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3419A -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63419A
CN115363419A CN202110549903.5A CN202110549903A CN115363419A CN 115363419 A CN115363419 A CN 115363419A CN 202110549903 A CN202110549903 A CN 202110549903A CN 115363419 A CN115363419 A CN 1153634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eating
pot body
heating device
p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4990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4990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634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634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6341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24Warming devices
    • A47J36/2483Warming devices with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并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根据锅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本发明实施例中,在起压工作阶段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温度降低,减小加热装置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对烹饪设备的控压效果;另一方面,使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和锅内食物温度接近,通过检测锅体的温度,就可以间接得到锅内食物的温度,以提高对锅内食物的烹饪效果。

Description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烹饪设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底温度,进而根据锅底温度对烹饪设备进行控压。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温度较高,高温对温度传感器影响较大,因此,温度传感器难以准确测量锅底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加热,测温装置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控制方法包括: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并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根据锅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在起压阶段中,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再停止加热的间歇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并在其中的停止加热阶段获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锅体的温度。进一步地,根据锅体的温度继续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具体地,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推算出锅体内的压力,进而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实现通过测温装置对烹饪设备进行控压的目的。
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自身的温度较高,高温对测温装置影响较大,使得测温装置难以准确地测量锅体的温度。同时,锅体在持续受到加热装置高温的作用,热量不能及时传递给锅内食物,造成锅体温度与锅内环境温度差异大,导致现有技术中几乎很难采用锅体的温度进行控压。
因此,本发明通过在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温度降低,减小加热装置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对烹饪设备的控压效果;另一方面,使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通过检测锅体的温度,就可以间接得到锅内环境的温度,以提高对锅内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控压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直至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方式。具体地,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即为,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再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并依此循环,直至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也即直至起压阶段结束。
通过在起压阶段控制加热装置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工作,使加热装置具有停止加热阶段,从而能够在停止加热阶段使加热装置进行降温,以及使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减小加热装置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三预设时间后,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起压阶段中,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再停止加热的间歇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并在控制加热装置关闭一段时间(即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测温装置检测的锅体的温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关闭一段时间后,其自身温度会下降,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影响会减小,从而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在加热装置关闭一段时间后,锅体温度和锅内环境温度会相对接近,从而使得根据锅体温度进行的控压方法,更能够提高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三预设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第三预设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也就是说,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的过程中检测的锅体的温度,从而降低加热装置的温度对测温的影响,提升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方式间歇加热中的停止加热阶段为第二预设时间,加热阶段为第一预设时间,停止加热阶段的时长大于或等于加热阶段的时长。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停止加热阶段的时长大于或等于加热阶段的时长,使得加热装置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降温,以及使得锅体与锅内食物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热量交换。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锅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锅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加热装置保持第一方式间歇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度阈值为从起压阶段进入保压阶段的温度阈值,也即,如果锅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为起压阶段,如果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进入保压阶段。
将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阶段检测到的锅体的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在锅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可知,锅体内的压力未达到保压压力,需要继续起压,所以继续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方式间歇加热,以使锅体的温度继续升高,提高烹饪效果。
另外,在继续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在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获取锅体的温度。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锅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基于第一次检测到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进入保压阶段;在保压阶段中,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锅体的温度第一次出现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根据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可知,锅体内的压力已达到保压压力,则进入保压阶段,在保压阶段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以实现保压,提高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停止加热,并在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加热装置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直至保压阶段结束,其中第二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二方式间歇加热的方式。具体地,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即为,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直至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再停止加热、直至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并依此循环,直至保压阶段结束。
