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31465A -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31465A
CN115331465A CN202211269329.9A CN202211269329A CN115331465A CN 115331465 A CN115331465 A CN 115331465A CN 202211269329 A CN202211269329 A CN 202211269329A CN 115331465 A CN115331465 A CN 115331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dscape
terminal
display
motor vehicle
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932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31465B (zh
Inventor
黄立之
林国苗
洪远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aishang Landscape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aishang Landscap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aishang Landscape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aishang Landscape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6932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314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31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1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31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31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9Arrangements for giving variable traffic instructions
    • G08G1/095Traffic ligh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02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street systems, cross-sections ; Design for noise abatement, e.g. sunken r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i.e. where the type of light source is not relevant
    • H05B47/10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 H05B47/10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 H05B47/115Controlling the light source in response to determined parameters by determining the presence or movement of objects or living be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景观终端,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服务器,第一景观终端都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对应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将道路上设置的景观终端与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使景观终端在美化点缀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具有交通指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景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城市环境中的景观主要为道路上的绿道,现有的景观还是主要以植物为主,点缀以照明灯具,其照明灯具仅仅为了在黑夜中对植物进行打光,以呈现植物本来的景色,并且除了呈现景色外并不具备其他功能,功能太过单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将道路上设置的景观终端与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使景观终端在美化点缀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具有交通指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景观终端,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
服务器,第一景观终端都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对应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
优选的,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包括:
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时;将行车方向的左侧的景观带,即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将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景观带,即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优选的,服务器基于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包括:
当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以道路上的位置距离道路两端的路口的距离远近将道路分为两个区域;将各个区域与距离较近的路口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优选的,第一景观终端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灌溉设备,分布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探测模块,分布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人体探测模块,确定行人在人行道上的第一位置;
获取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各个第一景观终端的第二位置;
计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距离值;
当第一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三显示状态显示;
当第一距离值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四显示状态显示;
其中,第三显示状态包括:以预设的第一亮度进行显示;第四显示状态包括:随着距离值的逐渐增大,逐渐降低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亮度直至降低为第一景观终端平时显示的第二亮度。
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设置在道路中间有景观带的道路的第一区域内,用于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与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第一区域为位于道路的未设置交通指挥灯的过道口前后且距离未设置交通指挥灯的过道口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路面所对应的区域;过道口可容许车辆掉头行驶;
中央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
将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景观带的中线分为两个控制组;
将控制组与远离控制组的第一景观终端的行车方向上的车辆情况进行关联;
通过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
确定第三位置对应的行车方向;并基于行车方向,确定对应的控制组;
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
当第三位置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五显示状态显示;
当第三位置不是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六显示状态显示;
其中,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包括:
计算第三位置和控制组内各个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的第二距离值;
将第二距离值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提取前预设个数的第二距离值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作为第三位置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
