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05663A -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05663A
CN115305663A CN202211243942.3A CN202211243942A CN115305663A CN 115305663 A CN115305663 A CN 115305663A CN 202211243942 A CN202211243942 A CN 202211243942A CN 115305663 A CN115305663 A CN 1153056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zing
yarn
cleaning
plate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39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05663B (zh
Inventor
李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Puxi Speci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39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056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056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56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056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056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00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 D06B1/02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spraying or projecting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7/00Cleaning, e.g. removing dust, loose fibres, charred en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1/00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 D06B1/10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treating material
    • D06B1/12Apply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onto textile materials to effect treatment, e.g. washing, dyeing, bleaching, sizing or impregnating by contact with a member carrying the treating material by rubbing contact, e.g. with brushes or pad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04Carriers or supports for textile materials to be treated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BTREATING TEXTILE MATERIALS USING LIQUIDS, GASES OR VAPOURS
    • D06B23/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apparatus or machin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eat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not restricted to a particular kind of apparatus, provided for in groups D06B1/00 - D06B21/00
    • D06B23/30Means for clean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r parts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13/00Machines and apparatus for drying fabrics, fibres, yarns, or other materials in long lengths, with progressive movement
    • F26B13/001Drying and oxidising yarns, ribbons or the like
    • F26B13/002Drying coated, e.g. enamelled, varnished, wi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导线机构、清纱机构、上浆机构、烘干机构、导线机构及收卷机构,且其两两之间设有断线检测机构,断线检测机构两侧设有夹线机构;上浆机构包括上浆槽,上浆槽上方设有上浆板,上浆板上阵列设有若干上浆孔,上浆孔内侧壁圆周阵列设有喷浆孔,上浆孔外周设有与喷浆孔连通的喷浆腔;上浆槽一端设有上浆罐,上浆罐连通有上浆管,上浆管通过若干上浆支管与喷浆腔连通;烘干机构包括烘干箱,烘干箱一端设有送线组件,送线组件可从烘干箱一端外侧穿过烘干箱滑动到烘干箱另一端外侧。本发明在纱线上浆过程中降低纱线断线风险,并实现对纱线断线的自动监测。

Description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背景技术
纤维纺成纱线后,强度较低且毛羽较多,不能满足织造的要求,所以为了提高纱线的强度、减少毛羽、降低纱线表面摩擦力减少摩擦,就需要使用浆纱机给纱线上浆。
现有技术中的浆纱机在实际生产工作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纱线需要使用压浆辊压入上浆槽的浆液中进行上浆,由于浆液具有一定的浓度,相对粘稠,纱线在浆液中向前输送时,会受到的一定的阻力,增加了纱线的断线风险;(2)纱线经过松放后直接进入上浆槽的浆液中,纱线上的毛羽掉落混入浆液中,容易附着在后续送来上浆的纱线表面,而且浆液中混入毛羽灰尘等,长时间后更加增加了纱线向前输送的阻力,并影响浆液的清洁度,从而影响纱线的上浆质量;(3)纱线在上浆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断线,现有技术中大部分的断线情况都需要人工观察,容易存在观察疏漏且增加人工劳动强度;即使部分浆纱机采用断线检测装置及时判断断线情况,但是很难迅速定位到纱线的断线位置;(4)纱线上浆后需要烘干,烘干时为了避免热量流失,采用箱体结构,而且上浆位置和烘干位置离得较近且结构紧凑,纱线需要从压浆辊下方绕过,如果在上浆位置或烘干箱体内发生断线,不利于人工接线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在纱线上浆过程中降低纱线断线风险,实现对纱线断线的自动监测,且便于纱线端头连接操作,保证纱线上浆质量。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导线机构、清纱机构、上浆机构、烘干机构、导线机构以及收卷机构,且其两两之间设有断线检测机构,每个所述断线检测机构两侧分别设有夹线机构;还包括控制台,各机构与所述控制台通信反馈连接,所述控制台通信控制各机构工作及联动;
所述上浆机构包括上端开口的上浆槽,且所述上浆槽沿垂直于纱线送料方向水平设置;所述上浆槽两端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上浆支架,两个所述上浆支架之间设有沿上浆槽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浆板,且所述上浆板位于上浆槽开口上方;所述上浆板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轴线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浆孔,纱线从所述上浆孔内穿过;每个所述上浆孔内侧壁圆周阵列设有至少四个开口朝向上浆孔轴线的喷浆孔,所述上浆板内设有若干位于对应上浆孔外周的喷浆腔,所述喷浆腔与对应上浆孔上的若干喷浆孔连通;
所述上浆槽一端设有上浆罐,所述上浆板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上浆管,所述上浆管与上浆罐连通;所述上浆管上连通有若干竖直设置且与其连通的上浆支管,若干所述上浆支管与喷浆腔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上浆支管上设有若干与喷浆孔一一对应的加压喷头,且每根所述上浆支管上设有上浆阀;
所述烘干机构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烘干箱,所述烘干箱两端分别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进纱口和出纱口;所述烘干箱内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烘筒组件,每个所述烘筒组件包括沿烘干箱宽度方向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上烘筒和下烘筒,所述上烘筒和下烘筒之间存在供纱线通过的过料间隙,且所述进纱口、出纱口和过料间隙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烘干箱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送线组件,所述进纱口和出纱口两端分别设有沿烘干箱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板,所述送线组件包括沿烘干箱宽度方向设置的送线杆,所述送线杆两端滑动安装在位于其两端的导向板上,且所述送线杆上设有若干与上浆孔一一对应的送线夹座;常态时,所述送线组件位于进纱口或出纱口一侧且位于烘干箱外,工作时,所述送线组件从烘干箱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滑动到烘干箱另一端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料机构松放待上浆的纱线,通过导线机构送往清纱机构处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纱线上的灰尘和毛羽,避免灰尘和毛羽在上浆时附着浆料增加纱线的送料阻力,从而降低后续上浆过程中纱线的断线风险。经过清纱机构清洁处理的纱线依次送到上浆机构处进行上浆、到烘干机构处进行烘干处理,最后经过导线机构的导线作用送到收卷机构处进行收卷。在此过程中,断线检测机构实时检测各机构两两之间的断线情况,便于快速确定断线发生的位置。断线检测机构检测到断线后,其两侧的夹线机构快速反应,分别夹住断线的端头,以便后续快速对断线处进行接头处理。其中,各机构与控制台通信反馈连接,控制台通信控制各机构工作及联动,实现整个过程的自动化联动。
