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91033A -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91033A
CN115491033A CN202211439273.7A CN202211439273A CN115491033A CN 115491033 A CN115491033 A CN 115491033A CN 202211439273 A CN202211439273 A CN 202211439273A CN 115491033 A CN115491033 A CN 1154910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vent
injection molding
molding material
dye
antioxid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927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91033B (zh
Inventor
尹航
孙烨
王磊
李春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Bolin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927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910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91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1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91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91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008Organic ingredient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the "one dot" groups of C08K5/01 - C08K5/59
    • C08K5/005Stabilisers against oxidation, heat, light, ozo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1/00Properties
    • C08L2201/08Stabilised against heat, light or radiation or oxyda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按照重量比例计,所述注塑材料的组分包括: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本发明提供的注塑材料可以覆盖日光的全部波长范围,提高吸光度,黑度较高。

Description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黑度、高光泽度的材料可以实现高光无痕免喷涂技术,通过一次注塑成型即可达到喷漆所需要的外观效果,相比喷涂工艺减少了喷涂及喷涂的前后处理工序,相比印刷、烫金、覆膜、转印等可以免除喷涂工艺,减少了后处理工序并且降低了加工难度和设备要求,因此,免喷涂材料是环保、低成本和低VOC的优良产品。
目前常见的高黑度、高光泽度材料的基材一般为聚酰胺,配色以炭黑类、苯胺黑类色粉为主。
炭黑类色粉有紫外线(UV)老化后强度保持率较高、耐溶剂等优点,但存在分散难、表面光泽度低、体系初始韧性差、黑度不足、UV老化后表面易发白导致外观差等缺点。
苯胺黑类色粉黑度高、分散好、制品初始表面光泽度高、长期热老化性能较好,但其成本高、不耐溶剂、耐UV性能差,UV老化后力学性能、表面均劣化严重,即使添加相当数量的UV吸收剂、UV稳定剂等仍无法改善。
目前已知的染料配色种类及比例无法实现高黑度,并且偏色现象严重,也即黑度往往无法满足要求。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新的注塑材料,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注塑材料,按照重量比例计,所述注塑材料的组分包括:
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绿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绿色染料,所述溶剂蓝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蓝色染料或酞菁类溶剂染料中的蓝色染料,所述溶剂红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红色染料或杂环型溶剂染料中的红色染料。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绿包括C.I.溶剂绿3、C.I.溶剂绿28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红包括C.I.溶剂红52、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35、C.I.溶剂红179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蓝包括C.I.溶剂蓝104、C.I.溶剂蓝97、C.I.溶剂蓝3R、C.I.溶剂蓝67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包括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HALS-2)、光稳定剂3346(HALS-7)、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HALS-17)、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S-EED)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剂包括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光吸收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吸收剂包括2-(2H-苯并三唑-2-基)-4-(叔丁基-6-仲丁基)苯酚(UVA-12)、2-(2H-苯并三唑-2-基)-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UVA-14)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收剂包括羟基苯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吸收剂包括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UVA-18)、2-[4,6-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UVA-25)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助剂包括润滑剂;和\或,
所述基材助剂还包括抗氧剂。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和所述润滑剂在所述注塑材料中的重量比分别为:0~0.5%、0.1%~0.5%。
进一步地,所述聚酰胺包括:
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内酰胺的均聚或共聚物;
脂肪族二元胺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的缩聚物或混合缩聚产物;
芳香族二元胺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的缩聚物;
芳香族二元酸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胺的缩聚物;或,
