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31883A - 雷达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雷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31883A
CN115431883A CN202210518017.0A CN202210518017A CN115431883A CN 115431883 A CN115431883 A CN 115431883A CN 202210518017 A CN202210518017 A CN 202210518017A CN 115431883 A CN115431883 A CN 115431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mper
radar
main body
vehicle body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5180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中山真悟
会泽秀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5431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31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023Detai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4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 B60R19/483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ombined with, or convertible into, other devices or objects, e.g. bumpers combined with road brushes, bumpers convertible into beds with obstacle sensors of electric or electronic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01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 B60R2011/004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 outside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1/00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011/0042Arrangements for holding or mount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针对外部因素的耐久性的雷达装置。雷达装置(1)具备:灯体(2),其设置于车身;保险杠(3),其设置于车身的外表面;保险杠梁(4),其设置在比保险杠(3)靠车身的内侧的位置,承受从外部对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车架(5),其安装有保险杠梁(4);拐角上梁(6),其设置在比保险杠(3)靠车身的内侧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灯体(2)与保险杠梁(4)之间;以及雷达主体(7),其安装于拐角上梁(6)。

Description

雷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通过雷达来识别存在于本车辆的周边、例如本车辆的行进方向斜前方等的其他车辆等物体的雷达装置。在这些雷达装置中,例如提出有通过保护雷达以免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由此用于提高雷达装置的耐久性的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106199号公报)中公开了在设置于车辆的树脂制的保险杠的内侧配置雷达的雷达装置的结构。雷达主体在保险杠的内侧经由雷达支架而安装于保险杠。
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从雷达主体激振出的微波通过作为树脂构件的保险杠射出,并通过保险杠接收反射波。通过在保险杠的内侧配置雷达,从而污垢难以附着于雷达主体。由此,能够提高雷达装置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发明的概要】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技术中,经由保险杠支架将保险杠与雷达主体连结。因此,在从外部向保险杠输入了冲击时,冲击容易经由保险杠支架向雷达主体传递。由此,无法充分保护雷达主体,可能会产生因冲击而使雷达的设置位置错动等不良情况。因此,在现有技术中,在针对来自外部的各种因素而提高雷达装置的耐久性这点上存在改善的余地。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针对外部因素的耐久性的雷达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发明的雷达装置具有以下的结构。
(1)本发明的一方案的雷达装置具备:灯体,其设置于车身;保险杠,其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外表面;保险杠梁,其设置在比所述保险杠靠所述车身的内侧的位置,承受从外部对所述保险杠输入的载荷;车架,其安装有所述保险杠梁;拐角上梁,其设置在比所述保险杠靠所述车身的内侧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灯体与所述保险杠梁之间;以及雷达主体,其安装于所述拐角上梁。