上浆时,若干纱线从上浆板上对应的上浆孔内一一穿过,打开上浆支管上的上浆阀,上浆罐的浆料通过上浆管、上浆支管,从每个上浆孔内侧壁的喷浆孔中的加压喷头喷向上浆孔内的纱线上,实现纱线的上浆,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板下方的上浆槽内。采用这种上浆方式无需采用压浆辊,一方面纱线不用在浆液中穿过向前输送,有效降低纱线上浆过程中向前送料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纱线的断线风险;另一方面纱线不用被压浆辊压入上浆槽的浆液内,即使在上浆时发生断线,也方便断线接头的连接处理。其中,每个上浆孔内侧壁圆周阵列设置至少四个开口朝向上浆孔轴线的喷浆孔,这样从多个角度对纱线进行加压喷浆,保证纱线表面能完全上浆,从而保证纱线的上浆效果。
经过上浆的纱线从进纱口进入烘干箱内,并行烘筒组件中上烘筒和下烘筒之间的过料间隙穿过,经过上烘筒和下烘筒的加热烘干,实现浆液在纱线表面的固化,最后纱线从出纱口送出,被导线机构向前输送至收卷机构处被收卷。其中,在烘干箱上设置送线组件,当纱线在烘干箱内断裂时,送线夹座夹住断纱的其中一个端头,送线组件从烘干箱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滑动到烘干箱另一端外侧,实现将断纱夹持牵引穿过烘干箱,便于断线接头在烘干箱外进行接线处理。
本发明通过在放料机构、导线机构、清纱机构、上浆机构、烘干机构、导线机构以及收卷机构两两之间设置断线检测机构,同时断线检测机构两侧分别设置夹线机构,实现上浆过程中纱线的断线自动检测,同时便于快速确定断线位置,且断线位置处的夹线机构分别夹持纱线的两个端头,以便对断线进行接线处理。采用喷浆液的方式实现纱线的上浆,纱线无需被压入浆液中,且上浆前利用清纱机构对纱线的灰尘和毛羽进行清理,不仅降低纱线上浆时的送线阻力,降低纱线的断线风险,而且便于纱线断线后的接线工作。利用送线组件实现对在烘干箱内断裂的纱线断头的自动牵引,便于在烘干箱外侧对纱线进行断头接线。
进一步地,所述上浆板一侧设有清浆组件,所述清浆组件包括沿上浆板长度方向且竖直设置的清浆板,所述清浆板两端设有竖直滑动安装在上浆支架上的清浆支板,且所述清浆板两端沿纱线送料方向滑动安装在清浆支板上;所述清浆板靠近上浆板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定位转动的清浆滚刷,所述清浆滚刷与上浆孔一一对应配合,且其轴向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浆过程中上浆孔内壁不可避免会附着浆液,长时间后浆液容易固着在上浆孔内壁,影响纱线从上浆孔内的顺利穿过,增加纱线的送线阻力,因此设置清浆组件定期对上浆孔进行清理。常态时,清浆滚刷位于上浆板一侧且位于上浆孔上方,避免清浆组件影响从上浆孔穿出的纱线的正常送料。需要清理上浆孔时,先驱动清浆支架整体向下移动,使得若干清浆滚刷与其对应的上浆孔同轴;然后驱动清浆板沿清浆支架向靠近上浆板方向移动,使得若干清洁滚刷一一插入对应的上浆孔内;最后驱动若干清浆滚刷在清浆板上定位转动,实现对上浆孔内壁的刷洗清理,完成清理后清浆板及清浆支架整体复位即可。上述清浆组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便于快速实现对上浆孔内壁的清理,避免上浆孔内固着浆液,保证纱线始终能顺利从上浆孔内穿过。
进一步地,所述上浆槽和上浆罐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上浆循环泵,且所述上浆槽与上浆循环泵的连通处设有上浆滤板;所述上浆槽远离上浆罐的一端设有清洗罐,所述上浆管远离上浆罐的一端和清洗罐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清洗管;所述上浆槽和清洗罐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清洗循环泵,所述清洗罐内设有清洗滤板,所述清洗管与清洗罐的连通处位于清洗滤板下方,所述清洗循环泵与清洗罐的连通处位于清洗滤板上方;所述上浆槽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搅拌轴,所述搅拌轴外壁环设有螺旋叶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浆孔喷出的浆液附着到纱线上后,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槽内被收集,并通过上浆循环泵送回上浆罐内,实现浆液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其中,在浆液循环利用过程中,上浆滤板对上浆槽内的浆液进行过滤,提高回流到上浆罐内的浆液品质,从而保证浆液循环利用时对纱线的上浆质量。而上浆前端设置了清纱机构对纱线上的灰尘和毛羽进行了清洁处理,从而降低了上浆槽内浆液循环时的过滤压力。
当需要更换浆液时,需要对上浆管、上浆支管及上浆槽等进行清洗,避免之前的浆液残留混合在新的浆液中,影响上浆质量。清洗时,利用清洗管将清洗罐内的清洗液送入上浆管、上浆支管,并从加压喷头喷出,实现对上浆管、上浆支管等的清洗。清洗液流入上浆槽内后,被清洗循环泵循环到清洗罐内,并经过清洗滤板的过滤,再次循环到上浆罐,实现清洗液的循环利用及上浆罐等部件的多次循环清洗,提高清洗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节能降耗。
其中,在上浆槽内定位转动安装带有螺旋叶片的搅拌轴,实现对浆液的搅拌,使得上浆槽内的浆液流动,避免浆液沉淀的同时避免上浆滤板被堵塞。另外,在清洗上浆槽时,搅拌轴搅拌清洗液,使得清洗液翻涌,实现对上浆槽的清洗,其结构简单,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上浆槽靠近烘干机构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上端开口的导浆槽板,所述导浆槽板倾斜设置,且其靠近上浆槽的一端为较低端并与上浆槽连通;所述上浆槽靠近清纱机构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竖直设置的防溅板,所述上浆槽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所述防溅板两端设有竖直滑动安装在导向杆上导向块,且所述导向杆上套设有张力弹簧,所述张力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块和导向杆底部;所述上浆槽上端面转动安装有与防溅板配合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常态时,所述限位块下端面与防溅板上端面抵接,且所述张力弹簧被压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在上浆孔内完成上浆后,从导浆槽板上方经过,在纱线送料过程中,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槽和导浆槽板上,导浆槽板上的浆液沿其倾斜面回流到上浆槽内。这样利用导浆槽板盛接纱线上滴落的浆液,避免浆液直接滴落到地面上,既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也避免浆液的浪费。常态时,防溅板被限位块限位,避免防溅板影响纱线正常从上浆孔内穿过。清洗上浆槽时,解除限位块对防溅板的限位作用,在张力弹簧的作用下,防溅板沿导向杆竖直向上移动,防溅板的上端面高于上浆槽的上端面,避免清洗上浆槽时清洗液迸溅出上浆槽,保证上浆槽周围环境的清洁。清洗完成后,向下按压防溅板,使张力弹簧被压缩,然后转动限位块复位,继续对防溅板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送线夹座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与送线杆连接的侧夹板,所述侧夹板底部设有沿送线杆长度方向设置的下夹板,所述下夹板一端与侧夹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上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一端竖直滑动安装在侧夹板上的上夹板,常态时,纱线从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穿过;所述上夹板上设有与侧夹板配合的限位口,所述侧夹板穿设在限位口内,且侧壁设有位于上夹板上方并与上夹板平行的延伸板;所述延伸板下端面和上夹板上端面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拉紧弹簧,所述上夹板下端面和下夹板上端面分别嵌设有相互配合的电磁铁,所述电磁铁通电后上夹板向下滑动贴合下夹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常态时,在拉紧弹簧的拉力作用下,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间隙,纱线从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穿过。当纱线在烘干箱内断裂且其两端的断线检测机构检测到断线时,控制断线处的电磁铁通电,上夹板和下夹板在电磁铁的吸附作用下,克服拉紧弹簧的拉紧相互贴合,利用上夹板和下夹板实现对断线的夹紧。然后驱动送线杆整体从烘干箱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滑动到烘干箱另一端外侧,从而利用送线夹座的夹线及送料杆的滑动,实现将纱线的端头牵引穿过烘干箱,在烘干箱外侧将送线夹座上夹住的纱线端头与另一夹线机构夹住的纱线端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设有轴向沿烘干箱宽度方向设置的驱动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驱动轮外套设有与其配合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上设有安装块,所述送线杆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块上;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且所述伺服电机上设有行程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带动对应的驱动轮转动,从而实现传动带的循环动作,传动带移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块以及两个安装块之间的送线杆运动,从而送线组件的移动牵引断线。其中,可以根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驱动轮轴线之间的距离,利用行程开关设置伺服电机的转动圈数,实现送线组件移动到位后伺服电机自动停止工作。下一次工作时伺电机反转,如此往复,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快速实现送线组件的牵引驱动。
