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2089A - 框架锁 - Google Patents

框架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2089A
CN115432089A CN202210614605.4A CN202210614605A CN115432089A CN 115432089 A CN115432089 A CN 115432089A CN 202210614605 A CN202210614605 A CN 202210614605A CN 115432089 A CN115432089 A CN 115432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ring
belt
ring
circular path
frame 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146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BUS August Bremicker Soehne KG
Original Assignee
ABUS August Bremicker Soehne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BUS August Bremicker Soehne KG filed Critical ABUS August Bremicker Soehne KG
Publication of CN115432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208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1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 B62H5/147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by means of circular bol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HCYCLE STAND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PARKING OR STORING CYCLES; 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Z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DEVICES FOR LEARNING TO RIDE CYCLES
    • B62H5/00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 B62H5/14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 B62H5/142Appliances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cycles; Locks integral with cycles preventing wheel rotation by means of pivoting, or pivoting and sliding bol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1/00Lock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cycles, other than padl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Buckles (AREA)
  • Snaps, Bayonet Connections, Set Pins, And Snap 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两轮车的框架锁,包括锁体和旋转环装置,锁体包括锁闩,旋转环装置包括旋转环和带。旋转环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具有包括邻接部分的阻挡结构,并且可相对于锁体沿着圆形路径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在打开位置,旋转环释放两轮车的车轮以进行旋转,在关闭位置,旋转环阻挡车轮以防旋转。闩锁可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调节,以及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闩锁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闩锁接合在邻接部分的后面,由此阻挡旋转环以防调节进入打开位置。带布置在旋转环处,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并且配置成使得带沿着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部分覆盖旋转环,并且至少部分地覆盖旋转环的周边的超过180°。

Description

框架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车的框架锁。
背景技术
框架锁典型地不同于便携式两轮车锁,因为框架锁固定地且通常永久地连接至两轮车的框架,例如拧到框架上。在这方面,框架锁布置成使得框架锁的环可选择性地调节到以下位置:在该位置,框架锁接合在两轮车的车轮的轮辐之间,从而以这种方式防止与两轮车一起行进。通过框架锁的锁闩将环方便地固定在该位置,该锁闩至少理想地可仅通过框架锁的锁芯或另一锁定装置来调节,使用者必须具有诸如钥匙的秘密代码来致动该锁闩。环的典型设计一方面是具有直路线的枢轴环的构造,另一方面是具有弧形路线的旋转环的构造。
特别地,框架锁可包括锁体和旋转环,该锁体包括锁闩,该旋转环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并且可相对于锁体沿着圆形路径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在打开位置,所述旋转环释放两轮车的车轮以进行旋转,在关闭位置,所述旋转环阻挡车轮旋转,其中,旋转环具有包括邻接部分的阻挡结构。其中,闩锁可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调节,以及其中,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闩锁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闩锁在邻接部分的后面接合,从而阻挡旋转环以防调节进入打开位置。
旋转环的稳定性是影响框架锁可靠性的决定性因素。因此,框架锁尽可能不会被破坏打开,旋转环必须特别坚固。同时,尽量节省成本和尽可能多地自动化地制造旋转环。在这方面,旋转环优选由特别硬和坚固的材料形成,例如由硬化的金属形成。特别地,旋转环可由诸如金属线的杆材料制成。
为了能够相对于锁体进行调节,旋转环可至少部分地容纳在锁体的壳体中,特别是容纳在形成于壳体中的旋转环容纳器中,并且能够可移动地支承在旋转环容纳器中。在这方面,旋转环接收器同时用于引导旋转环,使得旋转环可至少基本上单独沿圆形路径进行调节。特别地,由于形成在旋转环上的阻挡结构,旋转环可具有沿着其纵向延伸的升高部分和/或凹陷部,使得在某些情况下,旋转环可不与旋转环接收器的内壁面接触,或者可仅在其纵向延伸的部分区域中与旋转环接收器的内壁面接触并且在内壁处进行引导。为了避免旋转环在旋转环接收器中倾斜或卡住,通常在旋转环的外周和旋转环接收器的内周之间还设置一定的间隙。由于这些原因,旋转环通常可在旋转环接收器中进行横向于其纵向延伸的较小的运动,并且在这样做的过程中可冲击旋转环接收器的边缘。特别地,这可在使用安装有框架锁的两轮车的行程期间发生,然后可导致可察觉的和有干扰性的咔哒咔哒的噪声。
为了能够致动旋转环,即能够在其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手动调节旋转环,通常在框架锁上设置手柄,并将手柄紧固至旋转环上。手柄可从框架锁向外延伸,使得可抓握手柄并且可围绕圆形路径的中心移动手柄,从而沿着圆形路径以相应的方式调节旋转环。在这一方面,手柄或手柄可紧固至其上的紧固凸耳可例如焊接至旋转环,以便稳定地连接至旋转环。可替代地,手柄或紧固凸耳也可拧到旋转环。然而,这种类型的固定至旋转环可能导致材料结构的损坏,从而导致旋转环的机械稳定性受损。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两轮车的框架锁或包括低噪声框架锁的框架锁系统,该框架锁或框架锁系统的旋转环特别稳定,并且在这方面可容易地致动,该该框架锁或框架锁系统也可灵活地使用,并且该框架锁或框架锁系统可以以尽可能多地自动化的方式制造。
通过如下所述的框架锁和框架锁系统来满足该目的。
根据本申请的用于两轮车的框架锁包括锁体和旋转环装置,所述锁体具有锁闩,所述旋转环装置包括旋转环和带。在这一方面,旋转环沿圆形路径延伸,并且可相对于锁体沿圆形路径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打开位置,所述旋转环释放两轮车的车轮以进行旋转,在关闭位置,所述旋转环阻挡车轮旋转。
