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24076A -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24076A
CN115624076A CN202211375535.8A CN202211375535A CN115624076A CN 115624076 A CN115624076 A CN 115624076A CN 202211375535 A CN202211375535 A CN 202211375535A CN 115624076 A CN115624076 A CN 115624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
tea
frying
fixedly connected
tea leav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7553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宏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Haof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Haof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Haof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filed Critical Zhuhai Haofeng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ofessional Cooperative
Priority to CN20221137553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240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24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240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嫩叶采摘‑叶片清洗‑摊放晾晒‑茶叶杀青‑茶叶揉捻‑茶叶烘干的工艺步骤,结合包括支撑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上下两侧的罐盖和翻炒锅的茶叶炒制机构,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该茶叶的加工工艺,本发明中的茶叶炒制机构通过设置翻料板,并利用翻料板对翻炒锅内部的茶叶进行抓取,随后翻料板转动至转轴的上方时,使得多组翻料板之间展开,茶叶通过翻料板之间的缝隙处洒落,随后翻料板落下下压茶叶,通过模拟人手指,实现茶叶翻炒技术中的“抓、抖、搭”技术,通过翻动方式不断变换进行炒制,有效的保证茶叶的形质,同时保证茶叶炒制的均匀性。

Description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茶作为一种无酒精的健康饮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茶叶通常是通过传统的纯手工制作,纯手工制作茶叶的口感醇厚,形质俱美,传统的手工制茶包括清洗茶叶、晾晒、揉捻、杀青和炒制,其工艺步骤复杂繁多,工作效率较低。
但是,由于市场对茶叶的需求量极大,为了提高茶叶的加工效率,人手工制茶的速度较慢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制茶工艺流程,人们制出专门制茶的电炒锅,实现机械化炒制,对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十分有利,但是现有的茶叶炒制设备炒制出的茶叶外形毛糙,只能作为中低档次进行售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解决了现有的茶叶炒制设备炒制出的茶叶外形毛糙,只能作为中低档次进行售卖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S1、嫩叶采摘
春分-谷雨时段,选择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叶进行采摘;
S2、叶片清洗
将采摘后的嫩叶通过净水进行浸泡冲洗,浸泡时,通过在净水中添加定量小苏打;
S3、摊放晾晒
将清洗后的嫩叶进行2-3小时的晾晒处理;
S4、茶叶杀青
茶叶放入茶叶炒制机构内的翻炒锅中,利用电推杆一将罐盖和翻炒锅进行合盖,然后通过驱动构件带动翻转构件对茶叶进行翻炒杀青,并做干燥处理,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40-55%,设定炒制温度为180-220℃,炒制时间为10-20min,恒温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40-80min,随后通过电推杆一将罐盖和翻炒锅分离,并通过翻转构件使翻炒锅翻转倒出茶叶;
S5、茶叶揉捻
将含水量为40-55%的茶叶定量放入揉捻机,按照先重揉15-20min,后轻揉的方式40-60min;
S6、茶叶烘干
将揉捻过的茶叶再次放置于茶叶炒制机构内的翻炒锅中,并通过翻转构件进行两次翻炒烘干处理,首次烘干处理设定烘干温度为45-55℃,烘干时间为180-240min,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10-20%,二次烘干处理设定烘干温度为85-120℃,烘干时间为15-35min,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6%-7%;
进一步的,其工艺中采用的一种茶叶炒制机构,包括支撑架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架上下两侧的罐盖和翻炒锅;
所述翻炒锅通过轴柱与支撑架转动连接,且翻炒锅的一侧设有翻转构件,所述翻转构件用于驱动翻炒锅进行翻转;
所述罐盖的内侧设有翻炒构件,所述翻炒构件用于对翻炒锅内部的茶叶进行翻动;
所述支撑架上部的两侧与罐盖的两侧通过电推杆一连接,所述电推杆一用于带动支撑架进行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翻炒构件包括U型转杆和转轴,所述U型转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筒,且转轴的两侧与轴筒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的中部为方形结构,所述转轴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转轴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与转轴相适配的滑块,所述转轴的外侧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和滑块相接触;
