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91435A -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91435A
CN115291435A CN202211032259.5A CN202211032259A CN115291435A CN 115291435 A CN115291435 A CN 115291435A CN 202211032259 A CN202211032259 A CN 202211032259A CN 115291435 A CN115291435 A CN 115291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ing portion
backlight module
light guide
s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3225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91435B (zh
Inventor
何江
康报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K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K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K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K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3225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143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91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143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9143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9143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81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and light source in the lighting device peculiar to the adaptation to planar light guides, e.g. concerning packaging
    • G02B6/0086Positioning aspects
    • G02B6/0088Positioning aspects of the light guide or other optical sheets in the packag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挡块包括固定部和卡扣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扣部连接,所述底板对应所述挡块的位置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部一部分与所述侧板连接,另一部分落入到所述通槽内,所述卡扣部卡合在所述侧板的底面。本申请通过以上方式,避免反射片产生滑动时,导致反射片的位置偏移造成的光损失。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显示设备的需求越来越高,而显示设备中的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特性,必须依赖背光模组中光源发射出的光才能获得显示性能,由此可见,背光模组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液晶面板的显示品质。
目前,市场上的背光模组中导光板一般通过背板的支撑以及位于背板的一侧的挡块抵接进行相对固定的,而反射片通常夹设在导光板和背板的底板之间,由于反射片较薄,当反射片产生滑动时容易插入到挡块与背板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发生错位,导致光源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形成光损失,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如何防止反射片插入到挡块与背板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的位置偏移,导致光损失的情况发生,成为了本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以改善由于反射片插入到挡块与背板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的位置偏移,导致的光损失问题。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挡块包括固定部和卡扣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扣部连接,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固定部的位置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部一部分与所述侧板连接,另一部分落入到所述通槽内,所述卡扣部卡合在所述侧板的底面。
可选的,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发光源的一侧;所述挡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具有一预设距离,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预设距离等于所述导光板的最大膨胀的距离。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垂直于所述固定部以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形成L型的所述挡块,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不突出于所述侧板。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沿所述侧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扣部的长度;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结构。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以及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通槽的一端,均不突出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
可选的,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通槽的一端的表面均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反射片一侧的表面齐平。
可选的,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固定部对应所述限位滑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限位滑槽配合固定;所述限位滑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凸条的长度。
可选的,所述反射片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固定部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固定部处避让。
