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52176A - 电解水散布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解水散布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2176A
CN115552176A CN202180034585.7A CN202180034585A CN115552176A CN 115552176 A CN115552176 A CN 115552176A CN 202180034585 A CN202180034585 A CN 202180034585A CN 115552176 A CN115552176 A CN 1155521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nit
value
water supply
calc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800345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宫所晃太
小原弘士
谷口晃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5521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21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01Deodorant composi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9/00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 A61L9/14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using sprayed or atomised substances including air-liquid contact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0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 F24F6/0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evaporation of water in the air using moving unheated wet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3Ventilation in combination with air cleaning

Abstract

本发明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包括:贮存水的贮水部;将贮水部内的水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的电极部(17);散布部(19),其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使生成的电解水与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接触而将电解水从吹出口散布;控制电极部(17)和散布部(19)的控制部(20)。控制部(20)具有:指标计算部(21),其基于施加于电极部(17)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关于相对于规定基准的电解的效率的指标;判断部(23),其基于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指标来判断电解的效率。

Description

电解水散布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成并散布电解水的电解水散布装置。
背景技术
已知有一种为了除去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或臭味等,通过电解而生成含有次氯酸的电解水并将其散布的电解水散布装置(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0526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生成次氯酸时,为了对成为电解对象的水进行电解,需要在水中投入盐等电解促进剂,生成含有氯化物离子的水。但是,如果继续对含有氯化物离子的水进行电解,则水中含有的碳酸钙、硫酸钙或二氧化硅等无机盐类作为杂质附着在进行电解的电解单元,电解单元的寿命有可能缩短。因此,需要定期地排出进行电解的水,在供给新水即除去了对电解单元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的水之后,在水中新投入电解促进剂来进行电解。
为了在排水并供给新水后,向水中投入电解促进剂来进行电解,需要有检测是否正确地进行了排水的排水检测机构。但是,设置结构复杂的排水检测机构,会导致电解水散布装置的成本提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电解水的状态检测排水的电解水散布装置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包括:贮存水的贮水部;将贮水部内的水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的电极部;散布部,其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使所生成的电解水与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接触而将电解水从吹出口散布;和控制电极部和散布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具有:指标计算部,其基于施加于电极部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关于相对于规定基准的电解的效率的指标;和判断部,其基于由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指标来判断电解的效率。