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84750A -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84750A
CN115484750A CN202110604194.6A CN202110604194A CN115484750A CN 115484750 A CN115484750 A CN 115484750A CN 202110604194 A CN202110604194 A CN 202110604194A CN 115484750 A CN115484750 A CN 1154847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ier tape
supporting block
supporting
driving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419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桃锋
郭军文
田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olaikesi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olaikesi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olaikesi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olaikesi Automation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04194.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847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847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847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0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 H05K3/32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 H05K3/34Assembling printed circuits with electric components, e.g. with resist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electric components or wires to printed circuits by soldering
    • H05K3/341Surface mounted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SMT接料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处,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第二支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支撑块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第三支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三支撑块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可交替支撑载带,本发明通过用第一驱动结构驱动第二支撑块上移或下沉以支撑或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用第二驱动结构驱动第三支撑块上移或下沉以与第一支撑块共同支撑载带或者为接料片的包边让位,这样能够提升接料时的包边效果,满足生产需要。

Description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SMT接料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背景技术
SMT是表面组装技术(表面贴装技术)(Surface Mounted Technology的缩写),是电子组装行业里最流行的一种技术和工艺。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Technology,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再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目前市面上都是通过自动接料机进行接料,载带放在流道上的载带支撑部上,自动接料机对载带支撑部上的载带通过接料带进行贴合接驳。因为载带厚度规格很多,最薄的载带厚度约0.25mm,在自动接料过程中,需要将载带支撑住,以防止载带下垂,导致接料过程中,接料片包边失败,但是如果载带的支撑件一直存在,就会妨碍接料片的包边工作,不利于自动接料的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处理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带支撑机构,所述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处,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三支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可交替支撑载带。
所述第一驱动结构包括第一连接件、电磁铁,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连接,所述电磁铁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拉动所述第二支撑块使第二支撑块上移或下沉。
所述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二连接件、驱动电机,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块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可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拉动所述第三支撑块使第三支撑块上移或下沉。
所述第一支撑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载带的第一限位槽。
所述流道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载带的第二限位槽。
还包括用于为第三支撑块导向的滑槽,所述第三支撑块可于所述滑槽内上下滑动。
一种引用以上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的载带支撑方法,所述载带支撑方法用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完成,所述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处,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第三支撑块,所述第二支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所述第三支撑块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载带进入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前,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下沉以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上升以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共同支撑载带;
步骤二:载带进入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后,接料片与载带贴合,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升以支撑载带上的凸起部分,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下沉以为接料片包裹载带提供空间;
步骤三:所述接料片包裹载带后,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上升以对接料片和载带进行二次压合,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下沉以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通过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上移或下沉以支撑或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上移或下沉以与所述第一支撑块共同支撑载带或者为接料片的包边让位,这样能够提升接料时的包边效果,满足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载带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块下沉、第三支撑块上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载带支撑机构的第二支撑块上移、第三支撑块下沉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本具体实施的方向以图1方向为标准。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载带支撑机构,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7处,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1、第二支撑块2、第三支撑块3,第二支撑块2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支撑块2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4,第三支撑块3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三支撑块3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5,第二支撑块2、第三支撑块3可交替支撑载带。第一支撑块1设置于载带牵引孔边支撑侧的对面支撑侧,第二支撑块2设置于载带的下方且与载带凸起的部位相对,第三支撑块3设置于载带牵引孔边支撑侧。在传送载带的时候,第二支撑块2需要下沉以避开载带凸起的部分,因为载带凸起的部分一般为元器件,第二支撑块2一直支撑的话,会导致元器件的磨损以及阻碍载带的传送;在载带需要通过接料带包边的时候,第三支撑块3需要下沉以避让自动接料机用于包边的结构,同时第二支撑块2需要上移以支撑载带以防载带下沉。
第一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连接件41、电磁铁42,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块2连接,第一连接件41的另一端与电磁铁42连接,电磁铁42可驱动第一连接件41拉动第二支撑块2使第二支撑块2上移或下沉。
第二支撑块2采用电磁铁42驱动,而且电磁铁42驱动第二支撑块2使其产生对载带的支撑力不能太大,大约5N。因为载带底面凸起部分高度为0-3.0mm,第二支撑块2需要能撑住这个范围的所有载带,如果力太大就会压将载带凸起部分压变形,进一步导致载带内的电子元件受压变形。
第二驱动结构5包括第二连接件51、驱动电机52,第二连接件51的一端与第三支撑块3连接,第二连接件51的另一端与驱动电机52连接,驱动电机52可驱动第二连接件51拉动第三支撑块3使第三支撑块3上移或下沉。
第一支撑块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载带的第一限位槽11。
流道7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载带的第二限位槽71。第一限位槽11与第二限位槽71配合可以防止移动的载带偏移流道。
还包括用于为第三支撑块3导向的滑槽6,第三支撑块3可于滑槽6内上下滑动。滑槽6能防止第三支撑块3在上移或下沉的时候发生角度的偏移。
第一支撑块1与流道7可以为同一部件,第一限位槽11与第二限位槽71可以为同一限位槽。
一种引用载带支撑机构的载带支撑方法,载带支撑方法用载带支撑机构完成,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7处,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1、第二支撑块2、第三支撑块3,第二支撑块2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二支撑块2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4,第三支撑块3连接有用于驱动第三支撑块3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5,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如图1所示,步骤一:载带进入载带支撑机构前,用第一驱动结构4驱动第二支撑块2下沉以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用第二驱动结构5驱动第三支撑块3上升以与第一支撑块1共同支撑载带;
如图2所示,步骤二:载带进入载带支撑机构后,接料片与载带贴合,用第一驱动结构4驱动第二支撑块2上升以支撑载带上的凸起部分,用第二驱动结构5驱动第三支撑块3下沉以为接料片包裹载带提供空间;
如图1所示,步骤三:接料片包裹载带后,用第二驱动结构5驱动第三支撑块3上升以对接料片和载带进行二次压合,用第一驱动结构4驱动第二支撑块2下沉以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
本发明方法不仅满足了生产需要,还能使接料和包边的效果更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载带支撑机构,所述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7)处,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1)、第二支撑块(2)、第三支撑块(3),所述第二支撑块(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2)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4),所述第三支撑块(3)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3)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5),所述第二支撑块(2)、第三支撑块(3)可交替支撑载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包括第一连接件(41)、电磁铁(42),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块(2)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41)的另一端与所述电磁铁(42)连接,所述电磁铁(42)可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41)拉动所述第二支撑块(2)使第二支撑块(2)上移或下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包括第二连接件(51)、驱动电机(52),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支撑块(3)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51)的另一端与所述驱动电机(52)连接,所述驱动电机(52)可驱动所述第二连接件(51)拉动所述第三支撑块(3)使第三支撑块(3)上移或下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块(1)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载带的第一限位槽(1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7)处设置有用于放置载带的第二限位槽(7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为第三支撑块(3)导向的滑槽(6),所述第三支撑块(3)可于所述滑槽(6)内上下滑动。
7.一种引用权利要求1-6所述的载带支撑机构的载带支撑方法,所述载带支撑方法用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完成,所述载带支撑机构设置于用于承载载带的流道(7)处,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包括依次排列的用于支撑载带的第一支撑块(1)、第二支撑块(2)、第三支撑块(3),所述第二支撑块(2)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2)支撑载带的第一驱动结构(4),所述第三支撑块(3)连接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3)支撑载带的第二驱动结构(5),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载带进入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前,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2)下沉以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3)上升以与所述第一支撑块(1)共同支撑载带;
步骤二:载带进入所述载带支撑机构后,接料片与载带贴合,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2)上升以支撑载带上的凸起部分,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3)下沉以为接料片包裹载带提供空间;
步骤三:所述接料片包裹载带后,用所述第二驱动结构(5)驱动所述第三支撑块(3)上升以对接料片和载带进行二次压合,用所述第一驱动结构(4)驱动所述第二支撑块(2)下沉以避开载带上的凸起部位。
CN202110604194.6A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Pending CN1154847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4194.6A CN115484750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04194.6A CN115484750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84750A true CN115484750A (zh) 2022-12-16

