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1531A -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 Google Patents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51531A
CN115451531A CN202210931144.3A CN202210931144A CN115451531A CN 115451531 A CN115451531 A CN 115451531A CN 202210931144 A CN202210931144 A CN 202210931144A CN 115451531 A CN115451531 A CN 1154515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oor
risk
guide door
air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93114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51531B (zh
Inventor
张引
李彬彬
李茜
牛天威
尚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x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3114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515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515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15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51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515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24F11/41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 F24F11/43Defrosting; Preventing freezing of indoor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无风感空调。本发明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包括:在无风感模式下,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第一微孔被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本发明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无风感空调,只需对副导风门进行驱动调节,即可减少甚至避免凝露的产生,不会出现频繁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甚至无法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而且不易对故障识别造成干扰。

Description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一般通过往室内吹冷风或暖风,来调节环境温度,目前,存在一些采用微孔送风,来降低风感的无风感空调。
然而,尽管现有的无风感空调在吹风感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但实际上无法避免的会造成制冷量在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以及部分冷量堆积在风道内部,而形成内、外温差,容易造成凝露。针对这一情况,常用的手段是通过控制无风感模式的进入和退出,来避免产生凝露,但采取此种处理方式会造成面对湿度、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空调器会频繁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甚至无法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一则影响用户体验,二则无法与故障情况进行区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调节装置及无风感空调,以缓解现有技术中无风感空调存在的用户体验较差、干扰故障识别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应用于无风感空调,所述无风感空调包括安装于出风口处的主导风门和副导风门,所述主导风门上开设有第一微孔,所述副导风门上开设有第二微孔。
所述方法包括:
在无风感模式下,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只需对副导风门进行驱动调节,即可减少甚至避免凝露的产生,不会出现频繁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甚至无法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而且不易对故障识别造成干扰。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的步骤包括:
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获取凝露风险程度;
根据所述凝露风险程度,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所述凝露风险越高,则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的减小幅度越大。
有益效果在于,针对不同的凝露风险程度,能够在尽快消除凝露风险的前提下,减小对用户体验感的影响。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所述根据所述凝露风险程度,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低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第一长度,以加大所述第二微孔与所述第一微孔的重合面积;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中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第二长度,以减小所述副导风门与所述主导风门的重叠面积;
所述第二长度长于所述第一长度。
有益效果在于,可根据不同的凝露风险程度,适应性地对出风面积进行小幅微调或大幅粗调。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
和/或,所述第二长度与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正相关。
有益效果在于,不但可获得较佳的微调效果,而且可通过设置不同的粗调幅度,在消除凝露风险的同时,更好地保证用户的体验感。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均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微孔与所述第二微孔在任一相同方向上的孔间距均相等。
所述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指令后,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至n行所述第一微孔的边界分别与n行所述第二微孔的边界齐平的位置;
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的x/X倍,以使所述第二微孔的部分或全部与所述第一微孔重合,其中,X为预设的微调档位总数。
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送风区域和风感的调节。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副导风门处于偏离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最靠近所述副导风门的一排所述第一微孔为后排微孔,最靠近所述主导风门的一排所述第二微孔为前排微孔,所述第二微孔的行间距为单位间距。
