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9101A -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 Google Patents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9101A
CN115489101A CN202211436292.4A CN202211436292A CN115489101A CN 115489101 A CN115489101 A CN 115489101A CN 202211436292 A CN202211436292 A CN 202211436292A CN 115489101 A CN115489101 A CN 115489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support
roller
pap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362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89101B (zh
Inventor
纪国伟
濮艳清
傅秋佳
梁奕昆
邓志吉
刘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4362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9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9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9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89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9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004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3/00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3/02Lining or sheathing, i.e. applying preformed layers or sheathings of plastic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sheet or web-like material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包括:支撑机构,设有辊筒;第一取膜机构用于拾取薄膜的始端朝第一方向且沿辊筒的周向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以使薄膜沿周向输出;第二取膜机构用于拾取薄膜的中部朝第一方向沿周向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以增加薄膜的输出长度;分切机构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完成对薄膜的输出长度的调整后分切薄膜;承载机构用于承载薄膜;第一取膜机构将分切后的薄膜的始端与位于辊筒下方的纸板的第一侧边压合,第二取膜机构将分切后的薄膜的末端与纸板的第二侧边压合,以完成纸膜复合。本申请可以实现纸膜复合、膜纸比可调。

Description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纸膜复合包装,在应用于一定高度的产品包装时,需要在纸膜复合生产阶段实现膜比纸长,即膜纸比大于1:1。然而,现有技术中薄膜与纸张的覆合比例大多为严格的1:1长度比,且对薄膜的长度加长是也有局限性,不能实现膜纸比大于1:1,且薄膜长度不可调,导致膜纸比固定,不能适应多种产品保障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可以实现纸膜复合,且薄膜的长度及膜纸比可按需调整,且提高纸膜复合精准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纸膜复合设备,该纸膜生产复合包括:支撑机构,设有辊筒;第一取膜机构,与辊筒转动连接,用于拾取薄膜的始端,且带动始端朝第一方向且沿辊筒的周向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以使薄膜沿周向输出;第二取膜机构,与辊筒转动连接,用于一次或者重复多次拾取薄膜的中部朝第一方向且沿周向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以增加薄膜的输出长度;其中,重复多次拾取中每次拾取的拾取位置位于前一次拾取的拾取位置与第一目标位置之间;分切机构,设置在第二取膜机构的侧边,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完成对薄膜的输出长度的调整后,从第二取膜机构背离始端的一侧分切薄膜;承载机构,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转动前移动至辊筒下方,以承载薄膜;第一取膜机构还用于将分切后的薄膜的始端与位于辊筒下方的纸板平行于辊筒的轴向的第一侧边压合,第二取膜机构还用于将分切后的薄膜的末端与纸板平行于轴向的第二侧边压合,以完成纸膜复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纸膜复合系统。该纸膜复合系统包括:上述纸膜复合设备;传送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将纸板传送至辊筒的下方,并将纸膜复合后的纸板运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能够利用第一取膜机构将薄膜的始端伸展至第一目标位置,能够利用第二取膜机构一次或者多次朝着薄膜的始端的伸展方向拉伸薄膜,能够增加薄膜的输出长度,且能够利用分切机构从第二取膜机构处分切薄膜,以得到一定输出长度的薄膜,最后利用第一取膜机构将分切后的薄膜的始端与纸板的第一侧边贴合,并利用第二取膜机构将分切后的薄膜的末端与纸板的第二侧边贴合,从而完成纸膜复合。