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81268B -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 Google Patents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281268B
CN115281268B CN202211020326.1A CN202211020326A CN115281268B CN 115281268 B CN115281268 B CN 115281268B CN 202211020326 A CN202211020326 A CN 202211020326A CN 115281268 B CN115281268 B CN 11528126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move
plate
fixedly arranged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2032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281268A (zh
Inventor
李朝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1102032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81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5281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1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281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281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40Tea flavour; Tea oil; Flavouring of tea or tea extract
    • A23F3/405Flavouring with flavours other than natural tea flavour or tea oi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9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ood processing or handling, e.g. food conserv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采用熏蒸工艺结合存香工艺制得,包括以下步骤:采用自动化熏蒸装置进行熏蒸工艺,由装有添加附着强化剂的蒸汽发生液的蒸汽发生器提供熏蒸蒸汽;蒸汽出口温度100~120℃;熏蒸10min为一次,一次熏蒸完成后,将普洱茶叶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再进行下一次熏蒸,如此往复3‑4次即完成熏蒸,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60~70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糯米香普洱茶汤色红浓纯正,品质优良稳定,香气浓郁独特,糯米香清香味留香持久,可达10次冲泡仍有糯米余香。

Description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制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糯米香普洱茶是普洱茶熟茶中添加糯米香气得来的,因其具备浓厚的糯米香味而出名。糯米香是一种植物,归属于爵床科,糯米香属木本植物,产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具备浓厚的相近糯米的香味,具备清爽祛毒的功效。普洱茶的功效主要有降脂减肥、健胃养胃、降三高、预防冠心病、动脉硬化、抑菌消炎等,很适合中老年人群,特别是体虚、胃寒人群。
传统糯米香普洱茶是在茶叶里直接混入糯米香叶,最后压制成型,这样做出来的普洱茶混入非茶物质,虽然糯米香香气留香持久,但是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茶中含有糯米香叶,并且这样的工艺加工出来的糯米香普洱茶无法保证产品卫生安全。
有学者也试着研究过采用熏制工艺将糯米香叶的香气吸附在普洱茶叶中,这种做法生产出来的糯米香普洱茶,可以保持茶品外观,但是香气的浓郁度和口感都不如直接添加糯米香叶的混合压制工艺得来的产品优越。
目前,鲜有报道糯米香普洱茶的熏制工艺,市面上出售的糯米香普洱茶质量参差不齐,假冒产品较多,为了追求茶饼色泽,使用杂乱添加剂,颜色不均匀,口感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通过熏蒸工艺结合存香工艺,制得留香时间长达3年的糯米香普洱茶,茶品纯正,将自然阳光晒干糯米香叶的糯米清香味沁入普洱茶中。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采用预先发酵好的普洱茶叶,通过特殊结构的自动化熏蒸装置匹配特殊设计的熏蒸工艺参数,将糯米香叶的清香味沁入到普洱茶叶中,并结合存香工艺制得糯米香普洱茶。
包括以下步骤:
一)采用常规技术手段发酵普洱茶,或者采用本课题组在早前研发的特殊发酵工艺,即中国发明专利(ZL 201810260681.3)技术制得发酵的普洱茶叶;
二)熏蒸工艺
1)将清洗干净的糯米香鲜叶经自然光晒干,经过裁剪设备裁切至长度不大于2cm;均匀铺设于自动化熏蒸装置的下层储物台内;
2)将发酵好的普洱茶叶均匀铺设于自动化熏蒸装置的上层储物台内;
3)下层储物台和上层储物台被自动化熏蒸装置的运输装置输送至蒸汽发生器的上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内盛装蒸汽发生液,所述的蒸汽发生液中添加附着强化剂;所述的蒸汽发生器设定为蒸汽出口温度为100~120℃;所述的附着强化剂的添加量为蒸汽发生液总体积的1/10~1/8,所述的附着强化剂是从普洱茶茶梗中浸提得到的多酚水溶液,所述的附着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普洱茶茶梗加入40~50体积倍数的纯净水煮沸10min,过滤茶梗后得到溶液,在冰浴中用超声波振荡10~15min,静置1~2min,再用超声波振荡10~15min,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附着强化剂。
其中,下层储物台内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上层储物台内的发酵好的普洱茶叶之间的距离为3.5~6.5cm;所述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为25~35:1000;设定自动化熏蒸装置的参数为:熏蒸10min为一次,一次熏蒸完成后,将普洱茶叶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再进行下一次熏蒸,如此往复3-4次即完成熏蒸,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60~70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
