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34165A -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34165A
CN115634165A CN202211227522.6A CN202211227522A CN115634165A CN 115634165 A CN115634165 A CN 115634165A CN 202211227522 A CN202211227522 A CN 202211227522A CN 115634165 A CN115634165 A CN 1156341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ne
extract
preparation
nano
perc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2752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全丹毅
秦名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cui New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cui New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cui New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cui New Pharmaceutical Prepara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2752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341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341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341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中的抗痤疮纳米制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份: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适量水。该纳米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相比单独作为活性成分时抗痤疮效果明显,且乳化剂含量较低,不含刷酸类成分及实质功效成分为酸类的植物提取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

Description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研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暗疮,是一种由于毛囊与皮脂腺的堵塞和皮脂不能正常外流所导致的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易复发,严重者愈合后容易留下色素沉着或痤疮瘢痕,严重影响患者外貌,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影响。
抗痤疮的方法之一是外用具有抗痤疮功效的化妆品,但是传统的抗痤疮护肤品的活性成分大多采用维A酸类成分,过氧化苯甲酰类抗菌药物,克林霉素类抗生素,壬二酸、水杨酸等酸性剥脱成分,因此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刺激性或者需要建立耐受,并不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包括桃拓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1%-5%的桃柁酚、0.2%-8%的欧丁香提取物、0.2%-6%的青蒿提取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辅料包括保湿剂、乳化剂与柔润剂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乳化剂包括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氢化卵磷脂、卵磷脂、硬脂醇聚醚、PEG-100硬脂酸酯、PEG- 45硬脂酸酯、糖酯类、烷基糖苷、丙二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润剂包括十六十八醇、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凡士林、液体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二甲基硅油、霍霍巴籽油(SIMMONDSIACHINENSIS)、杏仁油、乳木果油、异辛酸十六醇酯、天然角鲨烷、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异链烷烃、硬脂基醚、蜂蜡、硬脂酸乙基己酯、乳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第一方面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保湿剂、乳化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 相;
将桃柁酚与柔润剂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注入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内过微射流均质处理,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包括第一方面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第二辅料和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包括:20%-80%的纳米制剂,5%-20%的第二辅料和适量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辅料包括:0.1%-0.5%的尿囊素、1%-5%的赤藓糖醇、0.5%-2%的甘草根提取物、0.2%-1%的苦参根提取物、0.05%-0.2%的羟乙基纤维素、0.2%-2%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2%-1%的对羟基苯乙酮、0.2%- 1%的1,2-己二醇、0.02%-0.05%的亚硫酸氢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包括:30%的纳米制剂、0.2%的尿囊素、4%的赤藓糖醇、0.8%的甘草根提取物、0.5%的苦参根提取物、0.05%的羟乙基纤维素、1%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1,2-己二醇、0.04%的亚硫酸氢钠与适量水。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第三方面的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搅拌均匀;
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再加入第一方面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上述提供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发挥协同作用,相比单独作为活性成分时抗痤疮效果明显。同时,相比于传统纳米乳剂,本发明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乳化剂含量较低,降低了乳化剂可能带来的皮肤刺激性风险。此外,本发明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不含刷酸类成分及实质功效成分为酸类的植物提取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中,以开放式描述的技术特征中,包括所列举特征组成的封闭式技术方案,也包括包含所列举特征的开放式技术方案。
本发明中,涉及到数值区间,如无特别说明,上述数值区间内视为连续,且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及最大值,以及这种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值。进一步地,当范围是指整数时,包括该范围的最小值与最大值之间的每一个整数。此外,当提供多个范围描述特征或特性时,可以合并该范围。换言之,除非另有指明,否则本文中所公开之所有范围应理解为包括其中所归入的任何及所有的子范围。