旋转环优选地由金属构成,而带优选地由塑料构成。旋转环优选地由棒材料形成,特别是由诸如钢丝的金属丝形成,其中棒材料优选地具有恒定的横截面,特别是圆形横截面。该横截面可为旋转环的正常横截面,旋转环沿着其纵向延伸的大部分和/或至少沿着设置在锁体外部的、特别是在旋转环的关闭位置的锁体的壳体外部的阻挡部分具有该横截面,使得在其关闭位置,旋转环可与阻挡部分接合进入两轮车的车轮中,并由此阻挡车轮以防止旋转。圆形路径的直径可例如在10cm至15cm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可例如达到大约13cm。在横截面中,旋转环可具有几毫米至几厘米的量级的直径。例如,横截面的直径可至少平均为约8mm或9mm。由于沿着圆形路径的范围,旋转环具有在圆形闭合圆形路径的特定部分区域上延伸的弓形形状,例如在至少200°和/或至多250°、优选至少210°和/或至多240°、特别是约225°或230°的角度范围上延伸。
由于旋转环可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因而旋转环可在关闭方向上从打开位置调节到关闭位置并进入关闭位置,以及相反,在与关闭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上从关闭位置调节到打开位置并进入打开位置。然而,因此不排除还可以以另一种方式调节旋转环,特别是在关闭位置之外的关闭方向和/或在打开位置之外的打开方向。
在沿着圆形路径调节旋转环时,旋转环沿着圆形路径以其弓形纵向延伸移动,使得其不离开圆形路径,而是仅在圆形路径的部分区域上延伸,即相对于其位置而不是相对于其角度范围改变。在这一方面,旋转环的调节对应于旋转环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该旋转轴线延伸穿过圆形路径的中心,并且定向成垂直于其中布置有圆形路径的平面。
旋转环沿圆形路径的可调节性是基本的可调节性,特别地,该可调节性可由旋转环在锁体处的相应支承引起。然而,该可调节性不一定是永久存在的,而是可由所述闩锁阻挡,特别是能够通过锁闩将旋转环固定在一个或多个不同的特定位置。旋转环可优选地至少从打开位置调节到关闭位置并进入关闭位置,以及如果锁闩或者运动路径中的任何障碍(例如,两轮车的车轮的轮辐)都不阻挡调节,则从关闭位置调节到打开位置并进入打开位置。
圆形路径可部分地延伸穿过框架锁的锁体,使得旋转环可部分地延伸进入或穿过锁体,并且在这方面可与锁体内的锁闩协作。在这一方面,锁闩优选地完全布置在锁体的壳体内,以便尽可能不能从外部接近。旋转环还可部分地容纳在锁体的壳体中。特别地,在形成于锁体中的旋转环接收器中,旋转环可至少部分地接收于旋转环接收器中,并且可移动地支承于旋转环接收器中,即相对于锁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可调节。
在关闭位置,旋转环优选地延伸出锁体,特别是延伸出锁体的所述壳体,然后至少自由端返回锁体,特别是延伸入壳体,使得锁体和旋转环优选地在关闭位置形成闭合环。以这种方式,可特别可靠地阻挡相应轮旋转。相反,在打开位置,旋转环延伸出锁体,但不会回到锁体中,或者至少几乎完全容纳在锁体中,特别是壳体中。
在旋转环的关闭位置,当框架锁以合适的方式安装在两轮车上时,旋转环可自然地只阻挡相应两轮车的车轮旋转。换言之,框架锁配置成布置在两轮车上,使得旋转环阻挡两轮车的车轮在其关闭位置旋转(特别是通过接合穿过车轮),并释放车轮以便在其打开位置旋转。
根据本申请,旋转环具有包括邻接部分的阻挡结构,其中锁闩可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调节,以及其中,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闩接合在邻接部分的后面,从而阻挡旋转环以防进入打开位置的调节。
特别地,锁闩可相对于锁体的所述壳体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是可调节的。该调节例如可为线性位移。优选地,锁闩可仅通过锁定装置来调节,该锁定装置设置在锁体处,特别是设置在锁体中,优选地呈锁芯的形式,锁闩例如通过夹带器联接至锁体,并且锁闩可仅通过与其相关联的钥匙来致动。
锁闩的可调节性也是基本的可调节性,其不必永久地存在,而是可特别地取决于旋转环的相应位置。锁闩可优选地从解锁位置调节到锁定位置并进入锁定位置,以及反之,从锁定位置调节到解锁位置并进入解锁位置,至少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时。另外,特别地,当旋转环处于其打开位置时,锁闩还可从解锁位置调节到锁定位置并进入锁定位置,以及从锁定位置调节到解锁位置并进入解锁位置。
因而,旋转环可通过锁闩固定在其关闭位置,其中锁闩调节到其锁定位置,然后接合在旋转环的阻挡结构的邻接部分的后面。如果邻接部分定向成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待阻挡的运动方向,即垂直于旋转环的圆形路径的路线,这是优选的,则阻挡旋转环沿圆形路径的调节是特别可靠的。
邻接部分优选地但不是必须地形成为邻接表面,即形成为平面的。邻接部分通常也可由阻挡结构的边缘或轮廓形成。
阻挡结构可以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形成。通常可想到的方式是,阻挡结构包括旋转环中的切割部或切口,其中切割部或切口可特别地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从外侧到内侧径向延伸至旋转环中。在这一方面,邻接部分可形成为这种切割部或这种切口的侧壁。然而,邻接部分也可由从旋转环突出的结构的侧壁形成。
阻挡结构可具有多个邻接部分,每个邻接部分均可由锁闩接合在后面,以便在至少一个调节方向上固定旋转环的不同位置以防偏离相应的位置。在这一方面,多个邻接部分可用于相对于相同的调节方向或相互相反的调节方向固定相同的位置。
锁闩在邻接部分后面的所述接合应理解为与待阻挡的旋转环的调节有关。在这一方面,特别地,如果锁闩处于其解锁位置并且旋转环沿圆形路径在待阻挡的调整方向上进行调整,则锁闩横向于圆形路径的路线接合到邻接部分的运动路径中,邻接部分将穿过该邻接部分的运动路径。
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闩优选地接触邻接部分,或者至少具有与邻接部分的仅小的间隔,例如小于1mm,特别是几百微米。因此,旋转环有利地固定而根本不会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偏离关闭位置。然而,通常,锁闩还可具有距邻接部分的较大间隔,使得旋转环实际上可从关闭位置调节与该间隔相对应的距离,但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被阻挡到达旋转环将不再可靠地阻挡车轮旋转的位置。
除了旋转环之外,旋转环装置还包括所述带。根据本申请,该带设置在旋转环上,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并且配置成使得其沿着其纵向延伸的至少一部分和其周边的至少一部分覆盖旋转环。
在这一方面,特别地,带布置在旋转环上,使得带在调节旋转环时与旋转环一起进行调节。在这一点上,由旋转环和带形成的旋转环装置形成框架锁的功能单元。在框架锁的组装过程中,至少在带已经布置在旋转环上之后,旋转环和带只能一起移动,即彼此之间没有相对移动。
因此,旋转环的相应位置同时也代表带和整个旋转环装置的相应位置。特别地,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带和旋转环装置作为一个整体也处于打开位置,以及特别地,在旋转环的关闭位置,带和旋转环装置作为一个整体也处于关闭位置,并且可在这些位置之间调节。
由于带沿着其纵向延伸的至少部分覆盖旋转环,因此带沿着所述圆形路径以与旋转环相对应的方式延伸。因而,特别地,所述带可具有至少基本上弓形的路线,沿着该路线,所述带可至少部分地具有恒定的横截面。
沿着圆形路径,带可例如延伸至少120°和/或至多150°,特别地,延伸大约135°。带的纵向延伸,即其沿着圆形路径的范围,可特别地被限制为设置在锁主体内、特别是设置在锁主体的壳体内的支承部分,既在旋转环的关闭位置又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以及在这两个位置之间的所有位置)。在这方面,带优选地在所述打开方向上延伸直到旋转环的对应端。在相反的闭合方向上,带优选地在支承部分的至少大部分上延伸。特别地,带可至少基本上在整个支承部分上延伸。
在这方面,所述带不仅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延伸,而且在围绕所述圆形路径的路线的周向方向上延伸,从而覆盖所述旋转环的周边的至少部分,其中所述周边与所述旋转环在与所述圆形路径的路线正交的平面中的相应横截面相关。以这种方式,带可围绕旋转环接合,特别地,或多或少地根据沿其纵向延伸的位置而接合。这可有助于带在旋转环处的特别稳定的布置。
为了覆盖旋转环,带可在其覆盖旋转环的区域中接触旋转环,特别是面接触旋转环。由于该覆盖,该带可代表对旋转环的保护,例如防止机械损伤,防止污物和/或防止湿气。另外,旋转环和锁体的旋转环接收器的一个或多个内壁之间的自由空间可由带填充,使得通过带,在旋转环接收器内基本上没有间隙地引导旋转环,从而可避免咔哒咔哒的噪声,其中旋转环装置可至少部分地容纳在该自由空间中并可移动地支承。由塑料制成的带的设计也可对此作出贡献,塑料可特别地根据其弹性和/或表面特性来选择或形成,使得带可容易地沿着旋转环接收器的相应内壁滑动。该带还可用于将旋转环连接至手柄,这将在下面进一步解释。
由于这些不同的功能,带还可特别地指定为“盖”、“轨道”,特别是“导轨”、或“连接器”。
根据本申请,还设置了带在围绕旋转环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超过180°,优选超过至少210°,特别是超过约225°。
所述角度范围相对于旋转环的横截面的中心限定,该中心优选地对应于该横截面的重心区域。特别地,该横截面可为在沿着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相应位置处的旋转环的横截面,或者如果需要的话,可为可在概念上一直延续到沿着圆形路径的相应位置的旋转环的所述正常横截面。特别地,横截面可为圆形的。
