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65349A - 转向盘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向盘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65349A
CN115465349A CN202211230582.3A CN202211230582A CN115465349A CN 115465349 A CN115465349 A CN 115465349A CN 202211230582 A CN202211230582 A CN 202211230582A CN 115465349 A CN115465349 A CN 1154653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disc assembly
base
wheel disc
steering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305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飞扬
李秀梅
相东
李凯
赵海利
李佼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FAW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22112305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653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4653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653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1/00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 B62D1/02Steering controls, i.e. means for initiating a change of direction of the vehicle vehicle-mounted
    • B62D1/04Hand whee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盘及车辆,转向盘包括底座、轮盘组件、第一锁紧部件、第二锁紧部件以及紧固件,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上;轮盘组件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设的调节孔,调节孔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紧固件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具有相互抵接配合的锁紧状态和沿紧固件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的解锁状态,通过使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解锁状态以调节轮盘组件。本申请的转向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无法同时兼顾增大驾驶员活动空间和设置安全气囊的问题。

Description

转向盘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盘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逐渐成熟,用户在长途旅行时,通常会开启自动驾驶功能,即不需要驾驶员主动操作。用户在解放双手的同时却受限于车内狭窄的空间而不方便进行更多的活动,如读书、使用电脑等。其中,转向盘作为距离驾驶员胸部、头部最近的汽车零件,如果可以拆卸、隐藏或移动则可以提供可观的车内空间,以便提升用户的舒适感。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控制转向柱伸缩和转动来改变转向盘的位置,但是这种转向柱调节方式仅能保证满足不同身材的驾驶员便于持握转向盘,难以做到通过转向柱调节转向盘位置来增大驾驶者的空间,即对增大乘客空间来说意义不大。
另外,还有通过电子控制转向盘和转向盘支架转动,当转向盘和转向盘支架分别转动到某个角度后缩入仪表板横梁后方,从而实现转向盘的隐藏功能。但是,由于需要将安全气囊布置在转向盘轮毂中心位置,直接将转向盘收起就意味着同时失去了安全气囊,这在发生意外事故时,驾驶员缺少安全气囊的保护是非常危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向盘及车辆,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无法同时兼顾增大驾驶员活动空间和设置安全气囊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向盘,其包括底座、轮盘组件、第一锁紧部件、第二锁紧部件以及紧固件,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上;其中,轮盘组件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设的调节孔,调节孔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紧固件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具有相互抵接配合的锁紧状态和沿紧固件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的解锁状态,通过使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解锁状态以调节轮盘组件,进而使紧固件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的不同位置处。
进一步地,调节孔沿预设弧线方向延伸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锁紧部件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出部,以在相邻两个凸出部之间形成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槽底壁凸设有凸台结构,且第一凹槽包括凹陷部;第二锁紧部件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多个凸起部与多个第一凹槽一一对应地设置;其中,当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各个凸起部与相应的第一凹槽内的凸台结构相抵接;当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解锁状态时,各个凸起部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凹槽的凹陷部处。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凸出部分别为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第一凹槽的槽底壁包括沿自第一凸出部至第二凸出部的方向分布的第一槽壁段和第二槽壁段;第二槽壁段沿自第一凸出部至第二凸出部的分布方向逐渐远离第一安装面,以形成凸台结构,并在第一槽壁段处形成凹陷部。