优选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景观终端,分别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靠近过道口两侧且位于容许掉头的车道的末端的平行位置,与服务器通讯连接;第二景观终端的显示方向为面向容许掉头的车道的对向行车方向;
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
当过道口存在车辆准备通过过道口进行掉头行驶时,控制对应的第二景观终端工作,以提醒对向行驶的车辆此时过道口有车辆进行掉头。
优选的,第二景观终端包括:
水雾发生装置,设置在景观带的地面上,用于产生水雾;
多个全息投影模块,设置在水雾发生装置周围,用于向水雾发生装置产生的水雾上投射预设的图案;
控制器,分别与水雾发生装置和全息投影模块电连接;
通讯模块,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服务器通讯连接。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过道口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第二景观终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景观终端1,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
服务器2,第一景观终端1都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
服务器2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3进行对应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将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进行关联;实现当用户在路口停车等红绿灯时因前方的公交车或卡车等大型车将红绿灯挡住时,可以通过左右两侧的景观带的显示状态进行路口红绿灯的状态确定,能有效缓解无法看到路口红绿灯所带来的焦虑。当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服务器2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的工作,实现远程操控。
本发明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将道路上设置的景观终端与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使景观终端在美化点缀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具有交通指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2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包括:
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时;将行车方向的左侧的景观带,即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将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景观带,即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其中,第一景观终端1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与交通指挥灯3关联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位置距离交通指挥灯3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距离值(例如100米)。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的道路上行驶时,用户可以通过景观带上第一景观终端1,即灯具的显示颜色的变化进行交通智慧灯的状态标示。例如:用户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位于左侧的景观带(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等为红色;位于右侧的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红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2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基于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切换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包括:
当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以道路上的位置距离道路两端的路口的距离远近将道路分为两个区域;将各个区域与距离较近的路口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进行关联;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交通指挥灯3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其中,第一景观终端1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当道路的景观带设置情况为: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用户停在路口等红绿灯时,位于左侧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左转交通等为红色;位于右侧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显示绿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绿灯;为红色时,对应的直行的交通指挥灯3为红灯。
在一个实施例总,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灌溉设备,分布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
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登录服务器2,控制灌溉设备的启停,以及设置灌溉设备的参数,参数包括:灌溉时间及灌溉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探测模块,分布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
服务器2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人体探测模块,确定行人在人行道上的第一位置;
获取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各个第一景观终端1的第二位置;
计算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距离值;
当第一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三显示状态显示;
当第一距离值大于第一阈值但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四显示状态显示;
其中,第三显示状态包括:以预设的第一亮度进行显示;第四显示状态包括:随着距离值的逐渐增大,逐渐降低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亮度直至降低为第一景观终端1平时显示的第二亮度。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人体探测模块对人行道上的行人的位置进行探测,然后通过对行人位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区别于其他位置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方式,标识行人的位置,进而提醒各个小区出口出来的电瓶车注意行人,提高了行人行走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利于行人对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观赏;通过分两个区域进行标识,便于行人位置的可识别性。其中,第一阈值为1米,第二阈值为3米;第一亮度大于第二亮度。此外,也是出于第一景观终端1的节能的考虑,平常以较节能的第二亮度显示,对新人区域进行适合观赏的第一亮度的显示,从而兼顾节能与观赏性。其中,人体探测模块包括:红外人体探测仪、图像采集分析设备等。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
至少一个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设置在道路中间有景观带的道路的第一区域内,用于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与中央控制器43电连接;
其中,第一区域为位于道路的未设置交通指挥灯3的过道口前后且距离未设置交通指挥灯3的过道口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路面所对应的区域;过道口可容许车辆掉头行驶;
中央控制器43执行如下操作:
将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以景观带的中线分为两个控制组;
将控制组与远离控制组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行车方向上的车辆情况进行关联;
通过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确定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
