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42687B -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42687B
CN109442687B CN201811168626.8A CN201811168626A CN109442687B CN 109442687 B CN109442687 B CN 109442687B CN 201811168626 A CN201811168626 A CN 201811168626A CN 109442687 B CN109442687 B CN 1094426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conditioner
user
human body
air supply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6862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42687A (zh
Inventor
许彪
袁琪
岳锐
李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81116862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426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426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26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426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426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2Position of occupa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2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users or occupants
    • F24F2120/10Occupancy
    • F24F2120/14Activity of occupa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解决通过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等对空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方式存在人体舒适性差的问题,达到提升人体舒适性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与该方法对应的装置、具有该装置的空调系统、存储有该方法对应的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能够执行该方法对应的指令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空调器的送风方式对人体舒适性及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但目前大部分空调器采用的是程序化的送风模式,即可选上下送风或左右送风,送风过程通过导风板做简单的周期运动,这种送风方式人体舒适性差。如在夏季高温时,人刚进入室内,希望能有冷风吹到身上,等凉快下来之后又不希望冷风吹到身上,并且,当人体在房间内移动时,由于房间内气流组织分布不一致,可能有些地方气流组织比较差,给用户带来较差的体验,冬季严寒制热时亦然。
而目前也有部分空调器搭载有红外感应装置,通过红外感应装置来实现初级的智能送风模式,如风避人或风吹人。然而,该智能送风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舒适性及人体健康方面的要求,并不是风一直对着人吹就能提高人体舒适性,而且一定条件下,风吹人不利于人体健康。其中,该智能送风模式还不能完全满足舒适性及人体健康方面的要求,是指风避人或风吹人的这种设计太简单,可能会导致用户不舒适。如制冷时,风吹人模式导致冷(如感冒),风避人模式导致热;制热时,风吹人模式导致热、皮肤干燥,风避人模式导致冷。
另外,通过房间分区来对空调的送风参数进行调节是一项提高舒适性且有利于节能的技术,大多数使用这一思路的技术主要是对送风温度、送风速度进行调节,频繁变动压缩机频率或者风机转速又不利于节能且影响空调器的工作性能和可靠性。
还有,当前大多数空调都是通过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等对空调的运行进行控制,也可见部分根据PMV模型/舒适度的控制方法。
例如: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等对空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到人体的舒适性,只是设定一个环境参试值,不能根据人体的热舒适状态进行控制。比如说传统的控制方法,当设定26℃时,空调就会把环境温度控制在26℃。另外,PMV模型在空调领域的应用并不成熟,由于涉及参数多,模型不准确,导致控制复杂且不准确,有少量空调宣称使用了这一方法,其实只是理论上可行,实际应用时用户体验并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等对空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方式存在人体舒适性差的问题,达到提升人体舒适性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可选地,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对所述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或者,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舒适状态。
可选地,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包括:接收由穿戴式测量装置、接触式测量装置、光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声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测量装置测量并反馈的人体生理参数;其中,所述人体生理参数,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所述舒适状态,包括:由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的舒适等级,或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的差值的所属范围作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可选地,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所述人体姿势,包括:站姿或坐姿;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可选地,其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包括:接收由红外摄像头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位置;或者,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位置;和/或,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包括:接收由摄像头和/或体位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姿势;或者,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姿势。
可选地,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可选地,其中,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对所述偏转区间进行分区,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根据所述人体姿势,按设定的胸口位置高度范围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所述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所述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和/或,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根据所述送风区域内设定时长内每个时刻的所述人体位置,确定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若用户的人数为两人以上,则所述频率为简单叠加或加权叠加得到的合并频率;根据所述频率,建立频谱图;所述频谱图,包括:设定时段内的总体频谱图,或设定时段内不同阶段的阶段频谱图;根据所述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所述不同送风分区分类,得到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可选地,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包括: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状态;所述扫风叶片状态,包括:手动模式下的静止状态或智能模式下的智能扫风状态;以及,在所述静止状态下,若接收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若未接收到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停在设定的默认位置处;或者,在所述智能扫风状态下,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
可选地,其中,所述默认位置,包括: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扫风分区信息中的相应扫风区域;或者,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在所述送风区域中的人体位置;和/或,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运行位置、转动速度、转动档位中的至少之一,和/或送风温度,和/或送风风速;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包括:上下扫风和/或左右扫风;在单开上下扫风的情况下,在上下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在单开左右扫风的情况下,在左右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和/或,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按设定的等级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设置。
可选地,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或者,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对所述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或者,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舒适状态。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包括:接收由穿戴式测量装置、接触式测量装置、光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声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测量装置测量并反馈的人体生理参数;其中,所述人体生理参数,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所述舒适状态,包括:由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的舒适等级,或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的差值的所属范围作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所述人体姿势,包括:站姿或坐姿;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可选地,其中,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包括:接收由红外摄像头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位置;或者,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位置;和/或,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包括:接收由摄像头和/或体位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姿势;或者,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姿势。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可选地,其中,所述获取单元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对所述偏转区间进行分区,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根据所述人体姿势,按设定的胸口位置高度范围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所述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所述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和/或,所述获取单元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根据所述送风区域内设定时长内每个时刻的所述人体位置,确定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若用户的人数为两人以上,则所述频率为简单叠加或加权叠加得到的合并频率;根据所述频率,建立频谱图;所述频谱图,包括:设定时段内的总体频谱图,或设定时段内不同阶段的阶段频谱图;根据所述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所述不同送风分区分类,得到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包括: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状态;所述扫风叶片状态,包括:手动模式下的静止状态或智能模式下的智能扫风状态;以及,在所述静止状态下,若接收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若未接收到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停在设定的默认位置处;或者,在所述智能扫风状态下,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