(2)在上述(1)的方案的雷达装置中,所述拐角上梁也可以具有朝向所述车身的内侧凹陷的凹部,也可以在所述凹部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雷达主体。
(3)在上述(2)的方案的雷达装置中,所述凹部也可以具有沿着上下方向的内壁、从所述内壁的上端部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延伸的上壁、以及从所述内壁的下端部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延伸的下壁,也可以在所述内壁安装有所述雷达主体。
(4)在上述(1)的方案的雷达装置中,所述保险杠梁也可以具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通过金属及树脂的材料形成为板状,承受从所述保险杠输入的所述载荷而挠曲,所述雷达主体也可以配置于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弹性构件不重叠的位置。
(5)在上述(1)的方案的雷达装置中,所述拐角上梁也可以经由连结构件而安装于所述车架,并与所述灯体连接而将所述灯体保持于所述车身。
【发明效果】
根据(1)的方案,雷达装置具备灯体、保险杠、保险杠梁、拐角上梁及雷达主体。拐角上梁设置在比保险杠靠车身的内侧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灯体与保险杠梁之间。雷达主体安装于该拐角上梁。由于雷达主体设置在保险杠的内侧,因此能够保护雷达主体以免受到水滴、从路面飞溅的污垢、小石子等的影响。由此,能够抑制雨滴、污垢等附着于雷达主体引起的雷达性能的下降,提高雷达装置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保险杠是在车身的外表面设置的部件,例如是在物体从外部与车辆抵接时首先被输入载荷的部件。同样,保险杠梁承受从外部对保险杠输入的载荷。因此,保险杠及保险杠梁因来自外部的载荷而容易产生振动、变形、错位等。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雷达主体安装于与保险杠及保险杠梁分体的拐角上梁。因此,即使在从外部向保险杠及保险杠梁输入了载荷、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这些载荷向雷达主体传递的情况。由此,与例如雷达主体经由支架连接于保险杠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来自外部的载荷对雷达主体的影响。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针对外部因素的耐久性的雷达装置。
而且,雷达主体安装于与保险杠分体的拐角上梁,因此与雷达主体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保险杠的现有技术相比,容易进行雷达主体的更换作业。由于在用于进行灯体的定位的拐角上梁设置雷达主体,因此与另行设置用于安装雷达主体的支架等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结构。由此,能够削减雷达装置的重量及部件个数。而且,雷达主体安装于与灯体及保险杠梁不同的构件(即拐角上梁),因此例如能够不对灯体的设计性造成影响地将雷达主体搭载于车身。由此,能够成为在因空间的问题或设计上的问题而不优选在灯体内安装雷达主体的情况下特别适合的结构。
根据(2)的方案,拐角上梁具有凹部,在凹部的内部安装有雷达主体。由此,即使在例如水滴、污垢等从保险杠、车架的间隙进入的情况下,水滴、污垢也难以附着于雷达主体。由此,能够保护雷达主体以免受到外部的污垢等的影响,能够抑制污垢等附着引起的检测精度的下降、耐久性的下降等雷达主体的性能下降。
根据(3)的方案,拐角上梁的凹部至少具有安装雷达主体的内壁、以及上壁、下壁。通过设置上壁,能够利用上壁来拦阻例如因雨等而从雷达主体的上方侵入的水滴。通过设置下壁,能够利用下壁来拦阻例如从路面飞溅的污垢、水滴、小石子等。由此,至少通过内壁、上壁及下壁构成凹部,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雷达主体以免受到来自外部的污垢等的影响。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雷达装置的耐久性。
根据(4)的方案,保险杠梁具有通过金属及树脂制的材料形成为板状的弹性构件。弹性构件以承受从保险杠输入的载荷而挠曲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弹性构件吸收从保险杠输入的载荷。雷达主体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弹性构件不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雷达主体激振出的电波与金属制的弹性构件干涉的情况。由此,不仅能够减小对于载荷的影响,而且也能够减小对于雷达主体的电磁的影响,能够将雷达装置的检测精度维持得高。
根据(5)的方案,拐角上梁经由连结构件而安装于车架。由此,能够使拐角上梁与保险杠及保险杠梁相互分离配置。由此,传递到保险杠及保险杠梁的载荷难以向拐角上梁传递。即,能够减小从外部对安装于拐角上梁的雷达主体的影响。
拐角上梁与灯体连接而将灯体保持于车身。由此,能够使用于保持灯体的部件与用于安装雷达主体的部件成为共用的一个部件。由此,与分别通过不同部件来担任灯体的保持和雷达主体的安装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特别是拐角上梁是为了保持灯体而预先设置的部件。因此,通过将拐角上梁作为雷达主体的安装用来使用,从而不用大幅变更既存的布局就能够将雷达主体搭载于车身。
附图说明
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的车身的主视图。
图2是省略了图1中的保险杠的图示的车身的主视图。
图3是搭载有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的车身的侧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的简要说明图。