进一步地,所述清纱机构包括沿上浆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清纱架,所述清纱架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竖直滑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底部沿其长度方形阵列设有若干出水孔,所述储水箱底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并覆盖出水孔的清洁海绵,所述清洁海绵上端面设有若干与其一体成型的引流棉柱,所述引流棉柱外设有塞设在出水孔内且与储水箱连通的引流管;所述储水箱下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上端开口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清洁辊,所述清洁辊外套设有海绵套,纱线从所述清洁海绵和海绵套之间水平通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储水箱内的水通过引流棉柱渗入清洁海绵上,使得清洁海绵湿润,储水槽内的液面高于海绵套的下端面,海绵套吸水湿润,纱线从清洁海绵和海绵套之间水平通过,且清洁辊带动海绵套转动,利用湿润的清洁海绵和海绵套对纱线进行擦拭清洁。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纱线表面灰尘、毛羽等的清洁,而且使得纱线表面提前湿润,湿润的纱线比干燥的纱线更容易快速上浆,浆液在湿润纱线上的附着强度也比在干燥纱线上附着强度高,这就使得上浆时喷浆孔内喷出的浆液无需过多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纱线上浆,降低浆液的浪费和滴落。其中,清洁海绵上设置引流棉柱,引流棉柱外设置与出水孔配合的引流管,一方面引流棉柱可以使得储水箱内的水缓慢地渗入清洁海绵,避免清洁海绵上的水过多,影响对纱线的清洁效果;另一方便,硬质的引流管便于快速准确地将引流棉柱塞入出水孔内,从而便于清洁海绵的快速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箱连接有带有加水阀的加水管,所述储水箱内设有与加水阀通信控制连接的液位计;所述储水槽连接有带有补水阀的补水管,所述储水槽内设有控制补水阀启闭的浮力组件,所述浮力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浮力杆,所述浮力杆一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储水槽侧壁,另一端设有浮力球;所述浮力杆上设有竖直向下设置的触发杆,所述储水槽侧壁设有与补水阀通信控制连接的补水开关,所述补水开关位于触发杆下方,且所述触发杆接触补水开关时,所述储水槽内的液面与海绵套的下表面齐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位计监测储水箱内的水量,当储水箱内的水量不足时,液位计通信控制加水阀打开,通过加水管向储水箱内加水,保证清洁海绵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从而保证清洁海绵对纱线的清理效果。当储水槽内的液面下降时,浮力球随液面下降,带动浮力杆及触发杆竖直向下移动,当触发杆与补水开关接触时触发补水开关打开补水阀,通过补水管向储水槽内加水。浮力球随液面的上升带动浮力杆及触发杆向上移动,当触发杆离开补水开关后一段时间后,补水开关关闭补水阀。这样利用浮力组件实时控制补水管向储水槽内加水,保证海绵套的下端面始终没入储水槽内的液面下方,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且效果明显。
进一步地,所述断线检测机构包括沿上浆板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架,所述检测架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检测组件,每个所述检测组件包括三个轴向沿检测架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轮,每个所述检测轮上环设有卡线槽,纱线呈S型绕过三个检测轮的卡线槽;每个所述检测轮一端连接有转速传感器,另一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所述转速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台通信反馈连接,且与所述夹线机构及送线组件通信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纱线从断线检测机构处经过时,每根纱线呈S型绕过每个检测组件中三个检测轮的卡线槽,利用卡线槽对纱线进行限位导向。在纱线向前输送过程中,带动检测轮转动并对检测轮施加压力,利用转速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分别实时监测检测轮的转速和受到的压力。当发生断线时,检测轮停止转动并失去纱线的压迫力,转速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检测不到转速和受到的压力,将信号通信反馈到控制台,并通过控制台通信控制其两侧的夹线机构工作,实现对断纱两个端头的夹紧。如果是烘干箱两端的断线检测机构检测到断线,还控制送线组件工作。这样利用断线检测机构实现对纱线各个位置进行断线自动检测,无需人工巡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便于快速确定断线位置。其中,每个检测组件设置三个检测轮,这样在纱线张紧力不足发生腾空现象时,不会三个检测轮都不转动或失去纱线施加的压力,提高纱线断线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所述夹线机构包括设置在检测架一侧且沿检测架长度方向设置的夹线板,所述检测架两端设有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支撑板,所述夹线板两端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夹线板上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两端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安装板,所述夹线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上浆孔一一对应的夹线槽,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微型缸,所述微型缸的活塞杆向下穿过安装板,且其底部连接有与夹线槽对应配合的压线块;每个所述检测组件中的转速传感器及压力传感器与其两侧的微型缸一一对应通信控制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纱线从夹线板上对应的夹线槽内穿过,当检测组件检测到断线时,转速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通信反馈控制其两侧对应的微型缸工作,微型缸驱动压线块向下移动卡入夹线槽,实现对纱线的卡夹固定,便于后续对纱线端头的连接处理。其中,设置夹线槽对纱线进行限位导向,避免多根纱线缠绕的同时,在压线块压线时避免纱线错位无法压住。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在放料机构、导线机构、清纱机构、上浆机构、烘干机构、导线机构以及收卷机构两两之间设置断线检测机构,同时断线检测机构两侧分别设置夹线机构,而且短线检测机构中的检测组件包括三个检测轮,纱线呈S型绕过三个检测轮,实现上浆过程中纱线的断线自动检测,保证断线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便于快速确定断线位置,且断线位置处的夹线机构分别夹持纱线的两个端头,以便对断线进行接线处理;
2、本发明通过将上浆机构设置为包括上浆槽、上浆板、上浆孔、喷浆孔、上浆管、上浆罐、加压喷头等,采用加压喷涂浆液的方式实现对纱线的上浆,纱线无需被压入浆液中,不仅降低纱线上浆时的送线阻力,降低纱线的断线风险,而且便于纱线断线后的接线工作;另外,在上浆机构处还设有对上浆孔进行清洁的清浆组件,实现对上浆孔内壁的清理,避免上浆孔内固着浆液,保证纱线始终能顺利从上浆孔内穿过,降低纱线的送线阻力,降低断线风险;
3、本发明通过在上浆机构前端设置清纱机构,且清纱机构包括储水箱、清洁海绵、储水槽、清洁辊、海绵套等,实现对纱线表面灰尘、毛羽等的清洁,避免上浆时灰尘、毛羽辅助浆料增加纱线的送料阻力,而且使纱线表面提前湿润,湿润的纱线比干燥的纱线更容易快速上浆,且浆液附着强度高,从而使得上浆时喷浆孔内喷出的浆液无需过多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纱线上浆,降低浆液的浪费和滴落;
4、本发明通过在烘干箱一端设置送线组件,当纱线在烘干箱内断裂时,送线夹座夹住断纱的其中一个端头,送线组件从烘干箱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滑动到烘干箱另一端外侧,实现将断纱夹持牵引穿过烘干箱,便于断线接头在烘干箱外进行接线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断线检测机构和夹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断线检测机构和夹线机构的剖视图;