所述带至少整体上在周向方向上具有所述范围,即,所述带不必在沿着其纵向延伸的单个位置处在周向方向上围绕旋转环延伸超过所述角度范围,而可在一个位置处在一个周向方向上延伸最远,而在另一个位置处在相反的周向方向上延伸最远,其中,这些范围之间的角度等于大于180°,优选至少210°,特别是约225°。
然而,在带纵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区域中,带优选地沿着整个相应的部分区域在围绕旋转环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超过180°,优选地超过至少210°,特别是超过约225°。换言之,它适用于沿着位于这些部分区域中的相应一个区域内的带的纵向延伸的每个位置,在该位置,带在围绕旋转环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超过所述角度范围。
其中带在围绕旋转环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超过180°、优选超过至少210°、特别是超过约225°的所述部分区域优选一起具有大于带的纵向延伸的一半的长度(即,沿着圆形路径的范围)。特别优选的是,这些部分区域中的最长部分延伸超过带的纵向延伸的一半以上。
通常,由带覆盖的旋转环可在周向方向上具有中断,即,其可分布在多个单独的部分上,所述多个单独的部分一起延伸超过180°、优选地超过至少210°、特别是超过约225°的旋转环的周边。然而,旋转环优选地由在所述角度范围内在圆周方向上连续的、即没有中断的带的部分覆盖。
由于带在围绕旋转环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超过180°,从而覆盖旋转环的一半以上的周边,因此从至少三个侧表面围绕接合旋转环。换言之,带因而至少相对于三个方向覆盖旋转环,这三个方向中的两个方向彼此相对,第三个方向垂直于旋转环,其中,这些方向横向于带或旋转环的纵向延伸定向,并且特别地,可径向于旋转环的横截面的所述中心定向。由于这种围绕接合,带可特别可靠地布置在旋转环处。另外,带可以以这种方式相对于所述旋转环接收器在旋转环周边的大部分上支承旋转环,使得在旋转环接收器中特别可靠地引导旋转环。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带在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区域地覆盖旋转环、在与其相反的方向上至少区域地覆盖旋转环,以及在面对圆形路径的中心或背离圆形路径的中心的方向上至少区域地覆盖旋转环。带在其中所述方向中的一个上覆盖旋转环的区域可沿着圆形路径重叠。导轨优选地在其在所有三个方向上的纵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区域中、特别是在上述部分区域中覆盖旋转环。在这一方面,在特定方向上的覆盖应理解为使得带布置成在该方向上邻接旋转环,从而从该方向看,带覆盖所述旋转环。在这方面,优选的是,至少在带覆盖旋转环的位置处,带沿着带的纵向延伸接触旋转环,特别地,面接触旋转环。
在带纵向延伸的部分区域中,其中在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的方向上和在与其相反的方向上以及在面对圆形路径的中心或背离圆形路径的中心的方向上,带覆盖旋转环,该覆盖可相对于圆形路径的平面镜像对称。特别地,该带可相对于该平面在这些部分区域中镜像对称,或者也可沿着其整个纵向延伸对称,可能除了其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端部之外。
另外,带可具有U形或C形横截面(垂直于圆形路径的路线),优选地,在这些部分区域中或沿着其总纵向延伸,具有至少基本上恒定的U形或C形横截面,可能除了其纵向延伸的至少一个端部。在这方面,U形或C形的开口侧优选地定向为面向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的径向方向,特别是径向向外。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带形成为与旋转环分离的尺寸稳定和/或弹性部分。为此目的,塑料特别适合作为带的材料,其中塑料可例如通过注射成型形成带的形状。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带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紧固至旋转环上。在这一方面,特别地,形状配合存在于所有空间方向上,使得不存在带可相对于旋转环移动的方向、至少不存在带必须为此目的而变形的情况。该形状配合紧固可整体地设置在带的纵向延伸的至少80%上。在这方面,形状配合紧固不必仅在纵向延伸的单个连续部分区域上延伸,而是也可分布在多个单独的部分区域上。
带优选地以闩锁方式、即通过弹性可逆的形状配合,紧固至旋转环。例如,带可按卡扣式连接的方式连接至旋转环。在这一方面,将带紧固至旋转环上的紧固有必要至少轻微地弹性变形,特别是使带变宽,带具有相应弹性的带,以便将所述带布置在旋转环处,由此弹性至少很大程度上再次逆转变形,使得带然后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围绕旋转环接合,即超过其周边的一半。特别地,该临时加宽和随后沿带的纵向延伸的周围的接合可发生在带沿圆周方向延伸超过旋转环的圆周的一半的任何地方。
除了所述形状配合之外,带还可至少局部地以压入配合方式接触旋转环。在这一方面,尤其是由于带的所述弹性,带的部分可靠着旋转环进行预加载。由于附加的压入配合,进一步改善了将带紧固到旋转环的紧固。
带到旋转环的形状配合紧固,特别是闩锁紧固的优点也独立于带围绕旋转环在圆周方向上延伸的角度范围而产生。特别地,这种形状配合有助于确保带可靠地布置在旋转环上,使得旋转环可通过带支承在旋转环接收器中,并以特别低的干涉方式在旋转环接收器中滑动地进行引导。在这点上,与带在围绕旋转环的圆周方向上的范围的测量无关,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用于两轮车的框架锁,该框架锁包括锁体和旋转环装置,锁体包括锁闩,旋转环装置包括旋转环和带,旋转环优选地由金属构成,带优选地由塑料构成,其中,所述旋转环沿圆形路径延伸,并且可沿圆形路径相对于所述锁体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在打开位置,所述旋转环释放两轮车的车轮以进行旋转,在关闭位置,所述旋转环阻挡车轮旋转,其中,旋转环具有包括邻接部分的阻挡结构,其中,锁闩可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调节,其中,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闩接合在邻接部分的后面,从而阻挡旋转环以防调节进入打开位置,其中带设置在旋转环处,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并且配置成使得带沿着旋转环纵向延伸的至少部分和旋转环周边的至少部分覆盖旋转环,以及其中带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特别是以锁闩的方式紧固至旋转环。对于上述的框架锁,特别是其旋转环装置的前述和以下的解释,以及对于框架锁的设计的不同可能性的描述,在可应用的范围内,也适用于本申请的框架锁。特别地,不仅上述的框架锁的实施方式,而且本申请的框架锁的有利实施方式由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产生。
根据本申请的框架锁的有利实施方式,旋转环的端部和带的相应端部形成枢转连接,该枢转连接具有沿垂直于圆形路径平面的纵向轴线延伸的销,其中带可绕销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旋转环枢转。旋转环的端部包括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并且从该端部沿着圆形路径延伸一定距离。带的相应端部包括带的纵向延伸的两个端部中的一个,即,该端部相对于其沿着圆形路径的定向对应于旋转环的所述端部,并且从该端部沿着圆形路径延伸一定距离。旋转环的端部和带的相应端部延伸的距离可各自具有几毫米的长度,例如至多15mm,优选地至多10mm,和/或至多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10%,优选地至多5%。对于旋转环的端部和带的相应端部,该距离优选地是相等的长度。
特别地,销沿其延伸的纵向轴线可为销的对称轴线。销可至少基本上具有圆柱形形状,其中纵向轴线则为圆柱形的圆柱形轴线。垂直于纵向轴线的销的横截面至少是区域恒定的,优选地在销的总长度(即,沿着纵向轴线的范围)上是区域恒定的,可能除了销的自由端可能特别地具有倒角之外。
销的纵向轴线优选地定向成垂直于旋转环沿其延伸的圆形路径的平面。因此,在带绕销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旋转环枢转时,带可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沿至少近似径向方向抵靠旋转环枢转,以便设置在所述旋转环处,特别是以形状配合方式紧固。特别地,所述带可配置成从所述圆形路径的内部空间枢转到所述旋转环的弧形形状的内侧,即相对于所述圆形路径的中心径向面向内(朝向所述中心)的一侧,以便布置在所述旋转环上,特别是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紧固在所述旋转环上。