图5是实施方式的灯体、拐角上梁及雷达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的车身的俯视图。
【符号说明】
1 雷达装置
2 灯体
3 保险杠
4 保险杠梁
5 车架
6 拐角上梁
7 雷达主体
18 弹性构件
20 凹部
21 内壁
22 上壁
23 下壁
26 挡泥板(连结构件)
F 载荷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左右及上下的朝向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就与车身10的前后、左右及上下方向一致。有时将左右方向称为车宽方向。图中的箭头FR指向车辆前方,箭头UP指向车辆上方,箭头LH指向车辆左方。
(雷达装置)
图1是搭载有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1的车身10的主视图。图2是省略了图1中的保险杠3的图示的车身10的主视图。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1分别设置于车身10的前方的左右两侧部。雷达装置1例如是在车身10的行驶中用于检测存在于车身10的斜前方的未图示的其他车辆等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在车身10的左前方部设置的雷达装置1进行说明,对在车身10的右前方部设置的雷达装置1省略说明。
图3是搭载有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1的车身10的侧视图。在图3中,为了进行说明而省略保险杠3的图示。图4是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1的简要说明图。图4是从左侧方观察车身10的情况下的雷达装置1的简要说明图。
如图2~图4所示,雷达装置1具备灯体2、保险杠3、保险杠梁4、车架5、拐角上梁6、以及雷达主体7。
(灯体)
灯体2例如是前灯。灯体2分别设置在与车身10前方的左右角部对应的位置。灯体2的上端部与前发动机罩相连。灯体2在车身10的内侧与车架5连接(参照图4)。如图1所示,灯体2在内部具有多个LED11(参照图1)。多个LED11沿着车宽方向排列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灯体2内的LED11的配置部位没有限定为在图1中图示的部位。
(保险杠)
如图1及图4所示,保险杠3设置于车身10的外表面。保险杠3以覆盖比灯体2靠下方的部分的方式形成车身10的最外表面。保险杠3例如由树脂等材料形成。保险杠3的下端部经由未图示的保险杠支架而与车身10连接。保险杠3在从侧方观察下以向前方凸出的方式鼓出(参照图4)。
(保险杠梁)
如图2~图4所示,保险杠梁4设置在比保险杠3靠车身10的内侧的位置。保险杠梁4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与保险杠3相同的位置。换言之,保险杠梁4由保险杠3从车身10的外侧覆盖。如图4所示,保险杠梁4承受从外部对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具体而言,在向车身10输入载荷F之前的状态下,保险杠3与保险杠梁4在前后方向上相互分离配置。当从车身10的前方向保险杠3输入载荷F时,保险杠3变形而向后方位移,由此保险杠3与保险杠梁4抵接。通过保险杠3与保险杠梁4抵接,从而保险杠梁4能够承受从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并吸收载荷F。
如图2及图3所示,保险杠梁4具有保险杠梁主体16和弹性构件18。
保险杠梁主体16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保险杠梁主体16具有面向前方的前表面、面向后方的后表面、将前表面与后表面的上端部连接的上表面、以及将前表面与后表面的下端部连接的下表面。保险杠梁主体16通过前表面、后表面、上表面及下表面而形成为在从侧方观察下具有闭合截面的管状。保险杠梁主体16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向前方凸出的方式弯曲。保险杠梁主体16的后方的端部通过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未图示)固定于车架5。
弹性构件18设置在比保险杠梁主体16靠前方的位置。弹性构件18设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保险杠梁主体16的中央部重叠的位置。弹性构件18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弹性构件18由金属及树脂的材料形成。弹性构件18形成为以车身10的内外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弹性构件18是承受从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而挠曲的板簧。弹性构件18分别设置在与车身10的左前方及右前方的角部对应的位置。各弹性构件18相互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对左方的弹性构件18进行说明。
与保险杠梁主体16同样,弹性构件18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向车宽方向的外侧凸出的方式弯曲。弹性构件18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部通过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32固定于车架5。
(车架)
车架5构成车身10的骨架部。在车架5安装有上述的保险杠梁4。而且,在车架5安装有用于将详情后述的拐角上梁6固定的挡泥板26。
(拐角上梁)