本发明中,涉及“多种”、“多个”、“多次”等,如无特别限定,指在数量上大于2或等于2。例如,“多种”的含义是至少两种,例如两种,三种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本发明中的词语“优选地”、“更优选地”等是指,在某些情况下可提供某些有益效果的本发明实施方案。然而,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其他情况下,其他实施方案也可能是优选的。此外,对一个或多个优选实施方案的表述并不暗示其他实施方案不可用,也并非旨在将其他实施方案排除在本发明的范围之外。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包括桃拓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水。
本发明的桃柁酚(Totarol):是从新西兰罗汉松中提取的天然植物提取物,富含芳香二萜,是一种高效抗菌剂,对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痤疮丙酸杆菌在内的革兰氏阳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还具有抗氧化、抗炎症、抑制油脂的过氧化反应并清除活性氧等功能,具有高效的生物活性和人体安全性。
本发明的欧丁香提取物(SYRINGA VULGARIS(LILAC)EXTRACT):对5α- 还原酶有抑制作用,说明对雄性激素偏高而引起的疾患有很好的防治作用,结合它的抗菌性和抗炎性,可用于防治粉刺制品对胶原蛋白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同时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氧化性,能抗皱、抗衰。
本发明的青蒿提取物(ARTEMISIA ANNUA EXTRACT):具有广谱抗菌性,对表皮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等有较强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减少痤疮,降低皮肤炎症,恢复表皮细胞正常代谢,加强皮肤屏障,止组织过度纤维化,减少瘢痕,而且具有较好的持水能力。
本发明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主要活性成分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进行复配,能够有效发挥各成分之间的协同作用,相比单独作为活性成分效果明显。此外,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不含刷酸类成分及实质功效成分为酸类的植物提取物,刺激性小,安全性高,适用于肌肤敏感型痤疮患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 0.1%-5%的桃柁酚、0.2%-8%的欧丁香提取物、0.2%-6%的青蒿提取物与20%-58%的第一辅料,适量水补足100%。优选地,以质量百分数计,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包括:0.5%-2.5%的桃柁酚、1%-4%的欧丁香提取物、1%-3%的青蒿提取物与27%- 47%的第一辅料,适量水补足10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辅料包括保湿剂、乳化剂与柔润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质量百分数计,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中包括20%-40%的保湿剂、2%-8%的乳化剂以及5%-10%的柔润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保湿剂为丙二醇或丁二醇;更优选地,保湿剂为丁二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乳化剂包括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氢化卵磷脂、卵磷脂、硬脂醇聚醚、PEG-100硬脂酸酯、PEG- 45硬脂酸酯、糖酯类、烷基糖苷、丙二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乳化剂为氢化卵磷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柔润剂包括十六十八醇、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凡士林、液体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二甲基硅油、霍霍巴籽油(SIMMONDSIACHINENSIS)、杏仁油、乳木果油、异辛酸十六醇酯、天然角鲨烷、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异链烷烃、硬脂基醚、蜂蜡、硬脂酸乙基己酯、乳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地,柔润剂为霍霍巴籽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水可为蒸馏水、纯净水和/或去离子水,优选蒸馏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保湿剂、乳化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 相;
将桃柁酚与柔润剂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更具体地,上述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桃柁酚溶于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65℃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5000rpm-6000rpm,均质时间为3min-5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注入高压微射流均质机内过高压微射流处理2-4次,均质压力为14000psi-18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本发明运用高压微射流技术制备的纳米制剂,相较于传统纳米乳剂,乳化剂含量较低,降低了乳化剂可能带来的皮肤刺激性风险。同时,提高了桃柁酚和青蒿提取物在水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有利于发挥其活性功效,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本发明使用水作为溶剂,避免了使用有毒有害的溶剂,更加环保。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的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20%-80%的纳米制剂、5%~20%的第二辅料和适量水;第二辅料具体可以包括0.1%-0.5%的尿囊素、1%-5%的赤藓糖醇、0.5%-2%的甘草根提取物、0.2%-1%的苦参根提取物、0.05%-0.2%的羟乙基纤维素、0.2%-2%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2%- 1%的对羟基苯乙酮、0.2%-1%的1,2-己二醇、0.02%-0.05%的亚硫酸氢钠。
优选地,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以下组分:30%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0.2%的尿囊素、4%的赤藓糖醇、0.8%的甘草根提取物、0.5%的苦参根提取物、0.05%的羟乙基纤维素、1%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1,2-己二醇、0.04%的亚硫酸氢钠与适量水。
本发明提供的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凝胶组合物的剂型避免了大量油脂的使用,减少了堵塞毛孔,细菌滋生的风险,肤感清爽;该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为抗痤疮的纳米制剂与其他功效成分配合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抗痤疮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搅拌均匀;
