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5543B -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5543B
CN115285543B CN202211024245.9A CN202211024245A CN115285543B CN 115285543 B CN115285543 B CN 115285543B CN 202211024245 A CN202211024245 A CN 202211024245A CN 115285543 B CN115285543 B CN 1152855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ergy storage
storage mechanism
mechanical energy
baffle
pass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424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5543A (zh
Inventor
陈阵
张萧笛
陶艳红
邓莉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a Zoomlion Environmental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2424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55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55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55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55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55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90/00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for large containers
    • B65D90/52Anti-slosh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PVEHICLES ADAPTED FOR LOAD TRANSPORTATION OR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00Vehicles adapted to transport, to carry or to comprise special loads or objects
    • B60P3/22Tank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抑荡装置包括被动蓄能机构、主动释能机构和控制模组。被动蓄能机构用于吸收运输罐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主动释能机构设置于运输罐上并与被动蓄能机构连接;控制模组,被配置为用于获取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并当被动蓄能机构产生的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主动释能机构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本申请公开的抑荡装置实现了主动抑荡,缩短了抑荡所需时间,提高抑荡效果。

Description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运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背景技术
液态罐体类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刹车和颠簸等路况会使液体在罐内晃荡对车辆造成的交变冲击,由此会对车身结构产生较大交变载荷,这种晃荡不仅影响此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体验和刹车效果,并且较大交变冲击还会降低车身结构件的疲劳寿命。
虽然目前大部分的罐体内设有防波板,进行被动抑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车辆行驶中液体晃荡对整车造成的影响,但是这种被动的抑荡效果不明显,且抑荡时间长。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达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抑荡装置,应用于运输罐,所述抑荡装置包括:
被动蓄能机构,用于将所述运输罐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
主动释能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输罐上并与所述被动蓄能机构连接;和
控制模组,被配制为:
用于获取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并当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产生的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主动释能机构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所述机械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控制模组包括检测器和控制器;
所述检测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检测器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的大小;
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主动释能机构,所述控制器获取所述机械能并与所述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主动释能机构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所述机械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被动蓄能机构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周面与所述运输罐的内壁滑动配合,且所述挡板的宽面与所述运输罐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平行,所述挡板用于承受所述运输罐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和
第一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用于将所述挡板所受的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缓冲组件包括:
缓冲支架,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连接;和
第一弹簧件,设置于所述缓冲支架与所述挡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支架和所述挡板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被动蓄能机构还包括导向组件,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多个导向滑杆,分别设置于所述运输罐的内壁上,并沿所述运输罐的内壁的四周分布,所述导向滑杆沿所述运输罐的长度方向延伸;