根据有利的实施方式,带和旋转环之间的形状配合可通过使带围绕销的纵向轴线朝向旋转环枢转来实现。在这一方面,枢转运动可包括在旋转环处的带的锁扣,特别是在上面进一步描述的锁扣。由于这种设计,带和旋转环之间的有利的形状配合可以以清楚限定的方式实现。
相反地,还可设置成通过围绕销的纵向轴线枢转带远离旋转环,可再次释放带和旋转环之间的形状配合。这可能有利于能够以简单的方式更换带。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在旋转环的端部中形成孔,其中销形成在带的相应端部并接合到孔中,优选地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具体地通过孔接合。这种设计代表了一种特别简单类型的枢转连接,其元件可容易地制造,特别是也可以以自动方式制造,并且可彼此连接。销优选地一体地形成在带的相应端部处和/或以结合的方式连接至带。然而,通常,销也可形成为单独的元件,并且可固定地连接至带。
作为该实施方式的替代,也可进行以下设置,即,相反地,销形成在旋转环的端部,特别是一体地形成在旋转环的端部和/或以结合的方式连接至旋转环的端部,并且优选地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接合到孔中,特别是通过孔接合,其中孔形成在带的相应端部中。
根据有利实施方式,框架锁还包括用于相对于锁体预加载旋转环的弹簧,其中弹簧紧固至所述销上。弹簧优选地是螺旋弹簧,特别是螺旋拉伸弹簧。特别地,旋转环可通过弹簧沿打开方向进行预加载。
为了固定至销,弹簧可具有形成在弹簧一端的孔眼,然后可用该孔眼围绕销。特别地,该销可首先通过弹簧的孔眼接合,然后通过所述孔接合或至少接合到其中。在这一方面,孔眼被有利地捕获在旋转环和带之间,使得旋转环与弹簧的联接以某种方式由带固定。孔眼不一定必须在周边闭合,但是如果孔眼围绕销接合,如至少在其周边的主要部分上的圆钩,则孔眼就足够了。
旋转环可经由弹簧、特别是仅经由弹簧永久地固定地连接至锁体,特别是锁体的壳体。为此目的,弹簧可在其与所述孔眼相对的端部具有另一孔眼,或者可以以另一种方式配置成联接至锁体。在其关闭位置和/或其打开位置,如果锁闩接合在形成于旋转环上的相应邻接部分的后面,则旋转环可另外通过锁闩固定以防止从锁体释放。
因而,在其端部处,旋转环不仅可枢转地连接至带,而且还联接至锁体。有利的是,为此目的不需要额外的结构,但是相同的结构(销和孔)可用于枢转连接的设计以及用于连接至锁体的连接。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带具有用于手动调节旋转环的手柄或用于将这种手柄紧固至带上的紧固凸耳。手柄或紧固凸耳可紧固至带上,或者可整体形成,特别是以粘结方式形成在带上,例如模制在带上。手柄或紧固凸耳优选地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从带径向向外突出,或者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从带突出,并且可在该方向上延伸,例如通过锁体的壳体中的槽,延伸出旋转环接收器。以这种方式,手柄可处于以下位置,在该位置中,可在旋转环装置的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两者中容易地抓住和致动手柄。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旋转环沿其纵向延伸具有至少一个升高部分,所述升高部分接合到带的凹槽中,使得(由于这种接合)在带和旋转环之间相对于圆形路径的路线形成形状配合。可替代地或附加地,可设置成旋转环沿其纵向延伸具有至少一个凹部,带的升高部分接合到该凹部中,使得(由于该接合)相对于圆形路径的路线在带和旋转环之间形成形状配合。
凹部例如可为带中的开口或切口或旋转环中的切口。带的所述凹部可特别地形成为带中的凹陷,该凹陷远离旋转环延伸,即相对于旋转环的横截面的中心径向向外延伸至带中。特别地,旋转环的所述凹部可形成为旋转环中的凹陷,该凹陷延伸至旋转环中,即相对于旋转环的横截面的中心径向向内延伸。
可设置在旋转环上的升高部分和/或凹部可为旋转环的所述阻挡结构的部分。根据相应的升高部分或凹部的形状、布置和/或定向,可将由其引起的形状配合的效果限制为沿着圆形路径的两个可能方向中的一个。
在这一方面,沿着圆形路径的形状配合在各种情况下均可特别由于一个部件(旋转环或带)的相应升高部分与另一个部件的相应凹部的所述接合而产生。换言之,如果适用的话,由于多个升高部分和凹部的配合,带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固定,以防止带相对于旋转环沿圆形路径移动。这导致旋转环和带沿着纵向延伸的布置通过彼此的形状配合接合的附加稳定。旋转环装置的这种(可能附加的)固定和稳定可能特别有利,因为在调节旋转环装置时,摩擦力作用在带上,该带沿着旋转环接收器的内侧滑动,否则该摩擦力将迫使带在旋转环处离开其正确布置。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阻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邻接部分,所述邻接部分对应于旋转环的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其中,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或其打开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闩接合在相应的邻接部分的后面,从而阻挡旋转环以防从相应位置调节。在这一方面,两个邻接部分中的一个对应于关闭位置,即,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它相对于圆形路径的路线由锁闩在后面接合,使得它不能在打开方向上被引导经过锁闩,并且因而阻挡旋转环在打开位置的方向上从关闭位置进行调节。在这一方面,两个邻接部分中的另一个对应于打开位置,即,当旋转环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其相对于圆形路径的路线由锁闩接合在其后面,使得其不能在关闭方向上被引导经过锁闩,并且因而阻挡旋转环在关闭位置的方向上从打开位置进行调节。
在该实施方式中,带优选地沿着圆形路径至少在两个邻接部分之间延伸,即至少从两个邻接部分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在这一方面,带也可沿着圆形路径延伸超过两个邻接部分中的一个或两个,但是带至少沿着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部分覆盖旋转环,两个邻接部分在其之间包围该部分。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阻挡结构包括从旋转环突出的至少两个腹板,优选地在相同的方向上,其中两个腹板中的每个均具有两个邻接部分中的一个,即一个腹板具有一个邻接部分,以及另一腹板具有另一邻接部分。在这方面,邻接部分优选直接形成在相应的腹板上,特别是形成为相应腹板的端面。
腹板突出的方向优选地垂直于旋转环的纵向延伸,即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路线。特别地,由于两个腹板优选地从旋转环沿相同的方向突出,因而腹板可从旋转环彼此平行地突出。然而,腹板也可从旋转环沿相同的方向突出,即腹板都从旋转环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沿相同的径向突出。例如,两个腹板均可径向向内突出,或者都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径向向外突出。两个腹板优选地都在相同的轴向方向上,即在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的方向上从旋转环突出。
在这一方面,整个相应的腹板不必从旋转环突出,而是腹板部分地从旋转环突出就足够了。腹板的部分也可延伸至旋转环中,特别是横向于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特别地,腹板从旋转环突出的部分可为相对于其环境凸起的结构。
例如,在阻挡结构或至少腹板已经形成于阻挡结构上之前,腹板可相对于旋转环的邻接部分的横截面突出,特别是相对于形成旋转环的棒材的横截面突出。在这方面,特别地,在横截面上突出的腹板意味着沿着圆形路径的旋转环的范围观察的腹板延伸超过横截面的外部轮廓。
因而,腹板形成阻挡结构的部分,锁闩与阻挡结构的该部分配合,以阻挡旋转环以防从相应位置调节。为此目的,腹板有利地形成在旋转环的相应位置处。换言之,腹板配置成使得(特别是布置成使得)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或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闩接合在两个腹板中相应的一个腹板的邻接部分的后面。
腹板,特别是整个阻挡结构,优选地布置在旋转环的所述支承部分内,即,布置在旋转环在关闭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调节时保持在锁体内的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部分,因而有利地不能从外部接近。
在这一方面,特别地,沿着两个腹板的两个邻接部分之间的圆形路径延伸的带可从两个腹板中的一个腹板直到两个腹板中的另一个腹板接触旋转环的外侧,该外侧面向突起的方向。在这方面,带优选地与该外侧直接接触。然而,一般来说,至少可局部地保留一定的间隙。另外,优选地,带或带的至少部分沿着旋转环的外轮廓延伸,该旋转环以沿着圆形路径的路线、特别是以直线的方式连接所述两个腹板。
两个腹板中的每个还具有至少基本上沿着圆形路径延伸的两个相互相对的平行侧表面,其中各个腹板的邻接部分由腹板的端面形成,该端面连接腹板的侧表面,并且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圆形路径定向。