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酸、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胺的混合缩聚物。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钙、褐煤酸酯蜡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245、抗氧剂9228、抗氧剂1098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例计,将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混合均匀得到混料;
将所述混料进行混炼挤出得到挤出料;
将所述挤出料冷却、切粒和烘干得到所述注塑材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的注塑材料中选用三种染料(溶剂绿、溶剂红和溶剂蓝),不使用炭黑和苯胺黑,可以达到高黑度、高光泽度、不降低力学性能、耐UV性能优异的目标,经试验发现,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材料的初始黑度、表面光泽度达到或接近苯胺黑水平,耐溶剂性优于苯胺黑体系,力学性能、表面光泽度、黑度均显著优于炭黑体系,UV老化后黑度、力学性能、表面光泽度均优于炭黑体系或任何含苯胺黑的耐UV体系。并且依据不同染料对不同色光的吸收曲线的不同以及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不同在特定范围内对三种染料进行复配,使得注塑材料可以覆盖可见光的波长范围(400~750nm),反射率低。
进一步地,通过加入UV助剂,如光稳定剂、第一UV吸收剂和第二UV吸收剂,可以提供注塑材料的吸收和转化紫外光能力,增加UV稳定性,不影响黑度、光泽度,进一步提高耐UV性能。
当然,并非所有实施例均要达到上述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和部分对比例提供的注塑材料在SCE模式下对可见光反射率的折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针对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注塑材料,按照重量比例计,所述注塑材料的组分包括: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
本申请提出的注塑材料中选用三种染料(溶剂绿、溶剂红和溶剂蓝),不使用炭黑和苯胺黑,可以达到高黑度、高光泽度、不降低力学性能、耐UV性能优异的目标,经试验发现,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材料的初始黑度、表面光泽度达到或接近苯胺黑水平,耐溶剂性优于苯胺黑体系,力学性能、表面光泽度、黑度均显著优于炭黑体系,UV老化后黑度、力学性能、表面光泽度均优于炭黑体系或任何含苯胺黑的耐UV体系。并且依据不同染料对不同色光的吸收曲线的不同以及对色光的反射和吸收不同在特定范围内对三种染料进行复配,使得注塑材料可以覆盖日光的波长范围,吸光度较高,注塑材料的黑度得到提高。
进一步地,通过加入合适的UV助剂,如光稳定剂、第一UV吸收剂和第二UV吸收剂,可以提供注塑材料的吸收和转化紫外光能力,增加UV稳定性,不影响黑度、光泽度,进一步提高耐UV性能。
进一步地,本申请选用的染料与UV助剂组合在如聚酰胺体系的基材中分散性好,正常共混造粒即可加工,并且耐温性好,适用于180℃至340℃范围内的双螺杆挤出造粒和注塑成型。与炭黑类、苯胺黑类品种固定、色相基本固定的特点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材料的黑度和色相具有比较宽的可调性。
作为本申请的一个示例,所述溶剂绿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绿色染料,所述溶剂蓝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蓝色染料或酞菁类溶剂染料中的蓝色染料,所述溶剂红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红色染料或杂环型溶剂染料中的红色染料。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绿包括C.I.溶剂绿3、C.I.溶剂绿28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红包括C.I.溶剂红52、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35、C.I.溶剂红179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蓝包括C.I.溶剂蓝104、C.I.溶剂蓝97、C.I.溶剂蓝3R、C.I.溶剂蓝67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进一步地,所述光稳定剂包括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HALS-2)、光稳定剂3346(HALS-7)、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HALS-17)、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S-EED)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V吸收剂包括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光吸收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UV吸收剂包括2-(2H-苯并三唑-2-基)-4-(叔丁基-6-仲丁基)苯酚(UVA-12)、2-(2H-苯并三唑-2-基)-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UVA-14)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V吸收剂包括羟基苯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UV吸收剂包括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UVA-18)、2-[4,6-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UVA-25)中的至少一种。
仅作为示例,所述基材助剂包括润滑剂,进一步地,所述基材助剂还包括抗氧剂。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和所述润滑剂在所述注塑材料中的重量比分别为:0~0.5%、0.1%~0.5%。
进一步地,所述聚酰胺可以为高黑度高光泽度非增强聚酰胺体系,可以为玻纤增强、矿物填充等聚酰胺体系,本申请提供的染料与不同长链的聚酰胺和PA6、PA66等普通聚酰胺以及各种芳香族聚酰胺都有良好的相容性。
再进一步地,所述聚酰胺包括:
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内酰胺的均聚或共聚物;
脂肪族二元胺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的缩聚物或混合缩聚产物;
芳香族二元胺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的缩聚物;
芳香族二元酸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胺的缩聚物;或,
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酸、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胺的混合缩聚物。
所述聚酰胺例如:PA6、PA66、PA610、PA12、PA510、PA512、PA6I\6T、PA6T\66、PA66\6T、PA9T、PA10T、PA1010等。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钙、褐煤酸酯蜡、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245、抗氧剂9228、抗氧剂1098、S2225P中的至少一种。