可选地,其中,所述默认位置,包括: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扫风分区信息中的相应扫风区域;或者,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在所述送风区域中的人体位置;和/或,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运行位置、转动速度、转动档位中的至少之一,和/或送风温度,和/或送风风速;其中,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包括:上下扫风和/或左右扫风;在单开上下扫风的情况下,在上下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在单开左右扫风的情况下,在左右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和/或,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按设定的等级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设置。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包括: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或者,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包括: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与上述方法相匹配,本发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方案,通过以人体舒适性和活动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调节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可以精确、节能地实现房间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人体热舒适性,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房间的分区方式及活动区域特征的确定,以及根据活动区域特征、用户位置、用户舒适性控制导风板运行,实现通过控制导风板的转动调节气流组织,可以随时、随地保证舒适性,且节能性好、控制精度好。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调节导风机构转速来调节气流组织以提高舒适性,可以避免常规分区域控制方案中由于调节风速和压缩机频率导致的能量浪费,提升节能效果,且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可以得到保证。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调节导风机构,根据人体活动特征分区,更符合用户习惯,控制更准确,提升加强局部气流组织的控制能力及控制精度,且用户体验佳。
进一步,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确定舒适状态,可以避免常规导风板控制方案中仅调节送风方向导致的用户舒适性差的问题,提高用户舒适性,且节能效果好、可靠性高。
由此,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根据人体舒适性和活动特征至少调节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以精确、节能地实现房间气流组织的控制,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等对空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方式存在人体舒适性差的问题,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人体舒适性差、控制精准性差和节能效果差的缺陷,实现人体舒适性好、控制精准性好和节能效果好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方法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方法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空调房间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上方的图为第一空调房间俯视图,位于下方的图为第一空调房间正视图;
图12为本发明的空调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房间结构示意图,其中,位于上方的图为第二空调房间俯视图,位于下方的图为第二空调房间正视图;
图13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每个坐标区域的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根据人体所处的区域的频率建立频谱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人体位置分布频谱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的空调的一实施例的控制流程示意图。
结合附图,本发明实施例中附图标记如下:
102-获取单元;104-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方法的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空调的控制方法可以包括:步骤S110和步骤S120。
在步骤S110处,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其中,所述舒适状态,可以包括:由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的舒适等级,或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的差值的所属范围作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例如:通过实时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和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热舒适等级或者直接得到与最舒适状态的差值作为表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比如表格1,参照经典热舒适水平七点标尺得到热舒适水平。
表格1
热感觉(热舒适)
较热
微暖
中性
微凉
较冷
比如表格2,得到实时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和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的差值△M。
表格2
差值△M分段
△M>△M <sub>1</sub>
△M<sub>1</sub>>△M>△M<sub>2</sub>
△M<sub>2</sub>>△M>△M<sub>3</sub>
△M<sub>3</sub>>△M>△M<sub>4</sub>
△M<sub>4</sub>>△M>△M<sub>5</sub>
△M<sub>5</sub>>△M>△M<sub>6</sub>
△M<sub>6</sub>>△M
由此,通过按舒适等级或量化指标区分不同的舒适状态,可以针对多种舒适状态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而满足不同舒适状态用户的不同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和灵活性都可以得到保证。
可选地,可以结合图2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210和步骤S220。
步骤S210,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
更可选地,步骤S2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接收由穿戴式测量装置、接触式测量装置、光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声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测量装置对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进行测量并反馈的人体生理参数。
例如:生理参数的检测可以使用穿戴式/接触式的测量装置,如手环、带有电极的衣物等,也可以使用光学/声学非接触式的测量装置,如红外测温仪、使用多普勒效应实现远程测量振动的仪器等。
由此,通过多种测量装置测量得到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方式简便、测量结果精准。
其中,所述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例如:检测人体生理参数,通过分析人体生理参数,得到人体的舒适状态。其中,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人体生理参数,可以获取更为精准、更为可靠的舒适状态,进而提升空调控制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步骤S220,对所述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
例如:通过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确定舒适状态,可以避免常规导风板控制方案中仅调节送风方向导致的用户舒适性差的问题,提高用户舒适性。通过利用生理参数来判断用户是不是觉得热/冷,既考虑了人体的舒适性,也保证了判断和控制的准确性。
或者,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的具体过程,也可以包括:接收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舒适状态。
由此,通过基于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分析得到用户的舒适状态,获取的精准性好、可靠性高;或者直接获取用户的舒适状态,获取方式简便、且处理效率高。
可选地,可以结合图3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310和步骤S320。
步骤S310,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所述人体姿势,可以包括:站姿或坐姿。
更可选地,步骤S3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可以包括:接收由红外摄像头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或者,接收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
例如:人体位置可以通过红外摄像头/声波等方式识别。
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用户的人体位置,获取方式灵活、简便,获取结果可靠性高。
更可选地,步骤S310中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可以包括:接收由摄像头和/或体位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或者,接收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
例如:人体姿势可以通过摄像头/体位传感器等方式识别。
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用户的人体姿势,获取方式灵活、简便,获取结果可靠性高。
步骤S320,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例如:可以根据人体位置分析得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由此,通过获取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进而根据该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确定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使得对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获取更加精准、更加可靠。
更可选地,可以结合图4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320中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410和步骤S420。
步骤S410,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
更进一步可选地,可以结合图5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410中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510至步骤S530。