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纸膜复合,且薄膜的输出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第二取膜机构对薄膜的拉伸次数和/或第二目标位置等的调整来实现,因此,能够实现按需调整薄膜的输出长度,以实现膜纸比的按需调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分切后的薄膜因重力等因素下垂,而对输送来的纸板或纸板上的产品产生干扰等问题,本申请利用承载机构对伸展后的薄膜进行承载,能够减少上述干扰,因此能够提高纸膜复合的精准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纸膜复合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纸膜复合设备的另一工作状态对应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纸膜复合设备的又一工作状态对应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纸膜复合设备的又一工作状态对应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实施例纸膜复合设备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纸膜复合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实施例纸膜复合系统另一工作状态对应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实施例纸膜复合系统又一工作状态对应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首先提出了一种纸膜复合设备,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纸膜复合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纸膜复合设备的另一工作状态对应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纸膜复合设备包括:支撑机构110、第一取膜机构120、第二取膜机构130、分切机构140及承载机构。其中,支撑机构110设有辊筒111;第一取膜机构120与辊筒111转动连接,用于拾取薄膜01的始端,且带动薄膜01的始端朝第一方向且沿辊筒111的周向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以使薄膜01沿周向输出(如图2所示);第二取膜机构130与辊筒111转动连接,用于一次或者重复多次拾取薄膜01的中部朝第一方向且沿周向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以增加薄膜01的输出长度(如图2所示);其中,重复多次拾取中每次拾取的拾取位置位于前一次拾取的拾取位置与第一目标位置之间;分切机构140设置在第二取膜机构130的侧边,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130完成对薄膜01的输出长度的调整后,从第二取膜机构130背离始端的一侧分切薄膜01(如图3所示);承载机构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130转动前移动至辊筒111下方,以承载薄膜01(如图2所示);第一取膜机构120还用于将分切后的薄膜01的始端与位于辊筒111下方的纸板02平行于辊筒111的轴向的第一侧边压合,第二取膜机构130还用于将分切后的薄膜01的末端与纸板02平行于轴向的第二侧边压合(如图4所示),以完成纸膜复合;承载机构在纸膜复合完成后从辊筒111的下方移动至支撑机构110的外侧。
本实施例能够利用第一取膜机构120将薄膜01的始端伸展至第一目标位置,能够利用第二取膜机构130一次或者多次朝着薄膜01的始端的伸展方向拉伸薄膜01,能够增加薄膜01的输出长度,且能够利用分切机构140从第二取膜机构130处分切薄膜,以得到一定输出长度的薄膜01,最后利用第一取膜机构120将分切后的薄膜01的始端与纸板02的第一侧边贴合,并利用第二取膜机构130将分切后的薄膜01的末端与纸板02的第二侧边贴合,从而完成纸膜复合。因此,本实施例能够实现纸膜复合,且薄膜01的输出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第二取膜机构130对薄膜01的拉伸次数和/或第二目标位置等的调整来实现,因此,能够实现按需调整薄膜01的输出长度,以实现膜纸比的按需调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分切后的薄膜01因重力等因素下垂,而对输送来的纸板02或纸板02上的产品03产生干扰等问题,本实施例利用承载机构对伸展后的薄膜01进行承载,能够减少上述干扰,因此能够提高纸膜复合的精准度。
其中,第一目标位置及第二目标位置可以基于实际工序需求设置,但第一目标位置及第二目标位置在纸板02所在平面上的投影与薄膜01的输出端(如下文提高的夹持机构160)在该平面上的投影应位于纸板02的两侧,也及辊筒111的两侧,便于薄膜01的伸展及重叠。
本实施例利用辊筒111来初步限定薄膜01的伸展轨迹,使得薄膜01大致沿辊筒111的周向伸展,避免薄膜01杂乱伸展及杂乱重叠,进而能够提高后续纸膜复合工序的效率。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辊筒111的两端面分别通过第一中轴及第二中轴与支撑机构110固定连接。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取膜机构120包括:第一吸附件121、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第一驱动件124;其中,第一吸附件121沿辊筒111的周向设置,第一吸附件121用于吸附薄膜01,具体用于吸附薄膜01的始端;第一支架122的一端与辊筒11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转动连接,第一支架122的另一端与第一吸附件121的一端连接;第二支架123的一端与辊筒111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转动连接,第二支架123的另一端与第一吸附件12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驱动件124与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以带动第一吸附件121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以使薄膜01沿辊筒111的周向输出。
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分别位于辊筒111的两端面处,分别用于支撑并带动设置在辊筒111的外周,且沿辊筒111的轴向排布的第一吸附件121的两端,使得第一吸附件121能够平稳的沿着辊筒111的轴向转动。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驱动件124可以是电机等驱动机构。本实施例通过第一驱动件124同时驱动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转动,能够提高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的同步性,从而提供第一吸附件121运动的平稳性。