多个导向滑套,分别设置于所述挡板上,所述导向滑套可滑动地套设于相应的所述导向滑杆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被动蓄能机构包括:
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运输罐的内壁枢转连接,且所述挡板的宽面与所述运输罐沿长度方向的纵截面垂直,所述挡板用于承受所述运输罐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和
第二缓冲组件,设置于所述挡板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组件用于将所述挡板所受的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缓冲组件包括:
滑块组件,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挡板上;
缓冲滑杆,一端设置于所述运输罐的内壁上,另一端沿所述运输罐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滑块组件,所述滑块组件与所述缓冲滑杆为滑动配合;和
第二弹簧件,套设于所述缓冲滑杆上,所述第二弹簧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块组件包括:
滑块本体,所述挡板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沿所述挡板远离枢转连接处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杆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挡板通过枢转连接处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所述滑块本体与所述限位杆滑动配合;和
耳座套,铰接于所述滑块本体的一侧,所述耳座套套设于所述缓冲滑杆上,所述挡板上设有供所述缓冲滑杆穿过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杆的长度方向一致。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上设有检修口,所述挡板上还可拆卸地设有检修门,所述检修门用于封闭所述检修口。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挡板上设有过流阻尼孔群,所述过流阻尼孔群分布于所述挡板的宽面。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动释能机构包括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运输罐上,且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贯穿所述运输罐的壁厚并与所述运输罐内的所述被动蓄能机构连接。
为达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抑荡方法,应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抑荡装置,所述抑荡方法包括:
获取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
在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主动释能机构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
复位所述被动蓄能机构和所述主动释能机构,再次执行所述获取机械能的步骤,直到所述机械能小于所述预设值。
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抑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械能不再增大的情况下,控制主动释能机构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
为达上述目的,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运输罐,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抑荡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抑荡装置设置于所述运输罐沿长度方向的一端。
为达上述目的,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运输车,包括车架及上述第三方面提供的运输罐,所述运输罐设置于所述车架上。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其中,抑荡装置中,被动蓄能机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运输罐内,通过被动蓄能机构吸收所述运输罐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并将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当被动蓄能机构产生的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模组用于控制主动释能机构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被动蓄能机构中的机械能,以此削弱液体晃荡时产的冲击力,达到抑荡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抑荡装置通过被动蓄能机构、主动释能机构和控制模组的精确配合,实现主动抑制运输罐内液体晃荡带来的冲击。可以理解的,当液体晃荡越厉害,产生的冲击力也越大,被动蓄能机构产生的机械能就会快速达到预设值,从而通过控制模组可以控制主动释能机构快速响应,以在最短时间削弱液体晃荡时产的冲击力,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抑荡所需时间,提高抑荡效果。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抑荡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输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抑荡装置中一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A至图5F示出了图2所示运输车抑荡过程中各状态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运输车中抑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运输车中抑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抑荡装置中另一种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抑荡装置;110、被动蓄能机构;111、挡板;1111、检修门;1112、限位杆;1113、避让槽;112、第一缓冲组件;1120、缓冲支架;1121、第一弹簧件;113、导向组件;1130、导向滑杆;1131、导向滑套;1132、安装座;1133、缓冲滑套;114、第二缓冲组件;1140、滑块组件;1141、滑块本体;1142、耳座套;1143、缓冲滑杆;1144、第二弹簧件;1145、支撑杆;120、主动释能机构;121、直线驱动机构;1210、缸体;1211、输出轴;1212、抵推滑套;130、控制模组;131、控制器;132、检测器;200、运输罐;300、运输车;310、车架;320、安装架;