步骤S510,根据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
例如:根据空调的导风机构转动角度确定扫风叶片的偏转范围极限,即确定偏转左极限、偏转右极限、偏转上极限、偏转下极限,确定一个偏转区间,再对这个区间进行等分,得到偏转范围分区。
例如:对于偏转范围左右分区,如图9所示,线1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右极限,线2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左极限,线1和线2之间的夹角为偏转左右极限夹角λ,对其进行等分,左右等分为m份。又如:对于偏转范围上下分区,如图10所示,线3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上极限,线4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下极限,设线4与空调所在垂直墙面的夹角为η,线3和线4之间的夹角为偏转上下极限夹角为δ,对δ进行等分,左右等分为n份。
步骤S520,对所述偏转区间进行分区,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
例如:对偏转范围进行扩展,以得到扫风范围。
例如:左右偏转范围扩展后得到左右扫风范围,由偏转角λ扩展为扫风角偏转角λ和扫风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且遵循t1∈(1.0,1.5)的关系式,其中,为扫风左右极限夹角。扩展后可以得到左右扫风范围为“扫风左极限”——“扫风右极限”,扫风左右极限夹角为同样分为m份。
又如:上下偏转范围扩展后得到上下扫风范围,由偏转角δ扩展为扫风角θ,对上下偏转范围进行扩展分为制冷和制热两种情形:
制热时向上扩展,遵循θ2=δ*t2,t2∈(1.0,1.5)的关系式,且扫风下极限与偏转下极限重合,θ2为制热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扩展后可以得到上下扫风范围为“扫风下极限”——“扫风上极限”,扫风上下极限夹角为θ2,同样分为n份。
制冷时向下扩展,遵循θ3=δ*t3,t3∈(1.0,1.3)的关系式,且扫风上极限与偏转上极限重合,其中,θ3为制冷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扩展后可以得到上下扫风范围为“扫风下极限”——“扫风上极限”,扫风上下极限夹角为θ3,同样分为n份。
步骤S530,根据所述人体姿势,按设定的胸口位置高度范围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所述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所述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例如:根据人体处于站立或者坐立,按胸口位置的高度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扫风上极限和扫风下极限的交点。
例如:将扫风叶片的左右偏转范围、上下偏转范围分区;对应得到左右扫风范围、上下扫风范围;再对应得到房间送风区域分区。通过对房间的分区方式及活动区域特征的确定,以及根据活动区域特征、用户位置、用户舒适性控制导风板运行,实现通过控制导风板的转动调节气流组织,可以随时、随地保证舒适性,还相对节能。
由此,通过根据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进而对该偏转区间分区得到扫风分区信息,然后结合由人体姿势确定的站姿线或坐姿线和该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方式可靠、确定结果精准,从而可以更精准、更可靠地依据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步骤S420,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例如:根据空调器识别人体位置和姿势(坐姿/站姿),确定人体活动的区域特征。
由此,通过根据人体姿势确定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进而结合人体位置和送风分区信息确定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确定方式可靠,确定结果精准。
更进一步可选地,可以结合图6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420中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610至步骤S630。
步骤S610,根据所述送风区域内设定时长内每个时刻的所述人体位置,确定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若用户的人数为两人以上,则所述频率为简单叠加或加权叠加得到的合并频率。
例如:当需要兼顾房间内多名用户的需求时,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以达到要求,如:当有A、B两名用户时,可以对两名用户在房间内的频率进行合并计算,简单叠加或者加权叠加。
步骤S620,根据所述频率,建立频谱图;所述频谱图,包括:设定时段内的总体频谱图,或设定时段内不同阶段的阶段频谱图。
例如:持续记录人体进入送风区域后,每个时刻所处的位置,根据人体所处的区域的频率建立频谱图,示意图如图14。如为了提高控制的准确性,根据用户习惯将1天24h中的睡眠阶段、工作阶段、运动阶段识别出来,对其记录的位置数据分段处理,分别得到频谱图。
步骤S630,根据所述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所述不同送风分区分类,得到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例如:根据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区域归为K类(D1~DK),K值越大表示分类越细,控制精度越高。
由此,通过根据人体位置确定人体在基于送风分区信息的送风区域中出现的频率,并建立频谱图,进而根据该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对不同的送风分区分类,得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处理方式可靠、处理结果精准,有利于更精准更节能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在步骤S120处,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例如:根据所得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运行参数,该参数至少包括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例如:通过使用生理参数判定人体舒适性,并以人体舒适性和活动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调节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可以精确、节能地实现房间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人体热舒适性。从而,通过调节导风机构转速来调节气流组织以提高舒适性,避免常规分区域控制方案中由于调节风速和压缩机频率导致的能量浪费,提升节能效果;通过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调节导风机构,根据人体活动特征分区,更符合用户习惯,控制更准确,提升加强局部气流组织的控制能力及控制精度。
例如:对人体目前所处的区域和经常活动的区域加强冷热送风控制;即当人体处于热不舒适时,减少送风量(制热)或增加送风量(制冷),当人体处于冷不舒适时,增加送风量(制热)或减少送风量(制冷);增加或减少送风量的方法不是调节风速,而是通过控制扫风叶片通过/停留在某一区域的时间,即调节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
由此,通过获取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进而结合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至少包括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的运行参数,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且控制的精准性好,还有利于节能。
其中,所述运行参数,还可以包括: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运行位置、转动速度、转动档位中的至少之一,和/或送风温度,和/或送风风速。
例如:智能扫风状态由左右扫风叶片运行位置、相应转动速度和上下扫风叶片运行位置、相应转动速度确定。
例如:空调的出风风速和送风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气流组织有所影响,如风速比较大时,风能够送的更远;送风温度比较高/低时,气流有偏上/下的趋势。
具体地,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可以包括:上下扫风和/或左右扫风。在单开上下扫风的情况下,在上下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在单开左右扫风的情况下,在左右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
例如:单开上下扫风时,当上下扫风叶片运行到相应位置时扫风叶片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又如:单开左右扫风时,当左右扫风叶片运行到相应位置时扫风叶片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具体地,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按设定的等级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设置。
例如:扫风叶片转动速度ω,单位(°/s:度每秒),最低转速ωmin、最高转速ωmax,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扫风叶片转动速度从低到高分为n档。
具体使用过程中,在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下所述送风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极限夹角调大。和/或,在制热模式下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或等于设定风速的情况下,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极限夹角调小。和/或,在制冷模式下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或等于设定风速的情况下,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极限夹角调大。
例如:当制热送风温度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29℃、30℃),参数t2应取较大值,当制冷送风温度较低时(如常规空调设定18℃、19℃),t3应取较大值。当制热风速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超强风挡,高风挡),参数t2应取较小值,当制冷风速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超强风挡,高风挡),t3应取较大值。其中,制热时向上扩展,遵循θ2=δ*t2,t2∈(1.0,1.5)的关系式,且扫风下极限与偏转下极限重合;θ2为制热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δ为偏转角,t2为制热计算系数。制冷时向下扩展,遵循θ3=δ*t3,t3∈(1.0,1.3)的关系式,且扫风上极限与偏转上极限重合;θ3为制冷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δ为偏转角,t3为制热计算系数。
由此,通过在以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为空调的运行参数的前提下,结合其他参数进行辅助控制,可以更精准、也更节能地实现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和可靠性都可以得到保证。
可选地,可以结合图7所示本发明的方法中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的一实施例流程示意图,进一步说明步骤S120中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的具体过程,可以包括:步骤S710至步骤S730。
步骤S710,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状态。所述扫风叶片状态,可以包括:手动模式下的静止状态或智能模式下的智能扫风状态。
例如:扫风叶片状态分为静止和智能扫风两种,当用户选择手动模式时进入静止状态,当用户选择智能模式时进入智能扫风状态。
步骤S720,在所述静止状态下,若接收到用户的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若未接收到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停在设定的默认位置处。
例如:静止状态下,用户手动控制时,位于用户手动控制的位置;当用户不进行手动控制时,上下扫风叶片和左右扫风叶片停在默认位置。
其中,所述默认位置,可以包括: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扫风分区信息中的相应扫风区域;或者,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在所述送风区域中的人体位置。
例如:默认位置:用户热舒适状态处于微凉、中性、微暖时,默认位置为Pmax代表的区域;用户热舒适状态处于热、较热/较冷、冷状态时,默认位置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由此,通过根据舒适状态的等级或指标设置默认位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更好,控制的便捷性和可靠性也更好。
步骤S730,在所述智能扫风状态下,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