所述滑块远离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位筒柱,且变位筒柱远离固定块的一侧为斜面结构,所述U型转杆内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珠座,且滚珠座的槽口处转动连接有滚珠,所述滚珠与固定块的斜面结构处相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块和滑块的一侧均通过固定连接有翻料板,且多组翻料板之间两两相接触;
所述翻料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料板,且多组翻料板相接触的一侧为平滑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U型转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轴,且传动轴的底端贯穿至轴筒的内侧,且传动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锥齿轮一啮合传动;
所述传动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所述罐盖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齿环,且齿轮一与齿环啮合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轴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刮板,且弧形刮板的底部与翻炒锅的内壁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罐盖的上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主轴杆,所述主轴杆与罐盖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与罐盖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罐盖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主轴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杆的底端与U型转杆的上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轴柱与翻炒锅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构件包括电推杆二、齿杆和齿轮二,所述齿轮二与轴柱固定连接,所述齿杆与支撑架滑动连接,且齿杆与齿轮二啮合传动;
所述电推杆二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二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齿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罐盖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电推杆一与支撑架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一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罐盖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罐盖的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罐盖的上部还连通有出气管。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工艺中合理控制茶叶的采摘时间和采摘对象,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清洗浸泡时,向净水中添加适量小苏打进行浸泡,可以有效地去除残留在茶叶上的农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本发明中的茶叶炒制机构通过设置翻料板,并利用翻料板对翻炒锅内部的茶叶进行抓取,随后翻料板转动至转轴的上方时,使得多组翻料板之间展开,茶叶通过翻料板之间的缝隙处洒落,随后翻料板落下下压茶叶,通过模拟人手指,实现茶叶翻炒技术中的“抓、抖、搭”技术,通过翻动方式不断变换进行炒制,有效的保证茶叶的形质,同时保证茶叶炒制的均匀性;
本发明中的茶叶炒制机构通过设置弧形刮板对翻炒锅的内壁进行刮动,同时对翻炒锅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避免茶叶粘附在翻炒锅的内壁,又方便茶叶的翻动;
本发明中的茶叶炒制机构通过将罐盖与翻炒锅分离设置,方便放料,又通过电推杆二推动齿杆与齿轮二啮合转动,进而轴柱连接的翻炒锅开始翻转,方便卸料,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茶叶炒制机构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茶叶炒制机构的翻炒构件结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架;2、罐盖;21、齿环;3、翻炒锅;31、轴柱;41、电推杆二;42、齿杆;43、齿轮二;51、U型转杆;511、滚珠座;512、滚珠;513、翻料板;514、挡料板;52、转轴;521、固定块;522、滑块;523、弹簧;524、变位筒柱;525、锥齿轮一;53、轴筒;531、弧形刮板;54、传动轴;541、锥齿轮二;542、齿轮一;6、电推杆一;71、电机;72、主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嫩叶采摘
时间:春分-谷雨时段,并在清晨露水后;
对象:选择健壮、挺直、饱满、无病虫害,并以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叶为采摘对象;
方式:采大留小进行分批采摘;
S2、叶片清洗
将采摘后的嫩叶通过净水进行浸泡冲洗,其中净水温度15-35℃,浸泡时,通过在净水中添加定量小苏打,浸泡时间5-10min,浸泡次数1次,冲洗次数2-3次;
S3、摊放晾晒
将清洗后的嫩叶均匀平铺在晾晒板上,进行2-3小时晾晒处理,茶叶摊开厚度为2-3cm,并进行2-3次翻动;
S4、茶叶杀青
茶叶放入茶叶炒制机构内的翻炒锅3中,利用电推杆一6将罐盖2和翻炒锅3进行合盖,然后通过驱动构件带动翻转构件对茶叶进行翻炒杀青,并做干燥处理,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40-55%,设定炒制温度为180-220℃,炒制时间为10-20min,恒温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40-80min,随后通过电推杆一6将罐盖2和翻炒锅3分离,并通过翻转构件使翻炒锅3翻转倒出茶叶;