确定第三位置对应的行车方向;并基于行车方向,确定对应的控制组;
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
当第三位置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五显示状态显示;
当第三位置不是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第一景观终端1以预设的第六显示状态显示;
其中,基于第三位置和控制组,确定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包括:
计算第三位置和控制组内各个第一景观终端1的设置位置的第二距离值;
将第二距离值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提取前预设个数的第二距离值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作为第三位置对应的第一景观终端1。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由于道路中间的景观带的设置,虽然有效分隔了两个行车方向,但是对于道路中段的过道口,往往由于景观带的阻挡无法及时看清对向来车而发生事故,因此,通过道路中部的景观带上靠近用户的行车方向上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1的显示状态标识对向行车方向上的车辆行驶情况,进而降低车辆转向时发生事故的概率,提高了行车安全性;其中,第五显示状态为红色高亮显示;第六显示状态为绿色正常亮度显示。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景观终端4,分别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靠近过道口两侧且位于容许掉头的车道的末端的平行位置,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第二景观终端4的显示方向为面向容许掉头的车道的对向行车方向;
服务器2执行如下操作:
当过道口存在车辆准备通过过道口进行掉头行驶时,控制对应的第二景观终端4工作,以提醒对向行驶的车辆此时过道口有车辆进行掉头。
其中,第二景观终端4包括:
水雾发生装置41,设置在景观带的地面上,用于产生水雾;
多个全息投影模块42,设置在水雾发生装置41周围,用于向水雾发生装置41产生的水雾上投射预设的图案;
控制器43,分别与水雾发生装置41和全息投影模块42电连接;
通讯模块44,与控制器43电连接,用于与服务器2通讯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在过道口的两侧且位于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第二景观终端4进行对向行车方向上是否存在有车辆准备掉头行驶的指示,以提醒行驶车辆进行减速或鸣笛操作,有效避免事故的发生;采用气雾进行全息投影,实现指示的无遮挡及醒目的显示,以保证直向行驶的司机能够接收到对向行车方向上是否存在有车辆准备掉头行驶的指示。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一个第一景观终端,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
服务器,所述第一景观终端都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对应关联,基于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基于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包括:
当道路中间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也设置有景观带时;将行车方向的左侧的景观带,即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所述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将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景观带,即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与行车方向上的下一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所述交通指示灯进行关联;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位于行车方向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的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下一个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道路中间设置的景观带上设置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基于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将其与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基于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状态,包括:
当道路中间未设置有景观带、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时,以道路上的位置距离道路两端的路口的距离远近将道路分为两个区域;将各个区域与距离较近的路口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所述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左转的所述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以将要通过关联的路口的行车方向上的所述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与关联的路口的指示直行的所述交通指挥灯进行关联;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直行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右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绿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一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一显示状态为以绿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当关联的路口的用于指示左转的所述交通指挥灯的状态为红灯时,将区域的左侧的机动车行车道和非机动车行车道之间设置有景观带或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的第一景观终端以第二显示状态显示;所述第二显示状态为以红色光为主体显示光源显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景观终端包括:设置在景观带地面的植物打光灯、挂在景观带植物上的LED灯带、设置在景观带护栏上的LED灯带、景观灯其中一种或多种结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灌溉设备,分布设置在道路上设置的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人体探测模块,分布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景观带上,通过互联网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所述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
通过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所述人体探测模块,确定行人在人行道上的第一位置;
获取设置在人行道上设置的景观带上的各个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第二位置;
计算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第一距离值;
当所述第一距离值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一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三显示状态显示;
当所述第一距离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但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四显示状态显示;
其中,所述第三显示状态包括:以预设的第一亮度进行显示;第四显示状态包括:随着距离值的逐渐增大,逐渐降低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显示亮度直至降低为所述第一景观终端平时显示的第二亮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车辆位置确定模块,设置在道路中间有景观带的道路的第一区域内,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与所述中央控制器电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区域为位于道路的未设置交通指挥灯的过道口前后且距离未设置交通指挥灯的过道口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的第三阈值的路面所对应的区域;所述过道口可容许车辆掉头行驶;
所述中央控制器执行如下操作:
将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上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景观带的中线分为两个控制组;
