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606357U -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606357U
CN210606357U CN201921420795.6U CN201921420795U CN210606357U CN 210606357 U CN210606357 U CN 210606357U CN 201921420795 U CN201921420795 U CN 201921420795U CN 210606357 U CN210606357 U CN 2106063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nel
display device
clamping
fram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42079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汉永
马吉航
唐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Visu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42079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606357U/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83774 priority patent/WO202103626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6063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6063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可以节省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制作工序,提升制作速度,降低制作成本。所述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和面板,以及用于连接固定面板和背板的边框,背板的侧边朝向面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边框包括位于背板和面板之间的第一侧板,以及与面板垂直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面板连接固定,第二侧板位于面板的侧边,第二侧板与弯折部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用于显示图像。

Description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显示装置例如电视机、电脑得到了极大的普及,人们对显示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除了对显示装置的画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之外,还对显示装置的外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期待将显示装置的边框做的更窄。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无边框的显示装置,包括背板、面板和边框,其中,边框的左侧边框、上侧边框和右侧边框包括位于面板和背板之间的连接板,面板与连接板连接固定,面板远离背板的一侧没有边框,进而实现无边框设计。
边框还包括与背板连接的侧板,侧板通过螺钉结构或者粘接结构与背板连接固定。当边框和背板之间采用螺钉结构连接固定时,需要在垂直于边框的方向安装螺钉,不仅会破坏边框的一体性,还会影响边框的美观性。当边框和背板之间采用粘接结构连接固定时,虽然可以避免螺接结构的问题,但是胶水粘接固定需要增加额外的粘接设备,并且需要对显示装置进行保压和保温工序,以增加粘接结构的可靠性。粘接方式的加工工序较多,进而会影响使显示装置的制作速度较慢,且制作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节省无边框显示制作工序,提升无边框显示制作速度,降低无边框显示制作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和面板,以及用于连接固定面板和背板的边框,背板的侧边朝向面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边框包括位于背板和面板之间的第一侧板,以及与面板垂直的第二侧板,第一侧板与面板连接固定,第二侧板位于面板的侧边,第二侧板与弯折部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和面板,以及用于连接固定面板和背板的边框,面板和背板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边框用于将面板与背板连接为一个整体。背板的侧边朝向面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边框包括位于背板和面板之间的第一侧板,第一侧板与面板连接固定,边框与面板连接固定的第一侧板位于面板的背板之间,面板远离背板的一侧没有边框,实现显示装置的无边框设计。边框还包括与面板垂直的第二侧板,第二侧板位于面板的侧边。第二侧板通过卡接结构与弯折部连接固定,使边框与背板连接固定,进而将面板与背板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相较于传统的边框与背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框与背板卡接固定,卡接结构设置在边框和背板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边框裸露在外的非接触面不会设置其他结构件,因此不会影响到边框的美观性。相较于边框和背板粘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边框和背板之间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固定,结构简单,组装时,只需要将边框卡在背板的弯折部上即可,操作方便,且无需专门粘接设备,以及保温、保压工序,可以节省制作工序,提升制作速度和效率,进而节省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卡接结构处的剖视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卡接结构处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背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边框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卡接结构为卡勾和卡勾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边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的抵靠部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1-背板;11-弯折部;2-面板;3-边框;31-第一侧板;311-凸缘;32-第二侧板;33-抵靠部;331-加强筋;4-卡接结构;41-卡接凸起;411引导斜面;42-卡接凹槽;421-第一侧壁;43-第一卡勾;44-第二卡勾;5-光学部件;51-反射片;52-光学板材;53-光学膜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