所述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至n行所述第一微孔的边界分别与n行所述第二微孔的边界齐平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至所述前排微孔的前边界与所述后排微孔的后边界齐平的位置;
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所述单位间距的n倍。
有益效果在于,可实现主导风门上的n行第一微孔与副导风门上的n行第二微孔边界齐平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根据所述凝露风险的高度,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高风险时,控制空调压缩机的频率降低,直至所述凝露风险降低至中风险以下;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移动复位。
有益效果在于,可更快地减小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当所述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副导风门复位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获取所述凝露风险程度;
若所述凝露风险仍为超高风险,则退出所述无风感模式,直到所述凝露风险降低至低风险以下,重新进入所述无风感模式;
若所述凝露风险降低至高风险,则执行所述控制空调压缩机的频率降低的步骤。
有益效果在于,可快速减小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与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差;
根据所述温度差,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判断为存在所述凝露风险。
有益效果在于,温度检测误差较低,可防止系统发生误判,提高对凝露风险的判断精准度。
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所述获取凝露风险程度的步骤包括: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低风险;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中风险;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获取相对湿度;
若所述相对湿度小于等于湿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高风险;
若所述相对湿度大于所述湿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
有益效果在于,根据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以及相对湿度,可实现对凝露风险程度的精确判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装置,其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存在所述凝露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无风感空调,其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装置、无风感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均具有与上述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相同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在副导风门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在副导风门滑出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在常规模式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中的主导风门的开孔区域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中的副导风门的开孔区域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的第一示意性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区域和风感调节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的第二示意性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的第三示意性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主导风门;111-第一微孔;120-副导风门;121-第二微孔;122-齿条;130-出风口;140-齿轮;
601-判断模块;602-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风感空调在无风感模式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无风感空调包括主导风门110和副导风门120,在此无风感模式下,主导风门110闭合,以封住空调出风口130,副导风门120与主导风门110部分重叠,以实现无风感效果。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风感空调在副导风门位于初始位置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此时,主导风门110关闭,副导风门120偏离出风口130,副导风门120未对主导风门110产生覆盖,其中,齿轮140与设置在副导风门120上的齿条122啮合,在电机或其他机构的驱动下,齿轮140能够发生转动,进而,设有齿条122的副导风门120会沿主导风门110移动;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风感空调在副导风门滑出后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此时,主导风门110关闭,副导风门120滑出一定长度,副导风门120与主导风门110部分重叠,副导风门120能够对主导风门110上的第一微孔111形成部分遮挡,出风面积小于图2示意状态下的无风感空调。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无风感空调在常规模式(即非无风感模式)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在此常规模式下,副导风门120处于初始位置,与主导风门110完全错开,主导风门110打开,以敞开空调出风口130,实现导风效果。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导风门的开孔区域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主导风门110上开设有孔径为D的第一微孔111,L1为第一微孔111沿副导风门120的移动方向的孔间距,L2为第一微孔111沿垂直于副导风门120的移动方向的孔间距;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主导风门的开孔区域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副导风门120上开设有孔径为d的第二微孔121,l1为第二微孔121沿副导风门120的移动方向的孔间距,l2为第二微孔121沿垂直于副导风门120的移动方向的孔间距,其中,D>d,L1=l1,L2=l2。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方法包括:
S202,在无风感模式下,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空调运行无风感模式时,在无凝露风险的情况下,空调可以当前状态继续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以适应用户的需求;而存在凝露风险后,则需对空调状态进行调节,以防止造成凝露。
S204,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
