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抛光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
背景技术
当今触控显示器已被大量使用,包括手机,智能装带,以至汽车的仪表,中控台等等,触控显示器需要由玻璃盖板保护,并提供触控传感的平面,在盖板生生产工艺中,需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抛光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
现有技术中抛光设备,一般都配备有上下料装置,用于实现工件的自动化上下料和抛光。但由于结构的限制,在上料或下料过程中,抛光设备只能够先行停机,待上料或下料完成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抛光,这就导致抛光设备整体的效率低下,工件的抛光和工件的上料或下料无法同时进行。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该新型高效抛光机能够实现不停机上料、加工及下料动作,提高了抛光加工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工作台、第一抛光机构、第二抛光机构、上下料机械手以及多个抛光治具;
所述的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并排设置在工作台上,所述的上下料机械手位于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之间,
所述的多个抛光治具均设置于工作台上,并位于第一抛光机构、第二抛光机构以及上下料机械手的下方;
所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过渡托盘和下料过渡托盘,上下料机械手将上料过渡托盘中的工件转移至抛光治具内,通过第一抛光机构和第二抛光机构对抛光治具内的工件进行加工,上下料机械手还用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抛光治具内转移至下料过渡托盘中。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工作台上还设置有Y轴运动模组,所述抛光治具设置于Y轴运动模组上方,抛光治具通过Y轴运动模组的驱动,在上下料机械手的下方与第一抛光机构的下方或第二抛光机构的下方之间往复运动。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第一抛光机构与第二抛光机构的结构相同,其中第一抛光机构包括动力组件、行星动力传输组件、抛光轮行星架以及多个抛光盘;
所述的行星动力传输组件设置于动力组件与抛光轮行星架之间,行星动力传输组件用于将动力组件的动力传输至抛光轮行星架上,带动抛光轮行星架绕着其中心旋转;
所述的多个抛光盘均转动安装在抛光轮行星架上,抛光轮行星架的上方设置有与之同心的自转外齿圈,每个抛光盘上均设置有与自转外齿圈相啮合的行星轴直齿,用于在抛光轮行星转动时驱动抛光盘自转。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动力组件包括主电机,该主电机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电机直齿;
所述的行星动力传输组件包括第二大齿轮、带轴直齿以及第一大齿轮;
所述的第二大齿轮与电机直齿外啮合,第二大齿轮月带轴直齿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第一大齿轮与所述的带轴直齿外啮合;
所述抛光轮行星架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轴,且第一太阳轴固定在第一大齿轮的中心。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行星动力传输组件还包括过渡齿轮和第三大齿轮,且过渡齿轮与所述的带轴直齿外啮合,第三大齿轮与过渡齿轮外啮合;
另一抛光轮行星架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太阳轴,且第二太阳轴固定在第三大齿轮的中心。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第一抛光机构还包括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带锁气缸、导向柱以及导向套;
所述的主电机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上,且电机安装板固定设置于抛光轴安装板上;
所述的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抛光轴安装板的两端,且导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的导向柱上;所述带锁气缸的气缸杆与抛光轴安装板相连接,驱动抛光轴安装板在导向柱上滑动。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抛光轮行星架上安装有轴承,且轴承内设置有行星抛光轴,所述的行星轴直齿固定在行星抛光轴的顶端,抛光盘固定在行星抛光轴的底端。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抛光盘包括抛光轮、抛光盘本体以及多个抛光盘波峰压条;