通过上述间歇加热,使锅体内的压力维持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从而达到精准保压的目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从进入保压阶段开始,对保压阶段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基于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结束保压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进入保压阶段开始,将保压阶段的持续时间与预存的第五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当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控制或保持加热装置停止对锅体加热,即保压工作阶段结束。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食材保压烹饪时间做了合理的限定,保证食物完全熟化的同时,也不会糊化,同时避免对食材保压时间过长而增加电量的浪费,因此,此控制过程既保证了烹饪设备的烹饪食材的口感,也保证了烹饪设备烹饪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包括:锅体;测温装置,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加热;控制器,控制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在起压阶段中,加热装置按照加热、再停止加热的间歇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并在其中的停止加热阶段由测温装置检测锅体的温度。进一步地,根据锅体的温度继续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具体地,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推算出锅体内的压力,进而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实现通过测温装置对烹饪设备进行控压的目的。
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自身的温度较高,高温对测温装置影响较大,使得测温装置难以准确地测量锅体的温度。同时,锅体在持续受到加热装置高温的作用,热量不能及时传递给锅内食物,造成锅体温度与锅内环境温度差异大,导致现有技术中几乎很难采用锅体的温度进行控压。
因此,本发明通过在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温度降低,减小加热装置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对烹饪设备的控压效果;另一方面,使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通过检测锅体的温度,就可以间接得到锅内环境的温度,以提高对锅内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控压的准确性。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烹饪设备,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为电压力锅。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可以为电压力锅,在电压力锅的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从而减小加热装置的温度对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使电压力锅的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以提高对锅内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对电压力锅的控压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为分体式的电压力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为分体式的电压力锅,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分体式的电压力锅的压力控制更加准确。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锅体内的压力、锅体的温度、加热功率的曲线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框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502锅体,504测温装置,506加热装置,508外锅,510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加热装置用于对锅体加热,测温装置用于检测锅体的温度,通过以下实施例对该控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并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
步骤104,根据锅体的温度,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在起压阶段中,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再停止加热的间歇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并在其中的停止加热阶段获取测温装置检测到的锅体的温度。进一步地,根据锅体的温度继续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具体地,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推算出锅体内的压力,进而控制加热装置的工作,实现通过测温装置对烹饪设备进行控压的目的。
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自身的温度较高,高温对测温装置影响较大,使得测温装置难以准确地测量锅体的温度。同时,锅体在持续受到加热装置高温的作用,热量不能及时传递给锅内食物,造成锅体温度与锅内环境温度差异大,导致现有技术中几乎很难采用锅体的温度进行控压。
因此,本发明通过在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温度降低,减小加热装置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对烹饪设备的控压效果;另一方面,使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通过检测锅体的温度,就可以间接得到锅内环境的温度,以提高对锅内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控压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其中,该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202,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并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
步骤204,判断锅体的温度是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若是,返回步骤202,否则进入步骤206;
步骤206,进入保压阶段,并在保压阶段中,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
其中,第一温度阈值为从起压阶段进入保压阶段的温度阈值,也即,如果锅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则为起压阶段,如果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则进入保压阶段。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阈值可根据烹饪设备类型、保压需要等因素设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定第一温度阈值的温度范围为103℃至110℃。
在该技术方案中,将在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阶段检测到的锅体的温度与第一温度阈值进行比较,其中在锅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根据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可知,锅体内的压力未达到保压压力,需要继续起压,所以继续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方式间歇加热,以使锅体的温度继续升高,提高烹饪效果。
另外,在继续控制加热装置以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过程中,仍然需要在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获取锅体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锅体的温度第一次出现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根据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可知,锅体内的压力已达到保压压力,则进入保压阶段,在保压阶段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以实现保压,提高烹饪效果。
实施例三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直至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方式。具体地,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即为,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再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并依此循环,直至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也即直至起压阶段结束。