图4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清纱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清纱机构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6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上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上浆机构沿其长度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上浆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上浆机构沿其宽度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烘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烘干机构的剖视图;
图12是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中送线夹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放料机构;2、导线机构;3、清纱机构;31、清纱架;32、储水箱;321、升降缸;322、出水孔;323、液位计;33、加水管;331、加水阀;34、清洁海绵;341、引流棉柱;342、引流管;35、储水槽;36、补水管;361、补水阀;362、补水开关;37、清洁辊;371、海绵套;372、清洁电机;38、浮力组件;381、浮力杆;382、浮力球;383、触发杆;4、上浆机构;41、上浆槽;411、搅拌轴;4111、搅拌电机;4112、螺旋叶片;412、上浆滤板;413、导浆槽板;414、限位块;415、导向杆;416、张力弹簧;42、上浆支架;43、上浆板;431、喷浆腔;44、上浆孔;441、喷浆孔;45、上浆罐;451、上浆软管;452、上浆管;453、上浆支管;4531、上浆阀;4532、加压喷头;46、上浆循环泵;47、清洗罐;471、清洗滤板;472、清洗管;48、清洗循环泵;49、防溅板;491、导向块;5、清浆组件;51、清浆板;511、水平缸;52、清浆支板;521、竖直缸;53、清浆滚刷;531、清浆轮;532、清浆带;533、清浆电机;6、烘干机构;61、烘干箱;611、进纱口;612、出纱口;62、烘筒组件;621、上烘筒;622、下烘筒;63、过料间隙;64、送线组件;641、送线杆;642、送线夹座;6421、侧夹板;6422、下夹板;6423、上夹板;6424、限位口;6425、延伸板;6426、拉紧弹簧;6427、电磁铁;65、导向板;651、驱动轮;652、传动带;66、安装块;67、伺服电机;671、行程开关;7、断线检测机构;71、检测架;72、检测组件;73、检测轮;731、卡线槽;732、检测支板;74、转速传感器;75、压力传感器;8、夹线机构;81、夹线板;811、夹线槽;82、支撑板;83、安装板;84、微型缸;841、压线块;9、收卷机构;10、控制台;10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1、导线机构2、清纱机构3、上浆机构4、烘干机构6、导线机构2以及收卷机构9,且其两两之间设有断线检测机构7,在每个断线检测机构7两侧分别设有夹线机构8。
如图1所示,放料机构1松放待上浆的纱线,通过导线机构2送往清纱机构3处进行清洁处理,去除纱线上的灰尘和毛羽,避免灰尘和毛羽在上浆时附着浆料增加纱线的送料阻力,从而降低后续上浆过程中纱线的断线风险。经过清洁处理的纱线依次送到上浆机构4处进行上浆、到烘干机构6处进行烘干处理,最后经过导线机构2的导线作用送到收卷机构9处进行收卷。在此过程中,断线检测机构7实时检测各机构两两之间的断线情况,便于快速确定断线发生的位置。断线检测机构7检测到断线后,其两侧的夹线机构8快速反应,分别夹住断线的端头,以便后续快速对断线处进行接头处理。
如图1所示,在整个连续产线的一侧还设有控制台10,各机构与控制台10通信反馈连接,控制台10通过PLC控制技术通信控制各机构工作及联动,且控制台10上设有与断线检测机构7联动的报警器101,当断线检测机构7检测到断线时,报警器101发出警报。其中,PLC控制技术为现有技术,不做过多赘述。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放料机构1和收卷机构9与现有技术中相同,包括沿垂直于纱线送料方向水平设置的架体和轴,导线机构2包括到导线架和设置在导线架上的导线轴,也与现有技术中相同,放料机构1、收卷机构9及导线机构2都不是本发明的创新点,所以不做过多赘述。
以下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对断线检测机构7、夹线机构8、清纱机构3、上浆机构4以及烘干机构6的具体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断线检测机构7包括沿垂直于纱线送料方向水平设置的检测架71,在检测架71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多根纱线一一对应的检测组件72。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个检测组件72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固定在检测架71上的检测支板732,在检测支板732一侧定位转动安装有三个轴向沿检测架7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轮73,每个检测轮73上环设有卡线槽731,每根纱线呈S型绕过每个检测组件72中三个检测轮73的卡线槽731。每个检测轮73一端连接有转速传感器74,另一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75,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与控制台10通信反馈连接,且与夹线机构8通信控制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在纱线向前输送过程中,纱线带动检测轮73转动并对检测轮73施加压力,利用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分别实时监测检测轮73的转速和受到的压力。当发生断线时,检测轮73停止转动并失去纱线的压迫力,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检测不到转速和受到的压力,将信号通信反馈到控制台10(标记在图1中),并通过控制台10通信控制其两侧的夹线机构8工作,实现对断纱两个端头的夹紧,便于纱线端头的重新连接。这样利用断线检测机构7实现对纱线各个位置进行断线自动检测,无需人工巡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便于快速确定断线位置。其中,每个检测组件72设置三个检测轮73,这样在纱线张紧力不足发生腾空现象时,不会三个检测轮73都不转动或失去纱线施加的压力,提高纱线断线检测的准确性。
如图1和图2所示,以清纱机构3和上浆机构4为例,如果清纱机构3和上浆机构4之间的检测组件72中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检测信号突然变化且变化较大,但清纱机构3和上浆机构4相互远离一侧的检测组件72中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检测信号变化相对较小,则表示断纱位置在清纱机构3和上浆机构4之间。如果清纱机构3两侧的检测组件72中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检测信号同时突然变化且变化基本相同,则表示断纱位置在清纱机构3处。其他断纱位置的判断以此类推。
如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夹线机构8包括设置在检测架71一侧且沿检测架71长度方向设置的夹线板81,在检测架71两端设有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支撑板82,夹线板81两端设置在支撑板82上,在夹线板8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检测组件72一一对应的夹线槽811。在夹线板81上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两端固定在支撑板82上的安装板83,在安装板83上设有若干微型缸84,微型缸84的活塞杆竖直向下穿过安装板83,且其底部连接有与夹线槽811对应配合的压线块841,每个检测组件72中的转速传感器74及压力传感器75与其两侧的微型缸84一一对应通信控制连接。
如图2和图3所示,若干纱线从检测轮73两侧夹线板81上对应的夹线槽811内穿过,当检测组件72检测到断线时,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通信反馈控制其两侧对应的微型缸84工作,微型缸84驱动压线块841向下移动卡入夹线槽811,实现对纱线的卡夹固定,便于后续对纱线端头的连接处理。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清纱机构3包括沿垂直于纱线送料方向水平设置的清纱架31,在清纱架3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储水箱32。如图4和图5所示,在储水箱32底部沿其长度方形阵列设有若干与其连通的出水孔322。在储水箱32底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并覆盖出水孔322的清洁海绵34,清洁海绵34上端面设有若干与其一体成型的引流棉柱341,在引流棉柱341外设有塞设在出水孔322内且与储水箱32连通的引流管342。在储水箱32下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上端开口的储水槽35,储水槽35搭放在清纱架31上,且储水槽35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清洁辊37,清洁辊37外套设有海绵套371,且其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清洁电机372,纱线从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之间水平通过。