S5、茶叶揉捻
将含水量为40-55%的茶叶定量放入揉捻机,按照先重揉15-20min,后轻揉的方式40-60min;
S6、茶叶烘干
将揉捻过的茶叶再次放置于茶叶炒制机构内进行两次翻炒烘干处理,首次烘干处理设定烘干温度为45-55℃,烘干时间为180-240min,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10-20%,二次烘干处理设定烘干温度为85-120℃,烘干时间为15-35min,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6%-7%;
本工艺中合理控制茶叶的采摘时间和采摘对象,有效保证产品的质量,在清洗浸泡时,向净水中添加适量小苏打进行浸泡,可以有效地去除残留在茶叶上的农药,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1-图2,上述的该茶叶的加工工艺采用一种茶叶炒制机构来对茶叶进行杀青和烘干处理,该茶叶炒制机构,包括支撑架1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上下两侧的罐盖2和翻炒锅3,罐盖2的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翻炒锅3加热的温度,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茶叶翻炒的湿度,罐盖2的上部还连通有出气管,用于翻炒过程中水蒸气的排出,同时出气管处设有电磁阀,用于茶叶刚开始炒制时,减少热量的散失,翻炒锅3为电加热锅,为现有技术,故此处不作赘述;
支撑架1上部的两侧与罐盖2的两侧通过电推杆一6连接,电推杆一6用于带动支撑架1进行升降,支撑架1与罐盖2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滑动组件包括滑条以及与其相配的滑槽,且两者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与罐盖2,用于对罐盖2进行限位,使得罐盖2与翻炒锅3快速盖合,电推杆一6与支撑架1的两侧固定连接,电推杆一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罐盖2固定连接;
罐盖2的内侧设有翻炒构件,翻炒构件用于对翻炒锅3内部的茶叶进行翻动,翻炒构件包括U型转杆51和转轴52,U型转杆5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筒53,且转轴52的两侧与轴筒53转动连接,转轴52的中部为方形结构,转轴5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1,转轴5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与转轴52相适配的滑块522,转轴52的外侧设有弹簧523,且弹簧5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521和滑块522相接触,滑块522远离固定块5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位筒柱524,且变位筒柱524远离固定块521的一侧为斜面结构,U型转杆51内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珠座511,且滚珠座511的槽口处转动连接有滚珠512,滚珠512与固定块521的斜面结构处相接触,固定块521和滑块522的一侧均通过固定连接有翻料板513,且多组翻料板513之间两两相接触,翻料板5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料板514,且多组翻料板513相接触的一侧为平滑结构,此处平滑结构表示多组翻料板513相接触的一侧未设置挡料板514,挡料板514的设置用于保证翻料板513的抓取量,平滑结构方便茶叶的散落,转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525,U型转杆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4,且传动轴54的底端贯穿至轴筒53的内侧,且传动轴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541,锥齿轮二541与锥齿轮一525啮合传动,传动轴5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542,罐盖2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齿环21,且齿轮一542与齿环21啮合传动,轴筒5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刮板531,且弧形刮板531的底部与翻炒锅3的内壁相贴合,通过设置弧形刮板531对翻炒锅3的内壁进行刮动,同时对翻炒锅3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避免茶叶粘附在翻炒锅3的内壁,又方便茶叶的翻动,罐盖2的上部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1和主轴杆72,主轴杆72与罐盖2的内侧转动连接,电机71与罐盖2的上部固定连接,电机71的输出端贯穿罐盖2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主轴杆72的上端固定连接,主轴杆72的底端与U型转杆51的上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翻料板513,并利用翻料板513对翻炒锅3内部的茶叶进行抓取,随后翻料板513转动至转轴52的上方时,使得多组翻料板513之间展开,茶叶通过翻料板513之间的缝隙处洒落,随后翻料板513落下下压茶叶,通过模拟人手指,实现茶叶翻炒技术中的“抓、抖、搭”技术,通过翻动方式不断变换进行炒制,有效的保证茶叶的形质,同时保证茶叶炒制的均匀性;
