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84781B -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4781B
CN115384781B CN202210697038.3A CN202210697038A CN115384781B CN 115384781 B CN115384781 B CN 115384781B CN 202210697038 A CN202210697038 A CN 202210697038A CN 115384781 B CN115384781 B CN 1153847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mbrella
throwing
barrel
tail
lock ca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6970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4781A (zh
Inventor
罗巍
刘金龙
毛仲君
朱壮
魏建烽
杨帅
张旭
郭帅
周毅东
张宇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Aerospace Technology of China Aerodynamic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106970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47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47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47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47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47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80Parachutes in association with aircraft, e.g. for braking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17/00Parachutes
    • B64D17/62Deployment
    • B64D17/70Deployment by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涉及飞行设备技术领域;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包括:伞筒,所述伞筒用于容纳反尾旋伞,且所述伞筒适配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用于将所述反尾旋伞弹出所述伞筒;筒盖,所述筒盖一端与所述伞筒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铰接,所述筒盖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与所述伞筒相连;舵机,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开伞锁扣开锁,以采用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而不需要采用火工品将反尾旋伞弹出,且控制系统简单,因此,能够提高反尾旋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飞行器,于飞行器本体上适配有上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以在飞行器飞行中,通过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能够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失速/尾旋是飞机最复杂的飞行状态之一,飞机进入尾旋状态危害极大,极容易造成严重飞行事故。开展尾旋试飞是研究和验证飞机尾旋特性、进入条件和改出方法的重要手段,而飞机尾旋飞行试验属于高风险的试验科目,因此采用缩比的无人机开展尾旋飞行试验科目,可有效降低试验风险和试验费用,以支撑真机尾旋试飞试验的开展。
其中,反尾旋装置是开展尾旋试飞试验保证飞机安全必备的一套应急保障系统,反尾旋装置一般有两类,一种是反尾旋伞,一种是反尾旋火箭。反尾旋火箭需要判断尾旋方向,对使用者要求较高。反尾旋伞则使用简单,使用要求相对简单容易。但现有的反尾旋伞一般使用火工品,且结构组件较为复杂,存在安全性较低、系统复杂和可靠性偏低等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反尾旋伞安全性和可靠性偏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采用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能够提高反尾旋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包括:
伞筒,所述伞筒用于容纳反尾旋伞,且所述伞筒适配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用于将所述反尾旋伞弹出所述伞筒;
筒盖,所述筒盖一端与所述伞筒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铰接,所述筒盖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与所述伞筒相连;
舵机,所述舵机用于驱动所述开伞锁扣开锁。
