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8069A -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38069A
CN115538069A CN202211283449.4A CN202211283449A CN115538069A CN 115538069 A CN115538069 A CN 115538069A CN 202211283449 A CN202211283449 A CN 202211283449A CN 115538069 A CN115538069 A CN 1155380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outer sleeve
cotton
fixedly connected
water collec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834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兰仙
李孝银
林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gnan Xinghui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ngnan Xinghu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gnan Xinghui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ngnan Xinghui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834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3806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380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380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00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5/10Remov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from textile materials in association with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s by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by use of centrifugal fo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属于棉纱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气泵,并设置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来分别驱动旋转板旋转以及驱动外套筒翻转,再配合三通阀,从而就能够通过一个气泵实现对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的控制,达到一泵两用的目的,节省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结构。

Description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棉纱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棉纱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根据纺纱的不同工艺,可分为普梳纱和精梳纱。其中的普梳纱是用棉纤维经普通纺纱系统纺成的纱;其中的精梳纱是用棉纤维经精梳纺纱系统纺成的纱。精梳纱选用优质原料,成纱中纤维伸直平行、结杂少、光泽好、条干匀、强力高,这类棉纱多用于织造高档织物。
棉纱的制备工艺主要有下述步骤:配棉、开清棉、梳棉、并条、粗纱、细纱、成卷、清洗以及烘干,其中,对于纱卷的烘干作业主要采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实现。
微波干燥是一种新型的干燥方式。干燥时,微波能直接作用于介质分子转换成热能,由于微波具有穿透性能使介质内外同时加热,不需要热传导,所以加热速度非常快,对含水量在30%以下的食品,干燥速度可缩短数百倍。同时不管物体任何形状,由于物体的介质内外同时加热,物料的内外温差小,加热均匀,不会产生常规加热中出现外焦内生的状况,使干燥质量大大提高。
根据上述对微波干燥原理描述可知微波加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由于水份对微波能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微波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高,因此物质的含水量对微波的吸收影响很大,当待加热物品的含水量较高时,待加热物品对微波的吸收就越充分,微波加热速率越快,短时间内物质可达到很高的温度;但由于纱卷在清洗之后其内部的水分并不一定是均匀分配的,有可能纱卷中的某一位置含水量大,从而在微波加热时,纱卷的含水量高的部分就会迅速的被加热至非常高的温度,而其余含水量较少的部分就不会在短时间内达到较高的温度,而对于棉纱来说,其干燥时的温度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高温会导致棉纱出现不可逆的损伤,降低了产品的良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
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
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
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
步骤五:粗纱:把步骤四中的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
步骤六:细纱:将步骤五中的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细纱绕成卷,并对该卷进行染色;
步骤八:对步骤七中经染色的卷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卷利用脱水装置脱水,再利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