所述的存香罐内壁涂覆有过滤涂层,存香罐外壁上涂覆有抗静电涂层,所述的过滤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由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固有的性能,保证茶叶在储存罐内存香时,糯米香入味和留香持久。
作为优选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最佳比例为30:1000。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干燥步骤是在自动化熏蒸装置的烘干装置内进行,所述的烘干装置由低温发生器控温,设定低温发生器的干燥温度为40~50℃。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自动化熏蒸装置包括运输装置,运输装置上装有熏蒸装置,熏蒸装置上装有管道运输装置,管道运输装置上装有烘干装置;所述熏蒸装置包括仓壳,仓壳上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动板,每个滑动板的一端都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一,每个连接柱一上都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一,伸缩杆一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三的一端,弹簧三的另一端与挡柱固定连接,挡柱固定安装在仓壳上,滑动板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滑动板的一端,每个连接滑动板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导向槽上,导向槽固定安装在仓壳上,仓壳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二的一端,弹簧二的另一端与连接滑动板固定连接,仓壳固定安装在支撑壳上,支撑壳固定安装在所述运输装置上,支撑壳上固定安装有气缸一,气缸一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桶,伸缩桶上固定安装有风扇和伸缩杆二,伸缩杆二上套设有弹簧一,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桶和电磁铁固定连接,支撑台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二,连接柱二上固定安装有齿条,齿条与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安装在单向阀上,单向阀转动安装在所述管道运输装置上,支撑壳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电机二上套设有皮带的一端,皮带的另一端套设在仓壳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仓壳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开孔数量与所述滑动板数量保持一致,同时所述开孔两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支撑壳上设置的进气孔在使用时处于联通状态。
作为优选的,所述运输装置包括移动板,移动板前后两侧转动安装有撞击杆,内部都设置有扭转弹簧,移动板两侧转动安装有摩擦转动板,内部都设置有扭转弹簧,摩擦转动板上滑动安装有放置架,放置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储物台,移动板与导向杆滑动连接,导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上,导向杆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装置上,支撑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电机一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杠的一端,丝杠与移动板螺纹配合,丝杠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烘干装置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烘干装置包括固定外壳,固定外壳上转动安装有转动盖板,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固定外壳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管的一端,密封管的另一端与所述仓壳转动连接,固定外壳上固定安装有气缸二,气缸二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固定外壳上滑动安装有多个限制板,限制板上铰接有触动块,每个限制板上都固定安装有弹簧三的一端,弹簧三的另一端与固定外壳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放置平台顶端设置有斜面与所述转动盖板配合,放置平台两侧设置有梯型缺口,与固定外壳上设置的进风口配合。
作为优选的,所述管道运输装置包括连通管一,连通管一呈T字型,连通管一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排风盒一,两个排风盒一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壳两侧,连通管一底部与连通管二固定连接,连通管二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气泵和蒸汽发生器,抽气泵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三,连通管三上固定安装有低温发生器,低温发生器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四,连通管四上固定安装有排风盒二,排风盒二与所述固定外壳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糯米香普洱茶汤色红浓纯正,品质优良稳定,通过普洱茶叶的吸附性将糯米香叶的清香糯米香气沁入茶叶内,茶品外观均匀干净,香气浓郁独特,糯米香清香味留香持久,可达10次以上冲泡仍有糯米余香,能够达到糯米香叶直接与普洱茶叶混合压制的茶饼同等口感,甚至口感更清爽,舌底滋味更显洁净。
采用特殊结构设计的自动化熏蒸装置,放置平台的阶梯开口通过和固定外壳内壁的配合实现对排风量的控制,进而方便对茶叶进行精确的烘干,不会损坏茶叶;本发明的自动化熏蒸装置的具体结构进行增压可实现熏蒸效果的最大化,且无需人工干预;本发明将多个熏蒸空间设计为圆形,旋转进行切换,保证了第二次熏蒸工作不会有其他气味干扰,又节省空间,也节省了零件,进而节约了成本。最重要的是,熏蒸过程中,附着强化剂均匀地附着在茶叶上,保证了每片茶叶都能够最大程度的吸附糯米香气,产品入味,茶叶长久不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运输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运输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熏蒸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熏蒸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6为图5中C处放大图。