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电解水的状态检测排水的电解水散布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解水散布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打开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解水散布装置的面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电解水散布装置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4是图2的电解水散布装置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解水散布装置的大致功能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有无向供水部补充新的水分的判断的控制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有无排水的判断的控制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而举出的例子,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特别是,实施方式中记载的材质、形状、构成要素、构成要素的配置及相对的配置等是一个例子,并非要将本发明的范围仅限定于此。另外,在各图中,对实质上相同的结构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或简化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
首先,对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电解水散布装置D进行说明。
图1是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立体图。图2是打开了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面板3的状态下的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立体图。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有如下记载的情况。即,有时将设置有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状态下的垂直方向作为上下方向,记作“上方”“下方”。另外,有时将上方记作“顶面侧”,将下方记作“地面侧”。另外,有时将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设置面板3的一侧记作“右侧”,将“右侧”的相反侧记作“左侧”。此时,有时将从正面观察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状态下的前后方向记作“正面侧”、“背面侧”。
如图1、图2所示,电解水散布装置D具有主体壳1。
主体壳1是大致箱形状的箱体,具有吸气口2、吹出口6、面板3和开口部4。
吸气口2设置在主体壳1的两个侧面,是将主体壳1外的空气吸入主体壳1内的格子状(栅格状)的开口。
吹出口6设置在主体壳1的顶面的背面侧。吹出口6是用于将从吸气口2吸入主体壳1内的空气吹出至主体壳1外的开闭式的开口。在图1、图2中,吹出口6处于关闭状态。
在从主体壳1的正面观看时,面板3设置于作为右侧的侧面的主体侧面1A。面板3是可开闭的盖,主要由塑料树脂形成。在面板3的靠主体壳1的正面侧的部位设置了两个吸气口2中的一个。在面板3的内侧设置了开口部4。
开口部4是从主体壳1内的右侧面(主体侧面1A)的纵长四边形的开口向左侧沿水平方向延伸的孔。在开口部4内设置有包括贮水部14的电解水生成部5和供水部15。关于电解水生成部5和供水部15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阐述。
另外,如图2所示,电解水散布装置D包括排水显示部27和控制部20。
排水显示部27设置在主体壳1的顶面,催促用户进行贮水部14内的水的排水作业。排水显示部27例如通过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点亮来催促用户进行排水。关于储水部14的详细情况将在后面阐述。
控制部20进行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控制。关于控制部20的控制内容将在后面阐述。
图3是图2的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A―A截面的截面图,是从右侧观察电解水散布装置D时的图。在图3中表示关于电解水生成的周边结构等。
如图2、图3所示,电解水生成部5包括贮水部14和电极部17。
贮水部14是顶面开口的箱形状,是能够贮水的结构。贮水部14配置在主体壳1的下部,通过相对于主体壳1在水平方向上滑动,能够在开口部4拆装。贮水部14贮存从后述的供水部15供给的水。贮水部14具有水位检测部18。
水位检测部18检测贮水部14的水位。水位检测部18例如由在内部具有浮力的带浮子的磁铁、和设置在与带浮子的磁铁相对的位置的、检测磁铁的磁力的磁力检测部构成。但是,只要能够检测水位即可,并不限定于该结构。
电极部17包括电极部件(未图示),电极部件以浸在贮水部14内的水中的方式设置。电极部17通过对电极部件进行通电,将贮水部14内的含有氯化物离子的水、即电解水电化学电解,生成含有活性氧类的电解水。此处,活性氧类包含超氧阴离子、单态氧、羟基自由基或过氧化氢等所谓广义的活性氧。