可选的,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部在水平方向上截面的宽度,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在水平方向上截面的长度。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上述的所述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一侧。
本申请针对挡块进行了改进,挡块包括固定部和卡扣部,在背板的底板对应固定部的位置上设置通槽,固定部的一部分与侧板连接后,另一部分落入到通槽内,同时,利用卡扣部卡合在侧板的底面,形成固定,当反射片朝挡块一侧进行滑动时,由于挡块的一端在背板的底板的通槽内,使得挡块在对应反射片的位置上不存在缝隙,因此反射片只能抵接到挡块的固定部上,而不会插入到挡块与背板之间的缝隙内,反射片的位置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偏移,这样就有效改善由于反射片插入到挡块与背板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的位置过度偏移,导致光源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形成的光损失问题以及带来的显示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的光利用率,继而提升了显示面板的显示品质。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示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背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挡块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挡块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背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其中,10、显示装置;100、背光模组;200、显示面板;110、背板;111、底板;112、通槽;120、侧板;121、限位滑槽;130、反射片;140、导光板;150、挡块;151、固定部;152、卡扣部;122、限位凸条;160、发光源;170、倒角结构;180、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申请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除非另有说明,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包括”及其任何变形,意为不排他的包含,可能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单元、组件和/或其组合。
另外,“中心”、“横向”、“上”、“下”、“左”、“右”、“垂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相对位置关系描述的,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的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和可选的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第一实施例的背板的局部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100,包括背板110、反射片130和导光板140,背板110包括底板111和侧板120,侧板120连接于底板111的边缘,反射片130设置在底板111和导光板140之间,背光模组100还包括挡块150,挡块150设置在侧板120与导光板140之间,且与侧板120连接;挡块150包括固定部151和卡扣部152,固定部151的一端与卡扣部152连接,底板111对应固定部151的位置设置有通槽112,固定部151一部分与侧板120连接,另一部分落入到通槽112内,卡扣部152卡合在侧板120的底面。
本申请在背光模组中额外设置了挡块,并针对挡块150进行了改进,挡块150包括固定部151和卡扣部152,在背板110的底板111对应固定部151的位置上设置通槽112,固定部151的一部分与侧板120连接后,另一部分落入到通槽112内,同时,利用卡扣部152卡合在侧板120的底面(即侧板靠近所述底板的端面),以完成固定,当反射片130朝挡块150一侧进行滑动时,由于挡块150的一端在背板110的底板111的通槽112内,使得挡块150在对应反射片130的位置上不存在缝隙,因此反射片130只能抵接到挡块150的固定部151上,而不会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内,反射片130的位置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偏移,这样就有效改善由于反射片130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130的位置过度偏移,导致发光源160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130,形成的光损失问题以及带来的显示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100的光利用率,继而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如图1所示,背光模组100还包括发光源160,发光源160设置在侧板120与导光板140之间,挡块150设置在导光板140远离发光源160的一侧;挡块150为弹性材料制成,挡块150与导光板140之间具有一预设距离,挡块150与导光板140之间的预设距离等于导光板140的最大膨胀的距离。
本申请中的挡块150具体可以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在背光模组10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背光模组100的光源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导光板140,导光板140在长时间的受热下会膨胀,而在发光源160不工作时,导光板140的温度又会下降形成收缩,这就导致了导光板140容易发生形变;因此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挡块150,在导光板140膨胀与挡块150接触时,可以利用挡块150的弹性力来缓冲来自导光板140的挤压力,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导光板140在膨胀接触到挡块150时,由于导光板140与挡块150之间互相挤压导致导光板140破裂的情况发生。
此外,由于导光板140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发生热胀冷缩的现象,因此需要在挡块150与导光板140之间预留一定的距离,来预防当导光板140发生形变时,对挡块150造成挤压,导致导光板140破裂的情况发生。而将挡块150与导光板140之间的预设距离设置为等于导光板140的最大膨胀距离,可以使导光板140在极限形变下,也不会对挡块150造成明显的挤压,进一步防止由于导光板140形变产生挤压导致的导光板140破裂的问题。
进一步的,卡扣部152垂直于固定部151以与固定部151共同形成L型的挡块150,卡扣部152远离固定部151的一端不突出于侧板120。
在将挡块150安装到背板110的过程中,固定部151的一端是沿着背板110的侧板120自上而下安装到通槽112内的,而由于整个挡块150采用的是弹性材料制成,因此L型的挡块150中,卡扣部152在穿过通槽112时会被通槽112的侧壁进行挤压,卡扣部152受到挤压以后收缩,直至卡扣部152完全穿过通槽112,直到通槽112不对卡扣部152造成挤压时,卡扣部152就会形成回弹,整个挡块150恢复成L型,卡扣部152卡合在侧板120的底面上,而固定部151的露出通槽112的部分与侧板120可以通过粘胶粘黏固定,另一部分通过卡扣部152在通槽112内形成与侧板120底面的卡合,使得整个挡块150能够稳定的固定在背板110上,并且卡扣部152卡合在侧板120的底面以后,卡扣部152远离固定部151的一端不突出于侧板120,这样可以利用侧板120对卡扣部152进行保护,避免卡扣部152从侧板120的位置受到碰撞,导致挡块150脱落的情况发生,此外还可以保证在安装前框时,可以保持前框处于平面而不发生歪斜,提升显示装置10的美观度。
