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25345A -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425345A
CN115425345A CN202211191962.0A CN202211191962A CN115425345A CN 115425345 A CN115425345 A CN 115425345A CN 202211191962 A CN202211191962 A CN 202211191962A CN 115425345 A CN115425345 A CN 1154253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cover
assembly
po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9196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425345B (zh
Inventor
熊永锋
阳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ithium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9196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4253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4253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53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4253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4253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47Lids or covers
    • H01M50/148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152Lids or cov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for cells having curved cross-section, e.g. round or elliptic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83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6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 H01M50/188Sealing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sposition of the sealing members the sealing members being arranged between the lid and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43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60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or topping-up with liquids; 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draining liquids from casings
    • H01M50/609Arrangements or processes for filling with liquid, e.g. electrolytes
    • H01M50/627Filling por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illing, Topping-Up Batterie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用于避免进行电解液注液时,电解液外溅至极柱而腐蚀极柱的问题,保证极柱的工作稳定性,消除电池的安全隐患。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包括盖体、极柱组件和密封件;盖体设有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和注液孔,安装孔和注液孔均沿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盖体;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极柱穿设于安装孔;密封件设置于盖体的一侧,能够封闭注液孔或覆盖极柱的一端面,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封闭注液孔,极柱的一端面露出,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覆盖极柱的一端面,注液孔露出以供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

Description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池的端盖组件设有注液孔,注液孔位于端盖组件的极柱附近,在通过注液孔注入电解液时,会存在电解液外溅至极柱的情况,电解液会对极柱造成腐蚀,影响极柱工作的稳定性,导致电池存在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用于避免进行电解液注液时,电解液外溅至极柱而腐蚀极柱的问题,保证极柱的工作稳定性,消除电池的安全隐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包括盖体、极柱组件和密封件;
盖体设有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和注液孔,安装孔和注液孔均沿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盖体;
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极柱穿设于安装孔;
密封件设置于盖体的一侧,能够封闭注液孔或覆盖极柱的一端面,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封闭注液孔,极柱的一端面露出,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覆盖极柱的一端面,注液孔露出以供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
其中,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连接件,第一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密封件,第一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盖体或极柱组件。
其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柔性连接件处于展开状态;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柔性连接件处于弯折状态。
其中,注液孔包括沉孔段和注液段,沉孔段邻近盖体的一侧,注液段位于沉孔段远离盖体的一侧,且与沉孔段连通;
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密封沉孔段。
其中,注液孔包括沉孔段和注液段,沉孔段邻近盖体的一侧,注液段位于沉孔段远离盖体的一侧,且与沉孔段连通;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部;
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密封部密封注液段,至少部分第二密封部位于沉孔段;
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二密封部覆盖极柱的一端面,第一密封部位于第二密封部背离极柱的一端面的一侧。
其中,第一密封部采用橡胶材料制成,第二密封部采用铝质材料制成。
其中,第二密封部设有孔。
其中,极柱组件还包括绝缘件和压块,绝缘件安装于盖体的一侧,压块安装于绝缘件的背离盖体的一侧,绝缘件和压块均套设于极柱,第一柔性连接的另一端被夹持在绝缘件和压块之间。
其中,压块背离盖体的表面位于极柱的一端面背离盖体的一侧;
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位于压块背离盖体的表面,密封件的周面环绕极柱的周面设置。
其中,端盖组件还包括卡扣件,卡扣件设于极柱组件或卡扣件设于盖体上;
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卡扣件与密封件相互卡持。