进一步地,凸台结构的凸出顶面和凹陷部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曲面。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凸出部分别为第一凸出部和第二凸出部,凸台结构位于凹陷部的靠近第二凸出部的一侧;当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各个凸起部与相应的第一凹槽两侧的凸出部中的第二凸出部抵接。
进一步地,第二锁紧部件包括第二锁紧板和第二锁紧块,第二锁紧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的槽底壁上开设有插接孔;第二锁紧块包括锁紧块本体和凸设在锁紧块本体上的插接部,锁紧块本体嵌设在第二安装槽内,插接部插设在插接孔内;其中,第二安装面设置在锁紧块本体上;和/或第一锁紧部件包括第一锁紧板和固定设置在第一锁紧板上的第一锁紧块,第一安装面设置在第一锁紧块上。
进一步地,转向盘还包括:螺母,紧固件包括紧固轴和第一卡挡部,紧固轴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光轴段和第一螺纹轴段,第一光轴段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上;螺母旋拧在第一螺纹轴段上并位于底座的远离轮盘组件的一侧;第一卡挡部设置在第一光轴段上并位于第二锁紧部件的远离第一锁紧部件的一侧;和/或第一支撑轴,第一支撑轴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上;第一支撑轴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与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和/或第二支撑轴,第二支撑轴依次穿设在轮盘组件和底座上;第二支撑轴与底座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轴的中心轴线与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
进一步地,轮盘组件包括轮缘和与轮缘固定连接的轮辐,调节孔设置在轮辐上;和/或转向盘还包括定位轴,定位轴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部件和底座上,定位轴和底座固定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转向盘。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转向盘包括底座、轮盘组件、第一锁紧部件、第二锁紧部件以及紧固件,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上;其中,轮盘组件上设置有供紧固件穿设的调节孔,调节孔为条形孔,调节孔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紧固件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相互抵接配合;当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沿紧固件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通过使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解锁状态以调节轮盘组件,进而使紧固件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的不同位置处。
具体实施过程中,组装好的转向盘的结构为紧固件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上,以使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均相对固定,此时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相互抵接配合以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对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时,使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沿紧固件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以使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处于解锁状态,进而使第一锁紧部件在紧固件的穿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轮盘组件在紧固件的穿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就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使轮盘组件沿预设曲线方向相对紧固件运动,以改变紧固件穿设在调节孔的沿调节孔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并改变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在调整好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后,重新使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部件相互抵接配合以重新处于锁紧状态,进而使第二锁紧部件、第一锁紧部件、轮盘组件和底座重新组装好且均相对固定。
本申请的转向盘具备调整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的功能,这样,在底座保持不动时,可以通过改变轮盘组件相对底座的安装角度来增大驾驶员的活动空间,以使驾驶员获得更多的活动空间;并且,本申请的转向盘可以正常设置安全气囊,即对轮盘组件的安装角度的调节不会影响安全气囊功能,可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无法同时兼顾增大驾驶员活动空间和设置安全气囊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向盘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组装后的第一视角的侧视结构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组装后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组装后的第二视角的侧视结构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转向盘的A-A处的剖视结构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转向盘的轮盘组件处于第一安装位置和第二安装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的轮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的第二锁紧部件的第二锁紧块和第二锁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的第一锁紧部件的第一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的第一锁紧部件和第二锁紧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图1中的转向盘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轮盘组件;101、第一安装位置;102、第二安装位置;11、轮缘;12、轮辐;121、调节孔;122、第五穿设孔;124、第九穿设孔;125、注塑件;