图7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熏蒸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9为图8中B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熏蒸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三。
图11为本发明管道运输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一。
图13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二。
图14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15为本发明烘干装置的局部示意图三。
图中:1-运输装置;2-熏蒸装置;3-管道运输装置;4-烘干装置;101-电机一;102-支撑架;103-丝杠;104-导向杆;105-移动板;106-撞击杆;107-摩擦转动板;108-放置架;109-储物台;201-仓壳;202-支撑壳;203-下密封板;204-上密封板;205-电机二;206-挡柱;207-连接柱一;208-伸缩杆一;209-滑动板;210-气缸一;211-风扇;212-弹簧一;213-伸缩杆二;214-电磁铁;215-连接柱二;216-齿条;217-单向阀;218-齿轮;219-连接滑动板;220-弹簧二;221-导向槽;222-皮带;223-伸缩桶;224-支撑台;225-弹簧三;301-排风盒一;302-连通管一;303-蒸汽发生器;304-连通管二;305-抽气泵;306-连通管三;307-低温发生器;308-排风盒二;309-连通管四;401-密封管;402-固定外壳;403-转动盖板;404-限制板;405-触动块;406-放置平台;407-气缸二;408-弹簧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采用本课题组在早前研发的特殊发酵工艺,即中国发明专利(ZL201810260681.3)技术制得发酵的普洱茶叶:
一)普洱茶的发酵:
1)鲜叶采摘:手工采摘春季3~4月份普洱晒青毛茶一芽两叶或一芽三叶;普洱晒青毛茶是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大叶种早春古树晒青毛茶;
2)摊晾:将采摘的普洱晒青毛茶摊开晾在无阳光直射且通风处,保持2~3小时;
3)一次挑选:挑选出非茶杂质,再挑选出叶片过于硕大、颜色不均匀的鲜叶得到颜色均一且大小均匀的优质普洱晒青毛茶;
4)发酵:所述的发酵依次经过以下三个环节:轻度发酵、定形成熟发酵及去异味发酵;
轻度发酵总共需要60天,具体步骤为:将普洱晒青毛茶堆放于发酵平台上,堆放高度为48~52cm,晒青毛茶堆放后边缘呈梯形,这样可以确保茶堆的透气性,让毛茶可以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茶叶中的有益菌群的供氧,利于发酵,让茶叶内含物质发生转化。
向茶堆均匀喷洒发酵液进行渥堆发酵,普洱晒青毛茶和发酵液的质量比为10:3,控制发酵平台上的温度不超过60℃,每7天翻动一次,发酵至三成熟时中断发酵,干燥成水分含量为10~15%的砖红色颗粒状的茶块;在喷洒发酵液的过程中需要从茶堆的中间往四周扩散性地喷洒,这是为了同步激活发酵的有益菌群,控制毛茶与发酵液的质量比,是为了提供最合适的有益菌群的活性环境湿度。发酵液喷洒前需要预先加热至30℃,这是为了保证有益菌群最优活性。
定形成熟发酵的具体步骤为:将轻度发酵好的茶块堆放于发酵平台上进行再发酵,控制发酵平台上的温度为50~55℃,发酵90天,每7天翻动一次,并喷洒发酵液,所述的发酵液每次的喷洒量为茶块总重量的5~10%;发酵完成后,得到内心为砖红色表面为黑色的茶块,茶块成熟度至七成;所述的发酵平台由水泥和粘土浇筑而成,采用水泥、粘土、细砂按照质量比为1:2:1制成混凝土,先浇筑成长宽高分别为5米、3米和0.15米的透气板,再浇筑成长宽高分别为5米、3米和0.25米的中空平台体,所述的透气板位于平台体的上部,所述的透气板上纵向均匀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的透气孔内安装有PVC透气管,相邻两个透气管之间的距离均为15cm。所述的平台体的底部还开设有两个可闭合的通风口。将普洱晒青毛茶或者茶块堆放于发酵平台上,是在发酵平台的透气底板上部预先放置一块孔径为3mm以下的洁净网状支架。
所述的发酵液为西双版纳勐海县的白砂井水,在具备白砂层的区域,打井到达白砂层,提取该井水作为发酵液。所述的白砂井水是火山爆发后,将地质中各种微量元素颤动溶解到水中,形成了富含矿物质的“磁化水”。这种井水在具有白砂岩层的地区可以提取到,以云南省勐海县的最佳,因为含有的物质有利于茶叶发酵时的有益菌群活动,所以发酵成品的茶叶水路细腻、口感甘醇、出汤持久,对茶叶后期转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去异味发酵总共需要160天,具体步骤为:将经过两次发酵的茶块再进行低温低湿发酵,直到茶块无杂味为止,其中,发酵温度为45~50℃,湿度为50%;
去异味发酵过程中,除了向茶块表面喷洒发酵液之外,还需要向茶块表面均匀喷洒去异味喷剂,去异味喷剂的量为去异味发酵过程所需发酵液量的1/10~1/8(体积),所述的去异味喷剂的制备方法是:选用青皮脆苹果去核榨成鲜果汁,将苹果鲜果汁与纯净水按照体积比为1:5混合均匀后作为去异味喷剂。
每次喷洒完发酵液后隔24小时再喷去异味喷剂。
青皮脆苹果中含有大量的苹果多酚,苹果多酚中含有绿原酸、儿茶素、表儿茶素、苹果缩合丹宁、根皮甙、根皮素、花青素等。苹果多酚主要具有抗氧化、消臭、 防止维生素损失等作用。
未尽事宜,均参考中国发明专利(ZL201810260681.3)技术制得发酵的普洱茶叶;
二)熏蒸工艺以及熏蒸装置
所述的熏蒸工艺在自动化熏蒸装置内进行,所述的自动化熏蒸装置具有以下结构:
如图1所示,该自动化熏蒸装置,包括运输装置1,运输装置1上装有熏蒸装置2,熏蒸装置2上装有管道运输装置3,管道运输装置3上装有烘干装置4;通过运输装置1将发酵好的普洱茶叶和晒干后的糯米香叶运输到蒸熏装置2上进行蒸熏,然后通过运输装置1将蒸熏好的茶叶运输到烘干装置4上,进行烘干。其中,如图1-3所示,将晒干后的糯米香鲜叶铺设于运输装置的下层储物台109内;发酵好的普洱茶叶铺设于上层储物台109内。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为30:1000。
如图1、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熏蒸装置2包括仓壳201,仓壳201上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动板209,每个滑动板209的一端都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一207,每个连接柱一207上都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一208,伸缩杆一208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三225的一端,弹簧三225的另一端与挡柱206固定连接,挡柱206固定安装在仓壳201上,滑动板209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滑动板219的一端,每个连接滑动板219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导向槽221上,导向槽221固定安装在仓壳201上,仓壳201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二220的一端,弹簧二220的另一端与连接滑动板219固定连接,仓壳201固定安装在支撑壳202上,支撑壳202固定安装在运输装置1上,支撑壳202上固定安装有气缸一210,气缸一210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