其中,盖体还设有防爆孔,防爆孔沿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盖体,且与安装孔和注液孔均间隔设置;电池盖体还包括保护件,保护件设置于盖体的一侧,保护件能够覆盖防爆孔或覆盖极柱的一端面;
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保护件覆盖防爆孔;
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和保护件堆叠设置。
其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保护件位于密封件和极柱的一端面之间。
其中,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连接件,第二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保护件,第二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盖体或极柱组件。
其中,极柱组件还包括绝缘件和压块,绝缘件安装于盖体的一侧,压块安装于绝缘件的背离盖体的一侧,绝缘件和压块均套设于极柱,第二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被夹持在绝缘件和压块之间。
其中,保护件包括保护主体和辅助体,保护主体设有通孔,通孔沿保护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保护主体;
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辅助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保护主体的所述通孔,且封闭所述通孔;
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保护主体位于极柱的一端面的外周侧,通孔与极柱相对设置,辅助体可拆卸地安装于保护主体的通孔,且封闭通孔,并覆盖极柱的一端面。
端盖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时,保护主体位于极柱的一端面的外周侧,辅助体被拆卸,极柱的一端面在通孔内露出。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单体电池,包括壳体和上述任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壳体具有开口和收容腔,收容腔用于收容电解液,端盖组件封闭开口,注液孔与收容腔连通。
本申请所示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安密封注液孔,可保证电池外部的杂质不会经注液孔进入电池内部,保证电池的使用可靠性。此时,极柱的一端面露出。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覆盖极柱的一端面。此时,注液孔露出,以便于电解液自注液孔向收容腔注入电解液,由于密封件覆盖极柱的一端面,外溅的电解液不会直接与极柱接触,也就不会对极柱造成腐蚀,保证了极柱工作的稳定性,消除了电池的安全隐患,保障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电池处于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电池中端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电池中端盖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沿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沿II-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池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端盖组件中密封件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端盖组件沿III-I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电池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2所示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2所示端盖组件处于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池中端盖组件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所示端盖组件处于第四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00电池,110壳体,120端盖组件,10极柱,11导电部分,121盖体,122辅助盖体,123极柱组件,124密封件,125第一柔性连接件,1201安装孔,1202注液孔,1203防爆孔,1204沉孔段,1205注液段,1206第一通孔,1207第二通孔,1208第三通孔,绝缘件20,压块30,1001一端面,126密封圈,1241第一端面,1242第二端面,1243第一密封部,1244第二密封部,1209孔,1245第三端面,1246第四端面,127保护件,128第二柔性连接件,1271保护主体,1272辅助体,1273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电池100处于第一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电池100处于第二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申请实施例中,电池100的壳体可以为圆筒结构、方形结构或其他结构,本例以圆柱形电池为例。电池100包括壳体110和两个端盖组件120。壳体110具有开口(图未示)和收容腔(图未示),收容腔用于收容电解液。两个端盖组件120分别安装于壳体110的相对两端。两个端盖组件120分别为电池顶盖(图未标)和电池底盖(图未示)。电池顶盖安装于壳体110的顶端,且封闭开口,电池底盖安装于壳体110的底端。其中,电池顶盖的极柱10用作正极极柱,电池底盖的极柱用作负极极柱;当然也可以是电池底盖的极柱用作正极极柱,电池顶盖的极柱10用作负极极柱。
其中,图1所示电池100处于待使用状态,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端盖组件120的极柱10露出。图2所示电池100处于待注液状态,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端盖组件120的注液孔1202露出,且与收容腔连通,以便于电解液自注液孔1202向收容腔注入电解液。需要说明的是,图2所示电池100处于待注液状态,可以是电池100在装配完成后待进行第一次注液的状态,也可以是电池100经长时间使用后待进行第二次注液的状态(即补液时的状态)。
接下来,将以电池顶盖为例,对端盖组件120的结构进行具体描述。
请参阅图3至图5,图3是图1所示电池100中端盖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电池100中端盖组件120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120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端盖组件120包括盖体121、辅助盖体122、极柱组件123、密封件124和第一柔性连接件125。辅助盖体122和极柱组件123均安装于盖体121,第一柔性连接件125的一端连接于密封件124,另一端连接于盖体121或极柱组件123。
盖体121设有注液孔1202、安装孔1201和防爆孔1203。安装孔1201、注液孔1202和防爆孔1203均沿盖体121的厚度方向贯穿盖体121。具体的,安装孔1201位于盖体121的中部,注液孔1202和防爆孔1203分别位于安装孔1201的相对两侧,且均与安装孔1201间隔设置。示例性的,盖体121可采用铝等金属材料制成。
需要说明的是,防爆孔1203的设置可以便于在盖体121上安装防爆阀,防爆孔1203可连通电池100的内部和外部,当电池100内部的气压上升时,电池100内部的气体能及时从防爆孔1203中排向电池100外部,增加电池100使用的安全性,避免电池100发生爆炸。
本实施例中,注液孔1202包括沉孔段1204和注液段1205,沉孔段1204邻近盖体121的一侧,注液段1205位于沉孔段1204背离盖体121的外表面的一侧,且连通沉孔段1204和收容腔。其中,沉孔段1204为圆锥台形孔,沿盖体121的外表面向内表面的方向,沉孔段1204的孔径逐渐减小。注液段1205为圆柱形孔,注液段1205的孔径d1小于沉孔段1204的孔径。示例性的,沉孔段1204的中心轴与注液段1205的中心轴重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端盖组件120时所提及的“外”和“内”等方位词,均以图1所示电池100的方位进行描述,以背离壳体110的一侧为“外”,以朝向壳体110的一侧为“内”,后文类似的描述可做相同理解。