例如:根据用户舒适度的控制优先于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特征(频率分布)的控制。
由此,通过确定扫风叶片状态,进而根据扫风叶片的不同状态分别控制扫风叶片,实现对空调运行参数的调节,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好,可靠性高。
更可选地,步骤S730中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形。
第一种控制情形: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
例如:当用户较不舒适时,优先给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送风,其次给频率较高的位置(如DK、DK-1)送风。
第二种控制情形: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例如:当用户较舒适时,优先给用户所处频率较高的位置(如DK、DK-1)送风,其次给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送风。
由此,通过根据舒适状态的级别或指标,再结合人体位置进行送风,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好、可靠性高、还有利于提升节能效果。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以人体舒适性和活动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调节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可以精确、节能地实现房间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人体热舒适性,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参见图8所示本发明的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的控制装置可以可以包括:获取单元102和控制单元104。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获取单元102,可以用于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10。
其中,所述舒适状态,可以包括:由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的舒适等级,或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的差值的所属范围作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例如:通过实时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和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热舒适等级或者直接得到与最舒适状态的差值作为表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比如表格1,参照经典热舒适水平七点标尺得到热舒适水平。
表格1
热感觉(热舒适)
较热
微暖
中性
微凉
较冷
比如表格2,得到实时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和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的差值△M。
表格2
差值△M分段
△M>△M <sub>1</sub>
△M<sub>1</sub>>△M>△M<sub>2</sub>
△M<sub>2</sub>>△M>△M<sub>3</sub>
△M<sub>3</sub>>△M>△M<sub>4</sub>
△M<sub>4</sub>>△M>△M<sub>5</sub>
△M<sub>5</sub>>△M>△M<sub>6</sub>
△M<sub>6</sub>>△M
由此,通过按舒适等级或量化指标区分不同的舒适状态,可以针对多种舒适状态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进而满足不同舒适状态用户的不同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和灵活性都可以得到保证。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可以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通过人体生理参数检测装置,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10。
更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由穿戴式测量装置、接触式测量装置、光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声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测量装置对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进行测量并反馈的人体生理参数。
例如:生理参数的检测可以使用穿戴式/接触式的测量装置,如手环、带有电极的衣物等,也可以使用光学/声学非接触式的测量装置,如红外测温仪、使用多普勒效应实现远程测量振动的仪器等。
由此,通过多种测量装置测量得到人体生理参数,测量方式简便、测量结果精准。
其中,所述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例如:检测人体生理参数,通过分析人体生理参数,得到人体的舒适状态。其中,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由此,通过多种形式的人体生理参数,可以获取更为精准、更为可靠的舒适状态,进而提升空调控制的精准性和可靠性。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对所述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220。
例如:通过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确定舒适状态,可以避免常规导风板控制方案中仅调节送风方向导致的用户舒适性差的问题,提高用户舒适性。通过利用生理参数来判断用户是不是觉得热/冷,既考虑了人体的舒适性,也保证了判断和控制的准确性。
或者,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也可以包括: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舒适状态。
由此,通过基于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分析得到用户的舒适状态,获取的精准性好、可靠性高;或者直接获取用户的舒适状态,获取方式简便、且处理效率高。
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可以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通过能识别人体位置和姿势的装置,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所述人体姿势,可以包括:站姿或坐姿。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10。
更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可以包括: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由红外摄像头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或者,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
例如:人体位置可以通过红外摄像头/声波等方式识别。
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用户的人体位置,获取方式灵活、简便,获取结果可靠性高。
更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可以包括: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由摄像头和/或体位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或者,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接收由用户通过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
例如:人体姿势可以通过摄像头/体位传感器等方式识别。
由此,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用户的人体姿势,获取方式灵活、简便,获取结果可靠性高。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320。例如:可以根据人体位置分析得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由此,通过获取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进而根据该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确定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使得对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的获取更加精准、更加可靠。
更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可以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10。
更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可以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10。
例如:根据空调的导风机构转动角度确定扫风叶片的偏转范围极限,即确定偏转左极限、偏转右极限、偏转上极限、偏转下极限,确定一个偏转区间,再对这个区间进行等分,得到偏转范围分区。
例如:对于偏转范围左右分区,如图9所示,线1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右极限,线2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左极限,线1和线2之间的夹角为偏转左右极限夹角λ,对其进行等分,左右等分为m份。又如:对于偏转范围上下分区,如图10所示,线3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上极限,线4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下极限,设线4与空调所在垂直墙面的夹角为η,线3和线4之间的夹角为偏转上下极限夹角为δ,对δ进行等分,左右等分为n份。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对所述偏转区间进行分区,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20。
例如:对偏转范围进行扩展,以得到扫风范围。
例如:左右偏转范围扩展后得到左右扫风范围,由偏转角λ扩展为扫风角偏转角λ和扫风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且遵循t1∈(1.0,1.5)的关系式,其中,为扫风左右极限夹角。扩展后可以得到左右扫风范围为“扫风左极限”——“扫风右极限”,扫风左右极限夹角为同样分为m份。
又如:上下偏转范围扩展后得到上下扫风范围,由偏转角δ扩展为扫风角θ,对上下偏转范围进行扩展分为制冷和制热两种情形:
制热时向上扩展,遵循θ2=δ*t2,t2∈(1.0,1.5)的关系式,且扫风下极限与偏转下极限重合,θ2为制热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扩展后可以得到上下扫风范围为“扫风下极限”——“扫风上极限”,扫风上下极限夹角为θ2,同样分为n份。
制冷时向下扩展,遵循θ3=δ*t3,t3∈(1.0,1.3)的关系式,且扫风上极限与偏转上极限重合,其中,θ3为制冷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扩展后可以得到上下扫风范围为“扫风下极限”——“扫风上极限”,扫风上下极限夹角为θ3,同样分为n份。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姿势,按设定的胸口位置高度范围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所述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所述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所述送风分区信息。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530。例如:根据人体处于站立或者坐立,按胸口位置的高度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扫风上极限和扫风下极限的交点。
例如:将扫风叶片的左右偏转范围、上下偏转范围分区;对应得到左右扫风范围、上下扫风范围;再对应得到房间送风区域分区。通过对房间的分区方式及活动区域特征的确定,以及根据活动区域特征、用户位置、用户舒适性控制导风板运行,实现通过控制导风板的转动调节气流组织,可以随时、随地保证舒适性,还相对节能。
由此,通过根据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进而对该偏转区间分区得到扫风分区信息,然后结合由人体姿势确定的站姿线或坐姿线和该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方式可靠、确定结果精准,从而可以更精准、更可靠地依据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空调的运行参数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420。
例如:根据空调器识别人体位置和姿势(坐姿/站姿),确定人体活动的区域特征。
由此,通过根据人体姿势确定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进而结合人体位置和送风分区信息确定人体活动区域特征,确定方式可靠,确定结果精准。