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在伞筒内设置压缩弹簧,筒盖一端与伞筒铰接、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锁骨,而开锁锁扣由舵机驱动开锁,当装备时,将反尾旋伞由伞筒设置筒盖的一端装入伞筒,并压缩压缩弹簧,然后关闭筒盖由开伞锁扣锁骨筒盖;使用时将伞筒固定在飞行器的尾部,当需要启用反尾旋伞时,控制舵机动作,从而驱动开锁锁扣开锁,在压缩弹簧回弹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驱动反尾旋伞顶开筒盖并将反尾旋伞弹出伞筒,以起到反尾旋的作用。
在整个反尾旋伞启用的过程中,只需舵机控制开伞锁扣开锁,解除对筒盖的限制,并由压缩弹簧将反尾旋伞弹出,以采用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而不需要采用火工品将反尾旋伞弹出,且控制系统简单,因此,能够提高反尾旋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伞筒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还设有:
系绳部,所述系绳部用于连接所述反尾旋伞的伞绳,且所述系绳部可脱离所述伞筒;
抛伞锁扣,所述抛伞锁扣用于锁固所述系绳部,所述抛伞锁扣由所述舵机驱动而开锁,且所述抛伞锁扣的开锁行程大于所述开伞锁扣的开锁行程;
其中,所述筒盖设有供所述反尾旋伞的伞绳穿过的伞绳孔。
以由单个舵机驱动反尾旋伞的开伞锁扣和抛伞锁扣,且在开伞锁扣解锁时,抛伞锁扣仍可保持锁固状态,能够由单个舵机实现反尾旋伞的开伞和抛伞动作,简化了反尾旋伞开伞和抛伞的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反尾旋伞的可靠性。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伞锁扣和所述抛伞锁扣分设于所述伞筒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所述抛伞锁扣和所述筒盖与所述伞筒铰接的一端同侧设置,以便于传动件的布置,和避免开伞和抛伞传动相互干扰。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舵机位于所述伞筒远离所述筒盖的一端,且所述舵机的输出轴与摇臂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摇臂一端与开伞连杆一端铰接,所述开伞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开伞锁扣传动连接;
所述摇臂的另一端与抛伞连杆一端铰接,所述抛伞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抛伞锁扣传动连接。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开伞锁扣中部与所述伞筒铰接,所述开伞锁扣的一端用于锁固所述筒盖;
所述伞筒设有开伞拨叉,所述开伞拨叉中部与所述伞筒铰接;
所述开伞拨叉一端与所述开伞连杆铰接,所述开伞拨叉另一端与所述开伞锁扣的另一端相抵;
其中,通过所述开伞拨叉的转动带动所述开伞锁扣转动而开锁。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抛伞锁扣中部与所述伞筒铰接,所述抛伞锁扣的一端用于锁固所述系绳部,所述抛伞锁扣另一端包括依次相连空行段和驱动段;
所述伞筒设有抛伞拨叉,所述抛伞拨叉中部与所述伞筒铰接;
所述抛伞拨叉一端与所述抛伞连杆铰接,所述抛伞拨叉的另一端与所述抛伞锁扣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抛伞拨叉位于所述空行段的情况下,所述抛伞锁扣保持锁固状态,在所述抛伞拨叉抵触在所述驱动段的情况下,所述抛伞拨叉驱动所述抛伞锁扣转动而开锁。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行段设有限位部,所述抛伞拨叉远离所述抛伞连杆的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空行段和限位部之间,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驱动段之间设有供所述抛伞拨叉滑出的通道。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伞筒设置筒盖的一端设置辅助挡块,所述辅助挡块和所述抛伞锁扣分设于所述系绳部的两端,且所述系绳部由所述辅助挡块和所述抛伞锁扣锁固。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伞筒内适配有装伞隔板,所述压缩弹簧位于所述装伞隔板远离所述筒盖的一侧。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适配有上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以通过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能够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在伞筒内设置压缩弹簧,筒盖一端与伞筒铰接、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锁骨,而开锁锁扣由舵机驱动开锁,当需要启用反尾旋伞时,只需控制舵机动作,从而驱动开锁锁扣开锁,解除对筒盖的限制,并由压缩弹簧将反尾旋伞弹出,以采用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而不需要采用火工品将反尾旋伞弹出,且控制系统简单,因此,能够提高反尾旋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本发明提供的飞行器,于飞行器本体上适配有上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以在飞行器飞行中,通过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能够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飞行器反尾旋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飞行器反尾旋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飞行器反尾旋装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