20、底座;21、第三穿设孔;22、第六穿设孔;23、第八穿设孔;24、安装板;
30、第一锁紧部件;31、凸出部;311、第一凸出部;312、第二凸出部;32、第一凹槽;321、凸台结构;322、凹陷部;323、第一槽壁段;324、第二槽壁段;325、过渡曲面;33、第一锁紧板;331、第四穿设孔;332、第七穿设孔;34、第一锁紧块;341、第一孔段;
40、第二锁紧部件;41、第二锁紧块;411、凸起部;412、第二凹槽;413、锁紧块本体;414、插接部;415、第四孔段;416、第一凸出本体;417、第二凸出本体;42、第二锁紧板;421、第二安装槽;422、插接孔;423、第三孔段;424、凹陷槽;
50、紧固件;501、紧固轴;502、第一卡挡部;51、螺母;61、第一支撑轴;611、第二卡挡部;62、定位轴;63、第二支撑轴;631、第三卡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向盘,请参考图1至图11,转向盘包括底座20、轮盘组件10、第一锁紧部件30、第二锁紧部件40以及紧固件50,紧固件50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其中,轮盘组件10上设置有供紧固件50穿设的调节孔121,调节孔121为条形孔,调节孔121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121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相互抵接配合;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沿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通过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以调节轮盘组件10,进而使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121的不同位置处。
具体实施过程中,组装好的转向盘的结构为紧固件50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以使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均相对固定,此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相互抵接配合以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对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时,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沿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以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进而使第一锁紧部件30在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轮盘组件10在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就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使轮盘组件10沿预设曲线方向相对紧固件50运动,以改变紧固件50穿设在调节孔121的沿调节孔12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并改变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在调整好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后,重新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相互抵接配合以重新处于锁紧状态,进而使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重新组装好且均相对固定。
本申请的转向盘具备调整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的功能,这样,在底座20保持不动时,可以通过改变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来增大驾驶员的活动空间,以使驾驶员获得更多的活动空间;并且,本申请的转向盘可以正常设置安全气囊,即对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的调节不会影响安全气囊功能,可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无法同时兼顾增大驾驶员活动空间和设置安全气囊的问题。
另外,本申请的转向盘的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快捷;并且通过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的抵接配合,可以保证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之间相对固定的稳定性。
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调节转向盘收缩方法,必然需要使用电动机以及线束控制,而布置这些零件使得本就不充足的仪表板横梁位置处的空间更加紧张;本申请的转向盘采用机械式调节方法,不需要设置电动机以及线束控制等零部件,进而具有占用空间小和成本低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底座20水平放置时,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为轮盘组件10相对水平面的角度。
如图6所示,当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处于第一安装位置101时,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为第一安装角度,处于第一安装位置101的轮盘组件10适用于驾驶员正常驾驶操作轮盘组件10。当轮盘组件10从第一安装位置101运动至第二安装位置102时,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为第二安装角度;轮盘组件10处于第二安装位置102时比轮盘组件10处于第一安装位置101时提供的活动空间更大,故当使用自动驾驶功能时,可以将轮盘组件10调节至第二安装位置102,以为驾驶员提供充足的活动空间。
具体地,调节孔121沿预设弧线方向延伸设置,以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时,可以使轮盘组件10沿预设弧线转动(即绕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转动),以改变紧固件50穿设在调节孔121的沿调节孔12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并改变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其中,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平行。
