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78067U - 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078067U
CN221078067U CN202323193372.4U CN202323193372U CN221078067U CN 221078067 U CN221078067 U CN 221078067U CN 202323193372 U CN202323193372 U CN 202323193372U CN 221078067 U CN221078067 U CN 2210780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mounting
engine
assembly
fix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319337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智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feng Honda Eng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feng Honda Engine Co Lt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feng Honda Eng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feng Honda Engine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0780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0780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的调节座、安装于调节座的立柱以及用于固定卡夹座和插头座的固定组件。底座设有安装部,调节座安装于安装部,调节座能够在水平面相对底座移动及转动。固定组件安装于立柱,固定组件能够沿立柱的轴向移动以调节固定组件的空间高度,且固定组件还能够相对立柱转动以调节固定组件的空间角度。如此,在无发动机的情况下,采用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模拟所有卡夹座和插头座的位置,并在卡夹座和插头座安装发动机线束,实现发动机线束空间走向的摸拟,这样便能够在实车发动机线束安装前验证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符合度,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特殊零件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发动机线束需安装在发动机的外部与发动机舱的内壁之间的狭窄空间内,此空间内的环境较为恶劣,例如该空间存在高温、高频振动及不规则的低频振动等。因此,发动机线束的走向及空间分布的确定,对发动机的运行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常地,在实车安装后对发动机线束进行检证,例如检证发动机线束在实车安装中是否存在干涉。然而,实车安装往往在比较靠后的设计阶段,在发动机线束设计、首次生产完成到实车发动机线束安装检证期间,无法进行发动机线束的空间符合度检证。若等到实车发动机线束安装检证后,需要一段时间对发动机线束修正方案进行再生产和再检证,导致整个设计开发周期长。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能够在实车发动机线束安装前验证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符合度,缩短开发周期。
一种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安装部;
调节座以及安装于所述调节座的立柱,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调节座能够在水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及转动;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线束的卡夹座及插头座,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柱,所述固定组件能够沿所述立柱的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固定组件的空间高度,且所述固定组件还能够相对所述立柱转动以调节所述固定组件的空间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所述调节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具有第一锁紧状态以及第一松开状态,在第一锁紧状态下,所述调节座相对所述底座固定不动;在所述第一松开状态下,所述调节座能够在水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及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座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调节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条形孔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座、第一安装件以及第二安装件,所述安装支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调节座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所述座体的顶部用于将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将所述安装支座安装于所述底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阵列排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座体顶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条形孔内并能够在所述条形孔内移动,第一安装件设于凸出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固定于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并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用于将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所述第一螺栓套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调节座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固定于所述座体背离所述凸出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栓,并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用于将所述安装支座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螺栓套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固定部用于固定卡夹座以及插头座;所述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柱,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具有第二锁紧状态以及第二松开状态,在所述第二锁紧状态下,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立柱固定不动;在所述第二松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移动,所述固定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以水平方向为旋转中心转动以调节所述固定部的空间角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松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能够以所述立柱的轴向为旋转中心转动,所述固定部能够在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组件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包括卡箍以及锁紧扣,所述卡箍包括呈弧形的卡箍本体、连接于所述卡箍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卡箍本体套设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轴螺纹连接有锁紧扣。