拐角上梁6设置在比保险杠3靠车身10的内侧的位置。拐角上梁6例如由树脂等材料形成。拐角上梁6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灯体2与保险杠梁4之间。拐角上梁6分别设置在与车身10的左前方及右前方的角部对应的位置。一对拐角上梁6相互成为左右对称的形状,因此以下对左方的拐角上梁6进行说明。
拐角上梁6沿着灯体2的下端部而沿车宽方向延伸。与灯体2同样,拐角上梁6在从上下方向观察下以朝向车身10的外侧凸出的方式平缓地弯曲。拐角上梁6在从前方观察下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上下方向的宽度尺寸增大的方式形成。更详细而言,拐角上梁6的下端部的高度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在上下方向上几乎不变化地成为同等的高度。另一方面,拐角上梁6的上端部的位置以随着从车宽方向的内侧朝向外侧而位于靠向上方的位置的方式逐渐变化。
拐角上梁6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部经由挡泥板26(技术方案的连结构件)而安装于车架5(也参照图4)。而且,拐角上梁6的上端部与灯体2连接。由此,拐角上梁6将灯体2保持于车身10。优选拐角上梁6中的与灯体2、挡泥板26等安装的安装点(基于螺栓等的紧固连结点)设置在与后述的雷达主体7向拐角上梁6安装的安装点不干涉的位置。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例如能够在拐角上梁6上先安装了雷达主体7的状态下将拐角上梁6向车身10安装。即,能够成为组件,能够提高制造时的作业性。
图5是实施方式的灯体2、拐角上梁6及雷达主体7的立体图。
如图5所示,拐角上梁6具有从车身10的外侧(车外侧)朝向内侧(车室内侧)凹陷的凹部20。凹部20例如通过对树脂材料进行注塑成型而与拐角上梁6一体地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拐角上梁6的凹部20具有内壁21、上壁22、下壁23、第一侧壁24及第二侧壁25。
内壁21构成凹部20的底部,沿着上下方向及车宽方向设置。内壁21形成为以车身10的内外方向为厚度方向的板状。
上壁22从内壁21的上端部朝向车身10的外侧延伸。上壁22在拐角上梁6的上端部整体上设置。
下壁23从内壁21的下端部朝向车身10的外侧延伸。下壁23在拐角上梁6的下端部整体上设置。
第一侧壁24将上壁22中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部与下壁23中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连接。第一侧壁24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一侧壁24中的车身10的内侧的端部与内壁21连接。第一侧壁24沿着拐角上梁6中的车宽方向的外侧的端部设置。
第二侧壁25将上壁22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与下壁23中的车宽方向的中央部连接。第二侧壁25沿着上下方向延伸。第二侧壁25中的车身10的内侧的端部与内壁21连接。
通过内壁21、上壁22、下壁23、第一侧壁24及第二侧壁25形成向车身10的外侧开口的凹部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拐角上梁6中的比第二侧壁25靠车宽方向的内侧的区域设有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肋30。各肋30分别与上壁22、下壁23及内壁21连接。通过各肋30来加强拐角上梁6。
(雷达主体)
如图2~图5所示,雷达主体7分别安装于左右的拐角上梁6。左右的雷达主体7为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对左方的雷达主体7进行说明。雷达主体7整体形成为矩形板状。雷达主体7是在车辆的左斜前方的外界设定检测范围的毫米波雷达等。如图2及图3所示,雷达主体7的一个主面面向车辆的左斜前方,且能够使毫米波电波透过。雷达主体7向检测范围发送作为电磁波的雷达电波,并接收因各发送波被车辆的外部的物体(例如其他车辆、障碍物等)反射而产生的反射波。雷达主体7基于发送波及反射波,来输出例如与从雷达主体7至外部的物体的距离、基于多普勒效应的外部的物体的相对的速度、外部的物体相对于雷达主体7的相对的位置、方位等相关的检测信号。
如图5所示,雷达主体7安装于拐角上梁6中的凹部20的内部。具体而言,在拐角上梁6的形成凹部20的内壁21安装雷达主体7中的与一个主面相反侧的背面。雷达主体7例如通过螺栓等紧固连结构件(未图示)固定于内壁21。在拐角上梁6的内壁21中的安装雷达主体7的部分形成有将内壁21沿厚度方向贯通的孔35。通过该孔35将雷达主体7的配线等配设在拐角上梁6的背侧。
图6是实施方式的车身10的俯视图。如图6所示,在从上方观察下,雷达主体7配置在能够配置雷达主体7的场所即雷达可配置区域50内。雷达可配置区域50在前后方向上位于灯体2与保险杠3之间。雷达可配置区域50位于比保险杠3的最外表面靠车身10的内侧的位置。由此,雷达主体7难以受到来自外部的影响。来自雷达主体7的雷达电波的照射区域(未图示)以不成为保险杠3的最外端部的方式设定。
如图2及图3所示,雷达主体7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比灯体2靠下方且比保险杠梁4靠上方的位置。特别是雷达主体7在上下方向上配置于与保险杠梁4的弹性构件18不重叠的位置。这样,通过使金属制的弹性构件18与雷达主体7分离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雷达主体7朝向前方激振出雷达电波的情况的对于雷达电波的电磁的影响。
(作用、效果)
接下来,说明上述的雷达装置1的作用、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雷达装置1,雷达装置1具备灯体2、保险杠3、保险杠梁4、拐角上梁6、以及雷达主体7。拐角上梁6设置在比保险杠3靠车身10的内侧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灯体2与保险杠梁4之间。雷达主体7安装于该拐角上梁6。由于雷达主体7设置在保险杠3的内侧,因此能够保护雷达主体7以免受到水滴、从路面飞溅的污垢、小石子等的影响。由此,能够抑制雨滴、污垢等附着于雷达主体7引起的雷达性能的下降,提高雷达装置1的耐久性。