具体地,调节孔121的孔壁上设置有注塑件125,注塑件125沿调节孔121的周向延伸设置并首尾相接,以使注塑件125围成供紧固件50穿设的空间。通过设置注塑件125以在改变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时,防止调节孔121的孔壁干涩而磨损紧固件50,并防止紧固件50和调节孔121的孔壁之间因摩擦而发出异响。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件30具有第一安装面,第一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出部31,以在相邻两个凸出部3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2,即第一凹槽32必然为多个;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凸设有凸台结构321,且第一凹槽32包括凹陷部322。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第二安装面,第二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411,多个凸起部411与多个第一凹槽3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凸起部411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凹槽32内;其中,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时,各个凸起部411与相应的第一凹槽32内的凸台结构321相抵接;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时,各个凸起部411设置在相应的第一凹槽32的凹陷部322处。
具体实施过程中,通过使第二锁紧部件40绕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转动,以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变;其中,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平行,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均与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垂直。
具体地,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均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垂直,即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平行或相同;凸出部31相对于第一安装面的凸出方向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平行,凸台结构321相对于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的凸出方向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平行,凸起部411相对于第二安装面的凸出方向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平行。并且,根据上述结构可知,凸台结构321的凸出高度必然小于凸出部31的凸出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411,故在相邻两个凸起部411之间形成了第二凹槽412,即第二凹槽412必然为多个;多个凸出部31与多个第二凹槽412一一对应地设置,各个凸出部31必然设置在相应的第二凹槽412内。
具体地,相邻两个凸出部31分别为第一凸出部311和第二凸出部312,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包括沿自第一凸出部311至第二凸出部312的方向分布的第一槽壁段323和第二槽壁段324;第二槽壁段324沿自第一凸出部311至第二凸出部312的分布方向逐渐远离第一安装面,以形成凸台结构321,并在第一槽壁段323处形成凹陷部322;即第二槽壁段324为相对于第一安装面倾斜设置的坡面,以使凸起部411和凸台结构321可以过盈抵接配合。
具体地,凸台结构321的凸出顶面和凹陷部32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曲面325,即第二槽壁段324和第一槽壁段323之间设置有过渡曲面325,以便于凸起部411从第一槽壁段323处运动至第二槽壁段324处,或便于凸起部411从第二槽壁段324处运动至第一槽壁段323处。
可选地,过渡曲面325为圆弧面。
具体地,凸台结构321位于凹陷部322的靠近第二凸出部312的一侧;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时,各个凸起部411与相应的第一凹槽32两侧的凸出部31中的第二凸出部312抵接;这样,可以在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时进一步保证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之间的相对固定的稳定性;并且,第二凸出部312还能够对凸起部411起到限位作用。
可选地,凸台结构321的凸出顶面和第二凸出部312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圆弧倒角,过渡曲面325和第一槽壁段323之间设置有第二圆弧倒角,第一槽壁段323和第一凸出部311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圆弧倒角。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紧部件30包括第一锁紧板33和固定设置在第一锁紧板33上的第一锁紧块34,第一安装面设置在第一锁紧块34上。第二锁紧部件40包括第二锁紧板42和固定设置在第二锁紧板42上的第二锁紧块41,第二安装面设置在第二锁紧块41上;即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锁紧块34和第二锁紧块41相互抵接配合;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锁紧块34和第二锁紧块41沿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
具体地,第一锁紧板33上设置有具有第一安装槽,第一锁紧块34固定嵌设在第一安装槽内;或者第一锁紧板33和第一锁紧块34为一体铸造后机加成型。
可选地,第一锁紧板33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重孔。
具体地,第二锁紧板42和第二锁紧块41的第一种设置方式为:第二锁紧板4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421,第二锁紧块41固定嵌设在第二安装槽421内。
进一步地,第二锁紧块41包括锁紧块本体413和凸设在锁紧块本体413上的插接部414;第二安装槽421的槽底壁上开设有插接孔422;锁紧块本体413用于嵌设在第二安装槽421内,且当锁紧块本体413嵌设在第二安装槽421内时,插接部414插设在插接孔422内。