224,支撑台224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桶223,伸缩桶223上固定安装有风扇211和伸缩杆二213,伸缩杆二213上套设有弹簧一212,弹簧一212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桶223和电磁铁214固定连接,支撑台224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二215,连接柱二215上固定安装有齿条216,齿条216与齿轮218啮合,齿轮218固定安装在单向阀217上,单向阀217转动安装在管道运输装置3上,支撑壳20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205,电机二205上套设有皮带222的一端,皮带222的另一端套设在仓壳201上,仓壳201上滑动安装有下密封板203和上密封板204;电机二205转动带动仓壳201转动,滑动板209移动带动滑动板209上的零件移动,当向内部移动时,滑动板209移动带动连接滑动板219移动,连接滑动板219移动带动弹簧二220拉伸,当向外部移动时,滑动板209移动带动连接柱一207移动,连接柱一207移动带动伸缩杆一208拉伸,气缸一210移动带动气缸一210上的零件移动。
如图1、图4、图7、图8所示,仓壳20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开孔数量与滑动板209数量保持一致,同时开孔两侧设置有进气孔,进气孔与支撑壳202上设置的进气孔在使用时处于联通状态。
如图1、图2、图3所示,运输装置1包括移动板105,移动板105前后两侧转动安装有撞击杆106,内部都设置有扭转弹簧,移动板105两侧转动安装有摩擦转动板107,摩擦转动板107内部都设置有扭转弹簧,摩擦转动板107上滑动安装有放置架108,放置架108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储物台109,移动板105与导向杆104滑动连接,导向杆1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02上,导向杆104的另一段固定安装在烘干装置4上,支撑架10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101,电机一1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杠103的一端,丝杠103与移动板105螺纹配合,丝杠103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烘干装置4上,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
如图1、图12、图13、图14、图15所示,烘干装置4包括固定外壳402,固定外壳402上转动安装有转动盖板403,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固定外壳402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管401的一端,密封管401的另一端与仓壳201转动连接,固定外壳402上固定安装有气缸二407,气缸二407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406,固定外壳402上滑动安装有多个限制板404,限制板404上铰接有触动块405,每个限制板404上都固定安装有弹簧四408的一端弹簧四408的另一端与固定外壳402固定连接;气缸二407伸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转动盖板403转动,转动盖板403转动卡进限制板404内,气缸二407收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触动块405转动,触动块405转动带动限制板404移动,解除对转动盖板403的限制,转动盖板403内部扭转弹簧复位带动转动盖板403复位。
如图1、图13、图14、图15所示,放置平台406顶端设置有斜面与转动盖板403配合,放置平台406两侧设置有梯型缺口,与固定外壳402上设置的进风口配合(控制进风量的大小)。
如图1、图11所示,管道运输装置3包括连通管一302,连通管一302呈T字型,连通管一302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排风盒一301,两个排风盒一301分别固定安装在支撑壳202两侧,连通管一302底部与连通管二304固定连接,连通管二304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气泵305和蒸汽发生器303,抽气泵305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三306,连通管三306上固定安装有低温发生器307,低温发生器307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四309,连通管四309上固定安装有排风盒二308,排风盒二308与固定外壳402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单向阀217与连通管一302和连通管二304连接处转动连接。
工作原理:准备工作:将清洗干净的糯米香鲜叶经自然光晒干,经过裁剪设备裁切至长度不大于蒸熏装置2cm;均匀铺设于下层储物台109上,然后发酵好的普洱茶叶均匀铺设于上层储物台109上。
从初始位置到熏蒸装置2上方步骤:启动电机一101,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前侧两个撞击杆106触碰滑动板209带动滑动板209移动,滑动板209移动带动连接柱一207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连接柱一207移动带动伸缩杆一208移动,伸缩杆一208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分别带动弹簧三225和弹簧二220拉伸,直至将放置架108移动到电磁铁214上方与储物台109上的孔洞对齐。
熏蒸装置2接取茶叶步骤:启动气缸一210,气缸一210移动带动气缸一210上的零件移动,使电磁铁214与储物台109进行吸附,后气缸一210下移带动气缸一210上的零件下移,电磁铁214下移带动储物台109下移,储物台109下移带动摩擦转动板107转动,后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继续移动,撞击杆106内部扭转弹簧转动带动撞击杆106转动,解除对滑动板209的限制,弹簧三225和弹簧二220复位带动滑动板209复位,使滑动板209、仓壳201和支撑壳20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后移动下密封板203与上密封板204,使下密封板203与上密封板204贴合,下密封板203与上密封板204用于装置非使用时,保持装置内部无灰尘。
熏蒸装置2工作步骤:当气缸一210下移过程中会带动连接柱二215移动,连接柱二215移动带动齿条216移动,齿条216移动带动齿轮218转动,齿轮218转动带动单向阀217转动,单向阀217转动使得蒸汽发生器303通过连通管二304与连通管一302连通,使蒸汽发生器303内部的蒸汽发生液通过排风盒一301进入滑动板209、仓壳201和支撑壳202形成的密闭的空间内,后风扇211转动使蒸汽从下层储物台109进入到上层储物台109中,蒸汽发生液中添加附着强化剂;蒸汽发生器303设定为蒸汽出口温度为110℃;在熏蒸过程中因熏蒸装置2处于封闭状态,蒸汽进入内部使内部压强增大,随着蒸汽通入,有利于气压趋于平衡,蒸汽中含有附着强化剂,从而使熏蒸效果更为明显,糯米香气进入茶体更深入,熏蒸均匀,使得最终产品多次冲泡后仍然保留较为明显的风味。