另一方面,保险杠3是在车身10的外表面设置的部件,例如是在物体从外部与车辆抵接时首先被输入载荷F的部件。同样,保险杠梁4承受从外部对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因此,保险杠3及保险杠梁4容易因来自外部的载荷F而产生振动、变形、错位等。根据本发明的结构,雷达主体7安装于与保险杠3及保险杠梁4分体的拐角上梁6。因此,即使在从外部向保险杠3及保险杠梁4输入了载荷F、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这些载荷F向雷达主体7传递的情况。由此,与例如雷达主体7经由支架连接于保险杠3的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减小来自外部的载荷F对雷达主体7的影响。
因此,能够提供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提高针对外部因素的耐久性的雷达装置1。
而且,由于雷达主体7安装于与保险杠3分体的拐角上梁6,因此与雷达主体7直接或间接地安装于保险杠3的现有技术相比,容易进行雷达主体7的更换作业。由于在用于进行灯体2的定位的拐角上梁6设置雷达主体7,因此与另行设置用于安装雷达主体7的支架等的情况相比,能够简化结构。由此,能够削减雷达装置1的重量及部件个数。而且,雷达主体7安装于与灯体2及保险杠梁4不同的构件(即拐角上梁6),因此例如能够不对灯体2的设计性造成影响地将雷达主体7搭载于车身10。由此,能够成为在因空间的问题或设计上的问题而不优选在灯体2内安装雷达主体7的情况下特别适合的结构。
拐角上梁6具有凹部20,在凹部20的内部安装有雷达主体7。由此,即使在例如水滴、污垢等从保险杠3、车架5的间隙进入的情况下,水滴、污垢也难以附着于雷达主体7。由此,能够保护雷达主体7以免受到外部的污垢等的影响,能够抑制污垢等附着引起的检测精度的下降、耐久性的下降等雷达主体7的性能下降。
拐角上梁6的凹部20至少具有安装雷达主体7的内壁21、以及上壁22、下壁23。通过设置上壁22,能够利用上壁22来拦阻因例如雨等而从雷达主体7的上方侵入的水滴。通过设置下壁23,能够利用下壁23来拦阻例如从路面飞溅的污垢、水滴、小石子等。由此,至少通过内壁21、上壁22及下壁23来构成凹部20,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雷达主体7以免受到来自外部的污垢等的影响。因此,能够通过简单的结构提高雷达装置1的耐久性。
保险杠梁4具有通过金属及树脂制的材料形成为板状的弹性构件18。弹性构件18以承受从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而挠曲的方式构成,因此能够通过弹性构件18吸收从保险杠3输入的载荷F。雷达主体7配置于在上下方向上与弹性构件18不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抑制从雷达主体7激振出的电波与金属制的弹性构件18干涉的情况。由此,不仅能够减小对于载荷F的影响,而且也能够减小对于雷达主体7的电磁的影响,能够将雷达装置1的检测精度维持得高。
拐角上梁6经由挡泥板26(技术方案的连结构件)而安装于车架5。由此,能够使拐角上梁6与保险杠3及保险杠梁4相互分离配置。由此,传递到保险杠3及保险杠梁4的载荷F难以向拐角上梁6传递。即,能够减小从外部对安装于拐角上梁6的雷达主体7的影响。
拐角上梁6与灯体2连接而将灯体2保持于车身10。由此,能够使用于保持灯体2的部件与用于安装雷达主体7的部件成为共用的一个部件。由此,与分别通过不同部件来担任灯体2的保持和雷达主体7的安装的情况相比,能够削减部件个数。特别是拐角上梁6是为了保持灯体2而预先设置的部件。因此,通过将拐角上梁6作为雷达主体7的安装用来使用,从而不用大幅变更既存的布局就能够将雷达主体7搭载于车身10。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技术范围没有限定为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施加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说明了雷达装置1设置于车身10的前方的结构,但是并不局限于此。雷达装置1也可以在车身10的后方设置有左右一对。在该情况下,雷达装置1可以构成为检测位于本车辆的后方的物体。
在拐角上梁6上只要至少设置内壁21、上壁22及下壁23即可,可以不用设置第一侧壁24及第二侧壁25。但是,在能够更进一步抑制水滴、污垢等的侵入这点上,还具有第一侧壁24及第二侧壁25的本实施方式的结构具有优越性。
拐角上梁6的肋30的形状、个数等没有限定为上述的结构。也可以不设置肋30。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将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的构成要素置换为周知的构成要素,另外,也可以将上述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

Claims (5)

1.一种雷达装置,其中,
所述雷达装置具备:
灯体,其设置于车身;
保险杠,其设置于所述车身的外表面;
保险杠梁,其设置在比所述保险杠靠所述车身的内侧的位置,承受从外部对所述保险杠输入的载荷;
车架,其安装有所述保险杠梁;
拐角上梁,其设置在比所述保险杠靠所述车身的内侧的位置,且在上下方向上设置于所述灯体与所述保险杠梁之间;以及
雷达主体,其安装于所述拐角上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中,
所述拐角上梁具有朝向所述车身的内侧凸出的凹部,
在所述凹部的内部安装有所述雷达主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装置,其中,
所述凹部具有:
内壁,其沿着上下方向;
上壁,其从所述内壁的上端部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延伸;以及