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被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减小后,第一微孔的通风面积会增加,使得无风感空调器的出风量增大,而凝露是冷量堆积在空调风道内部,导致风道内外温差较大造成的,增大空调出风量,能够提高风道内部冷量的排出速度,从而,可减少风道内部堆积的冷量,使得风道内外温差减小,以消除凝露风险,减少甚至避免凝露的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调节方法,只需对副导风门进行驱动调节,即可减少甚至避免凝露的产生,不会出现频繁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甚至无法退出、进入无风感模式的问题,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而且不易对故障识别造成干扰。
上述步骤S204具体可包括:若存在凝露风险,则获取凝露风险程度;根据凝露风险程度,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凝露风险越高,则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被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的减小幅度越大,也就是说,凝露风险较低时,可使副导风门移动较小的长度,使得第一微孔的通风面积小幅增加,因此时凝露风险原本就较低,故小幅增大出风面积,也可消除凝露风险,同时,还能减小对用户体验感的影响;而凝露风险较高时,可使副导风门移动较大的长度,使得第一微孔的通风面积大幅增加,以尽快消除凝露风险,从而,针对不同的凝露风险程度,能够在尽快消除凝露风险的前提下,减小对用户体验感的影响。
具体地,将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的孔径设置为大于副导风门上的第二微孔的孔径,如此,主导风门的与副导风门重叠的区域的第一微孔必然会被部分或全部覆盖,这部分第一微孔的实际通风面积小于第一微孔本身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可通过以下具体的控制方法对副导风门进行调节。
A1、当凝露风险为低风险时,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第一长度,以加大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的重合面积,在此过程中,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的重叠面积仅发生很小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即主导风门上原本被副导风门覆盖的第一微孔,仍然会被副导风门覆盖,只不过被覆盖的面积减小了,从而,可实现对出风面积的小幅微调。
A2、当凝露风险为中风险时,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第二长度,以减小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的重叠面积,其中,第二长度长于第一长度,因此,在此过程中,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的重叠面积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副导风门对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的覆盖区域的面积。当副导风门对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的覆盖区域的面积减小后,主导风门原本被副导风门部分或全部覆盖的第一微孔中,会有部分第一微孔不再被副导风门覆盖,这部分脱离副导风门覆盖区域的第一微孔的实际通风面积会恢复为第一微孔本身的面积,从而,可在较大的程度上加大空调的实际出风面积,从而,可实现对出风面积的大幅粗调。
进一步地,将第一长度设置为小于第二微孔的孔径,如此,在凝露风险为低风险时,出风面积的调节程度能够被限制在仅调节第二微孔与相对应的第一微孔的重合面积的区间内,可获得较佳的小幅微调效果。
还可将第二长度设置为与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设置为正相关,也就是说,空调风道内外温差越大,则副导风门移动的距离越长,主导风板上由覆盖状态变为非覆盖状态的第一微孔的个数越多,从而,增加的出风面积越大,也就是说,中风险也分不同的程度,在中风险范围内,空调风道内外温差越大,则代表凝露风险越高,相对应的调节幅度越大,如此,调节幅度可更加适应实际情况,在消除凝露风险的同时,可更好地保证用户的体验感。具体地,参见图1-图3,可将副导风门120当前位置(如图1和图3所示)相对初始位置(如图2所示)的距离分成与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相对应的若干份,温度差每增大一个单位,则相应的副导风门120朝初始位置移动一个单位的长度,也就是说,若在凝露风险为中风险对应的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的范围为1~6℃,以一个单位的温度差为1℃为例(当然也可将一个单位的温度差设置为0.5℃或其他值),则将副导风门120当前位置相对初始位置的距离分成5份,每份都对应一个单位的长度,温度差在1℃的基础上,每增大1℃,则副导风门120便朝向初始位置移动一个单位的长度,如此,当温度差为6℃时,副导风门120会便移动至初始位置。
A3、当凝露风险为高风险时,控制空调压缩机的频率降低,以降低制冷量,降低空调风道内冷量的增加速度,从而,可更快地减小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直至凝露风险降低至中风险以下,再根据相应凝露风险程度的控制方法对副导风门进行控制调节。
A4、当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时,控制空调副导风门移动复位,以使得主导风门上的所有第一微孔均不再被副导风门覆盖,将无风感模式下的出风面积调节至最大,从而,可快速减小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
此外,在副导风门复位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再次获取凝露风险程度;若凝露风险仍为超高风险,则表明仅通过调节副导风门已无法降低凝露风险,此时,退出无风感模式(参见图4,主导风门110可打开,使出风口130敞开),以尽快降低凝露风险,直到凝露风险降低至低风险以下,再重新进入无风感模式;若凝露风险在副导风门复位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降低至高风险以下,则可执行凝露风险为高风险时的步骤,控制空调压缩机的频率降低,当然,也会在凝露风险降低至中风险以下时,根据相应凝露风险程度的控制方法对副导风门进行控制调节。具体地,上述第一预设时长优选为0.5小时。
具体地,可将第一微孔和第二微孔均阵列排布,并使第一微孔与第二微孔在同一方向上的孔间距设置为相等,因此,当其中一个第二微孔与某一第一微孔重合时,其他处于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开孔区域重叠部分的第二微孔也均会分别与其他第一微孔重合,且各个第二微孔与对应的第一微孔的重合程度均一致。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的送风区域和风感调节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该方法可在上述步骤S202之前执行,包括:
S302,获取到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指令后,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至n行第一微孔的边界分别与n行第二微孔的边界齐平的位置。
其中,n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调节,代表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的重合排数,n值确定,便可确定送风区域,此时,若副导风门继续沿原方向移动,则副导风门上的n排第二微孔便会与主导风门上的后排微孔出现重合。
S304,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第二微孔的孔径的x/X倍,以使第二微孔的部分或全部与第一微孔重合,其中,X为预设的微调档位总数。