“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1和面板2,以及用于连接固定面板1和背板2的边框3,背板1的侧边朝向面板2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1,边框3包括位于背板1和面板2之间的第一侧板31,以及与面板2垂直的第二侧板32,第一侧板31与面板2连接固定,第二侧板32位于面板2的侧边,第二侧板32与弯折部11通过卡接结构4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1和面板2,以及用于固定背板1和面板2的边框3,面板1和背板2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边框3用于将背板1与面板2连接为一个整体。背板1的侧边朝向面板2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11,边框3包括位于背板1和面板2之间的第一侧板31,第一侧板31与面板2连接固定,边框3与面板2连接固定的第一侧板31位于面板2的背板1之间,面板2远离背板1的一侧,即面板的上方没有边框3,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无边框设计。边框3还包括与面板2垂直的第二侧板32,第二侧板32位于面板2的侧边,第二侧板32通过卡接结构4与弯折部11连接固定,使边框3与背板1连接固定,进而将面板2与背板1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相较于传统的边框与背板之间通过螺钉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边框3与背板1卡接固定,卡接结构4设置在边框3和背板1之间相互接触的表面上,边框3裸露在外的非接触面不会设置其他结构件,因此不会影响到边框的美观性。相较于边框3和背板1粘接固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无边框显示装置,边框3和背板1之间的通过卡接结构4连接固定,结构简单;组装时,只需要将边框3卡在背板1的弯折部11上即可,操作方便,且无需专门粘接设备,以及保温、保压工序,可以节省制作工序,提升制作速度和效率,进而节省无边框显示装置的制作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面板2与第一侧板31之间通过粘接结构连接固定,可选的,如图2所示,面板2与第一侧板31之间采用泡棉双面胶粘接固定。如图2所示,第二侧板32可以与面板2抵靠,第二侧板32用于限制面板2与边框3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方便边框3与面板2的连接固定。如图3所示,第二侧板32位于面板2靠近背板1的一侧,面板2与边框3之间完全依靠第一侧板31与面板2连接固定,此时,第二侧板32不与面板2接触。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卡接结构4包括卡接凸起41和卡接凹槽42,边框3和背板1连接固定时,卡接凸起41卡入卡接凹槽42内,从而将边框3和背板1连接固定在一起。如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卡接结构4包括位于弯折部11上的卡接凸起41,和位于第二侧板32上与卡接凸起41对应的卡接凹槽42。其中,卡接凸起41位于弯折部11的靠近所述第二侧板32的侧壁上,卡接凹槽42位于与卡接凸起41对应的位置。或者,卡接结构4包括位于弯折部11上的卡接凸起41,和位于第二侧板32上与卡接凸起41对应的卡接凹槽42。卡接凸起41和卡接凹槽42在边框2和背板1上的位置可以灵活调整。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如图7所示,卡接结构4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将边框3和背板1的弯折部11卡接固定,卡接结构4包括位于弯折部11上的第一卡勾43,和位于第二侧板32上的第二卡勾44。实施例一中的卡接结构4通过凸起和卡槽的配合完成卡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结构4通过两个相互配合的卡勾配合完成卡接。当边框3和背板1之间通过第一卡勾43和第二卡勾44卡接时,如图6所示,弯折部11与第二侧板32相对的两个侧面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而且,为了防止边框3沿显示装置所在平面产生位移,使第一卡勾43与第二卡勾44之间发生脱离,对边框3和背板1之间的安装精度要求较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如图2和图5所示,卡接结构4包括位于弯折部11上的卡接凹槽42,以及位于第二侧板32上与卡接凹槽42配合的卡接凸起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卡接结构4主要限制边框3和背板1之间沿显示装置厚度方向上的相对运动,卡接凸起41卡入卡接凹槽42内后,为了防止边框3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从弯折部11上滑落,卡接凸起41和卡接凹槽42之间包括垂直于显示装置厚度方向的搭接面。如图2所示,由于边框3的第一侧板31位于弯折部11的上方,且具有覆盖背板1的部分,安装时,边框3只能从上向下安装在背板1上。卡接凸起41从上向下伸入卡接凹槽42内。为了防止卡接凸起41从下向上从卡接凹槽42内滑出,卡接凹槽42的上侧壁,即卡接凹槽42靠近面板2的侧壁为第一侧壁421,第一侧壁421与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垂直。与卡接凹槽42向适应的,卡接凸起41上与第一侧壁421接触配合的侧壁与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图6和图8,边框3包括至少包括与显示装置三个侧边接触配合的边条,为了将边框3卡紧在背板1的弯折部11上,边框3的两个相对边条的第二侧板32之间的距离等于背板1上相对侧边的两个弯折部11之间的距离。由于卡接凸起41为凸出第二侧板32表面,为了使卡接凸起41能够从连接部11远离背板1的一端滑动至卡接凹槽42所在的位置,边框3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例如边框可以由塑料材质制成。边框3的边条是指,与背板1每个侧边配合的一段为边框3的一个边条。