Family

ID=84419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4194.6A Pending CN115484750A (zh) 2021-05-31 2021-05-31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847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73814B (zh) 一种用于贴片机pcb板输送调宽夹紧装置
CN107738939B (zh) 一种smt料带压接装置、接料设备及smt料带的压接方法
US20180139875A1 (en) Screen printer improved in solder separation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7346748B (zh) 固定晶圆的表面粘贴方法及smt晶圆固定装置
JP3142934U (ja) 回路基板のリフロー冶具
KR101823926B1 (ko) 캐리어 테이프의 자동 공급 장치
CN215854188U (zh)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
KR0145211B1 (ko) 전자부품실장장치 및 전자부품실장방법
CN212711952U (zh) 一种smt接料机
US20150334888A1 (en) Process apparatus capable of pushing panel-shaped object and process method thereof
CN115484750A (zh) 一种载带支撑机构及支撑方法
CN211330101U (zh) 一种双轨道进料机构
CN218144133U (zh) 一种自动贴片机的上料定位机构
CN214627533U (zh) 一种pcb板用smt贴片机
US6326554B1 (en) Surface mount flexible interconnect and component carrier
KR101407535B1 (ko) Pcb용 테이프 부착장치
CN214875808U (zh) 一种包边机构
CN102291944B (zh) Smt组贴电子元器件的方法
KR102391169B1 (ko) 실장 헤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부품 실장 장치
KR20100113781A (ko) 필름 자동편집 장치 및 그 편집방법
CN216188320U (zh) 一种全自动印刷机pcb板运输导轨
CN218473734U (zh) 一种smt线体接驳台
CN214217622U (zh) 一种smt接料带包边结构
US10879662B2 (en) Electric contact terminal, method and structure and apparatus for mounting the same
CN216358016U (zh) 进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