在这方面,两个侧表面优选地与腹板从旋转环突出的方向平行对齐。在这方面,腹板可沿着圆形路径延伸。根据腹板从旋转环突出的方向,侧表面因此可具有根据圆形路径弯曲的路线。然而,特别地,相当短的腹板也可具有与圆形路径相切的直路线。
横向于圆形路径的路线和突出部分的方向,至少在侧表面从旋转环突出的情况下,侧表面可通过腹板的相应边缘或边缘侧彼此连接。在这一方面,边缘侧还可包括所述端面,通过该端面形成邻接部分。边缘侧优选地定向为至少基本上垂直于侧表面。特别地,这也适用于形成邻接部分的端面。邻接部分的定向优选地从垂直于圆形路径的方向偏离至多10°。
这种包括两个平行侧表面的腹板可通过冷成形相对容易和廉价地形成。在其长度(部分的长度)对应于待形成的腹板的长度的旋转环(或形成旋转环的材料)的纵向延伸的部分中,该部分的外部区域可例如从相反的方向在冲头和支承件之间进行按压,使得该部分区域的材料被重新成形为腹板,该腹板至少部分地垂直于这些方向向外突出。从而,腹板的两个侧表面垂直于按压部分区域的两个相反的方向定向。
在该实施方式中,优选地,进一步设置带具有侧表面,该侧表面至少基本上与两个腹板中的一个腹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和两个腹板中的另一腹板的侧表面中的一个对准。在这方面,带优选地至少基本上从两个腹板中的一个延伸至另一个。在这一方面,带的侧表面可至少在两个腹板之间的区域中在围绕旋转环的纵向延伸的周向方向上界定带。
由于所述对准,三个侧表面(即两个腹板的两个侧表面和带的侧表面)可形成连续路径,可能在两个过渡处远离相应的间隙。在这一方面,特别地,这三个侧表面可设置在一个平面中,或者可形成对应于圆形路径的路线的弯曲路径。
在这一方面,特别地,侧表面可面向与锁闩从其锁定位置到其解锁位置的调节相对应的方向。锁闩可沿相反方向进行预加载,即从解锁位置预加载到其锁定位置,并且在锁闩已经移动至其解锁位置以释放旋转环的锁定位置之后,锁闩可在旋转环被调节的同时沿着由抵靠所述路径预加载侧表面形成的路径滑动。以这种方式,在调节旋转环的过程中,锁闩可通过带保持在其解锁位置,或者至少保持在不会阻挡旋转环的位置。
根据另一有利实施方式,阻挡结构至少具有面向闭合方向的第一邻接部分和面向与闭合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的第二邻接部分。闭合方向对应于上述闭合方向,其中旋转环从其打开位置调节到其关闭位置,并且打开方向对应于上述打开方向,其中旋转环从其关闭位置调节到其打开位置。该邻接部分面向各自的方向,具体地说,意味着该方向与邻接部分的表面的表面法线平行地对齐,并远离该表面。
特别地,面向关闭方向的第一邻接部分可沿着圆形路径布置得比面向打开方向的第二邻接部分更靠近旋转环的所述端部,在该旋转环的端部处形成与带的所述枢转连接。阻挡结构还可包括从旋转环突出的两个腹板,特别是上述两个腹板,其中两个腹板中的一个具有第一邻接部分,以及两个腹板中的另一个具有第二邻接部分。
还可设置成的是,当旋转环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锁闩接合在第一邻接部分后面(相对于打开方向),从而阻挡旋转环以防调节到打开位置,并且当旋转环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锁闩处于其锁定位置和其解锁位置之间的部分锁定位置时,锁闩接合在第二邻接部分的后面(相对于关闭方向),并由此阻挡旋转环以防调节进入关闭位置,其中,带形成在其纵向延伸部分的部分中,该纵向延伸部分在打开方向上邻接、特别地直接邻接第二邻接部分,使得所述带将锁闩的可调节性限制在解锁位置和部分锁定位置之间的调节。
换言之,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锁闩可从其解锁位置开始,在锁定位置的方向上仅向上调节,并进入部分锁定位置(并再次从部分锁定位置返回),这是由于其可调节性受到带的限制,其中部分锁定位置可特别地大致设置在锁定位置和解锁位置之间的中心。由于锁闩已经在部分锁定位置(尽管可能具有较小的重叠)接合在第二邻接部分的后面,因此旋转环仍然可通过锁闩而被锁定在其打开位置。然而,当旋转环处于打开位置时,带防止将锁闩调节到锁定位置。
特别地,带可将锁闩的可调节性限制在解锁位置和部分锁定位置之间的调节,因为带在其在打开方向上邻接第二邻接部分的纵向延伸部分的部分中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径向地向外延伸得比在其在闭合方向上邻接第一邻接部分的纵向延伸部分的部分中更远,使得在前一部分中,带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延伸至锁闩的运动路径中。在从解锁位置调节锁闩时,锁闩已经在部分锁定位置邻接带,因此不能调节达锁定位置并进入锁定位置。如果第二邻接部分形成在从旋转环突出的腹板上,并且如上所述,具有两个侧表面,则带可在其纵向延伸的在打开方向上与第二邻接部分邻接的部分中延伸,特别地,延伸直到设置在腹板的两个侧表面之间的平面。
当框架锁包括锁定装置,特别是锁芯时,锁闩的可调节性的所解释的限制特别有利,该锁芯容纳在锁体中,该锁芯可通过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致动,并且例如通过夹带器连接至锁闩,用于调节锁闩,使得在钥匙的相应旋转位置和相应位置之间存在清楚的关系(除了可能的间隙之外),其中,只有当钥匙位于与锁闩的锁定位置相对应的旋转位置时,才可从锁定装置上去除钥匙。如果带不限制锁闩的可调节性,则因此可将锁闩调节到其锁定位置,然后可在旋转环的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移除钥匙。然而,由于带的所述设计限制了锁闩的可调节性,因此可实现:在框架锁的其它方面具有相同功能的情况下,锁闩可仅在关闭位置调节到锁定位置,而不是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并且因此可仅在旋转环在其关闭位置由锁闩锁定时移除钥匙。这对应于在一些欧洲国家特别需要的框架锁的所谓的钥匙保持功能。
根据该实施方式,钥匙保持功能可有利地通过带、特别是带的相应形成的结构来实现,并且因而可不必通过可能损害旋转环的稳定性的旋转环的特定结构来实现。因此,无论是否存在钥匙保持功能,旋转环始终可以以相同的方式配置,这尤其有利于旋转环的制造。根据需要,钥匙保持功能可通过或也可不通过在旋转环处设置相应形成的带来实现。通常甚至可随后通过更换带来提供或去除钥匙保持功能。
在这方面,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包括根据本申请的框架锁的框架锁系统,该框架锁系统因此包括旋转环装置,该旋转环装置包括旋转环和带,并且特别地,该旋转环装置可以以上述方式中的一个或多个构造,其中带以上述方式构造以实现钥匙保持功能,并且框架锁系统除了该带之外还包括另一带,该另一带可选择性地设置在旋转环处,而不是所述带,其中,所述另一带形成在其纵向延伸的与在打开方向上邻接第二邻接部分的所述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中,使得所述另一带允许锁闩从解锁位置到锁定位置和进入锁定位置的可调性。与所述带相比,所述另一带因此不会将锁闩的可调节性限制到所述部分锁定位置,使得锁闩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具有相同的可调节性,特别地,可将锁闩调节到锁定位置并调节在锁定位置,锁闩也可在旋转环的关闭位置从其解锁位置调节到锁定位置,以便接合在相应的邻接部分的后面,从而阻挡旋转环以防调节。
因此,在这种框架锁系统中,可根据需要或偏好,通过选择相应的带来为所得到的框架锁配备钥匙保持功能或省略钥匙保持功能。在这一方面,框架锁系统的框架锁至少最初可存在于仍未组装的状态中,使得带的优选形式可直接布置在框架锁的组装件上的旋转环处。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仅通过示例进一步解释本申请。
图1从垂直于圆形路径平面的观察方向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框架锁的实施方式;
图2与图1相比,从相反的观察方向示出了框架锁的旋转环装置连同设置在旋转环处的弹簧;
图3从相对于圆形路径的平面倾斜定向的观察方向示出旋转环装置;
图4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2,但带相对于旋转环向外枢转。
图5很大程度上对应于图3,但带相对于旋转环向外枢转。
图6示出了与框架锁的锁闩协作的旋转环装置的细节;以及
图7示出了垂直于圆形路径的路线的旋转环装置的横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框架锁11的实施方式。框架锁11包括锁体13,锁体13具有至少基本上为C形的壳体15,其中C形的中心部分加宽成平行六面体形状,并且两个剩余部分形成锁体13的第一分支17和第二分支19,第一分支17和第二分支19延伸出平行六面体形状的角部。
形式为锁芯不可见的锁定装置和联接至锁定装置的锁闩21(参见图6)接收于中央部分中。锁定装置可仅通过与锁定装置相关联的钥匙23以常规方式致动。在这一方面,锁闩21联接至锁定装置上,从而可通过钥匙23驱动锁定装置而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调节锁闩。在这方面,特别地,在锁闩21的相应位置和钥匙23的相应旋转位置之间存在清楚的关系。
框架锁11还具有旋转环25,该旋转环25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并且至少部分地容纳在壳体15中,即容纳在旋转环接收器中,该旋转环接收器延伸穿过第一分支17,并进入锁体13的平行六面体形状的中心部分。旋转环25在这方面相对于锁体13进行支承,使得旋转环可沿着其纵向延伸进行调节,即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调节。旋转环25由金属构成,并且具有圆形的恒定横截面(参见图7),但是通常也可具有另一种形状,例如正多边形的形状。在这方面,具有恒定横截面的部分一起形成旋转环25的纵向延伸的(很大程度上的)主要部分,例如超过80%,特别是至少90%。