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再加入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更具体地,上述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于75℃-80℃搅拌均匀;
降温至60℃-65℃,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降温至40℃-45℃,再加入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原料,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市售产品。
一、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的制备
(一)抗痤疮的纳米制剂的制备
实施例1
1.处方组成
1.8%的桃柁酚,3%的欧丁香提取物,2%的青蒿提取物,25%的丁二醇,4%的氢化卵磷脂,6%的霍霍巴籽油,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桃柁酚溶于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5000rpm,均质时间为 5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处理2次,均质压力为15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实施例2
1.处方组成
0.5%的桃柁酚,4%的欧丁香提取物,3%的青蒿提取物,25%的丁二醇,4%的氢化卵磷脂,6%的霍霍巴籽油,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桃柁酚溶于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6000rpm,均质时间为 4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处理3次,均质压力为16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实施例3
1.处方组成
2.5%的桃柁酚,1%的欧丁香提取物,1%的青蒿提取物,25%的丁二醇,4%的氢化卵磷脂,6%的霍霍巴籽油,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桃柁酚溶于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6000rpm,均质时间为 4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处理4次,均质压力为14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对比例1
1.处方组成:
1.8%的桃柁酚,25%的丁二醇,4%的氢化卵磷脂,6%的霍霍巴籽油,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桃柁酚溶于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5000rpm,均质时间为 5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处理2次,均质压力为15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对比例2
1.处方组成
3%的欧丁香提取物,25%的丁二醇,4%的氢化卵磷脂,6%的霍霍巴籽油,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欧丁香提取物、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5000rpm,均质时间为 5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处理2次,均质压力为15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对比例3
1.处方组成
2%的青蒿提取物,25%的丁二醇,4%的氢化卵磷脂,6%的霍霍巴籽油,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青蒿提取物、丁二醇、氢化卵磷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霍霍巴籽油,加热至60℃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B相加入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均质速度为5000rpm,均质时间为5min,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处理2次,均质压力为15000psi,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的配方与工艺参数整理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880504230000101
(二)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的制备
实施例4
1.处方组成
30%的实施例1中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0.2%的尿囊素、4%的赤藓糖醇、 0.8%的甘草根提取物、0.5%的苦参根提取物、0.05%的羟乙基纤维素、1%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1,2-己二醇、0.04%的亚硫酸氢钠,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于75℃搅拌均匀;
降温至60℃,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降温至40℃,再加入实施例1中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实施例5
1.处方组成
20%的实施例1中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0.2%的尿囊素、4%的赤藓糖醇、0.8%的甘草根提取物、0.5%的苦参根提取物、0.05%的羟乙基纤维素、1%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1,2-己二醇、0.04%的亚硫酸氢钠,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于80℃搅拌均匀;
降温至65℃,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降温至45℃,再加入实施例2中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实施例6
1.处方组成
80%的实施例1中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0.2%的尿囊素、4%的赤藓糖醇、 0.8%的甘草根提取物、0.5%的苦参根提取物、0.05%的羟乙基纤维素、1%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5%的对羟基苯乙酮、0.5%的1,2-己二醇、0.04%的亚硫酸氢钠,余量为水。
2.制备工艺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于75℃搅拌均匀;
降温至65℃,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降温至45℃,再加入实施例3中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实施例4-6的配方与工艺参数整理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3880504230000111
Figure BDA0003880504230000121
二、性能测试实验
1.安全性测试
将本发明实施例1-3的抗痤疮纳米制剂及实施例4-6的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进行封闭式斑贴安全性测试。
受试者入选标准,不能选择有下列情况者作为受试者:(1)近一周使用抗组胺药或近一个月内使用免疫抑制剂者;(2)近两个月内受试部位应用任何抗炎药物者;(3)受试者患有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未愈者;(4)免疫缺陷或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5)哺乳期或妊娠妇女;(6)参加其他的临床试验者;(7)体质高度敏感者;(8)非志愿参加者或不能按试验要求完成规定内容者。