步骤八中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组件,所述脱水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板、若干脱水仓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板旋转的驱动结构;若干所述脱水仓均安装在旋转板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结构设在旋转板的底部;所述驱动结构由动力组件提供动力,且动力组件能够带动脱水组件翻转。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入料端设置一脱水装置来对待烘干的纱卷进行脱水作业,一方面可以脱除纱卷内多余的水分,降低实际的烘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纱卷内不均匀的水分均匀化,避免纱卷在烘干过程中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而烫伤棉纱的情况发生,安全性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所述脱水组件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组件,所述集水组件包括外套筒,所述脱水组件与驱动结构均位于外套筒的内部,所述脱水组件位于驱动结构的上方。
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气动马达以及两个安装杆,所述气动马达通过两个安装杆固定安装在外套筒的内部,所述旋转板的圆心与气动马达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上套接安装有套环,所述套环的外环面上固接有若干横板,所述横板远离套环的一端与旋转板的底面之间固接有竖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的横板和竖板,可以将气动马达的输出轴与旋转板的边缘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旋转板与气动马达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递扭力,使旋转板稳定旋转。
所述集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外套筒内部的集水部与收水部,所述集水部位于收水部的上方,且集水部位于驱动结构的下方;所述集水部包括倒置的锥形筒,该锥形筒的顶端形成有上集水口,所述上集水口的边缘与外套筒的内壁固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将锥形筒倒置,并使上集水口的边缘与外套筒的内壁固接,从而就能够将脱水组件脱出的水通过锥形筒收集,然后再利用下聚水口滴落到半球壳的内部。
所述收水部包括半球壳与开设在半球壳上的呈半球形结构的收水腔,所述锥形筒的底端形成有下聚水口,所述下聚水口的直径小于收水腔的直径;所述半球壳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门;所述半球壳的外侧面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对称的转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所述半球壳的球心位于连接杆的轴线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杆远离半球壳的一端固接在外套筒的内表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连接杆和第一轴承座,在外套筒翻转的过程中,在半球壳及其内部的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半球壳始终都能够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因此,在外套筒翻转倒出脱水后的纱卷的过程中,半球壳内的水不会被倒出。
所述动力组件包括气泵与气动旋转台,所述气泵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管道,所述气动旋转台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所述气动马达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通过三通阀与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相连通;所述气动旋转台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安装在外套筒上。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气泵,并设置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来分别驱动旋转板旋转以及驱动外套筒翻转,再配合三通阀,从而就能够通过一个气泵实现对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的控制,达到一泵两用的目的,节省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结构,同时利用气动马达的高速旋转功能,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实现对纱卷的快速有效脱水,使得纱卷内的水分能够均匀分布,从而就可以避免纱卷在干燥的过程中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有利于避免纱卷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所述外套筒的外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组件,所述支架组件包括竖杆,所述竖杆的底端固接有横杆,且横杆的底部两端均固接有脚垫,所述竖杆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安装在外套筒上,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的另一端与气动旋转台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连接杆的轴线相平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弧形板的内弧面圆心位于外套筒的轴线上,这样就可以使弧形板的内弧面与外套筒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有利于增强弧形板和外套筒的连接强度。
所述气泵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板,且第一底板固接在竖杆上,所述气动旋转台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固接在竖杆上。
所述竖杆的侧面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所述第二轴承座和与其相邻的旋转轴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利用第二轴承座和支板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旋转轴的有效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旋转轴的承重能力,避免旋转轴弯曲变形。