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两个驱动件分别驱动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能够减少连接线,提高信号可靠性;又或者利用一驱动件仅驱动第一支架或者仅驱动第二支架转动,通过被驱动的支架来带动另一支架,可以简化结构,降低功耗,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采用第一吸附件121来实现对薄膜01的拾取,不仅不会对薄膜01造成损坏,二者便于纸膜复合完成后,第一吸附件121与薄膜01的脱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取膜机构来替第一吸附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均为可伸缩支架;第一取膜机构120还包括:第二驱动件125,与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连接,用于驱动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伸缩,以调节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在第一吸附件121到达第一目标位置时,第二驱动件125调整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处于第一延伸状态,以增加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第一驱动件124驱动第一支架122和第二支架123朝第二方向沿周向转动后或者同时,第二驱动件125调整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处于第二延伸状态,以调节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以使第一吸附件121抵接纸板02的第一侧边,以通过第一吸附件121将分切后的薄膜01的始端与第一侧边压合;其中,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处于第一延伸状态的延伸长度大于处于第二延伸状态的延伸长度,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第二驱动件125可以是气缸等驱动机构。
本实施例通过可伸缩支架实现第一支架122及第二支架123,可以实现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的可调节,不仅可以增加第一吸附件121对薄膜01的输出长度,而且可以通过进一步调节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来使得第一吸附件121与纸板02的第一侧边抵接。从而实现薄膜01的始端与纸板02的第一侧边的复合。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可伸缩支架包括第一支架部及与第一支架部可伸缩连接的第一伸缩部,第一支架部背离第一伸缩部的一端与第一中轴转动连接,第一伸缩部背离第一支架部的一端与第一吸附件121连接。第二驱动件125与第一伸缩部连接,用于驱动第一伸缩部相对于第一支架部伸缩,以调节第一支架部沿辊筒111的径向的尺寸,进而调整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铰链等机构实现第一支架及第二支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二取膜机构130包括:第二吸附件131、第三支架132、第四支架133、第三驱动件;其中,第二吸附件131沿辊筒111的周向设置,第二吸附件131用于吸附薄膜01,具体用于吸附薄膜01的中部;第三支架132的一端与辊筒11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转动连接,第三支架132的另一端与第二吸附件131的一端连接;第四支架133的一端与辊筒111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转动连接,第四支架133的另一端与第二吸附件131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驱动件与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连接,用于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以带动第二吸附件131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以增加薄膜01的输出长度。
本实施例的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分别位于辊筒111的两端面处,分别用于支撑并带动设置在辊筒111的外周,且沿辊筒111的轴向排布的第二吸附件131的两端,使得第二吸附件131能够平稳的沿着辊筒111的轴向转动。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三驱动件可以是电机等驱动机构。本实施例通过第三驱动件同时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转动,能够提高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的同步性,从而提供第二吸附件131运动的平稳性。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两个驱动件分别驱动第三支架及第四支架,能够减少连接线,提高信号可靠性;又或者利用一驱动件仅驱动第三支架或者仅驱动第四支架转动,通过被驱动的支架来带动另一支架,可以简化结构,降低功耗,节约成本。
本实施例采用第二吸附件131来实现对薄膜01的拾取,不仅不会对薄膜01造成损坏,二者便于纸膜复合完成后,第二吸附件131与薄膜01的脱离。
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取膜机构来替第二吸附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均为可伸缩支架;第二取膜机构130还包括:第四驱动件135,与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连接,用于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伸缩,以调节第二吸附件131的转动半径;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朝第一方向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后或者同时,第四驱动件135调整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处于第一延伸状态,以增加第一吸附件121的转动半径。
第三驱动件调整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处于未伸缩状态,以减小第二吸附件131的转动半径,第四驱动件135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朝第二方向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至薄膜01的其它的拾取位置。