进一步地,锁紧块本体413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板面,锁紧块本体413的两个板面分别为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第一板面形成第二安装面,插接部414设置在第二板面上。
可选地,插接部414为多个,插接孔422为多个,多个插接部414一一对应地插设在多个插接孔422内;其中,多个插接部414沿第二板面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插接孔422沿第二安装槽421的槽底壁的周向间隔设置。
或者,第二锁紧板42和第二锁紧块41的第二种设置方式为:第二锁紧板42和第二锁紧块41为一体注塑成型结构。
可选地,第二锁紧板42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重孔。
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50包括紧固轴501,紧固轴501的轴向与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相同;紧固轴50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光轴段和第一螺纹轴段,第一光轴段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转向盘还包括螺母51,螺母51旋拧在第一螺纹轴段上并位于底座20的远离轮盘组件10的一侧。通过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并使螺母51拧紧,以使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均相对固定。对于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且螺母51拧紧的状态,当需要对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时,不需要旋拧螺母51以使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分解,仅需旋转第二锁紧部件40,以使第二锁紧部件40绕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转动,以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从锁紧状态转变为解锁状态,此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沿紧固件50的轴向具有间隙,第二锁紧部件40和第一锁紧部件30均可以沿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进行轴向活动,以使轮盘组件10沿紧固件50的轴向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可以手动操作轮盘组件10以对其安装角度进行调整。即通过使第二锁紧部件40绕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转动,以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在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转变。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和轮盘组件10均穿设在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故便于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和轮盘组件10沿第一光轴段进行轴向活动。
具体地,紧固件50还包括第一卡挡部502,第一卡挡部502设置在紧固轴501的第一光轴段上并位于第二锁紧部件40的远离第一锁紧部件30的一侧,以在第一卡挡部502和螺母51的共同作用下,将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锁紧。
可选地,紧固件50为螺栓。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供紧固件50穿设的第二穿设孔,第二穿设孔的孔壁和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之间具有间隙;第一锁紧部件30具有供紧固件50穿设的第一穿设孔,第一穿设孔的孔壁和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之间具有间隙;底座20具有供紧固件50穿设的第三穿设孔21。
具体地,第一穿设孔包括设置在第一锁紧块34上的第一孔段341和设置在第一锁紧板33上的第二孔段。
具体地,第二穿设孔包括设置在第二锁紧板42上的第三孔段423和设置在第二锁紧块41上的第四孔段415;其中,第三孔段423开设在第二安装槽421的槽底壁上,第四孔段415开设在锁紧块本体413上。
可选地,紧固件50的第一螺纹轴段与螺母51的螺纹连接处涂抹有螺纹紧固胶。
可选地,螺母51为带法兰面的非金属嵌件锁紧螺母。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盘还包括第一支撑轴61,第一支撑轴61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第一支撑轴61与底座20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轴61的中心轴线与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以当使轮盘组件10转动以改变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时,轮盘组件10绕第一支撑轴61转动,且第一支撑轴61对轮盘组件10起到支撑的作用。
具体地,第一锁紧部件30具有供第一支撑轴61穿设的第四穿设孔331,第四穿设孔331的孔壁和第一支撑轴61之间具有间隙;轮盘组件10具有供第一支撑轴61穿设的第五穿设孔122,第五穿设孔122的孔壁和第一支撑轴61之间具有间隙;底座20具有供第一支撑轴61穿设的第六穿设孔22。这样,当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从锁紧状态转变为解锁状态后,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在沿紧固件50的第一光轴段进行轴向活动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也能够沿第一支撑轴61进行轴向活动,进而实现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的轴向活动。
具体地,第一支撑轴6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二光轴段和第二螺纹轴段,第二光轴段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部件30和轮盘组件10上;第二螺纹轴段穿设在底座20上,以与底座20螺纹连接,即第六穿设孔22为螺纹孔,进而使第一支撑轴61与底座20相对固定。
具体地,转向盘还包括第二卡挡部611,第二卡挡部611设置在第一支撑轴61上并位于第一锁紧部件30的远离轮盘组件10的一侧,以当第一锁紧部件30进行轴向活动时,第二卡挡部611对第一锁紧部件30起到限位作用。