所述外套筒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稳定部,所述稳定部包括滚轮、固定在滚轮圆心位置并沿滚轮轴向延伸的中间轴与转动连接在中间轴两端的两个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外套筒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与旋转板的边缘滚动接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通过设置稳定部,利用滚轮对旋转板的支撑作用,可以提高旋转板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旋转板出现抖动等情况。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气泵,并设置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来分别驱动旋转板旋转以及驱动外套筒翻转,再配合三通阀,从而就能够通过一个气泵实现对气动马达和气动旋转台的控制,达到一泵两用的目的,节省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结构,同时利用气动马达的高速旋转功能,利用离心力的方式实现对纱卷的快速有效脱水,使得纱卷内的水分能够均匀分布,从而就可以避免纱卷在干燥的过程中出现局部过热的现象,有利于避免纱卷损坏的情况发生,提高了产品的良品率。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连接杆和第一轴承座,在外套筒翻转的过程中,在半球壳及其内部的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半球壳始终都能够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因此,在外套筒翻转倒出脱水后的纱卷的过程中,半球壳内的水不会被倒出。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稳定部,利用滚轮对旋转板的支撑作用,可以提高旋转板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旋转板出现抖动等情况。
4、通过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入料端设置一脱水装置来对待烘干的纱卷进行脱水作业,一方面可以脱除纱卷内多余的水分,降低实际的烘干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纱卷内不均匀的水分均匀化,避免纱卷在烘干过程中出现局部温度过高而烫伤棉纱的情况发生,安全性高,提高产品的良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中脱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外套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半球壳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旋转板和气动马达的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稳定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脱水仓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支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动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00、脱水组件;110、旋转板;120、脱水仓;121、脱水孔;130、驱动结构;131、气动马达;132、安装杆;133、套环;134、横板;135、竖板;200、集水组件;210、外套筒;220、集水部;221、锥形筒;222、上集水口;223、下聚水口;230、收水部;231、半球壳;232、收水腔;233、排水管;234、排水阀门;235、第一轴承座;236、连接杆;240、稳定部;241、滚轮;242、中间轴;243、固定板;300、动力组件;310、气泵;311、第一管道;312、第一底板;320、气动旋转台;321、第二管道;322、旋转轴;323、弧形板;324、支板;325、第二轴承座;326、第二底板;330、三通阀;340、第三管道;400、支架组件;410、竖杆;420、横杆;430、脚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
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
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
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
步骤五:粗纱:把步骤四中的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
步骤六:细纱:将步骤五中的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细纱绕成卷,并对该卷进行染色;
步骤八:对步骤七中经染色的卷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卷利用脱水装置脱水,再利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
如图1、图2、图4和图6所示,步骤八中的脱水装置可以设置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的料斗上方,该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组件100,脱水组件100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板110、若干脱水仓120以及驱动旋转板110旋转的驱动结构130,旋转板110为圆形板,其能够在驱动结构130的驱动下围绕其圆心转动;若干脱水仓120均安装在旋转板110的上表面,且脱水仓120呈圆筒状结构,其上开设有多个脱水孔121,脱水仓120用于收纳纱卷,在旋转板110高速转动时,脱水仓120也会高速转动,此时纱卷内的水分就会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快速的从纱卷中排出,然后通过脱水孔121排放到脱水仓120的内部,脱水仓120的轴线与旋转板110的旋转中心线相平行,驱动结构130设在旋转板110的底部;驱动结构130由动力组件300提供动力,且动力组件300能够带动脱水组件100翻转。
如图1-图4所示,脱水组件100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组件200,该集水组件200用于收集脱水组件100分离出来的水,以防止水滴落到隧道式微波干燥机的内部,集水组件200包括外套筒210、设置在外套筒210内部的集水部220与收水部230,脱水组件100与驱动结构130均位于外套筒210的内部,脱水组件100位于驱动结构130的上方,集水部220位于收水部230的上方,且集水部220位于驱动结构130的下方。