第四驱动件135可以是气缸等驱动机构。
通过这种方式,在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将吸附有薄膜01的第二吸附件131转动至第二目标位置后,第二吸附件131的吸附驱动件停止工作,以使第二吸附件131与薄膜脱离;接着第三驱动件调整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处于未伸缩状态;然后第四驱动件135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朝第二方向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至薄膜01的其它的拾取位置,即控制第二吸附件131返回转动,可以转动至初始位置,完成一次薄膜拉伸。可以采用上述方法实现第二吸附件131对薄膜的多次拉伸,以实现薄膜的重叠,增加薄膜01的输出长度。
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朝第一方向沿辊筒111的周向转动后或者同时,第四驱动件135调整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处于第二延伸状态,以调节第二吸附件131的转动半径,以使第二吸附件131抵接纸板02的第二侧边,以通过第二吸附件131将分切后的薄膜01的末端与纸板02的第二侧边压合;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
本实施例通过可伸缩支架实现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可以实现第二吸附件131的转动半径的可调节,不仅可以增加第二吸附件131对薄膜01的输出长度,而且可以通过进一步调节第二吸附件131的转动半径来使得第二吸附件131与纸板02的第二侧边抵接。从而实现薄膜01的末端与纸板02的第二侧边的复合。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具体结构可以参阅上述第一支架及与第一支架的结构,这里不赘述。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110还包括:第一支撑架112及第二支撑架;其中,第一支撑架112与辊筒111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架与辊筒111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架112及第二支撑架相对于第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远离辊筒111的端面设置。
本实施例在辊筒111的两端面分别设置第一支撑架112及第二支撑架,以支撑辊筒111、第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能够提高辊筒111、第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的稳定性;其中,第一支撑架112及第二支撑架位于支撑机构110的最外侧,能够减少对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运动的干扰;第一支撑架112与第一支架122和第三支架132同侧设置,第二支撑架与第二支架123和第四支架133同侧设置;沿辊筒111的轴向,辊筒111设置在第三支架132与第四支架133之间,第一支架122设置在第三支架132与第一支撑架112之间,第二支架123设置在第二支撑架与第四支架133之间。
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支架与第三支架的位置可以互换,第二支架与第四支架的位置可以互换。
可选地,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纸膜复合设备还包括:夹持机构160,设置夹持部161,夹持部161设置在辊筒111的侧边,夹持机构16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112及第二支撑架113连接,用于支撑并限位薄膜01。
本实施例通过夹持机构160的夹持部161输出薄膜01,能够将薄膜01支撑且限位在辊筒111的侧边后输出,便于第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对薄膜01的伸展及输出。
其中,本实施例的夹持机构160还包括:第五支架162及第六支架163;其中,第五支架162的一端与第一中轴连接,第五支架162的另一端与夹持部161的一端连接;第六支架163的一端与第二中轴连接,第六支架163的另一端与夹持部161的另一端连接;夹持部161设有限位通槽,限位通槽与辊筒111的轴向平行设置,用于限位薄膜01,以使薄膜01的宽度方向与辊筒111的轴向平行,便于沿辊筒111的周向调整薄膜01的长度。
本实施例通过第五支架162及第六支架163将夹持部161的两端分别与辊筒111的两端固定连接,能够提高夹持部161的平稳性;且第五支架162位于第一支架122背离辊筒111的一侧,第六支架163位于第二支架背离辊筒111的一侧,能够避免第五支架162及第六支架163对第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的运动的干扰。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承载机构包括:承载盘及第五驱动件151,承载盘与支撑机构110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与辊筒111的轴向平行;第五驱动件151与承载盘连接,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130转动前驱动承载盘移动至辊筒111的下方,以承载薄膜01,且在纸膜复合完成后驱动承载盘从辊筒111的下方移动至支撑机构110的外侧。
第五驱动件151在第二取膜机构130转动前驱动承载盘移动至辊筒111的下方,是指第五驱动件151在第二取膜机构130首次拾取薄膜01转动之前,驱动承载盘移动至辊筒111的下方,在后续的对薄膜01的拾取过程中,承载盘一直位于辊筒111的下方。
可选地,继续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承载盘包括:第一子盘152及第二子盘153,其中,第一子盘152与第一支撑架112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与辊筒111的轴向平行;第二子盘153与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与辊筒111的轴向平行;第五驱动件151分别与第一子盘152及第二子盘153连接,用于在第二取膜机构130转动前驱动第一子盘152与第二子盘153相对运动直至二者抵接,且在纸膜复合完成后,驱动第一子盘152与第二子盘153相反运动,以使第一子盘152从辊筒111的下方移动至第一支撑架112外侧,及驱动第二子盘153从辊筒111的下方移动至第二支撑架的外侧。