F、冲击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申请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示例性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荡装置100,应用于运输罐200,抑荡装置100用于对运输罐200中的液体进行抑荡。
在本实施例中,抑荡装置100包括被动蓄能机构110、主动释能机构120和控制模组130。其中,被动蓄能机构110可活动地设置于运输罐200内,被动蓄能机构110用于吸收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F,并将冲击力F转换为机械能。主动释能机构120设置于运输罐200上并与被动蓄能机构110连接。
其中,可以理解的,被动蓄能机构110可吸收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F,并将冲击力F中至少部分地转换为机械能。
控制模组130被配制为:用于获取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并当被动蓄能机构110产生的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模组130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否则,控制模组130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不执行释放动作。其中,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取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可以是直接获取或间接获取。
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抑荡方法,应用于上述提供的抑荡装置100,抑荡方法包括一下步骤:
S100:获取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S200:在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可以理解的,控制模组130获取了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将机械能与预设值进行比较,该预设值为控制模组130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动作的临界值。由此,当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模组130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之后执行步骤S300;当机械能小于预设值时,控制模组130不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动作,从而也无需再执行步骤S300,直接回到步骤S100中持续获取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S300:复位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和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再次执行所述获取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的步骤,直到所述机械能小于所述预设值。考虑到液体晃荡时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由此需要对被动蓄能机构110和主动释能机构120复位,以抑制液体晃荡时下一周期的冲击。可以理解的,每次执行完上述步骤后,液体晃荡产生的冲击力F会得到削弱,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冲击力F会越来越小,直到冲击力F通过被动蓄能机构110转化后的机械能小于预设值,完成抑荡。
进一步的,控制模组130包括检测器132和控制器131。检测器132与控制器131电性连接,检测器132用于实时检测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的大小。
控制器131连接主动释能机构120,控制器131获取机械能并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31用于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释放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可选地,控制器131可选择为PLC、工业电脑或工控机。应当理解的,上述仅是举例说明,不作为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抑荡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械能不再增大的情况下,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换而言之,即使机械能达到了预设值或超过预设值,也不第一时间启动主动释能机构120,只有在机械能不再增大,即液体对挡板111的冲击力F达到最大,再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释放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最大程度的避免抑荡装置100复位时与液体产生二次冲击,导致主动激荡。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提供的抑荡装置100通过被动蓄能机构110吸收所述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F,并将冲击力F转换为机械能;当被动蓄能机构110产生的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模组130用于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释放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以此削弱液体晃荡时产的冲击力F,达到抑荡效果。本申请提供的抑荡装置100通过被动蓄能机构110、主动释能机构120和控制模组130的精确配合,实现主动抑制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带来的冲击。可以理解的,当液体晃荡越厉害,产生的冲击力F也越大,被动蓄能机构110产生的机械能就会快速达到预设值,从而通过控制模组130可以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快速响应,以在最短时间削弱液体晃荡时产的冲击力F,从而极大地缩短了抑荡所需时间,提高抑荡效果。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荡装置100,用于对运输罐200中的液体进行抑荡。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一的技术基础上做出的改进,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一,区别之处在于:
在本实施例中,被动蓄能机构110包括挡板111和第一缓冲组件112。其中,挡板111的外周面与运输罐200的内壁为滑动配合,且挡板111的宽面与运输罐200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平行。可以理解的,挡板111可沿运输罐200的长度方向滑动,由此,挡板111用于承受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