对应于上述注塑材料,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
按照重量比例计,将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混合均匀得到混料,可以通过混料机进行混合均匀;
将所述混料进行混炼挤出得到挤出料,可以通过双螺杆挤出机进行混炼和挤出;
将所述挤出料冷却、切粒和烘干得到所述注塑材料,可以通过水槽进行冷却,冷却水温度为15~35℃,通过切粒机进行切粒,切粒机转速为500~700rpm,通过提升机进行烘干。
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涉及的过程均在防尘防护环境下进行。
在本申请的一个示例中,采用上述注塑材料制备模具,通过上述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粒子,根据粒子实际含水率,在105℃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控制注塑含水率≤0.01%,注塑温度和模具温度根据聚酰胺种类进行调整,以PA66为例,注塑温度275~295℃,模具温度60~100℃,得到高光模具。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对比例进一步对本申请进行解释说明。
实施例和对比例涉及的原材料数据以及典型型号:
C.I.溶剂绿28:瑞士科莱恩公司SANDOPLAST GREEN G;
C.I.溶剂红111:德国朗盛公司MACROLEX ORANGE 3G;
C.I.溶剂红135:德国朗盛公司MACROLEX RED EG;
C.I.溶剂蓝104:瑞士科莱恩公司SANDOPLAST BLUE 2B;
C.I.溶剂蓝67:瑞士汽巴公司ORACET BLUE G;
苯胺黑:日本ORIENT CHEMICAL SPIRIT BLACK SZ
炭黑色粉:卡博特高色素炭黑、M880、CB006、4808、BP71、BK725、9A32等;
炭黑色母:上海厚添HT-1369A;
UVA-12:瑞士汽巴Tinuvun 350;
UVA-25:奇钛化学Chiguard 1064;
S-EED:奇钛化学Chiguard N-442;
HALS-7:奇钛化学Chiguard 106;
抗氧剂:美国雅宝,S2225P;
润滑剂:美国龙沙,N,N-乙撑双硬脂酸酰胺;
PA66:华峰集团EP158;
PA66/6T:上海赢固C1504T;
PA612:山东广垠。
实施例1
制备注塑材料:注塑材料的组分包括0.2% C.I.溶剂绿28、0.28% C.I.溶剂红111、0.05% C.I.溶剂蓝104、0.3%UVA-12(第一UV吸收剂)、0.3%UVA-25(第二UV吸收剂)、0.4%S-EED(光稳定剂)、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将所有物质加入到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混炼,挤出料条经过水槽冷却,冷却水温度为20℃,通过切粒机切粒,切粒机转速600rpm,经提升机烘干,包装即得粒子,整个过程需进行防尘防护。
注塑:根据粒子实际含水率,在105℃的鼓风干燥箱中干燥2~4h,控制注塑含水率≤0.01%,注塑温度为285℃,模具温度为80℃,高光模具。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2% C.I.溶剂绿28、0.28%C.I.溶剂红111、0.05% C.I.溶剂蓝67、0.5%UVA-12(第一UV吸收剂)、0.5%UVA-25(第二UV吸收剂)、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6T。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25% C.I.溶剂绿28、0.25%C.I.溶剂红135、0.05% C.I.溶剂蓝67、0.5%UVA-12(第一UV吸收剂)、0.5%UVA-25(第二UV吸收剂)、0.5%抗氧剂、0.4%润滑剂,其余为PA66/6T。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25% C.I.溶剂绿28、0.25%C.I.溶剂红135、0.05% C.I.溶剂蓝67、0.3%UVA-12(第一UV吸收剂)、0.3%UVA-25(第二UV吸收剂)、0.4%HALS-7(光稳定剂)、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12。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2%C.I.溶剂绿28、0.28%C.I.溶剂红135、0.05% C.I.溶剂蓝104、0.5%抗氧剂、0.4%润滑剂,其余为PA612。
对比例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2%苯胺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高色素炭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15% C.I.溶剂红111、0.1%C.I.溶剂绿28、0.1%高色素炭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高色素炭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3.5%炭黑色母、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7%炭黑色母、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7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3% C.I.溶剂红111、0.2%C.I.溶剂绿28、0.2%高色素炭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0.3% C.I.溶剂红111、0.2%C.I.溶剂绿28、0.2%高色素炭黑、0.5%S-EED、0.25% UVA-12、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9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卡博特M880、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0%卡博特M880、0.3%苯胺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卡博特 M880、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2%卡博特 M880、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2%炭黑CB006、2.0%苯胺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卡博特BLACK PEARLS880、0.3%苯胺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5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2%炭黑4808、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0%卡博特M880、0.2%苯胺黑、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7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炭黑BP71、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炭黑4808、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19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炭黑CB006、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2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2.5%炭黑4808、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21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2%炭黑CB006、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2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炭黑BK725、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对比例23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注塑材料的组分不同,包括1.5%卡博特9A32、0.5%抗氧剂、0.3%润滑剂,其余为PA66。