另外,将为了电解水而对电极部件通电的通电时间、与通电停止后的时间、即作为未进行通电的时间的非通电时间的对作为一个周期,电极部17通过多次重复该一个周期,生成电解水。即,通过对电极部件设置非通电时间,能够延长电极部件的寿命。另外,如果与非通电时间相比延长通电时间,则在每个周期能够生成含有更多量的活性氧类的电解水。另外,如果与通电时间相比延长非通电时间,则能够抑制每个周期的活性氧类的生成。而且,如果增大通电时间的电量,则能够生成含有更多活性氧类(活性氧种)的电解水。
供水部15配置在贮水部14的上部。供水部15是能够在贮水部14拆装的结构,能够从开口部4取出。供水部15安装在设置于贮水部14的底面的水箱保持部14a。供水部15包括水箱15a和盖15b。
水箱15a是中空的容器,用于贮水。
盖15b设置在位于水箱15a的下部的开口上。在盖15b的中央设置有开闭部(未图示)。通过打开开闭部,将水箱15a内的水供给至贮水部14。具体而言,当使水箱15a的开口朝下,将供水部15安装在贮水部14的水箱保持部14a时,通过水箱保持部14a打开开闭部。即,当将水放入供水部15并安装在水箱保持部14a时,开闭部打开,向贮水部14供水,在贮水部14内积存水。之后,当贮水部14内的水位上升而水到达盖15b的位置时,供水部15的开口被水封住。因此,停止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的供水,在供水部15的内部残留水。并且,在贮水部14内的水位下降的情况下,每次都将水箱15a内部的水供给至贮水部14。即,贮水部14内的水位保持一定。
图4是图2的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B-B截面的截面图,是从右侧观察电解水散布装置D时的图。在图4中表示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风道结构等。
如图4所示,在主体壳1内设置有散布部19和风道8。
散布部19包括送风部7和过滤部16。
送风部7设置在主体壳1的中央部,包括电动机部9、风扇部10和壳体部11。
电动机部9例如是直流电动机,固定在壳体部11。
风扇部10例如是西洛克风扇,在电动机部9的动力的作用下旋转。风扇部10固定在从发动机部9沿水平方向延伸的旋转轴9a。电动机部9的旋转轴9a从主体壳1内的正面侧向背面侧延伸。
壳体部11通过围绕电动机部9和风扇部10而构成,是涡旋形状。壳体部11具有吸入口13和排出口12。
吸入口13设置在壳体部11的主体壳1的背面侧。吸入口13是将从吸气口2吸入主体壳1内的空气吸入壳体部11内的开口。
排出口12设置在壳体部11的主体壳1的上表面侧。排出口12是将从吸入口13吸入到壳体部11内的空气排向壳体部11外的开口。
过滤部16是使贮存在贮水部14内的电解水与通过送风部7流入主体壳1内的室内空气接触的圆筒状的部件。过滤部16包括气液接触过滤部16a。
气液接触过滤部16a配置在过滤部16的圆周部分,设置有空气能够流通的孔。
过滤部16的一端以浸渍于贮水部14的水中并保持水分的方式配置。过滤部16以气液接触过滤部16a的中心轴为旋转中心在驱动部的驱动下旋转,使电解水与空气连续接触。
风道8连通吸气口2和吹出口6。风道8从吸气口2向下游侧去依次具有过滤部16、送风部7和吹出口6。当通过由控制部20控制的电动机部9使风扇部10旋转时,从吸气口2吸入而进入风道8内的外部空气依次经由气液接触过滤部16a、送风部7和吹出口6,吹向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外部。由此,在贮水部14生成的电解水向外部散布。另外,电解水散布装置D也可以不必散布电解水本身,而是最终散布来自所生成的电解水(包括挥发)的活性氧类的装置。
接下来,参照图5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部20的各功能进行说明。图5是电解水散布装置D的控制部20及周边部的概略功能框图。
控制部20包括指标计算部21、存储部22、判断部23、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补充计数部25和排水控制部26。
指标计算部21根据施加于电极部17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关于电解效率的指标。此处,对关于电解效率的指标进行说明。指标计算部21每隔一定时间计算施加在电极部17的电压的值即电压值与电流的值即电流值之比,根据作为已经计算出的电压值与电流值之比的既有计算值、和作为从计算出既有计算值起经过一定时间后计算出的电压值与电流值之比的新计算值,计算上述新计算值相对于既有计算值的变化率(新计算值÷既有计算值)。
具体而言,作为电压值与电流值之比,用电压值除以电流值。由此,计算水的电阻值。贮水部14内的水的电阻值根据贮存在贮水部14内的水中存在的纯水与杂质的比例而变化。此处的杂质不仅包括无机盐类,还包括由电解所需的电解促进剂生成的钠离子。具体而言,杂质与纯水的比例越减少,贮水部14内的水的电阻值就越高。反之,杂质与纯水的比例越增加,贮水部14内的水的电阻值就越低。即,能够根据贮水部14内的水的电阻值掌握贮水部14内的水的状态。
之后,根据水的电阻值,计算新计算值相对于既有计算值的变化率。基于电阻值的变化率成为关于电解效率的指标。具体而言,所谓变化率大,是指新计算电阻值比已计算电阻值高,电解效率低。反之,所谓变化率小,是指新计算电阻值比已计算电阻值低,电解效率高。
此处,在水注入设置于供水部15的水箱15a中的情况下。贮水部14内的水位保持一定。但是,当因持续从水箱15a向贮水部14供水而导致水箱15a的水用尽时,贮水部14内的水位下降。在此情况下,用户从贮水部14取出供水部15,向水箱15a中补充新水并将其安装在贮水部14,由此能够向贮水部14内供给新水。由此,贮水部14内的每单位量的水的杂质的比例减少。
另外,在用户排出贮水部14内的电解了的水,从供水部15供给新水的情况下,贮水部14内的水的杂质减少。即,贮水部14内的每单位量的水的杂质的比例减少。
由此,供给了新水的贮水部14中的水的新计算电阻值比供给新水前的贮水部14中的水的已计算电阻值大。即,电阻值的变化率变大。由此,控制部20能够根据电阻值的变化率掌握向贮水部14内的新水的供给。