附着强化剂的添加量为蒸汽发生液总体积的1/10,附着强化剂是从普洱茶茶梗中浸提得到的多酚水溶液,因为同一种茶叶的梗,它的香气和茶叶的香气是一样的,茶梗制作成附着强化剂,更容易附着在茶叶上面,茶梗的香气跟茶叶的香气融为一体,而且更持久。
附着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普洱茶茶梗加入50体积倍数的纯净水煮沸10min,过滤茶梗后得到溶液,在冰浴中用超声波振荡15min,静置2min,再用超声波振荡10min,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附着强化剂。
其中,下层储物台内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上层储物台内的发酵好的普洱茶叶之间的距离为5.5cm;设定自动化熏蒸装置的参数为:熏蒸10min为一次,一次熏蒸完成后,将普洱茶叶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再进行下一次熏蒸,如此往复4次即完成熏蒸。
熏蒸完成准备步骤:启动气缸一210,气缸一210伸缩动带动支撑台224移动,支撑台224带动连接柱二215移动,连接柱二215移动带动齿条216移动,齿条216移动带动齿轮218转动,齿轮218转动带动单向阀217转动,单向阀217转动使得抽气泵305通过连通管二304与连通管一302连通,由抽气泵305通过排风盒一301抽取空气,使熏蒸装置2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保证在熏蒸装置2打开时,不会因熏蒸装置2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不一致,导致气流涌动,即不会因使茶叶从储物台109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熏蒸完成后运输步骤:电机一101反转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后侧两个撞击杆106触碰滑动板209带动滑动板209移动,滑动板209移动带动连接柱一207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连接柱一207移动带动伸缩杆一208移动,伸缩杆一208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分别带动弹簧三225和弹簧二220收缩,直至将移动板105移动到伸缩桶223上方,后气缸一210继续工作,气缸一210伸缩带动带动支撑台224移动,支撑台224移动带动伸缩杆二213、电磁铁214、伸缩桶223、放置架108移动,后伸缩桶223收缩,放置架108移动带动摩擦转动板107转动,待放置架108与移动板105贴合摩擦转动板107复位,电磁铁214消磁,气缸一210收缩,气缸一210伸缩带动带动支撑台224移动,支撑台224移动带动伸缩杆二213、电磁铁214、伸缩桶223移动,后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直至将放置架108移动到转动盖板403上方。
换仓工作步骤:电机二205转动,电机二205转动带动皮带222转动,熏蒸装置2转动带动上密封板204转动,实现换仓保证第二次熏蒸工作仓内不会有其他气味干扰。
烘干装置4接取茶叶步骤:气缸二407伸缩,气缸二407伸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转动盖板403转动,转动盖板403转动卡进限制板404内,气缸二407与放置架108接触,后电机一101反转,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直至使放置架108与移动板105脱离,后气缸二407收缩,气缸二407收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放置架108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触动块405转动,触动块405转动带动限制板404移动,解除对转动盖板403的限制,转动盖板403内部扭转弹簧复位带动转动盖板403复位,形成封闭空间。
干燥工作步骤:低温发生器307启动将内部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排风盒二308排进固定外壳402内部,通过调节放置平台406的高低,控制进风量的大小,保证茶叶的干燥程度。低温发生器的干燥温度设定为45℃。
干燥完成后运输步骤:气缸二407伸缩,气缸二407伸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带动放置架108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转动盖板403转动,转动盖板403转动卡进限制板404内,后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直至将放置架108进入移动板105内,后气缸二407收缩,气缸二407收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使放置平台406与放置架108脱离,后电机一101反转,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后气缸二407继续收缩直至复位。
如此往复4次熏蒸、干燥步骤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70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所述的存香罐内壁涂覆有过滤涂层,存香罐外壁上涂覆有抗静电涂层,所述的过滤涂层为纳米二氧化钛涂层,由纳米二氧化钛涂层固有的性能,保证茶叶在储存罐内存香时,糯米香入味和留香持久。
本实施例工作原理中的步骤仅供参考,不是直接使用顺序只是单方面的工作原理,具体实施顺序可根据使用的情况另行调整配合。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公知常识任意一种普洱茶发酵工艺技术制得发酵的普洱茶叶后再进入熏蒸工艺;
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为25:1000。
蒸汽发生器303设定为蒸汽出口温度为100℃;保证熏蒸均匀。
附着强化剂的添加量为蒸汽发生液总体积的1/8,附着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普洱茶茶梗加入40体积倍数的纯净水煮沸10min,过滤茶梗后得到溶液,在冰浴中用超声波振荡12min,静置1min,再用超声波振荡12min,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附着强化剂。
其中,下层储物台内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上层储物台内的发酵好的普洱茶叶之间的距离为3.5cm;设定自动化熏蒸装置的参数为:熏蒸10min为一次,一次熏蒸完成后,将普洱茶叶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再进行下一次熏蒸,如此往复3次即完成熏蒸。
低温发生器的干燥温度设定为40℃。
如此往复3次熏蒸、干燥步骤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60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采用公知常识任意一种普洱茶发酵工艺技术制得发酵的普洱茶叶后再进入熏蒸工艺;