更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获取单元102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可以包括: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送风区域内设定时长内每个时刻的所述人体位置,确定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若用户的人数为两人以上,则所述频率为简单叠加或加权叠加得到的合并频率。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10。
例如:当需要兼顾房间内多名用户的需求时,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以达到要求,如:当有A、B两名用户时,可以对两名用户在房间内的频率进行合并计算,简单叠加或者加权叠加。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频率,建立频谱图;所述频谱图,包括:设定时段内的总体频谱图,或设定时段内不同阶段的阶段频谱图。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20。
例如:持续记录人体进入送风区域后,每个时刻所处的位置,根据人体所处的区域的频率建立频谱图,示意图如图14。如为了提高控制的准确性,根据用户习惯将1天24h中的睡眠阶段、工作阶段、运动阶段识别出来,对其记录的位置数据分段处理,分别得到频谱图。
所述获取单元102,具体还可以用于根据所述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所述不同送风分区分类,得到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630。
例如:根据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区域归为K类(D1~DK),K值越大表示分类越细,控制精度越高。
由此,通过根据人体位置确定人体在基于送风分区信息的送风区域中出现的频率,并建立频谱图,进而根据该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对不同的送风分区分类,得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处理方式可靠、处理结果精准,有利于更精准更节能地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控制单元104,可以用于通过可以调节转动速度的导风机构,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可以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该获取单元102的具体功能及处理参见步骤S120。例如:根据所得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运行参数,该参数至少包括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例如:通过使用生理参数判定人体舒适性,并以人体舒适性和活动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调节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可以精确、节能地实现房间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人体热舒适性。从而,通过调节导风机构转速来调节气流组织以提高舒适性,避免常规分区域控制方案中由于调节风速和压缩机频率导致的能量浪费,提升节能效果;通过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调节导风机构,根据人体活动特征分区,更符合用户习惯,控制更准确,提升加强局部气流组织的控制能力及控制精度。
例如:对人体目前所处的区域和经常活动的区域加强冷热送风控制;即当人体处于热不舒适时,减少送风量(制热)或增加送风量(制冷),当人体处于冷不舒适时,增加送风量(制热)或减少送风量(制冷);增加或减少送风量的方法不是调节风速,而是通过控制扫风叶片通过/停留在某一区域的时间,即调节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
由此,通过获取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进而结合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至少包括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的运行参数,可以提升用户的舒适性体验,且控制的精准性好,还有利于节能。
其中,所述运行参数,还可以包括: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运行位置、转动速度、转动档位中的至少之一,和/或送风温度,和/或送风风速。
例如:智能扫风状态由左右扫风叶片运行位置、相应转动速度和上下扫风叶片运行位置、相应转动速度确定。
例如:空调的出风风速和送风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气流组织有所影响,如风速比较大时,风能够送的更远;送风温度比较高/低时,气流有偏上/下的趋势。
具体地,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可以包括:上下扫风和/或左右扫风。在单开上下扫风的情况下,在上下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在单开左右扫风的情况下,在左右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
例如:单开上下扫风时,当上下扫风叶片运行到相应位置时扫风叶片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又如:单开左右扫风时,当左右扫风叶片运行到相应位置时扫风叶片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具体地,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按设定的等级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设置。
例如:扫风叶片转动速度ω,单位(°/s:度每秒),最低转速ωmin、最高转速ωmax,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扫风叶片转动速度从低到高分为n档。
具体使用过程中,在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下所述送风温度大于或等于设定温度的情况下,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极限夹角调大。和/或,在制热模式下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或等于设定风速的情况下,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极限夹角调小。和/或,在制冷模式下所述送风风速大于或等于设定风速的情况下,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极限夹角调大。
例如:当制热送风温度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29℃、30℃),参数t2应取较大值,当制冷送风温度较低时(如常规空调设定18℃、19℃),t3应取较大值。当制热风速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超强风挡,高风挡),参数t2应取较小值,当制冷风速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超强风挡,高风挡),t3应取较大值。其中,制热时向上扩展,遵循θ2=δ*t2,t2∈(1.0,1.5)的关系式,且扫风下极限与偏转下极限重合;θ2为制热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δ为偏转角,t2为制热计算系数。制冷时向下扩展,遵循θ3=δ*t3,t3∈(1.0,1.3)的关系式,且扫风上极限与偏转上极限重合;θ3为制冷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δ为偏转角,t3为制热计算系数。
由此,通过在以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为空调的运行参数的前提下,结合其他参数进行辅助控制,可以更精准、也更节能地实现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和可靠性都可以得到保证。
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4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可以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状态。所述扫风叶片状态,可以包括:手动模式下的静止状态或智能模式下的智能扫风状态。以及,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710。
例如:扫风叶片状态分为静止和智能扫风两种,当用户选择手动模式时进入静止状态,当用户选择智能模式时进入智能扫风状态。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静止状态下,若接收到用户的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若未接收到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停在设定的默认位置处。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720。
例如:静止状态下,用户手动控制时,位于用户手动控制的位置;当用户不进行手动控制时,上下扫风叶片和左右扫风叶片停在默认位置。
其中,所述默认位置,可以包括: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扫风分区信息中的相应扫风区域;或者,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在所述送风区域中的人体位置。
例如:默认位置:用户热舒适状态处于微凉、中性、微暖时,默认位置为Pmax代表的区域;用户热舒适状态处于热、较热/较冷、冷状态时,默认位置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由此,通过根据舒适状态的等级或指标设置默认位置,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更好,控制的便捷性和可靠性也更好。
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智能扫风状态下,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该控制单元104的具体功能及处理还参见步骤S730。
例如:根据用户舒适度的控制优先于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特征(频率分布)的控制。
由此,通过确定扫风叶片状态,进而根据扫风叶片的不同状态分别控制扫风叶片,实现对空调运行参数的调节,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好,可靠性高。
更可选地,所述控制单元104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任一种控制情形。
第一种控制情形: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
例如:当用户较不舒适时,优先给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送风,其次给频率较高的位置(如DK、DK-1)送风。
第二种控制情形:所述控制单元104,具体还可以用于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例如:当用户较舒适时,优先给用户所处频率较高的位置(如DK、DK-1)送风,其次给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送风。
由此,通过根据舒适状态的级别或指标,再结合人体位置进行送风,可以更高效、更精准地满足用户的舒适性需求,人性化好、可靠性高、还有利于提升节能效果。
由于本实施例的装置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7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房间的分区方式及活动区域特征的确定,以及根据活动区域特征、用户位置、用户舒适性控制导风板运行,实现通过控制导风板的转动调节气流组织,可以随时、随地保证舒适性,且节能性好、控制精度好。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装置的一种空调。该空调可以包括: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在一个可选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使用生理参数对空调进行控制是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在本发明的方案中,通过使用生理参数判定人体舒适性,并以人体舒适性和活动特征作为依据,通过调节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可以精确、节能地实现房间气流组织的控制,提高人体热舒适性。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调节导风机构转速来调节气流组织以提高舒适性,避免常规分区域控制方案中由于调节风速和压缩机频率导致的能量浪费,提升节能效果。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通过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调节导风机构,根据人体活动特征分区,更符合用户习惯,控制更准确,提升加强局部气流组织的控制能力及控制精度。
其中,本发明的方案,通过对房间的分区方式及活动区域特征的确定,以及根据活动区域特征、用户位置、用户舒适性控制导风板运行,实现通过控制导风板的转动调节气流组织,可以随时、随地保证舒适性,还相对节能。