第一缓冲组件112设置于挡板111与主动释能机构120之间,第一缓冲组件112用于将挡板111所受的冲击力F转换为机械能,即将液体晃荡产生的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第一缓冲件冲击力F后,可以起到吸振缓冲的效果,减少晃荡的液体对整个抑荡装置100的冲击,延长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3及图6,进一步的,第一缓冲组件112包括缓冲支架1120和第一弹簧件1121。其中,缓冲支架1120设置于主动释能机构120与挡板111之间,且缓冲支架1120与主动释能机构120连接。第一弹簧件1121设置于缓冲支架1120与挡板111之间,且第一弹簧件1121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支架1120和挡板111连接。
可选地,第一弹簧件1121为压缩弹簧。
请参阅图3、图5A至图5F及图6,由此,可以理解的,当挡板111受到来自液体晃荡产生的冲击时,冲击力F直接作用于挡板111上,挡板111会挤压第一弹簧件1121,以使得第一弹簧件1121发生形变,从而将冲击力F转换为第一弹簧件1121的机械能,具体为弹性势能。当机械性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模组130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驱动缓冲支架1120朝背向挡板111的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弹簧件1121恢复形变,释放弹性势能。之后在控制模组130控制下主动释能机构120带动被动蓄能机构110回到初始位置,等待下一次抑荡动作。
当机械性能小于预设值时,第一弹簧件1121会在冲击力F自动减弱后恢复形变,推动挡板111抵抗冲击力F的方向移动,进行被动抑荡。
请一并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11上设有检修口(图未示),挡板111上还可拆卸地设有检修门1111,检修门1111用于封闭检修口。当需要检修时,拆卸检修门1111,操作人员穿过检修口即可进行检修工作。
进一步的,检修门1111通过销轴或者合页枢转安装在挡板111上,且挡板111相对枢转连接的一侧设有锁具,通过锁具将检修门1111与挡板111进行固定,以限制检修门1111相对挡板111活动,从而封闭检修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挡板111上设有过流阻尼孔群(图未示),过流阻尼孔群分布于挡板111的宽面。其中,阻尼孔群由孔径较小的多个小孔组成,可选地,小孔的孔径为3~10mm。运输罐200内的液体在通过小孔时,会受到阻力,从而减弱冲击力F,起到一定的被动抑荡效果。
请参阅图2、图3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被动蓄能机构110还包括导向组件113,用于为挡板111的滑动提供导向,防止挡板111偏离运动轨迹出现卡死的问题,同时减少挡板111滑动时的摩擦力。
导向组件113包括多个导向滑杆1130和多个导向滑套1131。多个导向滑杆1130分别设置于运输罐200的内壁上,并沿运输罐200的内壁的四周分布。可选地,多个导向滑杆1130沿运输罐200的内壁的四周均匀分布。
其中,导向滑杆1130沿运输罐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导向滑杆1130的两端通过安装座1132安装在运输罐200的内壁上。多个导向滑套1131分别设置于挡板111上,导向滑套1131可滑动地套设于相应的导向滑杆1130上。在本实施例中,导向滑套1131的数量与导向滑杆1130的数量对应。
应当理解的,上述导向滑杆1130和导向滑套1131的数量可根据运输罐200内径大小进行设置或者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导向滑杆1130和导向滑套1131的数量均可以是两个、三个、四个或其它数量。在本实施例中,不对导向滑杆1130和导向滑套1131的数量进行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可以在导向滑杆1130的两端设置机械限位块,对挡板111的滑动行程进行机械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弹簧件1121套设在导向滑杆1130上,且第一弹簧件1121的数量与导向滑杆1130的数量对应。由此每个导向滑杆1130上均套设有一个第一弹簧件1121。第一弹簧件1121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支架1120与挡板111连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弹簧件1121设置于缓冲支架1120与挡板111之间,且第一弹簧件1121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支架1120与挡板111连接。其中,第一弹簧件1121可设置为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缓冲支架1120的外周面设置有缓冲滑套1133,缓冲滑套1133的数量与导向滑杆1130的数量对应,且缓冲滑套1133套设在对应的导向滑杆1130上,由此,缓冲支架1120可通过缓冲滑套1133沿导向滑杆1130滑动,从而对缓冲支架1120起滑动导向作用。
请参阅图3,主动释能机构120包括直线驱动机构121和动力供应站,直线驱动机构121设置于运输罐200上,且直线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贯穿运输罐200的壁厚并与运输罐200内的被动蓄能机构110的缓冲支架1120连接。动力供应站用于为直线驱动机构121提供动力。
在一些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121可选择为油缸或气缸。在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121选择为油缸,动力供应站为液压站。其中,油缸包括缸体1210和输出轴1211。油缸安装时,缸体1210与运输罐200连接且位于运输罐200外侧,油缸的输出轴1211贯穿运输罐200的壁厚并与运输罐200内的被动蓄能机构110的缓冲支架1120连接。
进一步的,检测器132可选择为油压传感器,油压传感器设置于油缸无杆腔的出口管路上,用于实时检测油缸无杆腔的出口处的油压。
可以理解的,当第一弹簧件1121受压变形后会产生抵抗变形的反作用力,该反作用力会作用在缓冲支架1120上,由于缓冲支架1120与输出轴1211连接,所以会通过输出轴1211带动缸体1210内的活塞挤压无杆腔的液压油,从而使得无杆腔的出口处的油压升高。进一步的,通过换算可以用油压的大小表示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由此,通过油压传感器实时检测油缸无杆腔的出口处的油压,可以间接地获得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
由此,通过对油压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预设值比较,在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站向油缸的有杆腔进油,油缸的无杆腔回油,从而驱动油缸的输出轴1211收缩并带动缓冲支架1120向远离挡板111的方向移动,以释放第一弹簧件1121中的弹性势能,完成一次主动抑荡。之后通过控制阀控制液压站向油缸的无杆腔进油,有杆腔回油,以驱动输出轴1211伸出,从而带动被动蓄能机构110整体复位,等待执行下一次抑荡。重复上述步骤,直到当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小于预设值时,完成抑荡。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油压传感器传回的数据进行处理,并与预设值比较,在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且弹性势能不再增大的情况下,再控制油缸的输出轴1211收缩。