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为35:1000。
蒸汽发生器303设定为蒸汽出口温度为120℃;保证熏蒸均匀。
附着强化剂的添加量为蒸汽发生液总体积的1/9,附着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普洱茶茶梗加入45体积倍数的纯净水煮沸10min,过滤茶梗后得到溶液,在冰浴中用超声波振荡10min,静置1.5min,再用超声波振荡15min,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附着强化剂。
其中,下层储物台内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上层储物台内的发酵好的普洱茶叶之间的距离为6.5cm;设定自动化熏蒸装置的参数为:熏蒸10min为一次,一次熏蒸完成后,将普洱茶叶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再进行下一次熏蒸,如此往复4次即完成熏蒸。
低温发生器的干燥温度设定为50℃。
如此往复4次熏蒸、干燥步骤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65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上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诸如将玫瑰花、茉莉花、咖啡豆等其他食用天然植物作为香气来源,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熏蒸工艺结合存香工艺制得,所述的熏蒸工艺于自动化熏蒸装置内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1)将清洗干净的糯米香鲜叶经自然光晒干,经过裁剪设备裁切至长度不大于2cm;均匀铺设于自动化熏蒸装置的下层储物台内;
2)将发酵好的普洱茶叶均匀铺设于自动化熏蒸装置的上层储物台内;
3)下层储物台和上层储物台被自动化熏蒸装置的管道运输装置(3)输送至蒸汽发生器(303)的上方,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03)内盛装蒸汽发生液,所述的蒸汽发生液中添加附着强化剂;所述的蒸汽发生器(303)设定为蒸汽出口温度为110℃;
其中,下层储物台内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上层储物台内的发酵好的普洱茶叶之间的距离为5.5cm;所述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为25~35:1000;设定自动化熏蒸装置的参数为:熏蒸10min为一次,一次熏蒸完成后,将普洱茶叶干燥至含水量不超过10%,再进行下一次熏蒸,如此往复4次即完成熏蒸,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70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
所述的自动化熏蒸装置包括运输装置(1),运输装置(1)上装有熏蒸装置(2),熏蒸装置(2)上装有管道运输装置(3),管道运输装置(3)上装有烘干装置(4);所述熏蒸装置(2)包括仓壳(201),仓壳(201)上滑动安装有多个滑动板(209),每个滑动板(209)的一端都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柱一(207),每个连接柱一(207)上都固定安装有伸缩杆一(208),伸缩杆一(208)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三(225)的一端,弹簧三(225)的另一端与挡柱(206)固定连接,挡柱(206)固定安装在仓壳(201)上,滑动板(209)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多个连接滑动板(219)的一端,每个连接滑动板(219)的另一端滑动安装在导向槽(221)上,导向槽(221)固定安装在仓壳(201)上,仓壳(201)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二(220)的一端,弹簧二(220)的另一端与连接滑动板(219)固定连接,仓壳(201)固定安装在支撑壳(202)上,支撑壳(202)固定安装在所述运输装置(1)上,支撑壳(202)上固定安装有气缸一(210),气缸一(210)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台(224),支撑台(224)上固定安装有伸缩桶(223),伸缩桶(223)上固定安装有风扇(211)和伸缩杆二(213),伸缩杆二(213)上套设有弹簧一(212),弹簧一(212)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桶(223)和电磁铁(214)固定连接,支撑台(224)上固定安装有连接柱二(215),连接柱二(215)上固定安装有齿条(216),齿条(216)与齿轮(218)啮合,齿轮(218)固定安装在单向阀(217)上,单向阀(217)转动安装在所述管道运输装置(3)上,支撑壳(20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二(205),电机二(205)上套设有皮带(222)的一端,皮带(222)的另一端套设在仓壳(201)上;
所述仓壳(201)上设置有多个开孔,开孔数量与所述滑动板(209)数量保持一致,同时所述开孔两侧设置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支撑壳(202)上设置的进气孔在使用时处于联通状态;
所述运输装置(1)包括移动板(105),移动板(105)前后两侧转动安装有撞击杆(106),内部都设置有扭转弹簧,移动板(105)两侧转动安装有摩擦转动板(107),内部都设置有扭转弹簧,摩擦转动板(107)上滑动安装有放置架(108),放置架(108)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储物台(109),移动板(105)与导向杆(104)滑动连接,导向杆(10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架(102)上,导向杆(104)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烘干装置(4)上,支撑架(102)上固定安装有电机一(101),电机一(10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丝杠(103)的一端,丝杠(103)与移动板(105)螺纹配合,丝杠(103)的另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烘干装置(4)上;
所述烘干装置(4)包括固定外壳(402),固定外壳(402)上转动安装有转动盖板(403),连接处设置有扭转弹簧,固定外壳(402)上固定安装有密封管(401)的一端,密封管(401)的另一端与所述仓壳(201)转动连接,固定外壳(402)上固定安装有气缸二(407),气缸二(407)的缸壁上固定安装有放置平台(406),固定外壳(402)上滑动安装有多个限制板(404),限制板(404)上铰接有触动块(405),每个限制板(404)上都固定安装有弹簧四(408)的一端,弹簧四(408)的另一端与固定外壳(402)固定连接;
所述放置平台(406)顶端设置有斜面与所述转动盖板(403)配合,放置平台(406)两侧设置有梯型缺口,与固定外壳(402)上设置的进风口配合;