可选地,本发明的方案,通过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确定舒适状态,可以避免常规导风板控制方案中仅调节送风方向导致的用户舒适性差的问题,提高用户舒适性。
针对通过检测环境温度、湿度等对空调的运行进行控制的控制方法没有考虑到人体的舒适性、以及PMV模型也可以做到判断用户是不是觉得热/冷但是不准确的问题,本发明的方案中采用理想的控制方法,即还应该考虑用户的体验,比如用户此时觉得热,那么就应当提供较低的温度。例如:本发明的方案中,还可以利用生理参数来判断用户是不是觉得热/冷,既考虑了人体的舒适性,也保证了判断和控制的准确性。
在一个可选例子中,本发明的方案中的空调(例如:上述智能空调),可以具有人体生理参数检测装置,具有一个可以调节转动速度的导风机构,具有能识别人体位置和姿势的装置。
可选地,通过上述检测装置,检测人体生理参数,通过分析人体生理参数,得到人体的舒适状态。其中,人体生理参数可以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
同时,空调器(例如:上述智能空调)还可以根据人体位置分析得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进而,可以根据所得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运行参数,该参数至少包括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具体地,本发明的方案的实现原理可以是:根据空调器识别人体位置和姿势(坐姿/站姿),确定人体活动的区域特征;对人体目前所处的区域和经常活动的区域加强冷热送风控制;即当人体处于热不舒适时,减少送风量(制热)或增加送风量(制冷),当人体处于冷不舒适时,增加送风量(制热)或减少送风量(制冷);增加或减少送风量的方法不是调节风速,而是通过控制扫风叶片通过/停留在某一区域的时间,即调节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
在一个可选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案提出一种智能空调及其控制方法,下面可以结合图9至图16所示的例子,对本发明的方案的具体实现过程进行示例性说明。
1、生理参数检测和舒适状态判定
1.1生理参数检测
生理参数的检测可以使用穿戴式/接触式的测量装置,如手环、带有电极的衣物等,也可以使用光学/声学非接触式的测量装置,如红外测温仪、使用多普勒效应实现远程测量振动的仪器等。
1.2舒适状态判定
1.2.1确定目标生理参数值
通过检测到的生理参数确定人体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特征值作为生理参数的控制目标值。
例如:可以根据用户的长期生理状态属性和使用空调的习惯,采用修正目标值的方法对长期采集的皮肤电阻进行计算,得到用户舒适状态对应的皮肤电阻值,该舒适状态下的阻值会随着用户的身体状态规律和空调使用习惯而自行调整,不需要接收用户任何的主观反馈。通过对人体表面皮肤电信号的长期监测确定用户独特的长期生理状态属性。通过分析空调的运行规律将人群按使用空调的习惯进行分类。通过皮肤电阻值判断人体状态,调整空调运行参数,包括:风速、温度、湿度。
又如:可以利用远程计算服务(和/或)数据库(和/或)专家系统根据实时的生理参数和环境参数,计算得到人体的新陈代谢率。根据得到的新陈代谢率对用户的身体状况和运动状态进行评估。利用精确的新陈代谢率参考多个PMV公式,得到精确的人体舒适性评价。根据精确的舒适性评价对空调进行控制。
1.2.2舒适状态指标
通过实时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和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进行对比确定热舒适等级或者直接得到与最舒适状态的差值作为表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比如表格1,参照经典热舒适水平七点标尺得到热舒适水平。
表格1
热感觉(热舒适)
较热
微暖
中性
微凉
较冷
比如表格2,得到实时检测到的生理参数和最舒适状态的生理参数的差值△M。
表格2
差值△M分段
△M>△M <sub>1</sub>
△M<sub>1</sub>>△M>△M<sub>2</sub>
△M<sub>2</sub>>△M>△M<sub>3</sub>
△M<sub>3</sub>>△M>△M<sub>4</sub>
△M<sub>4</sub>>△M>△M<sub>5</sub>
△M<sub>5</sub>>△M>△M<sub>6</sub>
△M<sub>6</sub>>△M
2、人体位置/姿势识别和分析
2.1位置识别
人体位置可以通过红外摄像头/声波等方式识别,人体姿势可以通过摄像头/体位传感器等方式识别。
2.2活动区域特征分析
2.2.1活动(送风)区域分区
可以将扫风叶片的左右偏转范围、上下偏转范围分区;对应得到左右扫风范围、上下扫风范围;再对应得到房间送风区域分区。
其中,分区的实现可以有三个步骤:确定偏转范围、分区→确定扫风范围、分区→确定送风区域分区。
例如:用手左右、上下掰动空调的导风板,导风板的活动范围即为偏转范围,导风板活动的左右上下极限即为偏转极限。风实际能送到的范围即为扫风范围,风实际能到达的左右上下极限即为扫风极限,扫风范围可以是由偏转范围扩展而来的。再根据坐姿线(或站姿线)与扫风极限线的交点确定送风区域分区。
2.2.1.1偏转范围分区
根据空调的导风机构转动角度确定扫风叶片的偏转范围极限,即确定偏转左极限、偏转右极限、偏转上极限、偏转下极限,确定一个偏转区间,再对这个区间进行等分,得到偏转范围分区。
2.2.1.1.1偏转范围左右分区
对于偏转范围左右分区,如图9所示,线1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右极限,线2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左极限,线1和线2之间的夹角为偏转左右极限夹角λ,对其进行等分,左右等分为m份,每等份角度为λ/m,将这m等份命名为lr1、lr2、lr3、lr4、……lrm-1、lrm,左右扫风叶片的偏转位置用角度a表示,以偏转左极限作为0°线,分别对应的角度如下:
lr1:0≤a<(λ/m);
lr2:(λ/m)≤a<2*(λ/m);
lr3:2*(λ/m)≤a<3*(λ/m);
lr4:3*(λ/m)≤a<4*(λ/m);
……
lrm:(m-1)*(λ/m)≤a≤m*(λ/m)。
2.2.1.1.1偏转范围上下分区
对于偏转范围上下分区,如图10所示,线3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上极限,线4表示扫风叶片的偏转下极限,设线4与空调所在垂直墙面的夹角为η,线3和线4之间的夹角为偏转上下极限夹角为δ,对δ进行等分,左右等分为n份,每等份角度为δ/n,将这n等份命名为tb1、tb2、tb3、tb4、……tbn-1、tbn,上下扫风叶片的偏转位置用角度b表示,以偏转下极限作为0°线,分别对应的角度如下:
tb1:0≤b<(δ/n);
tb2:(δ/n)≤b<2*(δ/n);
tb3:2*(δ/n)≤b<3*(δ/n);
tb4:3*(δ/n)≤b<4*(δ/n);
……
tbn:(n-1)*(δ/n)≤b≤n*(δ/n)。
2.2.1.2扫风范围分区
对偏转范围进行扩展,以得到扫风范围,为了便于说明,在这里我们对角度进行描述时与2.2.1.1节一致,将偏转左极限和偏转下极限分别作为角度的基线,即0°线。
①左右扫风范围分区:左右偏转范围扩展
左右偏转范围扩展后得到左右扫风范围,由偏转角λ扩展为扫风角偏转角λ和扫风角的角平分线重合,且遵循以下关系式:
其中,为扫风左右极限夹角。
扩展后可以得到左右扫风范围为“扫风左极限”——“扫风右极限”,扫风左右极限夹角为同样分为m份,左右扫风叶片的位置用角度A表示,将这m份命名为LR1、LR2、LR3、LR4、……LRm-1、LRm,分别对应的角度如下:
LR1
LR2:(λ/m)≤A<2*(λ/m);
LR3:2*(λ/m)≤A<3*(λ/m);
LR4:3*(λ/m)≤A<4*(λ/m);
……
LRm
②上下扫风范围分区:上下偏转范围扩展
上下偏转范围扩展后得到上下扫风范围,由偏转角δ扩展为扫风角θ,对上下偏转范围进行扩展分为制冷和制热两种情形:
制热时向上扩展,遵循以下关系式,且扫风下极限与偏转下极限重合:
θ2=δ*t2,t2∈(1.0,1.5)。
其中,θ2为制热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
扩展后可以得到上下扫风范围为“扫风下极限”——“扫风上极限”,扫风上下极限夹角为θ2,同样分为n份,上下扫风叶片的位置用角度B表示,将这n份命名为TB1、TB2、TB3、TB4、……TBn-1、TBn,分别对应的角度如下:
TB1:0≤B<(δ/n);
TB2:(δ/n)≤B<2*(δ/n);
TB3:2*(δ/n)≤B<3*(δ/n);
TB4:3*(δ/n)≤B<4*(δ/n);
……
TBm:(n-1)*(δ/n)≤B≤θ2
制冷时向下扩展,遵循以下关系式,且扫风上极限与偏转上极限重合:
θ3=δ*t3,t3∈(1.0,1.3)。
其中,θ3为制冷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
扩展后可以得到上下扫风范围为“扫风下极限”——“扫风上极限”,扫风上下极限夹角为θ3,同样分为n份,上下扫风叶片的位置用角度B表示,将这n份命名为TB1、TB2、TB3、TB4、……TBn-1、TBn,分别对应的角度如下:
TB1:-(θ3-δ)≤B<(δ/n);
TB2:(δ/n)≤B<2*(δ/n);
TB3:2*(δ/n)≤B<3*(δ/n);
TB4:3*(δ/n)≤B<4*(δ/n);
……
TBn:(n-1)*(δ/n)≤B≤n*(δ/n)。
2.2.1.3送风区域分区
根据人体处于站立或者坐立,按胸口位置的高度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扫风上极限和扫风下极限的交点,可以分别在俯视图上得到最终的两种送风区域分区方案;如图11中第一空调房间俯视图和图12中第二空调房间俯视图所示。
可以看到有部分区域不在房间内(比如图11的第一空调房间正视图、图12的第二空调房间正视图中,上下扫风偏上的一部分超出了房间的长度,或者说风直吹到了后墙上),对于转动到这一部分区域的扫风叶片角度区间的转速,可以按照常规空调的控制逻辑,如定速转动、限制转动角度。
为便于说明以及后续的分析,在送风区域内建立极坐标系,极点为空调设备风口位置,基线为偏转左极限(同2.1.1所述),以每个区域的中心点的极坐标(A,r)表示该区域,如图11中示例,形成一个离散的坐标系,每一个小区域对应一个左右扫风叶片和一个上下扫风叶片的位置区间。
其中,L为房间长度,H为空调设备安装高度。min(L,H*tan(θ+η))是指:取L和H*tan(θ+η)中的较小值。
以图11所示的第一空调房间俯视图的分区为例,全部送风区域的坐标可以表示为如下点阵(后续如未说明,皆以第一空调房间俯视图示例):
(A1,r1)、(A1,r2)、(A1,r3);
(A2,r1)、(A2,r2)、(A2,r3)、(A2,r4);
(A3,r1)、(A3,r2)、(A3,r3)、(A3,r4);
(A4,r1)、(A4,r2)、(A4,r3)、(A4,r4);
(A5,r1)、(A5,r2)、(A5,r3)、(A5,r4);
(A6,r1)、(A6,r2)、(A6,r3)、(A6,r4);
(A7,r1)、(A7,r2)、(A7,r3)。
对应的扫风区域为如下点阵:
(LR 1,TB 1)、(LR 1,TB 2)、(LR 1,TB 3);
(LR 2,TB 1)、(LR 2,TB 2)、(LR 2,TB 3)、(LR 2,TB 4);
(LR 3,TB 1)、(LR 3,TB 2)、(LR 3,TB 3)、(LR 3,TB 4);
(LR 4,TB 1)、(LR 4,TB 2)、(LR 4,TB 3)、(LR 4,TB 4);
(LR 5,TB 1)、(LR 5,TB 2)、(LR 5,TB 3)、(LR 5,TB 4);
(LR 6,TB 1)、(LR 6,TB 2)、(LR 6,TB 3)、(LR 6,TB 4);
(LR 7,TB 1)、(LR 7,TB 2)、(LR 7,TB 3)。
再对应到扫风叶片的偏转区域为如下点阵:
(lr 1,tb 1)、(lr 1,tb 2)、(lr 1,tb 3);
(lr 2,tb 1)、(lr 2,tb 2)、(lr 2,tb 3)、(lr 2,tb 4);
(lr 3,tb 1)、(lr 3,tb 2)、(lr 3,tb 3)、(lr 3,tb 4);
(lr 4,tb 1)、(lr 4,tb 2)、(lr 4,tb 3)、(lr 4,tb 4);
(lr 5,tb 1)、(lr 5,tb 2)、(lr 5,tb 3)、(lr 5,tb 4);
(lr 6,tb 1)、(lr 6,tb 2)、(lr 6,tb 3)、(lr 6,tb 4);
(lr 7,tb 1)、(lr 7,tb 2)、(lr 7,tb 3)。
每个坐标对应的区域如图13所示,其它不在这个范围内的区域坐标统一为(IrOut,tb Out)。
2.2.2活动特征分析
①分析频谱
持续记录人体进入送风区域后,每个时刻所处的位置,根据人体所处的区域的频率建立频谱图,示意图如图14。
纵坐标为出现在某一区域的频率,P=人体位于该区域的时长/总记录时长。实际上,空调器记录数据可以不是以时长为单位,而是可以以次数为单位,比如1分钟记录1次,一天24h共记录1440次,其中有72次记录人体位于(A1,r1)处,则频率为72/1440=0.05。此处为了便于理解,可以用时长来说明。
②根据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区域归为K类(D1~DK),K值越大表示分类越细,控制精度越高。
Pmax:频率最大值;
Pmin:频率最小值;
△P:频率跨度;
D1:P∈[Pmin,Pmin+△P1];
D2:P∈(Pmin+△P1,Pmin+△P2];
D3:P∈(Pmin+△P2,Pmin+△P3];
D4:P∈(Pmin+△P3,Pmin+△P4];
D5:P∈(Pmin+△P4,Pmin+△P5];
……
DK:P∈(Pmax-△Pk-1,Pmax]。
③示例说明
图15是一种具体分类方式的示例。
Pmin=0.0068,△P1=0.0132,△P2=0.0332,△P3=0.0532,Pmax=0.0681。
3、扫风叶片状态分析和运行控制
3.1扫风叶片状态分析
扫风叶片状态分为静止和智能扫风两种,当用户选择手动模式时进入静止状态,当用户选择智能模式时进入智能扫风状态,下面分别就这两种模式的运行控制进行说明。
3.2运行控制
3.2.1静止状态
用户手动控制时,位于用户手动控制的位置;当用户不进行手动控制时,上下扫风叶片和左右扫风叶片停在默认位置。
默认位置:用户热舒适状态处于微凉、中性、微暖时,默认位置为Pmax代表的区域;用户热舒适状态处于热、较热/较冷、冷状态时,默认位置为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
3.2.2智能扫风状态
智能扫风状态由左右扫风叶片运行位置、相应转动速度和上下扫风叶片运行位置、相应转动速度确定。
3.2.2.1智能扫风状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①当用户较不舒适时,优先给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送风,其次给频率较高的位置(如DK、DK-1)送风。
②当用户较舒适时,优先给用户所处频率较高的位置(如DK、DK-1)送风,其次给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送风。