1-伞筒,2-压缩弹簧,3-筒盖,4-开伞锁扣,5-舵机,6-系绳部,7-抛伞锁扣,8-伞绳孔,9-摇臂,10-开伞连杆,11-抛伞连杆,12-开伞拨叉,13-抛伞拨叉,14-限位部,15-辅助挡块,16-装伞隔板,17-抱箍,18-安装座,19-连接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结合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包括:伞筒1,所述伞筒1用于容纳反尾旋伞,且所述伞筒1适配有压缩弹簧2,所述压缩弹簧2用于将所述反尾旋伞弹出所述伞筒1;筒盖3,所述筒盖3一端与所述伞筒1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铰接,所述筒盖3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4与所述伞筒1相连;舵机5,所述舵机5用于驱动所述开伞锁扣4开锁。
继续结合图1具体来说,所述伞筒1内适配有装伞隔板16,所述压缩弹簧2位于所述装伞隔板16远离所述筒盖3的一侧,以使得在伞筒1内装设反尾旋伞时,反尾旋伞通过装伞隔板16压缩压缩弹簧2,并在弹出反尾旋伞时,通过装伞隔板16将反尾旋伞推出,可避免反尾旋伞卡在压缩弹簧2中。
基于图1,为便于伞筒1的安装,通常还设置有安装座18,伞筒1的两端分别通过对于的抱箍17固定在安装座18上端,而安装座18的下端则设有连接架19,以通过连接架19将安装座18固定在飞行器的尾部。
可以理解的是,反尾旋伞在弹出后,需要与飞行器本体相连,如可以直接将反尾旋伞的伞绳系在伞筒1上,或者是在飞行器上设置系绳的构件或形状,然后在需要抛伞时,通过其他的抛伞机构进行抛伞。
在本实施例中,将反尾旋伞的开伞和抛伞集成到一起,以简化控制结构,具体的:所述伞筒1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还设有:系绳部6,所述系绳部6用于连接所述反尾旋伞的伞绳,且所述系绳部6可脱离所述伞筒1;抛伞锁扣7,所述抛伞锁扣7用于锁固所述系绳部6,所述抛伞锁扣7由所述舵机5驱动而开锁,且所述抛伞锁扣7的开锁行程大于所述开伞锁扣4的开锁行程;其中,所述筒盖3设有供所述反尾旋伞的伞绳穿过的伞绳孔8。
通常的,系绳部6上设有系挂反尾旋伞伞绳的过孔,以便于固定伞绳,而抛伞锁扣7和开伞锁扣4均由舵机5驱动,以由单个舵机5驱动反尾旋伞的开伞锁扣4和抛伞锁扣7,且抛伞锁扣7的开锁行程大于开伞锁扣4的开锁行程,在开伞锁扣4解锁时,抛伞锁扣7仍可保持锁固状态,因此,能够由单个舵机5实现反尾旋伞的开伞和抛伞动作,简化了反尾旋伞开伞和抛伞的结构,可进一步提高反尾旋伞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开伞锁扣4和所述抛伞锁扣7分设于所述伞筒1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所述抛伞锁扣7和所述筒盖3与所述伞筒1铰接的一端同侧设置,以便于传动件的布置,和避免开伞和抛伞传动相互干扰。
基于图3,所述舵机5位于所述伞筒1远离所述筒盖3的一端,且所述舵机5的输出轴与摇臂9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摇臂9一端与开伞连杆10一端铰接,所述开伞连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开伞锁扣4传动连接;所述摇臂9的另一端与抛伞连杆11一端铰接,所述抛伞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抛伞锁扣7传动连接。基于图2,开伞锁扣4和开伞连杆10位于伞筒1轴线的上侧,抛伞锁扣7和抛伞连杆11位于伞筒1轴线的下侧。
对于开伞锁扣4与开伞连杆10连接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开伞锁扣4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所述开伞锁扣4的一端用于锁固所述筒盖3;所述伞筒1设有开伞拨叉12,所述开伞拨叉12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所述开伞拨叉12一端与所述开伞连杆10铰接,所述开伞拨叉12另一端与所述开伞锁扣4的另一端相抵;其中,通过所述开伞拨叉12的转动带动所述开伞锁扣4转动而开锁。
基于图2具体来讲,开伞锁扣4的为倒置的L形杆体,且其中部与伞筒1或固定伞筒1的抱箍17铰接,在筒盖3合盖时,开伞锁扣4的下端压在筒盖3的外侧,从而将筒盖3锁固在伞筒1上。相应的,开伞拨叉12为L形杆体,且其中部与伞筒1或固定伞筒1的抱箍17铰接,开伞拨叉12的上端与开伞连杆10的端部铰接,开伞拨叉12的下端抵靠在开伞锁扣4上端的下方。当舵机5带动摇臂9逆时针旋转(基于图3)时,开伞连杆10带动开伞拨叉12顺时针旋转(基于图2),从而解除开伞锁扣4对筒盖3的限制。
对于抛伞锁扣7与抛伞连杆11连接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抛伞锁扣7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所述抛伞锁扣7的一端用于锁固所述系绳部6,所述抛伞锁扣7另一端包括依次相连空行段和驱动段;所述伞筒1设有抛伞拨叉13,所述抛伞拨叉13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所述抛伞拨叉13一端与所述抛伞连杆11铰接,所述抛伞拨叉13的另一端与所述抛伞锁扣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其中,在所述抛伞拨叉13位于所述空行段的情况下,所述抛伞锁扣7保持锁固状态,在所述抛伞拨叉13抵触在所述驱动段的情况下,所述抛伞拨叉13驱动所述抛伞锁扣7转动而开锁。