如图4和图5所示,储水箱32内的水通过引流棉柱341渗入清洁海绵34上,使得清洁海绵34湿润,储水槽35内的液面高于海绵套371的下端面,海绵套371吸水湿润,纱线从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之间水平通过,且清洁电机372驱动清洁辊37带动海绵套371转动,利用湿润的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对纱线进行擦拭清洁。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纱线表面灰尘、毛羽等的清洁,而且使纱线表面提前湿润,湿润的纱线比干燥的纱线更容易快速上浆,而且浆液附着强度高,这就使得后续上浆机构4上浆时无需使用过多的浆液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纱线上浆,降低浆液的浪费和滴落。
其中,如图4或图5所示,在清纱架31上设有位于储水箱32上方且驱动储水箱32竖直滑动的升降缸321,升降缸32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储水箱32的上端面连接,这样可以调整储水箱32与储水槽35之间的距离,便于更换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也便于在清纱机构3(标记在图1中)处纱线断裂时的接线操作。另外,储水槽35的宽度大于清洁海绵34的宽度,清洁海绵34完全位于储水槽35正上方,这样清洁海绵34如若滴水,会落入储水槽35内。
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及时对储水箱32及储水槽35内进行水量补充,保证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的湿润,在本实施例中,储水箱32连接有带有加水阀331的加水管33,在储水箱32内设有与加水阀331通信控制连接的液位计323,液位计323监测储水箱32内的水量,当储水箱32内的水量不足时,液位计323通信控制加水阀331打开,通过加水管33向储水箱32内加水,保证清洁海绵34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从而保证清洁海绵34对纱线的清理效果。
另外,如图5所示,储水槽35连接有带有补水阀361的补水管36,在储水槽35内设有控制补水阀361启闭的浮力组件38。在本实施例中,浮力组件38包括水平设置的浮力杆381,浮力杆381一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储水槽35侧壁,另一端设有浮力球382。在浮力杆381上设有竖直向下设置的触发杆383,在储水槽35侧壁设有与补水阀361通信控制连接的补水开关362,补水开关362位于触发杆383下方,且触发杆383接触补水开关362时,储水槽35内的液面与海绵套371的下表面齐平。
如图5所示,当储水槽35内的液面下降时,浮力球382随液面下降,带动浮力杆381及触发杆383竖直向下移动,当触发杆383与补水开关362接触时触发补水开关362打开补水阀361,通过补水管36向储水槽35内加水。浮力球382随液面的上升带动浮力杆381及触发杆383向上移动,当触发杆383离开补水开关362后一段时间后,补水开关362关闭补水阀361。这样利用浮力组件38实时控制补水管36向储水槽35内加水,保证海绵套371的下端面始终没入储水槽35内的液面下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6所示,上浆机构4包括上端开口的上浆槽41,且上浆槽41沿垂直于纱线送料方向水平设置。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浆槽41开口的两端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上浆支架42,在两个上浆支架42之间设有沿上浆槽4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浆板43,且上浆板43位于上浆槽41开口上方。如图7所示,在上浆板43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轴线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浆孔44,纱线从上浆孔44内穿过。每个上浆孔44内侧壁圆周阵列设有至少四个开口朝向上浆孔44轴线的喷浆孔441,上浆板43内设有若干位于对应上浆孔44外周的喷浆腔431,喷浆腔431与对应上浆孔44上的若干喷浆孔441连通。
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浆槽41一端设有上浆罐45,上浆板43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上浆管452,上浆管452通过上浆软管451与上浆罐45连通。上浆管452上连通有若干竖直设置且与其连通的上浆支管453,若干上浆支管453与喷浆腔431一一对应连通,且每根上浆支管453上设有若干与喷浆孔441一一对应的加压喷头4532,每根上浆支管453上还设有上浆阀4531。
如图6和图7所示,若干纱线从上浆板43上对应的上浆孔44内一一穿过,打开上浆支管453上的上浆阀4531,上浆罐45的浆料通过上浆管452、上浆支管453、加压喷头4532,从每个上浆孔44内侧壁的喷浆孔441喷向上浆孔44内的纱线上,实现纱线的上浆,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板43下方的上浆槽41内。采用这种加压喷涂的上浆方式无需采用压浆辊,一方面纱线不用在浆液中穿过向前输送,有效降低纱线上浆过程中向前送料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纱线的断线风险;另一方面纱线不用被压浆辊压入上浆槽41的浆液内,即使在上浆时发生断线,也方便断线接头的连接处理。其中,每个上浆孔44内侧壁圆周阵列设置至少四个开口朝向上浆孔44轴线的喷浆孔441,这样从多个角度对纱线进行喷浆,保证纱线表面能完全上浆,从而保证纱线的上浆效果。
其中,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上浆槽41靠近烘干机构6(标记在图1中)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上端开口的导浆槽板413,导浆槽板413倾斜设置,且其靠近上浆槽41的一端为较低端并与上浆槽41连通。纱线在上浆孔44内完成上浆后,从导浆槽板413上方经过,在纱线送料过程中,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槽41和导浆槽板413上,导浆槽板413上的浆液沿其倾斜面回流到上浆槽41内。这样利用导浆槽板413盛接纱线上滴落的浆液,避免浆液直接滴落到地面上,既保证生产环境的清洁卫生,也避免浆液的浪费。
如图7所示,为实现浆液的循环利用,在上浆槽41和上浆罐45之间设有上浆循环泵46,上浆循环泵46两端分别通过管道与上浆槽41和上浆罐45连通,且上浆槽41与上浆循环泵46的连通处设有上浆滤板412。喷浆孔441喷出的浆液附着到纱线上后,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槽41内被收集,并通过上浆循环泵46送回上浆罐45内,实现浆液的循环利用,降低成本。其中,在浆液循环利用过程中,上浆滤板412对上浆槽41内的浆液进行过滤,提高回流到上浆罐45内的浆液品质,从而保证浆液循环利用时对纱线的上浆质量。
如图7所示,上浆过程中上浆孔44内壁不可避免会附着浆液,长时间后浆液容易固着在上浆孔44内壁,影响纱线从上浆孔44内的顺利穿过,增加纱线的送线阻力,因此,在上浆板43靠近烘干机构6(标记在图1中)的一侧设有清浆组件5,利用清浆组件5对上浆孔44内壁进行清洁。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清浆组件5包括沿上浆板43长度方向且竖直设置的清浆板51,在清浆板51两端设有清浆支板52,上浆支架42上设有竖直设置在清浆支板52上方的竖直缸521,竖直缸521的活塞杆竖直向下与清浆支板52上端连接,驱动清浆支板52竖直滑动安装。清浆板51两端沿纱线送料方向滑动安装在清浆支板52上,且清浆支板52远离上浆板43的一侧设有驱动清浆板51水平滑动的水平缸511。在清浆板51靠近上浆板43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定位转动的清浆滚刷53,清浆滚刷53与上浆孔44一一对应配合。清浆滚刷53的轴向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其远离上浆板43的一端穿过清浆板51设有与其清浆轮531,若干所述清浆轮531之间通过清浆带532传动,且其中一个清浆轮531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清浆电机533。
如图8和图9所示,常态时,清浆滚刷53位于上浆板43一侧且位于上浆孔44上方,避免清浆组件5影响从上浆孔44穿出的纱线的正常送料。需要清理上浆孔44时,竖直缸521先驱动清浆支架整体向下移动,使得若干清浆滚刷53与其对应的上浆孔44同轴;然后水平缸511驱动清浆板51沿清浆支架向靠近上浆板43方向移动,使得若干清洁滚刷一一插入对应的上浆孔44内;最后清浆电机533驱动若干清浆滚刷53在清浆板51上定位转动,实现对上浆孔44内壁的刷洗清理,完成清理后清浆板51及清浆支架整体复位即可。利用清浆组件5快速实现对上浆孔44内壁的清理,避免上浆孔44内固着浆液,保证纱线始终能顺利从上浆孔44内穿过,降低纱线的送料阻力,降低断线风险。
如图6和图7所示,当需要更换浆液时,需要对上浆管452、上浆支管453及上浆槽41等进行清洗,避免之前的浆液残留混合在新的浆液中,影响上浆质量。因此,在上浆槽41远离上浆罐45的一端设有清洗罐47,上浆管452远离上浆罐45的一端和清洗罐47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清洗管472。上浆槽41和清洗罐47之间设有清洗循环泵48,清洗循环泵48通过管道分别与上浆槽41和清洗罐47连通。在清洗罐47内设有清洗滤板471,清洗管472与清洗罐47的连通处位于清洗滤板471下方,清洗循环泵48与清洗罐47的连通处位于清洗滤板471上方。
如图6和图7所示,清洗时,利用清洗管472将清洗罐47内的清洗液送入上浆管452、上浆支管453,并从喷浆孔441内的加压喷头4532喷出,实现对上浆管452、上浆支管453等的清洗。清洗液流入上浆槽41内后,被清洗循环泵48循环到清洗罐47内,并经过清洗滤板471的过滤,再次循环到上浆罐45,实现清洗液的循环利用及上浆罐45等部件的多次循环清洗,提高清洗效果的同时降低成本,节能降耗。