翻炒锅3通过轴柱31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且翻炒锅3的一侧设有翻转构件,翻转构件用于驱动翻炒锅3进行翻转,轴柱31与翻炒锅3的两侧固定连接,翻转构件包括电推杆二41、齿杆42和齿轮二43,齿轮二43与轴柱31固定连接,齿杆42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且齿杆42与齿轮二43啮合传动,电推杆二41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电推杆二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齿杆42固定连接,通过将罐盖2与翻炒锅3分离设置,方便放料,又通过电推杆二41推动齿杆42与齿轮二43啮合转动,进而轴柱31连接的翻炒锅3开始翻转,方便卸料,进一步提高设备的便捷性和安全性。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使用时,通过电推杆一6推动罐盖2,使得罐盖2上升,然后将晾晒后的茶叶放进翻炒锅3的内部,随后通过电推杆一6拉动罐盖2下移,使罐盖2盖在翻炒锅3的上部,之后通过启动电机71,电机71带动主轴杆72连接的U型转杆51转动,且U型转杆51又带动弧形刮板531对翻炒锅3的内壁进行刮动,对翻炒锅3内部的茶叶进行翻炒,避免茶叶粘附在翻炒锅3的内壁,同时,传动轴54跟随U型转杆51进行公转,齿轮一542与齿环21啮合,使得传动轴54发生自转,进而锥齿轮二541与锥齿轮一525啮合,带动转轴52转动,同时使多组翻料板513进行转动,当翻料板513转动至转轴52的下方,滚珠512对挡料板514的凸起处进行顶压,使得多组翻料板513之间相接触,进而翻料板513对翻炒锅3内部的茶叶进行抓取,随后翻料板513转动至转轴52的上方时,滚珠512与挡料板514的凹陷处接触,同时弹簧523对滑块522进行顶动,使得多组翻料板513之间展开,进而翻料板513抓取的茶叶通过翻料板513之间的缝隙处洒落,实现茶叶的均匀翻炒;
翻炒结束后,通过电推杆一6再次推动罐盖2,使得罐盖2上升,进而罐盖2与翻炒锅3脱离盖合,然后通过电推杆二41推动齿杆42,使得齿杆42与齿轮二43啮合转动,进而轴柱31连接的翻炒锅3开始翻转,并使其内部的茶叶开始倒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嫩叶采摘
春分-谷雨时段,选择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的茶叶进行采摘;
S2、叶片清洗
将采摘后的嫩叶通过净水进行浸泡冲洗,浸泡时,通过在净水中添加定量小苏打;
S3、摊放晾晒
将清洗后的嫩叶进行2-3小时的晾晒处理;
S4、茶叶杀青
茶叶放入茶叶炒制机构内的翻炒锅(3)中,利用电推杆一(6)将罐盖(2)和翻炒锅(3)进行合盖,然后通过驱动构件带动翻转构件对茶叶进行翻炒杀青,并做干燥处理,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40-55%,设定炒制温度为180-220℃,炒制时间为10-20min,恒温干燥温度为50-60℃,干燥时间为40-80min,随后通过电推杆一(6)将罐盖(2)和翻炒锅(3)分离,并通过翻转构件使翻炒锅(3)翻转倒出茶叶;
S5、茶叶揉捻
将含水量为40-55%的茶叶定量放入揉捻机,按照先重揉15-20min,后轻揉的方式40-60min;
S6、茶叶烘干
将揉捻过的茶叶再次放置于茶叶炒制机构内的翻炒锅(3)中,并通过翻转构件进行两次翻炒烘干处理,首次烘干处理设定烘干温度为45-55℃,烘干时间为180-240min,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10-20%,二次烘干处理设定烘干温度为85-120℃,烘干时间为15-35min,使得茶叶的含水量为6%-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其工艺中采用的一种茶叶炒制机构,包括支撑架(1)以及分别设置在支撑架(1)上下两侧的罐盖(2)和翻炒锅(3);
所述翻炒锅(3)通过轴柱(31)与支撑架(1)转动连接,且翻炒锅(3)的一侧设有翻转构件,所述翻转构件用于驱动翻炒锅(3)进行翻转;
所述罐盖(2)的内侧设有翻炒构件,所述翻炒构件用于对翻炒锅(3)内部的茶叶进行翻动;
所述支撑架(1)上部的两侧与罐盖(2)的两侧通过电推杆一(6)连接,所述电推杆一(6)用于带动支撑架(1)进行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构件包括U型转杆(51)和转轴(52),所述U型转杆(5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轴筒(53),且转轴(52)的两侧与轴筒(53)转动连接;
所述转轴(52)的中部为方形结构,所述转轴(52)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21),所述转轴(52)的两侧均滑动连接有与转轴(52)相适配的滑块(522),所述转轴(52)的外侧设有弹簧(523),且弹簧(523)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块(521)和滑块(522)相接触;
所述滑块(522)远离固定块(52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变位筒柱(524),且变位筒柱(524)远离固定块(521)的一侧为斜面结构,所述U型转杆(51)内侧的下部固定连接有滚珠座(511),且滚珠座(511)的槽口处转动连接有滚珠(512),所述滚珠(512)与固定块(521)的斜面结构处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521)和滑块(522)的一侧均通过固定连接有翻料板(513),且多组翻料板(513)之间两两相接触;
所述翻料板(513)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挡料板(514),且多组翻料板(513)相接触的一侧为平滑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一(525),所述U型转杆(5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传动轴(54),且传动轴(54)的底端贯穿至轴筒(53)的内侧,且传动轴(5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541),所述锥齿轮二(541)与锥齿轮一(525)啮合传动;
所述传动轴(5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齿轮一(542),所述罐盖(2)内腔的上部固定连接有齿环(21),且齿轮一(542)与齿环(21)啮合传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筒(5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弧形刮板(531),且弧形刮板(531)的底部与翻炒锅(3)的内壁相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的上部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71)和主轴杆(72),所述主轴杆(72)与罐盖(2)的内侧转动连接,所述电机(71)与罐盖(2)的上部固定连接,所述电机(71)的输出端贯穿罐盖(2)的内部并通过联轴器与主轴杆(72)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主轴杆(72)的底端与U型转杆(51)的上部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柱(31)与翻炒锅(3)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构件包括电推杆二(41)、齿杆(42)和齿轮二(43),所述齿轮二(43)与轴柱(31)固定连接,所述齿杆(42)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且齿杆(42)与齿轮二(43)啮合传动;