如图2所示,为了方便卡接凸起41从上向下卡入卡接凹槽42的过程中,卡接凸起41靠近背板1一侧的侧壁与弯折部11远离背板1的一端发生抵靠,阻碍边框3从上向下插入弯折部1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在卡接凸起41上设置引导斜面411,引导斜面411为卡接凸起41靠近背板1的侧面,且沿垂直于第二侧板32方向,卡接凸起41靠近背板1一侧的厚度小于卡接凸起42靠近面板2一侧的厚度,从而形成引导斜面411。与卡接凸起41相适应的,卡接凹槽41的与卡接凸起41的引导斜面411接触配合的侧壁也是倾斜的。为了进一步便于安装,如图2所示,在弯折部11靠近面板1一端与第二侧板32配合的一边设置倒角。
通过卡接凸起41与卡接凹槽42之间的与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垂直的搭接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卡接凸起41从下向上从卡接凹槽42内滑出。但是,由于在卡接凸起41上设有引导斜面411,为了防止卡接凸起41从上向下从卡接凹槽42内滑出,如图2所示,第一侧板31位于弯折部11和面板2之间,且第一侧板31与弯折部11靠近面板2的一端抵靠。通过卡接凸起41与卡接凹槽42的搭接面,以及第一侧板31与弯折部11的抵靠,可以有效的防止边框3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产生相对于背板1的位移,增加卡接结构4的可靠性。
虽然边框3的相对的两个边条之间的距离等于背板1上两个相对侧边的弯折部11之间的距离,背板1的弯折部11可以限制边框3沿垂直于显示装置侧边的方向的运动;但是,由于边框3为弹性材料制成的,边框3容易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形变,并使卡接凸起41从卡接凹槽42内滑出。为了增加边框3与背板1之间连接固定的可靠性,防止边框3从背板1上脱离,如图9所示,边框3还包括位于与第二侧板32相对设置的抵靠部33,抵靠部33位于弯折部11的与第二侧板32相对的一侧,抵靠部33和第二侧板32分别位于弯折部11的相对的两侧,且抵靠部33与弯折部11抵靠,第二侧板32页与弯折部11抵靠。第二侧板32和抵靠部33配合,一起限制边框3沿垂直于显示装置侧边的方向的运动。即使边框3受到外力的作用,第二侧板32和抵靠部33配合也可以减小边框3的形变大小,进而防止卡接凸起41从卡接凹槽42内滑出,增加边框3与背板1之间连接固定的可靠性。
第二侧板32可以位于弯折部11的远离面板2的一侧,也可以位于弯折部11的靠近面板2的一侧。为了提升边框3裸露在显示装置外侧的部分美观性,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如图9所示,将第二侧板32设置于弯折部11的远离面板2的一侧,与之相适应的,抵靠部33位于弯折部11的靠近面板2的一侧。
需要说明的是,抵靠部33的形状和结构可以有很多种,例如抵靠部33可以为垂直于第一侧板31的凸起,或者沿显示装置厚度方向延伸的柱状结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为了增加抵靠部33与弯折部11之间的接触面积,抵靠部33为平板形状,抵靠部33与第二侧板32平行,且抵靠部33的一侧与第一侧板31连接固定,另一侧为自由端。
如图2和图6所示,弯折部11上靠近所述面板的一侧,与卡接凹槽42相对的位置处朝向远离第二侧板32一侧的凸起。为了防止抵靠部33与弯折部11抵靠时,直接抵靠在卡接凹槽42后面的凸起上,将卡接凹槽42顶变形,卡接结构4和抵靠部33沿显示装置的周向错开设置。
为了增加背板1与边框3之间连接固定的可靠性,卡接结构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卡接结构4沿着显示装置的周向均匀分布。其中,显示装置的每个侧边都具有至少两个卡接结构4,且根据显示装置的大小,和显示装置的侧边的长度可以灵活的增加或者减少卡接结构4的数量,以能够将边框3和背板1可靠的连接固定在一起为准。
参照图6,为了防止边框3发生变形,导致卡接凸起41从卡接凹槽42内滑出,使边框3和背板1之间连接失效,抵靠部3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抵靠部33沿显示装置的周向均匀分布。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如图1、图2和图9所示,还包括光学部件5,光学部件5位于第一侧板31和背板1之间,为了防止面板2和光学部件5之间产生干扰,第一侧板31靠近光学部件5的一侧朝向光学部件5所在的位置突出形成凸缘311,通过凸缘311增加面板2与光学部件5之间的间距,从而防止面板2和光学部件5之间产生干扰。凸缘311靠近光学部件5的一侧与光学部件5平行,以增加凸缘311与光学部件5之间的接触面积,当两者之间存在压力时,减小两者之间的压强。凸缘311将光学部件5压紧在背板1上,且凸缘311与光学部件5连接固定。如图1所示,光学部件5包括反射片51、光学板材52以及光学膜片53,反射片51、光学板材52和光学膜片53沿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的。
为了增加抵靠部33的结构强度,防止抵靠部33发生变形,如图6所示,在凸缘311和抵靠部33之间设有支撑筋331。支撑筋331与抵靠部33垂直,一端与抵靠部33远离第二侧板32的一侧抵靠,另一端与凸缘311抵靠。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背板和面板,以及用于连接固定所述背板和所述面板的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的侧边朝向所述面板的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边框包括位于所述背板和所述面板之间的第一侧板,以及与所述面板垂直的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面板连接固定,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面板的侧边,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弯折部通过卡接结构连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弯折部上的卡接凸起,和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与所述卡接凸起对应的卡接凹槽;或,