如图1、图7与图9所示,驱动结构130包括气动马达131以及两个安装杆132,气动马达131通过两个安装杆132固定安装在外套筒210的内部,旋转板110的圆心与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固接,动力组件300能够为气动马达131提供高压气体,以使气动马达131带动旋转板110高速转动;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上套接安装有套环133,套环133的外环面上固接有若干横板134,横板134远离套环133的一端与旋转板110的底面之间固接有竖板135;通过设置的横板134和竖板135,可以将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与旋转板110的边缘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增强旋转板110与气动马达131输出轴之间的连接强度,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传递扭力,使旋转板110稳定旋转。
如图2与图4所示,集水部220包括倒置的锥形筒221,该锥形筒221的顶端形成有上集水口222,上集水口222的边缘与外套筒210的内壁固接;通过将锥形筒221倒置,并使上集水口222的边缘与外套筒210的内壁固接,从而就能够将脱水组件100脱出的水通过锥形筒221收集,然后再利用下聚水口223滴落到半球壳231的内部。
如图2与图3所示,收水部230包括半球壳231与开设在半球壳231上的呈半球形结构的收水腔232,在外套筒210竖直设置时,半球壳231内的收水腔232位于下聚水口223的正下方,且下聚水口223的直径小于收水腔232的直径,因此锥形筒221内的水能够被半球壳231完全接收,不会出现漏出的现象,锥形筒221的底端形成有下聚水口223;半球壳23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233,且排水管233上安装有排水阀门234,排水管233配合排水阀门234方便用户排出半球壳231内的水;半球壳231的外侧面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235对称的转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236,半球壳231的球心位于连接杆236的轴线上,两个连接杆236的轴线重合,连接杆236远离半球壳231的一端固接在外套筒210的内表面;通过设置连接杆236和第一轴承座235,在外套筒210翻转的过程中,在半球壳231及其内部的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半球壳231始终都能够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因此,在外套筒210翻转倒出脱水后的纱卷的过程中,半球壳231内的水不会被倒出。
如图1、图7与图9所示,动力组件300包括气泵310与气动旋转台320,气泵310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管道311,气动旋转台320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321,气动马达131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三管道340,第三管道340通过三通阀330与第一管道311和第二管道321相连通;通过设置气泵310,并设置气动马达131和气动旋转台320来分别驱动旋转板110旋转以及驱动外套筒210翻转,再配合三通阀330,从而就能够通过一个气泵310实现对气动马达131和气动旋转台320的控制,达到一泵两用的目的,节省了成本的同时,简化了结构;气动旋转台3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轴32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323,弧形板323安装在外套筒210上。
如图1、图7、图8与图9所示,外套筒210的外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组件400,支架组件400用于支撑外套筒210,以便将外套筒210悬空,使其能够更加方便的设置到隧道式微波干燥机的料斗上方,支架组件400包括竖杆410,竖杆410的底端固接有横杆420,且横杆420的底部两端均固接有脚垫430,横杆420的长度方向与脚垫430的长度方向呈相垂直的状态,这样可以提高横杆420的稳定性,竖杆410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322,旋转轴32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323,此弧形板323的内弧面圆心位于外套筒210的轴线上,这样就可以使弧形板323的内弧面与外套筒210的外表面完全贴合,有利于增强弧形板323和外套筒210的连接强度,弧形板323安装在外套筒210上,其中一个旋转轴322的另一端与气动旋转台3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从而就可以利用气动旋转台320带动外套筒210翻转,以便倒出脱水后的纱卷,旋转轴322的轴线与连接杆236的轴线相平行。
气泵3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板312,且第一底板312固接在竖杆410上,气动旋转台32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底板326,第二底板326固接在竖杆410上。
如图7与图9所示,竖杆410的侧面固接有支板324,支板3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25,第二轴承座325和与其相邻的旋转轴322转动连接,利用第二轴承座325和支板324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旋转轴322的有效支撑,从而有利于提高旋转轴322的承重能力,避免旋转轴322弯曲变形。
如图2、图4与图5所示,外套筒21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稳定部240,稳定部240包括滚轮241、固定在滚轮241圆心位置并沿滚轮241轴向延伸的中间轴242与转动连接在中间轴242两端的两个固定板243,为降低滚轮241和旋转板110之间的摩擦损耗,可以选择在滚轮241的外侧套设一个橡胶套,固定板243与外套筒21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滚轮241与旋转板110的边缘滚动接触;通过设置稳定部240,利用滚轮241对旋转板110的支撑作用,可以提高旋转板110在高速旋转时的稳定性,防止旋转板110出现抖动等情况。