同样基于图2,抛伞锁扣7的为C字形杆体,且其中部与伞筒1或安装座18或固定伞筒1的抱箍17铰接。在抛伞前,抛伞锁扣7的下端压在系绳部6的外侧,从而将系绳部6锁固在伞筒1或安装座18上。同时,结合图3,抛伞拨叉13为L形杆体,且其中部与伞筒1或固定伞筒1的抱箍17铰接,抛伞拨叉13的上端与抛伞连杆11的端部铰接,抛伞拨叉13的上端位于抛伞锁扣7上端的上方,且与空行段平行。当舵机5带动摇臂9逆时针旋转(基于图3)时,抛伞连杆11带动开伞拨叉12顺时针旋转,而在抛伞拨叉13沿在空行段长度方向旋转时,抛伞拨叉13无法驱动抛伞锁扣7,抛伞锁扣7保持锁固状态;当抛伞拨叉13抵触在驱动段上端时(开伞锁扣4已完全解除对筒盖3的锁固),抛伞拨叉13驱动抛伞锁扣7逆时针(基于图2)旋转,从而解除开伞锁扣4对系绳部6的限制。
在此基础上,所述空行段设有限位部14,所述抛伞拨叉13远离所述抛伞连杆11的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空行段和限位部14之间,且所述限位部14与所述驱动段之间设有供所述抛伞拨叉13滑出的通道,可通过限位部14限制抛伞锁扣7在抛伞拨叉13与驱动段接触前转动,同时,在抛伞锁扣7转动时,抛伞拨叉13端部可从限位部14与驱动段之间滑出。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伞筒1设置筒盖3的一端设置辅助挡块15,所述辅助挡块15和所述抛伞锁扣7分设于所述系绳部6的两端,且所述系绳部6由所述辅助挡块15和所述抛伞锁扣7锁固,以确保系绳部6与伞筒1或安装座18连接的可靠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在伞筒1内设置压缩弹簧2,筒盖3一端与伞筒1铰接、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4锁骨,而开锁锁扣由舵机5驱动开锁,当装备时,将反尾旋伞由伞筒1设置筒盖3的一端装入伞筒1,并压缩压缩弹簧2,然后关闭筒盖3由开伞锁扣4锁骨筒盖3,并将伞筒1固定在飞行器的尾部。
当需要启用反尾旋伞时,控制舵机5逆时针旋转(基于图3),开伞连杆10带动开伞拨叉12顺时针旋转(基于图2),直至解除开伞锁扣4对筒盖3的限制,此时抛伞拨叉13无法驱动抛伞锁扣7,抛伞锁扣7保持锁固状态,在压缩弹簧2回弹力的作用下,压缩弹簧2通过装伞隔板16驱动反尾旋伞顶开筒盖3并将反尾旋伞弹出伞筒1,以起到反尾旋的作用。
当需要将反尾旋伞从飞行器上抛除时,控制舵机5继续逆时针旋转(基于图3),使得抛伞拨叉13抵触在驱动段上端,抛伞拨叉13驱动抛伞锁扣7逆时针(基于图2)旋转,从而解除开伞锁扣4对系绳部6的限制,以使得反尾旋伞与飞行器分离。
综上,在整个反尾旋伞启用的过程中,只需控制一个舵机5动作,即采用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而不需要采用火工品将反尾旋伞弹出,且控制系统简单,因此,能够提高反尾旋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利用伞筒1抱箍17将舵机5安装座18、开伞机构和抛伞机构等组件进行了集成,并且实现了开伞和抛伞动作互不干涉,大大简化了开抛伞装置复杂性,提高了系统可靠性。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适配有实施例1所记载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以通过纯机械式开伞结构弹出反尾旋伞,能够提高飞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应当理解的是,飞行器本体通常为无人机,当然也可以是其他机型的缩比机,而反尾旋装置的尺寸,则根据相应飞行器本体确定。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筒(1),所述伞筒(1)用于容纳反尾旋伞,且所述伞筒(1)适配有压缩弹簧(2),所述压缩弹簧(2)用于将所述反尾旋伞弹出所述伞筒(1);
筒盖(3),所述筒盖(3)一端与所述伞筒(1)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铰接,所述筒盖(3)另一端通过开伞锁扣(4)与所述伞筒(1)相连,所述筒盖(3)设有供所述反尾旋伞的伞绳穿过的伞绳孔(8);
舵机(5),所述舵机(5)用于驱动所述开伞锁扣(4)开锁;
所述伞筒(1)容纳所述反尾旋伞的一端还设有系绳部(6)和抛伞锁扣(7),所述系绳部(6)用于连接所述反尾旋伞的伞绳,且所述系绳部(6)可脱离所述伞筒(1),所述抛伞锁扣(7)用于锁固所述系绳部(6),所述抛伞锁扣(7)由所述舵机(5)驱动而开锁,且所述抛伞锁扣(7)的开锁行程大于所述开伞锁扣(4)的开锁行程;
所述舵机(5)位于所述伞筒(1)远离所述筒盖(3)的一端,且所述舵机(5)的输出轴与摇臂(9)中部固定连接;
所述摇臂(9)一端与开伞连杆(10)一端铰接,所述开伞连杆(10)的另一端与所述开伞锁扣(4)传动连接;
所述摇臂(9)的另一端与抛伞连杆(11)一端铰接,所述抛伞连杆(11)的另一端与所述抛伞锁扣(7)传动连接;
所述开伞锁扣(4)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所述开伞锁扣(4)的一端用于锁固所述筒盖(3);
所述伞筒(1)设有开伞拨叉(12),所述开伞拨叉(12)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
所述开伞拨叉(12)一端与所述开伞连杆(10)铰接,所述开伞拨叉(12)另一端与所述开伞锁扣(4)的另一端相抵,通过所述开伞拨叉(12)的转动带动所述开伞锁扣(4)转动而开锁;
所述抛伞锁扣(7)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所述抛伞锁扣(7)的一端用于锁固所述系绳部(6),所述抛伞锁扣(7)另一端包括依次相连空行段和驱动段;
所述伞筒(1)设有抛伞拨叉(13),所述抛伞拨叉(13)中部与所述伞筒(1)铰接;
所述抛伞拨叉(13)一端与所述抛伞连杆(11)铰接,所述抛伞拨叉(13)的另一端与所述抛伞锁扣(7)的另一端活动连接;