所述电推杆二(41)与支撑架(1)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二(4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齿杆(42)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与罐盖(2)之间通过滑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电推杆一(6)与支撑架(1)的两侧固定连接,所述电推杆一(6)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罐盖(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罐盖(2)的上部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CN202211375535.8A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Pending CN1156240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5535.8A CN115624076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75535.8A CN115624076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24076A true CN115624076A (zh) 2023-01-20

Family

ID=84909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75535.8A Pending CN115624076A (zh) 2022-11-04 2022-11-04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2407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37445U (zh) * 2015-12-10 2016-06-29 贵州省湄潭县鑫辉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翻炒机
CN105941681A (zh) * 2016-06-22 2016-09-21 贵州省凤冈县茗都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08719514A (zh) * 2018-05-16 2018-11-02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329462A (zh) * 2018-10-29 2019-02-15 尹领 一种茶叶加工用翻动式炒茶装置
CN210492429U (zh) * 2019-05-06 2020-05-12 福建省卢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装置
CN112273478A (zh) * 2020-11-26 2021-01-29 韦世林 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5337445U (zh) * 2015-12-10 2016-06-29 贵州省湄潭县鑫辉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翻炒机
CN105941681A (zh) * 2016-06-22 2016-09-21 贵州省凤冈县茗都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08719514A (zh) * 2018-05-16 2018-11-02 三亚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一种智能茶叶加工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9329462A (zh) * 2018-10-29 2019-02-15 尹领 一种茶叶加工用翻动式炒茶装置
CN210492429U (zh) * 2019-05-06 2020-05-12 福建省卢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炒青绿茶生产装置
CN112273478A (zh) * 2020-11-26 2021-01-29 韦世林 一种防碎型的茶叶加工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23705A (en) Continuous method for making kettle style potato chips
CN108142848B (zh) 吊篮
CN112841470A (zh) 一种利用果蔬农产品制作的酵素果汁及其制造设备
CN115624076A (zh) 一种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8013327B (zh) 焖煮锅
CN111480662B (zh) 一种煎饼类食品加工翻面自动翻转装置
CN210248144U (zh) 一种真空油炸脱油成套装置
CN112025759A (zh) 机器手自动炸油条机及油条炸制工艺
CN215898735U (zh) 一种可防烫伤的食品油炸装置
CN206963924U (zh) 一种牛肉腌制装置
CN111480663B (zh) 一种煎饼机用自动切饼翻垒装置
CN113785945A (zh) 一种仿荤素食豆制品以及沥干加工设备
CN220174422U (zh) 一种卤味食品香料加工用浸泡箱
CN219803270U (zh) 一种可自动翻转的油炸装置
CN207787172U (zh) 一种大米清洗设备
CN220916503U (zh) 一种腌制青梅分离清洗风干装置
CN218418190U (zh) 一种春卷油炸设备
CN221104590U (zh) 一种方便清洗的糕点加工用烘烤设备
CN218354432U (zh) 一种茶叶翻炒结构
CN112841276B (zh) 一种鱼丸的二次低温超速冻加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20757234U (zh) 一种新型燃气油炸锅
CN213543076U (zh) 一种制作干海参的烘干箱
CN216315441U (zh) 一种蜜饯原料杂质挑选装置
CN214903413U (zh) 一种饼干加工用烘烤设备
CN217309045U (zh) 一种辣椒酱生产用切形原料炒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