其中,本实施例通过两个第五驱动件151分别驱动第一子盘152及第二子盘153,避免复杂走线。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同一个第五驱动工件驱动第一子盘及第二子盘,以提高第一子盘及第二子盘的同步性,提高稳定性及效率。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子盘152及第二子盘153实现承载盘,能够缩短单个子盘的运动路径,提高效率。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利用一体的承载盘实现对薄膜的承载。
其中,本实施例的第一子盘152通过丝杆机构实现与第一支撑架112滑动连接,第五驱动件151驱动丝杆机构运动,以带动第一子盘152运动;第二子盘153通过丝杆机构实现与第二支撑架113滑动连接,第五驱动件151驱动丝杆机构运动,以带动第二子盘153运动。
第五驱动件151可以采用电机等驱动件。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纸膜复合设备还包括控制机构,与第一取膜机构120、第二取膜机构130、承载机构及分切机构140连接,用于控制第一取膜机构120、第二取膜机构130、承载机构及分切机构140工作,以实现纸膜复合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及自动化作业。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支撑机构110还包括工作台114,第一支撑架112的底部及第二支撑架113的底部分别固定在工作台114的两侧边上。工作台114不仅能够提高支撑机构110的稳定性,还能够防止纸板02。
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纸膜复合系统,一并参阅图1至6所示,图6是本申请纸膜复合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纸膜复合系统包括纸膜复合设备及传送机构20,其中,纸膜复合设备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参阅上述实施例,这里不赘述;传送机构20与支撑机构110连接,用于将纸板02传送至辊筒111的下方,并将纸膜复合后的纸板02运走。
本实施例的传送机构20可以是传送带,传送带设置在工作台114上,且传送带经过辊筒111的下方且沿与辊筒111的轴向垂直的方向运动。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纸膜复合系统还包括:供膜机构30,设置在辊筒111的侧边,用于提供薄膜01。
供膜机构30可以是辊筒,薄膜01绕设在外周上,辊筒可以与工作台114转动连接。
一并参阅图1至图7,纸膜复合设备处于初始状态(如图7所示),控制第一驱动件124(如电机)驱动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顺时针,即第一方向转动至第一目标位置后,控制第二驱动件125驱动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沿辊筒111的径向向外侧延伸,转动半径增大,当第一支架122、第二支架123转动角度和伸长长度到达指定位置时,控制第一驱动件124停止工作,并保持第一吸附件121对薄膜01的吸附;控制第五驱动件151驱动第一子盘152与第二子盘153相对运动直至二者抵接。此时,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顺时针转动,同时控制第四驱动件135驱动第三支架132、第四支架133沿辊筒111的径向向外侧延伸,转动半径增大(如图8所示),当第二吸附件131吸附薄膜01到达第一子盘152与第二子盘153上方时,停止吸附功能;控制第四驱动件135驱动第三支架132、第四支架133沿辊筒111的径向向内侧收缩,转动半径减小,控制第三驱动件驱动第三支架132和第四支架133沿第二方向,即逆时针转动,使得第二吸附件131返程运动达到起始位置,实现薄膜01的输出加长,重复上述动作,直到满足薄膜加长需求,第二吸附件131再回到起始位置。接着,控制分切机构140在第二吸附件131的起始位置将薄膜01分切,得到所需长度的薄膜01。
为完成纸膜复合工作,第一驱动件124及第二驱动件125分别控制第一取膜机构120转动以及伸长,直到第一吸附件121将薄膜01的始端复合到纸板02的左侧施胶处,复合完之后,第三驱动件及第四驱动件135分别控制第二取膜机构130转动以及伸长,直到第二吸附件131将薄膜01的末端复合到纸板02的右侧施胶处,复合完之后,启动承载机构,第五驱动件151控制承载薄膜01的承载盘向外运动,将薄膜01放下随纸板前往下一道工序。最后,第一取膜机构120及第二取膜机构130并再次达到起始位置,结束整个纸膜复合工作。
其中,第二取膜机构130对薄膜01的重叠顺序可以从上往下重叠,也可以从下往上重叠。
本申请可以重复进行输送薄膜、薄膜伸长、承载盘进给、薄膜分切、薄膜复合及承载盘退出等系列生产动作,完成批量生产工作。应理解为薄膜加长通过控制第一吸附件和第二吸附件之间角度和伸长直径控制薄膜加长,同时如要实现无限加长,需要控制第二吸附件持续往复运动,加长薄膜由承载盘进行承载,承载盘作用是防止加长薄膜直接接触纸板或者纸板上的产品,导致纸膜复合失败。
本申请能够实现产品的一体化包装:产品与纸板一起放置到传送带,根据产品的尺寸与高度,吸附合适长度的薄膜,堆积到承载盘,分切机构裁切后,第一吸附件先将薄膜的始端按压到纸板的左侧的施胶位置,撤回承载盘,第二吸附件将薄膜的末端按压到纸板的右侧施胶位置,完成包装,精准控制,不会因薄膜短造成拉扯脱胶失效。
此外针对所需薄膜短的情况,承载盘不需工作,吸附合适长度的薄膜,第第一吸附件先将薄膜的始端按压到纸板的左侧的施胶位置,撤回承载盘,第二吸附件将薄膜的末端按压到纸板的右侧施胶位置,完成包包装。
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能够利用第一取膜机构将薄膜的始端伸展至第一目标位置,能够利用第二取膜机构一次或者多次朝着薄膜的始端的伸展方向拉伸薄膜,能够增加薄膜的输出长度,且能够利用分切机构从第二取膜机构处分切薄膜,以得到一定输出长度的薄膜,最后利用第一取膜机构将分切后的薄膜的始端与纸板的第一侧边贴合,并利用第二取膜机构将分切后的薄膜的末端与纸板的第二侧边贴合,从而完成纸膜复合。因此,本申请能够实现纸膜复合,且薄膜的输出长度的调节可以通过第二取膜机构对薄膜的拉伸次数和/或第二目标位置等的调整来实现,因此,能够实现按需调整薄膜的输出长度,以实现膜纸比的按需调整。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分切后的薄膜因重力等因素下垂,而对输送来的纸板或纸板上的待包装产品产生干扰等问题,本申请利用承载机构对伸展后的薄膜进行承载,能够减少上述干扰,因此能够提高纸膜复合的精准度。
本申请能够实现不同生产速度及不同膜纸比,同时可无限加长薄膜,使得薄膜与纸板之间具备一定高度空间,用于放置产品,应用范围广。