进一步的,通过油压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可计算出第一弹簧件1121的压缩量,根据压缩量控制油缸输出轴1211的收缩行程,从而保证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完全释放。
还需要说明的,在释放弹性势能时油缸应快速收缩。在进行被动蓄能机构110整体复位时,油缸应缓慢伸出,避免造成运输罐200内的液体再次激荡。
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器132可选择为远传压力表,远传压力表与控制器131为无线通讯连接。
实施例三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抑荡装置100,用于对运输罐200中的液体进行抑荡。本实施例是在上述实施例二的技术基础上做出的改进,相比于上述实施例二,区别之处在于:
请参阅图7和图8,在本实施例中,被动蓄能机构110包括挡板111和第二缓冲组件114。挡板111与运输罐200的内壁枢转连接,具体是通过枢转轴实现挡板111与运输罐200的内壁枢转连接。进一步的,挡板111的宽面与运输罐200沿长度方向的纵截面垂直。
由此,挡板111在承受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F时,在冲击力F的作用下挡板111绕枢转轴摆动,并且在摆动的过程中,挡板111的宽面与运输罐200沿长度方向的纵截面保持垂直。
第二缓冲组件114设置于挡板111与主动释能机构120之间,第二缓冲组件114用于将挡板111所受的冲击力F转换为机械能。
具体的,第二缓冲组件114包括滑块组件1140、缓冲滑杆1143和第二弹簧件1144。其中,滑块组件1140可活动地设置于挡板111上,至少一个缓冲滑杆1143,至少一个缓冲滑杆1143平行布置,且每个缓冲滑杆1143一端设置于运输罐200的内壁上,另一端沿运输罐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滑块组件1140,滑块组件1140与缓冲滑杆1143为滑动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缓冲滑杆1143设有两个,每个缓冲滑杆1143的另一端设置支撑杆1145,支撑杆1145安装在运输罐200的内壁上,支撑杆1145可起到支撑缓冲滑杆1143的作用,提高缓冲滑杆1143的稳定性,同时支撑杆1145位于缓冲滑杆1143的端部,可限制滑块组件1140在缓冲滑杆1143的滑动行程,避免滑块组件1140脱出缓冲滑杆1143。
第二弹簧件1144设置有两个,两个第二弹簧件1144分别套设于两个缓冲滑杆1143上,第二弹簧件1144的一端与滑块组件1140连接,另一端与主动释能机构120连接。
主动释能机构120为直线驱动机构121,直线驱动机构121继续选用上述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方案。在本实施例中,直线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上设置有两个抵推滑套1212,两个抵推滑套1212分别可滑动地套设于相应的缓冲滑杆1143上,抵推滑套1212由直线驱动机构121驱动沿缓冲滑杆1143滑动。其中,抵推滑套1212与第二弹簧件1144远离滑块组件1140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挡板111在摆动过程中不卡死,所以将滑块组件1140滑动设置于挡板111上。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滑块组件1140包括滑块本体1141和两个耳座套1142。
其中,挡板111设有限位杆1112,限位杆1112沿挡板111远离枢转连接处的方向延伸,且限位杆1112的延伸方向与挡板111通过枢转连接处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滑块本体1141与限位杆1112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杆1112位于挡板111通过枢转连接处的中心线为平行布置。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杆1112位于挡板111通过枢转连接处的中心线重合。
两个耳座套1142分别铰接于滑块本体1141的两侧,耳座套1142套设于缓冲滑杆1143上,挡板111上设有供缓冲滑杆1143穿过的避让槽1113,避让槽1113的长度方向与限位杆1112的长度方向一致。其中,第二弹簧件1144分别连接的是耳座套1142与抵推滑套1212。
可选地,第二弹簧件1144为压缩弹簧。
进一步的,挡板111可与运输罐200的内壁的底部、顶部或侧部进行枢转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示意的是挡板111可与运输罐200的内壁的底部枢转连接,初始状态,挡板111为竖直设置,挡板111的宽面与运输罐200沿径向的横截面平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初始状态,挡板111倾斜布置,挡板111的宽面与运输罐200沿径向的横截面呈预设角度,该预设角度的范围可以是大于0°,且小于等于35°。
可以理解的,当挡板111受到冲击摆动时,滑块本体1141会沿限位杆1112滑动,两个耳座套1142沿缓冲滑杆1143滑动并压缩第二弹簧件1144,由此通过第二弹簧件1144将冲击力F转换为第二弹簧件1144的弹性势能,同时第二弹簧件1144会给予抵推滑套1212一个反作用力。后续直线驱动机构121及检测器132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继续沿用上述实施例二中提供的方案,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输罐200,运输罐200包括至少一个抑荡装置100,该抑荡装置100由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任意一个实施例提供。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抑荡装置100设有两个,两个抑荡装置100设置于运输罐200沿长度方向的两端,且两个抑荡装置100为对称布置,两个抑荡装置100协同工作极大地缩短抑荡时间,提升抑荡效果。
本实施例还一并提供了一种运输车300。运输车300包括车架310及根据上述的运输罐200,运输罐200设置于车架310上,车架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主动释能机构120的安装架320。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架320用于安装主动释能机构120中的直线驱动机构121,用以为直线驱动机构121提供支撑。
本实施例提供的运输车300的抑荡过程如图5A至图5F所示,请一并参阅图3,具体的:图5A示出了运输车300平稳行驶前运输罐200中的液体相对平稳;图5B示出了运输车300突然停车或减速时运输罐200中的液体因惯性开始产生晃荡,并且此时液体首先给运输罐200中右端的抑荡装置100产生冲击,使得位于运输罐200右端的抑荡装置100中的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第一弹簧件1121压缩,吸收冲击力F,并将冲击力F转换为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机械能);图5C示出了位于运输罐200右端的抑荡装置100中的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的示意图;图5D示出了位于运输罐200右端的抑荡装置100完成抑荡并复位,同时液体晃荡产生的冲击力F(相对减弱)开始转向运输罐200左端的抑荡装置100,此时位于运输罐200左端的抑荡装置100中的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第一弹簧件1121压缩,吸收冲击力F,并将冲击力F转换为第一弹簧件1121的弹性势能(机械能);图5E示出了位于运输罐200左端的抑荡装置100中的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的示意图;图5F示出了运输罐200中液体完成抑荡后的状态示意图。应当理解的,上述图5A至图5F仅示意了运输罐200左右两端的抑荡装置100各执行了一次抑荡作业,实际抑荡过程中运输罐200左右两端的抑荡装置100根据液体的晃荡程度各需执行多次抑荡作业。