此外,卡扣部152卡接在侧板120的底面后,卡扣部152远离侧板120的一侧以及固定部151插入通槽112的一端,均不突出于底板111远离反射片130的一侧。这样可以使得挡块150不会有多余的部分突出于底板111,使得挡块150能够被底板111保护起来,避免了显示装置10的其他结构与挡块150之间发生碰撞,导致挡块150脱落的情况发生,同时也提升了背板110的美观度。
图3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二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如图3所示,图3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1的改进,卡扣部152卡接在侧板120的底面后,卡扣部152远离侧板120的一侧的表面、固定部151插入通槽112的一端的表面均与底板111远离反射片130一侧的表面齐平。
即挡块150的固定部151插入通槽112内的部分等于通槽112的深度,使得挡块150的固定部151与通槽112的侧壁的接触面积更大,挡块150在通槽112中固定的更稳定,挡块150的固定部151可以持续的形成对反射片130的阻挡,防止反射片130继续滑动;同时,挡块150插入通槽112内的一端就能够弥补通槽112给背板110带来的空缺,将背板110的外表面通过挡块150进行填充,形成一个完整的外表面,有利于提升背板110的美观度。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背光模组100中,挡块150不仅仅可以设置在发光侧的侧板120上(其中,侧入式光源的背光模组中,发光源160设置的侧面,以及与发光源160相对的侧面为发光侧,其他侧面为非发光侧),在非发光侧的侧板120上也可以设置挡块150,而当反射片130相对于导光板140产生滑动时,不管朝发光侧还是非发光侧方向上进行滑动,当反射片130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时,都会进一步增大反射片130的位移距离,使得反射片130与导光板140之间出现明显的错位,导致错位漏光出现的光损失。
因而,本申请的挡块150,可以仅对应发光侧设置,也可以对应发光侧和非发光侧均设置,根据设计需求确定。
图4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三实施例的挡块的示意图,图4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1的改进,如图4结合图5所示,卡扣部152在沿侧板120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固定部151沿侧板120水平方向上的长度,通槽112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卡扣部152的长度;卡扣部152远离侧板120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结构170。
本实施例与上一个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将卡扣部152的长度进行了限定,当卡扣部152在沿侧板120水平方向上的长度等于固定部151沿侧板120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时,卡扣部152能够具有较大的与侧板120的底面接触的面积,使得挡块150能够更稳定的固定在侧板120上,而通槽112的长度可以大于卡扣部152的长度,使得卡扣部152更容易穿过通槽112卡扣在侧板120上,不仅方便挡块150的安装,还能提升挡块150在背板110上的稳定性,使得挡块150能够持续的阻挡反射片130,防止反射片130出现较大位移导致光损失的现象发生。
而当卡扣部152沿侧板120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固定部151沿侧板120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时,可以有效的减小挡块150的重量,例如,当卡扣部152的长度只有固定部151长度的一半时,挡块150的整体重量就减小了,而当通槽112的长度与卡扣部152的长度相等时,当挡块150通过卡扣部152卡扣到侧板120的底面上时,固定部151有一半是站在背板110的底板111上的,通过底板111对固定部151进行支撑,而固定部151的另一半通过卡扣部152与侧板120的底面卡合,这样不仅有效的减小了挡块150的重量,同时还对整个挡块150形成了局部支撑,防止了由于挡块150自重的原因导致的从通槽112处脱落问题,减小了背板110上的开口大小,提升了背板110的结构强度。
此外,如图5所示,在卡扣部152远离侧板120的一端设置倒角结构170,倒角结构170可以是弧型倒角,当然,也可以是斜倒角,即倒角结构170为一条斜边,本实施例仅以倒角结构170为弧型倒角作举例说明,当卡扣部152在穿过通槽112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弧型的倒角结构170与通槽112侧壁之间的接触,使得卡扣部152更容易进行收缩,从而更容易穿过通槽112卡合到侧板120的底面,更方便了挡块150的安装,节约了工时。
图6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7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挡块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四实施例的背板的局部示意图,如图6至图8所示,图6所示实施例是基于图1的改进,底板111靠近固定部15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121,固定部151对应限位滑槽12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122,限位凸条122与限位滑槽121配合固定;限位滑槽12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限位凸条122的长度。
本实施例与图1所示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本实施例中针对挡块150与背板110的底板111之间的连接方式进行了改进,由于在挡块150固定到背板110时,主要是依靠固定部151与侧板120之间的粘胶固定,以及卡扣部152卡合在侧板120的底面上形成的稳定固定,而固定部151在通槽112内的部分与底板111之间没有固定,当背光模组100受到外力作用时,固定部151很容易发生晃动。
因此,本申请通过在背板110的底板111靠近固定部151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121,固定部151对应限位滑槽121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122,当固定部151的一端落入通槽112内时,会首先通过固定部151上的限位凸条122滑入到背板110上的限位滑槽121内,使得限位滑槽121对固定部151进行限位,避免固定部151在安装时出现位置偏移,利用限位滑槽121对固定部151的安装位置进行校正;而在固定部151上的限位凸条122完全滑入到背板110的限位滑槽121内以后,卡扣部152卡扣到侧板120的底面上的同时,利用固定部151上的限位凸条122与背板110上的限位滑槽121进行配合固定,使得整个挡块150得到有效的固定,不容易发生晃动,避免了挡块150在长时间使用,或者受到外力作用导致脱落;使得挡块150可以持续的对反射片130进行阻挡,避免反射片130形成较大距离的滑动,有效改善由于反射片130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130的位置过度偏移,导致发光源160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130,形成的光损失问题以及带来的显示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100的光利用率,继而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图9为本申请背光模组的第五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如图9所示,反射片130靠近固定部151的一侧,且对应固定部151的位置设置有开口180,开口180在固定部151处避让。