其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上浆槽41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搅拌轴411,搅拌轴411外壁环设有螺旋叶片4112,且搅拌轴411一端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搅拌电机4111。利用搅拌轴411实现对浆液的搅拌,使得上浆槽41内的浆液流动,避免浆液沉淀的同时避免上浆滤板412被堵塞。另外,在清洗上浆槽41时,加快搅拌轴411的转速,搅拌轴411快速搅拌清洗液,使得清洗液翻涌,实现对上浆槽41的清洗。
如图6和图9所示,在上浆槽41清洗过程中清洗液会迸溅,因此在上浆槽41靠近清纱机构3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竖直设置的防溅板49,常态时防溅板49的上端面与上浆槽41上端面齐平,避免影响纱线正常从上浆孔44内穿过,清洗上浆槽41时,防溅板49竖直向上滑动,避免清洗液迸溅影响上浆槽41周围环境的清洁。
如图6和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上浆槽41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415,在防溅板49两端设有竖直滑动安装在导向杆415上导向块491,且导向杆415上套设有张力弹簧416,张力弹簧4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块491和导向杆415底部。在上浆槽41上端面转动安装有与防溅板49配合的限位块414,限位块414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常态时,限位块414下端面与防溅板49上端面抵接,且张力弹簧416被压缩。清洗上浆槽41时,解除限位块414对防溅板49的限位作用,在张力弹簧416的作用下,防溅板49沿导向杆415竖直向上移动。清洗完成后,向下按压防溅板49,使张力弹簧416被压缩,然后转动限位块414复位,继续对防溅板49进行限位。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烘干机构6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烘干箱61,如图10和图11所示,烘干箱61两端分别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进纱口611和出纱口612。在烘干箱61内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烘筒组件62,每个烘筒组件62包括沿烘干箱61宽度方向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上烘筒621和下烘筒622,上烘筒621和下烘筒622之间存在供纱线通过的过料间隙63,且进纱口611、出纱口612和过料间隙6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纱线依次从进纱口611、进料间隙和出纱口612内经过。利用上烘筒621和下烘筒622实现对纱线的烘干,且其位于烘干箱61内,避免热量流失,并保证对上浆后纱线的烘干效果。
如图10和图11所示,当纱线在烘干箱61内发生断线时,为便于纱线端头的接线,在烘干箱61的进纱口611和出纱口612两端分别设有沿烘干箱6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板65,其中一组位于同一端的导向板65之间设有送线组件64,送线组件64能够沿烘干箱61长度方向滑动。送线组件64包括沿烘干箱61宽度方向设置的送线杆641,送线杆641两端滑动安装在位于其两端的导向板65上,且送线杆641上设有若干与上浆孔44一一对应的送线夹座642,送线夹座642用于夹紧纱线的一个断头。常态时,送线组件64位于进纱口611或出纱口612一侧且位于烘干箱61外,工作时,送线组件64从烘干箱61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63滑动到烘干箱61另一端外侧,将断纱夹持牵引穿过烘干箱61,便于断线接头在烘干箱61外进行接线处理。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送线夹座642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与送线杆641连接的侧夹板6421,在侧夹板6421底部设有沿送线杆641长度方向设置的下夹板6422,下夹板6422一端与侧夹板6421固定连接。在下夹板6422上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一端竖直滑动安装在侧夹板6421上的上夹板6423,常态时,纱线从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之间穿过。上夹板6423上设有与侧夹板6421配合的限位口6424,侧夹板6421穿设在限位口6424内,且侧夹板6421侧壁设有位于上夹板6423上方并与上夹板6423平行的延伸板6425。在延伸板6425下端面和上夹板6423上端面之间设有两个竖直设置的拉紧弹簧6426,上夹板6423下端面和下夹板6422上端面分别嵌设有相互配合的电磁铁6427,电磁铁6427通电后上夹板6423向下滑动贴合下夹板6422。烘干箱61两端的断线检测机构7(相关部件标记在图2中)中每个检测组件72上的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与对应送线夹座642上的电磁铁6427通信反馈控制连接。
如图11和图12所示,常态时,在拉紧弹簧6426的拉力作用下,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之间间隙,纱线从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之间穿过。当纱线在烘干箱61内断裂且其两端的断线检测机构7检测到断线时,控制断线处的电磁铁6427通电,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在电磁铁6427的吸附作用下,克服拉紧弹簧6426的拉紧相互贴合,利用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实现对断线的夹紧。然后驱动送线杆641整体从烘干箱61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63滑动到烘干箱61另一端外侧,从而利用送线夹座642的夹线及送料杆的滑动,实现将纱线的端头牵引穿过烘干箱61,在烘干箱61外侧将送线夹座642上夹住的纱线端头与另一夹线机构8夹住的纱线端头连接。
如图10和图11所示,为了实现驱动送线组件64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导向板65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设有轴向沿烘干箱61宽度方向设置的驱动轮651,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驱动轮651外套设有与其配合的传动带652,传动带652位于上层的上端面上设有安装块66,送线杆641两端分别通过插装连接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块66上,便于拆装维修。其中一个驱动轮651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67,且伺服电机67上设有行程开关671。
如图10和图11所示,伺服电机67带动对应的驱动轮651转动,从而实现传动带652的循环动作,传动带652移动过程中带动安装块66以及两个安装块66之间的送线杆641运动,从而送线组件64的移动牵引断线。其中,可以根据位于同一侧的两个驱动轮651轴线之间的距离,利用行程开关671设置伺服电机67的转动圈数,实现送线组件64移动到位后伺服电机67自动停止工作。下一次工作时伺电机反转,如此往复,其结构简单,方便操作,快速实现送线组件64的牵引驱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清纱:储水箱32内的水通过引流棉柱341渗入清洁海绵34上,使得清洁海绵34湿润,储水槽35内的液面高于海绵套371的下端面,海绵套371吸水湿润,纱线从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之间水平通过,且清洁电机372驱动清洁辊37带动海绵套371转动,利用湿润的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对纱线进行擦拭清洁。这样不仅能够实现对纱线表面灰尘、毛羽等的清洁,而且使纱线表面提前湿润,湿润的纱线比干燥的纱线更容易快速上浆,而且浆液附着强度高,这就使得后续上浆机构4上浆时无需使用过多的浆液就可以很好地完成纱线上浆,降低浆液的浪费和滴落。
上浆:若干纱线从上浆板43上对应的上浆孔44内一一穿过,打开上浆支管453上的上浆阀4531,上浆罐45的浆料通过上浆管452、上浆支管453、加压喷头4532,从每个上浆孔44内侧壁的喷浆孔441喷向上浆孔44内的纱线上,实现纱线的上浆,多余的浆液落入上浆板43下方的上浆槽41内。采用这种加压喷涂的上浆方式无需采用压浆辊,一方面纱线不用在浆液中穿过向前输送,有效降低纱线上浆过程中向前送料受到的阻力,从而降低纱线的断线风险;另一方面纱线不用被压浆辊压入上浆槽41的浆液内,即使在上浆时发生断线,也方便断线接头的连接处理。其中,每个上浆孔44内侧壁圆周阵列设置至少四个开口朝向上浆孔44轴线的喷浆孔441,这样从多个角度对纱线进行喷浆,保证纱线表面能完全上浆,从而保证纱线的上浆效果。
清浆:常态时,清浆滚刷53位于上浆板43一侧且位于上浆孔44上方,避免清浆组件5影响从上浆孔44穿出的纱线的正常送料。需要清理上浆孔44时,竖直缸521先驱动清浆支架整体向下移动,使得若干清浆滚刷53与其对应的上浆孔44同轴;然后水平缸511驱动清浆板51沿清浆支架向靠近上浆板43方向移动,使得若干清洁滚刷一一插入对应的上浆孔44内;最后清浆电机533驱动若干清浆滚刷53在清浆板51上定位转动,实现对上浆孔44内壁的刷洗清理,完成清理后清浆板51及清浆支架整体复位即可。
烘干及断线牵引:纱线依次从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之间、进纱口611、进料间隙和出纱口612内经过。利用上烘筒621和下烘筒622实现对纱线的烘干,且其位于烘干箱61内,避免热量流失,并保证对上浆后纱线的烘干效果。当纱线在烘干箱61内断裂且其两端的断线检测机构7检测到断线时,通信控制断线处的电磁铁6427通电,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在电磁铁6427的吸附作用下,克服拉紧弹簧6426的拉紧相互贴合,利用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实现对断线的夹紧。然后伺服电机67工作,驱动送线杆641整体从烘干箱61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63滑动到烘干箱61另一端外侧,从而利用送线夹座642的夹线及送料杆的滑动,实现将纱线的端头牵引穿过烘干箱61,在烘干箱61外侧将送线夹座642上夹住的纱线端头与另一夹线机构8夹住的纱线端头连接。