测试项目包括下表1所示的项目。
表1
Figure 875393DEST_PATH_IMAGE001
数据的计算方法如下表2所示。
表2
Figure 917167DEST_PATH_IMAGE002
按照上述表1和表2所示的测试项目和计算方法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如下表3:
表 3
Figure 824468DEST_PATH_IMAGE003
SCE模式下实施例和部分对比例的反射率如下表4。
表 4
Figure 219677DEST_PATH_IMAGE004
对比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可以发现,在SCE模式下实施例1~5提供的注塑材料的L值低于各种以炭黑色粉为染料的对比例所能达到的最小值,也即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材料的黑度优于炭黑类注塑材料,通过观察发现,目视情况下黑度远高于炭黑体系,黑度达到或接近苯胺黑水平,实现高黑度,不存在偏色现象,在黑度上满足实际使用的要求;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材料的表面光泽度也达到或接近苯胺黑水平,达到高光泽度;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材料的光泽度保持率优于绝大部分对比例,仅次于对比例4和5,但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材料中染料(溶剂绿、溶剂红和溶剂蓝合计)的含量远小于对比例4和5,由此可见,本申请提供的注塑材料的具有较优的耐UV性能。
另外,结合表4和图1可以发现,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材料在肉眼敏感的400nm~650nm波长范围内有着更低的反射率,吸光度较高,注塑材料的黑度得到提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比例计,所述注塑材料的组分包括:
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绿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绿色染料,所述溶剂蓝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蓝色染料或酞菁类溶剂染料中的蓝色染料,所述溶剂红包括蒽醌型溶剂染料中的红色染料或杂环型溶剂染料中的红色染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绿包括C.I.溶剂绿3、C.I.溶剂绿28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红包括C.I.溶剂红52、C.I.溶剂红111、C.I.溶剂红135、C.I.溶剂红179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蓝包括C.I.溶剂蓝104、C.I.溶剂蓝97、C.I.溶剂蓝3R、C.I.溶剂蓝67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包括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稳定剂包括丁二酸与4-羟基-2,2,6,6-四甲基-1-哌啶醇的聚合物、光稳定剂3346、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V吸收剂包括苯并三氮唑类紫外光吸收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V吸收剂包括2-(2H-苯并三唑-2-基)-4-(叔丁基-6-仲丁基)苯酚、2-(2H-苯并三唑-2-基)-4,6-二(1-甲基-1-苯基乙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V吸收剂包括羟基苯三嗪类紫外光吸收剂。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UV吸收剂包括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基)氧基]-苯酚、2-[4,6-双(2,4-二甲苯基)-2-(1,3,5-三嗪基)]5-辛氧基苯酚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助剂包括润滑剂;和\或,
所述基材助剂还包括抗氧剂。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和所述润滑剂在所述注塑材料中的重量比分别为:0~0.5%、0.1%~0.5%。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酰胺包括:
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内酰胺的均聚或共聚物;
脂肪族二元胺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的缩聚物或混合缩聚产物;
芳香族二元胺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的缩聚物;
芳香族二元酸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胺的缩聚物;或,
芳香族二元胺、芳香族二元酸、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酸与亚甲基数为4~12的脂肪族二元胺的混合缩聚物。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包括硬脂酸钙、褐煤酸酯蜡中的至少一种。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注塑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抗氧剂245、抗氧剂9228、抗氧剂1098中的至少一种。
17.一种注塑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按照重量比例计,将溶剂绿0.1%~0.35%、溶剂红0.1%~0.35%、溶剂蓝0.01%~0.15%、光稳定剂0~0.4%、第一UV吸收剂0~0.4%、第二UV吸收剂0~0.4%、聚酰胺96.95%~99.69%以及基材助剂0.1%~1%混合均匀得到混料;
将所述混料进行混炼挤出得到挤出料;
将所述挤出料冷却、切粒和烘干得到所述注塑材料。
CN202211439273.7A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5491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9273.7A CN115491033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9273.7A CN115491033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1033A true CN115491033A (zh) 2022-12-20
CN115491033B CN115491033B (zh) 2023-03-14

Family