X的设置,相当于将第二微孔的孔径分成了X份,而x则可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可看作微调档位,x越大,微调档位越高,则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的重合面积越大,在送风区域已确定的基础上,出风量会随x的增大而增大,风感也会随之增大,从而,便可实现风感调节。具体地,X的取值范围优选为5~10,在此范围内,空调出风量调节精度较高,且驱动机构便于适应该精度,x=1,2,3…X。实际上,在用户完成一次设定后,空调能够记忆微调后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的相对位置,在下一次微调之前,空调均可自动调节至该位置。
在副导风门处于偏离出风口的位置的状态下,主导风门上最靠近副导风门的一排第一微孔可定义为后排微孔,而副导风门上最靠近主导风门的一排第二微孔可定义为前排微孔,将第二微孔的行间距定义为单位间距。
上述步骤S302具体可包括:先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至前排微孔的前边界与后排微孔的后边界齐平的位置,此时,副导风门上的任一第二微孔与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均无重合,但副导风门上的前排微孔与主导风门上的后排微孔边界齐平;之后,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单位间距的n倍,如此,副导风门上的前排微孔便会沿主导风门移动至与从后往前数第n排第一微孔边界齐平的位置,此时,主导风门上的n行第一微孔便会与副导风门上的n行第二微孔边界齐平。
上述步骤S202具体可包括:获取室内环境与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差;根据温度差,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判断为存在凝露风险。也就是说,当室内环境与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差(即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大于预设的第一温度阈值时,表明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较大,超过正常范围,存在产生凝露的风险,可通过此方法实现对凝露风险的判断;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第二预设时长的设置,可降低温度检测误差,防止系统发生误判,提高对凝露风险的判断精准度。具体地,第二预设时长的范围可设定为12~72s。
此外,可通过以下方法获取凝露风险程度:
B1,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确定为凝露风险为低风险。
B2,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则确定为凝露风险为中风险。
B3,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温度差持续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获取相对湿度,若相对湿度小于等于湿度阈值,则确定为凝露风险为高风险。
B4,若相对湿度大于湿度阈值,则确定为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
根据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以及相对湿度,可实现对凝露风险程度的精确判断。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方法包括:
S401,按键进入无风感模式。
用户可通过操控按键,选择无风感模式,使得空调根据按键信息,进入无风感模式,此时,导风门闭合,空调通过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送风。
S402,粗调。
S403,调节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重叠区域的面积。
S404,调整送风区域。
具体地,控制电机转动N圈,N=l/L,使电机通过齿轮带动设有齿条的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以壁挂式空调为例,副导风门安装于出风口的下方,l为副导风门在初始位置时上沿第一排第二微孔边界与主导风门闭合时下沿第一排第一微孔边界所相距的弧长,L为电机驱动齿轮的分度圆周长;随后,根据用户的送风区域进行粗调,再次控制电机转动k*n圈,以确定送风区域,其中,k为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的重合排数,n=l'/L,l'为主导风门上的第一微孔的在副导风门移动方向上的孔间距。
S405,微调。
S406,调节第一微孔与第二微孔的重合面积。
S407,调整风感。
送风区域确定后,可针对风感进行微调,以满足用户对吃风感的需求,调节时,控制电机转动x*d/X圈,其中,X为微调档位的总数,x为当前微调档位在微调档位由低至高排列是的序数,即x=1,2,3…X。X取值越大,调节精度越高,但齿轮的齿距越小,X的取值范围优选为5~10;x取值越大,微调档位越高,第二微孔与第一微孔的重合面积越大,出风量相应越大。用户一旦完成调节后,空调可记忆微调后第一微孔与第二微孔的重合面积,在下一次开启空调后,可自动调整至该位置,直至下一次进行微调或者复位。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上述方法包括:
S501,获取到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指令。
S502,获取室内环境与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差ΔT。
可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环境温度Ta,利用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Tb,记录两者的值,便可计算温差差ΔT=Ta-Tb。
S503,若ΔT≤0.5℃,则控制空调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
具体地,若在连续时间段t1内ΔT≤0.5℃,则控制空调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t1的取值范围可设置为12~72s。
S504,若0.5℃<ΔT≤1℃,则微调副导风门,继续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
其中,d为第二微孔的孔径;具体为若在连续时间段t1内0.5℃<ΔT≤1℃,则控制电机转动,电机能够通过齿轮带动设有齿条的副导风门移动,使副导风门移动2d/X的距离,其中,X为预设的微调档位总数。
S505,若1℃<ΔT≤6℃,则粗调副导风门,继续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
具体地,可控制电机反向转动k'*n圈,以实现对副导风门的粗调,其中,n=l'/L,其中,k'为需要减少的第一微孔与第二微孔的重合排数,l'为第一微孔的行间距,L为齿轮的分度圆周长。此步骤能够减少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的重叠区域,从而,减小副导风门与主导风门的重叠面积,以提高风量,降低凝露风险。具体为若在连续时间段t1内1℃<ΔT≤6℃,则粗调副导风门。
S506,若6℃<ΔT,则判断相对湿度是否大于70%。
具体为,若在连续时间段t1内ΔT>6℃,则获取相对湿度。
S507,若相对湿度大于70%,则退出无风感模式运行,直到ΔT≤1℃,重新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
具体地,若相对湿度大于70%,可先控制副导风门复位,运行0.5小时;若相对湿度仍大于70%,再退出无风感模式,此时,无风感空调的状态如图4所示,副导风门偏离出风口,主导风门打开,以敞开空调出风口,进行正常送风。
在退出无风感模式后,若在连续时间t1内测得ΔT≤1℃,则表明此时室内环境温度合适,凝露风险较小,因此,空调可重新进入无风感模式。
S508,若相对湿度小于等于70%,则控制压缩机降频运行。
具体地,压缩机频率可选择降低20%运行。
S509,判断是否ΔT≤6℃;若是,则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若否,则继续执行步骤S208。
具体地,在测得ΔT≤6℃,空调恢复正常运行无风感模式后,压缩机恢复原运行频率;否则,压缩机保持降频运行。
图1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上述调节装置包括:
判断模块601,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控制模块602,用于在判断模块601判断为存在凝露风险时,控制副导风门沿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第一微孔被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
参见图1-图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风感空调,其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上述调节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能够实现上述调节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度来指令控制装置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存储器、磁盘、光盘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3)

1.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风感空调包括安装于出风口处的主导风门和副导风门,所述主导风门上开设有第一微孔,所述副导风门上开设有第二微孔;
所述方法包括:
在无风感模式下,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的步骤包括:
若存在所述凝露风险,则获取凝露风险程度;
根据所述凝露风险程度,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所述凝露风险越高,则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的减小幅度越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所述根据所述凝露风险程度,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低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第一长度,以加大所述第二微孔与所述第一微孔的重合面积;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中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第二长度,以减小所述副导风门与所述主导风门的重叠面积;
所述第二长度长于所述第一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度小于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
和/或,所述第二长度与空调风道内外温度差正相关。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孔和所述第二微孔均阵列排布,所述第一微孔与所述第二微孔在任一相同方向上的孔间距均相等;
所述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到进入无风感模式的指令后,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至n行所述第一微孔的边界分别与n行所述第二微孔的边界齐平的位置;
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所述第二微孔的孔径的x/X倍,以使所述第二微孔的部分或全部与所述第一微孔重合,其中,X为预设的微调档位总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导风门处于偏离所述出风口的位置时,最靠近所述副导风门的一排所述第一微孔为后排微孔,最靠近所述主导风门的一排所述第二微孔为前排微孔,所述第二微孔的行间距为单位间距;
所述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至n行所述第一微孔的边界分别与n行所述第二微孔的边界齐平的位置的步骤,包括:
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至所述前排微孔的前边界与所述后排微孔的后边界齐平的位置;
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所述单位间距的n倍。
7.根据权利要求3-4任一项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凝露风险的高度,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的步骤还包括: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高风险时,控制空调压缩机的频率降低,直至所述凝露风险降低至中风险以下;
当所述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移动复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副导风门复位运行第一预设时长后,获取所述凝露风险程度;
若所述凝露风险仍为超高风险,则退出所述无风感模式,直到所述凝露风险降低至低风险以下,重新进入所述无风感模式;
若所述凝露风险降低至高风险,则执行所述控制空调压缩机的频率降低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的步骤包括:
获取室内环境与空调风道内部的温度差;
根据所述温度差,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若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则判断为存在所述凝露风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凝露风险程度的步骤包括: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一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低风险;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小于等于第三温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中风险;
若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温度差持续大于所述第三温度阈值,则获取相对湿度;
若所述相对湿度小于等于湿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高风险;
若所述相对湿度大于所述湿度阈值,则确定为所述凝露风险为超高风险。
11.一种无风感空调的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是否存在凝露风险;
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断为存在所述凝露风险时,控制所述副导风门沿所述主导风门移动,以减小所述第一微孔被所述副导风门遮挡的面积。
12.一种无风感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处理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读取并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210931144.3A 2022-08-04 2022-08-04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Active CN115451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1144.3A CN115451531B (zh) 2022-08-04 2022-08-04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31144.3A CN115451531B (zh) 2022-08-04 2022-08-04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1531A true CN115451531A (zh) 2022-12-09
CN115451531B CN115451531B (zh) 2024-07-26

Family