本申请能够实现自动适配产品的薄膜复合及精准控制,自动化程度高,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且本申请纸膜复合设备操作简单,运行郭晨隔离,辊筒可视化,方便查看缺料即补料;上述支架均为刚性结构、不易变形、延长使用寿命;纸板传输运输及薄膜运输同时进行,可以保证连续、稳定,生产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机构,设有辊筒;
第一取膜机构,与所述辊筒转动连接,用于拾取薄膜的始端,且带动所述始端朝第一方向且沿所述辊筒的周向运动至第一目标位置,以使所述薄膜沿所述周向输出;
第二取膜机构,与所述辊筒转动连接,用于一次或者重复多次拾取所述薄膜的中部朝所述第一方向且沿所述周向运动至第二目标位置,以增加所述薄膜的输出长度;其中,所述重复多次拾取中每次拾取的拾取位置位于前一次拾取的拾取位置与所述第一目标位置之间;
分切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取膜机构的侧边,用于在所述第二取膜机构完成对所述薄膜的输出长度的调整后,从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背离所述始端的一侧分切所述薄膜;
承载机构,用于在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转动前移动至所述辊筒下方,以承载所述薄膜;
所述第一取膜机构还用于将分切后的所述薄膜的始端与位于所述辊筒下方的纸板平行于所述辊筒的轴向的第一侧边压合,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还用于将分切后的所述薄膜的末端与所述纸板平行于所述轴向的第二侧边压合,以完成纸膜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膜机构包括:
第一吸附件,沿所述周向设置,用于吸附所述薄膜;
第一支架,其一端与所述辊筒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附件的一端连接;
第二支架,其一端与所述辊筒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吸附件的另一端连接;
第一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周向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吸附件沿所述周向转动,以使所述薄膜沿所述周向输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均为可伸缩支架;所述第一取膜机构还包括:
第二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伸缩,以调节所述第一吸附件的转动半径;
在所述第一吸附件到达所述第一目标位置后,所述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驱动件调整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处于第一延伸状态,以调节所述第一吸附件的转动半径;
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支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架朝第二方向沿所述周向转动时,所述第二驱动件调整所述第一支架及所述第二支架处于第二延伸状态,以增加所述第一吸附件的转动半径,以使所述第一吸附件抵接所述纸板的第一侧边,以通过所述第一吸附件将分切后的所述薄膜的始端与所述第一侧边压合;
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取膜机构包括:
第二吸附件,沿所述周向设置,用于吸附所述薄膜;
第三支架,其一端与所述辊筒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的一端连接;
第四支架,其一端与所述辊筒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转动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吸附件的另一端连接;
第三驱动件,与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第四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第四支架沿所述周向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吸附件沿所述周向转动,以增加所述薄膜的输出长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均为可伸缩支架;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还包括:
第四驱动件,与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连接,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伸缩,以调整所述第二吸附件的转动半径;
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第四支架朝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周向转动时,所述第四驱动件调整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处于第一延伸状态,以增加所述第二吸附件的转动半径;
所述第四驱动件调整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处于未伸缩状态,以减小所述第二吸附件的转动半径,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第四支架朝第二方向沿所述周向转动至所述薄膜的其它的拾取位置;
所述第三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三支架和/或所述第四支架朝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周向转动时,所述第四驱动件调整所述第三支架及所述第四支架处于第二延伸状态,以增加所述第二吸附件的转动半径,以使所述第二吸附件抵接所述纸板的第二侧边,以通过所述第二吸附件将分切后的所述薄膜的末端与所述第二侧边压合;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辊筒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与所述辊筒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及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于所述第一取膜机构及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远离所述辊筒的端面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夹持机构,设置夹持部,所述夹持部设置在所述辊筒的侧边,所述夹持机构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及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用于支撑并限位所述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