由于反射片130较薄,当背光模组100受到外力作用使得反射片130相对于导光板140产生滑动,撞击到挡块150时,就可能会被挡块150的反作用力的影响下,导致反射片130发生弯曲变形,为了避免反射片130在滑动时与挡块150之间发生接触,本实施例在反射片130靠近挡块150的固定部151的一侧,且对应固定部151的位置设置开口180,开口180在固定部151处形成避让,使得反射片130在产生滑动时,都不会接触到挡块150,避免了由于反射片130撞击挡块150导致的反射片130发生形变,引起的光损失以及显示问题。
进一步,开口180的宽度大于固定部151在水平方向上截面的宽度,开口180的长度大于固定部151在水平方向上截面的长度。这样设计可以使得反射片130相对于导光板140朝向固定部151所在的方向滑动时,最终反射片130的开口180的两端会直接抵接到侧板120上,而反射片130的开口180处与固定部151之间还预留有一定的预设距离,这一预设距离范围可以在0.05毫米至0.2毫米之间;有效的减小了反射片130受到撞击的面积,缓解了反射片130的形变和发生弯曲的现象,避免了反射片130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内,使反射片130的位置过度偏移,导致发光源160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130,形成的光损失问题以及带来的显示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100的光利用率,继而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图10为本申请显示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200,显示装置10还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100,背光模组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入光面的一侧。
由于显示面板200本身不发光,背光模组100设置在显示面板200的入光面的一侧为显示面板200提供发光源,以保证显示面板200的正常显示;而在显示装置10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搬运或磕碰等因素,使背光模组100受到外力的作用,导致背光模组100中夹持在导光板140与背板110之间的反射片130产生滑动,反射片130相对于导光板140的位置发生偏移,使得发光源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130,形成光损失,降低了背光模组100的光利用率,影响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本申请针对显示装置10中的背光模组100进行了改进,具体的,通过对背光模组100中的挡块150进行了重新设计,挡块150包括固定部151和卡扣部152两个部分,在背板110的底板111对应固定部151的位置上设置通槽112,固定部151的一部分与侧板120连接后,另一部分落入到通槽112内,同时,利用卡扣部152卡合在侧板120的底面,形成固定,当反射片130朝挡块150一侧进行滑动时,由于挡块150的一端在背板110的底板111的通槽112内,使得挡块150靠近底板111的一端相对底板111与反射片130的接触面下沉,挡块150在对应反射片130的位置上不存在缝隙,因此反射片130只能抵接到挡块150的固定部151上,而不会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内,反射片130的位置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偏移,这样就有效改善由于反射片130插入到挡块150与背板110之间的缝隙,使反射片130的位置过度偏移,导致发光源160发出的部分光不能直接照射到反射片130,形成的光损失问题以及带来的显示问题,提升了背光模组100的光利用率,继而提升了显示面板200的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发明构思可以形成非常多的实施例,但是申请文件的篇幅有限,无法一一列出,因而,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上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各实施例或技术特征组合之后,将会增强原有的技术效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申请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反射片和导光板,所述背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的边缘,所述反射片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导光板之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挡块,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且与所述侧板连接;所述挡块包括固定部和卡扣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与所述卡扣部连接,
所述底板对应所述固定部的位置设置有通槽,所述固定部一部分与所述侧板连接,另一部分落入到所述通槽内,所述卡扣部卡合在所述侧板的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发光源,所述发光源设置在所述侧板与所述导光板之间,所述挡块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发光源的一侧;所述挡块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具有一预设距离,所述挡块与所述导光板之间的预设距离等于所述导光板的最大膨胀的距离。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垂直于所述固定部,以与所述固定部共同形成L型的所述挡块,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固定部的一端不突出于所述侧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在沿所述侧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固定部沿所述侧板水平方向上的长度,所述通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卡扣部的长度;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端设置有倒角结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以及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通槽的一端,均不突出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的表面、所述固定部插入所述通槽的一端的表面均与所述底板远离所述反射片一侧的表面齐平。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固定部对应所述限位滑槽的位置设置有限位凸条,所述限位凸条与所述限位滑槽配合固定;所述限位滑槽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限位凸条的长度。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片靠近所述固定部的一侧,且对应所述固定部的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所述固定部处避让。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的宽度大于所述固定部在水平方向上截面的宽度,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所述固定部在水平方向上截面的长度。
10.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入光面的一侧。