上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采用固定组件固定卡夹座以及插头座。根据图纸调整固定组件,例如将调节座在水平面相对底座移动和转动,这样可在水平面内将立柱调节到任意位置;例如,也可将固定组件沿立柱的轴向移动,这样可将固定组件调整到合适的空间高度;例如,也可转动固定组件来调整固定组件的空间角度,以模拟卡夹座以及插头座的空间角度。如此,在无发动机的情况下,采用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模拟所有卡夹座和插头座的位置,并在卡夹座和插头座安装发动机线束,实现发动机线束空间走向的摸拟,这样便能够在实车发动机线束安装前验证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符合度,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座、立柱以及固定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第一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第二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底座;11、安装部;111、安装孔;20、调节座;21、条形孔;30、立柱;40、固定组件;41、固定部;42、连接轴;50、第一安装组件;51、安装支座;511、座体;512、凸出部;52、第一安装件;521、第一螺栓;522、第一螺母;523、第一垫片;53、第二安装件;531、第二螺栓;532、第二螺母;533、第二垫片;60、第二安装组件;61、卡箍;611、卡箍本体;612、第一连接部;613、第二连接部;62、锁紧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参阅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的调座、立柱以及固定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包括底座10、安装于底座10的调节座20、安装于调节座20的立柱30以及安装于立柱30的固定组件40。固定组件40用于固定卡夹座以及插头座。需要说明的是,卡夹座以及插头座是安装在发动机线束上。
参阅图1和图2,底座10设有安装部11,调节座20安装于安装部11,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相对底座10移动及转动。固定组件40安装于立柱30,固定组件40能够沿立柱30的轴向移动以调节固定组件40的空间高度,且固定组件40还能够相对立柱30转动以调节固定组件40的空间角度。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比发动机略大的平板作为底座10。
上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采用固定组件40固定卡夹座以及插头座。根据图纸调整固定组件40,例如将调节座20在水平面相对底座10移动及转动,这样可在水平面内将立柱30调节到任意位置;例如,也可将固定组件40沿立柱30的轴向移动,这样可将固定组件40调整到合适的空间高度;例如,也可转动固定组件40来调整固定组件40的空间角度,以模拟卡夹座以及插头座的空间角度。如此,在无发动机的情况下,采用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模拟所有卡夹座和插头座的位置,并在卡夹座和插头座安装发动机线束,实现发动机线束空间走向的摸拟,这样便能够在实车发动机线束安装前验证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符合度,有利于缩短开发周期。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50。所述调节座20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组件50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1。所述第一安装组件50具有第一锁紧状态以及第一松开状态,在第一锁紧状态下,所述调节座20相对所述底座10固定不动;在所述第一松开状态下,所述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相对所述底座10移动及转动。松开第一安装组件50,外力作用于调节座20,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相对底座10移动及转动,这样可在水平面内将立柱30调整到任意位置。如此,通过第一安装组件50可将调节座20安装于底座10,同时也方便调整调节座20。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述底座10设有安装孔111。
可选地,安装孔111为圆形孔。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安装孔111也可为其它形状,不以此为限。
需要说明的是,安装孔111的数量以及排布方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111设有多个,多个安装孔111阵列排布,这样可在底座10安装多个立柱30,多个立柱30可布设多个卡夹座及插头座,以模拟所有卡夹座和插头座的位置,并在卡夹座和插头座安装发动机线束,实现发动机线束空间走向的摸拟。
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安装孔111之间的距离为5cm,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安装孔111之间的距离也可为1cm、2cm等,不以此为限。
参阅图2,所述调节座20设有条形孔21,所述条形孔21沿所述调节座20的长度方向延伸。立柱30位于条形孔21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具体地,调节座2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与立柱30适配的固定孔,立柱30设于固定孔内并与固定孔的孔壁连接配合。通过设置条形孔21,调节座20能够相对底座10沿条形孔21的延伸方向移动,实现调节座20在水平面的移动。
进一步地,参阅图1、图2和图3,第一安装组件50包括安装支座51、第一安装件52以及第二安装件53。所述安装支座51包括座体511,所述座体511位于所述底座10与所述调节座20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52设于所述座体511的顶部用于将所述调节座20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51。所述第二安装件53设于所述座体511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件53设于所述安装孔111内用于将所述安装支座51安装于所述底座10。
需要调整调节座20时,松开第一安装件52,外力作用于调节座20,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内相对底座10沿条形孔21的延伸方向移动,以在水平面内调整立柱30与安装部11之间的距离。待调整完成后,锁紧第一安装件52。松开第二安装件53,外力作用于调节座20,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内相对底座10转动,以在水平面内调整调节座20的角度。待调整完成后,锁紧第二安装件53。如此,方便调节座20在水平面移动及转动。
具体地,座体511的尺寸小于调节座20的尺寸,使得调节座20悬设于底座10的上方,使得调节座20与底座10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隔,即调节座20的下表面与底座10的上表面不会直接接触,这样能够减少底座10与调节座20之间的摩擦力,减少调节座20和底座10的磨损,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调节座20转动以及移动的顺畅性。