通过在起压阶段控制加热装置按照上述方式进行工作,使加热装置具有停止加热阶段,从而能够在停止加热阶段使加热装置进行降温,以及使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减小加热装置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方式间歇加热中的停止加热阶段为第二预设时间,加热阶段为第一预设时间,停止加热阶段的时长大于或等于加热阶段的时长。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通过限定停止加热阶段的时长大于或等于加热阶段的时长,使得加热装置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降温,以及使得锅体与锅内食物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热量交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将第一预设时间的范围限定为0.5min至4min,第二预设时间的范围限定为0.5min至5min,通过将第二预设时间限定为大于或等于0.5min,能够确保加热装置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降温,以及使得锅体与锅内食物有足够长的时间进行热量交换,并且,将第二预设时间限定为小于或等于5min,避免停止加热时间过长而导致整个烹饪时间过长。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在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三预设时间后,通过测温装置获取锅体的温度。
在该技术方案中,在起压阶段中,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加热、再停止加热的间歇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并在控制加热装置关闭一段时间(即第三预设时间)后获取测温装置检测的锅体的温度。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关闭一段时间后,其自身温度会下降,对测温装置测温的影响会减小,从而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在加热装置关闭一段时间后,锅体温度和锅内环境温度会相对接近,从而使得根据锅体温度进行的控压方法,更能够提高对食物的烹饪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三预设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第三预设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间,也就是说,在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的过程中检测的锅体的温度,从而降低加热装置的温度对测温的影响,提升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
实施例四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控制加热装置按照停止加热,并在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加热装置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直至保压阶段结束,其中第二温度阈值小于第一温度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限定了第二方式间歇加热的方式。具体地,控制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即为,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直至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再停止加热、直至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时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并依此循环,直至保压阶段结束。
通过上述间歇加热,使锅体内的压力维持在一定压力范围内,从而达到精准保压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温度阈值可根据烹饪设备类型、保压需要等因素设定,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限定第二温度阈值的温度范围为100℃至10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从进入保压阶段开始,对保压阶段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基于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结束保压阶段。
在该技术方案中,从进入保压阶段开始,将保压阶段的持续时间与预存的第五预设时间进行比较。当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时,控制或保持加热装置停止对锅体加热,即保压工作阶段结束。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食材保压烹饪时间做了合理的限定,保证食物完全熟化的同时,也不会糊化,同时避免对食材保压时间过长而增加电量的浪费,因此,此控制过程既保证了烹饪设备的烹饪食材的口感,也保证了烹饪设备烹饪过程中对资源的合理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五预设时间的范围限定为5min至40min。
实施例五
在具体实施例中,在锅体的底部设置测温装置,即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锅底温度。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温度高,高温对温度传感器影响较大,同时锅内受到加热装置高温作用,热量不能及时传给锅内食物,造成锅底温度与锅内食物温度差异大。因此,温度传感器难以准确测量锅底温度。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使得加热装置温度降低,减小加热装置对温度传感器的干扰。同时,停止对底加热后,锅底高温逐渐传给锅内食物,使得锅底和锅内食物温度接近。这样通过检测锅底的温度,就可以间接检测锅内食物的温度,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就可推算出锅内的压力,进而可通过温度传感器对烹饪设备进行控压。
用户选择相应功能档,烹饪开始,如图3所示,程序进入加热阶段,加热装置对锅体加热,加热时间t1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时间t3,停止加热时间t3后,温度传感器检测锅底温度T。当T<T1,加热装置对锅体继续加热,加热时间t2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时间t3,停止加热时间t3后,温度传感器检测锅底温度T,当T<T1,加热装置对内锅继续加热,加热时间t2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时间t3,停止加热时间t3后,温度传感器检测锅底温度T,依此循环,直至检测到的锅底温度T≥T1。
当T≥T1,系统判断烹饪进入保压阶段。加热装置继续停止加热,当T=T2时,加热装置对内锅加热,加热时间t4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锅底温度T开始下降。当T=T2时,加热装置继续对内锅加热,加热时间t4后,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依此循环。当保压阶段时间达到tb0时,烹饪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在进入保压阶段之前会出现T超过T1的情况,但是由于未启动温度传感器检测锅底温度T或者未接收温度传感器检测的锅底温度T,所以此情况下系统不会进入保压阶段。
上述过程中涉及到的参数的设置范围如表1所示,通过将对应的参数进行设置范围的设定,能够提高控压的准确性,提高烹饪设备的烹饪效果。
表1
参数 设置范围
t1 2min至25min
t2 0.5min至4min
t3 0.5min至5min
t4 10s至120s
T1 103℃至110℃
T2 100℃至105℃
tb0 5min至40min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400,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400的示意框图,该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400包括:
存储器402,存储有程序或指令;
处理器404,处理器404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其中,存储器402和处理器404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处理器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404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芯片。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400,处理器404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烹饪设备的控制装置4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烹饪设备,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烹饪设备包括:
锅体502;
测温装置504,用于检测锅体502的温度;
加热装置506,用于对锅体502加热;
控制器,控制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设备,在起压阶段中,加热装置506按照加热、再停止加热的间歇加热方式进行工作,并在其中的停止加热阶段由测温装置504检测锅体502的温度。进一步地,根据锅体502的温度继续控制加热装置506的工作,具体地,通过温度与压力的对应关系推算出锅体502内的压力,进而控制加热装置506的工作,实现通过测温装置504对烹饪设备进行控压的目的。
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加热装置506自身的温度较高,高温对测温装置504影响较大,使得测温装置504难以准确地测量锅体502的温度。同时,锅体502在持续受到加热装置506高温的作用,热量不能及时传递给锅内食物,造成锅体502温度与锅内环境温度差异大,导致现有技术中几乎很难采用锅体的温度进行控压。
因此,本发明通过在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506停止加热,一方面,使得加热装置506温度降低,减小加热装置506对测温装置504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502温度检测的准确性,提高对烹饪设备的控压效果;另一方面,使锅体502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502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通过检测锅体502的温度,就可以间接得到锅内环境的温度,以提高对锅内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控压的准确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烹饪设备可为分体式或一体式的烹饪设备,例如包括电压力锅、电饭煲等。烹饪设备还设置有外锅508和盖体510,盖体510与外锅508相扣合,锅体502为内锅,锅体502设置于外锅508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为电压力锅。