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180名20-35岁志愿者,分为6组,每组30人,选用标准斑试器,以封闭式斑贴试验方法,将受试物约0.02g-0.025g放入斑试器小室中,对照孔为空白对照(不置任何物质),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贴敷于受试者手臂内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24小时后除去斑试器,分别于0.5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按《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中皮肤反应分级标准记录其结果。具体的指标可参见下表3。
表3.皮肤封闭型斑贴试验皮肤反应等级指标表
Figure BDA0003880504230000131
测试结果:依据斑贴试验结果进行评价抗痤疮纳米制剂对人体皮肤的反应状况,然后根据表3的程度等级进行评级,具体结果详见表4:
表4.志愿者斑贴试验数据表(48小时后观察)
评分等级 0级(人) 1级(人) 2级(人) 3级(人) 4级(人)
实施例1 30 0 0 0 0
实施例2 29 1 0 0 0
实施例3 30 0 0 0 0
实施例4 29 1 0 0 0
实施例5 29 1 0 0 0
实施例6 28 2 0 0 0
每30例受试者中出现1级皮肤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5例,或2级皮肤不良反应的人数多于2例,或出现任何1例3级或3级以上皮肤不良反应时,判定受试物对人体有皮肤不良反应。由表4可见,全部志愿者通过本发明实施例1-6 的斑贴试验,48小时观察皮肤反应,其中0例志愿者出现皮肤不良反应,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6的样品是安全的。
2.抗痤疮丙酸杆菌测试
将本发明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抗痤疮纳米制剂进行抗痤疮丙酸杆菌的测试。抗痤疮丙酸杆菌试验是将各个实施例和对比例的抗痤疮纳米制剂样品在厌氧条件下接种痤疮丙酸杆菌进行培养,每2个小时(2-8小时)采集一次样品,涂布于平板中,进行统计学计数,具体测试结果见表5。
表5.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抗痤疮丙酸杆菌测试表
Figure BDA0003880504230000141
从表5可知,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比较,实施例1-3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说明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和青蒿提取物具有协同增效的抗痤疮的产生。
3.抗痤疮效果评价
将本发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3的抗痤疮纳米制剂进行抗痤疮效果测试。
选取志愿者270人(年龄18-25岁),分为9组,每组30人,按规定的方式使用化妆品,并且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完成评价;为保证实验数据的有效性,所有志愿者在测试前30天内没有经过痤疮的治疗,已婚女性无口服避孕药并且无怀孕;测试区域:脸部痤疮部位;使用频次:每天使用两次,连续使用10周;评价标准:计算志愿者使用产品的部位痤疮的愈合程度。按照愈合的比例分为无效果、轻度愈合、中度愈合、显著愈合和完全愈合。具体测试结果见表6。
表6.实施例1~6与对比例1~3对痤疮部位的愈合程度评价表
Figure BDA0003880504230000151
通过表6的结果可以看出,志愿者使用抗痤疮纳米制剂对痤疮部位的愈合程度的对比结果是:实施例2>实施例1>实施例3>对比例2>对比例1>对比例3,实验结果说明,本发明的抗痤疮纳米制剂里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和青蒿提取物的复配,各组分间的协同作用,具有比较显著的抗痤疮效果,痤疮皮肤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到愈合状态,比只含单种活性成分的抗痤疮效果更明显。
实施例6>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2>实施例1>实施例3,实验结果说明,纳米制剂与其他功效成分配合使用组成的凝胶组合物剂型,避免了大量油脂的使用,能够达到更好的抗痤疮的效果。同时,随着纳米制剂在凝胶组合物中占比由少变多,治疗效果先提升后下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合乎逻辑的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试验得到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桃柁酚,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第一辅料和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0.1%-5%的桃柁酚、0.2%-8%的欧丁香提取物、0.2%-6%的青蒿提取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料包括保湿剂、乳化剂与柔润剂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湿剂包括甘油、己二醇、丙二醇、丁二醇、戊二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乳化剂包括PEG-6辛酸/癸酸甘油酯、PEG-8辛酸/癸酸甘油酯、吐温80、吐温20、聚氧乙烯4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60氢化蓖麻油、聚氧乙烯蓖麻油、氢化卵磷脂、卵磷脂、硬脂醇聚醚、PEG-100硬脂酸酯、PEG-45硬脂酸酯、糖酯类、烷基糖苷、丙二醇脂肪酸酯、甘油脂肪酸酯、聚甘油脂肪酸酯、椰油酰谷氨酸钠、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和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润剂包括十六十八醇、羊毛脂、异硬脂酸异丙酯、凡士林、液体石蜡、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二甲基硅氧烷醇,二甲基硅油、霍霍巴籽油、杏仁油、乳木果油、异辛酸十六醇酯、天然角鲨烷、甲氧基肉桂酸、辛酯异链烷烃、硬脂基醚、蜂蜡、硬脂酸乙基己酯、乳酸十六烷基酯、辛基十二烷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如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欧丁香提取物、青蒿提取物、保湿剂、乳化剂与水混合搅拌均匀,制得A相;
将桃柁酚与柔润剂混合均匀,制得B相;
将所述B相加入所述A相,进行初步均质处理,制得均质乳化体;
将所述均质乳化体过高压微射流均质处理,制得抗痤疮的纳米制剂。
8.一种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纳米制剂,第二辅料和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凝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数计,包括20%-80%的纳米制剂;5%-20%的第二辅料包括:0.1%-0.5%的尿囊素、1%-5%的赤藓糖醇、0.5%-2%的甘草根提取物、0.2%-1%的苦参根提取物、0.05%-0.2%的羟乙基纤维素、0.2%-2%的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0.2%-1%的对羟基苯乙酮、0.2%-1%的1,2-己二醇、0.02%-0.05%的亚硫酸氢钠。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9中任一项所述的凝胶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酸酯交联聚合物-6和水搅拌均匀;
加入对羟基苯乙酮、1,2-己二醇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
再加入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尿囊素、赤藓糖醇、甘草根提取物和苦参根提取物搅拌均匀,制得抗痤疮的凝胶组合物。