可选地,第二卡挡部611和第一支撑轴61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转向盘还包括第一螺栓,第一螺栓的螺栓轴形成第一支撑轴61,第一螺栓的螺栓头形成第二卡挡部611。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盘还包括第二支撑轴63,第二支撑轴63依次穿设在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第二支撑轴63与底座20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轴63的中心轴线与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以当使轮盘组件10转动以改变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时,轮盘组件10绕第二支撑轴63转动,且第二支撑轴63对轮盘组件10起到支撑的作用。
具体地,轮盘组件10具有供第二支撑轴63穿设的第九穿设孔124,第九穿设孔124的孔壁和第二支撑轴63之间具有间隙,以使轮盘组件10能够绕第二支撑轴63转动;底座20具有供第二支撑轴63穿设的第十穿设孔。
具体地,第二支撑轴63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光轴段和第三螺纹轴段,第三光轴段穿设在轮盘组件10上;第三螺纹轴段穿设在底座20上,以与底座20螺纹连接,即第十穿设孔为螺纹孔,进而使第二支撑轴63与底座20相对固定。
具体地,转向盘还包括第三卡挡部631,第三卡挡部631设置在第二支撑轴63上并位于轮盘组件10的远离底座20的一侧,以当轮盘组件10转动时,第三卡挡部631对轮盘组件10起到轴向限位作用。
可选地,第三卡挡部631和第二支撑轴63为一体成型结构;进一步地,转向盘还包括第二螺栓,第二螺栓的螺栓轴形成第二支撑轴63,第二螺栓的螺栓头形成第三卡挡部631。
具体地,第五穿设孔122的孔心线和第九穿设孔124的孔心线重合,第五穿设孔122的孔心线和第九穿设孔124的孔心线均与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果第一支撑轴61有第一锁紧部件30和轮盘组件10的轴向活动空间,则当调整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之前,可以不旋拧第一支撑轴61;同样地,如果第二支撑轴63有轮盘组件10的轴向活动空间,则当调整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之前,可以不旋拧第二支撑轴63。如果第一支撑轴61没有第一锁紧部件30和轮盘组件10的轴向活动空间,则在调整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之前,可以稍微拧松第一支撑轴61;同样地,如果第二支撑轴63没有轮盘组件10的轴向活动空间,则在调整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之前,可以稍微拧松第二支撑轴63。
在本实施例中,转向盘还包括定位轴62,定位轴62依次穿设在第一锁紧部件30和底座20上,以使第一锁紧部件30可以沿定位轴62进行轴向活动;定位轴62和底座20固定连接。
可选地,定位轴62为销轴。
具体地,第一锁紧部件30具有供定位轴62穿设的第七穿设孔332,第七穿设孔332的孔壁和定位轴62之间具有间隙;底座20具有供定位轴62穿设的第八穿设孔23,定位轴62与第八穿设孔23的孔壁紧密接触,以使定位轴62和底座20过盈配合,进而使定位轴62和底座20相对固定。
具体地,第四穿设孔331和第七穿设孔332均设置在第一锁紧板33上。
在本实施例中,轮盘组件10包括轮缘11和与轮缘11固定连接的轮辐12,调节孔121、第五穿设孔122和第九穿设孔124均设置在轮辐12上。
具体地,轮辐12为两个,两个轮辐12分别为第一轮辐和第二轮辐,调节孔121和第五穿设孔122均设置在第一轮辐上,第九穿设孔124设置在第二轮辐上。
可选地,轮盘组件10为一体铸造后机加成型。
可选地,各个轮辐12上均设置有多个第三减重孔。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20包括两个安装板24,两个安装板24分别为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第三穿设孔21、第六穿设孔22和第八穿设孔23均设置在第一安装板上,第十穿设孔设置在第二安装板上。
具体地,当底座20水平放置时,第一安装板与水平方向垂直。
具体地,两个安装板24相对设置。
可选地,底座20上设置有多个第四减重孔。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各个凸起部411,凸起部411的顶面设置有台阶结构,以使凸起部411包括第一凸出本体416和第二凸出本体417,第一凸出本体416的凸出高度高于第二凸出本体417的凸出高度,第一凸出本体416和第二凸出本体417的分布方向与第二安装面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垂直,第二安装面的中心线与第二安装面垂直;第一凸出本体416用于与凸台结构321相抵接或用于设置在凹陷部322处;这种凸起部411的结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第二锁紧部件40的安装环境。
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二锁紧板42的周向,第二锁紧板42的侧边凹设有凹陷槽424,凹陷槽424为两个、或三个、或四个;且凹陷槽424的槽壁为圆滑的曲面,以使第二锁紧板42适用于手握动作,便于人手旋拧。可选地,凹陷槽424的槽壁为圆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穿设孔内、第二穿设孔内、第四穿设孔331内、第五穿设孔122内、第九穿设孔124内均设置有衬套并涂抹有润滑脂,以避免机械干磨而损坏零件,并避免因摩擦而产生异响。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提供的转向盘中,转向盘包括底座20、轮盘组件10、第一锁紧部件30、第二锁紧部件40以及紧固件50,紧固件50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其中,轮盘组件10上设置有供紧固件50穿设的调节孔121,调节孔121为条形孔,调节孔121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121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锁紧状态和解锁状态;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锁紧状态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相互抵接配合;当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沿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通过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以调节轮盘组件10,进而使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调节孔121的不同位置处。