断线检测:在纱线向前输送过程中,纱线带动检测轮73转动并对检测轮73施加压力,利用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分别实时监测检测轮73的转速和受到的压力。当发生断线时,检测轮73停止转动并失去纱线的压迫力,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检测不到转速和受到的压力,将信号通信反馈到控制台10,并通过控制台10通信控制其两侧的夹线机构8工作,实现对断纱两个端头的夹紧,便于纱线端头的重新连接。这样利用断线检测机构7实现对纱线各个位置进行断线自动检测,无需人工巡视,降低人工劳动强度,且便于快速确定断线位置。
夹线:若干纱线从检测轮73两侧夹线板81上对应的夹线槽811内穿过,当检测组件72检测到断线时,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通信反馈控制其两侧对应的微型缸84工作,微型缸84驱动压线块841向下移动卡入夹线槽811,实现对纱线的卡夹固定,便于后续对纱线端头的连接处理。
本发明通过在放料机构1、导线机构2、清纱机构3、上浆机构4、烘干机构6、导线机构2以及收卷机构9两两之间设置断线检测机构7,同时断线检测机构7两侧分别设置夹线机构8,实现上浆过程中纱线的断线自动检测,同时便于快速确定断线位置,且断线位置处的夹线机构8分别夹持纱线的两个端头,以便对断线进行接线处理。采用喷涂浆液的方式实现纱线的上浆,纱线无需被压入浆液中,且上浆前利用清纱机构3对纱线的灰尘和毛羽进行清理,不仅降低纱线上浆时的送线阻力,降低纱线的断线风险,而且便于纱线断线后的接线工作。利用送线组件64实现对在烘干箱61内断裂的纱线断头的自动牵引,便于在烘干箱61外侧对纱线进行断头接线。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依次设置的放料机构(1)、导线机构(2)、清纱机构(3)、上浆机构(4)、烘干机构(6)、导线机构(2)以及收卷机构(9),且其两两之间设有断线检测机构(7),每个所述断线检测机构(7)两侧分别设有夹线机构(8);还包括控制台(10),各机构与所述控制台(10)通信反馈连接,所述控制台(10)通信控制各机构工作及联动;
所述上浆机构(4)包括上端开口的上浆槽(41),且所述上浆槽(41)沿垂直于纱线送料方向水平设置;所述上浆槽(41)两端分别设有竖直设置的上浆支架(42),两个所述上浆支架(42)之间设有沿上浆槽(41)长度方向设置的上浆板(43),且所述上浆板(43)位于上浆槽(41)开口上方;所述上浆板(43)上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轴线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上浆孔(44),纱线从所述上浆孔(44)内穿过;每个所述上浆孔(44)内侧壁圆周阵列设有至少四个开口朝向上浆孔(44)轴线的喷浆孔(441),所述上浆板(43)内设有若干位于对应上浆孔(44)外周的喷浆腔(431),所述喷浆腔(431)与对应上浆孔(44)上的若干喷浆孔(441)连通;
所述上浆槽(41)一端设有上浆罐(45),所述上浆板(43)上方设有与其平行的上浆管(452),所述上浆管(452)与上浆罐(45)连通;所述上浆管(452)上连通有若干竖直设置且与其连通的上浆支管(453),若干所述上浆支管(453)与喷浆腔(431)一一对应连通,所述上浆支管(453)上设有若干与喷浆孔(441)一一对应的加压喷头(4532),且每根所述上浆支管(453)上设有上浆阀(4531);
所述烘干机构(6)包括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烘干箱(61),所述烘干箱(61)两端分别设有沿其宽度方向设置的进纱口(611)和出纱口(612);所述烘干箱(61)内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组烘筒组件(62),每个所述烘筒组件(62)包括沿烘干箱(61)宽度方向且上下对称设置的上烘筒(621)和下烘筒(622),所述上烘筒(621)和下烘筒(622)之间存在供纱线通过的过料间隙(63),且所述进纱口(611)、出纱口(612)和过料间隙(6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烘干箱(61)一端设有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送线组件(64),所述进纱口(611)和出纱口(612)两端分别设有沿烘干箱(61)长度方向设置的导向板(65),所述送线组件(64)包括沿烘干箱(61)宽度方向设置的送线杆(641),所述送线杆(641)两端滑动安装在位于其两端的导向板(65)上,且所述送线杆(641)上设有若干与上浆孔(44)一一对应的送线夹座(642);常态时,所述送线组件(64)位于进纱口(611)或出纱口(612)一侧且位于烘干箱(61)外,工作时,所述送线组件(64)从烘干箱(61)一端外侧穿过过料间隙(63)滑动到烘干箱(61)另一端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板(43)一侧设有清浆组件(5),所述清浆组件(5)包括沿上浆板(43)长度方向且竖直设置的清浆板(51),所述清浆板(51)两端设有竖直滑动安装在上浆支架(42)上的清浆支板(52),且所述清浆板(51)两端沿纱线送料方向滑动安装在清浆支板(52)上;所述清浆板(51)靠近上浆板(43)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定位转动的清浆滚刷(53),所述清浆滚刷(53)与上浆孔(44)一一对应配合,且其轴向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槽(41)和上浆罐(45)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上浆循环泵(46),且所述上浆槽(41)与上浆循环泵(46)的连通处设有上浆滤板(412);所述上浆槽(41)远离上浆罐(45)的一端设有清洗罐(47),所述上浆管(452)远离上浆罐(45)的一端和清洗罐(47)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清洗管(472);所述上浆槽(41)和清洗罐(47)之间设有将其连通的清洗循环泵(48),所述清洗罐(47)内设有清洗滤板(471),所述清洗管(472)与清洗罐(47)的连通处位于清洗滤板(471)下方,所述清洗循环泵(48)与清洗罐(47)的连通处位于清洗滤板(471)上方;所述上浆槽(41)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搅拌轴(411),所述搅拌轴(411)外壁环设有螺旋叶片(41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浆槽(41)靠近烘干机构(6)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上端开口的导浆槽板(413),所述导浆槽板(413)倾斜设置,且其靠近上浆槽(41)的一端为较低端并与上浆槽(41)连通;所述上浆槽(41)靠近清纱机构(3)的一侧设有沿其长度方向且竖直设置的防溅板(49),所述上浆槽(41)一侧设有竖直设置的导向杆(415),所述防溅板(49)两端设有竖直滑动安装在导向杆(415)上导向块(491),且所述导向杆(415)上套设有张力弹簧(416),所述张力弹簧(416)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导向块(491)和导向杆(415)底部;所述上浆槽(41)上端面转动安装有与防溅板(49)配合的限位块(414),所述限位块(414)的转动轴线竖直设置,常态时,所述限位块(414)下端面与防溅板(49)上端面抵接,且所述张力弹簧(416)被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线夹座(642)包括竖直设置且上端与送线杆(641)连接的侧夹板(6421),所述侧夹板(6421)底部设有沿送线杆(641)长度方向设置的下夹板(6422),所述下夹板(6422)一端与侧夹板(6421)固定连接,所述下夹板(6422)上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一端竖直滑动安装在侧夹板(6421)上的上夹板(6423),常态时,纱线从所述上夹板(6423)和下夹板(6422)之间穿过;所述上夹板(6423)上设有与侧夹板(6421)配合的限位口(6424),所述侧夹板(6421)穿设在限位口(6424)内,且侧壁设有位于上夹板(6423)上方并与上夹板(6423)平行的延伸板(6425);所述延伸板(6425)下端面和上夹板(6423)上端面之间设有竖直设置的拉紧弹簧(6426),所述上夹板(6423)下端面和下夹板(6422)上端面分别嵌设有相互配合的电磁铁(6427),所述电磁铁(6427)通电后上夹板(6423)向下滑动贴合下夹板(642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板(65)相互靠近的侧壁分别设有轴向沿烘干箱(61)宽度方向设置的驱动轮(651),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驱动轮(651)外套设有与其配合的传动带(652),所述传动带(652)上设有安装块(66),所述送线杆(641)两端分别可拆卸安装在安装块(66)上;其中一个所述驱动轮(651)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伺服电机(67),且所述伺服电机(67)上设有行程开关(6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纱机构(3)包括沿上浆板(43)长度方向设置的清纱架(31),所述清纱架(31)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且竖直滑动的储水箱(32),所述储水箱(32)底部沿其长度方形阵列设有若干出水孔(322),所述储水箱(32)底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并覆盖出水孔(322)的清洁海绵(34),所述清洁海绵(34)上端面设有若干与其一体成型的引流棉柱(341),所述引流棉柱(341)外设有塞设在出水孔(322)内且与储水箱(32)连通的引流管(342