所述的抛光盘本体呈圆盘状,抛光轮固定在抛光盘本体的一侧,抛光盘本体的另一侧为抛光加工面,且抛光加工面上分布着多个抛光盘波峰压条;
所述的抛光盘本体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压缩弹簧的孔洞,压缩弹簧的底端压在抛光盘波峰压条上;抛光盘波峰压条与抛光盘本体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抛光盘波峰压条进行限位的圆柱销。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抛光盘本体上还套有呈圆环状的毛毯压条,抛光盘本体的抛光加工面上套有毛毯,通过毛毯压条将毛毯的四周压紧;
所述抛光盘本体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直径大于抛光盘本体的凸出部,所述的抛光加工面即位于凸出部的表面上,所述毛毯的四周被压紧在凸出部与毛毯压条之间。
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的抛光盘本体和抛光盘波峰压条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圆柱销的限位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停机上料、加工和下料的动作,避免在上下料过程中停机而影响抛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上下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抛光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抛光机构的纵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中行星动力传输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第一抛光机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抛光盘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的抛光盘的主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抛光盘的底视图。
图14为图13中A-A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新型高效抛光机,该新型高效抛光机包括工作台10、第一抛光机构50、第二抛光机构40、上下料机械手20以及多个抛光治具30;结合图1,工作台10设置在底座104上方,并且工作台10上设置有防护罩101,防护罩101的一侧具有电控柜102,电控柜102上设置有控制面板108,防护罩101顶部预留有排气孔103,所述的第一抛光机构50、第二抛光机构40以及多个抛光治具30均位于防护罩101内部。
继续参照图2、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并排设置在工作台10上,所述的上下料机械手20位于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之间,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的结构完全相同,为了便于理解,下文中将仅对第一抛光机构50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照图3所示,所述的多个抛光治具30均设置于工作台10上,并位于第一抛光机构50、第二抛光机构40以及上下料机械手20的下方;本实施例中,总共设置有四个抛光治具30,每两个抛光治具30并排设置在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下方。进一步的,所述工作台10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料过渡托盘105和下料过渡托盘106,上下料机械手20将上料过渡托盘105中的工件转移至抛光治具30内,通过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对抛光治具30内的工件进行加工,上下料机械手20还用于将加工完成的工件从抛光治具30内转移至下料过渡托盘106中。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10上还设置有Y轴运动模组107,所述抛光治具30设置于Y轴运动模组107上方,抛光治具30通过Y轴运动模组107的驱动,在上下料机械手20的下方与第一抛光机构50的下方或第二抛光机构40的下方之间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Y轴运动模组107采用电机丝杆模组,通过电机丝杆模组驱动抛光治具30往复运动;由于电机丝杆模组的结构属于本领域中的成熟技术方案,因此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对于所述的上下料机械手20,参照图4、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上下料机械手20包括有支撑架204、Y轴驱动模组201、Z轴驱动模组202以及吸盘模组203,Y轴驱动模组201设置于支撑架204上方,Z轴驱动模组202安装在Y轴驱动模组201上;吸盘模