CN202211227522.6A 2022-10-09 2022-10-09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6341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7522.6A CN115634165A (zh) 2022-10-09 2022-10-09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27522.6A CN115634165A (zh) 2022-10-09 2022-10-09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34165A true CN115634165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3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27522.6A Pending CN115634165A (zh) 2022-10-09 2022-10-09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3416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435A (zh) * 2016-05-21 2016-09-21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含木耳提取物的控油防痤疮类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6315A (zh) * 2017-12-27 2018-06-01 成都山信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一代抗痤疮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剂
CN108785122A (zh) * 2018-06-28 2018-11-13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痘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20944A (zh) * 2021-07-28 2021-10-22 上海梦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消痘的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13559038A (zh) * 2021-06-25 2021-10-29 湖南亚大丰晖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抑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43435A (zh) * 2016-05-21 2016-09-21 广州丹奇日用化工厂有限公司 含木耳提取物的控油防痤疮类化妆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96315A (zh) * 2017-12-27 2018-06-01 成都山信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一代抗痤疮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及制剂
CN108785122A (zh) * 2018-06-28 2018-11-13 武汉百思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祛痘共输送纳米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559038A (zh) * 2021-06-25 2021-10-29 湖南亚大丰晖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抑菌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520944A (zh) * 2021-07-28 2021-10-22 上海梦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消痘的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404(摆烂版): "《99清单|无酸焕肤的快乐我懂了!》", pages 2 - 3, Retrieved from the Internet <URL:https://www.xiaohongshu.com/explore/6319c8e3000000000900d70c>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566179B1 (de) Fett(öl)haltiges Mittel, enthaltend Zwiebelextrakt, seine Herstellung und seine Verwendung
CN113143834B (zh) 祛痘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69446B (zh) 一种增强皮肤屏障功能的婴幼儿防皴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97836A (zh) 一种保湿舒缓止痒护肤乳霜及其制备方法
EP2460531B1 (de) Collagen zur Verwendung in der Behandlung von Hauterkrankungen
CN109431873B (zh) 一种修复舒缓皮肤炎症的组合物
CN113693979B (zh) 一种控油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
WO2001074326A1 (fr) Agents ameliorant la fonction de barriere cutanee
CN115919733A (zh) 用于祛痘的化妆品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US20040101577A1 (en)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acne vulgari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WO2013190548A2 (en) Topical compositions for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inflammatory skin disease
CN112315883B (zh) 控油祛痘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应用
CN112516066B (zh) 一种控油组合物及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CN111973499A (zh) 用于护肤的试剂组合
CN1357321A (zh) 减少炎症和红斑的方法
CN115634165A (zh) 抗痤疮的纳米制剂、凝胶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E60212842T2 (de) Dermatologische zusammensetzungen, die nikotinsäure oder nikotinsäureamid und sphingoid-base enthalten
WO2022073484A1 (zh) 皮肤用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4306107B (zh) 功效型皮肤用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0812377B (zh) 一种痤疮治疗修复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4129649A (zh) 一种可促进皮肤屏障修复护理用的冷敷凝胶
CN112870140A (zh) 一种抗敏止痒组合物、护肤凝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5670997B (zh) 皮肤用乳化体系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该皮肤用乳化体系的化妆品
CN109091619A (zh) 针对皮肤健康的中药外用乳膏及其制备方法
KR102308155B1 (ko) 천연 식물을 활용한 복합 기능성 피부 개선용 화장료 조성물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