第五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中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的一端连接;
第六支架,其一端与所述第二中轴连接,其另一端与所述夹持部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夹持部设有限位通槽,所述限位通槽与所述轴向平行设置,用于限位所述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机构包括:
承载盘,与所述支撑机构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与所述辊筒的轴向平行;
第五驱动件,与所述承载盘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转动前驱动所述承载盘移动至所述辊筒下方,以承载所述薄膜,且在纸膜复合完成后,驱动所述承载盘从所述辊筒的下方移动至所述支撑机构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
第一支撑架,与所述辊筒的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一中轴固定连接;
第二支撑架,与所述辊筒的另一端面固定连接的第二中轴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支撑架及所述第二支撑架相对于所述第一取膜机构及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远离所述辊筒的端面设置;
所述承载盘包括:
第一子盘,与所述第一支撑架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与所述轴向平行;
第二子盘,与所述第二支撑架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与所述轴向平行;
所述第五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子盘及所述第二子盘连接,用于在所述第二取膜机构转动前驱动所述第一子盘与所述第二子盘相对运动直至二者抵接,且在纸膜复合完成后,驱动所述第一子盘与所述第二子盘相反运动,以使所述第一子盘从所述辊筒的下方移动至所述第一支撑架外侧,及驱动所述第二子盘从所述辊筒的下方移动至所述第二支撑架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机构,与所述第一取膜机构、所述第二取膜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及所述分切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取膜机构、所述第二取膜机构、所述承载机构及所述分切机构工作。
12.一种纸膜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纸膜复合设备;
传送机构,与所述支撑机构连接,用于将所述纸板传送至所述辊筒的下方,并将纸膜复合后的所述纸板运走。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纸膜复合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供膜机构,设置在所述辊筒的侧边,用于提供所述薄膜。
CN202211436292.4A 2022-11-16 2022-11-16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Active CN115489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6292.4A CN115489101B (zh) 2022-11-16 2022-11-16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36292.4A CN115489101B (zh) 2022-11-16 2022-11-16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9101A true CN115489101A (zh) 2022-12-20
CN115489101B CN115489101B (zh) 2023-03-10

Family

ID=85115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36292.4A Active CN115489101B (zh) 2022-11-16 2022-11-16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910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9081A (zh) * 2023-04-19 2023-05-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光固化的薄膜包装的一体化生产方法及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047A (ja) * 1992-08-18 1994-03-08 Nitto Denko Corp 貼着装置
US20150164701A1 (en) * 2012-08-16 2015-06-18 Beijing Beishute Maternity & Child Articles., Ltd Method of Applying Bulk Glue for Nursing Pad Base Film to Four Corners of Sanitary Product Nursing Pad Base Fil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6208231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CN108284586A (zh) * 2018-01-17 2018-07-17 浙江顺福印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盒的自动贴膜机
CN211763580U (zh) * 2019-11-25 2020-10-27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盒纸板压合热熔膜装置
CN112497882A (zh) * 2020-11-26 2021-03-16 济南众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生产用纸张的覆膜工艺