辅助盖体122安装于盖体121的内侧。辅助盖体122设有第一通孔1206、第二通孔1207和第三通孔1208。第一通孔1206、第二通孔1207和第三通孔1208均沿辅助盖体122的厚度方向贯穿辅助盖体122。具体的,第一通孔1206位于辅助盖体122的中部,且与安装孔1201连通。第二通孔1207和第三通孔1208分别位于第一通孔1206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二通孔1207与注液孔1202连通,第三通孔1208与防爆孔1203连通。示例性的,辅助盖体122可采用塑胶等绝缘材料制成。
请一并参阅图6和图7,图6是图3所示端盖组件120沿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所示端盖组件120沿II-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沿I-I处剖开是指沿I-I线所在平面剖面,文中类似描述可做相同理解。
极柱组件123安装于盖体121的中部。极柱组件123包括极柱10、绝缘件20和压块30。极柱10穿设于辅助盖体122的第一通孔1206和盖体121的安装孔1201。具体的,极柱10包括导电部分11,导电部分11相对盖体121的安装孔1201伸出。导电部分11包括背离安装孔1201的一端面1001。其中,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为圆形面,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直径为D1
绝缘件20安装于盖体121的一侧,且套设于导电部分11的周面。压块30安装于绝缘件20背离盖体121的一侧,且套设于导电部分11的周面,以将极柱10固定安装于盖体121。此外,端盖组件120还可以包括密封圈126,密封圈126夹持于极柱10的周面与安装孔1201的孔壁之间,不仅可以保证极柱10与盖体121之间的装配稳定性,还可以避免极柱10与盖体121直接接触导电,实现极柱10与盖体121之间的绝缘。
其中,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和压块30的外表面(即压块30背离盖体121的表面)均相对盖体121的外表面突出。示例性的,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相对压块30的外表面凹陷。即,压块30的外表面位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背离盖体121的一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也可以相对压块30的的外表面凸出,或者,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与压块30的外表面齐平,只要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可相对压块30的的外表面露出即可。
请参阅图5,密封件124的结构与沉孔段1204的结构相适配。密封件124呈圆锥台形。密封件12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面1241和第二端面1242,自第一端面1241向第二端面1242的方向上,密封件124的直径逐渐增大。其中,第一端面1241和第二端面1242均为圆形面。第一端面1241的直径为D2,D2大于d1。第二端面1242的直径为D3,D3大于D1。示例性的,密封件124可采用铝制成,以提高密封件124的抗腐蚀能力,避免密封件124长期与空气接触而发生腐蚀。
第一柔性连接件125的一端连接于密封件124,另一端被夹持在绝缘件20和压块30之间。示例性的,第一柔性连接件125可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于密封件124和绝缘件20。如图3和图6所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124安装于沉孔段1204,且密封注液孔1202,保证电池100外部的杂质不会经注液孔1202进入电池100内部,保证电池100的使用可靠性。其中,密封件124的第一端面1241与沉孔段1204的槽底壁接触,且遮盖注液段1205,第二端面1242与盖体121的外表面齐平,第一柔性连接件125处于展平状态。此时,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露出,且与外界空气接触。
如图4和图7所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124位于极柱组件123背离盖体121的一侧,且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其中,密封件124的第二端面1242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和压块30的外表面接触,且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密封件124的周面环绕极柱10的周面设置,第一柔性连接件125处于弯折状态。此时,注液孔1202相对盖体121的外表面露出,以便于电解液自注液孔1202向收容腔注入电解液,由于密封件124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外溅的电解液不会直接与极柱10接触,也就不会对极柱10造成腐蚀,保证了极柱10工作的稳定性,保障了电池100的使用可靠性。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124还可以覆盖压块30的外表面,此时,密封件124的第二端面1242还覆盖压块30的外表面。
此外,端盖组件120还可以包括卡扣件(图未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卡扣件与密封件124相互卡持,以将密封件124稳定地固定于极柱组件123的顶侧,不仅可以保证密封件124始终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还可以避免密封件124从极柱组件123的顶侧移动,防止密封件124影响电解液的灌注。
请参阅图8至图11,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电池中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所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所示端盖组件120中密封件124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所示端盖组件120沿III-III处剖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端盖组件120与上述第一种电池100的端盖组件120的不同之处在于,密封件124包括第一密封部1243和第二密封部1244,第二密封部1244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部1243。第一密封部1243的结构与注液孔1202的注液段1205的结构相适配。具体的,第一密封部1243呈圆柱形,第一密封部1243的直径为D4,D4大于或等于d1。示例性的,第一密封部1243采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不仅可增加第一密封部1243的弹性,还可以避免第一密封部1243与注液孔1202的孔壁摩擦产生金属细屑,防止金属细屑掉落在收容腔内的电解液发生短路。
第二密封部1244固定连接于第一密封部1243的一端。其中,第二密封部1244设有孔1209。第二密封部1244的结构与注液孔1202的沉孔段1204的结构相适配。具体的,第二密封部1244呈圆锥台形。第二密封部1244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端面1245和第四端面1246,自第三端面1245向第四端面1246的方向上,密封件124的直径逐渐增大。其中,第三端面1245和第四端面1246均为圆形面。第三端面1245的直径为D5,D5大于d1。第四端面1246的直径为D6,D6大于D1。示例性的,第二密封部1244采用铝等耐腐蚀材料制成,以提高第二密封部1244的抗腐蚀能力,避免第二密封部1244长期与空气接触而发生腐蚀。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密封件124的第一密封部1243安装于注液孔1202的注液段1205,且密封注液段1205,密封件124的第二密封部1244安装于注液孔1202的沉孔段1204,可保证电池外部的杂质不会经注液孔1202进入电池内部,保证电池的使用可靠性。其中,第二密封部1244的第三端面1245与沉孔段1204的槽底壁接触,第四端面1246与盖体121的外表面齐平。此时,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露出。