所述管道运输装置(3)包括连通管一(302),连通管一(302)呈T字型,连通管一(302)顶端两侧固定安装有排风盒一(301),两个排风盒一(30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壳(202)两侧,连通管一(302)底部与连通管二(304)固定连接,连通管二(304)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抽气泵(305)和蒸汽发生器(303),抽气泵(305)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三(306),连通管三(306)上固定安装有低温发生器(307),低温发生器(307)上固定安装有连通管四(309),连通管四(309)上固定安装有排风盒二(308),排风盒二(308)与所述固定外壳(402)固定连接;
所述的附着强化剂的添加量为蒸汽发生液总体积的1/10,所述的附着强化剂是从普洱茶茶梗中浸提得到的多酚水溶液,所述的附着强化剂的制备方法为:选用普洱茶茶梗加入50体积倍数的纯净水煮沸10min,过滤茶梗后得到溶液,在冰浴中用超声波振荡15min,静置2min,再用超声波振荡10min,过滤得到的滤液即为附着强化剂;
自动化熏蒸装置的的工作过程如下:
从初始位置到熏蒸装置(2)上方步骤:启动电机一(101),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前侧两个撞击杆(106)触碰滑动板(209)带动滑动板(209)移动,滑动板(209)移动带动连接柱一(207)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连接柱一(207)移动带动伸缩杆一(208)移动,伸缩杆一(208)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分别带动弹簧三(225)和弹簧二(220)拉伸,直至将放置架(108)移动到电磁铁(214)上方与储物台(109)上的孔洞对齐;
熏蒸装置(2)接取茶叶步骤:启动气缸一(210),气缸一(210)移动带动气缸一(210)上的零件移动,使电磁铁(214)与储物台(109)进行吸附,后气缸一(210)下移带动气缸一(210)上的零件下移,电磁铁(214)下移带动储物台(109)下移,储物台(109)下移带动摩擦转动板(107)转动,后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继续移动,撞击杆(106)内部扭转弹簧转动带动撞击杆(106)转动,解除对滑动板(209)的限制,弹簧三(225)和弹簧二(220)复位带动滑动板(209)复位,使滑动板(209)、仓壳(201)和支撑壳(202)形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后移动下密封板(203)与上密封板(204),使下密封板(203)与上密封板(204)贴合,下密封板(203)与上密封板(204)用于装置非使用时,保持装置内部无灰尘;
熏蒸装置(2)工作步骤:当气缸一(210)下移过程中会带动连接柱二(215)移动,连接柱二(215)移动带动齿条(216)移动,齿条(216)移动带动齿轮(218)转动,齿轮(218)转动带动单向阀(217)转动,单向阀(217)转动使得蒸汽发生器(303)通过连通管二(304)与连通管一(302)连通,使蒸汽发生器(303)内部的蒸汽发生液通过排风盒一(301)进入滑动板(209)、仓壳(201)和支撑壳(202)形成的密闭的空间内,后风扇(211)转动使蒸汽从下层储物台进入到上层储物台中,蒸汽发生液中添加附着强化剂;在熏蒸过程中因熏蒸装置(2)处于封闭状态,蒸汽进入内部使内部压强增大,随着蒸汽通入,有利于气压趋于平衡,蒸汽中含有附着强化剂,从而使熏蒸效果更为明显,糯米香气进入茶体更深入,熏蒸均匀,使得最终产品多次冲泡后仍然保留较为明显的风味;
熏蒸完成准备步骤:启动气缸一(210),气缸一(210)伸缩动带动支撑台(224)移动,支撑台(224)带动连接柱二(215)移动,连接柱二(215)移动带动齿条(216)移动,齿条(216)移动带动齿轮(218)转动,齿轮(218)转动带动单向阀(217)转动,单向阀(217)转动使得抽气泵(305)通过连通管二(304)与连通管一(302)连通,由抽气泵(305)通过排风盒一(301)抽取空气,使熏蒸装置(2)内部气压与外界气压保持平衡,保证在熏蒸装置(2)打开时,不会因熏蒸装置(2)内部气压与外部气压不一致,导致气流涌动,即不会因使茶叶从储物台(109)上脱落的情况发生;
熏蒸完成后运输步骤:电机一(101)反转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后侧两个撞击杆(106)触碰滑动板(209)带动滑动板(209)移动,滑动板(209)移动带动连接柱一(207)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连接柱一(207)移动带动伸缩杆一(208)移动,伸缩杆一(208)和连接滑动板(219)移动分别带动弹簧三(225)和弹簧二(220)收缩,直至将移动板(105)移动到伸缩桶(223)上方,后气缸一(210)继续工作,气缸一(210)伸缩带动带动支撑台(224)移动,支撑台(224)移动带动伸缩杆二(213)、电磁铁(214)、伸缩桶(223)、放置架(108)移动,后伸缩桶(223)收缩,放置架(108)移动带动摩擦转动板(107)转动,待放置架(108)与移动板(105)贴合摩擦转动板(107)复位,电磁铁(214)消磁,气缸一(210)收缩,气缸一(210)伸缩带动带动支撑台(224)移动,支撑台(224)移动带动伸缩杆二(213)、电磁铁(214)、伸缩桶(223)移动,后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直至将放置架(108)移动到转动盖板(403)上方;
换仓工作步骤:电机二(205)转动,电机二(205)转动带动皮带(222)转动,熏蒸装置(2)转动带动上密封板(204)转动,实现换仓保证第二次熏蒸工作仓内不会有其他气味干扰;
烘干装置(4)接取茶叶步骤:气缸二(407)伸缩,气缸二(407)伸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转动盖板(403)转动,转动盖板(403)转动卡进限制板(404)内,气缸二(407)与放置架(108)接触,后电机一(101)反转,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直至使放置架(108)与移动板(105)脱离,后气缸二(407)收缩,气缸二(407)收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放置架(108)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触动块(405)转动,触动块(405)转动带动限制板(404)移动,解除对转动盖板(403)的限制,转动盖板(403)内部扭转弹簧复位带动转动盖板(403)复位,形成封闭空间;
干燥工作步骤:低温发生器(307)启动将内部加热后的空气通过排风盒二(308)排进固定外壳(402)内部,通过调节放置平台(406)的高低,控制进风量的大小,保证茶叶的干燥程度;低温发生器的干燥温度设定为45℃;
干燥完成后运输步骤:气缸二(407)伸缩,气缸二(407)伸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放置平台(406)带动放置架(108)移动,放置平台(406)移动带动转动盖板(403)转动,转动盖板(403)转动卡进限制板(404)内,后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直至将放置架(108)进入移动板(105)内,后气缸二(407)收缩,气缸二(407)收缩带动放置平台(406)移动,使放置平台(406)与放置架(108)脱离,后电机一(101)反转,电机一(101)转动带动移动板(105)沿导向杆(104)移动,移动板(105)移动带动移动板(105)上的零件移动,后气缸二(407)继续收缩直至复位;