在关闭位置,旋转环25以自由端27伸出第一分支17并向上延伸至第二分支19,并且以自由端27延伸至第二分支19中,从而连接第一分支17、第二分支19和锁体13以及旋转环25,从而形成闭合环。以这种方式,在两轮车(未示出)的车架上的框架锁11的相应布置上,旋转环25可通过两轮车的车轮在车轮的轮辐之间接合,从而可阻挡车轮旋转。
相反,在打开位置,旋转环25至少基本上完全地容纳在壳体15内,或者仅轻微地伸出壳体15的第一分支17,特别是仅以自由端27伸出壳体15的第一分支17,从而在两个分支17、19之间保持自由空间,在该自由空间内,车轮的轮辐可移动通过框架锁11的分支17、19之间。因而,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旋转环25释放两轮车的车轮进行旋转。
旋转环25的布置在处于关闭位置的壳体15外部的部分形成旋转环25的阻挡部分29,该阻挡部分29具有贯穿的所述圆形横截面。阻挡部分29在大约60°的角度范围内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延伸。旋转环25的始终设置在壳体15内的其余部分形成旋转环25的支承部分41。
如果旋转环25没有由闩锁21阻挡以防进行调节,则旋转环25可通过手柄31从打开位置手动移动至关闭位置,以及反之沿着圆形路径从关闭位置返回到打开位置,这对应于旋转环25围绕圆形路径的中心M的旋转。为此,手柄31联接至旋转环25,并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平面延伸,旋转环25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延伸,手柄穿过形成在第一分支17中的槽33。槽33在这方面具有弧形路线,其中槽33的弧形形状对应于圆形路径的路线,特别地,与圆形路径同轴,即具有相同的中心M。
图1从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观察方向示出了框架锁11。在图2和图4中,观察方向正好相反。
图2至图5示出了框架锁11的旋转环装置47,该旋转环装置47一方面包括旋转环25,另一方面包括带51以及弹簧57。在这些图中可看出的是,旋转环25的自由端27具有锥形斜面。旋转环25在其与自由端相对的端部处紧固至弹簧57,并经由弹簧57紧固至锁体13。在这点上,该端部形成旋转环25的联接端35。
在联接端35处,旋转环25在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的两侧处变平,并且特别地,具有用于联接至锁体13的孔37,该孔37垂直于通过旋转环25的圆形路径的平面延伸。
为了能够由闩锁21阻挡而不能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进行调节,旋转环25具有包括多个腹板39的阻挡结构。这些腹板39中的每个均至少部分地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从旋转环25突出。在这一方面,特别地,腹板39每个都在所述圆形横截面上突出,如图7所示,并且其特别是旋转环25的沿着圆形路径与相应腹板39邻接的部分具有。腹板39向外延伸超过该横截面的外轮廓。
腹板39各自具有两个相互相对的平行侧表面43,所述侧表面43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径向向外或向内定向,并因此基本上与圆形路径相切地延伸。另外,腹板39各自具有邻接部分49,该邻接部分49由连接两个侧表面43的相应腹板39的端面形成,并且该端面至少基本上垂直于圆形路径的路线定向(同样参见图6)。
锁闩21和旋转环25彼此相对布置,使得在锁闩的锁定位置,锁闩21至少部分地位于腹板39的运动路径中,腹板39在旋转环25沿着圆形路径调节时将无阻碍地穿过。当旋转环25处于其关闭位置或其打开位置并且闩锁21处于其锁定位置时,闩锁21因此在相对于调节方向最接近的相应腹板39的邻接部分49的后面接合。当旋转环25沿相应的方向调节时,该邻接部分49因此接触闩锁21,从而阻挡旋转环25沿该方向的进一步调节。在图6的详细图示中,这是作为示例示出的,用于旋转环25处于其关闭位置而闩锁21处于其锁定位置的状态。
布置在旋转环25处的旋转环装置47的带51沿着圆形路径延伸,类似于旋转环25,因此,与旋转环25类似,带51至少基本上具有弧形形状。形成为由塑料构成的固有稳定件的带51在这方面进行成形并布置在旋转环25处,使得带51沿着其纵向延伸的部分和其周边的部分(在围绕圆形路径的路线的周向方向上)覆盖旋转环25。带51在其覆盖旋转环25的位置处与旋转环25面接触。
带51与销53接合,销53在带51处形成至在旋转环25的联接端35处的孔37中,并且从那里延伸超过旋转环25的纵向延伸的一半,即至少基本上在整个支承部分41上。
所述弹簧57也固定至接合到孔37中的销53。为此目的,弹簧53在一端具有孔眼67,在销53接合到孔37中之前,销53通过孔眼67接合。以这种方式,在旋转环25和带51之间捕获弹簧53(参见图3和图5)。在与孔眼67相对的端部处,弹簧53具有另一孔眼69,弹簧53通过该孔眼69联接至锁体13。
紧固凸耳71一体地形成在带51处,并从带51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突出(参见图3和图5)。紧固凸耳71用于将手柄31紧固至带51。因而,手柄31通过带51联接至旋转环25,使得带51在这方面起到“连接器”的作用。特别地,通过这种方式,手柄31或紧固凸耳71不需要直接设置在旋转环25上。
带51在其纵向延伸(参见图7)的大部分上具有恒定的横截面。特别地,带51在腹板39的邻接部分49之间具有恒定的横截面,腹板39的邻接部分49对应于旋转环25的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并且当旋转环25处于其关闭位置或其打开位置并且闩锁21处于其锁定位置时,腹板39的邻接部分随后接合在后面。
如在图7中可见,至少在带51具有所述恒定横截面的、带的纵向延伸的那些部分中,带51在围绕旋转环25的外围方向(即,围绕圆形路径的路线)在旋转环25的外围的多于一半延伸。关于对应于该横截面的面积中心的旋转环25的横截面的中心M’,带51在旋转环25周围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大约225°的角度范围。在这方面,带51与旋转环25的横截面的外部轮廓面接触,即沿着旋转环在其表面的纵向延伸。为此目的,带51的横截面具有与旋转环25的横截面互补的内轮廓,并且在所示的示例中,由于旋转环25的横截面的圆形形状,带51具有弧形形状。
由于带51在围绕旋转环25的周向方向上的所述延伸,带51具有C形横截面,通过C形横截面,带51相对于三个方向覆盖旋转环25,该三个方向相对于旋转环25的横截面的所述中心M’是径向的,并且每个方向均在其定向上相差90°。具体地,带51在这方面在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的方向上和在与其相反的方向上(在图7中向左或向右)以及在面对圆形路径的中心M的方向上覆盖旋转环25,其中在面对圆形路径的中心M的方向即径向向内(在图7中向下)。关于圆形路径的平面,横截面在这方面镜像对称。
带51的横截面相对于所述三个方向向外变平。因而,带51具有三个外侧59,每个外侧都是平面的。第一外侧59.1和第二外侧59.2彼此平行地对齐,并且与圆形路径的平面对齐(即,每个都设置在与圆形路径的平面平行的平面中),并且在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的相反方向上限定带51。第三外侧59.3垂直于圆形路径的平面定向(即,具有圆形带的形状或气缸套的形状),并且在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径向的方向上限定带51,即,在所示的示例中径向向内。这样,带51的外侧59可沿着旋转环接收器的相应定向的面内壁滑动,使得可靠地引导整个旋转环装置47。
在围绕旋转环25的周向方向上,带51的横截面由两个侧表面55界定,所述侧表面55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径向面向外。侧表面55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在任何情况下从对应于旋转环25的关闭位置的腹板39延伸直到对应于旋转环25的打开位置的腹板39,并且在这方面与这两个腹板39的两个侧表面43对准,所述两个侧表面43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径向面向外。因而,相应的三个侧表面49、55形成锁闩21可接触并沿着其滑动的基本连续的路径,同时旋转环25从其打开位置调节到关闭位置或从其关闭位置调节到打开位置。
由于旋转环25在其周边的超过一半上的接合,带51以形状配合的方式在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径向的方向上紧固至旋转环25。在这方面,带51具有允许其克服这种形状配合的弹性。因而,带51可以以闩锁方式紧固至旋转环25,或者可再次从旋转环25上释放。
其中形成所述孔37的旋转环25的端部61和其中形成有销53的带51的相互对应的端部63形成枢转连接部65,由于销53和孔37的配合,枢转连接部使得带51可绕销53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旋转环25枢转,该销53的纵向轴线与销53的圆柱形的圆柱轴线相对应。