工作原理:使用时,先移动整个脱水装置,将外套筒210移动至隧道式微波干燥机的料斗上方,然后将纱卷放置到脱水仓120的内部,然后启动气泵310,并利用三通阀330使第一管道311和第三管道340连通,此时气泵310产生的气体就会通过第一管道311和第三管道340输送到气动马达131的内部,使得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开始转动,从而使得旋转板110也开始转动,随着旋转板110的转速逐渐提高,纱卷中的水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下逐渐从纱卷的内部排出,排出的水也具有一定的初速度,该水会被外套筒210的内壁遮挡,然后再顺着外套筒210的内壁下滑,滑落的水经过锥形筒221的聚集后会直接掉落到半球壳231的内部,待一定时间后,纱卷中的大部分水分被脱出,其内剩余的少部分水分也会均匀的分布在纱卷的内部,不会出现纱卷内局部水分过高的情况,完成后,利用三通阀330使第一管道311和第二管道321连通,此时的气动旋转台320启动,带动旋转轴322旋转,从而就会带动外套筒210开始翻转,在此过程中,由于连接杆236和第一轴承座235的存在,即半球壳231与外套筒210转动连接,又由于旋转轴322的轴线与连接杆236的轴线相平行,因此在外套筒210翻转的过程中,在半球壳231及其内部的水的重力的作用下,半球壳231始终都能够保持开口朝上的状态,换句话说,半球壳231并不会因外套筒210的翻转而进行翻转,因此,在外套筒210翻转后,位于脱水仓120内的纱卷被倒入到隧道式微波干燥机的料斗中,而半球壳231内的水不会被倒出,然后即可通过隧道式微波干燥机对脱水后的纱卷进行烘干,此时纱卷的内部不存在局部水分过高的情况,因此也就不会出现纱卷内部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可以实现对纱卷的快速安全烘干,不会对纱卷的质量造成不良影响;纱卷被倒入到隧道式微波干燥机的料斗后,即可利用气动旋转台320将外套筒210调整至初始状态,以便继续对待烘干的纱卷进行脱水;当需要清理半球壳231内的水时,只需打开排水阀门234,排水管233就可以排出半球壳231内的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配棉:根据纺纱实际要求,合理选择多种原棉搭配;
步骤二:开清棉:将步骤一搭配后的原棉经过开松、除杂、混合和均匀成卷形成具有一定长度的棉卷;
步骤三:梳棉:利用盖板式或罗拉式梳棉机,借助针面运动,把步骤二中的棉卷梳理为单纤维状态,并形成生条;
步骤四:并条:利用并条机将步骤三中的生条转化成熟条;
步骤五:粗纱:把步骤四中的熟条加工成不同支数和不同捻度的粗纱;
步骤六:细纱:将步骤五中的粗纱纺成具有一定特数、符合质量标准或客户要求的细纱;
步骤七:将步骤六中的细纱绕成卷,并对该卷进行染色;
步骤八:对步骤七中经染色的卷进行清洗,将清洗后的卷利用脱水装置脱水,再利用隧道式微波干燥机进行干燥;
步骤八中所述的脱水装置包括脱水组件(100),所述脱水组件(100)包括水平设置的旋转板(110)、若干脱水仓(120)以及驱动所述旋转板(110)旋转的驱动结构(130);若干所述脱水仓(120)均安装在旋转板(110)的上表面,所述驱动结构(130)设在旋转板(110)的底部;所述驱动结构(130)由动力组件(300)提供动力,且动力组件(300)能够带动脱水组件(100)翻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水组件(100)的外侧设置有集水组件(200),所述集水组件(200)包括外套筒(210),所述脱水组件(100)与驱动结构(130)均位于外套筒(210)的内部,所述脱水组件(100)位于驱动结构(130)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130)包括气动马达(131)以及两个安装杆(132),所述气动马达(131)通过两个安装杆(132)固定安装在外套筒(210)的内部,所述旋转板(110)的圆心与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固接;所述气动马达(131)的输出轴上套接安装有套环(133),所述套环(133)的外环面上固接有若干横板(134),所述横板(134)远离套环(133)的一端与旋转板(110)的底面之间固接有竖板(1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组件(200)还包括设置在外套筒(210)内部的集水部(220)与收水部(230),所述集水部(220)位于收水部(230)的上方,且集水部(220)位于驱动结构(130)的下方;所述集水部(220)包括倒置的锥形筒(221),该锥形筒(221)的顶端形成有上集水口(222),所述上集水口(222)的边缘与外套筒(210)的内壁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水部(230)包括半球壳(231)与开设在半球壳(231)上的呈半球形结构的收水腔(232),所述锥形筒(221)的底端形成有下聚水口(223),所述下聚水口(223)的直径小于收水腔(232)的直径;所述半球壳(231)的底部固定连通有排水管(233),且排水管(233)上安装有排水阀门(234);所述半球壳(231)的外侧面通过两个第一轴承座(235)对称的转动安装有两个连接杆(236),所述半球壳(231)的球心位于连接杆(236)的轴线上,两个所述连接杆(236)的轴线重合,所述连接杆(236)远离半球壳(231)的一端固接在外套筒(210)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300)包括气泵(310)与气动旋转台(320),所述气泵(310)的出气口连通有第一管道(311),所述气动旋转台(320)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二管道(321),所述气动马达(131)的进气口连通有第三管道(340),所述第三管道(340)通过三通阀(330)与第一管道(311)和第二管道(321)相连通;所述气动旋转台(3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旋转轴(32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323),所述弧形板(323)安装在外套筒(2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10)的外侧设置有对称布置的两个支架组件(400),所述支架组件(400)包括竖杆(410),所述竖杆(410)的底端固接有横杆(420),且横杆(420)的底部两端均固接有脚垫(430),所述竖杆(410)的顶端转动安装有旋转轴(322),所述旋转轴(322)的一端固接有弧形板(323),所述弧形板(323)安装在外套筒(210)上,其中一个所述旋转轴(322)的另一端与气动旋转台(32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322)的轴线与连接杆(236)的轴线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310)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底板(312),且第一底板(312)固接在竖杆(410)上,所述气动旋转台(320)的底端安装有第二底板(326),所述第二底板(326)固接在竖杆(410)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杆(410)的侧面固接有支板(324),所述支板(324)的一端安装有第二轴承座(325),所述第二轴承座(325)和与其相邻的旋转轴(322)转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210)的内壁设置有若干稳定部(240),所述稳定部(240)包括滚轮(241)、固定在滚轮(241)圆心位置并沿滚轮(241)轴向延伸的中间轴(242)与转动连接在中间轴(242)两端的两个固定板(243),所述固定板(243)与外套筒(210)的内壁面固定连接,所述滚轮(241)与旋转板(110)的边缘滚动接触。