如此往复4次熏蒸、干燥步骤后,将普洱茶叶转移至存香罐内存香70天即得糯米香普洱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晒干后的糯米香叶与普洱茶叶的放置质量比为30:1000。
CN202211020326.1A 2022-08-24 2022-08-24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Active CN115281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326.1A CN115281268B (zh) 2022-08-24 2022-08-24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20326.1A CN115281268B (zh) 2022-08-24 2022-08-24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1268A CN115281268A (zh) 2022-11-04
CN115281268B true CN115281268B (zh) 2023-10-03

Family

ID=83831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20326.1A Active CN115281268B (zh) 2022-08-24 2022-08-24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28126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42454U (zh) * 2015-05-29 2015-11-11 临沧邦泰昔归庄园有限公司 一种小颗粒普洱茶叶输料蒸制装置
CN205321079U (zh) * 2015-11-26 2016-06-22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一种普洱茶制作用蒸揉机
CN207590015U (zh) * 2017-09-27 2018-07-10 昊展快乐茶文化(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蒸汽设备
CN108419852A (zh) * 2018-03-27 2018-08-21 李朝健 普洱茶茶化石的生产工艺
CN208002020U (zh) * 2018-03-23 2018-10-2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苦茶蒸压设备
CN110604203A (zh) * 2019-10-14 2019-12-24 李朝健 普洱茶熏香工艺
CN112772744A (zh) * 2021-02-03 2021-05-11 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自动称量熏蒸成型系统及方法
CN213187913U (zh) * 2020-08-04 2021-05-14 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加工用蒸汽蒸压装置
CN114451464A (zh) * 2021-12-30 2022-05-10 上海奉斌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茶饼汽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742454U (zh) * 2015-05-29 2015-11-11 临沧邦泰昔归庄园有限公司 一种小颗粒普洱茶叶输料蒸制装置
CN205321079U (zh) * 2015-11-26 2016-06-22 浙江省新昌县澄潭茶厂 一种普洱茶制作用蒸揉机
CN207590015U (zh) * 2017-09-27 2018-07-10 昊展快乐茶文化(珠海横琴)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蒸汽设备
CN208002020U (zh) * 2018-03-23 2018-10-26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苦茶蒸压设备
CN108419852A (zh) * 2018-03-27 2018-08-21 李朝健 普洱茶茶化石的生产工艺
CN110604203A (zh) * 2019-10-14 2019-12-24 李朝健 普洱茶熏香工艺
CN213187913U (zh) * 2020-08-04 2021-05-14 勐海合和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加工用蒸汽蒸压装置
CN112772744A (zh) * 2021-02-03 2021-05-11 云南昆船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自动称量熏蒸成型系统及方法
CN114451464A (zh) * 2021-12-30 2022-05-10 上海奉斌贸易有限公司 一种茶饼汽蒸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81268A (zh) 2022-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186725B (zh) 一种新型黄茶毛尖的制作工艺
CN105053300B (zh) 一种高原绿茶加工工艺
CN105594901A (zh) 一种大树茶红茶的加工工艺
CN108419852B (zh) 普洱茶茶化石的生产工艺
CN105124007A (zh) 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7467227A (zh) 一种珠形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561854A (zh) 一种古树晒红的制作工艺
CN103621690A (zh) 一种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5660915A (zh) 一种玫瑰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10742161A (zh) 一种小叶苦丁茯茶的制作方法
CN115281268B (zh) 糯米香普洱茶的生产工艺
CN111493187A (zh) 一种富硒海棠青柑茶制备系统
KR20100031214A (ko) 산나물발효액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3647479B (zh) 一种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10791404A (zh) 香椿白酒的制备方法
CN106387117A (zh) 一种红茶高海拔萎凋中海拔制作工艺
CN102986997B (zh) 一种锦灯笼茶
KR100885376B1 (ko) 송이버섯차 제조방법
CN112841365A (zh)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CN111134204A (zh) 一种酸茶的制作方法
CN105815486A (zh) 菊花六堡茶的制备方法
CN111264805A (zh) 一种柿饼的制备方法
CN214824279U (zh) 一种茶叶生产加工用的包装装置
CN107183233A (zh) 绿茶清洁化加工方法
CN213046498U (zh) 一种香果汁旋转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