);所述储水箱(32)下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上端开口的储水槽(35),所述储水槽(35)内定位转动安装有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的清洁辊(37),所述清洁辊(37)外套设有海绵套(371),纱线从所述清洁海绵(34)和海绵套(371)之间水平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32)连接有带有加水阀(331)的加水管(33),所述储水箱(32)内设有与加水阀(331)通信控制连接的液位计(323);所述储水槽(35)连接有带有补水阀(361)的补水管(36),所述储水槽(35)内设有控制补水阀(361)启闭的浮力组件(38),所述浮力组件(38)包括水平设置的浮力杆(381),所述浮力杆(381)一端竖直滑动安装在储水槽(35)侧壁,另一端设有浮力球(382);所述浮力杆(381)上设有竖直向下设置的触发杆(383),所述储水槽(35)侧壁设有与补水阀(361)通信控制连接的补水开关(362),所述补水开关(362)位于触发杆(383)下方,且所述触发杆(383)接触补水开关(362)时,所述储水槽(35)内的液面与海绵套(371)的下表面齐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断线检测机构(7)包括沿上浆板(43)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架(71),所述检测架(71)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检测组件(72),每个所述检测组件(72)包括三个轴向沿检测架(71)长度方向设置的检测轮(73),每个所述检测轮(73)上环设有卡线槽(731),纱线呈S型绕过三个检测轮(73)的卡线槽(731);每个所述检测轮(73)一端连接有转速传感器(74),另一端连接有压力传感器(75),所述转速传感器(74)和压力传感器(75)与控制台(10)通信反馈连接,且与所述夹线机构(8)及送线组件(64)通信控制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线机构(8)包括设置在检测架(71)一侧且沿检测架(71)长度方向设置的夹线板(81),所述检测架(71)两端设有沿纱线送料方向设置的支撑板(82),所述夹线板(81)两端设置在支撑板(82)上;所述夹线板(81)上方设有与其平行且两端固定在支撑板(82)上的安装板(83),所述夹线板(8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阵列设有若干与上浆孔(44)一一对应的夹线槽(811),所述安装板(83)上设有若干竖直设置的微型缸(84),所述微型缸(84)的活塞杆向下穿过安装板(83),且其底部连接有与夹线槽(811)对应配合的压线块(841);每个所述检测组件(72)中的转速传感器(74)及压力传感器(75)与其两侧的微型缸(84)一一对应通信控制连接。
CN202211243942.3A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Active CN1153056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3942.3A CN115305663B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3942.3A CN115305663B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5663A true CN115305663A (zh) 2022-11-08
CN115305663B CN115305663B (zh) 2023-01-03

Family

ID=83867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3942.3A Active CN115305663B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0566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6562A (zh) * 2023-11-01 2023-12-01 南通泓金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的干燥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5465A (zh) * 2016-03-08 2016-04-2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浆纱机
CN110438689A (zh) * 2019-09-12 2019-11-12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及运用该上浆装置的纱线上浆工艺
CN111254609A (zh) * 2020-02-26 2020-06-09 江苏三盛纺织有限公司 浆纱生产线
CN112267240A (zh) * 2020-09-30 2021-01-26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浆纱生产线用的纱线断头检测装置
CN212771409U (zh) * 2020-07-16 2021-03-23 杭州明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混纺面料的浆纱机
CN113529304A (zh) * 2021-06-28 2021-10-22 桐乡市瑞炬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厂浆纱机的断纱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37500A (zh) * 2021-10-11 2021-12-03 江苏中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丝织品生产过程中表面绒毛清理装置
CN216712351U (zh) * 2022-01-10 2022-06-10 莆田市华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25465A (zh) * 2016-03-08 2016-04-27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浆纱机
CN110438689A (zh) * 2019-09-12 2019-11-12 嘉兴市昊鸣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纱线上浆装置及运用该上浆装置的纱线上浆工艺
CN111254609A (zh) * 2020-02-26 2020-06-09 江苏三盛纺织有限公司 浆纱生产线
CN212771409U (zh) * 2020-07-16 2021-03-23 杭州明华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混纺面料的浆纱机
CN112267240A (zh) * 2020-09-30 2021-01-26 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浆纱生产线用的纱线断头检测装置
CN113529304A (zh) * 2021-06-28 2021-10-22 桐乡市瑞炬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纺织厂浆纱机的断纱检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13737500A (zh) * 2021-10-11 2021-12-03 江苏中邦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丝织品生产过程中表面绒毛清理装置
CN216712351U (zh) * 2022-01-10 2022-06-10 莆田市华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整经机及浆纱机断纱检测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146562A (zh) * 2023-11-01 2023-12-01 南通泓金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的干燥装置
CN117146562B (zh) * 2023-11-01 2023-12-29 南通泓金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纺织面料的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05663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966263U (zh) 一种适用于清洗桶内壁的清洁装置
CN115305663B (zh) 一种纱线上浆用浆纱装置
CN214717789U (zh) 擦胶机构
CN210737106U (zh) 一种数码印花上浆装置
CN108166189B (zh) 一种织物清洁装置
CN113770189A (zh) 一种张力可控有自动润滑功能的拉丝机
CN108277648B (zh) 一种空气层面料的加工方法
CN112238029B (zh) 一种涂布装置
CN110424115B (zh) 绳状连续水洗机
CN209918185U (zh) 云母纸上胶装置
CN116575203A (zh) 一种纺织加工用纺织布料染色装置及方法
CN211771984U (zh) 一种浆纱机的上浆机构
CN210617596U (zh) 圆网自动清洗机
CN212550649U (zh) 一种拉幅定型机
CN219342541U (zh) 一种纺织品湿润装置
CN215561207U (zh) 一种布料清洗装置
CN220433208U (zh) 一种丝光机的去碱装置
CN219363920U (zh) 一种纺织品加工纺纱设备
CN219342567U (zh) 一种碱减量机
CN116714348B (zh) 一种自清洁网版印刷装置
KR20020000924A (ko) 강판 코팅롤의 수분 제거장치
CN214882280U (zh) 无纺布亲水处理设备
CN220166414U (zh) 一种纺织退浆后纺织线清洗装置
CN214219061U (zh) 一种用于服装加工用的清洗装置
CN220352319U (zh) 一种纺纱线纺纱预湿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