其中,在所述抛伞拨叉(13)位于所述空行段的情况下,所述抛伞锁扣(7)保持锁固状态,在所述抛伞拨叉(13)抵触在所述驱动段的情况下,所述抛伞拨叉(13)驱动所述抛伞锁扣(7)转动而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伞锁扣(4)和所述抛伞锁扣(7)分设于所述伞筒(1)轴线方向的两侧,且所述抛伞锁扣(7)和所述筒盖(3)与所述伞筒(1)铰接的一端同侧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行段设有限位部,所述抛伞拨叉(13)远离所述抛伞连杆(11)的一端活动插设在所述空行段和限位部之间,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驱动段之间设有供所述抛伞拨叉(13)滑出的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筒(1)设置筒盖(3)的一端设置辅助挡块(15),所述辅助挡块(15)和所述抛伞锁扣(7)分设于所述系绳部(6)的两端,且所述系绳部(6)由所述辅助挡块(15)和所述抛伞锁扣(7)锁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伞筒(1)内适配有装伞隔板(16),所述压缩弹簧(2)位于所述装伞隔板(16)远离所述筒盖(3)的一侧。
6.一种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上适配有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飞行器反尾旋装置。
CN202210697038.3A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Active CN1153847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7038.3A CN115384781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697038.3A CN115384781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4781A CN115384781A (zh) 2022-11-25
CN115384781B true CN115384781B (zh) 2024-04-16

Family

ID=84117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697038.3A Active CN115384781B (zh) 2022-06-20 2022-06-20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4781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6144A (en) * 1970-11-23 1974-12-04 Aerazur Constr Aeronaut Parachutes
JPH07179197A (ja) * 1993-11-10 1995-07-18 Nippon Koki Kk 作動傘放出装置
RU2006138178A (ru) * 2006-10-30 2008-05-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КБ Сухого" (RU) Система вывода самолета из штопора
CN102501976A (zh) * 2011-11-02 2012-06-20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失速改出装置
KR20140108881A (ko) * 2013-03-04 2014-09-15 한국항공우주산업 주식회사 항공기의 스핀 회복 낙하산 시스템
CN203865008U (zh) * 2014-06-03 2014-10-08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保险装置
WO2015199567A1 (en) * 2014-06-27 2015-12-30 Rînea Tiberiu Emil Il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a parachute from falling helicopters, aircraft and land vehicles and for aerial braking
CN206907335U (zh) * 2017-03-16 2018-01-19 信阳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飞机减速伞模拟试验装置
CN108454882A (zh) * 2018-04-08 2018-08-2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舵面驱动和舵面角度测量机构
CN110155342A (zh) * 2019-05-23 2019-08-23 穆康乐 一种非稳定状态下多旋翼无人机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
CN209535489U (zh) * 2018-12-27 2019-10-25 广州市海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CN110654553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机舵机开伞机构
CN111169645A (zh) * 2018-11-12 2020-05-19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反尾旋装置
KR20200073546A (ko) * 2018-12-14 2020-06-24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드론용 낙하산 모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91831B2 (en) * 2005-09-23 2012-06-05 Bluebird Aero Systems Ltd. Parachute release device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 (UAV)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6144A (en) * 1970-11-23 1974-12-04 Aerazur Constr Aeronaut Parachutes