CN202211283449.4A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Pending CN1155380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3449.4A CN115538069A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83449.4A CN115538069A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38069A true CN115538069A (zh) 2022-12-30

Family

ID=847360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83449.4A Pending CN115538069A (zh) 2022-10-20 2022-10-20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38069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4270Y (zh) * 2006-12-01 2008-06-18 许敏忠 线纱脱水烘干机
CN101463519A (zh) * 2008-12-27 2009-06-24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维特纶中空纱的生产方法
CN203207774U (zh) * 2013-03-01 2013-09-25 成都骏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用途锅
CN206207971U (zh) * 2016-11-04 2017-05-31 天津市凯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用干燥装置
CN108588966A (zh) * 2018-05-11 2018-09-28 杨杰 一种纺织生产用纺织工艺
CN209597438U (zh) * 2019-01-16 2019-11-08 河北森焱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回收砂石的混凝土沉淀池
CN210248784U (zh) * 2019-04-02 2020-04-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防倾倒首饰保护盒
CN214271322U (zh) * 2021-01-19 2021-09-24 杭州晨昊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脱水机
CN215163774U (zh) * 2021-06-01 2021-12-14 青岛天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级棉生产清洗用脱水机构
CN216637977U (zh) * 2021-03-23 2022-05-31 江苏凯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夹持翻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74270Y (zh) * 2006-12-01 2008-06-18 许敏忠 线纱脱水烘干机
CN101463519A (zh) * 2008-12-27 2009-06-24 山东岱银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维特纶中空纱的生产方法
CN203207774U (zh) * 2013-03-01 2013-09-25 成都骏元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多用途锅
CN206207971U (zh) * 2016-11-04 2017-05-31 天津市凯丰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用干燥装置
CN108588966A (zh) * 2018-05-11 2018-09-28 杨杰 一种纺织生产用纺织工艺
CN209597438U (zh) * 2019-01-16 2019-11-08 河北森焱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快速回收砂石的混凝土沉淀池
CN210248784U (zh) * 2019-04-02 2020-04-07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防倾倒首饰保护盒
CN214271322U (zh) * 2021-01-19 2021-09-24 杭州晨昊纺织整理有限公司 一种布料脱水机
CN216637977U (zh) * 2021-03-23 2022-05-31 江苏凯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筒纱夹持翻转装置
CN215163774U (zh) * 2021-06-01 2021-12-14 青岛天恺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超级棉生产清洗用脱水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17823A (zh) 多功能脱水机
CN115538069A (zh) 一种棉纱的制备工艺
CN112726068B (zh) 一种纺织用纺织面料退浆设备
CN111663264A (zh) 一种集成有脱水烘干功能的染色缸
CN109281091A (zh) 一种纺织印染用的烘干设备
CN209568182U (zh) 一种梳棉机
CN114608272B (zh) 专用于成卷纺织布的脱水设备以及纺织布卷式烘干方法
CN113551497B (zh) 一种纺织品干燥处理装置
CN216551081U (zh) 一种避免纱线交织的纱线染色装置
CN202786757U (zh) 一种纱筒
CN211625995U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脱水装置
CN211057280U (zh) 一种柞蚕丝梳理装置
CN212741643U (zh) 一种转杯纺纱机的上蜡机构
CN211977492U (zh) 一种纺织机械用烘干装置
CN209702913U (zh) 一种树韧皮分离装置
CN209260367U (zh) 一种高分子材料的印花机
CN107012621A (zh) 一种强稳定性的纺织物脱水装置
CN214276424U (zh) 一种纺织物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20266101U (zh) 一种棉纱熨烫装置
CN216511740U (zh) 一种提花热风无纺布加工设备
CN220229928U (zh) 一种全棉纱加工用干燥机
CN110747516A (zh) 一种防止柞蚕丝黏连梳理装置和梳理方法
CN202766694U (zh) 纤维开松机
CN219731352U (zh) 一种纱筒棉纱脱水装置
CN218210584U (zh) 一种棉纱生产用卷绕脱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