CN113800314A (zh) * 2021-09-26 2021-12-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纸复合方法及系统
CN114084396A (zh) * 2021-11-18 2022-02-25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纱团自动包膜机
CN114311632A (zh) * 2022-03-15 2022-04-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膜覆合设备
CN114571742A (zh) * 2022-05-09 2022-06-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114603867A (zh) * 2022-05-11 2022-06-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膜复合的方法及纸膜生产设备
CN114750424A (zh) * 2022-06-15 2022-07-1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4047A (ja) * 1992-08-18 1994-03-08 Nitto Denko Corp 貼着装置
US20150164701A1 (en) * 2012-08-16 2015-06-18 Beijing Beishute Maternity & Child Articles., Ltd Method of Applying Bulk Glue for Nursing Pad Base Film to Four Corners of Sanitary Product Nursing Pad Base Film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16208231A1 (ja) * 2015-06-25 2016-12-2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包装装置
CN108284586A (zh) * 2018-01-17 2018-07-17 浙江顺福印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装盒的自动贴膜机
CN211763580U (zh) * 2019-11-25 2020-10-27 东莞市雄林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包装盒纸板压合热熔膜装置
CN112497882A (zh) * 2020-11-26 2021-03-16 济南众腾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纸箱生产用纸张的覆膜工艺
CN113800314A (zh) * 2021-09-26 2021-12-17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膜纸复合方法及系统
CN114084396A (zh) * 2021-11-18 2022-02-25 中汽昌兴(洛阳)机电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纱团自动包膜机
CN114311632A (zh) * 2022-03-15 2022-04-12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膜覆合设备
CN114571742A (zh) * 2022-05-09 2022-06-03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114603867A (zh) * 2022-05-11 2022-06-10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纸膜复合的方法及纸膜生产设备
CN114750424A (zh) * 2022-06-15 2022-07-15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19081A (zh) * 2023-04-19 2023-05-16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光固化的薄膜包装的一体化生产方法及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9101B (zh) 2023-03-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603867B (zh) 纸膜复合的方法及纸膜生产设备
CN115489101B (zh)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CN114852704B (zh) 一种包装纸盒全自动分层堆叠码垛装置及其码垛方法
CN112278456B (zh) 一种可包覆包装箱上表面的缠绕膜打包装置
CN114750425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方法
CN111761869B (zh) 双飞达纸箱成型机
CN114750424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115489102B (zh) 纸膜复合方法
CN104191444A (zh) 太阳能光伏材料切割整叠机
CN219007008U (zh) 纸膜复合设备及纸膜复合系统
CN210338383U (zh) 一种物件自动包纸机
CN216758617U (zh) 偏光片切割生产线
CN115042423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方法
CN114750423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设备
CN113815940A (zh)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胶带缠绕机
CN114953416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装置
CN213441383U (zh) 一种包装纸箱用开槽机装置
CN213767638U (zh) 一种覆膜裁切装置
CN114953417A (zh) 薄膜包装的纸膜覆合方法
CN110092041B (zh) 一种瓦楞纸板的折边装置
CN116198794B (zh) 一种scr蜂窝状脱硝催化剂坯体下料包装装置
CN219949980U (zh) 一种复合袋用复合膜纠偏设备
KR200405436Y1 (ko) 라미네이팅기의 구동구조
CN113183524B (zh) 一种折叠收纳盒连续加工装置及其连续加工方法
CN219707546U (zh) 一种自动贴附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