下壁,其从所述内壁的下端部朝向所述车身的外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中,
所述保险杠梁具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通过金属及树脂的材料形成为板状,承受从所述保险杠输入的所述载荷而挠曲,
所述雷达主体配置于在所述上下方向上与所述弹性构件不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中,
所述拐角上梁经由连结构件而安装于所述车架,并与所述灯体连接而将所述灯体保持于所述车身。
CN202210518017.0A 2021-06-02 2022-05-12 雷达装置 Pending CN1154318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092731 2021-06-02
JP2021092731A JP7228624B2 (ja) 2021-06-02 2021-06-02 レーダー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31883A true CN115431883A (zh) 2022-12-06

Family

ID=842414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518017.0A Pending CN115431883A (zh) 2021-06-02 2022-05-12 雷达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28624B2 (zh)
CN (1) CN115431883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0459B2 (ja) 2001-03-12 2007-08-15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測距センサの取付け構造
WO2010109517A1 (ja) 2009-03-24 2010-09-3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フロント構造及びリヤ構造
US8910986B1 (en) 2013-06-12 2014-12-16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Bonded and rotatable vehicle sensor assembly
JP6728992B2 (ja) 2016-05-31 2020-07-22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レーダー装置の取り付け構造
JP7102947B2 (ja) 2018-05-29 2022-07-2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センサ用プロテクタ及びこれを備えた車両
JP2020008389A (ja) * 2018-07-06 2020-01-16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車両用センサユニット
US10710534B2 (en) 2018-09-11 2020-07-14 Volvo Car Corporation Flexing radar bracket in bumper
JP6994479B2 (ja) 2019-05-13 2022-02-0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外界センサ取付部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28624B2 (ja) 2023-02-24
JP2022185214A (ja) 2022-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14098B (zh) 用于车辆的外部环境检测装置的安装结构
CN110542901B (zh) 传感器用防护器和具备该防护器的车辆
CN107433914B (zh) 雷达设备安装结构
KR101852978B1 (ko) 차량용 센서의 장착 구조
US11305712B2 (en) Sensor mounting structure for vehicle
KR101781089B1 (ko) 자동차의 차체 전방 구조
JP6734337B2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1313705B2 (en)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CN110901550B (zh) 周边信息检测传感器的配设构造
CN112867638B (zh) 含传感器支承板的用于集成在车辆前部总成中的保险杠增强件
CN112298054B (zh) 用于车身侧部的传感器附接结构
KR20180069557A (ko) 스몰 오버랩 충돌에 대응하는 차체 보강구조
US20220314910A1 (en) Front bumper
US11110961B2 (en) Washer tank mounting structure
JP2007030534A (ja) 衝突検知センサの取付構造
CN115431883A (zh) 雷达装置
CN109664948B (zh) 车辆前部构造
US11926274B2 (en) Front bumper
JP2018187957A (ja) 車両前部における歩行者保護構造
JP7509742B2 (ja) 車体構造
CN217689406U (zh) 雷达系统、车身部件、车辆部件构成的组件和机动车辆
CN109878576B (zh) 车辆前部构造
JP2020006879A (ja) 車両用ブラケット構造および車両用ブラケット
JP7312376B2 (ja) 車両用センサ取付構造
CN211893403U (zh) 车体前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