组203包括有吸盘固定架以及均布在吸盘固定架上的多个吸盘,吸盘固定架安装在Z轴驱动模组202的下方,并通过Z轴驱动模组202的带动而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Z轴驱动模组202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机丝杆模组,本实施例中不再对其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Y轴驱动模组201包括机械手横梁2011、Y轴电机2012、传动杆2013、Y轴滑轨2014以及Y轴齿条2015,两个Y轴滑轨2014沿Y轴方向并排,Y轴齿条2015平行于Y轴滑轨2014,并位于Y轴滑轨2014的内侧;机械手横梁2011的两端通过滑动块滑动安装在Y轴滑轨2014上;Y轴电机2012安装在机械手横梁2011的侧壁,Y轴电机2012的电机轴上安装有主动轮,传动杆2013上安装有从动轮2016,主动轮和从动轮2016之间套有传动皮带。并且,传动杆2013的两端均安装有传动齿轮2017,传动齿轮2017与Y轴齿条2015相啮合,通过这种结构,Y轴电机2012即可驱动机械手横梁2011在Y轴滑轨2014上平移;上述的Z轴驱动模组202固定安装在机械手横梁2011上,从而带动吸盘模组203在Y轴反向往复平移。
结合上述的结构,我们对本发明的新型高效抛光机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首先待加工的工件转移至上料过渡托盘105,Y轴运动模组107驱动其中一个抛光治具30伸出,上下料机械手20将待加工的工件从上料过渡托盘105转移至抛光治具30内,此后该抛光治具30回缩至第一抛光机构50下方,对工件进行抛光加工,同时,上下料机械手20可以再将上料过渡托盘105中的工件,转移至位于第二抛光机构40下方的抛光治具30内,此时的上料过程与第一抛光机构50的抛光加工同时进行;在下料时,Y轴运动模组107驱动抛光治具30伸出,上下料机械手20将抛光治具30内已加工的工件转移至下料过渡托盘106内,此时另一个抛光机构内的抛光加工不受影响。因此本发明能够实现不停机上料、加工及下料动作,提高抛光效率。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下方均设置有两个抛光治具30,当这两个抛光治具30中,其中一个抛光治具30内的工件在进行抛光加工时,另一个抛光治具30需进行上料或下料时,对应的抛光机构则需要短暂的停机。例如图3中,第一抛光机构50下方的两个抛光治具30同时进行抛光加工,当左侧抛光治具30内的工件加工完成需要下料时,第一抛光机构50则需要停机,便于左侧的抛光治具30伸出后进行下料,并且当左侧的抛光治具30伸出后,第一抛光机构50可以单独对右侧的抛光治具30进行抛光加工。
对于第一抛光机构50和第二抛光机构40的具体结构,由于其结构相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抛光机构50的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说明。参照图6至图10所示,第一抛光机构包括动力组件、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抛光轮行星架502以及多个抛光盘60;本实施例中,动力组件为主电机501,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位于主电机501与抛光轮行星架502之间,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用于将主电机501的动力传输至抛光轮行星架502上,带动抛光轮行星架502绕着其中心旋转,本实施例中称之为公转。
进一步的,多个抛光盘60均转动安装在抛光轮行星架502上,本实施例中,具有两组抛光轮行星架502,每组抛光轮行星架502上均匀分布着三个抛光盘60。两组相邻的抛光轮行星架502安装时调整角度,使得初始相位角相差120°,这样两组抛光轮行星架在旋转过程中可以避免干涉。结合图8至图10所示,抛光轮行星架502的上方设置有与之同心的自转外齿圈503,自转外齿圈503具有内齿轮;每个抛光盘60上均设置有与自转外齿圈503相啮合的行星轴直齿504,因此,当抛光盘60行星架产生公转时,由于行星轴直齿504与自转外齿轮的啮合,抛光盘60自身也可以实现转动,本实施例中称之为自转。通过此种结构,在主电机501的驱动力下,抛光盘60不仅绕着抛光轮行星架502的中心进行公转,还绕着抛光盘60的自身中心进行自转,在抛光盘60对工件进行抛光时,可以明显的提高抛光效率和打磨质量。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主电机501的电机轴上安装有电机直齿5011。而对于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的具体结构,本发明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如图9、图10所示,所述的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包括第二大齿轮5052、带轴直齿5054以及第一大齿轮5051;所述的第二大齿轮5052与电机直齿5011外啮合,第二大齿轮5052月带轴直齿5054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第一大齿轮5051与所述的带轴直齿5054外啮合;所述抛光轮行星架502的中心设置有第一太阳轴5055,且第一太阳轴5055固定在第一大齿轮5051的中心。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具有两组抛光轮行星架502,对于另一组抛光轮行星架502的驱动力,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还包括过渡齿轮5056和第三大齿轮5053,且过渡齿轮5056与所述的带轴直齿5054外啮合,第三大齿轮5053与过渡齿轮5056外啮合;另一抛光轮行星架502的中心设置有第二太阳轴5057,且第二太阳轴5057固定在第三大齿轮5053的中心。