ID=85116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9273.7A Active CN115491033B (zh) 2022-11-17 2022-11-17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91033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7A (zh) * 1994-01-21 1995-09-27 Dsm有限公司 着色聚合物组合物
CN1474851A (zh) * 2000-11-13 2004-02-11 ��Ļ���Ű˾ 用于激光熔接的着色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其着色剂的特定中性蒽醌染料,和由其生产的模塑产品
CN1571811A (zh) * 2000-11-13 2005-01-26 纳幕尔杜邦公司 包含透射和吸收性黑着色剂的激光焊接用制造的树脂产品及其使用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CN111117235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会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激光透射率的聚酰胺56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2105694A (zh) * 2018-05-10 2020-12-18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组合物组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及成型品
CN113999497A (zh) * 2021-10-25 2022-02-0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黑色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202212150A (zh) * 2020-08-20 2022-04-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多層容器、其製造方法、及再生聚酯之製造方法
CN114987019A (zh) * 2022-06-16 2022-09-02 合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激光焊接强度的黑色增强增韧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077A (zh) * 1994-01-21 1995-09-27 Dsm有限公司 着色聚合物组合物
CN1474851A (zh) * 2000-11-13 2004-02-11 ��Ļ���Ű˾ 用于激光熔接的着色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作为其着色剂的特定中性蒽醌染料,和由其生产的模塑产品
CN1571811A (zh) * 2000-11-13 2005-01-26 纳幕尔杜邦公司 包含透射和吸收性黑着色剂的激光焊接用制造的树脂产品及其使用的着色树脂组合物
CN112105694A (zh) * 2018-05-10 2020-12-18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树脂组合物、组合物组合、树脂组合物的制造方法、成型品的制造方法及成型品
CN111117235A (zh) * 2019-12-31 2020-05-08 会通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增加激光透射率的聚酰胺56组合物及其应用
TW202212150A (zh) * 2020-08-20 2022-04-01 日商三菱瓦斯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多層容器、其製造方法、及再生聚酯之製造方法
CN113999497A (zh) * 2021-10-25 2022-02-0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黑色粉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987019A (zh) * 2022-06-16 2022-09-02 合诚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高激光焊接强度的黑色增强增韧聚酰胺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91033B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04200718B2 (en) Transparent Molding Composition for Optical Applications
JP2010084140A (ja) 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組成物、樹脂成形品、ポリアセタール樹脂原料組成物の改質方法及び改質剤
CN110776732A (zh) 一种耐水煮色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294611A (zh) 光和热稳定的聚酰胺
CN112272602B (zh) 制备着色聚合物组合物的方法
DE60031049T2 (de) Polyamidharz-Zusammensetzungen mit verbesserter Wetterbeständigkeit und daraus hergestellte Formkörper
US20230227624A1 (en) Polyamid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etallic Pigment
CN102575096A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聚碳酸酯树脂成型品及其制造方法
EP0813568B1 (fr) Composition a base de polyamide a stabilite lumiere elevee
CN115491033B (zh) 一种注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201216B (zh) 一种高颜色稳定性的尼龙及其制备方法
US6875811B2 (en) Single compound toners for use in polyesters
JP3792294B2 (ja) 表面外観の優れたシリコーンオイル含有着色樹脂成形品及びその製法
CN114276615B (zh) 一种着色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736452B (zh) 一种耐老化、抗静电的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US6835333B2 (en) Combinations for use as toners in polyesters
CN111320795A (zh) 一种抗老化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513262B (zh) 聚酮组合物
CN113563715A (zh) 一种高玻纤耐候黑色尼龙材料
CN112521741A (zh) 一种户外使用,具有免喷涂效果且超高耐候、高黑度的改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
CN114031921B (zh) 一种绿色耐候的无卤阻燃pc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930025A (zh) 一种高性能聚烯烃色母粒及其制备方法
JP2023014027A (ja) 耐候性の良好な透明ポリアミド
JP2003192798A (ja) 透明ポリアミド系成形体
EP4253479A1 (de) Polyamidformmasse mit hoher bruchfestigkeit sowie hieraus gebildete formtei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