存储部22是存储在后述的判断部23判断是否向贮水部14供给了新水时使用的、用于进行变化率比较的电阻值的变化率的所谓的存储器。具体而言,存储作为阈值的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
第一阈值是用于判断贮水部14内的水变少,通过供水部15供给了新水的阈值。第一阈值例如是预先通过实验等确定了的值,可以任意地设定。
第二阈值是用于判断贮水部14内的水被用户排出,通过供水部15供给了新水的阈值。第二阈值例如是预先通过实验等确定了的值,可以任意地设定。但是,相比于贮水部14内的水变少、且通过供水部15供给新水的情况,在贮水部14内的水被用户排出、且通过供水部15供给了新水的情况下,贮水部14内的每单位量的水的杂质的比例较少。而且,随着杂质的比例变少,电阻值的变化率变大。因此,将第二阈值设定为比第一阈值大的值。
判断部23将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电阻值的变化率与存储在存储部22中的阈值(第一阈值或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判断电解的效率。具体而言,在变化率大于阈值的情况下,判断部23判断为电解的效率低。即,所谓由判断部23判断为电解效率低的情况,是指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内供给了新水的情况。
在判断部23判断为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变化率比存储在存储部22中的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判断为在水箱15a(供水部15)的水耗尽后向水箱15a(供水部15)补充了新水。即,通过向水箱15a(供水部15)补充新水,向贮水部14内供给新水,变化率变得比第一阈值大。
另外,进行催促水箱15a(供水部15)的供水的显示的供水显示部(未图示),例如也可以设置在主体壳1的顶面。在水位检测部18检测到的水位比水位阈值低的情况下,控制部20指示给水显示部进行催促向水箱15a(给水部15)补充新水的显示。水位阈值是用于判断贮水部14内的水减少了的阈值。水位阈值例如是预先通过实验等确定了的值,可以任意地设定。水位阈值也可以存储在存储部22中。之后,当由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判断为向水箱15a(供水部15)补充了新水时,控制部20指示供水显示部结束催促向水箱15a(供水部15)补充新水的显示。水位检测部18检测到的水位比水位阈值低的情况是水箱15a(供水部5)中没有水的状态。即,控制部20在水箱15a(供水部15)的水没有了的状态下催促用户供水。因此,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向水箱15a(供水部15)补充新水。
补充计数部25对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判断为向水箱15a补充了新水的判断数进行计数。
在由补充计数部25计数的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了次数阈值的情况下,排水控制部26指示排水显示部27进行催促贮水部14排水的显示。次数阈值是用于判断需要进行用于更换贮水部14内的水的排水的阈值。次数阈值例如是预先通过实验等确定了的值,可以任意设定。次数阈值也可以存储在存储部22中。
另外,排水控制部26也可以在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次数阈值后、且水位检测部18检测到的水位比水位阈值低的情况下,指示排水显示部27进行催促贮水部14排水的显示。
由此,能够在贮水部14的水减少了的状态下催促用户排水。因此,用户能够在贮水部14的水量少的状态下排水。
在判断部23判断为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变化率比存储在存储部22中的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排水控制部26判断为在用户排出贮水部14内的水之后从供水部向贮水部14供给了新水。在排水控制部26的判断后,排水控制部26指示排水显示部27结束催促排水的显示。
此处,控制部20由微型计算机构成。即,在控制部20的内部设置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等。控制部20通过驱动器或内部总线等与供水部15、电极部17、水位检测部18、散布部19、排水显示部27连接。CPU例如利用RAM作为作业区域,执行存储在ROM中的程序,根据执行结果授受数据或命令等,由此来控制各动作。
对上述结构中、由控制部20执行的向供水部15的水箱15a补充新水的补充判断控制进行说明。
图6是进行在水箱15a的水耗尽后是否向水箱15a补充了新水的判断的流程图。此处,在流程图中,将S设为首字母,对处理步骤分配编号。例如,S1等是指处理步骤。但是,表示处理步骤的数值的大小与处理顺序无关。
首先,指标计算部21每隔一定时间计算电阻值的变化率(S1)。
接着,判断部23对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变化率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S2)。
在判断为变化率在第一阈值以下的情况下,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判断为,由于贮水部14内的水没有变少,水箱15a的水没有耗尽,因此未向水箱15a补充新水,处理返回S1的流程(S2否→S1)。
在判断为变化率比第一阈值大的情况下,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判断为,在贮水部14内的水变少且水箱15a的水耗尽后,向水箱15a补充了新水。此时,补充计数部25增加一个计数(S2是→S6)。
根据以上的处理,判断部23对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变化率与第一阈值进行比较。由此,供水部补充判断部24判断是否在水箱15a的水耗尽后向水箱15a补充了新水。