上述的结构中,由于存在着过渡齿轮5056,两个抛光轮行星架502的旋转方向刚好相反,这种设计可以避免对产品的同一个区域只能实现一个方向上的抛光,因此本发明的这种设计可以进一步提升抛光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中,在特定的时刻,其中一个抛光轮行星架502上的抛光盘60,刚好处于另一个抛光轮行星架502的两个抛光盘60连线的中心上,这种设计既能够避免抛光盘60相互干涉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整体结构的体积。
上述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抛光机构还包括升降组件,该升降组件包括带锁气缸5061、导向柱5062以及导向套;所述的主电机501固定安装在电机安装板5063上,电机安装板5063固定在齿轮轴安装板上,齿轮轴安装板固定在抛光轴安装板5064上。上述的行星动力传输组件505即位于抛光轴安装板5064和抛光轴安装板5064下方的行星轴外罩5058内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套固定安装在抛光轴安装板5064的两端,且导向套滑动安装在所述的导向柱5062上;所述带锁气缸5061的气缸杆与抛光轴安装板5064相连接,驱动抛光轴安装板5064在导向柱5062上滑动。另外,所述的抛光轮行星架502上安装有轴承5065,且轴承5065内设置有行星抛光轴5066,所述的行星轴直齿504固定在行星抛光轴5066的顶端,抛光盘60固定在行星抛光轴5066的底端。
对于本实施例中抛光盘60的具体结构,如图11至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具体实施例,抛光盘60包括抛光轮601、抛光盘本体602以及多个抛光盘波峰压条603;抛光轮601呈圆台状,其底部与抛光盘本体602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抛光轮601和抛光盘本体602的对应位置设置有螺孔6011,通过螺钉实现抛光轮601和抛光盘本体602的相互固定。抛光轮601用于同提供抛光动力的设备相连接,带动抛光轮601旋转,实现玻璃工件抛光的动作。
进一步的,抛光盘本体602呈圆盘状,具有相对的两侧,抛光轮601固定在抛光盘本体602的一侧,抛光盘本体602的另一侧为抛光加工面,且抛光加工面上分布着多个抛光盘波峰压条603;如图13所示,每两个抛光盘波峰压条603为一组,抛光加工面上总共分布着六组,共12个抛光盘波峰压条603,每个抛光盘波峰压条603大致沿抛光加工面的直径方向分布。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抛光盘波峰压条603呈圆柱状。
结合图14所示,所述的抛光盘本体602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压缩弹簧604的孔洞,压缩弹簧604的底端压在抛光盘波峰压条上;抛光盘波峰压条603与抛光盘本体602之间还设置有用于对抛光盘波峰压条603进行限位的圆柱销605。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抛光盘本体602和抛光盘波峰压条603上均设置有用于容纳圆柱销605的限位孔,抛光盘波峰压条603上的限位孔为盲孔,抛光盘本体602上的限位孔可以是通孔。通过这种结构,抛光盘波峰压条603可以在抛光盘本体602的轴向上移动,由于压缩弹簧604的存在,抛光盘波峰压条603与抛光盘本体602之间实现了弹性连接。
另外,所述的抛光盘本体602上还套有呈圆环状的毛毯压条606,在本发明的抛光头使用过程中,抛光盘本体602的抛光加工面上套有毛毯,通过毛毯压条606将毛毯的四周压紧。本实施例中,所述抛光盘本体602的另一侧向外延伸,形成直径大于抛光盘本体602的凸出部6021,所述的抛光加工面即位于凸出部6021的表面上,所述毛毯的四周被压紧在凸出部6021与毛毯压条606之间。
结合上述的结构,我们对本发明的抛光盘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表述,首先在抛光盘本体602的凸出部6021套上毛毯,毛毯的四周被夹紧在毛毯压条606与凸出部6021之间,毛毯将整个抛光加工面进行包裹,毛毯同时对抛光盘波峰压条603起到了限位作用,防止其从抛光盘本体602上脱落。在进行工件抛光时,毛毯与工件的表面相接触,由于抛光盘波峰压条603的存在,且抛光盘波峰压条603与抛光盘本体602之间的弹性连接,抛光盘波峰压条603通过毛毯传递到工件表面的作用力为弹性力,此种弹性力针对不同位置的抛光力度是不同的,抛光盘波峰压条603针对玻璃工件的水平不一的情况自动调节,实现波动抛光;因此可以实现自适应调整抛光力度的大小,从而提升了抛光效率和抛光效果。
以上是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