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3,安装支座51还包括设于所述座体511顶部的凸出部512,所述凸出部512设于所述条形孔21内并能够在所述条形孔21内移动,第一安装件52设于凸出部512。由于凸出部512设于条形孔21内,使得调节座20在水平面的移动具有导向性,进而提高调节座20在水平面移动的可靠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安装件52包括第一螺栓521以及第一螺母522,所述第一螺栓521的头部固定于所述凸出部512。所述第一螺母52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521,并与所述第一螺栓521配合用于将所述调节座20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51。拧松第一螺母522,外力作用于调节座20,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内沿条形孔21的延伸方向移动。待调整完成后,拧紧第一螺母522,以将调节座20锁紧于安装支座51。如此,一方面,可将调节座20牢固地安装于安装支座51,另一方面,也方便调节座20在水平面移动。
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一螺栓521套设有第一垫片523,所述第一垫片523位于所述调节座20与所述第一螺母522之间。如此设置,能够防止第一螺母522松动,提高调节座20与安装支座5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二安装件53包括第二螺栓531以及第二螺母532,所述第二螺栓531的头部固定于所述座体511背离所述凸出部512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母532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栓531,并与所述第二螺栓531配合用于将所述安装支座51安装于所述底座10。拧松第二螺母532,外力作用于调节座20,调节座20能够在水平面内转动。待调整完成后,拧紧第二螺母532,以将安装支座51锁紧于底座10。如此,一方面,可将调节座20牢固地安装于底座10,另一方面,也方便调节座20在水平面转动。
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3,所述第二螺栓531套设有第二垫片533,所述第二垫片533位于所述底座10与所述第二螺母532之间。如此设置,能够防止第二螺母532松动,提高安装支座51与底座10之间连接的牢固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所述固定组件40包括固定部41,固定部41用于固定卡夹座以及插头座。
可选地,参阅图2,固定部41为方形的固定框,固定框的相对两侧均设有开口。如此,可从开口将卡夹座以及插头座放置于固定框内。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部41也可为其它结构,例如固定部41为固定夹,不以此为限。
进一步地,参阅图2和图4,所述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60。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安装于所述立柱30,所述固定部41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具有第二锁紧状态以及第二松开状态,在所述第二锁紧状态下,所述固定部41相对所述立柱30固定不动。在所述第二松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能够带动所述固定部41沿所述立柱30的轴向移动,所述固定部41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以水平方向为旋转中心转动以调节所述固定部41的空间角度。
需要调整时,参阅图2,松开第二安装组件60,可根据图纸调整固定部41,例如外力作用于第二安装组件60,第二安装组件60沿立柱30的轴向移动,进而带动固定组件40移动,从而将固定组件40调整到合适的高度。例如,还可外力作用于固定部41,使得固定部41相对第二安装组件60以水平方向为旋转中心转动,以调整固定部41的空间角度,使得固定部41的空间角度调整到与图纸中卡夹座和插头座的空间角度相一致。如此,在无发动机的情况下,可确定发动机线束的空间走向以及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分布,以验证发动机线束在发动机舱内的空间符合度,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运行质量。
进一步地,参阅图2,在所述第二松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还能够以所述立柱30的轴向为旋转中心转动,所述固定部41能够在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移动。如此,可对固定部41的位置进行微调,例如当立杆的附近有比较近的卡夹座和插头座,且各卡夹座和插头座之间的高度不相同时,通过将第二安装组件60以立柱30的轴向为旋转中心转动以及将固定部41相对第二安装组件60移动,这样一个固定部41能够同时固定多个卡夹座和插头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阅图2和图4,所述第二安装组件60还包括卡箍61以及锁紧扣62。所述卡箍61包括呈弧形的卡箍本体611、连接于所述卡箍本体61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612以及第二连接部613,所述卡箍本体611套设于所述立柱30。所述第一连接部612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613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如此,固定部41通过卡箍61安装于立柱30,卡箍61包覆于立柱30的外周,这样有利于将固定组件40牢固地安装于立柱30。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组件40包括与所述固定部41连接的连接轴42,所述连接轴42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轴42螺纹连接有锁紧扣62。松开锁紧扣,卡箍能够沿立柱30的轴向移动以及以立柱30的轴向为旋转中心转动,同时固定部41还能够沿连接轴42的轴向移动以及以连接轴42的轴向为旋转中心转动。如此,方便调节固定部41的空间位置以及空间角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出现这些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这些术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若有出现这些术语“第一”、“第二”,这些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有出现术语“多个”,“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这些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有出现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等类似的描述,其含义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若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若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如若存在,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设有安装部;
调节座以及安装于所述调节座的立柱,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部,所述调节座能够在水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及转动;