将所述控制组与远离所述控制组的第一景观终端的行车方向上的车辆情况进行关联;
通过所述车辆位置确定模块,确定所述第一区域内各个车道上的车辆的第三位置;
确定所述第三位置对应的行车方向;并基于所述行车方向,确定对应的控制组;
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控制组,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
当所述第三位置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五显示状态显示;
当所述第三位置不是位于所处的行车方向的最左侧行车道时,控制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以预设的第六显示状态显示;
其中,基于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控制组,确定对应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包括:
计算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控制组内各个所述第一景观终端的设置位置的第二距离值;
将所述第二距离值按从小到大进行排列,提取前预设个数的所述第二距离值对应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作为所述第三位置对应的所述第一景观终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第二景观终端,分别设置在道路中间的景观带靠近所述过道口两侧且位于容许掉头的车道的末端的平行位置,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所述第二景观终端的显示方向为面向容许掉头的车道的对向行车方向;
所述服务器执行如下操作:
当所述过道口存在车辆准备通过所述过道口进行掉头行驶时,控制对应的所述第二景观终端工作,以提醒对向行驶的车辆此时所述过道口有车辆进行掉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景观终端包括:
水雾发生装置,设置在景观带的地面上,用于产生水雾;
多个全息投影模块,设置在所述水雾发生装置周围,用于向所述水雾发生装置产生的水雾上投射预设的图案;
控制器,分别与所述水雾发生装置和所述全息投影模块电连接;
通讯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用于与所述服务器通讯连接。
CN202211269329.9A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Active CN1153314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9329.9A CN115331465B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9329.9A CN115331465B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1465A true CN115331465A (zh) 2022-11-11
CN115331465B CN115331465B (zh) 2023-04-07

Family

ID=839154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9329.9A Active CN115331465B (zh) 2022-10-17 2022-10-17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3146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16821C1 (ru) * 2009-10-12 2011-04-20 Автоном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ого автономного округа-Югры "Технопарк высоки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Пешеходный переход
CN102136194A (zh) * 2011-03-22 2011-07-27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景计算机视觉的道路交通状态检测装置
CN203070542U (zh) * 2013-02-02 2013-07-17 华中农业大学 多功能立体交通指示信号灯系统
CN203429579U (zh) * 2013-09-12 2014-02-12 武汉逸林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路面标线型交通灯路口
CN105702062A (zh) * 2016-03-17 2016-06-22 成都融创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醒目提醒的智能交通设备
CN106381788A (zh) * 2016-11-11 2017-02-08 李玉杰 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
US20180261086A1 (en) * 2016-03-17 2018-09-13 Shenzhen Yijie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section Traffic Light Array
CN211475795U (zh) * 2020-04-10 2020-09-11 安徽合宇天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提示功能的景观灯
CN213659689U (zh) * 2020-12-29 2021-07-09 李美翰 一种用于城市主干道及其交叉路口的绿波引导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416821C1 (ru) * 2009-10-12 2011-04-20 Автоном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Ханты-Мансийского автономного округа-Югры "Технопарк высоких технологий" Пешеходный переход
CN102136194A (zh) * 2011-03-22 2011-07-27 浙江工业大学 基于全景计算机视觉的道路交通状态检测装置
CN203070542U (zh) * 2013-02-02 2013-07-17 华中农业大学 多功能立体交通指示信号灯系统
CN203429579U (zh) * 2013-09-12 2014-02-12 武汉逸林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路面标线型交通灯路口
CN105702062A (zh) * 2016-03-17 2016-06-22 成都融创智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醒目提醒的智能交通设备
US20180261086A1 (en) * 2016-03-17 2018-09-13 Shenzhen Yijie Innovative Technology Co., Ltd. Driving Control Apparatus For Intersection Traffic Light Array
CN106381788A (zh) * 2016-11-11 2017-02-08 李玉杰 一种城市道路全网贯通结构
CN211475795U (zh) * 2020-04-10 2020-09-11 安徽合宇天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提示功能的景观灯
CN213659689U (zh) * 2020-12-29 2021-07-09 李美翰 一种用于城市主干道及其交叉路口的绿波引导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31465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149584B (zh) 与交叉口信号机联动控制的动态道钉灯及其控制方法
CN210627512U (zh) 一种山区双车道干线公路会车交通冲突风险预警装置
CN209928620U (zh) 一种具有激光雷达检测与虚拟光幕的智能交通提示系统
KR101258326B1 (ko) 횡단보도용 엘이디 조명장치
CN204256979U (zh) 一种路面侧线式交通信号灯
CN110629698A (zh) 一种基于视觉暂留原理的超速预警提示交通标志牌
CN107146428A (zh) 道路交通智能诱导系统
CN105654743A (zh) 一种十字交叉路口交通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319466U (zh) 一种高速公路团雾区led智能诱导灯
CN110782665A (zh) 一种无灯控平面交叉路口提示预警系统及提示预警方法
CN103225245A (zh) 基于逆反射的干线公路无控交叉口夜间行车安全设施设计方法
CN209543583U (zh) 一种行人过街安全辅助系统
CN107990243B (zh) 一种多维度复合配光路灯
CN213042442U (zh) 智慧人行横道线装置
CN210983756U (zh) 新型智慧斑马线系统
CN204155461U (zh) 基于道路监测的公路交通监控引导系统
CN115331465B (zh) 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城市立体景观系统
CN210627496U (zh) 一种交通信号装置
CN210006205U (zh) 一种新型交通信号控制系统
CN209281641U (zh) 一种人行横道智能感应安全警示装置
CN216793098U (zh) 一种智能交通信号灯
CN203113236U (zh) 一种适用于恶劣气象条件的交通标志
CN109377765A (zh) 光杆人行横道信号灯辅助系统及方法
CN104021691A (zh) 基于无线到达时间的行车引导方法及行车引导系统
CN212294409U (zh) 用于城市高架桥下交叉路口的交通引导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