在该技术方案中,烹饪设备可以为电压力锅,在电压力锅的烹饪过程中可控制加热装置停止加热,从而减小加热装置的温度对测温的干扰,提高锅体温度检测的准确性,并且使电压力锅的锅体高温逐渐传递给锅内食物,使得锅体和锅内环境温度接近,以提高对锅内环境温度检测的准确性,进而提升对电压力锅的控压的准确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为分体式的电压力锅。
在该技术方案中,电压力锅为分体式的电压力锅,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分体式的电压力锅的压力控制更加准确。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提供的可读存储介质,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步骤,因此该可读存储介质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锅体、加热装置和测温装置,所述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锅体加热,所述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锅体的温度,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并在所述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所述测温装置获取所述锅体的温度;
根据所述锅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照加热第一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第二预设时间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直至所述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方式间歇加热的停止加热阶段,通过所述测温装置获取所述锅体的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在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停止加热第三预设时间后,通过所述测温装置获取所述锅体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预设时间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锅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锅体的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加热装置保持所述第一方式间歇加热。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锅体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的步骤,具体包括:
基于第一次检测到所述锅体的温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进入保压阶段;
在所述保压阶段中,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加热装置进行第二方式间歇加热的步骤,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加热装置按照停止加热,并在所述锅体的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的情况下控制所述加热装置加热第四预设时间后停止加热的循环方式进行工作,直至所述保压阶段结束,其中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小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从进入所述保压阶段开始,对所述保压阶段的持续时间进行计时;
基于所述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第五预设时间,结束所述保压阶段。
10.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
测温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锅体的温度;
加热装置,用于对所述锅体加热;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执行程序或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设备为电压力锅。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力锅为分体式的电压力锅。
13.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2110549903.5A 2021-05-20 2021-05-2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153634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9903.5A CN115363419A (zh) 2021-05-20 2021-05-2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49903.5A CN115363419A (zh) 2021-05-20 2021-05-2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63419A true CN115363419A (zh) 2022-11-22

Family

ID=84059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49903.5A Withdrawn CN115363419A (zh) 2021-05-20 2021-05-20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63419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602A (zh) * 2006-07-18 2007-01-24 叶小舟 一种可自动控温的电磁灶
CN108402891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尚科宁家(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烹饪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CN112515474A (zh) * 2020-12-01 2021-03-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77630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张玮 测温方法、装置、及电磁加热设备
CN112714512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及其测温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602A (zh) * 2006-07-18 2007-01-24 叶小舟 一种可自动控温的电磁灶
CN108402891A (zh) * 2018-03-07 2018-08-17 尚科宁家(香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食物烹饪方法及其烹饪器具
CN112577630A (zh) * 2019-09-30 2021-03-30 张玮 测温方法、装置、及电磁加热设备
CN112714512A (zh) * 2019-10-25 2021-04-2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电磁加热烹饪器具及其测温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515474A (zh) * 2020-12-01 2021-03-19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35271B (zh) 烤盘组件、烹饪设备、烹饪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1706887A (zh) 烹饪器具、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69518B (zh) 烹饪控制方法及烹饪控制装置、存储介质及烹饪设备
CN109696841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691896B (zh) 烹饪器具及其烹饪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5852617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14847746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2043149A (zh) 一种烹饪器具及控制方法
CN110908304B (zh) 烹饪器具及其加热控制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69011B (zh) 一种米饭烹饪方法及米饭烹饪器具
CN105865411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海拔高度检测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15363419A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384137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烹饪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6308465A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电烹饪器
CN109124289A (zh) 煮饭过程的控制方法和装置、以及存储介质和烹饪器具
CN110710886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265103B (zh) 控制温度的方法、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6308466B (zh) 电烹饪器的烹饪类型的识别方法和电烹饪器
CN113425168B (zh) 一种电蒸箱的智能加水方法
CN114847755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213850185U (zh) 一种烹饪器具
CN110876560B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11053440B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炖锅
CN109696859B (zh) 烹饪器具称重时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14995165A (zh) 识别方法与装置、烹饪方法与装置、存储介质、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