因此,为了在旋转环装置47(或整个框架锁11)的组装期间将带51布置在旋转环25处,带51可首先通过其销53插入到旋转环25的孔37中,从而形成所述枢转连接65,并且带51采用图4和图5所示的相对于旋转环25的位置。然后,从该位置开始,带51可抵靠旋转环25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从内侧径向枢转到外侧,直到它处于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在图2和图3所示的位置,带51与所述旋转环25面接触,并在具有所述恒定横截面的部分中围绕接合(参见图7)。在到达该位置之前不久,带51的横截面为C形的分支在这方面暂时加宽,使得带51卡扣在旋转环25处,从而在径向上以闩锁方式实现形状配合。
在沿着圆形路径的方向上,带51和旋转环25之间的附加形状配合也由设置在旋转环25处的带51导致,所述带51沿着腹板39之间的圆形路径延伸,所述腹板39包括与旋转环25的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相对应的邻接部分49。在这方面,带51在旋转环25的两侧相对于圆形路径的平面相对地延伸,在各种情况下,从与沿着圆形路径的路线的旋转环25的外部轮廓的关闭位置相对应的腹板39延伸至沿着相同方向突出并且与打开位置相对应的腹板39。在沿着其纵向延伸的相应点处,用于该目的的带51具有切口45,该切口对应于这些腹板39,并且由于该切口,与具有所述恒定横截面的所述带51的纵向延伸的部分相比,带51在围绕旋转环25的周向方向上延伸较短,特别是与所述腹板39之间对应于关闭位置或打开位置的部分相比。由于腹板39接合到这些切口45中,带51被夹持在这些腹板39之间,因而以形状配合的方式沿着圆形路径固定至旋转环25。除了所述腹板39和切口45之外,在旋转环25和带51处可形成甚至其他升高部分或凹陷部,由于所述其他升高部分或凹陷部彼此接合,在旋转环25和带51之间相对于圆形路径的路线形成形状配合。
切口45不仅在相应的腹板39的长度上沿着圆形路径延伸,而且在相应的邻接部分49的侧部超出圆形路径,从而在该处提供自由空间,在该自由空间中,锁闩21可接合在邻接部分49的后面。与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不同,与打开位置相对应的腹板39接合的切口45在接合邻接部分49的区域中可比图中所示的更小,即带51在该区域中相对于圆形路径的中心M径向地进一步向外延伸,具体地说直到该腹板39的两个侧表面43之间的近似中心。当旋转环25处于其打开位置时,带51可由此将闩锁21的可调节性限制在解锁位置和部分锁定位置之间的调节,其中部分锁定位置设置在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因此,可实现钥匙保持功能,其中在旋转环的打开位置不能从锁体13移除钥匙23,因为锁闩21不能调整到锁定位置,因而钥匙23也不能调整到允许移除的相应旋转位置。
在框架锁11中,除了所示的带51之外,还可设置以这种可选方式形成的带51,从而形成框架锁系统,其中一个或该另一带51可选择性地布置在旋转环25处,以根据需要选择性地实现所述钥匙保持功能。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 框架锁
13 锁体
15 壳体
17 第一分支
19 第二分支
21 锁闩
23 钥匙
25 旋转环
27 自由端
29 阻挡部分
24 手柄
33 槽
35 联接端
37 孔
39 肋板
41 支承部分
43 侧表面
45 切口
47 旋转环装置
49 邻接部分
51 带
53 销
55 侧表面
57 弹簧
59 外侧
61 端部
63 相应端部
65 枢转连接部
67 孔眼
69 另一孔眼
71 紧固凸耳
M 圆形路径的中心
M’ 旋转环横截面的中心

Claims (20)

1.一种用于两轮车的框架锁(11),所述框架锁(11)包括锁体(13)和旋转环装置(47),所述锁体(13)包括锁闩(21),所述旋转环装置(47)包括旋转环(25)和带(51),
其中,所述旋转环(25)沿着圆形路径延伸,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圆形路径相对于所述锁体(13)在打开位置与关闭位置之间调节,在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旋转环(25)释放所述两轮车的车轮进行旋转,在所述关闭位置,所述旋转环(25)阻挡所述车轮以防旋转,
其中,所述旋转环(25)具有包括邻接部分(49)的阻挡结构,
其中,所述锁闩(21)能够在解锁位置与锁定位置之间调节,
其中,当所述旋转环(25)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所述锁闩(21)处于其锁定位置时,所述锁闩(21)接合在所述邻接部分(49)的后面,从而阻挡所述旋转环(25)以防调节到所述打开位置,
其中,所述带(51)布置在所述旋转环(25)处,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延伸,以及配置成使得所述带沿着所述旋转环(25)的纵向延伸的至少部分和所述旋转环周边的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旋转环(25),以及
其中,所述带(51)围绕所述旋转环(25)在周向方向上延伸超过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在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平面的方向上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旋转环(25),在与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平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旋转环(25),以及在面对或背离所述圆形路径的中心(M)的方向上至少局部地覆盖所述旋转环(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沿着所述带(51)的纵向延伸接触所述旋转环(2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形成为与所述旋转环(25)分离的尺寸稳定和/或弹性的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以形状配合的方式紧固至所述旋转环(2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以锁扣方式紧固至所述旋转环(2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旋转环(25)的端部(61)和所述带(51)的相应端部(63)形成枢转连接(65),所述枢转连接(65)具有沿着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平面的纵向轴线延伸的销(53),
其中,所述带(51)能够绕所述销(53)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所述旋转环(25)枢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以形状配合或锁扣连接中的至少一种紧固至所述旋转环(25),其中,所述带(51)与所述旋转环(25)之间的形状配合或锁扣连接中的至少一种能够通过使所述带(51)围绕所述销(53)的纵向轴线朝向所述旋转环(25)枢转来实现。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在所述旋转环(25)的端部(61)中形成孔(37),以及所述销(53)形成在所述带(51)的相应端部(63)处,并接合到所述孔(37)中。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框架锁(11)还包括用于相对于所述锁体(13)预加载所述旋转环(25)的弹簧(57),以及
其中,所述弹簧(57)紧固至所述销(5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弹簧(57)通过形成在所述弹簧(57)的一端的孔眼(67)紧固至所述销(53)。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具有用于手动调节所述旋转环(25)的手柄(31)或用于将这种手柄(31)紧固至所述带(51)的紧固凸耳(71),以及
其中,所述手柄(31)或所述紧固凸耳(71)相对于所述圆形路径的中心(M)从所述带(51)径向向外突出,或者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的平面从所述带(51)突出。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旋转环(25)沿其纵向延伸具有至少一个升高部分,所述升高部分接合到所述带(51)的凹部中,使得在所述带(51)与所述旋转环(25)之间相对于所述圆形路径的路线形成形状配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旋转环(25)沿着其纵向延伸具有至少一个凹部,所述带(51)的升高部分接合到所述凹部中,使得在所述带(51)与所述旋转环(25)之间相对于所述圆形路径的路线形成形状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阻挡结构包括至少两个邻接部分(49),所述至少两个邻接部分(49)对应于所述旋转环(25)的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