由此,控制部20能够掌握在水箱15a的水耗尽后向水箱15a补充了新水的情况。
接着,使用图7的流程图,对由控制部20执行的排水的有无判断的控制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排水的有无判断的控制的流程图。
首先,指标计算部21每隔一定时间计算电阻值的变化率(S7)。
排水控制部26判断是否由补充计数部25计数的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了次数阈值,且水位检测部18检测到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S9)。
在判断为供水部补充次数为次数阈值以下和水位为水位阈值以上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处理返回S7的流程(S9否→S7)。
在判断为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次数阈值,且水位低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排水控制部26指示排水显示部27进行催促贮水部14排水的显示(S9是→S10)。
由此,用户能够掌握需要排水的情况。
判断部23对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变化率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S12)。
在判断为变化率比第二阈值大的情况下,排水控制部26判断为在用户排出了贮水部14内的水之后,通过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了新水,并且指示排水显示部27结束催促排水的显示(S12是→S13)。另外,在判断为变化率在第二阈值以下的情况下,处理返回S12的流程(S12否→S12)
最后,排水控制部26使补充计数部25的计数复位(初始化),处理结束(S14)。
通过以上的处理,判断部23对由指标计算部21计算出的变化率与第二阈值进行比较。由此,排水控制部26判断是否贮水部14的水被用户排出了,且从供水部15向贮水部14供给了新水。
由此,不用设置用于检测排水的排水检测机构,就能够检测用户进行了贮水部14的排水,且向贮水部14供给了新水的情况。
以上,根据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容易地知道,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良变形。
例如,作为电解效率的一例,计算了电阻值,但也可以使用电阻值的倒数即电导值。由此,也能进行使用了电导值的控制。
另外,通过比较变化率和第一阈值来判断是否补充了新水,但是也可以根据水位检测部18检测到的水位从低于规定水位的状态变为高于规定水位的状态来判断为补充了新水。由此,可以不需要进行变化率与第一阈值的比较。
另外,电解水散布装置D也可以不具有水箱15a作为供水部15。在此情况下,为了向电解水散布装置D供给水而使用自来水。而且,也可以在贮水部14内的水位下降了的情况下,供给自来水直至贮水部14内的水位上升到规定位置。
另外,在图7的S7的步骤中,在判断为供水部补充次数未超过次数阈值和水位为水位阈值以上中的至少一种情况下,使处理返回S7的流程,但不限于此。例如,排水控制部26也可以构成为,如果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次数阈值,则不管水位如何,都使处理前进至S10的流程,指示排水显示部27进行促使贮水部14排水的显示。
(发明的概要)
本发明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包括:贮存水的贮水部;将贮水部内的水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的电极部;散布部,其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使所生成的电解水与从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接触而将电解水从吹出口散布;和控制电极部和散布部的控制部。控制部具有:指标计算部,其基于施加于电极部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关于相对于规定基准的电解的效率的指标;和判断部,其基于由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指标来判断电解的效率。
由此,通过计算贮存在贮水部内的水的电解效率,能够掌握贮水部内的水的状态。
另外,也可以是,指标计算部每隔一定时间计算施加在电极部的电压的值即电压值与电流的值即电流值之比,并且根据作为计算出的电压值与电流值之比的既有计算值、和作为从计算出既有计算值起经过一定时间后计算出的电压值与电流值之比的新计算值,计算新计算值相对于既有计算值的变化率。也可以是,判断部基于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变化率与规定的变化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电解的效率。
根据该结构,能够计算新计算值相对于既有计算值的变化率。因此,能够掌握贮水部内的水的状态的变化。
另外,也可以是,指标计算部计算水的电阻值作为电压值与电流值之比,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水的电阻值计算变化率。也可以是,判断部在基于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水的电阻值的变化率大于规定的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电解的效率低。
根据该结构,能够计算贮水部内的水的电阻值的变化率,掌握在变化率大的情况下水的电解效率变低这样的水的状态的变化。