ID=842972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31144.3A Active CN115451531B (zh) 2022-08-04 2022-08-04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5153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0550A (ja) * 2006-02-13 2007-08-23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CN205878340U (zh) * 2016-07-01 2017-01-1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6618019U (zh) * 2017-02-23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CN108489026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028449A (zh) * 2018-07-27 2018-12-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12013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2042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020504279A (ja) * 2017-12-11 2020-02-06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EP3764014A1 (en) * 2018-07-20 2021-01-13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 Ltd Panel structure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213747239U (zh) * 2020-11-25 2021-07-2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3883654A (zh) * 2021-11-11 2022-01-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10930A (zh) * 2021-09-10 2022-03-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10550A (ja) * 2006-02-13 2007-08-23 Denso Corp 空調装置
CN205878340U (zh) * 2016-07-01 2017-01-11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室内机
CN206618019U (zh) * 2017-02-23 2017-11-07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室内机
JP2020504279A (ja) * 2017-12-11 2020-02-06 広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Gd Midea Air−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8489026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764014A1 (en) * 2018-07-20 2021-01-13 Qingdao Haier Air-Conditioning Electronic Co., Ltd Panel structure of air conditioner,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9028449A (zh) * 2018-07-27 2018-12-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防凝露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12013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9612042A (zh) * 2018-12-11 2019-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213747239U (zh) * 2020-11-25 2021-07-20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导风装置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14110930A (zh) * 2021-09-10 2022-03-0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凝露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883654A (zh) * 2021-11-11 2022-01-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空调、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51531B (zh) 2024-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875639A (en) Wind direction control method for air conditioner
EP3012543B1 (en) Control method for air deflector of air conditioner
KR102168705B1 (ko) 천장형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CN109442687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211177354U (zh) 导风板及具有其的空调
EP2789925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268293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CN113203171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55081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CN115451531A (zh) 无风感空调的调节方法、装置及无风感空调
CN112361543A (zh) 双风道空调、出风控制系统、方法、控制器及存储介质
JP200818527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2665011B (zh) 出风控制方法、装置和空调
KR100424818B1 (ko) 공기조화기 및 그 제어방법
JPH0749879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CN111351187A (zh)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317689B (zh) 一种乐器房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5614960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174374B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EP4012280A1 (en) Heat exchange type ventilation device
JP3232605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1351188A (zh) 空调器的运行方法、装置、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20506819U (zh) 一种空调式吸油烟机的出风结构
JP3833628B2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車両用空調装置
CN11561496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