其中,当所述旋转环(25)处于其关闭位置或其打开位置并且所述锁闩(21)处于其锁定位置时,所述锁闩(21)接合在相应的邻接部分(49)的后面,从而阻挡所述旋转环(25)以防从相应位置调节,以及
其中,所述带(51)至少在所述两个邻接部分(49)之间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阻挡结构包括从所述旋转环(25)突出的至少两个腹板(39),
其中,所述两个腹板(39)中的每个均具有所述两个邻接部分(49)中的一个以及至少基本上沿着所述圆形路径延伸的两个相互相对的平行侧表面(43),
其中,相应腹板(39)的邻接部分(49)由所述腹板(39)的端面形成,所述端面连接所述腹板(39)的侧表面(43),并且定向为至少基本上垂直于所述圆形路径,以及
其中,所述带(51)具有侧表面(55),所述侧表面(55)至少基本上与所述两个腹板(39)中的一个的侧表面(43)中的一个以及所述两个腹板(39)中的另一个的侧表面(43)中的一个对准。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阻挡结构至少具有面向闭合方向的第一邻接部分(49)和面向与所述闭合方向相反的打开方向的第二邻接部分(49),
其中,当所述旋转环(25)处于其关闭位置并且所述锁闩(21)处于其锁定位置时,所述锁闩(21)接合在所述第一邻接部分(49)的后面,从而阻挡所述旋转环(25)以防调节到所述打开位置,
其中,当所述旋转环(25)处于其打开位置并且所述锁闩(21)处于所述锁定位置与所述解锁位置之间的部分锁定位置时,所述锁闩(21)接合在所述第二邻接部分(49)后面,从而阻挡所述旋转环(25)以防调节到所述关闭位置,以及
其中,所述带(51)形成在其在所述打开方向上邻接所述第二邻接部分(49)的纵向延伸的部分中,使得所述带(51)将所述锁闩(21)的可调节性限制在所述解锁位置与所述部分锁定位置之间的调节。
18.一种框架锁系统,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框架锁(11)和另一带,所述另一带能够选择性地布置在所述旋转环(25)处而不是所述带(51)处,其中,所述另一带形成在其纵向延伸的与在所述打开方向上邻接所述第二邻接部分(49)的所述部分相对应的部分中,使得所述另一带允许所述锁闩(21)从所述解锁位置调节达到所述锁定位置并进入所述锁定位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旋转环(25)由金属构成,以及所述带(51)由塑料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锁,
其中,所述带(51)围绕所述旋转环(25)在所述周向方向上延伸至少210°。
CN202210614605.4A 2021-06-01 2022-05-30 框架锁 Pending CN11543208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1114205.9 2021-06-01
DE102021114205.9A DE102021114205B4 (de) 2021-06-01 2021-06-01 Rahmenschloss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2089A true CN115432089A (zh) 2022-12-06

Family

ID=815955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14605.4A Pending CN115432089A (zh) 2021-06-01 2022-05-30 框架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9985A1 (zh)
EP (1) EP4098526B1 (zh)
CN (1) CN115432089A (zh)
DE (1) DE102021114205B4 (zh)
TW (1) TW20230298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2634A (zh) * 2023-09-27 2023-11-07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货运车辆的货箱锁止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30106700A1 (en) * 2021-10-05 2023-04-06 Yu-Pin Lin Bicycle lo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5041268A1 (de) * 2005-08-31 2007-03-01 ABUS August Bremicker Söhne KG Zweirad-Schloss
DE202014006369U1 (de) * 2014-07-04 2014-10-27 Axa Stenman Nederland B.V. Ringbügelschloss
DE102018126356A1 (de) * 2018-06-29 2020-01-02 Haveltec Gmbh Rahmenschloss
TWM605469U (zh) 2020-03-12 2020-12-21 胡釗豪 智能遙控、手動兩用馬蹄鎖結構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2634A (zh) * 2023-09-27 2023-11-07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货运车辆的货箱锁止机构
CN117002634B (zh) * 2023-09-27 2024-01-09 江西江铃专用车辆厂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货运车辆的货箱锁止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79985A1 (en) 2022-12-01
TW202302980A (zh) 2023-01-16
DE102021114205A1 (de) 2022-12-01
EP4098526C0 (de) 2024-03-20
EP4098526A1 (de) 2022-12-07
DE102021114205B4 (de) 2022-12-29
EP4098526B1 (de) 2024-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432089A (zh) 框架锁
US7448236B2 (en) Coupler latch lock and method of use
EP0675248B1 (en) Cylinder lock device resistible against unauthorized unlocking
CN102149891A (zh) 销锁定装置
JP2003097105A (ja) 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それをそなえたロック装置
US8720847B2 (en) External articulation mechanism with a noise-dampening support element
US4911489A (en) T-handle latch
CA2641312A1 (en) Storage lock
US9771002B2 (en) Locking unit for a vehicle seat, and vehicle seat
CN109072631B (zh) 带有在不同的高度下能固定在锁闭轴处的闭锁元件的插闩锁
GB2439199A (en) An article holding assembly
US6033030A (en) Angular limiter spacer for seat belt D-ring
US7779659B2 (en) Door handle device
CA2603301A1 (en) Door lock assembly having a support structure to support a tailpiece and a retaining plate
JP432579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ロック装置
CN115432088A (zh) 框架锁
WO1997038877A1 (en) Lockable steering wheel cover
AU2010227017B9 (en) Spindle Retention System
ATE279624T1 (de) Schliessvorrichtung mit einem federbelastete zuhaltungen aufweisenden rotor in einem stator, insbesondere für fahrzeuge
US5724840A (en) Cam lock
US4168854A (en) Toggle lock
US6269710B1 (en) Locking device for a rotatable latching element of a selecting device
EP1154169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a lock of the bayonet type
JPH08226258A (ja) 扉鎖錠部材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12709497B (zh) 锁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