③根据用户舒适度的控制优先于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特征(频率分布)的控制。
3.2.2.2扫风叶片转动速度ω
扫风叶片转动速度ω,单位(°/s:度每秒),最低转速ωmin、最高转速ωmax,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扫风叶片转动速度从低到高分为n档,ωmin=ω1、ω2、ω3、……、ωn-1、ωn=ωmax
3.2.2.3示例说明
如图15示例所示,频率大小分为四类,D1极低频区、D2为低频区,D3、D4为高频区。
D1:P∈[0.0068,0.02];
D2:P∈(0.02,0.04];
D3:P∈(0.04,0.06];
D4:P∈(0.06,0.681]。
档位分为四档:
ω1:低速档(左右扫风3°/s,上下扫风1.5°/s);
ω2:次低速档(左右扫风6°/s,上下扫风3°/s);
ω3:中速档(左右扫风12°/s,上下扫风6°/s);
ω4:高速档(左右扫风18°/s,上下扫风9°/s)。
假设(A3,r1)为用户当前位置,(A5,r3)为低频区,(A7,r3)为高频区。
用表格3说明①~④四种状况下的对应运行控制:
表格3
例如:根据用户位置(高频/低频)和用户舒适状态(舒适/不舒适)应该有四种组合。此处表格3中示例性地只说明了用户处于高频区的两种情况,即①用户较不舒适和②用户较舒适的状况,分别对应前述3.2.2.1中的原则①和原则②,由于原则③已经说明“根据用户舒适度的控制优先于根据用户活动区域特征(频率分布)的控制”,所以表格中未对用户处于不同位置的情况作出具体的运行控制说明。
假设(A2,r3)为用户当前位置,(A5,r3)为低频区,(A7,r3)为高频区。
用表格3说明①~④四种状况下的对应运行控制:
3.2.3单开上下扫风状态
单开上下扫风时,参照3.2.2,将极坐标中r值相同的位置的频率P相加作为该坐标下的频率,如(A1,r1)、(A2,r1)、(A3,r1)、(A4,r1)、(A5,r1)、(A6,r1)、(A7,r1)的频率为:
0.0279+0.0497+0.0524+0.0524+0.0368+0.0524+0.0191=0.2907。
当上下扫风叶片运行到相应位置时扫风叶片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左右扫风叶片的位置参照3.2.1。
3.2.4单开左右扫风状态
单开左右扫风时,参照3.2.2,将极坐标中A值相同的位置的频率P相加作为该坐标下的频率,如(A1,r1)、(A1,r2)、(A1,r3)的频率为:
0.0279+0.0293+0.0218=0.079。
当左右扫风叶片运行到相应位置时扫风叶片按照相应的速度运行。
上下扫风叶片的位置参照3.2.1。
在一个可替代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方案,针对上述最优实施例中给出的一种范围,在该替代实施例中分别给出其他范围的更为具体的说明。
1、关于频谱图的完善方案
为了提高控制的准确性,根据用户习惯将1天24h中的睡眠阶段、工作阶段、运动阶段识别出来,对其记录的位置数据分段处理,分别得到频谱图,按时段分别控制,如将10:00~18:00作为工作时段,将19:00~20:00作为运动时段,将22:00~次日8:00作为睡眠时段,其余时间作为普通时段,对这四段分别得到频谱图。
2、关于分区的完善方案
根据分区来控制送风温度和速度以确保舒适性的方案较多,因此本发明的方案前述未提及送风温度和速度。空调的出风风速和送风温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气流组织有所影响,如风速比较大时,风能够送的更远;送风温度比较高/低时,气流有偏上/下的趋势。而且仅仅靠控制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在这里阐明本发明的方案如何与空调的其余控制参数相配合以达到准确的控制效果:
①当制热送风温度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29℃、30℃),参数t2应取较大值,当制冷送风温度较低时(如常规空调设定18℃、19℃),t3应取较大值。
②当制热风速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超强风挡,高风挡),参数t2应取较小值,当制冷风速较高时(如常规空调设定超强风挡,高风挡),t3应取较大值。
其中,制热时向上扩展,遵循θ2=δ*t2,t2∈(1.0,1.5)的关系式,且扫风下极限与偏转下极限重合;θ2为制热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δ为偏转角,t2为制热计算系数。制冷时向下扩展,遵循θ3=δ*t3,t3∈(1.0,1.3)的关系式,且扫风上极限与偏转上极限重合;θ3为制冷时扫风上下极限夹角,δ为偏转角,t3为制热计算系数。
根据不同的送风温度和送风风速组合确定多种分区方案,分别得到各自的频谱图进行智能扫风控制。
3、关于导风方式的完善方案
用户不在房间内或者用户不在扫风范围内时的控制方案,如用户位置处于坐标(Ir Out,tb Out),此时采用当用户较舒适时的方案①。
例如:此处的方案①即是表格3中的①那一列代表的具体控制方案,或者下方表格中的①。
4、关于空调设备的完善方案
前述最优实施例中使用的是一台壁挂机,且限定在了一间长方体型空间的房间内,实际上,本发明的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房间分区和导风机构转动的控制方案,与使用的设备类型、安装方式和使用情景无关,比如,天井机、柜机、窗机、座挂机等应用在不同形状、大小的房间内都可以通过本发明的方案的思路推导出相应的分区和控制方案。
5、关于用户的完善方案
前述最优实施例中仅针对一名用户描述了控制方法,实际上,当需要兼顾房间内多名用户的需求时,本发明的方案可以进行适当的延伸以达到要求,如:
当有A、B两名用户时,可以对两名用户在房间内的频率进行合并计算,简单叠加或者加权叠加,以甲乙两个位置举例说明,如表4。
表格4
多名用户时,不同情况下具体的扫风控制仍可以按照3.2.2.1智能扫风状态遵循的三个原则以及3.2.2.3所述的控制方法得到。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8所示的装置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导风机构转速来调节气流组织以提高舒适性,可以避免常规分区域控制方案中由于调节风速和压缩机频率导致的能量浪费,提升节能效果,且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可以得到保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存储介质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7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调节导风机构,根据人体活动特征分区,更符合用户习惯,控制更准确,提升加强局部气流组织的控制能力及控制精度,且用户体验佳。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对应于空调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空调。该空调,可以包括: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上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由于本实施例的空调所实现的处理及功能基本相应于前述图1至图7所示的方法的实施例、原理和实例,故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未详尽之处,可以参见前述实施例中的相关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经大量的试验验证,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检测人体生理参数确定舒适状态,可以避免常规导风板控制方案中仅调节送风方向导致的用户舒适性差的问题,提高用户舒适性,且节能效果好、可靠性高。
综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21)

1.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所述人体姿势,包括:站姿或坐姿;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其中,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
对所述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
或者,
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舒适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包括:
接收由穿戴式测量装置、接触式测量装置、光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声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测量装置测量并反馈的人体生理参数;
其中,
所述人体生理参数,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
所述舒适状态,包括:由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的舒适等级,或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的差值的所属范围作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包括:
接收由红外摄像头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位置;
或者,
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位置;
和/或,
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包括:
接收由摄像头和/或体位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姿势;
或者,
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姿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
对所述偏转区间进行分区,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姿势,按设定的胸口位置高度范围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所述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所述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所述送风分区信息;
和/或,
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送风区域内设定时长内每个时刻的所述人体位置,确定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若用户的人数为两人以上,则所述频率为简单叠加或加权叠加得到的合并频率;
根据所述频率,建立频谱图;所述频谱图,包括:设定时段内的总体频谱图,或设定时段内不同阶段的阶段频谱图;
根据所述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所述不同送风分区分类,得到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状态;所述扫风叶片状态,包括:手动模式下的静止状态或智能模式下的智能扫风状态;以及,
在所述静止状态下,若接收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若未接收到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停在设定的默认位置处;或者,
在所述智能扫风状态下,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默认位置,包括: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中的相应扫风区域;或者,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在所述送风区域中的人体位置;
和/或,
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运行位置、转动速度、转动档位中的至少之一,和/或送风温度,和/或送风风速;其中,
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包括:上下扫风和/或左右扫风;在单开上下扫风的情况下,在上下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在单开左右扫风的情况下,在左右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和/或,
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按设定的等级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包括: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
或者,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包括: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
或者,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10.一种空调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和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和人体姿势;所述人体姿势,包括:站姿或坐姿;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其中,所述获取单元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控制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所述运行参数,包括: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包括:
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