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密封件124的第二密封部1244位于极柱10靠近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一侧,第一密封部1243位于第二密封部1244背离一端面1001的一侧。其中,第二密封部1244的第四端面1246接触极柱10的一端面1001。此时,注液孔1202露出,以便于电解液自注液孔1202向收容腔注入电解液,由于密封件124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外溅的电解液不会直接与极柱10接触,也就不会对极柱10造成腐蚀,保证了极柱10工作的稳定性,保障了电池100的使用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注液孔1202的注液段1205的孔径d1可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直径D1相等,或者,注液孔1202的注液段1205的孔径d1可大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直径D1。此时,密封件124可仅包括第一密封部1243,第一密封部1243的直径D4大于或等于d1和D1。当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密封部1243密封注液段1205,当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密封部1243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
请参阅图12、图13和图14,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单体电池中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2所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2所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四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单体电池处于待焊接铝巴状态时,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三状态,单体电池处于待焊接防爆阀状态时,端盖组件120处于第四状态。
本实施例所示端盖组件120与上述第一种电池100的端盖组件120的不同之处在于,端盖组件120还包括保护件127和第二柔性连接件128,保护件127位于盖体121的一侧,且能够覆盖防爆孔1203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第二柔性连接件128的一端连接于保护件127,另一端连接盖体或极柱组件123。其中,第二柔性连接件128的另一端被夹持在绝缘件20和压块30之间。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保护件127覆盖防爆孔1203,密封件124密封注液孔1202,可保证电池外部的杂质不会经注液孔1202进入电池内部,保证电池的使用可靠性,保护件127相对极柱组件123翻开,以使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露出。其中,第二柔性连接件128处于展开状态。应当理解的是,保护件127的位置不影响防爆孔1203的正常使用。此外,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三状态时,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以便于在进行电池模组组装时焊接铝巴。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保护件127和密封件124堆叠设置。其中,保护件127位于密封件124和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之间。具体的,保护件127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密封件124位于保护件127背离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一侧。其中,保护件127还覆盖压块30的外表面,第二柔性连接件128处于弯折状态。此时,注液孔1202露出,以便于电解液自注液孔1202向收容腔注入电解液,由于保护件127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外溅的电解液不会直接与极柱10接触,也就不会对极柱10造成腐蚀,保证了极柱10工作的稳定性,保障了电池100的使用可靠性。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也可以密封件124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保护件127位于密封件124背离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一侧,本申请对密封件124和保护件127的位置不作具体限制,只要密封件124和保护件127中至少一个可以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即可。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四状态时,密封件124密封注液孔1202,保护件127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此时,防爆孔1203露出,可在防爆孔1203处焊接防爆阀,由于密封件124密封注液孔1202,焊接飞溅物不会自注液孔1202进入电池的内部,而且保护件127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焊接飞溅物也不会掉落在极柱10的一端面1001,保证极柱10工作的稳定性,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可靠性。
请参阅图15和图16,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电池中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三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所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四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所示端盖组件120与上述第三种电池100的端盖组件120的不同之处在于,保护件127包括保护主体1271和辅助体1272。具体的,保护主体1271设有通孔1273,通孔1273沿保护主体1271的厚度方向贯穿保护主体1271。辅助体1272可拆卸地安装于保护主体1271,且覆盖通孔1273。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辅助体1272可拆卸地安装于保护主体1271的通孔1273且封闭通孔1273。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二状态时,保护主体1271位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外周侧,通孔1273与极柱10相对设置,辅助体1272可拆卸地安装于保护主体1271的通孔1273,且封闭通孔1273,并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防止电解液飞溅在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实现对极柱10的有效保护。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三状态时,保护主体1271位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外周侧,辅助体1272被拆卸,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在通孔1273内露出,以便于在进行电池模组组装时焊接铝巴,无需将保护件整个掀开而无处放置,提升电池模组的组装效率。
端盖组件120处于第四状态时,保护主体1271位于极柱10的一端面1001的外周侧,通孔1273与极柱10相对设置,辅助体1272可拆卸地安装于保护主体1271的通孔1273,且封闭通孔1273,并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防止焊接飞溅物掉落在极柱10的一端面1001,实现对极柱10的有效保护。