JPH07179197A (ja) * 1993-11-10 1995-07-18 Nippon Koki Kk 作動傘放出装置
RU2006138178A (ru) * 2006-10-30 2008-05-1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ОКБ Сухого" (RU) Система вывода самолета из штопора
CN102501976A (zh) * 2011-11-02 2012-06-20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飞机失速改出装置
KR20140108881A (ko) * 2013-03-04 2014-09-15 한국항공우주산업 주식회사 항공기의 스핀 회복 낙하산 시스템
CN203865008U (zh) * 2014-06-03 2014-10-08 零度智控(北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飞行器的保险装置
WO2015199567A1 (en) * 2014-06-27 2015-12-30 Rînea Tiberiu Emil Ili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loying a parachute from falling helicopters, aircraft and land vehicles and for aerial braking
CN206907335U (zh) * 2017-03-16 2018-01-19 信阳创新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飞机减速伞模拟试验装置
CN108454882A (zh) * 2018-04-08 2018-08-28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舵面驱动和舵面角度测量机构
CN110654553A (zh) * 2018-06-29 2020-01-07 海鹰航空通用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人机舵机开伞机构
CN111169645A (zh) * 2018-11-12 2020-05-19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反尾旋装置
KR20200073546A (ko) * 2018-12-14 2020-06-24 금오공과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드론용 낙하산 모듈
CN209535489U (zh) * 2018-12-27 2019-10-25 广州市海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抛伞装置
CN110155342A (zh) * 2019-05-23 2019-08-23 穆康乐 一种非稳定状态下多旋翼无人机安全保障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反尾旋伞动态仿真计算研究;赵涛, 王启, 王建培, 吴菊英;飞行力学;20020130(04);第19-22页 *
反尾旋伞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王启;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II辑;20080315(第3期);第49-8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4781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5767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losing a door of an aircraft
CN109250014B (zh) 一种锁车装置、带保险功能的车锁及车辆
CN106437349B (zh) 一种开启汽车加油口门锁和发动机盖锁的装置
CN111075284A (zh) 一种应用于汽车加油箱盖或充电箱盖上的车用微型执行器
CN101519037B (zh) 一种加油口盖与滑门之间的锁止机构
CN218113003U (zh) 一种舱盖可抛式减速伞舱及无人机
CN115384781B (zh) 一种飞行器反尾旋装置及飞行器
CN1082003C (zh) 载重飞机货舱门的闩-锁机构
CN111852214B (zh) 一种具有应急开启功能的车门锁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215369260U (zh) 一种远程开门的车门锁
CN111267964B (zh) 用于紧急逃生的车辆的引擎盖的打开设备
MXPA04011540A (es)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para un vehiculo.
CN208251871U (zh) 汽车门锁自锁系统
CN104005610B (zh) 中门锁体卡紧装置
CN208267597U (zh) 机动车自吸门锁系统
CN111232222A (zh) 一种无人机应急降落装置及其收纳和弹射方法
CN113530379A (zh) 一种机械锁体结构和汽车
CN219605081U (zh) 一种内拉紧的密码扣锁
CN218150302U (zh) 一种锁体驱动结构
CN215565173U (zh) 一种门锁
CN212022996U (zh) 一种无人机应急降落装置
CN220184877U (zh) 一种车厢斗卷帘盖锁
CN214112847U (zh) 一种用于智能低空载人飞行器的舱门锁机构
CN216974481U (zh) 前舱机盖解锁装置以及车辆
CN211473701U (zh) 智能门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