另外,还可以包括:保存用于向贮水部供给的水的供水部;和在由判断部判断为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变化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供水部的水耗尽后向供水部补充了水的供水部补充判断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掌握供水部的水耗尽而补充了新水的情况。
另外,还可以包括:进行催促贮水部的排水的显示的排水显示部;控制排水显示部的显示的排水控制部;和对供水部补充次数进行计数的补充计数部,供水部补充次数是由供水部补充判断部判断了的向供水部补充水的次数。也可以是,排水控制部,在由补充计数部计数得到的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了次数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排水显示部进行催促贮水部的排水的显示。也可以是,排水控制部,在由判断部判断为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变化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贮水部内的水被排出后向贮水部供给了水,并指示排水显示部结束催促排水的显示,其中,第二阈值为比第一阈值大的阈值。
由此,在需要用户排水的情况下,从电解水散布装置进行催促用户排水的显示。因此,用户能够掌握需要排水的情况。而且,不设置用于检测排水的检测机构,就能够检测由用户进行了贮水部的排水并向贮水部内供给了新水的情况。
另外,还可以包括检测贮水部的水位的水位检测部。也可以是,排水控制部,在由补充计数部计数得到的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了次数阈值、且由水位检测部检测得到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排水显示部进行催促排水的显示。
由此,电解水散布装置在贮水部的水量减少了的状态下催促用户排水。因此,用户能够在贮水部的水量少的状态下排水,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电解水散布装置作为除去(包括灭活)空气中的细菌、真菌、病毒、臭味等的电解水散布装置非常有用。
附图标记的说明
D 电解水散布装置
1 主体壳
1A 主体侧面
2 吸气口
3 面板
4 开口部
5 电解水生成部
6 吹出口
7 送风部
8 风道
9 电动机部
9a 旋转轴
10 风扇部
11 壳体部
12 排出口
13 吸入口
14 贮水部
14a水箱保持部
15 供水部
15a 水箱
16 过滤部
16a 气液接触过滤部
17 电极部
18 水位检测部
19 散布部
20 控制部
21 指标计算部
22 存储部
23 判断部
24 供水部补充判断部
25 补充计数部
26 排水控制部
27 排水显示部。

Claims (7)

1.一种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贮存水的贮水部;
将所述贮水部内的水电解而生成电解水的电极部;
散布部,其具有吸气口和吹出口,使所生成的所述电解水与从所述吸气口吸入的空气接触而将所述电解水从所述吹出口散布;和
控制所述电极部和所述散布部的控制部,
所述控制部具有:
指标计算部,其基于施加于所述电极部的电压与电流的关系,计算关于相对于规定基准的电解的效率的指标;和
判断部,其基于由所述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指标来判断所述电解的所述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标计算部每隔一定时间计算施加在所述电极部的所述电压的值即电压值与所述电流的值即电流值之比,并且根据作为计算出的所述电压值与所述电流值之比的既有计算值、和作为从计算出所述既有计算值起经过所述一定时间后计算出的所述电压值与所述电流值之比的新计算值,计算所述新计算值相对于所述既有计算值的变化率,
所述判断部基于由所述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变化率与规定的变化阈值的比较结果,判断所述电解的所述效率。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指标计算部计算水的电阻值作为所述电压值与所述电流值之比,并且基于计算出的所述水的电阻值计算所述变化率,
所述判断部,在由所述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基于所述水的电阻值的所述变化率大于所述规定的变化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所述电解的所述效率低。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存要供向所述贮水部的水的供水部;和
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由所述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变化率大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供水部的水耗尽后向所述供水部补充了水的供水部补充判断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进行催促所述贮水部的排水的显示的排水显示部;
控制所述排水显示部的显示的排水控制部;和
对供水部补充次数进行计数的补充计数部,所述供水部补充次数是由所述供水部补充判断部判断了的向所述供水部补充水的次数,
所述排水控制部,在由所述补充计数部计数得到的所述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了次数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排水显示部进行催促所述贮水部的排水的显示,在由所述判断部判断为由所述指标计算部计算出的所述变化率大于第二阈值的情况下,判断为在所述贮水部内的水被排出后从所述供水部向所述贮水部供给了水,并指示所述排水显示部结束催促所述排水的显示,