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位于在所述弯折部上的卡接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与所述卡接凹槽对应的卡接凸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将所述边框和所述背板卡接固定,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弯折部上的第一卡勾,和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的第二卡勾。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弯折部上的卡接凹槽,和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上与所述卡接凹槽配合的卡接凸起,所述卡接凹槽靠近所述面板的侧壁为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显示装置的厚度方向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凸起设有引导斜面,所述引导斜面为所述卡接凸起靠近所述背板的侧面,沿垂直于第二侧板方向,所述卡接凸起靠近所述背板一侧的厚度小于所述卡接凸起靠近所述面板一侧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板位于所述弯折部和所述面板之间,且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弯折部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抵靠。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还包括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的抵靠部,所述抵靠部位于所述弯折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一侧,且所述抵靠部与所述背板的所述弯折部抵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和所述抵靠部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周向错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结构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卡接结构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周向均匀分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边框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部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抵靠部沿所述显示装置的周向均匀分布。
CN201921420795.6U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Active CN2106063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0795.6U CN21060635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PCT/CN2020/083774 WO2021036269A1 (zh) 2019-08-28 2020-04-08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420795.6U CN21060635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606357U true CN210606357U (zh) 2020-05-22

Family

ID=70690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420795.6U Active CN210606357U (zh) 2019-08-28 2019-08-28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60635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631A (zh) * 2020-08-31 2020-1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屏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53631A (zh) * 2020-08-31 2020-12-08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显示屏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998150B1 (en) Curved screen attaching device
US11930291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US20100321605A1 (en) Liquid crystal module
CN109765715B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10606357U (zh)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CN104823101A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10491283A (zh) 一种无边框显示装置
US11800052B2 (en) Display module and television
TWI476485B (zh) 光學膜片限位結構
WO2021036269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M482084U (zh) 無膠框框架式背板結構
CN218413846U (zh) 显示装置
JP6734108B2 (ja) コーナーカバー
CN217157000U (zh) 一种无边框曲面显示器模组
CN109087583B (zh) 一种背板装配结构及显示装置
CN112698531A (zh) 一种无中框的车载背光模组
CN220080504U (zh) 一种墙板
CN115334789B (zh) 边框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7985152U (zh) 一种连接机构及含有其的高拍仪
CN115324336B (zh) 拉片固定件及模板拉片结构
CN209765385U (zh) 一种触摸屏贴合结构及智能交互平板
CN114200705B (zh) 显示模组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3240748U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960871B (zh) 投影屏幕及激光投影系统
CN219866991U (zh) 支架组件及双屏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