对所述人体生理参数进行分析,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舒适状态;
或者,
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舒适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生理参数,包括:
接收由穿戴式测量装置、接触式测量装置、光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声学非接触式测量装置中的至少一种测量装置测量并反馈的人体生理参数;
其中,
所述人体生理参数,包括:体表温度、心率、皮肤电阻、神经传导速度、血压、心率变异性、血氧饱和度、肌电、脑电、心电、呼吸率、脉搏、指尖血流量中的一个或多个;和/或,
所述舒适状态,包括:由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进行对比得到的舒适等级,或用所述人体生理参数与设定的最舒适状态生理参数的差值的所属范围作为舒适状态的量化指标。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位置,包括:
接收由红外摄像头和/或超声波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位置;
或者,
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位置;
和/或,
所述获取单元获取所述空调所属空间中用户的人体姿势,包括:
接收由摄像头和/或体位传感器识别并反馈的人体姿势;
或者,
接收由遥控器或客户端或语音模块发送的人体姿势。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根据所述人体姿势确定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送风区域的送风分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空调的导风机构的转动角度,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的偏转区间;
对所述偏转区间进行分区,得到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
根据所述人体姿势,按设定的胸口位置高度范围确定站姿线或坐姿线,根据所述站姿线或坐姿线与所述扫风分区信息的交点,确定所述送风分区信息;
和/或,
所述获取单元根据所述人体位置和所述送风分区信息确定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包括:
根据所述送风区域内设定时长内每个时刻的所述人体位置,确定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若用户的人数为两人以上,则所述频率为简单叠加或加权叠加得到的合并频率;
根据所述频率,建立频谱图;所述频谱图,包括:设定时段内的总体频谱图,或设定时段内不同阶段的阶段频谱图;
根据所述频谱图按照频率大小将所述不同送风分区分类,得到所述人体活动区域特征。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空调的运行参数,包括:
确定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状态;所述扫风叶片状态,包括:手动模式下的静止状态或智能模式下的智能扫风状态;以及,
在所述静止状态下,若接收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位于所述手动控制信号指定的位置;若未接收到所述手动控制信号,则控制所述空调的扫风叶片停在设定的默认位置处;或者,
在所述智能扫风状态下,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默认位置,包括: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的最大值对应的所述空调所属环境中扫风区域的扫风分区信息中的相应扫风区域;或者,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用户在所述送风区域中的人体位置;
和/或,
所述运行参数,还包括: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运行位置、转动速度、转动档位中的至少之一,和/或送风温度,和/或送风风速;其中,
所述扫风叶片的扫风方式,包括:上下扫风和/或左右扫风;在单开上下扫风的情况下,在上下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在单开左右扫风的情况下,在左右扫风叶片运动到设定位置时扫风叶片按设定速度运行;和/或,
所述扫风叶片的转动速度,按设定的等级采用分级变速的方式设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包括: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
或者,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舒适状态和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控制所述运行参数,包括: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低于设定级别或指标低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其次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
或者,
在所述舒适状态的级别高于或等于设定级别或指标高于或等于设定指标的情况下,优先给用户所处的区域在所述送风分区信息对应的不同送风分区中出现的频率高于设定频率的区域送风,其次给所述送风分区信息中用户当前所处的位置所在的区域送风。
19.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18任一所述的空调的控制装置。
2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多条指令;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21.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执行多条指令;
存储器,用于存储多条指令;
其中,所述多条指令,用于由所述存储器存储,并由所述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空调的控制方法。
CN201811168626.8A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ctive CN1094426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626.8A CN109442687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68626.8A CN109442687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2687A CN109442687A (zh) 2019-03-08
CN109442687B true CN109442687B (zh) 2019-12-31

Family

ID=65546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68626.8A Active CN109442687B (zh) 2018-10-08 2018-10-08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426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0281B (zh) * 2019-05-22 2021-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0220286A (zh) * 2019-05-22 2019-09-1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332679B (zh) * 2019-05-29 2021-09-21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送风方法和控制系统
CN110410961B (zh) * 2019-06-13 2021-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0469905A (zh) * 2019-07-23 2019-11-19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远距离送风方法、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49045B (zh) * 2019-09-04 2022-03-18 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 粮库用空调集中式控制系统
CN111426015B (zh) * 2020-04-29 2021-06-0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机组健康度监测方法、装置及空调机组
WO2021245811A1 (ja) * 2020-06-02 2021-12-0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環境制御システム
CN112432338A (zh) * 2020-11-30 2021-03-0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3251626B (zh) * 2021-04-15 2023-01-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导风板的转速调节方法及装置、空调
CN115218407A (zh) * 2022-06-22 2022-10-21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室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307700A (ja) * 1993-04-27 1994-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人体活動量検出装置及び空気調和機の制御装置
CN104848499A (zh) * 2014-02-13 2015-08-19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空调智能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04490371B (zh) * 2014-12-30 2016-09-21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人体生理参数的热舒适检测方法
CN104791957A (zh) * 2015-04-23 2015-07-22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智能手表的智能空调调节方法及系统
CN105890121B (zh) * 2016-05-09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
CN206771649U (zh) * 2017-05-03 2017-12-1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42687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42687B (zh) 一种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JP6835165B2 (ja) 集中度推定装置
US11598548B2 (en) Device for estimating drowsiness of a user based on image and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CN106123206B (zh) 一种调整环境热度的方法和系统
CN110715415B (zh) 空气调节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空气调节设备
CN104344501B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25161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9119470A1 (zh)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及空调
EP389144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ized thermal comfort control
CN107726550A (zh) 一种室内空气湿度推算方法及空调器
CN109405213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6765962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3339952A (zh) 空调系统
CN106705380A (zh) 一种中央空调系统室内空气温度设定方法及装置
CN106288145B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442688A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空调
CN112594896A (zh) 空调、扫风风速控制方法、系统、控制器、设备及介质
CN113232481A (zh) 基于人体舒适性指标pmv的车辆空调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726209B (zh)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处理器
CN109323381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7815612U (zh) 空调控制系统及空调
CN109405212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8019866A (zh) 一种加湿器控制方法
CN108591103A (zh) 风扇风速控制方法系统和风扇
CN105091240A (zh) 变频空调器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