其中,所述第二阈值为比所述第一阈值大的阈值。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检测所述贮水部的水位的水位检测部,
所述排水控制部,在由所述补充计数部计数得到的所述供水部补充次数超过了所述次数阈值、且由所述水位检测部检测到的所述水位低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所述排水显示部进行催促排水的显示。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水散布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行催促所述供水部的供水的显示的供水显示部;和
检测所述贮水部的水位的水位检测部,
所述控制部,在由所述水位检测部检测出的水位低于水位阈值的情况下,指示所述供水显示部进行催促向所述供水部补充水的显示,在由所述供水部补充判断部判断为向所述供水部补充了水的情况下,指示所述供水显示部结束催促所述水的补充的显示。
CN202180034585.7A 2020-08-17 2021-06-17 电解水散布装置 Pending CN11555217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7237 2020-08-17
JP2020137237 2020-08-17
PCT/JP2021/023013 WO2022038881A1 (ja) 2020-08-17 2021-06-17 電解水散布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2176A true CN115552176A (zh) 2022-12-30

Family

ID=80322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4585.7A Pending CN115552176A (zh) 2020-08-17 2021-06-17 电解水散布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22038881A1 (zh)
CN (1) CN115552176A (zh)
WO (1) WO2022038881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53823B2 (ja) * 2006-09-26 2011-08-2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除菌装置
JP5261062B2 (ja) * 2008-08-05 2013-08-1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除菌装置
JP2011177321A (ja) * 2010-03-01 2011-09-1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手指除菌装置
JP6956314B2 (ja) * 2017-07-31 2021-11-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解水散布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38881A1 (ja) 2022-02-24
JPWO2022038881A1 (zh) 2022-02-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71742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電解水噴霧装置
EP1798493A2 (en) Air filtering apparatus
JP2019024811A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CN115552176A (zh) 电解水散布装置
JP2021135011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11065289A1 (ja) 給水タンク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解装置
JP6956314B2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JP2020048855A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JP2019025218A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JP2006006563A (ja) ミスト発生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JP4371919B2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電解水噴霧装置
CN114786736B (zh) 空气净化装置
CN211953078U (zh) 空气净化装置
WO2022209124A1 (ja) 空気浄化装置
JP7361249B2 (ja) 空気浄化装置
JP2021109079A (ja) 空気浄化装置
CN115836029A (zh) 电解水喷洒装置
JP2022182222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9174031A (ja) 空気浄化装置
WO2022190613A1 (ja) 空気浄化装置
JP6967694B2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JP2023142338A (ja) 空気調和装置
JP2020110337A (ja) 電解水散布装置
JP2022150201A (ja) 空気浄化装置
JP2023123974A (ja) 空間浄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