具体实施过程中,组装好的转向盘的结构为紧固件50依次穿设在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上,以使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均相对固定,此时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相互抵接配合以处于锁紧状态。当需要对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时,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沿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以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解锁状态,进而使第一锁紧部件30在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轮盘组件10在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上具有一定的活动空间,这样就可以通过手动操作使轮盘组件10沿预设曲线方向相对紧固件50运动,以改变紧固件50穿设在调节孔121的沿调节孔121的延伸方向的位置,并改变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在调整好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后,重新使第一锁紧部件30和第二锁紧部件40相互抵接配合以重新处于锁紧状态,进而使第二锁紧部件40、第一锁紧部件30、轮盘组件10和底座20重新组装好且均相对固定。
本申请的转向盘具备调整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的功能,这样,在底座20保持不动时,可以通过改变轮盘组件10相对底座20的安装角度来增大驾驶员的活动空间,以使驾驶员获得更多的活动空间;并且,本申请的转向盘可以正常设置安全气囊,即对轮盘组件10的安装角度的调节不会影响安全气囊功能,可以保证驾驶员的安全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车辆无法同时兼顾增大驾驶员活动空间和设置安全气囊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转向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20)、轮盘组件(10)、第一锁紧部件(30)、第二锁紧部件(40)以及紧固件(50),所述紧固件(50)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所述轮盘组件(10)和所述底座(20)上;
其中,所述轮盘组件(10)上设置有供所述紧固件(50)穿设的调节孔(121),所述调节孔(121)沿预设曲线方向延伸设置,以使所述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所述调节孔(121)的沿其延伸方向的不同位置处,进而对所述轮盘组件(10)相对所述底座(20)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
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相互抵接配合的锁紧状态和沿所述紧固件(50)的穿设方向具有间隙的解锁状态,通过使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以调节所述轮盘组件(10),进而使所述紧固件(50)可选择地穿设在所述调节孔(121)的不同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孔(121)沿预设弧线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具有第一安装面,所述第一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出部(31),以在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31)之间形成第一凹槽(32);所述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凸设有凸台结构(321),且所述第一凹槽(32)包括凹陷部(322);
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具有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二安装面上沿其周向间隔设置有多个凸起部(411),多个所述凸起部(411)与多个所述第一凹槽(32)一一对应地设置;
其中,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凸起部(41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32)内的凸台结构(321)相抵接;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解锁状态时,各个所述凸起部(411)设置在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32)的凹陷部(322)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31)分别为第一凸出部(311)和第二凸出部(312),所述第一凹槽(32)的槽底壁包括沿自所述第一凸出部(311)至所述第二凸出部(312)的方向分布的第一槽壁段(323)和第二槽壁段(324);所述第二槽壁段(324)沿自所述第一凸出部(311)至所述第二凸出部(312)的分布方向逐渐远离所述第一安装面,以形成所述凸台结构(321),并在所述第一槽壁段(323)处形成所述凹陷部(32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结构(321)的凸出顶面和所述凹陷部(322)的底壁之间设置有过渡曲面(325)。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凸出部(31)分别为第一凸出部(311)和第二凸出部(312),所述凸台结构(321)位于所述凹陷部(322)的靠近所述第二凸出部(312)的一侧;当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处于所述锁紧状态时,各个所述凸起部(411)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凹槽(32)两侧的所述凸出部(31)中的所述第二凸出部(312)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包括第二锁紧板(42)和第二锁紧块(41),所述第二锁紧板(4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槽(421),所述第二安装槽(421)的槽底壁上开设有插接孔(422);所述第二锁紧块(41)包括锁紧块本体(413)和凸设在所述锁紧块本体(413)上的插接部(414),所述锁紧块本体(413)嵌设在第二安装槽(421)内,所述插接部(414)插设在所述插接孔(422)内;其中,所述第二安装面设置在所述锁紧块本体(413)上;和/或
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包括第一锁紧板(33)和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板(33)上的第一锁紧块(34),所述第一安装面设置在所述第一锁紧块(34)上。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盘还包括:
螺母(51),所述紧固件(50)包括紧固轴(501)和第一卡挡部(502),所述紧固轴(501)包括沿其轴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光轴段和第一螺纹轴段,所述第一光轴段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所述轮盘组件(10)和所述底座(20)上;所述螺母(51)旋拧在所述第一螺纹轴段上并位于所述底座(20)的远离所述轮盘组件(10)的一侧;所述第一卡挡部(502)设置在所述第一光轴段上并位于所述第二锁紧部件(40)的远离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的一侧;和/或
第一支撑轴(61),所述第一支撑轴(61)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所述轮盘组件(10)和所述底座(20)上;所述第一支撑轴(61)与所述底座(2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轴(61)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和/或
第二支撑轴(63),所述第二支撑轴(63)依次穿设在所述轮盘组件(10)和所述底座(20)上;所述第二支撑轴(63)与所述底座(2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轴(63)的中心轴线与所述预设弧线所在的圆的中心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向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轮盘组件(10)包括轮缘(11)和与所述轮缘(11)固定连接的轮辐(12),所述调节孔(121)设置在所述轮辐(12)上;和/或
所述转向盘还包括定位轴(62),所述定位轴(62)依次穿设在所述第一锁紧部件(30)和所述底座(20)上,所述定位轴(62)和所述底座(20)固定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向盘。
CN202211230582.3A 2022-09-30 2022-09-30 转向盘及车辆 Pending CN1154653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0582.3A CN115465349A (zh) 2022-09-30 2022-09-30 转向盘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0582.3A CN115465349A (zh) 2022-09-30 2022-09-30 转向盘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65349A true CN115465349A (zh) 2022-12-13

Family

ID=843368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0582.3A Pending CN115465349A (zh) 2022-09-30 2022-09-30 转向盘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6534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617A (zh) * 2012-07-12 2014-06-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倾斜转向装置
CN103958324A (zh) * 2012-11-28 2014-07-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CN104203718A (zh) * 2012-03-26 2014-12-10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夹紧螺栓的插接体
CN111332355A (zh) * 2018-12-19 2020-06-2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移动的方向盘总成
CN114802411A (zh) * 2021-01-27 2022-07-29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03718A (zh) * 2012-03-26 2014-12-10 蒂森克虏伯普利斯坦有限公司 用于夹紧螺栓的插接体
CN103874617A (zh) * 2012-07-12 2014-06-18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倾斜转向装置
CN103958324A (zh) * 2012-11-28 2014-07-30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转向盘的位置调节装置
CN111332355A (zh) * 2018-12-19 2020-06-26 福特全球技术公司 可移动的方向盘总成
CN114802411A (zh) * 2021-01-27 2022-07-29 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转向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97685A (en) Adjustable steering lock
CN203698440U (zh) 高度可调节负载载运支架
CN205769036U (zh) 可调隔离套
US8469459B2 (en) Wheel ornament retention system
JP3117632B2 (ja) 回転コネクタとスイッチとの取付構造
US4412696A (en) Door handle device for an automotive vehicle
JP3412799B2 (ja) 相対回転部材間継電装置
US20220397146A1 (en) Fastening means
CN10213777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盘组件
CN115465349A (zh) 转向盘及车辆
CN101861256B (zh) 用于外侧镜子单元的安装构造
US6979091B2 (en) Door mirror set plate
US6419055B1 (en) Variable-attitude mount for brake controllers and the like
US7475930B2 (en) Interior components of motor vehicles
US6971675B2 (en) Quick release steering wheel system and method
CN211995409U (zh) 车顶支撑平台及智能驾驶车辆
CN218400401U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传感器结构与车辆
US20040011097A1 (en) Electromechanical keyless entry system for storage devices
JPS61203236A (ja) 重い構成要素、特にエンジン用の取付け装置
CN210852226U (zh) 汽车室内灯安装结构和汽车
CN109606010A (zh) 车轮装饰罩
US20230191831A1 (en) Vehicle wheel assembly
CN220662440U (zh) 门槛外装饰板组件以及车辆
CN221078067U (zh) 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CN212828310U (zh) 一种汽车abs安装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