示例性的,辅助体1272可为可撕拉保护膜,辅助体1272粘接于保护主体1271。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时,辅助体1272可从保护主体1271上撕下,以露出通孔1273,使得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露出。端盖组件120处于第一状态、第二状态和第四状态时,辅助体1272可粘接于保护主体1271,以封闭通孔1273,从而覆盖极柱10的一端面1001。需要说明的是,辅助体1272也可以为其他的结构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盖体、极柱组件和密封件;
所述盖体设有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和注液孔,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注液孔均沿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盖体;
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所述极柱穿设于所述安装孔;
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盖体的一侧,能够封闭所述注液孔或覆盖所述极柱的一端面,所述端盖组件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件封闭所述注液孔,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露出,所述端盖组件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件覆盖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所述注液孔露出以供电解液注入电池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一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密封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或所述极柱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处于展开状态;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处于弯折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包括沉孔段和注液段,所述沉孔段邻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一侧,所述注液段位于所述沉孔段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且与所述沉孔段连通;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密封件密封于所述沉孔段。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包括沉孔段和注液段,所述沉孔段邻近所述盖体的所述一侧,所述注液段位于所述沉孔段远离所述盖体的一侧,且与所述沉孔段连通;所述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密封部;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密封部密封所述注液段,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沉孔段;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二密封部覆盖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背离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采用橡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密封部采用铝质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设有孔。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还包括绝缘件和压块,所述绝缘件安装于所述盖体的所述一侧,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绝缘件的背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绝缘件和所述压块均套设于所述极柱,所述第一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被夹持在所述绝缘件和所述压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件位于所述压块背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密封件的周面环绕所述极柱的周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卡扣件,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极柱组件或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盖体上;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卡扣件与所述密封件相互卡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设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沿所述盖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盖体,且与所述安装孔和所述注液孔均间隔设置;
所述电池盖体还包括保护件,所述保护件设置于所述盖体的所述一侧,所述保护件能够覆盖所述防爆孔或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保护件覆盖所述防爆孔,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密封件和所述保护件堆叠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保护件位于所述密封件和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组件还包括第二柔性连接件,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保护件,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盖体或所述极柱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组件还包括绝缘件和压块,所述绝缘件安装于所述盖体的所述一侧,所述压块安装于所述绝缘件的背离所述盖体的一侧,所述绝缘件和所述压块均套设于所述极柱,所述第二柔性连接件的另一端被夹持在所述绝缘件和所述压块之间。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件包括保护主体和辅助体,所述保护主体设有通孔,所述通孔沿所述保护主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保护主体;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辅助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保护主体的所述通孔且封闭所述通孔;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保护主体位于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的外周侧,所述通孔与所述极柱相对设置,所述辅助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保护主体的所述通孔且封闭所述通孔,并覆盖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
所述端盖组件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保护主体位于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的外周侧,所述辅助体被拆卸,所述极柱的所述一端面在所述通孔内露出。
16.一种单体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如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所述壳体具有开口和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电解液,所述端盖组件封闭所述开口,所述注液孔与所述收容腔连通。