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安装线束的卡夹座及插头座,所述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柱,所述固定组件能够沿所述立柱的轴向移动以调节所述固定组件的空间高度,且所述固定组件还能够相对所述立柱转动以调节所述固定组件的空间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组件,所述调节座通过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
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具有第一锁紧状态以及第一松开状态,在第一锁紧状态下,所述调节座相对所述底座固定不动;在所述第一松开状态下,所述调节座能够在水平面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及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有安装孔,所述调节座设有条形孔,所述条形孔沿所述调节座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立柱位于所述条形孔沿其延伸方向的一端;
所述第一安装组件包括安装支座、第一安装件以及第二安装件,所述安装支座包括座体,所述座体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调节座之间,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所述座体的顶部用于将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座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安装件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用于将所述安装支座安装于所述底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安装孔阵列排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支座还包括设于所述座体顶部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设于所述条形孔内并能够在所述条形孔内移动,所述第一安装件设于所述凸出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件包括第一螺栓以及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栓的头部固定于所述凸出部;所述第一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螺栓,并与所述第一螺栓配合用于将所述调节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座;所述第一螺栓套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一垫片位于所述调节座与所述第一螺母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件包括第二螺栓以及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栓的头部固定于所述座体背离所述凸出部的一侧,所述第二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二螺栓,并与所述第二螺栓配合用于将所述安装支座安装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螺栓套设有第二垫片,所述第二垫片位于所述底座与所述第二螺母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部,所述固定部用于固定卡夹座以及插头座;
所述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还包括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安装于所述立柱,所述固定部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具有第二锁紧状态以及第二松开状态,在所述第二锁紧状态下,所述固定部相对所述立柱固定不动;在所述第二松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能够带动所述固定部沿所述立柱的轴向移动,所述固定部能够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组件以水平方向为旋转中心转动以调节所述固定部的空间角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松开状态下,所述第二安装组件还能够以所述立柱的轴向为旋转中心转动,所述固定部能够在水平方向相对所述第二安装组件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组件包括卡箍以及锁紧扣,所述卡箍包括呈弧形的卡箍本体、连接于所述卡箍本体两端的第一连接部以及第二连接部,所述卡箍本体套设于所述立柱,所述第一连接部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部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孔对应的第二连接孔;
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与所述固定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于所述第一连接孔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孔内,所述连接轴螺纹连接有锁紧扣。
CN202323193372.4U 2023-11-27 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Active CN221078067U (zh)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078067U true CN221078067U (zh) 2024-06-04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8641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a computer system in a vehicle
CN221078067U (zh) 发动机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CN118090227A (zh) 线束空间布设模拟装置
US8534636B2 (en) Mounting construction for an outside mirror unit
US20220109223A1 (en) Apparatus for mounting a transceiver radio unit to a component of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287486B (zh) 车灯固定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CN213199680U (zh) 一种车感组件和卷收器
CN211694068U (zh) 安装支架
CN214173742U (zh) 一种发动机扭振测试用支撑装置
CN111674354A (zh) 一种车感组件和卷收器
CN219977784U (zh) 减震器试验夹具及减震器试验台
CN114641413B (zh) 驾驶员安全气囊模块联接组件
CN204506725U (zh) 用于汽车后视镜驱动器的安装结构
CN112389337B (zh) 水平度调节装置、车载显示装置及车辆
CN109386658B (zh) 管卡安装支架单元、管卡安装支架组件及车辆
CN220320900U (zh) 一种台架样车及其屏幕固定机构
CN117644826A (zh) 车载支架及车辆
CN219453551U (zh) 一种杆上用的小型设备安装架
CN216269014U (zh) 一种车载投影系统及汽车
CN216002848U (zh) 汽车外部后视镜固定工装
CN214947993U (zh) 笔记本电脑支架
CN109747556B (zh) 一种汽车后视支架及汽车后视显示装置
CN218198134U (zh) 一种舵机控制雷达装置
CN217470565U (zh) 控制装置以及车辆
US20230415664A1 (en) Vehicle monitor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