需要说明的,如图2所示视角,上文中描述的运输罐200的长度方向为如图2所示视角的左右方向,运输罐200的宽度方向为如图2所示视角垂直于纸面的方向,冲击力用F示意。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申请实施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申请实施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运输罐(200),所述抑荡装置包括:
被动蓄能机构(110),用于将所述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
主动释能机构(120),设置于所述运输罐(200)上并与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连接;和
控制模组(130),被配置为:
用于获取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并当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产生的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时,控制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所述机械能;
其中,所述控制模组(130)包括检测器(132)和控制器(131);
所述检测器(132)与所述控制器(131)连接,所述检测器(132)用于实时检测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的大小;
所述控制器(131)连接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所述控制器(131)获取所述机械能并与所述预设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器(131)用于控制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所述机械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包括:
挡板(111),所述挡板(111)的外周面与所述运输罐(200)的内壁滑动配合,且所述挡板(111)的宽面与所述运输罐(200)沿宽度方向的横截面平行,所述挡板(111)用于承受所述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和
第一缓冲组件(112),设置于所述挡板(111)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之间,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12)用于将所述挡板(111)所受的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组件(112)包括:
缓冲支架(1120),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连接;和
第一弹簧件(1121),设置于所述缓冲支架(1120)与所述挡板(111)之间,且所述第一弹簧件(112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缓冲支架(1120)和所述挡板(11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还包括导向组件(113),所述导向组件(113)包括:
多个导向滑杆(1130),分别设置于所述运输罐(200)的内壁上,并沿所述运输罐(200)的内壁的四周分布,所述导向滑杆(1130)沿所述运输罐(200)的长度方向延伸;
多个导向滑套(1131),分别设置于所述挡板(111)上,所述导向滑套(1131)可滑动地套设于相应的所述导向滑杆(11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包括:
挡板(111),所述挡板(111)与所述运输罐(200)的内壁枢转连接,且所述挡板(111)的宽面与所述运输罐(200)沿长度方向的纵截面垂直,所述挡板(111)用于承受所述运输罐(200)内液体晃荡时产生的冲击力;和
第二缓冲组件(114),设置于所述挡板(111)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之间,所述第二缓冲组件(114)用于将所述挡板(111)所受的冲击力转换为机械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缓冲组件(114)包括:
滑块组件(114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挡板(111)上;
缓冲滑杆(1143),一端设置于所述运输罐(200)的内壁上,另一端沿所述运输罐(200)的长度方向延伸并贯穿所述滑块组件(1140),所述滑块组件(1140)与所述缓冲滑杆(1143)为滑动配合;和
第二弹簧件(1144),套设于所述缓冲滑杆(1143)上,所述第二弹簧件(1144)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组件(1140)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组件(1140)包括:
滑块本体(1141),所述挡板(111)设有限位杆(1112),所述限位杆(1112)沿所述挡板(111)远离枢转连接处的方向延伸,且所述限位杆(111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挡板(111)通过枢转连接处的中心线平行或重合,所述滑块本体(1141)与所述限位杆(1112)滑动配合;和
耳座套(1142),铰接于所述滑块本体(1141)的一侧,所述耳座套(1142)套设于所述缓冲滑杆(1143)上,所述挡板(111)上设有供所述缓冲滑杆(1143)穿过的避让槽(1113),所述避让槽(111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限位杆(1112)的长度方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1)上设有检修口,所述挡板(111)上还可拆卸地设有检修门(1111),所述检修门(1111)用于封闭所述检修口。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11)上设有过流阻尼孔群,所述过流阻尼孔群分布于所述挡板(111)的宽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抑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包括直线驱动机构(121),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21)设置于所述运输罐(200)上,且所述直线驱动机构(121)的输出轴(1211)贯穿所述运输罐(200)的壁厚并与所述运输罐(200)内的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连接。
11.一种抑荡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抑荡装置,所述抑荡方法包括:
获取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在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预设值的情况下,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复位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和所述主动释能机构(120),再次执行所述获取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的步骤,直到所述机械能小于所述预设值。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抑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荡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机械能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值,且所述械能不再增大的情况下,控制主动释能机构(120)执行释放动作,以释放所述被动蓄能机构(110)中的机械能。
13.一种运输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抑荡装置(100),至少一个所述抑荡装置(100)设置于所述运输罐(200)沿长度方向的一端。
14.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310)及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运输罐,所述运输罐设置于所述车架(310)上。
CN202211024245.9A 2022-08-24 2022-08-24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Active CN1152855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4245.9A CN115285543B (zh) 2022-08-24 2022-08-24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4245.9A CN115285543B (zh) 2022-08-24 2022-08-24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5543A CN115285543A (zh) 2022-11-04
CN115285543B true CN115285543B (zh) 2023-05-30

Family

ID=83831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4245.9A Active CN115285543B (zh) 2022-08-24 2022-08-24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55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000074B (zh) * 2023-02-27 2023-06-23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土壤修复的修复剂喷洒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40482A (ja) * 1988-03-18 1989-09-26 Mitsui Constr Co Ltd 制振ダンパ装置及び該制振ダンパ装置の設けられた制振構造物
SU1692905A2 (ru) * 1989-03-15 1991-11-23 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Уралмаш"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гашени колебаний жидкости в емкости
CN105668067B (zh) * 2016-03-22 2017-11-07 吉林大学 一种防液体晃动的储液罐
CN207404282U (zh) * 2017-10-19 2018-05-25 山东交通学院 一种具有减缓液体晃动的液灌
CN109050447A (zh) * 2018-07-27 2018-12-21 龚平 通过弹性件转向的机械高效缓冲装置
CN209813899U (zh) * 2019-05-09 2019-12-20 杭州豪邦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运输车专用的防撞装置
CN212891927U (zh) * 2020-09-04 2021-04-06 十堰市日泰太阳星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利于液体平稳运输的超长罐体
CN112550977B (zh) * 2020-11-30 2023-10-13 东莞国鸿建伟物流有限公司 一种油罐车运输罐内部液体的防冲撞装置
CN113998058B (zh) * 2021-09-18 2023-07-21 东南大学 液舱中主动抑制液体晃荡的摆板装置
CN114803192B (zh) * 2022-06-01 2023-09-08 长沙中联重科环境产业有限公司 一种可自适应开合的防波板、液罐车及其抑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5543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31106B2 (ja) 衝撃エネルギーアブソーバー
CN115285543B (zh) 抑荡装置、抑荡方法、运输罐及运输车
RU2636633C2 (ru) Люлька, амортизатор и вагонная тележка
KR101270058B1 (ko) 자동차의 피봇식 플랩에 배치된 스프링 장치
CN110835886A (zh) 桥墩减震装置
CN211117315U (zh) 压力缓冲设备
US20240093755A1 (en) Self-centring impact energy dissipation mechanism
CN100333988C (zh) 电梯用小尺寸液压缓冲器
CN213716232U (zh) 一种过程控制实训装置
US20080141897A1 (en) Energy absorber for counterbalance mechanism
JP547348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バネ緩衝器
CN102826442A (zh) 集装箱吊具缓冲装置、集装箱吊具及集装箱起重机
JP2017053364A (ja) ストッパ及び制振装置
CN210174418U (zh) 一种车载打印设备
CN213324688U (zh) 一种防爆塑料桶
US6062347A (en) Resin stop assembly for roller guides
CN110722944B (zh) 一种承载车底盘小车的减震和缓冲装置
CN102705422A (zh) 一种油压缓冲器改进结构
CN110529538A (zh) 一种重载agv辅助轮减震器
JP7442205B2 (ja) 衝撃吸収ダンパ
US20020109277A1 (en) Shock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system
DK2929091T3 (en) Hydraulic bumper device
CN216158180U (zh) 一种气动反馈式汽车抑制减震装置
CN213971234U (zh) 用于果害识别机器人的快装式机架
RU2351029C2 (ru) Контейнер для транспортирования и хранения отработавших тепловыделяющих сбор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