CN202211191962.0A 2022-09-28 2022-09-28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Active CN1154253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1962.0A CN115425345B (zh) 2022-09-28 2022-09-28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91962.0A CN115425345B (zh) 2022-09-28 2022-09-28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5345A true CN115425345A (zh) 2022-12-02
CN115425345B CN115425345B (zh) 2023-10-17

Family

ID=84205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91962.0A Active CN115425345B (zh) 2022-09-28 2022-09-28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42534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9611A (zh) * 2023-02-09 2023-04-07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19839A (zh) * 2016-04-06 2016-06-29 亚欧益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
WO2017125035A1 (zh) * 2016-01-20 2017-07-27 瑞侃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芯内部用保护装置
CN208271958U (zh) * 2018-05-25 2018-12-21 安徽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池盖结构
CN212398396U (zh) * 2020-08-11 2021-01-26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焊接保护装置
CN215418343U (zh) * 2020-12-02 2022-01-04 西安宇动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
CN113964424A (zh) * 2021-11-25 2022-01-2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215989150U (zh) * 2021-09-27 2022-03-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孔密封装置、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WO2022068657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56090A1 (zh) * 2021-01-20 2022-07-28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CN114824596A (zh) * 2022-04-06 2022-07-29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式方形电池端盖及方形电池
WO2022166012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125035A1 (zh) * 2016-01-20 2017-07-27 瑞侃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电池芯内部用保护装置
CN105719839A (zh) * 2016-04-06 2016-06-29 亚欧益盟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容器
CN208271958U (zh) * 2018-05-25 2018-12-21 安徽力信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电池盖结构
CN212398396U (zh) * 2020-08-11 2021-01-26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锂离子电池焊接保护装置
WO2022068657A1 (zh) * 2020-09-30 2022-04-07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圆形锂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CN215418343U (zh) * 2020-12-02 2022-01-04 西安宇动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顶盖
WO2022156090A1 (zh) * 2021-01-20 2022-07-28 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结构及动力电池
WO2022166012A1 (zh) * 2021-02-05 2022-08-11 常州瑞德丰精密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顶盖组件以及动力电池
CN215989150U (zh) * 2021-09-27 2022-03-08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注液孔密封装置、端盖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设备
CN113964424A (zh) * 2021-11-25 2022-01-21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114824596A (zh) * 2022-04-06 2022-07-29 星恒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式方形电池端盖及方形电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939611A (zh) * 2023-02-09 2023-04-07 深圳海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425345B (zh) 2023-10-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40335B2 (en) Explosion-proof device including battery cover with rupture film positioned in valve seat for use in power batteries
TW535312B (en) Battery cap unit
JP4187685B2 (ja) 二次電池
US8580424B2 (en) Rechargeable battery
JPH097562A (ja) バッテリ及びこのバッテリを使用した携帯用電子機器
CN115939611B (zh) 端盖组件、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WO2003038927A1 (en) Battery
CN115425345A (zh)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和单体电池
KR20010013393A (ko) 보호필름을 피복한 전지밀봉판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지
CN212485426U (zh) 一种电池顶盖和单体电池
CN211555946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
JP4530333B2 (ja) 密閉型電池
JP3612931B2 (ja) 円筒型アルカリ電池
CN218300193U (zh) 电池顶盖及电池
CN217934139U (zh) 一种电池
CN115377575B (zh) 用于单体电池的端盖组件、单体电池、电池包和用电装置
CN215451575U (zh) 一种可充电锂电池
CN115621631A (zh) 端盖组件、电池单体、储能装置和用电设备
CN218896777U (zh) 防爆阀组件、电池盖板及其电池
CN211238296U (zh) 氯化铵型电池
CN213150900U (zh) 一种动力电池外壳结构及动力电池
CN218769808U (zh) 电池包
CN218788434U (zh) 顶盖组件及电池
JPH02139849A (ja) 筒形アルカリ電池
CN220290927U (zh) 顶盖结构、电池单体及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