CN202211032259.5A 2022-08-26 2022-08-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529143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2259.5A CN115291435B (zh) 2022-08-26 2022-08-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32259.5A CN115291435B (zh) 2022-08-26 2022-08-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1435A true CN115291435A (zh) 2022-11-04
CN115291435B CN115291435B (zh) 2024-10-11

Family

ID=83832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32259.5A Active CN115291435B (zh) 2022-08-26 2022-08-26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9143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1533A (ja) * 2006-08-09 2008-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面状光源装置
KR20130043015A (ko) * 2011-10-19 2013-04-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광판 가이드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30208505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CN105353558A (zh) * 2015-11-16 2016-02-24 合一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US20170299804A1 (en) * 2015-09-22 2017-10-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ack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08805653U (zh) * 2018-09-18 2019-04-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749482U (zh) * 2020-09-30 2021-03-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M612751U (zh) * 2021-01-29 2021-06-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與顯示器
CN114935852A (zh) * 2022-05-31 2022-08-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41533A (ja) * 2006-08-09 2008-02-21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面状光源装置
KR20130043015A (ko) * 2011-10-19 2013-04-29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도광판 가이드부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30208505A1 (en) * 2012-02-15 2013-08-15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Backlight Module
US20170299804A1 (en) * 2015-09-22 2017-10-19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acklight source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105353558A (zh) * 2015-11-16 2016-02-24 合一智能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背光模组
CN208805653U (zh) * 2018-09-18 2019-04-30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212749482U (zh) * 2020-09-30 2021-03-19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M612751U (zh) * 2021-01-29 2021-06-01 中強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組與顯示器
CN114935852A (zh) * 2022-05-31 2022-08-2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1435B (zh) 2024-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97114B2 (en) Chassis for an illuminating unit, and an illuminating unit, a display device and a television receiver incorporating the chassis
EP2006729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JP510477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114935852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3287159B (zh) 曲面显示装置以及交通工具
CN215494450U (zh) 显示装置
CN214669696U (zh) 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37596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675446B (zh) 曲面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EP2261732B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US10185080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5291435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7766500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1529143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0606357U (zh)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JP2007057583A (ja) 液晶表示装置
JP462662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11568562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0153061A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5067036B2 (ja) 液晶モジュール
JP4653429B2 (ja) 取り付けフレーム
CN105759501B (zh) 直下式显示设备的灯条安装结构
CN115359726B (zh) 一种四曲面柔性显示装置
US11960114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CN210123508U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