围靠近它的方向上弯曲。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向内凹的凹部突起,该凹部突起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位置处环形地形成,并以向内靠近它的方向弯曲。
19.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凹部突起,该凹部突起在靠近外层圆柱体的圆桶的上部位置环形地形成,并且是不连续的。
2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以突起形成的倒水参考线,该突起在杯体的圆桶上环形地形成,并且向杯体的圆桶的内表面或者外表面突起。
2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还包括以环形的凸部形成的加强肋,该加强肋在杯体的圆桶上形成,并且向杯体的圆桶的外表面突起。
2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印在外层圆柱体上的字符和图案形成向外突起的部分。
2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容器,其中外层圆柱是由纸板形成,该纸板的整个外层表面基本上都经过精细的压纹处理。
CNB991197534A 1998-09-30 1999-09-29 隔热容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38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0277079A JP2000103477A (ja) 1998-09-30 1998-09-30 断熱性容器
JP10277081A JP2000103479A (ja) 1998-09-30 1998-09-30 断熱性容器
JP277079/1998 1998-09-30
JP277081/1998 1998-09-30
JP10296339A JP2000118519A (ja) 1998-10-19 1998-10-19 断熱性容器
JP296339/1998 1998-10-19
JP309977/1998 1998-10-30
JP30997798A JP3773366B2 (ja) 1998-10-30 1998-10-30 断熱性容器
JP021071/1999 1999-01-29
JP2107199 1999-01-29
JP045769/1999 1999-02-24
JP045768/1999 1999-02-24
JP04576999A JP3544883B2 (ja) 1999-02-24 1999-02-24 断熱性容器
JP04576899A JP3340692B2 (ja) 1999-01-29 1999-02-24 断熱性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9261A CN1249261A (zh) 2000-04-05
CN1156385C true CN1156385C (zh) 2004-07-07

Family

ID=275639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19753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6385C (zh) 1998-09-30 1999-09-29 隔热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20000023553A (zh)
CN (1) CN1156385C (zh)
SG (1) SG7518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1260B (zh) * 2000-12-14 2011-01-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微波炉用纸杯
DE102008064505B4 (de) * 2008-12-22 2017-02-02 Michael Hörauf Maschinenfabrik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von geklebten Hülsen
DE102011078479A1 (de) * 2011-06-30 2013-01-03 Ptm Packaging Tools Machinery Pte. Ltd. Becher aus einem Papier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echers aus Papiermaterial
CN109625521A (zh) * 2019-01-17 2019-04-16 湖北克拉弗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双层容器
CN110281575A (zh) * 2019-04-22 2019-09-27 武汉丽诺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纸杯的制作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9261A (zh) 2000-04-05
KR20000023553A (ko) 2000-04-25
SG75184A1 (en) 2000-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2619C (zh) 隔热容器
CN1059399C (zh) 包装容器及其制造方法
US9765484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pulp molded cup lid with buckles without overlapping curves on both surfaces
CN1207116C (zh) 瓶形罐的制造方法
CN1176629C (zh) 金属容器和此容器的制作方法
TWI308549B (en) Two-piece insulated cup
CN1780761A (zh) 合成树脂制造盖、封闭装置和带容器的饮料
CN1030727A (zh) 增高强度的容器盖
CN1156385C (zh) 隔热容器
CN1066621C (zh) 化妆品容器
CN1620973A (zh) 带有过压安全装置的压力蒸煮器具以及用于该器具的垫圈
JP2017531472A5 (zh)
US10676872B2 (en) Pulp molding negative angle container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CN109677013B (zh) 一种纸盖成型机及纸盖成型方法及纸盖
CN1268525C (zh) 微波炉用纸杯及其制造方法
CN1080883A (zh) 制造具有带导向耳的插管孔的可钎焊金属管的方法
JP2008512314A5 (zh)
CN1058447C (zh) 具有管身和收缩头部的管子及其制造方法
JP3190372U (ja) 両面が非網状のパルプ成形コップ蓋
CN1104602A (zh) 用于制纸箱的冲孔机用废物去除装置
CN1481225A (zh) 微波炉用纸杯及其制造方法
CN1697621A (zh) 基底包括装饰件的烹调装置以及相应的制造方法
CN212126091U (zh) 一种预成型杯盖
CN1299891C (zh) 带有弯折格线的塑料薄板及该塑料薄板用格线刀
CN1271878A (zh) 多向输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07

Termination date: 2013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